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文化范文
时间:2023-04-06 07:23: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文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2)突出公益性质,完善投入机制
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积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重点文化设施、城乡基层文化设施特别是广播电视‘村村通’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建设,努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由此可见,中央政府对繁荣农村文化、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高度重视。因此,要加大保障力度,使农村文化事业经费的增长随着经济的增长逐步提高,要把农村文化经费纳入各级政府特别是乡镇(街道)政府的预算管理,建立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坚持“政府扶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群众享受”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把乡镇文化站和村文化宫、文化室的硬件建设列入各地新农村建设规划,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文化建设。对文化站、农家书屋等文化设施建设和正常运行费用,列入政府建设计划和财政预算,并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和优惠。把繁荣和活跃进农村文化生活,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管理,净化农村文化市场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做到工作重心下移、文化资源下移和文化服务下移,努力维护和实现农村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用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占领农村文化阵地。
(3)转变政府职能,完善考核体系。
推进“管办”分离,将工作重心从办大节庆文化转移到发展农村文化、基层公益性文化上来,让更多的基层群众享受文化成果。出台具体的实施办法,将农村文化建设的方向、任务、内容、要求等指标进行细化。健全工作机构,强化人员培训,着力加强队伍建设。健全和完善培训机制,加强农村业余演出队、业余电影放映队、文化中心户、农家书屋、农村义务文化管理员等业余队伍的培训,努力建设一支以专职为主、兼职为辅、群众社团为补充的新农村文化工作队伍。要采取奖罚并用,根据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状况,定期开展评比表彰活动。同时,定期对农家书屋、文化站等文化阵地建设实施督查,发现问题,限期改正,对造成阵地流失或长期不能有效组织好阵地活动的单位予以批评(4)培养农民自己的文艺力量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富起来的农民一方面迫切需要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另一方面能够满足农民需要的文化活动少之又少,只有培养农民自己的文艺力量,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民文化生活。一应该加强阵地建设。建好村文化室、图书馆、电影院和各类文化特色户,使农民的文化活动有场所有器材。政府要对购置的电脑、图书、文化用品器材提供一定财力和物力支持。二要加大对农民文化的培训力度,壮大文化艺术骨干队伍。组织培训班,使他们成为农村文化骨干,成为农村文化燎原的火种。开展丰富多彩的农民文化活动,在农
浅谈对活跃农村文化的一点思考三是多送法下乡。农民朋友现在最缺乏的就是知法、懂法,多搞些法律知识讲座,并结合农民、农村中的实际情况来宣传法律,这也是农民最需要的。如果在农闲时经常能做到以上这“三送”,那么农村的文化生活肯定能活跃和丰富起来。
(2)突出公益性质,完善投入机制
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积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重点文化设施、城乡基层文化设施特别是广播电视‘村村通’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建设,努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由此可见,中央政府对繁荣农村文化、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高度重视。因此,要加大保障力度,使农村文化事业经费的增长随着经济的增长逐步提高,要把农村文化经费纳入各级政府特别是乡镇(街道)政府的预算管理,建立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坚持“政府扶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群众享受”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把乡镇文化站和村文化宫、文化室的硬件建设列入各地新农村建设规划,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文化建设。对文化站、农家书屋等文化设施建设和正常运行费用,列入政府建设计划和财政预算,并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和优惠。把繁荣和活跃进农村文化生活,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管理,净化农村文化市场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做到工作重心下移、文化资源下移和文化服务下移,努力维护和实现农村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用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占领农村文化阵地。
(3)转变政府职能,完善考核体系。
篇2
虽然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并且农民温饱问题也基本上得到了解决,可是农村文化建设却相对滞后,农村文化生活比较贫瘠,城乡文化发展的差距也在逐渐拉大,这些不仅仅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业的增产和农民的增收,同时也制约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因为,必须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刻认识农村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
一、警惕农村文化的失衡和断裂
(一)城乡文化发展严重失衡的物质根源是城乡经济发展水平逐渐拉大,农村经济落后于城市经济。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政治又是经济的集中体现,而文化则是政治和经济反映。文化是由一定的政治经济决定,而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现在让我国城乡文化发展严重失衡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是究其根源在于城乡经济发展差距的拉大。农村经济的发展大众落后于城市经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农民收入低下,加之农村文化基本上都需要农民自己来办,而农村又无力去办,因而导致城乡文化发展的严重失衡。
(二)城乡文化严重失衡的思想根源是地方政府重视城市文化而轻视农村文化,重视农村经济建设而轻视农村文化建设。首先,重视城市文化而轻视农村文化。一直以来,一些地方政府在对偏远地区的农村文化建设方面缺乏必要的认识,总是存在着重视城市文化建设、轻视乡村文化建设的思想,并且缺乏城乡文化统筹协调、一体化发展的意识。其次,重视农村经济建设而轻视农村文化建设。虽然说农村文化建设本来就是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以经济发展为目标的政绩考评机制却造成农村文化发展的动力明显不足。一些地方政府在思想上对农村文化建设方面不够重视,并没有把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村经济建设放在同一重要地位,而是认为经济建设才是硬道理,才是中心工作。因此,为了这个“中心”工作,许多政府考虑的依旧是公路交通建设、房屋建设和招商引资等促进经济发展的项目上,而没有时间顾忌农村文化建设方面,更没有精力去想如何能活跃农村的精神文化生活。
(三)“输入偏好型”的农村文化扶贫是造成农村文化“供血”不足的主要原因。城乡公共文化除去投入不均等外,“输入偏好型”的农村公共文化扶持制度也是造成农村公共文化生产不足的又一重要原因。这些原因导致城乡公共文化不可能均衡。“输入偏好型”的农村公共文化扶持制度就是指,对于农村公共文化的支持是一条只“输送”但是却不“种植”的路子。注重的是向里“输送”而不是向外“培育”。对于基础设施和图书资料等硬件设施来讲“输送”是一条很好的途径,但是对于人才,文化观念和文化意识来说,成效甚微。长时间的“输入”导致的结果只能是农村公共文化的供血不足,并且真正扎根留在农村,服务农民的文化人才不足,一旦这些外部力量从农村中撤出,这些还不够发达的农村文化就很容易枯萎。
二、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
加大改革力度,整改农村文化建设的体制和机制
1.农村公共财政的投入应该适当加大,农村文化的基础设施配置应该逐步完善。各个政府部门既要大力推进农村集体经济,扎实推进农村和企业结对工作,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提高农村自建能力,又要继续推进“扶持集体经济薄弱村办公场所建设”的政策,使集体经济薄弱村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显著改善。
2.积极开展文化对口帮扶和文化人才驻村蹲点制度。培养一批城市文化专业人才和文化专业队伍,由相关文化主管部门拟定详细计划,把农村结对帮扶和下乡服务,下乡演出活动发展为长年化与制度化。把对农村文化“一阵风”的现象改为“常流水”的文化制度,面对面的指导服务,积极引导乡镇。村开展各种农民群众喜欢的基层文化体育活动。
3.积极开展农村特色文化战略。农村文化特色多种多样,民间文化丰富多彩,文化资源也同样具有一定的优势。充分挖掘民间的文化资源,并通过一定的整合,形成“一村一品”的特色文化,并且以这个味载体,大力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使农民群众在参与文化活动的同时感受到文化的气息。增加农民心中的幸福感。踊跃开展具有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表演项目,丰富节目内容,进而带动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
篇3
[关键词]文化消费;外部性;农村居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2007年达到4140.4元,扣除物价因素,年均增长6.2%;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从2001年的1741.09元增长到2007年的3223.85元;恩格尔系数从2001年的47.7%下降到2007年的43.1%。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上升,人们的消费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文化消费支出在居民消费支出中的比重在不断上升。据统计,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由1980年的8.3元增加到2007年的305.7元,增长35倍,年均增长14.3%,其占消费性支出比重由5.1%上升到9.5%。农村居民文化消费支出的不断增加,带来的不仅是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精神生活的丰富,还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外部效应。
一、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外部性存在分析
外部性(externality)或外部经济(exemalecon-omies)是福利经济的一个重要概念,由马歇尔在其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首先提出。萨缪尔森(Samuelson)和诺德豪斯(Nordhaus)这样定义外部性:“当生产或消费对其他人产生附带的成本或效益时,外部经济效果便产生了;就是说,成本或效益被加于其他人身上,然而施加这种影响的人却没有为此而付出代价。更为确切地说,外部经济效果是一个经济人的行为对另一个人福利所产生的效果,而这种效果并没有从货币或市场交易中反映出来。”外部性可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正外部性是指一个人的行为直接增进了他人的福利,而后者无需付费;负外部性是指一个人的行为直接损害了他人的福利,而前者无需承担责任。
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具有明显的正外部性,这种外部性主要表现在:
(一)农村居民文化消费带来的农村居民素质显著提高,为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城市经济发展持续提供素质不断提高的劳动力供给。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在经济加速发展的同时,城镇化进程也在同步加速前行,2007年全国城镇人口达59379万人,城镇人口(居住在城镇地区半年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44.9%,比1978年的17.9%提高了27个百分点。城镇人口的急剧增加,并不是由于城镇人口的自然增长,而是由农村人口大量流向城镇所致,而由于受城镇生活成本以及落户要求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从农村地区流向城镇的便是那些受过教育、有一定文化水平的人口。这些流入城市人口素质提高的成本(即文化消费支出)均由农村支付,随着这些人口流向城市,这些投入便也通过人口的迁移而转移支付给城市,我国高等教育中来自农村地区的大学生毕业后留在城镇工作就是典型的转移支付。由于农村居民提供文化消费,城市经济体无须支付任何费用却可以得到高素质的劳动者,这是一种典型的外部性效应。
这种外部性不仅表现在流向城市的人口中,同样体现在那些不具有城市户口,但在城市工作的农民工身上。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外出从业劳动力中,文盲占1.2%;小学文化程度占18.7%;初中文化程度占70.1%;高中文化程度占8.7%;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3%。这表明,当前我国外出从业劳动力中以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为主,虽然这些劳动者也将其在城市务工的收益转移支付回农村地区,但其收益只是其劳动所创造价值的一部分,剩余部分为城市所截留。而城市是不用为这些劳动力文化素质的提高支付任何成本,其文化素质提高的所有成本均由农村支付(虽然现在我国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实施免费教育,但农村居民教育支出的比重依然相当高)。这是农村居民文化消费外部性的又一表现。
(二)农村居民通过文化消费改变了自身观念,提高了自身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与规律的认同,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居民在文化消费的过程中,不仅得到了精神上的享受,更重要的是通过文化消费改变了自己的观念,对本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性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为社会稳定提供了观念基础。社会环境的稳定可以节省大量的社会成本。在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中,国家强力机关的规模将会降到最低水平,政府用于维护社会稳定的支出降低以后,大量政府资本将会投向经济建设领域,从而形成“稳定红利”。据国家统计局2008年11月以了解社会各阶层对党和国家发展方向、发展形势、发展政策的评价为重点所作的“社会各阶层思想动态调查”结果显示:对我国发展方向、发展前景“很有信心”和“较有信心”的分别为56.3%和35.2%,合计为91.5%;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非常符合”和“基本符合”我国国情的比重合计达95.1%;认为我国能够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基本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分别占45.4%和35.5%,合计占80.9%。我国居民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的认同,既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深入人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居民社会认知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在国家金融危机冲击导致的经济形势空前严峻的情况下,能够有如此清晰的认识,不能不说明我国居民整体素质得到改善,而这种改善与我国居民因文化消费而带来的观念转变是分不开的。
二、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推动农村居民文化消费外部性的持续提升
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外部效应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随着我国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视,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水平在不断提升的同时也必然将带来其外部效应的进一步提升,从而使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一种良性循环,要维系这种良性循环,需要政府积极扶持农村居民文化消费,并尽可能降低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成本。经济学主张对负的外部性征收税负,对正的外部性给予补贴。征税可以抑制产生负的外部性的经济活动;补贴可以激励产生正的外部性的经济活动,正是基于对农村文化消费正外部性的重视,我国政府已经在农村地区推行了免费义务教育,从而有效地降低了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成本。但教育消费只是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一部分,除了教育消费以外,文化消费还包括文化娱乐、体育健身、旅游观光等方面。针对当前我国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现状,以及国家对农村居民文化消费外部性的需要和农村居民文化消费外部效应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政府还需要在免费义务教育之外,加大对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财政扶持力度。
(一)加大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环境。当前我国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意愿在经济发展的刺激下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但农村地区文化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现状制约了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以江西为例,据江西省统计局2006年调查,江西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落后,县文化馆、图书馆大部分破烂不堪,乡镇大部分没有综合文化站,行政村更鲜有文化活动室;农村文化建设硬件设施不够,多数乡村没有合适的演出场地,没有放映电影的条件,没有开展活动的场所,给农村三项文化活动开展带来困难。针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落后制约农村居民文化消费需求的情况,政府要加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环境。
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成为我国政府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央决定从2007年到2010年投入资金39.48亿元,新建和扩建2.67万个农村乡镇综合文化站,到2010年基本实现乡乡有综合文化站的目标。2007年,中央投入1亿元进行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试点,2008年年初投入2亿元用于文化站建设。在2008年第四季度紧急安排的1000亿元中央投资中,又安排了8亿元用于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截至2008年底,中央财政总共投入11亿元,支持全国7000多个乡镇综合文化站设施建设,占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规划任务的1/4加大国家财政对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环境的投入,是国家对农村居民文化消费正外部性的一种必要补偿。
(二)加大文化发展成果共享的力度,将欠发达农村地区的文化低保工程落到实处。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因此一些欠发达农村地区的文化生产力水平还相当低,地方的文化生产能力无法满足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需求。针对这种情况,国家必须加大文化低保力度,保障农村居民的基本文化生活权益。也正是基于这一思考,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要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篇4
总书记在十报告中再次强调,我们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当代中国哲学认为,对于全面自由发展的人来说,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是不可分割的需求整体。民生不仅指满足作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更主要的是指满足人的精神需要的文化需求,即文化民生。在我国,“民生文化”作为满足人基本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文化建设。改革开放30多年来,尤其是近些年来取得了巨大进展,其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等民生文化内容,已写进2009年的国家政府工作报告。在发展文化民生问题上,党和政府将重点放在农村文化建设上。繁荣农村文化,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民生文化工作必须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新情况,找准着力点,探索新办法,着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不断提高科学化水平,更好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一、充分发挥政府在农村文化生活建设中的领导作用,提高对农村文化建设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飞速发展,农村经济社会不断进步,农民的思想文化意识不断增强,农民在逐步走上富裕的同时,精神文化需求也在不断扩展,越来越多的群众开始追求更高品位、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生活。但从总体上看,不少地方和政府而对农民群众享受现代文明和精神文化需求方面的关注则相对不够。这主要表现在基层行政管理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文化队伍比较薄弱。目前很多地方文化系统机构建设滞后,县城两馆建设基础薄弱,农村文化发展不平衡,文化专业人才缺乏,文化干部管理缺乏有效机制,制约了农村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一些乡镇、村领导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缺乏必要的认识,存在着重经济建设、轻文化建设的现象。这些都严重影响农民群众开展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很多地方不乏优秀的农民艺术家,但由于得不到乡镇村领导的重视,开展文化活动、组织文化团体等均受到诸多限制。在改善农村文化生活现状的工作中,政府应当担当起农村现代文化建设中的责任,积极帮助农民开展丰富多彩的农村文化生活,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坚实的保障。各级政府尤其是乡政府,要充分认识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对于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切实做好宣传、教育和引导工作,把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不要不理不踩,或仅流于口头和表面,应真正从思想上重视、行动上落实、财力上支持。政府出面组织会极大地鼓舞农民参与精神文化活动的积极性,这也是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增强村民凝聚力的有效途径。
二、大力加强农村基础文化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精神文化活动条件。按国家规定,县乡要有两馆一站,县城要有图书馆、文化馆,乡镇要有文化站,这属于公益文化事业,是国家的规定动作。但多年来,由于我们只重视经济建设,不重视文化发展,特别是农村文化的发展导致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落后、经费不足、经营困难等情况。调研中农民反映,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普遍匮乏,农村文化阵地建设薄弱的现状十分严重,特别是缺少公共文化活动场所,这导致农民的很多文化活动开展不了。从我县实际看,农村文化站几乎是普及了但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目前,农民对农村文化活动广场的需求十分强烈,但绝大多数乡镇农村拥有村级文化广场的村子不到省村子的1/5,其他如村级图书室、文化娱乐设施等更是凤毛麟角和形同虚设。很多农民群众不得不自发组织文娱活动,例如晚上自发组织扭秧歌、唱歌、跳舞等等。但就是这种自发的农民娱乐活动,也经常因为活动场所和活动设施以及使用村委会电费问题,不得不经常中断。很多村子即使有群众文化活动场所,但是因为缺少专人负责组织开展农民文化生活,不能按时按需投放使用,许多文化设施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有关部门应该制定农村文化生活投入的资金保障制度。乡镇、村一级的基层领导,强调经济建设的同时,要提高对文化建设的重视,按比例逐年加大对农村文化事业的投入,不断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建立健全集图书阅览、科技培训、宣传教育、影视播放、文艺演出、文体活动于一体的农村文化活动中心,让农民闲暇时间有所去。同时多组织农业技术、文化生活培训,购置文体器材,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农村文化教育经费有专人负责管理,专款专用,每年有计划地办一些农民真正得实惠的文化项目。
三、不断加大农村精神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促进农村精神文化事业的良性发展。物质民生问题有所改善,精神文化民生缺位。经过几年的新农村建设,农民的增收有了明显的效果,其经济状况和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改善。但是,目前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极为贫乏,形式十分单调。农忙时节,村民结束一天的劳作后,其主要的文化休闲娱乐形式是串门聊天和看电视;农闲的时候,一些村民忙于打工赚钱,而另一些人找不到致富门路,无事可做,便以打麻将、玩扑克牌消磨时光,且多数带有赌博的性质。根据调查,农民在农闲时间“看电视”的比例高达87%,“串门聊天”的比例达20%;“打牌、搓麻将”的比例达25%,而参加文体活动的比例只有5%。其中农村老年人群体的精神文化生活最为贫乏,42%的农村老年妇女把“烧香拜佛”当作精神支柱,其余时间都从事家务劳动,几无精神文化可言。目前,农村的其它文化生活形式,如扭秧歌、赶庙会、赶集、“文化下乡”,其活动的次数和范围都十分有限,一些偏远村落甚至没有。因此,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目前我国农村文化生活都很贫乏和单调,这种状况根本不能满足农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农村文化建设是当代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部分,必须有一定的资金作支撑。政府应该有专项投入,帮助各个村建立文化广场和文化设施,同时,通过转移支付给各个村子提供专项经费开展文化活动。政府把农村文化建设列入财政预算并加大投入的同时,可以拓宽投资渠道,建立具有特色的农村文化产业融资体制,加快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步伐。要充分利用国家重视加强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文化建设的大好机遇,逐步建立起多渠道的农村文化建设投资体制,积极开展农村文化市场,吸纳非文化企业向文化产业投资,建立一个包括政府拨扶、融资、集资、社会捐助、赞助、基金等完善的可靠的资金保障体系,吸引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界的各种捐资,有组织地引导农村文艺团体和文艺人才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实现农村文化事业的良性循环。
四、创新发扬传统文化优势,加强特色文化建设。随着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农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的农民不是往日的农民,他们不单单只是在把所有的时间用在田间地头,同样渴望丰富多彩的生活。许多人忙完了一天的农活,希望在休息的时间参加体育健身活动,如扭秧歌、跳健身舞、唱唱歌;有的希望村里能组织歌咏比赛;有的想参加一些养生、育儿等的培训讲座;甚至还有一些人希望走出村子,欣赏和体会异地风光、名胜古迹,参加旅游活动等。因此,关注民生文化,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文化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也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引领新的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在调研过程中看到,农村民生文化的生存环境没有保障。这主要表现在民生文化的基础传统文化受冲击严重,未得到应有的发展。如今,在广大农村传统优秀文化演出十分鲜见,这与通俗歌星演唱会和一些从事的大棚演出团组的异常火爆形成强烈对比。我县农村蕴涵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农村文化积淀厚重,独具浓郁的地方特色。傩戏、炎帝文化、神农社、古村落、独角戏、卡梆舞、沙溪唢呐、“打鼓锄茶”等特色民间文化浓郁,必须认真挖掘和打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农村文化建设与传统文化发扬存在一个矛盾问题,很多地方开展农村文化建设没有同传统文化保护起来。问题的关键是必须树立辩证科学而务实的态度,将农村文化建设与保护传统文化结合起来,积极开展民间文化,通过对传统文化形式和载体的创新,赋予其新的动力。应该通过文化产业政策引导各地突破地方文化特色,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各地镇村充分利用传统文化优势,因势利导,推陈出新,利用节假日、农闲等时间和庙会、集市等场所,举办歌咏会、文化演出、戏曲表演等形式,重视保护和发展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将群众喜爱的传统文化、民俗文化融入到精神文化生活建设之中。
篇5
现代社会,电子商务方兴未艾。作为一种全新的商务运作模式,电子商务以互联网为基础、以交易双方为主体、以银行电子支付和结算为手段、以客户数据为依托,便捷迅速,应用广泛,除国家法律限制之外的所有的现实交易都可以成为电子商务交易的对象。近几年,随着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在农村的普及,农民的消费理念和方式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电子商务业务在农村文化市场的开拓呈现良好发展势头。传统的农村文化消费,主要采用的是面对面的交易方式,往往交易渠道狭窄,搜集信息时间长,而且信息量小,文化产品单一,消费者的主体地位难以体现。网络普及以后,信息量骤增,网络文化产品数量丰富,文化形式多种多样,尤其是农民喜闻乐见的参与性文化节目和反映各地风土人情的地方文化产品,备受农民的青睐,农村文化市场的运作模式逐渐由以前单一的“一对一”模式向以网络为平台,“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的开放式、多样化模式发展。
2我国农村网络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国农村文化市场广阔,网络文化的发展前景无限。但我国农村文化建设整体落后,基础设施薄弱,文化建设优秀人才缺乏,农村文化市场体系不完善,文化建设缺乏活力,文化产品不丰富,农民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度不高。近几年,农村网络文化逐渐发展,但受内外在条件的制约较多,网络文化建设中存在不少问题。
2.1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相对于城市来讲,整体上而言我国农村网络的普及较晚,且普及率较低。虽然我国农村网络文化建设工程已经全面启动,并向纵深发展,但农村网络文化站的设立主要集中在电力供应比较稳定、使用人口比较集中的乡镇所在地或者各村村委会所在地。这一方面便利了管理,但另一方面由于电信等基础设施的不到位,也导致偏远地区农户或者一些散户难以实现安装网线的愿望。同时,从网络运用的情况来看,农村的网络宽带能力显得不足,网速较慢就是其显著特征。网络使用和维护的成本相对较高,所以在一部分地区,使用网络还被农民认为是奢侈品。
2.2农村网络文化管理不规范
规范化的管理是农村网络文化建设质量的重要体现。从目前农村网络的使用和管理来看,这方面的问题还比较严重,政府在推动有关工作方面更看重的是显而易见的硬件建设,忽视了软件方面的管理。当地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往往受思想、能力等的影响不重视网络文化的管理。一是忽视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从走访调查来看,一些乡镇村干部及管理人员更加看重网络对于当地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对于网络对于文化建设的认识不足,思想上不重视就很难保障管理科学化和规范化。二是将网络文化管理视同对网络文化载体的管理,认为保障网络的畅行就是对网络文化的管理,不了解网络文化管理的特殊性。三是管理机制不健全。由于受经济收入等条件的影响,农村网络入户的比例较低,大多数网民都是去网吧上网。农村网络管理机制不健全,制度执行力差,突出表现在对经营性网吧管理不善,从准入到经营到监督漏洞不少,无证无牌经营的网吧不少,收费不规范,安全措施不到位,网吧管理混乱,尤其对未成年人上网管理不到位等等都是农村网络文化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2.3农村网络文化市场建设薄弱
农村网络文化市场的建设相对于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显得十分不足。一是农村网络文化产品严重不足,且质量不高。打开各地的农民网,更多的看到的是有关经济和科技富农的信息,有关文化的信息不多,尤其是缺少贴近农民生活、反映农民心声、体现农村新变化、展示农村新面貌、凸显当地民俗民风的特色网络文化产品。与健康需求相反,由于监管不严,一些非法网站还在宣传低级媚俗的文化产品,还有以高科技包装的迷信欺骗的迷信等产品,五花八门,农村网络文化产品市场显得较为混乱。二是市场管理体系极其不健全。制度不完善,执行不严,监管不到位,市场基本处于无序管理的自发状况。三是农村网络文化市场的开发力不足,没有形成投融资活跃、运行健康、要素流动快的良好发展态势。
2.4农村网络文化建设人才匮乏
互联网的发展最早兴起于城市,在农村的普及较晚,而且信息化的日新月异,让从事该工作的人员都有赶不上发展的感慨,而对于刚刚熟悉电脑等电子产品的农民来说,更是跟不上信息更新换代的速度。农村网络建设人才就更显得不足。从走访调查来看,当前农村从事网络管理的人员多为返乡就业的初高中生,部分是接受过初级电脑培训的年轻农民,专门受过计算机网络及软硬件系统培训和学习的人寥寥无几,大多数人仅仅懂得基本的网络操作,因此,农村网络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任重而道远。
3我国农村网络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3.1加强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但网络普及入户的任务还比较艰巨。一方面政府要积极加大对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电信、移动和联通等大运营商的良性竞争,形成整合力,节约资源,减少重复建设,推动农村基层设施建设。尤其是要积极鼓励运营商发展农村手机网络市场,当前手机上网已成为拉动农村互联网发展的重要力量。
3.2以制度创新推动农村网络文化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首先各地政府尤其是农村基层政府要充分认识到网络的发展对于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要清晰的认识到网络文化发展对于农村社会的稳定、农民的思想和精神生活的深远影响。转变观念,创新管理模式,积极应对以适应网络时代要求,不能视而不见任其自由发展,也不能因其有弊就将其视为异物予以排斥。其次要加强制度建设,建议政府制定有关农村网络文化建设的专门管理制度,明确农村网络文化管理的目标、原则、方式、监管的措施等等,明确管理机构和人员以及职责权限。再次,加强已有制度的执行和监管。通过有影响力的媒体宣传已有制度,公开信息,引导个人、组织参与网络管理,形成全民监管的良好社会氛围。同时,严惩农村网络文化违法犯罪行为,通过整治不良市场,提升管理效力。最后,建立完善的政府评价反馈体系。通过建立切实可行的评价体系,量化考核农村网络文化建设的基本状况,以评促建,引导农村网络文化建设的良性发展。
3.3多方联动繁荣农村网络文化市场
繁荣农村网络文化市场,积极培育丰富多彩的产品市场,一方面当地政府要采取各种扶持措施,积极鼓励和挖掘民间艺人的创作热情,鼓励他们努力创作反映当地风土人情、民俗民风的作品,并提供网络技术支持广泛宣传优秀作品,激发民间草根文化是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的基础性力量。另一方面要通过技术手段对不良农村网络文化进行有效监管,通过建设网络安全系统,建立防火墙,启用过滤软件等对网络内容进行甄选,屏蔽过滤有害信息,还原农村文化市场的清新面目。同时,培育农村网络文化产业,将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优惠政策引导企业投资特色区域文化产品,在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促进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
3.4加强培训促进农村网络文化管理队伍建设
篇6
第一,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可以切实提高农村劳动者竞争力。农村经济的发展,能够使更多的农村劳动者接受教育,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和智力发展,增加农村劳动力收入,从而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第二,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有助于形成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了农村信息封闭,资料缺乏的局面,给农村提供了发展新经济项目的可能,促进了农村经济项目和文化产业项目的大力发展。第三,加强农村文化建设,能够营造更加良好的农村文化氛围。农村经济的发展,能够使农民有更多的资金消费精神文化产品和有偿文化娱乐活动,使他们在活动中净化心灵、愉悦身心,熏陶情操,从而使农民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适应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农村致富奔小康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2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
第一,文化意识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那些至今生活在贫困地区的农民,其文化意识依然处于自然经济时代,在他们看来农民还是靠天吃饭,文化没用。在部分经济比较发达的村镇,落后的文化意识同样存在着,尤其是某些领导误会的认为农民吃饱了,存钱了,就什么都有了,结果导致了文化工作的严重滞后。第二,文化骨干队伍建设滑坡。由于部分领导文化意识浅薄,对文化建设重视不够,文化干部待遇得不到落实,群众文化工作难以开展,健康文化活动十分萧条,文化干部不安心工作和跳槽。部分文化干部兼职过多,不能够将全部的时间、精力投入到文化工作之中,还有部分文化干部年龄较大,思想观念落后,缺乏开展文化活动的能力,即使开展活动也不能够吸引群众。同时,文化干部还缺少专业的培训和指导,开展活动的能力不足。第三,负面文化抬头,给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蒙上一层阴影。在一些农村,由于没有文化体育活动场所,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得不到正常开展,特别是一些农村文化设施不健全,管理存在失控现象,导致文化设施缺少文化内容,活动室利用率不高。所以,一些封建迷信、赌博、贩黄等不良现象乘虚而入,给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带来负面效应。虽然这些现状非主流,但如果不及时加以解决,就会越来越多,损失也就会越来越大,农村全面发展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3优化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及措施
篇7
关键词:养老文化 劳动力转移 新型养老
一、中国传统养老文化存在的缺陷
(一)完全依赖家庭养老
中国古代社会是建立在血缘基础之上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家庭具有相当大的稳固性,是养老的天然港湾。骨肉亲情,使家庭养老能更好满足老人之精神慰藉。但时过境迁,由于中国过分依赖家庭养老,使社会养老发展滞后,人们在观念上也难以接受,这为今天农村养老出现问题埋下了隐患。
(二)与封闭、落后的自然经济紧密相联
自然经济的特点是人口流动小,生产、生活节奏缓慢而稳定。家庭既是物质资料生产的基本单位,又是人口再生产的基本单位。由于人口流动小,几代同堂,养老所需生活照料不缺资源,养老所需的精神慰藉也因有孝规范而不成为问题。由于农业社会容易产生自足、平等心理,因此老人也满足于平等地享受物质成果,而不在乎物质的多寡,丰衣足食是他们的期盼。因而传统养老是建立在封闭、落后的自然经济之上。
二、劳动力转移对传统养老文化的冲击
(一)家庭养老的文化根源影响力下降
中国农村的养老主要依靠家庭。这种养老方式之所以在中国持续了几千年,家庭养老文化在其中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但在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的大趋势下,这种传统文化在农村根深蒂固的地位也开始松动。
在农村传统文化中,家庭养老文化主要体现为,家庭是人们生活与居住的场所,是人们生活方式的一种选择。农民的日常生活工作都在家庭内进行,甚至于人们的精神需求也都主要来自家庭。家庭是老人获得安全保障的基点,也是传统社会里老人安度晚年的最佳场所。但是,在大规模的劳动力转移下,农村家庭已经不再是农民唯一的居住与生活场所。进入城市的农民的居住地点频繁变动,他们的家庭已经转变为他们休息的场所。越来越多的农村老年人在意愿上甚至实际行动上倾向于选择在养老机构养老,也说明了家庭养老文化对于农民养老模式选择的影响有了较大程度的下降。
(二)传统的孝文化观念有所淡化
在中国农村这样传统文化兴盛的地方,在家庭中晚辈对长辈的赡养、照料是天经地义的事。农村老年人对家庭的依赖更强,老年人往往作为财富、知识的象征,接受着子女的赡养。
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大批农民进入城市,农村经济日益市场化,人们的观念也受到了市场经济的冲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传统的孝文化观念有所淡化。一些人唯恐因供养老人而降低自己的生活水平,不愿意承担赡养老人的责任,直接导致了赡养问题的增多。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年轻人不再固守乡土,而是走向社会,不再把侍奉父母视为人生第一大事,而是寻求个人的自我发展。而长久的城市生活也增强了农民的自我中心意识,农民对利益的重视凸现,越来越倾向于看重自身利益,孝的成本攀高。在处理与老人关系中,则体现为自我中心意识,忽视老人的利益,忽视对老人赡养的责任。
三、新型尊老文化的新特点
(一)权利与义务相辅相成
我国宪法对亲子关系和义务作了明确规定:“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同样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根据这一规定,子女不仅应当尊敬,关心父母,而且在父母年老体衰,丧失劳动能力时应竭尽全力赡养父母。
(二)相互尊重,相互亲爱的新情感
在现代社会,传统约束子女的父权主义大大削弱乃至被取缔,宽松的家庭环境使亲子关系越发融洽,父母与子女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亲爱的情感极容易产生,子女对父母表现出来的敬爱之情,是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这种注重情感的新尊老显著区别于传统的尊老。
篇8
关键词:农村;生态文化;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7.36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7-80-02
党的十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更加明确的指出了应该把生态建设和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目前,各地农村已经开始了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但有关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还比较少,不足以指导广大农村地区的生态文化建设,所以应该加强关于生态文化建设的理论探索。
一、农村生态文化的概念
广义的农村生态文化是指农民在本地特定的生存环境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生态价值观,它反映了人类新的生存方式,即人与自然和谐的生存方式,既包括物质层面的,也包括精神层面与制度层面的农村生态文化内容;狭义的农村生态文化则主要是指精神层面的农村生态文化,它是指在农业生产与农村生活中,以维护生态,保障人生幸福为目标,在生态价值观的指导下所形成的一种文化系统。
农村生态文化建设不仅应该形成一种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关系,还应该追求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友好共赢的交往状态。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应该建立完善的法规体系和健全的管理体制,普及生态科学知识和生态教育,培育和引导生态导向的生产方式和消费行为,形成提倡节约和保护环境的社会价值观念。农村生态文化建设,既要建设一种保护自然环境的生态文化,还要建设一种生态的交往文化、人文文化。
二、加强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结合农村具体发展实际作出的科学选择,生态文化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生态文化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作为一种价值观,一种意识形态,生态文化建设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环节发挥支持与协调作用,具体的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是新农村建设实现与否的关键。
同时,生态文化建设也是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的深刻总结。加快推进生态文化建设既是践行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达到新农村建设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具体要求,也是实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重要途径,更是建设和谐社会,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基础和保障。
三、农村生态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农民生态文化意识薄弱,参与程度低
在农村,受传统观念和小农意识的影响,村民的生态文化意识还比较淡薄,生态文化理念比较落后,没有形成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和生态文明观,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破坏自然生态平衡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地方甚至相当严重。同时,由于对生态文化没概念、不了解,民众对生态文化建设的参与热情较低。另一方面,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低,文化素质水平不高、思想观念保守、满足于现状,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接受程度较慢。由于缺乏整体意识和全局观念,意识不到生态文化建设对于整个国家、整个人类,以及对子孙后代的意义,真正实施起来配合度低,懈怠情绪严重。
(二)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管理体制不健全
农村生态文化建设必须以完善的管理体制作为依托。但生态文化建设实施时间还不长,农村生态文化建设才刚刚起步,对生态宣传与教育、生态保护团体及生态文化普及等各方面都缺乏经验和相关制度,使得生态文化建设管理工作落实难度加大,特别是法律制度作为最基本的一种保障制度,在农村生态文化建设中法律、法规落实并不到位,一些促进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发展的相关法规还不完备。再次,由于许多环保法规缺少实施细则,相关的法律监督及实施保障措施缺乏可操作性。
(三)农村生态文化建设基础设施薄弱
由于我国的生态文化建设起步较晚,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文化建设组织机构。虽然设有一些乡镇文化站,在有的地方有站无址,形同虚设。而在农村,我国一直实行村民自治管理,形式松散,对于新兴的生态文化建设,更没有专一的机构去负责生态文化价值观的宣传,以及监督生态文化建设措施的落实。除没有完善的机构设置外,生态文化建设的其他辅助设施也不完备,公共文化活动场所有限,有很多农村就没有文化活动场所,利用率较低。村庄整体面貌和卫生环境普遍较差:乡村道路坑坑洼洼,尘土飞扬;庭院内外,道路旁边柴草堆放混乱。
(四)追求经济利益,破坏生态文化建设
我国农村广大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人民生活还不富裕,对短期经济效益的过多追求和关注使之忽略了生态环境保护产生的社会、经济、生态的长期综合效益。认为环境保护是政府行为或离自己很遥远的事。另外,生态环保意识淡漠在广大农村地区是普遍存在的,特别是许多乡镇基层领导干部的环境意识淡漠,只重视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尚未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以污染环境追求经济利益的现象在农村地区很常见。
三、加强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对策
(一)加大生态科技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农民生态文化意识
人口素质的高低决定着生态文化建设的快慢,加强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于生态文化教育,应该把生态文化教育作为全民教育、全程教育和终生教育的重要内容,包括对青少年的家庭、学校教育和对成年农民的社会化再教育。除了生态文化教育之外,还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大力宣传生态文化理念,使生态文化的观念深入人心,使农民真正意识到生态文化的发展对于自身以及整个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
(二) 完善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管理体制
第一,制定生态文化建设考核标准,严格考核评议制度,使各部门围绕生态文化建设有依据可寻,使生态文化建设科学、健康发展;第二,建立健全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群众监督制度,对群众反映的具体情况要核实,并进行详细的调查,对调查结果予以公示,对破坏生态文化建设的现象及行为要给以曝光批评,比如,查封农村造假售假的小作坊、要求污染农村生态环境的小工厂停业整顿等;第三,加强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法制保障,制定地方性法规以及加强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地方条例,特别注意发挥村民自发形成的村规民约的作用。
(三)建立完善生态文化建设机构和基础设施,确保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加强农村生态文化建设,首先,应该建立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管理机构,在上级部门中设立农村生态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在基层设置农村生态文化建设小分队,自上而下,形成一个促进生态文化建设的连贯体系,使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政策执行具有连贯性,持续性,使生态文化建设取得长足发展。其次,生态文化建设应该依托一定的物质载体,在每个村修建文化活动室、文化广场,建立村中心花园,设置生态文化宣传长廊;建立生态文化家园,统一规划居民住宅,硬化、绿化、美化道路,改变脏乱差现象;加大农村能源环保设施建设,安装太阳能,修建沼气池,改善农户早晚炊烟四起的状况,保护生态环境。通过文化基础设施的建立,使农民生活在生态、和谐、美丽的环境中,能够切身感受到生态文化建设的实际效果,最终会进一步促进广大农民积极参与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四)生态文化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相结合,促进农村经济“绿色”发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的拜金主义盛行,在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社会背景下,发展生态文化的同时给农民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是促进生态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第一,发展农村生态文化产业。充分挖掘、保护、利用好农村特有文化资源,变生态文化资源优势为生态文化产业优势,进而整合资源,引资合资,进行产业开发,比如开展生态文化旅游、农业观光等;第二,发展生态农业。农村生态文化建设应注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培育和发展适合当地条件的生态农业、绿色农业。把文化建设与群众增产增收紧密结合,使群众在参加文化建设活动中增强致富能力,有利于增强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吸引力和长期发展。
总之,农村生态文化建设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核心环节,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基石。农村生态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深刻把握生态文化的内涵、任务和意义,大力进行生态文化的宣传和建设,才能在农村地区形成保护环境的良好舆论环境,形成农民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意识,才能更好的推进农村生态文化的步伐。
参考文献:
[1] 胡今.浅析辽宁农村生态文化建设[J].辽宁经济,2012,(10).
[2] 徐丽华.构建红河州农村生态文明的彝族生态文化建设[J].毕节学院学报,2010,(05).
篇9
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应当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经济是社会发展的硬实力,文化则是在社会内核中发挥更重要作用的软实力,因此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建设是农村建设的关键组成部分。本文以吉林省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为例,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为吉林省农村文化产业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建设
农村人口占据我国总人口数的很大一部分比例,在农村开展的文化产业获得的成效直接影响到我国综合文化素质的发展水平,因此必须加强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和建设,使现代化发展成果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被普遍共享,从而稳步推动我国文化发展综合质量的提升。
1吉林省农村文化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农村文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资金基础是一切上层建筑的关键要素,目前吉林省的农村文化建设收效差的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资金投入力度不足。虽然国家对于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资金支持比例逐年提高,但由于经济发展重于文化发展的观念根深蒂固,大部分财政资金的投入仍然用于支持农村的经济建设,对于文化产业的建设力度相对较弱。由于资金支持不足,导致现有的文化基础设施维护不充分,新型的文化建设设施也无法有效引进,对于文化产业在农村范围内的推动也无法起到带动作用。
1.2农村文化生活种类较为贫乏
受气候的影响,吉林省的冬天漫长而寒冷,因此群众在冬天时很少走出门外进行体育锻炼、文娱活动等,多为在家“猫冬”,而平时除了农务繁忙时,他们普遍选择的娱乐方式为打麻将、喝酒甚至赌博等,都是不够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这也是农村文化生活种类贫乏的一个表现和后果。其他表现还包括农村书社中可供借阅的图书较少,且多为陈旧书籍,以及农村中公共放映的电影较老,无法吸引农村年轻观众的目光等。
1.3农村整体文化教育水平有待提高
虽然我国一直努力推行义务教育制度,但是义务教育在农村地区的普及效果仍然较差。一是由于老一辈人的思想观念等的约束,认为孩子读书没有什么作用,应该安心在家帮忙务农耕地;二是即使家长有教育观念,却缺乏教育资金,无法支付孩子上学的费用,也会导致农村孩子文化教育的缺失,而接受过教育的孩子又很少留在农村做文化建设,由此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使农村的文化教育水平一直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无法获得有效提升。
1.4农村文化建设人才较为匮乏
从吉林省农村文化建设的人才储备来看,人才的供给远远无法满足人才的需求,在农村,几乎没有针对专业型人才专门开展的文化产业的规划,基本都由其他职能部门的人兼职,因此对于文化生活的引导与建设就缺乏一定的专业能力和岗位责任感。同时民间文化传承者的老龄化逐渐严重,很多经典民俗技艺由于缺乏保护与继承,也面临着消亡的威胁。
2吉林省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
2.1加强对农村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
应当深刻地意识到农村文化的建设不仅仅会造福于农村当地,对于整个省的综合实力提升都大有裨益,因此对于农村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也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一方面在农村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时,要注重科学发展的贯彻实施,并协调带动政治和经济的共同发展,另一方面要把农村文化建设提升到全省规划的战略地位上,为其提供更加充足的发展资源。
2.2丰富农村文化产业资金获得渠道
要想切实提高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首要任务就是筹集产业发展所必需的资金,仅仅依靠政府提供的财政资金是无法完全运转文化产业链条的,因此要丰富资金获得渠道,拓宽民间资金吸引途径,以民间资本带动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例如可利用社会资金开展农家乐旅游项目、生态园体验项目等。除此之外,政府还可以通过税收优惠、企业扶持等政策鼓励企业对偏远落后、资源匮乏的农村地区进行投资捐助等。
2.3提高文化产业建设工作者综合素质能力
文化产业建设者不仅包括领头负责人,还包括每一位参与其中的农民群众,文化建设的效率和质量能否获得有效提升,取决于每一位参与其中的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要大力引进优秀的文化建设人才,以更加新颖现代化的文化建设思想带领农村文化建设的主流方向;要加强对基层干部的培训,不断提高基层工作者的业务水平;还要利用各种方式推动农村教育建设,以文化熏陶感染农民群众,并引领农民群众参与贡献文化事业,形成良性循环。
2.4开发农村文化建设新模式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农民群众对于文化生活的要求也有所转变,必须创新农村文化开展模式才能够更好地吸引农村群众的目光,引导其更好地参与其中。吉林省优秀的民间文化技艺等都可以作为文化生活开展的核心要素,例如二人转、剪纸、泥塑等,由此可以将文化产业建设和文化遗产传承有效结合,同时还可以将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相结合,因地制宜的建设农家乐旅游基地等。
3结语
通过分析吉林省农村的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不难发现从宏观到微观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和问题,为了更好的推动文化事业在农村范围的发展与深化,必须加强对农村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丰富农村文化产业资金获得渠道、提高相关工作者的专业胜任能力并积极开发农村文化建设新模式,逐渐带动提升吉林省农村文化综合水平,并以此推进农村经济生活与政治生活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李建柱.论区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困境与对策———以吉林省为例[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5):118-123+129.
[2]刘丽娟.促进吉林省影视产业发展的对策[J].经济纵横,2013(09):115-118.
[3]许梦博,李新光.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以吉林省为例[J].现代管理科学,2015(01):30-32.
篇10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结合起来,积极构建农村公共文化体系,最大程度地满足农村群众的文化需求,为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农村和谐,谱写广大农民美好生活新篇章作出积极的贡献。
二、活动内容
1、送戏下乡
按省、市的要求聘请县级以上专业剧团,为我镇农村进行演出,并做好演出点安排和服务工作,全年演出10场戏。
2、电影放映
按照市文建办和市电影公司要求,认真做好农村电影、学校电影放映服务性工作,组织数字电影放映队,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市电影公司安排我镇放映任务。
3、自办文体活动
根据市文建办要求,我镇自办文化活动,本着群众参与广泛,内容积极健康向上,活动丰富多彩的要求,并充分发挥本地文化资源优势,在地方特色上作文章,充分挖掘地方传统文化,打造我镇文化特色,成为我镇文化品牌。
三、组织领导
为确保农村文化活动的有效开展,经研究,决定成立农村文化活动小组,由镇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镇财政所、文化站主要负责人为成员。主要负责组织筹划安排我镇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和监督、管理专项资金的使用。
四、具体安排
1、举办年元旦、春节文艺演出活动。
2、5月开展全镇农民读书活动。
3、6月举办黄桥诗词协会赛诗会活动。
4、7月份举行颂歌献给党庆七一文艺演出活动。
5、10月份举办歌唱祖国庆祝建国六十周年和建市二十周年大型活动。
6、11月份举办重阳节老年人文艺演出暨农民业余剧团戏曲展演活动。
7、12月开展全镇乒乓球比赛活动。
五、活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