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研究生范文
时间:2023-04-09 07:21: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学研究生,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够,学时偏少
我校区域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计量经济学课程课时为32学时,这远远低于很多高校40〜60学时的安排。课时安排偏少,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教师水平的发挥、教学内容的设计,学生对于该课程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也会大打折扣。
(二)课程定位不清晰
我校的计量经济学课程究竟是理论课还是实践课,目前有不同的意见。从目前该课程的学时安排来看,显然是将该课程设定为理论课,在教学中强调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严谨性。但是作为一名硕士研究生,其学习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在掌握模型建立、参数估计、模型检验和运用的理论与方法之后,在自己的研究中结合研究课题实现将现实经济问题抽象化和模型化。因此,目前对于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定位难以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上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
(三)研究型教学模式运用不够,实验教学与案例教学质量难以提高
计量经济学是以数理统计为基础,数学方法为手段,经济理论为指导,考察现代社会中各种经济现象的数量关系,预测经济发展趋势,检验政策效果等。也是经济学课程中唯一一门对学生提出知识、方法、能力和素质的综合能力要求的学科,这就决定了计量经济学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当前,在计量经济学教学中,课堂教学以讲授为主,外加演示Eviews软件以熟悉各种估计和检验方法的流程。计量经济学研究思路包括建立模型、估计参数、模型检验及模型应用。目前的教学中主要就参数估计和各种检验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介绍,而对如何从专业领域的经济问题出发建立模型,如何应用模型分析实际经济问题,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讨论,学生的应用能力差。此外,目前应用广泛的一些计算机软件的实际操作训练仍然是薄弱环节,学生上机操作训练不够,主要限于每节课最后学生的操作演示。
二、对完善计量经济学课程建设的若干思考
(一)在明确定位的基础上优化课程内容体系
课程建设的重点是设计科学合理的课程内容体系,这需要明确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定位。计量经济学教学要尽量做到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应用并重,同时要联系实际的研究情况。核心问题是如何优化课程内容体系使之适应创造性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和研究型教学模式的需要。为此,需要处理好以下4个方面的关系:首先,在整体思路上,处理好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基础性、前沿性和时代性关系。计量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发展很快,前沿性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在研究生计量经济学教学中既要介绍基本的经典理论与方法,又要讲授一些非经典的理论与方法。经典理论方法是非经典理论方法发展的基础,而且至今仍然被普遍应用,在课程内容建设中理应受到重视。同时,应当指出经典理论方法的主要特征及其与实际经济问题之间的差距,在此基础上阐述以微观计量经济学、非参数计量经济学和动态计量经济学为主要内容的非经典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从而追踪本学科领域的最新成果,介绍新的理论和方法的发展动态。同时增加案例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不断补充和优化课程内容体系,既保持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基础性,又体现其前沿性和时代性。
其次,在内容结构上,处理好理论、方法和实际应用的关系。研究生能够结合各自研究方向应用所学的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课题研究中的问题是我们的主要教学目标。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计量经济理论与方法和现实经济问题的结合,坚持理论与应用并重。在讲完单一方程和联立方程理论方法之后,还要讲解单一方程计量经济学应用模型和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应用模型及其在生产、供给、需求、消费、金融、贸易等主要领域的应用,同时根据学生的研究方向与课题,设置不同类型的专题讲座与案例讨论。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又能加深学生对于计量经济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理解。
再次,在理论与方法的讲授上,处理好思路剖析和数学推导的关系。阐述计量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需要借助数学推导过程,然而要认识到,最重要的是思路而不是数学推导过程。很多数学推导过程都可以通过自学掌握,而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则要通过教师的引导才能掌握,只有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了理论方法产生和发展的方法论,才有可能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因此,在时间极其有限的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着重掌握的应该是常用方法及其思路,而不是详尽的数学推导过程。一些较繁琐的数学推导和更多的方法可以在课后针对有研究需要的学生另行安排。
最后,在模型应用的讲授上,处理好理论模型介绍和发展过程分析的关系。计量经济模型在每个领域的应用都有其特定的演变与发展过程。通过各种应用模型的讲解,可以让学生熟悉常用的计量经济模型及其估计方法。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了解有关模型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以便其在未来的研究实践中能够根据具体情况提出和改进模型。所以在应用模型的讲授上,应重点介绍模型演变与发展的方法论,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学生真正了解计量经济学的理论方法是如何发展的。
(二)在积累丰富素材的基础上加强教材建设
所用教材的优劣是课程建设水平高低的标志之一。近30年来,计量经济学的教材层出不穷,其中不乏比较好的。然而多数以介绍理论和方法为主,除了一些例题外,很少有关于应用的专门章节。因此,计量经济学给人的印象是一门孤立的课程,读者难以发现它与其他经济学课程之间的联系,更不能理解它在整个经济学课程体系中的地位,甚至会把它视为一门经济数学方法类课程。
为了较好地体现上述关于课程内容体系优化的思想,急需总结多年来的教学与研究经验,在积累丰富素材和融入最新科研成果的基础上,更新教材内容,做到理论与应用并重,将计量经济学设计成为一门特色鲜明的经济学课程。这一方面需要处理好基础性和前沿性的关系,另一方面需要增加实例,更新和改变软件。
(三)在适当增加课时的基础上改进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计量经济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两者缺一不可[3]。目前教学中,学生上机训练时间太少。建议在现有学时基础上,增加8个学时的上机操作训练,并将这8个学时穿插在原有的32学时中间,而不必专门安排软件应用的实验课。在实验教学中可以重点介绍一种专业应用软件,要做到实验教学与理论方法教学相衔接,即应该将实验教学合理、适时地穿插在理论与方法教学的过程中,而不能截然分开,这样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理论方法的理解和运用。在实验教学中,要结合实际情况,加强学生在处理各类型数据、建立模型等方面的训练。可以适当安排一些综合练习,在综合练习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研究方向选择实际研究对象,综合应用所学的理论方法,建立模型,收集数据,估计、检验和应用模型,从而完成建模的全过程。通过独立的实践、教师的辅导和互相之间的交流,促成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
(四)在丰富案例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提高案例教学质量
计量经济学强调综合能力的培养,案例教学自然是教学方法的首选。然而,在目前计量经济学教学中,传统教学方法依然占主导地位,对如何根据经济学理论、从实际经济问题出发建立模型以及如何根据已建立的模型分析实际经济问题等讨论的较少,结合实际案例的分析和应用就更少。这样势必导致学生理论方法的实际应用能力较为薄弱,面对实际经济问题或现象,在提出建模设想、选用具体估计方法、查阅相关资料、收集整理数据、诊断发现问题和改进估计方法等各个计量经济建模环节都存在问题。
因此,在计量经济学课程建设中,除了适当增加实验教学外,急需加强案例教学,以便有效地消除或缩小理论与实践的鸿沟。首先需要有效地组织案例素材,建设有专业特色的案例库。有专业特色就是要充分体现我校区域经济学专业以及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科特点,围绕当前国家社会经济生活中与区域经济和农村经济发展有关的课题,选取体现时效性、专业性、贴近个人社会经济生活的微观区域经济案例。在建立案例库的过程中,应当整合校内多个相关学院的资源,特别是人文与发展学院和经济管理学院要互通有无,合作交流。
在建设案例库的基础上,实施案例教学方法更为重要。案例教学法的主要目的不是传递信息,而是启发学生自主地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式与能力。因此,在案例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的作用主要是组织课堂教学和引导讨论。案例教学方法强调讨论过程,寓原理于讨论中。因此要启发学生大胆创新、集体讨论、独立分析、解释每个教学案例所涉及的问题,从而提髙学生的参与程度,锻炼学生的研究能力,培养其创造性,体现研究型教学模式的运用。针对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性,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环境,在课程网站上开设案例讨论区,进行非实时的案例讨论。教师规划好案例初始资料和目标,学生通过非实时手段进行讨论,最终形成分析报告或论文。
篇2
1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就其一般意义来说。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态经济系统。它是从生态学和经济学的结合上.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经济学理论为主导,以人类经济活动为中心,围绕着人类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之间相互发展的关系这个主题.研究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生态经济系统。生态经济学不是一般地研究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相互关系].而是研究作为整体的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统一有机体运动发展的规律性。
2生态经济学的特点
生态经济学研究对象决定了它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和战略性等重要特点.这些特点从不同角度又体现了生态经济学的性质。
2.1整体性生态经济系统的整体性,是指生态经济系统是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有机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体中的各个子系统之间、子系统内各个成分之间,都具有内在的、本质的联系,这种联系使生态经济系统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因此,生态经济学具有严密的整体性。
2.2综合性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本身就是综合的。生态经济系统是一个多层次、多序列的综合结构体系。在这个庞大的综合体系中,生态系统的生命系统是包含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并由食物链连接起来的生物网络:环境系统有各种物理、化学过程。由于生态经济学涉及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各个方面,因此.它必然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学。
2.3战略性战略问题一般是指带有全局性和长远目标的主导问题,生态经济学所研究的经济、技术、社会和生态问题,一般来说都具有这一特征:如人日和资源。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技术进步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等,在几年以至十几年内都看不出其后果。一旦达到质变的程度.就会对整个社会和人类产生无可挽回的影响。生态经济学在着眼于长远利益的基础上.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重视研究事关长远的重大问题,重视探索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当代人与子孙共享资源与环境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之路。
3生态经济学的产生
生态经济学是以生态经济系统及其运动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正是由于生态系统思想的产生,人们才有可能把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研究。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鲍尔丁在他的重要论文《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中首先正式提出了“生态经济学”的概念,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对利用市场机制控制人口和调节消费品的分配、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环境污染以及用国民生产总值衡量人类福利的缺陷等进行了创见性的论述。
4我国生态经济学的建立和发展
我国的生态经济学是1980年由中国已故著名经济学家许涤新提出建立的.它的出现是生态时代的需要,其目标是实现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学在我国作为一门新兴边缘学科.明确了自己的研究对象,建立了本身的学科理论体系,并广泛用于指导国民经济发展的实践.对我国经济改革和现代化建设起了很大促进作用[21。过去.由于没有经济与生态协调的思想做指导,严重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使经济社会不能可持续发展.因此推动了生态经济学的产生。生态经济学的建立,为指导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我国建立生态经济学的目的是指导我国经济发展实践。我国生态经济学的建立反映了新的时代实现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是世界和我国生态与经济的矛盾日益尖锐化的反映。生态经济学的产生是新时期解决普遍存在的生态与经济矛盾的需要。我国的生态经济学是世界生态经济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生态经济学的产生表现出与世界走向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践和理论潮流的三个同步:即与世界3O年来的环境与发展运动同步[3]:与世界生态经济学理论的形成同步…:与世界经济生态化趋势的出现同步[。
5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
5.1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从自然属性定义可持续发展.即保护和加强环境系统的生产和更新能力。从社会属性定义可持续发展,即在生存于不超出维持生态系统涵容能力的情况下.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从经济属性定义可持续发展,即在保持自然资源的质量和所提供服务的前提下,使经济的净利益增加到最大限度㈣。从科技属性定义可持续发展。有的学者从技术选择的角度扩展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如司伯斯认为可持续发展就是转向更清洁、更有效的技术,尽可能接近零排放或密闭式工艺方法,尽可能减少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的消耗。
5.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5.2.1公平性原则:一是当代人的公平即代内平等。二是代际问的公平即世代平等]。
5.2.2持续性原则:持续性原则的核心思想是指人类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可持续发展主张建立在保护地球自然系统基础上的发展.因此发展必须有一定的限制因素]。
5.2.3共同性原则:鉴于世界各国历史、文化和发展水平的差异,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目标、政策和实施步骤不可能是惟一的。但是,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发展的总目标,所体现的公平性原则和持续性原则,则是应该共同遵从的[8]。
5.3可持续发展的标准界定问题
5.3.1代际公平:这是可持续发展最主要的原则之一。所谓代际公平就是指:若某种选择或某个决策涉及多代人的利益,就存在一个代与代之间利益如何分配的问题,这时就要遵循代际公平的原则,使各代人有同等的满足其需要的权利。
5.3.2最低安全标准原则:可持续的经济活动很重要的一个前提就是不超过环境承载力的限度,以使得该活动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能在一定时间内通过环境系统自身动态平衡得以消除。环境承载力的限度可用最低安全标准来衡量。最低安全标准至少应包括以下3条:①社会使用可更新资源的速度不得超过资源的更新速度;②社会使用不可更新资源的速度不得超过其替代品的开发速度,且替代品必须是可更新资源:③社会排放污染物的速度不能超过环境对污染物的吸收速度。
篇3
1.1经济形势的恶化
2008年的经济危机是一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继而导致的全球性经济衰退,对中国的就业问题来讲再次提出考验。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尹中立表示,这次危机已经使得中国出口形势出现恶化,而内部消费需求又在短期内难以提振,这必导致社会总需求下降,继而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降低,最终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从另一方面讲,一些发达国家的经济衰退也对人民币汇率、移民等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使原本许多有出国深造打算的学子们重新理清他们的思路,重新衡量出国留学的投入回报比,这从客观来讲,进一步加大了国内的就业压力。
1.2政府缺乏宏观调控
现如今解决就业问题主要依仗市场内部调节,关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虽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这个也就是加速发展新兴行业(婴幼儿养护、特色营养师、医疗美容等都是近几年来兴起的)、增加就业岗位、鼓励大学生创业等,收效甚微。试想,当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不仅仅是几个人的时候,我们还能单将责任归咎到学生的头上吗?因此,国内良性的市场就业机制尚未建立。
1.3用人单位理念不当
一些用人单位总是以自己错误的观点来用人,因而就导致走入了误区,过分看重文凭、外语类证书、计算机类证书、参赛证书等,根本不考虑这些证书到底对本单位有什么用途,导致“人才高消费”现象的产生。其次,有些招聘单位只有自己短浅的人力资源眼光,只是考虑尽可能降低员工的培养成本,过分看重工作经验,这就使得刚刚从学校出来的高校毕业生倍受打击。此外,严重的性别歧视对于已经十分优秀的女性求职者来说实属六月飘雪。
1.4高校教育体制与模式落后
在我国,教育体制不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职业及岗位发生变化,而我国缺乏科学的人才规划机制,高等教育专业与课程设置有很大盲目性,热门专业趋同现象十分普遍。近几年高校扩招的学生,并没有按照产业结构的调整来培养,而多数的高职高专院校也按照本科压缩型来培养学生,进一步加重了就业压力,致使原本结构性的就业矛盾更加突出。此外,高校老师“重教研,轻教学”重此抑比的思想,忽视学生道德修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与责任意识的培养,致使学生综合素质过低,难以满足社会需求。
1.5大学生自身存在问题
首先,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或规划错误。受他们思想观念的影响,他们认为考上大学就意味着以后会有一个稳定体面的工作。但是随着高等教育逐渐的普及化,高等院校的毕业生在就业前的各方面准备明显存在不足,人生目标以及职业目标都比较模糊。另外,价值观偏离正确轨道,大学生就业难难在在哪里呢,就是他们想只要上了大学就会有一个理想的工作,因而不愿意到那些相对贫困和没有经济发展的地方,想有一个挣钱多又稳定又干净的工作,工作稍微有一点不如意就不接受。严重产生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现象。最后,心态问题。许多大学生在就业上出现了过度焦虑与急躁、消极等待、盲目攀比与嫉妒等心理问题,最终导致与良好的就业单位擦肩而过。
二、构建科学的大学生就业体系
2.1创建高效就业服务体系
首先,各级政府应努力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为此,个人建议,应以各个经济圈为试点,加强各经济圈内人才市场建设。不断完善每个经济圈的人才市场运行机制,促进经济圈内人才市场规范化、制度化,并积极促进各级人才市场的网络化建设,为高校毕业生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充分发挥市场对人力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其次,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就业市场的调控,拓宽就业渠道,为大学生就业创造更多的机会。笔者一直认为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问题在于服务业,如电信行业、IT行业、金融行业等。但纵观我国的服务业,除IT外,基本上都是被垄断的行业。同时,加强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改革,把人才结构成为事业单位用人的重要依据,合理增加编制。最后,从政府方面来说要对大学生就业提供更多的保障,全程扶助大学生自主创业。促进高校毕业生转变观念,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方式,借以减轻“万人过独木桥”的就业压力。
2.2加大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力度
第一,建议高等院校对我国以及世界将近几年的人才市场需求做出合理的科学的预测,使新的教学模式与产业结构能够有效地适应结合。另外,高校应该在大学的教学过程中把专业的学习与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提高学生专业素质及实践能力,并提供相应的技巧培训,包括人际关系、团队精神、择业、面试等。第二,对于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学校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转变,树立“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的新理念。高校各院、系部也应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基础上加强对大学生就业指导方面的认识,而不仅是在学生毕业前提供一些求职技巧之类的快餐式服务。第三,任何高校都要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高校应树立“就业兴、招生兴、学校兴”的理念。
2.3毕业生应加强自我认知,转变就业观念
篇4
关键词:数学;基本活动经验;课堂教学;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6-0140-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36.091
作为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重要的培养目标之一,数学基本活动经验,让我们数学教师深刻认识到良好的数学教育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做”出来的。它形成于学生亲身经历的、主动参与的,并在其中收获知识、掌握技能,形成思想,获得情感体验的数学活动之中。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不仅是知识的增加,能力的增强,还有数学思想的积淀,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
一、对课堂教学中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理解
活动是一个过程,既是实践过程又是思维过程,还有情感认知过程。学生在教师的课堂特设活动中,经历独立思考、反思质疑、探索实践、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等活动,将学习内化为自己的富有个性特点的感受体会领悟,形成经验。这份经验或许是活动当时感悟的经验,或许是是活动后反思总结的经验,既可能是自己摸索出的,也可以是受别人启发而获得的。重要的是这些经验必须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过逐步转化与建构而被自己消化与吸收形成自己的认知与领悟,唯有如此的活动经验才是真正的学生自己的活动经验。
活动经验的形成必须有学生主动参与的数学活动,包括学生行为参与、思维参与以及情感参与等,学生在数学活动过程中经过自我探索、参考模仿、他人指点启迪等而将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内化为属于自己的东西,进而获得数学学习的具有自己个性特点的活动体验,积累在后续的数学学习中能够参考借鉴的实践经验、学习经验、思维经验、思考经验,以及情感与价值观的领悟。
二、对课堂教学中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意义的认识
数学活动经验的培养过程,是教师依据学生个性特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在课堂上因材施教,让学生经历观察、探究、思考、猜测、推理、反思等“做数学”的过程,能帮助学生从数学思维角度进行思考,而获得对数学知识的具有个人特征的感性认识、情感体验形成数学意识,并将这种学习经验应用到后续数学的学习中,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以及数学素养。
此外在数学活动中,最重要的是学生经历数学思维、数学思考的过程,经历独立思考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探索过程,在其中学生除了获得演绎推理的经验还能获得合情推理的经验。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合情猜想,获得依据已知条件预测可能的结果或根据给定结果推测问题成因的学习经验,是数学创新意识的开始,是数学活动中创造性思维的基础。
三、课堂教学中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途径
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重要的是让学生参与数学思维的过程,学生带着自己原有的知识背景、经验理解,通过自己的主动参与、独立思考、与他人合作交流、借鉴反思而构建自己对数学的认知与理解,充分体验数学知识发生、形成、发展的全过程,也就是数学再创造的过程。
(一)从动手操作活动中获得数学的积累
比如,在认识“中心对称图形”时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折一折、画一画、转一转等实践操作发现对称图形的特征,获取认知经验。再如学习“三视图”时,让学生自制学具、亲自观察,用相机照一照或用笔描描不同侧面的轮廓,通过亲自操作获得不同角度的平面图形,进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空间观念。
(二)在数学思维层面获得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数学精确的计算以及严密演绎推理经验固然重要,但数学的思维中的合情推理经验更值得我们关注,它是数学创造性思维的根本,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因此课堂教学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经历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猜想、质疑验证、归纳概括等过程。比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我们可以采用对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逆命题真假的判断来推倒出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教学过程如下:教师通过提问,带领学生复习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相关知识,接下来教师提问平行四边形各性质定理的逆命题是什么,由此引发对平行四边形判定方法的猜想与探究,同时能调动学生积极地思考各性质定理逆命题的真假,教师通过原逆命题这种对比方式的学习使学生在思维上能很容易的区分开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与判定方法的不同,把握两者各自的作用。接下来学生通过猜想归纳、合情推理能力等数学活动,经验与体验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从而丰富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篇5
关键词:大学生;经济发展;就业;影响因素
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迅速增加,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劳动力的质量,而劳动力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要素之一,劳动力质量的提升必然会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大学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工作岗位。但是也必须认识到,我国目前正在进行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不断调整,随着科技以及人工智能的发展,劳动力被不断解放,第一产业以及第二产业都在不断减少劳动力需求,只有作为发达国家支柱产业的第三产业能够提供较多的就业岗位,因此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产业结构的调整,无疑对于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至关重要。
一、经济发展影响大学生的就业规模
经济快速发展能够为大学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是大学生就业的重要保障。同时经济的快速发展,能够为高校提供更多的财力支持,丰富教育资源,提升教育质量。教育的发展必然要以强大的经济做后盾,因此,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对教育的投入,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大学生的规模,待就业的大学生就会越多,就业规模扩大。
二、经济结构调整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层次
目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我国的经济结构也在不断调整,产业优化升级意味着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变化。高校作为人才的主要供给力量,培养的人才可能并不满足社会的人才需求以及人才层次,从而造成社会的结构性失业。高校对人才的培养具有滞后性,高校开设的专业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结构调整,而高校对于专业的调整以及人才的培养存在滞后性,不能快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近几年,虽然我国的素质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方面,还有待提升。另外,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我国对于管理型以及服务型人才需求扩大,新形势下大学生的就业层次也必然受到影响。
三、经济收入影响大学生的就业选择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仍然存在,东部沿海地区发展迅猛,经济发达,中西部内陆地区发展比较滞后,导致不同地区的经济收入不同,而经济收入是大学毕业生找工作时考虑的重要指标。同时,经济发达的地区和城市,经济活跃,企业数量多,提供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就多,对于大学生来说就业流向就会趋向于大城市等经济发达地区。
篇6
环糊精是d-吡喃葡萄糖单元经过各种结合形式形成一类环状的化合物,时至今日研究最多也就是6,7,8几个葡萄糖单元分子。环糊精的存在总共有三种形势,那就是β—葡萄糖、α—葡萄糖,γ—葡萄糖,在这几种之中使用最为普遍就是β—葡萄糖,这种环糊精也是最便宜最廉价的产品。经过研究发现,环糊精及其衍生物在化工、医药以及材料等领域中使用较多,尤其是在医学的药学上比较多,因此诸多专家和学者都将对环糊精作为研究的重要课题。在这种形势之下,研究环糊精及其衍生物在药学上的应用具有现实意义。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为了实现对环糊精及其衍生物在药学上的应用,从某院的妇科门诊2010年12月——2012年1月病患者中随机抽取细菌性阴道炎患者70例以及滴虫性阴道炎患者70,总共为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年纪在22~41岁的患者总共有85例,有55例为42岁到51岁,从她们口述中得知主要感觉就是外阴道瘙痒、白带增多、灼热、白带脓性且有臭味或者有鱼腥味、下腹坠胀等现象。排除研究病例的条件:①年龄小于18岁或者大于了65对者,以及哺乳期以及妊娠其的妇女,或者被这些药物具有过敏者。②没有按照规定用药,或者在作为研究对象钱已经用过其他的阴道用制剂,都没有办法判定其疗效的人。1.2 观测的指标;经过治疗之后临床上的症状消失了,通过实验室进行转阴检查,常规检查白带涂片未有滴虫,这些都标志着滴虫性阴道痊愈了。当阴道的ph值下降或者不变,通过胺检测阴性,染色涂片上没有找到线索细胞标志着细菌性阴道炎已经痊愈了。1.3 临床方法 将患者均匀分为两组,其中70例为治疗组,70例为对照组。治疗组每天进行一次,用消毒棉签将环糊精及其衍生物均匀涂于阴道上,每七天为一个疗程。而对照组且采用口服替硝唑片2g,连续使用2天作为一个疗程,对于对照组以及治疗组中的男方都要口服替硝唑片2g,连续使用2天。2 结果
经过相关治疗之后治疗滴虫性阴道炎上面,治疗组上治愈了33例,有效2例,无效0例,痊愈率达到94.12%,其有效率为6.67%,而对照组上治愈了32例,有效1例,无效1例,的痊愈率且为90.00%,其有效率为3.50%,分析无效率为3.50%;细菌性阴道炎中,治疗组治愈了32例,3例为有效,无效的0例,其痊愈率达到了91.42%,其有效率达到了8.58%;对照组治愈了30例,有3例有效,2例无效,其痊愈率达到86.0%,有效率为8.58%,无效率为6.67%。具体如下表:
表1 治疗滴虫性阴道炎治疗统计表
表2 细菌性阴道炎治疗统计表
对于治疗组中的70例在治疗过程中没有出现过异常现象,也没有出现过敏反应以及消化道症状,而在对照组中且出现了明显的恶心、头晕以及厌食等消化道上的反应,出现了皮疹2例,其不良反发生率达到了13%.3 讨论
从上面两个临床记录表格可以看出来,治疗组的治愈疗效显然是高于了对照组,而且高出很多,在有效率上相比之下治疗组还是由于对照组。其中,难能可贵的是治疗组的无效率都达到了0,,而对照组上且出现了无效率还是比较大的。而且从治疗过程中观察发现,治疗组的副作用是远远小于对照组,治疗组几乎没有什么副作用。加之环糊精及其衍生物的价格也比较低廉,让患者在治疗中极易接受。4 结论
篇7
关键词:经管类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培养路径
随着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职业生涯的无边界化和易变性日益明显,用人单位对人力资源素质要求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成为大学生个体、雇用劳动者的组织、高等教育机构共同关注的问题。就业能力 ( employ ability)对职业生涯的成功极其关键[1]。如何在大学中有效帮助学生发展就业能力,成为许多国家高等教育政策的焦点。以欧洲为例,1999年,29个欧洲国家共同签署"Bologna宣言",确认"提升公民就业能力"为欧洲高教体系改革的首要目标之一。国际劳工组织对就业能力的定义是"个体获得和保持一份有薪水的工作、 在工作中进步以及应对工作生活中出现的变化的能力"。西方国家在上世纪 70年代就开始对就业能力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他们使用了关键胜任力( keycompetences)、核心技能 ( core skills)、可转换胜任力( transferable competences)等不同的术语。
一、 国内外关于就业能力概念的界定
1、国外就业能力的两种模式
美国模式和英国-澳洲模式[2]。美国模式以 SCANS( Secretary's commission on achieving necessary skills,1991)为代表,把就业能力分为两大类:基础技能和工作技能,其中基础技能包括基本技能、思考技能和个体特质三个部分;工作技能包括资源、人际交往、信息、系统和技术等五个部分。澳大利亚模式以 MKC ( Mayer Key Competencies ,Mayer Commit tee , 1992)为代表,提出七种关键能力:信息收集和分析、思想和信息交流、工作活动的计划和组织、团队合作、数学知识、问题解决、技术应用。2002年,研究者们对 MKC进行补充,提出ESF ( Employ ability skills Frame work ),包括两大类:关键能力和个体特质。其中关键能力包括沟通能力等八种技能,个体特质包括诚实正直、适应性等内容。从心理学的角度, 研究者认为就业能力是识别工作机会、获取工作的能力,由职业认同、个体适应性、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四个集合的交集所组成;同时,还发展了相应的就业能力的测量工具。
2、国内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主要观点
自从国内学者郑晓明 2002 年发表"就业能力论"的研究文章后,我国对就业能力及其结构维度的研究逐渐增多。任江林(2005)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应当包括基本工作能力、专业技能和求职技能三个层次。谢志远(2005)则认为应当包括基础性能力、专业能力和差异性能力三个方面,其中差异性能力包括个性化、创新性、创造性。汪怿(2005)认为,就业能力由基础技能、个体管理技能和团队工作技能构成。张丽华、刘晟楠(2005)则提出了就业能力的五个维度,即思维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自主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李颖等将就业能力区分为内在素质、处理工作能力和社交工作能力等三个维度 20项指标。 闫大伟(2007)认为,就业能力具体包括功能性能力、可迁移能力、自我管理或适应能力。郭志文、宋俊虹(2007)认为就业能力研究主要围绕个人特质、个人环境、个人策略和结构要素四个维度展开。宋国学(2008)从专业技能、沟通技能、个人属性、人际技能、团队技能五个方面对大学生就业能力进行测量研究,之后,他又将团队技能换作学习能力,将学习能力看作重要维度。朱新秤(2009)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应包括职业认同、专业知识与技能、社会资本、个人适应能力。
二、当代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
本文认为就业能力结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就业能力结构是从求职者所具备的内部条件和外部影响因素两方面进行分析,而狭义的就业能力结构主要是从大学生个人特质方面展开研究。根据对大学生就业情况的跟踪调查,结合职业岗位招聘的要求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界定,笔者认为,本研究在回顾相关领域研究的基础上,把经管类大学生就业能力定义为:经管类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获得的能够符合雇主期望、满足社会需求、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体现为保持工作、获得晋升并对企业战略目标做出贡献的能力。
从狭义就业能力结构的角度分析,经管类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主要由专业能力、通用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三大模块构成。
1、专业能力
专业能力即经管类大学生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是经管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基础要素。专业知识是学生在专业教育和专业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专业知识结构、专业学习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等。学生通过专业课程设置、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第二课堂"等各环节的学习,将外在的经管专业知识内化成由智力因素联系起来的多层次、多系列、多要素的专业知识综合体。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不但可同化原有知识并合成新观念、新知识,更有利于增强专业技能,最终提高经管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就业能力的提高,需要经管类大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变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即专业技能。用人单位在选拔人才时,除了明确所需专业外,更重要的则是考查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达到节约人力成本的目的。
2、通用能力
通用能力是指除专业能力外,用人单位招聘经管类大学生所看重的基本素质能力,这是关系学生能否顺利就业的决定性因素。对于经管类学生来讲,通用能力具体包括健康的身心、积极乐观的工作态度、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敬业精神、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较强的责任心、脚踏实地的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这些能力是经管类大学生通过学习和社会实践而获得的工作能力。用人单位往往通过简历对通用能力进行初步考查,通过简历筛选的学生则会进入面试环节。面试大多会结合用人单位的管理实际展开,面试官都会针对大学生的表现予以测评。如果用人单位认定参加面试的毕业生已经具备了经管类岗位所需要的能力,学生便基本上可以顺利就业。
3、可持续发展能力
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低是决定学生进入职场后是否能成为职业精英、实现持续就业的决定因素。对于经管类学生而言,创新精神、团队工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持续学习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则是学生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模块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能力只有在学生工作一段时间后才能显现出来。可持续发展能力通常是决定一个学生能否得到用人单位青睐的关键因素, 现在许多用人单位都要求毕业生在签约前来单位实习或试用,其目的就在于考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潜质。根据笔者多年来对经管类专业学生的跟踪调查发现,可持续发展能力素质高的毕业生,在校期间大多经常参加科技创新、社会实践调查、企业假期兼职等活动,这些学生除了能顺利就业外,大多能在单位得以继续提升,实现持续就业获创业。
三、经管类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路径
面对就业市场的严峻形势,政府、企业、高校和学生四方应协调起来,采取政府政策支持、高校完善培养体系、学生自我构建培养方案等有力措施,全方位培养经管类学生的就业能力。
1、政府应通过制度建设促使企业加强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责任意识
政府除了要加强促进高校大学生就业的政策调控,不断改进完善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政策外,更紧迫的应该是健全校企合作培养的政策法规,通过制度约束促使企业加强培养经管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责任意识。政府应建立一套制度,对校企合作培养机制、实践教学基地管理、校企业合作双方的权利义务进行约束和规范管理,强化企业参与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实现大学生实习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2、企业应为经管类大学生提供实习、实践机会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就业市场环境的变化,社会越来越重视经管类学生的通用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而高校在实践课堂及场所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这就要求企业及用人单位承担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责任。目前很多高校的经管类专业都建立了校企共建实践基地,但由于受传统观念和制度的制约,共建实践教学基地的内驱力缺乏,企业和高校直接利益的兼容性不强,导致校企合作的形式多限于实践基地的建立和横向课题的合作,学生实习也局限于观摩和讲座等单一形式,企业和高校之间并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合作机制。在校企合作中,高校方参与合作的主动意识很强,但企业方的积极性却不高,无法实现管理类职业岗位要求与教学的无缝对接。而在西方国家,很多企业给在校大学生提供大量的实习机会,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企业同时也可考查并挖掘有潜力的学生,为其量身定做能力培养计划,为企业储备人才。
3、高校应建立完备的能力培养体系,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高校是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主战场,教育部早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中就规定把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作为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这就要求各高校应明确经管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注重学生胜任力的培养,使其具备市场所需的就业能力,从以下几方面着力完善经管类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体系。
第一,加强专业性就业指导。通过建立专业化的就业指导中心,为在校学生开设职业指导课程、辅导职业生涯设计、提供就业咨询、提供用人单位需求信息,并协助安排实习、工作体验与假期工作机会等,同时,广泛与企业互动合作,定期调研了解市场对经管类人才的需求。第二,科学设置课程体系。课程体系设置时应结合高校经管类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结合区域经济建设的需求,打破传统的课程设置模式,根据经管类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设置模块课程或项目课程,扩大实践性课程的比例,为学生就业夯实实践基础。第三,改革教学方法,强化在课程教学中就业能力的培养。经管类课堂教学中可融入的核心就业能力包括团队工作能力、沟通协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分析能力等。第四,拓宽实践渠道,构建完善的社会实践体系。一方面,学校可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有实践经验的企业人士担任兼职老师承担一定的授课任务,加深大学生对经管类实践工作的认识。另一方面,积极建设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安排学生到企业上岗实习,实地参加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培养学生就业能力。此外,还可支持学生自行开办模拟企业或创业,鼓励他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锻炼学生的就业能力。
4、经管类大学生自我构建培养方案,塑造个人整体就业能力
就业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动态过程,要提高经管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这一就业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始终处于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首先,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切入点,为自己提升就业能力奠定基础。从入校之初,学生可结合自身的兴趣、特长、优势、性格等情况,积极做好职业生涯准备,树立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学生在明确职业生涯目标的前提下,积极发展自己的就业能力,学生可参与人才素质测评,根据测评结果与用人单位的需求情况,从经管类专业、职业岗位要求等方面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并以此为中心来学习和培养自己的能力。其次,经管类大学生应积极参加各类社团活动,增强自己的通用就业能力。学生在参与或组织社团活动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具体问题,他们必须及时有效消除障碍,保证活动顺利进行。这一过程可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计划能力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再次,经管类大学生应深入社会,积极寻找接触经管类岗位工作机会。学生可利用实习和社会兼职工作,接触不同的客户、不同的同事,体会团队工作精髓,深入理解组织文化,亲身体验工作角色,培养整体就业能力,以便提高自身的工作适应性。
参考文献:
[1]郭志文,B.I.J.M.范德赫登.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的就业能力:一种新的心理契约[J].心理科学,2006, (2).
篇8
关键词:问题意识 学籍学历管理 协调 服务 培养创新
学籍是指一个学生属于某学校的一种法律上的身份或者资格,具有学籍的学生才能够享受高校各项规定的权利,并需履行该校规定的各项义务[1]。学籍学历管理是根据教育主管部门所制定的政策,对学生的入学、学习资格及毕业和离校各项事宜所进行的管理[2],关系到对学生的学习资格和学业状态及学业结果的认定。因此,学籍学历管理工作具有严格的政策性和规范性,并且贯穿研究生的学业全过程。
研究生教育中的学籍学历管理特征
1.开放性
近年来,研究生教育自身的发展越来越多地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逐渐从过去精英化和学术型的单一追求发展为学术型、职业型和专业化等多元目标并存。同时,研究生教育自身与科学研究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学科间的交叉和融合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频繁,不断涌现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以及新的科学研究合作模式推动了研究生培养模式逐渐发生变化,并呈现越来越开放和多元的趋势,使得研究生学籍学历管理必须适应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趋势,具备开放性的特征。
2.协调性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研究生的培养规模不断增加,研究生群体的年龄层次、以往受教育背景、工作经历、学习目标等因素不断多元化,以及研究生自身与社会联系的日益密切,这导致了学籍问题的多样化。同时,基于研究生教育多元化和开放性的发展趋势,研究生学籍学历管理工作必须协调国家需求、学校发展目标、教师科研需要、以及学生的自我发展要求。另外,研究生学籍学历管理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学程,并与各个培养环节密切相关,也是学校其他部门实施管理活动的重要基础。因此,无论是从国家、学校,还是个人层面看,研究生的学籍学历管理工作都需要协调研究生教育各方参与者的需求,协调政策规定与培养实际,实现管理和育人的双重任务,具有很强的协调性特征。
3.服务性
随着国家和社会对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培养目标逐渐多元化和专门化,使得不同层次和不同专业,甚至是同一专业不同方向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和培养环节设置出现较大差异,研究生培养正在面临各种新的探索,如各类联合培养、中外合作办学、实验室轮转制、硕博连读等,这些都对既有的学籍学历管理制度提出了新的挑战。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特殊性,要求研究生学籍学历管理工作必须根据政策要求,结合培养工作的需要,为培养目标的实现服务。
因此,在研究生的学籍学历管理工作中,核心的目标应该是“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服务”,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研究生学籍学历管理体系。研究生学籍学历管理中的服务性已经越来越成为这项工作的重要特征。
研究生学籍学历管理工作的现状和问题
1.高精度的工作要求与开放的管理需求
在研究生学籍学历管理工作中,一方面,必须面对日益增加的管理事务、学生个人信息变动、以及由于培养过程的不断开放和创新带来的学生流动性增强等一系列的压力。另一方面,2001年开始的教育部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制度经过近十年的实施已经逐渐被社会认可,特别是在学生就业的过程中,教育部的电子信息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与之相关的学籍工作就必须要求百分之百的正确率。这种从学生入学信息、个人基本信息、学年注册信息、学籍异动信息,到最终的学历信息,全方位、全过程和全公开的信息管理体系对学籍管理工作提出了挑战,学籍工作承担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和重要的责任,其质量和准确度不仅关系到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管理秩序,更与学生的个人利益有着直接和密切的联系。如何协调高精度的工作要求和开放的管理需求,对研究生的学籍学历管理工作提出了全面的挑战。
2.严格的政策规定与多元化的培养管理实践
研究生的学籍学历管理涉及对研究生学习资格和学习结果的认定,关系到每名研究生的切身利益,一旦处理不好,会引发严重的矛盾和问题,因此,学籍学历管理工作具有严格的规定性,不能随意逾越。但同时,处于人才培养最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担负着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近年来,各校都在不断尝试和探索各种不同的培养模式,力求实现研究生教育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目标及其整体水平的提升。例如,硕博连读制度的建立打破了以往培养层次、培养年限和培养目标的界限;开放的实验室轮转制度打破了学校的界限;中外联合培养实践的深入开展打破了培养地点和多校注册的限制等。
新的培养模式或培养创新往往会导致学籍管理与既有政策发生矛盾或者落入现有政策体系的盲区,也有可能造成实际操作上的困难,学籍学历管理中的严格规范性常常会与培养管理中的创新性和学生个体情况的特殊性发生矛盾,造成困惑。这样的形势要求学籍学历管理工作必须不断适应培养体系的需要和创新,为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提供可靠的基础和支撑。
3.对研究生学籍学历管理工作自身的定位和认识
学籍学历管理工作由于其自身具有责任性、规范性、全程性、负荷性等特点,常常给人以具体、琐碎和缺少灵活性的印象,并缺少具有显示度的成绩,使得学籍学历管理工作者自身的发展空间有限,相关工作也往往不太受到重视,这些都导致学籍学历管理工作没有发挥其在研究生教育中应有的作用。
事实上,研究生学籍学历管理工作与高层次人才培养目标是密切联系的,研究生、导师和院系都是重要的参与方,做好这项工作关系到学校整体的教学科研秩序,可以促进教学科研“生产力”的形成和提升。因此,如何使得学籍学历管理工作能够结合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研究生培养目标,在政策框架内形成多样化的管理模式,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为人才培养营造优质的环境,应该是当前形势下研究生学籍学历管理工作自身的定位。研究生学籍学历管理工作面临着自我调整和转型的压力。
建设全面协调机制,服务培养创新要求
1.建立科学的网格化管理体系
以北京大学为例,学校的研究生学籍学历管理工作从梳理各项管理环节出发,对于每一个管理节点进行细化。一方面,明确研究生院、各院系、导师、研究生本人等不同参与者的责任,如研究生院的职责定位为规则、条例、制度的制定和工作机制的建立和协调,各个院系的职能和定位应该是直接运行和实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的各类管理活动等。另一方面,对每一项管理节点的具体工作流程进行了规范,包括时间、书面材料要求、程序和责任人等。从新生、在校生、毕业班学生到已毕业学生等不同的研究生群体,从办理各类学籍异动到开具成绩单和各类证明等,无论事情大小,都以文字规范的形式,形成了一个覆盖了研究生日常管理方方面面的制度体系,而导师和研究生可以在其个人门户上随时查询和核对研究生的各项信息,并对学籍管理工作和学籍信息进行反馈和监督,形成了一套科学的管理网格体系,成为高效完成日常工作的重要保障。
2.建设多方参与高效互动的管理系统
在研究生教育管理中,研究生、导师、院系主管负责人、教务管理人员、研究生院以及校内其他职能部门等都是重要的参与方。因此,要想做好这项工作,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基础。2009年开始,北京大学研究生院通过建设新的研究生学籍学历管理系统,利用信息化的手段,使得各个参与方都被纳入研究生学籍管理的工作体系中。研究生必须通过自己的校内门户提交办理学籍异动、出国申请等相关手续,并且核对自己的各项个人信息,这保证了相关信息的准确性,也加强了研究生参与管理的意识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导师可以通过校内门户查询其所指导的研究生的所有情况,包括学分完成情况、学籍异动情况等。对于研究生院、院系教务等管理者,可以根据工作的分工设定管理权限,使得数据信息更加完整、准确和安全,为日常管理和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提供完备的数据基础。
学籍系统还根据不同的需求向其他部门的数据库输送数据,为学校其他部门的管理工作提供服务,如学生工作部、就业指导中心、国际合作部等。导师、院系主管主任、相关部门等各个角色的管理职能都逐步实现电子化。通过信息化的手段,使得所有相关角色都成为学籍学历管理工作的参与者,建立了有效互动的工作体系,增加了所有相关人员和相关部门在学籍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和能动性,极大地提升了学校管理的整体协同效应。
3.协调管理机制,参与培养创新
随着学校研究生教育逐渐向高端化和国际化发展,研究生的流动性逐渐加强,并且出现了各种合作培养模式,如国务院学位办批准的首个联合博士学位项目――北京大学工学院与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共同发起的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博士项目;与商务部合作为发展中国家培养行政管理人员的项目;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等世界著名大学的合作项目等。针对这些不同类别的项目和不同的培养模式,在深入理解政策的基础上,学校在学籍学历管理工作中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做法,既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又能够对项目学生提供有效的服务,很好地协调了培养目标、培养方式、管理政策、主管部门等之间的关系,使得学籍学历管理工作能够与时俱进,在保持正常稳定工作秩序的基础上,探索进一步的发展和创新,在培养过程中真正起到保障和协调的作用。
4.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应对研究生教育的新发展
适当的淘汰机制是保障和提升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对因各种原因不能完成学业的直博生,学校建立了博转硕的淘汰机制。这种情况一开始只是个别案例,之后,在个案的基础上及时总结,逐渐形成了一定的工作流程和规范,一方面使得日常工作效率得以提高,另一方面保证了正常管理秩序的公平和公正。对于不能完成学业的普通博士生,符合条件的可以申请该专业的硕士学位。这些处理方式,在保证培养质量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为淘汰博士生提供了可行的出路,使淘汰的过程更加平稳,也使博士生个人的发展得到了充分的保障和尊重。
此外,近几年国内不同单位的联合培养也在不断兴起,在管理中大量涉及学籍注册、异动处理等问题,需要培养单位之间、培养单位与主管部门之间进行协调,在管理工作中找到既符合政策要求、又能够为培养创新人才服务的管理模式。
对研究生学籍学历管理工作的进一步思考
1.遵循研究生教育规律,实现分类管理
研究生教育与其他层次教育相比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研究生教育内部硕士和博士等不同层次类型也都具有各自的特点。例如,像硕博连读等一些培养模式就是研究生教育所特有的。因此,必须深入了解和认识研究生教育的自身规律,无论是校内的管理,还是主管部门的整体管理,应突破以往的统一模式,根据不同的培养层次和培养类型进行分类管理。
2.建立互动与协调的机制
研究生学籍学历管理和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工作是一个相互联系和不断变化的工作体系,需要特别建立相应的协调与互动机制,纵向建立各级招生部门或各级学籍部门的协调机制,横向建立招生部门与学籍学历部门的协调机制,同时建立教育主管部门与高校间的互动机制,明确不同参与者的责任,明晰招生、培养和学籍等相关部门的关系。通过对特殊个案和特殊培养模式的处理,往往能够找到进行管理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契机,使现有的学籍学历管理体系获得突破并更加完善。
3.建设国际化的研究生学籍学历管理体系
随着研究生教育体系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国际联合培养、国内联合培养及其他各类开放型培养模式不断出现,对学籍管理工作提出了多元化的要求。同时,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升使校内研究生的构成不断多元化,现有的国内外研究生管理的双轨制,不利于形成有效的研究生学籍学历管理体系。因此,学习国际经验,逐步建立全方位、多元化和国际化的管理体系,能够使学籍学历管理工作更好地服务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对整个研究生教育提供有效的支撑,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校学生司,《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解读》,北京: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教育出版社.
篇9
关键词:需求导向;工商管理研究生;经济学思维方式;教学模式
经济学是目前我国管理类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程,一般在研究生入学的第一学期开设。经济学原理与思维方式的形成,是培养管理类专业人才的第一步。在实践上,国外经济学各层次教育都非常注重经济学思维方式的训练,国内经济学教育也非常注重经济学素养的培养,但大都定位在本专科的教学研究,而对研究生的教学研究较缺乏。与本科阶段的经济学不同,研究生经济学一般定位于中高级水平,教学目标是通过全面阐述经济学的理论,使学生掌握经济分析方法,提高经济学分析素养。经济学思维方式的培养和训练是研究生经济学教学基本目标,也是管理类研究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有鉴于此,本文就理工院校生源特点,结合市场的需求和学生需求状况,探讨工商管理类硕士研究生经济学思维方式培养模式。
1认识学生的知识背景
这里所述的知识背景主要是指理工院校管理类硕士研究生所具有的有关经济与管理相关的知识体系与结构。从现实情况来看,理工院校管理类硕士研究生专业背景非常的宽泛。本课题小组调查了周边的理工院校,调查主要为2010届至2014届管理类硕士研究生毕业生以及2012级至2014级在校生。调查总人数为270人,其中6人未予回复。数据显示,近年来理工院校管理类硕士研究生主要来自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等经管类相关专业,占总人数的77.3%,部分来自于计算机、软件工程、数学等数信专业,占总人数的13.6%,另外少量学生来自于化工、机电、地质、机械、环境科学等归为其它理工类专业,占总人数的9.1%。当问及本科是否学习过经济学等相关课程时,经管类专业出身的学生均表示学习过相关课程,但学习效果好坏不一;而理工科出身的学生均表示未系统接受过经济类课程的教育,少量学生出于爱好阅读过经济类书籍。他们或是出于兴趣,或是出于就业前景,继续读取本专业研究生或转专业而来,知识背景差异很大。究其原因,发现以下三个主要因素:第一,本科专业不同,所受教育经历不尽相同。本科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大多学习过经济学相关课程,相对而言,他们具有较为系统的经济学知识体系。本科学习理工科专业的学生,他们在本科时几乎从未接受过经济学的教育,只是为了考研而自学相关课程,这些学生大多知识较肤浅,虽然通过经济学的入学考试,但并不具备经济学的头脑。第二,不同院校的同一专业课程安排存在差异。不同的学校教育资源和环境具有明显不同,财经类院校更重视系统性理论知识和综合能力的训练,理工院校更重视应用能力与动手能力的训练。第三,个人对经济学课程的兴趣和努力程度不同。对经济学课程感兴趣的学生,必然会更努力地学习课程、更自觉地获取课外知识。除此以外,还有很多因素影响学生的经济学知识背景。例如,当今的教育模式更大程度上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为了教育而教育,在师生之间普遍缺乏经济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的理念[1]。即使本科阶段已经学习过经济学相关课程的学生,也大都缺乏有关经济学综合性的实践教育和体验。总之,虽然他们具有某一专业的知识和优势,但是,对于学习经济学课程、培养经济学思维,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1)经济学学习目标不明确;(2)局限于理论的学习,缺乏应用训练;(3)未能建立经济学思维模式,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4)经济学的综合能力不足。
2了解人才市场需求的特点
一般而言,管理类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就业方向主要分为以下四类:一是进入各类工商企业以及政府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通过在工作中的不断实践和学习最终成长为高级管理人才和决策者;二是进入金融机构或金融监管部门等,从事相关的经济数据分析、预测、规划和管理等工作;三是进入研究性机构以及科研院所从事教学和科研等方面的工作;四是自主创业。课题组通过走访用人单位、浏览网站招聘信息,结合相关文献资料等了解了用人单位对管理类人才的需求,结果显示:不同类型的就业单位对管理类人才的经济学素质和能力要求的侧重点各有不同。第一,一般企业对管理类人才的经济学素质和能力要求更注重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实际工作经验。具体表现为:一是了解与企业相关的经济政策并能运用于企业的实际;二是处理实际工作的技能;三是工作经验和实习经历。用人单位表示:在校学生更多的是学习经济学的原理,很少有机会将其运用到实践中去,综合运用能力普遍较差。在招聘人才时,有相关工作经验和实习经历的往往能优先录用。第二,政府部门及金融机构对于管理类人才的能力要求则更注重经济分析、预测和规划等能力。具体表现为:一是能理解国家及政府的相关宏观经济政策;二是对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各个行业或某一特定投资进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预测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关注国家政策及财经新闻,并具有数据分析与处理能力。第三,高校则更关注管理类人才的经济学理论知识及其逻辑性和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这就要求应聘者不仅要有扎实的经济学理论知识功底,还要有清晰的知识结构和逻辑表达能力。值得强调的是,在权威期刊上发表相关论文者往往获得优先录取。第四,自主创业者最基本的素质就是敏锐的洞察力,能够根据当前经济政策、形势及消费者偏好,及时发现商机,运用所学知识预测其经济效益,分析可行性。
3探讨新的经济学教学模式
3.1确定经济学教学目标,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不同的专业对现代经济学的学习具有不同的目标偏爱,对管理类硕士研究生来说,他们要成为从事管理理论研究或管理实务高级人才[1],就需要遵循教育外部关系规律,以社会需要为参照基准,调整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使人才培养更好地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2]。然后再针对其专业培养目标、人才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确定经济学教学目标,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工商管理类硕士研究生旨在培养系统地掌握管理科学知识,熟悉企业经营管理理论、技巧与方法,了解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前沿,能够成为工商管理理论研究与教学、政府经济政策研究、公司的决策分析与战略制定等领域的高层次创造性管理人才。关于学生学习本专业目标取向,经调查发现,有15%的学生目标是成为理论型人才,50%希望成为应用型人才,35%希望成为综合型人才。从学习经济学目的来看,希望了解经济学在以后学习工作中有用途的占50%,希望掌握经济学理论与方法,为以后的研究打下基础的占35%,认为经济学成绩对找工作有帮助的占10%,仅为完成必修课程的占5%。对于期望获得何种经济学能力,有50%的学生选择了阅读经济学论著及报告的能力,55%的学生选择了洞察经济学动态的能力,60%的学生选择了理解并能够利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能力,95%的学生选择了利用经济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选择其他的仅占5%。由此可以看出,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期望通过学习经济学课程获得运用经济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对此经济学教学目标应注重经济学原理和方法在学习、工作、研究中的运用。综上所述,经济学教学目标定位为:通过介绍现代中高级经济学的主要理论观点与研究方法,引导学生理解现代经济学的规范化过程,培养学生以严谨方式分析经济理论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方式,掌握经济学的前沿理论和现代方法体系,并能灵活运用经济学原理深入、系统地分析现实经济问题,对中国宏观经济的表现及政府政策的效果评价,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其它经济管理课程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3.2整合经济学教学内容与体系,培养学生经济学思维能力
经济学的内容相当广泛,管理类硕士生的经济学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一般为40学时左右,课堂时间相当有限,选择教学内容就显得非常重要,教学内容要适当取舍,侧重应用性,在教学体系的设置上适当增加经济学技术分析方法的内容及专题讲座等等。具体框架为:第一,经济学认知与思维方式通过本科阶段学习的经济学原理的教学来培养,研究生阶段在此基础上拓展为专题———经济学原理与中国经济改革,用现代经济学理论与思维模式试图研究或解决当前我国现实的经济问题。第二,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这对正确理解和学好现代经济学以及对将来管理思维的创新和应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能帮助人们正确地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来研究不同经济环境、不同经济人行为及不同制度安排下的各类经济问题[3],并为将来管理应用提供基本的分析工具。可由中高级西方经济学重点章节来实现,如全面论述不确定条件下的消费者选择问题,建立完整的消费理论体系,运用博弈论方法严格论述一般均衡与社会福利问题,建立令人满意的一般均衡理论体系,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研究铺垫基石,并将把学生引向现代经济学的前沿。第三,数据处理、经济分析和预测能力则由后续的计量经济学完成。第四,团队协作能力和主动学习的能力利用后续跨学科选课基础平台、创新能力延展性平台等来实现,以培养学生利用经济学和其它学科共同分析某个领域的能力,拓展学生能力的培养。
3.3探讨教学形式与方法,提高学生的兴趣与参与度
针对经济学体系全面、逻辑性强、对学生的理解质量要求高等特点,探讨课堂内外的教学形式与训练方法。经调查对于学习经济学的兴趣,仅有5%的学生表示对经济学很感兴趣,55%的学生表示比较感兴趣,35%的学生表示兴趣一般,另外还有5%的学生对学习经济学不太感兴趣。学生们对学习经济学的兴趣不高,这就要求老师通过多样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通过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本科阶段对经济学学习的难易程度来看,60%的学生认为本科阶段的经济学课程有些难度,35%的学生认为难易适中,仅有5%的学生认为偏容易。总体来说,学生普遍认为本科阶段的经济学课程有相当的难度。关于本科学习经济学的难点,有40%的学生表示知识点过多,很难理清这些理论之间的关系,40%的学生表示曲线太过抽象,容易混淆,15%的学生表示数学公式以及推导难以理解。因此,在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应当关注理论知识间的联系、曲线含义以及公式的推导和理解。从学生对于期望从老师获得的帮助来看,希望获得教学辅导的学生占总人数的40%,希望获得创新项目辅导的占65%,希望引导模拟实验的占50%,希望获得社会实践机会的占80%。由此可知,绝大多数学生都希望有机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运用和检验所学知识,进而指导今后的理论学习。从教学方式定位上,有30%的学生选择了课堂教学,80%的学生选择了案例分析,60%的学生选择了专题讨论,70%的学生选择了实务训练。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希望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课堂教学方式,融入案例分析、专题讨论、实务训练等。学生积极主动实践是教育成功的保证,西方有一句名言“听过的我会忘记,看过的我能记得,做过的我才理解”[4]。要使经济学教学达到目标,一方面需以厚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数据资料为基石,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课后阅读相关主题的文献,关注一些权威杂志对相关主题的研究与讨论,要求学生定期地对教学相关的某一主题进行讨论以及主流观点的评论与交流;另一方面由学生去收集现实中的相关主体的经济问题,并能够编写一些案例进入课堂的学习并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真正在思维上动起来,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变抽象为具体,变晦涩为通俗,变苦读为乐学[5],同时吸收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引导学生深入认识和理解真实经济世界,掌握探究现实问题方法,并利用其成果为社会服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团队合作能力。
[参考文献]
[1]罗光强.管理类硕士研究生现代经济学教学理念与实践[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12):56-58.
[2]侯俊华,汤作华,胡国军.试论转轨时期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160-163.
[3]田国强.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J].经济研究,2005(2):113-125.
[4]侯俊华,汤作华.美国的经济学本科教育对我国地方院校的启示[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60-163.
篇10
本次调查采取配额抽样的方法,共调查了300名学生。全面考虑到男女性别比例及专业和年级及学校层次等情况,主要调查包括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语言文化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工商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城市学院等十所高校,因此能够一定程度上反映海淀区高校学生的就业问题,不过因为并非随机抽样,加上样本量的限制,因此在进行推论时应较为慎重,此数据能够为我们的就业工作提供一定的信息和建议。
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对驻区高校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求职意向、求职心态、求职最先考虑的因素、求职要素以及找到好工作主要依靠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针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从群体层面和个体层面找原因,分析了招聘会、基层工作、大学生自主创业等求职渠道对大学生就业的作用。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海淀区政府在就业服务方面的努力工作得到了大多数高校学生的认可和肯定,无论是从宏观的服务机制、服务内容,还是从具体的服务态度、服务过程来看,都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了切实的便利;同时,政府有必要加强就业政策措施的宣传工作,使客观准确的政策信息传播到更多的个体,以便于大学生更好地开展求职决策;大学生对政府的角色期望中,既有宏观的总体发展思路上的角色要求,也有微观的具体落实层面的措施期待。高校作为学生和社会之间的桥梁,担负着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有必要进一步改进就业工作,完善育人环境,培养更高素质的人才,从个体源头上缓解就业难问题。另一方面,高校也要加强职业意识教育,让大学生具备紧迫意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去了解相关政策。共青团作为高校开展第二课堂的支柱力量,一直以来在高校育人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大学生对共青团在服务就业中的定位有很多期待,如“联系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积极开展大学生就业见习活动”、“开展大学生就业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开展高校第二课堂活动,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服务维权,保障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利益不受侵犯”等方面,这些期待对我们共青团更好地配合好政府,培养发展人才,做好就业服务工作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二、研究的缘起和目的
自从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至今,全国高校在校学生人数达2300万人,规模居世界第一。与此相对应的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连年持续下滑,从2001年的83%降到了2005年的72.6%,下降了10个百分点。在我国长期被视为天之骄子、从来不曾被就业困扰的大学生,出现了失业问题,而且失业的范围和规模逐步攀升。大学生就业问题实际上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并不能简单地用单一原因来解释和分析。因此,政府、高校和相关研究部门对于这个问题的解答也各有侧重。我们这里主要讨论政府及相关部门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中所发挥的作用。
作为全国高等院校最为密集的地区,北京市海淀区更是面临着严峻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海淀区辖内拥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39所高等院校、22所各类成人高等院校和众多民办院校,在校大学生人数占北京市的79%,每年有20000多名大学生和5000多名研究生毕业,其中有许多人就在辖区内就业。一直以来,海淀区政府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不断总结工作经验,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大学生就业服务工作成绩显著,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但是在新形势下,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改进和发展的地方。
为了更准确地把握高校大学生对政府就业服务的具体需要,更清晰地发现工作中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更好地打造服务性政府,海淀团区委联合北京大学团委理论研究室,以“驻海淀区高校大学生就业需求状况”为主题组建了课题组,于2007年7月对海淀区高校大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我们期望通过这一调研能够对该主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提出初步的对策,以便于找准未来政府就业服务工作的着力点,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使工作举措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
三、结论与思考
(一)当代大学生就业观及就业需求特点
1.当代大学生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择业焦虑感普遍存在。我们仔细考察了驻海淀区高校大学生的求职心态分布,半数以上的同学有些焦虑,一成同学非常焦虑。学习阶段越高,择业焦虑感越强。伴随中国经济社会改革步入攻坚阶段,就业市场总体上表现出结构性的人力资源供过于求的矛盾。适当的焦虑可以促使大学生具备一定的危机意识和紧迫意识,在步入社会之前做好职业规划;过度的焦虑会导致大学生情绪不稳定,在重大问题面前无法保持足够的冷静,降低人的正常水平,造成择业失败,造成更强烈的焦虑。海淀区是全国高校聚集区,人才济济,竞争激烈。在这种环境下,高校学生背负着沉重的就业竞争压力,极易产生焦虑感。
2.当代大学生就业需求呈现多元化、现实化特点。现代社会是一个民主自由的社会,各种思潮不断碰撞交融,价值观念趋于多元。不就业族、考研族、创业族、打工族、出国族纷纷出现,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多元化的职业选择可以使得大学生更好地实现就业,充实到社会中的各种岗位上去。大学生作为具备较高文化知识、道德修养的社会群体,只要善于学习、踏实肯干,都能做出优秀的工作业绩。当前,社会转型进入固定化阶段,利益格局和制度框架均已初步形成,社会主流价值观也趋于理性,个体主义的价值取向、对事业成功的追求、经济利益的考量,都影响着大学生的择业观念和求职行为。高等教育改革的推进,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的形成,高校毕业生在享受大众化教育成果的同时也肩负着就业压力。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更多的是一个被选择者,而根据现实情况和个人特点的综合因素考虑择业,将有助于谋得理想职业。
3.当代大学生求职状况理性与盲目并存。海淀区高校大学生当中,相当一部分同学有比较清晰的职业规划,了解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出台的各项就业政策和鼓励措施,熟悉用人单位的招聘流程,会通过各种渠道提前实习以获得就业机会,整个求职过程比较理性;但也有部分同学对政府就业政策不了解,缺乏实习见习的机会,缺乏对就业信息的了解,表现得比较盲目。理性与盲目并存的现象,有其客观、主观原因。客观上看,政府就业服务工作做得不够,在就业政策宣传、就业信息共享等方面还有待改进;主观上讲,大学生个体对就业形势、自我特点的认识程度不一样,其所拥有的社会资源也存在差异,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样的工作,也缺乏提前实习的机会和知晓政策的渠道。
(二)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宏观调控需要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普遍对政府在宏观调控、就业服务方面的作用的认识比较模糊。这与就业政策法规宣传不到位,大学生自身的信息渠道不畅通有一定关系。在这种条件下,政府在就业市场的宏观调控职能不能得到有效发挥,就业市场中的社会资源也无法得到有效整合,大学生就业市场因而出现了“假性饱和”的现象。
2.大学生就业信息与交流平台不完善。就业信息与交流平台不完善会影响大学生顺利就业。一方面,大学生对就业市场的运行缺乏了解,对相关单位的人才期望情况反映滞后,不能有针对性地主动调整自己的求职策略;另一方面,大学生很难通过多方渠道全面展示自身的知识技术能力等深层次的优势,人力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合理的配置。虽然政府提出要建设大学生就业信息与交流平台在,但实际上依然是被动的等待毕业生和企事业单位来向自己获取信息,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缺乏对于就业市场多样化的适应能力。
3.对大学生到普通企事业单位和基层、农村工作的保障不足。五分之一的同学有意去基层锻炼、服务农村、支援西部,这个数据虽然乐观的,但是目前这方面的教育宣传、组织动员工作还不得力,对服务基层的同学的财力支持还不到位,对普通企事业单位和基层、农村工作的待遇保障还不完善,这主要体现在目前大学生就业还是偏向大城市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
4.对大学生创业工作支持不够。随着高校持续扩招带来大学毕业生总量的持续增长,社会将难以提供足够多的合适就业岗位,这就要求毕业生必须转变旧有的就业观念,变被动就业为主动创业,大学生需要有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不能满足于做求职者,还要有成为职业岗位的创造者的准备。大学生创业也存在很多局限,比如知识积累不够、缺乏社会经验、心智不够成熟、缺少运作资金、创新能力较弱等等,因而需要政府和社会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海淀区高校大学生认为政府在创业教育、政策支持等方面做得不够,创业所需要的各种服务还不够完善。
(三)对策分析
1.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是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重要因素,要把帮助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作为政府就业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中“无业可就”和“有业不就”并存的现象,突出反映了毕业生就业观念方面的问题,政府应积极引导高校及相关组织机构,着重从以下两方面着手做工作。一是引导学生树立“适应”的观念。学生之间的差异还是很大的,要根据性格、爱好以及其他自身情况选择与自己的个人特点相“适应”的工作,认清当前就业形势,客观看待自身条件,调整好心理状态,提高就业核心竞争力。要正确评价自己,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要有“流动”意识,不要认为“一次就业、终生不变”;要开阔视野,拓宽就业面,不要自缚手脚;要提高综合素质,增强竞争能力。二是引导学生树立“行行建功、处处立业”的成才发展观。政府应该通过开展创业沙龙、创业者座谈会、“创业者风采”报告会等多种形式,帮助毕业生转变计划经济下陈旧的就业观念,鼓励他们抓住西部大开发、小城镇和城市社区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等契机,到西部就业,到中小城市和社区就业,到中小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到各行各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贡献聪明才智。
2.完善大学生就业政策,加大综合支持力度。首先,政府需继续重视和推进社会就业,制定和贯彻落实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各类优惠政策,进一步理顺毕业生就业体制,始终坚持市场取向,提高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淡化户口对劳动力市场供需双方自主选择的约束,淡化单位的福利保障功能,在户口、档案管理和劳动保险等方面给予相应配套的社会保障。同时,提供优惠政策,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和西部地区就业,鼓励自主创业。政府应出台鼓励各种资本对毕业生新创高科技实体进行投资的倾斜政策;设立大学生创业基地,并为创业大学生提供专业指导、法律咨询、市场分析等服务;对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在审批手续、金融贷款、工商登记、税收等方面予以特殊优惠。
3.促进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的联系,增加大学生就业见习机会。政府需要不断完善集教育、管理、指导和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毕业生就业服务指导体系,充分发挥政府的资源优势,积极地在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架桥筑路。海淀区政府应加强与高校的协作,建立高校毕业生求职信息库,探索建立人才储备周转制度;同时与用人单位沟通,收集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岗位信息,促进供求匹配。政府应广开渠道,给学生创造到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进行短期就业见习、挂职锻炼的机会,帮助学生积累实际工作经验,增强求职就业能力。
4.建立科学实用的人才供求信息系统。政府应整合就业信息资源,形成全国统一的就业渠道,在全国真正形成就业代码规范,就业信息统一开放,就业指导科学合理,区域性就业信息与全国就业信息互动,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定期由专门机构大学生就业资讯和相关政策,实现供求双方信息资源共享。海淀区高校密集、企业众多,建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人事部门与教育部门等要联合编制信息,把职业情况、学校专业情况、招聘计划人数、就业需求人数等相关信息对应起来,保证信息的及时更新和完善,增强预测方面的信息,以减少学生求职过程的盲目性。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经济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