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建筑范文

时间:2023-03-27 20:05: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西方建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西方建筑

篇1

东方建筑暗含水文化(阴文化),造型上有着女性般的柔和与娇媚。形容中国建筑往往用“亭台楼阁”四个字,大大的屋顶犹如水一样波澜起伏,屋檐飞翘犹如水一样澎湃流畅。而多情的中国诗人也常把中国建筑与浪漫的月、雨相连,“几处楼台月自明”“多少楼台烟雨中”……不知曾经打动了多少文人骚客。

西方建筑为石文化(阳文化),造型上讲究石头一样的坚硬与挺拔。粗犷的造型、大气的线条无不显现着西方建筑的雄壮、伟岸。古希腊的柱式建筑给人一种迎着阳光的豁达气息。

封闭内敛 VS 开放张扬

说到东方建筑表现出的气质,很多人应该都会用“内敛”“含蓄”“封闭”等词汇来形容。东方建筑的确蕴涵着“收”的气质,特别在中国的北方,四合院成了最有代表性的建筑形态之一。每户人家的窗子都向院内开放,沿马路的则一律呈封闭状。在南方的老式石库门内,“天井”也是表现“收”的形式之一。如果再往久远处追溯,中国的宫廷、寺庙、宅第外的高大围墙也是东方建筑沉稳、内敛、封闭的象征。

有人总结东方为“房包院”,西方为“院包房”。可见西方的建筑气质与东方完全不同。西方人大胆的思维创造出了希腊雅典卫城那样完全开放的形态。如今,走在西方国家的街头,宫廷、教堂、民居等建筑,面向开放式广场的格局比比皆是。

感性 VS 理性

原来建筑也可以分感性和理性呀!以古希腊的帕提侬神庙为例,其正面的高与宽严格地遵循了1比1.618“黄金分割”的比例。西方的建筑师像是数学家,东方的则更像是艺术家。从东方建筑来看,人与环境的统一是设计者重视的对象,颐和园内融入的山山水水表达了东方人对于山水灵气的向往。西方建筑则更重视逻辑与理性,因此西方建筑才会充斥着如此强烈的几何元素。

篇2

【关键词】中西方建筑;文化差异;建筑美学

0 概述

建筑是人造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它既要满足一定的使用功能,又要满足一定的审美要求。中国传统文化讲求“天人合一”,崇高自然,与自然相融相生,所以,几千年来,中国建筑一直以木构架建筑房舍宫府,形成了我国独特的木建筑文化。而西方古典建筑的特点是:建筑功能比较简单,建筑类型不多, 从建造手段看主要是石结构,人们常把建筑看成是石头的史书。我们可以看到,由于传统建筑文化和历史发展的差异,造成了中外建筑审美观念上的差异。

1 中西方建筑美学差异

中国古代的单体建筑形式比较简单,大部分是定型化的式样,孤立的单体建筑不构成完整的艺术形象,建筑的艺术效果主要依靠群体序列来取得。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创立了一整套等级森严的伦理规范,直接影响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型制和布局,传统建筑讲究中轴对称的平面布局和秩序井然的伦理营构,以组群布局的方式在平面上开也体现了“儒家”的尚大精神,进而形成中华传统建筑的尚大性格。从古代都城、宫殿、寺庙、还是皇家园林以至居民的组群建筑莫不如此。从群体到个体,从整体到局部,都十分关注尺度、体量的合理搭配,讲究空间秩序的巧妙组合,营造出一种和谐圆融之美。使组群既能在远观时给人以整体性的恢宏气势和魄力,又能在近观时予人以局部的审美情趣与亲和感。

西方古典建筑,无论是埃及的金字塔、希腊的帕提侬神庙、罗马的凯旋门、印度的泰姬陵,还是西班牙最著名的吉拉尔达塔、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法国的巴黎圣母院、意大利的比萨主教堂钟塔,则更注重于单体的外部造型和体量上的巨硕突兀。它们往往以超人的尺度,极力渲染那种对于宗教的迷狂和敬畏之感。

2 中西建筑美学差异缘由

中西方建筑的差异主要是中西文化的差异所决定的,文化传统的不同反映在建筑风格上有着不同的和谐之美,也就是中西建筑文化的差异,中西不同的文化造就了中西名族不同的价值观,在建筑上就体现出不同的建筑风格:中国的建筑文化重人,中国文化重道德和艺术,中国文化重融合,同时,中国的名族风格是含蓄、和善、仁慈等多种人文风格;西方文化重物,较重视科学与宗教,重视不同时代或多种流派的独特精神。

精神现象总是与空间意识紧密联系的,大多数学者认为西方文化浓厚的空间意识,与最早发源于其特定的自然地理背景有关。作为西方文化重要发祥地的古希腊,代表了地中海文明的灿烂辉煌。浩瀚的地中海上散布着众多岛屿,互不连续,互相分立,其农耕混合制经济与渔业活动使生活在这里的西方民族对地理方位、空间布局的感受较强,极容易产生强烈的空间感受。古希腊众多的岛屿相对隔离,无形中孕育了古希腊民族的空间观念,积淀了其“纯空间”的潜意识。多变的地形,客观上在西方人观念上造成了“空间是可以被限定的、有限的”思维定势与认识模式。而生活在农耕地理环境的东方人,在平缓绵延的冲积平原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很有规律,劳作相当有序,过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循环往复的田园生活。其单一农耕型的经济结构,对四季变化依赖较大,人们容易产生强烈的时间意识。 这种不同的时空观自然影响到建筑风格的差异,中国传统(古典)建筑文化偏重于建筑群体的时间因素,西方传统(古典)建筑文化则强调建筑单体的空间因素。由于东方各民族多生息于大河流域,生活环境比较优越且相对稳定,生存环境又处于同外部世界相对隔绝状态,因此东方民族多养成清静淡泊、自然无为、温顺好养、追求和谐等文化特点。西方民族生活的地理环境较差,且生活方式不稳定,时常要与自然抗争,与外敌斗争,故形成拼搏、竞争、重实、求真等文化特点。同时,东方民族生活的地理环境属于季风气候,雨热同季,大河冲积平原土壤肥沃疏松,灌溉便利,光热水土诸自然因子组合良好,农耕生活节奏稳定而有序,遂产生“天人合一”、“中庸”等思想;希腊等地中海地区欧洲民族,气候属夏干冬雨的地中海式气候,土地贫瘠,光热水土自然因子组合不谐调(西欧的自然因子亦欠谐调),加之海上生活常常与狂风恶浪搏斗,故产生“天人相分”、“人定胜天”等思想。这种文化观念反映在建筑风格上,中国传统建筑比西方传统建筑更加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和谐,风格上也相对平和、含蓄一些。

3 小结

篇3

植物纹样在世界各国的建筑装饰中大量存在,其中卷草纹是不同文化形态中最具代表性的植物装饰纹样,卷草纹的首次出现,对装饰艺术史有着极大的意义。东西方的卷草纹装饰,彼此具有内在的联系。对于卷草纹究竟属于何种植物,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理解,从形式和构成规律方面看它们非常相似,都以植物藤蔓为纽带,互相交错,以叶片为点缀,穿插少量花蕾,具有连续性。无论东方的忍冬纹还是西方的莨苕纹,都以线条的生动构成有机纹样,使人们感受到一种植物纹样风格化和生成过程中所承载的人类情感。来源于/

一、古代中国和埃及的卷草纹饰

中国的卷草纹样出现于公元300年前后,在宫殿、庙宇等建筑装饰中较为常见。中国卷草纹最初称为忍冬草纹样,随佛教一起传入中国,多少带有宗教的含义。任何宗教性质的符号,只要具有艺术的潜能,都能随着时间而成为主要的或纯粹装饰性的母题。当一个母题因为与宗教意义有关而被频繁地在各种领域别是建筑上运用时,就会产生定式。忍冬纹以及与之同源的莲花纹样一起,在南北朝时期得到广泛发展,主要体现在当时的石雕、壁画等装饰中。南北朝时期的装饰艺术具有极强的超现实主义风格,这种风格的形成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汉灭亡后,三国鼎立,数年战乱,人民生活苦不堪言,渴望摆脱现实进入美好的精神境界,此时佛教传入中国,各地开窟造像,敦煌莫高窟便始于此时。这种风格对卷草纹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之具有自由、随意、唯美的特点。忍冬纹的特征为三瓣叶或四瓣叶图形,以富有变化的组织形式构成有节奏的图案,其中有单独纹样、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等不同构成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卷草纹不断变化,这种最初的宗教装饰符号,其原始的含义逐渐被淡化,到唐代演变出更加丰富的形式。唐代建筑装饰风格华丽富贵,卷草纹样与葡萄、莲花、石榴、牡丹、宝相花以及祥禽瑞兽等纹样相融合,创造出极富理想主义色彩的植物装饰形象,以其流畅舒展的风格用于建筑的石雕、木雕、藻井、门饰、壁画等方面。

古埃及人最先创造了纪念性建筑,他们用极其耐久的石头建造神庙和陵墓。古埃及艺术是最先把植物的形象加以改变,使之成为装饰形式的,有两种植物与埃及文化紧密相连,即莲花和纸莎草。古埃及的卷草纹样以莲花、棕榈、纸莎草为主题构成藤蔓,花和花蕾点缀在卷曲的茎叶之间,形成优美的曲线,这种纹饰被认为是卷草装饰的基础。莲花和纸莎草生长于尼罗河岸边,莲花象征美好,纸莎草可用于书写,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它们在埃及文化中具有特别的意义,常用于建筑柱头、柱身、壁画、门楣等装饰。埃及建筑装饰本质上是象征性的,是东方文化中将宗教与政治结合起来的强有力代表,它们不仅仅是纯粹的装饰,更是为了表达民族自身的观念、情感和思想。

二、古代希腊和罗马的卷草纹饰

篇4

论文摘要:西方当代博物馆建筑自80年代以来随着文化的多元化,作为文化载体的博物馆建筑出现了多元化的风格和特点。本文结合极具特征的博物馆实例,从精神内质、历史环境、文脉意向、特殊地段4方面,探求西方当代博物馆建筑的文化趋向。

自80年代起,博物馆就成为大众化的文化场所,并被不断地建造,赢得了人们的喜爱。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平均每2-3天就增添一座新的博物馆。人们把博物馆作为“终生学校”,用以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水平,培养人们掌握现代科学的兴趣和能力,普遍地强调博物馆为社会大众服务。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在社会进入技术至上和商业膨胀的时代,博物馆建筑种类日趋繁多,功能日趋复杂,建筑形态与风格呈现多元特征。一方面建筑自身的艺术色彩通过对时空的描述和光影追求得到体现;另一方面建筑的人文色彩通过情感、文脉、环境等意象被加以强调。

博物馆建筑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往往映射着一个国家及其民族特定时期的历史及文化,它也许无法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建筑技术水平的衡量标准,但往往是该地区文脉的象征、建筑文化的代言人。由此可见,博物馆建筑比其他类型的建筑更具有浓郁的文化色彩,更能展现人类的历史、风俗、艺术等文化环境。以下便是西方当代博物馆建筑几种极具代表性的文化趋向。

1解读文本,提炼精神内质

博物馆作为文化建筑既是为人类的文化活动所创造,也是为维系人类的文化活动而存在,同时体现了文化环境。七十年代兴起的后现代主义在建筑界刮过一阵历史主义和人文主义旋风。在形象上,后现代主义推崇对历史样式的借用和人文精神的体现,使建筑成为通俗的、适用于公众口味的、内涵丰富的艺术形式。在这种思潮推动下,一些博物馆建筑开始对自身的形式和功能逻辑意义之外的多样人们生活与文化意义的表达进行了努力,它不再是单纯的展出和收藏空间,而是尽力服务于人们的情感、领悟和沉思的场所。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深刻的文化哲理是建筑的灵魂,只有当建筑与人们的意识产生共鸣的时候,建筑才能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一部分,才能创造出符合人的丰实的精神需求的博物馆建筑形象。

丹尼尔·里伯斯金(Daniet Libeskind)为柏林设计的柏林犹太人博物馆(Jewish Muse—um,Berlin,1999)蕴含着丰富的隐喻。他借鉴了塔木德经(犹太教法典)、建筑史和文学等资料,使文学介入建筑设计领域。“建筑的文本”,正如里伯斯金所说的,在其多样性和广泛性中包含了全部的书写文本及文化,导致各种意义发生不同方式的冲突。在这座建筑中同样令人感兴趣的还有“线状的狭窄空间”,它潜伏着与思想、组织关系有关的两条脉络——无限延伸的曲线脉络、充斥支离破碎断片的直线脉络。曲线代表德国犹太人曲折发展的历史,直线象征德国犹太人曾动荡不安的生活,驱逐、屠杀、逃亡、漂泊。设计者不仅是想通过有形的物体,更想试图采用一种哲学的表达,来唤醒和融合犹太人和柏林的历史。

曾被法国当代哲学深刻影响的彼得艾森曼(Peter Eisenman),把建筑看作是可读写的文本。他认为建筑的基础是哲学,建筑师应该以哲学的思辨来展开设计。坐落于柏林市中心的柏林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Holo—caust Memorial,Berlin,2005)由地上和地下两部分组成。地上部分是一个庞大的迷宫,由2711块灰色的巨形水泥柱高低错落列成方阵,方阵下是展示陈列馆。成千上万的参观者,穿梭在那高高低低、宛若墓碑的石林间,他们漫步、感受、沉思、追悼当年被纳粹无情杀戮的犹太人。艾森曼说,“进出方阵的感觉是没有目标、没有终点、没有道路。……我想把它变成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希望这座纪念馆能触动每一名参观者的‘心灵和良知’。”

2留存记忆,尊重历史环境

历史环境对建筑的影响是极为复杂的。其中,公众的群体记忆作为人对环境感知的重要内容成为一种潜在而深刻的制约因素。建筑师应关心人们日常生活与真实且熟悉的生活轨迹,发掘人们群体记忆中对某一地段的感受,在特定区域内对历史、文化、以及人们的心理、生活习惯等人文因素做出认同的反应,使人们通过对建筑的阅读回忆历史,凝结记忆。历史性区域的和谐生长要体现对整体历史环境的记忆,努力建立一种和谐的生长机制,创造富含记忆的有人情味的空间。德国斯图加特美术馆新馆(New StateGallery,Stuttgart,1984)是建筑师詹姆斯·斯特林(James Stirling)在受历史环境影响基础上的大胆创作。基地原来是二次世界大战遗留的废墟,当地居民已习惯于在其中穿梭游玩,将它当作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斯特林充分考虑了这一情况,在设计中为居民保留了一条穿越博物馆的自由步道,使人们的习惯和记忆得以保留与延续。这条步道自西侧穿过美术馆的大门,经“之”字形台阶进入圆形内广场,环行半周,由东门出去与山坡上的街道衔接,成为一条充满趣味的交通路线。建筑师出于对城市环境的理解和对居民心理状态的尊重,通过建筑空间与街道形态的融合,成功地将城市道路引人建筑内部,以完全开放的格局使建筑融入城市当中,成为城市景观的一个有机部分。

理查德迈耶(Richard Meien设计的现代艺术博物馆(The Barcelona Museum forContemp-orary Art,Spain,1996)位于巴塞罗那旧城中心,是该市20余年来城市更新与历史保护方面的最新成果之一(图7~9)。他的方案赋予建筑及其环境多重的意义与功能,成功地处理了在复杂的城市历史环境中创造新的现代空间这一难题。在设计中,迈耶以大体量的新建筑将四周小尺度和零碎的历史空间统合成为一组整体,把旧域道路网那种错综复杂的性格也延伸到建筑内部。圆形大厅、精致的后花园以及巨大的前广场,由一条蜿蜒的步道联系起来,使博物馆成为当地公众所习惯的城市步行系统中的一部分。博物馆活动与社会生活融为一体,它折射出建筑师对公众生活和城市历史环境的本质理解。

3保留传统,延续文脉意向

传统文化是一长期相沿、积久成习的社会风尚,是人类社会物质与精神生活的一种形式,也是一定时代、一定社会群体的心理表现。传统文化深刻地约束着本地区的行为模式,这种约束力必然波及人们的建设行为,从而对这一地域的建筑风格造成深层次的影响,形成本地区建筑的地域特色。地域主义主张对文脉的尊重和表现,认为建筑形态应与其所在的自然环境和文化传统两方面相适应,传统文化是建筑构思的重要源泉,尊重文化传统是建筑设计的重要原则。而文脉意象正是从历史文化的角度,通过建筑外部形态,传递相应时代、环境和人文背景信息;通过视觉的熟悉和情感的体验达到心理上的共鸣,从而创造出人们易于认同的、富有“地方精神”的建筑。

特吉巴欧文化中心Uean Marie TjibaouCultural Center,New CaIedonia 1998)的设计反映了建筑师伦佐·皮阿诺(Renzo Piano)对当地生态、场地特征以及过去与未来结合等方面的全面理解和对传统文化的充分尊重。皮阿诺从当地村落富有特色的建筑中得到灵感,结合当地所有条件(地点、气候,卡纳克的传统文化),以及由制造车间带来的工程上的专业技能等,提取和简化当地传统棚屋的民居形式。这些“棚屋”的功能超越了遮蔽和抵制气候的作用,更表达出人们心中的热情:渴望走进大自然,融入宇宙,并和谐地参与到具有深刻根源的地方传统文化中去。特吉巴欧文化中心希望在卡纳克文化的保护和继续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帮助文化的根源在适应和利用新的环境过程中获得新生。

印度建筑师查尔斯柯里亚(chariesCorrea)以古老的印度文明作为创作背景,将传统宗教文化的内涵引入到建筑设计理念中,使建筑创作焕发出具有“印度灵感”的生命力。在柯里亚的设计理念中,传统的历史文化既是需要表达的目的,又是激发创作灵感的源泉。他所设计的斋浦尔博物馆(Jawa—har Kala Kendra,Jaipur,1992)位于斋浦尔市。该市是建于中世纪的一座印度古城,它最初的城市规划采用了印度婆罗门教的曼陀罗模式。柯里亚沿用了曼陀罗宗教图式,将博物馆分成九个方格,一个方格稍加游离形成人口。柯里亚还把曼陀罗所包含的宇宙神秘这一精神内涵加以提炼,使九个方格分别代表九大星系,每一个方格部拥有自己的属性、颜色、符号,彼此相通,又都与位于中央象征梵的境界的庭院相通。参观者在迷宫般的路线引领下,欣赏展品的同时,感受到强烈的宗教文化氛围,极大地扩充了建筑的文化容量。

4重获瓤生,建构特殊地段

特殊地段在这里是指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后,伴随旧的工业、仓储、交通或商业活动撤退,在城市中心地带出现的一些可再开发的历史地段。这些地段昔日曾经辉煌,周边也形成了相当规模的居民区,但现在这里失去了生气,成为城市衰落的象征。80年代后期欧洲广泛兴起的城市中心复兴运动,推动了在这些地段建设大型基础设施。博物馆之类的公共文化建筑,被作为城市修补、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与城市历史环境的结合,来赋予城市新的内涵与生命,促进当地向观光型产业转换,推动城市经济。它们同时也帮助当地复兴曾有的辉煌,重新唤回社区的凝聚力,重新呈现出活跃的个性。外观引人注目的博物馆建筑也拥有超越地域的影响力,成为城市新的标志与中心。弗兰克盖里([rank O.Gehry)设计的西班牙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The Guggen—hein Museum,Billbao,Spain,1997)和赫尔佐格与德默隆(Herzogde&de Meuron)设计的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TateModern,London,2000)便是区域经济复兴最典型的实例。

1997年,西班牙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建成极大地提升了毕尔巴鄂市的文化品格,使该市从一个锈迹斑斑、被废弃的工业小城成为欧洲最负盛名的建筑圣地与艺术殿堂、全球的旅游热点。盖里通过博物馆丰富的内部空间与令人捉摸不定的动感造型向人们展现了迷人的建筑艺术包装效果。盖里的这一设计从毕尔巴鄂的城市肌理和尺度获得启发,回应了河滨历史上仓库货栈等工业建筑的材料特质。建筑雕塑般的造型与城市大桥、河流有机的结合,成为城市新标志。该馆落成的第一年参观人数就达到136万人次,其中85%以上来自该地区以外,而这其中的84%又是专门为了博物馆而来到毕尔巴鄂,仅博物馆的门票收入就占当年全市财政总收入的4%。截至2000年,博物馆的经济收入己达4.55亿美元,成为当地经济的龙头产业。

于2000年开幕的泰特现代美术馆,是伦敦干禧计划中的火车头,以艺术将泰晤士河南岸翻新,是掀起该旧区再发展的第一步。美术馆的前身,是曾致力于将现代性和英国传统主义相结合的英国著名建筑师斯各特于1947年设计的河岸发电厂,其外型充满工业时代的味道。在1980年,由于新能源的出现,发电厂被时代陶汰,周边地区也随之变得萧条。直至1994年被泰特艺廊看中成为其现代馆的新址,并通过国际比赛挑选了瑞士建筑师赫尔佐格与德默隆翻新工程。美术馆保留了发电厂的原貌,如外露的烟囱与内堂的吊臂和钢柱;同时也重新规划内部空间,并在顶部加盖了两层玻璃大楼。新与旧的结合,令美术馆充满了独特的现代感,使这座老工业建筑及周遭环境获得了新生,促进整个区域的繁荣。泰特现代美术馆于2000年开馆仅一年就为伦敦经济贡献了10亿英镑。对泰晤士河南岸居民来说,它的出现,不仅仅为他们带来一个世界级美术馆,也兴起了当地的旅游业与餐饮业,由此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活化了旧社区。泰特现代美术馆成为伦敦的重要艺术中心,也是伦敦快速成为文化首都的最重要标志之一。

篇5

中国擅长以木构体系为造房的主要结构,从夏商一直延续到明清,其建筑发展性具有稳定、持之以恒特征,形成了世界古代建筑中的一个独特建筑艺术体系;西方古代建筑体系是以石材为主建造结构,无论是从古希腊建筑柱式运用、还是到古罗马建筑时期建造技术、艺术、型制、理论空前发展,以及到中世纪哥特式建筑风格出现,和后来兴起的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均都表现出建筑风格在不同时期变革所留下的历史烙印,展现了西方人较高艺术修养与智慧。

一、中西方古代建筑文化上的差异

1.讲求“天人合一”的中国古典建筑

中国古源地是以黄河流域为主,其气候温和,国家经济发展以农耕为主,所以人们相信丰收离不开自然的恩赐,讲究“天人合一”,崇尚自然,顺其自然,将人与天地万物紧密联系在一起和谐发展。因此中国建筑注重因地制宜,讲究风水,这一点园林建筑就有所体现,“虽为人作,宛若天开”,充分表现出建筑与自然的和谐意境。另外,中国古建筑也受着周礼之制的影响,如宫廷建筑———北京故宫,平面讲究中轴对称,纵深布局,三朝五门,前朝后寝,创造了高低错落,起伏开阖的群体空间,象征了九五之尊、皇权至上的思想。古代中国人认为“天圆地方”,因此北京天坛总平面北墙呈圆形,南为方形,即取此意。标志性建筑祈年殿,优美的体型和高超的艺术处理,被人喻为我国古代最优美的建筑之一;其平面形式为圆形,周边12根柱,象征12个月,中心四根金柱,意为四季;外观为三重攒尖顶,处于三层汉白玉石台基之上,高处周围苍松翠柏之上,使人感觉屋顶就是天穹,令人海阔天空,好似天地相合之处。

2.“人”与神性为主题的西方建筑文化

西方建筑文化发源地希腊,被喻为欧洲建筑的摇篮。它地处地中海北岸,东临爱琴海,属海洋性气候。在这里生活的人们需要长期与恶劣的自然环境做斗争。所以建筑突出以“人”为中心,如古希腊建筑中的柱式多立克式、奥尔尼式就隐喻着男人和女人。高耸的石柱支承厚重的梁枋又象征着对“力”的崇拜。西方人强调对自然的征服与改造,如在西方古代园林建筑别注重人工修饰,将植物剪裁成规则的几何图形,有序整齐的排列,体现建筑是位于自然之上的。到12-15世纪欧洲进入了一个宗教统治的时代,基督教保持着绝对统治地位,具有代表性的哥特式教堂,高耸的构图和玲珑剔透的雕饰,表现出神秘敬畏的感觉,走进教堂仿佛走进了神殿,通过人与神的对话使教徒心灵得到了洗礼,感受着超尘脱俗的感觉。

二、中西方古代建筑外观形式上的差异

1.中国的斗拱建筑形式

中国古代建筑外观形式特征显着,与世界上其他建筑截然不同。中国古代建筑由屋顶、屋身和台基三个部分组成,结构形式以木构架为主,由立柱和横梁承重,屋顶多为坡屋面,不但起到很好的排水作用,其外观形式的多样化,与高低错落的起伏勾勒出中国古代城市丰富的天际线。屋顶的形式有庑殿、歇山、攒尖、悬山、硬山及卷棚顶等。中国传统建筑木构架体系中的“斗拱”是最显着和重要的构件,在审美上有极高的价值,它位于柱顶、额枋和屋檐之间。斗拱的形成与发展历史悠久,由大变小、由雄伟变纤丽,不仅在结构和装饰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还为建筑各部分和各构件大小尺寸起度量单位的作用,在2”1”年上海世博会上的中国馆就隐喻着中国建筑文化的代表—斗拱。对比中国古代单体建筑的外形与西方古代建筑相比规模和尺度相对较小,但是中国建筑不以单体取胜,而是注重虚实结合的群体空间布局,传统的建筑群基本是一组或多组建筑围绕一个中心空间构成,即所谓层层深入院落空间组合。这种方式延续了几千年,对于建筑群则以“院”来表示,所谓“无院不成群”,这是东方建筑所追求的独有的特色。

石制梁柱为特色的西方建筑

以西方为代表的古代希腊、罗马时期,创造了一种以石制的梁柱作为基本构件的建筑形式,这种建筑形式经过文艺复兴及古典主义时期的进一步发展,一直延续到2”世纪初,成为世界上一种具有历史传统的建筑体系,这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西方古典建筑。用石制的梁柱围绕着建筑主体,形成一圈连续的围廊,柱子、梁枋和高耸的穹顶勾勒出西方建筑的主要特征。其中最突出的是柱式的变化,对欧洲后来的建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西方建筑强调个体的表现,在建筑外观形式处理上变现几何比例和数字关系,建筑庞大的体量和巨大而又高耸的穹顶,赋予了一种向上和四周扩张的气势,与周边自然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三、中西方古代建筑材料上的差异

1.中国建筑以木材为主

中国古代建筑材料多以木材为主,中国人对木的宠爱就像西方建筑多以石材为主一样。建筑材料的差异首先在所在地域和文化上的差异,中国古源地以黄河流域为主,土木材料在这一带储量丰富,气候干燥少雨不但有利于木材的防腐,而且价格低廉,它比石头更容易取材。在《韩非子.五蠹》中记载: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可见木构建筑材料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如《左传.襄工二十七年》记载:“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这五材就是指金、木、水、火、土,而石却在外。中国古建筑主要以木构架为主,屋面上的瓦、墙体的砖都是用土和水,用火烧制而成。中国古谚语所谓“墙倒屋不塌”,说明墙不承重,都是由木构架来承重的。且在中国传统的思想上,木材是多么重要。

2.西方建筑以石材为主

西方建筑发源地古希腊所在地理位置地势崎岖,河流湍急,石灰岩和大理石储量丰富,这为石构建筑提供充足的材料资源。在气候方面,这里属海洋性气候,常年湿润,如选用木结构更易腐朽,所以石材建筑从这里开始广泛的运用。到古罗马时期,罗马人又发明了由天然的火山灰、砂石和石灰构成的混凝土,这种人工制作的石材为拱券结构的建造技术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也为将来建筑材料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纵观西方古代建筑,无论教堂也好,宫殿也罢,以至于一般的建筑也都和石构是分不开的。中西古代建筑这一木一石,一柔一刚,可谓泾渭分明,各有千秋。

四、中西方古代建筑装饰上的差异

1.中国古代建筑装饰风格艳丽,注重雕琢

中国古代建筑装饰风格具有浓厚的传统民族风格,在建筑颜色上中国古代建筑注重清醒、名目、艳丽的颜色,如宫殿庙宇中用黄色琉璃瓦顶、朱红色屋身,檐下阴影里用蓝绿色略加点金,再衬以白色石台基,各部分轮廓鲜明,使建筑更显得富丽堂皇。屋顶上布置的彩绘也是中国古建筑装饰中一种重要类型,彩绘多以动植物图案为主,如明清时期的和玺彩绘、旋子彩绘和苏式彩绘。在梁枋、斗拱,檩椽等构件上运用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技法、加以雕刻、书法等手段,使图案丰富多彩、变化无穷。另一方面由于采用建筑材料的特点,中国人将木构件进行细致的雕琢,再附以颜色罩面,雕梁画栋,其手法和工艺之精湛堪称当世一绝。

2.西方古典建筑朴实、庄重,雕饰宏伟

西方建筑古希腊建筑装饰风格给人以朴实、庄重之感,建筑的颜色也偏于黑、白调,注重材料-石材的颜色,这与中国古代建筑相比不免单调些,装饰彩绘图案也没有中国这样丰富多彩。但到了古罗马时期,罗马的贵族们生活奢华,各种装饰手段开始运用,特别是室内运用华丽耀眼的颜色,把宫殿装点的金碧辉煌。到了宗教时代,人们更追求装饰色彩的变幻,室内的屋顶及墙壁装点了许多壁画,绘制多属圣经中的故事,人物绘制惟妙惟肖,极为真实,映射出狂热迷幻的宗教主题。另外,西方建筑的装饰多以雕饰为主,雕饰包括雕刻和雕塑,以人物、动物、植物为对象,采用石材进行雕琢,其形象生动逼真,立体感强极强。相对而言,中国古建筑的雕饰虽没有西方雕饰的大气宏伟,但在双方地域中的独特的风格都是独树一帜的。

五、西方古典主义建筑装饰风格的基本原则

1.适度性原则

西方古典主义风格总的来说是宗教思想的物化体现,在其影响下的装饰本身,也带有很多特定社会和时代的痕迹,这些如果照搬照用会破化 设计的整体感。古典主义有很多装饰手法和装饰元素在现代人看来己经失去了本来的意义,如若大量过度地使用这种装饰,将失去简约式风格的内涵和意义。古典主义装饰题材和装饰手段都比较丰富。在特殊的环境中,需要仔细斟酌选择装饰语言和元素,以和整体环境氛围相符。因此,选取装饰语言要格外谨慎,以求整体风格的一致,否则适得其反,事倍功半。

2.以人为本原则

建筑更应该给人一种亲近感,设计目的是“人”,而非物。一个好的空间因该是环境和情感的结合体,是环境和情感的对话和交流方式。环境的营造应该展示出特定的精神气质,给身处此环境的人一种应该具有的感情需求。不同环境体现出不同的气质,满足不同的情感需要,因此,在装饰的应用上也应该遵循这种原则,以人的环境情感的需要为出发点,把握空间环境的情境,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3.合理性原则

所谓合理性原则就是合乎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合乎逻辑性原则,指在进行环境设计时要尊重和符合事物的客观规律,尽量避免主观随意性和盲目性。比如在进行古典主义氛围的营造中,应该合理的选取装饰材料。古典主义装饰多采用天然材料如石材木材等等。如果在一个古典色彩浓厚的空间中突然多出一个现代新型材料,不但令人感觉可笑,而且装饰的韵味和内涵也荡然无存了。其次,施工技术要合理、结构要合理。如果没有适当的加工技术也会给材料、结构等带来麻烦。总之,简化的西方古典主义装饰的借鉴和应用将在尊重历史和体现时代精神的前提下,多种设计原则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状态。

篇6

中国的建筑雕塑的大发展是在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佛教源于印度,传人我国后以迅雷之势蔓延开来,与中国本土文化融合后扎下根。佛教的兴盛推动了佛教建筑的修建,而佛教建筑是离不开雕塑的,客观上推动了建筑雕塑的繁荣。自此之后的中国古代建筑就与雕塑结下不解之缘,雕塑成为建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纵观整个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史,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人文思想对建筑雕塑的影响是很大的,概括起来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传统儒家的社会等级思想,这种思想影响在建筑领域就是“贵贱有等,长幼有序,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荀子•礼运篇》);“天子七庙,诸侯五,大夫三,士一……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礼记•礼器》)[2]。这说明私人所拥有的一切物品,必须与其身份地位相吻合,不能逾越。建筑的大小、形制,建筑装饰的华丽程度,建筑雕塑的内容题材和繁复程度都要与主人的身份相一致,建筑也成为维护伦理纲常、礼乐秩序的工具。二是中国传统认知重文学艺术轻科技工学,建筑恰恰不幸的处于工学技艺的范畴,建筑人员在古代只能被称作“匠”,建筑也充其量就是手艺活儿,这些导致了我国古代的建筑发展和传承一直处于师傅传徒弟的状态,没有像西方那样有知识阶层的充分介入,将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成为一门学科。师徒式的代代相传,往往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徒弟要秉承师傅的教诲,守“祖训”,势必不能跨越祖宗定下的规矩。因此,在封建社会,中国传统建筑并没产生质的飞越,无论是建筑材质、建筑形制,还是建造技术都没有新的突破,理论上的建树更是乏善可陈,仅有的几部建筑方面的著作,也只是对现有成果的归纳总结,更多得是为了发挥规范作用。但是,这并没有阻碍建筑雕塑的发展,中国古代建筑不乏繁复精美、巧夺天工之作。

二、中西方建筑雕塑表现形式之比较

(一)建筑雕塑的载体和部位

西方建筑普遍是砖石结构,石材是其建造建筑物的主要材质。因石材具有稳定性佳、耐腐蚀风化及抗灾害性良好的特性,因此西方至今仍留存于世的古代伟大建筑较多。建筑雕塑依附于石材之上,以石雕为主。早期希腊建筑以柱子作为建筑的承重构件,在这些柱子的柱头或柱身的下半部往往会有雕刻纹样存在,有的甚至整根柱子就是一尊完整的人物雕塑。建筑山墙的尖端会有纯装饰性的雕塑出现,山花及檐部都有大量雕刻。罗马时期柱子沦为装饰,不再作为建筑的结构构件使用。中世纪的欧洲,主要建筑成就集中在教堂的建设上。12世纪以后,西欧的城市教堂以哥特式为代表,更强调世俗美和感性美,教堂的内部由垂直支柱构成框架结构,冷峻精瘦,支柱之间是大面积的窗子,这种内部结构形式使得其内部几乎没有墙壁,雕刻之类的建筑装饰没有了依附。但教堂的外部却布满装饰,比如教堂的大门四周,主体建筑的外立面。巴黎圣母院的西立面上就雕刻着彩色雕像,龛、小尖塔、华盖上往往也会布满雕刻,使建筑的天际线拥有跳跃的层次性,增强了教堂的庄严、静穆之感。西方建筑雕塑的巅峰是巴洛克建筑,巴洛克建筑是一种炫富情绪的释放,它打破传统建筑的设计思维,更注重标新立异,故而装饰布满建筑内外,大量使用雕刻和壁画,华丽璀璨。许多天顶画和壁画采用浮雕技法,使雕塑、绘画与建筑浑然一体。中国古代建筑多以木构架为主,墙体多为土质烧制,这与中国古代的阴阳理论有关。古代风水理论认为“,木”属阳性,宜于活人住所建筑,而石材乃无生命之物,一般用于陵墓等阴宅的修建。古代建筑雕塑以木雕为主,同时还有彩绘、漆饰等。西周时期出现了板瓦和筒瓦,东周时已有附有雕刻纹样的瓦当出现。我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形式多样,两屋面相交而成屋脊,两条脊或三条脊相交必然产生一个集中的结点,对这个结点往往进行美化处理,雕刻成动植物或几何样式,称之为宝顶或吻兽[3]。整个木构架体系的划分细致,分为梁、柱、枋、檩、椽等,这些构件几乎都是肉眼可以看到,暴露在外的,因此也是进行装饰的首选之处。往往根据部位和形态的不同加工成动物造型、植物造型等不同形象。古代建筑的门窗也是进行雕刻的主要部位:大门上有成排的门钉,中央会有一对兽首口衔门环;窗子上多用纸糊的,窗格较为密集,这密集的窗格上大都布满雕刻纹样。古代建筑往往有高高的基座,台基上建有围栏,围栏通常雕刻纹饰;望柱的柱头和望柱下的排水口多被雕刻成动物形象,使整个基座高台看起来庄严富丽。

(二)建筑雕塑的内容题材和形式手法

篇7

论文关键词:解构主义,建筑理论,建筑文化

1历史的演变

1977年,英国著名建筑评论家查尔斯·詹克斯(CharlesJencks)在他的一本著作中宣布:“现代建筑(指“现代主义”建筑)在1972年7月15日下午3时32分于(美国)密苏里州的圣·路易斯城死去”,其所取的主要标志就是帕鲁伊特·伊戈(Pruitt—Igoe)住宅区的几栋住宅楼在那个时间被炸毁。

帕鲁伊特·伊戈住宅区是著名的美籍日裔建筑师山崎实的作品,该住宅完全是按照“现代主义”的“科学”理论设计的,曾获美国建筑协会(AIA)的奖励。但是,这些“科学”和荣誉并没有让它们的住户满意,他们憎恶它、诅咒它、破坏它,并最终迫使政府给予它“慈悲的一击”,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

这些住宅既然是如此的“科学”和“优秀”,为什么会让使用者如此的不满意呢?原来,现代主义“科学”的指标、功能理论等是在剔除了人们具体的经济状况、文化背景、、家庭成员组成、个人兴趣爱好等具体内容后,根据“纯粹”的生理意义上的“人”的物理“需求”来制定的,而且还将人们的生活“规定”得十分明确,没有改变的余地。这样的住宅实际上根本未考虑使用者的真正需求,在美国这个住宅已经不紧张的国度里,它被拒绝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这确实有些滑稽,打破了古典教条的现代主义建筑运动,将西方城市建筑进行了一次翻天复地的革命,但当人们想要欢呼现代主义的胜利时,却发现自己又陷入了另一个教条中,被尊为真理的现代主义刹那间变得面目可憎,“建筑师再也不能被正统现代主义的清教徒似的道德说教所吓唬住了”,人们开始研究如何人性化地进行设计,后现代运动在西方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在这其中以威尼斯学派为反思现代建筑运动的重要思想策源地,塔夫里(Tafuri)在他1973年出版的《建筑与乌托邦》及80年代出版的《领域与迷宫》两本书中,探讨了一种针对现代建筑和城市所置身的资本主义生产和社会结构体系的意识形态的批评,他回顾了自启蒙运动以来随着资本主义和中产阶级文明文化发展的过程,并指出现代建筑和规划所持的乌托邦和先锋立场,表面上试图与这种文化相抗争,但事实上不得不屈从于它。在先锋摧毁传统价值观的过程中,现代化的进程和一种不断推进的理性化正日益壮大。像柯布那样的现代主义者所追求的,通过提供一套物质的形态(建筑与城市设计)可以指导人们建立新的生活方式从而为未来的社会发展指明方向的努力是注定要失败的。塔夫里的理论具有明显的悲观色彩,虽然他并没有为未来指明方向,但是他将人们对现代主义城市和建筑的认识引向纯专业领域之外进行反思,从这点来看,他的理论在今天所起的作用仍然意义重大。

20世纪80年代以来,建筑理论在吸取其他学科丰富成果的同时,也在各方面发展着自己,在社会需求如此多样化的时代,理论也变得专门化起来。同时,自然环境的恶化、资源的短缺越来越威胁到人类生存状态,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才开始为人们所重视,这也是对后现代建筑只注重纯形式和哲学思辨的批判,对建筑师更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的强调,应该说此时的建筑理论是应该向着严肃的方向发展的。

2文化作用

当代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要指美国和西欧国家)已进入了“后工业化社会”,真正的自然已消失,整个世界已不同以往,成为一个完全人文化了的世界,“文化”成为实实在在的第二自然,世界整个地被知识化、话语化了,现代化就好比是把“自然”建构成“文化”,而后现代则是把文化到文化进行重构,将现代主义所坚持的打破然后重立。

传统的审美规律在很多情况下已不再适用了,社会生活环境赋予了建筑文化新的选择压力。正如德国建筑评论家威廉·克劳泽尔在论述建筑与环境的关联时给人们的忠告:“建筑师倾向于根据视觉规则理论来组织环境……由于它赖以存在的假设条件已经改变,传统的视觉规则理论已不再真实可靠,曾经在建筑形体中建立起来的视觉和谐模式将不再重现。”在新的社会环境要求下,涉及不同环境层面的综合体系的新理论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在这里,从建筑与环境的关系阐明建筑文化观念的演进机制。建筑学的发展轨迹是非线性的。用完形心理学对建筑风格的研究强烈地表明了这一点。古典建筑以构件精细取胜,忽略虚实、阴影等完形因素;现代建筑则从整体完形出发,忽略门、窗、柱等细部的表现。当代的解构建筑学说则将整体完形打散,后现代建筑则将细部装饰重新拾起,甚至加以分解突出表现。从“古典建筑”到“现代建筑”再到“后现代建筑”,建筑文化呈现出跳跃发展的趋势,而且带有明显的“返祖”现象,这是建筑文化的广义进化特性。

3形式和功能

形式和功能未必一定对抗,形式也不一定要服从功能,形式有时就是功能,而有些功能就是形式。对形的不断创新与追求,是人类文明的起点。历史学家在划分世界文明发展史时,把用审美观念建造建筑与城市作为一个重要的参照标准。距今五千年以上的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亚述、巴格达古城遗迹不正是被认为人类文明的起点吗?否则,蜗牛的壳、蜜蜂的巢、熊窝、由人工建造的简陋的猪圈、马厩、输油管道、涵洞等,就是最纯粹的现代建筑理念了。因为它的形都是从功能出发而形成的。人类文明最根本的灵魂就是创造,岩画、图腾、原始建筑的装饰、彩陶、音乐、舞蹈,这都是人类走向文明的特征。一旦温饱基本满足后,人类精神、感情的需要便大于物质需要。

当代的人类社会更是如此。这些感情的创造物便是艺术。艺术的触角无所不至,建筑能抵制吗?能抵制得住吗?不能分割“用”与“形”,它们都可能是建造的目的。形与用可以互相转化位置,形与用都重要,对形的创造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这些基本观念和现代主义的形式与功能比较则更具有混沌、复杂、矛盾的特点,但它更接近于实际,更容易描绘建筑行为的瞬间,这便是当代建筑观的另一种趋势。

4理论和实践

人们都认为建筑学无疑具有被社会广泛公认的理论传统,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始终秉持着严肃的方法态度。对于那些急切地关注真实世界变迁的人们来说,建筑理论与建筑实践相比,在功效、贡献和地位方面似乎并不显著,难以引发人们对有关建筑的种种内容和学问做出总结、概括甚至提升的理论兴趣;相反,具体的建筑创作以及对创作结果的探讨,长久以来占据着研究上的主题优势,成为学科中主要的日常研究内容。由此,理论研究便散落在各个分化的专业关注点之中,而这些关注点仅在某程度上有所联系,研究的目标也着重于创作的发展和形态的生成。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无论是建筑理论研究还是建筑学整体学科,现今状况和发展前景中都隐含了某些简单化的错误倾向,或者说是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人为的简单性。理论著作通常无力提出一套协调透彻的完整成果以回答,诸如:“建筑的本质的科学界定”、“建筑活动的社会构成”或者“建筑的社会意义何在?”等等此类的问题。在如今理论发展现状中普遍存在着简单化倾向,在认识和方法上缺乏严谨的态度和扎实的作风,那么这样一种建议就只能生发出一番窘迫不安的骚动。

解构主义建筑活动向传统的以及现代运动以来公认的建筑创作原则及规范“质疑”。这种“质疑”反映出解构主义建筑活动与以往建筑活动的本质区别。1)“质疑”不同于“否定”和“排斥”,它规定了解构主义建筑活动的非排他性,与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们的建筑观念相比,这种以非排他性为特征的创作思想,意味着新一代建筑师对建筑活动复杂性的理解、重视和肯定;2)“质疑”与“再次肯定”形成鲜明的对照,它力图发现古典形式美以外的东西,发现创作思路的非理性、非逻辑的成分,发现建筑中非文化的、极端个性化的艺术形式,与后现代主义建筑活动相比较,解构主义更富有自觉意识和开拓精神。这两点可以说是今后西方建筑理论会一直遵循的方向。

篇8

关键词:解构主义;正统;创新

一、解构主义的起源

解构主义哲学主要是以人文哲学为背景而产生的,其作为一种设计风格的探索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但是它的哲学渊源则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而解构主义的直接来源是法国哲学家雅克・德里达不满于贯穿西方几千年来的哲学思想,基于对语言学中的结构主义的批判而提出了“解构主义”的理论,对于那种传统的亘古不变的哲学信念发起的挑战,1967年以《文字与差异》、《论文字学》、《语音与现象》这三部书的出版正式宣告解构主义的诞生。

雅克・德里达以人的永恒参与为由,认为书写语言使符号呈现出难以抹灭的物质铭刻,认为作品的意义是多样化的、无止尽的、模糊的。同时,他强调符号不能使概念有意义,认为语言是一种开放的、变异的、无中心含义的结构状态。他还认为建筑的目的是控制整个社会的沟通与交流。因此,反对现代主义建筑的垄断地位,反对现代主义的权威地位,反对把现代建筑和传统建筑对立起来的二元对抗方式。总而言之,可以看出解构主义的特点就是反中心、反权威、反二元对抗、反非黑即白的理论。

二、什么是解构主义

解构主义实质上是对于结构的破坏、分解与重组,是对正统原则和正统标准的批判、继承和发展。按照解构主义理论,可以运用科学的符号学原理来分析图像,并且分别说明其视觉的、文化的、以及语言的意义,这一分析过程称之为解码。解构主义的设计师们的共同点是赋予设计艺术作品各种各样的形态,运用相贯、偏心、反转、回转等手法,使其作品具有不安定且富有运动感形态的倾向。解构主义风格的设计作品大都具有无绝对权威、个人的、非中心的、恒变的、没有预定设计、多元化的、非同一化的、破碎的、凌乱模糊等特点。大多数的作品看似凌乱无章,而实质有内在的结构因素和总体考虑的高度理性化特点。

三、建筑上的解构主义浪潮

二十世纪是各种风格与各种主义百家争鸣的时期,这一时期产生比以往更多的设计风格和流派,集中地反应了各种流派设计思潮对建筑观念的挑战与探索,同时,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杰出天才建筑设计师。在解构哲学的发展影响波及到建筑后,越来越多的表现在建筑上,建筑理论家将解构主义理论引入建筑理论,这一理论解放了设计者被传统的结构主义完整性的约束,设计手法越来越让人耳目一新,其代表人物如弗兰克・盖里、伯纳德・屈米、彼得・埃森曼等。解构是文化的重构者,建筑元素的交叉、重叠和碰撞成为设计的整合过程和结果。虽然形态表面似乎呈现某种无序状态,但是其内部的逻辑及思辨过程却是清晰统一的。解构主义建筑实践过程追寻各种各样的手法,创造出同经典建筑模式完全相反的充满矛盾、冲突、变异乃至怪诞的建筑形态,但是建筑理论家们将这些建筑师统称为解构主义建筑师,而这支流派则被命名为“解构主义”流派。

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位解构主义建筑设计家弗兰克・盖里在他的设计中就采用了解构主义方式,即把完整的现代主义、结构主义建筑整体破坏处理,然后重新组合,形成破碎的空间和形态。盖里的作品相当独特,极具个性,他通常使用多角平面、倾斜的结构、倒转的形式以及多种物质形式并将视觉效应与用到图样中去。他1978年设计的位于洛杉矶自己的寓所,使用了包括金属瓦楞板、铁丝网的色彩鲜艳的工业材料,是最早的解构主义作品之一。1998年弗兰克・盖里设计和建造完成的所罗门・古根海姆博物馆,集中了他后期解构主义的思想,整个建筑在河边,采用了弯曲、扭曲、变形、有机状、各种材料混合拼用等手法。

20世纪80年代,建筑理论家伯纳德・屈米、彼得・埃森曼与德里达开始有所接触并相互影响。屈米把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理论引入建筑理论,他认为应该把许多存在的现代和传统的建筑因素重新构建,利用更加宽容的、自由的、多元化的方式来建造新的建筑理论框架。伯纳德・屈米的作品重新定义建筑在实现个人和政治自由中的角色。自20世纪70年代起,屈米就声称建筑形式与发生在建筑中的事件没有固定的联系,他的作品强调建立层次模糊、不明确的空间。在屈米的理念中,建筑的角色不是表达现存的社会结构而是作为一个质疑和校订的工具存在。

还有我们所熟知的央视大楼是典型的解构主义建筑,同时也是最受争议的建筑之一。它是由荷兰著名建筑师雷姆・库哈斯设计的。库哈斯认为,在摩天大楼的设计中“大多数只是按照预先的方式进行布置,在其中进行的只是惯常的活动”他觉察到摩天大楼的创造模式已成为定式,应该有新的创作逻辑与思路,同时,在对于高层建筑的高度问题上,他认为不必“参与对终极高度的无谓竞争”,而是建造“具有象征意义的建筑群”。

四、解构主义建筑的发展及问题

总的来说,现在的解构主义具有无规则、残缺、突变、矛盾、独特的特点,打破传统颠倒传统元素,然后重组一种新的风格,这种模式顺应了现代人们不断追求创新,追求标新立异,追求释放自我的时代。虽然其在声势上很大,在建筑设计探索之路上具有很大的影响。但是解构主义本身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解构主义建筑理论试图从建筑语言上重组建筑,实现建筑意义的真实表达,虽然实现了反正规传统和正规标准的建筑模式,但是同时造就了光怪陆离的建筑景观和对解构主义的错误认识。从为数不多的优秀作品中可以看出解构主义建筑是现代主义风格之外的一种理性风格,从某种层面上来说,解构主义建筑作品对现代主义建筑形成了很大的冲击。但是由于解构主义本身的一些问题以及人们的错误理解,比如:结构过于复杂、工程造价昂贵增加工程技术的难度以及形式的破碎与城市现有的形态显得格格不入,无法成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解构主义”这个词,在国内很是时髦,被看成是后现代的核心思想,人们将其理解为“破坏”,意思是要拆除一切既定的原有的结构或者模式,实则不然,解构主义不仅仅是在破坏同时也在建造着。或许荷兰建筑师雷姆・库哈斯为我国设计的央视大楼引起广大人们的关注并将成为解构主义建筑在新世纪的一个里程碑性的建筑。打破了传统摩天大楼的呆板布局,给大家耳目一新的感觉。但是这次设计造价也相当惊人,像这样的建筑是否真的具有现实意义?当然从建筑学角度分析,它的确是建筑形式上的大突破,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

五、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解构主义自身存在一些缺陷和争议,但是,解构主义是在现代主义面临危机,而后现代主义又被人们所厌恶之时,作为一个后现代时期的设计探索形式之一而产生的。在建筑理论方面,它敢于打破正规传统和正规标准,使建筑设计师门从传统的建筑模式中释放出来,对新世纪的建筑发展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作者单位: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现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12

[2]李辰琦,张伶领.“杂乱”中的“动态有序”――解构主义建筑的动态秩序|J|.建筑师,2004

篇9

[关键词]现代主义、建筑、理性、中国建筑、融合

中图分类号:G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现代主义建筑思想浅析

1.1现代主义建筑思想 现代主义建筑思潮产生于十九世纪后期,成熟于二十世纪20年代,在50~60年代风行全世界。1919年,德国建筑师格罗皮乌斯担任包豪斯校长。在他的主持 下,包豪斯在20年代,成为欧洲最激进的艺术和建筑中心之一,推动了建筑革新运动。德国建筑师密斯・范德罗也在20年代初发表了一系列文章,阐述新观点,用示意图展示未来建筑的风貌。20年代中期,格罗皮乌斯、勒・柯布西耶、密斯・范德罗等人设计和建造了一些具有新风格的建筑。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格罗皮乌斯的包豪斯校舍 、勒・柯布西耶的萨伏伊别墅、巴黎瑞士学生宿舍和他的日内瓦国际联盟大厦设计方案、密斯・范德罗的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等。

从格罗皮乌斯、勒・柯布西耶、密斯・范德罗等人的言论和实际作品中,可以看出他们提倡的“现代主义建筑”是要强调建筑要随时代而发展,现代建筑应同工业化社会相适应;强调建筑师要研究和解决建筑的实用功能和经济问题;主张积极采用新材料、新结构,在建筑设计中发挥新材料、新结构的特性;主张坚决摆脱过时的建筑样式的束缚,放手创造新的建筑风格;主张发展新的建筑美学,创造建筑新风格。

1.2弗兰克・劳埃德・赖特与有机建筑思想

赖特是举世公认的二十世纪的一位伟大的建筑师、艺术家和思想家,在他不寻常的七十二个年头的职业生涯创作了大量的建筑作品,发表了大量的书籍、论文、演讲,无论是他的建筑作品还是书籍论文都体现着他的有机建筑思想,有机建筑思想并对美国以及整个世界的建筑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且直到今日也同样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

赖特的有机思想是出于对自然的崇拜和理解,对于建筑,他首先关注的是使建筑体量、比例、尺度、布局和地形相协调,简单地说就是建筑要与环境协调统一。这种对自然的依恋和亲近正出有机建筑与天然环境的融合,使建筑与宅地、自然环境、植物之间浑然一体相互联系,而不是让建筑孤立与自然环境当中,这正是有机建筑的重要含义之一。

闻名世界的流水别墅正是建筑与自然相融合的经典建筑作品, 流水别墅刚刚建成便引起了美国建筑业的轰动,它之所以如此成功就是与周围自然环境的紧密而完美的结合,被世人誉为“绝顶人造景物与幽雅天然景色的完美平衡”、“是20 世纪无与伦比的世界最著名的现代建筑”。流水别墅设计的每一个环节无不体现着建筑与人、自然相结合,它轻盈地凌立在流水上面,粗犷的岩石仿佛从地上生长出来一样,悬挑出来的平台象是从悬崖峭壁中伸出来一样,石墙上的条纹与树皮上的皱褶相互辉映。流水别墅的成功充分证明了赖特“自然”的有机建筑观在建筑设计实践中的巨大作用,也用这样的一个堪称经典的建筑作品,更好地诠释了他“自然”有机建筑理论,为世界建筑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1.3勒・柯布西耶的机器住宅思想

勒・柯布西耶是一名想象力丰富的建筑师,他对理想城市的诠释、对自然环境的领悟以及对传统的强烈信仰和崇敬都相当别具一格。作为一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他是善于应用大众风格的稀有人才------他能将时尚的滚动元素与粗略、精致等因子进行完美的结合。 他用格子、立方体进行设计,还经常用简单的几何图形、一般的方形、圆形以及三角形等图形建成看似简单的模式。作为一名艺术家,勒・柯布西耶懂得控制体积、表面以及轮廓的重要性,他所创造的大量抽象的雕刻图样也体现了这一点。

萨伏伊别墅则是柯布西耶机器住宅思想的代表作,萨伏伊别墅深刻地体现了现代主义建筑所提倡新的建筑美学原则。表现手法和建造手段的相统一,建筑形体和内部功能的配合,建筑形象合乎逻辑性,构图上灵活均衡而非对称,处理手法简洁,体型纯净,在建筑艺术中吸取视觉艺术的新成果等,这些建筑设计理念启发和影响着无数建筑师。即便是到了今天,现代主义的建筑仍为诸多人士所青睐。因为它代表了进步、自然和纯粹,体现了建筑的最本质的特点。

现代主义建筑思想对当代中国建筑的启示和影响

2.1现代建筑思想与中国古典哲学建筑思想的碰撞

我国的古典哲学常常把“崇尚自然”、“天人合一”、建筑与自然相结等合看作是中国传统建筑有别于西方建筑的一个特征,最早、最系统地提出“人与自然相互协调、融合为一体”这一思想的是道家的创始人――老子,“道”的抽象性质和“天人”之学的宏大规模,使道家思想具有巨大的包容性和可塑性,其对自然和人的协调发展观对现代设计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而西方的现代建筑家赖特所提出的有机建筑思想也体现着这样的哲学思想内容,这正是中国古典哲学思想与现代建筑之间碰撞与融合的结果。

老子的哲学理论在赖特的建筑作品中得到很好的实践,而赖特的建筑思想却得到老子思想的有力补充。老子崇尚自然,并强调人要服从自然法则,遵从自然规律,而赖特的空间感来自于自然本身的物体,他模仿植物自身的特点制造出不同层次的空间感,把房屋与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结合起来,他做到了自然与人为空间的自由运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老子所说的自然并不等同于赖特心目的大自然,老子的自然是一种概念上的包括具体的自然环境,而赖特中的自然是指具体的自然。

2.2现代主义思想建筑对中国当代建筑设计的价值

当今的中国建筑界积极吸纳世界建筑新文化,对现代主义建筑的探索也取得一定的成绩,无论是有机建筑还是机器住宅都有对中国当代建筑产生了很深的影响。从总体上来讲,当代中国关于现代主义建筑的理论与实践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实践方面也尚处于发展过程中的试验与探索,需要我们不断地尝试与发现,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经济发展和城市大量建设,给建筑师提供了无穷的设计机会。越来越多带有现代感的建筑进入大家的视野,列如中银大厦、国家大剧院、鸟巢体育馆等。

回顾西方现代建筑思潮对我国近代建筑的影响,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思考和启示:现代化不但包括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还应该包括思想文化的现代化,我国的现代化没有像西欧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那样有很长的思想准备期,所以,源于传统文化的阻力特别顽强,就建筑来说,有些传统落后的建筑思想束缚着我们的头脑,妨碍着建筑的现代化。但建筑的现代化不等于“西化”,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我们必须有目的地、主动地向西方学习,不能闭关自守,不能目空一切,才能很好地发展自己,“”就是个沉重的教训。“西化”并不会必然地导致“民族性”和“地方性”的消失,相反,世界建筑的潮流越来越强调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发展“民族性”和“地方性”,外来文明与传统生活方式是可以和谐共存的。

附录

参考文献:

(美)菲尔•赫恩,《塑成建筑的思想》,中国建筑出版社,2006.11

(美)约翰・拉滕伯里,《生长的建筑:赖特与塔里埃森建筑师事务所》,知识产权出版社,2004

篇10

【关键词】传统建筑;建筑文化;建筑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2-0175-02

西方国家的建筑在发展过程中,伴随着政治经济更迭而发生着演变。其中,古希腊以及古罗马对后世建筑产生了巨大影响,而古埃及、古代西亚、古代印度、古代美洲建筑对后世建筑影响有限。从建筑文化角度来看,西方建筑包括了罗马建筑分支出来的法国、意大利、德国等,他们是西方建筑的继承者和发扬者。他们之间具有共同建筑语言,又各自演变发展其自身的建筑艺术,最终组合出庞大的西方建筑艺术体系。

中国古代时期的建筑作为世界七大建筑体系中独立的一支,建筑文化发展保持了连续性和一贯性。中国建筑与西方建筑在长期发展中出现不同风格,主要是由空间布局、用途以及建筑材料差异导致的。因此,从建筑构造分析,中西方建筑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文化类比。

一、中西方传统建筑材料结构

中国传统建筑多以木材为主,主要结构分为木架结构,其具有三种基本构造方式,即抬梁式、穿斗式和井干式。先人为了躲避虫兽的侵害很早就发明了木架结构方式,从中国已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期河姆渡(Hemudu Site)文化遗址的干栏式建筑,到明清时期皇家建筑,可见木结构建筑在古代中国所占的地位。中国古代也有砖石建筑,多存在于佛塔和墓室之中,虽然材料是砖石,但是在构筑结构上还是模仿木结构建筑形式,与西方建筑构筑形式不一样。

西方国家的建筑风格大多数是以古罗马文化和古希腊文化为背景来设计的。建筑的主要材料是石材,使其建筑风格更加庄严肃穆,这种风格是西方建筑文化的代表。

早期希腊建筑采用过木架结构,因为木材建筑不能够抵挡自然环境的侵蚀,常常腐烂而倒塌,因此,从七世纪开始,正式将建筑材料改为石材,但屋顶还沿用木材建造。这也就是我们今天看到西方古建遗址时,只能看到竖立的墙壁和圆柱,而看不到顶部的原因。

西方石造墙体可以达到巨大的高度,用以建筑承重和圆拱形屋顶的支撑,这是西方古代建筑的典型标志。西方国家的建筑典型,是由石材搭建成的寺庙,大型的围墙显得十分威严。寺庙的结构基本由石柱、长廊和房檐等为框架组成,通过这些框架之间的协调组合,变换不同的搭配风格和在整个建筑中所占的比例,就形成了希腊建筑群的特色。罗马时期维特鲁威城市的建筑风格规定了几种代表柱式,即爱奥尼克柱式、多立克柱式、科林斯柱式、塔司干柱式,以及组合柱式。这种用石柱作为支架的建筑通过将柱子组成拱形结构,更有利于承受重量,也会根据不同的建筑风格来改变柱子的组成结构,例如,罗马建筑多选用半圆形结构,而哥特建筑采用尖形的结构。不同的结构类型代表了不同地区的建筑特色。除此之外还有马蹄形、三叶形等结构。

二、中西方传统建筑用途

中国古代建筑遵循天人合一思想,不论功能如何,基本构成形制要求相对统一,即中轴对称、外合内开和院院相连,讲求意境和内敛。从古代民居建筑到宫廷皇家建筑,以及寺庙道观等都是左右对称,院院相接,只是在空间处理和建筑体量上加以分级,这是儒家思想等级尊卑观念的一种体现。在特定空间环境内以某一核心建筑为主体,以特定的模式与方法向外拓展扩散,再分别赋予其建筑功能性,组成大片群体建筑,且保持轴线对称、空间意境及空间的连续完整性。

西方建筑强调其功能性,一切构造方式由其功能所决定,例如教堂的仿十字模式,确定后就在其空间内部进行精细的空间分割和装饰描绘,建筑形式一般以单体居多。皇家建筑比起教堂建筑,分隔空间更为细致和讲究,但是两者平面布局不一样,给人居住的一定是从使用功能出发。罗马时期的公共浴室,其建筑的内部功能完整,所有空间整合在整栋建筑内部,流线和功能都较为明确。另外,剧场和斗兽场这些建筑与其他类型的建筑都是不能互通的,各有各的特点与风格,建筑用途相对单一。

三、中西方传统建筑色彩

在西方国家的建筑中,尤以色彩的丰富而著名。古希腊建筑群到处都是艳丽的色彩,通过《建筑十书》中的记载,可以了解到,古代罗马建筑中选用的颜色十分复杂,除了普通的七种色彩外,还具体分为鲜红色、金色、褐色等多种鲜艳的色彩。在保留至今的建筑物中,这些色彩也都清晰可辨。因此古罗马的建筑不但拥有壮观的石柱,其色彩组成也十分惊艳,对石柱的上色也是十分讲究。比如,爱奥尼式的建筑喜欢选用蓝色和金色;科林新建筑更多的采用金色;帕提农神庙的石柱是以白色为底色,上面雕刻的精美图案用红色及蓝色进行涂绘,加之以金银花边勾勒,色彩十分丰富。建筑上涂绘的颜色也是具有代表意义的,红色是火的象征,代表着希望;青色象征着土地;紫色代表着空气;绿色代表着河水。这种种颜色是大自然的真实表达,也代表着。

当时罗马帝国的建筑多宏伟壮观,显得十分气派和庄严,也体现了高贵的身份和社会地位。建筑内的装修十分华贵,颜色搭配艳丽多彩,多配以大理石及雕刻艺术,细节上的设计也十分具体,窗户及墙壁都采用不同的颜色进行搭配,这种建筑装饰风格在当时十分著名。

我国的古代建筑更加注重五行风格,以五行为划分依据,将东南西北中等五个方位分别用不同的颜色进行体现。其中,东方选用青绿色;西方选用白色;南方选用朱红色;北方选用黑色;中央用黄色代表。自秦朝开始,我国建筑多以黑色为主,十分重视地位等级的划分,要求平民百姓的建筑要朴素,而帝王建筑要华丽。皇家建筑中的屋顶常采用青绿色,屋内的台柱则选用华丽的黄色、金色涂绘,墙壁通常采用红色,看起来十分辉煌。到了唐代,建筑更加壮观和精美,色彩也更加艳丽,大多采用红色为建筑主色调。宋代,更加追求自然简单的建筑风格。明朝时期也推崇宋代的建筑风格,多以简约为主。清代开始,又将建筑推向了复杂的风格,并流行漆画,梁柱及屋顶多选用鲜艳的油漆进行涂绘。

四、中西方传统建筑空间布局

中国在建筑上的布局多采用协调的形式,以主要建筑为中心,其他建筑将其包围,追求和谐统一。中国的建筑特点是以平面建筑为主,而不是体现单一建筑的特点,它是一种以平面为单位的结构,具有庞大的建筑面积,每个建筑相互独立又互相配合,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在秦始皇时期的建筑中出现过高大的楼阁,但是随着儒家思想的发展,我国的建筑更多是以和谐为主,讲究整体的结构平衡,强调折中、婉转的美学态度。特别是从汉代开始,我国的建筑风格彻底从恢弘转向了以协调为主的平面结构,强调对外封闭、对内开放连通,将建筑在空间上更加协调分布,重视建筑的排列风格及层次感,给人一种整体的和谐美。

与中国古代建筑不同的是,西方国家在建筑设计上更加重视人的力量,他们更加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将建筑设计得高大宏伟,从而反映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他们运用智慧将几何原理体现在建筑设计上,梁柱及屋顶造型十分壮观,神殿及寺庙高耸入云,充分体现出人类征服自然的特点,使这些建筑看上去让人震惊,体现了人类的伟大和智慧的无穷。这也体现出人比自然更具有主导世界的权利。

西方国家的建筑更注重个体的风格,每一座建筑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高耸入云的尖塔,有个性张扬的纪念塔,每一座建筑都具有独特的风格,这充分体现了西方国家对个体的重视。

五、中西方建筑的发展

西方国家的建筑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独特的风格,更加突出国家民族的信仰特点,并且能够体现出当时的社会状况,其中涌现出许多具有代表性的建筑风格,如古希腊风格、古罗马风格、哥特风格等,每种风格都具有代表性,但却不能够体现其地域的统治情况。由于古代西方国家之间的战争十分频繁,帝国之间的争斗一直在进行,没有任何一个帝国具有稳固的地位。

中国的建筑在发展过程中十分平稳,建筑特点具有统一性,以汉族建筑风格为主,一直延续了多个朝代。主要是因为中国文化的传承具有连续性,因此建筑的发展也随着中国文化的延续而演变。当然,我国建筑的发展过程也十分缓慢,没有强烈的变化,在建筑材料的选用上也很统一,木质材料一直沿用到明清时期,建筑结构上的变化也不是很大,只是在雕绘手法上进行了改变。这种建筑型逐渐形成了一个统一稳定的模式,因此我国的建筑发展一直比较缓慢。

六、结语

通过以上研究能够看出,在建筑风格的发展过程中,中西方国家在建筑的构想和设计上存在着很大的区别,但在差异中也能找到共同点,即都是为了人类文化的传承而努力。

在未来的建筑文化发展中,给人们留下了很大的研究空间,研究中西方建筑构造差异,我们可以打破惯性思维模式,借鉴西方国家建筑的风格、技术,应用于本土的建筑设计之中,造福于大众,同时,将中国传统建筑的设计思维带入现代建筑设计之中,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相信在这个相互交融的时代里,中西方文化可以相互渗透,从而产生出优秀的建筑设计。

参考文献:

[1]陈志华.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潘谷西,郭润生等.中国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