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创作范文
时间:2023-04-01 13:53: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筑创作,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 《建筑创作》与我
初识《建筑创作》,是因她的高质量作品,高水平图照,高时效信息传递吸引了我。随之她便成了我工作的案头书,出差时的身边书;休息时的枕边书了。再后来,我不仅喜欢上这本杂志,还结识了《建筑创作》的许多朋友,并喜欢上这个充满朝气、和谐高效的团队。如今,他们即将跨越百期的历程,向着新的高峰进发,我为他们高兴,也为他们骄傲更为他们祝福。
2 《建筑创作》与我院
建筑师都知道《建筑创作》虽不是行业内最资深的刊物,但如今她能跃居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建筑专业期刊的行列,就是取胜在理念上的锐意创新,形式上的独树一帜,保持学术性和原创性的高雅风格。
我们视她为“良师”。她带给我们对重点工程的经典剖析、专家大师的点睛之语、设计创新的探索与提升、传统建筑文化的熏陶与积淀。
我们视她为“益友”。她能为我们适时传递最新的国内外业界信息、帮我们在设计难点上答疑解惑、在设计构思上启迪开拓,引领并激发我们的创作激情。
我们视她为“桥梁”。通过她我们邀请到马国馨、崔恺、胡越等著名院士、大师到我院讲座;引进《都市欲望》这样现代的展览到我院展出:“世界读书日”在我院图书馆,汇聚京津两地的建筑师促膝交流读书心得。
我们视她为“伙伴”。可以在她搭建的学术平台上经常展示我们的作品,交流我们的创作体会,我们既是热心的读者又是积极的参与者。
3 《建筑创作》与我们行业
篇2
论文关键词:建筑创作 思维 徒手草图 工作模型 建筑理论
“自由地画,通过线条来理解体积的概念,构造表面形态……首先要用眼睛看,仔细观察,你将有所发现……最终灵感降临”(勒·柯布西耶语)。
一、引言
建筑创作思维是指贯穿于建筑师建筑创作全过程的一种大脑活动,也可以说是设计中的思考。建筑创作就是把设计者头脑中存在的大量资料和信息,通过思维活动来完成,有时是随机的,有时是缓慢的,有时是跳跃的,有时是突发的。建筑师是把自己的思维具体化,通过某种草图和模型,凝聚了对时空的巧妙构想,反映出其哲学思想和对建筑有关问题的正确分析。创作之前,建筑师往往要把客观条件加以罗列、分类,观察其对创作的制约关系,通过艰苦的思维活动。提出优秀的方案。因此设计作品的优劣在一定程度上是由设计思维的深入程度决定的。
中国建筑教育的基础训练是传统的美术训练。由此,美术思维方式(西方古典审美价值系统)和美术设计训练(平面与立体构成),成为建筑教育的一部分。美术的主要功能在于表现,那么,以美术训练为基础的建筑学同样强调表现,就是将建筑师工作的侧重定在表达与交流,而不是建筑本身的研究。这种本末倒置带来的结果是画面的质量与建筑的质量相混淆,甚至有时画面的质量凌驾于建筑的质量之上,同时,它把四维的建筑经验降为二维。这就造成建筑师更关注甚至只关注建筑的外部形象,淡化了建筑空间的艺术性质,抹杀了建筑与美术,特别是与雕塑之间这一关键的差别。因此,我们的首要任务在于重新确定建筑学的基础。建筑学的基础应为基本建筑创作思维活动,即:确定材料、结构、建造及形式(包括界面的和空间的形式)的关系;确定房屋与基地(包括地形、环境、城市)的关系;确定使用的方式(包括人的时空经验与文化经验)的关系等。设计教学宜侧重设计信息的读解、设计思维的构成和设计语言的表达,本文从设计徒手草图、构筑建筑模型与建筑理论思考三个方面探讨培养建筑创作思维的有效途径。三者相辅相成,可有效地提高建筑设计基础教学的质量。
二、设计徒手草图
设计徒手草图实际上是一种图示思维的设计方式,是提高和开拓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在一个设计的前期尤其是方案设计的开始阶段,最初的设计意象是模糊的,不确定的。而设计的过程亦是对设计条件的不断“协调”,图示思维的方式即把设计过程中的有机的、偶发的灵感及对设计条件的“协调”过程,通过可视的图形将设计思考和思维意象记录下来。“这样一些绘画式的再现,是抽象思维活动的适宜的工具,因而能把它们代表的那些思维活动的某些方面展示出来”(鲁道夫·阿恩海姆语)。而作为电脑,其保持精确数据概念的特点——点、线、面、形体在屏幕上的明确和肯定的显示,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设计思考过程“幻想”的翅膀,扼杀了方案构思设计阶段设计思维的模糊性和随机性,也扼杀了方案构思过程中的转眼即逝的设计灵感,亦不符合设计初始阶段的设计思维方式及其设计的表达。
设计是一个解决问题和协调矛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两个内容十分重要。一是发现问题、解析问题;另一是对所解决的问题答案进行评价。前一个内容是后一个内容的基础和做好一个设计的前提,亦是目前设计教学中一个十分薄弱的环节。对于学生缺乏想象构思和创造的能力,利用设计徒手草图的训练——图示思维的设计方式,将有效地提高和开拓其创造性思维能力。实践证明,国内外的许多优秀设计师和设计大师均精于此道,出色的图示思维亦是他们的成功之道。
思维方式的根本点是形象化的思想和分析,设计者把大脑中的思维活动延伸到外部来,通过图形使之外向化、具体化,在思维过程中需要脑一眼一手一图形四位一体。着名美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在其《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中阐述道:“视觉乃是思维的一种最基本的工具”,“艺术乃是一种视觉形式,而视觉形式又是创造思维的主要媒介”。视觉的思维性功能帮助我们通过图示进行思维、进行创造。
在发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同时,头脑里的思维通过手的勾勒,使图形跃然纸上,而所勾勒的形象通过眼睛的观察又被反馈到大脑,刺激大脑作进一步的思考、判断和综合,如此循环往复,最初的设计构思也随之愈发深入、完善。可见,徒手设计草图这种形象化的思考方式,是对视觉思维能力、想象创造能力、绘画表达能力三者的综合。在这个过程,不在乎于画面效果,而在乎于观察、发现、思索,强调脑、眼、手、图形的互动。徒手设计草图的训练,无疑是培养学生形象化思考、设计分析及方案评价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开拓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三、建筑工作模型
国际建协第20届大会上,弗兰普顿在主旨报告:《千年七题:一个不适时的宣言》中,早就敏感地提出来了,“建筑包涵着如此多的元素、如此多的技术以及如此不同的问题,以至我们不可能掌握所有必要的知识。”“我们必须承认建筑实践主要是一种技艺。技艺是建筑的开始,从很多方面来看也是终点。”同济大学建筑教育体系中,强调的构筑训练就是动手营造、制造,强调物质和形态的操作训练。通过动手做模型、通过三维构件进行空间构图训练,人的脑、手和塑造的形体间的互动和统一,使学生体会由脑产生的形体,如何通过手的制造而产生;而产生的形式又如何进一步促进脑的思考,完善这一形体从而能够更好地认识形体。
模型是设计过程的一部分,是建筑工作和理解能力中伴随草图不可或缺的工具,能满足草图的变动和多样性的需求,可以进行建筑空间和功能的推敲和尝试。工作模型以建构的元素——体量、片板、支柱将空间想象呈现第一次的具体转化。在工作模型中,可以研究细节不同的设计图之间空间造型的关系,并且解决与设计相关的建筑元素的结构和组织问题,但不需做关于正在成型的最终陈述。在工作模型中我们可以推敲建筑和周围环境、地段的关系,获得比较清晰的空间造型,它们的内部和外部以及之间的关联性都能在工作模型中臻于理想状态。
建筑设计中方案的雏形、比较、选择是通过建筑设计师不断的创造性思维而逐渐发展、完善和最后形成的。建筑模型是建筑设计的三维空间的艺术再现,它直观地反应出建筑物和周围地形的联系,建筑物全方位、多角度的形体特点和视觉效果,这是设计师在进行设计创作中不可缺少的手段,这对于设计方案的产生、选择、完善,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让你切实感到物质世界通过心的感应和手的操作可以表达得如此丰富,如此触动心灵。
四、建筑理论思考
建筑从某种意义上说更接近社会科学。理论上的思考,可以使建筑师保持风格的延续,做出积极的探讨,而不是随波逐流。建筑是社会的缩影,是历史的载体之一。我们现在参观各处名胜古迹,所以常常感慨的原因是,其中的建筑,记录了当时的社会。建筑的魅力,从一定意义上说在于它较为久远的穿梭了时间的隧道,而成为后世景仰的对象。古埃及的金字塔,巴黎圣母院,都是建筑的无穷魅力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我们的建筑设计,只是在某个时期提供一个栖身之所,而后被推倒,那么建筑的意义丧失了很大一部分。之所以北京的四合院,以及上海的里弄的价值会很高,因为,四合院上体现的是中国封建时代家及住的观念,而上海的里弄是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城市化,商品化的一种密集的居住方式,它是旧有的家族观念的解体,是吸收外来文化的典型实例。
建筑是人生活的场所,是人们的生活方式的反映。因此建筑应该反映人的意识,建筑的主体也是人。可是人的意识非常的复杂,而且深深的烙上时代的印迹。因此建筑,也应该关注社会。故可以简单的表述为,建筑是一定时候的人们的生活方式。我们听国外的建筑大师的报告,他们会很注重于对时代特征的分析,如日本的黑川纪章,他的共生理论,以及较早时期的新陈代谢理论,都是基于对时代的思考而贯穿于建筑思想。
因此,加强建筑历史理论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学会如何思考。一旦设计时,平时的关注在大脑里早已进行了分解、整合、重组,成为了一种潜意识,就会源源不断地被激发出来,厚积薄发,成为了属于设计师自己的宝贵财富。
“我强调的是因时、因地、因事而设计的分析型手法,时地、事都是可变因素。我的分析手法要求我对三个基本要素——时间、地点和目标全方位了解,并找到其中的平衡。设计思维应贯穿整个设计过程,使之成为建筑作品的决定性力量。”——贝聿铭。
五、结论
篇3
关键词:建筑细部建筑细部创作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在中国的拱形桥中,细部形式就应用在建筑中,可见细部和建筑创作是密不可分的。建筑创作者在经过多年的工作实践总结出,建筑细部在建筑中逐渐有了自己的位置,无论是从对建筑功能、空间环境、形式设计等方面,还是在整体和局部的关系中体现出了重要性。建筑细部已经成为建筑创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将 建筑细部与建筑创作结合在一起,对于不仅能够充分的表达建筑的整体结构还能够体现建筑的文化特点。建筑细部应用在建筑创作中,体现建筑的空间结构和建筑的使用功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目前国内的建筑理论对空间和功能环境等问题都有很充分的论述。
一、建筑细部概述
1.建筑细部
建筑细部是指解决整体和局部的比例关系,通过一定的构造方式对建筑材料进行连接、补充和平衡等处理来达到某种功能或者具有理念的表达。建筑细部是建筑创作的结果,建筑细部通过建筑创作来完成,建筑创作在建筑细部中体现出来。换句话说是建筑细部是建筑创作过程中对其形态营造出与技术构成的体现出来,建筑细部的形态体现也是展现当今建筑艺术和技术。建筑细部与构造还密不可分,构造是一个过程,用来达到细部所使用的工程技术,细部有在建立在构造的基础上。
建筑细部可以放映出建筑文化和建筑的工艺水平。长时间以来,较为流行的是简约的设计风格,很对建筑细节都能够体现出工艺水平的细部设计。简约主义建筑并不是直接的将细部确实的建筑体现,而是摒弃了一些繁琐的细节后,建筑细部强化与升华的一种体现。建筑细部充分体现了材料与构造的结合,提高了建筑创作质量,也体现出建筑创作的特点。
2.建筑细部的意义
建筑细部在建筑创作上体现出了建筑文化的特征,表达了一种完整的建筑文化特有的气息,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多是运用具有代表性的彩绘画和斗拱的特点来体现细部特征。在很多建筑中建筑师对建筑细部的把握恰如其分,建筑师有意识地运用一些典型细部设计,更有助于创作出鲜明有特色的文化特征的建筑作品。
建筑细部在建筑创作中有助于提高人性化建筑设计的应用,有助于当代建筑的丰富和发展。当代设计师在建筑设计时体现出人性化,建筑创作一开始就已经应用了建筑细部,从古至今,从西方文化到东方建筑都能体现出来。在中国古代木建筑的历史中出现斗拱,在结构上来看,比如房屋建造中屋面何在传递与柱,是屋顶和屋子的过渡,既美观有实用。在西方文化中欧洲的建筑之所以举世闻名,不仅有先进的技术、超高的代表性,更重要的还是建筑设计师对建筑细部的超高把握能力和控制掌握力。
建筑细部的意义还在于对建筑的感观、材料和用途等从各自的使用功能中抽象出来,重新组成,形成一个类似标志符号的语言,让建筑具有非建筑学的文化意义。建筑细部依靠建筑,向人们传递视觉上的信息。如各种方盒子式建筑,在技术和功能上都有超越历史的代表性。
二、建筑细部在建筑创作中的应用
建筑细部在建筑创作中的对比、均衡、渐变、分离、对称等角度体现出了的价值和构思。由于很多时候建筑细部往往被忽视,在匆忙的时间里方案和设计施工图是没有仔细推敲,省去了一些细部,施工单位为了保证施工速度,也忽略了许多建筑细部,但往往细节决定成败,被忽略掉省去的细部决定了整个建筑的好坏。经过精心设计并能够按照设计进行施工的建筑更加能体现出建筑设计师和投资开发的理念、建筑工艺的水平,体现出建筑的时代特点和原创。把建筑细部应用到屋顶、门窗、外墙材料和色彩中,既能够体现出建筑的创新,也能够把建筑细部从最常见最能不缺少的建筑上体现。
1.屋顶细部设计
在屋顶细部设计上,建筑的顶部是建筑与天空的连接,出现在我们的视线之中,建筑顶部的形象对建筑具有特殊的意义,自古以来,屋顶主要是遮风挡雨,在近现代,随着建筑设计和建筑材料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仅要求实用还要有观赏性,为呈现出这些丰富的要求,屋顶细部就更加得到重视。在屋顶细部中体现出人们的审美价值观,如双曲面、高科技带来的薄壳等新颖的结构形式以及大量大跨度屋顶的设计,加大了顶部的造型。
2.门窗细部设计
在门窗的设计上,门窗是建筑物的眼睛,是建筑外部最为活泼的点睛之笔,门窗能够看到技术发展最快的元素,在门窗上的一些细部的做法,让建筑往往更加出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生活空间质量的日益关注,门窗承担了建筑设计师手中的设计要素,代表了技术的任务、地域的人文景观。门窗细部多种多样,有简约的粗矿、有追求平面的布局、有多层次的雕刻和明暗度的效果,在线条结构造型上有线条的粗细、圆润、柔和、方正硬度等。建筑细部可以重点强调整体的把握,尺度简洁,突出造型上的质朴和丰富,使之饱满,让装饰性与实用性并存。
3.外墙细部设计
外墙是建筑的外衣,是对建筑设计的完美包装,它可以提现出对建筑空间形态的调整、补充和完善,换而言之,外墙是对建筑整体形象的再创造。外墙细部设计中在视觉形象上追求了绝对性和差异性,表达建筑设计师更深层次的理念,建筑的外墙一定要经过精心设计、运用丰富的层次感、充满激情的元素以及合适的比例、材料组合的实用性和观赏性。通过外部材料和颜色的处理,把空间做出纵横处理,让建筑具有灵性。外墙细部中在选用材料上不是单一性,而是在多种材料的整合,多元化。这样的设计让现代建筑形式和工艺合为一体,随之让建筑简约又有富有观赏性,严谨又不失创意。
4.色彩细部设计
作为视觉影像元素,色彩可以影响建筑物的观赏性,色彩大部分是通过建筑物的外墙来实现的。色彩细部运用得当可以直接让建筑的大小、形状及其构成发生改变,除此之外色彩细部设计还能够营造气氛,让建筑与环境融为一体。色彩细部设计也是建筑的一种标识,如幼儿园的醒目的色彩斑斓,政府办公大楼简洁安静又不失庄重,校园的文化气息中带着些许青春味道等等。色彩细部的一般处理方式有很多,有些是自然生成,有些是环保主题色,有大面积单一色彩,利用建筑的外墙来转化意义等。色彩细部处理的好坏可以直接影响整个建筑及建筑表明的完善和持续发展。
结束语:
建筑细部能够表现当今的建筑技术和建筑工艺,在回顾建筑历史的长河中,中国最能把建筑细部与建筑创作完美结合体现出来,随着整个中国的建筑的发展,可以说没有建筑细部就没有整个中国建筑的历史,如斗拱,贯穿了整个中国的建筑历史,源源千年,沧海桑田,从唐朝到明清,甚至在世界博览会的中国馆。建筑细部成就了建筑创作,在整个建筑历史文明中占有了一席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严华忠.浅析建筑细部设计在建筑中的作用[J].建筑施工.2010(05).
[2]贾华珍.建筑细部在建筑创作中的作用及意义[J].河南建材.2009(04).
[3]杨书群.现代建筑创作中结构与建筑形态关系研究[M].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05).
篇4
在建筑创作中,每个建筑师不但需要从逻辑思维上将自己从形式逻辑上升到对称逻辑以达到建筑设计各要素的和谐,更需要非逻辑思维中的形象思维、灵感与直觉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努力寻求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有机结合,以展现建筑创作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紧密结合。
Abstract
In architectural design, each architect will not only need logical thinking from their own form of logic up to the symmetrical logic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harmony of the elements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but also requires a non-logical thinking in the image of the thinking, inspiration and intuitive thinking and creative thinking , to seek non-logical thinking and logical thinking combine to show the construction of scientific and artistic creativity closely.
关键词:建筑创作;思维方式;辩证关系;形象思维;创造性思维;形式逻辑;矛盾逻辑;对称逻辑
引言
建筑创作是科学的、哲学的、艺术的综合,是一种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创作,是按照自然法则、社会法则、经济法则的准绳展开的;是一种有目的、有主体的创作活动。
因此,建筑创作是在情与理的双轨上运行;是理想与浪漫的交织;是一种有目标的控制性科学想象和以社会逻辑为原型的自由想象相结合的创意。它既要运用逻辑思维中的判断、推理和论证以促使建筑概念的生成;又要借助非逻辑思维中的意象、联想、想象乃至直觉与灵感,注入建筑以活力与神韵。那么建筑创作中的各思维方式的有着怎样的相互作用?它们的辩证关系怎样?建筑创作活动又是怎样由于这种对立统一的关系不断发展直至建筑产品的成功产生的?本文通过对蕴含在建筑创作中的各思维方式辩证关系的探索希望有助于建筑师在建筑创作过程中思维方式的合理运用。
一、建筑创作中的思维方式
建筑师在运用思维进行设计时,主要依靠的是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演绎等建立在感性认识基础上的理性的逻辑思维和具有直觉与灵感思维、形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等感性的非逻辑思维。也就是说建筑设计的思维特征是形象性和逻辑性。形象性具体地体现为使用视觉的思维工具,逻辑性集中体现在建筑设计是一个逻辑的解题过程。
1.1建筑创作中的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Logical thinking),是指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理性认识过程。
逻辑思维在建筑创作中主要表现为通过分析与比较进行项目的确定与目标的选择,通过分析与综合对外部环境对该建筑设计的影响及建筑设计的内在各功能要求与关系进行逐个分析与总体概括,通过归纳与演绎分析意志与观念的辩证关系以确定建筑创作的主要思路与手段及对整个创作的过程进行不断地鉴定、修正、完善。
可以说,逻辑思维所运用的分析、比较、演绎、推理等手段是一种理性的思考过程,在建筑的哲学方面也反映了建筑的物质性。
1.2 建筑创作中的非逻辑思维
建筑创作中的非逻辑思维包括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和灵感思维、创造性思维等,其中形象思维又分为具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两种手法,创造性思维又包含了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两个方面。
形象思维在建筑创作中也称“艺术思维”,与艺术创作相似,都是在创作过程中对大量表象进行高度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并需要通过二维图形-平、立、剖面来表达三维的形体与空间。
灵感与直觉思维是一种人们自己无法控制的创造力高度发挥的突发性心理现象,是未经逻辑推理就直接迅速地对事物做出理解和结论的一种思维方式。对建筑创作而言,灵感与直觉思维就是建筑设计师在设计过程由于受到某种因素的激发产生顿悟,而使问题豁然澄清的思维过程。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打破常规、开拓创新的思维形式,创造之意在于想出新的方法,建立新的理论,做出新的成绩。
二、建筑创作中逻辑思维的阶段性分析
逻辑思维要遵循逻辑规律,这主要是形式逻辑的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辩证逻辑的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等规律,违背这些规律,思维就会发生偷换概念,偷换论题、自相矛盾、形而上学等逻辑错误,认识就是混乱和错误的。
对于建筑创作而言,在其逻辑思维方面仍然要遵循逻辑规律,即建筑创作的逻辑思维要遵循逻辑发展的三个阶段,即形式逻辑阶段、矛盾逻辑阶段和对称逻辑阶段。
在形式逻辑阶段,建筑师要做的工作即是对该设计相关资料的搜集及相关国家、地方规范的认知,构造出一个线性的演算系统,达到对该建筑项目的一个知性认识。
在形式逻辑阶段,建筑师已经对某个建筑设计项目的项目类型,所需规范以及对各功能空间的大小等有了一个宏观的认识,然而形式逻辑阶段只是逻辑思维的初级阶段,在建筑创作方面,当建筑师对所需功能空间、规范要求等有了线性的认识并再次回到具体的建筑设计项目时,必然会遇到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诸如,当地的软环境(文化属性、价值观念、审美准则、人口构成等)和硬环境(自然条件、城市形态、基地状况等)对设计的制约,技术手段的选择与预期目标的矛盾等,此时建筑创作便上升到了矛盾逻辑阶段,建筑师要做的是根据否定之否定原理合理的处理每一个宏观理论与实际项目相悖的方面,将每个矛盾各方面各就各位,找到合适的时空层次定位,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通过分析、综合、取舍,找出方案生成的起点。由于建筑设计的特点是没有唯一解,这就增加了对矛盾判断、评价的难度。但是,建筑设计过程总的趋势是问题越来越明朗化,只要抓住主要矛盾,设计就会沿着正确的取向发展,紧跟着出现的许多技术矛盾一般不会颠覆先前的成果。
当项目的一切矛盾趋于缓和并最终解决时,建筑师的建筑创作逻辑思维便达到了对称逻辑阶段,此时建筑师已对该建筑项目的各因素有了充分的认识,并建立起了一个完整的演算系统,在其设计中体现了思维主体与思维客体、科学本质与客观本质的对称性,建筑创作对称逻辑阶段也是建筑创作逻辑思维的最高阶段。
建筑创作逻辑思维的三个阶段的发展总体是由低到高线性发展的,它的发展也伴随着逻辑演算系统的不断完善,凝结着建筑师不断地判断、推理、演绎、论证过程,而一个建筑师在矛盾逻辑阶段的处理好坏往往决定了其最终建筑设计成果的优劣。
三、建筑创作中非逻辑思维的种类及辨证关系
建筑创作中非逻辑思维包括形象思维、灵感与直觉思维、创造性思维等。
形象思维是对形象信息传递的客观形象体系进行感受、储存的基础上,结合主观的认识和情感进行识别,并用一定的形式、手段和工具创造和描述形象的一种基本的思维形式。在建筑创作中,形象思维又包括具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两种手法。具象能够启迪人们的联想,产生于建筑师设计意图的心理共鸣。例如萨里宁设计的纽约肯尼迪机场TWA候机楼,它像只苍鹰展翅欲飞,使人很容易引起对航空的联想(图表1)。抽象思维则是阴喻非自身属性的抽象概念,表现的是人们的感知与思维转化而成的精神上的含义,如勒・柯布西耶设计的朗香教堂便是抽象思维的代表作
图表 2 朗香教堂的奇特设计
。
建筑由于其不同于其他的一般设计产品和艺术品,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队许多可能性进行选择时,单靠逻辑思维是无法完成的,这时就要靠灵感与直觉思维。如伍重对悉尼歌剧院的设计。
创造性思维是设计思维中的高级而复杂的思维形态,它涉及到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也涉及到人的复杂心理因素。它的形式主要呈现为发散性思维和收敛性思维。
与逻辑思维发展的三个阶段不同,建筑创作中的非逻辑思维的几种主要思维方式并不是直接的线性的关系,而是贯穿在整个建筑创作的框架中连续性的、相互性的对建筑创作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并呈现不断反复、不断修缮的现象。
首先,在非逻辑思维的范围内首先给予建筑师创作帮助的是其形象思维,这是一个建筑师应该具有的基本思维能力,反映在实际操作中即是对以往建筑方案的图示收集与积累,利用其娴熟的绘画技术积累一系列与该项目有关的历史资料,并在资料积累的基础上将自己的具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用图示的手法反映在二维的平立剖图面中。
其次,由于灵感是人们头脑中不断出现的新思想的顿悟现象,伴随着建筑创作的进行,建筑师的头脑中也不断出现着对于某个建筑项目新的顿悟,便有了建筑创作的新的灵感与直觉,这些新的灵感与直觉便反作用于建筑师的图纸中,使得已初步建立的图示思维、形象思维需要修正甚至重新洗牌。
第三,由于建筑设计的问题求解是多向量和不定性的,答案没有唯一解,这就需要建筑师运用思维发散性原理,从若干试误性探索方案中寻求一个相对合理的答案。在建筑师通过同向发散、多向发散、逆向发散对建筑项目进行求新途径探索后,建筑师需要对发散思维的若干思路以及所产生的方案进行分析、比较、评价、鉴别、综合,这便产生了对建筑创作的收敛性思维,而且,这两种思维并不是一次性完成的,往往要经过发散―收敛―再发散―再收敛,循环往复,知道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总之,在建筑创作中,建筑师所用到的各种非逻辑思维方式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线性提升,而是伴随着时间上的循环往复与思维内容上的不断充实,三者彼此之间都存在着A―B―再A―再B的创作关系,在这种思维下,建筑师对于建筑项目的掌握也随之提高。
四、建筑创作中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关系
在建筑创作中,一般来讲常从逻辑思维入手,摸清设计的主要问题,为设计思路打开通道。特别是对于功能性强,关系复杂的建筑尤其要搞清内外条件与要求。另一方面,有时却需要从形象思维入手,如一些纪念性强或对建筑形象要求高的建筑,需先有一个形象的构思,然后再处理好功能与形式的关系。
在建筑创作中的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一方面是有区别的,前者以理性的抽象活动为主,后者是一种较感性的具像的思维活动方式。两者在实际操作中往往要共同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理性与感性的互溶,第二阶段是通过感性形式表现出来。在建筑项目设计的初期,需要以逻辑思维为主的理性思考,并从形式思维上升到矛盾思维,随着建筑设计的深入进行,非逻辑思维开始渗入到建筑创作的每一个要素,面对着矛盾思维的种种内在的对立统一,建筑师需要用形象思维、灵感与直觉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交织于创作思维中使得建筑创作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得到合理解决,最终在逻辑上达到建筑作品的对称逻辑。
在设计中,逻辑思维往往指导着非逻辑思维的具体运用。如形象思维的“深化法”、“分化法”、“变异法”等,多是在推导或建立验算系统的方式下进行的。以一个或多个命题为基础,建立多项验算系统,得到符合设想或构想的最终形象,体现审美规律的同时,满足其要求。
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发生先后不以各自的特点而独立地、明确地体现出来,更多的情况下,二者可能同时发生或间歇式发生,并无一定的先后顺序。在逻辑推理和逻辑运算中就包括了各种对对象的运用和理解;在运用非逻辑思维如发散思维时,也会有逻辑规律的运用和指导。
五、结束语
作为建筑业龙头项目的建筑创作领域,不仅仅有其物质性的因素,而且具有与其他建筑行业有着根本区别的社会属性和人文属性,本文是站在建筑创作的心理方面分析建筑创作中各思维方式的辩证关系,只有将理性和感性融汇其中,以感性的非逻辑思维开道,以理性的逻辑思维证实,在逻辑思维走不通的地方,用非逻辑思维的方法打开通道,并及时地在新旧认识之间架上逻辑的桥梁,这样才能深刻的体现建筑创作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参考文献
[1]邱文鑫.建筑设计思维方式初探[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7(1).
[2]黎志涛.建筑设计方法入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7-11.
[3]邢凯.建筑设计创新思维研究[C].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03).
篇5
【关键词】东西方文化;文化比较;建筑创作;文化发展
1 前言
近几年我国学术界掀起了关于东西方文化比较的讨论热潮。这使人想起了上个世纪初的,尽管时间已经过去百年,而所争论的仍旧是东西文化孰优孰劣的问题。这个争论纠缠百年而未有结论,说明问题的复杂性;而这种论战均由文化比较进而涉及政治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等多个领域,涉及社会发展方向,更使人们对这一论争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有了清醒的认识。对于中国建筑师来说,在全球化语境中对东西方文化进行认真的思考和比较,不仅对于个人的创作,特别是对于中国建筑的发展更有重要的意义,
2 东西方文化比较与跨文化发展
2.1 人类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发展变化,任何文化都是在社会的发展、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中不断摒弃旧的素质,同时不断产生新的素质而延续下来的。任何文化都在不断的演变和发展,并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内涵,因此,用一种静态、不变的观点来比较东西方文化这样两个大系统显然很不科学。对于文化一定要有一个动态的理解。
2.2 用这个观点看,中国传统文化并非天生消极落后,他也不是总对社会的发展起到阻滞作用。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汉唐盛世的形成,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曾经起过很大的推动作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是到明清以后才逐渐显出它的颓势。即使如此,有人统计在清朝康熙年间(300年前)中国的GDP总值占世界的1/4,比现在美国所占的比例还大,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的阻滞作用只是在近一、二百年才越来越突显出来,要说中国文化天然消极落后显然不符合最起码的历史事实。
3 “两个合一”的创作理念
3.1 “天人合一”是古代人们对宇宙的认知模式,即天地万物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的、自然和谐的关系。老子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对这种关系的朴素而原始的论述,结合建筑创作,我们可以作以下几个层面的理解:
3.1.1 “天人合一”是对宇宙,同时也是对建筑的一种认知模式。世界万物,包括建筑在内,从表面上看是相互独立的个体,而事实上,它们之间有着内在有机的整体联系。从这种联系出发,重综合、重整体的认知模式就成了东方文化的一大特色,这和西方文化重个体、重分析显然不同。这种不同有人曾以中西医学为例来说明:说西医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中医则是头痛医脚,脚痛医头。反映在建筑上,与西方建筑史多分析神庙、教堂等个体建筑不同,“周易”、“堪舆”、“园冶”等,则对建筑和“天”、“地”、“人”之间的联系给予更多的关注。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建筑创作涉及的问题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复杂。因此,在创作中,淡化建筑的主体意识,强调“天人合一”所蕴含的重综合、重整体的认知模式是十分重要的。
3.1.2 从“天人合一”的理念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东方文化对人生、对一切事物的终极追求,那就是自然和谐。“和”,是“天人合一”理念的核心。与这一理念不同,西方文化比较注重对事物的分析,强调事物的相互对立的一面,事实上,我们也曾经强调过“一分为二”。但多年的实践告诉我们,对矛盾的分析是手段,是过程,而和谐才是目的。因此在建筑创作领域中,我们还是要讲“和”、讲“合二为一”,因为这正是改变当前生态平衡和城市景观遭到破坏的现状所必需的。
3.2 理象合一
这里所谓理,是指理性;象,则是指意象。意象生成包括了非理性的因素,所以“理象合一”也可以说是理性和非理性的合一。“理象合一”既是一种方法论(建筑创作的方法论),也可以看成是对建筑的一种认识论。
如何做方案呢?是先排平面呢还是先考虑造型?功能和形式哪个更重要呢?这些问题常常难以回答。因为影响建筑创作的因素十分复杂,不是一个简单的功能和形式的关系问题,而建筑创作的因素十分复杂,不是一个简单的功能和形式的关系问题,而建筑创作作为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也决不是“形式服从功能”一类的单向的逻辑形式所能解释的。因此,研究建筑创作的过程和创造机制,找出一些带规律的东西来,将使我们在创作时多一点自觉性,尽量少走一些弯路。
3.2.1 理性思考
理性思考不仅是指功能、适用或经济,它是一个宽泛的,能涵盖更多内容的概念。建筑师在拿到设计任务书后不仅要考虑功能、经济问题,他还要分析环境,研究与规划的衔接,还要研究所采用的结构和设备的先进性和可行性,研究生态保护、交通、防灾,还要与业主一起分析市场并给予准确的市场定位・・・・・・・等等,特别是那些大型复杂的工程,还会有更多,更为综合的问题需要研究和思考。因此,应该肯定地说,理性思考是建筑创作的基础,没有认真反复的理性思考,作品就如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是经不起推敲的。
3.2.2 意象,按照美国学者阿瑞提的说法,是人的一种“主观体验”,对于建筑师来说,这种体验主要是以视觉的形式来表现。“大多数的意象都是朦胧、含混。模糊的”,并且以一种“猝然的、意料不到的、就像一道闪光”似的方式显现出来。阿瑞提把意象定位于“人的自发性和独创性的流露”,我们把这些抽象的语言简化,那么意象,和我们中国人常常说的“神思”、“灵感”相近,只是神思、灵感没有反映出那种以视觉为表达方式的特点,因此我们所说的意象或者意象生成,将更适于研究建筑创作的全过程,它是建筑过程中一个最活跃的因素。
4 立足自己
强调立足自己,是要求建筑师要独立思考。既不受时尚流行的影响,迷信洋人,也不受框框条条的束缚,囿于传统。发挥独创性是建筑创作的前提。
强调立足自己,更主要的是要强调立足中国建筑师“自己”,要建构有自身文化精神的中国建筑理论框架,在创作中走出自己的路子。
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调整心态,建立信心。我们应该承认差距,而且跟着别人走同一条路,那么差距还是下个当大的,但如果走自己的、有自己文化精神之路呢?情况就会不同了。立足自己,走自己的路,中国现代建筑的前景无限广阔。
参考文献:
[1]高能 从文化的视角看当今中国建筑的发展方向 [期刊论文] -山西建筑2009(13)
篇6
论文关键词:建筑创作 思维 徒手草图 工作模型 建筑理论
“自由地画,通过线条来理解体积的概念,构造表面形态……首先要用眼睛看,仔细观察,你将有所发现……最终灵感降临”(勒·柯布西耶语)。
一、引言
建筑创作思维是指贯穿于建筑师建筑创作全过程的一种大脑活动,也可以说是设计中的思考。建筑创作就是把设计者头脑中存在的大量资料和信息,通过思维活动来完成,有时是随机的,有时是缓慢的,有时是跳跃的,有时是突发的。建筑师是把自己的思维具体化,通过某种草图和模型,凝聚了对时空的巧妙构想,反映出其哲学思想和对建筑有关问题的正确分析。创作之前,建筑师往往要把客观条件加以罗列、分类,观察其对创作的制约关系,通过艰苦的思维活动。提出优秀的方案。因此设计作品的优劣在一定程度上是由设计思维的深入程度决定的。
中国建筑教育的基础训练是传统的美术训练。由此,美术思维方式(西方古典审美价值系统)和美术设计训练(平面与立体构成),成为建筑教育的一部分。美术的主要功能在于表现,那么,以美术训练为基础的建筑学同样强调表现,就是将建筑师工作的侧重定在表达与交流,而不是建筑本身的研究。这种本末倒置带来的结果是画面的质量与建筑的质量相混淆,甚至有时画面的质量凌驾于建筑的质量之上,同时,它把四维的建筑经验降为二维。这就造成建筑师更关注甚至只关注建筑的外部形象,淡化了建筑空间的艺术性质,抹杀了建筑与美术,特别是与雕塑之间这一关键的差别。因此,我们的首要任务在于重新确定建筑学的基础。建筑学的基础应为基本建筑创作思维活动,即:确定材料、结构、建造及形式(包括界面的和空间的形式)的关系;确定房屋与基地(包括地形、环境、城市)的关系;确定使用的方式(包括人的时空经验与文化经验)的关系等。设计教学宜侧重设计信息的读解、设计思维的构成和设计语言的表达,本文从设计徒手草图、构筑建筑模型与建筑理论思考三个方面探讨培养建筑创作思维的有效途径。三者相辅相成,可有效地提高建筑设计基础教学的质量。
二、设计徒手草图
设计徒手草图实际上是一种图示思维的设计方式,是提高和开拓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在一个设计的前期尤其是方案设计的开始阶段,最初的设计意象是模糊的,不确定的。而设计的过程亦是对设计条件的不断“协调”,图示思维的方式即把设计过程中的有机的、偶发的灵感及对设计条件的“协调”过程,通过可视的图形将设计思考和思维意象记录下来。“这样一些绘画式的再现,是抽象思维活动的适宜的工具,因而能把它们代表的那些思维活动的某些方面展示出来”(鲁道夫·阿恩海姆语)。而作为电脑,其保持精确数据概念的特点——点、线、面、形体在屏幕上的明确和肯定的显示,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设计思考过程“幻想”的翅膀,扼杀了方案构思设计阶段设计思维的模糊性和随机性,也扼杀了方案构思过程中的转眼即逝的设计灵感,亦不符合设计初始阶段的设计思维方式及其设计的表达。
设计是一个解决问题和协调矛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两个内容十分重要。一是发现问题、解析问题;另一是对所解决的问题答案进行评价。前一个内容是后一个内容的基础和做好一个设计的前提,亦是目前设计教学中一个十分薄弱的环节。对于学生缺乏想象构思和创造的能力,利用设计徒手草图的训练——图示思维的设计方式,将有效地提高和开拓其创造性思维能力。实践证明,国内外的许多优秀设计师和设计大师均精于此道,出色的图示思维亦是他们的成功之道。
思维方式的根本点是形象化的思想和分析,设计者把大脑中的思维活动延伸到外部来,通过图形使之外向化、具体化,在思维过程中需要脑一眼一手一图形四位一体。着名美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在其《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中阐述道:“视觉乃是思维的一种最基本的工具”,“艺术乃是一种视觉形式,而视觉形式又是创造思维的主要媒介”。视觉的思维性功能帮助我们通过图示进行思维、进行创造。
在发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同时,头脑里的思维通过手的勾勒,使图形跃然纸上,而所勾勒的形象通过眼睛的观察又被反馈到大脑,刺激大脑作进一步的思考、判断和综合,如此循环往复,最初的设计构思也随之愈发深入、完善。可见,徒手设计草图这种形象化的思考方式,是对视觉思维能力、想象创造能力、绘画表达能力三者的综合。在这个过程,不在乎于画面效果,而在乎于观察、发现、思索,强调脑、眼、手、图形的互动。徒手设计草图的训练,无疑是培养学生形象化思考、设计分析及方案评价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开拓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三、建筑工作模型
国际建协第20届大会上,弗兰普顿在主旨报告:《千年七题:一个不适时的宣言》中,早就敏感地提出来了,“建筑包涵着如此多的元素、如此多的技术以及如此不同的问题,以至我们不可能掌握所有必要的知识。”“我们必须承认建筑实践主要是一种技艺。技艺是建筑的开始,从很多方面来看也是终点。”同济大学建筑教育体系中,强调的构筑训练就是动手营造、制造,强调物质和形态的操作训练。通过动手做模型、通过三维构件进行空间构图训练,人的脑、手和塑造的形体间的互动和统一,使学生体会由脑产生的形体,如何通过手的制造而产生;而产生的形式又如何进一步促进脑的思考,完善这一形体从而能够更好地认识形体。
模型是设计过程的一部分,是建筑工作和理解能力中伴随草图不可或缺的工具,能满足草图的变动和多样性的需求,可以进行建筑空间和功能的推敲和尝试。工作模型以建构的元素——体量、片板、支柱将空间想象呈现第一次的具体转化。在工作模型中,可以研究细节不同的设计图之间空间造型的关系,并且解决与设计相关的建筑元素的结构和组织问题,但不需做关于正在成型的最终陈述。在工作模型中我们可以推敲建筑和周围环境、地段的关系,获得比较清晰的空间造型,它们的内部和外部以及之间的关联性都能在工作模型中臻于理想状态。
建筑设计中方案的雏形、比较、选择是通过建筑设计师不断的创造性思维而逐渐发展、完善和最后形成的。建筑模型是建筑设计的三维空间的艺术再现,它直观地反应出建筑物和周围地形的联系,建筑物全方位、多角度的形体特点和视觉效果,这是设计师在进行设计创作中不可缺少的手段,这对于设计方案的产生、选择、完善,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让你切实感到物质世界通过心的感应和手的操作可以表达得如此丰富,如此触动心灵。
四、建筑理论思考
建筑从某种意义上说更接近社会科学。理论上的思考,可以使建筑师保持风格的延续,做出积极的探讨,而不是随波逐流。建筑是社会的缩影,是历史的载体之一。我们现在参观各处名胜古迹,所以常常感慨的原因是,其中的建筑,记录了当时的社会。建筑的魅力,从一定意义上说在于它较为久远的穿梭了时间的隧道,而成为后世景仰的对象。古埃及的金字塔,巴黎圣母院,都是建筑的无穷魅力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我们的建筑设计,只是在某个时期提供一个栖身之所,而后被推倒,那么建筑的意义丧失了很大一部分。之所以北京的四合院,以及上海的里弄的价值会很高,因为,四合院上体现的是中国封建时代家及住的观念,而上海的里弄是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城市化,商品化的一种密集的居住方式,它是旧有的家族观念的解体,是吸收外来文化的典型实例。
建筑是人生活的场所,是人们的生活方式的反映。因此建筑应该反映人的意识,建筑的主体也是人。可是人的意识非常的复杂,而且深深的烙上时代的印迹。因此建筑,也应该关注社会。故可以简单的表述为,建筑是一定时候的人们的生活方式。我们听国外的建筑大师的报告,他们会很注重于对时代特征的分析,如日本的黑川纪章,他的共生理论,以及较早时期的新陈代谢理论,都是基于对时代的思考而贯穿于建筑思想。
因此,加强建筑历史理论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学会如何思考。一旦设计时,平时的关注在大脑里早已进行了分解、整合、重组,成为了一种潜意识,就会源源不断地被激发出来,厚积薄发,成为了属于设计师自己的宝贵财富。
“我强调的是因时、因地、因事而设计的分析型手法,时地、事都是可变因素。我的分析手法要求我对三个基本要素——时间、地点和目标全方位了解,并找到其中的平衡。设计思维应贯穿整个设计过程,使之成为建筑作品的决定性力量。”——贝聿铭。
五、结论
笔者在参与同济本科二年级建筑设计教学实践过程中深深受到同济扎实的建筑设计基础教学体系的感染。首先建筑设计的基础教学回归到一切形态设计共同的“基座”上来,通过对“形”的抽象分析和构成操作,使学生把握一套处理建筑造型的理性方法。并在方案草图阶段致力于与材料构造和建筑空间的真实体验和操作训练更好地衔接。也即,通过“形”的训练,在合于使用目的前提下,引导学生探索满足视觉感和触觉感的空间尺度、比例、质地、动势以及环境约束和文化特性等等的各种可能性。在设计过程中让学生徒手的、器绘的、电脑的和模型的表现能力都得到恰如其分的把握和均衡合理的运用,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篇7
关键词:地域文化;旅馆建筑创作
Abstract: The hotel construction as the people knew that with the contact different region’s important window, manifests this national, this region characteristic in the design appears extremely important. This article in the summary affects in the hotel construction creation in the region culture expression factor foundation, refines applies the region culture in the hotel construction creation the design technique, explores one by the time to have the Chinese characteristic hotel architectural design path.
Key words: region culture; hotel construction creation
旅馆建筑室内设计是一种商业文化设计的类型,如同文化场所、交通场所、办公场所、医疗康复场所,均是一种社会的需求,文化和社会是统一的,即是文化,则有其文化的属性。如今的旅馆建筑早已不是以往路途中的客栈、驿站,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具有丰富的内容和众多的类别。文化是旅馆建筑的根,设计是叶,根深根正,叶才有自己的绚丽。作为生产文化、经营文化的企业,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旅馆建筑之间的竞争已从有形的产品竞争、无形的服务竞争,发展到更高层次、更高品位的文化竞争。旅馆建筑设计在功能上要满足使用,以满足不同国度及不同民族的消费权及使用权,而旅馆建筑的精神取向及文化品位则要考虑地域性及文化性的区别。这是一个旅馆建筑的成功所在,也是旅馆建筑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胜利的法宝。
1地域文化的定义
所谓地域文化是“能够体现一定地理区域、一定空间范围的文化类型”,是在历史时期形成的。有学者指出,中国文化的地域特色奠基于新石器时代,之后随着大一统帝国的出现、王朝的更替和行政区划的变迁,地域文化经过长期的互渗与融合,原有的界限和边缘渐次模糊,但中国文化的地域特色将会永远存在。
2影响旅馆建筑创作的地域文化表达因素
2.1自然因素
人们所生活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文化差异,这些差异会长期存在。建筑是一个地区的产物,它总是扎根于具体的环境之中,受到所在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的影响,受具体的地形地貌条件、自然条件以及城市已有的建筑地段环境所制约。
世界各地的旅馆建筑在设计时会充分尊重气候条件,并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考虑采用不同的形式。如在北欧,冬季漫长寒冷,多暴风雪,为了防止过重的积雪压塌房顶,北欧的建筑都以尖顶、坡顶为主。
地形对旅馆建筑的总体布局规划也有较大影响,许多具有地域特色的旅馆建筑的总体布局都最大限度的保持原有地形地貌,根据地形现状特点,利用优势,转换劣势,充分吸收景观资源,使建筑和景观环境相互渗透、相互交融。如贵阳的花溪迎宾馆在设计中根据使用要求,各功能单元采取因山就势,顺其自然,让建筑穿插渗透到青山翠绿之中,成为自然环境有机组成部分。随地形起伏不同,设计分别将各功能主体及辅助用房,根据不同竖向高度进行布置,并采取吊层、错层、局部架空,地下地上结合等手法,达到降低高度,减小体量,丰富空间层次,或节省土石方量之目的。
2.2社会和文化因素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各地特有的人文环境,孕育了不同的文化特性和技术个性。而社会形态与政治体制无疑对地域文化的形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历史上形成的各类地域文化无不与当时的社会与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一种公共建筑形态,旅馆建筑不再是简单的一个建筑物,一方面它会渗透着社会文化对建筑及设计的影响,另一方面它将多元化的元素表现在自身的空间里面。
例如位于四川绵阳的猿王洞西羌国际大酒店,以古朴的西羌文化为主线,完整地保留、真实地再现了史称南蛮、北狄、东夷、西羌之一的且如今唯一尚存的古老的西羌文化遗迹与生活习俗。设计师用粗犷的石材和原木,复原了一个羌式风格的古建筑,浮雕壁画、图腾装饰、碉楼群堡,把令人神往的“西羌神韵”演绎的淋漓尽致。
2.3材料和技术因素
长期生活在一个地方的人们,对一个地方材料的认识和运用已不是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上。这些材料的质地、肌理、色彩甚至气息与他们的日常生活水乳相融,构成了他们记忆和情感的深层内容,成为当地建筑传统和文化的一部分。因此,采用当地材料的旅馆建筑能很好的体现当地建筑的传统和文化特色,为旅客营造一种富有当地特色的环境。
例如位于四川九寨沟的九寨天堂国际会议度假中心,坐落在九寨天堂甘海子地区,设计师以当地随地可取的片岩为材料,聘请当地土生土长的羌民、藏民用传统的手艺来施工。
2.4个性因素
对地域文化的解释与理解更依赖于个人的主观意识而不只是客观存在。这就是为什么贝聿铭在北京的香山饭店选用苏州园林的色彩和形式,而不是北京的宫殿。这还为同一文化区域内的创作繁荣带来了机遇。人们将不只是谈论普遍的创作模式与固定的风格倾向,不只是注重社会经济、技术、文化对风格的影响,还将注意到设计师的个性对风格形成的作用。
例如北京的香山饭店,设计师贝聿铭选择了由他过去在苏州的生活经验提炼的素材:飞翘的屋檐、装饰华丽的屏风、花式窗户、白墙灰瓦、涓涓的流水。在四季厅的设计中,来源于不同文化的形的片断在这里进行了重新组合,建立了一种新的相互关系。这也是一种带有强烈个人表现风味的地方主义,他的目的是想在中、西方两种文化背景下走出一条“创新的传统”之路。
3在旅馆建筑创作中应用地域文化的设计手法
3.1符号表达
建筑符号学对当今世界的建筑创作有着巨大的影响。众多的建筑师都已意识到,仅仅是反映和表现功能不是建筑全面价值的体现,有关历史、传统、民族等的文化因素都应在建筑中有所表现。在旅馆建筑造型中,某些具有特色的文化、艺术符号或其抽象变形的展示可以超越它原始所指意义的内涵,而升华到所指意义的高度,从而让人们对其产生深远的追溯,直至在内心深处找到这种符号的出处与现实感觉的耦合。
深圳百合酒店的室内设计中,一层大堂主题背景墙面由圆形的云石灯组成,大堂吧的圆形楼梯、圆形水池、西餐厅地面的圆形拼花,电梯厅的圆形天花,中餐大厅环绕成圆形的金属帘,中餐包房乃至客房都采用了圆形元素。设计师在设计中反复以抽象的圆形符号来表达“百合”这一主题——百事好合、圆满吉祥之意。
3.2形式重构
在室内设计领域,“形式重构”泛指建筑室内中源于不同系统的形式在新系统中的变化与重组。重构的意义就在于它既不是要回到过去,也不是要步入异域,而是要明确和强化当代建筑观层面上的投影,创造传统与时代共生的建筑文化。以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人们基于建筑文化的追求为立足点,运用尺度、材质、色彩、造型构件的裂变与易位等手法对建筑进行重新组构,可以有效地实现旅馆建筑及空间在传统与现代建筑文化上的结合与塑造。
安徽的黄山国际大酒店是由我国著名的建筑大师齐康院士设计的,他将徽派建筑重要造型特色之一的马头墙进行了现代形式的重构,酒店入口的混凝土梁柱也是徽派牌坊的重新表达,依山傍水的建筑环境、粉壁黛瓦的建筑风格、灵活精巧的建筑布局都充分体现了徽派建筑的文化特色。
3.3文化象征
文化象征寓意的运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在中国的建筑文化中常常采用各种手法,如隐喻、象征等,表达人们生活和思想中某种特定的象征或寓意,进而表达人们的以及民族的理想、祝愿、向往和追求。
旅馆建筑是为人的社会活动提供服务的公共性建筑,建筑的使用功能、材料种类、结构形式及文脉等内容赋予了它广泛的内涵,同时也为旅馆建筑形象的象征意义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运用自身造型及综合其他手段,可以触动、引发人们关于旅馆文化、艺术的想象力,也使旅馆造型发挥巨大的审美价值和文化表现力。
北京广州大厦以传统建筑手法为基调,注重在檐部、中部及裙楼三段利用窗台、檐口、裙边等细部建筑语言符号的“迭加”重复来表现西洋建筑精华,借此象征具有2000多年文化的广州城作为我国古代对外开放最早的“商埠”之一。
3.4文脉切入
对建筑文化的理解同时包含着对历史传统文化的继承。作为旅馆建筑,它应通过地域文化的运用让人们感知形成它们的社会礼仪、生活习俗及历史传统,运用人们可以接受或理解的建筑材料、家具和造型形象,富有传统特色的空间布局形式,将浓缩的历史传统文化再现于所涉及的空间之中,可以有效地实现历史传统文化之于现代旅馆空间的切入。
北京的长白山国际大酒店,设计师围绕“水、火、冰、岩、鹿、皮、雾、林”这八种经典“长白山文化元素”展开,以多个方位和角度立体展现吉林文化的独特魅力。
4结语
在日益强调旅馆建筑室内设计个性风格的今天,思考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寻找一条能反映中国丰富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设计道路,应该是设计师们努力探索,追求的目标。只有从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中挖掘设计源泉,旅馆建筑作品才具有长期的活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叶 岗.中国文化的地域性发生之特征[J].探索与争鸣,2006(12)
2 中华文化通志编委会编.中华文化通志(地域文化典)[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篇8
现将论坛发言整理如下:
崔 恺(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作为在国营大院工作的建筑师。我比较关心如何通过创作机制的完善来促进建筑创作。北京院在搞工作室模式,华东院是创作所模式,都是希望在机制上为建筑师创造一种好的创作环境和氛围。不同之处是,创作所只做前期,工作室像一个小型事务所,做完前期还要花大量精力跟踪后期,好处是可以产生一些有特色的精品。问题是,从大设计院的经营角度考虑,这种工作室模式能否满足大规模建设的需要?大规模的建设往往需要集结一支高效的创作队伍,要求的是流水线式的生产,最好建筑师的工作像生产线上的一些插件,有的只画楼梯,有的只画卫生间。国外有的大型事务所是这种模式。但国内的青年建筑师都有自己的梦想,这么做难以调动积极性。还有,工作室以主持建筑师为主体的创作模式多多少少会抑制年轻人的发挥。有时候年轻人会提出一些看似荒诞的想法,发展下去可能会成为很意思的创意,但受主持建筑师思维定势的影响没有机会发展下去。国外机制比较开放,年轻建筑师有了想法可以自己出去干。国内设计院是希望把人才留住,成长,开花、结果都在自己这里。总归是一种矛盾。如何组建一种灵活的、有效的、积极的创新机制,似乎还要认真思考,向两个兄弟院学习!
张俊杰(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比起北京院、中国院,华东院机制改革的步子迈得比较谨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要求国内的设计院根据市场的需求来调整自身的组织构架。业主都要求利益最大化,都希望自己得到最好的设计品质和专业服务,即使是同一家设计院里的设计部门,也会被业主分出三六九等。这就要求设计院保证整体的专业设计与服务水准,对外是以一个整体的品牌出现。现在国内的建筑设计正向专业化基础上的设计项目管理发展,设计院要考虑如何把各种的资源进行最佳整合,以适应不同的目标客户。就华东院来说, 目前在技术方面的目标是专业化发展和力争原创的高端项目。
张 宇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当今,建筑学充满了激情与变革,毫不夸张地说,在这短短的近百年当中建筑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远远超过了过去上千年的演化。各种思想和流派层出不穷。建筑界一时间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局面,建筑创作也变得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在这种情况下,建筑发展的脉络似乎不再那么清晰了。人们无法用简单的一两个诸如”主义”的词汇来概况建筑界所处的状况,也无法单凭一两位建筑师的作品来了解建筑的发展趋势。再加上社会政治、经济等的价值取向的不同,使建筑学更加民主。更加自由、更加美好,更富有激情。正是由于像今天对于建筑师的不同探讨思路和处理方法的交流:在这些不同的探讨思路和处理方法之间、历史在一步一步地前进着。当然从封闭状态中走出的中国建筑师正经历着冲突与融合的考验。从夺回古都风貌到割裂历史,北京的建筑创作就有过颠覆性的大变化。我们反对没有理性整合的充满了含混而多义信息的所谓前卫的建筑,而倡导一种建筑与时代。建筑与人文紧密结合的理性的创作观。无论是在独立创作、还是与境外公司的合作设计过程中,我们应该始终坚持建筑创作的自主性。
为了提供一种宽松的创作环境,北京院在机构改革上做了一些尝试。形成了综合所,所工作室、名人工作室,专业工作室、营销主体工作室多种生产组织形式共存的局面。特别是2005年年中成立了21个营销主体工作室,至今经过半年多的运作,应该说还是成功的。创建工作室是希望把设计院的组织模式从粗放型向规范型转变,把建筑师的创作热情更好地释放出来。同时北京院在项目管理、协同设计方面也进行了许多实践,为进一步的机制改革打好基础。
汪孝安(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像华东院这样的大型设计院有些像国外的大的设计公司,在大型项目上有着丰富的工程经验,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设计控制能力。大设计院要生存,必然会有很大一部分以经济效益为重心的“面包”工程,但一个大院,没有高水准的有特色的设计作品肯定也不行,应当有一部分有专业追求、精心创作的“牌子”工程。但不是说对牌子工程就精心设计,对面包工程就可以放任自流。二者都要以职业的精神认真对待,只是关注的重点不同。面包工程可能更重视项目的功能性,经济性和高效性等方面的研究,牌子工程则更关注设计的创意。更需要作一些探索。看了刚才的项目介绍,感觉中国院。北京院对设计创意的研究很深入。华东院设计产值的压力很大,大项目较多,对真正能充分发挥创意的小项目的运作相对就较少。
北京院。中国院、华东院这三家大院在国内设计界的影响力是长期积累起来的,品牌的含金量很高,但如何利用品牌的优势来吸引业主,现在所有的工程项目都搞招投标,华东院的创作所一年要投几十个标。我看不尽合理的招投标方式。对业主的利益,对建筑师的创作反而是一种伤害。建筑师为了中标,很无奈地去搞一些所谓新奇的形式,最后难以实施又大幅度地修改,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时间,偏离了行业健康发展的方向。
张俊杰:大设计院有好的品牌。也要有好的品牌发展战略。在向社会推介自身上。大设计院的力度明显不如一些民营的事务所。大院的项目较多,各方面的积累也多,生存压力不是很大,但民营事务所没有这些条件,不制造一些亮点很难吸引客户。所以现在很多民营事务所的炒作,更多的是一种市场策略的体现。国外也是明星事务所的宣传力度要比机构事务所大。尽管情况不同,但也有大院可借鉴之处,特别是一些学术活动的参与。
邵韦平(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执行总建筑师):看了刚才的方案介绍,感觉华东院在对顾客心态的把握和服务意识、市场意识上还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北京院、中国院、华东院都面临着很大的市场压力,需要寻求新的创作模式,包括创作机制上的探索。刚才汪总谈到创作上有面包工程和牌子工程之分,的确,创作上出精品要与项目的具体情况相联系,要看有没有可发挥的空间。
郭建祥(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今天的题目是”建筑创作的理念与理由”,我感觉理念与理由应该是相互支撑的。现在的业主日趋理性,建筑师创作的理念与理由只有建立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才有说服力。
杨 明(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创作所所长):现在市场上有主流建筑师和非主流建筑师的提法,我觉得这种提法是建筑评论家的杰作。他们成功地制造出了一种虚拟情境下的交锋。其实所谓主流也好,非主流也好。双方都是为了生存下去。理由
相同,表现出来的风格不同很多只是设计手法上的差异。
建筑设计是典型的服务性行业,建筑创作的理由是什么,作为机构性的设计单位,我们从职业服务的角度讲就好比是为业主挠痒痒。既要挠到痒处,想人所想,又要挠得舒服,技术高超。业主舒服了,认可你的工作了,就赢得了更大空间和信任去创作。那么只为业主着想,建筑师的创造力又体现在哪儿呢,这就要挠完了不仅要不痒,还要能健身,提供的服务要超出业主只要止痒的需求,这才能引导他。现在建筑市场的风气比较急功近利,真要做一些创作理论、创作概念的探讨,最好把眼光放长远,面向未来,不要指望今天就能获利。
另外说到面包工程还是牌子工程,我认为二者都可以很好地创作。对于面包工程我们可以把创作的理由隐藏得更深一些,可以更关注细节的创作。我们主张做“只前进一步的建筑合适的建筑”,追求一种渐进式的发展。记得有位北欧建筑师说过,“建筑师确实掌握了能改变世界的能力,可那又怎么样呢,“建筑师要对改变世界富有社会责任感,而不止是为了自己创作。如果说有明星建筑师,机构建筑师之分的话,那么机构建筑师的创作理念应该是更讲究每一个建造设计细节。
文 兵(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院一所所长):我同意建筑创作要回归理性的提法。说到面包工程和牌子工程,这是设计院领导的单方面想法,对任何一个建筑师而言。有责任,有义务认真面对自己的每一个项目。每一次设计都是自己的牌子工程。职业建筑师要保证建筑产品有一个好的完成度,设计工作贯穿从设计到建成的始终。
大设计院创作机制的改革就是依靠组织架构的调整来保证设计产品的整体水平,另外还需加强对设计研究的关注,不仅做生产型的机构,也要做研究型的机构。
汪孝安:建筑创作应当贯穿于建筑设计的全过程,项目的建成才是一个完整的建筑创作过程的完成。
徐维平(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建筑创作要先寻找理由,才能产生理念。看了三院的方案介绍,我感觉北京院。中国院在寻找创作的理由方面更充分一些。就像北京院一位建筑师刚才介绍方案时说的,建筑创作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而我认为创作的乐趣就在于认识和发现。
说到面包工程和牌子工程,现在建筑师更关注的是如何占领市场,所以建筑市场的主体肯定是面包工程。但做面包工程的建筑师一样可以体现职业能力,让城市的建筑主体不差、可看,处于一个可以接受的水准线之上。而在设计面包工程的过程中一样可以创作、可以研究。
篇9
关键词:建筑设计;建筑发展;建筑创作
引 言
价值可以当作为富有关系性质的概念领域,而关于价值的研究就必然会牵涉其主客体之间的分析。就建筑设计与建筑创作而言,建筑创作中的价值关系便可以解释为“人和建筑”的关系。进一步分析的话,其主体便是建筑的创作个体或群体,客体便是创作个体或群体所实现的物质成就即建筑。
1 当前我国建筑设计发展现状
现阶段,我国所奉行的建筑设计管理制度其认定时期为80年代中期,并跟随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以及国内经济体制改革,建筑设计管理制度也在反复地整合与革新。起始阶段,建筑设计的管理对象,主要集中于一些国有建筑设计单位,此类部分主要建设于计划经济时期,也是在那个特殊的历史阶段,成为了我国基础的建设序列。直至到80年代后期,伴随基础建筑目标的不断扩展,由社会力量组成的单位也相继地展开出了设计部门,这些设计部门又重点属于集体所有制内涵。在90年代,有些城市开始建立起了个体私人的建筑设计事务所是,并且引入了国外的设计人员及企业的进入。这些力量的注进,让建筑设计管理的对象与内容也便是相对多样。同时,由于经济投资制度的多元化与国内市场经济的发展,致使建筑设计管理工作产生了一些新的情况与新的问题。主要可以表现于由于管理工作的不到位,使得建筑市场无序状况日益严重。建筑设计部分其内部管理较为松散,设计水平粗糙,存在明显的质量隐患,甚至有的由于对建筑设计工作的不重视,酿成质量事故。
在过去,有一种普遍性的观点,即建筑的高度是直接彰显该地区经济发展能力的重要标尺,也就是大家所谓的地标性建筑。当然,随着各个地区令人咂舌的经济发展发展,建筑极大的收获了包括人力资源、财力注入以及无数的科技材料支持,从而建造出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与形式各异的建筑形式。当下中国,不断上演着以高度、尺度作用亮点的建筑吸引着人们的关注度,这些建筑部分占据着近百公顷的土地资源,具备着极其复杂与多元的作用,还有的部分建筑矗立在城市的核心范围,其令人震撼的体积让人无法看到尽头。当然,愈来愈多的大型建筑所县展出的问题,也是极为尖锐与现实的。以摩天楼为典型属性的建筑群进一步增进了城市拥挤以及交通堵塞的水平,而其让人目瞪口呆的建造费用与无限制的所谓“维护开支”也极大地减缓了资本流通,建筑的安全却还是依旧无法保证。
2 南昌地区建筑创作发展趋势与影响
经过长时间的迅速追赶,南昌建筑设计与建筑创造能力对比于部分先进地区,其差距已经出现了显著的缩小。这其中主要蕴含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自然离不开市场所供给的优秀的创作境遇;另一方面也无法离开建筑人员自身水平的提升。面对如今正在处于社会转型阶段的特殊时期,建筑创作也呈现出了特定的发展方向,无论自建筑自身所流露出的个体价值本质,亦或是人们在鉴品建筑过程中所持有的价值取向,都展现出了显著的变化[1]。
2.1 从激烈攫取意识转向持续发展
依靠着先进的机械装备与工艺的进步,人们可以处于建筑内部,随性的变化气候,体会颠倒时空的美感。但是由此而产生的庞大的资源耗损所引致的生态自然灾害以及社会震荡也在频繁的上演着。现今,建筑师已经逐渐感知出,依靠自身于建筑创作内找寻环保与科技的建筑设计平衡点,融合绿色的建筑技艺,是减少建筑资源出现巨大消耗与产生的污染的关键,同时,也是为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可持续发展建筑重点涵盖了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通过生态学原则与形式解决环境问题,重视以“整体”视角与“生态”角度理解建筑,其主要以理论为主[2];另一方面则为绿色建筑,重视通过所有行之有效的办法达到保护环境的公用,但必须要以可操作性为主。
居民住宅无疑是一座城市最大的建筑类型,因此住宅建筑设计的改善成为了现今建筑领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项目。对此,建筑师应当自外部环境、内部空间以及构造材料等方面进行改善,确保民众居住环境的舒适的基础上,最大程度的实现生态环保。
例如南昌市红谷滩的某科技大厦便使用了风力发电系统、汽车充电站系统、光伏发电系统、日光照明系统、光电幕墙系统以及遮阳隔热窗技术等多种绿色建筑创作。并利用南昌特殊的气候条件,如:热量丰富、雨水充沛,日光充足等特点,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实施全方位的分析与检测,最大程度的保证建筑的寿命周期的背景下,做到了节能、节水、节材、节地等环保水平。
2.2 建筑设计更加注重实在价值
以南昌市瑶湖区某高校建筑为例,该建筑主体高6层,主要为教学与科研共同构建的多功能综合楼。其建筑设计的主要功能便在于确保建筑学院和艺术学院,不尽相同的教学作用。因此,在平面布置上分下了3个区域。2教学区域以U型为具体呈现,还有一个教学区域则位于两者中间,当成报告会议应用,各区之间相互链接,完成了内部空间与外部的相互渗透与行动,进一步体现出了教学功能空间的开放性。
为了能够实现当代高校教育多样性教学办法与结合分析教学一体化的教育要求,建筑供给了一系列系统的解决方案。在空间的安排上,使用了模数化设计办法,通过单元式教室完美的契合了不同的教学模式所需要具备的条件,并且还利用安排诸多装置让各个单元本身具备很强的改造功能,拥有在使用过程中,不但能够教学还能够科研的弹性发展趋势。此类模数化作用办法也被运用到了建筑几何总平面之中,通过等距、等比例的控制,赋予了建筑鲜明的外在形式[3]。
3 结束语
当前,南昌地区已经逐渐走进一种以人居关怀为主的新风。这无疑也是建筑设计方法与建筑创作中的重要纽带。作为当代建筑的领航者,吴良镛先生曾极大呼吁“环境意识的觉醒”,而当地的许多建筑师也展现出了极高的热情,将传统建筑中的文化的艺术审美精神,达到了“建筑在园林之中,园林在建筑之中”的优美画境,无论在空间感受还是文脉机理上都显得十分协调。
参考文献
[1]郭舟,许砚梅.建筑设计方法的发展对建筑创作的影响[J].江西建材,2013,(01):28~29.
篇10
关键词:功能;场所体验;环境心理学;系统性
1、项目选址
沈航图书馆东侧有局部的山体和水体,是景观视线最佳,人群聚集密度较大,交通动线丰富之地。我国园林建筑讲求“诗情画意”,就是体现出周围环境的统一感,于是选址初步定在该地块。
从“看与被看”考虑,湖区北面的小山为最佳位置;从“安
全性”考虑,湖区西面和南面地形高差相对较低的区域最佳位置;从“不利环境改造和人流聚集量”考虑,湖区南面“芦苇亲水平台”为最佳位置,综合考量利弊,将景观亭“落”于原有“芦苇亲水平台区”。同时还有两方面的考虑。首先该区域环境质量不高,使用频率极低。因为:纵横交错的步道只有1.5m宽,两旁为1.5m深的芦苇从,从人的心理安全上缩小了路面宽度,只能作为通过空间使用,唯独伸入水体的亲水平台才能发生短暂的驻足行为,冬天更成为无人之境;其次,东面的桥头区域是观赏及喂鱼的场所,交流频繁发生,但却与主要步行空间产生冲突,缺少进一步“驻足”交流的场所。所以从“交流”的体验出发,景观亭的植入,再合理利用原有环境可以使境质量得以提升,形成一个充满活力的场所(图1)。
2、方案构思
在功能前提下融入概念――“沈航建校六十周年”,将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以“航空航天”展开推敲,在“可识别性”的基础上演化出最优的单体模型――正方形对折,自由组合便可形成多种形态以满足不同地块;以“60”来确定组合数量――6组,寓意“每一代沈航人承载沈航精神飞向全世界”。方案的雏形基本形成。
3、深入设计
(1)交通动线设计
彭一刚先生曾提到“如果功能是从内部来制约形式的话,那么地形环境因素则是从外部来影响形式”。通过分析原有地段的人流动线以确定景观亭的入口及出口,人流量最大的区域是从大学生活动中心穿过木桥向西到教学楼和图书馆这条路线,因此景观亭的主要立面与入口朝向南面。
(2)造型设计
①体量关系:斯坦・埃勒・拉斯姆森在《体验建筑》中提到弗斯卡利别墅时说“参观者虽然感受到的不是精确尺寸,但是却能够感受到这些比例背后的基本思想……没有任何一点是无关紧要的――所有的一切都是重要而完整的。”所以,我们以西面的图书馆、综合楼,东面的大学生活动中心为主要体量比较对象,结合地块的尺度、视距、人流聚集量,推敲体量模块,确定将景观亭的占地面积控制在其中的四个模块中,这样便将景观亭与单一的景观形式结合起来以扩大其场所感,也是对原有环境的一种肯定与保护,同时更加容易获得大家对新场所的认同。
②功能与形式:“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我认为,这段话过于强调空间而忽视了建筑本身的实体意义和形象的精神意义。所以为了解决功能与形式的统一,我们“逆向思维”追溯亭子最原始的结构形式――具有一定遮蔽功能的“顶”加“柱”。正如赵广超说亚当和夏娃偷吃了苹果而失去乐园,最终组成了人类第一个建筑的结构――覆盖与支撑”。我们从原始结构出发,进行无限的形态设计,再合理融入概念以单体组合为丰富的形态。
③柱子:根据人的倚靠行为,为了避免人将座位踩脏,有意将柱子设计为方形,并将有棱角的方向对着座椅,且方形的柱子通过调整角度会形成转折面,使空间更富有变化。
④材料:依据系统性原则,景观亭的色彩与建筑及南面防腐木主干路的色彩为基调统一,而细部的结构如包柱子的钢板和棚面钢架结构则与最近的景观灯统一,尽可能多的让亭子与环境产生联系。主体选用木料,寻求与木桥的延续关系,借助木桥向亭子方向延伸的围栏动势,让人更容易从第一空间过渡到第二空间(图2),引发驻流活动的产生。
⑤座位:杨・盖尔认为“良好的座椅布局与设计是公共空间中富有吸引力的许多活动的前提……”爱德华・T・霍尔在《隐匿的尺度》提出“设计师应该尽力使座位的布置有更多的灵活性,……。”所以,座位布置一方面满足景观视线的要求,另一方面尽可能灵活的安排座位,灵活安排了多组“L”形座位,如果坐着的人都有攀谈的意向,开始搭话就容易一些,如果不愿意交谈,从窘况中解脱出来也方便。
(3)空间设计
我们想营造“积极空间”和“消极空间”,使空间更加丰富。以“内―外”的变化与渗透来增加空间趣味性与节奏感。首先芦苇丛将路面“夹”为连续的“空间”,亭子区域也用芦苇丛“夹”起来,就与原有“空间”产生了结构上的联系,芦苇丛变成了“外”;亭子本身与铺设的木质地面形成了内与外的关系;从亭子内部形成的两个组团来看,又形成了内与外的关系。
(4)结构设计
①基础支撑结构:如何将构筑物稳固的“落”在环境中,又不破坏已有微系统?我们设计了与地形同样纵横交错的工字钢支撑结构,并且在亭子地面四周铺设钢丝网,一是避免人因距离芦苇坑太近产生的恐惧感而向内部空间收缩导致从心理上缩小了亭子占地空间的实际体量,也是避免人坠入芦苇坑内。二是避免成熟的芦苇阻碍视线,钢丝网对芦苇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又不影响其生长,且能将亭子的围合感增强,空间感受更明确。
②柱子支撑结构:从某种角度上可以说柱子是屋的主人,正如《不止中国木建筑》所言“柱之言主也,屋之主也……傍无所依,孤立独处而能胜上任,誉为台柱者,实不简单”,在推导单体形式时,结构作为一方面考虑其中,将顶的基本单元与三角形结构产生联系,通过点传导给柱,结构简单且解决了力的部分,形式也与整体造型设计协调统一。
③顶面结构:首先考虑顶面排水,如《考工记・轮人》记载“上尊宇卑,则吐水疾而溜远”。那么弧度就成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在力学上弧度可以将铺设的瓦片扣搭得更紧贴;宽阔的出檐既保护着木构屋身,同时又避免地基受到雨水冲击而损坏。然后考虑便捷施工技术同时寻求与周边环境的联系,经考察与最近的景观灯易产生视觉关联性(如图3),雨水经过斜纹结构到顶面最低点(柱子直接受力点)流到周边的芦苇丛,不会破坏木质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