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意识范文

时间:2023-03-19 16:09: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网络意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网络意识

篇1

在互联网出现初期,网络编辑一度被贴上“网络搬运工”的标签,如今,互联网所拥有的数以亿计的用户群、几何级数增长的信息量、即时深度的交互功能、多元便捷的应用服务,都使其成为社会资源的最大汇聚地。网络编辑在网络媒体中的职业角色,不再仅与内容相关,整个网络媒体的内容定位、形象塑造、网络营销、受众关系都是其工作职责的一部分,网络编辑在工作的各个环节均需具备网站运营意识。网络编辑不再仅仅是网站内容的建设者,线上活动和热门话题的策划者、组织者,用户自生产内容的管理者、服务者,同时还是网站整体形象的协助设计者,网站内容营销的推广者。

整合――注重多媒体互动

通过对海量信息的筛选、组织,充分利用网络传播的多媒体和交互功能,对传播的信息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展示和解读。

首先是内容的整合。随着信源和渠道的剧增,要满足受众对信息及时性、针对性、新颖性和全面性的需求,网络编辑首先要对信息筛选、把关,然后重新组织和再创造。Stephen Quinn教授提出,记者编辑的主要职能已经不是采集新闻,而是对浩如烟海的新闻和信息进行筛选和重新组合,使这些杂乱的信息呈现相互联系和深刻的意义,并使其转化为知识。新闻从业者的工作也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成为知识生产与管理的工作。①

随着社区、博客、SNS的普及,互联网走进“自媒体时代”,受众不再是单纯的信息受传者,而是全程参与信息传播,他们不仅作为信源提供信息,而且开始影响网络媒体的议程设置。在这样一个新的媒介环境下,网络编辑应具备职业敏感,做到及时发现、快速反应,善于挖掘和利用受众自生产的信息,经过整合策划,根据媒体自身的定位和特点,以独特的视角进行专题呈现,并组织开展相关话题讨论,让其迅速发酵,获得群体效应,产生更大的社会影响。

其次是形式的整合。图片、声音、视频、3D动画等多媒体的结合运用,既可以极大地丰富内容呈现,还能满足受众的多重感官体验,获得更加直观、生动的传播效果。例如,在新闻专题中直接提供第一手的视频资料,既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效率,又增加了真实性和现场感,使内容更具说服力。

最后是网络编辑需要构建一个友好的界面,当受众通过这个界面浏览内容时,清晰的版面设计、一目了然的内容结构、合理的图文布局,都能给受众带来良好的使用体验。

创新――保持敏锐的好奇之心

关注互联网最新的传播技术、最热的应用服务,深入研究新技术和新应用为信息传播提供的各种可能性,创造出更具特色、更有针对性的内容表现形式。

对于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异同,有不少专家学者从理论上探讨过,而业界从工作性质与产业发展的角度通常将网络媒体的本质差异概括为:技术驱动、用户中心。②从社区、博客、视频分享,再到SNS、微博,传播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网络编辑必须与时俱进,时刻关注网络中最新的热点应用,甚至投身其中感受其魅力所在,并思考:这个应用满足了受众哪些方面的需求,是否可以和自身的内容策划相结合,能否带来更多的目标受众,能否提升媒体的品牌认知?技术发展推动的内容创新,不仅在内容产品上有所体现,也影响着网络媒体的发展战略。下面以微博为例。

2010年,微博是最吸引眼球的网络应用。这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平台,网民可以随时随地通过页面、手机或第三方网站更新、浏览、评论。网民在这里自生产内容,媒体和官方机构在这里信息,微博俨然成为网络舆情的聚集地。方舟子遇袭、随手拍解救乞讨儿童等,这些事件都是第一时间在微博上被传播,无数网民围观、评论、转发,造成了强大的社会影响。限制在140字以内的微博虽然短小,但无数网民只言片语的碎片式报道互相叠加、去重、纠偏,最终聚合出对某一事件的完整报道。③微博因其信息的强时效性、多角度和现场感,为网络编辑提供了一种新的信源渠道和采编方式。而网络媒体开设官方微博,实质则是内容宣传和品牌推广。受众在浏览微博的同时,也会产生对微博的媒体的态度――对该媒体品牌的认知和是否会选择接触该媒体的行为意向。

推广――让搜索引擎为己所用

用SEO(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技术,优化并增强特定关键词的曝光率,扩大信息传播的影响范围,使信息更容易被受众检索和浏览,由此提高网络媒体的能见度,增加受众对媒体的品牌认知。

受众利用搜索引擎,可以使信息的获取更加便捷高效。同样,网络编辑利用搜索引擎,可以大大提高信息传播的有效时长和范围,无论何时何地,用户只要进行搜索,信息传播就会发生。所以,在内容上线之前,做好SEO至关重要。SEO主要是通过了解各类搜索引擎如何抓取互联网页面、如何进行索引以及如何确定其对某一特定关键词的搜索结果排名等技术,来对网页进行优化,使其提高搜索引擎排名,从而提高内容的访问量,最终提升网络媒体的能见度和知名度。

内容上线之后,网络媒体的优势再次得到彰显――可以通过网站流量监控分析和目标用户行为研究,得到准确的受众统计数据――有多少人浏览,他们是什么时间、从哪里来的,有多少人参与互动,是否是目标受众,他们在哪个页面停留时间最长,在哪个页面选择退出,这些都是网络编辑必须密切关注和考量的指标,不仅是对当前内容成功与否的衡量,也是下一步工作的重要依据。受众是网络媒体实现市场价值的基础和起点,谁拥有受众,谁就拥有了市场。如何有效地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并且将这种注意力稳固地维系下去,正是网络媒体孜孜以求的。

沟通――成为资源汇聚中心

与媒体内各部门、媒体受众保持充分、有效的信息互动,是网络编辑顺利、高效开展工作的关键和保证。

所谓“内容为王”,网络编辑的工作是整个网络媒体的核心,一个内容策划的推出往往是一项系统的组织活动,网络编辑与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始终贯穿其中。技术人员为内容的互动形式和应用服务提供技术支持,美工人员为内容的页面展示提供形象设计,测试人员为内容进行检测把关,完善用户体验;市场销售人员为内容找到买家,如广告、品牌植入、奖品赞助等;客服人员则进行用户的答疑、意见收集与反馈工作。对网络编辑来说,除了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外,还需要对其他部门的工作流程和内容有所了解,在沟通时才能做到准确地传递信息,确保各方意见及时、有效地达成一致。

根据“使用与满足”理论,网络受众接触网络媒体,是为了满足自己特定的需求,网络媒体给予这些需求的满足程度将修正受众既有的媒体印象,并影响到以后的媒体接触行为。网络编辑所要做的就是通过数据分析、调查、用户反馈等多种手段了解受众的个性化信息需求,有针对性地组织信息资源,提供多样化的信息服务。在这个“注意力经济”时代,受众不仅是网络编辑服务的对象,更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只有得到他们的关注和参与,网络编辑的工作价值才能得到体现。另外,在受众眼中,网络编辑的专业素质、个人风格、甚至价值观都打着所属媒体的烙印,他们对网络编辑的接触印象直接影响着受众对该媒体的品牌评价。所以,与受众的每一次双向信息沟通,都是网络编辑对个人品牌和媒体品牌的一次传播。

总之,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在单一媒体向“全媒体”融合的趋势下,网络编辑拥有了更广阔的舞台。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源、技术资源、应用资源,实现最佳的信息传播效果,使传播活动既能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又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是网络编辑努力的方向。

注 释:

①Stephen Quinn(2005)Convergent Journalism :The Fundamentals of Multimedia Reporting,(p.153-157),Peter LangPublishing,Ink.,New York.

②师静:《网络编辑的“互联网意识”》,《网络传播》,2009(12)。

③王泱泱:《自媒体时代:传统主流媒体如何发声》,《新闻与写作》,2010(9)。

篇2

(一)优秀传统文化与主流意识形态的深度融合受到挑战

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兴文化形态,呈现出“双刃剑”特性,有其积极的一面,显然也存在着不利的一面,从传统文化角度来讲,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本身的发展存在着生存土壤的挑战性影响。而目前,我国正处于传统文化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对接性发展的关键时机,网络文化的无形介入,必然使得对接性工作进展面临着许多不确定性挑战,比如,优秀传统文化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对接过程面临曲折性,甚至造成发展方向的偏差。

(二)主流意识形态在网络背景中的地位受到挑战

一方面,国内多元化发展再加上呈现出的利益多元化,而这些性质在网络环境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很多网民会对主流意识形态一时没有体现出利益性而选择冷淡,再加上网络监督机制的缺失,很容易导致网民为追求自身利益而否定主流意识形态的积极意义;另一方面,网络的虚拟特性,让国外敌对势力利用各种网络渠道无形渗透到网络文化当中来,让我国网民在上网过程中也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如若不加制止,任其发展的话,最终会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带来挑战。

(三)网络对人、事及其他方面的影响存在着放大效应

网络本身虚拟,人对着电脑、手机就可以自由表达,这本无可厚非。但平时在现实生活没有表达渠道而又消极的内容便在网络中找寻生存的空间,再加上网络社会是一个陌生社会、监督的力度不到位等等,会出现表达对主流意识形态不利的言论。在网络中,一旦传播出去,无形中就放大了不利言论的影响。这也行是一种网络不道德行为,是网络文化并不健全导致的。

二、网络文化中主流意识形态塑造的路径选择

网络文化中主流意识形态受到威胁已成为一个基本共识,应当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并从个人角度切实注意网络中一言一行以维护网络文化形象,更好体现主流意识形态的应有之意。除此之外,更应当制定一系列针对性措施来加强与捍卫网络中主流意识形态的实质地位,决不能有丝毫懈怠。

(一)深度挖掘网络平台优势,塑造先进性网络文化

网络平台作为一个虚拟平台,看似摸不到,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网络平台作为一个新兴平台,在传播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方面表现出了其他平台无法比拟的优势,体现在:一是网络文化依托网络媒介,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凸显广度和深度优势;二是网络文化为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提供了丰富的形式和手段优势;三是网络文化的平等意识、民主意识丰富主流意识形态的内容;四是网络媒介不受时空限制、流通量大、开放度高、交互性强的特点增强了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渗透性和影响力。网络平台优势,让我们竭力塑造先进的网络文化,发挥先进网络文化的应有之意,让其引领网络风尚,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规范网络道德行为。

(二)探究网络文化优良品质,更好地服务于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工作

网络文化的优良品质是网络文化所凸显出来与众不同的方面,也是其宝贵的方面。随着网络影响的深入,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网络表面现象的层面来看网络文化,而应当深入挖掘与探析网络文化的优良品质,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工作。网络文化除了具备文化的优势之外,还具备自身独特的优良品质,体现在:一是网络文化传播的速度与被接受的公平性;二是网络文化的大众性与平民性;三是网络文化的延展性与互通性。这些优势的深度挖掘方能更好发挥其作用。

(三)加强网络平台监控,营造良好网络文化氛围

网络环境的陌生性以及虚拟性为不良道德的网络行为甚至是违法行为提供了新的存在土壤,在网络环境下完全靠道德的力量,完全靠个人的自觉行为,起不到维护良好网络文化氛围的作用。因此,应当加强对网络的监管。第一,应加强对网站的监管,尤其要加强对社交性网站、新闻类网站等的监管力度;第二,应当逐渐推行网络实名制;第三,加强对聊天软件等的监控力度,加强识别功能,拦截不道德言语,避免夸大化,甚至避免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实施网络犯罪。

(四)加强网络文化理论研究,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理论研究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的进行。意识形态问题既可从理论角度进行内涵塑造,也可从实践角度将意识形态体现到具体的实践工作当中。因此,应当加强网络文化理论研究为主流意识形态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准备。具体路径体现在:第一,加强网络文化内涵性研究与建设;第二,加强网络文化体系的建构与完善;第三,加强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融合的机制研究。

(五)寻求现实环境与网络虚拟环境的结合点,使得网络文化更好地对人起到积极作用

篇3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谣言;中职生;网络法治意识

谣言之说由来已久。早在公元前200 多年,《荀子・大略》就有古语曰:“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知者。”随着社会发展,互联网的应用,现在,人们随时随地可以通过电子设备浏览信息。网络上的信息纷繁复杂,有真实有用的信息,随之也存在没有事实根据的消息,有可能是真实信息变异传播,也可能是凭空捏造的信息。不论以上哪种由来,只要传播虚构事件的人鱼贯而动并达到舆论量,就可称为谣言。而我国对构成网络谣言的舆论量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同一谣言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评论二百次以上的可被定为侮辱罪、诽谤罪,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其中,散播谣言者要承担起的法律责任有: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中职生还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心智尚未完全成熟,有自己的看法,但又受到认知水平、文化知识量的局限,对网络信息的真假鉴别能力不强,容易听信网络谣言,甚至成为网络谣言的传播者。但网络谣言往往对社会构成不良甚至严重影响,制造和传播谣言者都会被追究法律责任,因此要着力增强中职生对网络谣言的甄别能力和提高网络法治意识,做到依法依规使用互联网,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1 网络谣言及其成因

谣言是指没有事实根据的消息达到既定的舆论量,并对社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的信息。网络谣言是谣言中的一种,是互联网背景下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由于互联网打破了时空的限制,社会影响力也随之增加。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网络谣言大多表现为极短的时间中爆炸性地扩散,许多时候会引起公众的恐慌、会秩序的混乱,其社会危害性极大。网络谣言的主要成因有以下方面:

1.1 社交媒体推动

社交媒体是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已被广泛应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旦发生,通过社交媒体的转载、议论就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中职生喜欢阅读社交媒体上的文章,比如通过微信朋友圈转载、微信群转发等功能,信息的受众迅速增长。如班上的一名学生在朋友圈或者班级群中某一未经证实的信息,其他学生看到后再转发。一旦形成了这样的传播网络,信息将会被高效率地传播。这也成为了中职生乃至大众传播谣言的主要渠道。

1.2 网络推手泛滥

公共卫生事件往往能够引起民众的恐慌心理,大部分谣言都是通过网络推手进一步夸大或扭曲造成不同程度的社会危害。大部分中职生并未有成熟度心智和掌握足够的科学知识,面对网络推手制造的消息难以辨别真伪。

1.3 个人鉴别信息真假能力有限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般涉及到医学专业的专业知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相对一部分网络谣言是源于传谣者的专业认知水平局限和紧张心理,加之对信息真假缺乏甄别能力,因此导致了谣言的传播。中职生在医学专业知识方面明显存在着缺失,容易信谣,甚至传谣。

1.4 个人有掌握信息的迫切愿望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之初,由于对病因的不清楚,官媒难以给公众一次过曝光全面的信息。公共卫生事件爆发之初,由于原因不明,传播途经不明等因素,公众大多希望能够获得更全面更新的信息。因此给予了谣言产生和传播的机会,大众不会轻易放过任何一个能够自圆其说的信息,于是谣言四起。

2 中职生面对网络谣言的辨别能力及法治意识现状

通过对广州市商贸职业学校在校生进行抽样调查,了解中职生面对网络谣言的辨别能力及法治意识现状。

2.1 中职生对官媒的关注度

通过调查,中职生获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途径非常多样,调查对象信任度较高的信息来源是网络官媒和电视。此外,网络论坛、微信朋友圈都是学生获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的重要渠道。具体情况如下图1 。通过对个别调查对象进行访谈了解,网络官媒信息可通过朋友圈转发,网络官媒的影响力有通过微信、论坛等社交平台扩散的现象,因此官媒的影响力很可能比调查结果所占比例还要大。

2.2 中职生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谣言辨别能力

通过调查,只有16.09%的调查对象认为自己有足够的医学知识能辨别所有信息的真伪,有44.83%的调查对象认为自己对医学知识有所了解,无法完全辨别真伪,有高达39.08%的调查对象认为以自己的医学知识水平无法辨别信息的真伪(图2 )。为了进一步确定调查对象的辨别信息真伪能力,选取了10 条热门的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让学生辨别真伪,答题正确率如下(图3 )。由此可见,辨别信息的正确率集中在70%~80%之间,有接近19%的调查对象正确率低于70%,只有3.45%的调查对象能做到100%辨别信息的真伪。这与前面调查中有16.09%的调查对象认为自己能辨别所有信息的真伪存在明显偏差。因此可看出,调查对象对于真身辨别信息真伪的自我认识与客观事实存在一定的差距。

2.3 中职生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法治意识

通过调查,98.85%的调查对象认为自己没过虚假信息,97.7%的调查对象认为自己没有转发过虚假信息。由此可见,大部分调查对象对于网络谣言并没有和转发的显著倾向。另一方面,通过调查,58.62%的调查对象不了解网络谣言构成刑事违法行为的定性条件,有高达23%的调查对象认为“造谣才违法,传谣不违法”。由此可见,调查对象对造谣、传谣的法律知识掌握严重不足。最后,对于造谣行为的态度,有93.10%的调查对象认为社会危害大,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因此,可以看出调查对象对于谣言的危害还是非常清晰的(图4 )。

2.4 增强中职生面对网络谣言法治意识的对策

增强中职生面对网络谣言的法治意识必须官媒、学校、个人形成三方合力。2.4.1 官方媒体作为政府信息的官方渠道,官方媒体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应当肩负起网络辟谣的最重要角色,其受众是全体人民,包括中职生。只有在健康的舆论环境下,才能促使中职生作出正确的、符合法治精神的价值选择。① 信息传递要有时效性。很多时候谣言之所以能大行其道是因为存在信息的缺失。当人们对于事情已经有较为全面和清晰的认识,他们的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也会随之提高。② 充分掌握舆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关注度高,事件本身存在着复杂性,涉及主体的多样性,发病原因、传播途径、治疗手段等方面都还有许多需要探索和研究的地方,不确定性强。另外,人们关注的主体有政府部门、权威学者、医护人员、患者、患者家属、爱心捐赠者等,还涉及到自身的生命健康,许多个体间价值观、利益之间的冲突都会给事件带来许多不确定因素。因此,官方媒体必须全面地掌握舆情信息,及时地掌握舆论的主导权,较好地引导人民保持理性。中职生也需要在良好的舆情氛围中才能作出更合理的价值选择,清晰地辨别信息的真伪。2.4.2 学校学校在增强中职生面对网络谣言的法治意识中扮演着纽带角色。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学校是组织学生防控疾病的主体,主要作用是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将疫情信息准确传递给学生。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对学生网络素养的培养,建立网络监控机制。① 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学校及时传递真实信息。通过教育部门―学校―班级―个体的信息传播路径,几乎能做到100%覆盖地精准信息传递。这时候,学校向学生传递的信息真实性尤为关键。学生一旦掌握了正确的信息后,在面对网络谣言时,就能够作出符合法治精神的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② 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学校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信息。信息的传递只有在双向互通时才是高效的,因此学校应建立畅通的信息反馈渠道,及时关心学生的身心情况,作出正确引导,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③ 加强网络素养的培养,建立网络监控机制。利用班会课、德育课、法制宣传日等对网络素养,包括网络行为涉及的法律知识进行科普。通过监控学校的论坛以及通过班主任对学生的社交平台如朋友圈、看一看、微博、抖音等平台进行关注。当学生存在造谣、传谣的风险时,进行及时监控。2.4.3 个人中职生只有掌握了相关的法律知识并以此作为自己价值选择的基本底线,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才能够保持清醒,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指导自己的实践,才能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① 掌握互联网相关法律规定,增强法治意识。中职生有相应的法律课程,同时也有开展法律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中职生应将学法、懂法、守法作为自己学习的基本要求。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能够了解行为的底线,不触犯法律,为自己的行为负责。② 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指导自己的实践。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大部分谣言都有不符合客观规律的“破绽”。中职生应始终保持辩证的态度来看待问题,坚持用唯物主义思考问题,才能更好地进行价值选择。总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复杂性和主体多样性决定了其必然会出现网络谣言,只有政府、学校、个人都保持警惕,共同维护社会的健康稳定,才能够更好地共渡难关。

参考文献

[1 ]巢乃鹏,黄娴.网络传播中的“谣言”现象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4 ,27 (6 ):586-589 ,575.

[2 ]李玉琴,杨东杰.网络谣言对中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其教育对策[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6 (1 ):63-65.

[3 ]李明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谣言的治理研究――以H7N9 禽流感事件为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8.

篇4

一、教育期刊编辑应该成为读者与信息的媒介

传统的教育期刊编辑的工作重点主要在栏目、版式设计、语言文字研究和印刷出版等方面。互联网的普及使信息快速且大量地进入人们的视野,获得信息的途径变得更便捷。随着信息传播渠道和方式的改变,信息的选择、组织规范等内容也被纳入了编辑的工作内容。编辑工作在信息社会中的地位将比传统更突出、更重要。

教育期刊的读者是知识的传播者,这就要求教育期刊的编辑力求站在教育阵地的最前沿,了解和认识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经验,并且有更加专业、精深的编辑技能。教育期刊编辑的工作从本质上讲是对信息的选择、优化和传播,是读者与信息的重要媒介。作为教育期刊的编辑,应该有将信息的精华积淀与结晶的本领,对信息进行选择、优化处理再进行传播;同时,教育期刊编辑还要有开发、生产出新的信息的能力。

教育期刊编辑是信息与读者的重要媒介,这一意识的转换和确立必将促进教育期刊编辑的社会地位的确定,提高教育期刊编辑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教育期刊编辑应具备网络时代的编辑技巧

在信息高速传播的今天,编辑活动的重点不再单单是传统的编、校、审,而是转到了策划和整合信息资源上;编辑与作者的关系,也从单纯地追随作者求赐稿,转为建立作者队伍、培养专栏作者、启发作者进行创作、采写稿件上,与作者在互相尊重、平等互利的前提下,以朋友式的交流方式共同缔造社会文化。

信息时代要求编辑的工作节奏要更快,效率要更高,任务自然更加繁重。编辑既要有全局观念,能整体策划大专题、统筹系列稿件等,又要顾及细节,迅速判断、选择和控制信息的质量,提高传播效率和效果。当然,编辑工作中的技术细节问题,如校对、编排技巧和手法问题等,要始终坚持原则、严格达标。

教育期刊编辑与其他编辑群体比较,“触网”并不早,对于现代化的编辑技巧的掌握和应用自然也滞后。但是,作为教育期刊编辑,工作效率必须大大提高,应迅速了解、接受并熟练运用现代化的编辑技术和技巧,在严格精细的人工编辑技术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的编辑修养,把传统编辑技巧和现代编编辑技巧结合起来,使之形成合力。教育期刊编辑应逐步将工作重点和主要精力放在了解全局、整体判断、筛选和整合信息这些主要的智能环节上,可以将文字、符号、格式、体例、图表、公式等的技术性工作,统一标准,严格规范,并推广到作者群中,以此实现精力的分配和转换。在互联网大环境和电子信息传播工具的辅助下,编辑活动将会进入一个崭新的境界。

网络信息时代,信息量的无限激增和人的有限的注意力是一个基本矛盾。人要进行创新,就要广泛、高效地收集信息进行开发和利用,必然要对日益爆炸的信息进行不断的“过滤”。

“信息过滤”的过程就是信息选择的过程,而信息的净化、优化等手段可以控制信息传播的质量和速度。

编辑对信息的“过滤”功能自古就有,只不过在编辑产生初期乃至以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不发达,文明程度也不高,编辑的这种功能表现得不够明显。然而在网络信息时代,对信息的“过滤”成了编辑工作的重要内容。

篇5

【关键词】网络;公民意识;公民权利意识

2012年2月17日,北京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了2011年度公民社会十大事件,乌坎事件、郭美美风波、温州动车事件位列前三位。评审团专家指出,2011年的十大公民社会事件反映出,公民开始多途径、多角度地参与社会建设。

在这十大事件中,由网络开始而迅速扩大其影响力并引发全社会的关注的事件就有多起,例如在温州动车事件中,网民对事件的强烈关注,既显示出社会对于生命的敬重与悲悯,更彰显问责政府的权利觉醒,借助网络平台传达理性诉求,已经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小悦悦事件——2011年最受关注的事件之一,随着视频在网上的疯狂传阅,引起了整个社会对道德沦丧的批判及对社会良知的呼唤,在谴责社会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于“公民”良心的反思。上述事件都表明了在网络普及的现今社会,网络已成为促进公民权利意识觉醒和表达的一个重要平台。

一、公民、公民权利与公民权利意识

公民这一概念最早产生于古希腊民主城邦时代,其原意为“属于城邦的人”(不包括外乡人),他们参与城邦公共管理事务,同时承担守卫城邦的责任。亚里士多德说:“公民是凡得参加司法事务和政权机构的人们。”不能以从事贱业为生而行动有碍善德的工匠和商贩为公民,忙于田畴的人们也不能作为理想城邦的公民。”所以最早时期,公民的概念是相当狭隘的。而在现代社会,公民是指具有本国国籍并依照宪法或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个人。例如,我国宪法第33条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公民权利是为公民所拥有、为政府所保障的合法权利。公民权利分为四类:法律权利、政治权利、社会权利和参与权利。公民权利是社会成员的个体自主和自由在法律上的反映,是国家对公民所承诺和维护的权利,是一种社会所认可的赋予公民个体可做或可不做的自由,包括依照宪法和法律所享有的各种政治、经济和社会权利。我国也在《宪法》中对公民的基本权利做出了明确规定,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

权利意识就是指人们对于一切权利的认知、理解和态度,是人们对于实现其权利方式的选择,以及当其权利受到损害时,以何种手段予以不就的一种心理反映,它构成了公民意识和宪法精神的核心。因此可推知公民权利意识便是指公民对于宪法和法律所赋予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权利的认知、主张和要求的意识,以及对他人认知、主张、要求的社会评价。主要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公民认识和理解依法享有的权利及其价值;二是公民掌握如何有效行使与捍卫这些权利的方式;三是公民自觉地行使公民权利的行为规约于法律规范之中,以免损害其他主体的合法权利。

二、网络促进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

网络促进了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主要是由网络自身的特征和公民通过网络参与国家政治、经济生活的独特性来体现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网络的广泛性与开放性扩大了公民的知情权

在网络出现以前,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主要由传统的言传、广播、电视、报纸、书籍等传统传播方式。网络的出现打开了一个新的信息传递的平台,网路偶的开放性和广泛性也使其成为最具影响力的传播平台之一,打破了传统媒体时期的信息垄断,使信息的传播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极大地扩大了人们的知情权。

网络信息传播打破了传统媒体自上而下,从媒体到受众的单向方式,网络伴随着技术的革新而出现,它所具有的同步性、“解空间化”、海量性的特点,克服了传统媒体时代线性传播的劣势,集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传播技术于一身,在第一时间内为受众提供海量及时全面的信息,既保证了信息的时效性,又保证了信息的持久性,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公民的知情权。

(二)网络的匿名性增强了公民的话语权

传统的媒体方式是一种单向性的,缺乏互动的传递方式,而网络的互动性是其区别于传统媒体的一个重要特征,网络促进了不同地区不同种族人民的交流,使大家在网络平台上各抒己见。更为重要的是,网络具有匿名性,这种去身份化的特性使得公民能够抛开自己的社会角色、真是身份,毫无顾忌的表述自己的权利和意见。

在网络中,公民自由表达和交流的权利得到了真正的实现,网络的民主化和匿名化,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建设中来。在这个公共空间里公民可以自由平等地讨论和交流,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网络媒体刚好做到了这一点,它不再是权威话语、精英话语的领域,任何人无论是弱势群体还是边缘群体都具备了平等的发表自我看法的话语权。

(三)网络促进了公民的政治参与

公民实现自我权利的过程就是积极参与政治生活的过程,网络媒体的强大影响力和其便捷性已经充分引起了国家对于这一媒体渠道的重视和利用。公众通过网络了解到大量的信息,关注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自发的聚集而表达自己的政治意见,例如2008年网民支持奥运,声讨敌对势力抵制奥运的行动,极大地激发了全民族的爱国热情。

网络为公民政治参与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理念和操作方式,为其政治表达提供了顺畅的平台,更为其政治参与注入了强劲的活力与动力。及时广泛互动式的网民参政言论和行为,以其前所未有的活跃、快捷和尖锐性,显示出愈来愈大且呈不断增强之势的辐射力、冲击力和深层振荡力。

三、网络在构建公民权利意识中面临的问题

网络提供了一个开放、平等、自由的公共话语空间,为政府和大众的互动提供了一个平台,而这必将对我国社会的民主化进程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也为我国公民意识的建构带来新的发展。但是在我们看到好的一面的同时,也要时刻清醒地认识到网络在构建公民权利意识的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一)网络言论的非理性

一方面,网络具有匿名性,人们可以用虚假的身份在网上消息、表达观点和看法,但是同时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匿名性使人们脱离了现实社会中的真实角色,让其一同脱掉了责任感。一些不负责任的假消息,在网上肆意谩骂,对别人进行恶意攻击,利用网络行骗等行为层出不穷。无论是自由无度还是责任无意识行为都是“过度”的公民意识,这些行为不仅是网民个人成长的不利因素,也对网络大环境带来了恶性的影响,对网民公民意识的培养起到了阻碍作用。另一方面网络环境鱼龙混杂,并不是所有网民都具有较高的道德文化水平。在现实中,每个公民都有借助网络表达的自由和权利,但因网民的职业、教育水平、经济能力等方面的不同,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自由表达的能力,网络中,我国网民对诸如网络话语的表达、对社会责任的认同、对公共事务参与的热情上都会因为自身的综合素质而有所不同。

篇6

摘 要:心理健康是个体健康成长、社会和谐进步的重要因素,有必要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课题。本文由近期的自杀事件引出了关于心理健康的思考,分析了公众心理素质的现状,及目前我国心理干预网络的不完善性,从而呼吁全社会提高心理健康意识、完善心理干预网络。

关键词:心理健康;现状;完善

“我有抑郁症,所以就去死一死,没什么重要的原因,大家不必在意我的离开,拜拜啦。”2012年3月18日上午10点54分,一条来自网友“走饭”的微博消息引起众多网友的关注。3月19日凌晨1点32分,江宁公安在线微博证实,该微博博主一名在读大四女生已经自缢身亡。“走饭”的离开引起了网络的巨大轰动,网友们在对年轻生命倍感惋惜的同时,也对被称为“世界第一杀手”的抑郁症给予了更多的关注。

抑郁症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情绪低落为主要症状的一组心境障碍或情感性障碍。它是一种“全身心性”疾病,也就是说,抑郁症患者的躯体、情绪、思想和行为均会受到影响。主要症状表现为无趣、无望、无助、无价值感、精神疲惫,常有自杀观念,甚至自杀行为。据调查,在中国导致自杀的8个危险因素中,抑郁症是“罪魁祸首”。近几年,我国的自杀率明显呈上升趋势,其中70%左右的自杀死亡者和40%的自杀未遂者在自杀前都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但遗憾的是,每年在全国综合性医院急诊室抢救的200万自杀未遂者中,接受心理评估或治疗的比例不到1%。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社会竞争不断加剧,生活、工作节奏不断加快,而人际关系却越来越复杂,由此累积的各种压力使人们不堪负重,进而产生各种心理困扰和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常常渗透到我们的生活工作中,影响着个人、家庭甚至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重视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质、预防心理疾病有必要成为全社会关注的课题。

然而,遗憾的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心理疾病的认识并未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心理健康常常遭到忽视。许多心理疾病患者认识不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心理疾病的危害性,他们也意识不到心理疾病和身体上的疾病是一样的,只要积极寻求治疗是可以得到有效帮助的。因此,大多数心理疾病患者及其家属在面对心理疾病时不够重视或羞于精神问题而没有寻求治疗,致使种种悲剧的发生。

其实,心理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和感冒一样,每个人不同阶段或多或少地都存在“心病”。比如,儿童阶段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包括注意力不集中、多动、自闭等;青少年阶段可能会出现叛逆、厌学逃学、网瘾、社交恐惧等心理问题;到成年阶段可能遭遇工作生活压力、焦虑、抑郁、亲子关系以及婚姻问题等。以上所述都属于心理问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心病”。个人的心理问题不仅影响到个人的情绪和身体,而且还会影响家庭和工作。一个人一旦心理上出现了问题,势必影响到个人的情绪,进而影响人际关系,包括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以及同事关系,这直接造成家庭的不和谐,工作的不顺利。因此,注重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及宣传,提高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和对心理问题的认识是十分必要的。

提高公众的心理素质是心理健康的前提和保障。在工作生活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良好的心态:乐观、宽容、感恩、自信;注意磨炼个人的意志,增强心理耐受力;学会做情绪的主人,学会认识和处理不良情绪;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可以讲心里话的亲密朋友,同时培养与人沟通和交流的技巧;培养个人的兴趣爱好,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丰富个人生活内容,充实自己的内心世界等等,这些都对提高心理素质是十分有效的。

另外,一旦出现了心理问题,大多数人不会积极寻求治疗,一方面是对心理问题本身的认识不够,意识不到它的危害性,另一方面,虽然意识到了问题的存在及其危害性,但面对痛苦不知所措,不知道该如何得到有效治疗。大多数人一提到心理问题,都会认为它就是我们所说的精神病,其实不然。心理学按照一定的诊断标准将心理划分为心理正常和心理异常两部分,这里的心理异常类似于咱们常说的精神病,比如说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而心理正常又被划分为心理健康和心理不健康,此处的心理不健康主要是指一般的心理问题,比如说婚姻问题、考试焦虑等一般问题,它并不属于精神病。由此,对心理问题的误解也是阻碍患者及其家属寻求积极治疗的重要原因。

心理问题的治疗主要包括两种方法:心理治疗和生理治疗。心理治疗主要是指心理咨询,生理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电痉挛治疗。根据心理问题的性质(下转第11页)(上接第6页)和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一般的,精神疾病是精神卫生院的治疗对象,它的治疗方式主要是药物治疗,当然,随着医学和心理学的发展,心理咨询在精神疾病的干预和治疗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一般心理问题主要是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对象,它主要以心理咨询为主,一般无需药物治疗。总的来说,心理问题的治疗既需要对患者的知、情、意进行干预的心理咨询,也需要恰当地与生理治疗相结合。

在提高公众心理健康意识的同时,社会各界也应相应地建立起完善的心理干预网络。但就目前我国的情况来看,我国关于心理健康方面的工作还存在着许多不足。首先,对于心理健康的宣传不够充分,相对于身体健康而言,人们对心理健康不够重视,另外,对心理治疗的认识仅局限在心理咨询层面上;比如,相对于对文化知识的强调,教育体系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仍严重不足。据调查,目前全国各高等院校都开设了心理健康课程,并设立了心理咨询室,但大多数学习压力相对大、问题层出不穷的初高中学校还没有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特别是偏远的县级以下初高中,既没有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没有完善的心理辅导体系,这是教育体系的一大缺失,也是隐患。其次,在各种心理问题层出不穷的今天,我国的心理干预网络却还不够完善,心理治疗机构不够规范,心理咨询人员不足且专业能力不强,对各种心理问题的诊断率和治愈率都很低;比如,全国各地只有大中城市具备心理咨询机构,而这些机构中相对完善的并不多。在考证热的今天,大多数心理咨询人员也只是考取了二级、三级证的社会人员,有些只经过短暂的培训,甚至并未经过系统培训,这对心理患者是不负责任的。另外,目前,小城市及小县城很少设有心理咨询机构,这给公众寻求心理帮助造成了很大困难,也是对心理健康不够重视的表现。最后,我国的医疗体制存在一定缺陷,即使患者有寻求帮助的愿望,也可能由于费用等困难难以得到充分的治疗。目前,我国已将重性精神病纳入重大疾病医疗保障试点范围,提高农村重性精神病人医疗保障水平,并逐步扩大了试点范围,但一般心理问题并未得到相应的支持。比如,心理咨询一般按时间收费,但很多经济能力相对低的患者的承受不起心理咨询费用,或者只承担得起一两次的费用,这大大阻碍了心理咨询的效果。

据此,社会各界应积极做出调整,努力构建一个完善的心理健康干预系统。首先,相关部门应积极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普及工作,让公众重新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心理知识。以保障心理问题患者及其家属都具备自助的能力。其次,调整心理治疗机构,完善医保制度,培养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心理咨询人员,保证心理患者的需求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再次,扩大心理学的覆盖面,将心理学应用到各社区、各组织单位,特别是教育体系中去。制定相应的心理健康计划,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测评、心理知识宣传、心理沟通等,设立相对完善的心理咨询机构,配备专业的心理辅导人员,做好心理问题预防、诊断和干预工作。

总之,做好心理健康宣传工作,提高社会各界的心理健康意识,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预防、诊断和干预网络,维护公众的心理健康是整个社会必须关注的课题。从个体到组织、从社区到政府、从教育部门到医疗部门都需要做好维护心理健康的工作,以真正建设幸福、和谐的社会。

参考文献:

[1]姚本先.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问题和展望.课程・教材・教法,2003年第2期.

[2]王泽和,苗元江.关注心理健康、构建和谐高校.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9月,第16卷第3期.

篇7

但是目前就全国范围来看,传统主流媒体的新媒体发展并不平衡,认识和操作中也存在一定误区。主要问题:一是经济效益优先。有的媒体在拓展新媒体渠道过程中,过多考虑短期盈利指标,不敢投入,错失机遇;二是跟风、跟网。一些媒体在内容建设方面出现了迎合网民、炒作热点、博取点击的倾向;三是缺乏规范。有的媒体负责人在思想上对新媒体终端的影响力缺乏重视,人员配备不到位,制度建设不到位,新媒体部门边缘化,造成内容较为随意,有的未经认真核实就转发信息,或以传言为由头进行评论,成为负面信息的发源地。

怎样看待并发展新媒体,不仅关系传统媒体战略转型成功与否,更关系主流媒体在网络时代能否发挥主流作用、胜任党和人民耳目喉舌职责的时代命题。技术进步日新月异,传统媒体人的思想观念不能停滞不前。把握时代特点,顺应时代潮流,才能更好地规避误区,加快发展。

首先,强化阵地意识。纸媒受众加速流向手持终端,这是传统媒体人无法视而不见的事买。一条微博,虽然最多140个字,但作用重大,影响广泛,充分发挥微博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好,贴近性强,受众年轻化的特点,是实现主流声音在网上即时传播和广泛覆盖的重要渠道,也是主流媒体在网络时代有效引导社会舆论的重要内容。显然,新载体发展到哪里,主流媒体的阵地就需力争覆盖到哪里,主流声音就需力争传播到哪里。

篇8

关键词:大学生 网络使用 安全意识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3(a)-0-02

1 大学生网络使用情况调查

1.1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使用了问卷调查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共29个题目,以封闭型问题为主,个别题目设有开放性问题。调查采取随机抽样方式,兼顾性别、专业、年级等方面的分布,发放问卷300份,收回问卷291份,有效率回收率97%。

1.2 调查结果

1.2.1 样本情况

在291份有效问卷中,男生126人,女生165人;来自直辖市、省会城市学生125人,普通城镇学生102人,农村学生64人;专科学生63人,本科学生228人;一年级学生64人,毕业年级学生122人,其他年级学生105人。

1.2.2 电脑使用情况

受访学生中93.82%拥有自己的电脑,3.09%正准备购买,只有余下的3.09%认为不必拥有个人电脑。在拥有个人电脑的273名学生中,72.53%只限本人使用,24.54%偶尔会借给其他人使用,只有2.93%会将电脑放在宿舍中让大家随便使用。部分学生(45.42%)为自己的电脑设置了开机密码,其中70.97%的学生密码只有自己掌握,25.00%的学生会将密码告诉几个要好同学,只有4.03%的学生密码知悉范围很大。

1.2.3 网络使用基本情况

统计结果显示67.01%的学生上高中之前就已经开始使用电脑,90.03%的学生上大学后每天都会使用电脑,75.26%的学生每天上网时间在2 h以上。90.72%的学生选择在自己的宿舍或者学校教室上网,只有5.84.%的学生会选择去网吧上网。大部分学生使用网络和朋友进行交流(71.48%)、娱乐(60.14%)和查阅文献资料(60.14%),部分学生使用网络进行购物(40.21%)、了解咨询(35.74%),少部分学生使用网络玩游戏(29.90%)。有73.54%的学生使用自己真实姓名进行网站注册,其中85.98%注册了两个以上。学生实名注册的网站以社交类网站(78.97%)、校园网站(58.41%)和政府银行官网(52.34%)为主,其他还有购物类网站(23.36%)、资源下载类网站(7.48%)、就业招聘类网站(6.54%)。

1.2.4 网络安全意识及行为

学生在网站注册信息时对需要提供的姓名(31.27%)、就读学校(11.34%)、手机号码(66.67%)、身份证号(90.72%)、家庭住址(59.79%)、家庭电话(52.92%)等个人信息心存顾虑。在网站密码设置过程中,6.87%的学生为方便记忆会选择非常简单的设定方式,17.53%的学生会直接使用与自己或家人生日、电话、住址等信息相关的内容,36.77%的学生会间接使用与自己或家人生日、电话、住址等信息相关的内容,25.09%的学生会注重安全使用结构比较复杂的字符串,13.74%的学生设定比较随意。28.52%的学生所有网站密码使用一样的密码,66.32%的学生根据网站类型设定不同密码,只有5.16%的学生所有密码设置都不一样。81.44%的学生只在自己电脑上设置聊天工具自动登录,4.13%的学生在常用电脑上设置聊天工具自动登录,2.06%的同学在所有使用过的电脑上都设置自动登录。学生在网络聊天过程中43.99%曾提到手机号码、11.68%曾提到身份证号、5.84%曾提到银行卡号、11.00%曾提到家庭住址电话、6.87%曾提到密码信息。21.99%的学生会清除在别人或公用电脑上的聊天记录,49.89%的同学没有考虑过聊天记录删除的问题。97.43%的学生会给电脑安装杀毒软件,65.93%会经常更新病毒并进行电脑维护。

2 调查结果分析

2.1 信息安全意识有待加强

从问卷结果来看,目前大学生对网络的使用非常频繁。虽然来自大城市的学生比来自普通城镇和农村的学生接触电脑、网络时间早,但进入大学以后学生拥有个人电脑以及上网频度、时间上并没有显著差异。大学生通过网络进行信息、与朋友交流、查阅资料、下载娱乐资源、购物消费等活动,网络几乎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学生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更多关注它的便捷、快速、沟通无限,而很少注意到与此同时可能产生的信息外泄以及由于信息外泄可能导致的危害。

2.2 网络危险行为时有发生

由于网络安全意识的欠缺,大学生在网络使用中诸如不及时升级杀毒软件、不及时修补系统漏洞、不妥善设置及保护密码信息、网络聊天内容随意涉及个人核心信息、在非个人电脑上设置聊天工具自动登陆、不清除在非个人电脑上的聊天记录等危险时有发生。部分学生(21.99%)因此发生过注册号码被盗的情况,少数学生(6.87%)因此造成了财产损失。

3 增强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的思考

3.1 提高对大学生网络安全的重视程度

大学生是网民化最高的一个群体,网络几乎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多数大学生在网络的使用过程中具备一定安全防范意识,在提供个人信息时较为谨慎。但由于大学生群体人数较大,网络使用时间长、频度高,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问题相应较多,因此高校有必要提高对大学生网络安全的重视程度,加大对大学生群体的网络安全教育。

3.2 加强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

3.2.1 网络安全教育进课堂

课堂教育是最能使学生集中接受各种知识的教育方式,网络安全教育应充分利用这一方式。高校作为培养高等教育人才的单位,应全面考虑网络安全对学生的重要性,合理、适当安排课时,向学生讲授网络安全知识,并进行考核、给予学分,增强学生学习网络安全知识的积极性,使其真正掌握相关知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3.2.2 宣传教育常态化

一过性的宣传教育往往得不到学生的长期重视,很容易被学生所遗忘。而网络安全问题是时时存在的,因此,高校的网络安全宣传教育应做到常态化,长期持续地进行,使网络安全意识真正渗透到每个学生的头脑里。

3.2.3 教育形式多样化

常态化网络安全宣传教育,如果采取单一的方式,很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感,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因此,宣传教育的方式应采取多样化。除上述所提到的课堂教育外,还可采取专题讲座、主题班会、知识竞赛、有奖答卷、橱窗漫画、网络宣传、广播提醒等方式。具体适用哪些方式,还需各高校根据具体自身情况,因地制宜、因人施教。

3.3 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防范水平

3.3.1 课堂教学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目前,各高校普遍在大学一年级为学生开设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让大学生了解、掌握计算机和网络的基础知识及使用方法,内容涉及到一些网络信息安全方面的知识。但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多停留在理论和考试层面,实际应用能力较差,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会独立安装操作系统、配置防火墙、安装杀毒软件、更新病毒库等操作。因此,在大学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学生的网络安全防范操作技能的

训练。

3.3.2 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高校网站是一个公共的服务平台,学生们会经常使用校园网站查阅文献资料和了解校园信息。在网站的内容设置中,可以增加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攻击过程介绍、网络安全防御技术介绍、网络安全病毒防治产品介绍并提供相应软件下载,从而为大学生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3.4 加强对大学生网络使用的监督管理

除了提高大学生个体的网络安全意识及技术防范水平外,高校还应该加强对自身网站的维护管理,制订规章制度,约束学生的上网行为,从而降低大学生网络危险行为的发生,避免学生人身财产损失。

参考文献

[1] 卢伟.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现状与对策研究[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3).

[2] 刘新华,巢传宣.对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及教育现状的调查[J].调查研究,2011(14).

篇9

摘要:随着网络普及度的深化和大学生对网络依赖程度的加强,网络背景下的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面临的挑战压力越来越大。高校党建工作人员应加强相关问题的应对能力培养,不断探索制度创新与路径建设。

关键词 :网络背景 高校意识形态 安全建设

一、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1.关乎党的执政安全。通过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可以使我国大学生对域外国家的思想渗透与攻击进行有效的防御,不受域外国家某些不良思想的干扰,逐渐提高高校教师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使高校师生坚定信念,与我党保持同样的思想方向,从而为执政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巩固基层基础。

2.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需要。某些高校没有正确认识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重要性与作用,没有将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与和谐校园的构建相联系,从而导致思想建设远远达不到党建工作的要求。有些干部对工作持敷衍态度,甚至对自己的意识形态也放松要求,影响了高校的稳定发展。因此,高校教师以及党员干部都应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提起足够的重视,将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工作与和谐校园的构建工作相联系。

3.促进大学生个人全面发展。高校大学生是我国发展的后备力量,决定了我国的命运与发展前途。一些有着不良居心的域外国家也对这一点有着深刻的认识,导致我国某些大学生出现了较为极端的思想意识。因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必须得到持续加强,以此来保障我国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不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促进我国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网络背景下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面临的新挑战

随着我国信息建设的不断完备,现代化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对我国国民的生活、学习、工作产生的影响也逐渐变大。高校是我国互联网发展的前沿,在网络背景下,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主要面临着三个方面的挑战。

第一,网络化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权,以及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工作环境带来了强烈的冲击。每种意识形态都是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阶段相适应的,在我国现阶段,正确的意识形态是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文化不断积淀的重要保障,不适应现阶段经济社会的意识形态会破环社会发展的自然规律,延缓发展进程。

第二,由于网络传播对传统媒体传播的强力冲击,意识形态的管控方式面临着新的挑战。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和移动终端的广泛应用,其便利性和普及性不断提高,大量的网民加入到这个群体中,大学生作为新观念、新思想的传导者,是新型媒体的主力使用群体。而新型网络的自由性又给意识形态的管理和建设带来了诸多挑战。

第三,在网络环境下,域外国家的思想渗透变得更加直接,意识形态的防御能力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网络环境的自由性与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但是这套体系并不一定适合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一些域外国家的思想利用了网络思想的自由性,将其思想和观念强加给我国的大学生,这对意识形态和价值观还没有成熟的大学生群体来说,是有巨大风险的,因而给防御体系带来了新的挑战。

三、网络背景下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途径

1.强化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组织保障。网络背景下的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应注意强化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组织保障。对此,应从三个方面进行:第一,我党应注意加强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问题的科学决策能力、洞察预测能力以及调查分析能力;第二,加强高校党建工作队伍建设;第三,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

2.强化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载体保障。网络背景下的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应注意强化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载体保障。对此,应从三个方面进行:第一,借助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进行意识形态教育;第二,增加网络意识形态信息资源,加大“红色”网络资源论坛、网站的建设力度;第三,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应注意加大网络监管力度,尽量排除不良信息。

3.加强思想建设。网络背景下的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应注意加强思想建设。对此,应从两个方面进行:第一,参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第二,坚持意识形态中排他性与兼容性的统一,继承性与批判性的统一,以及实践性与理论性的统一。

4.注意制定完整的规章制度。网络背景下的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应注意制定完整的规章制度。对此,应从两个方面进行:第一,构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运行机制,确保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有序进行;第二,建立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制度体系,确保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总而言之,高校的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大学生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性,不断适应新型媒体的发展,在网络背景下强化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组织保障、载体保障,加强思想建设,制定完整的规章制度,为大学生意识形态建设和价值观形成提供制度保障和环境基础。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网络族群文化 规则意识 法治精神 伦理精神

[中图分类号]G20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326(2015)06-0035-04

族群(ethnic group)是人类生存的社会性组织,是人类共同体的基本样态之一。族群具有历史性,随着社会历史过程的整合与发展,不断生发出新的类型与生存样态。网络族群是指由网络发展所衍生出来的社会个体群聚现象。就现实性而言,网络群体是现实世界中的人群以网络为平台,以共同感兴趣的问题为纽带逐渐形成话题与言说纽带,并以此形成了一种具有共同兴趣、稳定情感、相似价值取向与文化审美趣味的建立在高科技基础上的社会关系结构。这种网络上的主体关系结构又是种类繁多、不尽相同的开放谱系。虚拟社区的群体数量主要反映其存在的状态和规模,群体的素养则决定着其发展方向和生命力。网络族群文化,亦即网络社区文化。它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文化系统为原型,把人类的活动记录、历史积淀和现实愿景,以关爱、分享、互助、宣泄、批判、反讽等形式展现出来的开放的观念价值体系。从构成上看,典型的网络族群文化有恶搞文化、诙谐文化、自拍文化、粉丝追星膜拜文化等。

一、网络族群文化的总体性特征

网络族群文化是一种对传统文化和主流文化有一定冲击的流行文化。无论是对社会现象的关注,还是宣泄与奋争,网络族群文化的彰显方式和意旨都有别于传统主流文化,甚至还影响着现实群体的主流价值取向,或多或少地带有对主流文化的批判。

首先,网络族群文化是以缓解现实压力为主的一种无厘头诙谐文化。就网络族群文化的内容而言,仍然是以传统文化和主流文化为母体,但表现形式更趋于诙谐、幽默和无厘头。究其原因,主要是当人们尤其是年轻一代无法挣脱现实社会规则的制约与束缚,当承受的压力无法寻求合适的渠道宣泄时,网络环境所具有的宽松与自由也就顺理成章地为他们提供了缓解压力、寻求解脱的平台,无厘头式的诙谐是网络时代人们寻求心灵突围的集体默契。

其次,网络族群文化是一种凸显现代社会群体文化、娱乐需求的亚文化生活方式。现代社会群体中的大部分个体,都无法逃避地生活在快节奏、高竞争压力的环境之中。人与人之间的防备与隔离,个体与群体之间融合的艰难,民众与政府之间认同的降低,更加催生个体有关“我是谁”的困惑,更加注重自我实现,以便使自我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关注,这容易减少群体思想意识的深度。

再次,网络族群文化具有两面性。这是由网络的两面性衍生而来。网络作为一种便捷生活、助力学习与工作的信息工具,其积极作用不言而喻,但网络作为一个虚拟的空间,也存在着一些负面作用。网络就像一条可供任何人自由恣意倾泻与涂鸦的信息大河,真善美与假恶丑都毫无过滤地流入这条河流,人性内在的多元性、复杂性、隐蔽性都在这里充分表现。网络族群文化在其规则意识尚未成型、规范尚未得到认可的情况下,也同样有着催人上进与使人沉迷甚至陷入无可自拔境地的两面性。

最后,网络族群文化具有可塑性。网络族群是基于共同的愿景,包括情感取向、分享需求以及相近经历所组成的不分等级的自由互动共同体。该群体以青少年同辈群组为主,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和社会阅历都使其具备了可塑的特性。因此,基于族群所形成的文化也具有可塑性。只要用正确的方法引导,网络族群文化就会朝着积极方向发展与积淀。

二、构建和谐网络族群文化的存在论逻辑

网络族群文化的形成,是当今时代变化和历史转型的必然现象,有着深刻的历史与现实依据。是固有的社会、经济、文化差异在网络社会生态系统中长期存在并相互作的结果。在全球化进程中。一方面当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引发现代电子通讯技术、电子设备,传媒技术的革命性崛起并逐渐形成了笼罩现代生活各个领域的网络世界,这是网络文化生成的物质技术前提。另一方面,现代各民族国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为不同社会阶层的生成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空间,使不同的群体和个体参与社会发展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得以空前的体现,并不断推进社会发生深刻而广泛的总体性变化。在政治上,表现为民主法治的提升,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和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公平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在经济上,表现为建立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所有制结构,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发而成的主体多样性;在主体类型构成上,表现为各种新的社会阶层与社会群体的不断涌现和壮大;在文化上,则表现为尽管网络文化根植于传统主流文化,但也并非完全同质,这就生成了形式各异的次文化、亚文化等与主流文化并存的文化现象。

就社会现实而论,网络族群解构了现实生活中“家”“社区”“人缘”“人脉”等概念。网络族群尽管仍以现实生活的个体存在和发生影响,但随着现实生活中“家”的概念的模糊、社区影响因素的缺失和人际关系的淡化,更激发了他们在网络族群中追寻记忆和愿景。只有借助网络这一交流工具,才能彰显其青春、活力、热血的一面,也只有在网络族群中,他们才可真正地渲泄对现实生活中恶劣风气、不良现象的不满,并力求形成一股强大力量影响事态的发展,引起社会的关注和国家的重视。

网络族群文化的形成是网络族群对现实传统主流文化强势支配奋争的结果。在家庭层面,表现为晚辈对传统家庭长辈支配晚辈,尤其是不讲究方法的一味干预的反感,而试图在网络族群中寻求一种无长幼尊卑的同辈情感分享、经验交流与信息互通。在政府层面,表现为社会个体或特定群体对社会约束规范的厌倦和对政府公信力的质疑,从而试图建立一个约束概念模糊的非正统文化认同的边缘宣泄文化。

网络文化主体是复杂多样的,由此生成的网络文化在价值取向、道德评判、审美选择、价值诉求等层面也是纷繁多元,甚至是相互冲突的。虚拟世界是现实世界的延伸与放大。从本质上说,网络文化的不和谐乃至冲突根源于现实社会主体之间多样化利益的矛盾与纷争,而建构网络和谐文化,有助于为解决现实生活世界不同主体、族群、利益集团的文化价值冲突与现实利益诉求提供平台。从社会心理上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精神文化氛围。

三、规则意识:构建和谐网络族群文化的理性精神

规则是调节人们社会活动的文化价值规范体系。规则既属于意识的范畴,又可以作为人们精神意识活动研究的对象。规则的生成既是在人类实践活动中约定俗成,同时也渗透着主体的理性建构意象。这个过程既是非理性的也是理性的,是二者交互渗透的产物。规则的形成不能说完全是理性的,而对规则遵循与完善则不仅需要文化理性的确立,而且要以实践理性来规范行为主体的活动行为。这需要主体深刻领悟规则在现实生活的价值并逐渐内化为一种自觉的个体文化意识与行为习惯。可见,规则意识在主体现实行为中的确立,必须具有文化理性精神。

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能没有和谐的规则意识,建构网络族群文化,首先也需要建构和谐的网络规则意识。这种意识,也就是建构和谐网络族群文化的理性精神。不同社会阶层和群体间的利益冲突、利益划分及利益共存是法治社会建设的根基和基本依据。现实世界与网络世界流行的某些“道德浪漫主义”的东西在不同网络群体的利益冲突面前,如果失去法制规则的制约,不仅苍白无力,甚至会反其道而行之。正如尼尔・巴雷特所说:“计算机王国不是也从来没有成为完全独立的社会、一个不用现实社会中法律、条例、警察和军队约束的独立王国。”新形势下建构和谐网络族群文化,化解不同网络群体间的矛盾,降低社会震荡风险,必须通过社会法治化、制度化安排,才能真正实现。

法治精神是建构和谐网络族群文化规则意识的基础和根本保障,但仅有法治精神的刚性制约难免缺乏人本关怀的底蕴。以和而不同与独立选择为内容的宽容和自由精神,在构建和谐网络规则意识中发挥着特有的柔性作用,这种宽容与自由是本质上异于资本主义社会属性,具有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特征的新型文化价值体系。

首先,社会个体间包容关系的打造,社会整体宽容环境的营造,以及不同个体、阶层和群体独立选择担当的权利保障和自由精神的培育,都建立在以人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价值旨趣的基础上。

其次,在辨证层面上,宽容和自由既是手段也是目的。一方面,宽容与自由作为人的一种基本需要、欲望和目的,都是人性结构和内心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善良、自信的宽容精神,缺失思想、意志的自由个性,就无以成为一个健全的社会的“大写人”。无法按照自己的意志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不具备自我实现的自由个性发挥的根本条件,任何个人的人生价值都将显得苍白无力。在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中,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受自我意识、意志的支配,分享着有尊严的崇高和庄严。要止于至善,就需要培育包容万物、自强不息、探求真理的宽容品质与自由个性。这是达到自我实现和社会繁荣进步的根本条件,具有外在价值。而人生的价值取向、生活目标、自我完善目的又是始终处于不断发展的无限接近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宽容与自由是不可缺少的手段和条件。

再次,在生活实践层面,宽容与自由必须实现从思想、意志、观念、意识向社会生活实践转变。任何思想和意识只有向着实践转向和发展,才能真正变成人的目的和实现人自我完善的有效手段。宽容与自由的根本价值是自我实现,即自我潜能、创造力的充分实现。但宽容与自由不可能是人的一切活动的根本目的,因为人类还有其他基本需要。一个人对生活的态度,可以看出他的发展趋向;一个人对社会的视觉,可以表现出其心理走向。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同一内容放入不同的层次,其效果并不相同。

四、建构和谐网络族群文化的可能路径

人在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不同的社会关系构成不同的社会生活,生活于不同社会关系中的人,结成不同的利益群体。网络群体作为现实生活世界多样化利益主体的网络化存在,其文化价值观及利益诉求必然各不相同,甚至是相互冲突的。同时,网络世界作为新兴的主体交往界面,为主体提供了现实世界无法比拟的民主与自由的巨大可能性空间,而与此相适应的主体交往规则与伦理规范体系较之现实生活世界却是极不成熟、极不健全的。

网络上的文化差异反过来亦会引发现实世界多样化价值主体的疏离与文化价值冲突。因此,如果长期缺乏建设网络上理性、包容、谅解、融通的多样化文化舒缓通道,则会影响现实社会主体间和谐关系的建设,酿成有碍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构的不利因素。这就决定了建构网络和谐文化的客观必然性与价值必要性。就社会整体来看,建构网络和谐文化是建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乃至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网络族群既是价值诉求、文化审美情趣、生活理念、精神信仰等各具特性的利益主体,同时作为社会关系结构的人格化承担者,这些族群在根本利益的生产、获取与实现上存在着总体的相似性与内在一致性。这就为建构网络和谐文化提供了现实前提。网络族群文化,从性质上看,同样具有先进与落后之根本分野。由此规定着建构和谐网络族群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与总体性方向。

其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总体导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的制度特质,这是对以资本主义制度为表征的一切建立在私有制经济关系上的社会形态的历史超越。从个体意识上看,这种社会形态从制度安排层面把现实生活世界之主体从“自我”的桎梏中提升出来,从而为人们跳出个体利益对峙与冲突的困境提供了总体性前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的文化表现,本质上是社会各利益主体根本利益以价值诉求的观念表达,也是统摄整个网络族群价值共性的精神基础。以此为文化导向,建构和谐网络族群文化才具有坚实的价值论基石。

其二,建构与确立现代开放进步的文化规则意识。网络群体是在现代化进程中生成与发展起来的。现代化进程是一个集现代性、市场性、主体性、科技理性于一体的全球化历史过程。其中,现代人的理性、市场的法制意识与游戏规则意识、科学技术理性内蕴的逻辑必然性无不是以各自的逻辑规则作为其理论与实践运行的。这就要求现代性的主体必须具备与时俱进的交往规则意识,这本质上是一种利己与利他相统一、独立与协作相交融的开放与进步的文明意识,是市场与法制、分工与协作相促进的全新个体价值观念。这种文化观念也是建构和谐网络群体文化所必须具有的价值理念,是网络族群必须确立的现代规则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