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教学范文
时间:2023-04-09 14:03: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操作教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会计案例教学能极大地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学生通过大量案例的分析与讨论,不仅可以得到多方面的实训,而且可以从中总结出处理账务的原则与方法、经验与教训,这些原则、方法、经验和教训能反映出特定时期会计活动的内在规律。掌握了这些规律,学生就可以触类旁通,应付各种复杂的工作环境,增强社会的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会计案例教学能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因为案例本身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案例分析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采用大量的真实事例作为分析的对象和内容。优秀的案例往往以现实问题为研究对象,以事实为依据,并将理论知识寓于案例中。通过案例分析,可以使大量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会计案例教学能有效地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案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将学生的知识转化为技能。学生经过严格而系统的理论学习,其理论知识会掌握得比较全面,但由于缺乏实际操作经验,往往导致能力的欠缺。案例最主要的功能就是为学生提供一个逼真、具体的情境,迫使他们去思考、分析、处理问题,从而使其得到实际锻炼的机会。同时,案例教学本身也需要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分析与研讨,这就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共事和沟通交流的能力。因此,案例教学是适应会计教学特点的行之有效的不可或缺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账务操作就是从取得或填制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开始,设置和登记会计账簿,到编报财务会计报告为止。《账务操作》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是《基础会计》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对于账务操作来说难点就是原始凭证的分析。通过分析原始凭证的内容、若干张原始凭证之间的关系得出经济业务的内容,然后再填写记账凭证、登账等。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在教学中采取了以下几个步骤。
1.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担任不同的岗位,负责不同的工作,一个人是出纳,负责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的登记,有关现金、银行存款收付凭证的填制,一个人是会计,负责记账凭证的填制,还有一个人是财务主管,负责总账的登记,最后有一个学生负责往计算机里录入。小组成员岗位互相轮动,这样每个学生都可以得到锻炼。人员安排和轮动由财务主管负责。在分组时注意学生的搭配,学习成绩有好有坏,成绩好的学生带动、帮助成绩差的学生,达到互相督促、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目的。
2.教师要先给学生讲主要的原始凭证所代表的经济业务,即什么经济业务用什么凭证,比如增值税专用发票代表购入业务和销售业务,普通零售发票代表日常采购业务,所有的发票都是由销货方填写;入库单代表材料验收入库;转账支票代表款项的支付、现金支票代表提取现金都是由付款方填写;收据代表收到款项,是由收款单位填写等等。主要的原始凭证的这些内容都要给学生讲清,并让他们记住。
3.分析原始凭证的内容,教师在讲之前先让学生弄清自己所代表的单位,也就是你是哪个单位的会计,这是分析会计主体,不同的会计主体,经济业务的处理也不同。比如同样是一张增值税专用发票如果是购货方就要做购进业务,如果是销货方就要做销售业务。分析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内容业务是某单位购入某某商品多少,单价是多少,数量是多少,金额是多少,税率是多少,税金是多少,或者是某单位销售某某商品多少等。不同的原始凭证所代表的经济业务内容要讲给学生,并让他们记清楚。
4.分析若干张原始凭证之间的关系,就是几张凭证反映一笔经济业务。比如,现在只有一张增值税专用发票,代表购入材料,材料未到,款未付,或者销售产品款未收;一张增值税专用发票,一张收料单,代表购入材料,材料入库,款未付,或者销售产品款未收;一张增值税专用发票,一张结算凭证,代表购入材料,款项以某种方式支付,或者销售产品,收到结算凭证等等。总之,就是让学生学会自己分析原始凭证之间的关系,只要会分析原始凭证了,填写记账凭证,登记账簿就没有问题了。
5.为了让学生更清楚地理解、掌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情景教学,就是模拟再现经济业务的发生,组织学生表演案例,在教学课堂中,通过学生的表演,模拟、再现社会情境。这种方式让学生直接参与到案例的准备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这种方式直观生动,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是将学生分组,不同的组模拟不同的经济业务,每组人数根据经济业务的需要确定,每人模拟一个岗位,再有一名学生负责讲解所发生的业务,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效果,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经济业务的发生和处理。
篇2
2000年操作系统课程的改革已经在国内高校逐步开展,部分高校开始采用国际一流的操作系统教材。与国际一流大学操作系统课程相比较,当时国内操作系统课程存在的突出的问题是,在操作系统课程教学中偏重原理,对实践内容缺乏关注。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缺乏合适的操作系统实践教材和参考资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是当时普遍缺乏对主流操作系统代码进行深入研究的条件。
纵观历史,操作系统本身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结合极为紧密的学科。操作系统不仅要管理计算机系统的所有资源,而且还要为用户提供良好的应用接口和编程环境。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设计人员几乎使用了所有的软件设计原理和技术。如果你研究和设计过操作系统,那么无论是多么困难、多么复杂的软件应用系统,你也会感到游刃有余。要想成为一个出色的软件工程师,就应该拥有研发操作系统的经历。由于意识到操作系统实践的重要性,我们一直在寻找一些能够适合本科教学使用的操作系统实践案例。我们在组织学生进行操作系统实习的过程中,使用和尝试过多个操作系统,比如Little OS, RoadRunner,eCos, OSKit, Nacho等。这些操作系统各有特点,不过都不是真实的主流操作系统案例。
值得注意的是,真实的操作系统案例与教学的需要之间是存在矛盾的。从教学角度看,教师当然希望要有基于真实操作系统的实习,但是真实的操作系统,系统规模大、复杂,显然不便于教学。所以,要想在操作系统课程教学的过程中采用真实的操作系统作为案例,必须解决两个问题:
得到该操作系统的源代码;
从便于教学出发,在该操作系统大量的源代码中进行取舍,选取真正代表该操作系统技术精华的源代码部分。
采用Linux作为操作系统课程教学的一个真实案例,当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如果考虑到多数用户的使用实际,当代使用最广泛、最普及的计算机操作系统是Windows 操作系统。如果不能在操作系统的教学过程中把Windows作为一个真实的案例,不能介绍Windows的内部实现,无论如何也是一个缺憾。
2000年8月,在由微软亚洲研究院主办的首届高等院校计算机系系主任座谈会上,很多系主任提出希望能有一本讲解Windows操作系统原理的教材。2000年10月,在第六届全国操作系统课程教学研讨会上,许多主讲操作系统课程的教师也提出希望更多地了解Windows内核原理,以供教学需要。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写作一本结合当代Windows操作系统教科书的构想产生了。思想的火花在微软中国研究院(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前身)的支持下,很快燃成了一支火炬。
我很荣幸地加入了Windows操作系统教材写作小组,这个小组的成员还包括: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的史美林、向勇、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的马洪兵、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系的王雷、浙江大学计算机系的郑扣根、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的尤晋元和陈英。他们都是所在高校操作系统课程的主讲教师,曾写作、编辑和翻译出版过多本有关操作系统原理的教科书,而且当时都在主持有关操作系统的科研工作。毫无疑问,这个写作小组的阵容是相当豪华的。
详细的写作提纲出来后,困难也接踵而至。要剖析Windows操作系统原理,不能不了解Windows 操作系统的内部结构,也不能不去阅读Windows操作系统的源代码。但是,当时国内外已出版的计算机书籍和资料,包括微软出版社出版的书籍中,没有一本书能够提供这方面的参考资料。怎么办?问题很快通过微软中国研究院高校关系部反映到微软公司总部。经过微软中国研究院的努力,在Windows开发组工程师Dave Probert的大力支持下,微软公司总部作出决定,授权写作组的老师们阅读Windows 操作系统的源代码,并提供有关Windows 操作系统的参考资料。这一消息让我们感到非常高兴。可是好事多磨,由于中美法律上的差异,美国微软公司不能在中国本土向老师们提供阅读Windows操作系统源代码的条件。正当我们为之苦恼的时候,接着发生的事情超出了我们的意料:微软公司决定,邀请全体写作组成员到微软公司总部阅读Windows 操作系统的源代码,并由主持Windows 2000操作系统设计的高级技术人员,向中国写作组专门讲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内部体系结构。据微软中国研究院介绍,这是微软公司第一次在亚洲地区开放Windows 操作系统的源代码。他们给予我们的支持让我们吃惊,也让我们非常感激。
2000年4月,西雅图风光秀丽,景色宜人。微软公司总部就坐落在西雅图的雷德蒙镇上。公司总部的办公楼,一半被浓密的森林包围着,另一半则是波光粼粼的湖泊。
写作组在西雅图的工作是紧张而高效的。我们每天一半的时间用来阅读Windows操作系统的源代码,另一半时间听取Windows 2000设计师Dave Probert组织的讲课,晚上时间则用来讨论问题或者整理技术资料。为了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内部技术细节,上海交通大学的尤晋元老师在出行前就组织研究生专门列出有关Windows的内部技术问题,以便充分利用这次宝贵机会和微软总部的技术人员进行探讨。由于工作安排上的原因,整个写作组的八名成员,有四位未能去西雅图访问。但是他们也随时和赴美访问的老师保持着热线联系。史美林老师当时正在欧洲访问,也不断通过电话和电子邮件关心写作小组工作的进展情况。给写作组讲课的Dave Probert,曾经是美国Unix技术公司的主要研发人员,从事Unix操作系统的设计和开发长达二十年,对Unix系统有着极其深刻的认识。目前,他是Windows内核开发组骨干成员。微软公司拥有一大批像Dave Probert这样经验丰富的操作系统研究和设计人员,他们中有许多曾经从事过Unix操作系统、DEC VAX 机操作系统、Sun工作站操作系统。
毫无疑问,我们在微软公司总部的有关工作,对我们团队以后取得的成绩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我们先后与Dave Probert 合著了《Windows 操作系统原理》、《Windows 内核实验教程》。真诚的合作精神一直贯穿在我们的团队之中,每个人都为编写出优秀教材这一目标而努力。在形式上我们是一个地理位置分散的团队,但是无论每个成员在地球的哪个地方,我们始终保持着彼此之间的及时沟通和友谊。到目前,《Windows 操作系统原理》已经再版发行,我们也得到了许多老师肯定的反馈,这让我们非常开心。
在详细、深入地了解了Windows内核之后,我们的团队针对中国高校的教学实际安排设计了一系列难度不同的操作系统实验,真正将Windows操作系统引入到实际的教学环境中。通过“教育部微软精品课程”的网站,教师们分享了相关的课件以及案例。为持续推广该项目,微软亚洲研究院在2008年组织了亚太区的操作系统研讨会。在该次研讨会上,我们的团队得以和亚太地区的操作系统教师交流经验,分享教学案例。
篇3
I. Read the text quickly and match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agraph.
( )Para. 1 A Charlie’s childhood
( )Para. 2 B His achievements
( )Para. 3 C why people needed cheering up
( )Para. 4 D. an example of a sad situation that he made entertaining
( )Para. 5 E His famous film character: the little tramp
具体操作:学生5分钟粗略阅读文章,快速找出各个段落的主题句,并把各段落的主题句联系起来概括出文章的中心在6人学习小组组内交流后形成团队统一意见全班展示,对错一目了然。
II. Read the text slowly and carefully and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Para 1:
1. Charlie Chaplin made people laugh when they felt depressed, so they feel _________.
A. less satisfied with their lives B. more content with their lives
C. more worried about their lives. D. they had a miserable life.
2 Explain“Laughter is the sun that drives winter from the human face”
A. Laughter is the power to drive winter away and welcome warm spring.
B. Laughter can keep one’s face warm, especially during freezing winter.
C. Laughter can make people forget their problems and make them feel happy.
Para 2: Finish the chart.
Para 3 Read it find out what Charlie is dressed in?
Para 4 Q: What do they eat?
Para 5
1 Chaplin was given a special Oscar for
A. they enjoy doing so. B. the films he directed.
C. the joy he gave us in his films. D. the contributions he made in films.
2 When Charlie Chaplin died, he was____ years old.
A. 66 B. 77 C. 88 D. 99
具体操作:我们将课堂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以“6人学习小组”和导学案为载体,学生个体自主阅读,团队合作探究,教师尽力参与学生的讨论,协助学生完成对文章的理解。师生间、尤其是生生间的活动使课堂更加民主、和谐。
III 20 Key phrases:
1. 正如某人曾经所说 ____ 2 穷的,境况差___
具体操作:学生先独立从文章中查找,完成学案;然后在6人学习小组的合作互助下更正完善;最后在课堂小组展示。
IV Find out the right sentences or translate the original ones with beautiful words
1As Victor Hugo once said, "Laughter is the sun that drives winter from the human face"
漂亮翻译:
2你可能会感到惊奇,查理刚会说话时大人就教他唱歌,他刚会走路时大人就教他跳舞了。
课文原句:
具体操作:学生个人独立从原文中找出对应英文并规范工整书写在导学案上;而对长难句的准确理解需要6人合作探究共同商定既体现“信、达、雅”又通顺易懂的译文,各学习小组展示并挑选出最佳最美译文将其书写在导学案对应之处。
V Fill in the blanks according to the text while listening to the tape about the text.
As Victor Hugo once said, "Laughter is the sun that_______________(赶走冬天) from the human face", and__________(直到现在)…….
具体操作:在学生充分理解文章后,播放课文录音,训练学生的听力能力。要求学生不看课文,根据所听录音独立完成导学案。当然,第一遍播放课文录音时在有填写的地方暂停给学生适当的时间,以便完成目标任务;第二遍播放不暂停以给学生流畅的听力整体过程;最后是学生查课文红笔更正。
VI自我评价
具体操作:学生自己客观公正评价自己
篇4
关键词 数学教学 教学效益 能力培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传统的教育方式,只注重动脑能力的培养,不注重动手能力的锻炼。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教师应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交流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体验。”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一、动手操作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知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但儿童刚刚由以活动、游戏为主的幼儿园步入以学习为主的学校,让他们规规矩矩地坐下来学习是有一定困难的。因此,应利用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指导学生在动手操作活动中接触与数学有关的知识内容,使数学学习不再枯燥,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例如,在认识了长方形后,我问学生能将这个长方形变成一个最大正方形吗?所有学生都拿着长方形动起来,他们通过折、剪等一系列动手操作探索出应该怎么折就可以成正方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动手操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能力是学生必备的能力之一。引导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地观察实践的过程,既有利于学生操作的信息准确地并有选择地输入大脑,促进思维活动的展开,又有利于学生观察能力提高。
例如,教学长方体的特征时,让学生各自准备几只长方体纸盒,通过看、摸、数、量等实践活动,充分观察长方体纸盒每个面的形状,每个棱的长短,顶点的个数。最后引导学生概括出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它有12条棱、8个顶点等。通过操作和观察,不仅强化了所学的知识,同时也培养7学生的观察能力。
三、动手操作有利于促进知识理解
现代教学论强调:“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让学生在数学课上操作学具,人人动手,有利于把学生推到主体的地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同时通过操作学具学数学,有利于学生“动作思维――表象――抽象思维”的转化,使学生获得的概念更清晰,更容易保持和提取。而自己动手,自主探究,就是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的过程。
例如,在教学“面积单位”时,学生能很准确地定义1平方米,即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米。但1平方米到底有多大,学生脑海里的概念非常模糊,怎样才能让学生对这一面积单位有个清晰深刻的认识呢?有位老师是这样做的:他将学生分组,每个小组用同一样东西摆在1平方米大的一块布上,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去感受1平方米的大小。
因此,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让学生动手、动眼、动脑、动口等多种感官参与获取新知,使操作、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推理、猜想、验证等活动有机结合,使学生不仅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在启迪思维、解决问题以及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有所发展。
四、动手操作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所以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具,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学具操作中发挥潜力。
例如,在几何形体知识的教学中,由于几何知识还是比较抽象的,学生理解和掌握几何图形的概念、性质、求积公式、形成空间概念,都必须有大量具体的、形象的感性材料的积累。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摆、剪、折、量、画、分割、拼合等操作活动,使学生获得鲜明、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抽象概括出几何图形的概念、性质等,形成正确的空间观念。这样有利于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有利于促进思维发展。
五、动手操作有利于学生的语言表达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实践操作为发展学生的语言,培养学生表达能力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口述操作过程,有助于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篇5
解离与漂洗取洋葱的根尖2~3mm,用15%盐酸与95%酒精的混合液(1∶1)在室温下解离3~4min,待肉眼观察根尖变得酥软透明时,小心取出,用清水漂洗约10min,操作可在培养皿中进行。控制解离程度非常重要,解离不够则细胞无法充分分散影响观察,解离过度则可能破坏细胞核的结构。
染色用0.5%的龙胆紫溶液对根尖进行染色3~5min。染色不够则视野一片光亮,找不到染色体;染色过度则细胞内一片紫黑色,影响观察。
制片用镊子将染好色的根尖取出置于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用镊子尖将根尖捣碎,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上再加一片载玻片,用拇指轻压载玻片,压至肉眼见根尖成云雾状即可上镜观察。附加载玻片是为了防止将盖玻片压碎,为避免压片时玻片移动,应将溢出的液体吸干,并在盖玻片与上层载玻片之间放置一层吸水纸。压片不够会导致细胞重叠影响观察,倘若用力过大导致玻片移动,会弄散组织,很难找到完整的细胞。
观察把制作成的洋葱根尖装片先置于低倍镜下观察,慢慢移动装片,找到分生区细胞,其特点是: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在分裂。之后换上高倍镜,通过细准焦螺旋和反光镜将视野调整清晰,直到看清细胞物像为止。可先找出最明显的处于细胞分裂期中期的细胞,然后再找出前期、后期、末期的细胞。注意观察各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变化的特点。
绘图绘制视野中典型的分裂中期细胞图像,注意生物学绘图的规范。
实验过程的常见问题
1学生无法按时完成实验本实验技术要求高,操作步骤多,很多学生不能在课堂时间内完成整个实验操作。教师应当重视相关原理的讲述与实验的组织。
2看不到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材料培养、解离、漂洗、染色、压片各个步骤的操作质量都会直接影响到最后的观察,要通过学生的实验结果进行原因分析。倘若整个班级找到分裂期细胞的人数比例低,则有可能是实验教师剪下根尖的时间不合适,大部分根尖分生区细胞处于分裂间期所致。
3学生在寻找目标细胞上耗费大量时间学生对实际中的分裂细胞没有认识,面对视野中大片细胞往往一片茫然。应当先用讲解和示范镜的形式指引学生找到根尖的分生区,学生的操作才会更有针对性。
4染色效果差学生观察到的细胞太白或太紫,无法辨别染色体,这是由于染色处理时间太短或太长所导致。教师应当根据使用染料的具体情况通过预实验确定染色时间,要求学生严格计时,染色操作完成后应用清水洗去附着的染液。
5细胞重叠成团,无法看到单个细胞细胞解离不够,或压片不够导致。对于压片操作,除了按教材方式用拇指压片以外,也可以用带橡皮的铅笔,利用重力,用橡皮头一侧轻击玻片,要点是保持玻片的静止。
6学生绘图不规范学生容易用“写生”的方式绘图,教师应当强调生物学绘图的基本要求并展示范本。
教学建议
1教师要做好材料准备与预实验教师要重视根尖材料的准备工作,一是由于材料需求量大,二是冬季洋葱生根较困难。可以尝试用其他植物如大蒜、蚕豆的根尖代替洋葱根尖,但根尖剪取的时间、固定与解离试剂的使用均要做相应的调整。关于实验条件,教材本身提出许多可选方案,如洋葱根尖的剪取可在上午10∶00至下午14∶00时,染色剂可用龙胆紫溶液也可用醋酸洋红溶液,各操作步骤的处理时间只给出一定范围等;有许多教师也提出了该实验的优化方案,教师应通过预实验来摸索适合当地情况的实验条件,保证学生实验的效果。
2做好实验原理、步骤与注意事项的讲解工作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做好充足的准备,理解实验原理,熟悉实验操作步骤,然后再开始实验,防止学生机械操作。教师应充分利用好实验处理过程中等待的时间。
3准备示范镜及固定装片教师应准备示范镜示意分生区细胞和各个分裂时期的细胞,给学生提供指导。考虑到部分学生由于操作不当无法观察到分裂期的细胞,教师可准备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永久装片,以保证观察和绘图操作的顺利进行。
4重视实验绘图许多学生只关注实验操作与细胞的观察,认为观察到分裂期的细胞实验就成功了,对绘图的操作不够重视。绘图也是生物学的基本技能之一,教师应明确教授学生绘图的基本要求,并对学生的绘图作业给予评价。
5课时安排建议由于本实验难度大,建议安排2个课时,其中0.5课时用于实验原理和注意事项的讲解,1课时用于实验,0.5课时用于实验评价和总结。倘若教学时间充裕,可再多安排1个课时,让学生重复一次实验,加深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篇6
护理技术操作是各医疗机构中病房护理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护理人员实施病房护理工作,将自身所学护理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的主要表现,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护理对象快速恢复,保证住院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现阶段,各大医院的护理工作中出现了许多安全事故,护理不良事件和医疗纠纷发生率逐渐增高,且各大高校护理专业学生安全意识不强,实践能力较弱,给护理技术操作教学工作带来了较大难度,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和专业护理人才的培养;本文主要从护理技术操作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护理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进行分析,研究护理安全教育应用于护理技术操作教学中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
护理技术操作;护理安全教育;教学策略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医疗护理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护理行业成为目前社会医疗界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1-2],也成为各大教育机构中争相开展的热门专业,其中高校护理技术操作教学就是其中之一,该课程作为高校护理专业的一门重要教育科目,对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护理水平,增强其护理技能具有重要意义[3-4];当前环境下,如何完善护理技术操作教学内容,将安全教育因素添加至学校教学中[5],增强学生的护理安全意识,提高教学质量和护理质量是当前各大高校护理技术操作教学中的教学难点[2]。
1护理技术操作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学生理论知识储备不足
护理技术操作教学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学生动手操作均需要通过护理理论知识作为指导,也是落实教学内容,提高整体教学质量的基础,但是现阶段许多学生理论知识掌握不足,即便是常规护理知识也只是略知一二,根本做不到活学活用,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与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努力程度具有一定关系。
1.2护理技术教学师资力量弱
护理属于医疗行业的一部分,且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文化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护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护理人员素质、护理专业性、护理技术成为当前衡量护理人员护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尺[6-7];高校学生护理水平和护理技术的提升大部分需要经过专业教师讲授,且现阶段护理技术操作教学中教学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方式单一化,课堂缺少乐趣,教学达不到预期效果。
1.3护理理论知识与实践脱节
教育的最根本目的就在于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付诸于实践,充分发挥教育的指导性;但是现在许多高校中护理技术操作教学只专注于课堂教学,教学模式比较死板,多采用传统的“授—受”模式[8],校内护理实践活动较少,学生缺乏实地锻炼的机会,达不到护理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降低了教学的实用性。
2护理安全教育
护理安全是临床住院患者的基本需要,也是医院的生存之本[9],具体是指护理人员在实施病房护理工作过程中,患者不发生国家法律或法规允许范围之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结构损害、障碍以及缺陷或死亡等[10];一直以来,护理安全与患者身体健康、医院护理质量和社会信誉度密切相关,是医院病房护理工作的重点,也是护理人员护理技术操作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3护理安全教育与护理技术操作教学的结合
3.1提高学生护理安全意识
学生护理安全意识的培养需要教学多方面的努力,不仅需要让学生掌握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和护理风险性,增强其依法护理意识和自身责任感,还需要更直观、更有效的教育方式,其中反映最大、作用最明显的教育方法为案例辅助,可通过多媒体手段将护理工作中出现的医疗安全事故直观的展现给学生,使其了解护理安全的重要性;同时也可以将护理安全教育设置为一门专业课程进行教学,引起学生重视,并为学生提供外出实习的机会,实习结束后要求学生对实习过程进行回顾总结,查漏补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3.2增强高校护理讲师师资力量
完善教学设计师资力量,顾名思义就是教师的资质,主要是指一个教学单位、培训机构或教育机构的教师队伍,包括教师人数、学历、年龄等人才结构,是为人师所必不可少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条件;要想强化学生护理安全理念,提高高校中护理技术操作教学的教学质量,首先需要具备强大的师资力量,扩充教师队伍,可选择医疗机构中的专业护师担任课堂教师,其专业性更强,护理经验更丰富;其次实施重点教育,合理进行教学设计,突出护理安全这一教学模块,制定完善、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并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评估教学效果,再进行适当调整。
3.3完善护理安全教育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
将护理安全教育与高校护理技术操作教学相结合,不仅要求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的改善,也同样需要改进教学方法,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①教师可先制定一套合理的教学方案,自行组织学生学习,指导学生遵守法律法规,增强其法律意识,培养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增强其工作责任心;②了解和评估教育对象当前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护理技能,以此标准作为依据,设计符合实际的教学计划和实施方案,在教学过程中划分重难点,筛选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③由专业护师担任讲师,革新传统教学讲授模式,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对教学内容进行知识梳理,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多样化和灵动性,提高教学质量;④在对护理人员进行理论教学时,同步进行技能训练,鼓励护理人员多进行实践,唤醒学生所学的知识,采用“活学活用”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实战经验,锻炼其动手能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⑤在教学过程中添加案例辅助,让学生明确护理安全的重要性,并在学校内部适时开展紧急抢救护理工作,鼓励学生自主动手,培养学生紧急应变能力,加强心理建设。
4结语
护理安全教育是护理教学的重中之重,对提高护理教学效果和学生安全意识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当前高校中护理技术操作教学过程过程中凸显的学生护理理论知识不足、师资力量弱以及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脱节等问题,可从学生对护理专业掌握程度的实际情况出发,提高学生护理安全意识,扩充优秀师资力量,并合理设计教学,采用多种不同教学方式活跃课堂,增添护理教学的多样性和趣味性,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教学效果。
作者:刘道中 单位:江西省赣州卫生学校基础护理系
参考文献
[1]郭逸群.护理技术操作教学中“小老师”示教方法探讨[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1):140-142.
[2]赵桂凤,赵庆华.护理安全教育在护理技术操作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5):5-7.
[3]钱蔚,何彩娣.实习护生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安全教育的效果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2):140-143.
[4]张希春,吴希荣,洪莹彬,等.应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对高职护生进行患者护理安全教育的效果[J].护理与康复,2013,12(7):702-704.
[5]周小平,法文霞,吴繁.临床护理带教中加强中职护生法律意识与护理安全教育[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24):77-78.
[6]杨雪玲,陆启林.浅谈心胸外科护理安全隐患与细节管理[J].当代医学,2011,17(26):119-120.
[7]窦娟花,申洪娇.浅谈护理安全问题[J].当代医学,2010,16(2):127-128.
[8]钟端.加强妇产科专科护理安全教育提高护生防范护患纠纷的能力[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8):97-98.
篇7
一、了解学生,精心备课
课堂教学系统的设计是否最优化,主要看教师的备课是否下工夫,课堂教学设计是否合理,只有当构成教学系统的诸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处在优化的组合状态,才能保证最优化的教学系统真正得到落实。
备课要考虑的因素很多,诸如教学目的,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而最关键的是如何结合实际,以学生的兴趣、爱好、需要为基础,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差异、学习习惯、思维方式等进行备课,因为只有了解、分析和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在制定教学要求、组织教材、确定重点难点、选择教学方法及组织教学时才有了既合情又合理的依据。
二、培养兴趣,情感投入
兴趣是学习的内部动力,只有当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才能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教学质量才会有根本性的提高。
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主要是依赖:教师对教学系统的合理设计,教师的学识水平,教师的口头表达能力以及是否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等.而教师“教”的能力又直接制约着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在讲课时,不仅应做到语言清晰、准确简练,具有科学性与逻辑性,还切不可忽视语言艺术性与趣味性。优美的语言不仅给人以优美的享受,更重要的是能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授课艺术效果。
在课堂教学系统中,师生间通过语言交流,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能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发展与持久。要使学生潜心于你所教的学科之中,必须有“情感”这座桥梁来联系教师与学生。教师的主导地位,首先应该表现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习兴趣,变被动的学习为积极的、主动的学习,以充分发挥学生潜在的、积极向上的内驱力,使他们始终以浓厚的兴趣,投入到学习、探索、研究之中。
三、及时反馈,调控合理
由于教学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教师在备课时往往会事先设计好一有利于理解、深化所学知识的课案,但是由于教师的调控对象不是仅仅只会接受信息的机器,而是具有一定分析与处理信息能力的思维活跃的人,他将会对输入信息作出不同的反应。教师必须根据所收到的反馈信息作出及时调整,不断的因势利导地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正确的、积极的途径上来,否则教师的教学设计将受到干扰,基础被破坏,从而影响优化教学过程的实施。
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平衡过程,只有当教师的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学习目标相统一,才能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处于最优化的统一状态,如在讲锐角三角函数时,有位学生举手问:“大于90°的角的三角函数值怎样求呢?”显然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是冲着对所学知识有质疑或是学生想考考老师,但无论学生出于何种心态,教师都必须立即自我调控,决不能大动肝火,而应当首先肯定学生的勤学好问,勇于质疑的精神,然后可启发学生:这个问题限于我们现有的知识还无法解决,我们继续学习到高中就能解决这些问题。通过这样的处理,花费时间不多,又能调整课堂气氛,同时又不使学生失望。
篇8
关键词:小学数学;操作教学;意义
小学教学是整个基础教育的基础,承担着养成学生诸如学习习惯、思维方式、基础能力等重任。如何夯实基础,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积极的参与性,持续的学习热情和扎实的数学功底是每一个小学数学教师应该认真考虑的问题。新课标指出,动手实践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学习方式,是有效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而单纯依赖模仿和记忆的学习是有局限性的,它不能满足当下教学的要求。小学生的心智还不健全,学习有自己的特点,在抽象思维方面能力有限,主要依靠形象思维来进行学习,这决定了小学数学教学必须采取更直观、更形象、更互动的学习方式。本文笔者意在讨论操作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意义及运用。
所谓的操作教学是指通过数、量、摆、剪、拼、拆、画等各种动手实践活动,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这种教学方式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出发,遵循低年级儿童的学习规律,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而不仅仅局限于数学定理的理解和识记。教师根据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原来具有的知识和能力背景来设计教学,为小学生提供参与数学实践活动的机会,通过调动学生眼、手、脑和口等各种感官来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思考和表达的能力,让学生在形象化感官感知的过程中建立对数学定理的印象和理解,最终形成自己的数学宝库。
一、操作教学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是以感性认识为前提的。在学习的最初阶段,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往往脱节。他们的理性认识要远远滞后于感性的认识,这就是为什么婴儿在学习数数的时候口里数的是一套,而实际所指的又是一套,最终很难说出具体数目的原因。他们所看到的、大脑反应出来的和嘴巴表达出来的不能统一在一起。而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协调,这需要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也需要教师进行针对性的练习。采用操作教学,就可以通过手脑眼的配合引导学生充分感知所学的内容,在手和脑的协调动作中下意识地进行比较、分析、综合等各种逻辑思维能力的锻炼。
不仅如此,操作教学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其抽象能力和概括能力。数学是思维的舞蹈,成人可以凭借抽象思维能力来进行各种想象和推演,而小学生更多地凭借感性思维方式来认识世界,依靠感性认识的积累来形成抽象的思维,他们需要通过更多的实物演示、动手实践来获得事物的形象,在此基础上形成感性认识的积累,为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变做好基础和前奏。最初接触数字的孩子就是在不断的对珠子、小球、糖果等个数的认识中形成了数字的概念和认识。
另外,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很低,不能形成对定理公式的理性认识,只有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在不断的积累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对数学定理和公式的基本逻辑推演能力。教材中涉及的大多数运算定理和公式都是用不完全归纳法推理出来的,让小学生动手操作,能重现这些定理的推理过程,能帮助他们提高判断和推理的能力。
二、操作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布鲁斯曾经说过,知识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对于数学来说更是如此,通过动手操作来学习并不是要记住数学知识,而是模仿定理和公式的过程,但让学生重复这一过程并不是简单的重复,只要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体验,并从本源上去理解数学定理。这样获得的数学概念不再局限于教材的知识而变成了学生自己的学习所得。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主动去获得新知,这样,学生就不仅仅获得了一个概念,还获得了求知的方法和习惯,锻炼了能力,使之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通过动手操作性的学习,还可以帮助学生锻炼其计算能力。动手操作是直观的思维,是小学生思维的形象化表现。反之,学生可以通过外部的、形象的、感性的操作活动将感性认识内化为思维的抽象认识,有利于小学生形成对数字的抽象认识,帮助他们完成由手算到口算到心算的过渡。
小学生的思维往往局限于眼前的形象,对于文字表述还缺乏相应的想象能力,所以,他们在解决那些由文字描述的应用题时经常手足无措。此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运用更直观的感性教材和动手模拟来再现题目的要求,让学生更容易理解题目的要求。
篇9
关键词:学·讲·练;课堂范式;新授课;复习课;评讲课
一、“学·讲·练”课堂范式的定义
“学·讲·练”课堂教学范式是在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下,在课堂教学中学、讲、练三者有机结合的一种课堂范式。“学”指学生自学质疑、知识回顾、查找问题、整体感知。教师在指导学生自学时要做到四明确:明确时间、明确内容、明确方法、明确要求。“讲”指教师组织引导、点拨讲授、探寻规律、精选精讲。“练”指练习达标、巩固强化、检测反馈、拓展延伸。其课型变式如下表:
二、“学·讲·练”课堂范式新授课的操作策略
(一)准确把握课堂,使课堂设计效益最大化
一个好的课堂设计,不等于一堂好课,一堂好课的标准就是学生的学习效果,即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最大的收获。因此,在课堂上如何利用课堂设计,使课堂设计效益最大化就非常重要。
1、课堂的知识处理:本着“五讲”“三不讲”的原则对知识进行处理,即重点、难点、易混点、易错点、易漏点要讲,学生已会的不讲、学生能学会的不讲、学生怎么也学不会的不讲。
第一、知识结构的落实:课堂上对于基础知识部分的教学可通过提问、学生主动发问等方式进行。对于重点的知识一般宜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各层次的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探索,促成各点教学目标的落实,同时对学生确实无法解决的问题可在教师点拨下以悟为主。如每堂课的开始5分钟让学生上讲台讲解基本知识点。上台学生讲的不当之处,其余学生提出疑问或讨论、修改补充。然后教师利用投影仪将本节课的基本知识点进行投影。让学生明确疏漏之处和不足之处,以帮助学生形成系统完整的知识网络。这样,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讨论辨析从而掌握知识结构。
第二、认知方法的传授——精讲:本着“五讲”“三不讲”的原则,对知识进行处理。例如,对于教案中的例题,可让学生先尝试解题(可讨论),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发现和收集解题中的问题。教师重点对解析思维、方法、技巧进行讲解和归纳总结,形成规律性东西。
第三、技能训练的实施——精练:练习是促进知识迁移,形成技能、技巧,培养能力的基本途径和有效方法。因此教师要精选练习,并且课堂上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练习。
2、学生情绪的控制:教师要始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全班的每一个学生在你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
3、课堂小结及达标检测:在新课结束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回顾总结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方法和技巧。同时建构本节的知识框架,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然后将此框架图贴在书本相应章节的前面,以备复习时随时翻阅,随时回忆,这样书就读薄了。学生当堂知识当堂消化,不留尾巴,做到“堂堂清”;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认真实施当堂达标检测,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补偿教学,确保课堂教学高效率。
4、课后反馈:反馈之一是要求学生课后对笔记进行消化、整理、补充、归纳;之二是课堂练习和课后练习及时完成并上交。教师应对每位学生的练习进行认真、细致审阅,对其中存在的个别问题则由个别辅导解决。对共性的问题则下一节课集体讲解,真正做到一步一个脚印,工作做在实处,确保教学的实效性。
(二)知心善教,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多年的教学经验已经告诉我们,学生对学习的态度与任课教师的态度有直接的关系,如果学生喜欢某位老师,则他们对这位老师所教课程不但偏爱而且努力学习,与其他课程相比可能学得最好。即使后进生也是这样。因此在教学中如何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不论在课堂上还是在课下,都要特别注重与学生的关系,经常找一些“困难学生”谈心,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帮助他们处理一些学生自己难以处理的事情,做到知心善教。能够放下老师的架子,尽可能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凡事能够多方面为学生考虑,做到尊重、理解和信任他们,这样也会得到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使自己具有教育人的主动权,学生也因此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三)在反思中不断成长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指出一个人成长的公式:“教师成长=教学经验+教学反思”,这个公式明确告诉我们:教师的成长过程应该是一个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反思教学实践的过程,优秀教师的成长除了教学经验的不断积累,离不开不断的教学反思这一重要环节。同样,要实现“学·讲·练”课堂范式的最大效益,也需要教师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反思,用心体会,发现问题;悉心沟通,尝试改进;潜心研究,调整创新,使自己的课堂教学不断优化,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三、“学·讲·练”课堂范式复习课的操作策略
1、认清复习课的功能。要上好复习课首先要搞清其功能,也就是它应完成哪些基本目标,我们认为其功能有三:其一,构建知识体系、网络;其二,弥补新课学习中的遗漏,解决新课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其三,新课基础上的又一轮提升。教师要认清复习课的功能,开展复习课的授课,不能把复习课上成新课。
2、课前的准备。要完成复习课的三大功能,课前应有大量的准备,即做大量的功课。复习课的备课较之新课更有难度、费时更多。应做哪些准备呢?
其一,再次学习课标、大纲、考纲。因为,它们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其二,备教材,这时的备教材不是要求教师像上新课一样仔细阅读、研究教材的细节,而是在客观上分析、思考本章节、本单元在整个知识体系的地位和作用,与相关知识联系的关节点,与前后知识的综合层次的要求。要站在整个知识体系的高度来看待、认识和处理本章节的内容。
其三,反思新课教学。搞清楚新课学习中有哪些遗漏,知识、能力上还有哪些差距,还有哪些典型的题型尚未出现,综合题应达到何种程度。
其四,按章节设计教学计划,包括课时、每节课目标,应解决的问题、解决的途径。
其五,精选具有代表性的例题。通过这些典型例题的讲解,帮助学生将新旧知识点贯穿起来,形成知识体系。
四、“学·讲·练”课堂范式评讲课操作策略
1、充分认识评讲课的功能:要评出学生学习中知识、能力、方法及考试技术上的问题和不足;要解难释疑,对共性的问题进行强化处理,斩断后患;要实现知识能力的提升和拓展;要评出学习的方向、动力、激情、信心。
2、各类练习题和考试题的分析。讲评课和复习课一样,课前应做大量的功课,做到心中有理,心中有人,评讲的各类题必须先进行定量、定性分析,才能评讲。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试卷和练习题本身的分析。按考点归类,分析每个考点学生掌握的得失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其原因有师源性,如教师讲授新课时难点突破不够或教学安排上专题训练较差;也有学生的原因,如知识的遗漏、能力差距、考试技巧等。
其二,个性分析。学生整体状况和个体差异,落实到每个学生、每个知识点。长期建立学生个人档案,跟踪研究。
其三,确定评讲课解决的问题,即课堂目标。评讲课应做到有取有舍,不能逐题讲、逐题做,不然就达不到讲评的效果。评讲课要突破哪几个问题,帮助学生提升什么,老师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有问题的意识。
3、评讲的方式。
第一、归类评讲、重点评讲、主题评讲,形成各类题的一般解题规律和方法。对各类考试题和练习题,不要从头到尾逐个讲评,甚至每个题详细讲评。有代表性、典型性、迷惑性的问题着重评,学生都会的题目只需蜻蜓点水,一笔带过。讲评要到位,要联系相关知识,并举一反三,还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激发学生的思维,以使学生对知识不断进行巩固。
第二、讲评应加强学生审题、解题思路、答题方法指导,提高学生应试技巧,减少过失性失分。
第三、讲评并非教师唱独角戏,形式以多样化为好,可以教师评,也可以学生评,还可以师生一起评、相互评。总之要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第四、对于学生掌握不好错误较多的题,应出相应的变式题。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不是固定模式,应该是一种变式,需要每位教师结合学生特点和自己的教学实践去探索,去调整、去创造,才能最终实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文长等.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前瞻,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8.
[2]罗时茂.素质教育探索, 四川教育出版社,1999.
篇10
关键词:操作系统;学生能力培养;教学改革;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是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目标,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课题。本科学生的能力结构应该包括这样几个方面:认知能力,包括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思考能力等;专业能力,包括专业知识结构、实践能力、职业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等;学习能力,包括自学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等;人际交往能力,包括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合作能力等。培养目标的差异、课程教学内容的差异、学生之间的差异、教师自身的差异、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差异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有着很大的影响。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重要的主干课程,在计算机科学的知识体系结构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是计算机专业学生深入学习其他课程和进行深入研究的必备知识基础。本门课程以操作系统中经典的算法和成熟的设计思想为核心教学内容,具有内容丰富、涉及面广、理论性强、原理和方法内容抽象、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等特点。对于操作系统这类理论性比较强的课程来说,如何对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进行有针对性地培养,是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和研究的问题。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总结了在操作系统课程中通过引入多元化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机制、加强实践环节教学等手段,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进行培养的一些经验。
2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思考能力
对于操作系统这类理论性比较强的课程来说,当前教学中面临的主要问题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理论教学学时的压缩制约了知识讲解的深度;另一方面,学生面对理论课程所产生的兴趣问题和信心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工作中要注意精心选择教学内容,同时改进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增强学生的信心和参与意识。
在教学方法上,我们提倡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互动式教学、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方法等,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要善于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例如,进程同步机制在操作系统课程中是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在引入同步问题时,通常以“生产者-消费者”这一经典的同步问题为例的,在介绍完一个生产者和一个消费者以相互匹配的速度共用一个缓冲区的情况后,可以向学生提出生产者速度快于消费者或消费者速度快于生产者时会出现情况等问题。通过在讲解过程中为学生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启发学生思考,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兴趣,然后再逐步引入同步问题。学生在了解了同步问题的根源在于进程的异步性导致合作进程的速度的不可预知之后,再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协调和控制进程间的相互速度,这时大多数学生往往会自然地从系统管理的角度提出加锁机制或类似的机制,然后再引导学生讨论加锁机制的问题,就很容易地引入信号量机制。
在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中,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要求教师熟悉教材内容、掌握教材知识体系结构、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良好的课堂控制能力,这样才能创设难度适宜的问题情境,才能逐步启发学生思考并掌握教学内容。
另外,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本课程教学内容的上下关联以及本门课程与其他课程的相互关联,充分利用学生以往学习中的经验对教学内容的影响,即学习迁移。实践证明,学习迁移对原理性、技能性知识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是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在计算机学科知识体系结构中,很多概念和原理在多门课程中都有很重要的地位,如虚拟、缓冲机制、分层体系结构、霍夫曼原理、常见调度算法等。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系统化,有助于学生知识结构迁移,使学生很容易利用已有知识理解所学内容,也有助于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也是十分重要的。
3利用任务驱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应该从学习动机和自学意识的培养入手,以提高学生自学能力为主要目标。学生学习的动机来源于两个方面: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外在动机主要来自于教师、家长、就业等方面施加给学生的压力,而内在动机来源于学生的兴趣和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其中内在动机是主要因素。
在操作系统课程教学中,要注意避免单一的介绍方式进行讲授,否则会使学生感到理论教学的枯燥乏味。因此在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由浅入深进行讲解同时,注意加强学生的自信心。灵活运用比喻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避免灌输理论的有效方法。
例如,进程是操作系统中最重要的基本概念之一,理解进程的概念和特点对后续内容的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比进程和程序之间的区别是使学生理解进程的概念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如果简单的将进程和程序的特点进行对比介绍,学生不易理解且会感觉很乏味。如果采用比喻法,例如可以将程序比作一门课程的教学大纲,进程就是授课过程。类似这样的比喻,可以使学生很容易理解进城和程序的区别,以及进程的概念,也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兴趣。
在本门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引入了任务驱动的方法,通过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并要求学生通过论文的形式完成任务,并将每次任务,都作为成绩考核的一部分,以督促学生自我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哲学家就餐问题是著名的进程间通信问题,涉及异步进程的同步机制和死锁处理,解决该问题的方法非常多,教学过程和教材中所介绍的仅仅是一部分,可以将哲学家就餐问题作为一个大作业布置给学生,要求学生自己去查询、收集和整理有关该问题的解决算法,并以论文的形式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学生查询、收集和利用资料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写作能力和自学能力。
4加强实验环节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操作系统课程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集中在实验课程中。操作系统是偏重理论教学的课程,受学时数限制,不能安排较多的实验学时。为了在有限的实验教学时数中,保证学生通过实验加深对操作系统工作机制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我们精心选择了实验内容和实验平台。
本课程实验内容以Linux操作系统的案例分析为主。在理论教学中,操作系统各子系统的工作机理都是围绕Linux操作系统进行讲解和分析,然后在实验课中通过教师对Linux操作系统中进程间通信、处理机调度和存储管理等相关代码进行阅读和分析,学生通过自己动手修改和实现代码,来进一步理解Linux操作系统的工作机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5结束语
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需要在教学计划中各门课程和各个教学环节的教学过程中,通过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做到的。仅仅凭借操作系统一门课程,是无法完成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的。我们在操作系统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改进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机制和加强实验环节对学生的思考能力、学习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方面进行培养所获得的经验,对教学计划中的同类课程具有借鉴意义。
Teaching “Operating System” Course and Building Capability of Student
WANG Zhi-fei, LUO Qiu-bin, Shi Yan
(Harbin University, School of Mathematics and Computer Science, Harbin150086)
Abstract: In this paper, some practical experiences in teaching “Operating System” course was introduced. We have implemented some useful exploration on thinking ability, learning ability and practical skills of student, by updating teaching method, adopting Task-driven method and strengthening training of practice.
Keywords: operating system, building capability of student, teaching reform, the building of courses
参考文献:
[1] Andrew.S.Tanenbaum. Modern Operating System[M]. Prentice Hall,2005.
[2] 汤子瀛. 计算机操作系统[M].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