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课程范文

时间:2023-03-31 14:28: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病理学课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病理学课程

篇1

关键词:病理学;课改;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445-02

病理学是与临床医学联系最为紧密的一门基础医学学科,它是由基础医学通向临床医学的桥梁,在医学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能否学好病理学将直接影响到临床课程的学习,但病理学由于其内容多,涉及面广并且课时有限,所以教学任务比较重。同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本学科的新发明和新理论层出不穷,知识更新异常迅速,导致学科高度分化、高度集中、高度综合,因此必须加强病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以使其适合目前医学发展的步伐。

1 病理学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

(1)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单一,授课形式单调,学生死记知识点不理解实质意义,课堂效率低下。

(2)传统的教学模式缺乏教学媒体的演示,学生在没有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很难对知识点做全面清晰的把握。

(3)师生交流少,教师仅仅通过课堂的讲授,学生对课程的理解比较模糊,而且填鸭式的教学抑制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教学效果差。

传统的病理学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医学创新开拓式人才。因此要按质按量地实现病理学的教学目标,必须突破传统的教学观念,探索一套全新的教学模式。

2 关于病理学教学改革模式创新的探索

(1)设置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或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对病理学教学进行改革。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认为通过结合临床病例设置病理学问题,并通过学生在课下自学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结合实验增强直观认识,是目前病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该种模式最主要是结合临床病例问题设置病理学问题,也是病理学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并对问题产生兴趣,在每个章节的开始设置了符合教学目标中多个结合临床的病理问题,通过设置问题可以巧妙使学生对机体由正常演化为病变时机能、代谢、形态结构的变化以及对其进行对症处理的一个完整的概念,提高课堂效率。

(2)将病理学和临床医学整合进行连贯式教育。通过将病理学与其他基础课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整合、优化课程内容,结合病理、临床设置中心问题,以讨论为主要形式进行教学,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新教学模式使病理学与其它基础及临床学科之间知识有机地融合和相互渗透,使学科界限在日趋消失,实现医学整体化。在逐步实现医学整体化教学中病理学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这对于学生走出学校后具备继续学习的能力是十分有用的,达到了教育的终身性效果。此教学模式的培养目标是以医学应用及能力培养为中心,病理学坚持“必须、够用为原则”,坚决删除陈旧、偏深的内容,防止必要内容的遗漏,避免传统医学教育中的分科太细,彼此间联系较少的缺点,减少重复讲授,节约时间,注重实用和培养其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适当使用多媒体技术。在病理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多渠道获得学习资源,同时也打破了传统教学中学科、时间、空间的限制,保持了知识的连续性。多媒体教学表现力强,能清晰显示大量典型的病理变化,解决了教学中病理标本缺乏或不典型的问题,多媒体技术应用于病理学教学,促进了教学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但在使用时,应遵循“适当、适度”原则。

首先,精心制作教学课件,注重课件的实用性。多媒体教学中所应用的课件一般由各章节授课教师自己制作,因水平和经验的差异往往会造成课件质量良莠不齐。有些教师把课件当作教材的拷贝,把屏幕当作黑板,课件缺乏特色,这样会淡化教与学的双边互动。在多媒体教学时不应只是简单的照本宣科,应该体现出质疑、解惑、演示和推理以及精讲点拨等教学过程。有的教师在制作课件时,总想将相关知识点都插入,这样虽然信息量大,但却难免重点不突出,因此在制作课件时,要紧扣教学大纲,删除不必要的内容,减少信息量,突出重点,而且课堂教学速度要适中,避免过快,重要的教学内容要适当停顿,让学生做好笔记。

其次,合理设计教学过程,选好多媒体的切入时机。传统教学方法仍有自己独特的长处,在有些章节的讲授中,传统教学法(如板书)仍为获取知识、强化重点难点的主要途径,对于推理性、逻辑性很强的内容必须通过演示、推理、板书等方式讲清、讲透,学生才能弄懂,并且要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理解、思考和记录,同时也要发挥多媒体直观、生动、高效、表达准确到位等优点,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注意他们的接受能力。根据讲授内容,在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之间应进行合理取舍,在现有条件下互相结合、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扬长避短,以提高教学效果。

(4)加强网络病理学教学模式的应用。病理学的网络课程建设,是将多媒体课件、实习指导、课时计划、教学大纲、题库等传送到校园网络上,将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相结合,使学生结合自身对知识点的把握情况,通过浏览病理网页得到补充和强化,从而达到更加个性化、具体化的教育目的。同时也可以利用资源共享,链接更高层次的医学院校的精品网站和相关专业网站,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广的学习平台,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经过几届学生的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培养的学生不仅在病理学知识容量上没有受到影响,而且在学生自学习惯养成、自学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上均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模式。特别是学生走出校门真正步入工作岗位以后的追踪调查结果表明,该模式培养的毕业生在工作中自学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均优于传统模式。

参考文献

[1] 向德兵,牟江洪,李昱,等. PBL教学模式在临床-病理讨论课中的应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6, 10(5):455

篇2

[关键词]病理学;双语教学;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6-0034-03

“双语教学”是指能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学科教学或课程学习的教学。这几年,来我校学习的国外留学生日益增多,这些留学生大部分来自泰国、印度、越南、巴基斯坦等一些邻近国家,近两年非洲地区一些国家的留学生数量也大大增加,所以语言的交流日趋重要,而英语则是能互相沟通的共同语言。在这种形势下,非常有必要在我校开展双语教学以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为了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学习能力,我们在护理学本科2012―2013级班的学生之间开展了病理学双语教学课程,以期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病理学课程双语教学改革的意义

病理学是一门基础医学学科,其主要是通过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形态结构、功能和代谢等方面的改变,揭示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规律。病理学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被称作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

在国内,很多学校的病理学课本都是根据国外的病理学课本进行改编的,因此更新也会相对慢一些。通过推进病理学课程双语教学,让学生掌握一些病理学的专业词汇,将有利于他们阅读国外的文献资料,以获取更新的病理学知识,让他们开阔眼界,也为他们以后在病理学方面进行研究探索奠定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随着国家之间的合作日益密切,各方面的交流也会增多,其中当然包括医学的交流。而作为世界通用语言的英语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如果没有很好地推进病理学双语教学,将会影响国家与国家之间医学知识的沟通交流。

现在国内很多医学高校都开设国际方向的专业,病理学作为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在进行医学交流中起的作用是不可代替的,特别针对出国留学的高校学生,对其进行病理学双语教学是很有必要的。原因在于医学高校病理学学科的主要内容涉及基础病理学和系统病理学,而这些病理知识可以解释一些很常见的疾病,如炎症的发生机制及临床表现,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肺炎的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等。在进行医学交流的过程中必然会涉及这些基础病理知识,倘若在和国外的学生、教师进行交流时,你连最基本的pneumonia是什么都不懂,这样的医学交流很显然没有太大的必要性。

总而言之,开展病理学课程双语教学是一种势在必行的趋势。“英汉两种语言无论是在词汇、发音、语法结构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无疑会成为双语教学过程中的障碍,跨越这障碍十分重要的一个步骤就是帮助中国学生努力形成英语思维模式和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1]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无论是医学生、医护人员或是医学导师都要接受国外医学知识的“侵略”,更要去“侵略”国外先进的医学知识。这不仅是为了自身的发展,完成自己的使命,更是为了促进我国医学的发展,甚至是促进全球医学的发展,为全人类的健康做出自己仅有的贡献。病理学课程双语教学的推进顺应了信息时代的发展,可以说是信息时代的产物。作为医学基础学科、“桥梁学科”的病理学,推进其双语教学所谓是为医学者“侵略”国外先进医学知识打开了一扇门,是一种不可抵挡的趋势。

二、病理学课程双语教学实践

由于医学专业的英语词汇具有专业性,而且繁多复杂,对于从未接受过医学课程双语教学的医学生来说,确实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进行双语教学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切实有效的教学手段才能取得成效。下面,仅结合我们教研室在学校开展病理学课程双语教学近两年的实践经验,谈谈该课程的双语教学实施方案。

(一)课本的选择

开展双语教学的目的之一是让学生掌握常用的医学专业词汇,因此学生的学习成效与课本的选择有很大的关系。国外的教材虽然无论在语言表达还是内容上都比较全面和规范化,但是由于学生的英语水平有限,所以要结合实际情况来选择教材,这样才能取得成效。

我校的病理学课程双语教学教材是参照国外教材自编的,本着言简意赅、通俗易懂的原则,意在重点突出,便于学生理解。其内容主要包括基础病理学和系统病理学,即组织细胞的损伤修复和适应,血液系统紊乱病理、炎症、肿瘤、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病理,肾脏及尿道疾病病理和传染性疾病病理。教材中包括病理学学科的主要专业英语词汇,其中配备了中文解译,百分比约为25%,并插入了大量相关图片以利于学生理解。此外,在使用双语教材的同时,学生还使用全中文的病理学教材来帮助理解和记忆知识,因为双语教学的目的不在于学英语,而在于掌握专业词汇并学到相关的医学知识。

(二)授课的手段和方式

病理学双语教学并不是简单的英语学习,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不仅需要有一定的英语基础,而且在课堂上要考虑哪些要点必须用中英双语给学生解释清楚,便于学生理解所学的内容。[2]在进行双语教学的同时也要考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在进行双语教学的过程中,最重要的目的是要学生在理解掌握病理学知识的同时,还要能够提高简单运用一些常见的专业名词进行中英转换的能力。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学到专业知识,还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有利于他们用英语进行交流。课件的语言形式为中英结合,中英双语教学的语言比例为中文占60%,英文占40%,课件中的常用专业名词及重要的病理学知识都标注了英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用中文进行授课,重点突出,方便学生识记,每讲解完一个知识点都附上英文表达,用英文再讲解一遍,这样的授课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病理学英语专业词汇的兴趣。因为在掌握中文知识的基A上,学生也会渴望学习更多的知识。

此外,课后作业是必不可少的,学生通过写作业的形式可以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及记忆。作业的内容包括名词解释和简答题,名词解释为英文翻译成中文并进行解释,简答题大部分为英文,其中的常用专业名词则标注了中文。这样既降低了学生理解题目的难度,同时也提高了他们对专业词汇的印象,他们可以选择用英语回答也可以用中文直接答题。然而教学的重点还是在于让学生掌握重要的病理学知识以及常用专业词汇,并不要求学生能够用英文表述全部的病理学知识,毕竟他们还需要时间来学习其他学科,而且这也是有一定难度的。

(三)考核形式的选择

对学生进行考核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项目,通过考核可以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和记忆所学的知识,对知识进行总结归纳。教师可以根据考核的结果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此外,教师也可以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评价,从中找出优点、缺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对学生进行课程考核时,国内外几乎所有高校都采用结构化评分,国外高校平时成绩占总评分的比例较高,一般都在50%以上。[3]在病理学双语教学的课程考核中,我们结合学校考核制度的要求,采用了实习课成绩占40%(实习课主要是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病理切片,一般在每堂课都会有实习目的和任务)、期末考试成绩占60%的考核方法。期末考试设有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以及病例分析题。其中选择题为中英文混合题,这是为了保证学生不受双语教学的影响而出现考分过低的现象;名词解释题的中英文比例各占50%,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如果遇到英文的话,需要先翻译成中文再进行答题;如果遇到中文的名词解释,需要先翻译成英文再解释,这样可以加强学生的解题能力。简答题则为全英文题目,不需要翻译,直接答题即可,可以用中文回答,也可以用英文回答。对于附加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回答或者不回答,这类题的用意在于增加学生的平均成绩。考试所涉及的热80%为病理学重点知识,20%为中等偏难的题目,其中名词解释是病理学中的重点专业名词,而简答题更是学生重点需要掌握的内容,包括病理变化、病因及发病机制等。

这样的考核设计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学到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掌握病理学的一些重要英文词汇,还能保证学生不会因为成绩过差而苦恼,从而达到双语教学的目的。

(四)教学效果评价

我们把护理学英语本科班2012―2013级的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实验组),简称护英本(共3个班),把同年级的护理学本科抽取的3个班作为对照组,简称护本。实行双语教学的实验组病理学课程平均成绩为81.79分,对照组班级病理学平均成绩是69.83分,统计结果显示实施双语教学的班级比采用普通教学的班级平均成绩具有显著性(P

从教学效果来看,相对普通护理本科班,实施双语教学的护理英语本科班级的教师由于在课上采用了更多的提问式、讨论式教学方法,学生有一种新鲜感、自由感,在课上更积极主动,能动性更强,课堂气氛更活跃。大部分学生不仅掌握了病理学的知识,还学到了一些医学专业英语名词。通过向学生了解,他们基本知道炎症、肺炎、伤寒、肺结核、血栓、溃疡、肿瘤等一些基本的医学专业名词。

而且在这些学生当中有六人将要赴泰国实习,课后交流时,她们谈到病理学双语教学帮助她们更快地适应了学习环境,因为她们知道在国外医院的实习过程中,交流时只能选择英语。虽然她们对医学专业英语词汇还未完全熟悉,但是病理学课程双语教学让她们有了更高的起点。

三、教学实践体会与思考

我校的病理学课程双语教学开展得不错,而且这两年来,到我校学习的留学生人数逐年递增,这更体现了语言交流的重要性,在这段时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总结了几点体会。

(1)在双语教材改革方面,其中中文翻译的百分比为25%,这个比例我们认为比较合适,因为如果中文占的百分比太高,那么双语教学也就没必要了。但是据学生反映,他们希望中文翻译占的比例能再高些,这样在学习的时候就不用花太多的时间去查一些陌生的词汇,毕竟医学生需要学习的课程还有很多。对于这一点,编者表示能够理解,因此在重新编写教材的时候已经改进。

(2)在教学方法与手段方面,建议教师采取多媒体授课的同时,还要将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相结合,像现在比较流行的PBL、TBL、提问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等,可以都适当采用一些,这样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以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兴趣,效果比传统教学要好。

(3)教学考核上也可以创新,这是病理学课程双语教学比较成功的一点,特别是成绩的分配与试卷结构的安排,充分显示出双语教学目的,而且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能力,进行国际交流,我们认为,试题中的英文比例应该更高些,这样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此外,作业的量和难度也应该有所加大,因为作业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记忆所学的知识,提高教学的质量。有文献指出,可以通过进行国际交流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派遣学生出国留学等,当然不能不承认这是一个有效的方法。[4]总的来说,本次双语教学实践是比较成功的,我们计划在留学生班级中也要开展双语教学,在以后的病理学教学实践中还要不断进行总结和改进,争取培养出更优秀的医学人才。

四、结语

双语教学作为现代高校不可抵挡的发展趋势,在信息时代与全球交流合作的今天更显重要。虽然现在病理学课程双语教学已经在进行中,但是与国外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的。据赴泰国实习的六名学生反映,泰国护理专业的学生大部分英语口语并非很好,但是对于医学的专业英语词汇她们可以随口说出来,甚至能准确无误地拼写,如Troponin?鄄t,Senility Dementia, Thalassemia。这些都是一些不太常见的专业词汇,常见的词汇当然更是不在话下了。由此可见,国内高校的双语教学还要加强。这一现象不仅充分表明了推进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还给国内高校推进双语教学带来了一股无形的动力。

[ 参 考 文 献 ]

[1] 杨雪,贺智,王静,等.救援医学双语教学的探讨与实践[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3(8):269-271.

[2] F.M.Noor,H.Harun. Phenomenological Study: Bilingual Teaching Classroom of Malaysian Community Colleges[J].Procedia Soc Behav Sci,2015(204):114 -118.

篇3

关键词:病理学;PBL;效果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4-0087-02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是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是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于1969年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医学院首先试行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1]。PBL的核心内容是以问题为导向,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训练逐渐培养创新思维,掌握终身学习的能力[2]。PBL教学法在国外医学院校普遍实施,我国近几年在国内西医院校和中医院校内有尝试和报道[3]。

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结局和转归的医学基础学科,因此,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学以致用,增强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病理学教学的当务之急。以教师处于主导地位的传统教学方式,不利于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所以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新的自主学习模式,因此我们在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系2012级8班教学中进行研究,以改进临床专业《病理学》教学方法提供参考,并为其他专业采用PBL教学模式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一、材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选取我校2012级临床专业7,8班共11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7班(55名)作为对照班,8班(57名)作为实验班。两班学生均参加国家高等院校统一招生考试入学,两个班入学成绩和入学后学习成绩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班学生均采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病理学》(第8版,李玉林主编)和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病理学PBL教程》(范英昌主编)相结合,且教学大纲相同。均由同一名教师进行授课。

2.研究方法。对照班采用传统讲授方法,以教材为中心,利用多媒体课件和板书相结合的方式按教材顺序进行授课,授课主体为教师。实验班总课时的20%采用PBL教学模式,授课内容选择心血管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具体做法如下:(1)提出问题:教师课前两周发放典型案例,并提出问题,同时拟定每个问题的最佳答案和评分标准,以利于最后评分汇总。(2)学生分组搜集资料:7~8名学生为小组,分为8组,每组成员根据案例提出的问题,设定主要和次要学习目标,由组长将所需回答的问题分工给组内的每个成员。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网站、教科书或课堂上寻找答案,最后对病例提出初步解答,写出发言提纲。(3)课堂讨论:以病例为基础进行讨论,小组集体讨论后做出总结,由组长以幻灯形式在全班作总结发言,全组同学回答教案提出的问题,并由组内一位同学做记录。组内同学展开辩论。此时指导老师可进行评议起引发作用。(4)教师归纳总结:讨论完毕后,教师对学生有争议的问题或较难的问题进行解答,对汇报结果及学习情况进行详细的点评和归纳总结。

3.教学评价。教学结束后对两个班学生进行客观题和临床病例分析测试,最后对测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发放自制的调查问卷,进行教学效果评价。

4.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统计学差异标准设定为P

二、结果

1.两班学习成绩的比较。实验班的客观题成绩略低于对照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班的病例分析题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实验班对PBL教学法的评价。通过调查问卷发现,73.68%的学生认为PBL教学法能激发学习兴趣,71.17%的学生认为可以很好提高自主学习能力,71.92%的学生认为可以提高图书馆的利用率,80.70%的学生认为可以提高网络的利用率,68.42%的学生认为能够丰富学科知识,拓展知识面,66.67%的学生认为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75.48%的学生认为可以培养团队协作精神,73.68%学生认为可提高沟通交流能力,70.17%的学生认为可以很好地培养临床思维。调查结果还显示,85.96%学生认为PBL教学法虽优于传统教学法,但由于需要查大量文献资料,投入过多的精力和时间,加重了负担。

三、讨论

医学院校授课多采用以课堂讲课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尽管培养出的医学生具有过硬的基础理论知识,故我院对照班学生的客观题成绩略高于实验班(P>0.05),但《病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医学基础学科,在医学知识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传统教学模式忽视了病理学和临床课程之间的横向联系,导致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不能紧密结合,学生缺乏横向思维,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临床综合运用能力和分析能力,因此,对照班的病例分析题的测试成绩显著低于实验班(P

PBL是以临床问题作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此种教学方法将医学生置于临床问题中,能够将病理学和临床学科的知识点相互渗透,调动医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高学习兴趣、拓展知识面,使学生能灵活运用知识。学生一旦学会,他们便会力求用最好的方式解决遇到的新问题,真正做到自主学习,终身学习。但由于受到授课学时数的限制,教师所讲授的教学内容远远少于传统教学方法所讲述的内容,学生掌握的病理学知识相对传统教学法较为零散、粗糙,因此导致实验班的客观题成绩略低于对照班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学生积极主动配合也影响着PBL教学是否能够成功实施。由于在PBL教学过程中,学生要结合病例查阅收集大量资料,导致前期需要较长的时间准备,加重了学习负担,部分同学把学习精力主要放在病例上,导致知识点掌握程度不够,久而久之产生抵触心理[4]。

综上所述,PBL是跨学科的新型学习方式,改变了“预习―听课―复习―考试”的传统教学方法,突出了“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关键”的教学理念。病理学课程采用PBL教学模式,很好地训练本科生的临床思维,建构知识框架,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由于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欠缺和需要耗费大量时间查阅相关资料,在以后的教学中采用PBL和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的双轨教学模式,既避免了PBL教学法可能存在的知识不全面、基础不扎实的局限性,又能培养学生临床思维[5]。同时避免了全面实施PBL教学法导致学生负担加重以及学生逆反心理的发生。另外,还需要继续完善PBL教学模式的评价指标,使之成为更加科学、高效、成熟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何松,陈姝.对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5):783-784.

[2]慕景强.PBL教学法在我国可行性的研究[J].医学教育,2003,(6):37-41.

[3]张永,强席鹏.PBL教学法在临床麻醉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18):155-157.

篇4

关键词:森林保护专业;普通植物病理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3-0088-02

《普通植物病理学》是华南农业大学森林保护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和素质的骨干课程。由于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内容庞杂、涉及面广、名词术语繁多、病原微观而抽象,导致该课程学习起来难度大,不易全面、系统掌握课程精髓,构建完整理论体系。如何提高单位时间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灵活运用病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培养需求是每个病理工作者不倦探索的课题。目前,我国不少教学工作者对植物保护专业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的教学进行了必要的探索和尝试,为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但目前关于森林保护专业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却鲜有报道。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并结合华南农业大学的实际情况,围绕教学目标、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普通植物病理学的研究与探索,以期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参考与指导。

一、优化教学内容

(一)培养方案的优化和调整

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拟向森林保护专业二年级学生开设,主要培养学生对实验和科研的兴趣,引导学生成为学术型创新人才,为林木病理学以及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做准备。普通植物病理学涉及学科范围广,应用知识全面,该课程以植物学和微生物学等学科为基础,同时与树木学、遗传学、农业气象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和生物统计学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进行普通植物病理学专业课的系统学习之前,需要对上述相关学科知识尤其是微生物学有相当的认识和了解。结合兄弟院校以及华南农业大学森林保护专业的实际情况,在2015版人才培养方案中《普通植物病理学》和《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在第四学期开设,在理论课教学结束后增加1周的教学实习。同时在第二学期增设《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学实验》;《树木学》由第四学期调整至第三学期,安排在《植物学》之后,《普通植物病理学》之前。

(二)合理选取教材及参考书,补充最新的概念、方法和观点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是教师有效施教和传授知识的主要依托,教材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效果。植物病理学科近年来发展迅速,新概念、新观点不断涌现,分子生物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植物病理学科的发展,植物病原分类系统的更新以及植物病害防治理念的更新需要任课教师不断吸纳最新的学科研究成果(王海光等,2015)。我国的第1本《普通植物病理学》统编教材始发于1979年,2009年,《普通植物病理学》统编教材第四版教材发行。近十年内教材的更新速度明显加快,但对于植物病理学一些最前沿的知识仍未包括在内。森保专业开设的普通植物病理学和植保专业侧重点虽然不同,但基本概念、病原生物的分类以及诊断和防治等基础知识是一致的。目前,与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相关的教材版本较多,华南农业大学森保教研室选用的是许志刚主编的《普通植物病理学》(第4版),同时将谢联辉编写的《普通植物病理学》作为参考书目,在备课和讲授的过程中,增加了许多林木病害的案例,尽可能地将近年来华南地区生产中遇到的有关林木病害的种类、发生为害情况、对林业生产造成的威胁和难以解决的关键问题等补充到教案中,把该方面研究的新成果、新动态有针对性地介绍给学生。此外,植保专业普通植物病理学的教学相对成熟,国内各个高校都有自己的精品课程网,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推荐相关的网站作为课外学习的素材。

二、重视教学团队建设

目前,林木病理学教研室有一名教授、一名副教授和一名讲师以及一位高级实验师,教学、实践和科研经历丰富。三位专业教师均具有博士学位,其中一位具有国外博士学位。本教研室积极鼓励年轻教师通过国内外研修及合作等途径,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结合、知识结构和学缘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本教研室三位专业教师研究方向各有所长,在课程教学中,根据知识点的结构不同将普病内容划分为3个不同的模块,每个模块配以有相应专长的教师承担教学任务,这样不仅有利于发挥教师专长,激发工作热情,调动工作积极性,而且有利于使每个知识点达到新、精、深、透的教学要求,学生在领略教师新面孔的同时,领略不同的教学风格和教法教艺,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三、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完善课程考核机制

本教研室采用传统教学与现代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运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使二者取长补短,有机融合。现代化教学手段使授课内容图文并茂、声像兼备、表现力及信息量大为增强,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但不能过分强调多媒体教学的作用,更不能不求质量和特色地完全沿袭其他兄弟院校的多媒体课件。本教学团队借助全国林业有害生物普查的契机,收集了大量林木病害的素材,结合岭南地区的生产实际需求以及华南农业大学森保教研室自身的学科优势和特色,自主开发与制作多媒体课件,使多媒体教学与长期实践和研究总结出来的传统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

同时,本教研室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方面也进行了大胆探索与实践。一方面,借助华南农业大学的校园优势,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增加了三次校园实践的机会,例如在讲完植物病害的症状这一节后,直接带领学生到学校树木园观察植物病害的不同病征和病状,时间不长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将课程实习和毕业论文相结合,要求学生从第四学期走进实验室,参与专业教师的科研项目,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和时间能力,而且增强了学生的兴趣和专业认同。

此外,借鉴兄弟院校的经验,对课程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打破传统以考试为主的形式,将考核方式改为平时作业、读书报告、课程论文、期末考试(各占总成绩的20%、10%、20%、50%)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进行考核和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避免了学生期末考试临时突击、片面追成期末考试成绩的弊端。

四、完善实验和实践教学环节,更新和补充实验教学素材

普通植物病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学科。传统教学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实践技能的培养,导致一些学生对植物病害种类只知其名、不知其物,就业后不能满足工作需要。随着现代林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林业企事业单位对森林保护专业拔尖创新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实验教学是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环节,也是高等学校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华南农业大学向来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因此在最新版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增设32学时的《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

此外,实验教学的时间安排对实验教学的效果影响较大。在安排实验课时,需要将各实验项目安排在相应的理论知识的后面,使理论与实验同步。这样学生能够及时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所进行的实验联系起来,增强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此外,开设实验课的目的不仅仅是要学生完成几个实验项目,对所学理论知识加以验证,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教研室结合实际生产需要,增加设计性实验,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和探索。

森林保护专业停招15年,致使本学科病害标本老旧,急需更新和补充。然而病害的发生复杂多变,病害标本的收集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且华南地区地处热带和亚热带,林木资源丰富,病害的种类与我国其他地区的也不相同,短时间内标本的采集和制作存在一定的困难。鉴于此,可充分发挥学生教学实习期间的作用,将新采集的标本鉴定后保存,作为下一届学生实验课的材料,如此循环,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也使实验教学素材得到了更新和补充。

五、结语

总之,普通植物病理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的课程,如何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丰富和充实课堂理论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觉性仍需任课教师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进行不断的探索和改进。“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在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创新过程中,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将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逐一完善,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兴趣。

篇5

一、前言

病理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正因为有了病理学的存在才使得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有了一个完美的过渡。病理学包含了许多学科的内容,具有极度浓厚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只有学好了病理学才能学好以后的课程。病理学对医学生来说就是一门打基础的学科,因此病理课程在医学生的教学课程中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主要浅析了其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二、病理课程的重要性

病理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它主要用于研究疾病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其中病理改变又包括新陈代谢、机能和形态结构的改变。它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起到了一种桥梁的作用,将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能够揭示疾病最根本原因的唯一学科便是病理学科,在临床医学的诊断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权威性是其他学科不能比拟的。对于一个医学生来说,病理学是他们必须学习也是他们必须学好学懂的一门学科,因为病理学是任何一个医学生踏入医学行业的一个门槛,病理学课程在教学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病理学不仅是一门理论性强的学科其实践性也是非常强的,病理学的实验教学部分往往都会占有很大的比重,因为只有通过实践教学才能加深学生对病理的理解,才能弄懂脓头理论知识,分析病理的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飞速的提升,如此在日后的临床医学的学习中才具备一个很好的思维基础。无论是在提升医学生的实践能力方面还是在培养他们分析病理的思维方面,病理课程的学习都功不可没,因此必须加大对病理学课程的教学力度,提高病理学的教学质量。

三、病理学的教学现状

病理学的教学现状依然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老师为教学中心学生作为被动接受的主体,使得学生永远处于被动状态缺乏主动性。老师在课堂一味的传输理论知识,忽视了实践对学生的重要性,理论没有结合实践导致医学生的病理分析能力很差。病理学内容杂而多,如果一味传授理论,学生将会感觉枯燥无味,很多医学生都在反应自己连最基本的切片都无法看懂,学习病理极度困难。为了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教学过程中注重实践教学就便变得极为重要。以学生自己亲自实践作为教学准则,使学生在一种临床工作的氛围中去学习,通过实践将理论知识用于实际工作中加深自己对理论的理解做到融会贯通。

四、如何提高病理学的教学质量

病理学的学习内容复杂繁多,没有太大的逻辑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相对来说比较强。医学生在学习病理的过程中会感到极度的枯燥无味,对病理知识的理解也会比较困难,使得他们对病理的学习会产生一种极度的排斥心理。病理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病理课程在教学中就显得非常重要。如何提高医学生学习病理的效率,就得首先提高老师的教学质量了,只有通过老师来激发医学生们学习的热情才能使他们真正深入到病理学中去,才能于抽象复杂的课堂中获得一线乐趣。

1.在教学过程中加入实验课

病理学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相对来说比较强,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一定不能只偏重于理论教学而忽视了实践的重要性。老师在做课程编排的时候一定要把实验和理论课交替排列,这样学生在上完理论课后再去上实验课就可以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提高了动手能力的同时也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对知识的认识程度更深,更不容易将知识忘记。理论课的课堂上可以着重讲基本概念和理论,在实验课上则偏重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在教学中加入实验课程,能够使医学生更加透彻的理解和掌握病理基础知识。

2.现场观看解剖尸体

病理学是学习临床医学的基础,临床的症状和表征都有病理来决定。学生在观看解剖尸体的时候,首先他们得提前熟知尸体检查的注意事项和基本知识,然后在观看现场老师就对于解剖尸体需要安装的器具、安装的顺序、安装的方法、解剖的顺序和方法等给学生做详细的讲解。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现场的操作相结合,这样学生才能对理论所讲述的各种方法和顺序过程有一个透彻的认识。在观看尸体解剖的过程中,学生会看到各种器官以及病变的原因,如此便可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上完实验课后通过查资料来解决自身好奇的问题的过程也可以提高他们知识的储备。

3.将病理教学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

现在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互联网技术已经渗透于各行业各个领域,病理学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引入现代化的教学技术,这样可以推动教学课堂的教学效果。抽象的病理学让学生学起来不仅会觉得晦涩难懂,还会觉得枯燥无味,这样会导致学生对理论理解不深产生恶性循环。如果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例如,再讲解剖学这一章节的时候,老师可以在课堂上放一段现场解剖的视屏,然后针对解剖的过程、方法、细节等等一一为学生讲解,这样便可以极有效的加深学生对解剖学的认识。

篇6

传统的临床前基础医学综合实验课教学是以带教老师为主体,过多的关注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忽视了对学生理论知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模式呆板陈旧,教学手段和方法落后单一,不利于培养合格的临床医生。因此,对临床前基础医学综合实验课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病例分析应用于临床前基础医学综合实验课程教学的优势

1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由授课教师针对授课内容精心挑选主题鲜明、内涵丰富的临床病例,结合每次的实验教学内容,以临床病例为主线,复习相关知识点,提出一些问题,通过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在授课过程中逐步解决这些问题,让学生对临床前基础医学综合实验课程的学习由“被动”转为“主动”,学会在分析病例的同时,思考如何去解决问题,使其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真正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有利于培养合格的临床医生。例如,在学习“失血性休克及其抢救”实验教学内容时,结合授课内容引入典型病例:患者,男,32岁,车祸后左上腹疼痛2h,昏迷10min,急诊入院。

患者于2h前行走时不慎被一辆卡车碰伤,随即感到左上腹疼痛,随后波及全腹。体格检查:HR98/min,R23/min,BP100/70-80/60mmHg,T36.1℃,昏迷,面色苍白,心肺(-),腹部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移动性浊音(+)。实验室检查:Hb94g/L,红细胞3.6×1012/L,白细胞85×109/L。

B超:脾破裂。然后针对这个病例提出如下问题:①该患者有没有发生休克?如果存在休克,属于哪种类型,处于哪一期?②临床诊断?③如何进行治疗?在授课过程中,带教老师可以结合本次授课内容和学生的实验结果适时的围绕该病例进行分析。

结合病例分别从动脉血压的形成与影响因素、休克的发生原因、微循环变化特点及机制、临床表现以及临床治疗药物和最新进展等方面逐一解决上述问题,让学生边学习边思考,吸引其注意力,循序渐进,以克服单纯实验教学过程中信息短缺、个别组实验动物过早死亡后无数据进行分析等情况。在实验课教学中,每个实验组的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或实验结束后,一方面根据学过的理论知识分析自己的实验结果,另一方面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验结果,结合所给出的病例,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自己先做出判断,然后通过老师的引导归纳和总结,再得出正确的分析,从而对临床失血性休克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通过典型病例分析和具体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还能提高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地把素质教育全面贯穿在临床前基础医学综合实验教学中。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克服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单纯注重动手能力的不良现象,还能加深学生对整个临床疾病的认识。通过讲解治疗原则可以将最新的休克治疗进展展现给学生,增加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在提高学习兴趣的同时,能够化“被动”为“主动”,提高其课后的自学能力。

2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随着网络化的普及,许多信息都可以从互联网上得到,包括各种课程的课件、典型病例和视频资料等。临床前基础医学综合实验作为一门衔接基础和临床的实践性的桥梁课程,引入合适的临床病例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授课教师不断更新知识、拓展知识面、学习相关专业的最新进展,在熟悉各种基础医学课程的同时还要查阅大量的临床资料,以满足当前新形势的需要。

例如本文中提到的病例,不仅需要授课教师对基础医学各专业的内容了如指掌,还要求带教老师能够全面解释上述各项指标的临床意义,如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的项目、意义等;还需要教师对临床休克的治疗方案及措施有一定的认识,这些知识点均涉及临床相关课程如诊断学、内科学或者外科学的内容。但是,由于临床前基础医学综合实验的带教老师大多数都是从事单纯的基础理论教学,缺乏相应的临床实践经验,因此,决定了带教老师要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和心思去搜集合适的临床病例,分别从临床疾病或病理过程的诊断、治疗等方面进行讲解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篇7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初中地理 教学有效性

从2001年教育部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初中教学理念、教学改革取得长足进步、发展。其中初中地理改革的成绩主要有:地理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改变,地理地方课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地理课程考试评价制度得以完善。一定程度上也突出重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心和环境伦理观的养成、树立。但是在新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要深入。下面,我结合对新课程标准的研究和对教学实践中的思考,谈谈新课程标准下,初中地理教学有效性的落实。

一、准确把握课标精髓,明晰新型教学特点

初中地理课程是一门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性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区域性、综合性、思想性、生活性、实践性的特征。新课标明确,初中地理教与学的内容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即地理学习对生活的意义。指导学生从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切入,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地理学习意识,增强地理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地理视角”,从而从长远的角度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人文情操。而初中地理课程内容学习的另一个重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即引导学生从地理视角思考问题,关注自然和社会,使学生逐步形成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为培养具有地理素养的公民打下基础。这一崭新的学习内容和目的要求我们构建开放式的地理课程。新课程标准提出,要让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课程形态具有开放性,而在具体实施中形成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开放性。可见,我们的教学模式要翻陈出新,课堂教学要着眼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重视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着重拓宽学习空间,增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引导学生关注问题研究,发展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积极探究,从课堂狭隘的地理知识灌输,走向地理人文思想的熏陶、养成。

二、培养地理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思维

兴趣是伴随着愉悦的情绪体验,学习兴趣,是学生内部动机的一项重要指标,是学生学习行为的兴奋剂和调节器。初中地理学科的教学只有充分培养、调动对地理学习的兴趣,那么地理教学才能实现有效、高效。传统的地理教学,教师往往依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应达到的知识和技能目标来处理教材,然后再把“嚼烂”的知识“喂”给学生;结果学生被动地接受,缺乏学习兴趣和真实的体验。在新课标下,我们要了解学生关注点,男生比较关注时政,可以用当下与地理教学相关的时政引导入,如南海事件,让学生读地图,这既能培养学生读图能力,也提高了利用图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再由从身边的污染现象找原因,由身边的现象,引导他们体验地理情感,培养地理必备的能力和兴趣。初中生一般好奇心强,有活力,记忆力强,情感单纯而强烈,想象力丰富,处在形象思维强而抽象思维正在形成阶段,可以找到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作为切入点进行教学并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如通过实物、多媒体运用等展现现象可感的地理现象,视屏、音频或是教师声情并茂地营造地理学习情境等。如此,学生课堂思维活跃,能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实现地理教学的有效性。

三、构建和谐师生关系,采用形式多样教学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我们明确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后,还要关注学生是否接受、喜欢自己的引导。教师必须关心、爱护并尊重学生,老师的教学可以适当满足学生的需要;体悟学生的感受,让学生产生可以亲近、依赖的情感。教师要有丰富知识和学科素养,以应对不同学生对学习知识的需求;只有老师知识渊博了,课堂教学上有高度、有深度,具有幽默感。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评价者,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乃至学习资源。如此,学生才能喜欢你的课堂,喜欢你这个老师;师生关系才和谐,课堂教与学才能愉悦,教学效果才能增强。另一方面,在新课程标准下,我们的教学模式不能陈旧单一;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是讲的明白、学的轻松、考的理想的教学形式都是可以采用的。这也是在新课程教学的理念下,我们只有坚持走减负增效、打造高效课堂的必由之路。只有如此,才能确实提高地理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梁素琼.浅谈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J].新课程学习(中).2011(05).

[2]王茹.提高初中地理新课程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学生之友(初中版).2011(09).

篇8

《数控编程技术》网络课答案

形考任务1

一、单选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题目1

下列叙述中,(

)是数控编程的基本步骤之一。

选择一项:

d.

程序校验与首件试切

题目2

程序字由地址码+数字构成,在下列各字中,属于尺寸字的是(

)。

选择一项:

c.

U-18.25

题目3

在下列代码中,属于非模态代码的是(

)。

选择一项:

b.

G04

题目4

程序校验与首件试切的作用是(

)。

选择一项:

b.

检验程序是否正确及零件的加工精度是否满足图纸要求

题目5

在数控系统中,用于控制机床或系统开关功能的指令是(

)。

选择一项:

a.

M代码

题目6

程序段G00

G01

G03

G02

X20.0

Y40.0

R12.0

F160;最终执行(

)指令。

选择一项:

b.

G02

题目7

图1为孔系加工的两种刀具路径,对加工路线描述不正确的是(

)。

图1

孔系加工路线方案比较

选择一项:

b.

定位误差a

题目8

在编程时,当选定了刀具及切削速度以后,应根据(

)确定主轴转速。

选择一项:

a.

n=1000vC/πD

题目9

采用恒线速度进行车削控制,已知工件的直径是Φ80

mm,若切削时的线速度为200

m/min,则这时的主轴转速约为(

)r/min。

选择一项:

b.

796

题目10

若在某实体钢质材料加工4-Φ12H7的孔系,孔深18

mm,较好的用刀方案是(

)。

选择一项:

d.

中心钻、Φ11.8钻头、Φ12铰刀

题目11

在螺纹加工中,设定引入距离δ1和超越距离δ2的目的是(

)。

选择一项:

c.

保证螺距精度

题目12

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确定加工路线原则的是(

)。

选择一项:

d.

尽量采用工序集中,先孔后面的顺序

题目13

下列数学处理中,用手工方法编制加工程序时,不需要做的工作是(

)。

选择一项:

b.

计算节点坐标

题目14

若在一个厚度为20mm的钢质实体材料上,加工2个Φ10H7的通孔,下列刀具中用不上的是(

)。

选择一项:

c.

微调镗刀

题目15

通过控制刀具的刀位点来形成刀具轨迹,下列对刀位点描述不正确的是(

)。

选择一项:

d.

柄铣刀的底面外圆切点

二、判断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题目16

当某一续效代码在多个程序段连续使用时,第2个程序段后该代码可以省略。

选择一项:

题目17

非模态代码只在当前程序段中有效,如G04、M02等。

选择一项:

题目18

数控机床旋转轴之一的B轴是绕Z轴旋转的轴。

选择一项:

题目19

在FANUC数控系统的代码表中,00组的代码为非续效代码。

选择一项:

题目20

G53、G54、G55属于同组G代码。

选择一项:

题目21

在允许误差不变的情况下,若非圆曲线的长度一定,则曲率越大逼近线段的数量越多。

选择一项:

题目22

无论数控车床的刀具类型如何变化,刀具的刀位点总是不变的。

选择一项:

题目23

当孔系间位置精度要求较高时,应采取单向趋近的工艺路线安排各孔的加工顺序,这样可以保证孔的定位精度。

选择一项:

题目24

用若干直线段或圆弧来逼近给定的非圆曲线,逼近线段的交点称为基点。

选择一项:

题目25

在手工编程时,有些基点的坐标值是无法计算的,必须用计算机完成。

选择一项:

形考任务2

一、单选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题目1

只有当操作面板上的“选择停”按钮按下时,才能生效的M代码是(

)。

选择一项:

a.

M01

题目2

下列M指令中,不能对程序进行控制的是(

)。

选择一项:

a.

M08

题目3

对程序段:…;N40

G96

S200

M03;N45

G50

S1200;…

解释正确的是(

)。

选择一项:

c.

主轴恒线速度控制,以线速度200

m/min正转,最高主轴转速限制为1200

r/min

题目4

若主轴采用v

=

215

m/min恒线速度控制,最高主轴转速小于1300r/min,正确的编程语句是(

)。

选择一项:

a.

G96

S215

M03;

G50

S1300;

题目5

在FANUC数控系统中,程序段G04

X3.0

表示的含义是(

)。

选择一项:

a.

进给轴暂停3s

题目6

采用半径编程方法编写圆弧插补程序时,当其圆弧所对圆心角(

)180°时,该半径R取负值。

选择一项:

d.

大于

题目7

刀具在X、Y平面从点(50,100)快速移动到(50,60),下列用增量坐标表示正确的语句是(

)。

选择一项:

c.

G00

U0

V-40.0

题目8

在卧式车床中,刀具的运动平面为XZ平面,若用向量表示圆弧插补时的圆心坐标,应采用的向量是(

)。

选择一项:

c.

I、K

题目9

切一个Φ40mm的整圆工件,刀具起点在(-40,0),法向切入(-20,0)点,并法向切出返回(-40,0)点。根据图2.1所示的刀具轨迹,加工圆弧的程序段为(

)。

图2

圆弧加工刀具轨迹

选择一项:

a.

G02

X-20.0

Y0

I20.0

J0

题目10

设H02=2

mm,则执行G91

G44

G01

Z-20.0

H02

F150后,刀具的实际移动距离是(

)。

选择一项:

c.

22

mm

题目11

执行程序段“G90

G03

X60.0

Y50.0

I-30.0

J40.0

F120.0”时,被加工圆弧的半径R是(

)mm。

选择一项:

a.

50.0

题目12

执行程序段“G91

G03

X60.0

Y80.0

I-30.0

J40.0

F120.0”时,刀具的加工轨迹是(

)。

选择一项:

a.

半径为50.0的二分之一圆弧

题目13

某加工中心执行程序段:

G90

G56

G00

X20.0

Y0

S2200

M03

T03,不能完成的工作是(

)。

选择一项:

d.

换3号刀

题目14

若X轴与Y轴的快速移动速度均设定为3000mm/min,若一指令G91

G00

X50.0

Y10.0,则其路径为

(

)进刀。

选择一项:

b.

先沿45度方向,再沿水平方向

题目15

在编程时,建立刀具偏置(补偿)时,必须指定刀具参数寄存器号,下列语句中刀具补偿无效的是(

)。

选择一项:

a.

G01

G42

X35.0

Y22.0

D0

F120.0

二、判断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题目16

刀具功能称为T功能,它是进行刀具路径选择和进行换刀操作的功能。

选择一项:

题目17

换刀指令M06可以和T指令编程在同一程序段,也可以在不同的程序段编程。

选择一项:

题目18

若某数控车床的刀架为8工位,编程刀具功能时,T后面表示刀号的数字应小于8。

选择一项:

题目19

当用向量表示圆弧圆心坐标时,定义向量的方向为圆弧圆心指向圆弧终点。

选择一项:

题目20

在进行内轮廓铣削时,若采用顺铣,则用G42指令进行刀具半径左补偿编程。

选择一项:

题目21

在使用G54~G59指令建立工件坐标系时,就不再用G92/G50指令了。

选择一项:

题目22

在FANUC数控系统中,G04

P2000语句的含义是暂停进给2S。

选择一项:

题目23

在用G00进行快速定位时,刀具的路线一定为直线,不仅移动速度快,而且定位准确,安全、高效。

选择一项:

题目24

对于同一G代码而言,不同的数控系统所代表的含义不完全一样;但对于同一功能指令(如公制/英制尺寸转换、直线/旋转进给转换等),则与数控系统无关。

选择一项:

题目25

车削加工时,刀具在工件坐标系中(X130,Z80)位置,若以此点建立工件坐标系,FANUC系统正确的编程语句是G50

X130.0

Z80.0。

选择一项:

形考任务3

一、单选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题目1

在现代数控系统中都有子程序功能,并且子程序(

)嵌套。

选择一项:

a.

可以有限层

题目2

在使用子程序时,(

)的用法不正确。

选择一项:

a.

交叉嵌套

题目3

FANUC数控系统中,能够正确调用子程序的编程语句是(

)。

选择一项:

a.

M98

P2001

题目4

有些零件需要在不同的位置上重复加工同样的轮廓形状,可采用(

)。

选择一项:

d.

子程序调用

题目5

对盘类零件进行车削加工时,通常其径向尺寸大于轴向尺寸,若车床采用FANUC

0i数控系统,应选用(

)固定循环指令进行粗车加工。

选择一项:

c.

G72

二、判断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题目6

FANUC车削固定循环的G73指令,用于径向吃刀、轴向走刀的粗加工编程。

选择一项:

题目7

程序段N30

G33

X23.2

Z-34.0

F1.5,与程序段N30

G92

X23.2

Z-34.0

F1.5的功能是一样的,都是螺纹加工固定循环,应用时没有什么差别。

选择一项:

题目8

在选择车削加工刀具时,若用一把刀既能加工台阶轴的外圆又能加工端面,则车刀的主偏角应大于90º。

选择一项:

题目9

在车削加工盘类零件中,特别是加工端面时,选用恒线速度控制功能进行编程。

选择一项:

三、综合题(每小题4分,共64分)

被加工零件如图3.1所示。毛坯为60×80mm的45#钢棒料,56尺寸及左端各尺寸已加工完毕。现二次装夹工件左端,径向以40外圆定位,轴向以B面定位,加工零件的右端各要素,加工内容包括外轮廓粗车和精车、切槽、螺纹切削。工件坐标系原点设定在零件右端面的回转中心处。

请仔细阅读图纸和给定的程序,完成下列试题。其中10至19题为单选题、20至25题为判断题。

题目10

若粗加工时的工艺条件是:吃刀深度2mm,单边余量为0.25

mm,进給速度为0.3mm/r。采用FANUC数控系统的双行编程格式,则程序段N10(1)的正确语句为(

)。

选择一项:

b.

G71

P12

Q30

U0.5

W0.25

F0.3

题目11

程序段N12

G00

G42

X16.0

Z2.0准确的解释是(

)。

选择一项:

c.

快速移动到精加工起刀点位置(螺纹倒角的延长线上),同时建立刀具半径右补偿

题目12

程序段N16(3)的正确编程语句是(

)。

选择一项:

c.

Z-19.0

题目13

程序段N20(4)的正确编程语句是(

)。

选择一项:

d.

X55.833

Z-39.0

题目14

程序段N24(5)的正确编程语句是(

)。

选择一项:

d.

G03

X46.0

Z-41.0

I-2.0,K0

题目15

程序段N30

X58.0

Z-54.0

的加工内容是(

)。

选择一项:

a.

直径为56mm的轴肩右侧倒角,延长至(58.0,-54.0)位置

题目16

程序段N32(7)的正确编程语句是(

)。

选择一项:

a.

G70

P12

Q30

题目17

程序段N48(8)的正确编程语句是(

)。

选择一项:

c.

G04

P1200

题目18

程序段N62(9)的正确编程语句是(

)。

选择一项:

b.

X22.6

题目19

仔细阅读了该零件的加工程序,下面描述不正确的是(

)。

选择一项:

b.

轮廓粗精加工使用同一把刀,只是刀具路径不同

题目20

在上述加工程序中,执行程序段N6

G54

G00

X65.0

Z5.0

M08后,刀具快速移动到粗车固定循环的起点位置。

选择一项:

题目21

从切槽的加工程序可以判断,切槽刀的宽度为3mm,且切槽刀的刀位点在远离机床卡盘一侧的刀尖圆弧中心。

选择一项:

题目22

加工M24×1.5的螺纹时,螺纹的牙型深度应为0.975

mm。

选择一项:

题目23

在零件图3.1中,注明未注圆角小于等于0.5,若使用刀具圆弧半径为0.8的精车刀加工,零件就不合格了。

选择一项:

题目24

若零件3.1

的螺纹改成M24×1.0,只需要将N60

G92

X23.2

Z-17.5

F1.5修改成N60

G92

X23.2

Z-17.5

F1.0即可,其他语句都不用变了。

选择一项:

题目25

就数控车削加工而言,

对图3.1所示零件的结构稍作修改,就可以省去用切槽刀加工退刀槽了。

选择一项:

形考任务4

一、单选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题目1

加工中心编程与数控铣床编程的主要区别(

)。

选择一项:

b.

换刀程序

题目2

用配置FANUC数控系统的数控铣床进行孔加工,当被加工材料不易排屑(如铸铁)时,应选择(

)孔加工固定循环指令进行编程。

选择一项:

d.

G83

题目3

在FANUC数控系统中,下列代码可以实现宏程序非模态调用的是(

)。

选择一项:

b.

G65

题目4

FANUC数控系统中,#25属于(

)。

选择一项:

d.

系统变量

题目5

FANUC数控系统中,#110属于(

)。

选择一项:

b.

公共变量

二、判断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题目6

程序段:G21

G17

G40

G80

G49的作用是对机床(程序)初始化,刀具没有移动。

选择一项:

题目7

在轮廓铣削加工中,若采用刀具半径补偿指令编程,刀补的建立与取消应在轮廓上进行,这样的程序才能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

选择一项:

题目8

执行程序段G98

G83

X4.0

Y5.0

Z-20.0

R3.0

Q5.0

F200后,刀具返回刀初始平面。

选择一项:

题目9

在铣削固定循环中,如果孔系加工需要越障,须在参考平面中进行。

选择一项:

题目10

用面铣刀加工平面时,约按铣刀直径的80%编排实际切削宽度,加工效果好。

选择一项:

题目11

用配置FANUC数控系统的数控铣床进行锪孔加工时,应选择G82

固定循环指令进行编程。

选择一项:

题目12

欲加工Φ6H7深20mm的孔,用刀顺序应该是中心钻、Φ6.0麻花钻、Φ6H7铰刀。

选择一项:

题目13

在铣削加工编程时,通常把从快进转为工进的平面称为R平面。

选择一项:

题目14

指令G73

用于不易断屑的深孔加工,指令G83

用于不易排屑的深孔加工。

选择一项:

题目15

利用IF[

]

,GOTO语句可以实现无条件转移功能。

选择一项:

三、综合题1(每小题4分,共20分)

被加工零件如图4.1,零件外形四周的60×80尺寸、上下表面已加工完毕。现使用配置FANUC数控系统的立式数控铣床(或加工中心),用平口精密台钳装夹工件,加工凸台外轮廓。工件坐标系原点X0、Y0定义在零件的左下角,Z0在工件的上表面。

仔细阅读图纸及给定条件,完成下列试题(均为单选题)。

题目16

对程序段G43

Z3.0

H02解释全面的是(

)。

选择一项:

c.

快速下刀到Z

3.0位置,移动中建立刀具长度正补偿,补偿参数放在H02寄存器

题目17

程序段(2)处的正确编程语句是(

)。

选择一项:

c.

G01

Z-6.0

F500

M08

题目18

补齐

(3)

处的空缺程序,完整的程序段为(

)。

选择一项:

d.

G41

Y0

D01

F200

题目19

程序段(4)的正确编程语句是(

)。

选择一项:

b.

X20.0

Y54.0

题目20

程序段(5)的正确编程语句是(

)。

选择一项:

c.

G01

X74.0

四、综合题2(每小题4分,共20分)

被加工零件如图4.2所示。零件外形四周的60×80尺寸、上下表面已加工完毕,准备加工孔,采用f10钻头和f16锪钻,工件坐标系原点X0、Y0定义在零件的左下角,Z0在工件的上表面。

仔细阅读图纸及给定程序,完成下列试题(均为单选题)。

题目21

加工Φ10孔1时,在程序段G99

G81

(1)

处需要补齐的语句是(

)。

选择一项:

d.

Z-22.0

R3.0

F150.0

题目22

紧接着加工Φ10孔2,正确的编程语句是(

)。

选择一项:

c.

G98

Y60.0

题目23

在程序段所缺的语句(3)应为(

)。

选择一项:

c.

G90

G00

X35.0

Y20.0

题目24

程序段G99

G82

(4)

R3.0

P500

F150.0中;应补齐的语句是(

)。

选择一项:

a.

Z-4.0

题目25

对程序段G00

G49

Z100.0

M09解释全面的是(

)。

选择一项:

b.

刀具从安全平面沿Z向快速移动到Z100位置,取消刀具长度补偿,冷却液关闭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网络课答案

形考任务1

疾病是指(

)。

选择一项:

E.

机体在一定病因作用下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

题目2

能够促进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称为(

)。

选择一项:

D.

疾病的诱因

题目3

肉芽组织的基本成分是(

)。

选择一项:

D.

成纤维细胞和新生毛细血管

题目4

一期愈合应具备的条件是(

)。

选择一项:

A.

组织缺损少、创缘整齐、无感染

题目5

5、内脏器官的坏死组织经自然管道排出后留下的空腔称为(

)。

选择一项:

D.

空洞

题目6

2、最易发生脂肪变性的器官是(

)。

选择一项:

B.

肝、肾、心

题目7

3、细胞核缩小、消失见于(

)。

选择一项:

D.

坏死细胞

题目8

最易导致脑萎缩的因素是(

)。

选择一项:

D.

脑动脉粥样硬化

E.

颈内动脉栓塞

题目9

女,23岁,第二产程过长,在分娩过程中突发呼吸困难,口鼻黏膜大量出血而死。尸检镜下可见肺小血管内有胎脂及角化上皮。最可能的死因是(

)。

选择一项:

C.

羊水栓塞

题目10

男,57岁,右大腿大隐静脉曲张6年,行大隐静脉切除术,术中见静脉腔内多个褐色物堵塞血管,与血管壁紧密相连,该褐色物最可能是(

)。

选择一项:

C.

静脉内血栓形成

题目11

贫血性梗死常发生于(

)。

选择一项:

C.

肾、心、脾

题目12

左心衰竭时发生淤血的部位是(

)。

选择一项:

B.

题目13

下述不易出现血栓形成的是(

)。

选择一项:

E.

皮肤荨麻疹

题目14

脂肪栓塞患者死亡的常见原因是(

)。

选择一项:

A.

急性右心衰竭

题目15

不属于DIC原因的是(

)。

选择一项:

D.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抑制

题目16

妊娠末期产科意外容易诱发DIC,主要由于(

)。

选择一项:

A.

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题目17

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因素不包括(

)。

选择一项:

C.

肾小球囊内压降低

题目18

造成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的主要原因是(

)。

选择一项:

A.

血浆白蛋白减少

题目19

患者口渴,尿少,尿钠高,血清钠>150

mmol/L,其水与电解质平衡紊乱的类型是(

)。

选择一项:

C.

高渗性脱水

题目20

早期易发生休克的水与电解质代谢紊乱的类型是(

)。

选择一项:

A.

低渗性脱水

题目21

大面积肌肉挤压伤,患者易出现(

)。

选择一项:

E.

高钾血症

题目22

引起低钾血症的原因不包括(

)。

选择一项:

B.

代谢性酸中毒

题目23

血浆H2CO3浓度原发性升高可见于(

)。

选择一项:

C.

呼吸性酸中毒

题目24

血浆HCO3-浓度原发性增高可见于(

)。

选择一项:

B.

代谢性碱中毒

题目25

对固定酸进行缓冲的最主要系统是(

)。

选择一项:

A.

碳酸氢盐缓冲系统

题目26

答题方式:根据你所学知识,将右侧图片拖动到左侧框内。

题目27

答题要求:将关键词正确填在空格处

第三章

病例与分析

病例:

患者,男,56岁。因患肺癌、肺门淋巴结转移入院,于入院后一周行肿瘤切除术。术后一直安静卧床休息,遂出现轻度右下肢胀痛,病情稳定,恢复较好。术后7天拆线,患者下床去厕所,突然晕倒,出现呼吸困难,休克,经多方抢救无效死亡。

尸检所见:营养状况良好,无明显恶病质。心脏冠状动脉轻度动脉粥样硬化,未见心肌梗死。肺脏:剖开肺动脉系统,可见一大的血栓栓子阻塞于肺动脉主干。

分析:

运用本章知识分析患者的死亡原因并加以解释。(将关键词填放在合适的位置)

关键词:凝血因子增加、呼吸循环衰竭、卧床、血栓形成并脱落、癌细胞、下肢深静脉、凝固性升高、血流速度变慢、肺动脉主干栓塞、猝死

1.患者死因:患者是由于右下肢(血栓形成并脱落),致(肺动脉主干栓塞),患者发生(呼吸循环衰竭)而(猝死)猝死。

2.死因分析:

患者患肺癌,(癌细胞)可释放出促凝因子,如组织因子等,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易形成血栓;患者手术后大量失血,血液中(凝血因子增加),并补充大量幼稚的血小板,使血液(凝血因子增加),而易于黏集,易形成血栓;患者术后安静(卧床)休息,使(血流速度变慢),又进一步促进血栓形成。因为患者出现右下肢胀痛,考虑血栓来源于右下肢静脉,并且肺动脉栓塞95%以上血栓栓子来自(下肢深静脉)。(每空1分,共10分)

形考任务2

乏氧性缺氧又称为(

)。

选择一项:

A.

低张性低氧血症

题目2

对缺氧最敏感的器官是(

)。

选择一项:

B.

大脑

题目3

不属于血液性缺氧的原因是(

)。

选择一项:

C.

支气管痉挛

题目4

不属于中枢发热介质的是(

)。

选择一项:

A.

干扰素

题目5

不属于发热激活物的是(

)。

选择一项:

C.

cAMP

题目6

属于发热的是(

)。

选择一项:

E.

伤寒

题目7

炎症局部的基本病变是(

)。

选择一项:

B.

变质,渗出,增生

题目8

男,40岁,左手不慎被沸水烫伤,局部红、肿、热、痛,随之皮肤上起水疱,其最准确的病变是(

)。

选择一项:

B.

浆液性炎

题目9

最常见的致炎因子为(

)。

选择一项:

A.

生物性因子

题目10

脓肿最常见的致病菌是(

)。

选择一项:

D.

金黄色葡萄球菌

题目11

最有防御意义的炎症改变是(

)。

选择一项:

A.

白细胞渗出

题目12

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最常引起(

)。

选择一项:

D.

蜂窝织炎

题目13

卡他性炎一般是指发生在(

)。

选择一项:

C.

黏膜的渗出性炎症

题目14

休克治疗时应遵循的补液原则是(

)。

选择一项:

B.

需多少,补多少

题目15

休克早期引起微循环变化的最主要的体液因子是(

)。

选择一项:

A.

儿茶酚胺

题目16

“自身输液”作用主要是指(

)。

选择一项:

D.

组织液回流多于生成

题目17

休克晚期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

)。

选择一项:

E.

不灌不流

题目18

休克的最主要特征是(

)。

选择一项:

C.

组织微循环灌流量锐减

题目19

“自身输血”作用主要是指(

)。

选择一项:

A.

容量血管收缩,回心血量增加

题目20

不属于肿瘤的是(

)。

选择一项:

D.

动脉瘤

题目21

属于癌前疾病的是(

)。

选择一项:

B.

慢性萎缩性胃炎

题目22

胫骨旁可见一巨大肿物,包膜不完整,切面淡红色、已侵犯骨皮质,镜检瘤细胞弥漫分布,异型性明显,有少量胶原纤维形成,应诊断为(

)。

选择一项:

B.

纤维肉瘤

题目23

肿瘤的发生与内分泌因素密切相关的是(

)。

选择一项:

D.

乳腺癌

题目24

女,38岁。乳腺肿物切除术,病理检查:肿物为球形,直径2

cm,有包膜。镜下见乳腺腺上皮增生形成腺体,腺腔周围有大量纤维组织。此瘤最可能的诊断是(

)。

选择一项:

B.

乳腺纤维腺瘤

题目25

良性肿瘤对机体的影响主要取决于(

)。

选择一项:

D.

肿瘤发生的部位

题目26

答题方式:根据你所学知识,将右侧图片拖动到左侧框内。

题目27

答题要求:将关键词正确填在空格处

第9章

病例与分析

病例:

患者,女,因交通事故被公交车撞伤腹部50分钟后入院就诊。查体发现,腹腔有移动性浊音,腹腔穿刺可见血液,血压54/38

mmHg,脉搏144次/min。立即快速输血800

ml,并进行剖腹探查术。手术中发现脾脏破裂,腹腔内有积血及血凝块共约2

800

ml,逐进行脾脏切除术,手术过程中血压一度降至零。又快速给予输血、输液2

500

ml。术后给予5%Na2HCO3600

ml,并继续静脉给予平衡液。6小时后,血压恢复到90/60

mmHg,尿量增多。第二天患者病情稳定,血压逐渐恢复正常。

分析:

本病例属于哪种类型的休克?其发生机制是什么?治疗中使用碳酸氢钠的目的是什么?(将关键词填放在合适的位置)

关键词:剧烈疼痛、休克期、短时间内大量失血、严重创伤、代谢性酸中毒、失血性休克、血管壁平滑肌、血钾

1.

休克类型:(失血性休克)

2.

发生机制:是(严重创伤)造成(短时间内大量失血),(剧烈疼痛)引起体内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强烈兴奋,多种缩血管物质释放,但由于失血量大及未能及时止血,机体的代偿反应难以达到维持动脉血压和心脑的血供,因此进入(休克期)。

3.

治疗中使用碳酸氢钠溶液是为了纠正患者体内的(代谢性酸中毒),有助于改善(血管壁平滑肌)对血管活性物质的反应性,增强心肌的收缩力,降低升高的(血钾)浓度。

形考任务3

致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不包括(

)。

选择一项:

A.

血浆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持续升高

题目2

动脉粥样硬化好发部位(

)。

选择一项:

A.

全身大、中型动脉

题目3

缓进型高血压病病变主要累及(

)。

选择一项:

B.

全身细、小动脉

题目4

动脉粥样硬化最常见的继发改变是(

)。

选择一项:

A.

斑块内出血

题目5

心肌梗死最常好发的部位是(

)。

选择一项:

A.

左室前壁,心尖,室间隔前2/3

题目6

女,28岁。四肢大关节游走性疼痛3年,近半年心悸,气短,近一个月双下肢水肿,查体:颈静脉怒张,双下肢凹陷水肿,肝大右肋下3

cm,听诊:心尖区可闻隆隆样及吹风样杂音,本患者最正确的诊断应是(

)。

选择一项:

E.

风湿性心瓣膜病,合并右心衰竭

题目7

高血压病时心脏的向心性肥大是指(

)。

选择一项:

A.

左室心肌肥厚而心腔不扩张

题目8

心力衰竭的定义正确的是(

)。

选择一项:

E.

心排血量绝对或相对减少,不足以满足全身组织代谢需要

题目9

心功能降低时最早出现的变化是(

)。

选择一项:

B.

心力储备降低

题目10

大叶性肺炎的病变实质为(

)。

选择一项:

A.

肺泡的纤维素性炎

题目11

矽肺常见的并发症为(

)。

选择一项:

B.

肺气肿

题目12

肺气肿的病变发生在(

)。

选择一项:

E.

呼吸性细支气管以远端肺组织

题目13

关于小叶性肺炎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选择一项:

B.

病变多为浆液纤维素性炎

题目14

男性,65岁,因骨折卧床数月。近来常咳嗽,并咳黄色脓痰。查体:听诊双肺下叶可闻及湿性啰音;X线光显示双肺下叶不规则散在小片状模糊阴影。最有可能的诊断为(

)。

选择一项:

B.

小叶性肺炎

题目15

下列不符合肺鳞状细胞癌特点的是(

)。

选择一项:

D.

肿瘤细胞常产生异位激素

题目16

肺通气障碍所致呼吸衰竭时最常发生的酸碱平衡紊乱是(

)。

选择一项:

A.

呼吸性酸中毒

题目17

阻塞性通气不足可见于(

)。

选择一项:

E.

慢性支气管炎

题目18

核黄疸是指(

)。

选择一项:

D.

大脑基底核黄染变性

题目19

最常见的易发展为门脉性肝硬化的病毒性肝炎的类型是(

)。

选择一项:

C.

重度慢性肝炎

题目20

正常时胆红素的主要来源是(

)。

选择一项:

C.

衰老的红细胞

题目21

我国引起门脉性肝硬化的主要原因是(

)。

选择一项:

E.

病毒性肝炎

题目22

直肠癌特别易出现的临床症状是(

)。

选择一项:

E.

黏液血便

题目23

女,60岁。胃窦部有一较浅溃疡,直径3

cm,边缘不整齐,溃疡形似火山口状,明显出血坏死。此患者应诊断为:(

)。

选择一项:

E.

溃疡型胃癌

题目24

下述诱发肝性脑病的因素中最为常见的是(

)。

选择一项:

A.

消化道出血

题目25

不易诱发肝性脑病的因素是(

)。

选择一项:

D.

酸中毒

题目26

答题方式:根据你所学知识,将右侧图片拖动到左侧框内。

题目27

答题要求:将关键词正确填在空格处

第11章

病例与分析

病例:

患者,男,40岁。半年来心慌、气短、头晕、食欲缺乏,并逐渐加重。有15年高血压病史。查体见面色苍白;心率100次/分,叩诊见心界向左扩大;肺部可听到散在湿性啰音;血压170/110

mmHg;心电图显示左心室肥厚;X光检查显示肺脏淤血。

分析:

试给出该患者的诊断,并分析其发病机制。(将关键词填放在合适的位置)

关键词:高血压病史、心功能不全、肺脏淤血、左心衰竭、左心室肥大、湿性啰音、心界

1.可能的诊断:(左心衰竭)。

2.

发病机制:患者有心慌、气短,心率增快(100次/分),提示出现(心功能不全);叩诊见(心界)

向左扩大,心电图显示左心室肥厚,提示该患者可能为(左心室肥大)引起的心功能不全。患者有心慌、气短,肺部可听到散在(湿性啰音)及X光检查显示(肺脏淤血),进一步支持该诊断;(高血压病史)可能为其原因。

题目28

答题要求:将关键词正确填在空格处

第12章

病例与分析

病例:

患者,男,27岁。淋雨后发热,体温39℃,咳嗽、咯铁锈色痰,左侧胸痛,听诊闻及支气管呼吸音。血化验:白细胞总数为12×109/L,中性粒细胞80%。X线见左下肺叶大片致密阴影。

分析:

此患者应诊断为何种疾病?②

根据病理知识分析诊断依据。(将关键词填放在合适的位置)

关键词:支气管呼吸音、诱因、大叶性肺炎、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铁锈色痰、左下肺叶大片致密阴影、左侧胸痛

1.患者可能的诊断是:(大叶性肺炎)。

2.分析诊断依据:

大叶性肺炎好发青壮年,该患者27岁。淋雨是(诱因),而出现发热。因红色肝变期肺泡腔内渗出大量纤维素及红细胞,所以患者咯(铁锈色痰)。大叶性肺炎波及胸膜出现(左侧胸痛)。大叶性肺炎红色肝样变期肺部实变,传导增强,因此听诊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大叶性肺炎由肺炎链球菌引起,血化验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均明显增高。大叶性肺炎发病常见于左下叶,发生实变,所以X线显示(左下肺叶大片致密阴影)。

形考任务4

与肾小球肾炎发病机制关系最密切的是(

)。

选择一项:

A.

抗原—抗体复合物形成

题目2

肾小球肾炎所累及的主要部位是(

)。

选择一项:

A.

双侧肾脏的肾小球

题目3

不属于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的是(

)。

选择一项:

E.

脓尿、蛋白尿、管型尿、菌尿

题目4

肾细胞癌的好发部位是(

)。

选择一项:

E.

肾上极

题目5

慢性肾盂肾炎患者出现多尿,夜尿,表明肾的主要损害部位是(

)。

选择一项:

B.

肾小管

题目6

肾盂肾炎最主要的感染途径是(

)。

选择一项:

A.

上行性感染

题目7

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水代谢紊乱的主要表现是(

)。

选择一项:

E.

水中毒

题目8

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最常见的酸碱平衡紊乱类型是(

)。

选择一项:

A.

代谢性酸中毒

题目9

引起肾性贫血的原因不包括(

)。

选择一项:

C.

消化道铁吸收增多

题目10

不符合白血病的描述是(

)。

选择一项:

B.

急性白血病可转变为慢性白血病

题目11

霍奇金淋巴瘤最常发生的部位是(

)。

选择一项:

C.

颈部淋巴结

题目12

不发生局部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是(

)。

选择一项:

B.

粉刺癌

题目13

乳腺最常见的良性瘤是(

)。

选择一项:

C.

纤维腺瘤

题目14

乳腺癌最常发生在乳腺的(

)。

选择一项:

A.

外上象限

题目15

前列腺癌中最常见的是(

)。

选择一项:

A.

高分化腺癌

题目16

关于子宫平滑肌瘤的叙述,错误的是(

)。

选择一项:

E.

常发生恶变

题目17

某患者,29岁。多饮多食多尿,消瘦,易感染,血糖升高多年,近期出现肾功能衰竭,失明。可能的诊断是(

)。

选择一项:

E.

糖尿病

题目18

最常出现砂粒体的甲状腺癌是(

)。

选择一项:

B.

状癌

题目19

克汀病的主要病因是(

)。

选择一项:

A.

缺碘

题目20

关于结节性甲状腺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选择一项:

A.

结节具有完整包膜

题目21

梅毒引起的心血管病变主要见于(

)。

选择一项:

C.

主动脉

题目22

艾滋病容易并发的恶性肿瘤是(

)。

选择一项:

D.

Kaposi肉瘤

题目23

患者,24岁。低热、盗汗、咳嗽,X线见右肺尖直径2.5

cm,边缘模糊的云雾状阴影,最可能的诊断是(

)。

选择一项:

C.

浸润型肺结核

题目24

伤寒主要累及的系统是(

)。

选择一项:

E.

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题目25

细菌性痢疾的炎症性质是(

)。

选择一项:

D.

纤维素性炎

篇9

编者按:绿色教育理念认为,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生命价值,改善学生成长的环境,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在绿色教育的理念下衍生出的“绿色课堂”,以学生为本,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什么是理想状态中的“绿色课堂”,如何构建“绿色课堂”?北京师范大学课题组在绿色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进行了中学数学绿色课堂改进的行动研究。其中,数学绿色课堂教学评价是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改进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本期《特别关注》栏目特别呈现课题组《中学数学绿色课堂评价标准》的指标构建,以及从基本要求、关注学生、数学本质、动态生成和追求创新等各个维度对绿色课堂的理解,以飨读者。

数学课堂教学一直是国内外数学教育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其中,追求高质量的数学教学是数学课堂教学研究的源动力。绿色教育理念认为,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生命价值,改善学生成长的环境,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可持续发展[1]。为了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实现学生和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在绿色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课题组进行了中学数学绿色课堂改进的行动研究,并形成了基本的课堂改进策略,构建了中学数学绿色课堂教学框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2]-[4]。数学绿色课堂教学评价,是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改进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科学的数学绿色课堂教学评价指标的构建,不但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需要,更是促进学生、教师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需要[5]。

一、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现代数学教育理论认为,数学教学评价主要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6],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又要关注他们数学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又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的变化[7]。基于对国内外已有的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和教师专业素质研究的分析[8],结合对绿色教育和数学绿色课堂的理解,我们确定了标准研制的“一个理念,两个基本点”的指导思想和四条基本原则。

“一个理念”是指“教育要尊重学生和教师的生命体验,遵循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让学生和教师在充满生命力的课堂中,实现生命价值的提升”[9]。“两个基本点”是指:一要基于我国数学课程标准,评价的理念、内容和方法要与之相符;二要基于北京市石景山区中学数学教学实际,不但要符合石景山区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实际,还要注意促进和引导其发展。另外,我们还确定了四条基本原则。第一,评价指标的制定要兼顾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科学性是指评价指标的描述要清楚、确切,涉及的概念、术语和理论要科学,能反映数学课堂教学的本质与内在规律,同时要符合数学课堂教学的客观实际。可操作性是指评价指标的操作程序和测量变量的可观察、可判断和可测量。第二,评价指标的内容要兼顾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学生是数学学习活动的主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数学教学的终极目标。但是,基于中学生的身心特征,教师有效的预设、启发和诱导等教学行为同样不可忽视。第三,评价方法要兼顾定量和定性结合。定量评价方法可以提高可操作性,但是会忽略课堂教学的细节;定性评价方法可以实现人性化的考量,但会一定程度上降低可操作性。只有将二者有效结合,才能更为有效地实现评价目的。第四,评价功能要重在诊断和改进。总之,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功能主要有:导向、激励、预测、鉴定、诊断、改进、考核、反馈和管理等。结合行动研究的目标和石景山区数学教育实际需求,数学绿色课堂教学评价的功能应重在诊断和改进。当然,其他几个功能也是不可忽视的。通过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诊断,促进个人反思,汲取他人建议,从而改进数学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基本过程与方法

国内外研究表明,无论是“自上而下”的理论演绎,还是“自下而上”的经验归纳,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只有采取二者相结合的方法,才能获得既科学又便于操作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利用文献分析法和要素分析法,我们首先构建了较为宽泛的数学绿色课堂评价标准的基本要素。通过对国内外70多个数学课堂评价标准进行深入的比较和分析,结合数学绿色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分析,形成了“四维27项”的较为宽泛的评价标准。其中,“四个维度”是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关注学生和情感交流”。在此基础上,对102位数学教师、7位教研员和12位数学教育教学专家进行了问卷调查(α信度系数为0.953)。结果表明,只需要6个综合因子,就能反映原变量包含信息的89.42%。根据各主要成分的教学含义,结合数学教育教学专家建议,得到主因子的命名:关注学生、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师生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和数学本质。另外,教研员和数学教育教学专家访谈结果表明,数学绿色课堂教学评价体系要具备以下两点:(1)传承性。在突出绿色教育理念的基础上,绿色课堂教学评价要和石景山区以前使用的课堂评价标准衔接,以便于教师和其他评价人员理解和使用。(2)发展性。除了使用量表评价外,还需要增加定性描述和改进建议,以更好地实现诊断和改进功能,促进教师有效反思和专业发展。基于上述结果,对6个维度进行了分解和组合,形成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情境创设、教学组织、教学方法、关注学生、课堂文化和教学效果”和“定性描述+改进建议”两部分构成的“八维20项”《中学数学绿色课堂评价标准》(初稿)。

为了进一步检验《中学数学绿色课堂评价标准》(初稿)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课题组在石景山区三所学校进行了一个学期(2012.1—2012.9)的旨在试用、研讨和优化指标体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行动研究。总体来看,关于《中学数学绿色课堂评价标准》(初稿)的研讨建议,初、高中数学教师,教研员和数学教育专家达成五点共识:(1)评价指标维度需要精简,一般不超过5个。(2)指标内容相关专业术语需要精确化,不要太宽泛。(3)要突出数学绿色课堂的基本特征。数学绿色课堂教学要求相对较高,关于数学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比如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科学等可以合成一项,要重点突出绿色课堂对学生和生命价值的关注、充满生命力的和谐课堂文化和中学数学教学特色等。(4)评价指标的定性描述和改进建议部分需要保留,可以更好地促进教师个人反思,改进课堂教学,实现专业发展。(5)绿色课堂教学评价旨在改进课堂教学,促进师生可持续发展,最好实行等级评分制,而不是分数评分制。

基于上述建议,对《中学数学绿色课堂评价标准》(初稿)进行了优化,形成了包含基本要求、关注学生、数学本质、动态生成和追求创新等“五维16项”的中学数学绿色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其中,“基本要求”维度包括教学目标制定、教学内容处理和教学方法选择等一般数学课堂要求,保证数学课堂的科学性。“关注学生”维度包括关注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数学学习态度、兴趣和习惯的培养,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和关注学生差异等五项。“数学本质”维度包括教师设计高水平的数学任务,展现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体现数学知识的联系性,注重数学思想方法和活动经验的积累,运用信息技术有效促进数学知识理解等五项。“动态生成”维度主要包括内容的生成、方法的生成和情感的生成等三项。“追求创新”主要包括教学设计的创新和教学实施的创新等两项。

三、《中学数学绿色课堂评价标准》特征分析

与传统数学课堂评价指标相比,《中学数学绿色课堂评价标准》较好地凸显了数学教学特色,具有较为鲜明的现代数学教育特征,符合国际数学课堂教学发展趋势。总的来看,中学数学绿色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具有五大特征。

1.中学数学绿色课堂首先必须是科学的课堂

“科学性”是绿色教育提倡的四大教学理念之一,也是实现中学数学绿色课堂的重要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为学生创设健康成长的生态环境,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中学数学绿色课堂评价标准》的“基本要求”维度就是从教学目标的确定与表达、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处理、教学方法的组合与优化等方面对中学数学课堂的科学性进行评价。

2.中学数学绿色课堂要关注有效数学活动的设计

弗莱登塔尔的“再创造”表明,数学学习的最本质特征就是通过“数学化”做数学的过程,即教师要指导和帮助学生在从事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实现基于个人知识经验的“再创造”过程。总的来看,在数学课堂中,学生从事的数学活动有两大类:水平数学化活动和垂直数学化活动。《中学数学绿色课堂评价标准》就非常关注对“有效数学活动的设计及效用”的评价。首先“数学本质”维度关注教师设计的数学活动——数学学习任务的质量以及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数学知识理解的效度;其次,关注数学活动能否有效体现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联系性,以及是否渗透了基本的数学思想、丰富了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等。

3.中学数学绿色课堂要重视以数学思维能力为基础的数学能力的培养

林崇德教授认为,思维发展是学生智力和能力发展的核心。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是数学教育价值的重要体现之一。《中学数学绿色课堂评价标准》非常重视学生以数学思维能力为基础的数学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方面的评价。“关注学生”维度首先强调要关注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数学思维能力一般包括抽象思维能力、推理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等。在此基础上,还要评价数学课堂教学是否关注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数学学习态度、兴趣和习惯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等。最后,在上述培养过程中,评价标准还强调了要关注学生的差异,不能一刀切。

4.中学数学绿色课堂要体现生成性教学

动态生成是中学数学绿色课堂“尊重学生生命价值”的本色表现,主要表现为内容、方法和情感等三个方面的生成。中学数学绿色课堂教学就是在教师精心预设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内容、方法和情感等方面的动态生成过程中,焕发生命活力,通过数学化活动,学习“活数学”,而不是倾听和记忆冰冷的数学结论。《中学数学绿色课堂评价标准》主要从内容、方法和情感等三个方面考查教师是否能够积极利用相关资源,促进数学教学的动态生成。

5.中学数学绿色课堂要追求创新性教学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是实现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学数学绿色课堂评价标准》主要从教学设计创新和教学创新两个方面评价数学课堂教学的创新性。教学设计的创新主要表现为数学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能够基于学生基础和相关资源,进行创新性教学设计,以更好地实现“四基”教学目标。教学实施的创新主要表现为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结合数学教学内容和班级学生实际情况,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基于该标准的近两年的行动研究表明,基于个人反思,借力同伴互助,通过数学教育专家、数学教研员和同伴的教学研讨,能够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发展。通过“五个维度”的分析和评价,数学教师能够明确个人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优点和不足,结合别人的改进建议,通过个人反思,获得丰富的教学活动经验和优秀的改进方案。

参考文献:

[1]杨叔子.绿色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交融[J].基础教育,2004(1).

[2]綦春霞,李文,李孝诚.绿色教育观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进——基于3所初中项目校数学课堂教学现状的反思[J].中国教师,2012(9).

[3]綦春霞.让数学绿色课堂提问焕发生命的色彩[J].中国教师,2011(1).

[4]李孝诚,綦春霞.从“为创新设计教学”到“为教学设计创新”——对“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教学设计的反思与改进[J].数学教育学报,2012(2).

[5]Bright, G.W. & Joyner, J.M. Classroom Assessment in Mathematics: Views from a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Working Conference[M].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1998.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8]陈彪,许安富,邱华全.新时期优秀教师的基本素质[J].中国教育学刊,2011(S1).

篇10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士官;心理;教育;疏导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09)11-0008-01

我们现在所处的时期正是社会转型期,越来越多的人因心理承受力较弱或者长期心理困扰得不到疏导化解,产生心理障碍、心理失控甚至心理危机。士官学员有着军人和学员的双重身份,不仅要完成大量的军事训练,同时还要完成艰苦的学习任务。我们以《士兵心理教育与疏导》课程为主渠道,具体推进科学发展观“三进入”的实践工作,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经常分析学员的思想形势,掌握他们的心理动因

教员非常注意经常分析学员的思想形势,观察学员的情绪,掌握好他们的心理动因。作为心理授课教员该如何去真正把握学员的心理规律,这个问题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重点,更是一个难点。社会心理学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个循序渐进的暴露过程,了解个体的心理活动切不能操之过急,更忌讳的是家长式的作风。只要真正尊重学员,耐心、细致地工作,就能增加个体(学员)对研究者(教员)的认同感,使其自愿敞开心扉,乐于交流思想,从而在交流中掌握他们的心理特点和变化规律,切实把具体的心理疏导工作融入《士兵心理教育与疏导》课程体系中,维护学员的心理健康。我们的具体做法是通过心理问卷调查、教学分析会、让学员撰写心得体会、与学员队领导交流等途径全面把握学员的心理状况,掌握他们的心理动因。

二、总体教学设计理念先进、科学,促进学员的可持续发展

本课程教学设计总体上考虑了课程的地位、特点以及士官学员自身的特征,突出军校士官学员心理素质的培养,做到既要传授心理学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规律,更要注重提高学员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在知识的选择上,着眼联系士官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常见的心理困惑和心理问题,以增强士官心理教育与疏导能力为重点,把调节不同心理问题的科学知识技能和方法融于具体教学内容之中。在教学组织形式上,突出课堂重点讲解、讨论、心理测试、心理活动等方式与课后自主学习和思考相结合,强调教学中的互动性,切实突出学员的主体地位。在评估与考核的方法上,采用课终考核与平时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特意设计撰写小论文、分析典型事例等环节,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重点考核学员理论知识转换能力和应用能力,以促进学员心理学知识的掌握和自我心理素质的提高。

三、改革、创新教学方法,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取得实效

在授课过程中,教员根据学员的特点和不同需求,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本课程打破了传统教学体系,以素质能力教育为目标,以互动教学、案例教学和启发式教学方法为主导,建立了由基本知识讲授、综合测试、设计主题讨论、实施心理互动活动、心理辅导等为基本实施环节,从低到高、从基础到前沿、从接受知识到培养综合能力,台阶式上升的教学体系。总之,采取这些教学方法,切实做到了以学员为主体,体现了教学相长、学学相长,达到学习效果的最优化。

四、以发展的观点指导教学手段的创新

本门课程基础理论知识方面内容比较抽象、体系比较复杂、信息量较大、而士官学员一般文化基础比较薄弱,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同时知识体系中涉及了大量难以用传统的教学手段进行讲授的现实方面的内容,所以,我们采用了传统与现代化手段相互结合的教学手段体系,特别是利用了最新科技发展的成果,具体说来是全部采用多媒体课件还利用网络平台这种教学手段,同时以设备齐全的“心理教育中心”为辅助教学手段。

五、面向全体学员开展发展性、预防性的心理辅导

建立定期心理骨干交流、沟通的制度,掌握学员不同时期的动态心理,并适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作为《士兵心理教育与疏导》课程的延伸,能很好地起到防范于未然的效果。我们的做法是从每个学员队选出两名以上成绩良好、综合素质较高,对心理健康教育比较感兴趣的学员作为该队心理骨干。通过与他们交流,可以更多地了解学员的阶段性心理健康水平,他们也可以起到心理观察员的作用,作为学校“心理教育中心”与学员之间沟通的纽带,有问题我们可以及时地发觉,主动做好他们的心理疏导工作。另外,根据实际问题和现实需要,面对不同对象适时开展心理知识专题讲座,每月定期举办两次心理健康知识讲座,主要面向学员骨干和心理爱好者。同时通过向基层管理者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打消学员进行咨询的顾虑,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面向新老学员,组织心理健康团体辅导,解决学员的心理困惑,让学员健康地成长、成才。

六、组织学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训练,提高其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