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范文
时间:2023-03-19 08:32: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地域文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前言――历史的启迪
建筑总是存在于一定的地域且处在一定的时代。建筑创作也就必然离不开地域的环境启示,摆脱不了时代的需求和域外先进文化的渗入。古今中外,一件好的建筑作品,常常恰如其分地反映了地域文化的某些特征:迈耶的德国法兰克福博物馆以轴线和单元旋转表述了“新与旧”的关联;厦门高崎机场候机楼微微曲起的构架隐喻着闽南屋顶的特征;上海金茂大厦对中国“塔”的联想。或许正是表现了各自开放的地域文化特征而为世人赞赏。然而,“地域文化”面对网络时代、虚拟空间与场景、经济全球化等,似乎正慢慢地被人所遗忘与不屑。
我国的建筑事业在近十几年得到飞速发展,成就瞩目。可这其中有着惨痛的教训,一大批极富地域特色、富含文化韵味建筑和街区被无情破坏,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缺乏地域性、民族性风格、形式统一的现代“国际式”建筑,单调、生硬、冷漠。9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地域建筑的保护、更新和发展,己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摆在建筑界面前。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建筑的问题必须从文化的角度去研究和探索,因为建筑正是在文化的土壤中培养出来的,同时作为文化发展的进程,并成为文化有形的和具体的表现。为此,地域建筑的保护、更新和发展以及地域建筑特色的再创造.必须从地域建筑滋生的地域文化背景中去发掘、去研究。
2.地域文化和地域建筑的概念
广义地讲,地域文化是一定地域的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通过体力和脑力劳动创造的,并不断得以积淀、发展和升华的物质和精神的全部成果和成就。它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它反映了当地的经济水平、科技成就、价值观念、、文化修养、艺术水平.社会风俗、生活方式、社会行为准则等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狭义的地域文化专指精神文化。本文的论述着重在于精神文化方面。同时,不同的地域,因为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以及人们利用、改造自然环境,建设人类文明的时间、方式、程度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各具特色。因此说地区性是地域文化最鲜明的特征。
作为地域文化结晶和凝聚的地域建筑,是地域文化在物质环境和空间形态上的体现,自发形成。它不仅满足了社会的物质功能要求,体现了人们的意识观念、伦理道德、审美情趣、生活行为方式和社会心理需求等精神需求,反映了隐含于其中的深层次的地域文化内涵,造就了建筑的地域特色。同时,地域建筑及其所产生的地域建筑环境(包括城镇聚落环境)一旦形成,就会对置身其中的人们的思想、行为、心理、生活方式等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就一种新的文化情境,包藏并孕育着新的文化发展,并在与外域文化的交流融台中不断推动地域文化的改造更新和发展;反过来,新的文化土壤又滋生新建筑,产生新的特色。这就是地域文化与地域建筑的互动性。二者相互作用推动着地域文化和地域建筑的不断演进。难怪说文化是历史的积淀,建筑是石头的史书。
3.地域建筑文化陷入的困境――文化趋同与特色失落
众所周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地推动下,出现了以欧美西方现代文化为主导的全球文化趋同现象。这种文化的趋同有其两面性。一方面,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这是积极的,是主流;一方面.却是压抑了文化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破坏了文化的多样性,这是负面的影响 反映在建筑文化领域,则是出现了建筑的“国际化”趋向,虽使众多传统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但却更多地是导致了建筑风格、形式的雷同,地域建筑特色的消逝、城市地域文化特色的没落,城市历史文脉的断裂。
4.地域建筑文化的新方向――回归理性
回归,绝不是简单的复活,而是批判地继承与创新回归,不是对地域传统文化在现今的简单延续与重复,而是要透过它把握传统文化的脉络,以批判态度吸收与创造。回归,也不是对外域文化的消极抵触和无理排斥,而是要用“拿来主义”的方法实现两者的综台创新。这样的回归,才是地域文化理性的回归。
4.1 必须认识到只有创造性地发展地域建筑和文化才能使它产生长久的魅力。发扬地域建筑文化并不能一味怀旧和复古,那是被动和消极的表现,而是应该积极地面对全球物质文明,对其进行分析取舍,在保留本地区地域文化精髓的前提下,充实和发展本地域的地域文化。
4.2 用现代的建筑语言表达传统建筑之神韵。传统建筑之美,并非全是写在表面形式上。如安藤的建筑决不复古,却传日本悠久文化之神。安藤携带了日本民族文化的基因,又用国际性的建筑语言来阐释,散发出浓厚的日本的地域性和民族性,让全世界人读懂了日本。有人说丹下创造了“日本的现代建筑”而安藤创造了“现代的日本建筑”。
4.3 “模仿”是地域文化消失的重要原因。这时既有对西方建筑的模仿,又有对中国古代建筑的模仿。在各种“快速设计” 工具书充斥建筑案头时,各种不加分析,不加取舍的建筑耸立在各个不同文化背景的地域上,有KPF的挑棚,高技派的构架,后现代的山花,新古典的柱式, “欧陆风情” 的住宅等等,大大冲击了当地地域文化特征,各城市出现了新的“千遍一律”。同样,那些为片面强调民族性、地域性,为表现“中国固有民族形式”、“夺回古都风貌”等做法,都是一味模仿中国古代建筑,用本土文化被动地抵制全球文化趋同的趋势,企图通过固有的传统形式来保持地域性建筑文化也是消极的和不现实的。
最好的模仿作品也不能称之为创造,模仿外来形式的直接后果就是大量外来形式掩盖了地域文化特色,使地域建筑文化遭到极大破坏。模仿“传统形式” 则会使地域文化陷入了教条、死板、僵化的泥潭。
4.4 “现代建筑的地区化,乡土建筑的现代化,殊途同归,共同推进世界和地区的进步与丰富多彩。”《北京》中的这段话很好的总结和归纳了在全球化形式下如何保持和发扬地域文化的问题。现代建筑必须扎根当时当地环境,突出其地方个性,而乡土建筑应在保留地域文化特征的同时,充分利用全球先进的技术和手段,创造出符合现代生活需要,满足现代功能需求的“现代”乡土建筑。
5.地域建筑应具有的新内涵
传统地域建筑是我们塑造现代建筑地域个性的创作源泉,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文化遗产.但传统地域建筑自身封闭的观念、结构、技术等制约了它的发展,甚至面临崩溃.地域建筑要重放生机,必须解决自身本质问题,具备开放、包容的胸怀,发挥尊重环境的特性,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5.1 开放性
地域建筑是建立在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基础之上,受封建宗法制度制约的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当今世界日益走向开放和融通,封闭自守的地区、民族不复存在,借助、吸收其他地区的优势为本地区建筑的发展注入新的血液,积极、主动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并在与外部环境互动中体现自身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今天,地域建筑应更具开放性,固守狭隘的地域或本土观念,拒绝外界的信息、资源和能量,无异于扼杀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只有毫不犹豫地加入到“全球化”进程中去,才能自觉意识到“地域性”存在的意义,才能使“地域性”和“全球化”在开放融通中得到互补与发展。
5.2 兼容性
在地域化和全球化、传统文脉与现代文明、高科技与传统工艺等普遍共存又相互矛盾的今天,地域建筑应兼收并储.在传统的设计观念、地方材料、精致的工艺构造方式等基础上,自动吸收新技术、新观念、新材料来适应人们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反映新时代的特点,实现地域建筑的更高层次的发展。如上海的金茂大厦,按世界一流的智能建筑设计理论,采用最先进的建筑材料、构造措施与施工技术,挖掘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使建筑的技术、艺术与民族传统文化巧妙结合,再现了中国古砖塔的风貌,成为智能化超高层建筑结合地域文化的经典之作。
篇2
历史让文化越积越厚,可经历的风雨变迁太久,在那薄如蝉翼的破旧宣纸上,一阵疏忽的风,也那么容易会灰飞烟灭。地域广袤的中国千年来创造了多姿多彩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儒气甚浓的齐鲁文化,悠然随性的巴蜀风情,大气深厚的中原气息,雅淡精巧的岭南风貌……皆因其本身的地域烙印而具有独特性。然而,中国历经千年沧桑形成的地域文化正在走向式微。
例如容易受大家忽视的各地域方言,不知不觉中就在发生着变化。北方语言是朴素坚实的坦荡平原,南方语言就是起伏回转的绕水青山。这比喻虽拙劣,但大概也能表述明白。北方的话语磨练出了我同它一样“朴素”的耳朵,所以当我偶然机缘下走在上海的老巷子时,因听到街头老阿婆们口中婉转别致的吴侬软语,竟突然心生欣喜。我念叨着“醉里吴音相媚好”,心想古语果然说得贴切。而我也这才意识到,本为文化重要载体的方言却渐渐受到忽视,很多地方的小孩子甚至不会用自己地方的语言和老辈人交流,试想几十年之后,还会不会出现一闻乡音泪先流的景象?语言不应只是个工具而已,它是一种纽带,连接故乡与记忆,承载着每个人内心深处的归属感与情怀。
语言之外,诸如粤剧、沪剧、蜀锦、湘绣及各种民间小调等不同地区的传统文艺,也在淡出大众的视野。在随便哪个地方播上一首流行歌曲,丝毫谈不上地域辨识度,但若听上一嗓子激越粗犷的“秦腔”,眼前现出的便是大西北的“天苍苍,野茫茫”;若你见到台上昆曲“咿咿呀呀”伴着水袖翻飞,流转在脑海的定是江南精致的“小桥流水”。但是不得不承认,不断翻新涌现的流行文化,毫不在乎地在吞噬着这些美丽。
篇3
我们知道,文化的形成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中与当地自然、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而文化需要一定的介质才能表现出来,本身说某某文化的时候实际是高度概括了的。如我们谈到蒙古文化的时候,自然会想起宽广的草原、成群的牛羊、一座座的蒙古包……这些构成了蒙古文化的核心要素。
回到地域建筑,基于以上的阐释,我们不难明白,地域建筑的形成一定是地域文化的产物,地域建筑是地域文化的载体,只有承载了地域文化的建筑才能成其为地域建筑,地域建筑一定要有地域文化的基因。但是反思近年来许多“地域建筑”的创作,有延续文化脉络,和谐处理自然与社会环境的真正地域建筑;也有部分仅是徒有其表,根本不具有与建筑形态相协调的文化内涵。一些建筑师认为,只要造出传统建筑的外表,弄点青砖、屋檐,那就是地域建筑了,殊不知,地域建筑的核心在于文化,没有与之相呼应的文化,那么这个地域建筑就不再是真正的地域建筑了,充其量是个“死”的地域建筑。因此,地域建筑创作不仅要有“形”,更要有“魂”,做到“形”表其外,“魂”聚其中。
二、游学考察:地域文化探索的有益尝试
有幸参加今年于成都举办的中勘协建筑设计分会西南联席会2013年会的川北地域文化考察行,承办方选取了阆中古城和剑阁古蜀道两个极具地域文化特色考察目的地。在两天的考察时间里,我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两地浓郁的地域文化。在感受独特地域文化的同时,我也将自己的见闻和一些思考作一个分享:之前中国地域建筑与文化研究院的一批热衷于研究西南地域建筑的建筑师们就希望组织会员单位的建筑师们参观考察地域建筑文化,由研究考察地地域文化的知名学者或是文化名人带队,通过游学的方式让大家更加深入了解地域文化及其与地域建筑的关联。本次活动的组织,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一次地域建筑文化考察的有益探索,其中加入游学的部分,使考察更加有深度和意义,值得以后借鉴和发扬;其次是地域文化与地域建筑的融合问题。
阆中古城三面环江,一面临山,以中天楼为轴心,围绕其而布局,据说由唐代袁天罡设计,被誉为四川最大的“风水古城”。整个古城充满了生气,不论是街道的整体布局还是单个的明清式小院,亦或是屋檐窗花、门楹吊檐等都能很好地传达出当地的地域文化气息,建筑真正成为了文化的符号,成为了地域文化向外展示的窗口。但是到了剑门关顶,有几处仿古建筑却看着那么生硬,了无生气,死气沉沉,完全是为了仿古而仿古,却没有将根本的文化植入其中,使其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摆设。
三、项目实践:地域建筑与地域文化的合二为一
谈到仿古建筑,现在新建的地域建筑大都是仿古建筑,如何将这些仿古建筑融入地域文化就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因为这关系到地域建筑的“生”与“死”。只有将地域文化融入地域建筑当中,地域建筑才会有持续的生命力,才能够为人们所接受。这样的理念也逐渐被许多建筑师所接受并运用到工程实践中,有的地域建筑也因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成都武侯祠博物馆锦里二期项目为例,项目以武侯祠博物馆为核心依托,并以“水岸锦里”为设计理念,在整个仿古街区引入活水,为街区注入灵动性。更为重要的是,仿古建筑街区充分挖掘三国蜀汉文化的影响力,在建筑及景观设计中有效地融入蜀汉文化,古色古香的街区与武侯祠相得益彰,因而使得锦里二期三国蜀汉文化与有机结合起来,为整个仿古建筑街区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最终为广大游客所接受,成为整个三国文化旅游片区的新闪光点。
篇4
[关键词]山丹;地域文化;河西走廊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20-0047-03
山丹地处河西走廊中部,境内祁连山、龙首山南北遥相对峙,焉支山虎踞东南,素有“走廊蜂腰”、“甘凉咽喉”之称。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以四坝文化为代表的先民在这里辛勤劳作、繁衍生息。汉唐时期,这里是丝绸之路通往西域的重要要道。自西汉元鼎六年(前111)置删丹县,2000多年来,历代政权在县境皆有行政建制,或开郡置县,或立州建卫,或数县并置。同时,数千年来多个少数民族在这里辗转迁徙,不同时期来自各地的移民大量涌入,加之驻军、商旅的集汇交融,形成了丰实而悠久、厚重而古朴、具有独特地域性的山丹文化。
一、 山丹地域文化及其特点
地域文化是最能体现山丹地理区域范围内的文化,它是世代居住在山丹区域内的各族人民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山丹地域文化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显的地域性
山丹地处河西走廊中部,自古被誉为“走廊蜂腰”、“甘凉咽喉”,是古代丝绸之路通往西域的必经之地。“蜂腰”、“咽喉”四字,不仅仅表示山丹在古代交通和军事、经济、自然地理上的区位重要,更突出了它是中原文化和西域文化的交汇之区。从山丹的方言、风俗等方面都可以看出,山丹既有别于与它东西相邻的永昌、张掖,又有相似之处。同时,还和与其南北接壤的青海、内蒙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历史上,由于交通不便和行政区域的相对独立,使各地的文化形态具有了各自不同的风格和特点。正因如为此,才使得山丹文化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
(二)形成过程的长期性
任何文化的形成都有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只有在长期的历史演化中,才能逐渐形成自己的文化形态。同时,一个地区历史遗存越多,它的地域文化也就越发达。山丹境内四坝文化遗址、弱水古河道、焉支山隋炀帝会见西域二十七国使节遗址、霍去病驱匈奴的古战场、汉明长城、绣花庙、峡口古城等遗迹,都生动地说明了山丹地域文化的形成历经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三)开放的的包容性
任何形态的事物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各地人群的相互流动,自然使文化习俗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尤其是几个文化区域的交汇地带,更形成了兼具几种地域文化特点的特色文化。同样感受得到儒、释、道以及基督教四者的合谐共处。在山丹的民间文学中,既可以找到来自陕西的秦腔、眉户,也可以找到来自青海、河州的“花儿”。在山丹的民间信仰中,正是这种极具开放意识的包容性,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山丹文化。
(四)表现形式的广泛性
作为大概念意义上的文化,它包含了从社会意识形态到生产生活各个层面。不同地域的人们,其生产生活习俗的表现都相对不同。考察山丹文化,会发现山丹的人群性格、方言习俗等许多方面都有别于其他周边地区。也就是说,山丹文化的广泛性体现在山丹人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山丹地域文化体例
地域文化体现在一定地域的大众中间,其中方言、饮食、信仰、民居,是大众文化最基础的构成要素,因此,地域文化也就最集中、最突出地表现于其中。
(一)地方方言
方言不仅是语言的地域变体,是一个地域居住的民族文化的载体,也是地域文化的标志。由于地理条件差异,再加上人文、自然种种因素影响,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一个地区就会形成自己的方言。山丹方言属于北主方言的西北次方言区。由于长期闭塞、经济文化发展缓慢等诸多原因,山丹方言具有语音稳定、系统分明和古音保留较多等特点。在声、韵、调三方面与普通话对照,韵和调的差异较大。比如在声调方面,山丹方言的声调一般都比较急促,高低变化较小,因此,山丹方言听起来有一种平直、低沉的感觉,缺乏普通话抑扬、婉曲的音乐美。同时,由于历史原因,山丹方言受邻近地区语音的影响,又可分县城、东乐、霍城、老军甘泉子四个小方言区,相互间尚存有细小却明显的差别。
方言的地域文化特色,还体现在地名文化上。地名是一个村镇、一个城市生命的起点。山丹作为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其地名中的军事和交通特色体现得非常明显,地名中多带有诸如“营”、“堡”、“寨”、“店”、“屯”一类名词,如老军营、大马营、二马营、范营、孙营、五里墩、十里堡、二十里堡、三十里堡、山羊堡、丰城堡、花寨、大寨、小寨、上寨、下寨、祁店、西屯等。历史上山丹所发生的一切,包括它的成败荣辱和坎坷曲折全都无形地积淀在这些地名中,并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
(二)饮食文化
某个地域的饮食文化受当地自然条件所决定,也受当地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山丹饮食以面食为主,这主要是因为山丹主产小麦。搓鱼面、粉皮面筋、扁豆面、羊肉垫卷子、山丹油果子、米黄、糊饽、青稞面箭头、山丹酿皮等种类繁多的山丹风味小吃,最能体现山丹地域饮食特色。山丹小吃种类多,味道美,很受人们喜爱,不仅本地人百食不厌,也给很多品尝过的外地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山丹风味小吃之所以独具魅力,有以下原因:一是用料独特。例如油泡泡,主料为别处少有且营养丰富的黄参,风味别致。二是做法新颖。例如捻珍,有磨的,也有碾的,捻连成串,好看又好吃。三是历史悠久。例如面卷子,代代相传,不断创新,今天已达到色、香、味、形俱佳的程度。四是做工精细。佐料不能随意调换,份量不能随意增减;该走哪几道程序,必须按部就班,决不能简化。山丹风味小吃是山丹人民传统饮食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晶。其他如鸡肠子、米黄儿、炒拨拉等,都极富盛名。这些小吃之所以在山丹历久不衰,与山丹的自然经济有很大关系。如山丹炒拨拉,它的主要炊具是铸铁鏊子,将切好的猪或羊的肝、肺、肚、肠、心等佐以调料葱花蒜苗下锅,以柴禾或煤炭为燃料,用猛火爆炒,待熟即食。炒拨拉制作简单,原料便宜、是过去贫苦劳动人民最富智慧的创造。
山丹饮食文化是在山丹地域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它根植于山丹人民数千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是在食源开放、食物制造、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创造、积累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观念、制度、习俗、礼仪、规范的集中反映。
(三)民间信仰
作为一种精神风俗,是极其复杂的。山丹民间信仰中除回族信仰伊斯兰教,陈户盘山、老军甘泉子的部分群众信仰天主教,除去他们具有严格的宗教意义外,其他民众没有统一的宗教。
山丹作为西域文化东传的必经要道,佛教在山丹的影响力很大,在山丹境内,庙宇寺庵遍布于各个村镇之中,这些大小庙宇把山丹人引入佛境的心界。大佛寺四月四和中山寺六月六庙会历来在河西极负盛誉,每至庙会,各地信众潮涌而来,盛况蔚为壮观。另外,山丹作为一个干旱缺水的农业县,龙王在民间享有极高的地位,龙王庙棋布于山丹的村落集镇和田间地头,也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四)民居建筑
民居建筑过程是一个既保持民族文化传统又不断适应社会环境的过程。在具体的建筑实践中,民居建筑的特征、造型风格、结构类型、空间布局、使用材料等,无不受到地域的限制与影响。山丹民居建筑在物质材料的使用、平面布局的设计及空间排列、装饰风格等方面,体现了鲜明的地域性特征,主要表现为在建筑形式上反对结构、布局、造型、装饰的繁文缛节,追求实用、简朴、大方的审美风格。在民居建材多就地取材,采用周围的材料――石头、土坯、麦草、树木等。
山丹民居建筑中,最能体现其地域色彩的就是占据房间相当空间的火炕。由于气候寒冷,火炕是每一个家庭所必须的。在一些沿山地区,既便是在短暂而凉爽的夏季,也是要煨火炕的,因为早晚温差大,日照不足,房内比较潮湿,一些上了年纪的人更是离不开火炕。可以说,火炕是人们最基本的休息之处,除了睡觉以外,吃饭、喝水、聊天都围坐在炕桌边进行。
三、山丹地域文化的形成
在文化的形成过程中,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特别是在古代交通不便的情况下,受地理差异、物质基础差异、生活习惯差异等影响,不同的地理条件便会形成不同的地域文化。山丹地域文化的形成,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原因:
(一)自然环境的影响
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在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地理环境通过影响人类活动而对文化施加影响(同时文化也对地理环境产生不同的影响作用)。因而一种地域文化的形成,往往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下产生的。
山丹地处河西走廊中部,贯通东西。古时弱水两岸水草丰美,为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加之山丹地处交通要道,东来西往的商旅带来不同的文化与思想。所有这些造就了山丹独特的文化。
(二)移民的影响
山丹的历史就是一部移民史。古代在县境内活动过的民族先后有月氏、匈奴、汉、卢水胡、羌、吐蕃、回鹘、党项等各族。作为军事和交通要道,各族势力在这块土地上征战不断,迁徙聚居,共同创造了山丹的历史和文化。大规模的移民行动就有汉武帝时期、元延v元年、明太祖时期三大规模的迁徙,这三次大迁徙,基本奠定了今天山丹人口来源的基础。此外,历史上从未间断的流民徙居,也为山丹人口的组成注入了新鲜活力,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山丹文化。
(三)政治权力和行政区划的影响
文化依靠政治权力来推动,地方政治权力对地域文化的形成往往起着很大的决定性作用。自西汉文帝以来,历代政权均在山丹有所建制,促使山丹与中原的政治、军事上的关系日益紧密,经济、文化上的交流日趋增多。在历史上的不同时期,山丹或由张掖管辖,或受武威节制,与临县民乐时分时合,形成了今天山丹文化与周边县市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特色文化。可见,政治权力和行政划分,对山丹地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篇5
关键词:地域风格;传统文化;室内设计
1.地域文化的产生
我国为什么会产生那么多不同的地域文化呢?包括时间与空间、信息与交流、封闭与开放三个层面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不同的自然环境,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一方文化影响一方经济、造就一方社会。悠久的中国历史上由于交通运输条件不便,信息交流不便,这些地域文化的差异得以较好的保存。高山、平原、峡谷、盆地、沙漠、丛林、海岛,有各种各样不同的景观,那么在这样不同的条件下面,它的物质条件是不同的,自然条件也都不同,不同的气候。一种文化它的产生,主要还有它的物质基础,那么不同的自然环境,当然提供的物质基础是不同的,要修建民居,例如建筑材料,各地提供的建筑材料是不同的,那就产生差异。所以自然条件不同,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地域文化是文化在一定的地域环境中与环境相融合打上了地域的烙印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具有独特性。
2.地域文化的种类
我国地域面积辽阔,各地域文化经过数千年的历史沉淀,逐渐形成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并且具有中华文化的共性。除了主体民族汉族外,藏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也拥有具有自己特色的地方文化。中华文化主要可分为几个区域:河南、山西、陕西、河北、山东一带的黄河流域;四川、云南、贵州一带的长江上游;湖南、湖北、江西一带的长江中游;安徽、浙江、江苏一带的长江下游;东北地区;内蒙古地区;新疆地区;西藏、青海以及四川西部等地的藏区;广东、广西一带的珠江流域,福建的闽江流域等。
3.地域文化与室内设计的传承
思想、人文、道德、习俗、艺术、制度以及行为模式,由于历史原因在特定的地域形成特定的文化系统,生活在地理位置相对封闭且历史久远文化的人类社会群体,在传统的农耕时代接受信息的机会很小,其主导的思想观念主要受控于地域的传统。体现于建筑的室内,突出地表现于装饰手法与空间处理两个方面。
中国古代建筑的室内装饰手法,体现于构件实体造型与界面形式的综合运用。“中国古建筑主要以木构架为结构系统,柱、梁、枋、檩、椽等主要结构构件几乎都是外露的,这些木构件在原木制造的过程中大多进行了美学加工。柱子制作成上下略小的梭柱,横梁制作成中间向上稍为拱起,组合成为具有优美且弹性曲线的月梁,呈尖瓣形的瓜柱,上下梁枋之间的垫木做成为各式各样的驼峰等,这些木构件的加工制作完全是在不破坏它们在建筑上所起结构功能的原则下在构件原有的形式而进行的美学改良,显得自然流畅而一点也不勉强。”由于木构架的优良加工性能,室内空间组合形式灵活丰富,从而形成了隔扇、罩、架、窗格、屏风等独有的木构造型形式。这些木构架原本丰富的图案肌理,再配上藻井、匾额、字画、对联等装饰配合,以及架、几、桌、案上各种陈设,就构成了具有中国地域风情的画面。
中国古典建筑室内的空间设计实践,体现于封建时代完整理论。《易经》的阴阳之道和老子的《道德经》影响着中国地域文化室内设计的风格。“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一直到深奥的风水理论体系。在天地人合一的中国居住环境观念中,建筑室内空间从来要求动静相宜、内外融会、相辅相成的。也因此成为木构造建筑室内外环境显著的特征。象征着建筑内部环境的"家"与象征着建筑外部环境的“庭”,在汉文字中组合形成了中国社会最基础的单位——家庭。中国古代建筑室内外空间系统的全部内容就浓缩在这两字之中。
4.现代室内设计与地域文化结合上存在的不足
国内设计师试图探讨着“地域文化”融入现代室内设计中,但往往无法在作品中体现到地域文化的精髓。
(1)地域文化与空间整体形式结合不够。一些地方传承至今的文化景观未能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协调、统一起来,整体效应不佳;多数地方缺乏具有浓郁地域文化特点的建筑、道路、公园、雕塑,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地域文化氛围。
(2)地域文化与现代材料工艺结合不够。现代装饰材料开发日行月异,品种繁多,这是任何历史时期无法比拟的,现代产业化生产技术及机械化程度占领了历史上手工制作工艺的主导地位。但如何把地域文化的精髓倾注于现代装饰材料及工艺,成为室内设计师的难点。
(3)有形与无形的地域文化结合性不够。前者指以实体存在的、比较具体的物质性遗迹或遗物,后者是学术思想、风俗习惯、典章节庆、民间艺术等比较抽象、相对难以理解的内容。我们在融合与继承地域文化时,片面过于重视有形的地域文化,却对无形的地域文化的重视度不够。导致设计师对地域文化研究与继承的深度不够。
5.对待室内设计地域文化的正确观念与发展前景
篇6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很多先行的优秀设计师就将将中国传统元素符号作为设计元素运用到设计项目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他们的这一尝试为中国传统文化在设计领域中的复兴,中国设计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虽然之后传统、民族成为大家设计的灵感来源,但很多设计师的作品流于形式。比如设计元素雷同,只是照搬其它的标志元素,祥云的运用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只要涉及到传统和民族,不管是餐饮、服饰、文化什么类的标志,什么地域的标志,都会冠以祥云的图案,其内容一样,只是祥云的形式有略微的区别。再者设计手法运用的也存在模仿,标志的设计过程当中往往会对优秀的设计进行模仿,造成我们常常会看到许多“类似”的作品,这些作品完全没有考虑到自身的地域特色,只是一味照抄照搬,缺少个性,难以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以上提到的这些问题普遍存在,究其原因是设计师没有真正的理解和认识本地的地域文化,只有其形而无其神,这样一来设计元素的内涵和设计主题就无法吻合。最后结果只能是在外型上和其它的标志大同小异,突出不了自己的特征。在内涵上也是牵强附会甚至是相去甚远。
二、地域文化在标志设计中的表现形式
1.地域文化的图形表现
标志是思想内容视觉化的图形符号,标志图形可以根据地域特征与文化内涵设计。由于地域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标志图形要结合本地的地域文化、风俗习惯、人们的认知程度等,提取当地地域环境中留存下来并能彰显本地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元素,进行提炼加工,变成可视的视觉化的图形符号,结合设计师对于符号的理解,进行艺术化处理。如本地传统的宗教图腾、文化符号等加以提炼演绎,标志的设计既要符合文化特征又要具有相关的行业特性,做到外形和内在的完美结合。地域文化下的元素在标志设计中的运用不是随心所欲的,要利用分解转换,打散重构,置换构成,异形同构等设计手段。塑造具有特色的视觉符号,需要认识到视觉符号设计与地域文化元素的互动关系。标志使用具有地域特色的图形可以起到强化本地特色,彰显地域文化,增加标志内涵和表现力的作用。
2.地域文化的色彩表现
在设计中,色彩始终是一种重要的视觉要素,特别是对于符号化的标志来说,色彩的选用要更加精益求精。对于地域文化的表现,要选用具有本地代表性的颜色,所谓本地代表性主要是本地环境,传统,和人们普遍认知的,能代表本地特色的地方色彩。很多标志的色彩都采用了本地的象征性色彩,比如历届奥运会的相关标志和符号设计,都能感受到地域性的色彩。准确应用色彩不但能突出本地特色,产生心理联想,还能够强化图形符号的特点,让标志更具代表性和感染力。在标志色彩应用上,首先要了解当地的传统和历史,能够从历史、自然、民俗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象征色彩。除此之外,还要进行当地人们认真的调查研究,做到其色彩具有普遍的识别性和认知性。这样标志的色彩才能不但代表了本地的文化,还能够被人们接受和记忆。
3.地域文化的文字表现
就其本身而言,文字就是一种符号,而且是具有一定意义的符号。很多文字来源于事物的外形,人们用它记录信息,并进行交流。很多涉及到传统或者文化的标志设计都是以文字或者文字的变形作为素材的。这些标志通过外形和笔画结构,表达行业特征或者本地特色独有的文化内涵。文字类标志可以分成很多种,以汉字为基础的标志具有意境优美、内涵丰富的特点,人们一看到汉字的标志就能了解其含义和相关的信息。印刷的英文字母具有构成的形式美感,能突出现代气息。而手写的字体更侧重于突出本民族或者本地传统。不同的文字,不同的字体,不同的书写形式,都能表达不同的设计内涵。文字是文化传承的符号和载体,更是是标志设计灵感来源的宝藏,通过对这些文字符号的修改和重新演绎,不但能准确的传达信息,而且保证了在传达时的文化性。文字表现地域文化需要注意的是文字符号的认知程度,要具有一定的识别性。还有就是文字具有通用性,而地域文化类的标志一定要具有本地文化的代表性。
三、结语
篇7
如何挖掘地域特色与文脉因素,将其在会展设计中进行体现,让人们感受到历史的沉淀精华与现代的新奇立异相互融合,对展示设计师而言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课题。从设计表层来说,笔者从借用表达、借鉴传承地域文脉入手,可以归纳成以下四点。
一、传统空间、造型形式的创造手法
利用传统文化和具有地域特征的建筑或事物形态,借鉴现代材料或工艺进行仿制或重构,凸显文脉特征。如2011年在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的景观轴线交点之上,在整片园区的制高点小终南山上矗立着一座主体性建筑——长安塔。长安塔以隋唐时期的方形佛塔为造型参照,运用现代材料钢结构与玻璃共同打造水晶之塔。隋唐时期佛教盛行,建筑形制上也入乡随俗,借鉴了中国传统建筑楼阁式形态,外观层层叠叠、挺拔向上。层数蕴含着阴阳对立统一的宇宙观,方形寓意中正平和,端庄大气。长安塔共六层,逐层收分,檐下斗拱只具象征意义,无实际功能。长安塔可以说是具有浓郁传统意蕴的现代展示建筑。
二、地域传统色彩的借鉴与运用
一个城市或地区所处地理位置不同,时代背景不同,色彩也带有着明显的人文意象特征,如2011年西安世园会哈尔滨馆。哈尔滨被称为“东方小巴黎”,以冰雪之美和俄罗斯异域风情闻名。在造园色彩的运用上,设计师着重突出这两个特征:城堡浮雕景墙以白色石材展现立体雪雕的欧式建筑,冰雪情怀尽显;巴洛克长廊深得圣索菲亚教堂长廊的精髓,利用红砖绿瓦进行搭建。造园运用火绒草、银叶菊等白色观赏花卉装点空间,进一步烘托气氛,塑造哈尔滨城市园林的新气象。
三、地域特色的导入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展示设计中加入地域特色材质能带给人们亲切感和归属感,显著的风格差异表现出精神内涵和多元化理念。现代材料形态日趋多样,兼具防火、防水、传导等功能,与现代会展设计结合可以完成许多新奇的构想。2015年意大利米兰世博会,聚焦农业与食品议题。其中,中国馆以“希望的田野、生命的源泉”诠释了国人对待粮食、饮食和自然的态度。正面的中国馆造型源于中国传统歇山式屋顶,与之不同的是更具流线造型;侧面的中国馆如同此起彼伏的麦浪,形象生动,富于动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屋顶采用了具有中国象征意义的竹编材料进行覆盖,不仅利于采光,还能降低能耗,节约成本。建筑骨架以钢木为主,上覆PVC防水材料,遮阳板为竹编表皮瓦面,体现了对人文意识的思考。
四、地域特色工艺技法的传承
《考工记》一书提到,“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中国自古传承的设计手段、工艺技巧至今仍在影响着世界,其工艺之精湛、科学数理之严谨、视觉审美之先进,对后世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中国馆,以极具中国建筑形制的榫卯结构和鼎器文化概念成为国人的骄傲。中国古建筑区别于其他地区建筑的特征是墙倒屋不倒,雖然以木结构为主,却能承受巨大的压力,有着精妙的科学设计原理。榫卯结构以凹凸的咬合方式连接,并有效地限制构件间的移位扭动,保证安全无虞。东方之冠的斗拱有着“如鸟斯革,如翚斯飞”的态势,正是师从“榫卯穿插,层层出挑”的结果,利用现代钢结构与混凝土代替木质部件托起千钧重量,使整个场馆大气磅礴、雄伟庄重。
五、结语
本文从设计的表层入手,利用近年来大型会展设计中的实例,探讨了地域文化与会展设计的新融合现象,其已不再是简单的拼凑堆砌,而是通过提取地域文化中的形式造型、色彩特征、肌理材质和工艺技法,进行概括、变化与重构,兼具形式美感和传统内涵。借鉴取形只是初步,延意传神才是应用自如的体现。把地域文化因素和谐而巧妙融入会展设计之中,可以带给受众别开生面的感官体验。
参考文献:
篇8
文化是社会历史长期积淀的产物,包括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等,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也是一座城市的根基.城市文化区别的根本所在,具有其地域性与历史性特征,并在历史的演进中不断发展与变化.城市特色是一座城市区别于其它城市的个性特征,其历史、文化是构成城市特色的重要因素.特定的自然环境与地域风貌孕育了徐州这座拥有两千多年悠久文化的历史文化名城,这份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不可复制的资源.在经过了注重经济快速发展时期,人们关注的重点逐渐转移到了文化带给人们心灵的满足感.汉代是我国民族精神确立的时期,是民族自信力最为强盛的时代,雄浑豪放、民风纯朴、开拓进取、百折不挠是汉文化精髓之所在.汉代也是兼容并蓄的时代,注重文化交流,以开放的态度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使得许多外来文化融入中华文化之中,成为汉文化的一部分.现代社会的开放也需要人们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从传统文化中人们更容易感知自然之统一、阴阳之和谐,理解天人合一的重要性,这也是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内心所缺少.“以文化建构城市,让历史服务于现代”[1]把历史文化资源在城市设计中充分加以利用,展现汉文化主题,可以更好地提升城市知名度,进而打造“文化徐州”的品牌.
2徐州汉文化研究与发展现状
四百多年的两汉文化在中国历史上书写了无比辉煌的一页.徐州作为两汉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至今保留着很多汉文化的遗迹.除了汉墓、汉兵马俑与汉画像石以外,还有项羽的戏马台、刘邦的拔剑泉、子房山等.其艺术形式多种多样.如石雕、砖雕、玉器、金银器、漆器、陶器、建筑等.其中,很多属于国宝级文物,极具艺术欣赏和考古价值.这些是汉文化研究的物质基础,反映出距离两千多年前的汉代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对于汉文化遗迹的保护与开发,是汉文化研究与开发的基础.从汉文化遗迹中,人们可以感受到浑厚豪放的汉代精神,这也是融入城市文化之中的精神力量之所在[2].对于徐州这座有着悠久历史与独特文化的城市,历史文化名城的古迹留存是现代城市社会、经济、文化、艺术发展可供研究与借鉴的实物,是延续城市文脉的源泉.在两汉文化的历史背景下,徐州市近年来加大了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力度,建造了许多仿汉文化景观和以汉文化为主题的城市公园.作为传递汉文化精髓,塑造城市人文精神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树立两汉文化品牌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汉文化景区的建设是徐州汉文化展示的一个亮点.以汉文化为特色的主题公园,集中展示了两汉文化精髓.融历史博览、园林景观、旅游休闲为一体,动漫展示与互动形式的融入增加了趣味性,使游客主动参与其中.建筑设计突出汉文化主题,以仿汉建筑为主,突出汉代建筑雄浑、大气的特点,这也是汉文化精神的一种直观展现.除此之外,徐州博物馆、汉画像石馆、龟山汉墓、汉城等景点分散布局,以点带面,营造出城市的整体文化氛围.公共艺术方面的汉文化展现,主要体现在公共环境中的雕塑与壁画作品.例如,三环路环岛的系列雕塑、云龙山隧道口的浮雕、泉山断崖壁画等.汉文化作为徐州现代城市设计之精髓,在建筑、城市景观、公共艺术等方面都应有整体的规划与设计.要考虑诸多的因素与层面,充分体现城市特色、个性与魅力,并以可持续发展的思维去进行现代城市环境的构建,真正使城市精神与内涵融入人们的生活之中,使人们产生归属感与认同感[3].
3现代设计理念与徐州汉文化的结合策略
如何将现代设计理念、手法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探索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城市设计,是当代设计从业者一直在探讨的课题.文化存在于精神,反映于物质.在现代城市设计中无论是建筑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还是文化媒体的传播,都植根于文化,是文化的一种外化体现.人们置身于城市文化氛围之中,了解城市历史与文化,直观感受到城市文化的底蕴与内涵.汉文化要以现代形式表现出来才能容易被理解和接受,现代与传统才能达到和谐的统一.运用现代设计理念展现徐州汉文化,就是要把城市文化的独特内涵用现代设计的视觉语言展现出来.
3.1运用现代设计理念建构城市空间
城市空间包括城市规划、建筑、园林与公共艺术等,这是城市的大环境,是城市文化风貌最直观、最生动、最形象的呈现,人们置身于其中就可以得到精神上的体验.汉代距今历史久远,留存下遗迹多为墓葬.所以,在城市空间设计中应注重汉文化精神的融入.例如,简洁方正的整体风格的营造与自然材质、有代表性色彩的运用,都使人们能够感受到汉文化中的古朴与庄重.要使汉文化能够真正融入现代城市空间中,就不能生搬硬套,必须以现代设计理念进行重新规划与整合,经过抽象与重构的过程,古为今用.例如,汉画像石艺术馆新馆的设计,融汉文化内涵与现代设计方法为一体,既注重方正简洁,又不拘泥于讲求对称的汉代建筑形式,依山而建,运用古朴自然的浅色石材融于周围山水之中,建筑周围园林景观的设计洒脱而写意,使得建筑整体丝毫没有突兀之感.在建筑形式上以粗犷的直线条似刀削斧劈般建构出整体形态,体现出雄浑豪放的汉代精神,如图1所示.建图1徐州汉画像艺术馆新馆Fig.1Fig.1XuzhouMuseumofHanDynastyStoneRelief筑中既有代表汉文化特色的汉阙形态作为视觉符号,整体上充满时代感.建筑内部注重自然光线的运用,顶部及墙面大面积采用玻璃,增加透光性,使得内部空间通透而明亮,人们置身其中体验到汉文化与现代科技方法的完美融合.
3.2运用现代设计理念构建城市CIS系统
城市CIS系统全称为“城市形象识别系统”,其基本内涵在于通过挖掘城市的历史与文化内涵,给予城市准确定位.通过独具代表性的视觉形象,表达城市的文化内涵,使城市更加具有个性与特色,从而塑造新的城市形象.人们在城市形象的提升中获得生活品质的提升,让更多的人通过城市中实实在在的品质,获得对城市的整体感知[4].城市CIS系统是以创造良好的城市形象为目标,以简练概括的视觉设计语言;突出城市文化的独特性,体现城市整体形象,展示城市品牌,彰显城市魅力.其中,既应包含传统文化内涵,又应反映时代气息与现代城市的精神风貌,又能通过简练而概括的符号语言;使人们获得有效的视觉感应,进而加深记忆效果,最终达到城市文化的传播和促进的目的[5].城市CIS系统的设计过程是城市文化整合的过程.对于徐州这座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城市,在进行城市设计的过程中引入现代设计理念,构建城市标识系统.对于提升城市凝聚力,塑造城市文化精神,树立城市整体形象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其中,应充分体现汉文化的内涵,使传统历史文化真正融入现代设计形式之中.
3.3充分利用现代传媒传播汉文化
汉文化品牌的传播离不开现代文化传媒.首先要以现代设计理念树立汉文化品牌,要依据不同的产品类型选择不同的包装形式和广告载体.徐州的两汉文化品牌必须打好文化牌,注重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具体产品形象包装上去.选择合适的品牌传播时机,采取平面、户外、展览会等形式的广告媒体和互联网、手机APP、数字互动媒体、车载移动媒体等新兴广告媒体,以合理的搭配使徐州两汉文化的品牌形象迅速深入人心.要在管理、销售和服务等环节上增加投入,将无形的文化价值转化为有形的品牌价值.在品牌传播上,要借鉴外来成功品牌的经营理念,系统、科学地调整品牌推广方向和发展目标,让徐州的两汉文化品牌独树一帜,并逐渐成长为国际性文化品牌.为了更好地传播汉文化,树立城市品牌形象,政府应建立有关城市形象及相关内容传播机构,对此进行统一规划、运作.要调动区域内媒体为塑造和传播城市文化服务,尤其是对城市文化的内涵、驱动要素进行统一设计.要充分利用媒体,借助媒体平台推进城市文化的塑造、传播和汉文化的传承.
3.4运用现代设计方法推动周边文化产品的开发
汉文化艺术节作为徐州汉文化宣传的重要平台,应调动各方力量,以汉文化作为载体,展示徐州文化底蕴与发展变化.以歌舞、民俗、餐饮等形式,共同营造文化气氛,成为城市文化的组成部分.运用各种媒体的宣传与推广,弘扬城市文化,打造城市品牌.利用舞台剧形式展现徐州汉文化特色.借鉴平遥古城的《一把酸枣》、云南昆明的《云南印象》、皖南宏村的《宏村•阿菊》等极具地方特色且制作精良的歌舞剧,以直观的展示与极富艺术感的形式,使得人们对于当地的地方特色与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旅游商品开发亦是汉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渠道,人们来到徐州不仅要看汉文化的遗迹遗址,领略地域历史特色的人文风俗,感受到独特的城市建筑设施,还应购买到特色旅游商品,感受到徐州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徐州现有的旅游商品包括汉画像石拓片、金银箔礼品、线装书籍、兵马俑文物的仿制品等.近年来,不断开发出丝巾、领带、扑克牌、明信片等旅游纪念品,从形式及内容上都过于陈旧与传统,与现代审美需求脱节,需要推陈出新,突破传统,把现代设计形式与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对接与融合[6].
4结语
篇9
关键词:山水长廊;青秀山;民族文化
青秀山风景区位于南宁市区往东南方向约9公里处的邕江江畔,其东南方向紧接着邕江,西临青山路,北至凤岭分区,拥有4.07平方公里的总面积,其中绿地面积有2500平方米,水面面积14667平方米。由于青秀山风景区所处的广西是一个少数民族的自治区,在这样的背景下山水长廊在民俗民风、宗教及历史文化三方面的共同影响下所建成,民俗作为历史传承下来的社会生活形态,将影响着区域内人的思想和行为,而这种行为及其表现形式为青秀山山水长廊的建设提供了思维空间。
一、青秀山山水长廊的特点
青秀山山水长廊原名为广西山水长廊,是广西南宁青秀山景区的主要景观建筑,廊宽3-4米,全长618米,是广西目前最长的长廊,其位于青秀山风景区壮锦广场与中国――东盟友谊园之间。长廊两侧栽植了各国名树香花异草,且堆砌着具有岭南特色的奇石,在给长廊增加一定特色的同时,也为游客对不同国家民族文化的了解提供了开阔的视野。长廊整体建设以木结构为主,建筑形式融合了广西侗族建筑与岭南建筑风格,展现了八桂大地独特的民俗风情。
(一)山水长廊的功能特征
为了突出山水长廊的功能特征,在传承侗族悠久历史文化的同时,且增加建筑的一定使用性。长廊首尾的广场设计为游客拍照留念提供了更好的纪念性背景。长廊借鉴的侗族建筑风格,使游客对广西民族建筑特色有了更深的理解,内部设置美人靠座凳,在构建美好环境之时,给游客提供了歇息乘凉的休闲区域。在长廊一端的广场中央放置着一座九龙戏珠的雕塑,游客可在此进行拍照留念,广场上陈设着东盟各国代表性的标志性神兽雕像,让来自各地方的游客对东盟各国有了更深的了解与感知。长廊另一端的广场地面上采用具有装饰性的民族图案进行铺装,为长廊增添了一定民族文化特征,同时给游客提供了休闲娱乐场所,为长廊增加一道亮丽的景观。
(二)山水长廊的结构特征
山水长廊结合侗族风雨桥与鼓楼的特色建筑,其成就代表着侗族木构架建筑的工艺水平。长廊是集桥、廊、亭于一体,采用穿斗式建筑体系,皆以樟子松衔接而成,体现了风雨桥高超的建筑技艺。屋檐造型丰富多变,四角攒尖、悬山、歇山皆有使用,甚有复杂者为数道重檐的歇山顶,正中的桥亭总比其它的部位处理的稍微隆重和丰富,形成了对比突出重点。长廊顶部采用陶制仿古瓦,内部地面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基础,花岗岩装饰构件,其两侧的无障碍通道设置龙凤浮雕、福禄寿纹案、玄武龟涉水等装饰,增加了长廊浓厚的文化气息。长廊采用了粗大的杉木组合作为托架的梁式木桥,托架有三层,架在台墩上的一层以横木和木墩做垫,9根圆木排开架在其上。在伸出的端部开槽部方木横贯,用木钉锁住,防止圆木滚滑,第二层也用横木垫上,第三层则用较长和粗大的杉木横架在第二层上连接了台墩。横梁上设置了垂花柱,增加了一定的民族文化气息。
(三)山水长廊的装饰风格
青秀山山水长廊采用三江侗族的民居建筑设计风格,且沿用岭南园林的风格设计,灯笼和彩饰作为装饰。长廊两边有着形态各异,装饰性极强的漏窗,漏窗的设计将外部的景象与内部空间进行分割,以画框的形式呈现在游客视野中。长廊内部的隔断上张贴东盟国所涉及到的不同国家的特色菜式,及著名风景区具有浓厚民族文化的建筑装饰图案,在一定程度上,其装饰风格促进了游客对当地文化的认知与了解。
二、山水长廊的价值体现
(一)文化体现
山水长廊不仅具有一定的当地文化特征,同时也为游客提供了对东盟各国文化的展示空间。整体建筑风格体现了中式风格设计,游客进入具有传统文化的青秀山风景区,进一步感受到山水长廊建筑独特的深厚文化底蕴。长廊内部的廊架上张贴着不同国家的美食、风景区、标志性建筑物等不同代表当地特色的文化艺术画面,并且吸引着来自不同国家游客的眼球,增加游客对各国的文化艺术有一定的了解。长廊本身所具有的文化特点不仅对当代人有一定的影响,并且是作为一个历史时代的文化标志和民族精神的象征。
(二)艺术体现
山水长廊整体建筑外观呈现一定的曲折性,具有曲径通幽的特点,游客在长廊内部进行游览的过程中,长廊外部的景象清晰呈现在游客视野中,能够为游客降低视觉疲劳。长廊内部梁柱彼此之间进行有序的穿插设置,使长廊更加稳固的屹立在南宁青秀山景区中,过道通过间接性的台阶进行有序的铺装设置,增加长廊内部空间的错落性、趣味性,长廊的艺术气息为风景区增加一道亮丽的景观欣赏区。
(三)经济体现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们对旅游业的需求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旅游业在国民经济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重要。青秀山山水长廊的中式建筑风格特色,吸引了不少游客的观光,为青秀山景区增添了一定的经济效益。长廊对面设置了可供游客进行消费的商店,进一步提升了长廊的知名度与经济效益。
三、结语
综上所述,青秀山山水长廊的建筑特色,在体现当地浓厚民族文化,地域特色的的同时,给景区增加了一定的艺术气息,给游客带来了一定的欣赏价值,为青秀山景区增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山水长廊的创新设计,是游客对民族文化赏心悦目的场所,既有继承又有创新,给青秀山整体景观增添了魅力。
【参考文献】
[1](美)古德.国家公园游憩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侗族简史》编写组.侗族简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3]廖明君.壮族自然崇拜文化[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
篇10
【论文摘要】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立足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立足之本,但凡是成功的企业,都有属于其自身的独特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对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壮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企业所属地区都会存在一个地域文化,不同的地域的地域文化也有所不同。企业文化和地域文化存在着差异,也存在着一些共性。如何把企业文化和地域文化进行有机结合,以地域文化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是本文所要论述的主要问题。要使得地域文化如何和企业文化进行融合,企业文化本土化发展是必经之路。本文首先介绍了企业文化本土化的基本概念,其次简要的介绍了企业文化和地域文化二者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企业文化与地域文化相结合的具体措施,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企业所面临的竞争也越来也激烈了,不但面临着本国企业的竞争,同时还面临着全球各国企业所带来的竞争。我国企业要想在这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优势,就必须有其他企业所不必备的核心资源。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企业文化是其生存和发展所必不可少的一种无形资源,因此,企业必须注重其企业文化的构建。然而,我国幅员辽阔,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风土人情,不同地区的地域文化也有较大差别。企业如何使得地域文化为企业文化所用,以该地区的地域文化促进本企业企业文化的发展,是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中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一、 企业文化本土化的基本内涵
企业文化本土化,是指一些发展较好的跨国或是跨地区的公司、企业,他们为了追求最大化的经济效益,促进本企业的发展和壮大,使本企业的企业文化适应本地区的地域文化,二者进行有机结合,使得企业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近年来,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企业文化本土化就显得尤为重要。很多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型公司,为了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的劳动力和资源,把本企业扩展到全球各个地区。当他们落户到所选地址之后,这些企业会招收当地的员工,那么企业给当地员工所支付的工资并不是按照该企业在本国所支付的工资标准来进行的,而是按照所迁目的地的工资水平对员工进行工资的发放,这就使[w1]企业文化本土化的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拿我国来说,不同的地区的地域文化也有较大的差异。长江中下游地区属于吴越文化,其主要特征就是“柔、雅、细”;与之相对应的是东北地区,该地区的人们相对来说就比较豪爽。那么,企业就要针对不同地区的不同地域文化,使企业文化本土化,而不是采取一刀切的策略。
二、 企业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关系
(一) 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企业在一开始建立之初,都是在某一个地域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其企业文化必然会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与其创立者有着巨大的关系,创立者的性格和个性都会影响到该企业的企业文化。然而,创业者又会受其所生存的地域的地域文化的影响,在这一个角度来说,企业文化深受地域文化的影响,地域文化深深的参透到了本土企业文化之中,从不同的方面影响着该地的企业的企业文化。同时,由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一个不断与外界交流和联系的过程,本土企业文化也会受到外地企业的企业文化的影响,这就使得本土企业的企业文化的个性慢慢凸显出来。
(二) 载体和载物的关系
人的生存和发展潜移默化的受着地域文化的影响。当企业的财富和规模增长到一定程度以后,就会寻求一种事业和文化上的关怀,比如说给股东、顾客和员工进行分红与关怀,这是最基础的部分。除此之外,企业必然会回报它生存和发展的故乡,比如说对企业的发源地进行一些基础设施建设,对该地区的教育和慈善事业做一些贡献等等。因此,从这一角度,企业文化的最终归宿就是地域文化,企业文化的发展壮大必然促进地域文化的发展。
(三) 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地域文化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其往往经过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发展而来。地域文化包含面甚广,在短期内,我们无法发现它的变化,只有经过长时间的观察才能发觉其与以往的不同。相比地域文化而言,企业由于员工相对较少,比较容易对企业文化进行创新,企业文化的发展进程也相对较快。一个企业可以从企业形象识别、理念识别和行为制度识别这三个三个层次上去实施企业文化的变革。和地域文化相比,企业文化简单很多,因此,对企业文化的创新也相对容易。企业文化一方面继承了很多地域文化的特征,另一方面也对地域文化进行创新,二者有机结合。
三、 企业文化与地域文化相结合的具体措施
(一) 人才本土化
一个企业要进行跨地区甚至是跨国的发展,所面临的环境完全不同。因此,元企业所在地的员工的语言理解能力、文化适应能力等肯定不如本地人,企业招聘一些本地员工就显得尤为必要。人才本地化,是跨地区和跨国公司实行本土化经营中最重要的经营战略。
(二) 产品本土化
由于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地域的自然条件和历史文化条件不同,不同地区的人对商品的需求也不同,因此,公司实行产品研发本土化是十分必要的。只有产品研发本土化,才能迎合当地人民的需求。同时,企业还可以对新产地进行市场需求调查,善于发现本地的商机,开发符合当地特色的新产品,以促进本企业在该地区发展和壮大。
(三) 营销本土化
营销目标顾客本土化和营销体系本土化是营销本土化的两个主要方面。影响目标顾客的本土化就是要开发本地的顾客,提高本地的产品需求,以达到开发本地市场的目的。营销体系本地化就是要制定适合当地地域特色的营销体系,在当地现有的商业网络和当地经销商熟悉的市场环境下进行营销,避免开发新的额营销渠道,规避不必要的营销成本。
(四) 公关本土化
不同地区的公共关系和政治权利不同,因此,公司[w2]要知道当地的公关技能。企业在建立跨国或者是跨地区的公司之前,首先得对该地区的政治状况进行一定程度的了解,同时还需要了解该地区民众的基本状况。只有这样,公司才能知道具体该制定什么样的政策,以树立该企业的企业形象,同时,在和政府打交道时,该注意哪些问题。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该地可持续发展。
四、 结语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最重要的软实力,企业只有依赖其企业文化,才能获得发展和繁荣。要发展企业的企业文化,就要注意该企业企业文化该地域的地域文化二者之间的关系,只有二者有机结合,企业才能在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陈兆庆.
文化引领 知行合一 巢湖供电:推动国网公司企业文化落地生根[J]. 中国电力教育. 2010(11)
[2] 于金明.
努力超越 追求卓越——记刘家峡水电厂企业文化建设[J]. 中外企业文化. 2008(04)
[3] 刘丽君.
让企业文化落地有声[J].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2010(27)
[4] 尚丽,乔婷.
浅谈地域文化对山东及江浙闽服装企业文化的影响[J]. 山东纺织经济. 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