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文化范文

时间:2023-04-02 06:21: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乡文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城乡文化

篇1

关键词:城乡;统筹城乡;文化建设

中国一直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大国。在我国,城乡“二元化”问题非常突出。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曾经从经济效率和经济结构两个方面比较中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得出的结论是:“中国现代化至少落后了一百年,国际竞争力总体较低,而且城乡“二元结构”日渐突出。”所谓的城乡“二元化”问题,主要的表现集中在:一个国家的城市经济以现代化的大工业为主,而农业则主要是小农经济;城市具有较完善的现代化交通、通讯、卫生和教育等设施,农村则十分欠缺此类建设;城市人口具有较为充裕和悠闲的消费方式,广大的农民却仍然以温饱等于消费在生活。

长期以来,重庆作为我国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并存的特殊直辖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诸多矛盾和问题,最终都可以溯源到城乡“二元结构”突出这一主要矛盾。重庆市3100多万人口中,农村居民占80%以上,而城乡居民的收入比正好与之相反,为4: 1。有研究表明,重庆和我国很多地区一样,正在从“城乡分割”的阶段(城市化率10%-30%)逐步向“以城带乡”阶段(城市化率30%-50%)过渡。在这个历史阶段,我们对农村的建设主要着力点还是集中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方面。经过直辖十年的不断努力不断拼搏,重庆的农村面貌得到了较大改观,经济建设也有了长足发展,但农村的文化建设相对来说,还是没有得到相应地发展。农村经济是农村人民生活的基础,在生活得到改善的基础上,我们的农村人民必然会增加对文化的需求,而与此同时,文化的存在也会对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所以,在这个层面上,如何统筹城乡文化建设,下好下活这盘棋,就成为了统筹城乡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和课题。

目前,对于重庆的四十个区市县来说,在不同程度上,城市和农村各自的文化建设工作还是存在着自成体系,相对分割的局面。我们能很明显地感受到城市有城市的规章制度,乡村有乡村的风俗习惯,两者之间的融合交流程度还是比较薄弱。为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要做到城乡统筹发展,就必须大力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打破固有的“城乡分割”的思维模式,改变城市和农村各自为营、故步自封的状态,将城乡建设,尤其是城乡文化建设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统筹协调,共同进步。

一、牢固树立城乡文化平等共进的观念

重庆和全国所有地区一样,在城乡文化方面,不仅在文化基础设施和投入上有很大差异,而且城乡文化本身之间也存在差异。这种城乡文化差异很大一部分是经济社会差异造成的,因此在消除城乡文化差异主要是依赖于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只有首先消除经济地位上的差异,才会消除心理上的差异,城乡之间也就不存在根本性的文化差异。当然由于生活和生产方式不同,城乡文化之间还存在着内容上的不同。对于这种不同也要客观看待,有的方面可能有先进落后之分,也有许多方面不存在优劣之分,只不过是由于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不同而创造出的不同文化内容和形式。所以,我们不能认为城市和乡村这两种文化之间,谁是更好的,谁应该被谁取代。

我们提倡的城乡文化统筹,应该是在城乡经济和社会各方面统筹的条件下,通过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可以减少城乡之间在文化上的高低之差。但是不论如何统筹建设,都不需要完全抹杀城乡文化的不同特点。我们进行城乡文化统筹,必须首先确立一个观点,那就是作为不同性质的个体,城市和乡村都不可能取代对方,只是各自以更好的形态存在。

二、让城乡统筹文化建设成为重庆人统一的精神寄托

我们进行城乡文化统筹发展的共同目标,就是要以文化的平等、自由的交流为主要内容,在城乡统筹发展和城乡融合过程中实现主体对自身价值的内在认同,这种主体,要包括城市和乡村两个方面。

我们提倡的文化的最终价值,就在于人们通过文化活动实现对自我生存方式和自我价值的认同。城市与乡村之间由于存在巨大的经济差距,这就造成了广大的农村群众产生对自身价值容易产生否定感,而我们可以通过文化活动,可以在城乡经济融合的基础上,促进他们尽快实现对自身价值的再次肯定。我们应该让城乡文化通过统筹的形式,来融合和开创出一个新的文化体系,在这个当中,城乡之间平等自由交流是关键所在。我们在封闭对立的城乡“二元格局”中是不可能实现文化整合的,因此,城乡经济和社会统筹发展是城乡文化融合的基础和前提,而城乡统筹发展也必将为文化融合提供机会和可能。

三、增强区域中心城市在城乡统筹文化建设中的先锋作用

农村文化深受城市文化影响,文化生活水平和与之靠近城市的距离成正比,以城市为中心呈现出明显的圈层分布。通俗的讲,就是越靠近城市的乡村,其文化建设工作就显得越充分、良好和扎实。

重庆拥有40个区市县,每个地区的中心区域,其实都已经成为了该地区较为发达的中心城市,因此,一方面我们应该把各地乡村的文化建设,主动和与之相对应的中心城市的文化建设接轨,接受和传播城市文化的辐射,开发利用地理优势和文化产业潜能;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利用这些区域的中心城市,让它们充分发挥联结城乡的纽带作用,做带动农村文化建设发展的先锋。我们要加强城乡文化互动,努力缩短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距离,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局面。比如在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城市地区与农村地区的“结对子”活动,互帮互学,互惠互利。文化市场也可以由城市向农村延伸,图书、音像、电影、网吧、娱乐等项目逐步走进农民的生活。要更加自觉地推动城乡文化之间的联动,改变长期以来二者分割的状态,在新的高度实现二者的融合,逐步构建城乡资源共享、人力互助、市场互动、产业互补的新体制、新机制。

四、加大对农村文化事业的投入

我们提倡的城乡统筹,很大部分包括了乡村的城市化建设。而在这个过程中,发展文化事业也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坚持一贯的原则,不断加大财力和物力的投入,使农村文化发展有较快较好的起色。针对重庆广大农村的现状,我们能采取的重点工作可以有:加大投入,建设和完善农村文化服务体系,用健康向上和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占领阵地,逐步提高农民文化生活的质量,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大投入,把村级文化建设作为工作着力点,实现工作重点的下移、文化资源的下移和文化服务的下移,切实加大农村文化建设力度;加大投入,加强农家子弟的学历、素质和职业教育,培养他们成为现代社会的劳动者。

五、建立城乡文化产业链

重庆广大的农村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包括旅游文化、民俗文化、乡土文化。重庆现有世界文化遗产1个,世界自然遗产1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3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2个。象我们都耳熟能详的重庆的评书、“言子”、清音、连箫等地方曲艺形式,象铜梁龙灯、秀山花灯、大足石刻等民间传统文化瑰宝,如果通过充分挖掘、整合、优化、利用好这些存在于广大农村的传统文化资源,除了满足农民自身的文化生活需求外,完全可以进城展演或成为当地宝贵的旅游资源。一方面,对于广大乡村,我们可以用较为繁荣的城市文化进行援助,另一方面,对于经济条件较好乡村,我们也可以通过文化产业的形式,着手规划利用农村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构建文化产业链,以期达到文化和经济上的良性互补,可以真正实现城乡全方位的互动与交融。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在重庆城乡统筹发展建设中,我们要用文化搭起城乡统筹发展的桥梁,用文化筑实城乡统筹发展的根基,就象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文化事业的工作者,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通过城乡文化统筹建设,让文化事业真正成为重庆――“全国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大力向前发展所倚重的软实力。

参考文献:

[l]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

篇2

众多文化产业在北京市朝阳区的“城乡接合部”不断生根发芽。

1999年,当北京万豪天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后称万豪卡通)董事长陈雷把企业从国贸搬迁到三间房乡时,这里只有稀稀拉拉的几家文化企业;而在他16公里外的798艺术区内,破败的工厂大量闲置,几乎无人问津。

15年过去,798成为北京无可替代、难以复制的艺术展览区,而三间房乡则逐步成长为全市的“动漫产业”基地。

尽管前者名声显赫,追随者众多,但在国务院研究中心东方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所(后称国研中心东方所)副所长黄斌眼中,三间房乡具备大都市郊区乡镇的普遍性特征,其城镇化路径的价值尤为可贵。

从798到三间房乡

近年来,张国华一直与798艺术区的商业化进行着斗争。

在这个国内最为知名的艺术区内,随着房租的上涨,艺术家陆续迁出,餐饮酒吧却逐渐进驻,曾经的艺术家聚集地正在变为艺术机构的总部和展览场馆。只有公共设施还保持着原貌:这里没有竖立着的园区地图,每个艺术品工作室都没有门牌编号。逛完一圈后,你甚至看不到一个公共厕所指示牌。

“艺术家们喜欢清静,越难找、越隐秘的地方就越好。”作为798艺术区管委会副主任,张国华通过这些小小的努力,为当代艺术争取可持续发展的空间。曾有出版社希望在北京地图上添加798艺术区的名称,也被他婉言拒绝。

不过,从城镇化角度看,商业机构的进驻带来了更多就业岗位,而部分艺术家转移至更边缘的村落,也推动了当地城镇化进程。“包括后来出现的宋庄,也是承接了798溢出的艺术家资源。”张国华对记者说。

798的成功吸引了全国各地政府前来学习,“高仿版”频频出现,被冠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旗帜。对此,黄斌深感忧虑。

“作为后工业时代的城镇化,798其实并没代表性。国内大多数城市远郊没有废弃厂房,更没有自发聚集的艺术家群体。”黄斌真正推崇的,是在798艺术区东南方向16公里以外的另一个“城乡接合部”――三间房乡。

朝阳区三间房乡,具备所有大都市郊区的共性特征:流动人口集聚,人口结构复杂,利益诉求多元,区域承载力接近极限。而拆迁腾退、回迁安置、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就业保险、土地流转等涉及民生的问题相互交织。

虽然辖区内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颇具影响,这本是文化产业得以发展壮大的“源头活水”,但这些资源并没有促进当地文化产业的起步。当陈雷来到三间房乡时,全乡只有两三家文化企业,而且规模都很小。

改变发生在2003年,当时三间房乡被纳入北京市第二道绿化隔离带,大部分区域被规划成为绿化区域,使得辖域面积窄小的三间房乡发展越发捉襟见肘。由此,乡政府决定利用高校聚集优势,重点发展文化产业。

十年间,三间房乡已经在北京文化领域占据较高地位:万豪卡通动画原创产量接近全市总量的一半;1919音乐产业基地成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认定的国家级音乐基地;北京市影视动画协会则是北京唯一的影视动漫行业管理机构。

让“候鸟”留下

特大城市远郊区一般都会有大学城,能够为文化产业提供发展壮大的“源头活水”,但只有对其加以正确引导和充分利用,才能够形成产业集群。

由于房租便宜、距离学校近,本世纪初,不少中国传媒大学毕业生在这个区域内创业。一台电脑,再租间屋子,上百家文化公司就这样诞生。而“外来户”陈雷正是被这里的创业环境所吸引。

和各地政府对待大部分新兴产业态度一样,时任三间房乡乡长的冯永忠发出“集聚令”,以集约化的产业园区形态发展文化产业,进行有序引导。

2006年,冯永忠先以乡里已小有名气的动漫产业为切入点,选择北双桥村的北双菜市场进行动漫孵化器的建设改造,希望把分散的、办公条件较差的企业集中起来共谋发展,并给予优惠政策。

“当时我们觉得很开心,因为终于有个能与众多同行集中办公、交流的场所了。”陈雷对本刊记者说。

不过,国内很多文化园区以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入驻,虽然开始时很红火,但政策红利释放之后,企业就转投其他园区的怀抱。而文化企业的轻资产特征,更使其迁徙特别容易。这种“候鸟现象”,一直是制约地方文化产业持续发展的难题。

这种情况下,三间房乡用什么方法来留住这群“候鸟”呢?

一般人倾向于从政策的角度寻找答案,比如政府拿出多少补贴、给了多少土地等等,陈雷对此却有不同的解读。

“三间房乡政府对企业的服务是持续性的,总在最困难时候给予企业最实惠的解决方案。”陈雷表示,乡政府会不定期地召集当地企业开座谈会,“2006年,几乎每个月都开会,如今乡里领导也经常来走访,收集大家的诉求。”

在2008年,万豪卡通原有的办公地面临拆迁,而企业的迅速壮大也需要更大的办公空间。当时,万豪卡通一度在总部附近另外租用了5块办公区。陈雷表示,由于找不到合适的集中办公场所,他动了搬走的心思。

当时,有其他区县提供的诱人方案。但就在他准备跟乡政府“辞行”的时候,地理空间并不宽裕的三间房乡帮他从开发商那里争取到一块地。8个月后,分散各处的部门终于聚到了一起。

自万豪卡通的发展逐步壮大以来,多地政府不惜重金“挖墙脚”时有发生。陈雷均一一婉言谢绝,他深有感触地说:“每次遇到困难,乡政府都会适时出现,一事一议,量身服务,这让我感觉在这里发展很舒心。”

从园区到“社区”

即使交通不便,对三间房乡村民而言,四环以内依然是他们向往的地方,原因无非是那里有更多的挣钱机会和更好的生活条件。

如果吸引不了“人”,任何城镇化探索都难以成功。三间房乡的思考是,将当地产业发展好了,村民不仅能够就近就业,并且可以过上与市中心居民同样的生活。

根据这种思路,陈雷与三间房乡政府在园区基础上继续合作:打造“动漫社区”,在居民区里将村民的生活品质与就业问题“一把抓”。

记者走进三间房乡时,第一印象是这里与其他城市城乡接合部差不多:新建成的高楼中夹杂着不少低矮平房,正在施工的楼房和路面,见证着城市化的快速步伐,也让周边有些嘈杂和喧嚣。

但当万豪卡通投资建设的“北京卡通博物馆”映入眼帘时,这里的风景才显得与众不同。博物馆门口的广场免费开放儿童游乐设施,馆内有正热映的电影《变形金刚》的模型在展出。引人关注的是,博物馆里有个特殊的培训班,不少中年人正在这里学习上色、描线等动漫制作的基础技术。

这便是动漫社区的“动漫创收计划”。陈雷介绍说,万豪卡通将选择动画生产中的一些环节,面向4050名社区居民开设相关知识的免费培训。培训合格,便可担任万豪卡通提供的兼职。

“一般人眼中,文化产业很‘高大上’,就业门槛很高。其实不然,文化行业也有大量普通村民可以做的工作,比如制作模型、动漫图片、手工制品。”陈雷表示,现在动漫社区培训每年能为周边培养很多产业工人。

目前,万豪卡通与三间房乡签订协议,为残疾人士提供免费动漫培训,并承诺接收业务合格的残疾人士100%居家就业。陈雷表示,他们虽然在听力、语言、行动等方面存在障碍,但动漫制作在这方面没有太多要求。

不仅如此,万豪卡通还不定期举办以下活动:免费向动漫社区成员开放卡通博物馆的动画影院,定期播映国际国内优秀动画电影;邀请高校和企业的动漫专家在周末开设绘画培训班,对居民进行绘画培训。

不过,动漫社区的这些服务由谁提供?答案是:企业从创意、技术、资金方面为社区建设提供支持,以回报政府对企业发展的扶持。

作为动漫社区倡建单位,万豪卡通不仅无偿提供办公场所和设备,还承办各项创意活动。陈雷表示,“政府支持了我们的发展,我们当然也要回馈社会。”

用地制度创新

用地制度创新,是三间房乡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另一重要举措,深受国研中心东方所所长杨晓东的好评。

过去城镇化客观上依赖土地财政,由政府将土地收为国有进行一级开发,大多“只要农民的地,不要农民的人”,通过“征收-补偿”的形式,一次性给予被征收土地的农民以实物或货币补偿。

这种情况在寸土寸金的特大型城市远郊表现尤为明显。而在征地过程中,一方面,部分地区农民得到的土地增值收益较低,另一方面,农民因土地征收领到一次性补偿款后,因理财观念缺失、就业技能不足而埋下了社会隐患。

“改革传统城镇化的用地制度,不仅成为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共识,更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三间房乡的做法十分巧妙,通过实行土地股份化,有力地推动了这一片区的城镇化进程。”杨晓东说。

“村里出地、企业出钱”,三间房乡让企业直接与村土地合作社合作,共同打造文化产业园区。

在国际动漫游艺产业园项目中,三间房乡允许当地金家村、东柳村、西柳村等地区以集体土地入股方式,与北京信通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成立北京漫园雅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后称漫园雅创),进行集体建设用地的规模化开发和经营,用以发展文化产业。

其中,金家村的农民合作社以集体建设用地入股,占漫园雅创30%的股份,并将在50年后逐步增持,直至70年后达到100%。而信通投资70%的股份将在50年后逐步减持,70年后完全退出。

由于集体建设用地未通过征地等形式,而仅仅是以入股的形式投入规模性开发,因此地价较低。目前,周边区域写字楼租金达到5-6元/,三间房国际动漫游艺产业园预计写字楼的平均租金成本仅为2-3元/。

杨晓东表示,对众多文化类企业而言,低廉的租金成本对处于起步阶段、以创意为核心、地租承担能力较弱的文化产业而言,是最重要的优势之一。

“这一模式还有力地保障了农民的长期利益。按照股份制合作方案,漫园雅创将从项目建设年开始就为合作社社员提供保底收益。而社员作为股东参与园区管理,满足了部分就业需求。”杨晓东说。

篇3

关键词:城市文化乡村文化信息取向影响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117(2014)02-0079-02

长期以来,由于文化教育等公共资源没有实现均等化,形成了城乡二元文化结构。众所周知,文化与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受到文化的感染和熏陶,无论是城市文化,还是乡村文化,无论是主流文化还是地方文化,它们都在推动着教育的发展,带动着时代的前进。然而不同的学生却会对地方文化有不同的取舍,他们的信息取向或是说他们所关注的文化角度不同,获取的信息不同,教育程度也就相对不同。中国一直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大国。在我国,城乡“二元化”问题非常突出。中国由于近代化是在外在入侵压力下开始的,因而从一开始就形成了“现代城市———传统乡村”的格局,城乡之间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1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

在我国,文化早已成为岁月的记载,历史的象征。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的中国也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地方文化。但随着时代的进步,人类文明的不断地发展,我们在教育研究方面,逐渐将地方文化分为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两大类,从这两个方面来探讨文化对于学生和教育上的影响。

首先,城市文化是在内涵与本质上区别于乡村的一种文化。因为城市是人类进步的象征,是发展的核心。城市中汇集了许多对人类文明发展有益的工业、商业、科技和人才。城市的文化丰富多元,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层次性、地域性、综合性,还具有丰富性、辐射性和集聚性。城市文化主要以工业和经济建设为中心,社会管理为导向,在观念上以创新和利益为中心。城市化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商业化的过程,而这种商业化也具有浓厚的城市文化气息。其次,城市文化还表现在居民日常的各个细节上,例如衣、食、住、行等方面。再次,城市中的人们普遍是思想较为开放,对于外界快速更新的知识和信息具有较高的接受率,但受外界信息的影响也较大。城市作为信息的集散中心,信息的更新速度较快,这有助于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最重要的是,城市文化在当代具有三种功能:其一,约束功能,城市文化能够对城市中的人们有一种思想上的约束力,这在于城市文化在他们之间形成的统一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其二,城市文化能加深城市中每个人之间的凝聚力,并且能够激励人们蓬勃向上,积极进取。其三,辐射功能,城市文化因为其本身的特性,能够很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通过各种媒体途径对社会各界产生影响,使社会各界的人们都能够接受这种文化带来的影响,从而为城市各方面的发展带来契机。

乡村文化,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虽然是相辅相成共同为我国的文化锦上添花,但乡村文化还是因其独特的魅力区别于城市文化而独立存在。乡村文化大多是文化沉积的结果,它们用一种能够构成稳定的社会结构和适合自我发展的模式生存着,这其中就蕴含着无穷的文化。乡村中社会结构最大的特点就是其本身能够掌握一种相对的平衡的自洽性。其实,乡村文化就是一个村落发展和演变的过程,相对于处于主流位置的城市文化而言,乡村文化就属于一种边缘文化。乡村文化因其传统和分散的特性而独立存在,它以传统的农业生产为知识形态,以继承、血缘等观念为主流思想。总而言之,乡村文化的主要特点是封闭,因为其自古以来都秉承着自然经济中的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交通闭塞,与外界交流甚少,文化之所以能够形成也主要是依赖于其独特的地理风貌和村民间自然而淳朴的生活方式,在这种情况下,自然而然的就产生一些淳朴而善良的感情,这也是乡村文化核心的价值观。虽然我们不能否认乡村文化确实是存在一些相对落后的东西,一些思想可能会制约着当地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如果要改变这一相对落后的局面,就要从教育方面着手,从思想上真正改变,提升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带动他们的学习动力,从而改变这种相对落后的思想给他们带来的束缚。

2城乡二元文化对学生信息取向的影响

由于城市与乡村文化具有截然不同的特质,因此对学生的信息取向影响也是不同的,首先我们可以来分析两种文化对学生的信息取向的影响中较为积极的一方面,城市文化在物质上表现为交通健全,高楼林立,基础设施完备,商业发达,各种文化也趋于多元化发展,并且具有较为完备的社会保障制度,法律制度和教育制度。在精神文化方面,也因城市人口较多且流动频繁,艺术氛围浓厚,人民的自主意识较强。根据以上几点综合来看,城市学生的信息取向趋于外向化,也就是说,城市学生的信息取向较为多元化,他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取知识与信息,并且获取的信息种类也较多。城市学生获取的信息是与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联系较为密切的,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时代特征,并且这些信息通常是多民族,中西方文化的交汇而成,城市文化可以使学生的情感更细腻、更丰富,通过与他人的接触的方式来获取信息能够增强学生的交际能力,使他们更加自信。

相对于城市文化,乡村文化则在物质上具有房屋低矮,交通不便,与外界联系的通达度也较差。基础设施不完善,市场及经济不发达。从制度角度来看,乡村文化具有部分制度缺失的特征,并且随着人地矛盾的日益增大,资金匮乏,基础设施不完善。但另一方面,乡村文化的历史悠久,虽然与外界的通达度较差,与人交往的机会也较少,但其内部的种族或是血缘关系带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极强的。因此乡村中的学生,信息获取通常是通过一些历史上保存下来的书籍或是当地人民的口口相传,乡村学生在获取信息时,即使途径较少,但他们还是注重获取一些具有民族特色,历史气息的信息,这有助于将地方特色的文化进一步地传承并与时代交融。此外,乡村的孩子们能够有机会去亲近大自然,亲近生活,能够获取更多自然传递给他们的真理,他们虽然没有博物馆或是图书馆,但那里面的信息,全都是来源于自然之中。

根据戴尔的经验之塔,人们获取的经验来自三大类10个层次,很显然,受城市文化影响的学生,其信息来源更多地来自于抽象的经验,而乡村学生的信息来源则多地来源于位于塔的底部的经验,即做的经验和观察的经验。

另一方面,城市人口流动性强,商业和经济较为发达,这也促使了文化的不断地繁荣,而城市中的文化,多是中西方文化的交汇,多民族文化的交汇。学生们在获取信息的时候,途径相对于乡村学生来说也较多,他们可以通过互联网或是手机、电视机等方式来获取信息,而他们对信息的取向则侧重于新鲜和刺激,忽略了这些信息可能对他们的行为、心理和价值观产生的影响,一味地追求走在时代的潮流尖端,而忘却了自己本身的文化,丢失了最基本的价值观。因此城市文化带给学生信息取向的影响有些是不利的,学生在获取信息时应注意文化的辨析,信息的筛选。

乡村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较窄,这主要是因为其闭塞和相对落后的特征造成的,随着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加快,国际化的理念终会影响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处于信息时代的我们,对于信息的更新要有极强的敏感性,积极地融入时代的变革之中去,而不是固步自封地沉浸在乡村文化的氛围中,因此,乡村学生的信息取向会直接影响他们的创新和创业的能力,小农思想和应试教育的形式终会影响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使他们无法融入当今社会之中。

3如何统筹城乡教育的发展

文化是教育的起点,无论是城市文化还是乡村文化,都对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有着深远的影响。为了统筹城乡发展,将地方文化对学生教育方面产生的影响平衡化,我们首先要做到以人为本的发展教育。社会的发展不仅依靠文化软实力的推进,也要以人民的利益为本,以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为长远目标来发展教育。虽然城乡地区的学生所接受的文化影响不同,但在教育发展的大局势下,满足人的需要,在尊重个性发展的同时也要协调全面的发展的目标是不变的。

深入贯彻文化关怀理念,对于城乡文化截然不同的表现形式,我们要以文化为切入点,注重物质发展和文化发展的双丰收。对于城市而言,注重文化与生态的统筹发展,注重中西文化精华的汲取,重视文化对教育的推动力。对于乡村教育而言,在保留其原有的文化以外,也要注重文化与时代结合的重要性,建立健全文化的全面发展机制,与城市文化统筹发展,形成一个城乡均衡发展的生态圈,使城市文化的辐射性带动乡村的发展,将乡村的教育向高品质,全面化发展。

城乡文化的不同源于复杂的历史原因。我们在统筹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城市和乡村不同的文化禀赋特征,既然城市与乡村的文化早已有了鲜明的差距,那么我们在统筹发展城乡教育的时候就不应坚持一条标准化的道路。我们要根据地方文化的不同,来提倡走一条既符合城市学生又能满足乡村学生要求的优势互补之路,尊重文化,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实现同一目标的前提下,促进地方文化之间的交流,使两种文化在交融的瞬间得到文化的创新,从而推动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地方文化承载着地方的思想和精神,然而文化又具有隐蔽性,也可以说,文化的劣质性在影响着不同文化之间的交融,文化的劣质性在影响着各地方的教育,这也是我们在统筹城乡教育发展过程中需要克服的。充分利用文化中的积极因素,进行城市与乡村文化的整合,最终使城乡学生的教育能够均衡发展。

4总结

城乡二元文化对于学生的信息取向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各地文化形成过程中的历史原因,面对差异性的城乡二元文化,我们要用辩证发展的眼光去看待。由于文化的不同,学生们的信息获取方式和学习条件都是不同的,这也充分影响了他们对未来的看法,以及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设立。因此,统筹城乡的教育发展,才能全面的推动社会的进步。

(嘉应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广东嘉应514015)

参考文献:

篇4

统筹发展规划,构筑城乡文化一体化整体框架。荣成市把打造“城乡一体化先行区”发展战略作为促进城乡文化一体化的基础工程来抓,规划构建了“一城、两带、三片区”为框架的现代城镇体系,结合产业分布状况、区域文化特色,按照“整合资源、海陆联动、统筹发展”的思路,确定了打造以海洋文化为中心的蓝色文化品牌,着力构建以城区为中心的休闲娱乐文化、以石岛为代表的海洋民俗文化、以成山头好运角为标志的好运文化、以伟德将军碑廊为载体的将军文化、以铁槎山为依托的宗教文化“五大文化板块”。依托五大板块辐射带动周边镇,实现了镇镇有文化特色,村村有文化归属,人人有文化认同的文化氛围。

实施共建共享,打造城乡文化一体化服务网络。荣成市按照服务半径1.5公里、带动周边3-4个村、服务人口2000人左右的标准,将全市951个村(居)规划为310个中心社区,并相应选定了市直部门和企业联系进行帮扶。在帮扶社区发展经济、改善环境的同时,兴建社区文化中心。每个社区文化中心都配备了农家书屋、文化广场、信息资源共享站点、庄户剧团或群众演艺队伍。在所有镇街道配备了宣传委员、文化站长、通讯报道员、网络评论员、舆情信息员,在社区、企业和农村都配备文化活动指导员和辅导员,建立起市、镇(街)、村(居)上下联动、分级负责、协调统一的宣传文化队伍。

促进城乡互动,搭建城乡文化一体化活动平台。荣成市大力开展文化惠民工程,加强城乡文化交流互动,促进文化交融发展,切实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现实需求。成立了书法、美术、摄影、演艺等文化类协会13个,拥有会员1万多人。组织书法、文艺、科技等专业人才开展“培训进百村、艺术进万家”下乡培训。在基层演出方面,为保证农村可以观赏到高水平的文艺节目,市政府拿出专项资金进行补贴,确保每年专业文艺团体到农村演出在150场以上,农村免费放映公益电影1.2万场以上。在公益服务方面,实行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政策,市文博中心、图书馆、体育场、滨海公园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全部对城乡群众免费开放。

篇5

(一)跨文化培训的目标

Landis&Bhagat(1996)综合了以往的研究,指出跨文化培训的主要目的可以归纳为三项:认知上改变个人的思想;情感上改变个人情感的反应;个人行为上的改变。因此,跨文化培训应从三个层面着手:认知层面,情感层面和能力层面来提高受训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1.认知层面。比较中外文化的异同,学习跨文化交际知识,掌握跨文化交际的普遍规律。2.情感层面。培养教师对其他文化的开放、欣赏的态度,消除偏见,提高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敏感性。3.能力层面。培养面对文化冲突的适应能力,能够根据不同的文化交际场合调整自己的言语行为,善于学习新的文化知识,同时不断反思本族文化,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跨文化交际培训内容

2012年教育部办公厅颁布的(5)号文件规定了“国培计划课程标准(试行)”,对不同类型的培训的课程在“建议课程内容”部分的“专业知识”框架下,教师“通识知识”部分规定了教师需要掌握“英语思维方式介绍”、“英语国家社会文化概况”等方面的知识。结合“国培计划”课程标准的相关内容,以及跨文化交际学相关培训策略方面的内容,从农村教师工作环境实际出发,作者认为中学英语教师的跨文化培训内容应分为两个部分:(1)英语国家概况:英语国家社会生活、历史、地理、政治、节日、社交礼仪、习俗与禁忌。(2)跨文化交际学相关理论:文化、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等基本概念;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文化价值取向、言语交际与非言语交际等知识;文化冲突和调适模式等。

二、跨文化交际培训策略

(一)跨文化交际培训模式

跨文化培训有多种模式,Chen&Starosta(2007)将他们归纳分为以下六个类别:(1)教学模式;(2)模拟模式:(3)自知之明模式;(4)文化理解模式;(5)行为模式;(6)互动模式。结合受训对象的工作生活实际,从模式的可行性角度出发,本文主要介绍以下三种培训模式。1.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又称为“知识模式”或“大学模式”。这个模式是所有跨文化培训中最简便易行的方法。它侧重认知模式的强化,使学员能够了解一个文化的价值观、风俗民情、地理历史、社会结构以及思想举止等。学员经由培训教师的解说以及看影片、阅读和其他方法的互用,对另一文化的了解能达到一个较为满意的结果。这个模式虽然方便省事,而且对文化知识的灌输具有很大效力,但由于这种模式使学员所学的知识和理论与实际环境之间存在差距。因此必须结合其他模式,才能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训目的。2.模拟模式。模拟模式是针对改善教学模式的缺点而建立。模拟与某一文化类似的环境,要求学员在感情上必须投入,以便在这个模拟的环境中获取沟通的经验。通过在模拟的文化环境中,学员们能学习到新的行为方法从而提高解决文化冲突的能力(Gudygunst,Ting-Toomey,&Wiseman,1991)。由于要模拟一个完全类似的文化环境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同时由于受时间限制,这种模式不可能使学员完全对异文化有足够的认识。因此,这种模式必须结合教学模式,才能提高培训的有效性。3.文化理解模式。文化理解模式主张学员必须了解自己与对方文化的价值观、风俗习惯和各种社会系统。这种模式强调了解自己的文化是了解他人文化的基础。学员应该认识到自身的文化认同只是众多认同中的一个,否则很可能产生过度的民族中心主义。这种模式要求学员经过培训后,在感情上对文化差异建立起必要的容忍性。

(二)跨文化交际培训方法与技巧

篇6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城乡结合部 小学生 影响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乡结合部的学生处在城市文化和传统文化的碰撞地带。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到传统文化中有利于当前社会发展的精华部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地为当今社会所用。处在城乡结合部的学校要十分注意到传统文化中对学生成长有利的部分,不能一概否定。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是所有传统文化都需要传承。现在许多学校都有了教学楼,教学设施完备,甚至教学硬件设施比城里的还要好,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学校就成了城市学校,我们的孩子就成了城市的孩子。我们在向城市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忘了传统文化忘了根。传统文化中有很多是需要我们一生谨记的,如朴实、勤劳都需要保持。我们的办学理念、教学方法还需要向城里的好学校学习,老师们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更要向城里的老师学习。很多学校有了好的教学硬件设施,当然就要好好利用,老师要具有兢兢业业的教学精神。这些先进的教学设施只会让教学更科学,但不能代替备课,不能代替辅导学生,即教学目标没有变。

我们的学生看到城市里的学生穿得干净整洁,感觉到自己不如人家,甚至感觉自卑。要知道其实我们和城里的孩子没有什么区别,城里的学生也不应该看不起农村孩子。无论是城市学生还是农村学生,都不能忘记传统文化,传统文化需要我们传承。中华民族的进步需要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食粮,是中华民族蓬勃发展的力量源泉。传统文化是先辈们经过筛选留下来的,对我们的学习及社会进步都有深远意义。城乡结合部的小学生在上小学一年级开始就要谨记,不能忘记传统文化。

篇7

关键词:城乡规划;文化基因;法理基础;适应性;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of the expanding further and further, social class is in constant present differentiation type and alienation of the trend of guidance. And be in rural and urban planning system of social groups within their own interest demand also began by centralized into specific, simplification and complicated. From the cultural genes to undertake sex and legal basis of structured, explore in this produces in the process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of many of the friction and problems, is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level transition to the practical aspects of KenQi millions.

Keywords: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Cultural genes; Legal basis; Adaptability;

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伴随着权能分散式的法制化进程的逐步体系化、深入化,全新的法制化环境开始融入并逐步取代旧有的固定化的行政化主导的城乡社会环境。而基于集权式的既存的地方行政运作系统的滞后性也严重阻碍了城乡规划的进一步稳步、协调推进例如长期性的政治集权化形成的自由裁量权过度化,以及旧有的和本位主义的死灰复燃,都是在当下城乡规划的推进过程中的新生问题和潜在危机。深入挖掘和剖析规划适应性下的文化基因和法理基础.才能根本地解决规划中的适应性问题集合。

一、城乡规划适应性的基本内涵和当下中国城乡规划的阶段性瓶颈问题

城乡规划隶属于城市化进程这个庞杂繁复的社会经济运转系统的一部分,主要包括城市总体规划、城镇结合体系规划、乡镇单位规划和村庄单位规划。每个单位的规划方针各自独立又彼此链接,从而共同组建成为一个具有统一性、协调性、执行性的产业操作程序集合。

城乡规划是自上而下式的基于行政命令化的经济性举措,从实际的可行性操作来看,其依托集中式的各级行政主体之间的统筹安排,通过实施一系列构筑建设空间的物理式规划建筑活动,同时在基于保护生态自然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前提下,把维护社会公正与个体公平作为重要的辅操作,从而凸显其公共政策的社会属性。所以在摈弃了政治属性,单一地从经济层面来定义,它是一项全局性、综合性的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产业化运营的举措。

而城乡规划的适应性则是其在文化层面上的延伸性概念,其带有明显的“契约性”。那么,何谓“契约性”呢,所谓的“契约”来源于卢梭在其专著《社会契约论中》创造的具有政治性的哲学名词,原文中把这种“我们每个人都把自己的人身和全部力量共同置于普遍意志的最高领导之下,我们接收每个成员进入集体,作为整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形成一种社会性群体性的契约式的彼此链接的联系”定义为“社会性的契约”。这是一种经过一定程序的并且由社会成员共同认可的行为规范集合,带有“民主性”和“自愿性”。

所谓的“适应性”则是在社会契约的执行过程中产生摩擦与问题集合后,如何协调、解决的带有机制性的统筹手段和途径的一系列 特点。而在中国传统的“家长式”的集中化、单一化、固定化的权能思维和制度影响下,基于的城乡规划中呈现的权力支配也凸显了其“独特”的“中国式”属性。而在当下产业化、市场化逐渐渗透并开始深刻城乡规划进程的背景下,已经出现了阶段性的瓶颈问题,这些问题集中性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传统的官本位意识,权能集中单一化的意识并未从根本上消除。这种意识层面上的基于极端个人主义不仅是阶层利益需求的反映,也是个人集权化的私欲膨胀。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经济社会开始转型之初,官本位意识和权能集中单一化已经出现,并在当时产业结构未能及时调整的背景下肆意宣泄,并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城乡规划的第一次高峰期达到登峰造极。而在新时期社会经济规模进一步扩大,产业结构逐步调整优化的阶段性背景下,官本位意识也“与时俱进”地披上新的“权力有限度下放”的光鲜外衣,继续在个人利益诉求多元化的夹缝中攫取政治话语和经济利益。

其次,城乡规划在总体发展层次上的协调程度相对较低,在有关执行性和回馈性的反映上呈现滞后性。我国社会经济在伴随着国际化、全球化浪潮的洗礼下,已经或主动或被动地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传统型的半农业社会在未能实现基本的市场化运营以及自身的产业结构的优化程度还没有达到与现代化工业运转相适应的阶段的背景下,“迫切”地融入了这场经济博弈的大潮之中。而带来的不仅仅是城乡差距的进一步扩大,而且由于在短期经济利益的趋势下,赖乎行政命令的集中化和权威化,行政主体作为唯一的社会权能支配者和执行者,盲目地通过行政审批、行政批复等一系列单一的权力分派方式,扩大产业化的生产规模,并且过于重视和依赖城市的发展,认为其在整个经济产业链条中处于决定性的地位,从而忽视了区域内乡村的发展。这样的狭隘性导致了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而这种不均衡性也使得城乡社会产业结构严重失调。

其三,相关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并未得到充分的认识和尊重。我国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扭转了专制化、集中单一化的行政执行模式后,一直把国家的法制化建设放在整个国家机器运转系统的重要地位。尤其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确定“依法治国”的基本法治方针后,我国的法制化建设快速、持续地以数量可观的法制法规、地方性规章、条例的外在 表现形式推进。而由于固有的传统思维的残余糟粕的存在、高压政治体制的长期的影响以及区域经济的不平衡的发展,法制化的普及和推进程度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特点。同时由于行政干预的过多使用,进一步导致了城乡规划进程中产业规模的无序扩大,产业效益的虚假膨胀,接连导致了公共资源的过度闲置和极大浪费。

二、解决城乡规划进程中瓶颈问题的基本原则和可行性措施

首先,更新城乡规划理念,提高城乡规划的深度和广度,增强城乡规划决策的的科学性、前瞻性。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规模进一步扩大、经济质量稳步提升的前提下,快速调整、更新旧有的城乡规划思维理念,摒弃固有的官本位思想和权能集中单一化的弊端。重新审视当下阶段总体指导思想的纯度,秉承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细则,扭转当下城乡规划进程中出现的一系列执行力滥用、操作效率低下以及产业结构失调等问题,基于保障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一基本出发点,以更全面的视角,更宏远的眼光,统筹整体的系统规划,保持正确的方向性。

其次,充分发挥城乡规划的引导性、调控性作用,进一步促进城乡规化的深度协调,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持续、稳定发展。伴随着当下阶段就业人口由农业向非农业人口的急速转变,人口流动转移中产生的城乡差距加大、产业结构失调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加强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引导和调控是实现区域整体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的可行性方式和手段。运用合理有效的规划手段解决城乡发展的不协调,解决城乡发展结构框架的不合理配置,从而保持整个产业运转系统的良性推衍。

再者,则是进一步推进城乡规划的法制化建设进程,普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构建成熟稳定的法制体系。我国城市居民的法制观念本身较高,而伴随着社会经济模式的转型和社会产业机构的调整,首先获益的城市居民越来越注重自身合法财产和正当权益的保障,不仅表现在关乎团体性利益的较大案例上,而且细到具体的个人较小权益的正当实现;而乡村居民的法制观念本就薄弱,之后又卷入城乡规划的滚滚浪潮之中,尤其是在短期经济效益的蒙蔽下,几乎淡化了个人权益在法律层面上的保障。规划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应当从法制化运转的基本点出发,制定切实可行、实事求是地规划法规,推进相关普法工作的稳步推进,同时加强执法力度,切实施行一系列规章细则,逐步推进法制体系的快速、持续、稳定构筑。

三、结语

城乡规划的适应性建设作为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不仅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基本的原则性指导方针,同时也要在文化基因和法理基础的层面上寻求新的契合点。从而实现城乡规划一体化下的资源集约、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公平保障之间的协调平衡。

参考资料

[1]梁鹤年.比较研究[J].城市规划, 2007.

[2]赵民.在市场经济下进一步推进我田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J].城市规划汇刊, 2009.

篇8

关键词:城乡统筹;图书馆;文化服务

本文为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面向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区域集群式信息服务研究”(编号:HB12TQ001)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258.2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3月26日

一、城乡统筹发展及其必要性

(一)什么是城乡统筹发展。“城乡统筹”字面上解释是“城”、“乡”在一定时代背景中,互动发展,以实现“城”、“乡”发展双赢为目的的发展格局。充分发挥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城乡统筹是以城市和农村一体发展思维为指导,以打破历史和制度设计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为出发点,立足城市发展,着眼农村建设,以最终实现城乡差距最小化、城市和农村共同富裕文明为目的的一项系统工程。

(二)为什么要实行城乡统筹发展。农村和城市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农村发展离不开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城市发展也离不开农村的促进和支持。因此,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才能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加之长期以来,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严重的二元结构,城乡分割,城乡差距不断扩大,“三农”问题日益突出,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实行城乡统筹。

二、农村文化服务发展现状

文化是民族的根,是民族的魂。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言,文化具有其他社会要素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的物质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很多农民特别是率先富裕起来的农民在经济收入提高、物质生活改善的基础上,对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新的更高的追求,迫切希望能够像城市居民一样平等享有文化权益,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但由于种种影响因素,农村文化建设相对城市而言仍显得落后。

(一)农村文化服务设施落后。文化设施是开展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和组成部分,但由于农村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文化建设也存在很大差异,经济发达地区,文化设施建设相对较好;经济落后的地区文化设施建设则被忽视,“锣鼓响不响,庄稼照样长”,基层领导对文化建设的忽视,导致农村文化设施配备落后。

(二)农村文化活动场所稀缺。农村的文化活动场所主要是村文化活动室,而调查显示,有些偏远山区村文化活动室迟迟未能建立,因此很难就近找到文化活动场所。加之文化活动本身不被村民们重视,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文化活动基本上是远离农民生活的。

(三)农村文化生活贫瘠。亿万农民的温饱问题解决之后,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长与农村文化生活贫瘠的矛盾日益突出。多年来农村不注重文化生活的观念根深蒂固,文化资源缺乏造成农民文化生活的稀缺,这有悖于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方向。

三、图书馆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中的作用

现代意义的图书馆本身就是因公共需求而产生的,即满足大众对文化知识的需要而产生。图书馆本身就是社会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职能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性工作,总体目标是提高国民文化素质。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在农村的发挥,在农村公文文化服务中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一)传播文化知识。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92%的文盲、半文盲集中在农村偏远地区。在农村5亿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以下的占40%,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8%,高中文化程度的占12%,受到技能培训的仅1%。这就是我国农民的文化现状,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农村图书室作为最基层、最贴近农民生活的文化阵地,是农民获得终身学习的场所,它的兴办对于增加农民科学文化知识,开阔农民视野,提供农民文化修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丰富农民生活。农民自身的经济条件所限,文化消费能力比较低,导致农民想读书、多读书的愿望难以实现。农村图书室这个办在农民家门口的图书馆,为广大农民带来了知识,丰富了农民的文化生活。尤其是在农闲时,农民无事可做导致聚众赌博等恶习,农村图书室填补农民的空余时间的同时,也使农民享受到了丰富的文化盛宴。

(三)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主要指在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体现农村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缩小与城市居民的文化差距。农村图书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窗口的作用,通过图书室向农民传授农业科学技术,农村法律法规,开展文化娱乐活动,开展健康讲座,这些都很受农民的欢迎。这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的必然,也是缩小城乡文化差异,实现农民文化享有权利的重要途径。

四、图书馆服务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途径

根据建设覆盖全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要求,在现代图书馆服务理念和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为了保障公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满足广大农民对图书馆服务的需求,应通过构建农村图书馆服务体系实现图书馆服务的全民共享,最终实现城乡文化的统筹发展。

(一)整合农村公共文化资源。农家书屋工程、社区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政府实施的公益性文化服务创新形式,虽然具体主导部门不同,但都是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益的相似工程。农村图书馆建设过程中有必要整合它们提供的相关资源,提高农村图书馆的公共服务能力。这也是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资源共建、共享的体现和要求。

(二)抓好农村文化建设制度的规范。农村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区县图书馆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可根据当地实际,制定相应制度,如农村图书室管理制度、农村图书室图书借阅制度等,使农村图书室管理有章可循,充分发挥在农村的文化宣传阵地作用,实现农民文化权利的均等,保持农村文化建设的蓬勃发展。

(三)开展各种文化活动,提高农村图书室的人气

1、举办适合农村的展览活动。展览是较为直观的一种宣传形式,群众可以通过其丰富的内容、精美的画面学习和认识新事物、新知识。展览内容要结合当地的经济特点和老百姓关心的热点问题,做到知识服务与经济宣传相结合,如民俗文化、科技兴农等,既满足了农民的文化需要,也增加了农民的科技水平。

2、举办各种讲座。农家书屋作为农村文化教育阵地,建立教育培训功能是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通过举办各种讲座,提高农民的文化知识、普及科技知识。农村图书室可以通过与县、市级图书馆联系,不定期组织一些优秀农业科技专家、优秀作家等深入农家书屋基地,举办各种讲座。

3、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图书馆有较丰富的读书经验,农村图书馆可以和县市级图书馆联合,举办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层次读者的读书活动。也可以在县市级图书馆的支持下成立读书会,吸引爱读书的农村居民入会,使书籍在农村得到重视,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

总之,以图书馆为媒介,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对于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繁荣农村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郭海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的图书馆服务的“公共性”解读.图书馆建设,2008.10.

[2]张丽香.浅谈如何建设乡村图书馆.晋图学刊,2008.4.

篇9

关键词:公众参与;城乡规划;行政许可;问题;完善

Abstract: the combin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permission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and public participation are we in the new economic form deep practice of sunshine government affairs is the most effective and most basic means. However, our current implementation of the "administrative licensing law" in the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the administrative license management work still exist some problems, restricting the participation of the public.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effective measures for improvement, hoping to promote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urban plann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administrative license management.

Keyword: public participation; urban planning; administrative license; problem; perfect

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整个城乡规划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在全国各地各级政府部门深刻把握并践行阳关政府的过程中,打造一种公众参与的城乡规划工作已势在必行。在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新时期,社会大众持续增长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需求同时对新时期的城乡规划工作提出了更为全面与系统的发展要求。行政许可管理工作作为整个城乡规划工作的基础与核心,应当接受公众参与的挑战。笔者现结合实践工作经验,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与体会。

一、公众参与城乡规划行政许可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就我国现阶段发展情况来说,城乡规划工作中的行政许可工作多意指《城乡规划法》当中所明确指出的“一书三证”许可制度。虽然当前的“一书三证”许可制度较传统意义上的“一书两证”许可制度已有明显改善,但其在公众参与机制方面的缺陷仍然为其的实践工作带来的一定的问题[1]。

不完善的公众参与机制使得许多由政府相关部门结构许可后展开工程施工的建设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或是竣工结算后,就施工临时用地的拆迁工作、建设项目的日照与通风等问题引发了一定的纠纷,这种纠纷所浪费的行政管理资源实际上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这些问题都是当前城乡规划行政许可工作的缺陷,是不完善公众参与机制所导致的直接后果。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对症下药,让公众参与到城乡规划行政许可管理工作当中,使整个城乡规划行政许可工作透明化、真实化,以此达到节育社会资源、强化行政空拳以及确保行政许可公平公正的最终目的。

二、当前公众参与城乡规划行政许可管理工作的问题分析

正如上文所说,当前的城乡规划行政许可管理工作在公众参与机制上存在诸多的问题,制约着其行政许可管理职能的发挥,主要表现在:

(一)法制保障存在问题。就我国现阶段所推行的《城乡规划法》而言,其规范内容只涉及到了对城乡规划项目在交由相关机构部门完成编制审批工作之后需要就其编制审批内容做规划公示的相关规定。现行《城乡规划法》当中并没有就公众参与作出任何解释与阐述。公众参与城乡规划行政许可管理工作存在必要的法律保障。

(二)组织职能存在问题。各地方政府机构在城乡规划行政许可信息的填报申请环节表现出了形式主义的工作方式。在相关部门机构所提供的公众参与城乡规划行政许可管理交流平台当中,公众的参与并未得到任何形式的信息反馈,公众意见无法对城乡规划项目的审批与实施产生影响。由此可见,政府相关部门组织职能方面仍然有着较为明显的问题与缺陷。

(三)技术方法存在问题。一方面,从主导型技术方法角度上来说,相关政府在针对城乡规划项目所开展的民意调查与规划公示工作当中主动性发挥的不够完善。另一方面,从各种辅技术的应用角度来说,一部分政府部门虽制作有相应城乡规划项目的三维虚拟图,但这种虚拟图多以项目关键地段为制作背景,整体性比较差且无法在公众参与网络平台中进行,公众的参与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有待我们解决。

三、如何进一步完善公众参与背景下的城乡规划行政许可管理工作

针对上文有关公众参与城乡规划行政许可管理工作的问题分析,笔者现提出以下几方面的意见与建议,希望能够为今后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与帮助。

(一)进一步强化公众参与城乡规划行政许可管理法规的建设力度。笔者认为我们需要加大对《城乡规划法》相关配套法律法规的构建力度,将如意见征询、听证等多种公众参与城乡规划行政许可管理工作的方式纳入配套法律法规基本原则当中。与此同时,我们需要赋予公众一定的监督权,依法对各项城乡规划项目进行监督。相关政府部门机构还需要将公众参与下的城乡规划行政许可管理工作专项化,规范参与方的权益关系[4]。

(二)进一步推动公众参与组织保障体系的构建。政府在公众参与城乡规划行政许可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以服务性与主动性来强化政府作为主体参与者与公众之间的联系,将整个城乡规划行政许可管理工作透明化与高效化。与此同时,政府可创立有关城乡规划行政许可管理工作的性机构组织,采取社会咨询的方式广纳民意,进而从组织职能方面确保公众参与机制在城乡规划行政许可管理工作中的有效实施。

(三)进一步强调传统性与信息性相融合的技术方式。我们需要明确一点,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再如何完善其最终也只是城乡规划行政许可管理工作中的辅助技术方式,公众参与的实现关键需要政府主导性技术为其提供保障。政府需要采取虚拟场景构建、城乡规划项目预览以及网络平台公式等多种现代信息技术方式拓宽与公众交流的渠道,获得公众参与的认可的支持,直至参与。

城乡规划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城镇在建设发展过程中工种的积极参与基于了政府最大的肯定,城乡的建设发展开发过程中积极响应中央的要求,开展了新型城镇化建设专题调研,调研课题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地方政府有关精神为主线,重点研究如何在城镇化建设基础上,结合当前城镇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预测城镇化发展趋势,提出未来城镇化和城镇发展总体战略、目标定位、空间结构、构建有地方特色的新

型城镇化发展道路、模式及其实现路径,引领城镇化科学发展。

新农村建设,规划先行,城乡规划工作也直接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的质量和方向。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不断加快,城乡迅速发展,然而,往往存在一些城乡的规划起步较晚,造成面向村镇的专业规划人员非常紧缺,而且许多村镇的基础数据资料,如地形图、土地结构现状资料等普遍缺乏,导致城乡规划编制工作严重脱节和滞后,使得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问题日益突出。通过调研发现,目前一些城乡规划建设实践过程中普遍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4.1 贪大求全,城乡规划欠科学

城乡规划建设应与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及环境条件相适应。现阶段,部分地方城乡规划建设过程中由于领导干预过多,规划设计人员对民族文化认同度不高等诸多原因,存在着片面追求高建筑、大马路、大广场等贪大求全的问题,规划建设只顾经济利益,阻碍了城乡总体规划建设可持续协调发展,不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4.2 城乡规划理念滞后,定位模糊

对城乡的规划定位不清楚,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道路不明确,产业支撑明显不足。在城乡的规划中,对传统民族文化缺乏深入、系统的开发性研究,从而未能对区域内具有特色性、品牌性的民族文化进行准确定位和科学开发。

4.3 盲目开发建设,城镇规划缺乏地方民族特色。

地域特色和文化氛围是城乡发展的灵魂,但是在一些小城镇的规划建设中存在过于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忽视了文化建设,导致缺乏整体的文化氛围,各城镇的建筑都有不同程度的雷同,既无传统民族表现力和地域特色,又不具真正意义的现代特征,缺乏独有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体现不出自身的特点和优势,造成千城一面的现象,城乡也因此丧失了独特的魅力。

4.4 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民族文化的影响力呈下降趋势

由于历史发展及地理区位等原因,区域文化尤其是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力相对较弱。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及市场经济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纵深发展,昔日相对闭塞的民族地区正面临着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外来文化与本土民族文化不断地碰撞和融合,一些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正以近乎崩溃的速度面临着消亡的严重危机。

4.5 城乡规划中民族特色建筑的保护观念不强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城镇规划体系也在不断变化,国家非常重视特色城乡建设。但是仍存在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城乡发展一味追求高楼层和大规模建设,不注重城镇特色和文化,城镇规划中对于民族特色建筑的保护意识还不够。这主要体现在分散性民族特色的建筑没有列入规划保护范围,一些有价值的民族特色民居没有得到妥善保护。

4.6 缺乏专业人员,人员的配置不齐全

城镇规划部门由于受人员编制、人员结构、体制机制方面的制约,造成专业人才缺乏,个人业务素质不高,人员配置不齐全,尤其是缺少具有专业水平和民族文化知识的专门人才,这些因素都威胁和制约着规划事业的健康发展,阻碍城乡规划编制和城乡建设、管理工作的开展。

五、城乡规划建设针对其存在问题有效措施

5.1 制定并完善城乡规划和建设的法律法规

强化民族特色建筑的设计、规划和建设,在城乡规划建设中制定强制性措施,加快立法,建立健全建筑规划、设计、施工审批制度,分级负责,严格把关,明确规定在少数民族聚集区小城镇规划建设的主要建筑物特别是标志性建筑要突出民族风格、民族个性。没有按规定体现民族文化特色的建筑项目,一律不予审批。不经批准,不符合民族建筑要求的在建项目,要严肃处理,把民族文化建筑建设引向法制化的轨道。

5.2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城乡规划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城乡规划是城乡建设的基础,各级政府和建设主管部门要不断增强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和严肃性,以科学的规划引导、规范城乡建设。在城乡规划建设中,要把握科学的发展观,将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城乡规划建设全过程,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水平,保持城乡规划建设的健康发展。

5.3 加强民族地区城乡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

重点抓好民族地区城乡体系规划编制试点工作,加大编制和实施自治区重点城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规划的力度,推进城乡规划整治示范和试点,组织开展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性规划编制,以及开展传统建筑民族文化的挖掘保

护工作,进一步推进完善村镇规划建设管理体制。提出塑造一批特色城乡,包括民族文化名镇、特色农业强镇、特色旅游名镇,通过城乡的差异化发展为城市发展提供支撑,从而推进区域城镇化进程。

5.4 做好城乡规划建设中民族建筑特色的建设

指导各地建设部门在实施城乡建设中应注重对少数民族建筑特色的保护和指导。例如,柳州市三江、融水县在城乡规划建设中,委托设计院重新对城乡布局进行了总体规划设计,并给出了苗族、侗族风格的木楼建筑设计,提供给苗族、侗族群众作建房参考;来宾市在开展村镇公共服务设施设计和建设中,注重突出瑶族、壮族民族元素在建筑立面上的表现;那坡县在实施农村危房改造中,提炼苗族建筑元素,在水弄苗族乡危房改造中设计并建造了苗族六角楼民居。

5.5 弘扬民族文化,加强对民族建筑特色的研究

要着力凸显城乡建筑的地方风格和民族特色,形成建筑特色,必须做好少数民族特色建筑的规划建设指导工作。在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中,做好城乡总体规划,引导农民住宅建设,着力营造优美舒适、和谐宜人的城乡环境。

5.6 要大力培养具有民族文化观念的建筑人才

民族特色建筑与现代建筑不同,因它的历史背景、民族风格,对建筑外立面的装修改造比现代建筑的要求更为复杂、具体。因此,要着力挖掘培养一批懂得民族文化、具有民族特色建筑特色意识的建筑科技人才,建设从规划设计到施工装饰的民族建筑队伍。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乡规划行政许可的管理工作中重视公众参与十分重要,现阶段,只有城乡规划行政许可管理工作中加强努力完善公众参与背景下的城乡规划行政许可管理工作对其做到认真负责详细探索研究,并据此论证了强化城乡规划行政许可管理工作的公众参与性在深入践行阳光政务,进一步维护整个经济社会安定和谐。另外,在城镇规划建设中,体现地方民族特色文化的方式方法还有很多,我们还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理清思路,转变观念,加强学习研究,提高城镇规划业务能力和水平,不断进取创新,在小城镇规划建设过程中,着力突出民族文化和地方特色,促进和推动我国小城镇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贺旺.茅海容.《城乡规划法》和《物权法》给城乡规划实施管理带来的影响. [J].北京规划建设.2008.(02).

[2] 刘锋.城乡规划管理制度与《行政许可法》的衔接. [J].工程与建设.2009.(23).

[3] 隋骊强.以推进应用系统建设为核心全面提升城乡规划系统信息化建设水平. [J].学理论.2010.(22).

[4] 李晓龙.门晓莹.城乡规划管理体制改革探索. [J].规划师.2004.(20).

[5]乔卫芳;支光辉;;新农村建设中村镇规划的编制研究[J];山西建筑;2007 年08 期

篇10

关键词:文化共生;职业教育;城乡统筹;体制机制

作者简介:张释元(1971-),女,吉林长春人,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职业教育。全(1966-),男,四川南充人,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职业教育。

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2010年度重大攻关项目“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教育体制机制研究”(编号:10JZD0041)之子课题“构建城乡一体化职业教育体制机制研究”,项目主持人:全。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31-0008-04

职业教育城乡统筹与区域社会发展互动的“刺激物”是城乡需要的激励体制与机制。这种体制与机制建设越完善,双向激励功能越得当,职业教育城乡统筹与区域社会发展的文化共生能力越强。基于此,我们期望构建合理的体制与机制来引导且保障职业教育城乡统筹与区域社会发展互动。根据沈阳师范大学孙绵涛教授等的研究,体制与机制是密不可分的,二者互相影响。体制可以包括机制,机制也可以包括体制,各有其道理。[1]在研究时我们秉持这种观点,但为阐述方便我们暂且规定体制包括机制,机制是体制下社会现象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及运行方式。

一、区域教育集团化的办学体制:“文化控制”

文化控制是对文化的生产、传播、冲突和变迁等社会过程进行系统管理和操控的一种科学。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文化控制的对象并不只是对文化传播而言的,而是对包括传播在内的整个文化的生产、应用以及冲突、变迁等全部社会过程的控制与管理;第二,这种控制与管理并不仅仅是外力的压制,而是符合规律的系统管理和操作;第三,这种管理和操作不是机械地设置“关卡”,而是社会系统对文化生产、传播、冲突和变迁的各种信息的不断选择、反馈的自我实现。文化控制归根结底表现为:人对文化的创造和享用的能力;人在社会中的实现。[2]我国正在兴起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正是一种文化控制的方式。这种控制过程是建立和修正师生价值系统的过程。它通过“价值引导”机制和“文化整合”机制来完成。

(一)“价值引导”机制

“价值引导”机制是通过制定一定的行为规范、制度以及建立相应的执行机构,引导人们建立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人类价值系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司马云杰指出,文化世界建构价值意识就是通过无数“文化场”、“行为场”、文化环境、情境、生活细节,在人的心理机制上不断发生意义、意识、知识的过程,是不断积累、凝聚文化世界的价值和意义的过程,也是人根据自己的灵明之心、道德本性和特殊需要,并通过理解、体验、想象、瞭悟等知性活动能力把上述种种文化情境中的价值和意义内化、整合为价值意识的过程。[3]从哲学本体论的意义来说,职业教育的终极价值应契合和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价值。为此,职业教育办学应通过建立合理的制度与规范和政策等引导、调节和修正价值——态度系统,激发办学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司马云杰将文化控制在文化调适中的作用概括为三个方面:第一,控制某些文化的超限度增长,编制各种文化发展的“指令表”。第二,控制文化失调,避免社会问题出现。第三,控制文化变迁,使之更有计划性。[4]职业教育城乡统筹“价值引导”机制的作用是控制城市文化的超限增长,保证城乡文化协调发展,使城乡文化共生更有计划性和有序。因此,区域政府应根据社会价值取向与区域价值诉求修正或开发关于职业教育办学的政策和法规,激发主体的办学积极性,促进区域社会文化共享与共生。

(二)“文化整合”机制

文化的整合旨在强调把各种分散的、孤立的、甚至冲突的文化价值力量整合为一种凝结着人类整体利益和整体价值理想的力量,从而使人类的文化实践行为充溢着一种健康自觉的人文精神关怀。[5]“文化整合”机制是指文化主体在制定规范时以文化整合为价值取向,控制职教内部或者外部力量,使它们超越冲突,积极主动合作,促进区域社会文化共生。本文提出“文化整合”机制,其目的是整合多方力量,正确引导竞争与对抗,促进区域社会和谐发展。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可以契合“文化整合”机制。首先,职业教育集团自身就是一个文化整合的很好例子。一个成功的职业教育集团是通过内部小集团的文化冲突与超越整合集团内部文化,这个整合过程也是职业教育集团大文化的创造过程。其次,职业教育集团办学是强弱文化的整合,也是优势文化的互补。这种强弱整合不是倚强凌弱,而是以强带弱。弱也不是质的弱,而是在某些方面如资源、技术力量等方面的弱。因此,强弱整合实质是优势文化互补。

总之,无论是“价值引导”机制还是“文化整合机制,都是从理念系统进行文化控制,它们互相联系,彼此渗透,共同作用于办学体制运行的全过程。

二、通才与专才的综合人才培养体制:“文化功能”

依据文化功能理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应从功能的独特性出发,培养多样化的人才,既培养一般职业人才,也要培养高级职业人才和特殊职业人才。因此,无论在人才培养的目标、培养过程及教育评价方面,职业教育都应该满足区域社会人才结构以及个体差异的需要。为此,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制以目标机制、过程机制及评价机制的协调作为体制运转的保障。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多层级目标调控机制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职业教育过程及质量评价的基础和依据。目标设计的质量决定职业教育过程的实施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我们提出多层级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调控机制,借此达成培养“完整的职业人”的总目标。“完整的职业人”意味着职业人精神品味的提升,关注个体内部世界的需求,使人人都能获得自我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平衡,达到“全人公民”的素质。职业人是类群体,是具有各种层次的职业人,是具有不同技术水平的人。根据职业教育院校层次以及职业技术本身的要求,职业教育应该设立具有各种层次的目标,将目标的“点”扩大为“面”,建成职教目标系统。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按照职业技术水平分出等级,为培养过程中的自主选择提供依据。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避免过于关注目标而带来线性思维,以此关照教育过程的生成性与创造性。这些具有不同等级层次的目标应该被建成一个目标平台,该目标平台将成为调节过程和评价的机制,并通过信息平台来调整教学过程和学业考核与评价,即目标机制调整职业教育的其他要素。

(二)自主选择的过程培养机制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设计将引导职业教育过程。目标设计采用“面或体”的形式,目的在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外部情境的界定自主选择课程。现行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过程应增加自主选择的空间,并与目标的预设性结合,监控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创新人才培养过程。职业教育不仅要培养懂技术的人,还要培养创新技术的人。职业教育技术创新需要理论的渗入和实践的历练,而课程与教学是技术创新的平台。因此,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应增加创生部分课程计划,使创生课程的过程成为学生享受学习的过程,为技术创新奠定坚实基础。我们认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以目标为调控机制并不限制教育的生成过程,关键在于目标的设计是否科学,是否能够引领过程。过程系统虽然受目标系统的调节,但并不完全受制于目标系统。目标系统以“面”的形式设计,分散了过程的“聚焦点”,因此,关照了过程的创生性。

(三)多元评价机制

职业教育评价的特殊性就在于职业教育内部评价的不完全性。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质量如何,主要是看其对社会服务和人才市场的质量规格。职业教育目标的多层级性与培养过程的多样性也决定了评价机制的多元性。这里多元是指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标准多元、评价时空多元。职业教育人才质量如何主要看用人单位和人才市场如何评价,因此,仅以职业教育自身作为评价主体不免单一。对于职业教育内部,学生自身是职业教育服务的交易主体,其收益如何也是对职业教育的评价,因此学生也应该成为职业教育的评价主体。从评价标准上看,生源的差异性、目标的层级性、过程的选择性都决定了标准的多样性。职业教育培养过程的特殊性也决定了评价的时空不能与普通教育的期中期末考试和结业考试等相同,只能依据学习内容、学习过程以及评价主体等因素确定评价的时空。除此之外,多元评价机制应构建阶梯型评价系统,采用多元立体评价模式。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申请不同的等级形式,完成某一等级后可以升级。该评价模式的结果形式采用职业等级证书与学历证书分离制度。评价方式可以综合学习成绩、实习成绩、社会实践成绩以及在企业中的表现等等。

三、资源统整的管理体制:“身份认同”

职业教育统整的管理体制是以资源统整为视角,通过个体身份认同机制和组织身份认同机制来实现职业人的身份认同,促进区域社会发展与城乡职业教育统筹的互动。从社会学的视角看,组织通常通过各种身份确证路径使组织中的成员认同组织文化。当组织文化被成员认同后,成员会尽可能去个性化而尽力符合其在组织中的身份。职业教育城乡统筹是通过区域文化控制达到城乡人各自认同自己所属文化并欣赏他者文化,从而使区域内部文化单元共存共生。

(一)教师编制的身份认同机制

教师编制是确证教师组织身份的认同机制。有学者提出了社会制度对个体身份认同的影响。他认为,社会赋予了个体以身份,并通过制度路径影响着个体对某一身份的确认,进而建构了人们的身份意识。[6]教师编制制度就是我国教师身份认同的路径之一,通过编制使教师对自我身份认同。我国教师编制分城市编制和农村编制,这个分类使教师自觉将自己进行城乡群体归类。城乡分类引起教师情绪上的变化,教师又会将该情绪用于工作中。因此,我们提出区域集团内师资流动制度,师资人事档案统一归职教中心管理。该制度是以师资统整为取向,采用人事管理统整模式,建立区域职业教育集团内师资流动制度。这样解构了城乡编制,打破了群体归类的意义,使教师建构统一身份,认同区域文化,提升教师的自我价值和社会层次。教师的流动以需要为根据,以资源节约为原则,以教师的价值实现为旨趣,提高教师个体工作主体性。该制度在解释性意义上引导区域内的教师合作文化,使每一位教师都成为该生产链上的重要人物,实现了个体生命价值。

(二)组织身份认同机制

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体通常在群体中定义自己,在组织中被范畴化为群体,因此,组织身份其实质是群体身份。个体通过“自我刻板化”为群体身份,进行内群感知,并通过群际社会比较来评价自我和组织。从现实看,区域内农村学校或者某些边缘化院校的成员因为认同缺位而导致不积极的态度或者为个体的自尊而产生社会流动。在一个区域内,因为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不同,无论在素材性资源还是条件性资源,无论是内隐资源还是生成性资源方面,都有各自的优势,因此区域职业教育资源配置应以资源优势整合为依据,教学管理采用区域集团化统整模式。教学资源成为各学校彰显自我功能的载体,也是承载学校特色的载体。学校和教师通过资源分享而获得组织认同。因此,职业教育城乡统筹应该以优化教学资源协调配置为原则,使区域内职业教育部门认同自我的优势,使教师产生组织归属感,用更积极的态度服务于该组织。

四、统筹的职业教育招生就业体制:区域职业人身份型塑

城乡二元结构文化建构了城市人与农村人的身份,这种身份类别与个体自我解释引导农村人期望向城市人流动。另外,我国农村除了自然资源和环境外,其他条件都比较差,因此,在农村工作的人也宁愿做城市人与农村人的身份归类,借此寻找机会调到城市里而提高个体的社会层次。基于以上理解,职业教育应通过招生和就业城乡统筹型塑职业人身份,引导区域人大文化身份归类,进而建构职业人身份的平等性。职业教育招生就业城乡统筹体制需要两种机制保障:一是职业人身份形塑机制,二是区域人身份形塑机制。

(一)职业人身份形塑机制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研究大都强调职业人的素质和道德,忽视职业人身份的意义。身份归属于社会子系统,有学者采用系统透视方法分析公民身份与社会关系,认为公民身份属于特定目的而分化了的社会次级系统——管理—政治子系统,它仅存在于具有分化的、合理的政治体制的社会中,其作用对于体制一体化非常重要。[7]在管理方面看,身份是社会结构的标志;在政治方面看,身份具有特殊的社会意义。这种意义既包括不同身份的公民权不同,也包括公民权带来的个人价值和地位不同。在我国,城市人——农村人身份划分是管理的范畴。但是管理是与个人权力相关的。例如,城市与农村户口簿的颜色不同代表享受的待遇不同,身份表征着社会意义。因此,城乡招生就业统筹不仅为社会发展服务,同时也确证职业人身份。职业人身份是平等的,既不是农村人,也不是城市人,他是某职业需要的人,也是社会发展需要的人。其意义在于职业本身的价值与个体兴趣取向,关注个体生命价值的彰显。职业人的身份也指明了平等性,即农村医生与城市医生都是医生,没有差别。城乡统筹的招生就业制度将型塑人们价值系统中新的归类范畴——职业人。

(二)区域人身份形塑机制

虽然任何身份归类都有其合理性,但是,利于文化发展的身份归类将促进国家和社会和谐发展。因此,在职业人身份的基础上,我们倾向于引导人们采用区域人的身份属性归类,当区域成为身份归属类别时,销蚀了身份归属的等级范畴。从地理成分看,区域只是地域之别,而非等级与阶层。因此,在强调区域职业教育统筹与区域社会发展互动的前提下,以区域作为归类属性增加了平等身份的效应,扩大了他们作为纳税人、选民、福利接受人等的公民权。基于此,我们认为,职业教育招生应以职业的需要作为区域统筹的依据,打破待遇等级制。因为公民身份的存在取决于生活世界符号再生产的基本过程,[8]区域人身份的建构应该纳入区域经济和政治以及文化的整体语境之中。职业教育招生就业的区域统筹将帮助职业人建构区域人身份,并在该身份形塑的过程中确认和固化身份。

总之,职业教育城乡统筹引导区域社会城乡互动,区域社会城乡互动带动职业教育内外部的校际、校企、校政(学校与教育行政机构)之间联动,促进了区域社会发展与职业教育城乡统筹高一级互动,进而使区域社会和谐共生。

参考文献:

[1]孙绵涛.体制论[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2):6-8.

[2]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7:72.

[3][4]司马云杰.文化价值论—关于文化建构价值意识的学说[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8,468-469.

[5]邹广文.当代文化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