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文化范文

时间:2023-04-08 21:27: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区域文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区域文化

篇1

一、区域文化认同的概念及其影响

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由于各地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历史、生活方式、军事等各方面的差别,在各个地域上都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民族心理、生活方式、价值取向、情感认知及为人处事的方式,形成了有别于其他地域的行为习惯、思维方式和看待事物的角度,我们称其为区域文化。如果将中国文化看作是根文化的话,各个区域文化则是其枝文化。人们早已经注意到这种区域文化的差别。譬如,在哲学思想上:有“南老北孔”之说;在思维和性格上:有北人厚重、南人机灵之说;在生活方式上:则有“南米北面、南甜北咸、南船北马、南经北政、南拳北腿、南骗北抢”之说。明代王士性在《广志绎》中详细描述了中国各地不同特色的文化,对饮食文化有如下描述:“海南人食鱼虾,北人厌其腥;塞北人食乳酪,南人厌其膻;河北食胡葱蒜韭,江南畏其辛辣,而深不自觉。此皆水土积习,不能强同。”中国的各个区域文化共同参与了中国文化的建构,他们是中国文化统一的精神特质下不同的表现形式,既共同建构了中国文化的辉煌,又分担了它的风风雨雨。

如果我们考察并对比一下世界各国或者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历史状况,我们就会看到,相同的经济制度与发展模式在不同区域文化背景中可能会产生极为不同的结果。非洲的尼日利亚实行的是与欧洲相同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上的民主制度,然而经济发展的结果却差之千里。南美洲的巴西、阿根廷等国实行了西方经济学家主要是芝加哥学派开出的自由主义的药方,却都没得到想要的结果。观察中国内部的不同城市区域就会发现,但凡区域文化发达的地区往往也是城市区域经济发展较快、合作较好的地区。比如:长三角有吴越文化,珠三角有岭南文化,京津冀有燕赵文化和京派文化,胶东半岛有齐文化,川渝有巴蜀文化,湖北有楚文化,河南有中原文化。从另一个方面看,不同的区域文化还造成中国不同地域间巨大的发展差异。比如:浙江温州和广东汕头,都是位于中国东部的小城市,汕头还是中国最早开放的沿海城市,自然地理条件也优于温州,现在的状况是汕头由于出现诚信等问题在日益沉沦,温州却迅速走出假冒伪劣的阴影而蒸蒸日上。对比一下京津冀城市区域和长三角城市区域,后者发展神速、合作日益深入,前者发展较缓、貌合神离,都有文化的因素在里面作怪。

认同(identity)一词在本源上是指同一性,指在三段论中两个或多个元素之间可以彼此替换而不改变其真值的一种关系。心理学中则将之理解为一种心理机制,一个人据此有意或无意地将另一个人或群体的特征归属于自己。认同也是一个识别象征体系,用于界定“自我”的特征以示与他者的不同。特定的文化认同,成为个人或集体界定自我、区别他者,加强彼此的同一感以凝聚成拥有共同文化内涵的群体的标志。一个人可以从属于不同的社会共同体,小到家庭,大到国家,因而文化认同也是复合型的,族群、地域、阶层、宗教、阶级等都可以成为文化认同的载体。人们对一个较小单位认同的同时并不妨碍对较大的单位认同,比如一个人可以宣称他是上海人,并不妨碍他宣称自己是长三角人或者中国人。

区域文化认同对城市区域合作可能产生很大影响。据有关专家估计,从全球范围来看,大约只有30%的经济合作是由于技术、财务或者战略方面出现的问题而搁浅,与之相对,大约有70%的失败是由于跨文化沟通方面的问题造成的[1]。塞缪尔•亨廷顿对区域合作的经验研究表明,欧盟在一体化道路上走得最远,能够建立起区域共同市场和经济政治联盟,就是因为欧盟区域内以基督教文化和新教伦理文化为基础的文化认同和人文基础;而多元文化的区域组织如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等几乎都在区域合作的道路上步履蹒跚,就因为其缺少文化的认同基础。正是历史沉淀下来的文化认同,才使欧洲从低层次的自由贸易区逐步发展到更高层次的机制协调并上升到货币联盟[2]。从欧盟内部的例子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市与瑞典南部的马尔莫市在地理位置和文化传统上更为接近(注:马尔莫地区原属于丹麦,1657—1660年被瑞典吞并),由于欧洲经济一体化和政治趋同的大趋势,使得丹麦和瑞典的官方边界逐渐消隐,结果马尔莫地区与哥本哈根(而不是与本国的斯德哥尔摩)形成了一个经济合作区。反过来,不能取得文化上的认同感也可能导致区域合作的失败。土耳其在1988年即已提出加入当时的欧共体,至今未能如愿,一个不言自明的原因是欧洲人无法认同信仰不同宗教的土耳其人为其同类。土耳其人要如愿成为欧洲人,就要获得欧洲人的文化认同,要跨越文化的、心理的、历史的障碍。2005年5月29日法国公民投票对《欧盟宪法条约》说不,6月1日荷兰更以63%的反对票否决了该宪法,显示两国人民还没有形成对于欧盟政治统一进程的认同。这说明欧洲人虽然在宗教上和基本的价值观上能够找到基本的共同点,然而欧洲各国人民对于本国民族文化或者区域文化的认同可能会超过对于统一的欧洲文化的认同,各国民族文化和区域文化的差异性加上有关就业机会等其他非文化的因素,完全可能成为欧洲进一步实现一体化的障碍。因此早期欧洲一体化的设计者法国人让•莫内(JeanMonnet)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预见到将来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于是有如下的名言:“如果我们可以重新开始的话(注:指欧洲一体化),让我们从文化开始吧。”[3]

二、以区域文化认同促进城市区域合作与发展

城市区域合作,从经济目标来讲,无非是要形成完善的市场体系、合理的城市体系及城市间有效的产业分工体系,从城市政府的角度来说,无非是城市间共同合作来解决一些单靠一个城市无法解决的问题,如环境问题和交通、通讯问题。但是,城市区域合作都是由人来完成的,而现实中的人并非纯粹的理性经济人,他还是一个“社会人”或者说是“文化人”。其决策受到制度的制约和文化的影响也是很大的,有时甚至超过对于经济因素的考虑。比如,香港与广东山水相连,具有相似的区域文化认同,因而在改革开放之初,便有大批香港人携带自己的资金、技术回到珠三角地区投资创业,前店后厂,粤港合作进行得轰轰烈烈,极大地促进了珠三角地区的城市化并最终促成了珠三角城市区域的形成。这种现象并不能仅仅用国内的劳动力低成本来解释,因为东南亚一些国家劳动力成本更低,而在中国各大区域的相互比较中珠三角无论在自然资源还是在劳动力的成本和质量上均不占优势,而惟一的解释就是粤港双方文化上的一致性以及双方人民基于亲缘与地缘关系的一种文化上的认同感。就京津冀城市区域而言,北京作为数百年中国政治中心而形成的京派文化与主要是津冀地区草根阶层精神特质反映的燕赵文化的显著差别,使得三地之间难以取得文化上的认同感,城市区域合作难以取得进展。一个明显的现象是,北京与津冀之间尽管地理上非常接近,但北京流向上海的资金远远高于流向津冀的资金。可见,区域合作中,无论是中观层次的城市合作,还是微观层次的企业合作,都无疑受到区域文化认同的巨大影响。人们对区域文化的认同感可以促进城市区域合作,反之,如果一种区域文化无法取得区域内人民的认同,城市区域的经济合作必定受到阻碍。

同质的区域文化比异质文化更能促进区域形成共同信念、价值观、道德伦理以及共同的生活习俗,因为它都有助于个人、企业家、政府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尤其是企业家之间以及与政府间的合作,减少交易成本。事实上,城市区域合作的模式、进程、性质和特征都受到区域文化的极大制约。城市区域合作的成功离不开深厚的文化基础、广阔的文化背景和较大领域内的区域文化认同。区域文化认同是城市区域合作得以成功的内在逻辑与基本动力,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区域文化认同有助于降低合作的风险与交易成本。首先,当一个区域内形成一套为大多数人所认同的行为准则和道德标准,将会降低人们相互沟通、理解的难度,增强合作一方对于另一方的信任感和对于交易成功的信心,降低签订契约的成本。其次,由于合作双方都有相同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双方都能够对合作所面临的风险进行一个合理的科学的评估,并将这种评估在契约(或协议)中反映出来,实际上降低了合作可能面临的风险。第二,区域文化认同促进城市区域的要素流动。对于资金、技术等资源的流动来讲,投资者对于区域文化的认同感会使投资者减少对于要素流动的顾虑因而愿意在区域内投资。投资者本能地寻找自己熟悉的文明与生活方式,饮食、语言、习俗、宗教、价值观,等等,这是沉淀在血液中的东西,是投资者在选择投资地时不可不考虑的重要因素。对于人力资源来讲,区域文化认同也有助于人才和劳动力的流动,因为它导致人们在区域内能够获得一种近似于家乡的亲近感,因而这是人们在择业时的一个重要考虑。比如长三角城市区域具有一种“务实、开放、宽容和个人主义”的大致相同的区域文化传统,上海浦东一开放,便有大量浙商进入,或者举厂迁移,或者在上海设立总部,前厂后店进行生产,而上海的技术、资金、人才也在向浙江流动。相反地,我们看到,尽管珠三角的农民工工资比之于西部要高,但大量西部农民工还是宁愿留在本市或本省工作,珠三角的民工荒多年未解。对于跨文化的经济合作,譬如投资行为,往往会由于双方文化上的差别而难以进行沟通和了解,并且由于这种文化差别,一方很难理解另一方的一些行为,从而形成对于要素自由流动的看不见的障碍。江苏省昆山市虽然是一个县级市,但是台商在那里投资踊跃,年投资几十亿美元,台资企业成为昆山经济的重要支撑。除却政策上的原因,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文化认同感。就如昆山市台商联谊会会长所言,“那里的环境和文化使台商觉得与在家乡没有什么两样”,这就是文化认同的魅力所在。[4]第三,区域文化认同提升城市区域的凝聚力。当一个区域形成一种为大多数人所认同的优良文化时,实际上等于营造了一个和谐、积极的社会规范,从而形成整体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的形成可以激发人们的进取精神,提高生产效率,它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三、区域文化认同的现代重建

山因势而变,水因时而变,人因思而变。区域文化认同本身是其自身在历史过程中演变的产物,它因人的创造而发展,因不同文化的碰撞而融合,因时代的变化而变革,因科技的进步而演进,因而区域文化认同本身就是吐故纳新、与时俱进的。以长三角文化为例,长三角地区在战国时代属吴越之地,“吴越二邦,同气共俗”,崇尚勇武,多斗将战士、侠客兵家,他们“好相攻击”、“轻死易发”,被中原人认为是南方荆蛮之地,这种文化被称为吴越文化。到六朝以后,大量北人南迁,江浙地区大规模开发,这一带风景秀丽,人民生活稳定、富足,文化上也发生明显转变,“家家礼乐,人人诗书”,人们由尚武转为尚文,由勇武转为温文儒雅,灵活、纤巧、文雅、开放、刚柔相济。这一时期江浙地区的文化被称为江南文化。江南文化中商人地位的提高、市民文化的发达、人们追求新奇和偏离正统是其重要特色,以苏州为中心的吴文化还具有崇尚闲情、求适宜,讲适意,不激不随,外柔内刚,精巧雅致等特点。到上海开埠,逐渐以上海为中心形成了重视工商、弘扬人性、敬业、精致、不过激和讲求适意的近代长三角区域文化,也被称为海派文化[5]。也有人将海派文化总结为:对西方文化的吸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开新”、文化的市民化[6]。

建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并能够促进城市区域经济合作的新形势下的区域文化认同是城市区域建设与合作得以成功的重要保证。而区域文化认同的重建离不开先进思想的指导。从历史来看,江南文化的最终形成与明代大哲学家王阳明先生有很大关系。王阳明主张“破心中之贼”重于“破山中贼”,即是强调了中国人应当人人都成为道德自律的自由个人,人人要自己能做大英雄,“满街都是圣人”。王阳明的学说在江浙一带的商人和手工业者中间大受欢迎,成为江浙浓厚的商业文化的理论基础。温州文化作为江南文化的一个分支,其形成则与1600多年前永嘉文化有关,永嘉文化主张“功利并举”、“农商并重”,即功名和利益同等、农业和商业并重,这种“事功”的文化传统成为温州文化重视商业经营重视个人奋斗的文化基础。可见区域文化认同的形成与思想上的解放、新思想和新理念的提出并发扬光大很有关系。今天我们要实现区域文化认同的现代重建,同样离不开思想的解放和先进思想的引导。

区域文化认同的现代重建,简单地说就是要实现区域文化的现代化。不同区域有不同的区域文化,它们既有反映其区域文化特点的特殊性,又要有反映现代文化和区域合作要求的共性,区域文化即是这种特殊性与共性的统一。这种共性我们概括为: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新型的市民文化、竞争文化与合作文化的平衡。

首先,现代区域文化一定要具有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即对世界不同地域、不同人群的不同文化要素,要能够兼容并蓄,要能够“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让世界上一切适合自己的先进文化为我所用。只有区域文化具有了这种包容性和开放性,才能具有对于外来人才、投资者或者移民的亲和力、吸引力。有的时候具有相同文化背景的人不能相互理解,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却能够彼此理解和尊重,这其中的重要差别就在于文化是否具有包容性。当然这种文化包容性和开放性并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不能脱离民族文化的根基,也不意味着民族文化的消退。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本土文化都能和谐共生、取长补短,而佛家文化作为一种外来文化,是中国历尽万难“西天取经”而引入的,并在中国生根发芽、发展壮大的。当前中国各城市区域文化都面临着西方强势文化的强烈冲击,中国传统文化中也确实存在着众多不适应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成份,如何保留传统文化中主流的有益的成份、吸收西方文化及其他区域文化中合理的、有益的成份,抛弃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中消极的成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篇2

关键词:区域文化;区域经济;影响

1. 区域文化的内涵

在区域社会发展过程中,区域文化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区域文化是一个地区在长期的演变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包括价值观念、人文心态、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在内的、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的文化总和。

文化是一个含义广泛、内容丰富的概念,人类学家泰勒曾指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含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区域文化是具有一个地域特色的文化,概括性来看,它主要具有综合性、共享性、区域性、创造性等特征。其中,综合性是区域文化的基本特性,既融理论、时间、发展于一体;共享性是指这种文化是可以传播和共享的;而不同地理环境、人文因素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文化具有的明显的区域性;区域文化通过不断的交流与融合,促进制度与技术的创新,进而体现出一定的创造性。百色市区域文化是一种壮乡文化,具有民族的特性,文化内涵丰富,民族特色鲜明,在百色区域经济中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2. 区域文化和区域经济基本关系分析

区域文化和区域经济是社会系统的两个较大的子系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两个方面,不管是经济还是文化,都是人在历史过程中为维持和繁衍自身生产所必需的消费品所产生的结果,它都是人本质的一种体现,都是自然界本身的一部分。从社会发展的研究来看,我们会发现,有些地方即使在地理环境、交通条件以及资源禀赋方面非常的相似,但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种现象的出现单单从经济因素方面是解释不通的,我们只能从文化因素方面进行反思,并以此来解释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奇迹”和“欠发达”现象。通过长期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落后的文化所带来的不可能是先进的经济,而滞后的经济同样也不会产生先进的文化意识。即区域文化和区域经济之间是一种相互促进而又相互约束的关系。

区域文化和区域经济这种相互促进和约束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一方面,区域经济是区域文化发展的前提条件,为区域文化提供发展所必需的物质基础。同时,区域文化发展的结构、类型是由区域经济来决定的。而另一方面,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或者制约上,一般来说,优越的区域文化可以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而落后的区域文化则会制约区域经济的发展。百色市区域文化也一样,其民族性、包容性、开放性、创新性等特性在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但同样,区域文化中所形成的一些价值观、财富观等也会与现代经济基本准则存在一些矛盾,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3. 区域文化对百色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3.1 区域文化为百色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智力与精神支持

区域文化对于区域经济的影响首先体现在区域文化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智力与精神上的支持。人们在追求经济利益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价值观很容易出现分歧,并且受到各种复杂的因素影响,人们在利益追求中很容易迷失方向,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文化来指引。文化可以说是人们共同认同的一种信仰,这种信仰可以让人们在复杂的谁会环境中把握住正确的价值取向,确保人们经济价值观念、意识的正确性,使得市场经济健康、协调发展。区域文化要持续有力地为区域经济提供智力和精神支持,就必须不断进行创新。百色市区域文化显现“勤劳勇敢、热情好客、质朴憨厚”等民族气质,这种民族心性和气质代代相传更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开放性发展,作为一种精神上和智力上的力量一直影响和推动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3.2 区域文化对百色区域间经济融合的影响

区域文化形成后,以其独有的方式对区域内的人们的思想、思维方式、行为等产生影响,使得区域内的人们以这种文化来标榜自己,区域文化体现出一定的稳定性。这种带有明显趋于特色的文化模式形成后,在较长时间内是不会改变的,这使得区域文化具有了独有的特征,人们才可以向外界展现自己独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区域文化的这种稳定性对于区域间经济的融合则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区域内的人们认可了自己的文化特色之后,就很难接受和认可外界其他的文化,而这种对其他区域文化的抵触是会影响区域间的交流的,进而影响区域之间经济的融合发展。

3.3 区域文化差异对百色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

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在当今这个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区域经济还是非常明显的,并且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而这种差异的产生和区域文化的差异是有很大的关系的,我们甚至用这种差异性来对百色市区域经济的不均衡发展进行解释。百色市的12个县区中,在经济发展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差异的出现除了资源禀赋、发展机制等不同之外,区域文化的差异是一个不可忽略的方面,并且区域文化可以说是影响最大的一个因素。

3.4 区域文化在促进区域创造经济价值方面的作用逐渐增大

区域文化可谓是一种无形的资产,其价值是无法估量的,在促进区域创造经济价值方面的作用是巨大的。现在百色市越来越重视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方面的重大促进作用,通过对外宣传自己独居特色的区域文化来进行招商引资,利用区域文化的魅力来吸引投资商和游客,提高地区的市场竞争力。总的来说,区域文化在促进区域创造经济价值方面的作用也不断增大,文化产业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4. 区域文化促进百色区域经济发展策略探究

4.1 确保经济政策制定与文化政策推行同步

科学、有效的区域经济政策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科学合理的经济政策是符合当地的文化发展情况的,因此,要做到更好地运用区域文化来促进百色区域经济的发展,首先经济政策的制定与文化政策的推行要保持同步。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来看,经济落后地区往往在文化上也比较封闭,导致人们在对新事物方面接受程度相对于发展地区都比较差,在封闭的环境中经济很难得到快速的发展。因此,要推忧域经济的发展,就要通过制定相应的区域文化政策,充分发挥文化教育的作用,破除人们思想上的障碍。

4.2 加强建设,促进区域文化发展

要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就要不断加强百色区域文化建设,使文化的力量得以更加充分的发挥。首先,通过强化区域文化建设,可以改善区域内的民风,让区域文化更具特色和吸引力,从而增加区域经济发展的活力,提高区域竞争力。其次,文化底蕴是经济发展的潜力保障,加强区域文化建设,丰富区域文化底蕴,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驱动力。此外,通过加强文化建设,可以提高人们的素质,这对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和谐社会的创建都是有着这深远的意义的。百色固有的先进生态环境理念对于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是不可多得的思想源泉,也是百色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4.3 注重人文精神培养,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人文精神是一个人整体素质的集中反映,是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要在区域经济推动过程中充分的发展区域文化的引领作用,就必须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把人文精神融入社会发展的细胞中,可以更好地促进经济建设。人文精神融入社会发展中的方式分为内化和外化两种,内化主要表现为对人们内心世界的构建,从而坚定积极参与经济建设的信念;而外化则体现于科学社会制度的建立上,通过建立科学的社会制度为经济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总之,区域文化是一个地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形态,是一种无形的资产,其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区域文化和区域经济间是一种相互促进而又相互约束的关系,因此,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应该不断加大文化产业投入,提高区域文化的软实力,使区域文化最大程度的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以充分发挥区域文化推进作用,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海舰,王松.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2).

[2] 刘孙义.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分析[J].今日南国,2009.01.

篇3

将地方文化资源融入到区域游戏中,必然少不了主题活动的开展。可以从幼儿的实际经验和兴趣出发,把幼儿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环境结合,选择地方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内容,然后将这些资源进行挖掘、筛选、整理,设计形成小中大班多个主题活动方案。如,红红的海安花鼓、远近闻名的海安里下河大米、禽蛋之乡、河豚之乡、523主题文化园、璀璨的青墩文化、海安丝绸等。在一级主题活动下又可以生成二级、三级活动。方言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根据幼儿方言水平普遍低于普通话的实际,可以将方言童谣纳入到主题活动中。通过收集流传在民间的方言童谣,在进行改编后与户外体育游戏巧妙结合。开展这样的活动,不仅激发了幼儿游戏的兴趣,有利于区域游戏活动的推进和深入,而且还传承和发扬了地方文化。根据各种资源的特点和价值,将其合理有效地渗透到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如在活动中,安排孩子阅读有关地方文化的图书;晨间谈话时,与孩子聊聊海安的趣事;餐前活动中,结合食谱介绍海安的特色小吃;户外活动中,开展海安花鼓操、莲湘操以及舞龙、捉鬼等民间体育游戏;离园前,给孩子们讲讲有关民间传说或著名历史人物故事等等。此外,在一日生活中要随时抓住出现的教育契机,教师对此要及时捕捉并对孩子进行渗透式教育。

二、精心创设富有特色区域游戏活动

环境的特色性。在走廊以及楼梯、门厅等幼儿园公共空间处,展示海安花鼓舞、各种龙舞图片;在门厅隔断橱上展示海安丝绸、里下河大米、中洋河豚等实物包装;在门厅接待休息处,摆放上介绍海安风景名胜、人物纪实的书籍杂志。在教室内,主题墙完全留给孩子,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把海安的风景名胜用创意美术的手段展现出来。通过营造这种整体环境氛围,让幼儿浸润其中,得到熏陶。主题的丰富性。教师和孩子们一起巧妙创设“大染坊”“523主题文化园”“纸忆童年”“百草园”“海鲜一条街”“农家乐”等以“大美海安”为主题统领下的多个区域。每个主题又开发相应的4~5个可听、可见、可动、可想的游戏区域,以满足所有幼儿自主选择的需求。游戏的层次性。根据地方文化资源和幼儿年龄特点,区域游戏可以呈现出不同的层次性。如大班区域游戏活动以展现海安历史文化、社会习俗和风景名胜为主要内容;中班“饮食一条街”区域游戏则要更多地展现海安饮食文化,让幼儿在制作与买卖等过程中,学会交往;而小班可通过牛奶场、娃娃服装店等游戏,让幼儿在穿穿扣扣、撕撕贴贴等活动中,发展手部动作和奔跑能力。环境的优美性。走进每个区域,吸引幼儿的是不同的视觉冲击。在这里,有平面的幼儿作品展示,有立体的游戏氛围渲染,有舞台、染坊、卖场、各式吃食……应有尽有,秩序井然。游戏区域内每一样物品材料,都能激发幼儿活动热情,孩子们在这里尽情游戏,尽情自主学习。

三、促进幼儿情智和谐发展的认识

1.发挥幼儿创造智慧。丰富的特色区域游戏活动蕴含着许多智慧活力。在美术区,孩子们会变戏法似的运用纸箱、纸盒、纸浆粘贴出有柄穿孔陶斧、刻纹麋鹿角等出土文物,用稻草制作出“干栏式”建筑、草龙、稻草插花等;在益智区,孩子们认真地探索着怎样将山芋、萝卜等分;科学区内,孩子们探索“什么样的纸更容易制作纸浆”,尝试鸡蛋的“沉与浮”“生与熟”……在充分自由的探索中,孩子们想象的翅膀在自由飞翔,灵感在创造的天地间油然而生。

2.促进教师队伍成长。将地方文化资源与区域游戏活动进行深层次的融合,是教师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深入实践和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它既要关注地方文化的传承,还要考虑幼儿兴趣;既要满足幼儿兴趣,还要突显资源的适宜性、科学性与操作性。从大的主题确定,到具体活动设计;从资源信息的收集与筛选,到游戏区域空间的规划设计,教师都要经历调查走访、精心设计、反思调整、客观评价等过程。在这个挑战中,教师增长了见识,提升了能力。

篇4

1.适时完善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平时学校管理过程中,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依据“规范”说话,按照“制度”办事,已成为我们工作的信条。我校通过教代会完善《小教师工作评价指导方案(试行)》《小教师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小首轮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等考核细则,并在制度实施过程中,坚持民主管理,量化考核。

2.改变常规做法。一是关注弱势学生群体。改变过去只强调思想素质和学习成绩评选优秀学生的做法,一切为了学生,懂得欣赏、尊重学生,尤其是对那些“学困生”采取“特殊政策”予以照顾,使他们真正地感受到学校和老师对他们的关注和期望。二是关注教师主人翁地位。在制度建设方面,改变过去“学校负责制定,教师遵照实施”的老模式,而是征求教师意见,让教师参与修改,并在实施中逐步完善,努力做到内容人文,过程参与,结果公开。

3.关注人文管理。在长期学校管理中,要坚持以人为本,校长平时在关注教师婚恋、身体健康、家庭幸福的同时,更应对家庭困难、因病住院的师生予以更多的关怀,及时给予慰问或捐助。通过制度加人文的管理,将硬性制度管理可能带来的弊端———化解,使制度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推进器和加油站,以精神的提升和价值的引领来管理师生,达到“无为而治”。

二、“新”的课程建设:让教学传递文化精神

1.构建“新”的校本德育体系。省长生动诠释了“精”“勤”“俭”“孝”品格,这些品格特点,就是精神,甚至是福建精神的凝结和集中体现。目前,学校有机地把“精神”融进“一训三风”,构建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精神”为主的校本德育体系,创造性地开展学校德育工作。学校把礼仪教育改编成“民间童谣”,谱成“文明礼仪之歌”,开展“精”“勤”“俭”“孝”的感恩教育、养成教育,让学校德育工作在继承区域文化传统基础上得到创新。

2.开发“新”的校本课程体系。我校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依托“戏曲进校园”试点学校的优势,在市教育局组织编写《戏剧本曲谱选编》的基础上,我校又整理编写一套比较简单适合小学生演唱的校本教材。去年初,我们以“廉洁文化进校园”宣传教育为契机,聘请民间老艺人和组织教师创作并编排了三个新的剧目,它们分别是方言说唱《八项规定说作风》,三句半《廉政建设正党风》以及小戏《新春草闯堂•罢宴》选段。这三个新剧目的成功创作和编排,不只是数量的增加,更反映出我校戏曲校本教材编写更具多样化、趣味性和时代感。

3.开展“新”的主题实践活动。

(1)建设书香校园。一是学校在图书室专门开设了教师阅览室,向教师推荐了籍古今文化名人的书籍。如南宋史学家郑樵历史巨著《通志》,北宋名臣蔡襄著作《荔枝谱》《茶录》,现代儿童文学家郭风作品《叶笛》等。每年向教师赠阅《日报》等报纸杂志,让教师了解时事政治,风土人情,扩大视野,增长见识。二是开展中华古诗文、文化经典诵读活动。要求教师将阅读纳入课程计划,使活动具有实用性、长效性。

(2)开展实践活动。一是“讲”。学校在不同时期举行不同主题的演讲、诵读、讲故事等比赛。二是“看”。组织师生参观文化古迹,不仅让师生领略家乡古建筑之美,还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三是“演”。“六一”节期间,学校多次成功举办了“校园文化艺术节”“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等。其中“十音八乐”演奏兴趣小组和小戏《新春草闯堂•罢宴》选段等剧目,分别参加省、市、区级比赛或文艺汇演,得到社会各界和师生的好评。

篇5

关键词:区域文化;多维性;汉中文化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7—0085—02

文化生产力作为绿色生产力在21世纪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尤其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早在19世纪就关注文化生产力问题,并将文化生产纳入国民生产体系,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极大地提升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实力。汉中作为西部小城市具有丰富的人文自然资源,文化积淀浓厚,汉中如何借助国家“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的东风提升区域文化生产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对于地区构建小康社会至关重要。

一、区域文化的多维特质

区域文化就是某个局部地区所具有的文化及其特征,具体而言,是指在特殊自然地理环境、历史发展等因素共同作用下,某地区所具有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成果的总和。区域文化的形成始于春秋战国时期,一经形成则具有明显的多维特质。

1.区域文化有着很强的地域特征和相对独立性

区域文化的形成总是和当地的气候条件、地理条件关系密切,同时还有历史的承袭和取舍、人们的思维方式、政治因素、经济因素、传统文化因素等的影响。正是因为如此,中国文化在在不同区域可以表现得千姿百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黄河文化、江淮文化、黑土地文化、草原文化、雪域高原文化、沙漠文化、水乡文化等,都是在特殊地理气候条件下形成的独特的地区文化。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历史的积淀对于区域文化的发展至关重要,至今还在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一切,这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任何文化的都具有很强的历史性,文化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而是在历史发展中不断地取舍逐渐累积的结果。土生土长的道文化对于今天巴蜀文化、汉水文化、江西文化等道文化区有着很深的烙印,不仅在建筑风格和历史遗迹上,还表现在对人价值观念的影响,其他历史文化的影响也是如此。诞生于不同地域的区域文化因为文化形成所具有的背景因素不尽一致,所以,区域文化形态各有千秋,表现出较强的独立性。

2.区域文化具有共生性

区域文化的共生性不仅表现在不同区域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生生不息,还体现为,区域文化中有着中国文化一些共同东西,这些共同点伴随着区域文化而存在。区域文化与中国文化属于辩证的统一体,各区域文化都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延续作出了贡献,自春秋战国区域文化形成至今,期间尽管某些区域文化可能会暂时占据上风,然而,这种不同文化的共生局面始终生生不息。在区域文化为中国文化作出贡献的同时,中国文化也在深深影响着区域文化的生成和发展,这种影响具有广泛的共同性。中国国土文化中的大一统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的“仁义”思想、孔子提倡的“学而优则仕”思想,以及其他思想都对区域文化产生深远而广泛的影响。正是这种文化共生和中国文化的广泛影响使得今天在不同区域文化具有着某些共同点。勤劳朴实、超常忍耐力、学而优则仕等等,都是各区域文化具有的共性。

3.区域文化具有关联性或交叉性

区域文化的形成不是完全独立发展的,区域文化的形成往往与周遭文化进行着某些交换,使得局部文化呈现出与周边文化的某些共性,具有较明显的交叉性。区域文化之间进行能量交换的元素颇多,既有宗教、政治治理的因素,也有人员往来等其他因素。人员往来,造成文化冲突和文化融合。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这种基于人员往来和政治军事冲突而导致的地域文化交流就非常明显。孔子为弘扬个人的理想抱负周游列国游说各国君主、布道讲学,从而使原来仅局限于鲁国的儒学文化得以广大,其他国家地区文化受孔子影响而发生碰撞重生。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军事冲突加剧了区域文化的碰撞,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但是秦文化下的区域性文化共生局面依然不改。因宗教原因,区域文化又呈现与宗教明显的关联性。宗教的传播使得宗教地域文化突破地区界限,也使得其他无宗教色彩的区域文化从此具有了宗教的内涵,随着这种局面的进一步发展和交融,最终形成中国今天的五大宗教和宗教文化。在中国古代出于戍边的需要政治性移民使得边疆文化与文化冲突而形成具有移民特色的新文化。总之,区域文化不是完全孤立的自我封闭的,他们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各种冲突借鉴和文化新生。

4.区域文化具有多层次性

区域文化具有多层次性,明确文化的多层次性对于正确理解区域文化,进行文化整合、文化建构至关重要。区域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文化、行为习惯文化、物质实践文化、社会制度文化四个层次,其中思想观念文化居于文化不同层次的核心地位,文化作为人实践化的产物,是人主观能动性的体现,思想观念文化的地位无法取代。思想观念文化是人对客观世界、人类自身及人类实践本身的总体看法和基本观点;行为习惯文化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养成的处事方式,包括区域人口的生活习惯、民风民俗以及其他;物质实践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形态文化的总和,包括各种人化的物质实体;社会制度文化是人类社会一切社会制度的集合,用以规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人与集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类通常基于某种意识而产生欲望并付诸行动,最后产生结果,为了使人类社会实践顺利开展,人们约定俗成地制定了各种规范用以指导人类本身。正是这样的实践本身使得区域文化有着相对清晰的层次性。今天在区域文化的研究中,许多学者都把关注点放在物质实践文化的发掘上而忽视或弱化对其他文化层面的研究,这一倾向值得重新深思,如何提升区域思想文化观念并以此推动其他层面的文化大发展,今后理应受到重视。

篇6

本文选取的投入指标为:文化产业年末从业人员数量(人)、文化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万元)、文化产业法人单位数(个);产出指标为:文化产业增加值(千元)、利润总额(千元)。由于本文研究的是文化产业,剔除了文化事业的相应数据,因此,有关相应的数据相比《中国统计年鉴》要小了很多。其中文化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转变为资本存量,本文采用“永续盘存法”,参照张军等人的研究成果,对当期投资额进行折算,折旧率为9.6%。以上数据来自于2005—2013年《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

二、实证结果分析

本文利用DEA中的CCR模型测算我国31个省份的文化产业效率,将区域分为东、中、西、东北部四个区域进行对比,得到全国及四个区域的效率评价结果。从全国范围来看,我国文化产业平均效率在9年间整体提高,呈现“先升后降再升”的变化趋势。具体表现为2004—2007年为上升阶段,2008年有所下降,2009年又开始上升。从四大区域看,东部地区效率最高,中部地区次之,然后是东北部地区,西部地区效率最低,东部地区文化产业效率平均值为0.7631,效率总体处于上升趋势,总体增长幅度为10.33%,中部地区文化产业效率平均值为0.6499,效率总体处于上升趋势,整体上升幅度为11.38%,东北部地区文化产业效率平均值为0.5438,高于西部地区,在三大区域中排名第三。西部地区文化产业效率最低,平均值为0.4992,文化产业效率总体处于上升趋势,且上升趋势相对其他三个区域最明显,说明西部地区文化产业近些年来发展较快,资源利用状况越来越好。由此看来,我国文化产业区域间存在差异。为了研究这种区域差异的内部变化,本文通过用σ收敛来分析我国区域文化产业效率的收敛性,如图3.3所示,可以看出,2004—2012年,全国范围内的文化产业效率变化不大,全国范围内的文化产业效率之间的差异逐渐缩小,呈现出总体σ收敛的特征。2004—2012年间东部地区文化产业效率的波动幅度比全国范围内的波动幅度稍小,总体呈σ收敛,2004—2012年间,中部、东北部地区文化产业效率区域间差异变大,但变大程度不大,西部地区文化产业效率差异变动幅度较大,内部差异逐渐缩小,呈现总体σ收敛的特征。

三、区域文化产业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在学者们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影响文化产业效率的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1.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可以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的发展会使产业的投入和产出规模增加,进而促进文化产业效率的提高,本文用人均GDP代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2.文化产业政策。

制定与文化产业相关的产业政策,对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作出科学的统筹,可以健全产业相关配套管理政策,本文在此主要研究国家对文化事业的直接财政投入对文化产业效率的影响,从而看出文化体制改革对文化产业的作用,本文假设,文化产业政策对文化产业效率有正向影响,本文用国家财政对文化、体育及娱乐的支出表示。

3.人力资本。

文化产业需要高素质人才,地区人才越多,越有利于知识的传递和溢出,进而形成创意,产生较高的生产力,一个地区的人受教育水平越高,对文化产业的人才供给就越大,因此,本文假设地区人力资本受教育水平与文化产业效率正相关。本文用地区平均受教育年限来表示地区人力资本水平。

4.市场需求。

文化产业是规模收益递增的行业,地区较高的文化产品市场需求,会推动地区文化产业的集聚与文化产业的专业化水平,进而产生由于专业化分工的高生产率。因此,本文假设文化市场需求与文化产业效率的提高成正比例关系。本文用地区地区人均文化消费支出表示市场需求。

5.科技投入。

科技投入可以使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提高文化产业的要素利用率,改善生产技术流程,逐步改进生产要素的质量,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从而提高产业技术效率。本文假设,文化产业效率与科技投入成正比。本文用国家R&D投入来代表科学技术投入。以上数据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人口年鉴》、《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为识别以上因素对文化产业效率的影响,设计计量模型为:TEit=β0+β1PGDPit+β2FIit+β3HCit+β4MDit+β5R&DitTEit表示第i个地区第t年文化产业综合技术效率;PGDPit表示第i个地区第t年人均生产总值;FIit表示第i个地区第t年文化国家对文化、体育及娱乐的财政投入;HCit表示第i个地区第t年人力资本受教育水平;MDit表示第i个地区第t年文化市场需求;R&Dit表示第i个地区第t年科技投入。本文采用面板数据模型,面板数据模型主要有变截距、变系数和混合模型。本文选择的截面单元是全国31个省(市),因此采用变截距更为合适,在固定效应模型与随机效应模型的选择上,本文是用Hausman检验实现,选择固定效应模型。模型通过显著性检验,其他因素均通过显著性检验,模型整体拟合效果较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支出、人力资本受教育程度、市场需求通过了显著性检验,科技投入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这可能是因为目前我国文化产业产品技术含量较低,产品附加值低,仍然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国家对科技的投入效果不明显,许多科技投入或研发并未应用到文化产业上,导致了产业技术效率不能有效提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力资本受教育程度、市场需求对文化产业效率的提升具有正向影响,而国家财政对文化、体育及娱乐的投入对文化产业效率的提升有负向影响。

四、政策建议

1.推进文化产业集聚。

形成有效的文化产业集聚,推广和延伸文化产业链条,可以形成文化产业集聚规模、提高产业规模效应、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政府可以建立文化产业园区,推动产业链条向下游延伸,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意为核心的完整文化产业链条。

2.推动文化体制改革。

政府可以适度削减对文化、体育及娱乐业的财政扶持,完善产业融资政策,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使企业依靠市场机制和社会资本发展文化产业,从而提高文化产业效率。

3.加强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

篇7

李慧,女,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科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文艺美学、文化传播等。

摘要:陕西地区的整体文化资源丰富、种类多样,如何保证这些地方文化高质量、高效率地传播,是陕西在建设“文化强省”过程中的必要议题,人文纪录片作为区域文化传播的良好载体,已经开始在文化传播中扮演起重要角色。本文将以陕西人文纪录片的文化传播为例,分析陕西文化如何在纪录片中实现对外传播,以及达到了怎样的言说效果。

关键词:陕西;人文纪录片;文化传播;途径;效果

近年来,区域形象越来越成为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来源之一,区域形象建设被看作推动一个地区长效发展的新思路。区域形象的影响力,代表着区域形象所能转化成的其他社会资源,诸如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等,这些都对区域的发展具有不容小视的影响。

在此我们所说的陕西地方文化传播,着重强调由客观存在的文化本体到主观能动的文化认知这一过程,因此,这里的“传播”不仅指文化在非陕西地区的域外传播,也指文化在陕西本土的域内传播。

一、人文纪录片——地方文化对外传播的良好载体

如下图所示,从文化传播的角度分析,任何一种地方文化的传播过程都要经历如下的几个环节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链条:

可以看出,这三种形态的转变过程是从一个信息源到受众的传播过程,而人文纪录片在“地方文化现实形态——传播的地方文化形态”这一过程中,扮演的正是传播渠道的角色①。由于电视媒介依然是当下纪录片播出的主要媒介工具载体,此处我们所谈的人文纪录片,主要指电视人文纪录片。

随着社会的发展,电视文化早已成为一种最大众的文化,美国传播学教授尼尔·波斯德曼认为“电视是了解我们文化的首要模式……电视不仅仅是荧屏上的娱乐活动,而且是全部人类话语的隐喻……就像印刷术曾支配政治、宗教、商业、教育、法律和其他重大社会事务的风格一样,电视现在成为统帅。”②基于电视的大众媒介化特性,纪录片的影响面很快得以扩大,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受众群体庞大,传播内容的表现方式形象化、直观化,较为平和的漫谈式的叙述空间,多种传播优势使得电视纪录片成为传播地方文化的极佳载体。

以展现真实为本质,纪录片的种类和内容丰富多样,或是取材于真实生活,表现真人真事,或是忠实于事实,重演过去的人物和事件。纪录片将写实性与表现性相结合,它既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它一方面以真实为特征,另一方面又需要与历史直接对话,因此成为传播特定文化的最好载体,可以实现对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的直接召唤。

二、人文纪录片中的陕西

陕西具有丰富的区域文化资源和坚实的科教文化基础,不应该在各省的文化战线角逐中丧失自己的阵地。但是,在电视频道传播力、公信力和影响力方面,面对诸如湖南、浙江、江苏、上海等电媒强省的浩大声势,陕西媒体在一定程度上面临着失语的危机。这时,人文纪录片有能力承担起我省传媒产品中不可多得的“王牌”角色,高质量的、区域色彩浓郁的电视纪录片作品将成为域内和域外关注陕西、认识陕西的重要窗口,对于增强陕西省在全国的文化影响力度,展示本区域特有的地方文化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

围绕陕西地区的历史、人文、自然、民俗、发展,近年来产生了一批颇具社会影响力的纪录片作品,依照表现内容分类,综合类的纪录片诸如《陕西故事》、《陕西正年轻》、《天人长安》、《我们在延安》、《望长安》、《大秦岭》,以景观为主体对象的纪录片诸如《大明宫》、《法门寺》、《问道楼观》、《复活的军团》,民俗文化类的纪录片诸如《百年易俗》,以人物为主线的纪录片诸如《皇帝》、《玄奘之路》。

陕西纪录片是着重强调汉唐文化的集中提炼和表述,可以说,汉唐精神就是中国历史的精神,它是一种和谐包容的精神,这种精神体现在陕西的纪录片中,表现出平静、反思、从容的态度。例如《法门寺》中佛家的普罗大爱,《问道楼观》中道学的质朴归一,《大明宫》对辉煌脉络的追寻,《陕西故事》对经典永恒的回味。

就言说效果来看,在陕西整体性地方文化的传播过程中,人文纪录片塑造出了一个文明植根的陕西、自然和谐的陕西、开放创新的陕西。文明植根自不必多说,古城印刻着悠远沧桑的历史,秦风孕育着自强不屈的精神,秦人代表着傲然立世的气质。陕西称“三秦”,“三秦”最通俗的说法就是陕北、关中和陕南,早期外界对陕西文化的认识多停留在陕北和关中,而纪录片的视野则引领大家关注到陕南的风土人情,进而看到整个陕西文化的多样形态,以及这多样形态的和谐共存、相融相映。

三、纪录片文化传播的策略分析

1. 政府主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

政府是地方文化传播的制度提供者和主要推动者,在地方文化传播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这一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组织设置议程影响大众传播,并引导外界对我省整体的文化印象的感知。

纪录片以其特有的多重影响力作用于人们的思维和生活,它可以通过本身的表现内容和表现方式满足各地区间的沟通和理解,而纪录片顺利进入市场则是实现这一沟通的基本条件和前提。相比其他影视文化产品,纪录片拍摄周期长、资金投入大、盈利空间有限,在纪录片的市场化运作过程中,多渠道筹集资金拍片是纪录片走向市场的重要标志,适应市场销售的需求与观众求知审美的动机,则是实现纪录片品牌生存的基本策略。

我省的纪录片运作机制充分印证了上述观点,近年来,蕴含“陕西风味”、打上“陕西制造”的纪录片不仅得到了政府和其他媒介形式的大力支持,同时,以陕文投、曲江影视集团为代表的大型文化企业的加入,也为纪录片兼顾娱乐和文化,兼顾市场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提供了市场运作保障。

2. 制定有效的纪录片地方文化传播策略

1) 全面整合传播资源,打造多方位立体传播

全面整合、多方位传播就是围绕纪录片的中心主题将各种传播方式进行组合,在相互配合中得到1+1﹥2的综合作用。从媒介角度来看,在以纪录片传播地方文化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纪录片的内容资源,开发相关书籍、光盘等衍生产品,进行多次销售、媒体互动、跨媒体经营。

拓展开来,由于这些纪录片所涉及人物、景观都具有大量可供开掘的文化资源和商业价值,将纪录片和某些与纪录片内容相关的文化活动连接,将有助于真实地、立体地、直观地促进陕西地方文化的传播。

2) 广泛开掘,在共通价值观基础上突出地方文化亮点

传播学理论认为,不同个体的认知结构里重合的部分越多,越容易产生理解和认同,基于此,在纪录片传播中,首先应着力于开掘不同地域文化间共通的价值理念和审美趣味,增进彼此欣赏,为文化认同和文化传播创造基础。(作者单位:1.陕西广播电视台;2.西安交通大学)

参考文献

[1]张蓉,杨春娜. 传播学视域下的陕西区域形象研究[J].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03:64-67.

[2]王佳陶. 论当代语境下中国纪录片的“民族精神”及其发展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09.

[3]陈晓夏. 提升中国纪录片对外传播能力的思考[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03:66-68.

[4]第三单元 区域文化与纪录片创作[J]. 中国电视(纪录),2009,03:15-17.

[5]龚东刚. 陕派纪录片的地域特点及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11

[6]房宁. 历史的复现,文明的延续[D].西北大学,2011.

注解

①张蓉,杨春娜. 传播学视域下的陕西区域形象研究[J].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03:64-67.

篇8

一、区域旅游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景区文化特色不够鲜明,主题定位不够准确

部分景区景点只注重旅游硬件建设的高端大气,乡村景区城市化趋势明显。在旅游项目和旅游产品开发中忽视旅游地历史的、民俗的等区域文化资源的主题定位和特色彰显,内涵挖掘不深,底蕴凸显不够,失去文化支撑也就失去了吸引力。

(二)旅游文化与旅游发展相脱节,文化发展缺乏规划

旅游文化软实力建设需要整体规划、统筹安排、系统发展,要把旅游文化发展与旅游及其他社会事业的发展有机融合才能实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但很多地方政府往往忽视或忽略了涉及面广、周期长、显效慢的旅游文化软实力发展问题。

(三)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景区文化吸引不足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变和文化素质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游客热衷于文化旅游,喜欢到富有文化内涵的旅游地去体验民俗风情和特色文化,在放松身心的同时陶冶情操。旅游文化发展滞后,没有文化内涵和文化影响的旅游地势必难以吸引游客。

(四)旅游文化人才资源严重匮乏,文化发展后续乏力

部分具有文化底蕴和内涵的景区景点地处偏远、条件落后,致使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所需的各类策划、营销、管理人才引进难、留不住。加之个别地方政府对旅游文化事业发展认识不高、政策扶持不利,使民俗文化和民俗技艺无人传承。

(五)旅游文化政策支持力度不够,文化发展缺乏合力

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软实力的加强绝不能单凭市场调节和民间自觉。部分地方政府对强化旅游文化软实力缺乏统一规划和长效机制,缺少必要的政策扶持和总体协调,政府主导作用和宏观调控不利带来了无序、盲目发展,发展合力不足。

二、提升区域旅游文化软实力的对策建议

(一)准确定位区域旅游文化主题,打造区域旅游文化特色品牌

旅游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地区形成旅游吸引力,发展旅游事业的灵魂。地方政府必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对区域旅游文化事业发展做出长远规划和主题定位。要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文化、风土人情、民间传说、历史故事等文化资源的普查、征集与调研,为制定规划,定位主题,打造文化品牌奠定扎实基础。聘请专家学者对区域特有的文化资源进行深入挖掘、论证、整理、开发、包装和宣传,力争开发系列旅游文化品牌,形成特色旅游文化品牌产业链。

(二)大力发展区域旅游文化产业,夯实区域旅游文化发展基础

旅游产业发展是旅游文化软实力发展的直接载体和有效方式。政府要通过政策支持,鼓励扶持专业人才组建区域旅游文化产业研发机构,并积极将研究成果进行转化,促进旅游文化事业长效发展。旅游文化软实力提升要纳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规划,实现有机融合、资源共享。在公共文化设施和场所建设中要体现区域旅游定位和旅游特色,在文艺创作、文化活动、媒体宣传中要鼓励继承、发展和宣传地方文化特色,以提升旅游文化形象和区域文化吸引力。

(三)加快整合区域旅游文化资源,形成区域旅游文化发展合力

旅游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必须以人文生态景观、历史文化遗产、民俗风情体验等文化资源的充分整合为基础。要把诗词歌赋、历史故事、民间传说、风土人情等有机融入自然景观、生态资源和文物遗址中,使旅游地的历史、文化、社会变迁、经济发展历程等能够让旅游者入眼、入耳、入心。充分发挥历史纪念馆、人文生活馆、主题文化园等载体和民俗风情表演、民俗文化节、文化旅游节、学术论坛研讨等形式加大对区域文化的宣传推介,提升旅游文化软实力。

(四)培养引进区域旅游文化人才,促进区域旅游文化提档升级

人才是旅游文化软实力提升的智力支撑。要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和专业文化机构的合作,提升旅游文化档次。积极培养和引进素质高、潜力大、经验足、能创新的优秀人才,保证他们的工资福利、学习培训、评优晋级等待遇,使他们安心于地方旅游文化事业发展。要创造条件给民间文化团体、民间文艺骨干、民间艺人等提供成长空间和展示舞台,保证基层本土文化人才储备充足。通过奖励机制激发全社会的热情和潜能,通过群策群力促进旅游文化提档升级。

(五)拓宽区域旅游文化投入渠道,确保旅游文化产业持续发展

篇9

1.1文化贸易出口总体规模较小,文化服务出口比例较小。宁波2011年和2012年文化产品出口总额分别为4.6亿美元和4.8亿美元,文化产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连续两年0.8%,总体文化产品出口额增幅很小。文化贸易出口主要集中于附加值较低的生产性文化产品,处于产业分工的低端。而高附加值的文化服务类产品比例微乎其微。1.2文化贸易平台还不完善。完善的文化贸易平台能够有效地整合资源,提高贸易效率,降低贸易成本,对文化贸易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完整的文化贸易平台包括展示平台、产权交易平台、电子商务服务平台等各种类型。而宁波目前只有文化展会平台一个。1.3文化出口企业实力不强。宁波的大型国有文化企业发展速度较慢,民营企业为文化产品出口的主力军,2013年上半年,占同期出口总额的78.3%。但自身自主知识产权运用能力,品牌文化营销能力较弱。1.4文化产业园区发展不协调。随着越来越多的文化园区的设立,一些园区对于自身缺乏科学定位和整体策划,产业同质化倾向严重,竞争加剧。另一些园区对产业延伸,整体区域协同发展缺乏长远考虑,降级入园门槛,使得园区内的企业良莠不齐。此外,贷款融资难的问题也阻碍了文化产业园区的正常发展。

二、宁波市区域性国际贸易中心城市建设“新亮点”

1.宁波市国际贸易中心城市建设目标定

宁波作为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强。2013年,宁波全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达1003.3亿美元,同比增长3.9%,为浙江首个外贸总额超千亿美元的城市。此外宁波有着优越的港口和国际物流优势,较好的金融信息服务业支撑。综上,定位宁波为以货物贸易为基础、服务贸易和转口贸易初具规模、高能级贸易集聚,以浙江省长三角地区为主要腹地并向中西部市场延伸的区域性国际贸易中心城市。

2.推动进出口贸易发展。

2013年,宁波市口岸累计实现进出口总额2119亿美元,同比增长7.3%。其中,出口1340亿美元,增长8%;进口779亿美元,增长6.2%。传统出口商品市场集中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从商品进口贸易来看,宁波积极发展进口商品消费市场,由此带动消费品进口;开拓内陆腹地扩大进口规模;加快设备进口为产业转型升级增添动力。

3.贸易模式创新。

宁波依托港口优势创新贸易模式,建设进口商品交易市场和全球采购基地。目前宁波典型进口商品交易市场有保税区、国际贸易展览中心、梅山保税区三家进口商品交易市场。其中梅山保税区域2008年经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重点打造了进口酒类、石化产品以及进口汽车整车等特色交易市场。此外,吸取广州、上海等城市全球采购基地建设经验,加快发展物流、信息、金融等配套服务业,聚集一批采购商和供应商,强化专业人才以及政策支持,从优势产业入手,打造宁波全球采购基地。

4.经济贸易环境改善。

自2013年9月上海自贸区成立之后,宁波同上海的政策差距进一步加大,导致相关产业优势削弱。面对挑战,细化外贸服务政策;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空港建设和信息化建设;设立综合保税区,整合目前宁波海关特殊监管区管理分散的问题;完善外贸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促进政府、民间行业、外贸企业三大主体的协调运作,提升平台服务功能。

5.外贸特殊功能区发展建设。

外贸特殊功能区是指由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主导和引导,通过划定一定的区域范围,提供相应基础设施作为硬件,再辅以特殊海关监管方式,各类优惠政策等为软件,促进对外经贸发展的特定区域。宁波拥有宁波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和慈溪出口加工区和梅山保税港区共五个外贸特殊功能区。其中宁波保税区成立于1992年,是宁波最早设立的外贸特殊功能区。2013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0亿元,同比增长10.1%;外贸进出口116.3亿美元;固定资产投资12.2亿元,同比增长17.7%;实际利用外资1.05亿美元,同比增长0.6%(以上数据包含宁波出口加工区)。在此基础上,制定完善外贸特殊功能区的监管、税收、外汇法规,有效提升各类功能区的自身发展水平,协调整合实现保税加工、保税物流、服务贸易、航空运输和口岸通关等功能齐备的宁波自由贸易港区。

三、在区域经济建设中推进文化产业贸易发展

1.进出口贸易发展、贸易模式创新应对文化出口规模较小的问题。针对文化贸易出口规模较小,文化服务出口比重较小的问题,可以通过进出口贸易发展及贸易模式创新等举措加以改善。首先,进一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重点从劳动力密集型、低档文化制成品出口转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文化产品。例如,增加传统文具文化用品技术含量;优先发展视觉艺术,影视传媒等优势产业。其次,扩大国际市场份额,优化出口市场结构。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就制定了旨在优化我国出口市场结构的“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宁波已增加了对东盟、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出口量。再其次,鼓励对外直接投资带动货物出口。宁波中小企业较多,中小企业通过政府辅助融资跨国经营,利用自身比较优势,选择一般发展中国家进行对外投资拉动货物出口。此外,依托现有宁波典型进易市场平台,打造文化产品(服务)出口(外包)交易市场平台,拓宽贸易渠道。通过宁波全球采购基地的建设,完善文化产品的供应和销售链。

2.国际经贸主体培育应对文化企业主体较弱小问题。

民营企业是宁波文化贸易的主力军,但存在规模较小,竞争力弱,营销链不完善等问题,因此需要引进具有自主营销、货代物流、品牌研发等外贸经验的综合大企业来带动文化贸易企业的发展。首先,努力提高外资利用率。优化利用外资结构,鼓励引进文化服务外包、文化创意等项目,吸引跨国公司来宁波设立文化研发设计总部和市场营销总部。优化外资利用方式,坚持直接引资和间接引资并行,鼓励海外宁波帮回乡投资,推动市区县联动招商。其次,加强各类平台建设。构建贸易内外一体化平台,以文化产品零售业或文化服务贸易企业为主体,培育本土跨国企业,推进文化企业走出去。再其次,加大经贸主体培育,塑造有活力结构层次优化的主体。争取相关管理部门的支持,有针对性地放松对外贸易主体在宁波集聚的限制。吸引国际化跨国企业在宁波设立总部、办事处,营造更加适宜民营企业发展的环境。

3.经贸环境建设应对贸易交易平台不完善问题。

面对文化产品贸易在发展壮大的进程中遇到的出口保障力度不够,贸易交易平台不完善等问题,构建良好的经贸环境,特别是有效的外贸公共服务平台显得尤为重要。其一,推进政府、民间行业、企业的外贸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特别是政府,应该起到带头示范作用,对于公益效果显著,经济效益周期长的项目予以支持。其二,提升公共服务平台服务能力。充分发挥好电子信息化口岸平台、口岸通关中心监督平台,提高口岸服务能力。实现经济与环境并行,建立外贸安检环保监督平台以保证对外贸进出口产品的检测。其三,强调外贸公共服务平台的可持续发展及有效评估机制。充分调动政府、民间行业及企业的三大主体能力,保证服务平台的资金运营链通畅。完善平台的科技评估体系和群众共同参与评估机制。

4.外贸特殊功能区和文化产业园区的有机结合。

宁波市的各类文化产业园区大多有着鲜明的地方区域特色。例如象山利用其海洋资源优势,结合影视产业,推进了象山影视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余姚、镇海等工业技术发达地区有效地推进文化创意设计类,信息类文化园区建设。如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数字科技园区。城市中心区,依托其人才,信息,金融等资源优势,形成了多类文化产业园区,如宁波和风创意广场等。但是众多的文化产业园区内业态分布不均,有着同质竞争的现象,没有得到资源的有效整合。而城市外贸特殊功能区的建设正好有效地解决了文化产业园区的现实问题。有利于文化产业的多元化发展,产业间协作发展,如文化服务类产业同工业制造业相结合。有利于为文化产业提供良好的经贸环境,资金融资,信息技术,人力资源等配套服务产业。宁波力求推进文化贸易基地建设,在宁波保税区内设立“文化保税区”项目,使得保税区这一外贸特殊功能区向文化产业延伸,为文化产品的展示、交易、研发、生产提供保税服务。进一步建设国际文化商品展示交易中心,文化产业贸易展示中心。

四、结语

篇10

[关键词] 秦唐沧沿海区域;文化创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 F127;F06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03- 0044- 03

在国家“十二五”规划中,“秦唐沧”沿海区域在国家生产力布局中获得了明确定位,这预示着“秦唐沧”沿海区域的经济将实现快速增长,“秦唐沧”将成为河北省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近年来,文化创新在沿海地区迅速兴起,区域的产业集群初现雏形。新兴的“秦唐沧”沿海区域的文化创新也备受瞩目。文化创新包括文化价值观念创新、文化知识体系创新、文化思维方式创新、文化体制创新等方面。文化产业属于创意产业,它高度依赖于文化的创新意识,对文化创造力和创造型人才有更迫切的需求。

1 “秦唐沧”沿海区域文化发展现状

1.1 当前“秦唐沧”沿海区域文化发展基本情况

“秦唐沧”沿海区域的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有世界文化遗产2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座,国家文物保护单位25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27项。秦皇岛的北戴河、山海关是著名的国际旅游胜地,唐山是中国近代工业文明的摇篮,沧州的运河文化和杂技、武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

“秦唐沧”沿海区域的文化类型是多元化的。秦唐沧地区位于环渤海经济圈的核心地带,优势的地理位置促成了多种文化形态在此交叉、渗透、融合并彼此影响。“秦唐沧”沿海区域的文化以农业文化为主体,受到一定程度海洋文化的熏陶,同时融合了部分东北文化的元素。而且,“秦唐沧”沿海区域的文化还是跨国性区域文化。秦皇岛作为一个旅游城市,深受白俄罗斯人的青睐,每年旅游旺季都有一大批的白俄罗斯人前来旅游观光。

1.2 “秦唐沧”沿海区域文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 文化产业化程度较低

创新文化产业作为一个全球性创新领域,被普遍认为是21世纪新的经济和文化增长点。“秦唐沧”沿海区域近年来的文化创新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步伐仍显缓慢,总量规模偏小,整体实力不强,文化产业仍然处于产品开发和要素扩展阶段,文化对经济的支持促进作用没有充分体现出来,具体问题包括:文化产业发展不平衡,整体创新能力不强;文化产业总量规模偏小,结构不合理,科技含量有待提高;投资结构不合理;融资渠道窄;文化产业政策有待完善和进一步落实等。

1.2.2 文化创新人才不足

文化创新人才的发掘、培养和使用是区域文化创新的重要一环。“秦唐沧”沿海区域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人才的创新能力总体水平较低,严重制约了“秦唐沧”沿海区域文化的发展和创新。此外,文化创新产业是一种投资高、回报大、高风险的行业,需要一批既懂文化,又懂经济的经营管理方面,而从“秦唐沧”沿海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来看,不少文化市场经营管理人员恰恰缺之将文化创新产业化和市场化的眼光和能力。

2 秦唐沧沿海区域文化创新发展的必要性

创新“秦唐沧”沿海区域文化产业,有利于区域内各地区文化产业的互联互通,有利于人才的合理配置,有利于该区域文化产业共同发展、协同进步。

2.1 创新文化产业,促进实现经济一体化

在当前的知识经济时代中,文化与经济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内驱力已经变成了文化竞争力。文化产业的发展无疑为该地区经济飞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另外,文化产业包括影视文化、电信软件、工艺时尚、设计服务、展演出版、咨询策划、休闲娱乐、科研教育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价值的新兴产业。这些产业的一体化发展是实现经济一体化的必由之路。文化创新是提高“秦唐沧”沿海区域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2.2 创新文化产业,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

创新“秦唐沧”沿海区域文化要不断提高“秦唐沧”的自主文化创新能力,增强“秦唐沧”沿海区域的综合竞争力,在这一培育综合竞争力的过程中以文化为根基的凝聚力,体现为“秦唐沧”沿海区域的发展活力和内在凝聚力,沿海区域的发展活力和内在凝聚力,构成沿海区域的潜在竞争力。文化创新能够变革思维方式,整合创新资源,提高创新品质,其过程关注的是“创新文化”,创新文化能把创新精神融入到沿海区域精神中去,促进科学技术之间的相互影响,深层次推进“秦唐沧”沿海区域的文化创新。

3 秦唐沧沿海区域文化创新的路径

3.1 创新传播手段

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秦唐沧”沿海区域要积极运用高新技术,提高文化科技含量,促进高新科技成果和文化产品的结合,促进文化产品的资源共享和技术升级,增强文化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能力;要大力拓展传播渠道,构建电信网、广电网和互联网三位一体的文化传播体系;鼓励高新技术的应用,以推动文化创新的进程。

3.2 创新体制机制

完善文化领域行政管理体系、公共服务体系和市场体系,采取分类指导的形式推动文化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改革现行的文化投资体制,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资体系,吸引国内外企业、民间团体和个人以多种形式投资和从事文化行业活动,大力发展民营文化产业,建立国家、社会和个人共同投资的多元化投资体制;文化事业单位要全面推进人事、分配和社会保障机制改革,实施公司化改造,争取组建大型的文化创意产业集团,实现跨地区发展,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3.3 建立创意园区

河北省委宣传部、河北出版传媒集团的“十二五”重点项目——北戴河文化创意基地已竣工并投入试运营。该基地投资1.26亿元,占地面积1.7公顷,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主要功能是开展文化创意产业研发,宣传弘扬河北传统文化,组织文化交流和文化产品展销等。“北戴河之夏·创意河北”数字文化生活精品展系列活动,由河北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局、秦皇岛市政府、河北出版传媒集团共同主办,汇集了30家国内知名机构。展览通过集中展示、演示体验、现场互动等多种方式,全面展示河北文化产业在利用新技术开拓新市场方面的突出成就,数字技术在推动文化发展、改变人们生活、促进社会进步中起了重要作用。

3.4 引进创意人才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意人才的智力支持,“秦唐沧”沿海区域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有赖于大批文化创意人才的发掘、培育和开发。一方面,要注重培育,可以通过高校及其他专业机构和组织的培育;另一方面,要制定并完善相关的人才政策,以吸引更多的人才,留住更多的人才,同时更大地发挥创意人才的作用。同时,还要创造创新的社会氛围,打造独具魅力的城市人文精神,以吸引优秀的创意人才。

3.5 加强对外文化交流

“秦唐沧”沿海区域要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加强对外文化交流,“走出去,引进来”。第一,加强对外文化交流资源开发,不断提高组织运作交流项目的能力,通过组织各种文化活动和运用现代传媒手段,向外展示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的“秦唐沧”文化。第二,拓展视野,观察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顺应潮流并进行创新。学会借鉴、吸收世界文化中的优秀成果,但不能简单照抄照搬,坚持走文化繁荣发展之路,使“秦唐沧”沿海区域的文化不仅能够保持自己的鲜明个性,而且能够与世界同步。

当前,“秦唐沧”沿海区域正面对区域经济迅速发展的良好时机,在提高经济的硬实力的同时,“秦唐沧”沿海区域也必须考虑在文化软实力领域增强实力。在倡导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创新文化建设关系到“秦唐沧”沿海区域发展的转型问题,即单纯的经济发展方式,解决不好“秦唐沧”沿海区域的创意城市建设和可持续发展问题,要以文化创新为根本,转变“秦唐沧”沿海区域的发展模式。提高“秦唐沧”沿海区域文化创新能力,为“秦唐沧”沿海区域经济高速发展以及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应有的贡献。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