混合式教学范文
时间:2023-03-24 14:57: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混合式教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9-0196-02
近几年“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在全球的兴起,对我国的传统教育产生了强大的冲击。MOOC能够让学生获得大量优质的教学资源,教学灵活自由。
一、MOOC的优势和劣势
MOOC既提供免费的优质资源,又提供完整的学习体验,在MOOC平台上,学习者可以进行学习、分享观点、做作业、参加考试、得到分数、拿到证书,其平台囊括学习的全过程。
(一)MOOC优势
1.教学资源的“精品化”和“精细化”。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知名老师直接面授的学生有限,但是有了“MOOC”技术,我们可以聘请最优秀、最擅长的老师来进行内容的规划和脚本的设计,然后经过集体讨论和共同创作之后,拿出最优秀的教学资源来。MOOC视频是经过精心编排和反复推敲的,讲什么、不讲什么,先讲什么、后讲什么,都把分寸拿捏到了最佳状态,这样得到的教学资源一定是最“精细化”的,教学效果一定也是最好的。
2.教学过程的“个别化”和“个性化”。在传统的课堂上,任课教师只能以单一的教学计划和推进策略,来面对全班不同的学生个体。学生即便没听到或者没听懂,也无法让老师停下来,无法让老师再讲一遍。但是在观看MOOC视频时,学生可以在任何一个地方让视频停下来,也可以回放视频,一切等他理解了、明白了,再继续进行。
3.教学活动的“交互性”和学生的高度“可参与性”。教师可以在视频讲授过程中设置各种的问题,由电脑自动批改。只有学生回答正确之后,视频才会自动向下播放。这样的技术运用既可督促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精力高度集中,又可以让学生全程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MOOC课程都附带讨论板块,来自各地的学生可以在论坛上进行探讨。
(二)MOOC的劣势
MOOC虽好,但也有一定的不足。
1.MOOC教学效果暂时还不够理想,MOOC上的课程质量,并不等同于国内外一流大学校内的课程。
2.MOOC正处于起步阶段,还比较缺乏完整的“专业成套”的课程系列;课程数量不充沛,也缺乏有权威的选课指导,所以学生处于“看看有些啥,听听试试看”的境地,而不是“我想学些啥,罗列出来比比看”的状态;
3.在mooc上自学,要求学生有足够的心智――自学能力、情商(耐性等),但在我国,由于长期被动学习,大部分学生自觉性还不够高;
4.缺乏因人而异的教学,尽管部分外向的学生能够通过课程论坛等获得较多的交互,但就学生总体而言,缺乏足够的交互;
5.现场类课程乏力,在需要亲身实验、实践类的课程上,有天然的无能;
6.MOOC缺乏严格的考试/督学方式,考试客观性不能得到完全保证,使得课程证书的含金量不足。
以上这些MOOC的不足,有的是因为MOOC发展尚在初期阶段,随着成熟壮大,有些不足就会消失,如课程数量将大幅度提升;但有的不足,是其自身的特点造成的,是无法回避的。但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MOOC的诸多优势以及其符合发展潮流的特点注定了MOOC的普及。
我们来展望一下MOOC普及后会有哪些影响,传统教学要怎样进行改变。
二、MOOC普及后的影响
(一)证书含金量提高
MOOC的普及会迫使教育机构承认MOOC课程的含金量以及证书的含金量,并导致学校将对MOOC课程的学习纳入到现有的教学评分体系中来,这一点上国内一些大学已经开始有将MOOC纳入学分体系的意向了。
(二)良性循环
在第一点的基础上,具有优质和特色教学资源的强力教学机构毫无疑问会抽调部分优质的教学资源投入到MOOC教学中来,而我们知道MOOC教学的受众是非常广泛的,如果我们可以建立更好的利用广泛受众回馈教育机构的体制,我们就可以相应地利用这股巨大的回馈深入发展MOOC教育的体制机制,最终实现教育机构和社会大众的双赢。
(三)冲击传统教师
从教师的角度上讲,MOOC的广泛普及会对现有的教师群体和讲课方式带来巨大的冲击,会有许多教师失业,而继续从事教育事业的教师,其中除了少部分知名教师会投身于MOOC课程的制作之外,大部分剩下的普通教师,仍然会留在学校,并且将被迫改变教学的方式方法,利用比较优秀的MOOC课程作为基本素材,以导师和助教的方式进行教学:为学生提供选课参考意见、回答学生的学习问题和纠正其错误等,弥补MOOC无法进行面对面指导的缺陷,确保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MOOC上教授的知识。
(四)少数不受影响
强化实验实践类教育、注重生僻专业教学的学校,依然会有立足之地。
极少数高水平的精英学校可能继续存在,并以自己的教师为主进行授课,这些尖端的学校和教育者会组织最优秀的教育资源,坚持传统的教育方式,即将最好的教育用最直接的方式传递给学生。
MOOC教育无法彻底取代传统教育的基础上,MOOC会给常规学校的教学方式以及学校老师的讲课内容方法带来巨大的影响,我认为对传统课堂进行改革,使用混合式教学(含翻转课堂等)的模式能更好地利用MOOC的优势,弥补其不足。
三、传统课堂上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
在传统课堂中最可能的MOOC应用模式是:基于MOOC的翻转课堂或混合式教学,这种教学方式非常简单:让学生先学习课程视频,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来讲解这些课程,教师进行把关和点评。在这种模式中,50%的原有课堂教学被取消,留作学生线上自学。剩下的50%课时,用于学生讲解,教师点评。但这种方式,要求小班制,20人左右一个班是可以的。
在这种方式中,教师可以先挑选适合的MOOC资源发放给学生,减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盲目性。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弱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观看MOOC视频,督促学生进行学习,如果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强,则可以要求学生进行课前学习。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对MOOC涉及到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实际上是知识内化的一个过程,教学分为知识传递和吸收内化两个过程,传统课堂和MOOC只进行知识传递,但学生是否吸收内化了,可能参差不齐。混合式教学课堂主要不仅是用来获取知识,还包括促进知识的内化和应用,实现了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这是笔者实践下来,对教师改变要求最低,最具可操作性的基于MOOC的翻转教学,效果很好。
如果是实践性的课程,教师还可以针对性地多出些练习和任务,让学生提前有目的地进行准备,课堂上进行讲解和展示,也是很好的,但这会给教师增加很多工作量,要求教师的角色彻底由一个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一个课堂的管理者。在国外也有成功的例子:比如美国加州圣何塞大学在模拟电路课程上使用麻省理工学院的在线课程,学生在课堂的时间仅用于做实验和答疑。最终的考试成绩有明显提升,获得C以上的学生从59%上升至91%。但是如果教师和学生之前没有接触过混合式教学,最好从头开始,只有在开展几次简单的翻转教学后,慢慢地增加这些练习,才会变得容易和被接受。
使用混合式教学,完成一门课程既包含线上学习(MOOC属性),又必须在线下课堂上让老师与学生互动(教师不可替代),检查知识的学习情况。且这种方式,将MOOC教学变成教学环节的必要组成部分,不是锦上添花,那么这种线上课程就会越用越好。且无论课程资源无论是教师本人的,还是引进的,都无所谓,因为在这种模式中,MOOC仅作为一种线上资源被使用。
对于本校本人的好的MOOC资源,借助MOOC平台,将来还可以进行课程资源的交易,被他校引用使用,为教师和学校带来一定的收益。如果对方学校还希望,在引进MOOC的基础上,需要主讲本人的面授或远程指导,则作为增值服务,主讲教师又可有一定的收益可能性。则在这种可能的收益正反馈模式下,MOOC资源越用越好。
篇2
1中职《语文》课程教学现状
1.1学生对《语文》课程学习不够重视
学生选择中职学校就读,大部分原因是他们初中阶段成绩不好,就读中职学校的目的是要掌握一门可以谋生的技术。因此,学生对文化课学习不重视,认为文化课学习对就业和薪酬没有太大的影响,只要学好专业技术,毕业后可以找到一份职业就好,所以他们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并不重视。
1.2语文课程和学生专业学习需求不够紧密
中职《语文》教材由基础模块、职业模块、拓展模块组成,目前笔者所在的学校开设三个学期《语文》课程。所用教材是2019年5月进行第四次改版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改版后的教材对培养学生阅读欣赏、口语表达、写作、诵读、语文综合应用能力有很大提升空间。但是仍然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比如写作模块,教材安排的应用文写作有“留言条”、“托人办事条”等,这些单据在现代社会中应用并不是很广泛。以护理专业学生为例,他们更需要的是类似“护理案例”的与专业相关的写作指导。
1.3教师的教学观念、方法和技能有待提高
中职学校以向社会培养、输送技术型人才为主,中职语文教师必须从这个角度出发,紧密结合学校办学特色、授课专业、中职语文课程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在教学过程中体现语文学科为专业服务的教学观念,但目前很多中职语文教师还不能做到这一点。教材方面,教师也看到某些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学生的专业课程内容之间联系不大,但是单靠自己的能力或教研组的能力也没有办法把课程内容构建、重组、拓展到理想的效果。在信息化教学技能方面,虽然大部分教师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手段,但也仅停留在PPT、音频、视频等比较简单的运用,不能达到好的课堂效果。
1.4评价方式单一
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对学生的《语文》学科成绩考核方式仍停留在期中、期末考试卷面分为主,有些参考平时成绩也是以平时提交作业的次数、背诵的课文、默写的能力来统计,这种考核方式比较单一,无法对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运用语文的能力进行科学评价,不合符职业教育的特点。
2超星学习通和学习通平台支持下的混合式教学
目前,许多信息技术教学平台顺应需求而生,笔者所在的学校近几年以来以超星学习通平台为主开展教学。这是一款在互联网学习时代背景下,由超星公司根据教学者和学习者的需求,推出的移动终端在线教学平台,集教学资源库、课程建设、课堂互动、学习预警、学习评价等功能。课堂互动功能丰富,如:签到、选人、抢答、投票、测验、主题讨论、多屏互动、随堂练习。除此之外还能实现手机投屏、课堂同步等远程教学功能。三端(手机端、电脑端、白板端)一平台融通,数据统计和反馈快速,应用方便快捷,极大地拓展了教与学的时间和空间,非常符合将线上信息化教学和线下课堂教学结合起来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需求。
3超星学习通网络教学平台下中职《语文》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
3.1中职《语文》混合式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传统的中职《语文》教学中,主要的教学资源有教材、教学参考书及教材助教光盘的教案和课件,教学资源有限,无法满足学生线上课前预习、课堂互动和课后拓展的需求。超星学习通为中职《语文》课程的混合式教学资源建设提供了平台,笔者所在的学校,以全体语文教师为一个教师团队,建设中职《语文》校本教学资源库,主要内容包括学习清单、课文原文、知识链接、教案课件、课前检测、课后练习等教学资源,满足师生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需要。
3.2中职语文混合式教学设计
中职《语文》混合式教学模式,主要采取“课前预习、课中探究、课后巩固提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中职《语文》的混合式教学设计,主要包括学情分析、课前线上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活动及管理、课后巩固及评价等环节,现以中职《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人性美主题单元)为例,具体阐述该单元的混合式教学设计。3.2.1基于学习通平台的学情分析该课程内容面向一年级学生,他们已有中职《语文》上册的学习基础。为了明确学情,教师针对学生上学期的学习特点、考试成绩、学习通平台评价数据等内容综合分析,设计问卷,并通过问卷对学生进行单元学前调查,掌握具体学情如下: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欣赏能力;口语表达、写作、归纳能力较弱;个性活泼开朗,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学习自主能力较差。就单元学习学情来说,学生对人性的话题比较感兴趣;对善恶美丑的分辨不是很准确;阅读时不能找出关键句,不能归纳文章主旨;课前检测品均分合格。3.2.2基于学习通平台的课前自主学习以第一单元第一课《合欢树》为例,学生按照教师在学习通上的《学习清单》开展课前自主学习。学生看完“学习清单”,明确了本课学习目标,随后以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课前线上学习,在学习通课程资源的“知识链接”中,认真预习课文相关知识,根据学习清单内容查阅资料。学生在学习通“课前检测”模块中自主完成作业,教师通过分析学生答题情况,发现和总结学生线上自主学习存在的问题,以便调整课堂教学需要重点解决的内容。3.2.3基于学习通平台的课堂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习通的优势得到了极大的发挥。在课堂管理方面,用学习通“签到”功能,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考勤工作,而且保存有详细的记录,可以统计学生出勤率,为学生平时成绩提供参照的依据。用“抢答”功能让学生回答问题,如在讲授《合欢树》提问“我和合欢树有什么共同之处?”时启用“抢答”功能,抢答到的同学回答正确可以得到5分课堂积分。在积分的驱动下,学生积极主动回答问题,提高了参与课堂的兴趣。在课堂展示方面,可以用“投票”、“问卷”、“主题讨论”等功能来展示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如在《善良》授课中,可以发起“你认为金钱、健康、善良、亲情哪个最重要”的问卷调查,教师在短时间内就可以知道同学对“善良”的态度。或者将以上问题通过“主题讨论”,在学生提交答案中,可以通过“词云”显示的字体大小来判断大部分同学对金钱、健康、善良、亲情重要性的排序。在课堂学习检验方面,教师在学习完一个知识点后,想知道学生掌握知识点的情况,可以通过学习通“随堂练习”发起检测。如在《善良》授课中,当老师讲完对比论证的知识点,可以“以下选项中哪一个不属于对比论证”的随堂练习。学生提交作业后,教师可以根据学习通“统计”功能,来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点的情况。在合作探究方面,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置不同任务,结合不同的学生特点,在学习通“分组任务”中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固定分组、组长建组、学生自选分组或者随机分组。如在小组诵读《桃夭》的课堂活动中,老师可以根据学生诵读能力来进行组合,每一组都安排一个诵读能力比较强的,带动能力比较弱的同学共同进步,避免了随意组合导致的强强组合、弱弱组合。不同的分组方式,可以提高同学们的组织能力和合作能力,同时可以提高同学之间合作学习的新鲜度。3.2.4基于学习通平台的课后拓展和知识巩固课后拓展的目的在于巩固课堂知识,培养应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如在《善良》第一课时结束时,布置以小组为单位制作“真善美”主题的手抄报,通过学习通上交作业,全班进行展示交流并开展小组互评,即达到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又锻炼了运用语文的能力。3.2.5基于学习通平台的评价在中职《语文》混合式教学模式评价体系中,笔者所在的教学团队采用多维度的评价模式。一是学习通的“课堂报告”,包括学生签到情况和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积分。二是学习通的“学情统计”,包括学生对学习通《语文》课程教学资源库任务点的学习积分和学生章节测验成绩。三是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围绕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细化具体的评价标准,利用学习通平台,进行线上线下实时评价、多元评价。如评价《桃夭》小组诵读展示时,从课前准备、分工协作、课堂展示几个要素去评价,每个要素有具体评分标准,如课堂展示中,未能按要求完成展示打0-17分;按要求完成展示打18-20分,按要求完成并体现创新精神打21-25分。评价主体由自评、组长评价、教师评价、小组互评构成。
4超星学习通平台下中职《语文》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效果
篇3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慕课课程;翻转课堂;个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04-0080-02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及移动互联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教育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教育产业发展及教育模式的变革。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即大规模的公共线上课程。2012 年是“慕课元年”,美国的顶尖大学陆续设立网络学习平台,在网上提供免费课程。随着Coursera、Udacity、edX 等三大课程提供商的兴起,给更多学生提供了系统学习的可能。2013年2月,新加坡国立大学与 Coursera 合作,加入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平台[1]。与此同时,国内高等学府也纷纷投身 MOOC(慕课)大潮。慕课以其优质教学资源,带来了数字信息时代新型的革命性教育范式,受到了高等教育改革者的关注,尤其在中小学、本科及研究生教育中应用广泛,促进了教育机会均等。
翻转课堂关注课堂教学方式的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从教到学的过程,而翻转课堂则是由学到教的翻转过程。慕课和翻转课堂应用在职业教育处于实践探索和研究创新阶段。高职院校同样面对机遇和挑战。
1基于慕课和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内涵
混合式教学(Blending Learning),是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在线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员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2]。
学生课外线上自学慕课课程资源,课堂教学则是课程实施阶段。教师主要负责教学交互、答疑和指导。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将学生线上课程自学和线下教师课程导学相结合,实现了混合式的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强调的是在恰当的时间应用合适的学习技术达到最好的学习目标[3]。混合式教学既可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兼顾了班级制教学和个性化教学的教学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个性化学习,优势十分明显。
2高职IT课程混合式教学的教学实施策略
以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LAMP网站规划与制作》课程为例,设计和实现课程资源,实施翻转课堂为核心的混合式教学,整合教学实施和质量评价方式改革。
2.1 树立问题意识和教学实用原则
引入混合式教学模式主要要解决教学实践中的教学矛盾。如网上课程设计和线下课堂实施的矛盾,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矛盾,过程评价的量化统计的矛盾等。采用拿来、自制、补录等形式逐步完善课程内容和课程资源,及时沉淀教学成果,避免无谓重复,使得教师集中精力用于主导课堂教学环节,提高课堂效率上来。借鉴驾考理论考试模式,制作多种类型题目,完善题库,用于课堂交互、反馈、评价等。以教学实用为原则,对于功能,坚持专而精。对于视频资源和测试题目,坚持敏捷迭代,逐步完善的原则,以教学需要的够用、适用为先,逐步提高质量,打造精品。
2.2 规范课程标准,打造混合式的教学环境
依托校园网环境、超星泛雅平台及配套的移动课堂APP,构建基于慕课程和翻转课堂为核心的混合式教学环境。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核心课程《LAMP网站规划与制作》作为试点,规范课程标准和制作流程,在教学目标分层,教学资源制作,教学效果评价,教学辅导答疑等方面。
2.3 着重评价方式改革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坚持测试导向,任务考核贯穿始终。采用通关考核、课堂练习、期考和平行任务等多种评价考核方式相结合,尽力做到课程考核评价客观公正,同时不明显增加教师的工作量。发挥课程组集体团队力量,尽量以客观题型,设计四类题目。其中,通关类测试与课程单元视频直接相关,嵌套在视频播放环节弹出,完成后才能继续播放视频。课堂练习在课堂任务结束由教师现场,立即反馈,教师根据统计结果及时调整教学内容进度,仍以客观题型为宜。期考可以从题库中筛选不同难度和等级的题目,由客观题、主观实操题、调查问卷类题型组成。平行任务是团队任务,以案例模仿为主,可以采用公开答辩,项目审查等方式进行。平时成绩包括通关测试,课堂练习,约占课程成绩比重40%;并行任务比重30%;期考成比重30%。
3 高职IT课程实践混合式教学的优势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出现为高职IT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在IT课程教学中引入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分层教学,师资培养、创新学习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3.1 有助于开展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推进个性学习
高职学生受多种生源来源因素影响,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千差万别,在高职IT课程中进行分层次教学受限于师资力量、学生素质、教学条件、评价方式导致效果差强人意。通过引入混合式教学模式,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进行记录和监控。依托科学的日志数据,教师可以及时调整课堂节律。慕课平台对通关测试、课堂练习等多种评价手段支持,结果统计直观有效,量化公平。有助于保持学生学习压力,刺激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实现学生个性发展。
3.2 有助于培养师资团队、完善课程,统一课程标准
围绕课程建设提升师资团队水平。高职IT课程实践实战性强,课程内容随产业发展变革频繁,对教师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要求高。通过组建课程组,合作建设慕课课程。基于课程,企业专家、专任教学联合开展课程设计、资源建设、题库建设、案例整理,凝结师资团队智慧,积累总结课程教学成果,及时补充产业革新技术,不断完善课程资源。在建设课程过程中,不断提高师资技术水平。通过教师共同备课,实践翻转课堂教学方式,提供教师导学能力和课堂节奏把控水平,提高教学效果。
3.3 有助于多种课堂结合、创新学习,扩展学习维度
基于慕课课程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评价,有助于学生的创新学习和拓展学习。以选修课、技能竞赛和创新拓展课主题建设慕课课程[4],以学生专业协会或兴趣组形式,开展集体学习,自主学习,扩展学生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
4总结和展望
在高职IT课程《LAMP网站规划与制作》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效果。通过慕课课程建设,锻炼了授课教师团队的混合式教学业务能力,对产业新技术的应用水平同步提高,教师教学案例资源和题库资源丰富,课堂节律把控水平有效增强。依托慕课平台和在线练习,学生学习主动性和任务完成率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基本到达教学质量的预期效果。在教学实践中,同样存在问题,需要后期实践中探索研究。如资源的碎片化和知识的体系化的矛盾如何解决,主观类、实操类任务如何客观评价等都需要进一步的实践和探索。
参考文献:
[1] 王全英,丁玉波.基于MOOC教学的高职教学模式研究[J].石油教育,2014(6):9-11.
[2] 吕静静.开放大学混合式教学新内涵探究――基于SPOC的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5(3):72-80.
篇4
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信息技术逐步渗透到教育教学中,成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一大助力。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下,学生的学习开始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帮助学生随时随地进行知识的学习。这种将网络运用到教学中的混合教学模式帮助教师将教学内外的资源进行了有效整合,使学生学习的知识突破教材,提高了学生的阅读量,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学习效率。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模式;大学英语;阅读课
一、引言
在英语新课程的要求中,也将教学重点放在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大学英语教学中,旨在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突破课堂教学的局限,促进学生学习的个性化和自主学习。英语新课程的要求充分体现出了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现代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运用不仅使课堂教学与学生的自主学习相混合,还使传统的教学模式与网络学习相混合,促进了教学观念的转变以及教学模式的更新。笔者以自身多年的大学英语教学经验为例,谈一谈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阅读课上的应用。
二、课前在线预习
在现今网络发达的时代,学生的课前预习也不仅止步于教材的内容,而是越来越多的借助多媒体进行知识的学习。教师与学生可以通过多种社交平台进行知识的交流与分享,比如QQ、微信、微博、博客等。教师可通过这些社交软件将该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相关知识等进行分享,方便学生通过社交软件下载学习,进而在课余时间进行知识的自主学习、研究,从而提高预习效果,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例如,教师在教学新视野第二版英语《LoveWithoutLimitations》时,在社交软件上,为学生提供本课的教学目标:“1.Tounderstandthetruemeaningof‘love’andtalkaboutit;2.Tolearnhowtoscanapas-sage等等,让学生了解教学目标,从而有目的地进行预习。
三、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活动包括教师的导入、教学、训练、评价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借助多种媒介辅助教学,从而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在课堂导学阶段,教师要注重对学生预习情况进行有效的检测,并且对该课相关知识点进行纲领性的指导。此外,还要对课堂教学任务进行有效地分配,使每位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发挥教师的引导、组织作用,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形成教师导学,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进行知识的学习。在小组中学生分享课前收集到的资料以及对该课内容的见解,通过小组内的交流、探讨,丰富资料库,加深对该课的认识与了解,从而总结出本课阅读的主题。在这一阶段,教师要针对每组学生不同的情况进行针对性指导,解决小组讨论中遇到的个别问题,提升学生探讨的有效性,引导学生积极交流互动,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小组交流中,促进学习的有效性。之后进行阅读训练,让学生针对阅读主题进行相关资料的阅读,可以为学生设置相关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在阅读过程中要注意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让学生独立完成。以问题为导向,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有迹可循,能在阅读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知识的查找,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以及主动阅读、探究的意识,从而提供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教学评价的环节中,教师可以采取多种评价方式,从不同角度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从而在全方位实现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多元评价方式进行评价,提高学生客观、全面地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与认识,从而促进学生正确有效地分析、反思,培养学生自我监控、评价以及元认知能力。
四、课后复习
学生在课后的复习中,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复习,利用自主学习平台、社交软件以及广域网资源等媒体资源进行知识的巩固与拓展。教师在教学活动结束后,可以设置一定的检测活动和作业,促进学生在课后进行有效的交流、合作,充分促进学生在课后对教学知识的巩固与拓展,提升学习效率。
五、结束语
总之,随着大学英语对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视,将现代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相结合,有效地使教学融合了大量的资源,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展了学生的眼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更好地将教材与时代相结合,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不过,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运用,对教师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使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网络与课堂紧密联系,避免形式化的产生,促进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宜,高见.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以一项校本研究为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18).
篇5
关键词: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预科;《C语言程序设计》
1《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概述及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
C语言作为一门结构化程序设计语言,有着清晰的层次结构,可按照模块化设计的方式对程序进行代码编写,不仅有利于程序的调试,而且依靠非常丰富的运算符和全面的数据类型,轻松搭建各种数据结构,通过指针类型更是可以对内存直接寻址以及对硬件直接进行操作。所以C语言既能够用于开发系统软件,也可用于开发应用软件[6]。C语言作为学习编写程序者的入门语言,不仅可以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与计算思维能力,也为他们后续学习其他计算机语言,如我们熟悉的java语言、C++语言的设计,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有助于培养编程者的非智力因素,如意志力、组织与管理能力、协调能力等。鉴于C语言的上述优点,从2016年开始,学院将《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作为预科理科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并对该课程的培养目标定义明确,旨在培养预科学生基本的程序设计能力与计算思维能力,为他们今后进入本科阶段的持续学习及日常应用中用计算机解决问题夯实基础。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C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程序设计的结构化方法。(2)能力目标:具有独立分析阅读程序功能的能力,独立编写一般程序的能力,独立在电脑上调试程序运行的能力,小组团队协作的能力,初步构建计算机思维能力。(3)素质目标:通过编写程序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通过调试程序培养学生直面问题时沉着冷静、坚持不懈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在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时,能分清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统筹规划的能力;通过综合性实验提升学生的团队意识和职业道德素养,培养学生相互配合、协作的能力与团队精神。《C语言程序设计》作为预科学院受众面极广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具有计算机课程的共性特点,那就是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对标学院制定的课程培养目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适合的。
2《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采取案例驱动的教学模式,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中自然融入思政元素,让学生感同身受,在潜移默化中达到立德树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在第一章介绍程序设计语言概述时,无缝衔接科学技术对一个国家发展的显著作用,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为实现祖国的下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添砖加瓦。在第二章C语言概述介绍基础语法“标识符”命名规则的时候,顺势指引每位学生作为社会人在学习、生活及工作中都要遵纪守法,恪守各项规章制度,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制度,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就是这个道理。在第四章选择结构程序设计中,通过选取选择结构的实时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到当下社会,每个人面临的诱惑很多,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一定要有一个道德、责任的评判标准,脚踏实地,砥砺前行才是硬道理;同样的道理,遇到问题或面临多重抉择时,要分清主要、次要矛盾,量力而行,学会取舍,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发挥自己的特色优势。在第五章循环结构程序设计中通过实例,让学生体会到重复性工作的重要,如我们的环卫工人,每天清晨不辞辛劳地清扫我们生活的城市卫生,这就是一种重复工作,但也正是这种重复工作,给大家提供了清新、干净的居住环境。在第六章数组中,介绍数组定义———相同类型的数据的集合。数据的集合显然是超过一个以上的数,自然联想到集体的力量,在生活中学生们要学会团结合作,遇到复杂,难度大的问题,注重发挥团队中的个体优势,再加以规划、整合,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在第七章指针中,指针是C语言的精华,也是C语言中的难点,学习起来相对比较困难,这个时候,要多多鼓励,循循善诱,帮助学生找回自信,锻炼学生的耐心和战胜困难的意志力。在第八章函数中,讲解递归的思想例题的时候,激励学生的责任担当,发扬模范带头作用。
3基于混合式教学的课程思政教学实现
3.1学情分析
在知识层面上,预科学生刚刚步入大学校园,在先前的学习经历中几乎没有接触过计算机编程语言,绝大部分学生对于编程而言可以说是零基础,但是处在“互联网+”时代的他们,对计算机程序设计又有极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这就需要教师要有过硬的专业素养,认真设计教学模式、悉心地对学生加以引导。在认知层面上,这个时期的青春少年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容易沟通,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判断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方式能否引起他们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而且这个阶段也是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黄金时期,这就需要教师在讲授《C语言程序设计》专业知识时,也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对他们的品德修养加以正确引导。
3.2教学过程设计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课程思政教学的实现,不仅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让移动式、互动式教学成为可能,让学生卓有成效,又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德育教育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混合式教学视域下的课程思政建设——以预科《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例,将课前教学环节、课堂教学环节、课后教学环节有机结合,将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3.2.1课前教学环节课前教学环节是整个教学设计中的第一环节,课前教学环节设计的成功与否对课堂的教学效果意义重大。课前教师将《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任务按章节进行知识点的细化拆分重组,制作电子书、教学视频、在线习题、在线测试等教学资料,将其上传到学习通网络平台,供学生课前学习。学生通过学习通平台观看教学视频,阅读电子书完成相关预习任务,随后进行必要的线上小练习,检查线上学习成效。练习过程中如果遇到困惑,随时可以通过学习通互动平台在线反馈给授课教师。该学习平台还将检测学生课前的学习状态与进度,教师通过观察后台的学习记录数据,对学生的自学状况有一定的了解。这里特别要强调教学微视频制作,这是线上教学融入思政元素的关键环节,一般将视频时长控制在10min左右,主题突出,语言浅显易懂,画面设计要能抓住学生的眼球,一旦新内容的学习中涉及思政元素,要用30s左右的时间,点醒该视频知识点所蕴含的思政元素,达到学习知识兼顾育人的目的,将德育教育落到实处。如在介绍C语言基础语法“标识符”命名规则的视频中,“规则”就是思政的切入点,可以加入“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凡事都要讲规矩”的语段。3.2.2课堂教学环节课堂教学环节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课堂里,第一阶段小结课前学生在学习通平台的自学内容,反馈线上学生普遍提及的问题;接着通过提问,检查学生的自学效果,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要让学生有足够的空间思考,而后相互交流对问题的认知看法,教师旁敲恻隐锻炼学生多维度思考去剖析一个问题,做到不但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第二个阶段是因材施教,个体解惑答疑。《C语言程序设计》这门课程的上课地点在机房,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设计一道与视频内容紧密相关的程序编程题,让学生分组练习,由于个体的差异,每组学生在设计编写程序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这个时候就需要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第三个阶段总结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通过线上测试,查漏补缺,使用思维导图加强对知识点的梳理,使知识脉络系统化、条理化;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布置课后作业题。第四个阶段提升素养阶段也就是升华到德育教育的高度,呼应视频中新知识中的思政元素,达到立德树人的效果,贯彻全过程育人的教育理念。以《if多分支选择结构》为例,设计到语法结构、执行过程及程序设计的一般方法,通过典型例题的程序分析,不仅可以巩固新知识的学习,还能将德育教育贯穿其中。
3.3课后反思环节
课后反思环节是通过学生作业的查收情况,再测试情况来完成对教学的满意度评价。学生首先需要按照课堂中教师布置的作业完成阶段性编程练习。教师对编程作业进行批阅、评价。教师需要建立起目标、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鉴于《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特点,考虑从计算思维角度层面出发,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思维的亮点,发挥评价的激励机制,不仅关注学生学习的效果,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对于学生程序中出现的错误,不能简单漠视或是否定,更不能不屑一顾、不作评价,面应当来取适当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另外,当需要鼓励、赞赏的时候,也要注意评价的真实性与客观性,引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一个问题呈现出的结果,并对自己的结果有新的认识,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和思辨能力。再结合实体课堂的现实表现给出每一位学生的阶段成绩。在此过程中,学习通智能学习平台就是师生之间互通信息的媒介。最后教师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整理归类,分发给学生,并附带给每位学生一个课堂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本课程学期初、学期末,分别对四个教学班的学生进行了网络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混合式教学视域下“课程思政”建设的满意度。通过问卷星网络平台发放180份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80份。图1展示了经过一个满学期的教学实践,《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运用混合式教学视域下“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对于学生提升道德素养作用的调查数据。认为对自己的道德素养没有提升作用的学生人数从学期初的17名下降到学期末的0名,比例提升显著,将思政元素融入C语言专业课的学习中,确实对学生价值观塑造有积极作用。
4结语
篇6
关键词:模式融合;创新;体育健康
在互联网时代的催生下,教育模式面临了新的变革,线上教育模式渐渐普及并且被广大学生所接受,同时我们也面临新的挑战,如何将线上与线下教育完美结合,带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让教师作为引导者,学生作为学习的主角,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现教育的目标。体育教育也关乎着学生的身体健康,与其他文化课不同,体育教育更多需要体力劳动,如何在六盘水市中小学体育教育中实现线上线下教育的完美构建需要我们重视。为了符合时代对人才的需求,传统教育模式上,开拓线上模式的新领域,需要付出更多的探索和实践。
1、六盘水市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的价值
1.1、拓宽知识面,拓展学习路径
互联网的技术支持,传统的教学模式相对单一,而线上教育可以弥补不足,网络教育具有开发性,让资源达到共享,学生可以通过线上获取大量有用知识,老师帮助学生进行知识资源的整合,及时分析解惑,学生同时也完成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发挥出网络资源的优势。线上教学模式使学生不会局限于单个的教师资源,学生可以以话题进行检索,获取更多优秀老师的教学课程,对体育与健康有整体认知,拓宽学生自身的知识面,与此同时展现出线上资源的优势,可以打破地域限制,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就能拓展出一条与众不同的学习之路。
1.2、促使课程高效的实施
互联网在课程中的应用,使信息资源变得丰富,学生开阔了眼界。教师作为学习的引导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资源共享,师生一起进行探索交流,不局限于课堂这个范围,可以从课堂放眼于外界的巨大空间,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对于体育与健康的自身了解远远不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以课程为起点,利用网络资源,有效进行深化了解,让课程实施从量化开始有质的提升。
1.3、学生学习资源的整体融合
近些年互联网的教学模式不断创新改革,线上的学习资源丰富多彩,学生利用课堂外的时间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资源获取,不仅可以作为学习者,还可以将自己的想法见解发表在网络上,供大家参考学习,这是一种交互式学习方式,一定程度上使学习资源得到融合。线下的教师通过课堂将网络有效资源共享与学生,营造线上线下共同学习的良好氛围。
2、六盘水市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的的作用
2.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互联网下的线上教育,新颖且具有时间弹性,很大程度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传统的线下教育模式和所传递的学习方法,一般是以教师为主导,教师会安排学生要所学所要完成的任务,学生在自主性方面一直处于匮乏。线上教育与传统教育的相结合,学生结合自身进行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充分调动了学生在学习上的自主能动性,自己会根据课堂上没有跟进的学习进程,在互联网上进行检索,查找相关内容知识,补缺学习中的短板。这样的方式更有利用学生自我教育的发展。
2.2、实现个性化教育
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模式对于老师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学校外的线上教育层出不穷,但在校内线上教育还是不成形的。由于学生的学习时间都在学校,校内的线上教育使教师可以直观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学习资源进行了解,并且做出正确的指导。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不一样,如果可以利用线上资源分析配给学生所需的学习资源,帮助学生构建属于自己的学习规划,安排学习进程,无疑可以实现个性化教育。
2.3、提升教学质量
混合教学模式没有模版,可以依照情况而定,最主要的是运用到网络资源的优势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学生为主导,老师作为引导者、监督者,更多是引路人的身份,要发挥学生对学习、知识获取的积极性,要锻炼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不局限于课本知识,让学生学会运用知识。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教学模式,通过利用网络资源使得课堂变得活跃,提升了教学质量。对于模式,不能执着于固守一种。模式没有标准,应该更多去创新变革。网络资源是一个平台,利用网络资源结合实际的改革创新,使线上线下的教育完美融合,实现教育创新、教学质量的提升。
3、六盘水市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3.1、线上线下资源的一体整合
体育与健康教育这门课程是让学生学会强身健体的课程,是以健康为目的的中小学必需课程。让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能够提高身体素质,养好良好的行为生活习惯,在运动环境中感受积极向上的氛围。对于体育课程的线上教育,应整合教学资源,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最好能够提供个性化教育,从学生个体出发,分析学生基础代谢、体育基础能力、训练强度的接受进行合理制订目标。教师利用网络资源把握学生的身体状况,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让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体育技能,领悟到体育精神的精髓。线上资源的优势,我们应合理利用,为的是更好让学生在资源中得到有益发展的知识。
3.2、灵活教学,优化教学
通过体育教学,要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应灵活教学,进行及时沟通。比如,体操运动,对于动作的要领可以通过模拟动画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可以课堂外通过线上去观摩学习,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发挥学生自主学习性,同时也实现了教学任务。不断丰富体育活动,多开展趣味运动,花式足球、武术、新式健美操、袋鼠跳等让学生产生浓厚兴趣,开展学生之间的互动游戏运动,让学生爱上体育运动,对体育课程始终保持新鲜感,积极锻炼身体,健康成长。在利用线上资源的优势下,让师生更好的互动,并且让学生不断学习了体育方面的知识,累积了经验,对体育运动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整合线上线下的教育资源,实现优化教学,对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也有很大帮助,换言之,也让学生更了解了这门课程开展的意义。
3.3、精化内容,掌握时间分配
线上线下的混合模式教学,需要掌握时间配比,主要是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学生课前通过线上平台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解、参考教学资料,有宏观上的把控。对于细节上的问题、不能准确把握的问题上,教师应在课堂上精化内容。老师主要是作为引导者,对于课程内容的深入了解,需要学生主动去探索,去发掘,完成独立思考,才能真正的掌握。老师针对学生在体育运动的动作要领以及专业知识,需要在合理的时间内做出解释,帮助学生领会到要点,对知识进行延伸拓展,做学习的主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互式沟通,一方面提高教学效率,另一方面使学生与老师共同进步。
3.4、管理模式优化,反馈教学
在体育教学中,是要让学生动起来。学生大多都不主动与老师沟通,教师对此可以采取分组模式,每组的学生可以相互沟通,来完成动作要领,而老师是以指导者的身份观察每组的锻炼情况,对学生的动作进行点拨,这样针对性的教学,使课堂更加高效。在学生对课堂内容吸收后,可以通过网络媒体录制视频,就是将学生在课堂所学的体育动作进行录制,发送给教师,让教师观察反馈,优化整体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学习的高效性。
3.5、构建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
现今体育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还需要不断完善、创新来顺应当今时代的发展。对于体育课程的考核机制,大多学校都过于重视期末考核,使学生不重视其中的学习经历、过程,选择集中在期末加紧学习锻炼。混合式线上线下教育模式作为创新的教育模式,需要完善的考核和评价机制才能更好发展。目前对于体育考核的方式单一,考核审核的主体也单一,应该多方面、多角度进行考核,将学生的在学习过程中的课前准备、课堂平时表现加入在考核机制中,在每堂课后教师就应将当堂课学生的学习表现录入电脑,之后进行综合评定。在评价机制方面,作为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不容忽视,评价方式可以多角度,评价方式可以多元。教师不是单一的评价主体,可以建立小组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让评价更加客观,而评价不是主要目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因为评价同时是对该生的综合能力、思维判断、分析理解能力的考量,重视评价的结果,也是为不断进步做出铺垫。总而言之,线上线下教育模式均有弊端,如何利用如何取舍,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取舍。网络教学模式对目前的教育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对教学者和受教者都有有求,尤其在中小学群体中,教师应如何利用互联网更好完成教学任务,如何更好指导学生在网络的大环境下获取有益指导值得我们进一步考究。对于学生来说,网络教学不可否认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也激起了学习的兴趣,但对互联网的把控力还不够,需要学校、老师、家长的共同监督。混合线下线上教学模式,目标还是在于学生的教育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在体育教育中,更多是让学生锻炼身体素质,磨练身体意志,成为社会需要的栋梁之才,体育教学要引导学生处于自然环境,利用体育知识懂得与自然和谐共处,从而使学生从中受益终身。
4、结语
未来的教育趋势是在互联网驱动下的,线上教育与传统教育结合对新时代的教育发出挑战。互联网作为一个共享平台,资源信息丰富又具体,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有益的知识。对于时间的自由支配、课程的专门针对性、表达内容的相对精确、学生的积极性等都是线下老师无法比拟的。但回归传统,中小学自制力较差,对于判别是非的能力较弱,面对互联网上的巨大信息量,虽然觉得新颖,但索取有益的知识是因人而异的,所以需要老师进行指导,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要对互联网的合理利用提出建议。关于六盘水市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顺应国家教育发展的需要,线上教学和线下传统教学的相配合,让老师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时间更加的合理,让学生多角度、多方面的了解了课程本身,丰富了理论知识。体育教育是关乎中小学身体素质的教育,有别于其他主修科目,在体育教学中的线上线下教学的资源配置中,需要在探索中不断进步,也应科学合理的随着时代教育发展。
参考文献:
[1]阎峰.基于微课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构建和实现[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8.
[2]邱向阳.如何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师校本教研能力[J].中国教育学刊,2020(S1).
[3]杨伊,任杰.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70年———兼论人工智能对体育教育的影响[J].体育科学,2020,40(06).
[4]朱斌,毛振明.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素质能力之惑与解决之策:对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建言[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9,31(01).
篇7
关键词:高职院校;安全教育;混合式教学;线上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安全教育现状
(一)安全教育课为合班大课堂
由于大多数高职院校实行“2+1”的教学模式,学生外出顶岗实习一年,在校学习仅两年,受限于学习时间不足,故公共必修课大多采取合班授课的方式进行。
(二)授课方式大多为教师单向讲授
现行的大学生安全教育授课的共性是:课堂(线下)教学为主,教师作为课堂主导,单方面对学生进行知识讲授,合班课由于人数较多,专业混杂,授课教师只能随机点人回答问题,课堂互动十分有限。
(三)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学习效果欠佳
合班教师受制于班级人数多,教室大,部分教师对课堂的管控度不深,只顾讲述知识。因此合班课大多沦为学生的“休闲课堂”,除自觉性较好的学生主动听课,大多数学生在课堂睡觉、玩手机,已成为高职院校安全课堂的“常态化”。
二、混合式教学在高职院校安全课的推广的作用
混合式教学即:将网络在线教学和课堂传统教学的优势有机结合,两者实现优势互补,目的在于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线上”+“线下”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由于其互动性强,能较好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而广受高校青睐。在高职院校的安全教育课堂推进混合式教学模式有着积极的作用,一是能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传统课堂引入线上方式,使用手机端与学生互动(如随机点人回答问题),可以较好的提升课堂气氛,每一个角落的学生都有参与感,上课不再打瞌睡;二是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线下教学完成后,学生的学习要在线上继续学习,教师可以设置线上作业(如观看视频、在线答题等),学生完成线上作业后,才能得到日常的作业得分点,收获平时成绩,有效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三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混合式教学可以设计翻转课堂,即学生翻转角色做课堂的“主讲”,学生抱着对问题的疑惑、对知识的好奇、甚至是对担任课堂主讲的责任,会主动去寻找、发现所需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能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四是能实时安全教育、宣传资料,向学生手机端推送最新的资讯和案例,使学生能实时得到警醒教育。
三、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安全教育课实践运用探析
以网络教学平台为基础,以手机移动端App工具为载体,以混合式教学模式作为激活传统教学的手段,最终实现学生移动端、教师管理端、教学督导端、课程管理端在网络平台的一体化应用。
(一)移动端辅助学习,提升安全课程教学质量
安全教育课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在传统线下课堂授课的基础上,引入线上学习方式(手机端、电脑端)。课前,通过线上资料引导学生通过手机App进行预习、加入了安全视频、图文案例等元素,结合当下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学生更易接受此类方式,往往三五分钟可大致了解即将接触的上课内容;课中,打造基于小组讨论行为的互动式教学,教师不再做单向的安全知识灌输,只针对安全案例中的难点进行解释,学生根据预习内容有针对性的提问,教师针对性的指导反馈,形成良性互动;课后,学生利用手机App提供的课外阅读、课程作业,对学习内容进行深化理解、加深印象,教师根据学生线上反馈的疑问有针对性的给予指导。线上教学的引入,能有效突破传统的40分钟课堂的限制,线上移动端给予了学生更多随时随地开展学习讨论的机会。学生可以通过App的统计反馈,更加清晰了解自身在学习安全行为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寻找差距。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详细学习数据,随时调整教学重点,实现教学相长。最终形成科学、合理、可持续发展的教学模式。
(二)教师端翻转角色,双向教育优化安全课程资源
安全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通过混合式教学手段中翻转课堂的运用,可以将“备课”的任务交给学生,学生在课余时间针对课前预习的资料做研究,形成课堂讲授的一系列内容,这些来自学生群体的案例,可能比教师准备的案例更贴近学生生活,更能引起课堂共鸣,翻转课堂将不再是教师单向教育,教师和学生也都是被教育的对象,形成了资源互补、双向教育。而学生翻转角色讲述的案例,可通过教师筛选后进行优化选择,把经典案例作为特色教案永久保存,教务端提取此类源于学生、源于学校的教学材料,经过整合、优化和提升,最终能够能使分散的数据集中,实现课程建设发展规模化、科技化、可视化。可成为学校独有的教学资源,推动高职院校安全课的课程建设,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
(三)督导端辅助教学评价,监控安全课程教学效果
高职院校安全教育课的合班式大课堂教学,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教学评价、监督,人数过多往往导致一名授课教师难以有效监督上百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在课堂上的懈怠,教师也只能听之任之,教学效果欠佳。混合式教学可在通过手机端的App学习,以大数据分析、教学监控、评价体系为手段,以安全教育大纲和课程思政为标准,以学生学习端App学习统计为依据,通过学生线上作业对教学过程和学习效果进行督促、评价、预警。有线上技术的支持,教师能较好的针对学生的在线作业情况,及时在线下课堂对教学重点做调整,例如:线下课堂对学生线上作业错误较多或掌握不足的知识点做专项讲解,有的放矢,教学的靶向性和授课的针对性都能明显提高,有效帮助教师提高安全课线下教育教学的质量,实现线上督导辅助功能,充分发挥混合式教学模式中“线上”和“线下”教学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作用。
(四)课程端更新实时案例,提升学生安全防范意识
安全教育与其他课程不同之处在于其提醒、警示作用,绝大多数高校的安全问题源于安全意识淡薄,如钱包手机随手放被顺手牵羊、上网不注意被骗情况时有发生;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在宿舍内吸烟导致的火灾案例屡见不鲜。而现实中学生往往“好了伤疤忘了痛”,线下课堂教学的弊端在于上完课后,学生就远离了教师的监管,使得线下的安全教育流于形式。混合教学模式的课程管理端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一是课程管理者不断收集、实时更新安全案例,通过手机端定期向学生推送,对学生起警示作用;二是通过制定线上学习课程,弥补高职院校课程,安全教育线下课堂学习时间不足的缺陷,通过线上手段延长学习时间;三是通过建立班级讨论群,引发大学生对安全案例的不断讨论和思考,起到实时鞭策、警示的作用,即使学生不在课堂,也能在学生群体中形成关注安全、讨论安全、参与安全的氛围。混合式教学模式让高校安全教育持续进行,永不“下线”。
四、结束语
篇8
【关键词】成人教育混合式教学与管理运用策略
1.成人教育中提出混合式教学与管理的依据
由于接受成人教育的学生通常是一些社会上的从业人员,这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个人收入处于中下游水平,他们希望能够利用学历教育的方式实现自我价值,并且在学习当中能够掌握并运用知识。可是在具体的实践当中,许多成人学生和学习愿望存在一定的冲突与矛盾,成人学生他们的时间宝贵,只能够按照自身的职业标准来调整与规划学习的时间,所以在课堂学习时,成人学生的到课率较为低下,而且考试的通过率也差强人意。此外,因为成人学费长期以来都没有发生变化,这也使得许多办学机构为了能够实现保本,只有通过大班上课的方式来控制学生的学时,而且缺少网上成教资源,学生所需要的课外辅导内容并未起到任何作用。成人学生因为自身素养,年龄,以及工作地点等方面的原因,若是坚持使用传统授课模式,成人教育的质量会受到社会各方面的质疑与否定。而采用混合教学与管理,能够让学生在接受传统授课模式的同时,为学生构建网上学习平台,在不扩大办学规模与成本投入的基础上,提高成人教育的质量。通过混合式教学与管理模式,对于排解成人学生的工学矛盾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2.成人教育混合式教学与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实现
2.1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1)在网络课程当中增加“课件下载”功能,让课堂教学和网络同步相联。教师在上课之前,将课件提前上传,这样不但能够帮助学生完成课前预习工作,还能够帮助那些缺课的学生进行补缺学习。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课堂上也要强调学生做好笔记,而不能将重心放在课件当中。(2)在网络课程设置当中增加“课程录像”功能,扩展学生的思维视野。通过“课程录像”的功能,能够让学生在补课时不会因为时间,以及环境的影响,而且对于那些上课理解不了的内容通过多次观看的方式进行解决。(3)添加“习题测试”板块,强化课堂的教学效果。通过“习题测试”能够提高学生对于课程中相关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学生通过自行安排进间来完成课程练习,而且遇到无法理解,或者不懂的内容可以在网络上与教师进行互动与交流,这对于提高学习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2.2混合式管理模式的转变
(1)想要推行混合式管理,就应当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因此办学方应当要接受并认同学生的学习成效,特别是在网络课堂的学习中。因为混合式教学模式并非只是简单的网络教室,而是要将成人学生的学习量和学习成效进行规划和统计,但是这些工作会给管理以及相关教师造成较大的工作压力。所以必须要确立出相应的管理机制,以及完善的信息管理模式,在重视教师的培训工作时,也要让其在信息管理模式中统计学生的学习量,并及时跟进学生的学习进度。(2)专业培养方案的改革。因为成人教育专业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必须要坚持与时俱进的方式来对现有的管理模式进行优化,对于一些难度大的课程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并扩充一些实用性强、技术性明显的课程,将每个专业中的内容进行定期整合、规划,以确保整个教育模式的可持续性发展。(3)教师必须要按照每个成人学生的不同基础,以及所选专业的性质与目标,设置不同的结构的考核机制。(4)教学管理部分必须要设置相应的评价机制。混合式教学模式所需要的评价机制,必须要依托于构建主义思想,而且是以教师的发展评价作为核心。这种评价机制所重视的,是教师本身的背景以及教师的个人职业素养,从课堂教学到课后辅导以及互动等方面进行科学、公平地评价。学生在课程完结后,也可以对教师给出相应的评价,并且和教师的个人绩效相挂钩。
篇9
关键词: 教育技术;混合式教学;精品课程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06-0041-03
一、 引言
高职院校的精品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教育技术正在源源不断地为教学模式创新提供各类工具。如何适应专业教学需求,实现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的融合互补,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重点。
二、 高职院校教育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中教育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但教学大都还停留在“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不足之处如下:
1.精品课程和教学资源库的资源利用率较低
韩冰在2013年对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的网络资源利用情况的研究表明,73%以上的学生未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课程学习。[1]2012年潘爱珍等人对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表明,国家精品课程的访问率很低,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的 3902 门高职高专课程中,点击量在100 次以上的仅 127 门。[2]当前高职院校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工作未能有效促进教学方式的创新,教师身为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对学生如何有效进行在线学习缺乏指导。
2.校园信息化信息整合和信息利用不充分
高职院校大多对多媒体教室数、校园网带宽、生均计算机拥有量等人才培养评估指标所要求的信息化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比较重视,但与之相适应的信息化资源建设和应用却明显滞后。[3]缺乏统一的信息化规划,各职能部门根据需求自行建设,编码混乱,形成信息孤岛,限制了信息共享与信息整合。
3.教学过程中对教育技术的应用不到位
高职院校教师整体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偏低,大多教师还延续着传统的教学思想,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学方法、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依旧重教轻学,各类教技设备虽然得以应用,但仅是“粉笔+黑板”式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延伸。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创新较少,不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三、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
1.混合式教学的定义
混合式教学(Blended Learning),其原有含义是各种学习方式的融合。何克抗认为,Blended Learning把传统学习方式和e-learning的优势结合起来,既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4]
Heather Staker和 Michael B. Horn在2012年定义Blended learning为一个正式的教学过程[5],其教学方式包括:①包含教学内容和指导(包括:时间、地点、路径、节奏)的在线学习;②在有监督的实体课堂进行学习。 “正式”一词用于区别非正式的在线学习(如:学生自行观看教学视频);“内容和指导”一词用于区别其他种类的在线学习(如: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其分类如下图。
2.Moodle提供的支持
Moodle (Modular Object-Oriented Dynamic Learning Environment)是由Martin Dougiamas开发的基于建构主义教育理念的开源课程管理系统(CMS),目前得到了世界各国广大用户的普遍认可和广泛应用。
Moodle平台符合混合式教学的模块化教学设计需求,主要由网站管理模块、用户管理、课程管理、作业模块、聊天模块、投票模块、论坛模块、测验模块、资源模块、问卷调查模块、专题讨论模块等模块构成。教师在进行教学资源建设时,可动态组合各个模块,也可以通过与学生的交互,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进度。
3.混合式教学的应用实践
高职院校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配置。比如,对于低年级学生,还没有进行校外实习,可借鉴美国明尼苏达州的Stillwater Area Public Schools的Moodle应用案例:学生们在教学时间内通过传统方式进行课堂学习和实践;非教学时间(宿舍或家中)按照教学计划进行在线学习(如:观看异步教学视频、理解问题并完成作业)――这种模式允许学生多地点学习和自行调整学习节奏。Innosight Institute把这种模式定义为翻转课堂模式(Flipped-Classroom Model)。[5] 如下图:
该教学模式的优点在于:一方面,教师通过构建在线课程,解决传统教学中诸如课堂学时有限、内容拓展不够、自主学习缺乏、师生之间缺少交流(包括学生的答疑、讨论、作业批改和反馈等)等问题,并可以实践“微课”等新教学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果。另一方面,也可降低教学成本,减少师资支出,提升运营效率,并拓展学生的学习体验。
4.混合式教学面临的问题
跟风、浮躁和短视很容易改变混合式学习的初衷。虽然混合式教学能降本节支,但这不是它的主要目的。美国一些学校通过增加在线教学份额和减少教师数量的方式来降低成本,忽略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交需求,从而引起广泛质疑。[6]学生如果缺乏与人面对面的交流,易产生精神、情感和健康方面的问题。另外,如果混合式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为目的,强调服从权威,而忽略独立思考、创新思考和质疑精神,那它仍是新瓶装旧酒,不能发挥这项应用技术的所有潜力。
四、 混合式教学平台的敏捷实现
在教学实践中,没有必要把搭建一个全面、成熟,并且耗资巨大的混合式教学平台作为开展混合式教学实践的先决条件。对于并发访问数仅为几个班级的应用,可敏捷实现混合式教学。
1.敏捷实现是探索混合式教学的有效方法
软件工程中测试驱动开发(Test-Driven Development)的最佳实践“测试用例最小化”,同样适用于混合式教学平台的建设――由任课教师与教育技术专家合作,搭建柔性、彰显课程特色的,符合教师、学生需求的教学环境,并根据教学效果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资源――有的放矢,按需调整。
2.混合式教学平台的快速部署方案
高职院校目前大都建有信息中心、多媒体教室、网络实验机房;通常,宿舍区上网已覆盖;便携式电脑和智能手机已普及,具备开展混合式教学的基础。
(1)硬件部署:如果学校能提供PAAS的虚拟化平台(或私有云),那么部署起来很方便;如果没有,使用托管在学校中心机房的独立服务器,也能满足部署需求。
(2)系统软件部署:可采用开源软件如CentOS 5和XAMPP for Linux 1.7.4,后者是Apache 2.2.17,MySQL 5.5.8,PHP 5.3.5,Perl 5.10.1, ProFTPD 1.3.3d,phpMyAdmin 3.3.9等的集成。为了提高响应速度,XAMPP可能需要进一步优化。
(3)应用软件部署:本研究采用Moodle2.4.3 for linux为实验系统;用Zend Studio 10对PHP语言提供调试支持。
(4)安装和配置过程简介:
第一步 配置iptables 开启80和3306端口;
第二步 安装XAMPP(tar zxfv xampp-linux-1.7.4.tar.gz -C /opt);
第三步 设置mysql的密码,通过lampp security命令设置安全权限;
第四步 安装moodle,初始化应用环境,设置基础数据;
第五步 创建和分发各类账号,建立在线课程,进行教学实践。
3.平台建设的成本和运营模式简析
作为开源软件,Moodle是免费的。在建设初期这是一个优点,但在中后期,反而可能阻碍混合式教学的持续优化。根据一致性原理,如果初期的投入少,其后获取更大支持的可能性也不大。
在实际应用中,Moodle的二次开发和运维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经费,在线资源的内容建设和技术团队的运营需要持续投入。考虑到与教育技术系统配套的激励措施(如教师的课时补贴)及相关教学管理改革,成本会更高。
通常,软件自主开发的费用高于外购成熟系统,服务外包能提供有效的支持和更低的成本。受限于高职院校的立项审批周期和经费拨付的间断性,如果希望大规模应用混合式教学,应当在初期就考虑引入第三方合作机构。
五、 结束语
混合式教学不单是教育技术的革新,同时也是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学方式、人才培养过程等方面的创新。在线学习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混合式教学能有效促进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并提升教学质量;混合式教学的成效依赖于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有经验的教师;敏捷部署是探索混合式教学的一种有效支持技术。
参考文献:
[1]韩冰,顾京.浅析我国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现状[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 33 (6) : 14-16.
[2]潘爱珍,沈玉顺.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回顾与检视[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3):141-145.
[3]姜轮. 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 2012,(11):203-204.
[4]何克抗. 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J]. 电化教育研究, 2004,(3):1-6.
篇10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数学与信息工程系,河南濮阳457000)
摘要:随着信息化教育技术的发展,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越来越多地运用网络和多媒体进行教学。混合式学习结合了传统课堂学习与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学习的优势,既能充分发挥教师引导、启发和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发挥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合理使用混合式教学,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究与自我创新的意识,有助于引导学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提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其思维的深刻性。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高等数学;网络教学;优化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6—0058—02
收稿日期:2013—12—30
作者简介:郭新(1977— ),女,河南濮阳人。濮阳职业技术学院数学与信息工程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概率论与高等数学教学。
随着信息化教育技术的发展,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越来越多地运用网络和多媒体进行教学。传统课堂教学以完成教学任务为主,网络教学则更加注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但二者都有利有弊,从而产生了把两种教学法有机结合起来的混合式教学法。它是把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的优势相互结合,同时,克服了二者的不足,从而形成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它不仅充分体现了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了课堂质量,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思想与创新意识。
一、利用混合式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混合式教学既发挥了老师引导、启发、监控以及解答疑问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突出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探究性和创新性。混合式数学教学科学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具有全新沟通机制与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实现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1]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除了在课堂上传授知识外,还可在网络上与学生进行交流。同时,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可以利用网络进行交流和讨论,从而适当地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下师生只能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讨论的局限性,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加大了教学的容量,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习兴趣。
混合式教学可以利用各种网络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多媒体、动画、视频等,都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其进入积极乐观的状态,多角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拓展教学情景,让学生从不同的渠道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信息。科学合理地使用动画、网络视频等技术信息,可以增加课堂的教学容量,同时,使数学逻辑变得生动和直观,把难点和重点,特别是不易想象的空间知识变得具体化,变化轨迹也得到了描绘,从而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使用各种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时,要做到把教学内容所涉及的事物、现象及发展过程完整地展示出来,适当地为学生创建问题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不知不觉地去学习,主动地去发现问题,从而培养其观察、想象、发现和归纳的能力。同时,可以纠正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错误观念,调整已有的认知结构,并进行新的扩充和调整组合,真正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2]
二、利用混合式教学的数学学习是一个循环式的心理认知过程与思维探究过程
利用混合式教学法进行教学的一堂数学课要分好几个阶段,主要包括课前知识准备、课堂问题的讨论和交流、构建解决方法、提交反馈、修改和整理等。课前知识准备阶段是一堂课的前奏,不仅教师需要为所要讲授的新知识去做准备,学生也要参与进来。教师提出与新知识有关的问题,让学生去自主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网络、图书等渠道获取资料信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课堂讨论和交流环节中,学生可以相互交流他们自我探究的成果,相互评价,在教师的适当引导下最终达成共识,构建问题解决的方案,形成书面形式的报告,提交给教师批阅,教师在批阅后提出相应的意见和进一步的问题,引导学生再去自我探究。最终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各个环节交替使用,反复循环。学生参与了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全过程,对数学的认知有了改观,不再觉得数学只是书本上的东西,体验到了运用数学的乐趣,对数学学习也就有了兴趣,变以往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并具备了一定的探究精神。同时,在整个过程中,教师都起着主导作用,可以当面与学生交流,回答学生的疑问,也可以通过网络与学生在线互动,还可以给学生提供相应的平台和信息让学生自主地学习,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性。学生可以通过查找网络资料获得初步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习成为一种愉悦的体验。当问题通过自身的努力得到解决时,学生的自信心也得到了提高,面对数学不再具有恐惧的心理,敢于去学、乐于去学、善于去学,变被动为主动、变厌恶为喜欢、变害怕为勇敢,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愿望。
三、利用数学精品课程,更加有效地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愿学、乐学、善学,学生才能获得最大的进步。目前,全国都在加大精品课程建设,推广精品课程资源。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工具,将以往以各校为营的有限精品课程转变为统一建设的,以学习者和教师为服务对象的充分开放的资源共享课程。
使用混合式教学,合理利用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可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到名校名师的教学方法,多方面获得好的学习方法,简化学习过程。同时,学校自身也应加大精品课程建设力度,建设高等数学精品课程网站,使优质课程资源得到共享,教学质量得到全面的提高。在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建设中,要不断丰富网站内容,及时上传教学方法、课程分析、习题集、课后习题解答、名师讲课视频等。学生注册登陆后可浏览学习,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还可以利用网络进行练习和考试,也可以和教师交流探讨,提出问题,让教师帮助解答,同学之间也可在线探讨,相互提问。[3]学生可以利用精品课平台去预习、复习及练习加强,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站组织学生进行在线模拟考试。
四、适时地组织数学竞赛,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
适时地组织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可以强化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当学生能自主地去学习、有兴趣地去学习、善于去学习时,说明学生的学习兴趣已经得到激发和维持。这时,适当地组织一些相应的数学竞赛可以满足学生自我求成的需要,可以鼓励学生积极进取,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锻炼,如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搜集所需资料的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应用各种数学软件的能力等,让学生从思想上对数学的作用有新的认识,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通过数学竞赛,教师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也有了提高。当下,全国及各省市都在开展数学建模比赛,它已经成为培养富有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人才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载体。在竞赛中,学生三人一组,在所给的实际题目中任选一题,三天内共同完成该题目的整个建模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利用互联网去查阅相应学科的资料,达成共同的解决方案,写出论文提交。通过建模比赛,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去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思想和方法,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混合式教学把传统教学思想与信息技术下的学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促进,相互弥补。合理使用混合教学法,不仅可以优化数学课堂,同时,也能改变高等数学在职业院校中的教学困境,推动高等数学教学的改革。
[
参考文献]
[1]王祖源,顾牡,吴天刚,倪忠强.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大学物理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13(11).
[2]叶其孝.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辅导教材(五)[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8.
[3]马书燮.数学教学改革的困境及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6).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混合式教学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