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数学范文

时间:2023-03-27 23:50: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专数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专数学

篇1

关键词:注重积累;复习;预习

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它贯穿我们的小学、中学、中专和大学。数学如此重要,为什么大多数的学生费了好大的劲儿总是学不好数学。课堂上老师讲的都明白可是课下自己做题总是无从下手。因此很多学生失去了学习数学的信心。那么,怎样才能学好数学呢?下面将给出一些见解。

第一,任何课程的学习都是一样的,在课前要进行预习,这样才能知道自己哪方面薄弱。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抓住听课的重点,提高自己的做题能力。但是许多学生预习的效果不佳,存在预习的误区。我们应该养成正确的预习习惯,课前认真学习课本知识,理解学习的方法,重点做教材中的例题。这样有针对性地去看书,注重理解书中的概念和解题技巧。而不是简单地“依葫芦画瓢”。善于总结课本中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思路,要在笔记本上记下自己看不懂或者是不太明白的地方以便于上课仔细听讲,寻求突破。

第二,学会听课。在上课时要注意一些听课技巧。听课首先要专心,认真做好笔记,在听课的同时多问自己为什么,仔细考虑老师是怎样分析题目的,在听课的过程中要手、心、脑并用,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知识。

第三,要多做题,善于做题。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学数学不做题,等于入宝山而空返。”我们做过的题多了,了解的解题方法也就多了,看到相似的题型就很容易下手了。这就是所谓的熟能生巧,有时候题海战术确实是一种有效的学习途径。在做题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一些要求:(1)认真审题,只有明白了题目的要求,我们才能知道这道题是让干什么,要分清哪些是条件,哪些是结论。(2)学会分析题目,要把困难分解成一个个的小问题,逐步地去解决这些小问题,最终解决整个问题。从而培养自己做题的自信心。

第四,要经常的去看上课的笔记,由于人类记忆规律的存在,时间长了我们就会忘记一些解题方法。时常的复习有助于我们记忆的牢固。我们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当我们看过去的笔记时有时会产生新的见解。这就是儒家思想“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所以学习一段时间后我们要复习前面的知识。

第五,学会总结和概括。好多学生学习只是泛泛的学习,认为归纳总结只是浪费时间。这只能说明学生还没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我们要学会总结和概括,这样我们才能厚积薄发,才能更快更好地找到解决问题。

总之,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书本例题、习题和课外练习的作用。在课前做到认真预习,课上认真听讲,课后及时的复习和完成作业。同时要注重找到适合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只有这样学习数学才不会成为难事,我们的学习能力和效果才会显著增强。

参考文献:

[1]邹婷婷,杨田.中专数学教学方式的探究.科教导刊,2011(15).

篇2

[论文摘要]探索新时期中专数学教学,以适应新时期中专教学的特点,是当今中专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

在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中,中专教育作为职前教育以其特有的形式存在。其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具有一定的基础理论和较强的动手能力的中等专业技术人才。使其就职后即可成为车间、班组的基础技术骨干。因此,中专的教学体制和形式也必须围绕这一中心来执行。数学课程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和应用工具,更应着重于实践技能的发掘和培养,为其后继的专业课程打下良好基础。但就目前中专学校数学课程的教学形式而言,其重点仍然是理论知识的传授,以课堂教学为主,没有摆脱老的框框,违背了中专培养目标。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体会,对中专数学教学形式存在的问题和变革方法,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制约教学形式变革的几个主要因素

中专数学教学脱离实践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我国几十年来在学校一直实行的那种教师讲课,学生记录;课堂听讲,课后作业的教学模式,不论是中、小学,还是中专和大学。从教学大纲、教材、教师备课、讲课到学生作业、考试等诸环节都是几十年一贯制。这就在无形中形成了一种传统的观念,认为这就是正规的教学形式。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已经习惯于这种规范化教学。殊不知这种规范化的教学形式,不仅使教师陷入了一种僵化的模式之中,而且也使学生只能被动地按照教师的讲授理解知识,无法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力。

其次,中专数学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编排及课堂教学的环境,也限制了教师教学形式的发挥。作为教师,也希望通过不同的教学形式收到良好的效果。但由于受教学大纲、教材的约束和教学环境的限制而显得力不从心。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力使自己的授课生动活泼一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这些作法因脱离不了总体的限制,往往收效不大。特别是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知识的接受者——学生,对教学形式的变化往往又显得不能适应,反而事倍功半。

再者,中专学校的学生,一方面要使自己适应教师的教学方式,适应教学环境,排除外界干扰。另一方面又要熟练掌握所学知识,通过考试。而学生在一节课内完全集中精力听讲是不大可能的,课后还必须去复习、巩固课堂内容。繁重的课程使学生无暇对所学知识做深层次的理解和探索,因此数学课程大多是前面学后面忘,达不到教学的真正目的。即使有少部分较好的学生掌握,往往也是停留在表面上。

二、对中专数学教学形式改革的一些看法

第一,应该在观念上有所转变。这里包括教师观念的转变和学生观念的转变。教师应该认识到教与学是一个整体,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不应把自己放在教学的中心位置,应使自己的教学手段成为引导和促进学生掌握知识的动力。更应善于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决不能仅仅是为了讲授课本内容而上课,那只能使数学课程教学陷入僵化模式。而作为学生更应充分认识自己是教学的主体,应主动去汲取知识,不能只是被动适应教师。要善于从教师的引导中发掘本质问题,掌握其实质,并能加以引伸,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去探索,做到先入为主。

第二,现行中专数学教学大纲与教材已采用多年,是一套系统性很强的教材,不失是一部好教材。但因为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学计划、教材的编排,使得教师必须按部就班、面面俱到进行教学。按照中专学校的培养目标,一些理论性较强的概念应该舍去。应删减必学内容,增加应用部分,缩短整个教学时间,使教师能够根据专业特点选排教学内容,增加灵活性,使学生切实学有所用。这就要求教师充分理解和掌握本专业的专业要求和基础理论,对教学的侧重点做到心中有数。

第三,教学中应注重实践性教学。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中专数学课程作为基础理论课,无须有太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其实不然,任何一门学科的形成,都是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回到实践这样一个循环过程,从而逐步上升到新的理论高度。数学课的理论性较强,但从中专学校的培养目标来看,更应重视其实践环节,增强感性认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例如:拱桥形状可视为抛物线,让学生实地测量计算就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电路中L-C振荡回路所产生的渡形在示波器上显示为正弦曲线。同学们通过观察不仅能理解正弦曲线的概念,若进一步介绍阻尼振荡和无阻尼振荡,还可以使同学们了解正弦曲线在电学中表示的波形是一种理想状态。将边长为1的正方形纸片一分为二,再将剩余部分一分为二。重复这一步骤至无穷,这个过程涉及了多种数学概念,数列、等比数列前n项求和、数列极限、无穷小量及级数等等。教师对这些概念加以引伸可以使学生由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由浅入深地接受新概念。此外,如今计算机发展速度十分迅速,随之而来的是丰富的计算机软件,包括教学软件,都可以在教学中加以应用。这些新颖的教学形式和手段,都能起到增强理解、提高兴趣的作用。

篇3

关键词:中专数学;教学改革;专业教学;竞争需求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10-0107-01

一、根据不同的专业要求分专业教学

由于各专业的培养目标不同,所学课程中涉及的数学知识及相关应用也不相同。在教学中,加重对本专业需求知识的学习,删减一些和专业联系不密 切的学习内容是必要的。如果不把各专业的侧重点讲解透彻,仅泛泛而讲,学生没有完全掌握本专业所需的数学知识,那么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工作、深 造都会有很大影响。所以,在规定各专业必学的基础数学知识之上,根据各专业的实际情况,教师在教材的处理上,必须要针对各专业的需求确定讲授内 容的侧重点。由于现行中职数学教材尚没有形成科学体系,无法完全满足各专业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需要,那么数学教师应该与专业课教师一起,结合专 业特点,选择或编写一些专业数学教学内容,以够用、实用为原则,开展教学。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更感兴趣,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应用数学解 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也为他们今后的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分层次教学,让每位学生学有所获

目前,学生数学基础参差不齐。如果教师采用同一个要求教学,基础好的学生就会感到“吃不饱”,而基础差的感到听不懂。但是,目前的情况又不 可能分快慢班教学。为了达到教学的效果,应采取如下方法:

1.分层备课,改变过去“一刀切”的做法,对差生采用低起点、先慢后快、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办法,把教材的训练目标分解成有梯度的连贯 的几个分目标允许差生根据自的实际情况,一步或几步逐步达到大纲的要求;对优生则允许他们超大纲、超进度学习,拟订各层次教学要求既不能过 高,增加教学难度,加重学生负担,使学生消化不良,丧失信心,也不能太低。降低大纲要求,过分放慢教学进度,完不成学习任务,力求准确地把 握各类学生的认知“最近发展区域”,较好地解决“吃不饱”与“吃不了”的矛盾,如要求差生掌握主要知识,学会基本方法,培养基本能力;中等 生熟练掌握基本知识,灵活运用基本方法,发展理解能力、探究能力等;要求优生深刻理解知识,以及基本知识所反映的基本思想,灵活运用知识, 培养创造能力,发展个性和特长。

2.分层练习,为适应分层教学的要求,课外作业布置可采用多样性形式,一般性作业主要面向中等生,特殊性作业主要照顾到后进生或优等生, 一般来说,后进生的作业主要是大纲要求的最基础的知识和最基本的技能;中等生主要是全面巩固提高,并有适当应用方面的练习;优秀生则要完成 一些难度较大的综合应用题,同时鼓励低层次的学生在完成作业后,尝试向高层次冲刺,以发展智力,逐步缩小差距,

3.分层辅导,分层辅导是分层教学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查缺补漏,同时更要做好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帮助工作,从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 、培养学习兴趣人手,耐心辅导,让他们完成力所能及的作业,体会到付出努力后获得成功的喜悦,逐步恢复自信心,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三、适合社会竞争的需求

在教学内容上,要注重将数学的应用贯穿始终,使学生通过学习,逐步建立定量化的思维方式,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数学作为公共基础 课,可以为专业提供必需的、够用的数学基础知识和数学方法。数学教学应结合专业讲清概念,直接选取专业课程的相关内容作为例题进行讲解和练习, 以强化所学知识的应用。学生通过反复学习、反复记忆,直到熟练掌握所学知识,既可以为日后施展才华奠定良好的基础,又可以为用人单位创造更好的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职业教育中的数学教学,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介绍中国数学史、中国数学家,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介绍微积分的历史背景,使学生有 意识地体会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的道理;介绍牛顿、莱布尼兹和微积分的发现和发展过程,微积分基本公式及其证明等。通过数学教学, 要使学生明白学习数学不仅仅是计算的需要,是学习其他课程的需要,更是运用数学思想方法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四、进行开放式教学

篇4

关键词 中专数学;专业特点

中专数学教学应突出中专教育的特点,使之更接近社会实际,贴近所从事岗位的需要,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以“必须”和“够用”为度,不追求知识体系的系统性,以职业教育的目的出发,使学生掌握从事职业必须的基础知识。要把数学中的分析方法、计算方法和数学建模方法等与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把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求解方法融入教材中。

第一,适当安排教学内容,使之通俗易懂,改变学生心目中的数学原有的繁、难、偏、重的形象,帮助中专学生重拾对数学学习的信心。根据中专学生数学基础普遍薄弱的情况,我们不能再让中专数学板着一张学术脸,让中专学生退避三舍。中专数学教学应凸显 “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凸显“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的基本理念,使教学内容“新、活、宽”,把学生的直接经验有机融入课程。接受完了“九年义务教育”后,学生清楚自己的学习成绩在初中阶段的地位,现在在新的学校有了新的起点。让他们学能学的数学,在一次次的体验成功后,有一种感觉——与其夹在高蓬底下遮阴,倒不如在适当位置享阳。在中专数学学习中找回自信,找到了自身的适合点,体现了自身的价值。只有这样,中等职业数学教育才能走出当前的尴尬与低谷的境地,促进学生素质和谐发展,发挥数学对学生的人生规划的辅助作用,使我们培养的学生能适应学习化社会需要,具有综合化的复合型的人才。

第二,在数学教学中寻找与学生实际、专业特点的结合点,向专业特色倾斜。使数学内容与专业课很好地衔接,对学生进行有效教学,与专业接轨,与学生未来的职业接轨。以我所在学校为例,学校开设的专业大致可分为几类:会计类、计算机类、电子类、外语类、旅游服务类、美术设计类、商务营销类等。在数学教学中除了对学生进行基础教学之外,应注重数学知识的专业实用性,才能使数学教学具有实效。这就要求数学教师事先对所授班级的专业特点进行充分的了解,了解我们的学生即将从事或能从事怎样的工作,工作中将会用到什么样的数学能力,而不是茫然地进行完全没有专业特性的大一统教学。如:

(1)为了体现数学课为专业课服务的特点,会计专业、电子商务专业,可先学习集合与数理逻辑用语,为学生正确使用数学语言打好基础。然后学习函数,在学习了二次函数的基础上,讲解几个重要的初等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及三角函数。接着学习数列、数学归纳法。最后补充一些“概率与统计”知识。特别是对一些应用内容(如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的应用;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应用;数列的应用等)要作重点讲解。例如:某工厂生产一批产品,固定成本为20000元,每生产一个产品,可变成本为60元,出厂价为每件100元:

①试写出总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②试写出销售收入与产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③试写出利润与产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式,至少要生产多少产品才不会亏本?

④若当产品出厂价为100元时,销售量为10000件,而价格每提高2元,销售量会减少100件,价格为多少时利润最高?

上例中的前三个问题是一次函数的模型;成本与总量之间的函数关系;销售收入与产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利润与产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第4个问题是商业经营中的最佳定价问题,是二次函数的模型。在教学中要启发学生应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将是会计专业或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学习其他专业课或以后走上工作岗位要用到的基本知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2)美术、广告设计专业,学习了“集合”后,就可以上“立体几何”。“立体几何”是一些专业删去的内容,但对这两个专业来说是最基本的知识,通过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识图制图能力,为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

篇5

艺术中专 数学教学 教学方法

艺术中专相比其他中专,课程设置有所不同,分为文化课与专业课两个部分,就生源来讲,艺术类中专的学生年龄普遍偏小,而且不同的学生之间年龄跨度比较大,一般艺术类中专学生的年龄在11~17岁之间,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思想比较单纯,心理上和生理上都还没有发育成熟。而对于学生的来源,其大部分来源于农村,学生之间的家庭条件各有差异,其心理发展水平和文化知识水平方面也有着很大的差异。而报考艺术类中专的学生,通常都是对艺术抱有一定的喜爱心理,其文化课水平都不一定很好,相对普高的学生,中专生入学前的文化基础比较差,尤其是数学学科,很多学生都表示一提到数学就头疼,更不用说学好数学、提高数学成绩了。面对这种形式,艺术类中专的数学老师面对更大的压力如何应对新的形势,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得数学课能够成都形象,富有感染力和艺术性,改革数学的教学方法,将数学教学与艺术教育整合起来,使学生既能有兴趣、有信心学好数学,又能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和艺术水准,使值得我们研究的一个课题。

艺术是一种文化现象,其根本在于不断创造新兴之美。数学教学,本身也可以认为是一门艺术,它也具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如果将数学教学的这种艺术魅力充分的发挥出来,数学教学就能够与艺术教育充分整合起来,形成一种能够使艺术类中专的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数学教学方法。

一、发挥艺术的形象性,将数学教学生动化

数学教学具有形象化的语言、方法、手段等,充分运用数学教学的这些形象化因素,有利于数学艺术性的发挥,将数学教学与艺术教育充分结合起来。在进行艺术类中专的数学教学时,教师应该发现数学的更多的艺术性,应该发现数学教学不仅有着严密的逻辑性,而且有着生动、鲜明而又具体的形象,教师利用直观性的语言和感性化的材料结合起来,展开数学问题的思维活动。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其缺陷很大部分表现在教学内容和手法的墨守成规,使得教学方法显得枯燥无味。但是,教学活动可以充分利用丰富的语言、动作、表情的很多因素将所要讲授的数学教学内容形象的表达出来,可以利用比喻、类比、数形结合等多种艺术手法形象化地对学生的感官材料进行处理,可以利用教学课堂上的幻灯、投影、电影电视以及网络等多种电教手段相结合,通过形象化的视听媒介,将数学教学内容展现在学生的面前。总而言之,作为一名艺术类中专的数学教师,要充分发挥数学教学的形象性,将教学内容与其直观形象充分结合起来,用具体可感的形象引导学生完成其所接受的教学内容从生动直观转变为抽象思维的课程,教数学教学课堂变得生动而又活泼。

二、发挥艺术的情感性,增强数学课堂的感染力

数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数学教学有理性因素,也有感性因素;将理性因素和感性因素相结合,既做到以理服人,又做到以情感人,可以将数学教学转变为一种科学性和艺术性都能充分展现的富有魅力的活动。教师可以在教学课堂上创设一种情感性的教学情境,采取富有情感性的教态,将教学内容中所蕴含的情感因素充分挖掘出来,营造一种启感而又陶冶情操的氛围,使学生置身课堂能够忘却数学知识的枯燥乏味,能够充满兴趣地接受教学内容。教师在备课时,将教学的语言加以处理,利用富有艺术性的语言,能够将美的享受、精神的愉悦充分地传递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能够使得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三、发挥艺术的审美性,给数学课堂增添美的气息

数学学科本身也是一门艺术性十足的学科,它蕴含了很多的内在之美。例如,数学的语言具有简约美与抽象美等,数学知识具有着严谨美、公式美以及符号美等,而数学形体,又具有对称美与和谐美等。这些美在数学教学中都是可以充分加以利用的,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首先自己应该发现这些美,然后引导学生体验这些美。美的创造与追求是作为一门艺术所必须的,将美的创造与追求融入到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能够使数学教学一种完美的艺术境地。各个部分之间和谐而又对衬,而且还能够恰到好处地达成一种平衡,是数学教学的终极审美因素。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的整理与演化过程中,通常追求一种井然有序而又和谐协调的状态,这种状态便是数学教学审美因素的最佳表现形式。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将本身的仪表、体态、语言、风度等与内在的品格相结合,追求教师本身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充分展现,追求数学的各种审美因素的充分展现,将一种审美感十足的形象展现给学生,能够使学生在享受美的同时完成学习目标,并充分培养审美意识。

四、发挥艺术的创造性,增强数学教学的生命力

数学教学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使得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进行一定的创造性活动。数学课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它不同于其他学科,它不具备那种显而易见的可以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因素。所以,长期以来数学的教学过程就是一个枯燥无味的过程。中专生的文化基础是参差不齐的,而且普遍处于一种较低的状态。面对基础上存在绝对性差异的学生,一味地用刻板的公式去解决数学教学课堂上的问题是行不通的。其教学过程中的各个活动、各个环节都需要教师充分发挥其思维的创造性,使教学活动具有独创性。这就要求艺术类中专的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地进行反思和总结,不断地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进一步,再进一步。对于学生,教师应该注重对其思维能力和疑难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展开师生之间的互动,在互动中师生相互交流思想以及思维,这样才能够体现数学教学作为一门艺术的独创性特征,才能使的数学教学在艺术类中专教育活动中具有强大不灭的生命力。

五、结语

综上所述,数学教学也是一门艺术,它具有艺术的形象性、情感性、审美性和创造性等特征,作为一名艺术类中专的数学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数学教学的这些特征,将数学教学与艺术教育整合起来。数学知识具有枯燥性的特点,而艺术类的学生思维活跃,天性好动,他们的思维一般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而进入艺术类中专大多缘于对艺术的热爱,他们本是与数学不相融的。但是将数学教学与艺术教育相结合,使得数学就有了吸引艺术类学生学习的闪光点,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着相当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秦丽,张向辉.浅谈数学教学与艺术教育的整合\[J\].科技信息,2007,(27).

篇6

关键词:数学 存在 教育思想

中专数学课是学习专业课、基础课、实习课的基础,在开展学生素质教育中也起着重要作用。但是目前中专数学教学中存在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如何创新中专数学教育模式,使基础较差的学生摆脱对数学学习的恐惧,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观察周围的事物,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是数学教育工作者值得关注的问题。笔者针对目前中专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分析

笔者认为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1)学生对数学课未引起重视,学习目的不明确。认为中专是培养技术工人的学校,学习对象是专业课、实习课,学习数学干啥?在头脑中形成学数学无用的错误观念。由于学习目的不明确,所以缺乏学习的动力。(2)随着大学、高中的逐年扩招,成绩较好的都已经考取大学、高中,余下的是那些升学无望,成绩差的学生,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才选择了读中专,因此生源素质差。加之有些初、高中教师片面地追求升学率,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学生心理受到了伤害,形成了不健康的心理品质和不良学习习惯。(3)选用的教材不符合中专教育特点和学生接受能力。(4)教学方式上因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多数教师仍沿袭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教学要求定位不准。(5)学生学习方式和习惯存在着一些问题。(6)在教学过程中,专业课、实训课占主要地位,数学教学的学时较少,而要求掌握的内容安排过多,造成课程教学容量大、进度快。

二、中专数学教育思想认识的转变

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变性,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适应社会需求变化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中专教育要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知识与能力基础,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发展潜能,以满足学生适应社会、独立生存、自我发展、创新超越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重视基础课的教学。

数学作为基础课具有通用性和相对稳定性的特点,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创新意识、培养科学思维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因此,重视数学教育有利于使培养的人才跟上科学与新技术的发展,需克服片面地认为数学等文化基础课仅仅是为专业课教学服务的错误认识,这种错误认识和终身教育的指导思想相去甚远。加强文化基础课教学是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趋势。

三、应采取的对策

中专教育应遵循“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的教学原则。对于技术应用人才不要求他们用严格的逻辑来证明一个纯数学问题或公式,也不必对公式、定理的来龙去脉搞得清清楚楚,重要的是结论、公式的应用。因此,在数学课程教育中我们主要采用以下几点改革举措。

1. 加强对数学课重要性的认识

在学生中开展对数学课重要性认识的教育。笔者认为,中专开设数学课的必要性:(1)在中专教学中起着工具作用。学生初中没有认真学习数学,数学基础差,如果中专削弱数学课教学,甚至不开数学课,那么学生学习专业课、基础课、实习课的基本数学知识和基本能力都不具备,学生也无法学好专业课、基础课和实习课。(2)数学在人能力培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数学不但能传授数学知识,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概括能力、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智力,这些能力在学生学习专业课、基础课、实习课和今后一生的生活、工作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加强教材建设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是实现教学目的重要保证,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工具。因此,要搞好中专数学教学工作,达到教学目的,教材建设很重要。但是,目前缺乏一种适合中专实际的新教材,因此,急需上级部门组织编写一套适用的新教材,针对不同的专业,内容上给予一定的自由度。编写的中专数学教材,要注重适用性、操作性、系统性;但不能编得太粗糙,太简单化,不利于教学和能力培养。

3.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中专学生成绩差,考不上高中、大学,普遍存在自卑、消极心理,加之数学课又是他们读中学时一直畏惧、难学的学科,普遍存在信心不足,对数学课不感兴趣。因此,教学时激发学生兴趣尤为重要,教学时应对的措施:(1)开展情感教育。教师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正面教育为主,多鼓励、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比如,本人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技术工人的地位和作用,鼓励学生走技工成才之路,取得了较好效果。(2)注重数学应用题的教学,介绍数学课在专业课、基础课教学中的作用,让学生明确学习数学的必要性,产生学习的动力。(3)教学时注意控制深度,不向学生提出过高的要求,否则适得其反,会挫伤学习积极性。(4)教学方法多样化,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4. 坚持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依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根据中专学生的特殊性,可按下列办法贯彻这一原则:(1)在组织新课教学的同时,利用课余时间给学生多补习初中数学基础知识。(2)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和专业性的特点,编写一些针对性强的讲义,作为教材的必要补充。(3)抓好个别教育,中专学生之间差异较大,有的学生对直角三角形边与边、角与角的关系都未掌握。因此,教学中在面向大多数学生的情况下,兼顾优生和学困生。(4)教师要深入学生中,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倾听学生对教学工作的意见,根据学生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和计划。(5)适当降低教学难度、教学要求和教学起点。(6)充分发挥直观教学手段的作用。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组织教学,比如讲立体图形的截割关系、圆锥曲线和旋转体部分时,可利用投影仪和电视片,展示圆锥曲线、旋转体的形成过程和立体图形的截割关系,这样就可以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远远超过教师单纯空洞的讲解。

5.精讲多练,提高计算能力

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可以经常训练学生在短时间内完成数量较多而难度不大的计算题,有助于帮助理解、强化记忆。结合分层教学,可将题目分成三类:一是必做题,要求所有学生当堂在短时间内完成;二是作业题,精选一些有代表性、难度中等的题目,要求按格式工整完成;三是选做题,有一定难度,综合性强,一般由学生讨论完成或在习题上解决。

6.注重学习反馈,细化教学目标

篇7

一、中专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观念较为落后。

随着教学体制的不断改革,中专数学教学内容更加贴近生活实际,其中一些探究性的题材为提高学生的学习素质提供了良好的素材和途径。但是由于一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没有得到全面的提高,依然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过多,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过小,因此,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2.教学模式与学生现状不适应。

中专招收的学生大都是普高的淘汰者,生源总体素质不高,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能力和行为习惯与现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不相适应,导致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教学效果差。

3.学生厌学情绪严重。

“双差生”教育管理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目前,中专学生厌学已成为一种较普遍的现象,如:上课不专心,玩手机,听音乐,沉迷网络游戏等。这些现象给学校管理、班级管理、教育教学工作等各方面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二、新课程标准下针对中专数学问题的应对措施

1.深化教学改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只有从根本上消除学生的厌学情绪,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就业能力。一是教学改革要落到实处,不能流于形式。通过改革,降低教学难度,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听得懂、学得进、有感触、有体会、能受益,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二是教学中要多采用平等交流、民主研讨的教育形式及方法。师生共同摆问题,谈看法,论道理,辨是非,明正误,使学生在互动式的教学中,真正学到知识,学到技能。三是建立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机制。对技能性课程采取实际操作考试给出考核成绩。四是全面推行职业技能鉴定和行业认证考试,课程考试直接转为证书考核,实行“以证代考”。

2.注重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中专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避免灌输式的教学,倡导主动探索,动手实践,以及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这些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发展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应注意从教材的例题及平时所练习的题目中,合理地选材、组材,编制出研究性的学习素材激发学学习数学的兴趣,并激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良好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融入数学实验,尝试探究教学。

长期以来,数学教学总是沿着“定义―定理―证明―推论”这样的逻辑演绎道路行进,这固然有利于体现数学高度的严谨性和逻辑性,但会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这样的疑惑:当初数学家是如何想到这个问题的?又是怎么发现这样证明的呢?通过在数学教学中引入数学实验,进行探究性学习就可以让学生在自己的探索实践中发现并解决数学问题,体验当年数学家研究数学的思维方法,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倡导探究、合作式的教学方式。

新课程理念更加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及主动发展,这需要教师在教学方法方面不断创新,课堂角色的转变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在课堂中教师既要发挥主导作用,又要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教师的课堂教学组织及教学目标的确定,都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在课堂上应最大限度地使学生动口、动手与动脑,促进学生主动地参与、探索、实践,切实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5.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改变学生学习方式。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及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多媒体技术已经在教学中逐步得到普及,并且展现出其独特的优势。多媒体可以提供声音动画等多种信息,图文并茂,能够将抽象、复杂的概念形象化。中专数学涉及很多定理及概念,面对这些抽象的东西,学生往往难以接受与消化,而通过多媒体,可以将这些内容形象地展现出来,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6.提高教师实践技能,着力培养双师型教师。

中专教育培养的是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中高级专门人才,一半以上的内容要在工厂、企业等职业现场进行教学。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渊博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把造就“双师型”师资队伍作为中专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双师型”可以概括为“一全”、“二师”、“三能”、“四证”。“一全”是指具有全面的职业素质;“二师”是指既能从事文化课或专业理论课教学,又能从事实践技能教学和指导;“三能”是指具有全面的能力素质;“四证”是指具有学历证书、技术(技能)等级证书、教师资格证书、继续教育证书。

7.采用新的考核方式,进行综合测评。

篇8

关键词 中专;数学;分层次;动态

中专数学教学不同于普通高中,它既承担着提高学生素质的责任,同时也为专业服务,所以在教学方法上有自己独到的特点。中专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实用型人才,中专数学作为学习专业课程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不过,由于中专学生生源比较复杂,数学基础相对比较薄弱,这让中专数学教育的难度加大。因此,随着时代的发展,肯定不能再沿用旧有的教学模式,而分层次教学无疑是适应新形势的一种教学方式。

分层次教学是依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因人而异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施以不同的教学内容,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的一种教学方式,分层次教学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素质教育要求。中专学生来自不同地区,学习方式、数学基础等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很有必要尝试分层次教学。分层次教学更加人性化、更加实用,使职业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变为现实。那么,如何进行分层次教学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着手:

一、对学生进行分层

中专学生的数学基础参差不齐,如果教师按照统一要求进行教学,基础好的学生会感觉没必要学,基础差的学生可能又会听不懂。因此,应当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提出不同的要求,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更有针对性的学习。

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同时考虑每名学生的智力、性格等其他因素,可以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小组,A组为优生,B组为合格生,C组为后进生。在分组的时候,可以首先依照自愿的原则来进行,然后教师再根据学生成绩进行总局的统筹。这一方面照顾了学生的自尊心,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对自己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对学生进行科学分层是分层次教学的基础,合理的分层能保证教学目标有的放矢。

二、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

学生层次不同,学习目标自然也就不一样,而这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根据中专院校的教材和教学大纲的一般要求,以及学生学习的实际可能性,教师必须科学的设计分层次的教学目标。

需要首先指出的是,三组学生的基础知识教学内容是相同的,这是不管处在哪一组别的学生,都必须要掌握的内容。在此基础上,A组学生应该设立发展性目标,达到大纲要求,培养自学能力和探究精神;B组学生应该设立提高性目标,以教授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为重点,激励他们发挥自己的潜能,并努力向A组学生靠拢;C组学生则应该设立基础性目标,以教授基础内容为主,并可以适当的复习初中的一些内容,来加强对中专教学内容的理解。

三、对课堂教学进行分层

中专学生数学基础的差异决定了课堂教学肯定不能一概而论。鉴于不同层级学生之间的差异,教师在课堂讲授的过程中,对于基础知识部分可以进行集中教授,以此来保证所有学生能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的基本内容。而对于一些提升性的知识,主要是针对A组和B组学生来讲,B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性的来听。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尽量压缩授课时间,相应的增加练习和辅导的时间,实行集体教学和差异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解决共性的问题,采取集体教学的方式;解决提升性的问题,采取差异化的教学方式。在授课结束后,安排学生进行反馈练习,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指导,并鼓励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努力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良好教学氛围。

四、对课后作业进行分层

教师教授完一定的内容后,需要布置作业来让学生巩固和提高所学知识。根据学生的不同层级对课后作业进行分层,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在教学实践中,我对学生的作业进行了这样的分层:作业分为两个层次——基础性作业和选择性作业。A组学生必须完成这两项作业,B组学生在保证完成基础性作业的基础上,对选择性作业的部分题目也有一定要求,但不做统一要求;C组学生则只需要完成基础性作业,不过如果有能力来做选择性题目的话,我一定会鼓励他们来做选择性作业,并对做出选择性题目的学生进行及时的表扬和鼓励。

将课后作业进行弹性分层,考虑了不同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减轻了部分学生的负担,但并不是说要求就降低了,在C组和B组学生的基础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我会及时的对部分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调整,促使他们能朝着更高的目标前进。

五、对学生的评价进行分层

传统的评价方式以考试为主,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并导致部分学生失去学习的动力。分层次教学的目标就是在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由此可见,对不同层级的学生的评价显然也要分层,而这同样非常重要。

对于A组学生来说,教师更多的应该是强调竞争意识,完善自我,并完成甚至超越自己设立的目标,同时告诫他们不要因为成绩相对好一些就沾沾自喜;对B组学生来说,以鼓励为主,促使他们向A组递进,不断的超越自我而不是停滞不前;而对于C组学生来说,要以表扬为主,让他们看到自己的闪光点,树立起学习的信心。评价学生时,应该体现及时性、鼓励性和差异性的原则,尽量捕捉学生的闪光点,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更好的配合教学活动的开展。

六、分层次教学要实行动态管理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分层结束之后,很明显不能是一成不变的。到了一定阶段,比如以一个学期为界限,就要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的实际变化,对不同的层次进行动态管理。已经达到高一层次的学生,要及时的编入到上一层级中,而在本层次学习很吃力的学生,可以暂时先调整到下一层级,让学生在适合自己的层级进行学习。对分层次教学实行动态管理,能让学生及时的认清自己某一阶段的学习状况,进行纵向的比较,看到自己的进步或者退后,及时的做出调整,这样也能促使学生本人不断的向新的目标迈进。

篇9

现阶段职业学校的数学教师,大多仍然照搬普高的模式,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产生了一定的偏差,使得学生不仅数学成绩较低,而且厌恶数学课堂,甚至影响到整个学习行为和日后的成长发展.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必须探寻改变学生对数学认识的方法与途径.数学史专家李文林说过:我们应从五个角度去挖掘数学史的文化价值,首先,数学为人类提供精密思维的模式;其次,数学是其他科学的工具和语言;其三,数学是推动生产发展、影响人类物质生活方式的杠杆;其四,数学是人类思想革命的有力武器;最后,数学是促进艺术发展的文化激素.笔者通过教学实践,也发现数学史教学的确有其特殊的作用和地位,可以逐渐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数学的正确而全面的认识,重拾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而这种作用往往是潜移默化,又是逐渐显现的.

一、数学史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数学

早在1876年丹麦著名数学家和数学史家H.G.Zeuthen就强调:“通过数学史的学习,学生不仅获得了一种历史感,而且,通过从新的角度看数学学科,他们将对数学产生更敏锐的理解力和鉴赏力.” 但现阶段的学生对数学的看法大都停留在感性的层面上――枯燥、难学.数学的本质是什么?当今数学发展到了哪个阶段?与其他学科有什么联系?这些问题大都不被学生全面了解,而数学史可以帮助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无理数的发现、非欧几何的创立,微积分的发现等等这些例子都说明了,数学上的许多公理并不是“从天而降”的,往往是多少年、多少代人的不断探索、完善的结果,其中凝聚了数学家们坚持真理,不畏权威,努力追求的业绩.数学思想形成中的曲折与艰辛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我们学习的数学知识,不仅仅是用来应试的,也不仅仅是解决许多生活实际问题和其他学科问题的得力工具,更是促进我们思维成长的手段,同时它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能够培养我们一种数学所特有的人文精神.

二、数学史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数学

一门学科的专业理论与它的历史渊源总是互为补充的.因此,学习某个学科的理论需要用相关的历史知识来帮助了解和分析.正如数学家外尔所说那样,“如果不清楚古希腊的前辈所建立和发展的概念、方法和结果,我们就不可能理解近50年来数学的目标”.今日中学阶段所学的数学内容主要是按照公理化的思想方法,将一系列的数学结论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和学习要求加以取舍编纂而成的知识体系.这样的教材体系不可避免地淡化了许多数学知识产生的实际生活背景和演变过程,使得学生难以认清数学的原貌和全景.数学史教学恰恰能够对教材体系中的这些不足之处加以改进,形成良好的补充.例如,介绍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使学生初步感受几何演绎体系对数学发展和人类文明的价值;讲授概率知识时,介绍一些有关概率论的起源(赌金分配问题)、蒲丰投针问题等内容,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概率中的概念.适当的数学史教学,能够勾画出数学的全景,清晰地表现出各个分支之间的联系及其在数学发展史上所处的位置,使学生体会到一种活的数学思维过程,从而让学生能够在一个较高的层次上去看待数学.

三、数学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丁肇中教授就曾经说过,“任何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是要看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没有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中专生恰恰最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这并不是因为数学本身无趣,而是我们的传统教学往往过多展现了数学枯燥、呆板的一面.为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教师就必须挖掘数学知识中蕴含的趣味,而数学史中就有很多能够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容.一是历史上的数学名题,往往有生动的故事背景、巧妙的解题步骤、出人意料的结果,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二是一些著名数学家的生平、逸事,这其中既有年少成材的数学家,如伽罗华创建群论的时候只有18岁,高斯19岁解决正多边形作图的判定问题等等,还有许多英雄不问出处,他们通过自己的不懈追求,最终在数学研究上取得了骄人成绩,如数学家华罗庚就是商店伙计出身.三是数学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和成就,如勾股定理的证明、无理数的发现、解析几何的创立等,其过程往往曲折、生动,很容易吸引学生.如果在教学中加入这些学生感兴趣又有知识性的东西,如同讲故事一般地渗透数学内容,而不是整天呈现给学生“一望无际”的题海,就可以适当减轻学生对数学的怕与厌,提升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数学史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能欣赏美的事物是人的一个基本素质.数学具有美感,无数数学家都为这种美所折服,从而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乐章.但学生对数学之美,却往往难以领会和接受.这是因为数学美是特别的,它需要拥有一双慧眼才能欣赏.无论是毕达哥拉斯定理(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欧拉公式:eiπ=-1,还是达・芬奇称黄金分割比 5 -1[]2 为“神圣比例”,在欣赏和感叹公式的简洁美、图形的对称美、蒲丰投针计算圆周率的奇异美的历程中,数学史的学习可以引导学生经历这些美妙事物的产生、发展、完善过程,在一次次美妙的情感体验里,发现数学美、欣赏数学美,逐步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正如萧文强教授所说,“吸收和运用数学史,既充实了自己,亦丰富了教学”.经过教学实践,我对适合中专校数学教学的数学史内容和教法有了一定的认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相信,在中专数学课堂上,数学史一定会成为自己有力的方法,不断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提升职校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李文林.数学史概论(第2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篇10

【关键词】中职教育 数学专业教学 问题 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6-0215-02

在我国当前的中职教育中职业数学教育因为种种的问题呈现出发展的滞后性,无法培养出符合社会实践需要的专业数学人才。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广大的中职教育数学教师就应该意识到这个问题,并且在实践的教学活动中进行对于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调查,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来加以解决。只有这样,我们的中职教育数学专业才会焕发出生机与活力,培养出更多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

一、中专职业数学教育的问题

1.学生在学习中出现许多问题

首先,在中专职业数学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是学生在学习中出现了许多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基础知识薄弱。比如:对于基本的数学概念、公式、定理等记忆不清或者是运用不当,没有良好的审题习惯和科学严谨的运算能力。第二,没有科学的学习方法。比如:一些学生在课堂上不认真进行听讲、没有积极的思考问题、完成的作业非常的马虎,不注重知识的总结和实际运用等。第三,缺乏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相比较于前面的两个问题,没有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才是中专职业数学教育中学生最为重要的问题。因为,基础知识薄弱和方法不正确可以在今后的学习中认真地进行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在教师的帮助下进行方法的改进,而缺乏刻苦认真的精神是无论采用怎样的其它措施也学不好数学的。

2.教师无法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

其次,在中专职业数学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是数学教师没有采用正确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使中专职业数学的教育始终在传统的教育氛围中进行徘徊[1]。

二、中专职业数学教育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法

1.更新职业数学教育的理念

首先,中专职业数学教育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法是更新职业数学教育的理念。比如:第一,通过师生之间的积极交流讨论、鼓励学生参加数学竞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第二,让学生端正学习的态度,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逐渐的养成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用努力的钻研与韧劲进行专业数学理论知识的学习。第三,让学生积极的开展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活动,让学生了解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使学生从心底里真正的重视起数学。第四,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要掌握笛е识解题的方法和技巧、并且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的进行总结,形成自己独特的解题思路和习惯[2]。

2.加强对学生的基础训练

其次,中专职业数学教育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法是加强对学生的基础训练。比如:基础数学知识、基础的数学解题技巧等。同时,教师在进行这些工作时要依据每个学生不同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强调个性化教学。除此之外,经常的开展换位思考和换位实践活动,让学生站在讲台上进行某一个数学问题的讲解。通过这种训练学生就会发现自己还有哪些问题和不足,在今后的学习中就会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习,并且会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活动中去,努力的提升自己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再次,中专职业数学教育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法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采用何种手段和方法努力的进行教学手段的改进,最后会取得怎样的效果关键在学生自身。如果许多学生不进行积极的培养,还是像过去一样,那么也不会取得好的效果。所以,教师要积极的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比如:养成对于数学问题钻研的习惯、积极进行数学重点知识的思考、在课堂中进行积极的讨论等,活跃学习的氛围,培养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同时,在当代还要把许多抽象的数学知识运用网络多媒体技术开展数学的直观化形象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进行网络数学题目模型的构建,进行数学问题立体化的分析、运用模拟形态进行题目的探究式解答等等[3]。

4.加大师资力量的投入

最后,中专职业数学教育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法是加大师资力量的投入,全面的提升中专职业数学教育的水平。进行中专职业数学教育离不开强大的教学资金和专业的教师队伍。所以,政府和学校要加大对于中专数学教育的资金及专业人才扶持力度。比如:利用大量的资金进行具有现代化教学器具的购买、聘请到一些具有专业水平的教师、积极开展校外数学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活动、专业数学模型竞赛的开展等等。这些活动都离不开强有力的资金和专业教师队伍的组织[4]。

三、结论

对中专职业数学教育进行深入的认识与研究,不仅会提高中专数学职业学生的综合素养,也会对中专其它专业的教学方法改革提供启示。

参考文献:

[1]顾松. 对中专职业数学教育的认识与探讨[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01:178.

[2]张晓芳. 中专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