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思想范文

时间:2023-04-08 11:49: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思想,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化思想

篇1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马列所,吉林 长春 130022)

摘 要:俄罗斯在生态文学、生态哲学、生态教育和生态立法等方面都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十九世纪后半期以反映人与自然关系为主题的文学作品大量问世,成为俄罗斯传统生态文学的发起者和开拓者,并对二十世纪俄罗斯文坛上的生态文学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俄罗斯的生态理论具有开创性和独创性,;俄罗斯的生态教育在良好的传统意识基础上普及到教育部门的各个阶段和层面;俄罗斯的生态立法紧跟世界主流,注重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俄罗斯的生态文化思想已形成并提升到了国家层面的意识形态,成为全民的共同意识。

关键词 :生态文学;生态哲学;生态教育;生态立法

中图分类号:K5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31-0270-02

收稿日期:2014-10-28

作者简介:杨军(1967-),男,吉林蛟河人,助研,研究方向:生态学。

按照我国著名学者余秋雨的定义,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它通过积累和引导,创建集体人格。俄罗斯生态文化以其生态环境中多样化的生存方式,呈现了极具个性的文化特征。在工业文明时代以前,多种族共同存在而形成不同的生态文化。在工业文明的高度和广度上创建生态文明,在吸收人类自诞生以来世界各个民族和国家长期积累起来的生态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极具俄罗斯民族特色的生态文化。

一、俄罗斯生态文学

俄罗斯的生态文化思想发端于十九世纪下半叶,普希金起到了"开端的开端"的作用,他对俄罗斯文明的生存和走向起到启蒙和引领的作用。自由的生存方式是普希金的终生渴求。这就合乎逻辑产生了超前的生态伦理意识:面向大众,返归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诗人的笔下塑造的农奴纯真、自然的个性和品质,正是其对自己所向往的美好自由生活方式的追求。在乡村,有恬静的溪流、牧场,有散发着野花幽香的丛林、山谷,有淳朴、厚道的人民,也道出了诗人返归自然、诗意地栖居于大自然之中的心声,而这种境界又恰恰与生态伦理学所追求的终极目标不谋而合。

托尔斯泰则从更加广阔的视野探索回归自然的方式和途径,他向人们展现了原始的生态美,并赋予了自己诗意的人生,完成了对自然审美的超越。“人类心中一切恶的成分,一经和自然接触便应消灭,因为自然是美与善的最直接的表现。”[1]与托尔斯泰相比,屠格涅夫通过更加细腻地塑造了少女形象的自然美,表现了崇高而又朦胧的自然美,从而揭示出自然美的根源和本质。

进入二十世纪的前苏联时期,俄罗斯生态文学呈现繁荣发展的态势,这主要得益于文化生态共同体的形成、引导和积累基础之上的集体人格创建的效应。多产的普里什文用人生、艺术、道德、历史的观点来诠释真、善、美和爱,不仅让人们了解大自然,也让人类了解真实的自己,在他笔下的大自然充满诗意和哲理。弗·阿尔谢尼耶夫《在乌苏里的莽林中》则表达了对平凡人的终极关怀,对普通人的生命的致以崇高的敬意。帕乌斯托夫斯基创作了一系列反思人与自然关系,号召人们保护森林的散文。他的“梅晓拉”系列,描绘出大自然的风光美和当地人纯朴的心灵。阿斯塔菲耶夫《陨星雨》、《最后的问候》、《牧童和牧女》、《鱼王》等,为人们谱写了一首首悲伤而又浪漫的现代田园诗。

俄罗斯生态文学题材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在反思人与自然、传统与现代的矛盾和冲突的过程中,呼吁人们以“亲人般的关注”面对自然的态度,以及将人生艺术化的“行为方式”。

二、俄罗斯的生态哲学思想

20世纪20年代,布哈林首先把平衡论作为认识生态问题的哲学基础。其主要观点是,任何事物都可以看成是由互相联系着的各部分组成的整体或体系,周围都有自然界的其他要素即环境,二者之间存在着经常的联系,处于动态的平衡关系之中。“人类是自然的和自己的两重动物”,“生活和工作在生物圈中”。普列汉诺夫强调自然环境对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提出了“人为环境”的概念,认为地理环境在不同生产力发展阶段对人产生的结果不同。

20世纪70年代,在苏联哲学界就罗马俱乐部的系列报告开展了深入讨论。从“人及生存环境”、“科学和现代全球问题”的角度加以研究。上世纪80年代围绕“科学技术革命时代中的人、社会和自然”等一系列问题苏联的科学哲学工作者们提出了促进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的生态化,培养全体公民的生态意识,保证人类的生存。生态问题的全球性也被首次提出,认为人、社会和自然高度相关。“生态意识”概念出现,主张由过去强调人对自然的改造转变为将人的活动限制在自然生态容许的范围之内,运用生态思维进行生态活动。并在生物圈进化的基础上,提出了智慧圈思想,生物圈正在向智慧圈转化,强调人的智慧(科学思想)对自然环境的巨大作用。“生态活动”的概念,则指人、社会和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产生生态效益的过程。

苏联学者对于科学技术解决生态问题持乐观态度。卡皮察认为,人类在原料消耗问题上主要囿于现有技术水平的极限。然而,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几乎每种极限都能为新的技术所突破,人们使用能源的潜力伴随着技术潜能的开发而不断增长。过去生物圈控制着人类种群的动态,能够纠正我们的错误,现在人类摆脱了生物圈的控制。

学者们同时也清楚地看到了科学技术的局限性。人类利用技术文明对自然界的掌握和改造是绝对不能避免的,这个趋势不可改变。人们在利用技术条件创造满足社会的必需品时,不仅需要考虑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的消耗,而且还必须考虑随之而来的污染加剧等生态灾难的威胁,自然资源的无节制利用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不能完全依靠技术自然而然地解决。因此,必须把科学技术的利用,控制在生态环境允许的范围之内。

三、生态教育

俄罗斯的生态教育具有全民性和综合性,生态教育体系涵盖学前教育和普通教育、中等专业教育和高等专业教育、大学后教育、专门人才的专业再培训和业务进修等教育类型。从学龄前开始,生态保护教育渗透到从小学、中学到职业教育、大学的课程教学之中。幼儿园及中、小学的环境教育,培养学生了解认识环境、认识自然。在职业技术课和基础课的教学中,普遍开展环境保护知识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重视自己所将从事的职业中的环境保护的问题。在各高校开设“环境保护”公共必修课,使未来的专家了解环境、了解自然,认识自己的工作对于社会、对于环境的影响和自己的职责,培养应用现代技术手段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能力。

在继续教育方面强化普及生态知识。首先对生态环境组织领导者和专家,尤其是对可能产生不良环境影响的经济活动负有决策责任的决策者,进行环境保护和生态安全培训。其次,发挥公共教育机构生态培训的主导作用。俄罗斯联邦和联邦主体国家权力机关、地方自治机关、社会团体、大众传播工具,以及承担社会教育职能的教育机构、文化机构、图书馆、博物馆、体育和旅游组织等培训主力机构,承担着生态保护宣传的主要任务。再次,生态教育的协助机构广泛吸收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生态教育。国家自然保护协会、工会等群团组织举办自然保护讲习所,组织环保电视节目、电影观赏活动,开展自然保护知识竞赛,出版宣传杂志和书籍等,及时向居民通报环境保护立法和生态安全立法情况,广泛地吸收公众参加环境保护工作。

四、生态立法

俄罗斯的生态立法紧跟世界主流,注重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俄罗斯的生态文化思想已形成并提升到了国家层面的意识形态,成为全民的共同意识。

1.生态立法体系逐步完善

俄罗斯的生态立法有着较悠久的历史。在古罗斯的法律规范中,就开始从个人财产角度立法保护一些植物和动物。当年,彼得大帝开疆拓土,需要木材,但规定每砍伐一棵树木,一定要补种两棵。1833年禁止在圣彼得堡市内设立对大气产生有害影响的企业。20世纪初期,颁布了“森林法”、“捕鱼法”等法令。1960年颁布《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自然保护法》[2]。1977年把国家和公民保护环境的义务写入宪法。1986年开始进行国家生态鉴定。

俄罗斯法律确定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环境权及其他生命物种的生存权利的宪法地位,创建了实现、遵守和保障公民生态权的法律机制,保障公民、法人、其他组织的生态民主权,生态保护社团的组织权、生态教育权及其他生态民主权力。

2.“环保优先原则”

俄罗斯采取了一系列经济、技术、行政、法律等措施治理污染、改善环境,在生态法领域确认和规定了“环境保护优先原则”。规定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不应对其他自然客体和整体的自然环境造成损害。在经济利益与生态利益发生冲突时,优先考虑环境保护利益。保护生态利益的同时必须兼顾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赋予原本是利用自然资源或者影响自然环境状况的部门相应的环境管理职能。

3.推行生态税收制度

俄罗斯研究借鉴发达国家的综合特别税制、缴纳罚款、环境税等成功的经验,利用生态税收对环境保护的有效调节作用,确保有足够的资金用于恢复环境生态功能。l991年的《自然环境保护法》规定征收自然环境污染税,1998年的《俄罗斯联邦税收法典》正式定名为“生态税”。俄罗斯联邦主体和地方政府制定了增加生态税收的社会发展目标。

4.推行生态保险制度

1991年的《俄罗斯联邦环境保护法》的有些规定过于严苛,操作性不强,被认为同俄罗斯现实严重脱钩,如果严格遵守该法,在俄罗斯至少需要关闭80%以上的国内企业。因此,俄罗斯不得不采取其他应对措施,减少和约束生态损害行为。

俄罗斯建立生态保险制度,设立生态保险基金,用以补偿突发生态事故给第三人或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害。生态保险制度增强了投保人的防范意识,以便采取措施预防事故发生,最小限度地减少保险赔偿的支出。

5.实施生态鉴定制度

生态鉴定是指,生态鉴定机关的成员依照俄罗斯环境及相关法律的规定,根据自身的专业知识或权威的论述、论著评定鉴定对象的环境影响和鉴定对象的合法性,以鉴定结论的形式说明鉴定对象是否符合生态规定。俄罗斯联邦颁布了《俄罗斯联邦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和《俄罗斯联邦生态鉴定法》,旨在查明经济活动和其他活动是否符合生态要求,是否获得实施许可,预防对自然环境可能产生的不良的社会、经济及其他后果。

综上所述,俄罗斯在生态文学、生态哲学方面受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如孔子学说和天人合一影响较大,在生态教育和生态立法等方面大量吸收了西方发达国家在教育和立法方面的先进经验,这种融贯东西、为我所用的做法值得我们认真加以借鉴。

参考文献:

[1]罗曼·罗兰.托尔斯泰传[M].长江文艺出版社,1984.

篇2

儒家思想柔性精神中国舞蹈中国舞蹈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遗存,是我国丰富的文化中蕴含民族精神最明显的一项,并且有着各个区域之间的舞蹈都具有着共通的神韵和风貌,形成了独特的审美形式。在中国舞蹈文化的发展中,儒家文化思想对其起到了重要的意义。可以说,儒家文化思想的“柔性精神”对中国舞蹈的影响是任何一种文化都不可比拟的。

一、在舞蹈中追溯文化源流和背景的重要性

在对舞蹈的学习中,对其文化源流和文化背景的追溯是十分重要的,虽然舞蹈是一种以肢体语言来传达精神的一种方式,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但是,对舞蹈理论的探讨也是不容忽视的;理论探讨,是使舞蹈者领略舞蹈内涵的重要依据,能够使舞者对舞蹈文化的形成有一个充分的了解,从而将舞蹈所要表达的思想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

几千年来,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可谓是博大精深,虽说历年来出现了很多争议,但是不能否认,儒家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而儒家文化思想中的“柔性精神”对舞蹈文化所产生的影响,可以说是任何一种文化都不可比拟的。在儒家文化中,无论是仁、义、礼、智还是忠、孝、廉、耻,都体现出了儒家文化的柔性思想。

从儒学文化的基本理念来看,无论从哪个方面来阐述,其核心思想和文化精神都是围绕着伦理本质和守诚观念来展开的,追求和谐的理想境界、中庸的心理结构和以“仁”“礼”等思想构造出来的社会秩序,以上所提到的内容,都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柔性精神。这种柔性精神可以说贯穿在了整个儒家文化思想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

柔性精神可以说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项主线,并且在中国古典舞蹈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中国古典舞中所展现出来的外柔内刚、刚柔相冲,以气韵为中心,就是儒家柔性精神的具体展现。通过将柔性精神结合到舞蹈中,从而使舞蹈的表现达到线条柔和,同时也包含了内在的力量,使我国古典舞蹈能够表现得更加唯美。可见,中国的舞蹈文化离不开中国儒家文化中柔性精神的影响,在舞蹈学习的过程中,要对舞蹈中存在的柔性思想进行充分的理解和认识,对提高舞蹈的表演效果有积极的影响。

二、舞蹈与儒家思想

舞蹈,是一门综合了多种艺术而产生的另外一种艺术形式,从广义的角度来说,凡是能够借着肢体动作来抒发内心情感的都可以称之为舞蹈,当人们的情感达到极致的时候,已经无法用语言或者其他形式来表达的时候,舞蹈就成为了最好的表达方式。由此可见,舞蹈源自于生活,并且能够反映生活,提炼生活,已经成为了一种中国的传统文化。

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是我国文化中最重要的一项组成部分,占有显著的地位,儒家学说经过历代 的推崇以及孔子后学的发展和传承,使其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中国文化的深层观念中,无不打上儒家思想的烙印。同时,在我国舞蹈文化中,儒家思想也起着重要的影响,从我国舞蹈的发展中看,无论是舞蹈的外在形式还是内在的含义,无一不透露了人对美的意境的追求,同时也展现出了深层次的思想,因此可以说,我国的舞蹈文化从起源上就与儒家文化有着某种一致的地方,而且在其发展过程中也随着儒家文化的深入而打上了儒家的烙印。由此可见,研究中国舞文化中的儒家思想是很有必要的。

三、柔性思想在中国舞蹈中的教育理念

在对舞蹈的演绎中,所要突出的不仅仅是肢体动作的美,更重要的是一种心灵撞击所产生的美,而这种美就是中国舞蹈中所突出表现的柔性之美,是一种以和谐、均衡、协调统一为特点的一种美的感受,是舞蹈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表现形态,是内容美和形式美相结合的产物,在二者统一的基础上,使人感觉柔和、愉悦、舒适,从而给人以美的感受,使舞蹈的本质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

从中国古典舞的角度来看,中国古典舞是在各个民族传统舞蹈的基础上,经过不断的创造和整理,并且加上长期艺术实践的检验,流传下来的具有一定典范意义的舞蹈。在我国古代的文论与画论之中,就有所谓的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之分,这二者同样也适用于古典舞的艺术表现中,在柔性的飘逸动荡中,将内在的气韵和生命力充分的展现出来,如掌上舞的赵飞燕,在对古典舞蹈演绎的过程中,将柔性之美表现的可谓达到了淋漓尽致。正是将这种柔性之美恰如其分地融合在舞蹈的演绎中,才能使舞蹈起到震撼人心的效果,实现其艺术价值。

柔性之美对中国舞蹈文化的影响,并不仅仅局限于中国的古典舞蹈,在民族舞蹈中,也起到了很大的影响作用。在我国民族民间舞蹈中,也存在着对柔性美的标准,如人们常用描述自然形态的那种柔美来形容舞者高超的舞蹈技巧和优美的舞蹈动作,柔性美在舞蹈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一直贯穿其中,并且对民族民间舞蹈同样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可见,中国舞蹈文化的重要特征就是传统文化中的“柔性精神”的渗透和表现,将柔性精神合理的运用到中国的舞蹈文化中,能够在很大意义上将舞蹈美充分地展现出来,给人以美的感受。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舞蹈中,“柔性精神”的渗透和表现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特征,鉴于其对中国舞蹈起到的重要作用;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柔性精神充分地融入到舞蹈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把握舞蹈学科的核心思想,并将其思想内蕴贯穿在教学的过程中,使柔性精神在中国舞蹈中的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李玉.浅谈中国儒家文化思想对中国舞蹈的影响[J].科技创新导报,2012,(11)

[2]黄葶.中国舞教学中的柔性精神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2010,(9)

篇3

一、政治文化思想根源

孔子政治文化思想根源的主要部分是“礼”与“仁”,“礼”是以“仁”为基础的,仁礼融为一体。在治理国家的谋略方面,他的见解是“为政以德”,利用道德与礼教来处理或解决国家事务这样高超的治理国家之道。此种治理国家谋略既称作“德治”,又称作“礼治”。此种谋略把德以及礼施之于老百姓,即人民。也就是说,冲破了古代沿袭下来的对庶人不需要责求完礼的圭臬,消除了贵族与庶民之间已经形成的一条重大鸿沟。与此同时,孔子也强调“人伦”,即人和人之间的相干需要有一个完善的制度以及合理的秩序。孔子的仁说,蕴含了人道主义精神;孔子的礼说,则蕴含了礼仪制度精神,也就是说与现代精神意义上合理的秩序与完善的制度是相一致的。人道主义精神是人类永续发展的主旨,无论哪一个社会,无论哪一个时代,无论哪一个政府都是可以运用的,而秩序与制度恰恰是创建人类文明社会的根基。孔子这种高尚的人道主义精神与整齐而有条理的秩序精神正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文化思想根源的精髓。

二、经济文化思想根源

孔子的经济文化思想根源最重要的方面是“重情义轻利益”“见利益想道义”的义利观以及使人民富足的思想。孔子所说的“义”指社会道德准则,“利”指人们追求的物质利益。在“义”和“利”两者之间的关联方面,孔子把“义”放在居首位置。他说:“见利思义”就是当人们见到物质利益时,首先要斟酌如何符合“义”,要做到“义然后取”,也就是说在符合“义”的前提条件下,才可以考虑获得或摄取。《论语•述而》记载,孔子对当时时代的为政者实行说服教育,认为为政者应该勤俭节约,不要挥霍浪费。他说:“奢则不逊,俭则固。与其不逊也,宁固。”此句话体现了在经济领域里孔子“仁”的文化思想。

三、教育文化思想根源

在中国历史上,孔子是提出“性相近,习相远”来说明人的禀赋品质相近的先驱者,个性之间的差别是后天所受的教育、所生活的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孔子倡导“有教无类”,指施教的对象没有贵贱贫富的区分,人人都应该有平等的权利享受教育。孔子道德教育的核心是“礼”与“仁”,“礼”为道德表率,“仁”为高尚道德标准。“礼”是“仁”的格局,“仁”是“礼”的实质,“仁”的精神丰富了“礼”的内容。“学而知之”是他的教学思想中的核心,并同时主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还务必做到“学以致用”,将汲取的知识更好地指导社会实践,不要学非所用。孔子在教学实践中又是第一个运用因材施教方法的伟大教育家,即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使用不同的教育模式,教育出言语、德行、文学、政事等各种各样的杰出人才。他不仅重视用言语来教导,更重视用自己的行动和模范行为来示范以及感化学生。他的教育活动既造就了众多优秀的学生,又基于实践之上创新教育学说,并且为中国古代教育文化提供了坚固的理论基础。

四、道德文化思想根源

篇4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审美;儒家文化思想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不可避免的要借鉴我国的古典园林设计,而从审美的角度上来分析,儒家文化思想是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不可忽视的理论。儒家文化思想重点在于认为社会伦理道德是人的立身之本,认为美是一种社会理性中孕育而成的感性,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这是儒家文化思想对山水的认知,在园林景观设计上,很多细节都展现了丰富的儒家传统文化内涵。

1园林景观设计中审美的本质——比德和悦心

园林景观设计是一种美学的展现,受到了儒家美学思想的影响,对审美的本质进行了统一,分析其伦理道德根本,感悟道德人格。儒家文化思想中,对于审美本质的阐述是比德和悦心。比德是将道德理念和自然景观结合起来,在自然景观中展现道德的观念,这是对人格的欣赏。从园林景观设计的植物配置来看,“岁不寒无以知松柏”、“疏影横斜水清浅”等,展现了众多植物的理想和比德。比德通过一些植物的形象来展现高尚的道德人格,观山观水并不是对地质、水文等的考察,而是要从山水的不同形态中感受到心理审美的变化。山的坚韧、水的清明,日积月累的矗立和流动,这也是人的必备精神。比德思想是儒家文化思想的重要体现,展现了儒家的自然审美观点,是从伦理道德的角度来体现人的本质美,自然中的动物和植物都能让人感受到美感,也能感受到不同的空间形态。受到儒家比德思想的影响,园林景观设计审美中对山水元素的运用也是设计原理的体现。从园林景观设计审美来看,景观空间需要不断丰富其用途,休闲娱乐和人际交往等都不可或缺。结合儒家思想中悦心的要求,园林景观设计更为全面,功能性更强,人们更能在审美本质上产生共鸣。从表面上来看,“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而从审美本质上来看,“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这种将情感和哲理融合统一的审美境界,也是悦心的体现。审美的本质不是园林景观是否自身美,而是人心中对景观的印象是否是美的,通过认知产生愉悦的情趣,这也是园林景观设计的本质。结合儒家传统文化的比德和悦心思想,是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方向。

2园林景观设计审美的形态——乐而不和哀而不伤

园林景观设计的精神文化内涵极为丰富,美学特点也较为突出,中和是儒家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仁和礼是道德内容和规范,以中庸为本,以和为贵,这都是从适当的角度来达到的和谐统一。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也是如此,从一种和谐中找到自身感兴趣的内容,观赏园林景观,并不是大喜大悲的极端情绪,而是一种自然而然,清风拂面的和谐状态。这种中和就是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中庸,也是美学的典范,在表达上,不能肆意宣泄,也不能完善的隐忍不发,而是要委婉含蓄的表达,做到“乐而不,哀而不伤”。从现代审美的角度来看,就是园林景观设计上,需要保持一个高度的和谐,注重情感的表达方式,感受到含蓄的美。并不是将所有的美学元素都融入到一个景观设计中,每一个角度都看到一个不同的美学元素,而是要丰富其内涵,实现情感和空间形式上的统一,人们在观赏中能通过展示元素和空间变化感受到多样化的情感,达成情景境交融。从园林景观设计的审美形态来看,结合儒家文化思想也需要有新的内涵和发展,才能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3园林景观设计审美的功能——游于艺和成于乐

儒家思想是中国行为理论的重要规范,对园林景观设计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儒家文化思想认为审美功能是“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从情感的角度上来看,包括心灵激荡(兴)、和睦友好(群)以及哀愁怨念(怨),这都是对景观的情感感受。“游于艺”是心灵和礼乐自由交往,而“成于乐”则是借助艺术来化解人与自然的矛盾,从道德的艺术化再到人情深和情感的统一化,真正的感受到了儒家精神的内涵。通过园林景观的设计审美来引导观赏者的情感精神变化,并不是一些花草树木、以及景观小品的堆砌,而是要营造一种精神氛围,感受到美无处不在,实现“天人合一”的境界。从园林景观设计审美来看,社会在变化,审美也在变化,但是仍然受到儒家文化思想的影响,这是目前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内涵和方向。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域也应该展示不同的审美追求和情感变化。

4结语

综上所述,儒家文化思想和园林景观设计密不可分,儒家文化思想正是要将自然情趣和人本精神融合在一起,而新时代下的园林景观设计可以借鉴儒家文化思想,不断丰富其人文内容,既能满足现代人们的审美需求,也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具有中国精神和特色的现代园林景观设计。

参考文献:

[1]高莉.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的审美与文化思想融合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6,49:45-46.

篇5

关键词:古典园林;古代文化;融合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8-0082-01

一、中国古典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体系博大精深,是世界园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后世留下鬼斧神工的物质财富。它在形式与审美不同于西方园林,中国古典园林更注重于感性,人们大都喜欢用诗情画意来形容它的美。

我国造园活动始于商周时期,称之为“囿”后称之为“苑”。商周时期的主要功能仿造大自然园林,以供统治者狩猎观赏之用,汉朝之后发展成以园林为主的帝王苑囿行宫,除供皇帝游憩以外,还用于举行朝贺,处理朝政。隋朝结束了魏晋南北朝后期的战乱状态,社会经济繁荣,加上当朝皇帝的荒奢糜,造园之风大兴。盛唐时代,石雕技术已经娴熟,宫殿建筑雕栏玉砌,格外显得华丽。宋朝元朝造园也都有一个兴盛时期,特别是在用石方面,有较大发展。这期间,市民文化兴起,文人、画家参与造园,进一步加强了写意山水园的创作意境。明、清是中国园林创作的高峰期。皇家园林大量出现。当时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给建造大规模写意自然园林提供了有利条件。明、清时期为中国古典园林集大成时期。中国园林的成就却达到了历史的峰巅,其造园手法已被西方国家所推崇和摹仿,在西方国家掀起了一股“中国园林热”。中国园林艺术从东方到西方,成了被全世界所共认的园林之母,世界艺术之奇观。

二、中国传统文化思想

它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特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她是我们的祖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

三、中国古典园林与传统文化的交融

大自然的原始风景给中国古代园林的设计创作以极大的启迪和灵感。但源之于自然,却又超于自然的。因为,任何设计所依据的思想都是基于人类的需要,对于设计,人对自然的态度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而人对自然态度是属于世界观的范畴。为了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与古典园林的关系,我们有必要对中国哲学和它对自然界的观念进行了解。

商周时期的“囿”“苑”就是四周加以封闭、围合的早期园林,是一个封闭的自然地理环境,这是中华民族农耕文化时期典型的安居理念。这种朴素的哲学思想表现在园林中。后来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之后,儒家、道家和禅宗思想成为中国哲学思想的主流,而正是儒、释、道对中国古典园林设计艺术起了决定性的影响。

儒家思想长期占据着中国正统学派的地位,孔子关于自然的语录: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这些哲学思想在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房屋设计(北京四合院)、甚至室内设计(紫禁城的室内设计),都符合儒家的哲学准则。这种设计手法也不可避免地波及到造园领域。

禅宗思想,一方面遵守佛教的理念:奉劝人们要达到一种平静安祥的精神境界,因为世上的一切事物都是无常和虚幻的,另一方面禅宗信仰者又置身于现实社会之中,这与他们与世无争的信仰相矛盾。为解决现实与信仰的矛盾,他们或游山玩水、或种花造园,通过感受自然来抵达生活的真谛,园林为他们提供了寻求寂静瞑想的场所。

儒家、禅宗哲学影响了中国古典园林的总体布局和建造目的,而道家美学哲学原则直接影响了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手法。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没有规整的行道树,没有绿篱,没有花坛,没有修剪的草坪,树木花卉的种植依照大自然原始植被分布。在建造上按山水总体风骨走势,高低曲折、参差错落、量体裁衣、烘云托月、点染着自然山水的艺术情趣。设计的目标就是将个人的情感以恰当的方式找到表达,在超越世俗的水平上享受自然之美。美是主观与客观、感情与理智和谐平衡的产物。建立了道与自然的联系,暗示了整个宇宙的运行法则,并强调了一种对自然界的深刻的敬意。这充分反映了道家回归自然的思想。因此,世界万物包括人类自身的活动都应该遵守由道控制的自然运行法则。这是道家哲学中具有决定性的观点,这一结论决定性地影响了中国的园林设计艺术。

综上所述,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中国人生活环境中最美的部分,是整个国家文明和品质的象征,是具有生命的文化遗产。我们在欣赏的同时,更要感受当时的的文化底蕴。

参考文献:

[1]姚光枉.中国古典园林艺术赏析.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04期.|

篇6

关键词:茶文化;大学体育;教育作用

茶在中国历经千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文化象征,被冠以“国饮”的美称,对于华人而言,茶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精神寄托。中国茶道文化思想所蕴含的精神已经相当完善、成熟并富有极高的指导意义,尤其是在近现代国外文化入侵严重的时代背景下,弘扬茶道文化思想,将其与各种类型的教育结合在一起已经成为必然发展趋势。在大学体育教育中融合茶文化思想,对提升学生运动心理健康水平、培养学生不骄不躁的运动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1茶文化思想与大学体育教育

1.1茶文化思想

“茶”几乎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性之一,善于从自然风物中寻求精神支持的中华民族,将茶的地位追捧的很高,这就决定了茶文化势必会成为华夏儿女的一种精神寄托。茶文化思想实际上是一种禅意的哲学思想,其中最为讲究的内涵当属“怡、清、和、真”四个方面,“怡”即“怡然自得”,形容的是饮茶时的轻松愉悦的心态,“清”即“水洁冰清”,形容的是茶叶本身和茶水的品质,“和”即“心平气和”,形容的是饮茶时的一种和谐氛围,“真”即“真心诚意”,形容的是饮茶人的一种诚挚的心态,饮茶人真心体会饮茶之道,茶文化思想的内涵才能被完全揭示。从上述四面可以看出,茶道文化思想分别从饮茶心态、所饮之茶、饮茶氛围以及饮茶之人提出相应要求,而这几点恰恰能够与大学体育教育紧密联系起来。

1.2茶文化思想与体育教育目标

在大学体育教育活动中,首先确定的教育目标就是帮助学生实现身心健康,将之拆分开来就是“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并存,这正如茶文化思想所追求那种健康之道相近,常饮茶有利于强身健体,这就是人们饮用茶的最初目的。如果饮茶对身体有害,那么是不会倡导人们常饮茶的,这就正如体育锻炼能够增强体魄是一个道理,体育活动的最初目的就是为了激发每个锻炼者对运动的兴趣,从而达到增强个体体能的目的。茶有多种类型,红茶、绿茶等,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饮用所有的茶,那么个人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正确的选择,以利于自身发展,体育项目也一样,不是每一种体育项目都适合每个人,有些人体能较差,可能适合对体能要求较低的项目,如健美操等,有些人就喜欢激烈对抗的项目,如篮球等,所以体育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引导锻炼者形成一种轻松与平和的心境,正面对待自身的实际条件,进而达到身心健康的锻炼目标。在大学体育教育活动中,对学生人格发展的培养也同样重要,虽然处于大学阶段的大部分学生都已经成年,但人格发展在大学阶段依然不可忽视,因此在体育教育活动中就是要通过集体性活动开展,在相对热烈的氛围中帮助每个学生塑造具有差异性的社会人格。茶文化思想的内涵显示出一个人就应该像一杯茶一样,爽快直接、不做作,公平公正、不掺假,尤其是在体育项目开展中,要秉持平和、冷静、公平公正的态度,这与国际上很多体育组织所坚持的原则是一致的,坚决杜绝一切作弊行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为锻炼者的人格发展形成良性影响。中国人一向乐于以茶会友,茶文化也是最能体现包容以及和谐之意,古语有云“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即使是在世界性的体育比赛中,“以和为贵”、“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也是被极力推崇的,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学生在体育锻炼活动中可以保持更加平和的心态,也摆脱了传统教育中将体育视为“副科”的误区,为学生体育技能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能够指导学生实现全面发展、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学习目标。茶文化思想中对饮茶之人的要求是最能够体现出大学体育教育目标的,这种要求不仅是对茶道的尊重与敬畏,更说明只有真诚之人才能体会出茶文化的思想真谛。同样的道理应用到体育教学活动中,就是要求学习者在体育项目的学习与开展中要保持真挚的初心,不弄虚作假、不好高骛远,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只有用心做好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才能进一步领会体育精神。

2茶文化思想在体育教育中的具体应用

2.1茶文化思想指导学生养成运动心理

从上述研究中可以看出,茶文化思想与大学体育教育目标之间的密切联系,这是茶文化思想指导学生运动心理养成的基础。在面对学业等多重压力时,学生要面临的竞争压力是非常巨大的,所以发挥茶文化思想指导学生养成正确的运动心理是很有必要的,这对提升学生的综合心理素质、弘扬体育精神都有着不可磨灭的积极作用。在茶文化思想的指导下,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养成“静心”的品质,即保持自身内心的平静,在这个繁杂烦扰的社会中要保持一颗静谧之心实属不易,但也并不是不可能,在茶文化思想的熏陶下,学生在喧闹的活动中归于平静,保持一颗平常心,将自身体育水平完全发挥出来,不受外界干扰、得到属于自己的成绩。近年来,很多运动比赛活动中都能够听到作假、作弊的新闻,一时之间对体育竞技精神的质疑层出不穷,甚至有些人对体育竞技失去信心,其实大可不必如此消极,相信新一代青年在正确的指导下必定能够保持初心、坚持底线。所以在大学体育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避免过于重视成绩而忽略人文教育和道德培养,正确利用传统茶文化思想内涵,将茶的清正、廉洁、纯粹、质朴等品质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对培养出具有高尚人格、健康运动心理的大学生而言非常重要。茶文化思想中一直强调在制茶、泡茶、倒茶、品茶、鉴茶的过程中,要从善如流、稳稳当当,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品鉴出茶水中的独特滋味,领悟心灵纯澈的美好。体育项目开展过程中也是如此,学生要不急不燥的将每个动作展示出来,行云流水的动作流畅输出,既能体会体育运动的美感,也能体现出运动者平心静气的气质。

2.2茶文化思想指导学生正确选择体育项目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体育活动还是相当丰富多彩的,可供学生选择的体育项目之多也是毋庸置疑的,而对于学生而言,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项目就显得尤为重要,此处将运用茶文化思想指导学生正确选择体育项目。如茶之种类,有绿茶、黄茶、黑茶、青茶、白茶和红茶之分,每个人体质不同所选择的茶种类也就有所差异,绿茶、新白茶、轻发酵的乌龙茶属凉性茶,重发酵的乌龙茶、一定年份的生普和白茶属于中性茶,红茶、熟普属于温性茶。那么学生在选择体育项目时,首先要对自身能力以及兴趣爱好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如体育基础差、身体素质弱的学生可以从较为简单的运动项目着手,选择一些运动强度不大的项目,包括健美操、太极拳、交际舞等,而对于热爱高强度运动的学生而言,可以选择足球、篮球、排球等。

2.3茶文化思想指导学生开展体育锻炼

众所周知,在品茶过程中重要的就是心境,拥有一个良好的心境能够品鉴出茶文化中的内涵真谛,进而将这种思想延伸到人生哲学中来,那么在体育锻炼中也是如此,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利用茶文化思想开展体育锻炼。在日常体育锻炼中,学生要讲求运动的真心,不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而去运动,是从自身能力发展与体能训练出发,将体育锻炼这项活动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而不仅仅是每周的固定课堂学习;日常锻炼还要求学生保持一颗平常心,不盲目与其他同学攀比,不要因为其他人的选择而改变自己的初心,在平淡之中予以日复一日的坚守,最终将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日常锻炼过程中还需要创造一种和谐的运动氛围,良性的体育锻炼应该是最大程度促进每位学生在活动中建立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而不是被功利化,因此秉持茶文化思想中的“怡、清、和、真”四大内涵,对开展健康常态化的体育锻炼是非常重要的。

2.4茶文化思想指导学生进行综合学习

在大学体育教育中,不仅注重学生体育技能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要在这种轻松学习氛围中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开展综合学习才是体育教育的最终诉求;综合学习所包括的内容十分丰富,在此文中我们将重点针对“礼仪”与“审美”两个方面进行解析。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形成相应的饮茶礼仪,比如请客人喝茶要将茶杯放在托盘上端出,并用双手奉上,茶杯应该放在客人右手前方,在谈话过程中要及时为客人添加茶水。正是因为饮茶过程如此的讲究,才能使得人们在对待茶时产生一种敬畏之心,而茶文化中的礼仪应用到体育运动项目中也显得更加珍贵。体育虽然是一种激情澎湃的运动,但基本的体育礼仪也是必不可少的,礼仪的重视将促使体育活动变得更加制度化与和谐化,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得到礼仪培养。比如茶文化中宣扬的“长幼有序”,在体育锻炼中学生就应该充分尊重授课老师,尊重同学,做到谦让有礼。茶文化中的艺术之美也是非常具有欣赏力的,茶艺最明显的体现就是烹茶过程中的艺术性,茶与艺的结合向世人展现的是一种饮茶人的日常习惯与生活艺术气息。茶艺当中包含的内容有很多,对茶艺的习得要求也非常严格,首先需要对茶叶的基本知识进行了解,然后是对茶品质的追求,这种品质不仅体现在茶叶的本身,也体现在泡茶叶所用的水源,甚至于现在有专门提供泡制茶叶的供水组织。茶艺的艺术欣赏需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审美水平,同样,体育项目的美感也是需要学生在接触、了解与熟悉中不断发现、探索出来的,每个体育项目都有其在动作、韵律、节奏上的美,例如举重、铅球等项目所展现出来的就是力量之美,高低杆、吊环、健美操等项目所展现出来的就是动作灵活之美,轮滑、游泳等项目所展现出来的就是形体和谐之美。对于大学生而言,在课业压力下只有静下心来,才能好好欣赏体育项目当中蕴含的美感,这对学生开展运动项目时的心态要求也比较高,但却能够让学生在繁杂尘世中静下心来、放慢脚步,欣赏周边事物所散发出来的美,对培养大学生艺术追求领悟力、人文素养水平提升都有着重要意义。

篇7

关键词:大学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途径

大学文化作为大学自身特色与实力的基础体现,有助于大学精神的传播与发展,同时在思想教育相关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二者互相协调发展、相辅相成。大学文化囊括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及目标,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大学文化的理论基础。

1大学文化的含义

自古代教育史起,“文化”一词一直延续至今,是指对懵懂的人进行教养的培养。文化与教育的本质关系为:文化是教育的基础与方法,教育是文化的有效载体。大学作为传播知识、培养社会接班人的关键机构,是先进文化的重要构成之一。所谓的大学文化,是大学教育的精华之一,也是其对人才培养、为社会服务的重要推动力。它包含了大学内部行为经过日积月累的实践与传承、历史经验以及自身发展的精神总体,可以体现大学本身的特色,具有一定的继承性、创新性及全面性。是以精神文化为核心、物质文化为基础、制度文化为保障、行为文化为方法、环境文化为载体的综合性文化整体。

2大学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1)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信念。新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处于一个较为复杂的社会环境,其心理仍处于不完全成熟时期。大学文化在相关的教育活动中的首要作用就是通过社会文化知识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信念,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坚定的发展理想。它囊括了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等,对大学生的顺利成长有关键性作用。这样看来,就涉及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利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建设良好的大学文化。大学生通过参加此类教育,也是对个人文化素养及品质的提高。

(2)帮助大学生培养民族精神。一个民族的稳定沈村与发展离不开民族精神,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对民族文化及精神的建设与传播需要重视起来。大学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要素,加强其工作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大学生通过提升自身思想道德与领悟,进一步建立民族精神。将大学生作为民族精神培养的主体,对民族的未来建设起推动作用。在大学文化的传承过程中,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是其中一个关键环节,团结友爱、和平共处、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传统民族精神的内涵。

(3)养成大学生良好公民道德。当今时代背景下我国公民意识较弱,在个人观念中对权利与义务不是很明确,导致公民道德水平有限。在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中,各类利益化、多元化的复杂观念共存发展,对大学生公民道德的正确引导十分重要。大学文化可以说是社会先进文化的主体,是对传统文化的吸纳与传承,在增强大学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可以起到培养大学生良好公民道德的作用。大学除了文化知识的传播,更要注重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大学作为学生思想各方面逐渐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道德品质的养成对其未来发展有极大的影响作用。

3大学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实现途径

(1)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四项基本内容作为国家党政领导通过长期实践所提出的思想文化精髓,是具有科学内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思想文化方面的一个新型建设,是为国家未来培养品质优秀的接班人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包含了科学的价值观,是大学生文化发展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指导。大学生处于心理及思想变化较为活跃的时期,也是对新文化思想快速接收的时期,坚持指导思想是对其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积极向上的引导与培养。

(2)弘扬传播优良传统文化,培育学生民族精神。民族团结是国家社会稳定进步的关键因素,也是大学生必备的精神素养,对大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对提高其素质、民族自尊心及爱国主义精神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具有推动作用。培养大学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意识,使其能够从精神上适应时代的发展,更好的了解中国传文化,是对民族精神的一种解读。同时传统文化有助于滋长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引导学生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是对大学生使命感与责任感的培养。(3)科学借鉴外来文化,构建开放性大学文化环境。在外来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定冲突时,应培养学生建立正确认识与处理二者关系的意识。不可全盘否认外来文化或中国传统文化,要在继承传统文化优秀部分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的对外开放,与外来文化进行适当交流,吸收其长处为己所用,有助于我国文化的进步与发展。在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中,这一点也需要提起注意,可以建立中外文化的交流平台,使学生能够丰富与发展已有文化。

(4)丰富校园生活,整顿周边环境,创建良好文化环境。丰富校园生活可以从增强大学生社团建设、创新观念、提升社团活动层次、构建各类文娱或体育活动、开展艺术节、构建教室及寝室新文化环境等多个方面来进行建设,使大学生拥有更多贴近文化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机会。另外对大学周边环境的整顿是势在必行的,学校附近一些经营的市场对学生思想品德有着重要影响作用,应维护正常的教育秩序、加强周边环境管理、培养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来建设良好的周边环境。从学校内外双重管理,使大学文化更好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

(5)创新文化,培育良好精神,建设和谐校园。大学文化的创新可以从教育理念、学术研究等多个方面来实现,使大学文化的层次得以提高。另外培育良好的大学精神,对大学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具有关键作用,包括了学校的传统、校风、观念、特色,如健康网络教育,教师团队建设等等。在大学文化与精神的创新与培养过程中,构建和谐的大学校园,使学校内各部分互相促进,共同进步,是实现丰富大学文化的良好途径。

4结束语

文章通过对大学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功能的简单分析,深入讨论了其实现的途径。希望可以为阅读者带去一定的参考与帮助,使阅读者通过对文章的阅读可以对相关问题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

参考文献

[1]郭秀丽.大学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浅析[J].黑河学院学报,2015.

[2]董瑞论.大学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

篇8

1. 商务日语翻译教学中文化思想培养的原则

1.1对比性原则

注意两国文化对比的重要性。日本文化和中国文化既有共同点又有许多不同的地方,教师在导入日本文化时,要遵循对比性原则,通过中日文化表面现象的对比,挖掘和分析两国文化差异的原因,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日本文化

背后反映的日本人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

1.2适度性原则

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握好文化思想导入部分的量和度,过少不利于学生对日本文化的理解,过多则会喧宾夺主,留学生论文 变成日本文化课。作为教师要不断研究,结合教学经验抓住导入的时机,在教学过程中适时、适当地导入文化教学。

1.3实用性原则

文化思想培养必须与教材内容和商务日语日常交际的需要相结合。在上课时,应充分考虑到学生将来从事的工作,选择与实际工作过程结合紧密的文化内容,例如,日本人的日常礼仪、商务社交礼仪文化、企业文化等,理解了有关的文化可以进一步促进语言的掌握和运用,而且学生对和日本人生活、商务活动相关的文化也会非常感兴趣。

2. 文化思想培养的内容

2.1语言文化:

日语语言的含蓄性。重视人际交 往中的和谐关系,是传统日本文化的显 着特征。他们说话多留有余地,交际过程 中注意尊重对方意见,尽量避免相互之 间发生直接的冲突。日本人对别人的请 求、邀请、建议等即使办不到或不能答 人际关系这一点,“以和为贵”的思想已 经融入了日本人的灵魂之中,日本人的 “拒绝”言语行为恰恰反映的就是这个“和”的精神。 总之,客观地说,日本文化虽然包含了大量外来文明吸收的成果,但是已然 具有了其自身鲜明的特色,不能够妄称其为“拼凑的文化”。日本民族不光有其固有的文化特性,而且一直在按照自己的意愿和特色打 造、铸炼着自己的文化。至少日本人自己 是这么认为的:他们是独特的。而不是任 何一种文明的翻版或抄录。日本文化之于日本人的思想行为,从国内到国际上 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如要搞好日语翻译教学环节,就必须先虚心地研究日本的文化思想,而且要尽可能地从更贴近日本人调。

2.2交际能力的培养:

除了语言交流,非语言交流在跨文化交际和商务沟通中也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例如日本人与人初次见面时会鞠躬,在倾听别人讲话时会频繁地点头,这种“鞠躬”、“点头”等交际方式就是非语言交际。日本人向来注重“以心传心”、“心领神会”、“不言自明”,比起语言交流,他们更注重非语言交流,他们会通过对方的脸部表情、神情及肢体动作领会对方的言外之意,判断对方的态度。因此,为使学生在今后的商务沟通中顺利进行,教师必须在商务日语翻译教学中穿插非语言文化方面的内容,使学生了解日本人非语言行为的文化特征以及中日非语言文化的差异。非语言交际的内容较广,大致分为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和环境语四大类在商务日语教学中,可以适当地导入在非语言交际中起重要作用的“表情”、“视线”、“手势身势”、“身体接触”等一些内容。例如,日本人在公众场合常常面无表情或始终保持礼仪性的微笑,这两方面看似矛盾其实却反映了日本人不直接外露情绪的共性。这根源于日本独特的岛国文化,为了避免与他人产生冲突,日本人往往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另外,日本人在和别人交流时不喜欢直视对方,他们认为对视是不礼貌的行为,因此多采用回避视线的行为方式。在手势和身势方面,日本人也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

2.3团对协作方面的导入:

他们在共同的劳动生活中,团退意识 强烈,形成了亲族式的纵向集团社会结 构,人们之间那种纯粹的上下级关系已 不常见,亲情般的感情纽带渗透其中,使 他们紧紧地联结在一起。这种彼此之间 的相互谅解和关心在日本的人际交往中 时常可见。另外集团意识对于日本国民是多么地重要,而且集团内部不突出“个性”。在日式 的集团里,个性很强的人常常会与其他 人格格不入。要想融人集体就必须去掉个性,磨掉棱角。在所属的集团中日本人 为避免与大家不一样而受到集团的排 斥,都尽量采取与大家一样的行为。只有 将自己完全融化在集团中,他们才能找 到“自我”的位置和价值。理解日本民族 的集团性这一点对学习日语的人来说是 很重要的一环。.

篇9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传统文化;理念;思想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中蕴含着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探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之处对于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意义重大而现实,本文将在此方面做出努力。

一、具体含义:儒家思想文化中的大同世界

从具体含义上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个人、社会、国家与自然等概念及其相互之间的社会关系状态都纳入到了它自身的范畴之内。换言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是自身的身心和谐,接着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在此基础上是社会各系统、阶层之间的和谐,最终达到人类社会与自然以及国际社会国与国之间的和谐状态。这一具体含义所包含的逻辑思维、思想观点和价值取向正是优秀传统文化中儒家大同思想的鲜明体现。《礼记•大学》云:“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礼记》也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坚持由小及大、由里到外的人才培养模式与道德修养方式,即首先从自我个人的点滴实践做起,在加强自身德行的基础上逐步惠及家庭邻里,再进一步拓展到社会、国家乃至天下,当人类社会实现了以个人身心和谐为基础的社会、国家、民族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时,就是步入到了儒家思想中的大同世界。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念的提出正是遵循了儒家思想文化中大同世界建立的基本思路方法,深刻体现了儒家大同思想的思想原则与价值追求。

二、原则特征:古代中国对道德和礼仪的价值追求

整体来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就是现代性与传统性的相结合,现代性主要体现为诸如民主法治、公平公正等特征,传统性则主要表现为诚信友爱、和平正义、稳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特征。而这些基本特征又需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才能加以实现,这些原则既有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等指导性原则,也有改革开放、四项基本原则这些根本性原则。《资治通鉴•周纪》载:“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可以看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体现了古代中国社会以德为本、为先的价值取向,即便是现代性特征也是在充分借鉴以道德礼仪为核心的传统价值观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而其基本原则既是党革命与建设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优秀传统文化中道德礼仪内涵在新时期党治国理政之中的深刻体现。主席曾指出:“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道德的力量也是无穷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是故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就更离不开以道德原则为核心根基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撑,而反过来,正如中国传统价值观所坚持的那样,这又使得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理念深刻体现出对道德和礼仪的一贯追求。

三、践行措施: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实践观

十六大以来,同志针对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要把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加强调查研究和理论研究,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实现安全发展,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大力建设和谐文化,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由此可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践行措施正是着眼于中国社会最现实的民生问题以及最迫切的经济、文化等问题,立足当前中国的基本国情,通过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个方面的发展来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尤其是其对建设和谐文化和坚持公平正义原则的做法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实践观十分契合。荀子云:“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这一说法从根本上体现出古代中国社会以道德为本、着眼生活实际的实践思想,即无论是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举止还是平日工作学子中的言语思想,都应该在立足实际的基础上,坚持文明礼仪、落实道德原则,从而在不断提高自身德行修养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社会与国家的幸福和谐。而党和国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措施的提出也正是遵循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实践观的基本理念与思路方法。

四、结论与行动: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和谐社会的精神根基所在总而言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离不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支撑,无论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思想,还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践行措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都是重要的理论来源、精神支撑与思想智慧的源泉。从具体含义的角度来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体含义的提出不仅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儒家大同思想的延伸拓展,更是其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背景下的新应用。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原则特征的形成则是古代中国史传统思想价值体系在当下中国社会的新体现,意味着其以道德礼仪为根本的思想追求与价值观倾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被着重参考借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贯彻落实的具体实践措施也深刻蕴含着中国社会传统的“着眼现实、以德行修养为根本”的实践观。由此可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借鉴参考,也是其得以真正实现的内在精神根基。由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基础作用。党和国家要在坚持以为根本指导的前提下,立足中国现实,大力弘扬和践行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着重借鉴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智慧以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最终,为实现“两个一百年”战略目标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基础。

参考文献:

[1]线装国学馆编委会编著.四书五经第一卷[M].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11年12月第1版,2页

[2]张文治编:国学治要(经部史部)[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年6月第1版,76页

[3](北宋)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一册),卷第一周纪一[M].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1月1日第2版

[4]: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10月第1版,158页

[5]: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4月1日第1版

篇10

在全国高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加强人才培养的大背景下,把校园文化纳入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范畴,有利于塑造学生坚韧积极的人格、有利于提高学生思维辨证的能力、有利于拓展学生开拓创新的视野。高校校园文化是学校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阵地,作为人才成长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微观环境,高校校园文化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文化空间。高校校园文化对于实现培养"四有"人才基本任务有着重要作用。21世纪的新型综合人才应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其中,思想政治素质居于首位。在新形势下,提高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必须确保思想文化阵地的纯洁和巩固,而做到这一点,又必须大力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更好的挖掘和发挥高校校园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一、认知导向功能

高校校园文化的的认知导向功能,是指高校校园文化可以通过自身各种文化要素集中一致的作用,引导学生主动接受一定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使他们向着社会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高校校园文化反映全体教员和学员的共同价值观、共同追求和共同目标,因此,必然产生一种感召力,这种感召力能够把全体师生教职员工引导到学校办学目标和发展方向上来,引导师生共同为之努力。一般来说,学校倡导什么,宣传什么,师生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到什么方面,就会自觉去遵守并支持校园文化所主导的内容。特别是良好的校园文化。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总是以其特有的"象征符号"向人们潜在的灌输某种思想、规范和价值标准。这种教育的力量能绕开强制甚至意识的障碍悄无声息地影响着学员的信念、对教育的希望,它虽然在一定时刻不一定让人直接捕捉到,但它确实在潜移默化中对人的塑造和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这种有形和无形的力量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明确的指向性,影响和规范着他们的价值取向和思想品质的形成。良好的高校校园文化,会把学学生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一步明确学习目的,积极适应当前社会的新要求,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在现实的高校环境中,学生所能看到、听到、触摸到或者以其他方式感受到的,都传递出一定的价值观信息,并给他们一个具体可感的参考系,从而使其积极地从所处的环境中接受那些学校倡导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另外,通过各种丰富多采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但可以提高学生评判是非、美丑、善恶、真假的能力,还有利于他们确立奋发进取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人生观,同时也使他们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和启迪,这对他们今后的人生态度和道德认知的形成起到了正确的导向作用。

二、熏陶感染功能

高校校园文化的熏陶感染功能,是通过良好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养成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使其人格和品德都得到升华和提高。林语堂先生说:"文章有味,大学亦有味。味各不同,皆从历史沿袭风气所造成,侵润熏陶其中者,逐染其中气味"。牛津、剑桥的学生讲,他们在学校不是被教出来的,而是被熏陶出来的。这个"熏"字体现的就是文化的力量。从静态说,就是要加大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把弘扬传统作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主格调,让校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熔铸历史,充满"求知"、"育人"的味道,使身处其中的大学生们时刻受到传统精神的熏陶和洗礼,达到"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的育人效果。从动态说,学生的所有活动和行为都可能成为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

高校大学生的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高校校园文化作为高校大学生长期生活于其中的、可知可感的、具体生动的一种微观社会环境,在大学生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高校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教育作用不是通过强行灌输来实现的,而是将其寓于生动的形象和美好的情境之中,通过有形的、无形的或物质的、精神的等多种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在潜移默化之中完成了对其理想人格的塑造。一个以校风、学风、文化传统、价值观念、人际关系等等方式表现出来的观念形态的文化,对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起着内在的指导性作用,给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位成员以深刻的影响。当然,高校中物质环境的绿化、美化、知识化、科学化、也会对大学生的成长起到陶冶的作用。

优秀的高校校园文化反映能过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群体意识,它强调在尊重、理解和关心师生各方面需要的基础上,利用人们的从众心理特点,通过共同的办学理念和校园精神来鼓励全体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消除和抵制消极、负面的思想意识,磨练和强化个人的意志。

三、心理调节功能

心理属于人的精神层面,由于受工作,学习,生活等多方面问题的挑战。心理学家认为,青年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不仅从既有的心理背景出发对教育信息进行取舍,而且还借助于一定的参照系,即从具体的心理背景,教育信息及接受环境这三个方面进行一定的分析和比较后,才确定他们对教育所抱的态度,以及对教育的接受程度。高校校园文化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受教育者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态度,也就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效果。许多学生在精神层面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困惑和障碍,这些心理障碍不解决,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心理疾病,甚至引发思想政治的问题,而学员精神上的调节,既可以通过政治教育,经常性思想工作,也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都可以使学生的心理得到放松,情绪得到矫正。

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娱乐性和欢快性,丰富了学员的精神生活,使他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余,体验到放松和喜悦,使自己的心情愉快、精力旺盛、情绪高涨。同时,还可以调节学生因竞争受挫、生活枯燥、学习紧张等带来的不良情绪,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变悲伤状态为乐观状态。良好的军校校园文化可以削弱甚至消除学员心理上和情绪上的自扰和相互摩擦,从而减轻心理压力,营造积极、健康的心境。

四、智慧开发功能

长期以来,人们把校园文化仅仅局限于一般的活动形式之上,因此,强调寓教于乐的成分多,而寓教于智的成分少。实际上,这个在西方社会早已认可。

美国的航天工业比苏联早20年,但是登月成功却在苏联之后,事实上,美国的专家学历比苏联高,设备条件也比苏联强。因此,美国人对此很费解,之后经情报部门调查研究分析,美国专家与苏联专家区别最大的不在学历和硬件上,而在于航天文化的精神层面上,苏联的航天科学家们100%喜欢苏联的民族音乐,而美国专家没有人喜欢民族音乐。苏联80%的专家会操作高雅乐器,美国却喜欢唱摇滚乐。苏联的民族音乐优雅,流畅,想象空间非常大,特别是讴歌自然分光和人的感情的歌曲,能让歌唱者进入唯美的境界。就像科学家阿基米德勤浸泡在水中就能感悟出水的浮力一样,苏联的科学家们在娱乐陶醉的同时也能感悟出枯燥的公式定义之外的想象空间,从而破解了航天工业中的若干的未知密码,直到今天,美国的航天器还不得不借助苏联的外太空。

由此可见,在参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的同时也能使学生们进一步拓宽视野,增加知识储备,开发智慧,获得意外的收获。

五、求知育人功能

高校校园文化,在发挥其娱乐功能,带给学生欢声笑语的同时,更要突出育人功能的发挥,突出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牢固确立文化工作为人才培养服务的思想理念,积极探索文化工作与学习成才活动相结合的有效途径,把繁荣高校文化与培养高素质新型人才融为一体,让学生在参与文化活动中汲取营养,提高品味,实现娱乐与健身、益智与成才的有机统一,促进综合素质的不段提高,确保高校校园文化的繁荣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与人才成长规律相符合,与高校使命任务相协调。

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官兵的全面发展。高校的育人工作是一项细致复杂而又意义重大的工程,需要从多方面深入工作。要优化人文环境,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六、人格塑造功能

良好的高校校园文化有利于健全学生的人格塑造。校园文化是学校集体意识而非个人意识。学生在特定的文化氛围中活动,受到特定群体意识的熏陶和影响,就会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与群体一致的文化意识和文化品格。美国课程专家杰克逊认为,校园文化在促进学生社会化的非学术过程中构成了"隐形课程";德国教育学家贝尔提出的"名副其实的教育本质上就是品格教育",实际上强调的就是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人格塑造功能。

高校校园文化所营造的氛围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启发,从而上升为情感和意志,长此以往便形成了品格。高校校园文化所营造的环境氛围同学校建筑与景点所营造的艺术氛围以及文化传播媒介所营造的舆论氛围,都可以使学生从中得到美好的享受和陶冶,得到智慧的启迪和情感的交流,形成强烈的自豪感和责任感。学生在参加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中,展现了天赋,增强了自信心,锻炼了心理承受能力以及交往能力,进一步取长补短,找准进一步发展自己、完善自己的坐标,不断健全自己的人格。

七、约束规范功能

高校校园文化集合了学校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优良传统及制度文化,对广大师生和教职员工的行为具有广泛的约束力。一方面,它通过既定的规章制度,规范全体师生员工的行为;另一方面,通过物质载体和文化活动所营造出来的环境氛围及其对人的心理所产生的辐射作用,使学校的每一个成员都强烈的感受到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以及怎么样去做等等,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和习惯。因为高校校园文化所形成的校纪、校规、校风、校训等,是师生共同创造的、认可并自觉遵守的,它表现问一定的规律性和规范性,要求大家沿着其规定的目标前进,凡是符合校园文化建设规范的行为,必将得到肯定金额鼓励;而违背校园文化建设规范的行为,则会受到人们的谴责。因此,校园文化对每一位师生具有约束力,它规范着每个人的行为,对不良的思想和行为进行抑制,而促使其向好的方向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着重解决的是人的思想认识问题,但人的思想是通过语言行为表现的,而且认识问题的解决终究要体现在人们的行为上。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需要多种条件,其中,严格的纪律是基本前提,这就说明,高校校园文化的约束规范功能为学员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创造条件。

高校校园文化凝聚了学校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制度文化,对学生的行为具有广泛的约束力。高校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有一定的管理色彩,就是通过制度、行为守则等强制性的硬规范和校风、校纪、校规、校训等非强制性的软规范,对学生的行为产生影响。高校校园文化所形成的校风、校纪、校规、校训,是全体师生共同创造、认可和自觉遵守的,表现为在思想上和行为上的规范性和约束性,要求校园主体自觉遵循。校园主体的思想和行为一旦与学校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相悖,自身产生内疚感,进而抑制和转化不良的思想和行为。从一定意义上说,软规范的约束更具有生命力和持久性。

参考文献:

[1]于松: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兼论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 2006年第7卷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