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众文化范文
时间:2023-03-25 22:05: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民众文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 客家人的饮食心理内涵
1.1 追求原真,养生观念鲜明
正如客家民系淳厚的民风,客家人的饮食心理体现出追求朴实的特点。在对饮食的审美追求上,客家人更偏向于保持食物的原真性,即并不过多追求菜式的精致,而是强调原材料的取材方便性和新鲜度。在与当土著居民更加深入的融合之后,客家人不断扩充取材范围,山中常见的草药和野生动物,田中常见的泥鳅、鳝鱼、田螺、蛤、蚌等水中之物都成为客家人餐桌上的佳肴,具有浓郁的山野气息和乡村特色。
除了朴实淳厚的饮食审美追求,客家人对食物的养生之道也很讲究,每到夏季,客家人常用仙人草汁调制“仙人{”,拌入适量的蜂蜜水或炼奶,是清热解暑的可口甜品。客家人也甚是喜欢吃狗肉和羊肉,“冬至羊,夏至狗,吃了满山走”,他们认为冬至吃羊肉有较好的进补功效,夏天吃狗肉则可治脾胃虚寒等疾病。客家人早已把他们的养生之道融入到平时的饮食中去,从而达到祛病健身,延年益寿的目的。
1.2 趋吉避害,求福心愿强烈
客家人对饮食也很讲究心理效应,如给食物做个好看的颜色、取个好听的名称,同时还会有意避开一些饮食忌讳,以满足心理上的安慰。在日常生活中,客家人的饮食行为禁忌有很多,例如吃饭过程中忌用筷子、调羹敲打碗盘,“敲碗敲碟,无吃无揶”,客家人认为用筷子敲碗敲盘会没有饭吃。还有吃饭时不能教训孩童,如果这样做主管食禄的桌神就会被吓跑。这些禁忌似乎没有什么科学依据,但是却表现出客家人希望纳福避祸的饮食心理。
客家人长期生活在山区,环境的封闭和恶劣让他们更希望能够生活过的安宁,在客家人心中,很多食物更是一种被赋予特殊寓意的精神象征。如客家人喜欢在节日里制作各种{类食物,春节期间制作甜{,寓意来年生活甜甜美美。当妇女出嫁三天后归宁或者生完孩子回娘家,父母总会做些红{给女儿带回家送给亲戚朋友,以此增添喜庆气氛,赋予家庭幸福、人丁兴旺的美好祝福。发{因在{浆中加入了发酵粉,放碗中蒸熟后{面隆起开裂,有“大发”之意,被认为是发财致富的好征兆,深受人们的喜爱。
1.3 尊宗敬祖,宗族意识凸显
“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客家人虽然远离中原,但他们的骨子里却有着浓浓的中原情怀。客家人相信先祖的灵魂始终关注着后代子孙的一切,祭祀可以让祖先庇佑宗族后代,这既是客家人思念故土、尊宗敬祖的表现,更是漂泊的族群渴求得到庇护的心理诉求。
祭祖过程中,除了在祖先牌位前摆上祭品香烛、纸炮等祭祀常用品外,客家人的祭祀食物具有鲜明的客家地域特色。在客家人的祭祀桌上,鱼、鸡、猪必不可少,这些食物在宰杀时必须非常小心,通常以整只出现,尽可能保证外观的完整性,对祭祀食物的严格要求也表达了客家人对祖先的敬意。祭祀用酒是祭祀活动上非常重要的部分,客家人相信,酿酒过程是否顺利以及酒的味道都将影响来年家庭的命运。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客家人也将糖果、饼干摆上了祭祀桌,这也正是客家文化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印证。当他们相聚在祭祖公堂,借助食物在表达对祖先缅怀敬仰之情的同时,也加深了宗族内部成员间的认同感。
2 客家饮食习俗背后的民众心理透视
2.1 积极适应环境的生存欲望
客家人饮食心理的形成受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影响深远,客家人多居住于闽粤赣三省山地丘陵地带,当地气候湿热、山多地少、资源匮乏,在如此艰苦的生存条件下,客家人的生存欲望是相当强烈的,他们努力为自己改善饮食条件,积极适应当地自然环境,在穷山恶水中寻找合适的食材,重视养生以避免疾病灾难,让自己的客家族群能繁衍壮大,可见客家人坚忍不拔、勤劳勇敢的民族性格。
客家人对外来文化的也具有一定的包容心态,使中原传统习俗与当地的饮食风俗相结合,从而形成别有风味的客家饮食。另一方面,因为客家人所居住的地理环境较为封闭,受外界影响较少,因此他们的饮食心理较少受到外界的冲击和影响,客家人以执着的心态将先祖留下来的饮食制作代代传承下去,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客家菜的饮食文化得到较为完整的保存。
2.2“客从中原来”的文化身份认同
“方言足证中原韵,礼俗犹留三代前”,客家人来自中原,他们作为具有中原汉族文化的携带者,本应该在蛮荒之地有着一席之地,然而却要面对当地土著和外来广府人的刁难和鄙夷,客家人在努力融入本土文化的同时,也希望通过身份认同来彰显他们的来自中原的优越之感,表达客家人迁徙故土后安土重迁的愿望,这其中也暗含着他们辛酸与无奈,只好借以食物来表达客家人的故乡情怀。例如酿豆腐的由来被认为是北方饺子的变种,客家人南迁后思念家乡的饺子,苦于没有面粉,于是通过把肉馅包在豆腐里面的做法解决了他们的“思乡之情”。客家人希望在食物中找到故乡的记忆,他们对中原饮食之风的追求背后,蕴涵看一个汉族民系的精神密码和味蕾记忆,在他们心中,每道食物不仅仅只是果腹之物,其背后更是承载着客家人的原乡情怀,这也让食物的精神意义远远超过食物本身的物质意义,形成一种文化符号,它是客家人的故乡回忆,更是客家人宝贵的精神遗产。
3 在现代化饮食冲击下民众饮食心理变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地区之间的封闭隔绝状态被打破,客家人在饮食交流过程中的饮食心理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劳动强度的降低和饮食健康理念的传播,使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的饮食健康,养生客家饮食得到重新挖掘,一度被认为穷苦人家才吃的树根、野菜被赋予健康绿色食品的标志,受到人们的追捧和重视,并在原有的饮食基础上创造了更丰富的养生药膳。另一方面,传统客家饮食所讲究的“肥、咸、香”开始受到外界的批判,认为这种重油重咸的饮食习惯不利于人的身体健康。
与此同时,客家人不再局限于当地的食材,而是融入其他地区的食材来丰富自身的饮食需求,对饮食的口感追求和烹饪技法也更加多样化。近年来,客家饮食文化有力推动了客家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政府部门积极推动饮食的宣传,向世界各地传播客家美食和饮食文化,客家美食在制作手法、食用方式和外观设计等方面也逐步适应这一发展的需要,饮食心理上的包容性更为突出。
客家人的饮食心理随着历史的发展也在不断改变,他们骨子里有着对中原遗风的追求,也在生活实践中不断接受南国的饮食习惯,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将其融合吸收成为独特的饮食之风。随着时代的发展,客家人将以一种更加包容的心态去吸收接纳新的饮食观念和饮食习惯,在与时俱进中形成全新的客家饮食文化。
参考文献
[1] 黎章春.客家菜的形成及其特色[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5):41―43
篇2
关键词: 社火艺术 文化内涵 民众参与 文化认同
“社火”,亦称“射虎”,是春节期间汉民族传统的民间文艺活动,最初源于人们对土神与火神的信仰、祭祀与崇拜。随着岁月流逝,这种活动由宫廷传入民间,逐渐形成巨大的民俗礼仪活动,这种古老的习俗一直沿袭至今[1],其活动性质由神圣的祭祀活动已演变成了节庆的娱乐祈福活动。目前,怀仁县的社火艺术因具有很强的地方民俗文化特征而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社火活动在当代仍然具有不可忽视的社会历史文化价值与研究意义。
一、怀仁社火节庆活动的形式
怀仁县的社火节庆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祈福类活动旺火、耍龙,阁跷类活动抬阁、高跷,秧歌类活动踢鼓秧歌、大头娃娃,车船轿类活动旱船、跑驴、车队,等等,这些社火形式蕴含着丰富的地域文化内涵。
(一)祈福类活动
1.怀仁旺火。“旺火”俗称“火龙(笼)”,最早是我国古代人民在除夕时为了驱赶“年”这个怪物而用木材制成的篝火,到宋代时人们用煤炭取代了木材,有了现在旺火的雏形。垒旺火作为一种民间习俗,广泛分布于山西全境,而晋北地区尤其是怀仁县的旺火最为讲究。怀仁旺火高、大、旺,在山西旺火中独领,被称为“中华一绝”。怀仁旺火形式因场合的不同而有细微差别。过大年的旺火最多,每家一个,人们期盼旺气冲天,来年风调雨顺、家人平安、财源广进;元宵节的旺火最大,一个旺火要用十几吨、几十吨炭,人们还要正转三圈、反转三圈,转旺火的人们形成一个巨大的人流漩涡,大家都希望家人团圆、幸福美满;红白喜事垒旺火,红事在白天垒旺火寓意着小两口新成立的家庭往后的日子能够过的红红火火、热热闹闹,而白事在晚上垒旺火一是为了取暖,二是为了辟邪。可见,旺火在怀仁人的心目中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代表我们现代人对美好生活的期望与追求,更表现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顽强的生命力。
2.耍龙。“耍龙”俗称“舞龙灯”,最初源于农业社会祭天求雨的活动,至今仍以各种独特的形式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怀仁当地人们用竹篾、铁丝、木棍、黄色与红色等绸缎扎成形象逼真的龙灯。耍龙表演时,龙头由身强力壮的当年男子充当,双手把持龙头,随着前面武生手中的彩珠,飞腾跳跃,嬉戏玩耍,龙身则由十来个精壮汉子,撑持木棍,高举龙灯,配合默契,紧随龙头动作,蜿蜒起伏,碎步作舞。整个耍龙表演在锣鼓吹奏音乐的伴奏下,上演着“二龙戏珠”、“虎踞龙盘”、“老龙出海”等精彩片段,呈现出龙欢狮舞、龙腾虎跃的壮观气势。
(二)阁跷类活动
1.抬搁。抬搁最初源于农业社会劳动人民庆祝丰收的活动,全家足之舞之手之蹈之,高兴至极则将孩子扛在肩膀上舞起来,在怀仁,这一活动流传至今。怀仁抬搁一般选用优质铁锻制成高达十米、低则四米形式不同的棍、拐、卡,安装在一个方桌式的木质底座上。棍、拐、卡上的人物由男女儿童扮演,底座上则安有几根抬扛,由几个力壮青年抬着,在锣鼓唢呐吹的伴奏下,甩手摆舞。在表演过程中,每台“抬阁”都反映一个精彩的民间故事或戏剧情节,在景物、道具的衬托下,构成了一幅幅富有诗意、别有风趣的图画。这样,在欢声笑语中反映了表演的主题,达到了与舞台上同样的效果,有了孩子的参与更添了几分活泼和生机。
2.高跷。“高跷”也称“踩高跷”、“踩拐子”。据《列子・说符》篇记载:“宋有兰子者,以枝干宋元。宋元台而使见其枝。以双枝长信其身,属其胫,并趋并驰,并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元君大惊,立赐金帛。”[2]可见,高跷早在先秦已在汉族民间流行。据说,高跷原是古人为了采集树上的野果,给自己腿上绑上两根长棍以方便采摘,日后逐步演变成今天的高跷艺术。高跷上扮演的人物形象主要有渔翁、媒婆、道姑、和尚、刘备、关公、孔明、孙悟空、猪八戒、济公等人物。他们边唱边表演,有一字长蛇、交叉剪子、走八字等队形,表演时动作技巧性强,既要优美生动,又要奇特惊险。
(三)秧歌类活动
1.踢鼓秧。歌踢鼓秧歌是广泛流传于雁门关外的一种民间舞蹈,起源于当地居民的祭祀活动,到汉唐时期,已发展成为以广场、街头小表演为主的娱乐活动[3]。怀仁踢鼓秧歌人物众多,栩栩如生。其中“踢鼓子的”是舞蹈的主要角色,其动作粗犷豪放,刚劲稳健。“拉花的”是女角,动作飘逸轻盈,优美自然。此外,还有打棒和尚、算卦先生、疯公子、大脚婆等。“落毛的”是舞蹈中全场的指挥,全场人员的动作、节奏、阵势的摆布,全要看他手中的拂尘。他头戴红缨凉帽、黑色虬髯,一看就是领军人物,但不是汉族的打扮,而明显带有北方游牧民族的服饰特点,由此也可见踢鼓秧歌的渊源所在。踢鼓秧歌的伴奏音乐雄浑刚毅、浩瀚奔放,显示出浓厚的塞外气势。
2.大头娃娃。大头娃娃舞俗称“大头和尚舞”,最早起源于傩祭表演,到南宋时已有“上元佳节,装演大头和尚”的记载,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它的主要表演形式是人戴着各式各样的头盔饰演着头盔上所呈现出的人物,主要通过人物的动作表演达到喜剧效果。发展到现代大头娃娃中,与时俱进地出现了米老鼠、灰太狼等一些新形象。每到正月十五表演的时候,人们就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随着锣鼓声秧歌队漫步在街上,他们可爱诙谐的表演迎来人们的阵阵笑声。
(四)车船轿类活动
1.车队。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展现平台也越来越大,于是出现了车队这一形式。车队主要用彩带、彩灯、鲜花等装饰。每辆车是一个村、政府或集团的代表,每到正月十五,五颜六色的彩车就载着锣鼓队秧歌队,伴随着锣鼓鞭炮声浩浩荡荡地在大街上游行,展现农村新面貌,同时为各单位各集体代言,被戏称为“活动着的广告牌”。
2.旱船。旱船又名“采莲船”,是一种在陆地模拟水中行船的民间舞蹈。旱船始于我国南方水乡,其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就已流行。怀仁“旱船”一般由一名“艄公”在前头划桨引船,后面的乘船者则配合着“艄公”碎步前进。表演时既要使船身平稳前进又要增添趣味性,因此,往往会安排一名鼻子上抹着白粉的小丑,手执蒲扇,在旱船周围来回扇动,做出各种引人发笑的动作,令人捧腹。
3.跑驴。跑驴也是我国北方地区流行较广的一种民间社火形式,相传这一艺术形式最早起源于《八仙过海》里“张果老倒骑毛驴”的故事,到现在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这一艺术形式现仍广泛分布在我国河北、陕西、湖北、山东、山西等地。怀仁跑驴的主要道具是“驴”,“驴”的制作主要用竹子、彩纸或布扎成驴的前后两截,然后下面用绿色的布围住即可。表演时,表演者扮成一对农村新婚夫妇,妻子把驴形道具系在腰间,上身做骑驴状,下身用颤抖的小步蹭动,模仿驴在回娘家的路上跑、跳、颠、犟、踢、过沟、爬坡、驴惊、抢救时的动作和神态,而丈夫在驴侧模仿赶驴的动作并配合妻子做出夸张的神态。夫妇二人有说有唱有舞,表演生动活泼、诙谐风趣,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
二、怀仁社火节庆活动的民众参与程度
为了深入挖掘怀仁社火艺术独有的文化内涵,了解怀仁社火节庆活动的民众参与程度,进一步做好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和传承工作,我们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怀仁县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年龄阶段的人们展开了较大规模的调查。调查显示:
(一)市民对社火活动的关注程度
89.3%的人愿意观看一年一度的社火表演,其中24%的老年人不愿意出门观看,是因为社火活动在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期间举行,天气寒冷担心身体不好,怕出门会感冒。90%的中年人愿意观看社火表演,但是他们表示这一段时间家里有客人来往,自己家人也要走访亲戚朋友,所以没有多少时间观看社火表演,而且34%的中老年人表示现在的社火跟他们小时候看过的社火是没法比的,少了很多乐趣。但仍有76%的老人表示如果有时间,他们还是愿意出去凑个热闹的,他们最喜欢观看的是抬阁、踩高跷和滑稽的跑驴表演。而对于青年人来说,84%的青年人表示现在过年越来越没意思,至于过年期间的社火表演,他们也不太上心,平时懒得出去看,最多是在正月十五大汇演的时候,愿意跟朋友一起出去凑个热闹。他们最喜欢参与的是转旺火,希望来年工作学习顺利,最喜欢观看的是扭秧歌,用他们的话说:“只有扭秧歌的是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姑娘们,比较有看头”。
总之,怀仁市民对一年一度的社火活动关注程度较高,但其关注动机是被动的,只是认为社火活动可以增加年味、增添喜庆的感觉,是人们闲暇时的调味剂。
(二)怀仁社火的居民参与状况
对于民众的参与情况,70%的中青年人出于政府的鼓励、单位的福利或单位的要求而参与表演。但其所选择的社火样式是越简单越好,66.7%的女士们都愿意参加秧歌表演,26.7%的女士和53.3%的男士愿意参与高跷、舞龙灯或大头娃娃表演,而只有33.3%的人愿意参与一些其他的表演如跑驴、旱船、抬搁等活动。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不会,二是不愿意花时间学,三是就算会也不愿意“出那个丑”。而剩余的20%的人则表示无所谓。
总之,怀仁社火的居民参与状况堪忧,如果不是政府重视支持社火这一艺术形式,那么社火艺术的未来又在何方呢?
三、怀仁社火节庆活动的文化认同程度
在赵峰的《民族精神与文化认同》一文中提到:“文化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文化认同。所谓认同,指人群内部于理智上达成共识、情感上产生共鸣、意志上达成共同追求,从而将自己与他者区别开来的方式。”[4]可见,文化认同是一种群体文化认同的感觉,是一种个体被群体的文化影响的感觉。怀仁县独特的社火艺术,传达着这一片黄土上生长着的人民的喜怒哀乐及其价值观。久而久之,在这一地区的人群内部,形成了理智上的共识、情感上的共鸣,意志上的共同追求,从而使这一地区的人民自觉地与他者区别开来,形成对这一地区文化的认同感。这样,怀仁县的社火活动就发挥了它的文化认同功能。
据调查显示:74.7%的人认为怀仁县举办一年一度的社火活动还是有意义的。86.7%的人认为一年一度的社火节日对怀仁县人民而言比较重要,其中64.6%的人认为重要的原因是周边地区人民汇聚怀仁可以带动怀仁经济发展;35.4%的人认为重要的原因是社火活动是旧一年与新一年的交接点,是大家对旧一年的总结对新一年的祝福与希望。而有53.3%的人认为社火活动的未来发展前景比较好,主要是因为大家认为政府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会大力发展。然而,也有46.7%的人认为社火活动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其主要原因在于高难度技艺失传,现代歌舞增多,人们更愿意自行娱乐。而当问及大家能否理解社火中演绎的故事时,则有97.3%的人表示能够理解。另有92.7%的人为怀仁拥有独特的社火艺术而骄傲。由此可见,社火艺术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文化认同功能。
因此,社火艺术的抢救、保护与传承是目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从小的方面讲,元宵盛会在怀仁仅次于春节的节庆日,对于和谐怀仁、促进怀仁的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对于新生一代的主力军,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将这一悠久的民间节庆艺术送到了“死亡”的边界线。如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使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在他们身上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展,仍是一个不可小觑的难题。从大的方面讲,“社火”艺术作为晋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具有很强的地方民俗文化特征,发挥着维系当地人民文化认同和文化聚合的功能。人们通过社火形式对本地文化产生了认同感,增进了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李智信.社火溯源.青海民族研究,2008(4).
[2]刘向.列子.中华书局,1979:89.
篇3
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加强,对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与群众文化的研究也逐渐深入。尤其作为历史文化底蕴基础,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不仅表现在促进群众文化的发展,而且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本文主要对发展群众文化过程中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作用进行探析。
关键词:
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发展;群众文化
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群众文化建设的发展是促进社会文化传播与发展的重要途径,对群众的精神文化也可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尤其其中的民族民间民俗文化,在传承过程中本身具有明显的民族历史文化气息,通过与现代群众文化建设的结合,可使我国文化特色得到进一步发展,为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础。因此,对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群众文化建设中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功能分析
群众文化建设的开展已逐渐取得群众的广泛认可与重视,原因在于群众文化在性质上本身作为对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无论在文化艺术内容或形式上,都可通过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得以承递并创新。从我国当前许多以固定形式传承的传统文化活动便可发现,即使经过漫长的岁月,但文化活动在特征上仍维持原有的风貌,如我国许多地区所沿袭的赛龙舟便为典型的文化承递例证。也有其他许多民族传统节日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已成为一种为人民所喜爱的文化传统,其不仅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展现出来,更向世界各民族展示我国丰富且悠久的文化艺术。以举世闻名的户县农民画为典型代表,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通过将传统美术形式如剪纸或雕刻等的结合,使农民画独具艺术风格,被国内外许多艺术家高度赞扬。所以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应注重将传统文化艺术中涵盖的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充分体现出来,在传承与保护的同时,注重对传统文化的创新以此使其成为复兴中华民族的重要内容。从群众文化特点分析,具有明显的独特性、民族特征、地域特征以及共同性等,其在不断建设发展过程中表现极为强烈。在实际建设过程中群众文化本需要充分利用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制度文化以及物质与精神文化等内容。其中物质文化为群众活动建设的基础,而制度文化则具有中介的作用,能够将群众的行为规范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如同古人所说“大江流日夜,波澜动远空。”在历史文化的不断推进过程中,群众文化建设活动只有注重与传统民族文化的结合,才能如同江河一样奔流不息,传承的同时做到与时俱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保持永远绚烂。
二、民族文化的传承是群众文化建设的必然途径
提及传统民族文化艺术,需对文化的概念进行分析,其具体可理解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能够将社会经济形态与政治形态充分反映出来,因此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应注重发挥文化的功能。而具有明显时代烙印的民族文化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其体现的时代特征与民族特征极为鲜明,如传统的民族习俗、服饰特色、忠孝观念以及民间传唱等。许多民族文化在历史不断推进过程中,可能昙花一现,或固化为明日黄花,也可能在内容与形式上被不断革新。但其存在仍具有一定的价值,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其中能够传承至今的历史文化传统都能够影响现今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我国文化艺术之所以绚丽多彩,文化底蕴之所以深厚,主要得益于广大人民群众。换言之,精神财富的创造无法脱离广大群众。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世界多元文化背景的冲击下,单纯依靠传承与保护传统民族文化艺术远远不够,应注重对我国各民族间的多样文化进行整合并不断创新,使其满足时展要求。而能够推动传统民族文化艺术进步的途径便需利用群众文化活动,从我国目前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提倡的“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观念便能说明,传统文化艺术传承与保护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可使群众文化建设中能够融入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促进我国文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是群众文化发展的主要动力
群众文化的建设具有明显的历史继承性,如前文所述,群众文化在以物质文化为基础的同时,自身也保持独立的特征,即使传统经济体制消亡的情况下,民族历史文化依然得以流传。因此群众文化发展中要求尊重民族历史,避免与历史割断。在实际继承文化遗产过程中,不仅包括民族文化艺术内容,而且包括民族文化艺术表现形式。从群众文化发展内容角度,需将对劳动的赞美、纯真爱情的歌颂以及对祖国的热爱思想等融于其中,并保持在传承过程中不断进行充实。而从群众文化活动的形式角度,许多民族文化艺术形式如古诗、戏剧等都是群众艺术智慧的结晶,即使传承至今也未在体裁上发生明显的改变。另外其他许多群众文化形式也仍以原有面貌存在如挂彩灯、舞龙舞狮或杂耍等,都是群众文化活动中深受喜爱的重要内容。但也需注意在民族文化遗产中也包含许多封建性的糟粕如宗教迷信或传统道德规范等,应对其采取批判性的继承方式。而对于世界各民族文化艺术,也需汲取优秀成分,这样才可使我国群众文化活动更为丰富。发展群众文化需要在继承民族文化艺术的同时进行不断的改造与创新。通过除旧布新使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得到不断发展。例如,在群众文化活动内容方面,以舞龙舞狮为电表,其传统文化思想代表祭祀神灵并将邪恶驱除,是封建迷信活动的重要体现,而现今的舞龙舞狮寓意为吉祥如意或对丰收的喜悦。因此,创新过程中应将继承作为基础,而继承需以创新作为目标,这样才可使群众文化的发展避免出现停滞不前的状况。
篇4
民族学生就业困难和民族文化影响有很大关系,民族文化影响民族学生的就业观、社会融入以及社会沟通等,围绕民族学生就业而形成的机制目的在于推进民族学生就业。因此,相关就业工作的展开必须充分考虑民族文化在民族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各种影响,针对性调整工作内容,改进工作方法和策略,推进民族学生顺利就业。
关键词:
民族文化;民族学生;就业
引言
民族学生就业关系着民族社会的稳定和民族未来的发展,但是由于各种因素影响,相对于普通大学生,民族学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为了推进民族学生就业,民族院校、政府采取了多种就业促进措施,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从社会到学校的系统化就业机制。虽然就业机制为民族学生顺利就业提供了多方面的保障和帮助,但从现实运作来看,相关就业机制还可以更加深入和细致,存在一定的调整空间。民族学生就业困难问题的出现除了影响大学生就业的普遍问题以外,还与民族学生的身份、文化背景有密切关联,特别是民族文化背景对民族学生的就业观、思维方式、行为模式、文化沟通等影响较大,对民族学生就业影响较大。民族学生就业机制以民族学生为主体,而民族学生的言行和民族文化密切相关,因此,围绕民族学生的就业机制构建和发展应考虑民族文化因素,依照民族文化对民族学生的影响来调整工作内容和方式方法,才能使相关工作的推进更加具有针对性。由于民族学生就业的重要性,民族学生就业一直是学术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然而,从近年来的研究成果来看,多数研究集中于民族学生的就业现状和就业倾向,以及民族学生的就业心理等方面。虽然以上研究和民族文化有一定关联,但是这些问题更多是以民族学生为视角,且研究的方向往往局限于心理或教育某个单方面领域,而对于促进民族学生的就业机制较少关注,对于就业机制的民族文化关联和适应也缺乏系统梳理。就业机制是民族学生就业促进的重要因素,就业机制的发展与民族学生的就业状况直接相关,下文有关民族文化影响下的就业机制研究不仅可以很好地弥补学术方面的研究空白,同时也有助于就业机制实践上的完善和调整。
一、民族文化对民族学生就业的影响
(一)民族文化影响民族学生就业观
正确的就业观有利于就业者在就业市场合理定位和寻求合适的工作,有利于就业者的价值和市场需求达成平衡,提高就业者的就业成功率,反之,不合理的价值观可能会影响就业者获得就业机会,同时也有可能影响就业者的职业生涯发展。因此,建立合理的就业观尤为重要。就业观源于价值观,价值是一种文化赋予,没有相应的文化支撑,价值意义就难以实现,因此,文化影响价值,而不同的价值取向则形成了不同的思想观念。不同就业观念的形成基于不同的价值观念,各种各样的价值准则和价值尺度使得个体在就业问题的衡量上产生了不同的意识观念。在不同历史过程、社会环境下,少数民族大都形成了其特有的思想文化,不同民族有不同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念从深层次影响着少数民族民众对于事物的理解和认知,包括就业思想在内。部分少数民族化经济观念淡漠,重农轻商,比较看重情感,这些文化特质使得民族学生的就业取向和就业适应难以和大众观念保持一致。另外,由于民族文化等多种因素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就业观念方面还存在一些偏差,就业依赖、不愿或者不敢参与竞争、创业意识较差等就业观念问题较为普遍。少数民族学生在就业观念方面的偏差、滞后使得其在就业形势本来就不太好的态势下更加难以就业。[1]因此,民族文化影响下的就业观念制约了民族学生在就业方面的探索和尝试,从而直接或间接影响民族学生就业机制效果的达成。只有肯定民族文化对民族学生就业观念的事实影响,民族学生就业机制的展开才能具备从实际出发的基础。
(二)民族文化影响民族学生的社会融入
民族学生的就业实质上是一种社会融入过程,而其对社会的融入关键在于民族语言、行为习惯和思想观念等因素。语言是沟通的桥梁,同一种语言的使用不仅可以拉近语言使用者之间的心理距离,同时,也让交流意图的沟通更加便利畅通。反之,由于语言语音语义方面的差异,使用不同的语言往往会形成沟通上的障碍。大部分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语言,虽然大部分民族学生具备一定的汉语水平,但是由于语言交流机会少及对语言的理解因素制约,民族语言仍然是民族学生较为常用的沟通语言,而语言方面的差异自然会使得民族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容易与社会大众拉开距离,从而影响民族学生与就业环境的融入。另外,行为习惯方面的差异往往也会影响民族学生的社会融入,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文化习俗,民族学生的行为习惯和民族文化习俗有密切关联,如回族穆斯林的斋月及饮食方面的禁忌,以及其他民族的自然崇拜和民族禁忌等。在这些文化习俗下,不同少数民族学生大都有自己独特的行为模式和习惯,这些习惯方面的差异往往使得民族学生和周围人群区别开来,特别是在大众文化环境下,民族学生在生活习惯方面的差异往往使得其和周围环境难以达成一致,影响其社会融入。各种民族文化都是一个独立的文化系统,包含着不同的思想观点和意识文化,在不同民族文化的影响下,民族学生大都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这些思维方面的差异和思想观念方面的不一致,往往使得民族学生与其他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格格不入,从而使得民族学生很难和周围人群在言行方面保持一致,影响民族学生对周围环境的融入。
(三)民族文化影响民族学生的社会沟通
根据泰勒的文化定义,文化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下的信仰、思想、意识观念、技能等方面的综合,不同民族文化内涵各有不同,不同民族文化之间以及和大众文化都有一定的差异。文化之间的分歧和差异使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群在跨文化沟通时往往需要面对多种门槛。首先,是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对应。语言主要包括语音、语义和语言搭配等基本要素,在特定文化语境下,不同的词语对应不同的语义。另外,在语言搭配上,每种语言都有特定的搭配规律,种种因素使得民族语言之间的转变往往存在理解上的障碍,民族学生的民族母语背景,使得其在汉语表达和使用方面往往不能游刃有余,影响语言意图的表达。其次,是不同文化习俗的差异。特定文化场景有特定的文化习俗,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语境,在民族文化语境中,存在着不同的文化习俗,以本民族的文化语境理解其他文化语境中的习俗,往往难以真正理解,或者是理解不到位,因此,民族学生在民族文化语境中对大众文化习俗的理解不容易和大众达成一致,且大众对民族学生的文化习俗也是同样感受。文化习俗方面的差异,使得民族学生在和包括大众文化在内的其他文化语境中的人群沟通时往往不能顺畅推进,影响民族学生的社会融入。再次,文化所涉及的领域不同。文化有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之别,也有主流文化和亚文化的对比,同时还存在弱势文化和强势文化之分,在不同环境下所产生的文化形式所涉及的领域范畴也各有不同,如民族文化中的民族信仰在大众文化中便难以找到合适的对应领域,而现代文化的技术领域在传统文化中缺乏对应。[2]文化方面的不同使得民族学生必须进行跨文化的沟通,但是由上可知,民族文化和其他文化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民族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而跨文化沟通方面的欠缺自然会影响到民族学生的就业选择和就业适应。
二、民族文化影响下民族学生就业机制的调整和完善
民族学生就业机制的构建和展开主要是围绕推进民族学生就业这个主题来进行,影响民族学生就业的各种因素都是民族学生就业机制需要改变或调整的方向,民族文化对民族学生就业的影响自然需要就业机制在工作内容和方法策略等方面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完善。
(一)调整工作内容
民族文化是民族学生特有的文化背景,因此,围绕民族学生就业所展开的工作机制需要在普通学生就业工作内容的基础上增加民族文化方面的内容,才能使就业机制更加适应民族学生的需求,推动民族学生就业。从以上民族文化对民族学生就业的影响可以看出,民族文化对民族学生影响主要表现在心理适应、跨文化沟通和文化适应三个层面,因此,民族学生就业机制工作内容的增加主要也表现在以上三个方面。首先,是心理调适方面。民族学生就业在心理方面的问题主要源于以下三点:第一,民族环境和就业环境的差异而形成的心理方面的不适应问题,与民族学生长期习惯的民族环境的自然随意不同,就业环境追求效率和质量,习惯了民族环境的民族学生很容易在就业环境中产生心理不适应问题;第二,民族学生过高的就业期望和现实残酷的就业环境带来的心理挫败感。由于各种因素影响,少数民族学生就业期望要高于现实就业市场的供应,在民族学生就业实践中,很容易因两者的落差而形成心理上的挫败感;第三,民族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因民族身份而积累的消极情绪。虽然国家和政府在各方面对民族学生就业提供便利,但是对于市场主体的公司机构而言,利润才是其最终的目标,在利润驱使下,部分企业主体对于民族学生身份下所隐含的文化素质水平及能力等问题有所顾忌,减少了民族学生在就业市场自由选择的机会,很容易使民族学生积累一些负面情绪。[3]以上心理方面的问题,无论是团队合作、情绪管理,还是交际沟通,实际上都源于社会心理方面的不平衡发展,因此,就业机制对于民族学生的心理疏导可以正常的社会心理为导向,结合民族文化影响,进行有效干预,促进民族学生的就业心理调适。其次,是跨文化沟通方面。随着社会发展,多元文化共存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导趋势,在此趋势下,民族学生的民族文化背景使得其在就业过程中必须要具备良好的跨文化沟通能力才能有效促进就业,因此,就业机制需要着重培养民族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促使民族学生更好地跨越文化沟壑,为顺利就业奠定相应的基础。最后,是文化适应方面。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从民族文化环境中走出的民族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所遭遇的文化思维方面的分歧,往往会影响民族学生的顺利就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民族学生需要否定自身的民族文化,而是要培养其对其他文化的适应能力,这也是民族学生就业机制因民族文化影响而需要在工作内容方面的延伸方向之一。[4]
(二)改进工作方式和方法
从以上分析可知,民族文化对于民族学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思想意识观念;另一方面,是外在行为模式,这两个方面的影响使得民族学生形成了相应的文化特征。民族学生是就业机制展开的轴心主体,民族学生就业机制的展开需要围绕民族学生的文化特征来进行。民族学生的文化特征主要表现在思维方式、沟通特点、行为习惯等方面,因此,就业机制需要根据以上特征调整工作方式和策略。从思维方式来说,民族文化使得民族学生形成了特定的思维方式,使得民族学生在对待就业和就业事宜方面以及选择问题的视角和普通学生有所不同,如相对于普通学生在就业方面对于职业生涯的整体规划,由于民族学生的民族习俗和观念,民族学生相对而言更加着重就业所带来的现实利益和社会地位,而并非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这样的选择固然和民族学生的经济基础有一定关联,但是少数民族根深蒂固的功利学习目的更是促成民族学生如此选择的重要原因。根据民族学生的思维方式,民族学生就业机制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方法策略调整民族学生在就业方面的思维误区。从沟通方面来说,由于大部分民族学生来自较为偏远的民族地区,和外界交流较少,因此,民族学生在沟通方面往往容易产生障碍,缺乏沟通、不擅长沟通、小范围沟通是多数民族学生沟通方面的共同特征。对于民族学生沟通方面的问题,就业机制需要通过选择合理的平台和方式来促进民族学生更多地敞开心扉,扩大交流面,提高沟通技巧,促进民族学生和外界的顺利沟通,从而使相关就业工作的开展更加具有针对性。另外,从行为习惯方面来说,在民族文化的影响下,少数民族学生大都具有特殊的行为习惯,这些民族习惯对于民族学生具有身份区别和文化昭示意义,尊重民族学生的民族习惯,也是对民族学生自身的尊重。就业机制的目标在于推动民族学生就业,但是这种工作机制的展开应以尊重民族学生行为习惯为前提,在此前提下,通过方式和策略方面的灵活改变展开相应的就业促进工作。[5]结束语文化影响个体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而个体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影响个体的就业选择和就业适应,因此,推进民族学生的就业应考虑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背后的文化因素,依据民族文化习惯的就业影响,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调整工作内容或工作方式,只有这样,民族学生的就业促进举措才能对民族学生的就业发挥标本兼有的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刘雪梅.少数民族与汉族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比较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4,(7).
[2]朱金生,徐宏慧.广义虚拟经济与就业增长的相关关系及作用机理[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3,(3).
[3]马戎.少数民族社会发展与就业———以西部现代化进程为背景[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4]朱琳.川西南彝族地区高等院校少数民族学生就业倾向调查[D].西南大学,2008.
篇5
关键词 许真君崇拜;农耕文化;影响
作者简介 李星(1974-),男,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历史与文化学院副教授。(江西南昌330013)
本文为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课题《万寿宫民俗文化资源整理与开发研究》(07FX207)阶段性成果。
许真君是净明道教的创始人,以治水而有功于江西,深受江西人崇拜和敬仰。几千年来,江西人已经把许真君由人向神进行了转化,把他作为江西的地方保护神。这种崇拜活动不但表现在民众的信仰中,而且还贯穿于民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各行各业中都会留下一些痕迹,在农业生产中尤为多一些。江西各地农村流传至今的民间祭祀真君活动、节日庆典、万寿宫庙会等民俗文化是江西传统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是探讨许真君崇拜过程中产生的农耕文化及其在江西人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
一、许真君农耕思想探究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民为本,食为天”、农业为本的传统思想在民众头脑中根深蒂固,影响甚深,我们从许逊所创净明宗孝道的“忠、孝、仁、慈、忍、慎、勤、俭”八字教谕就能略窥一二。许逊提出的“八字”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农耕思想。他要求民众重视生产劳动,勤劳耕耘,提倡生活节约俭朴等。这些思想观念反映出许逊当时不只是追求个人修炼与解脱,还关心世俗,宣扬农学,重视农业生产,强调人们对父母忠孝的一个基本前提是必须有足够的衣食保障,农业生产必不可少。在江西人心目中,许真君神通广大,无所不能,许真君崇尚什么思想,他们就崇尚什么思想,从来不敢违背真君的意愿行事,这也是许真君民间崇拜中的农耕思想之所以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得以长期传承和流行的主要原因。
笔者认为,许真君的农耕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净明道的基本教义思想。许真君主张“忠孝”,教谕民众要衣食父母,克尽孝道,这也是净明道的基本教义思想。许真君一向重视农业生产,他认为,在以农为本的社会,人们将自己辛勤耕种的粮食供养父母,乃是为人最大的孝道;而只有农业生产得到保障和发展,农作物才能有很好的收成,才能保证有充足的粮食孝敬父母,农业生产是根本。由于许真君被江西人看作是神仙下凡,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所想所作所为都是对的,不能有所违背。许真君的这些“重农”思想自然就会灌输到民众头脑中,成为民众的农耕思想基础。二是许真君大力发展农业生产。许逊任旌阳县令期间,重视农业生产,兴修水利工程,实行了不少利国利民的农业生产措施,使当地农业生产才会得到一定的恢复和发展,百姓生活得以安定。邻县民众仰慕许真君的德政而纷纷迁入,旌阳人口一时骤增,足见许真君功绩并非一般。三是许真君致力于水利建设,为农业生产提供基本保障。许真君最大功德,就是对江西及长江中下游水利的开发与建设,的确建有很大的功劳,泽及南方,特别是对世世代代生活在赣江两岸的江西人来说是个最大的恩德,成为不可泯灭的事实。我们从农业生产角度来看,许逊治水必然促进了当地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为农业生产创造了最基本的条件,安定了民众生活。
二、许真君农耕文化的主要形式
正是由于民众对许真君的无比虔诚和敬仰,才能使许真君民间崇拜不断得以发展和升华。江南各地农村地区至今还保留着有关许真君崇拜的农事习俗,庙会、戏曲、剪柏会等农耕文化形式,独具江西地方特色。
1 田间祭祀。每逢到了许真君诞辰、拔宅升天之日等重大节日,各地农民都会举行一些以敬奉许真君为内容的祭祀活动,这些农事习俗一般和农作物生长周期有关,主要是农作物播种、收获之日以及农闲时期。民众在农事生产之前祈求真君保佑,在丰收之时对真君表示感谢,如开朝仪式、割瓜活动、无蛇虎之患等,并祈求真君保佑当地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些农事祭祀活动在后世堪称长盛不衰,沿用至今,在《逍遥山万寿宫志》中均有记载。这些民众祭祀真君的活动在农作物播种、收割等重要时期举行,足见民众对真君的尊崇,充分表达了民众把许真君的敬重之情带到农业生产当中,祈求真君保佑这里风调雨顺,农业丰收,人们生活安康。
2 万寿宫庙会。万寿宫庙会是许真君崇拜进一步发展升华的产物,既有我国古代庙会、市集的一般特征,又有别于一般庙会,具有自身的独特性。每年从农历七月二十日起,至九月初一日止为庙会期间,参加人数多达三四十万人。期间,宫里宫外灯火通明,通宵达旦,人声鼎沸,爆竹声连绵不断,庙会盛况空前。西山庙会最初只是纯属宗教性质的农民祭祀活动,民众感恩于许真君,以进香敬神为主要形式,后来逐步发展成集民间娱乐、贸易交流等综合性的农村市集。各地农民不辞辛苦,跋山涉水赶到这里,就是想在真君面前虔诚地敬上一柱香,表达自己尊重和敬仰之情,同时,希望真君保佑农业丰收。由于庙会的群众参与性很强,多数是各个地区、各个行业自发形成,集中于一时一地举行,人们借此机会在此进行商品买卖、文化表演、技术交流等活动,庙会就变成了民众互通有无,传递信息,交流文化和农业技术的场所。作为一种传统风俗,万寿宫庙会既是地区经济形态的一种表现,又反映了所处地域的文化,集中宗教、历史、经济、文化、艺术等多种社会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汇聚和传播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具有丰富劳动人民文化娱乐生活,促进地方经济繁荣的积极作用。
3 万寿宫戏曲。万寿宫戏曲起初来源于民众朝拜许真君的祭祀活动,后来逐步发展成为各地每年举行祭祀、聚会、庆贺活动的一种需要和风俗时尚。每逢许真君的重要纪念日,万寿宫都会邀请外地著名的戏班来此唱戏,时间多则十天,少则三天,如同乡民赶集一般,人山人海,热闹空前。规模较大的万寿宫,大都建有砖木结构的戏台,戏台多与真君正殿相对,中间就是一块空地,作看戏之用。庙会期间正值江南农村各地早稻收割后不久,人们暂时告别了农业生产最为繁忙的时期,进入短暂的农闲期。此时,秋高气爽,气候宜人,正是农民出外、游玩、看戏的大好时期。届时,附近的农民从四面八方赶来看戏,场面如同乡民赶集一般,人山人海,甚是热闹。人们既可以观赏到许真君不辞辛苦为民治水、不顾生死斩蛟斗孽的剧目,也可以欣赏到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剧种。这种戏曲文化独具特色,内容丰富,既展现了许真君崇高人品和伟大功绩,又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增加了知识,还有利于促进各地文化的交流和发展。由此可见,万寿宫戏台在当地演戏时场面的规模之大,人数之多,实为少见。
4 剪柏会。据《逍遥山万寿宫志》卷之八记载:
“在今露台之右柏,为真君手植,旧传有斩蛟剑埋于其下,识所谓五百年后,若蛇妖复作,以吾植柏为验者即此。”又据《逍遥山万寿宫志》卷之十一记载,许真君当年镇蛟之后,在万寿宫殿前右边种下一棵柏树,并预言:“柏枝委地,吾当复兴,盖谓后世水怪为灾,仍愿化以治之也。”意思是如果柏枝碰至地面,蛟龙会再度为害,给大家带来灾害,他仍然愿意重来收拾妖孽,为民化解这个灾害。“乡人恐其言验,故相传为此会。”乡民害怕柏枝委地引来蛟怪再发洪水为灾,所以在每年八月初,在当地都要举办剪柏会,将当地所有的柏树枝剪短,表示真君保佑。据说乡民原来剪的柏枝离地仅仅为一尺左右,现在剪的柏枝要离地一丈多,反映出乡民祈愿平安的强烈愿望。
三、许真君农耕文化的主要影响
许真君民间崇拜中 的农耕文化是江西地方文化的一部分,影响着江西人的社会生产和生活。它是民众在许真君崇拜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对维护统治阶级地位、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当地农业生产都起到一定的影响。
第一,有利于巩固统治者的统治地位。历代统治者通过推崇许真君,达到统治民众思想、加强封建统治的目的。封建统治者为了巩固其统治地位,对许真君大加尊崇,进一步推动和发展了许真君崇拜。统治者对许真君崇拜加以渲染,目的就是把他们横征暴敛和残暴统治给民众造成的灾难,归咎于所谓妖孽为患,用以逃避自己的罪责,来平息民众的反抗怒潮。为此,他们每年都会到万寿宫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祈求当地风调雨顺、农业生产丰收、国泰民安,以示与民同心,对民众起到感化、安抚的作用,从某个方面来说有利于促进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历代统治者通过祭祀许真君等活动,起到安定民心,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
篇6
关键词:民间民俗文化;群众文化;文化艺术
只有属于民族的文化才是属于世界的文化,将文化推向世界才能保证优秀的民族文化被传承下去,但是在我国的经济建设环节之中,一些原本具有较高文化价值的民俗文化逐渐被新兴文化淘汰,在文化竞争市场,传统的民俗文化并不占优势,无论是年轻人还年龄较大的老年人都对具有现代技术外衣的现代文化更感兴趣,而很多民俗文化受到了影响,甚至难以传承下去,而我国的群众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民俗文化是不应被抛弃的,因此本文对我国的民俗文化的价值以及传承方式进行分析。
1传承民俗文化的必要性
中国的民间文化成长于广袤的华夏大地上,群众基础深厚,中国风格鲜明,受到世界各地人民的拥护与喜爱。伴随新世纪的来临,我们不仅要肩负起保护民族文化的重任,还要将其继续发展下去,传承给我们的子孙后代,这就要求我们在保持多样化的基础上,整合与创新符合生产力与文化发展要求的民俗文化。群众文化是从群众中走出来的,就一定要以服务群众为目标,大力发展群众文化才能将民间民俗文化更好的发扬下去,最终实现传统文化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目标。在我国历史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将民俗文化传承下去不仅仅是对历史的积淀,更加是中华民族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想将群众文化发展下去就要继续保持传统民俗文化在人民群众中的地位,二者相互融合令群众文化具有更加鲜明的特色,还能为我国的社会文化发展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发展群众文化的同时,一定不能忘记群众在这之中占据的重要地位,其对文化的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他们是文化发展的创造者,是文化财富的继承者,所以在发展群众文化时,应该以群众为核心,时刻铭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理念,在传承民俗文化的基础上将更加鲜明的文化特色与时代性充分体现出来。文化活动作为群众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表现在社会文化方面,而且表现在继续建设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中。传统的民俗文化中,群众文化具有鲜明的传统性,在发展过程中就要传承这种民俗文化,并将其应用在文化活动中,从而使群众文化不仅仅带有传统的民族文化特点,更加具有现代化的时代特点。民族的民间民俗文化在群众文化中得以孕育、传承以及发展。同时,传统的文化形式与内容的传递离不开群众文化的支持。很多传统的群众文化,如赛龙舟、泼水节,都是经过一种固定的形态方式继承并发展下来的,经历了千年的演变仍未改变原貌。现如今,新兴的民俗文化正在蓬勃发展,走遍了神州大地,跨过了五湖四海,例如户县、金山农民画,当地农民就是根据传统的雕刻艺术、剪纸与刺绣等相融合再加上崭新的表现手法创造出的艺术形式,目前已经在十几个国家与地区展开巡回展示,受到了各地人民的喜爱。在继承传统的基础的同时,群众文化还会不断创造或衍生出新的活动方式。党和国家对群众文化的重视,整理、搜集、发掘和抢救了一大批优秀的民族民间民俗文化遗产,并使它们焕发出新的活力,不断创新和发展。群众文化具有共同性、稳定性、过程性、个别性、地域性和综合性等特点,也具有激励力、稳定力、约束力和凝聚力等六个方面的作用。群众文化的基础是物质文化,并以制度文化这个中间媒介向人民群众的行为规范渗透,把精神、物质和行为等层面的东西有机结合起来。
2通过传承民俗文化来发展群众文化的方法
如果想要将民俗文化当做群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传播,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实现,首先可以借助新旧媒体对民俗文化进行传播,提升群众对于民俗文化的了解程度,一般民间的民俗文化传输途径比较落后,很多民俗文化的表现需要观众到现场去观看,但是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比较快,很难有时间到现场去看风俗表演,因此可以通过改变民俗文化的传播方式来实现对民俗文化的宣传,可以通过电视播放的方式进行传播,还可以借助微博以及微信等新媒体来推广民俗文化,我国为了应对民俗文化的生存危机已经做出了很多行动,如通过综艺节目以及春节晚会来宣传民俗文化。事实上,民俗文化并不都是被现代人厌烦的小众文化,比如民俗中的“吃”文化,在过春节时,家家都要吃饺子,而我国的饺子已经被成功地推广到国际中,其他国家以我国的饺子为基本形式,进行了改进,使饺子这种具有文化价值的食物获得了新的生命力,另外,与之相类似的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在现代社会呈现的方式也越来越丰富多彩,商家不断对其呈现方式进行翻新,我国的不同地区的呈现方式也存在差异性,而这种差异性也使传统民俗食物成为网友在新媒体上的热议话题。这种传承民俗文化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创新来实现的,创新同时也是民俗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如果民俗文化一直保持原有的形式,不作出改变,是很难在新时期以及新的社会中获得发展的权利,只有保证民俗文化不断创新,才能不断发展。为了使民俗文化在群众文化中发挥更大的价值,相关人员还要以辩证的眼光来看待民俗文化,因为民俗文化既有积极的方面,同时也存在消极的一面,在传承时,需要对其进行消极的部分进行剔除,使其成为真正的新型群众文化。
3结论
我国的民俗文化内容十分丰富,但是传承的难度比较大,这主要是由于民俗文化的物质价值比较低,现代社会中的人,尤其是年轻人,处于生存与发展的需求,具有更强的功利心,对于物质价值相对比较低的民俗文化的接受程度较差,不仅导致民俗文化的追随者逐渐变少,更为严重的是,一些民俗文化甚至由于后继无人而难以传承下去,我国的文化部门应当对民俗文化加大重视,通过政府的力量来使民俗文化从小众逐渐走向大众,使其逐渐成为群众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
参考文献
[1]杨玮.浅谈我国西部贫困地区民间民俗文化的发展———以甘肃岷县的传统音乐“洮岷花儿”为例[J].价值工程,2010(35).
[2]孙耀祖.我国民间民俗文化传承发展之我见———以甘肃省通渭县民间民俗文化为例[J].青年文学家,2011(17).
[3]杨开颜,江丽瑜.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民俗民间艺术[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5).
篇7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民俗文化的国家,《管子·正世》中记载:“古之欲正世调天下者,必先观国政,料事务,察民俗,本治乱之所生,知得失之所在,然后从事。”这里的“民俗”即指民众的生活、生产、风俗习惯等。“文化”是“人文化成”一詞的缩写,出自《易经》:“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也就是说文化一旦形成,便可“化人”。民俗文化,即是民间民众的生活、生产、风俗习惯文化的统称,这样的文化还具有一定的教化功能。语文教科书作为人文教育的载体,其中蕴含着大量的民俗文化资源。通过了解这些民俗文化,可以使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并增强民族自豪感。那么如何将民俗文化渗透到阅读教学中,就成为了语文教师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下文从“研究教材,树立弘扬民俗文化意识”、“深入课文,挖掘民俗文化内涵”、“开发资源,推进民俗文化教育”三个方面来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研究教材,树立弘扬民俗文化意识
2011年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教材编写建议中提出:“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传统,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感情。”[1]基于课标的要求,初中语文教材在选篇时就注重选择一些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的文章,比如我们较熟悉的《安塞腰鼓》、《云南的歌会》、《端午的鸭蛋》等等。通过阅读课文就能了解到陕西省的传统民俗舞蹈、云南历史悠久的对歌习俗以及高邮端午的种种风俗。编辑者话语中也蕴含着一些民俗文化,比如《端午的鸭蛋》课下注释中的“五毒”:说法不一,一说指蝎子、蛇、蜈蚣、壁虎、蟾蜍五种毒虫;《吆喝》中的“大鼓”:民间曲艺的一种,用韵文说唱故事,以大鼓、板、三弦等伴奏。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民俗文化,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中蕴含着如此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因此在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时首先需要教师研究教材,树立弘扬民俗文化的意识。
例如在教学《云南的歌会》这篇课文时,教师应先对整个单元做一个了解,本单元属于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同处于这个单元的另外几篇课文分别是《端午的鸭蛋》、《吆喝》、《春酒》、《俗世奇人》。这个单元介绍了端午的各种风俗习惯,农历新年里的风俗禁忌,还有“春酒”、“会酒”这一弥漫着浓浓人情的习俗。学习此单元,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了解和关注各地民风民俗文化,开阔视野,增强民族自豪感。在进行教材分析时,教师应有意识地研究编辑者的话语,比如《云南的歌会》这篇课文的文前导语是这样说的:“在云南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每逢集会或节日,人们聚集在一起,即兴歌唱,互相问答,游戏传情。这种古老的歌会形式,蕴含着浓郁的民间文化气息,自然引发了作者浓厚的兴趣与由衷的赞赏。”通过研究编辑者话语,教师明了民俗文化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就要有对这篇课文所蕴含的民俗文化进行弘扬的意识。
二、深入课文,挖掘民俗文化内涵
教师不仅在备课之时研究教材,树立弘扬民俗文化的意识,还要在课堂教学中深入课文,挖掘民俗文化内涵,使学生充分感受文化魅力。下面是《云南的歌会》一个教学片断:
师:我们已经看过了大型原生态歌舞《云南映象》了,那看过之后相信大家都被这位来自云南的舞蹈艺术家那美轮美奂的舞姿征服了,如果你也来自美丽的云南,现在需要你向大家展示云南的民俗风情,那么你会选择这篇课文中哪一幅画面来展示呢?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老师引导学生讨论要始终围绕:哪一幅画面最适合展示云南的民俗风情以及选择这幅画面的理由。
(前面两组汇报省略)
师:好的,接下来我们听听选择第三幅画面的小组理由又是什么呢?
生1:“金满斗会”,场面盛大热闹,参与的人较多。
生2:村寨传歌不但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而且他们传歌方式是由老一辈唱下一辈听学,这样一代一代往下传,而且是整套整本往下传,可见其具有悠久的历史。
师:大家说的对,最后一个画面写出了“村寨传歌”的空前盛况,参加传歌的人络绎不绝,有摆小摊卖酸泡梨的、城门边挑水洗衣的、打铁箍桶的工匠、小杂货商店的管事,有乡村土医生和阉鸡匠、赶马女孩子,还有卖针线花样的老太婆。这些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社会地位的人,都能参加到歌会中来,可见歌会已经深入云南人的生活里。云南人民将它们广泛传唱,不断继承发扬,我们也不禁被云南人民乐观向上、热爱生活以及对文化生生不息的传承精神深深地感动。同时也希望同学们能够下去查阅资料,看看我们的民族又有哪些民俗呢?下节课各小组来进行汇报。
在这个教学片断的设计中,教师先让学生分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找出他们认为最合适的一幅可以充分展示云南民俗风情的画面。选择第三幅画面“金满斗会”的小组理由是场面盛大热闹而且参与的人数较多,他们不仅意识到这一盛大恢宏的场面是云南歌会特有的传统活动,还发现传歌方式是由老一辈唱下一辈听学,一代一代往下传,而且还是整套整本往下传,可见其具有悠久的历史。学生不禁因云南人民对文化生生不息的传承精神而感动,由感动而随之引起探索的兴趣,之后通过课外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我们的汉民族又有哪些民俗,从而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开阔视野。在课堂教学中深入文本并随文学习,推进民俗文化教育,感受文化魅力,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该关注到的。
三、开发资源,推进民俗文化教育
在教学中还可以开发一些恰当的图文、音像资源来辅助教学。比如教师在授课时可以借助一些挂图、画报给学生直观地展示云南少数民族的服饰、舞蹈等。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学生需要、音像资源情况,选择合适的音像资料展示内容,比如可以给学生播放云南民歌对唱的一些视频,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创造适当的教学氛围。
除此之外编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的文学作品大部分都是以节选的方式编入,有些课文难免会“断章取义”。因此在进行文本分析时要广泛阅读相关文学作品,分析作品创作背景和作者,这样才能真正地把握“文本之志”和“作者之思”。[2]《云南的歌会》选自《沈从文散文集》,原文的标题是《记忆中的云南跑马节》。通过查阅相关资料阅读原文,还可以了解到云南独具地方性的跑马节。当然在进行这篇课文的教学时,教师还应开发云南民歌的一些相关资源,扩展学生的视野。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在这里民间歌会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他们通过歌唱来表达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来赞美劳动人民,来抒发节日的欢愉等等。而且对唱歌者没有限制,从牙牙学语的孩童到耄耋之年的老人,以及来自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都可参与,而且一个高明的歌手在本民族中是很受尊敬的。云南的民歌不仅备受本族人民的喜爱和推崇,而且对民族文学艺术的发展也有一定的意义。她不仅孕育了少数民族戏曲、曲艺音乐的形成,同时也为戏曲说唱艺术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在立足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善于开发课内外相关资源,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可以促使学生深入理解文本,而且也有利于对民俗文化教育的推进。
总之,语文教学是民俗文化传承最重要的形式和最有效的途径。促进优秀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不仅是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要求,也是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有重要意义。语文教师应积极在阅读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传播民俗文化,以使学生加深对民族文化的了解,更好地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参考文献:
篇8
中国画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民族文化的沉淀和积累,它体现着民族审美的习惯,是一切艺术文化之源。但20世纪以来,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中国画经受着空前的挑战。基于此种形势,必须重新认识中国画的内在潜力,把握其文化内涵,重构中国画审美理想,促使其真正成为当代民族文化精神的承载者和昭示者。如果中国画失去这种深层的民族文化传承和超越,也就失去与世界对话的独特资本,失去中国画的内在元气,因此,必须保持民族文化特色,才能使中国画雄立于大文化之中。当代中国画的未来发展方向,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它会充分体现出民族感情和民族内涵,以多样化的语言形式表现出来,并形成不同的风格。当代中国画在发展的过程中,很明显受到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影响,吸收写意水墨画的特色,并受到中国传统民族思想的影响,体现出较强的民族风格。
二、中国当代绘画对于民族文化中的绘画艺术的借鉴
1.气韵的借鉴
中国传统山水水墨画在创作过程中,最看重的就是要讲求气韵,以达到灵动、形象的艺术效果。中国绘画的哲学思想中,要义之一就是“气韵生动”,它是中国绘画美学中的一大判断标准,而这也正是中西方绘画艺术的最重要的区分标准,是带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绘画美学。在中国,“气”是一种无形的东西,它只可意会,难以言表,更不能用教条礼法加以约束。但是,它又有着强大的维系力,支撑着一定的艺术体系和文化体系,并体现这些体系的生命力。中国哲学体系中包括“气”这一思想形态,强调要加强“中国气息”的元素,以传承中国哲学的精髓,并加以演化,从而改变中国绘画创作过程中的唯西方理论体系至上的传统的思维模式。
2.笔墨手法的借鉴
中国自古以来书写工具与绘画工具是同一的,不分彼此,因而也就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书画同源”的文化共生现象。这种一体化的、共生的文化特色和风格,使得中华民族在审美感知、审美理解、审美评价及审美实践中,都是一体,因而也就促使中国绘画家对于美的认知和评价,是从“书画同源”这一文化共生现象出发的。“书画同源”这一文化现象是靠笔来完成的,主要包括了笔力、笔性、笔格等多个角度的分析和评价。中国传统绘画讲究笔、墨、纸、砚的相互配合。在绘画创作的过程中,中国绘画家往往会选择具有较好的吸水性能和浸染性能的宣纸作为主要的创作基础,一旦落笔,就不太可能会有大的改动。因而画家在落笔之前,会慎重思考和构思,在熟悉水墨的基础上,精确落笔,最后保证有着较为理想的绘画效果。这些都要求中国绘画家有着一气呵成、胸有成竹的创作底蕴和创作才华,以保证创作的灵性和神韵。当代中国画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一些绘画家试图以西画技巧改变中国画,把“中国画”改为“彩墨画”,殊不知中国画源远流长,民族精神的凝聚和民族文化的积淀异常丰厚和精深,最为显著的特征即是中国画所独有的笔墨精神。在当代中国画创作的过程中,融入进传统的笔墨创作精髓和技法,能够使绘画创作具有生动的写意性。如戴成有先生的《金陵十二钗》等人物画很注重笔墨技法的应用,先用类似工笔的形式将人物形象勾勒得很精细,然后在其上泼以大片淡墨,人物与背景浑然一体,使画面不仅具有工笔的精细严谨又有写意的豪放,同时给人如梦如幻的历史朦胧感。
3.诗意化的借鉴
中国传统山水画最为明显的特征之一是富有诗意,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情画意”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说到诗情画意,就会使人联想绘画与文学之间的某种联系。对于这种联系,有一部分学者是持怀疑和批判态度的,认为中国画中的文学现象是中国画的一大弊端,是中国绘画艺术落后的标志。其实,但凡对于西方绘画艺术有深入了解的人,会发现世界各国的绘画艺术都与文艺创作有着诸多的联系,只不过,中西方的绘画艺术与文学联系之间的侧重点不同,西方的绘画艺术与文学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人物故事方面,而中国的绘画艺术与文学的联系,则主要体现在诗词歌赋方面,如中国山水画中所蕴含的“诗意”是世界其他绘画艺术所没有的一个重要特色。
三、中国当代绘画对民族文化传统意识形态的借鉴
1.当代中国画对于触觉、味觉等感知方式的借鉴
西方的审美评判标准是基于视觉、听觉得来的,而中国的审美意识则是建立在触觉和味觉的基础上的,二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以味觉、触觉为基准的审美意识理念构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心理结构。通过深入研究中国美学艺术,可以发现中国美学中经常出现与“品”、“味”相关的一系列审美学名词,这种不同的审美评判标准,使得中国人鉴赏西方艺术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以中国式的审美理念为基点进行相应的考察和研究,去触摸和品读来自不同国度、民族的艺术创作,自然,中国绘画家在进行绘画艺术创作的过程中,也会立足于中国式的审美标准。
2.中国当代绘画对“三大”美学价值———中和美、自然美、禅宗美的借鉴
“中和”是儒家所提倡的美学中心理念,并在中国千年的文明史进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历史地位,时刻体现在艺术创作领域中。如中国历代的宫殿设计中,都会以中轴线为中心,向两边呈对称形式铺展开来,彰显出儒家文化的“中和”思想。在人际关系处理方面,更是注重和谐的人际关系的维护,以“吟咏性情”作为中国人审美心理的一大倾向,使中国诗画朝着抒情达意方面发展。这种抒情达意式的绘画艺术创作方式,对于当代的绘画艺术创作有着深刻的影响。老子所创立的道家学说,对于中国的传统民族文化也有着极为重大的影响。老子提倡施法自然,这一点与儒家人为的“中和”之美,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儒家所提倡的是父权体制下的施政理念,而道家所提倡则是天地万物于一体的自然而然的生存之道,以“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的母性原则作为万事万物发展的一个基本性的礼法,以顺应事物的自然成长为基本的处事原则。在文艺创作中,书画的拙笔、诗词中的拗体、戏剧中的各种奇特结构、园林中的怪石,都体现出一种刻意打破和谐的人际关系、坚持平淡中的奇怪标准,以无端崖之辞等放荡不羁的形式,获得了奇妙的怪异之美,中国艺术因而也就形成了不同于其他民族的异样的美。禅宗美学最大的美学哲理是“悟”和“圆满”。李叔同对于禅宗美学的发展贡献极大,他提出了“华枝春满,天心月圆”的顿悟境界,综其一生得出“悲欣交集”的人生感慨,表达了自己既悲悯众生,又欣喜觉悟的复杂情感。这些传统的民族文化,对于当代中国画艺术家而言,所产生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生活在有着千年文明史国度的中国绘画艺术家,是很难摆脱这些悠远的民族文化的影响的,而当代中国画要想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也必须植根于中国悠远的民族文化历史传统中。
篇9
一、作为消费文本的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形态
( 一) 封闭神秘的历史元叙事被打破
民族艺术脱胎于宗教,母题即表现为对神灵的崇拜或自然图腾。舞蹈仪式成为族群文化的外在体现。原始、质朴的文化场域, 使其具有相对的封闭性、神秘性和保护性。千百年来,民族文化以群落展开,并受到传统农耕方式等因素的制约,已经慢慢形成相对稳定的形态。德裔美国哲学家、符号美学研究者苏珊朗格认为,原始人生活在一个由各种超凡的神灵主宰的世界里,这些超人或尚未发展成人的生灵,那些具有巨大魔力的神灵鬼怪,那些像电流一样隐藏在事物之中的好运气和坏运气, 都是构成这个原始世界的主要现实。一切艺术创造的巨大推动力正是源于内心对现实强大的敬畏。祭坛、旗杆、神庙,作为象征仪式的文化符号, 共同围建出一个被神秘力量所包围和控制的领域。人类学家泰勒认为,跳舞对于我们新时代的人来说可能是一种轻率的娱乐。但是在文化的童年时期, 舞蹈却饱含着热情和庄严的意义。蒙昧人和野蛮人用舞蹈作为自己愉快和悲伤、热爱和暴怒的表现,甚至作为魔法和宗教的手段。传统意义上的民族舞蹈,正是依靠内在灵动、神秘、自然的原始文化内涵, 展现着仿佛受魔法控制般的神圣和庄严。民族舞蹈脱胎于宗教仪式,也是展示民族艺术母题最初的途径。在全球化语境下,机械和复制带来的量产,满足了消费时代所需。民族歌舞为大众文化的传播实现了更多灵感来源, 广西壮族歌舞《刘三姐》、武陵山苗族《龙船调》当地自然资源被开发为旅游资源, 结合歌舞艺术,包装贩售成文化工业产品,转化为大众文化消费的组成部分。异域风情的陌生化处理,使得苗族、壮族、土家族等传统民族文化脱离母体叙事,脱离原有的生活美学经验获得审美的享受和感官的愉悦。又比如彝族打歌, 歌唱内容是表现人们盘山绕水穿树林的整个过程,踏跳的风格动作语义包含其中; 纳西族东巴跳绶带鸟舞,内容是绶带鸟用长尾巴从水中救起祖先的过程, 用攀藤登山和溜索过江的形象进行表现。为适应迅速快捷的生产模式,创作者会割裂仪式过程,造成母题的变异。文化形态相互之间的矛盾, 导致民族舞蹈艺术成为大众文化的元叙事、母题、原型, 遭遇大众文化的反叙事。罗森贝格早期在研究大众文化属性时提出,它最大的不足之处是单调、平淡,而且庸俗,容易在富裕生活中沦落为诱惑和孤独感。加上科技的迅猛发展,借助大众化媒体,虽然暂时得以克服, 但它却极大降低了文化的标准,最终加深人们的异化。
( 二) 技术手段为媒介的文化生产方式
新世纪的市场经济构成了文化生产输出的全新环境,正悄然改变着人们生活。现代技术的迅猛发展,带来花样繁多的技术工具和媒介载体,民族的饮食、服饰文化等都被包装成消费产品进行输出,并伴随大众文化形式的不断衍生和变异。所谓大众文化是工业化技术和商品( 市场) 经济条件下产生的,通过各种文化形式反映大众日常生活实践、观念、经验、感受, 借助于传媒系统在社会大众中广泛传播,适应社会大众文化品味、为大众所广泛接受和参与的通俗性文化活动及其成果。 置身其中, 民族传统艺术所包含的特定文化属性 ( 族群和地域文化) 已被卷入一场商品化的运动中, 对民族艺术的存在、发展、传承带来一定的影响和改变。传统文化的内在本质在于自然传承和积淀, 是在固有条件下受本民族生存方式和整体文化的深刻影响, 积累并凝聚了来自民族内在情感、生命的感悟、自然精神的集合下的智慧结晶。因此, 这种艺术的生产方式是一种无需计量劳动时间的创造性生产。它最大的特点是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的承载,不受市场需求和利润的支配。而在今天, 过多的商业性生产造成的大批量复制会破坏艺术本质,致使原先的文化基础被瓦解, 原有深厚的人文内涵也失去意义。《印象刘三姐》作为首部实景山水演出, 也是漓江山水的核心工程,舞台铺设 90% 的绿地, 动用最大规模的环境艺术灯光及烟雾效果, 人为打造山峰、水镜、烟雨、竹林构成地域自然环境,及至造成了所有的技术手段远远超过了艺术本身传达广西地区壮、汉、瑶、侗等民族喜歌善唱的传统文化。大众文化理论家麦克唐纳在考察民间文化时提出: 民间艺术从下面成长起来。它是民众自发的、原生的表现, 由他们自己塑造, 几乎没有受到高雅文化恩惠, 适合他们自己的需要。大众文化则是从上面强加的。它是由商人们雇佣的艺人制造的; 它的受众是被动的消费者, 他们的参与限于在购买和不购买之间进行选择民间艺术是民众自己的公共机构, 他们的私人小花园用围墙与其主人高雅文化整齐的大花园隔开了。但是, 大众文化打破了这堵围墙, 把大众与高雅文化贬了值的形式相结合, 因而成了政治统治的一种工具。
二、作为消费文本的民族民间舞蹈的审美特征
民族舞蹈文化作为民族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具有民族文化属性的烙印,具有地域性、仪式性、历史性的审美特征。在艺术人类学语境中, 民族艺术凸显为指向族群部落的发生、发展的历史文化,以及聚焦特定的地域文化记忆的样式, 它更强调反映的是一种特殊的生产生活方式下的人类精神活动。如今,一方面专业精英把感性淳朴的生态经过提炼,使之雅化 另一方面,快速迅猛发展的大众文化成为商品秀。民族艺术的即兴表演又象征性地完成了一次由雅变俗的过程。传统民族艺术处于一种被选择与被改造的地位。面对消费环境,商品经济时代下的民族舞蹈的审美趣味逐渐转变为景观性、舞台性、娱乐性的现代样式。民族舞蹈也在相当程度上变成审美化的消费文本。
( 一) 从地域性到景观性
从地理学意义来看, 景观被定义为地表景象,指某一种类型地理区域单位的通称,如城市景观、森林景观等。从文化学意义来看,景观一词最早起源于欧洲,在《圣经》里指代圣城耶路撒冷的总体景致( 包括城堡、宫殿、寺庙等) ,它的词源具有视觉美学的含义; 从艺术学意义来看,它被艺术家作为表现和被表现的对象。中国幅员辽阔,民族类型多样,地区自然环境差异显著, 有独特地域中的形成的劳作方式,进而影响其精神活动的生产方式,呈现出多样的民族舞蹈风格。如今原本作为生活方式的传统艺术受到大众文化逻辑的钳制, 从特定族群的生活方式慢慢演变为供人观看的景观。人们足不出户可以从电视、电影、手机、杂志、书籍领略民族自然地理风貌,甚至受消费观念的诱引消费旅游艺术,致使市场批量制作出一系列印象舞蹈景观舞蹈等。当代消费社会中的旅游, 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大众的一种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美学追求。其最大的特点在于暂时脱离已有的生活美学经验, 以走近和欣赏异常、异我为主要美学旨趣。而要在短时段内完成这样一种审美体验, 民族艺术便首当其冲成为最佳审美对象。民族地域性的自然环境, 通过技术将传统景观搭建为虚拟景观,揭示出从真到假的本质转变。旅游经济诞生出文化符号的转义民族风情园、民族村、民族艺术园、民俗园等,舞蹈成为艺术种类中最易被大众接受的形式, 在资本、旅游、市场、媒体力量的交织影响下,成为主要卖点。脱离传统地域文化的根基, 其实质正是去生活化的表现。从艺术人类学的视野来看,去生活化意味着彻底去掉了传统舞蹈的文化特质作为特定族群的生活方式, 作为在特定地域历史场域中与特定族群生活紧密相关的日常文化。而纯正的舞蹈风格正是基于民众日常生活的实践。继张艺谋《印象刘三姐》之后,无独有偶,2010 年陈凯歌的《希夷之大理》, 投资两亿元打造千年历史文化积淀的古城大理风光。这部充斥着大手笔、大制作的大团队,将云南大理民间流传的神话母题进行故事包装,搭建出具有高科技水平的大型梦幻民间神话剧。剧场坐落在苍山洱海之间,占地 200 多亩,由立面和缓冲面构成中心表演舞台, 假山、湖面、绿树、天空围成自然生态空间,高空之上还架有雾森水幕形成全剧的设置。其结果一方面,大规模的演出投入换来丰厚的经济回报; 另一方面,也造成对原有生态环境破环的隐忧。据悉,修建剧场以后,为保证水的正常供应,附近村庄的灌溉受到影响。景观化就是对民族艺术原本存活方式的遮蔽, 是对特定族群文化生态的强行破坏。 但商品社会消费文化逻辑的强烈张力, 景观性依然与集体的经济利益相连,具有难以彻底消除的现实性。
( 二) 从仪式性到舞台性
从社会整体来看,作为消费文本的民族舞蹈的审美特征表现为地域性向景观性的转变; 从艺术人类学的视野来看, 作为消费文本的民族舞蹈的审美特征表现为从仪式性走向舞台性的转变。舞蹈作为以视觉为主的综合艺术形式, 视听特点和强烈的形象化成为宣传的卖点。舞台化作为一种消费文本制作方式或者消费文本形式, 是将民族艺术的各种艺术符号进行集中、加工、整合和包装的过程或结果。根据表演形式的不同, 可以将其分为几种类型: 第一,各旅游地搭建的民族艺术展演; 第二,现代传媒手段下的电视晚会; 第三,各地区打造的民族文化节。作为消费文本的民族歌舞,剧目种类繁多、琳琅满目, 水平良莠不齐。例如: 《云南映象》《丽水金沙》《蝴蝶之梦》《梦幻云南》和《彩云南现》不同类型最终的本质都具有相似性, 究其根本在于民族艺术失掉赖以表达的语境。去语境化就是剥离民族艺术的文化背景和规则,只是对民族艺术做出静态性的抽取和截取。仪式是日常生活的压缩,是对常规生存的一种模式化。舞蹈作为艺术之母,就是指它最早以艺术方式存在于人类仪式的流程中,仪式的每一个环节都环环相扣,按逻辑顺序构成完整结构,并且每一个环节不能缺少和遗漏。其严密的文化逻辑, 正是传统民族歌舞进行叙事的表达方式。作为消费文本的舞台化表演完全不顾及特定环境和具体要求, 仅凭舞台效果制定新的结构规则将仪式从其具体文化语境中进行悬挂式抽取,并且所抽取的仅仅是仪式中那些可观性强、视觉冲击力大的要素。而至于进行该仪式所需的特定时空、仪式主持者的心理感觉、参与者及其心理等这一切都完全除抹掉。杨丽萍的《藏谜》,即从场景、演员、服饰、道具方面极尽可能贴近原汁原味的地域风格。舞台上彩色经幡林立,从藏区运来的青稞散发着独特的香味, 琳琅满目的佛像把剧场映照得熠熠生辉,巨大金色的转经筒,色彩斑斓的唐卡,藏风浓郁的石墙、木桩、嘛呢石也处处可见,还有变幻多端的灯光、巨大的多媒体影像,以及那些夹杂了对白的情景性小剧舞蹈以及围绕舞蹈本体的辅助手段都成为一种为舞台需要的创造。由此,艺术化符号的铺设以及消费者对民族特质的艺术性想象达成一致, 在满足大众审美需求的同时,舞台表演成为一种超越文化边界进行的审美共享的消费文本。
( 三) 从历史性到娱乐性
作为消费文本的民族民间舞蹈,通过绚丽灿烂的景观化处理,加上舞台化鲜明活跃的形象,更加突出并指向了其消费的最终目的: 娱乐性。此处,娱乐并不等同于传统民间舞蹈的自娱,而是指向消费性的娱乐。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受消费目的驱使,进行娱乐化生产的基本条件是: 以娱乐化的能指和所指作为建构消费文本的基本准则,以娱乐化的文本结构显示民族艺术自身娱乐化的特质, 以娱乐化的符号堆积感召消费者的娱乐化情绪, 以娱乐化的运作方式营造娱乐化的氛围, 从而实现民族艺术于消费社会中的审美文化功能。这一切完全符合大众文化的消费心理, 而民族民间舞蹈反映世俗生活的特点正助长了民族艺术娱乐世俗化的进程。例如,《藏谜》中为加强娱乐性加入流行元素。扮演牦牛的演员街舞,看到主人失魂落魄的样子, 一头牦牛唱起流行歌曲你是我的玫瑰你是我的花,随即又遭到数落: 好好的民歌不唱,唱什么流行歌曲?情节互动中又带有讽刺意味的调侃, 增加演出观赏的趣味。因此这一创造行为, 是基于消费文化对民族艺术的人为制作,离开历史文化的主体而从属于大众。娱乐化的民族艺术是一种丧失意义的形式组合, 是能指大胜利后诞生的供他者进行审美想象的外壳。以杨丽萍《云南映象》《藏谜》一类为代表的现代民族民间舞台化表演,是大众文化方向的一支, 区别于精英文化而表现出强烈的时尚和娱乐性质。可以说是对历史的一种创造性解释或是舞蹈中的现代形象。对民间和传统,过去强调批判地继承或是在继承中批判,现在强调在继承中创新。虽然对待艺术创作的可有不同态度,但终归都离不开对民族民间舞蹈历史的静心研究,沉淀下来的才最接近于文化本真。
三、作为消费文本的民族民间舞蹈的审美影响
作为消费文本的民族民间舞蹈,属于大众文化,其创作和审美趣味受消费者和市场因素的主导。这一类文化与精英文化、主导文化、民间通俗文化形成复杂的关系并受其影响。一方面,大众文化是众多文化类型中占据文化市场的主力; 另一方面,大众文化也为其它文化的发展提供新的路径和发展机遇,通过吸收有效资源,借助大众文化的创作方式、媒介方式、商业市场来寻求发展。因此,大众文化具有的重要力量可以发挥最大功能,其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已成为民族艺术特别是民族民间舞蹈发展的必然趋势。
其一,创作自由与艺术规律。大众文化兴起于中国社会的转型期,伴随适应人类娱乐消遣的精神或感性需要发展起来。它区别于精英文化、主导文化和民间通俗文化,不以思想性、现实性和社会性为目的, 它消除了艺术与非艺术、审美和日常的界限提倡一种多元共生的民主精神, 它主张自由、宽容,尤其体现在少数民族艺术; 它在民众中产生, 它本身就保持着多元和宽容的精神。由此,它为民族民间舞蹈的创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也打破了传统与现代的壁垒,作品创作必然追求接地气的效果,以便亲近大众。而创作的自由受到艺术规律的制约。作为研究文化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法论,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提出: 人类文化作为社会存在的反映, 是特定时代人类物质生产活动的精神体现, 它是一种特殊性的生产活动即精神生产活动,形成了特殊的生产方式。遵循历史唯物主义发展观, 创作者要探索文化生产方式的独立性和内在规律。如 20 世纪 80 年代到 90 年代, 以张继钢的《黄土黄》《俺从黄河来》《一个扭秧歌的人》《好大的风》等为代表的一系列作品, 充分挖掘民间舞蹈的表现力,以强烈的黄土文化的色彩,营造出独特的审美意象,讲述了黄土高原人的悲欢离合,深刻关注了中国农民的生存意识和生命意识,这种深厚的民族文化情感, 实现了超越于舞蹈形式审美之外的民族文化的审美。进入新世纪以来, 《云南映象》《藏谜》《印象刘三姐》《希夷之大理》等创作,在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更要认真耐心地去研习并传承民族艺术,除创作者以外可以加入更多文化自觉的人士,让创作价值观重归母体,体现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总而言之, 文化活动视为意义的生产和接受 ( 消费) 的动态过程,一个生产和消费现象, 这种特殊的生产消费活动有它自己特有的发展规律。
其二,元素运用与现代媒介。具体到文本运用的元素和媒介来看, 体现为作为消费文本的民族民间舞蹈的修辞策略。所有的文本都存在着一个虚构的维度,所有文本都建立在意义和在场的置换之上。而修辞恰好就是当事物不在场时用来界定该事物的常规性元素。消费文本的民族民间舞蹈最大的修辞策略体现在拼贴、复制、挪用和炒作。现代媒介依靠资本投入、技术投入实现叙事情节或氛围的推进,强烈地导致去语境化带来的对传统文化认知的陌生感和疏离感。《藏谜》《云南映象》贵为怀有一份严肃的情怀, 但仍不可抹去它们共同体现的广告效应,以及提出原生态术语的大众化影响。这一系列消费文本的作品推出以后, 其直指的关键和核心都是在探讨艺术家面对民族文化的态度,态度直接决定选择怎样的技术手段,尤其是在市场上已经具有一定知名度的舞蹈创作者。这种影响为创作带来的困难是巨大的。实质上,作为消费文本的舞蹈创作必然受到文化市场、大众审美趣味、公司经济利益的追求等因素的影响,甚至主导艺术创作。进而艺术家就难以遵循艺术规律,也无法真正保证自身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最后还会影响到社会大众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作为消费文本的民族民间舞蹈从精英文化、主导文化、民间通俗文化的圈层走出来, 以收视率和上座率作为衡量标准,而不是以艺术的独特性、社会性、哲理性去评判,那么舞蹈的审美趣味和独立品格必然会被削弱和蚕食。
篇10
关键词:中原;民俗文化;娱乐化;体验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8-0161-01
一、中原民俗文化传承亟待创新的形式
民俗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广大民众所形成的长期的生活习惯,这种习惯在不断的约定俗成中总结、创新、演绎成时代世代相传的生活文化。民俗集中体现着这一地域的传统文化,承载着当地居民的文化心理,传统文化与民众的文化心理伴随民俗的传承不断地强化。我国地域幅员辽阔,区域地貌及生活习俗差异较大,且历史久远,因而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中原地区民风淳朴,文化底蕴丰厚,民俗文化种类繁多,经历千百年变迁形成了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独特风情。伴随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发生了极大变革,不少民俗文化缺乏活力,有的甚至濒临消失,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如何在继承传统的前提下进行发展与创新,是目前中原地区民俗文化亟待解决的课题,需要创新的思路和策略。
二、娱乐化体验传承中原民俗文化的可行性
著名的未来学家格雷厄姆.莫利托在《全球将出现五大浪潮》一文中指出,“人类将走过信息时代的高峰期而进入休闲时代,休闲将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休闲消费的角度看,人们正处于从传统以维持生存为主的用品向追求文化精神产品的转型期。现代人的消费重点已经由购买有形商品转移到无形的能够感觉舒适和快乐的服务,从花钱买东西到花钱买“感觉”。劳动与积累不是目的,只是消费的手段,享乐才是根本。“人们在休闲、消费和感官满足中接受了新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娱乐休闲经济是一种体验型经济,突出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强调低代价、高效益,以无形资源代替有形资源,是人与自然、物质与精神财富相协调的和谐经济形态。以娱乐化体验的构建为核心的营销模式,是以满足人性回归为出发点,不仅能有效地满足人性的需求,同时也是企业拉近消费者距离的有力手段,为民俗文化的传承提供了创新的视角。
就民俗文化而言,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呈现出两种不同的态度和发展趋向:一种是作为文化遗产来对待,注重其原生态、原汁原味,强调文化生态平衡;另一种则是将民俗文化视为一种活的文化形态,强调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强调借助新的文化形态和现代传媒方式促进民俗文化的发展。后者本身就是将民俗文化以文化形态的形式构筑的体验形式。经济文化技术的变革对人们生活模式产生重大影响,作为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资源若能在结合自身优势特点的基础上,根据人们娱乐休闲需求的变化进行创新营销,通过开展多层次的体验模式,通过为消费者创造独特的娱乐式体验来塑造、传播与提升我省民俗文化,会为其注入新的活力。
三、中原民俗文化的娱乐化体验研究内容
本课题试图以中原具有特色的民俗文化资源为具体研究对象,从娱乐化体验的视角下,探索传承民俗文化的创新型途径。结合中原地区的民俗文化特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们的娱乐休闲需求,将娱乐化传播、体验营销等理论的作用机制、传播方法应用其中,针对性的得出科学、可行的建议,以期实现“以娱乐构建体验,以体验传承民俗”的传承中原地区民俗文化的基本构想。
(一)研究方法
1.理论研究。本课题研究综合运用传播学、市场营销学、大众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进行多学科的综合交叉分析与研究,梳理出娱乐化体验营销的相关概念。通过查阅著作、相关研究论文、统计资料以及档案资料,从各个理论角度挖掘娱乐化体验营销的模式。
2.文献分析。本文通过对国内相关书籍、期刊、文章等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相关著作、相关研究论文、相关的统计资料以及档案资料的研究,对中原民俗文化的定义、源流、分类从理论角度系统界定。
3.实地调研。通过实地调查积累第一手资料。对现有的中原民俗文化进行客观的分析与归类,根据娱乐化体验营销的核心,挖掘适于文化推广的资源;在此基础上,对大众的娱乐休闲需求的变化及趋势、对民俗文化传播的现状进行调研,为体验模式的构建提供建议。
4.案例研究。本文在论述中以案例研究法为辅助,其一,对众多体验营销的成功案例的分析整理;其二,分析优秀的民俗文化传承的案例。通过对搜集的数据、案例进行分类、归纳和分析研究,得出适于中原民俗文化特点的具有可行性的娱乐化体验模式,为中原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科学、可行的参考建议。
(二)研究思路
本课题选取娱乐化体验营销的视角,研究主题紧扣中原民俗文化传承的核心,形成五大板块:基本概念及关系梳理->中原民俗文化和大众娱乐需求的调研->娱乐化体验对中原民俗文化的价值及作用机制研究->中原民俗文化娱乐化体验模式的构建研究->中原民俗文化娱乐化体验模式的案例实践研究。
1.课题基本概念及关系梳理:
梳理娱乐化体验的相关理论,对娱乐化传播、体验营销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重构并完善“娱乐化体验”的概念,丰富其内涵,对实际操作更具指导意义;对民俗文化的源流及发展状况进行文献调研,形成对民俗文化的整体观。
2.中原民俗文化的实地调研:
其一,对中原民俗文化进行客观的考量和分析;其二,针对目前处于活跃状态的民俗文化调研,分析其优点与特点;其三,针对大众娱乐体验需求调研,发掘适于娱乐化体验发展的民俗文化类型。在实地调研中综合使用多种手段,如拍摄、问卷、观察、访谈等方式全面、深入的进行研究。
3.娱乐化体验对中原民俗文化的价值与作用机制:
根据调研结果,探讨娱乐化体验如何对中原民俗文化的传承产生作用,试图从理论层面寻找中原民俗文化适于娱乐化体验发展的深层原因。
4.中原民俗文化娱乐化体验模式的构建:
依托体验营销的理论、具有影响力的活跃状态民俗文化案例分析、中原民俗文化的特质及大众的娱乐体验需求,构建适合中原民俗文化的体验模式,提出具体策略。
5.中原民俗文化娱乐化体验模式的案例实践:
选取具有普适性的中原民俗文化具体类型,对模式的应用进行验证。
四、民俗文化传承的创新
1.视角创新。将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活的文化形态而非传统的文化遗产为研究视点,发掘它的可变性及传播形态的可能性。
2.思路创新。提出娱乐体验在民俗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机制。
3.方案创新。从大众娱乐体验的视角对中原民俗文化及衍生资源进行归纳和梳理,发掘具有可塑性的视角。
4.理论创新。提出适用于中原民俗的娱乐化体验模式,探索民俗文化传承与创新实践机制。
五、研究价值
从娱乐化体验的视角对中原民俗文化的传承进行探讨,从理论的角度而言较有新意。首先,娱乐化体验是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关注的理论视点,它是基于娱乐化传播与体验营销理论的结合,后者提供可参考的营销构架,前者提供娱乐基因、娱乐元素、娱乐形式以强化受众的娱乐心理需求,目前这个领域的研究尚未成体系亟待探索。其次,人们经济文化生活发生巨变,民俗文化的传承需要顺应时代的变化,用现代化的传播观念、传播方式传承标志着人类发展进程的民俗文化,娱乐化体验满足这一需求。第三,民俗文化有其特殊的性质、文化、历史等因素限制,使得娱乐化体验模式在民俗文化中的应用具备其他行业所不具备的特征。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弥补中原民俗体验营销理论与应用上的不足,对传统文化资源转化的思路也有一定扩展作用。最后,以满足大众娱乐心理及娱乐需求为前提,发掘民俗文化的娱乐功能,是迎合大众娱乐的天性。用娱乐体验的方式为民俗文化注入活力,能够吸引大众的关注和主动参与,为尘封在记忆里的民俗文化注入符合时展的跃动的活力,具有极强的潜力和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美]约瑟夫・派恩,詹姆斯・吉尔摩著,夏业良等译.体验式营销[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5.
[2]埃尔・李伯曼,帕特丽夏・埃斯盖特.谢新洲译.娱乐营销革命[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