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文化范文

时间:2023-03-19 14:27: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湿地文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湿地文化

篇1

从人类学的角度看,龙是自然现象与社会象征、现实世界与抽象臆造的集合体。在远古,各个部落都有自己的动物图腾,黄帝统辖各部落后,成为总酋长,便会盟各部落,结合各种图腾动物的特征,拼组出“角似鹿、头似驼、眼似龟、项似蛇、鳞似鱼、掌似虎、耳似牛、爪似鹰、腹似蛰”的神通广大的共同图腾:龙。《说文解字》中有“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能登天、秋分能潜渊”。作为华夏民族亲和力的代表和中华民族追求天、地、人合一精神的象征,龙,便成为中国第一个统一王朝――夏朝的图腾。

尽管龙被描述得神乎其神,但终究离不开水――湿地,至少,在人们的灵魂深处(传说龙宫在海底)是这样。古代中原,但凡有水之处,无论江河湖海、潭池渊泽,均有龙王之庙,所供龙王司职该地的旱涝丰歉。在中国,龙王庙几乎成了与自然湿地形影相伴的一道人文景观,那么,我们又如何看待湿地与龙现象的一致性和互利性呢?

湿地是地球上仅次于森林的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场所,龙的形态是多种动物的综合体,这便体现了物种的多样性;湿地是地球上惟一的四圈交汇之地(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龙则下可潜渊、上可驾云、遨游四极、俯临八荒,便表现了无所不能、无处不在的生态上的多样性;湿地作为众多动植物、特别是水禽的栖息地,是生命之源,是地球物种的重要基因库,“龙生九子,各个不同”,且变化无方、物不能治,恰恰体现了这种遗传上的多样性。

篇2

湿地油画地域文化地域差异

作为黑龙江人文地理资源的一个体现,湿地文化已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湿地自然风景的表现具有地域文化的特点,存在着与其他地区文化特征的差异性。中国美术史上早已存在南、北方画派的画风文脉区别。无疑,所谓的“地域性”和“差异性”都不是浅层面的一些表象,还承载着人类文明进步的共同需求。笔者力求从地域差异的角度去探讨黑龙江湿地作为地域特色文化,在油画表现中呈现出的面貌与南方湿地风景在油画表现风格中存在的本质上的不同。

湿地一般分五大类:近海及海岸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黑龙江省的沼泽湿地是我国沼泽湿地分布最集中、最广泛的地区之一。扎龙湿地是我国北方同纬度地区中保留最完整、最开阔的湿地生态系统,是天然的物种库和基因库,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以芦苇湿地广泛分布最具特色。可以说,以黑龙江扎龙芦苇湿地作为典型元素,研究黑龙江地域特色的湿地风景油画创作具有现实意义。

研究黑龙江地域特色的湿地风景油画创作首先要理清湿地的色调对我们的视觉的影响,以及自然景物承载的光与色彩的地域性文化差别。

一、季节性的色彩变化

黑龙江芦苇沼泽湿地景物的固有色,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产生不同的变化。黑龙江省的沼泽湿地,属于寒温带季风气候,霜冻期较长。因此,黑龙江芦苇沼泽湿地颜色随着季节的交替而呈现出季节分明的色彩变化。春季和夏季黑龙江芦苇沼泽湿地整体颜色呈由浅到深的不同绿色,而秋季和冬季湿地颜色呈现出从黄绿色到土黄色的不同变化。在霜冻期,由于冰雪覆盖,整个湖区呈现银白色,这是与南方湿地终年存在绿色的最大不同。那么,根据黑龙江扎龙湿地整体存在的固有颜色的变化,创作者可以确定表现芦苇沼泽湿地风景的油画基本用色,分为绿色调和黄色调以及白色调等,是具象油画表现色彩的基本色调。

二、亮丽的色调

除了考虑景物固有的颜色,在绘画中创作者还要思考光源色对画面的影响,不断丰富其光色的变化内容,不仅使画面本身的色调和谐自然具有层次感,还能使单调的色形呈现出空间体积感,增强了画面的可塑性及欣赏性。

我们都知道,日出、日落方向的天空是红色的,就连被它照亮的云层底部和边缘也变成红色了。原因在于空气的分子、水汽和杂质,使得光线的短波部分大量散射,而红色、橙色的长波部分,却散射得不多,那么就不难理解光线在水里面会折射。由于无数个水珠存在,光线就要折射无数次,光线在折射过程中是有损耗的。就南北方的空气湿度来分析,南方湿度大,空气中水分子含量高,太阳光到达地面时会受到水分子的折射,所以南方的天气经常会给人烟雨蒙蒙的感觉,这也是南方的特色。在常人眼中这种微小的变化几乎没有区分,但在画家挑剔而又敏锐的观察中就不可能无动于衷,南方风景画家早已把这种朦胧含蓄之感通过自己的作品与世人交流了,并形成了整体的风格。已故绘画大师吴冠中是江浙人,不仅从色彩上表现江浙一带的风景特色,同时又在中国画当中吸取了许多抽象元素运用于油画当中,为我们中西文化融合拓展了思路,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财富;广西画家张冬峰所表现的风景画,色彩细腻而甜美,温润之感沁人心脾,这就是南方画家所捕捉到的南方水乡景色的魅力。而北方则不然,气候干燥,光线感强烈,景色更像叙事诗一般的壮丽,以感情的豪迈气魄而动人心目。北方的色彩明快,对比强烈,优美简洁概括,别具视觉冲击力,呈现亮丽的色调,也是笔者所强调的黑龙江省与南方各省市地区地域性的光线上的差别。

三、蓝色的和谐

环境色是物体表面受到光照后,除吸收一定的光外,也能反射到周围的物体上。环境色的存在和变化,加强了画面相互之间的色彩呼应和联系,能够微妙地表现出物体的质感。作为黑龙江湿地元素之一的扎龙芦苇沼泽湿地,地处黑龙江省西部的松嫩平原。从表现内容上有蓝天、白云、芦苇、各种水鸟、冰雪,还有季节变化所赋予的颜色等,虽然没有南方景色山水相依的婀娜多姿,但绝不会缺少坚毅、苍劲、豪迈的气魄。这里我们可以分析表现内容之间色彩的相互影响。天空作为必不可少的元素,其色彩对其他景物色彩的影响较大。我们知道,北方比南方各省区云量少,日照时数多,而且辐射强度大,用湛蓝形容北方的天空一点也不为过。而这种天空的颜色对芦苇湿地其他景物的色彩产生影响,也会带有蓝色的倾向,其他景物的色彩必然与天空的颜色相呼应,形成整体的色彩和谐,而不是孤立的色块存在。由于平原地区物象相互遮挡现象较少,光影关系直观、明确,表现内容时更应该注意色彩的层次性变化与分布。

通过以上分析与论述可知,扎龙芦苇沼泽湿地作为黑龙江湿地特有元素在油画表现中色彩的应用规律。首先,应抓住季节色彩的变化规律,以及自然光色的特点,表现具有强烈色彩对比关系的画面效果。其次,以此为出发点表现以黑龙江湿地为特色的北方地域文化,以色彩的独特性表现南北方地域文化的差异。最后,色彩可以抽象为具体的地域文化符号,体现不同地区、地域的文化差异。黑龙江湿地风景油画表现的风格就可以体现这种色彩,使其抽象为具体的符号呈现给观众,使观看者体会到符号的象征意义——地域文化。

(注:本文为大庆师范学院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10SK17)

参考文献:

[1]张亮.三江平原沼泽湿地岛状林植物区系特征及多样性分析.中国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

[2] 吴冠中.我负丹青:吴冠中自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3]《艺术上海——76名家作品展》座谈会纪要[Z].

篇3

【关键词】辽西 地域文化 因子 旅游品牌资源

一 辽西地域文化研究现状

关于辽西地域文化研究,国外还没有公开发表的成果,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已积累了一些成果,根据文献检索主要有:魂系“渤海”千古情──医巫闾文化新探(王光等,1997);举世瞩目的辽西化石文化(曹振印,1997);论辽西文化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傅朝等,1998);辽西区域文化的特征及其意义(王哲,1999);辽西走廊文化特质探察(邹本涛,2005);走廊文化与辽西旅游规划开发(曲玉镜,2007);关于辽西旅游形象定位的思考(邹本涛,2007);辽宁文化资源整合与文化品牌建设战略(曹萌,2008);辽西五市山海历史文化游整合营销研究(谷玉芬,2008);辽西地区历史文化遗产研究(刘丹,2008);辽西地区历史文化遗产利用研究(刘丹,2009);以文化旅游发展动力助推“突破辽西北”——辽西北文化旅游资源考察报告(吕超,2009);辽西构建“东北亚文化旅游金三角”的资源优势与策略(曹萌,2010);辽西历史走廊品牌形象塑造(曲玉镜,2011)等等,总计不超过15篇(这里所列举的篇目不包括专业性极强的辽西考古学研究成果)。

二 辽西地域文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研究主体力量偏弱,社会影响力较小

现有辽西地域文化研究主体主要来自辽宁省内高校及部分科研机构,人数较少,且专门从事此领域研究者则少之又少。依照与辽西地域文化相关联的方式,研究者大至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从相关领域如旅游、文化遗产等领域进入到这一领域中来的研究者。其研究重心往往不在辽西地域文化而在其他,因此难免浅尝辄止,甚至有些研究者只把辽西地域文化研究当成“过场戏”,很少在此方面用力,个别研究者往往会省略此环节,直接引用或“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因此,此类研究往往偏而浅,只能流于形式,缺乏建树。第二类是十分专业的辽西史前文化研究者。他们关于辽西地域文化的研究侧重于田野考古,对象和角度严整、专一、科学。但是他们对辽西地域文化的阐发,所关涉的往往是辽西地域文化的基底部分而不是现实层面。因此,此类研究往往专而狭,与对现实的辽西地域文化研究相关度不高。第三类是专门从事辽西地域文化的研究者。他们原本理应担纲辽西地域文化研究的重任,但遗憾的是,由于年龄、思维、求学经历、学科背景及所从事的职业(专业)等的影响,其研究通常呈现为兴之所至的随感式的阐发,因此,此类研究往往浅而散,缺乏系统性和应有的理论深度。

显然,上述三类辽西地域文化研究主体在辽西地域文化研究领域的确很难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力。

2.研究观念滞后,缺乏当代指归

研究观念滞后是目前制约辽西地域文化研究的最大问题。上述三类研究主体所面对的不够理想的研究状况,不在能力,而在观念。

当代国外社会科学界已经把地域研究和文化研究一起归入多学科研究范畴,这表明,传统地域文化研究的看图说话式的研究方法已经不合时宜。辽西地域文化研究无疑应具有系统性、综合性、应用性,以及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交融的研究特点,应顺应当代社会科学的发展趋势。因此,上述三类研究主体研究的观念滞后是显而易见的。第一类研究主体轻视了地域文化研究的原创性,省略了耕作和收获的系统劳作过程,直接捡拾他人果实。这样做不但不能为辽西地域文化研究注入新材料,而且还有可能因基础不牢而贬损自己的研究成果。第二类、第三类研究主体。原本以辽西地域文化研究为主战场,但因缺乏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交融,加之系统性、综合性和应用性的缺失(就地域整体研究而言)而缺乏当代指归。

3.研究成果量少质平,受关注度不够

综上所述,辽西地域文化研究成果量少质平已是不争的事实。此外,通过文献检索也发现,现有辽西地域文化研究成果被引用、转载率极低,社会效益不佳。

三 转变辽西地域文化研究现状的对策

要想改变辽西地域文化研究不尽理想的现状,必须在队伍建设、观念更新和机制创新上下工夫。

首先,加强研究主体队伍建设。现有从事辽西地域文化研究者由于各种原因实难担当系统深入检视辽西地域文化的重任。因此省内高校和科研机构应承担起来。一方面,整合现有研究力量,使之得以取长补短,汇集、凝练现有研究成果;另一方面,应有意识地培养新人,可以大学文史哲类学生和科研院所从事相关专业的新人作为培养目标。通过这两项工作,传承、推助辽西地域文化的研究。

其次,更新研究观念。当今地域文化研究应突破传统的地方民俗民间文化研究的狭小视阈。把它架构到多学科地域研究的整体框架上,研究的宗旨不能仅止于一般性认知地域文化,而是要通过对地域文化的全方位系统检视,寻找到其中可在当代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的潜在因素,悉心培植,使之融入当代地方社会生活。

最后,创新激励机制,催生高水平研究成果。造成辽西地域文化研究整体水平不高的主要客观原因还在于缺乏有效积极的激励机制。每年各类科研课题备选题目中,地域文化类选题的数量总要远远低于地方经济类选题,同时资助份额也少。而与之相应,地域文化研究本身难度又偏大,成果发表也难。

建议相关省市主管部门应考虑建立系统的激励机制,在各类科研课题申报、经费资助和成果等方面给予辽西地域文化研究以政策扶持和引导,包括增加选题覆盖面,加大资助份额及额度,提供更多平台等。

四 本课题研究的构思、路径及初步结论

篇4

项目面积3600m2

设计单位ATELIER BR U CKNER GmbH

Rautenstrauch-Joest博物馆位于德国科隆,该博物馆的来由可追溯至19世纪。1897年,出生于科隆的探险家Wilhelm Joest将他从世界各地搜集的约3500件民族文物遗留给了他的妹妹Adele Rautenstrauch。后来,Adele为纪念她的哥哥以及她丈夫Eugen Rautenstrauch,出资修建了这个以Rautenstrauch-Joest-Museum命名的博物馆,并于1 906年在科隆南部开馆。历经多年后,博物馆决定重新修整以便为馆内陈列的近60000件展品提供足够的储存和展览空间,而这次的重修由德国知名设计公司ATELIER BR U CKNER负责。ATELIER BR U CKNER表示,内容决定形式是这一展览空间设计的主要理念。如舞台般设置的奇妙空间能直观地指引参观者走进各个多方面、多层次的民族主题。

创新的展厅理念摒弃了传统展厅做地域划分的惯用手法,相反,设计师依据不同的文化领域用不同的主题定义各个展示空间。这种划分方式将各种文化置于平等的地位,不同的文化主题配以独特的展览氛围也能更好地突显展品。正如设计师所说:“我们想实现展品与参观者自主地交流、讲述它们的故事。”参观者从踏入博物馆的那一刻起便开始一段探索文化世界的探险旅程,他们将通过观看一系列充满活力的主题空间对各地文化进行更深的了解。

第一章:理解世界

展览空间共分为三层。地下一层的大堂是一个宽敞而明亮的空间,在大堂中央,赫然出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座来自印尼苏拉威西岛的、独具历史意义的大型谷仓,这也是博物馆所收藏的最大的展品。参观者可通过这座谷仓上密布的信息模块预览整个展厅的总体参观路线。走进入口,是参观开始的序幕――半“U”型多媒体展示区,在这里可以通过展厅提供的画面了解所有主题展区的情况。沿参观路线前行,参观者首先欣赏到的是一场由众多金光闪闪的加麦兰乐器(一组印尼的民族管弦乐器)以及影子剧场所带来的视觉盛宴。其华丽的阵容加上喜庆的红色背景令参观者既流连忘返又期待后面的旅程。在印尼,向来只有地位高贵的客人才配欣赏这种音乐。而这里,游客还可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尝试吹奏其中的乐器。

进入博物馆的一层,这里分布了四种不同文化的展厅。在主题展区“跨越文化界限”(Encounter and Appropriation:Orossig Borders)中,以受教育阶层的人们渴望跨越自身民族文化,通过了解其他民族文化从而扩大自身视野的向往作为主题。该展区包括一间图书室,参观者可通过交互式电子书探索征服世界的历史;单册的书籍则着重讲述了远古世界中从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到法国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等探险家们的故事;而镶嵌在墙内,以字母A到Z依次排列的抽屉则展示了诸如爱斯基摩人的厚夹克、中国文化中的龙以及阿拉伯数字等外来文化对欧洲形成所产生的影响的资料。

在相邻的展室里,设置了关于收藏家Wilhelm Joest和Max von Oppenheim的遗物展。以他们生前家中的室内场景作为空间背景是这一空间的主要特点,现场摆放了许多充满异域风情的展品,墙面上悬挂的地图以及室内随意堆叠的木制展示盒不禁令人对那段神秘的探险旅程充满无限遐想。

同在一层,以“陈列柜中的世界:博物馆”(The World in a Showcase:Museum)为主题的展示区则聚集着来自新几内亚Trobian群岛的艺术品。这些艺术品按不同类型陈列,参观者可就某件具体的展品随时查看博物馆的收藏清单。室内正中放置了一张长方形展览桌,向人们展示了博物馆的基本工作:搜集、保存、调查研究以及沟通交流。在长桌的上方悬挂有一个极具纪念意义的、被拆解的储藏屋。其独特的外形将吸引室内的参观者和窗外的路人驻足停留。

再往前行,是以“扭曲的观点:偏见”(The Distorted View:Prejudices)为主题的立方体展览空间。这里以非洲为例将“种族偏见”的种种一一呈现。“本能驱使”、“乡村”、“奴性”、“需要帮助”、“单纯”、“同类相残”、“野蛮”、“懒惰和贫穷”等词通常是人们形容这片“黑色”大陆的带有偏见性的词语。从立方体的外部看,若干玻璃陈列柜镶嵌在金属色的外部墙壁中,这些陈列柜中陈列着附有详细介绍的展品。走进室内,以白色为主色调的立方体空间则带给参观者不一样的视野。有关非洲的主题影像被投影在散布的可开合的多媒体窗门上。

走出立方体空间,来到了以“关于认知和观点:艺术”(A Matter of Perception and Opinion:Art)为主题的展区。这里利用展品所体现的纯粹的美感吸引了参观者了解外来文化的好奇心。设计师通过采用一个信息需求供应系统从而使其区别于一般的艺术展厅。如果参观者触摸位于信息载送器旁的玻璃陈列柜,陈列柜的后墙将会变成一个放映区展示这件作品置于原始环境中的模样。

第二章:塑造世界

在一层展览空间,参观者穿过一个由多道开合门组成的空间进入了一个以“塑造世界”(Shaping the World)命名的展览区域。这一区域分设了五个区,主要向参观者传达了各种生活方式的不同表现及意义。第一个主题展区名为“生活空间一生活方式:生活场所”(Living Spaces-Ways of Living:Living Places),主要讲述不同的生活方式取决于不同的生活空间。展区内陈列着阿司马特族、大草原、图阿雷格部族以及开塞利等地的居民的生活用品。参观者还可通过一张设置有多媒体播放器的圆桌了解诸如音乐的起源、衬衫的制作过程等问题。

二层的“服装和饰品”(The Body as a Stage:Clothing&Adornment)展区延续了前一展区的主题,讲述了个人与群体的关系。区内,设计师利用薄纱窗帘区分各个主题展区,在走道中央设置了一个公共展区,利用投影技术将3D服装投射至陈列的人体模型上,以此展现多样的服饰变化。

参观者穿过薄纱窗帘进入以线帘为特征的“无声室”,经过“无声室”到达了以“死亡和来世”(The Staged Farewell:Deathand Afterlife)为主题的展区。这是一个沐浴在耀眼光芒中的白色世界。室内陈列的各种光彩夺目的展品见证了各种与死亡相关的文化和仪式。展厅的中央是来自巴厘岛的一口与天花齐高的牛饰石棺以及莲座,四周是透明的玻璃陈列柜,陈列着各种相关展品,置于玻璃陈列柜中的小型显示器为展品的展示提供了背景图,而如同书本一般可任意翻看的白色地板不仅具有视频功能还具有吸音效果。

接下来的主题空间“信仰的多样化:宗教”(Diversity of Belief:Religions)以模块化结构为设计元素,便于随时更换展品。这一主题以印度教和佛教为主。参观者可通过密布在墙上的小槽观看各种宗教仪式的相关图片和影像。

篇5

时常有画家来与我谈办展的事,我现在习惯先问他们一个问题:你是想展示艺术还是想卖画挣钱?你想展示艺术就别在意钱,一切随缘。你想挣钱就应随行就市,以卖出为标准,别老扯着艺术不放。我这个问题问得裸,总是让不少画家们陷入扭扭捏捏之态。我告诉他们,其实这两个想法都应该很光明正大,用不着左右为难。展示艺术本身就是件很风雅的事儿,能博得众人一声“哇”也就够了。而挣钱更是件开心的事,这世上有几人不做此想?问题在于,这两件事要摆到一块儿做难度真的很大,因为画家们都想让自己的才能得到市场的认可,他们目前的认知标准是:画卖得价钱越高,说明艺术水平越高。反之,如果画卖得便宜了,则是自贬身价,说明艺术水平不高。而画廊和画商们,更是希望卖高价,挣大钱。他们的理念是,自己签约画家的画价格卖得越高,越能证明自己懂艺术,懂投资。而老百姓的想法却恰恰相反,都希望买到价廉物美,甚至是物超所值,有投资价值的作品。这样一来,既要让人“哇”一声,又要让人大掏腰包就很不容易了。这说明在中国的绘画艺术品市场中,存在着很大的非理性矛盾,我琢磨了好几年,直到最近才想明白了一点,说出来供大家参考。

咱们在艺术上是不是特别牛

首先,我认为要想明白一个大前提:咱中国人现今在艺术上是不是特别牛?是不是比洋人还牛?比老祖宗还牛?在西方美术史上,毕加索号称是人类历史上一百年才能出一个的绘画艺术天才,也是百年来唯一一个在活着的时候作品就进了罗浮宫,并且靠卖画发了大财的艺术家。梵高、莫奈这些大师们都是穷死的。而在咱中国,目前虽然还没有哪位“大师”的作品能进罗浮宫(也许是咱中国人根本不屑于进),但在活着的时候,而且是在年纪轻轻、欢蹦乱跳的时候,就能靠卖画发大财的画家却可以论堆统计。至于那些发中财发小财的画家们至少在四至五位数之间,咱们是比洋人牛!

至于老祖宗,那就更不在话下了,连皇帝老儿都无法与咱们的“当代艺术家”比。那宋徽宗虽说是个昏君,书画却是一代大家。但充其量也只能达到咱们“当代”的一半价格。那乾隆爷把紫檀龙椅卖了,也只能与“当代”打个平手,你说这现今的艺术家牛不牛?

结论很简单:咱不是牛,咱是疯了!咱中国现今的绘画水平,在世界上充其量也就是三流,价格却卖出了超一流。正是在中国当代艺术的这种巨型价格泡沫的拉动下,中国几乎百分之八九十的绘画作品的价格至少都涨出了几倍乃至几十倍的水分。感谢金融风暴,总算把这唬弄人的“当代艺术”的屋顶揭去了,现在已经可以听到那倒塌前的嘎嘎声了,要不了多久它就会轰然崩溃,只留下一地垃圾!随着中国当代艺术品价格的崩溃,可以预料,中国所有绘画作品的价格都将不得不走上价格回归真实的道路。

咱们是否特别善于慧眼识金

其二,咱中国人是不是特别聪明?大多数洋人买画就像买窗帘地毯一样,图的只是个装饰好看,或是彰显个性增加点情趣,没人把这太当回事。而咱们很多中国人买画却总想着投资理财。总琢磨着今天买进的画,明天能挣几个钱。莫非是个东西到咱中国人手里就能成为理财产品?那美国佬也就是利用金融扛杆撬动住房贷款,倒腾出了个“次贷”产品,把这世界小小地折腾了一下,至今还被全世界人骂着。几个月前,一位意大利收藏家就很直白地告诉我:“画只不过是用来挂在家中墙上装饰的,除此以外并没有什么大用处,因此,大多数艺术品都没有什么投资价值。”我觉得他是一语中的,因为天才和大师们毕竟是人类的稀缺资源,并不是个“头衔”。不是随便哪个画家得过几次奖,或者是当过美院院长、美协主席,卖过几幅高价画就能自然“晋升”的。

结论也很简单,因为咱中国人太想“理财”了。所以,中国和外国的画商们也就利用咱们的“理财之心”来牟取暴利。因为在他们那里,他们所的画家个个都是“未来的天才”,作品也都“具有投资价值”。我相信,随着国人对艺术品认识逐渐由“投资”转人“欣赏”,以前那些拍出高价卖出高价的作品中,至少有百分之九十要被打回原形。因为准都清楚,发现天才的几率要远远低于买彩票中大奖的几率!照此推理:被你买到具备很大投资价值的艺术品的几率,应该也大不了多少!我这么说并不是要否定艺术品的投资价值,只是想告诉广大投资者:要想在成千上万的艺术家中去发掘“具备投资价值的未来之星”,难度至少比在股市里寻找几匹“黑马”要大上一千倍!在这块市场中,我们碰到更多的是“大忽悠”,而不是“专家”!

咱们是不是已经富到流油了

其三,咱中国人是不是真的已经富到流油的程度了?是不是已经富到钱想不花掉都不行?我从欧洲转到北美,看过许多画廊。那些画廊卖的百分之八九十的画(原创作品,并非行画)的单价,只相当于当地中产阶层月收入的一半。稍贵一点的,也就相当于一个月的工资(当然,知名画家的作品价格要高出很多,但那只是极少数),因为中产阶层实际上才是绘画这种商品的主要消费群体。而咱们中国大多数画廊卖的画,价格则是动辙上万元,甚至几万、几十万元,许多美院在校娃娃们的作品也敢卖到三万、五万元以上。如果这种价格是真实的市场反映,只能有两个解释:一是中国人都太有钱了;二是中国的画家都太有名了!

结论也很简单:第一,中国没有那么多太有名气的画家。在一个整体绘画水平处在三流位置的国家,显然不会有那么多天才。我们的画家们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不要总以为自己与众不同,不要老是陶醉在卖高价发财的梦想中。因为那些外国同行们靠卖画大多也只能混个饭饱而已。第二,中国的老百姓其实也就富到刚开始长肉的程度,真的还没有开始流油,这点世人皆清楚。现今的画价,别说中产买不起,就是富人们要买画也得咬牙切齿地下大决心,所以我们的画商们也不要太心黑,黑一点点就行了!

咱们老百姓是不是太土

篇6

周作人和林语堂都写过论喝谈吃的小品、随笔。周作人的《故乡的野菜》《苋菜梗》,借回忆故乡的风土习俗,把吃与思乡的情绪结合起来,写得既淡雅隽永,又富于人文内涵。而林语堂的小品《中国人的饮食》则在娓娓道来的聊天气氛中,使我们“真正地享受了吃的欢乐”。文人的文字让我们明白,吃里有文化,有艺术,也有科学,美食也是值得人们研究的。

梁实秋谈吃谈得更多的是文化,是历史。在《煎馄饨》中,他极力推崇致美斋的煎馄饨,因其“每个馄饨都包得非常俏式,薄薄的皮子挺拔舒翘,像是天主教修女的白布帽子”。在《韭菜篓》中,他认为东兴楼的韭菜包子最为特别,面皮洁白无疵,细褶匀称,盛在盘里一个个高壮耸立,像是竹篓似的骨力挺拔,非常美观。在《铁锅蛋》中,他说厚德福的炒鸡蛋别具风味,用那口大底小的黑铁锅炒鸡蛋,由于铁锅保温,上了桌还有■■响的滚沸声,如果换用新式的电炉烤箱,就少了原始粗犷的风味。读之,在品美食的同时,既能增长知识,又能娱乐身心。

钱钟书曾在《吃饭》一文中,深情赞美过吃:“可口好吃的菜还是值得赞美的。这个世界给人弄得混乱颠倒,到处是摩擦冲突,只有两件最和谐的事物总算是人造的:音乐和烹调。”钱钟书和杨绛在英国留学时,受不了房东的粗劣食物而搬了家。迁居后的第一早晨,钱钟书亲自做了奶茶和烤面包端到床前,杨绛一跃而起,兴奋不已,看来美食的力量在某些时候真是压倒一切的。杨绛说,钱钟书是一个很懂得吃的人,他喜欢带家人去品尝各种馆子,亲自点菜,而且绝对不会失手,这也可算得上是一大本事了。

汪曾祺是一位地道的美食家,他喜欢亲近庖厨,并有心为之,才使得他的文字自在如意,即使随手写下“菜谱”,也充满了诗意。如“拌萝卜丝”是这样写的:“小红水萝卜,南方叫‘杨花萝卜’,因为是杨花飘时上市的。洗净,去根须,不可去皮。斜切成薄片,再切为细丝,愈细愈好。加少糖,略腌,即可装盘,轻红嫩白。临吃,浇以三合油(酱油、醋、香油)。”他在家做饭招待美籍华人女作家聂华苓夫妇,其中有一大碗煮干丝。只见“华苓吃得淋漓尽致,最后端起碗来把剩余的汤汁都喝了”。

篇7

从城市自身角度看,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日益深化的发展环境下,深圳市持续发展与资源环境遭遇瓶颈约束的矛盾变得更加尖锐,迫切需要以低碳生态的理念,推动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变,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低碳生态示范市的规划和建设,既是引领城市转型的一种探索,也与城市发展规律高度契合。

2国内外低碳生态理论研究和实践

低碳发展的理念起源于欧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2009年“共建低碳都市”国际研讨会上首次明确提出了“低碳生态城市”的概念①。实际上,低碳生态城市脱胎于生态城市与低碳城市,目前在理论基础上融合了一系列的城市生态学理论,涵盖复合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生态足迹、生态城市、低碳经济理论等多种理论。学者对低碳城市的概念和内涵的界定也不尽相同,但核心思想基本一致,即以促进城市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的。低碳生态城市是一个复合概念,也可认为是“低碳型生态城市”的简称,是生态城市实现过程中的初级阶段,是以“减少碳排放”为主要切入点的生态城市类型。低碳生态城市的概念可认为是将低碳目标与生态理念相融合。实现“人—城市—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复合人居系统。目前,国内外一些城市和地区也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了许多实践和探索,如德国的弗莱堡、英国贝丁顿零能耗社区、中国的天津生态城、唐山曹妃甸国际生态城、无锡太湖新城等,这些研究和实践都给了深圳规划和建设低碳生态示范市许多启示。

3深圳低碳生态示范市建设背景和规划历程

3.1转型发展背景

经过30年的快速发展,深圳已由改革开放前人口不足30万的小渔村,成长为人口过千万、城市功能日趋综合、全国经济实力最强的现代化大都市之一。虽然深圳在特区建立之初就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但有限的水资源、空间资源和能源与环境容量仍然出现了“难以为继”的局面。在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日益深化的发展环境下,深圳市持续发展与资源环境遭遇瓶颈约束的矛盾变得更加尖锐。在这样的战略转型背景下,深圳作为国家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有责任有义务继续承担起先行先试的使命,以自身实践为我国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摸索经验,探寻出一条可供参照的有效路径。以低碳生态的理念,推动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变,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成为深圳的必然选择。

3.2政策和规划历程

《框架协议》,明确将深圳市列为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重点探索在城市发展转型和南方气候条件下的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模式,将深圳市逐步建设成为全国发展低碳生态城市的典范。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组织开展并于2011年1月印发了《深圳市建设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行动纲要(2010-2020)》和《深圳市建设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工作方案(2010-2012)》,提出了积极引导城市紧凑发展、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打造绿色交通体系、大力推广绿色建筑、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全面提升资源利用水平、开展试点示范工程、提高科技支撑能力和加强政策机制保障等九个方面的工作任务,并将责任分解落实到各部门。此外,深圳就建设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做了大量而扎实的工作,签订了部市合作框架协议,建立部市领导联席会议制度和合作协调推进制度两大合作机制;了《深圳创建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白皮书》(2010-2011)以及《一座年轻城市的绿色实践与探索:深圳市低碳生态城市案例选编》,对地区建设和示范项目情况进行整理,以通过项目成效和经验总结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在政策和规划方面,编制了多项与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相关的规划、方案与规范,内容涵盖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土地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绿色交通与市政建设、绿色建筑与施工、循环经济等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各个主要领域,如《深圳低碳生态市建设规划(2010-2020)》、《深圳市低碳住宅小区试点规划研究及实施方案》、《深圳市低碳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研究》、《深圳市低碳生态示范市建设评级指引》等。各级政府也将低碳生态规划和建设作为工作重点,编制了《坪山新区低碳生态实施规划》、《南山商业文化中心区低碳生态试点规划及实施方案》、《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生态低碳规划研究》、《后海中心区低碳生态试点规划及实施方案》等等。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建设周期长的系统工程,通过政策颁布和规划编制,在各级政府部门内部统一了思想和认识,提高了相关工作的系统性和协调性;另一方面,通过全方位的部署,就促进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评估全过程长效机制的建立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

4深圳低碳生态示范市建设实践

4.1城市总体层面

深圳的城市建设从开始就基本遵循城市规划的理念,早在1986年编制的特区总体规划,在综合分析了城市自然地理特征基础上,就前瞻性地确立了组团式的空间结构,并在此之后得到沿用和发展。2005年,深圳在国内第一次提出了基本生态控制线的概念,并用立法的手段明确了深圳城市建设的生态底线,控制保护范围近深圳市域总面积的50%,对保证城市生态安全、防止城市建设的无序蔓延具有重要作用,也为城市的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态基础(参见图1、图2)。在产业发展方面,实现了由最初的劳动密集型工业向高新技术产业、四大支柱产业再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提升和转变,产业空间结构由产业集聚走向产城融合。总之,在城市总体层面主要着重于城市结构的优化和系统的完善,加强了城市人居环境的整体提升。

4.2重点地区层面

4.2.1国家级低碳试点地区:光明新区和坪山地区

在重点地区建设方面,作为国家住建部与深圳市政府签订的《关于共建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合作框架协议》中确定的两个试点地区即光明和坪山新区,按照规划统筹、集成推进的思路,从规划研究、产业升级、节能减排、绿色建筑、绿色交通、污染治理等全面推进新区的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参见图3、图4)。光明新区在全市范围内最早和较早提出了低碳生态发展的理念,以绿色低碳理论及政策指导规范新区建设,以绿色建筑示范项目引导带动新区低碳建设、统筹推进绿色市政配套及生态绿地系统建设。坪山新区则注重从重“量”的粗放扩张式发展向以重“质”的低碳可持续发展的转变,推广节能绿色建筑,加大城市环境的节能改造,强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产业升级转型。

4.2.2深圳国际低碳城:坪地

位于龙岗区坪地街道的深圳国际低碳城的规划建设,通过与欧盟(荷兰)的国际合作,实施产城融合战略,从规划设计、建筑、交通、能源、公共意识和行为五个方面推进低碳建设,将其打造成国家级低碳发展的试验区、应对气候变化的先行区、国家级低碳产业的示范区和国际低碳合作的引领区,成为中国低碳发展的战略高地。2012年8月21日,占地97公顷(其中发展备用地约33公顷,改造厂房面积约22万平方米)的核心启动区内的6个项目和周边11个建设项目集中启动,并制定了《深圳国际低碳城绿色建筑与低碳建设管理办法(试行)》,推动绿色建筑的城区化发展。

4.2.3低碳生态建设试点:南山中心区、前海合作区和后海中心区

南山商业文化中心区位于深圳南山区,是高密度建成区的低碳生态试点。该片区面积约1平方公里,现状基本为建成区,具有商业中心区土地价值高、人流量大、公共建筑多、购物餐饮业发达、空间环境品质要求高等发展特征,但从低碳生态的要求来看,也存在步行遮阳和环境绿量不足、公交出行比例较低、自行车系统不完善、缺少标志性绿色建筑、可再生资源利用不足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低碳规划和实施从城市空间布局、绿色建筑设计、交通和市政体系等方面提出了16项改善对策以及51项行动方案。目前,该片区低碳生态规划建设已基本完成并取得良好成效,并于2011年荣获“部市共建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示范项目”称号。前海合作区和后海中心区则是城市新建地区低碳生态建设的试点。前海在建设之初就前瞻性地编制了《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生态低碳规划研究》,以绿色低碳理念为引导,根据“生命周期”理论,结合前海地区开发建设的实际过程和需要经历的发展阶段,着重从土地集约利用、能源高效利用、资源可持续利用、绿色交通、生态物理环境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低碳生态规划方案,建立了具有可实施性的规划指标体系,为前海地区低碳生态建设的先行先试提供充分的规划指引。后海中心区则通过低碳规划对城市设计、法定图则和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评估优化,通过交通减碳、建筑减碳、绿化固碳和综合减碳,并将可操作实施的指标落实到发展单元和地块,保障减碳绩效和实施管理。

4.3示范项目层面

示范项目建设全面开花,在以下多个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尝试。

4.3.1土地集约节约利用

在土地与建筑功能混合、用地规划管理、城市更新改造等方面开展了大量探索和实践,有效地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用地效益的提升。比如后海中心区整体城市设计和单元开发,蔡屋围通过城市更新改造,深圳大学西丽校区和南方科技大学校园探索“双线管理模式”,光明和上步变电站试点探索节地供电模式等等。

4.3.2绿色建筑

通过开展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建筑废弃物减排与利用、绿色产业探索和实践,打造绿色建筑之都。南海意库、建科大楼、万科中心、体育新城安置区、龙悦居三期、蛇口网谷、南方科技大学绿色生态校园等部分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

4.3.3绿色交通

致力于通过优化交通出行结构,实施公交主导的发展模式,大力开展慢行交通系统和绿色道路规划建设,推动低碳和减碳出行。罗湖火车站改造力推公交导向模式,盐田滨海栈道引领地区慢行系统建设,光明新区绿色道路建成通车,南山高效能船舶岸电系统启用,福田安托山地区改善优化公共空间和慢行系统环境。

4.3.4低冲击开发(LowImpactDevelopment,LID)

实践过程中,不仅针对路面渗透、径流蓄存、植被过滤、生物滞留等单项技术进行探索,还将这些技术集成整合用于城市建设项目中。滨临西丽水库的深圳市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东部华侨城生态旅游示范区、藏身地下的布吉污水处理厂、提高环保标准的老虎坑垃圾焚烧发电厂扩建、光明新城公园低冲击开发试点和门户区市政道路、聚合生态保护与修复的污水处理工程聚龙山湿地生态园逐步落成或正在推进之中。

4.3.5可再生能源应用

作为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实施了《深圳市开展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示范实施太阳能屋顶计划工作方案》,明确了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发展计划、资金措施、建设模式、扶持政策、保障和监管等措施,全面推广太阳能在建筑中的应用。光大环保杜邦太阳能光伏发电工程———光明“金太阳”示范工程、国内首个兆瓦级电池储能电站———龙岗宝龙片区电站、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等逐步落实。

4.3.6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

通过大力发展垃圾焚烧发电、推进填埋气体、餐厨垃圾和建筑垃圾综合利用,深圳市固体废弃物资源化率得到大幅提升。下坪固体废弃物填埋场、塘朗山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厂等开展规划建设。

5关于深圳低碳生态示范市的总结和思考

5.1建设成就与不足

深圳市经过几年的规划和建设,低碳生态的建设方面总体水平提升明显,特别是万元GDP建设用地、能耗、水耗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灰霾天数、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新建项目混合用地比例、热岛效应强度、非常规水利用率等多项指标上,都提前达到目标要求。据统计,2012年,全市GDP达到12950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1482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4668亿美元;全市用水总量首次出现下降,垃圾发电量超过4.5亿度,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率达到3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1%,工业固废处置处理率达到99.2%。与2005年数据对比,在人口和GDP稳步增长的同时,COD和SO2下降趋势明显,单位GDP水耗下降56%,单位GDP能耗下降24%,单位GDP用地下降49%(参见图5~图9)。通过评估和总结不难发现,目前深圳市低碳生态建设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一是基础数据支撑性不足,随着研究的深化、示范工程的建设以及考核监测工作的启动,对水文、地质、能源、碳排放、生物物种等方面基础数据的需求日益紧迫;二是由于缺乏相应完善的技术规范和操作管理办法,造成了在具体建设和技术应用中设计不合理、质量不高、成效不明显等问题,亟待建立一整套具有系统性、针对性和本土化的技术标准体系;三是对生态恢复与物种保护、水、土壤、大气等综合环境治理方面手段相对单一,需要加大资金、政策的投入,特别是需要加强部门间的联动机制;四是尚缺乏广泛认可、稳定科学、可长期跟踪的监测考核体系。存在以上问题和不足的最关键原因在于:虽然全市各部门都在按照低碳生态的发展要求推进各项工作,但协同沟通的平台不健全,在全市层面尚未形成一套高度衔接、系统完善的工作机制。

5.2政策机制方面的不足

就政策实施过程而言,对低碳生态要求的贯彻与落实在现阶段规划国土管理中可依托的平台主要有以下三个层面:一是作为规划编制依据的各类技术标准与规范;二是各层次城市规划;三是对建设项目的行政许可审批。从低碳生态的角度,现有的规划国土相关政策在上述三个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原有相关技术规范与标准在低碳生态内容上存在不足,后续“补丁式”政策文件未得到及时整合;(2)法定规划编制与低碳生态规划“两层皮”,且缺乏对刚性控制内容的必要规定;(3)行政审批流程与审查内容及许可文件中缺乏低碳生态监管的有效措施;(4)鼓励性政策有限,且缺乏可操作性。

5.3优化改进建议

建设低碳生态城市任重而道远,未来需要在多方面强化和深化,包括空间集约优化、能效持续提升、交通出行减碳、绿色建筑促进、资源循环利用、生态文化倡导等多方面,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保障和有效实施机制。

5.3.1进一步整合完善相关技术标准与规范

通过《深圳市绿色城市规划设计导则》、《深圳市绿色住区规划设计导则》、《深圳市城市设计物理环境优化技术指南》、《深圳市绿色建筑设计导则》、《深圳市低碳住宅小区试点规划研究及实施方案》等既有规范标准体系的整合,并结合《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2013版)》落实低碳生态建设要求。开展《深圳市房屋建筑面积测绘技术规范》的修订,奖励具有明显低碳生态效益的工程设计,有序引导企业更加积极地应用低碳生态技术方法;开展专项研究,并尽快制定关于日照、通风、资源回用设施配建、雨洪利用及低冲击等核心控制内容的专项技术规范和标准;细化研究交通影响评估的具体技术方法,制定相应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研究制定适合深圳市的低碳生态技术分类分级标准和技术导则,明确技术要求,推广成熟技术等等。

5.3.2在各层次规划编制中同步落实低碳生态要求

在总规和分区规划层次,应进一步强化对全市规划各类建筑总量的整体控制,避免出现个别地区就业与居住难以平衡而造成“钟摆式”交通等问题,减少城市碳排放。法定图则(控规)层面,增加低碳生态规划控制性指标与引导性内容,作为低碳生态规划管理及土地出让的重要抓手;强化对土地混合利用、开发强度控制、公交与慢行交通发展、资源能源综合利用、微气候、生态保护及绿地碳汇等的控制指引。重要地区的城市设计及详细蓝图层面,通过自然通风、热岛效应、噪声等模拟,优化三维空间布局,调整建筑间距、建筑高度、建筑朝向、绿化布局、道路走向等。专项规划层面,在给排水、能源与电力供应、交通等专项规划中应充分贯彻低碳生态理念;对于重要的专项规划,可增加低碳生态相关的专章及专题研究。

5.3.3建立和完善低碳生态导向下的行政许可审查制度

探索将低碳生态建设要求直接纳入行政许可文件,并尽快开展在行政审批中落实相关低碳生态审查要求的操作办法和管理规程研究。加强建设项目选址许可、用地出让、规划许可、施工图审查、工程验收管理等多个环节的低碳建设管控。

5.3.4研究出台鼓励性政策,引导支持低碳生态建设

针对适合深圳具有显著碳减排效应和较高生态效益,并需要一定增量成本的低碳生态技术、方法运用的项目采取一定的奖励措施。结合相关技术发展成熟度以及奖励政策可操作性,建议现阶段重点考虑对提供公共绿化空间、实施立体绿化、应用建筑产业化部件、采用太阳能光热光电设备及太阳能光伏一体化应用、增设公共基础设施、活动外遮阳设备应用、实施地下连通道建设以及绿色建筑的八类建设情形予以建筑面积核增、相应建筑面积折算等面积奖励等或其他奖励措施。

5.3.5加强部门间横向协调与配合

进一步健全完善市建设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国土委、市交通运输委、市人居环境委、市住建局、市城管局、市水务局、各区政府相关领导的横向协调和配合,统筹推进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建设,促进部门协调工作机制的形成。

6结语

篇8

上海楼市领跌全国,继部分楼盘率先大幅降价后,降价风潮向整个市场蔓延。北京、深圳等城市降价潮也已出现。业内人士认为,这一回是“真摔”了,房价拐点已经出现。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危相已露。

降价成“华山一条路”

这几天,上海一位中型开发商已连续几天没有好好睡觉,非常忧愁。年关将近,公司资金链非常紧张,在上海郊区正在开盘的楼盘日前已被迫降价18%,期许能回笼些许资金。“已经没有利润可言了,而且看上去房价还要降,公司很可能会撑不住了。冬天看样子真的来了。”他对时代周报记者坦言。

楼市是真的“冷”了。据国家统计局18日公布的信息,9月70个大中城市中,价格环比下降的城市有17个,持平的城市有29个。环比价格上涨的城市中,涨幅均未超过0.3%。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称,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的势头得到了明显遏制,调控取得积极成效。

更为关键的是,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一线城市的房价环比再次全面持平停涨,这已经是四大一线城市连续第三个月处于环比停涨的状态。

真实的市场情况比统计数据更为惨淡。在成交连续低迷数月后,原本僵持的房价已颇有“开闸泄洪”之势。作为国内楼市风向标的上海已显出肃杀寒意,房价开始领跌全国。业内人士惊呼:拐点真的来了!

“现在上海房价已经开始全面下跌,我可以给你举一大堆跌幅超过20%的楼盘。”中房信分析师薛建雄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比如龙湖郦城和龙湖好望山都是八折,长泰西郊别墅也差不多是八折,中海御景熙岸的公寓打七折到七五折的样子,别墅打五折。香溢花城打七五折。也就是说郊区的刚需楼盘、豪宅到市中心的改善型住宅及豪宅,全面在降价,都有20%左右的降幅。”

事实上,部分楼盘的大幅降价,甚至引发已购房业主不满。近日,位于上海嘉定区的龙湖郦城及绿地秋霞坊两个楼盘,出现了上百名老业主“冲击”售楼处的一幕。售楼处被团团包围讨要说法的老业主砸翻,被迫关闭。据几个月前购房的业主表示,房价从最高每平方米1.9万元,暴跌到现在的最低1.1万多元,已跳水三分之一还不止,已购房业主直接损失数十万元,最高可能达到六七十万元。迫于老业主压力,龙湖地产决定取消打折计划。此外,浦东中海御景熙岸进行的团购活动,将价格从2.2万元/平方米降至1.7万元/平方米,也引发了业主“维权”。

仲量联行跟踪的20个城市成交量显示,三季度传统的销售旺季,商品住宅成交量反而小于二季度,在传统的“金九”,更多的开发商选择了降价出货。在苏州、无锡、杭州等长三角城市,降价幅度在10%-15%的楼盘已经很多。

在北京,部分地区房价也开始松动,并出现了由点及面的趋势。大幅降价始于通州区域,如珠江拉维小镇、华业东方玫瑰等项目价格降幅超过15%,接着蔓延到朝阳、大兴等地,部分项目降幅接近20%。

在深圳,早在5月,中海地产便揭开了降价大战的序幕。其低价推出的“康城国际”和“塞纳时光”两个项目共1300多套房源,开盘当日被抢购一空,此举也一度引发部分老业主集体维权事件。万科7月份启动的“万团大战”行动,覆盖区域之广、供应货量之大均为万科史上仅见。9月,万科在深圳又一举推出11个项目、1万套房源入市,优惠幅度更是从此前的5000元上升至1万元的级别。

随着年关将至,开发商回款压力加大,降价促销似已成为开发商“华山一条路”。

首套房贷利率雪上加霜

令开发商感觉雪上加霜的是,近期,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及天津、济南、青岛、郑州、武汉、长沙、苏州等二线城市的不少商业银行,均上调了首套房贷利率,上浮区间为5%-10%。与此同时,不少银行严控房地产开发贷款,甚至上浮50%的开发贷款利率。瑞银10月20日报告指出,从现在到明年,首套按揭利率上浮5%-10%、二套房利率上浮10%-20%将成为行业普遍现象。

“这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基于房地产宏观调控的需要,二是目前楼市已进入僵持期,调控力度持续加大,房地产放贷进入高危期,银行要考虑风险,必须要把利率提高。”上海鑫灵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汤辉告诉时代周报。

上调首套房贷利率,在薛建雄看来,势必会加大开发商打折的力度。“银行提高利率最大的信号,是银行缺钱。银行之间本来是相互竞争的,谁都不愿意提高利率,之所以要提,是因为银行今年放贷指标已经超过了,而贷款的需求还很大,银行没有那么多钱。这对开发商是个不好的信号,促进开发商加快速度卖房。”

“这一轮的价格下跌,从目前来看,比预期的要可怕得多。跌50%是个案,20%-30%的下跌会是普遍的现象,像我前面给你举的例子,之前都卖得很好,并不是卖不动才打折的。”薛建雄告诉记者。

不过,在德佑地产研究主任陆骑麟看来,此举影响不会特别大。“很多银行此前基本都维持在基准利率左右,现在上调至基准利率的1.05倍,幅度不是很大。如果与当初基准利率的七折相比较,当然是提高了很多。但其实很多银行早就提高首套房贷款利率了,这次只不过是从暗地里放到台面上。”

一面是开发商被迫降价,以期加紧出货,一面却是居民购房意愿滑至谷底。据人行营管部三季度对北京市城镇居民购房状况的问卷调查显示:房地产调控显现积极效果,居民房价满意度持续回升,房价趋稳预期成主流,居民购房意愿创5年来新低。

调查显示,对于未来一年的房价走势,看平的居民占36.7%,较上季度上升6.2个百分点;看涨的居民占31.2%,较上季度下降8.2个百分点;看跌的居民占20.6%,较上季度上升4.1个百分点。对于未来一个季度的房价走势,居民认为房价趋稳的态势更加明显,看平的居民占43.6%,较上季度上升4.7个百分点;看涨的居民仅占25.9%,较上季度下降7.8个百分点。

“如果我是开发商,聪明一点的话,早几个月就应该降价。早降的话,有可能成交量会很大,带来很大部分回款。当所有人都降了你再降,不会造成任何卖点。而且消费者一旦看到普降,反而会延缓购房,对市场的整个预期、观念都会改变。”汤辉表示。

种种不利消息之下,开发商普遍笼罩于一片愁云惨雾中。截至10月20日,各大房企9月销售业绩基本报毕。万科、中海、碧桂园、富力、合景泰富等5大龙头房企销售业绩同比出现下滑,其中万科、富力已是连续两月同比下滑。另外,万科、富力、合景泰富三家房企三季度销售业绩同比下滑。有媒体统计的10家比较知名的房企中,7家在前三季完成的销售不到全年的75%。最令人惊诧的是上半年创下辉煌业绩的金地集团,到三季度末仅完成累计销售额197亿元,只达到全年400亿销售指标的一半水平。

“大房企现在业绩都非常差。几个月前,一些大开发商的资金链已接近断裂边缘,目前他们还在通过各种渠道,比如民间借贷、固有资产抵押融资等,来尽量拖延时间。所有这些做法都是在赌宏观调控政策会放松。但目前来看,这种可能性很小。”汤辉表示。

21日,国务院总理在广西南宁考察时强调,目前房地产市场调控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处于关键时期,各级政府要切实采取措施,进一步巩固调控成果。一方面要抓好保障性住房建设,另一方面也要增加普通商品房的用地供给,促进普通商品房市场健康发展。

土地财政降温态势明朗

与房产市场的萧索相应,土地市场的降温也已逐步显现。国土部下属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的最新报告显示,三季度全国地价总体水平小幅上升,但环比、同比增幅全面回落,其中,有超过五成城市的居住地价增速回落,地价水平下降的城市明显增多,土地市场相对降温的态势已基本明朗,预计四季度,城市地价总体水平将会延续平稳增长,但城市居住地价增速将进一步回调。

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数据也显示,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1-9月十个重点城市住宅用地推出量明显放缓,供应量跌幅最大的是天津,虽然累计供应住宅用地1232万平方米,供应量居全国首位,但同比下跌51%。紧随其后的是武汉和杭州,供应量跌幅分别为41%和38%。

同期,十个重点城市中仅深圳、广州和上海3城市住宅用地累计成交量超过去年同期,同比涨幅分别达530%、92%和1%。

与此同时,住宅用地溢价率继续一路走低。1-9月,十大重点城市无一城市的溢价率超过去年同期。

“土地市场和房产市场是相辅相成的,房价下降的时候,土地市场也会低迷。前段时间,很多外地的土地都拿到上海来进行推销,甚至利用短消息群发土地招标信息,可见土地市场冷清的程度。”汤辉告诉记者。

与土地市场直接相关联的便是政府的土地财政。在一线城市已显乏态的土地财政,在此轮寒流中,更将面临严峻考验。

“土地财政肯定会受到影响。现在土地零溢价成交的较多,与之前不可同日而语。对此,政府可以短期内增加土地供应量来应对。上海最近的土地供应量比前两个月就增加不少。比如某工业园区因前期基础设施投资较大,负债不少,因此赶快推出两块地出让。”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告诉时代周报。

事实上,据中原监测数据显示,9月份,所监测的13城市居住用地供应确有明显放量,供地面积为866公顷,较去年同期增加47%,较今年均值增加76%。居住用地成交面积为560公顷,较去年同期增加23%,较今年均值增加27%。不过,这一态势并未能有力延续,本月土地成交量仅有小幅回升。

篇9

关键词:视角文化;话语文化;地理学;地图;3S(GIS、RS、GPS);虚拟地理环境(VGE)

一、文化脉络阐释

从传播学的角度说,人类文化经历了三种不同形态:即口传文化、读写文化(纸录文化、图文文化)和电子文化或是视角文化(影像文化、图片文化) 。口传文化的特征是有声言语,面对面的交流。读写文化也就是印刷文化。它依赖于书面文字来交流,是一种不在场的交流。虽然这两种文化都依赖于视觉,但是言语文字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电子文化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物,它产生远距传播和互动传播(远距传播比如说电视台,电视、广播这些都属于远距传播。互动式包括很多,比如说电视电话会议等)。电子文化相当程度上是一种视觉文化,因为它在图像制作、传输和接受变得越来越简单便捷。

二、视角文化时代

(一)视角文化的定义

“视觉文化”一词最早出现于匈牙利电影理论家巴拉兹的《电影美学》中,其含义是“通过可见的形象来表达、理解和解释事物的能力[1]。尽管这个表述过于简单、狭隘,但视觉文化的表现媒介已被突显出来,即用形象来表达,而非语言。20世纪众多学者对此问题的研究极大地丰富了视觉文化概念,使之具有深刻的内涵和时代意义。如本雅明对机械复制时代电影的讨论、麦克卢汉对视听文化的见解、德波的“景观社会论”等等。我国学者周宪对视觉文化也颇有见地,他认为“视觉文化”有两个基本含义:“一是指一个文化领域,它不同于词语的或话语的文化,是视觉性占主因的当代文化;二是用来标识一个研究领域,是广义的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2]。”

视觉文化的出现跟消费文化关系非常密切,或者说是消费社会的产物。都市生活的形象包围和人们消费追求的化(娱乐化)使得消费变得视角化--广告成了促进消费的重要途径。广告通过视觉来传达某种观念,来培养某种消费的需求。当代社会可以叫做景象的社会,或者叫做景观的社会。商品变成了形象,或者形象就是商品。在当今时代消费商品实际上是在消费形象[3]。

视觉文化(Visual Culture)的基本涵义在于视觉因素,特别是影像因素,这些占据了文化的主导地位。强调视觉文化在今天的地位和作用,并非仅仅用视觉文化的符号学表征来处理“图像史”,而是要看到,它所涵盖的范围远远超过了图像研究,它的真正的意义如同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的学者尼古拉•米尔左夫所讲的“要用视觉文化瓦解和挑战着任何想以纯粹的语言形式来界定文化的企图”[4]。在这方面,也许还是W•J•T•米歇尔在《图像转向》一文中所指出的“无论图像转向什么,我们都应当明白,它不是向幼稚的模仿论、表征的复制或对应理论的回归,也不是一种关于图像‘在场’的玄学的死灰复燃;它更应当是对图像的一种后语言学的、后符号学的再发现⋯⋯”[5]。这也就是说“视觉文化是指文化脱离了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日益转向以形象为中心,特别是以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视觉文化,不但标志着一种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而且意味着人类思维范式的一种转换。当然“印刷文化肯定不会消失,然而对视觉及其效果的迷恋—现代主义的主要特征—产生了后现代文化。当文化成为视觉性之时, 该文化最具后现代特征[4]。”

要准确把握何为“视觉文化”,可以从两点来考察:其一,视觉文化是一种当代文化现象,它是伴随着科学技术和现代传媒的迅速发展逐步发展壮大的,它是消费社会特有的产物;其二,顾名思义“视觉文化”是关于视觉的或图像的文化,与传统的以语言为中心的文化相区别。

(二)视角文化与话语文化

从文化形态学的角度来分析,图像文化或者视觉文化是从语言主因的时代,向图像主因时代的一个必然的发展。

在人类文明的早期,原始初民的思维方式主要是感性的以观察为主的经验思维,他们用形象思考一切,文字的诞生改变了这一状况,它表现为理性思维。西方传统哲学观就认为,语言趋向于逻辑、理性,形象则趋向于感性。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文字始终以其优势僭越其它视觉艺术形式,然而,当电子媒介等一系列高科技产物猛烈冲击人们的生活方式时,语言显示出其明显的弱势,图像则显示出对文字的强势。如果说,印刷文字是口头传统的终结,那么,图像的出场是否意味着文字的终结呢?答案是否定的。文字是不会终结的,表述文化(形式)最终将是图像文化与话语文化的有机结合—图文文化。

1、图像与话语的对话

在后现论建构中,利奥塔认为现代是理性的话语,后现代呈现为感性的图像。

语言和图像是都可以传达某种信息。但是语言和图像有诸多不同(表1):

表1:语言与图像之比较

Table1.the compare of language and image

语言

①线性的,语言必须一个字一个字地来写,一个字一个字地来念,一个字一个字地来听,它是一个线性的过程。

②语言是有序的,必须排列,必须按照语法规则和使用习惯来排列,它是有秩序的。

③语言是概念,它是抽象的,任何语言都是抽象的。 #p#分页标题#e#

图像

①图像是空间并列的,它不是线性的。

②图像是同时出现的,图像的秩序和语言的秩序不像语言那样有序。

③图像是感性的,

语言作为一种文化的主因它代表了人类文化的一个很重要的形态,叫做理性的文化;图像占据中心的文化建构的主体更趋向于感性的经验的。话语与图像的结合是理性与感性、逻辑与经验的有机结合。

杰姆逊认为现代主义社会中话语处于尴尬境地:“在一个不断大众化的社会,有了报纸,语言也不断标准化,便出现了工业化城市中日常语言的贬值,农民曾经有过很丰富的语言,传统的贵族语言也是很丰富的,而进入了工业化城市之后,语言不再是有机的、活跃而有生命的,语言也可以成批地生产,就像机器一样,出现了工业化语言。因此,那些写晦涩、艰深的诗的诗人,其实是在试图改变这种贬了值的语言,力图恢复早已失去了的活力。”“这种危机在很多现代主义的文学中表现为寂静,不能表达,不能言语[6]。”很明显,现代主义的话语艺术已远远不能令人满意,此时,后现代主义的视觉化应运而生。在杰姆逊看来,现代主义的主要模式是时间模式,它体现为历史的深度和意识;而后现代主义文化和艺术的主要模式则明显地转向空间,前者与理性和语言有关,即逻各斯。相反,空间则相对于眼睛和视觉,相对于人的感性和愉悦。后现代将时间的模式转化为空间的平面性模式,艺术品的形象被“物化了”,成为人人可接触的日常生活用品。如电视,杰姆逊认为:“在电视这一媒介中,所有其它媒介中含有的与另一现实的距离感完全消失了,这是个很奇特的过程。但这一过程可以说正是后现代主义的全部精粹,后现代主义的全部特征就是距离感的消失[6] 。”

由电脑制作的虚拟世界、仿真三维空间让人享有了前所未有的身临其境感,真正实现了人与对象世界的零度接触。从这个意义上讲,图像是语言所无法企及的。然而,“虚拟现实”表达的是一种复杂的相互模拟关系:它既可以是对已有现实的模拟,又可以反过来成为现实世界的模拟对象。在这样的虚拟现实世界的过程中人类也将会从繁忙的“现实人生”进入到以电脑为伴的“虚拟化人生”之中。

在由图像构成的虚拟世界中,人不仅丧失了一定的主体意识和理性思考,也失去了潜在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图像的转瞬即逝的直白的画面使人们无需做出理性的思考,观众沉醉于虚假的幻象,使人们对现实生活中的矛盾不愿再作理性思考。不可否认,图像诉诸于人类感性的同时,将人类的理性判断力无情地抹杀。而语言艺术则可以弥补这一不足,因为从哲学层面看,语言是抽象的、线性的,代表着理性。语言自身的特征决定了它和阅读者之间的距离,这种距离也使他们能对对象进行理性思考和判断。在这个意义上,语言文化对人类有着图像文化不可替代的作用。

图像文化(视角文化)以直观、形象逼真的身临其境优势冲击着话语文化,然而这样的直白感性的文化无法表达是事物内在的特征,图像需要借助语言表述才能形象完整的反映事物内在的逻辑的特征。因此视角文化不可能僭越话语文化成为独霸世界的文化。图像是一种世界语言,它震撼心灵的力量在于有客观性、直观性、证实性、写实性、易明性,然而却容易局限思维,形成定势,而语言(话语)有无穷的力量,是人类永恒的话语,图像最终要借助语言(文字)来表达。话语(文字)震撼人心的力量来自于它的含蓄性,因为文字比图像更深刻,更具有形而上的超越能力,图像只有与文字有机整合才会相得益彰。

2、视角文化的特征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形态,而每个文化形态都有其文化主因,信息时代(当今)视觉作为一个文化主因,越来越突显出来。这种以视角(图像)为主因的文化—视角文化具有与话语文化(口传文化、印刷文化)不同的特征 :

第一,视觉性现在已经成为一个非常突出的文化现象。人对世界的理解主要依赖于自己的视觉,但是在语言传递的时代,视觉有的时候不是特别重要,到了今天,视觉性已经在文化的各个层面突显出来。大到城市规划、天气预报、医院看病,小到个人家庭装修,都已经要图像化了。

第二,图像对文字的优势。读图时代(视角文化)这个概念本身就表明图已经是一个比文字更具有优势的媒介。漫画就是典型的文字图像化的例子。图像比文字具有直观形象性。

第三,视觉文化对外观的注意。外观,是感性的经验的可以通过感觉把握的形态。对外观的注意,并不是这个时代所特有的,但是在视觉文化时代,对外观的关注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视角文化时代人们对自己的眼光越来越挑剔,对眼睛所看到的东西越来越挑剔。

第四,对视觉的追求。人对视觉的,视觉欲望的攀升,使人的眼睛变得越来越挑剔。现代的动作片主要表达一种视觉的效果,传达出一种视觉的场景。通过这种视觉的画面来吸引观众。

视觉文化是一种相当复杂的文化形态,既有文化的意识形态性、审美性,又有商品的物质性、消费性,既有强制性、操纵性,又有迎合性、对抗性,既有同质性,又有多元性,既有类型性,又有创造性;既有娱乐,又有教化功能。视觉文化本身已经成为一种跨学科的文化形态,涉及到的领域已远远不是传统的文化艺术所能涵盖的。

三、地理学中的视角文化

地理学中的视角文化早已有之,古代的各种地图其实质是一种视角文化,只不过那时的地图用的是绘画和印刷技术,而不是今天的地图印刷的电子技术,这种视角文化可以称之为“图文化”,它和我们今天所言的视角文化涵盖的内容是不相同的,今天所言的视角文化除了包括印刷的图纸外,更多的涵盖的是电子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条件下产生的图像和影像。

(一)地图(图文化)—静态可视化表达

詹姆斯曾经说过: “除非你能回答它在哪里这个问题,否则即使你把人的世界描述得怎样清楚,也是没有价值的”,而地图便是表达“它在哪里”的最明确、最有成效的方式,是检验人们地理概念正确与否的有力武器 [7] 。地图的发展历史几乎与人类文明一样悠久,它是与文化共同发展起来的。自从人猿揖别,人类便开始了创榛辟莽的探索历程。大约在原始社会后期,原始人类学会了用绘画方式描述生活环境,满足生产劳动的需要,地图开始了它的萌芽。从最早(远古黄帝时代)的“史皇作图”、“九鼎图”到丰富多彩的秦汉地图、唐、宋地图的大发展再到元、明时期传统制图的高峰期,到了清朝经纬网测量地图的出现,这标志着传统方法向现代方法的转变。真正采用科学方法绘制的世界地图集是清末地图学家魏源的《》,该图在地图投影的选择上趋向现代化,与现代地图中根据区域位置和轮廓选择投影基本吻合,地图符号的设计与现代地图有类似之处,不同的国家采用不同的比例尺,是“中国制图学史上一部关于世界地图集方面开创性的著作”。#p#分页标题#e#

后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文化的发展,地图与文字结合逐渐成为人们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成为地理学的重要语言。

地理学是研究自然现象和社会经济现象及两者相互关系的具体系统,其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探究地理现象的地域分布规律。专家学者在揭示这些规律时,多是经过亲身的实践,通过实地的观察、感知和大量的研究分析才形成今天理论上的共识。然而,地图却是我们大多数人获取地理知识的源泉。正因为地理现象空间分布的广泛性,使我们不可能对每一地理现象都进行亲自实践,而地图恰好满足了我们的需要。它把广阔的地理空间缩编成人们可视的二维平面,它把丰富多彩的地理环境浓缩成精美的地理作品。地图成为用符号及图像来传输各种实物和现象空间分布的工具[8],成为地图使用者之间传递信息的媒介。“地图打破我们的禁锢,刺激我们的身体细胞,激发我们的想象力,释放我们的语言表达。地图超越语言的界限来说明事物,它有时被称为地理语言”[9]。地图作为地理学语言比文本语言更有优越性,“一维”和“串行”的文字语言没有定位等量测基础,而地图则通过使用符号可以包含特定的丰富信息。地图成为地理学的第二语言。然而在计算机技术出现以前传统地图(这里所说的传统地图是和当今的电子地图相对而言的)再现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是静态的,对于动态的地理过程,是通过不同时相的静态图来反映的,这是地理学中静态的视角文化。

(二)现代地理学中的视角文化 (3S+VR)

计算机技术的出现使传统的纸质地图发展为电子地图的形式,而当引入了数据库技术之后,地理信息系统(GIS)诞生了。GIS在各行各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发现并且利用GIS带来的优越性。同时,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遥感技术的突飞猛进,为更清楚地了解地球环境和更快地监测环境变化提供了极好的技术支持。因此,地理语言得到了极大地扩展,从传统地图语言演变为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影像语言(视角文化)。

1、地理学中的视角文化之一 —GIS

由于计算机的存储容量大且不易损坏等优点以及计算机的普及化,人们开始将纸质地图数字化后录入计算机,形成电子地图或数字地图。计算机制图逐渐取代原有的纸质地图,地图制作工艺在计算机技术的带动下也出现了很大的进步,CAD技术大大增加了地图的制作效率和准确性,同时减少了制作的成本,节约了劳力和物力。地图存储介质的改变并没有改变地图传输地理信息的本质。但是,计算机的普及给人们带来了更高的要求。用户开始不仅仅满足于通过图形来获取地理信息,而是希望直接在地图或图像中进行地理分析,计算地理模型,进而作出决策支持。随之,数据库技术便被引入到了制图技术中,产生了地理信息系统,给地理学发展带来了质的飞跃。从历史发展来看,GIS脱胎于地图[10],并成为地图信息的又一种新的载体形式。地理信息系统 (GIS) 是一种同时管理地理空间信息和数据库属性数据的信息系统。利用GIS提供的数据的地理属性,就可以将这些数据分层、分类叠加在电子地图上,并且地图对象与数据库属性数据建立连接关系,这样通过GIS就可以轻松实现地图与数据库的双向查询。不仅如此,地理信息系统能将区位论、城市土地经济理论、城市空间经济学、城市交通经济学、模糊数学、层次分析法、统计方法和数据库方法、专家系统法等现论和方法统一在一起进行投资环境等实际应用的分析。 GIS给信息系统带来的不仅是显示地图锦上添花,而是将数据进行直观的、可视化的分析和查询,发掘隐藏在文本数据之中的各种潜在的联系,为用户提供一种崭新的决策支持方式。

2、地理学中的视角文化之二—RS、GPS

随着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影像地图和影像数据库也引起了更多的关注。遥感影像所包含的信息量非常丰富,通过多种应用软件可以直接分析遥感影像所反映出的城市扩张、海洋环境、地球资源等。遥感影像不仅丰富了GIS数据库,也推动其管理模式的发展,例如,由遥感影像建立的立体影像数据库。地理信息被转化为一种数字形式,更加方便地在不同行业中应用;同时,也使不同领域的人们更为方便的了解并且使用地理信息。Michael Goodchild将这种转变称之为地理科学的“数字转变” [11] 。Daniel Sui提出:地理信息系统在当今可以被看成是一种帮助信息发送者传递不同形式的地理信息给接收者的媒介,正如同报纸或电视传递大众信息一样[12]。GIS已经从刚开始是一种用来辅助决策支持的工具演化成为传递地理信息的媒介。陈述彭先生提出:“如果说,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代语言,那么地理信息系统就是地理学的第三代语言”[13]。Internet GIS的出现让人们可以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进行数据的存取、地理信息的浏览与共享,以及交流地理知识、共同探讨地理问题。

3、地理学中的视角文化之三-- VGE (虚拟地理环境)

面对多维动态的地理环境,面对人们期望技术发展为其提供快速便捷了解地理环境的工作平台,并支持其几何、物理以及行为建模过程需求,因此以虚拟环境、分布协同以及移动为特征的地学计算-虚拟地理环境技术应运而生。空间数据分析则加入了空间数据挖掘和空间动态模拟,而可视化功能则逐步从二维发展到三维模型,并由多媒体扩展到虚拟环境技术、虚拟地理环境(VGE),可定义为包括作为主体的化身人类社会以及围绕该主体存在的一切客观环境,包括计算机、网络、传感器等硬件环境,软件环境,数据环境,虚拟图形境像环境,虚拟经济环境,以及虚拟社会、政治和文化环境[14]。虚拟地理环境是现实世界的一个概括,是区域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虚拟模型。它强调身临其境之感,但又追求超越现实的理解,VGE不仅可以较为真实地反映出现实世界,更可以支持重建过去、预测未来。同时,它可以超越现实,将人们带入一个在现实生活中无法体验的真实感受。例如损坏的敦煌洞窟和壁画的重现,到现场无法看到的山体内部的地质构造,都可以通过虚拟地理环境呈现给用户。虚拟地理环境综合了地理信息系统,遥感信息模型,虚拟现实技术,网络技术,仿真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虚拟地理环境是地图语言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空间数据库、模型库、空间分析和空间数据挖掘以及空间模拟、虚拟环境技术等为虚拟地理环境提供了技术支撑,通过Internet的载体实现对真实世界的二次还原。#p#分页标题#e#

数字地球概念的提出并付诸实施,是虚拟地理环境在地球空间尺度上的实现。它将会使所有的地球信息以数字的方式存储于计算机中,从而建立起“一个多尺度的,三维的地球抽象”[15] 。

虚拟地理环境的重点在于对“不在场”的情景和事件的重建或预测,强调用户随时参与环境的描述、设计以及监测。它不仅仅是一个精心制作后回放的卡通片和动感三维影片,使人在虚拟场景中具有真实的沉浸感;或通过人在分布式环境中协同“感受”目标环境,并可对场景进行实时交互操作,使人和地理信息环境(包括信息获取、管理和分析等子环境) 很好地“融为一体”,带给人们一种“沉浸感、交互感和想象力”[16]。

四、结论

视角文化在以其直观逼真性吸引人类的眼球,丰富人类的视角生活的同时也剥夺了读者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使读者与阅读对象之间的距离感消失,这种距离感的消失削弱了人们发挥想象力(创造力)的空间。而话语文化的逻辑性和模糊性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充分展开想象力。凭借想象力,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被还原转化为丰富多彩的生活图景;凭借想象力,抽象的哲理、思想、原则、定理等被读者很容易的理解。人的文化生存方式的本质是一种“向心的生活”,在这里,包含着一定感受、体验、冥想、想象,价值取向和好恶的心灵是不可缺少的。人们正是在这些心灵的活动中获得了自主性,感到充实和幸福,而语言文化恰恰是诉诸于人的心灵的[17]。

自从地图出现以来,图文化(视角文化)始终是地理学中表述地理现象的重要手段之一。从纸质地图到电子地图再到虚拟地理环境,人们表述地理事物的手段不断演化升级,复杂神秘的地理现象被直观、逼真的展现,使人们身临其境的感受理解自身的生存环境。然而如果没有语言的阐释,图像显示的地理事物是不完整、不明确的,只有少数人能理解。因此直观形象动态的图像与逻辑的语言相结合,使最有效的地理学语言。现代的可视化技术与科学的语言表述结合体---图文文化更能准确的表述地理现象,推动地理学的大发展。

图文结合,是人类文化形态发展的必然。

[注]: “图”在文中不仅指纸质的地图,也指电子的图像、影像、虚拟地理环境等等一切可视化的表述。

参考文献:

[1]贝拉•巴拉兹. 电影美学[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

[2]周 宪. 反思视觉文化[J].江苏社会科学,2001(5):73.

[3]孟 建.视角文化传播—对一种文化形态和传播理念的阐释[J].现代传播,2002(3)

[4]尼古拉•米尔左夫.什么是视觉文化[J].文化研究,2002(3)

[5] W•J•T•米歇尔. 图像转向[J]. 文化研究,2002(3)

[6]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7] Martin GJ, James P E. All Possible Worlds - a history of geographical ideas, 3rd edition [M]. New York: Wiley & Sons, 1993.

[8] 陆漱芬.地理学与地图学 [J].地理学报, 1984, 39(3):315-320.

[9] Sauer C O. The Education of a Geographer [J].Annals of the As2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1956,46(3): 287 - 298.

[10] 陈述彭.地理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 [J].地理学报,1991 , 46(1) : 1 - 7.

[11] Goodchild M. Communicat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in a Digital Age [J].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2000, 90 (2): 344 - 355.

[12] Sui D Z, Goodchild M. GIS as Media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 2001, 15(5):387-390.

[13] 陈述彭.地理信息系统的探索与试验 [J].地理科学, 1983, 3(4):287 - 302.

[14] 林珲, 龚建华. 论虚拟地理环境 [J].测绘学报, 2002, 31(1):1- 6.

[15] Gore, Al. The Digital Earth: Understanding our planet in the21st Century.

篇10

关键词FDI环保产业

1引言

我国的环保产业始于20世纪70年代,随着环境问题突出和环保法规的不断完善,环保业进入较快发展。至今,我国环保业已初具规模。但是,从整体上看“局部改善,整体恶化”,刚过去的“十五”计划中环保任务未完成。2005年1月27日,评估世界各国环境质量的“环境可持续发展指数”显示,全球144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位居第133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环保产业仍处于被动跟踪状态。在产值上,我国环保产业的总产值仅占GDP的2%,而发达国家为5%左右。在投资渠道上,政府为主体,民间和外资资本进入少。在技术发展上,缺乏系统的技术开发,基于国情的重大生态环境和关键技术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集成和环保成套设备不足。另外,缺乏与国际惯例接轨的环保产品开发及环境技术认证制度,环境咨询服务体系落后,企业环保意识薄弱。

FDI(国际直接投资)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2003我国位居世界引进FDI东道国的第一位。在FDI的投资重点上,明显倾向于东部地区的第二产业,而且部分跨国公司把污染产业迁移到中国生产。随着我国加入WTO,FDI也面临着地区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国家在制定产业政策时倾向于吸引FDI向西部地区,向第三产业转移的趋势。

2利用FDI推动环保产业的市场化的动因分析

2.1环保产业市场化的客观要求

我国的环保产业是政府主导的行政管理型产业,政府的高投资引起的财政负担和产业低效率,即资金和技术的压力是环保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十一五”期间我国在环保产业的预计投资需求为1.4万亿元,并且随着国家环境保护法规的不断完善,“谁污染、谁付费”的制度约束会促使企业的环保需求增强。我国众多中小企业面临技术改进成本过高等困难,因此,呼唤具有规模效益和技术优势的环保服务部门进入。

2.2FDI进入环保产业的有利因素

从FDI自身的进入意愿来看,环保产业的高盈利性正吸引着更多FDI进入。我国政府承诺,入世后将逐步将现有的环保产品关税税率从13.4%调低到2008年的6.9%,大大激起了外资投资中国环保市场的热情。作为21世纪朝阳产业的环保业将成为未来我国引进FDI的重要领域,我国在《关于积极发展环境保护产业的若干意见》已经把其作为鼓励外资进入的领域,仍有巨大的市场前景。

从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环保领域的发展差距来看,为FDI进入提供了有利条件。发达国家在绿色电力、绿色化工废物处理、环保汽车、绿色建材、生态农业、“3S”农业、卫星遥感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无土栽培等国内不能生产的污染治理设备都存在明显的技术优势,以色列的滴灌技术已经在我国西部干旱地区发挥作用。

从环保产业的国际性分析,由于世界环境的不可割裂性,环保产业本身就是国际化的产业。中国已与27个国家签订了20多项环境合作协定或备忘录。在国际上,有关治理污染和生态建设的贷款很多。发达国家的优惠贷款、技术援助资金、无偿援助资金、国际金融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的国际援助等都是环保产业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

3利用FDI进行环保产业市场化的效应分析

3.1从技术转移和利用角度分析

从技术溢出角度看,引进FDI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最终目标是通过FDI进入的竞争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发展本地企业进入环保产业,形成市场化的良性运转。一方面,FDI能够对本地企业产生竞争效应、示范效应和学习效应。通过FDI与本地企业的合资、合作,可以有效增强本地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本地企业的吸收技术能力将影响环保产业的最终发展,按照FDI的技术转移理论,当本地企业的技术能力比较高时,FDI进入能产生比较大的溢出效应,支持该产业的发展。形成本地技术进步——FDI引进——本地技术提高的良性循环。

环保产业作为高科技产业,技术是其最重要的市场要素,技术要素的市场流动是环保产业市场化的必要条件。应当积极建立环保技术的买方和卖方市场,向企业推销环保技术,发展环保营销。另外,一个健全的市场离不开中介服务机构,环保服务、咨询等中介机构是健全环保市场的重要媒介。中小企业污染占我国工业污染的80%,但是由于环保治理技术不高和成本过高而往往存在侥幸心理逃避环保任务,大企业也存在治理成本高、达标率低而对委托有需求。环保服务企业的规模效益,使企业与环保服务型企业形成污染治理的“委托——”需求。环保服务市场包括环保技术咨询服务、环保设施运营服务,环境投资风险评估服务向企业推销环保技术、环境影响评价、环境污染治理服务、环境信息服务、环境工程设计服务等。我国的环保服务市场和发达国家差距明显,存在着很大的技术转移空间,2000年我国环保服务业占环保产业的比例为年收入的38%,环保产业年收入为211亿美元;而1996年美国环保服务业年收入为1811亿美元,环保服务业为889亿美元,占环保产业的49%,美国在1994~1999年环境服务产值占了环保产业的半壁江山。

3.2从利用国际贷款角度分析

据统计,目前环保产业的70%资金由政府投入,资金的短缺和单一制约了环保产业的发展。《关于加快发展环保产业的意见》中指出,“要鼓励社会资本,外资投资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设施,拓展资金渠道,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体制。”我国的FDI总量大,应发挥产业导向作用引导资金向环保产业等高科技化产业发展。

外国政府贷款作为对华援助的一种形式,以其贷款额度大、利率低、还贷期长而具有巨大吸引力,跨国公司与国际金融组织有着天然的联系,国际金融组织可以为跨国公司提供更全面、更具体的金融服务。在操作上,可以利用FDI与国际金融机构的天然联系和FDI企业的技术优势和项目管理经验,更好地利用国际贷款为本地环境建设服务。如采取FDI、国际贷款组织和本地企业三方联合的方式,FDI提供技术支持和项目的管理,本土企业在与外资合作中吸收、模仿外来技术,并负责FDI合作企业与本地的联合,满足FDI经营当地化的要求。3.3从环保产业市场化的其他要素分析

在环保意识方面,割裂企业利益和环境保护的一致性是导致企业环保意识差的重要原因。只讲生产成本、不讲环境资源代价,生产技术落后是导致环境恶化、资源浪费的重要原因。很多跨国公司在环保方面注重企业的绿色形象和绿色品牌,以市场绿色为目标而自觉改进技术,减少污染。如宝洁公司、福特汽车、壳牌公司等优秀FDI企业在进入我国市场后通过技术设备更新和新能源开发上帮助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在这方面可以为本地企业起到示范作用。

从从业资质角度,环保产业的从业资质即职业资格,在发达国家中对企业从事环保产业有明确系统的资质考核和监测,而我国环保产业资质管理混乱和市场无秩。目前我国环保涉及的资质有工程咨询资质、专项工程设计资质、施工资质、环境影响评价资质、设施运营资质,存在着多部门分权管理,部分省市各自为政的问题。在引进FDI后可以利用跨国公司熟悉“绿色壁垒”,ISO14000国际环境管理标准和其他国际环保指标的优势,加强我国环保产业与国际环保标准接轨。

4政策建议

4.1市场化的制度建设

我国环保产业应该按照环境资源有偿使用和污染者付费原则,建立引进FDI良好的制度环境。比起优惠的税收条件,FDI更看重东道国的制度环境,过去由于我国相应的环保市场规则不健全,以市场盈利为目的的跨国企业对预期收益率及风险指数的担忧使其望而却步。

制度环境建设主要以下几方面:从环境税费方面,主要是许可证交易制度、排污权交易制度、环境税收等和相关法规如环境标志、押金制度、环境损害责任保险制度等;从技术专利的保护方面,应明确跨国公司的专利技术和向本土企业转移的技术所有权;从企业资质管理上,严格按照《环境保护设施运营资质认可管理方法》规范环保服务市场,环保公司根据所提供技术服务的专业,应具备国家办法的相应专业资质,如工业污染治理设施专业化运营资质、环保工程设计和工程施工资质等和相应的从业规范;从产品价格支持上,规范环保技术的有偿服务,在研究不同行业,不同污染物的社会平均治理成本的基础上,制定指导性收费标准、收费渠道,并且对部分外部性强的环保产品提供国家统一收购价,按高于市场价格的价格购买其产品。

4.2产业导向

如果东道国技术和跨国公司相差太大,有可能抑制本地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在国家的政策引导上,应从以下两方面定位,一是加强引进FDI进入环保产业力度,给予国民待遇同时享受投资高科技产业的特殊优惠,如投资补助、贷款贴息、资本金补助、关税调节、税收优惠等,并鼓励FDI以独资、合资、贷款等多种合作形式,以资金、环保技术、环保知识产权、环保设备等出资方式投资于环保产业。二是对以本地企业为核心的环保产业的培育,从技术、资金、资质等方面,通过技术配套环境建设和产学联合培养本地企业的环保创新能力,并加大企业内部R&D投入,对这部分投入国家可给予部分贴息贷款。

4.3把FDI与国际环保贷款结合起来

外资贷款的担保问题,外国政府援助贷款要向国家财政部提供政府担保,如果环保项目自身缺乏还款能力,地方政府将承担还款责任,巨大的还款风险使地方政府裹足不前。另外,环境保护利用外资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在项目的具体实施中有寻租机会。

在引进FDI进入环保项目后,可以通过非股权安排实行贷款方、跨国公司与本地企业三方联合,解决国外贷款地方政府的还款风险和寻租问题。非股权交易形式多样、应用灵活、风险较小,适用于市场机制发育不完善,政策处于变动中的环保产业新的国际合作方式。而许可证交易、合同安排或技术咨询的非股权安排符合投资方和东道国双方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陈军平.环保企业发展瓶颈因素分析[J].中国环保产业,2003(2)

2梁利辉.企业自主开展环保工作的动因及方法探析[J].经济理论研究,2004(1)

3郑小兰,王素君.实施“十一五”环保目标的对策建议[J].商业时代,2007(1)

4楼佳.外资环保贷款项目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环境管理,2004(6)

5庄芮.FDI流入的贸易条件效应——发展中国家视角[M].北京:对外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

6杨丹辉.全球竞争:FDI与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7伍海华,朴明根.外资与经济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