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范文

时间:2023-03-17 19:35: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学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学设计

篇1

一次讲课,听课人共61位,我写了以下三个命题:

甲:教育必须为经济服务。

乙:教育与经济有密切的联系。

丙:教育与经济为何是关联着的呢?

接着便问:对于以上三个命题,请思考一下,看看自己最喜欢其中的哪一个,并强调,只从喜欢的角度选,只选其中一个。停顿一段时间(保证一定的思考时间)之后,就请选甲的人举手,此刻仅1人举了手;再请选乙的人举手,有19人;最后请选丙的人举手,有41人。看来61人都作了选择,无弃权的。

这是我做过的一个测验。其结果竞显示出如此大的差异,选甲的只有一人(百分之一点几),选丙的人近70%。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我还曾做过多次类似的测试,结果大体相近。为何会是这样呢?

事实上,如果对丙比较了解了,自然能理解乙;若理解了乙,甲还会不清楚吗?这是从逻辑上讲,甲命题的价值最高。

从一般的感觉来说,甲给人留下的想像空间最小,而丙给人留下的空间最大。喜欢自由思考的人自然会更喜欢丙。

甲、乙、丙三个命题的性质是不一样的。甲是应然性命题,乙是实然性命题,丙是或然性命题。甲、乙都有定论,丙并无定论。然而,按一般的思维过程,定论是从无定论的问题研究那里来的,无定论命题包容性显然更大。

从或然性命题那里所直接获得的是实然性命题,其间有源流关系。

应然性命题又是从实然性命题那里来的,其间也有源与流的关系。

从学术探讨的角度看,或然性命题是入口处。入口后所获得之成果(定论)有层次之分,实然性命题处在理论层次,应然性命题处在应用层次。

为什么会有这样显著的差异呢?大体上可以这样说,一般而言,在定论与未定论之间,人们更喜欢未定论,在可思考余地的比较上,人们更喜欢余地更大的对象;在档次上,人们会尽可能站在较高的层次上。简而言之,人们更喜欢奇异、喜欢自由、喜欢飞翔。

这一测验似乎可以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一些重要的启示。

对于教学的进程有各式各样的分析,有各种各样的设计。但是一般情况下会有这样两个进程:一是由未定论向定论的过渡;二是由实然到应然的过渡。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学正是引导学生完成这两类过渡;这两种过渡都意味者认识的变化、认识的进展。对于认识的变化可以从多个角度考察。有感性到理性、个别到一般的过程,也有我们这里提到的过程。当然还需注意的是,教学不只是一个认识过程,它是学生和教师多方面心理演进的过程。虽然认识过程特别值得关注。

多种多样的教学设计大体上离不开这样两种过渡,实际的教学就在于我们如何去把握。学生总是从或然到释然,到实然,再到应然的,用哲学的语言说就叫做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说的也是同样的过程。我们根据什么设计教学呢?难道不是根据我们对过程的理解和把握来设计的吗?

设计常常进入程序,设计出一定的步骤,好的程序就有可能有好的效果。教学不能匆匆忙忙进入应然,有时候,那只是一种表面功夫,往往造成似懂非懂,不知所以然,往往堵塞了思维的充分展开。进入应然恰似水到渠成,水若未到,渠只能干等。仓促进入应然是一种不成熟的教学行为,可惜这种现象相当普遍地存在,甚至一些教学理论就有这样的毛病。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位“老师”谁来请,学生去请,可是老师有义务帮助学生去请。这位“老师”是从哪里来的呢?

有兴趣的东西才可能喜欢,比较喜欢的东西多半是对其有兴趣的东西。这个简单的提示也告诉我们学生喜欢什么。喜欢不喜欢也是比较而言的。学生比较不喜欢劈头盖脑突然来临的断言,尤其是那种指指点点、斩钉截铁的断言。

学生比较喜欢你告诉我或你让我明白道理,至于应当根据这个道理怎么去做,最好我自己去寻求,我自己去选择。也就是说,教师告诉我实然,应然由我自己去说、去想、去找。

如果教师的教学艺术更好一些,从或然开始引导学生思考或讨论,并且居然通过这种引导让他自己发现了实然,他会更高兴,更感兴趣,更加喜欢。

兴趣常常从新鲜感、好奇感、疑惑感那里来。那会是个什么样子呢?为什么是这样的呢?为什么不是那样的呢?如果自己居然也能思考,能发现了,兴趣就更加强烈了。

一般人是比较喜欢异乎寻常、出其不意的,学生更是如此。一切都那样习以为常,一切都板上钉钉了,还会增加多少兴趣?如果还加上教授的人板起面孔说话,那更可能让学生感到索然无味。讲得好的老师帮学生请来“老师”(兴趣),讲得不好的老师还可能赶跑“老师”(兴趣)。

再说,学问,学问,就是学“问”,学问就是从学“问”开始的。为什么那么高比例的学生相对比较喜欢或然性命题呢?这也表明,学生喜欢从学“问”开始。

从定义或概念开始,从结论开始,是教学不宜采用的。这既不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也不符合学生的情意变化规律。

“问”不只是一个技术问题。即使作为一个技术问题也十分不容易。学“问”当然包括了学习“问”的技术、技巧。同样面对一种现象或一个事物,有的人仅仅技巧高人一筹就可以迅速提出一连串问题,而有的人就只是木然面对。

有一次,我请学生围绕“学会关心”这个命题提出问题,也是训练他们如何提问,亦即引导他们学“问”。等了好几分钟,竟无人提问。于是我只好就范了,自己问了:“关心需要学吗?”“不学也可以会吗?”“怎样去学会关心?”“关心些什么?”“任何关心都会有积极效果吗?”“大约要学好久才能学得像个样子?”学生多少有点兴趣了,“原来,一个‘学会关心’还有这么多问题啊”!

这个事例进一步证明学生是喜欢问、喜欢面对问题的,这与70%的学生相对喜欢或然性命题的现象是相吻合的。

学“问”本身确实还不只是一个纯技术性问题,还有学生敢不敢问、愿不愿问、爱不爱问的问题。过分看重结果而忽视过程的教学可能使学生不愿问,过分威严的教学可能使学生不敢问,没有相当讲究的教学艺术学生很难做到喜欢问,而没有这一切,没有学“问”,真正的学问又怎能获得?

教学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设问,不只是设计一系列好的、引人深思的问题,而且创造优良的发问环境,让问题在此环境中繁茂生长,让学生与教师互问,乃至互疑互质。这便是一种很高的教学境界了。学生在“问”中习得学问,在“问”中获得结论,在“问”中扩大想像与思维的空间,在“问”中获得宝贵的学习兴趣(“老师”)。

人们常说的,也是常担心的结果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个“所以然”就是我们这里所说的实然,而“知其然”者之“然”常常就是我们这里所说的应然。只知道应当是这样,应当这样做,不知为什么是这样,根据什么应当这样做而不应当那样做。

一般的课程编制者会注意到实然性命题的地位,并不急着进入应用,并不急着交待应当怎样做,也可以说是不急着进入技术性问题。

教学设计并不只是一堂课的设计。从大的方面讲,还需有整个课程的教学设计;从小的方面讲,则还需有一堂课中某个环节的设计,或称环节设计。由这些环节设计组成一个链条,构成整个课程的设计。又由一堂堂课的设计组成一个大链条,构成整个课程的设计。

比如说,一堂课中需讲授两个实然性命题,并有相应的应然命题,那么,对每个实然命题宜有所设计,让学生真的知其所以然。

有经验的老师大半都明白,这还不算真的,在初知实然命题而进入应然之后,悟性较好的学生会返回来再思索那个实然,这才更靠近那个所以然了。教师的更加优秀还表现为能唤起学生的悟性,善于引导学生的悟性和回归。

布鲁纳有个“螺旋式课程”概念,后来被后现代所特别看重,并被借以形成后现代的“四R”方案之一的回归性(recur)。其实,有经验的教师都有意地进行回归或无意地实施了螺旋式课程,并在细节中体现出来,细节表现完美。

布鲁纳的教育思想实质上是看重实然命题的,但他并未忽视螺旋式教学的重要性,否则,恐怕后现代主义对之不会有多大的兴趣。布鲁纳对结构的看重实质上是对基本原理(大都是实然性命题表现出来)的看重,因为它是最便于迁移的。迁移的主要方向之一便是转换至应然性命题。

将教学及其设计中的问题联系及此可列述为三种情况:一是长时间停留在实然而不适时去迁移(转换于应然);二是过于急促地转入而不具有多少迁移的性质了,或者说转入后很难回首实然;三是缺乏迁移或转入应然之后的必要回归,构不成螺旋。迁移的方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但大凡有效的迁移应产生反迁移,一种特定的回归也形成特定的螺旋方式。

篇2

一、课前系统部分

(一)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部分的写作要求:三个操作要求:(1)分析《课程标准》的要求。(2)分析每课教材内容在整个课程标准中和每个模块(每本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3)分析高中每课教材内容与初中教材相关内容的区别和联系。

(二)学生分析

学生分析部分的写作要求:三个操作要求:(1)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2)分析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3)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行为。

(三)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部分的写作要求:三个操作要求:(1)确定知识目标。(2)确定能力、方法培养目标及其教学实施策略。(3)确定引导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教学选点及其教学实施策略。

A、述必须具备的四个基本要素:

行为主体 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老师,人们判断教学有没有效益的直接依据是学生有没有获得具体的进步,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任务。一般在写教学目标的时候行为主体可以省略,但格式必须注意如一般可以采取以下的表达:“通过??学习,能说出??”,“通过??学习,能分析归纳??”,而不是“使学生掌握??”“教会学生??”等表述方式

行为条件 行为条件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如“通过收集资料”“通过观看影片??”“通过本课学习”

行为动词 行为动词必须是具体可测量、可评价的。如知道、归纳、列举、感受、参加等等

表现程度 指学生学习之后产生的行为变化的最低表现水平,用以评价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达到的程度。

比如自己以前写的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教材第三目(行为条件),能够背写出(行为动词)的起止时间(表现程度),了解(行为动词)战争的经过和中国人民的反侵略精神(表现程度)

B、叙述最好有不同层次

根据《标准》,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差异性,按照教学内容,由低到高,由易到难,设计具有不同要求、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

C、过程与方法是什么?

对于过程与方法,真的存在很大的误区,以前写过程与方法,往往写的是:讨论法、合作探究、资料收集等,其实这些只是教师采用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根本不能作为学生要获得的能力目标。三维目标中过程与方法是指具体的内在的学习思维的过程,如搜集资料的过程与方法、探究问题的过程与方法、辨析史料的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学学生应该达到的目标是“学会如何收集”“学会如何探究”。(这是以前教学的薄弱环节,也是以后教学必须重视的内容,学生应该学会基本的历史思维的方法)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部分的写作要求:两个操作要求:(1)确定本堂课的教学重点。(2)确定本堂课的教学难点。

(五)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部分的写作要求:介绍进行课堂教学所要采取的方法与技巧。

(六)教学用具

教学用具部分的写作要求:两个操作要求:(1)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准备。(2)教学用具的设计与准备。

二、课堂系统部分——教学过程

(一)课前探究部分

课前探究部分的写作要求:设计出引导学生进行课前准备和探究的方案。

(二)导入新课部分

导入新课部分的写作要求:设计出每节新课的教学引语,教学引语要起到“凝神、起兴、点题”三个作用。

(三)师生互动部分

师生互动部分的写作要求:(1)设计出每节新课的教学结构(板书结构)。(2)写出每步设计的设计目的(设计意图)

此外,在教学结构设计中要注意体现下列6个要求:(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2)从学生的问题出发营造教学情境,设计教学问题并引导学生探究、解决问题。(3)设计出师生互动方式。(4)争取准备两、三种针对不同群体学生的教学安排。(5)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处理,发掘出教材内容之间的内存逻辑联系及育人作用。(6)课堂教学要减少统一讲解,增加学生的自主探究,增加学生的分组活动。

(四)课堂总结部分

课堂总结部分的写作要求:(1)设计出针对教材知识内容的系统的回忆巩固问题及方案。(2)设计出发散、扩展、升华学生思维的问题及复习巩固方案。

(五)课后作业部分

课后作业部分的写作要求:每节课设计10道单项选择题(选择题突出对教材知识点的记忆、理解与掌握),1道材料解析题(材料解析题突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1道问答题(问答题突出学生的概括能力,分析、比较、评价能力。)

三、课后系统部分——教学后记

教学后记部分

教学后记部分的写作要求:(1)评价出你的每节课的教学设计的实施结果。(2)对你的每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及时的修改、补充、完善。(3)写出你的教学感想、心得、体会。

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区别

我们用表格形式将教案与教学设计进行比较从中可以看出,从关注“具体的教材教法的研究”转变为关注“以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的教学策略研究”是从传统教案走向现代教学设计的根本转折点,我介)只有弄清了二者的区别,才能够真正理解并掌握现代教学设计的理念和技术,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会将二者混淆。

①脉络要“准”——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

②目标要“明”——是教学设计的“方向”;

③立意要“新”——是教学设计的“灵魂”;

④构思要“巧”——是教学设计的“翅膀”;

篇3

本课题是在学习原子结构和元素概念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的过程。本课题难点比较集中,有微观表征:电子的分层排布、离子的形成;有化学用语:原子结构示意图、离子符号;也有把宏观与微观架起桥梁的知识: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这些内容是引领学生把学习注意力由宏观世界转到微观研究的重要过渡,为学生探求宏观物质变化的奥秘打开了一个微观领域的窗口,是引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和向往,是培养学生对微观世界学习兴趣的一个很好的素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道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难点)

2.了解离子的形成,初步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重点)

3.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涵义及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想象、猜想探索证明归纳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

2.观察l~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归纳小结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3.探究分析NaCl的形成过程,了解离子的形成,初步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对微观世界学习的兴趣。

2.唤起学生对科学的好奇与向往。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教师富有感情地朗读学生作品──科普小论文《漫游原子世界》,巩固原子结构的知识。

附文:我是一个小小的电子,我在原子里围绕着原子核不停地转动,虽然空间很大,但我和我的同伴总想挣脱原子核的吸引。可是原子核这个小老头很有能耐,虽然只占原子的一丁点空间,里面却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中子不带电,质子带正电,正好把我身上的负电深深吸引。

2.设问:原子核外电子是如何运动的呢?它们能否挣脱原子核的吸引呢?

二、引导探究核外电子的排布

1学生猜想:核外电子是如何运动的?

2.学生交流:向你的同学说一说你想象中核外电子如何运动?

3.探究证明假设:阅读课本图文。(把图4-9“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示意图”制作成挂图,借此引导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理解电子分层排布)

4.归纳结论: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5.教师启发:科学家在探索原子核外电子运动时,也经历了假设、猜想的阶段,然后通过科学的手段、借助先进的仪器进行实验测定、检验而得到真理的。那么电子为什么有的排在第一层?有的排在第二层?各电子层上电子数目有什么规律?(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后,进一步启发学生对电子排布的通想,提醒学生到高中后还会有更深入的研究,有兴趣的同学可自己查阅有关资料)

6.学习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的意义:

7.练习巩固:向你的同桌说一说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

8.展示挂图: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学生观察、互相讨论、归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元素

最外层电子数

元素化学性质

稀有气体元素

8个(He为2)

比较稳定

金属元素

少于4个

不稳定

非金属元素

多于4个

不稳定

9.教师设问: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He为2),达到稳定结构,故化学性质比较稳定。金属元素原子和非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未排满,要趋向稳定,怎么样才能达到目的呢?(制造探究情境,诱导学生下一步的探究)

6.引导提问:离子是怎样形成的?什么叫离子?如何区别阳离子和阴离子?离子符号的书写应与原子有什么不同?

四、小结练习,诱发思考

1.小结:在本课题,我们学了什么?

2.练习:课本习题。

教学设计说明

过去由于过分追求知识和能力目标,忽略过程和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课堂教学设计上,教师往往注重知识的灌输和解题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需要比较忽视。于是基本上是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教师把一个个的知识点教给学生,学生记住结果并会应用解题就行了。课堂上缺乏师生之间的感情共鸣,显得苍白乏味,学生学习方法不灵活,死记硬背,知识掌握不牢固。

在新的教学理念驱动下,本课题的教学设计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设计了多个探究活动,创设了多个学习情境,利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开展课堂活动:(1)欣赏科普小论文《漫游原子世界》,以轻松活泼的形式、生动形象的语言巩固了原子结构知识,同时提出“校外电子是如何运动的”“电子能否挣脱原子核的吸引”等问题,自然入了本课题的学习;(2)让学生猜想质疑核外电子运动,再借助挂图(课本图4-9“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示意图”)帮助学生树立空间概念,探索、理解电子的分层排布;(3)通过学生角色扮演活化氯化钠形成的过程,强化学生的探究欲;(4)利用图示把钠原子和氛原子发生电子转移形成氯化钠的过程简明呈现,帮助学生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飞跃(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应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若学生难以接受,可按教材要求简化过程);(5)借助观察挂图“l~18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以表格形式进行知识类比,归纳稀有气体元素、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目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这样处理能化难为易,变枯燥为乐趣,变结论性知识为探究性学习,让学生饶有趣味地、自主地进行科学探究,使生硬的化学概念变得栩栩如生,易于理解。学生逐渐对学习化学产生渴望之情,能主动参与探究,建构新知,从而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科学态度和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

本课题设计主脉清晰,重点突出,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设计教学过程,学生参与度高,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点评

选取核心概念──离子为研讨课,内容比较抽象,难度较大,富有挑战性。本设计体现了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科学探究的设计和培养。实施教学过程中,不但知识与技能目标得到较好的落实,而且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也得到较好的体现。课堂设计充分挖掘教材,尤其重视课堂活动设计,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而富有吸引力。

1.探究活动设计:(1)欣赏科普小论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本课题学习欲望。(2)猜想、交流、探究校外电子如何运动,体现对学生合作精神和科学探究的培养。(3)角色扮演离子形成的过程,生动活泼,达到校理想的学习效果。

2.扩展学习设计:元素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研究采用表格设计,体现了推理、归纳、分析能力的培养。

来源:人教网华南师范大学化学系钱扬义点评

三、探究离子的形成

1、提供信息:①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②钠和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学生表演:两个学生通过观察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别扮演销原子和氯原子(头上贴元素符号,身上贴最外层电子数目的“电子”),其他同学当裁判。(表演的形式活泼而又巧妙地考查了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理解,学生热情高涨地参与,课堂活跃起来)

3.学生讨论;要趋向稳定结构的钠原子和氢原子该如何变化来达到稳定呢?设计一个方案。(生动的情境、求知欲的驱使,学生积极设计多种方案:①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中三个电子转移到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使双方最外层电子数平均,分别为4。②氯原子的最外层七个电子转移到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使双方达到稳定结构。③钠原子的最外层一个电子转移到氯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使双方达到稳定结构。这样,较好地暴露了学生的原有思维,有利于教师更有针对性地进行点拨引导,对于方案①,教师要让学生分辨生活中的平衡与化学中的稳定的区别;对于方案②、③,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分析发生这两种情况的难易程度)

篇4

任课班级:九(1)班

人数:48人

任课老师:韩益强

教学

内容

1、耐久跑

2、柔韧性练习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掌握耐久跑的正确姿势。

2、学生能够掌握自己的跑步呼吸节奏,提高跑的耐力素质。

3、培养学生坚强意志和竞争意识。

重点

途中跑呼吸节奏与正确姿势

难点

克服“极点”

顺序

教学内容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组织与要求

1、课堂常规

2、小游戏,错位转

1、师生亲切问好

2、提出问题

3、宣布课的内容与目标

1、向老师问好

2、积极回答问题

3、注意力集中

××××××

××××××

××××××

××××××

1.绕圆慢跑

2.兔子舞

3.原地摆臂练习

4.原地快跑练习

5.原地高抬腿练习

1、教师讲解并领跑

2、讲解示范后领跳,观看和引导

3、讲解示范并用节奏指挥

4、提醒学生注意呼吸节奏

1、听讲解

2、观示范

3、做练习

体验练习

2分钟匀速跑

1、讲解耐久跑动作要领并示范

2、口令指导学生练习

3、巡回指导

1、认真听老师讲解动作要领

2、按要求进行练习

3、学生展示

要求:注意掌握呼吸和节奏

合作探究

分组5分钟“争当旗手”变速跑

1、讲解跑的要求和路线

2、出示各种柔韧性练习方法

3、组织学生分组练习

4、、巡回指导

1、按要求进行练习

2、小组长组织练习

3、分组讨论:如何克服“极点”

要求:1.注意掌握呼吸和节奏

2.敢于克服“极点”

展示提高

分组测试

1、讲解测试方法和要求

2、组织学生进行测试

1按要求进行练习

2、各小组汇报测试成果

游戏:迎面接力

1、讲解游戏方法和规则

2、给出接力棒

3、组织学生比赛

1、自主讨论游戏方法和规则

2、主动积极参与游戏活动

000

xxx

000

xxx

1、舞蹈放松

2、谈感受

1、组织学生听音乐放松

2、小结

3、宣布下课

1、学生生听音乐跳舞进行放松

2、谈感受

3、归还器材

散点集合

场地

致远楼小广场

影响1个

红旗1面

篇5

教学过程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1B-0051-02

一、教学背景

这是笔者在海门市“学程导航优化课堂”展示活动中的一节公开课,教学内容为: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四章第一节《变量》。本班学生成绩较为平衡,基本没有不合格的现象,不少学生在学习上好胜心强,乐于学习,勇于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思维灵活,有较好的学习习惯,课堂参与度高,回答问题积极主动,同时小组合作的意识较强,合作效率高。

二、教材分析与处理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本节课虽是一节概念学习课,但绝不仅仅是概念的学习。世界是运动变化的,函数是研究运动变化中数量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而变量是函数学习的开端,让学生通过丰富的问题情境,感受不同事物的变化过程,由此确定第一个教学目标。学习一个新的概念重要的是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体会其中蕴含的思想和方法,由此确定第二个教学目标。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变量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变量的变化会引起其他变量的相应变化,这些变化之间存在对应关系,由此确定第三个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1.通过丰富的问题情境,感受不同事物的变化过程,了解常量和变量的概念,并能从具体问题情境中识别常量和变量。

2.经历常量和变量的概念形成过程,体验由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方法,为后续函数的学习奠定基础,并积累概念的学习方法。

3.经历对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探究,进一步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活动充满探索与创造,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

(三)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数学概念,不能把定义直接抛给学生,让他们死记,而必须要重视概念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概念。本节课从生动有趣的故事“乌鸦喝水”引入,让学生体会变化过程中蕴藏的数学道理,体会很多数学概念是从生产和生活实际中抽象出来的;再通过课堂上的交流与讨论,再次经历概念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同时设计一些开放式的问题,引导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理解概念的内涵。

(四)教学重点、难点、方法、手段

教学重点:感受不同事物的变化过程和概念的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对不同事物变化过程的认识。

教学方法:以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为主,通过小组合作理解常量与变量的含义,体验数学活动中的探索与创造。

教学手段:学习单、多媒体辅助教学。

三、学习单

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课前、课后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课前我使用学习单指导学生预习,要求学生提前了解知识,为课堂上理解、运用知识打下基础。在问题的选择上,尽量选取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例子,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来源于生活。学习单内容设计如下:

一、学习内容和要求

内容:书本第93~95页“14.1.1变量”。

要求:①边看、边想,并用红笔划记和圈注重要内容和关键词语。

②在学习单右侧写下你的疑惑与感悟。

(疑惑与感悟: )

二、导学提纲

1.列举生活中一个量随另一个量变化而变化的现象。

2.【问题1】 在一根弹簧的下端悬挂重物,改变并记录重物的质量,观察并记录弹簧长度的变化,探索它们的变化规律。如果弹簧原长15cm,每2kg重物使弹簧伸长1cm,设重物质量为mkg,受力后的弹簧长度为lcm,怎样用含m的式子表示l?

先填写下表:

你发现:l= 。

【问题2】一辆小轿车在高速公路上匀速行驶,行驶路程s(千米)与行驶时间t(小时)的关系记录如下表:

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数值发生变化的是哪些量?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思考:在这两个问题中,是用怎样的方式来描述变化过程的?)

【问题3】小李用一根20m长的绳子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他发现改变等腰三角形的底边时,等腰三角形的形状也在变化。设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xm,腰长为ym,那么等腰三角形的腰长y用含x的式子可表示为 。

概括:以上三个问题有什么共同之处?

归纳:在一个变化过程中,

为变量, 为常量。

应用:问题1中常量是 ,

变量是 。

问题2中常量是 ,变量是 。

问题3中常量是 ,变量是 。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请同学们观看乌鸦喝水的视频,并提出要求:

(1)观察瓶中水位的变化过程,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个变化过程。

(2)请你举例说一说生活中一个量随另一个量变化而变化的现象。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小故事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发学生感受事物之间的互相转化,继而揭示课题)

(二)任务驱动

1.小组交流,内容:学习单中“导学提纲”。

(教师提出讨论要求,然后参与讨论,关注交流情况。在小组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2.展示:学习单中的【问题1】,先填下表:

你发现:l= 。

【问题2】(题目略)在这个变化过程中,哪些量的数值发生变化?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帮助学生总结:在这两个问题中,是用怎样的方式来描述变化过程的?

并追问:(1)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有始终不变的数值吗?

(2)说一说你是如何得出s与t的关系式的?

【问题3】等腰三角形的腰长y用含x的式子可表示为 。

追问:有没有其他方式可以描述一个变化过程?

3.讨论:以上三个问题有什么共同之处?(鼓励学生尽量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教师即时点评,并请其他小组补充)

归纳: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数值发生变化的量为变量,数值始终不变的量为常量。

(本环节设计意图:创造一种环境,让学生能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的回答可能较为发散,我们应当肯定学生的各种合理的答案,即使描述不到位,也可以请其他的学生补充,而不能教师包办。在探讨交流的过程中,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并引导学生去探索、创造,比如通过几个问题的分析、即时追问,向学生展示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锻炼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三)学习展示

1.小丽去买笔记本,笔记本的总价Q(元)与笔记本的数量x(本)之间的关系记录如下:

则用含x的式子表示Q为:Q=

2.在我校秋季田径运动会50米比赛中,我班选手李华的平均速度为v(米/秒),时间为t(秒),那么用含v的式子表示t为 。

3.李老师带领y名学生去游览江海风情园,已知成人票每张80元,学生票每张30元,写出购买门票的总费用w(元)与学生人数y(名)之间的关系式 。在这个变化过程中,常量是 ,变量是 。

(设计意图:安排的三道练习都是围绕确立常量与变量之间关系的表达式,但其侧重点不同:题(1)侧重于学生对表格式问题的理解,建立表达式;题(2)侧重于对简单文字形式的理解以及确立表达式;题(3)侧重于在较复杂的2个研究对象的习题中建立表达式,层层递进,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新知,巩固新知)

(四)拓展延伸

比一比:每个小组在①y=-8x;②y=8x+3;③y=-8x+3中选择一个式子,设计一个可以用这个式子表示两个变量之间数量关系的实例。比一比哪个小组设计得既快又好。式子: 。

实例: 。

(设计意图:安排开放题,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教师提示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描述,激发学生的思维)

(五)矫正总结

说一说:1.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何快速而又准确地识别常量和变量?

2.描述一个变化过程有哪些常用的方式?

想一想:从本节课中,我们发现了列表达式的哪些方法?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认为应该如何进行概念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思考和小组交流,让学生回顾整节课的学习活动及学到的知识、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品尝收获的喜悦,促进学生技能的形成,培养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同时让学生树立“既要重视结果,更要重视探索过程”的意识)

(六)课堂作业

1.书本作业。2.按学习单预习《14.1.2函数》。

五、教学反思

1.《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所以,教学情境的创设要贴近于生活,可以取材于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实例,也可以来源于学生耳熟能详的故事。本节课创设了“乌鸦喝水”的情境,学生都知道这个故事,但从这个故事中提炼出数学知识却是学生没有想到过的,通过这个例子,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2.课堂中运用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参与学习的机会,关注到了全体学生的发展,照顾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允许不同思维方式产生不同的理解和方法。本节课在课前的预习板块、课堂的提问环节都注重了学生之间的共同探讨、合作交流,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了合作、交流、倾听,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3.教学过程符合学生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认识过程。首先是课前的自主学习,让学生初步感知学习内容;然后教师通过课上的交流、讨论和展示,让学生再次经历概念的发展和形成,并适时追问,引导学生反思和总结,使数学思想和方法得以凸显;再通过开放式问题的解答与合作设计,从多个角度实现知识的深层感悟;最后通过全方位的反思,使知识和方法得以内化和升华。

篇6

《纸盒城堡》是湘版《美术》实验教材第五册第十课。城堡是中世纪欧洲的建筑文化。它汇集了罗马式筒形圆顶和哥特式尖顶的建筑风格,总带有一抹神秘而华丽的色彩。它们或是矗立在高崖之上,或是屹立于平原之中,或是与江湖相伴,或是一圈如带的护城河环绕其周,总之风光旖旎,让人神往。一般人关于城堡的概念,都是在童话中形成的。

儿童的“城堡”世界正是如此,打开学生想象之门,走进创造活动的“城堡”世界,有的是神秘的“城堡”,有的是快乐的“城堡”,有的是科幻的“城堡”,本课学习就是给予他们建造“城堡”的舞台,尽显他们一个个充满幻想的小天地。

这一课所选用的主要制作材料是废旧纸盒。生活中商品包装盒的形状,色彩,材料多种多样,学生运用纸盒组拼创造,自己动手,发挥想象,实现自己接近生活,创造生活,敢于创新的美好愿望。巧用,巧堆,巧饰,巧玩纸盒,无疑对发展学生的健康情趣,培养创造性思维及设计意识有极大的帮助。本课学习以纸盒组拼活动为想象创造载体,组拼想象空间广阔的童话中的“城堡”,能极大地发展学生的个性思维和童趣。

本课是学生个体制作和集体组拼的活动课。学习活动选用材料简便,方法灵活,过程具有情境性,并且便于活动的展开和扩展,个体创造的成功感与集体合作的成就感均能得到直接的体验和感受,符合三年级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创造愿望。

二、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就向长跑一样,刚开始大家都差不多,经过一段时间后,各人的实力就逐渐显露出来,逐渐开始拉开距离。三年级是一个关键年段,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开始出现。有些学生很可能就在这个年段成为了学困生。

1.每个家庭智力背景有差异。这里说的智力背景并不单指与生俱来的遗传智力,更多的是后天可以改变的一些东西。我们都知道,孩子的可塑性大、模仿性强,他很多的习惯都与家庭有密切的关系。家庭教育的特点是潜移默化的教育,家长并不只是在教育孩子时才教育孩子的。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孩子的教材。这也正是身教重于言教的原因。

2.孩子的学习习惯有差异。班级里有一部分学生学习习惯相当好,上课时专心,作业专注,所以作业速度很快。可同时也有一部分学生上课的时候,默默无闻,你讲什么充耳不闻,做作业的时候却磨蹭、拖拉。正是因为孩子学习习惯上的差异,而造成了学习效率的一种差异。我们允许个体之间有差异,但是差异太大时就要反思:是不是自己的孩子在学习能力、学习效率上有问题。

三、教学设计

四、教学反思

本课是湘版美术三年级第10课纸盒“城堡”。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利用废旧纸盒进行立体造型,感受集体合作创造生活,创造美的乐趣;2.用纸盒组拼城堡和建筑物的基本方法,提高动手制作能力,促进实用设计意识的形式;3.培养立体空间想象能力,体现团结协作的好作风。教学重点是:利用废旧纸盒组拼城堡的过程。教学难点是:组拼出有个性,有特色的建筑物。

由于本课是由儿童熟悉的纸盒来制作纸盒“城堡”(自制玩具),难度一般,有新鲜感,因此,学生大都能够轻松、愉快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把握表现对象的形象特征,同时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就可以得到生动活泼,与众不同的“城堡”效果。

在教学中学生兴趣浓厚,制作中学生对于“城堡”外形的奇思妙想层出不穷。但在教学中我发现在小组合作制作的过程中,个别小组在分工过程中不合理或是各自制作,没有体现合作精神。这点值得我深思为什么学生会这样呢?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他们更加体验到合作学习的乐趣。

篇7

①电子白板课件创设交互式学习情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②电子白板多种功能的综合运用让学生在不断挑战的学习情境中掌握书写和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③引进微课,发挥新技术在写字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教材分析

《菜园里》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识字(二)中的第三课。本课有九个词语和一首儿歌,词语是菜园里各种蔬菜的名称,儿歌描述了一些蔬菜的特点。利用插图帮助学生认识蔬菜及蔬菜的名称。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在生活中学语文,培养观察能力。在朗读中丰富学生对蔬菜的认识,巩固生字、新词。

学情分析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尤其是城市中的学生来讲,他们对一些蔬菜比较陌生,虽然每天家长都会为孩子烹饪各种蔬菜, 但多数家长都是把烹饪好的菜肴摆在孩子面前,而很少让孩子比较、认识、分析蔬菜的特点,因此,学生们根本不知道在菜园中生长的蔬菜是什么样的。

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本节教学的每个环节都能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尤其电子白板课件的使用能够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倍增。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14个生字,会写“卜、又、心、风”4个字,认识1个笔画“卧钩”和一个偏旁“几”,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认识一些蔬菜名称的汉字,了解有关蔬菜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借助拼音正确朗读课文,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菜园情境,读准字音,了解儿歌内容,并在游玩中自主、合作、探求知识,潜移默化地吸取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自主识字的兴趣,培养正确的审美意识,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环境与准备

课题、九种蔬菜和卡通篮子板贴,磁性田字格,SMART电子白板课件(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知识合理整合,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①激情导入,将学生带入创设的情境。

师:同学们,爸爸妈妈平时都带你们去哪儿玩?去过农场吗?(学生回答)那么,这节课我们就和雯雯小朋友一起到开心农场去体验生活。(学生观看丰收的视频)

②揭示课题,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③讲授“菜”“园”二字,介绍识字方法。

教师呈现“菜”“园”二字的部件,点击出方框形的栅栏,并利用克隆功能,直观理解“园”(如上页图1)。

④学生动手操作,区别“园、圆”(如上页图2)。

设计意图:生活是教学的源泉,也是学生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教师从认识生活入手展开语文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时,从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出发,首先尊重他们的认知经验,随后在经验的空白处适时地给予填充,营造学习语言的环境,使其不知不觉理解词义。

2.汇报交流,自主识字

①出示图片,自由认读。

用课件呈现蔬菜图片,先让学生认识蔬菜,再利用消失功能使图片消失,接着出示注有拼音的蔬菜名称,引导学生认读。

②利用放大功能,指导学生对轻声等音节的读法。

③去掉拼音,学生认读词语。

利用聚光功能(如图3),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同桌自由读、齐读等多种方式,激励学生自主学习。

④识字,写字。

首先利用照相功能,使学生的注意力聚焦在“萝、卜、豆、角”这几个字上,要求他们记住,并谈谈识记方法。接着,推送微课,学生观看微课学习“心”字的书写方法。最后,利用手机拍摄学生的作业,并传输至屏幕,及时反馈。

设计意图:教师事先将“心”字的书写教学拍成微课,这样既能让学生清楚直观地了解书写过程,也能解决在课堂上因教师身高等多种原因挡住学生视线的问题。另外,教师利用手机当堂拍下学生的书写作业,及时发送到计算机上给予反馈,有效地指导学生书写。这一环节充分发挥了新技术在低年级写字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⑤展开“找图片”游戏。

先由“雯雯”(课件中的小女孩)介绍游戏规则。

师:现在我要选两位同学,我们来比比在规定的时间内谁找对的图片最多。

设计意图:结合生活的游戏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根据汉字的特点,选择识字方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学习中,教师只起引导的作用,学生是认读生字的主角。

3.自主探究,理解儿歌

①学生先观看课文范读视频,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

②教师采用自由读、指名读、比赛读、挑战读、师生齐读等多种形式检查读书效果。

③理解儿歌内容,说说蔬菜的特点。

我会连――要求学生给蔬菜涂色连线。

我会说――利用“遮幕”功能让学生观看南瓜的成长,体会“南瓜越老皮越黄”。然后将幕布拉开观看小树的成长,并用“橡皮擦”功能,呈现“小树越长越高”。最后要求学生用“越……越……”说话。

我会放――让学生动手操作,将萝卜、茄子拖动到相应的菜地,最后由农民伯伯给出正确答案,呈现整片萝卜地和茄子地。

设计意图:各环节形象再现使学生从生活中获得了认知,语言能力也在认知中得到了发展。以读为依托,以识字为轴心,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线,将生字、新词进行整合,形成知识链,使识字教学在多层次、多形式的活动中得以落实,同时,使学生在认读的过程中进一步识字,并尝试运用语言。

4.拓展练习,巩固识字

①创设情境,让学生拼读菜名。

师:这节课同学们的表现都很棒,今天晚上,开心农场的叔叔、阿姨们要请你们去“娃娃餐厅”吃饭呢!咱们一起去看看都有哪些好吃的。(学生带着好奇心观看)

②让学生用“我喜欢吃……”的句式说话。

③要求学生把自己喜欢的菜肴介绍给大家,同时学生上台点菜,将菜肴放到餐桌上。

设计意图:先放大菜单,让学生借助拼音读菜名,然后呈现美味的菜肴,由学生亲自拖放到餐桌上,既拓展了识字教学,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此环节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动手能力、参与能力,打破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解决问题,体现了愉快教学的特点,是一节真正符合素质教育的新课堂。

教学反思

教学本课,我创设了让雯雯小朋友带我们去开心农场――天然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体验生活的情境,把学生带进漂亮的菜园里;然后利用电子白板的功能和有趣的游戏,引导学生学会本课生字,熟悉本节课要学习的蔬菜名称;接着充分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以个体学习为主,让学生亲身参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从而了解蔬菜的特点;最后进行教学拓展,随雯雯进入“娃娃餐厅”,将他们先前采摘的蔬菜烹制成一道道美味的菜肴,并向大家介绍自己喜欢的菜肴。这样把游戏和课堂相结合,让学生乐学、爱学、自主地学,符合一年级语文轻松、愉悦的教学方式。当然,教学还存在着许多的遗憾和不足,如学生认字后,在写字环节的时间较少,导致学生写字部分没有更好地完成。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会更加规范自己的教学,打造自己的课堂特色,让基于信息技术的课堂成为孩子们学习的乐园。

点 评

本节课是小学一年级看图归类识字课的教学设计。教者设计的教学目标有三个,其中“熟悉表示蔬菜名称的汉字,了解有关蔬菜的特点”为本课教学的重点。单从语文教学的角度来看,教者设计的教学目标单一、明确;教学内容由浅入深、容量适中;教学环节环环紧扣、清晰明了;教学流程自然流畅、可操作和参与性强。

从语文教学角度而言本课有两个特点:一是关于教学内容和容量的选择。根据城市孩子很少甚至根本没有进过菜园,对各类蔬菜的认知很欠缺的情况,教者确定本节课只认识14个字、会写4个字。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做到了因人施教。二是关于教法的选择。正是因为对学生的充分了解,所以教者抓住一年级孩子好奇心和求知欲强的特点,设计了多种形式的朗读,同时让学生动手操作,而且读儿歌更是一年级学生的最爱,让他们在兴趣和快乐中认字、识字,了解各种蔬菜的特点。同时,教者采用拆分法,教会学生认识“菜”“园”二字;采用克隆法,教会学生区别“园”“圆”二字,这更见教者设计的用心和教学的智慧。

篇8

关键词:认识美;走进美;发现美;欣赏美;审视美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6-0193-02

教学目标:1.理解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和结构层次。2.引导学生认识美,理解真正的美,发现身边的美并激发他们去创造美。

教学设想:1.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愿望,利用多种美激发学生,在朗读和赏析中认识和体会美。2.立足书本,面向生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语文观。3.一课时。

一、导入课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师生对话分享美:师: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那么,现在请你们擦亮自己的眼睛,观察一下老师给你们准备的图片,用你的语言说说它们的美在哪里,如:“我看到彩虹的美——它色彩绚烂,气贯蓝天……”学生观察后发言。师生小结:我们分享了:自然美,艺术美,劳动美,拼搏美……

二、走进作者

1.学生根据自己的了解说说培根。

2.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培根的相关资料。

三、走进书本,自主学习

1.初读课文,认识“美”,活动如下:①大声朗读,注意读准字音。滑稽、愧悔、德行、颜色。②文中作者围绕着“美”,提出了哪些观点?如: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加华丽;美貌的人并不都有其它方面的才能;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只有这样的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③请按“引论-本论-结论”给课文划分层次。引论:(1)提出中心论点:美德最美。本论:(2-4)具体论述美德最美。分三层:第一层:(2)“内在美”是人生最重要的。第二层:(3)“最高的美”是行为之美,即美德之美。第三层:(4)对比,进一步强调美德最美。结论:(5)重申论点,勉励世人。

2.再读课文,梳理“美”默读文章小组讨论,文章共写了哪几种“美”?这些“美”各有什么特点?

3.深读文章,品味“美”。①课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分别证明了什么?②作者层次清晰,有理有据的阐述了他眼中的美,你有没有发现作者的美呢?(准确精练,隽永含蓄,充满智慧的语言)。③找出你喜欢的句子,仔细品析思考,从中寻找美的真谛。(我喜欢句子?摇?摇 ?摇,因为?摇?摇 ?摇。)提示:从修辞、语言、对你的启发和你的感受入手。

4.齐诵文章,识记“美”。有感情地齐诵文章,感悟并识记充满哲理和智慧的语言。

四、联系生活,识别“美”

1.列举生活现象,哪些美,哪些不美,并说明理由。教师用多媒体出示各图片。

2.阅读短文《给美丽做道加法》,说说你对中学生之美的新看法。美文赏读:《给美丽做道加法》说说启示:就像平静的湖面落下一枚银币,突然的声响,惹得满教室的花朵晃动起来。靠窗那排坐在最后的同学,弄碎了一块小镜子。这是上午的第二节课,同学们正进行课堂练习。初冬的阳光从窗外涌进来,流淌在摊开着的课本上的字里行间。老师在教室的课桌间来回踱步,沙沙的写字声编织成了美妙的乐音。一面姑娘心爱的小镜子掉在了地上,摔坏了。教室里有了低低的议论:“臭美惹的祸!”“上课怎么能照镜子?”“肯定挨批了。”“看老师怎么办!”老师没有言语,他静静听着学生们的小声议论。这些孩子们呀,全是十五六岁的年纪,又是旅游专业的新生,平时就甚是活泼,现在乍一发现新鲜事,自然就像被吵醒了的一窝小雀鸟,三五分钟怕是很难安静下来了。老师的心里笑着,他知道她们在等讲台上的反应。其实,学生开始做练习后不久,老师就发现那位学生悄悄摸出了一面小镜子。她将镜子偷偷压在作业本下,写几笔就照一照。老师把这一幕都看在了眼中,想提醒她,但一时又没有想好合适的话,现在经学生们一催化,他忽然有了一个灵感。他微笑着开口提出了一个问题:“谁能说说平面镜的作用?”“反射。”全班同学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是啊,”老师说,“同学们,几分钟前,我们教室里56位同学变成了57朵花,有一个同学借镜子反射出一朵。但是,镜中的花是虚的,镜片只能反射美丽,并不能增加美丽。要增加美丽或者让美丽永久不变,我们惟一的办法就是我们一次次为进步做努力,一次次对自己的目标不轻言放弃,或者,一次次向我们的周围伸出自己温暖的手……而此刻,对坐在教室的你来说,帮助你增加美丽的是你桌上的书本。”当天晚自习时,照镜的小女孩在日记中写下了这么一句话——给美丽做道加法。

五、发现、创造“美”

1.将目光投向周围,去发现周围同学身上的一点美,对他她说一句话:同学,我要对你说:——

2.将目光投向学校,去发现一些美:例如:沸腾的操场上,同学们在呐喊、嬉戏、吃零食、聊天……只有九(2)班的张雪同学坐在操场的一角,全神贯注地读书。她读得那么专心,还不时停下来做笔记,好像完全没有听见周围嘈杂的人声。我望着她沐浴在灿烂阳光下的安静的身影,为这种积极学习的美而深深感动。昨天,运动会上九(5)班代大军、尚敏、刘银山、杨铎、唐朋等同学在长长的跑道上挥汗如雨,那种坚持是美,那种力量是美,那种为集体荣誉而拼搏也是美。运动场上为运动员呐喊助威的同学们在集体取胜后,相互以不同方式祝贺时,那种伟大的团队精神更是一种美。

六、审视美

1.让学生用 也是一种美说话,看看他们对美有哪些新的看法。

2.学生观赏:近期运动会照片;感悟他们身上的美。多媒体展示。

七、各抒己见

在生活中我们如何发现美、创造美?

八、课堂结语

篇9

依据教材特点,针对低年级儿童实际,设计并实施以下教学策略,使学生的想象与语言同步发展。在本次教学设计中还注重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积累与运用的能力,并重视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达到“会认字、会写字、会读书、会背诵”的目标。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背诵课文。

【教学流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谈话:你们喜欢荷叶吗?请你和同桌说说为什么喜欢荷叶。

2.同桌互相说、指名说。(注意指导学生把句子说通顺。)

3.教师板画几片荷叶。(简笔画)

过渡:小朋友们,你们这么喜欢荷叶!课文中的几位小伙伴也很喜欢荷叶。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看看它们是谁?它们为什么喜欢荷叶呢?

二、感知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拼读课文,标出生字、自然段,把课文读通顺,遇到难读的词句多读几遍。

2.同桌一起拼读生字,互相纠正字音,交流难认字怎样识记。

3.教师出示字卡,指名拼读、开火车读,教师重点指导“晶、停、坪”的字形,重点指导“篮、蹲”的字形。

4.重点指导写“朵、机、美”这几个字。(“朵”和“机”注意偏旁的变化,“美”字注意上部分。)

三、再读课文,培养习惯

1.自由读课文,在读懂的地方作上自己喜欢的符号,在读不懂的地方作上“?”号。

2.同桌互相交流读书收获,互相质疑。

3.教师组织交流:

(1)梳理疑问,指导释疑。

(2)课文中,哪些小伙伴喜欢与荷叶交朋友?

(3)把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的图片张贴在相关位置。

四、深入学文,朗读感悟

(一)学习第一段

1.指名朗读第一段。

2.提问:课文里怎样写荷叶的样子?(“荷叶圆圆的,绿绿的。)

(1)形状是“圆”的;

(2)颜色是“绿”的。

3.说说生活中你见过的荷叶是什么样子的?(指导学生从形状、颜色、触觉、嗅觉等方面展开说。)

4.指导朗读。(突出“圆圆”“绿绿”这两个关键词。)

(二)导学第二段

过渡:小朋友,你们身边的荷叶真美呀!我们继续来读读小水珠在荷叶上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2.出示句子:

小水珠说:“荷叶是我的摇篮。”小水珠躺在荷叶上眨着亮晶晶的眼睛。

3.指导学生怎样读懂一段话。

(1)数一数这段话有几句。

(2)读读每句讲了什么。

(3)认真想想读不懂的地方。

4.按照以上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学习第二自然段。

(1)第二段有两句话。

(2)第一句讲小水珠怎样说的,第二句讲小水珠怎样做的。

(3)重点指导释疑:小水珠为什么说荷叶是它的摇篮?

5.指导朗读(在尊重学生个性体验的基础上,以角色假想未突破口指导读好小水珠的语气。)

6.指导背诵(抓住“怎样说怎样做”的行文思路来指导。)

(三)自学课文三至五自然段

1.运用学法自学课文3~5自然段,注意在旁边做上记号。

2.小组内交流读书收获,互相听对方朗读、互相评价。

3.交流:

(1)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它们为什么分别把荷叶当作停机坪、歌台、凉伞呢?

(2)自由展示朗读。

(3)组织分角色朗读。

4.回顾第二段的背诵方法,让学生练习背诵、展示背诵。

五、语言训练,拓展延伸

1.还有谁把荷叶当作什么呢?

2.语言训练:

说:“荷叶是我的____,因为____。”

六、课堂小结,再创情趣

1.让学生和课文中的小伙伴说说道别的话。

篇10

【关键词】美学;教学设计;学习经验;教学原则

一、审美体验的重要性

“aesthetics”通常用于描述感官品质差的对象或设计经验。但从实用主义观点,美学描述这一类经验。审美体验是高度的,身临其境的,特别是有意义的一个(杜威1934/1989)他们站出来,作为完整的和自己的提供立即感觉的影响。审美经验是最经常联系到我们的与艺术作品的接触,因为艺术是明确设计,以刺激它。但它可以当我们从事任何活动时,包括不同的学习经验打棒球,创造或观看一幅画,解码人类基因组序列,受一个很好的神秘小说,或有一个有意义的对话。这些经验是显着的、专注的意图来解决一个不确定的情况,并成为当我们在努力中投资时的审美。审美经验对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因为他们表现出的表现力生命的力量(亚力山大1998)。他们揭示了生命的、意义的深度可以容纳审美体验的重要性,我们如何利用我们的力量去发现和创造这个意义。这些回报是我们为什么寻找审美的经验,为什么我们重视他们的货币价值,为什么我们实现他们的斗争。审美经验的对立是愚蠢无聊;例行的;分散的,分散的活动;或无意义的,强加的劳动。丑(或者,在极端,麻醉)这样的经验,不太可能深化我们的能力,向我们展示意思,或使我们与生活接触。相比之下,在一个审美经验,我们意识(潜意识)通过揭示意义或是一种即将到来的完善丰硕的成果。审美体验是以情绪化的预期为标志的,深的参与,并愿意跟进完成。因为这些都是学习的最佳条件,我们希望学习者在有审美经验的我们创建的教学情况

二、审美原则的来源

设计审美学习经验的、原则的来源变得明显时我们认为,使艺术和设计教学之间的亲和力。杜威(1934/1989)要求我们拒绝“'museum”艺术构思时,他告诉我们,艺术作品仅仅是“'refined强化体验形式”和不明显的质量许多日常经验。艺术作品通过挑战我们看到的,刺激增长世界的新鲜,变得开放和响应在美国、在世界上的可能性学习特别重要的先决条件。教学设计人员也在企业创建'refined强化形式的经验,“即使我们通常避免谈论他们的审美素质(帕里什2005)。虽然指令不是艺术它狭义上的区别,是更偶然的,比必要的指令时,力求激发高度的、反思的经验。由于这种亲和力,我可以增强自己的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学到的有用的指导,从美学的地位艺术。本文提出的美学原则是从艺术提供丰富的策略,为实现审美经验,所以他们是第一个源。这里讨论的原则很大程度上来自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可能是最有影响力的美学原则的历史来源,并继续告知艺术家和设计师这一天(桂1993;Tierno2002)。其次,虽然约翰杜威和他的美学实用主义方法(杜威1934/1989)不提供系统审美原则,杜威的审美经验的描述表明几个指导原则。三分之一个原则的源泉是对“美”的审美决定的研究在考虑他们的经验的教学设计和教师学习者(帕里什2004)。最后,原则的选择是通过目前的学习与教学理论。大多数美学原则在信息处理中都有相似之处,建构主义和社会学习理论,因为审美经验、事实寻找或创造意义所有努力的基础。然而,这些相似之处很少以任何连贯的方式探索,也没有教学设计师寻求充分的潜力美学作为一种理论与实践的资源。在各节中的每一个审美原则和方针是连接到相关的学习和身份理论。用一种审美镜头可以扩大这一理论的效用,使其能够进入到教学设计通过新的途径。每一个原则,只讨论了简要,所有需要进一步研究,以确定他们是,并没有成功地应用于实践。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