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文化范文

时间:2023-03-18 21:51: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镇文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城镇文化

篇1

2012年10月,上海市最早期的石库门样板被,而在经济欠发达的西南地区,问题同样严重,以致云南省委书记秦光荣直言,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昆明大拆大建的方式拆除了许多积淀丰富人文信息的历史文化街区,这对昆明历史文化是毁灭性的打击¨9J。随着有形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消失,附着其上、以其为土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逐渐变了味道,众多披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外衣的项目逐渐退变为表演节目抑或博物馆收藏,原本植根于广大民众日常生活中的无形要素渐渐被淡化。然而,与上述事实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随着产业结构的转型以及丽江、平遥等古城旅游开发经济效益的凸显,各地纷纷效仿,重视文化资源的挖掘与打造,开始了各种以恢复该地历史上最辉煌的或最具代表的以文化为主题的建设活动,各种被重金打造的文化景观纷纷见诸报端。山西省大同市从2008年开始,历时五年,耗资百亿再造大同古城;河南省开封市从2012年开始,预计在4年内花费千亿打造北宋时期的“汴京”盛景¨;昆明市晋宁县在2012年10月26日破土动工了投资220亿元的“七彩云南古滇王国文化旅游城”,昆明市宣布要确保3年时间再造一个古滇国。在这些超大规模的文化复建背后隐藏的是堂而皇之的经济发展目标,传统文化被当成了生产资料,此时的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倒不是二元对立的了,也体现出了现阶段城镇化进程中对待文化遗产的乱象,即在凝聚了历史文化内涵的、具有较高历史文化科学价值的文化遗产遭遇着不断被破坏的命运的同时,各地政府却忙不迭地耗巨资打造着“假古董”。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英国皇家建筑学会主席在考察完我国之后便警示到,世界范围内的城镇建设有趋同的倾向,希望中国在进行城镇化建设时要尊重城市原有的特色,尊重中国传统文化¨。30年问,我们经历的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镇人口不断增加,城市经济突飞猛进,作为城市内涵的文化特色却在逐渐消失,城市的历史文脉被割裂。文化遗产在这场浩浩荡荡的城镇再造中扮演的究竟是什么角色,究竟应该处在什么位置,与其大肆新建历史文化城,那些真正意义上的文化遗产在城市的经济、文化发展中又该发挥怎样的作用?惯用的拆旧建新路线调整的合理性依据又是什么?这些都是需要深入思考并迫切解决的问题。

二、新型城镇化下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

城镇化是一个历史命题,是我国走向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经之路。然而,近30年的城镇化发展带来了两个极端的后果,即城镇经济的快速增长与城镇面貌的快速趋同。工业的标准化被嫁接到城镇发展的必然后果是千城一面,无论产业结构抑或建筑形态是什么,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长期以来,城镇化过程中对于可以量化的物质形态的关注远大于其赖以发展的内化灵魂——文化。美国政治学家罗纳德•英格尔哈特通过多年对全球处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跟踪调查发现,随着社会发展带来的物质生产的极大丰富,人们的价值观从“物质主义”价值观向“后物质主义”价值观转移,这一价值观转移的过程是以同时代“老一辈”和“新生代”的不同价值取向呈现出来的,即“代际价值观转移”。相较于过于追求的“物质主义”价值观,“后物质主义”价值观更看中人的自我实现和情感归属。“中国尚未发展到其多数人口在成长过程中可以视生存为不成问题的阶段”儿,也就意味着现阶段我们在物质生产资料上过分追求的合理性,同时也为我们指明,当城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现阶段所奉行的价值观是要被重估的。这就需要我们用一种更为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城镇化。当宽敞的住房、明亮的厂房、便捷的交通、现代的通讯等物质需求的满足一应俱全时,代际价值观的转移是必然的结果,“后物质主义”时代我们最需要的是文化层面的心理满足。这或许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但并不妨碍我们用可持续的态度进行城镇化,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不能让这一历史时期努力追求的发展目标成为下一历史时期强力革除的现实对象,发展的目标要有前瞻性及延续性。后城镇时期,城市的发展动力来自于哪里,城市内居民的幸福感来自于哪里是现阶段城镇化过程中必须思考的问题。割裂传统的大拆大建并不是城镇化的必然选择。最早进行工业革命的英国也是最早走上城镇化道路的国家。工业革命的直接成就是推动了农业现代化后农民生产力的大大解放,与此同时,工业工厂的建设又进一步消化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使得城市人口增加,在经历了两百年的发展之后,英国的城镇化率已达到90%。在此过程中,英国的文化遗产并未经受破坏,相反,很多具有历史价值的城镇被完整保存,剑桥、牛津、约克、切斯特等城镇各具特色,巴斯、索尔泰尔、爱丁堡甚至被列为世界遗产,这些历史城镇不仅保留了遗产的物质形态,更延续了传统的生活,历史艺术在这里交汇,文化传统在这里延续,这些文化遗产成为后工业化时代英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成为英国人新的骄傲。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全球性资源的再分配拉动和刺激了规模空前的文化商品流动和文化形态对撞,传统意义上的文化传承在全球化的语境下正越来越失去固定的空间,国家和民族文化边界正在被消解”,各民族都在寻求自己的文化认同,试图在文化上重新定位。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只有全民族、全地域的文化内涵与形态存续,中华文明的认同与发扬才会有根基与动力,因而,必须调整拆旧建新的城镇化路径。

三、城镇化进程中文化遗产的价值效用分析

文化遗产,是由前人创造、今人继承并传之后世的具有历史、科学、艺术、文化等价值的物质及非物质遗存。根据所反映和代表的地区范围可分为地区、国家及世界级遗产。文化遗产的概念起源于西方,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从最初的注重建筑本体发展到历史街区、城镇再到城市历史环境的保护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历程。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出台,明确了文化遗产的内涵和外延,为日后世界范围内的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纲领性的参考及标准认定,也正是从此开始,文化遗产的概念在世界范围内被普遍采用与认可。现阶段,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沿袭的是固有的文物保护制度。138“文物”概念与“文化遗产”概念的对接始于198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通过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等项工作,使文化遗产的概念逐渐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普遍接受,并得到迅速普及。”l171¨2005年12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第一次在红头文件的题目中用“文化遗产”一词,取代了我国使用了几十年的“文物”一词,这个转换具有深刻意义。从“文物”向“文化遗产”的转变绝不能局限于文字表述,更深层次的是与国际保护理念的接轨、与国际保护原则的统一以及对国际保护措施的践行。相较于“文物”,“文化遗产”所涵盖的内容及范围更加宽泛,从建筑、遗址等物质遗存到节庆、工艺等非物质遗存,从楼阁、庙宇等静态遗产到运河、梯田等活态遗产,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前进的轨迹生动地诠释了多样的文化精粹所代表的不同文明形态对于全人类发展的重要意义。为了更好地保护并传承中华文明,在城镇化过程中不能以任何理由来破坏任何形态的文化遗产,文化遗产在城镇化进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文化遗产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

如同生物学上的基因能够保证物种的延续一样,文化基因决定并确保了一种文化形态的发生、发展。文化基因是文化得以传承的前提和基础,是使一种文化历经时间洗礼、岁月变迁仍能保持相对稳定特质的根本原因。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形态与气质,而这些都是由文化基因决定的。作为一种文明形态的基本单元,城市从其建设之初就在不断积聚着各种文化信息。不同时期的文化信息被记录在建筑、语言、行为模式之中,朝代的更迭、产业的更替或许会改变城市的面貌,但其文化基因被嵌入到某种介质,“城市通过它的许多储存设施,能够把它复杂的文化一代一代往下传”[161舳,而众多储存了城市文明信息、城市发展轨迹、城市历史记忆的物质及非物质遗存便构成了文化遗产的最重要内容。“文化发展的过程是日积月累的,是一项累积的过程”l17l(P卯,切断了历史发展脉络、损毁了文化基因延续的文化是偏颇与狭隘的。文化遗产是文化基因的重要载体,无论是有形的建筑、遗址、街区,还是无形的语言、民俗、节庆。随着城市内一处处文化遗产的消失,凝聚着城市文明精粹的物证也随之不存,逐渐地,无从寻觅的不仅是各个城市的文明,更是中华民族的文明。城镇化建设不能以牺牲自己城市的文化基因为代价,发展不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城市作为一个不断发展、更新的有机整体,其现代化建设是建立在城市历史发展基础上的。文化遗产是城市历史发展的见证,是城市记忆的载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失去了这些因素,城市未来的发展必将偏离故有的轨道。“工业发展的历史几乎完全是向越来越复杂的方向发展的历史,但另一方面,不受理性支配的人类行为所显示的并不是一种类似的进化过程”[18](P.2o5),当越来越先进的技术使我们的城市表现出越来越发达的演化态势时,不断消失的文化传统却让生活在其中的人们越来越彷徨与迷茫。尽管产值、GDP、城镇化率等各项具有能见度的经济指标节节攀升,但其带来的却是城市根本的丧失,而这恰恰是代际价值观转移的前提,是“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发端的征兆。城镇化并非“发生于拆旧建新的过程,而首先应该以尊重城市历史、文化的科学方法确保城市文脉的连续性:在拥有集体记忆的‘旧城区’寻求城市和谐发展的轨迹,或许能让我们的城市保持各自的文化特征。”l193苏州之为江南水乡,在于其小桥流水人家的城市格局,在于其古典园林蕴含的风骨;南京之为六朝古都,在于其虎踞龙盘的形胜,在于“南朝四百八十寺”的追忆,在于乌衣秦淮的风雅,在于明之故宫城墙、民之府邸学堂的积淀;敦煌之为丝路明珠,在于莫高窟隐含的异域风情,彼时的春风不度,此时的朝圣所系;成都之为天府之国,在于其“水早从人,不知饥馑”的都江古堰之利;上海之海派风韵,在于外滩的万国建筑博览,在于石库门内的吴依软语,在于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中西交汇。每一座城市都有其独特的气质与个性,所有这些都构成了中华文明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文化灿烂多样、丰富多彩的根本。对于生物学上的基因突变我们有所畏惧,对于转基因食品的危害我们有所忌惮,然而文化上的突变远比生物学的突变更可怕,文化上的突变足以改变一个民族的属性,足以摧毁一个民族的根基。“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只能理解为历史的产物,其特性决定于各民族的社会环境和地理环境,也决定于这个民族如何发展自己的文化材料。”[2oJ(P由此,对于承载着文化基因的文化遗产的珍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文化遗产凝聚着城市发展的文脉,是城市发展演变的见证,是城市历史悠久,内蕴丰富的象征。如果一座城市失去了文化遗产,失去了承载其文化基因的文物、建筑、遗址,从何而来到何处去的迷茫是必然的,而丧失了文化认同的民族又是可悲的。全球经济一体化催生了文化趋同,“全世界各民族正Et益接受共同的价值、信仰、方向、实践和体制,西方消费模式和大众文化在全世界的传播正在创造一个普世文明”【](•㈣。美国用“三片”(影片、薯片、芯片)征服了世界,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弗莱德曼高呼“世界是平的”,全球化的浪潮正抹平国与国之间的边缘,世界正朝着扁平化的方向发展。作为文化基因载体的文化遗产,面对全球化的冲击责任重大,对于防御文化的同质化与一元化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城镇化进程中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实质上反映的是一种价值观取向,肆意的破坏必然使文化基因受损,使城市未来的发展趋同一致,而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则会对城市特色的保持与塑造产生根本的推动作用。保存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历史的连续性,是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的基础,也是未来发展的保证。城镇化进程中对于文化遗产的破坏是对城市文脉的割裂,是城市文化基因突变的直接诱因,而加强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则是文化基因得以传承的防线,是中华文明绵延赓续的保障。

(二)文化遗产是调节城市文化生态平衡的关键要素

生态,即生存状态,原是生物学上用以描述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术语。人类在生态系统中的影响作用势必要引入文化因素。基于此,人类学家斯图尔德提出了“文化生态”的概念以解释“存在于不同的区域之间的特殊文化特质与模式”_22j(P。文化生态学为描述对环境的适应如何导致文化的变迁提供了方法论,认为文化的发展演变与人们生存的自然、地理、社会、经济等环境密切相关,对于不断变化的环境的适应必然导致文化的变迁。文化基因则使一种文明形态在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下保持其核心的相对稳定性,文化生态保证文化变迁的路径有迹可循。城镇化建设是对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地理空间、经济结构、生产方式的再造,再造的过程即是环境变化的过程。依据文化生态学理论,外部环境的变化必然会引发文化生态的变迁。相对稳定的环境所引发的文化变迁是有限的,而大拆大建、面目全非的环境终将造成文化的迷失。这种文化迷失体现在两个层面:在微观层面,随着大批文化遗产的损毁,城市内部原有的文化生境被全新的空间形态取代,剧变的外部环境对城市本身的文化生态造成冲击;在宏观层面,以趋同物质空间为单一导向的城镇化模式必然推演出城市问的文化向单一的生态模式变迁,进而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呈现出一元化的文化生态图景。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构成了中华文化的生态大系统,维持文化大系统的平衡则需要各个要素的协同。城市的发展过程是不同历史时期文化信息汇集成文化遗产的过程,每一处文化遗产又是城市生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经过时间的累积与沉淀,文化遗产成了城市中独特的文化景观。区别于单一的、同质化的现代建设标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遗产与当代文化信息的和谐共存是城市文化生态平衡的根本要义。无论是从微观还是宏观看,“旧建筑是不能随意取代的,这种价值是由时间形成的,这种多样性需要的经济必要条件对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街区而言,只能继承,并在日后的岁月里持续下去”,文化遗产在文化适应环境的变迁中对于文化生态平衡的维持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生物多样性是自然生态平衡的重要表征。同样,文化多样性也是文化生态平衡的内在要求,“多样的文化物种包含了丰富的信息,在生态结构协调发展的同时也塑造了完整的信息流通的管道,而信息传递和调节的能力,是保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因素”。无论是生物多样性还是文化多样性,它们都是维持世界发展的根本动因。城市文化的多样性是城市发展内、外两个层面的需求。对内而言,文化多样性的实质是对人们个体需求多样化的满足。多样的文化可以满足不同教育背景、知识层次及工作领域的市民的多样化文化需求,是人的城镇化在文化层面的直接表现。对外而言,每座城市都需要保持自己独特的文化气质,以确保有别于其他城市的重要标识,不同层面的文化多样性需求便构成了文化生态系统平衡的实质表达。2001年11月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明确提出“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当从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利益考虑予以承认和肯定”,“各种形式的文化遗产都应当作为人类的经历和期望的见证得到保护、开发利用和代代相传,以支持各种创作和建立各种文化之问的真正对话”。我国近30年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使城市文化生态的多元化发展遭到了破坏,原本特色鲜明的城市文化景观随着成片文化遗产的消失、成片钢筋水泥的崛起变得愈加趋同,相应地,全国范围的文化生态也呈现出趋于单一的态势。平衡的文化生态是一座城市最为宝贵的资源与财富,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与源泉。良好的文化生态物化表现为城市内不同时期文化遗产的并存,其常常被认为是城市的文脉之所系,保住了文化遗产,也就留住了城市的根。城市文化生态归根到底是关于人的生存环境的理论。正如沙里宁所说:“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什么。”城市的文化生态与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是双向互动的关系。人们的行为改变了文化生态,反过来,文化生态也在塑造着人。保护文化多样性、保持城市文化生态的平衡发展是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合目的性的内在要求,这一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城市内文化遗产的健康发展。

(三)文化遗产是城市文化力量的根脉所系

如果说城镇化建设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建设的母题,那么世界经济发展的母题则是全球化。全球化以经济全球化为发端,通过生产资料在全球范围内的分配与流动来实现,而通讯、交通的飞速发展则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从表面看,它揭示的是全球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国别的人们日益密切的相互依存的状态,实质上,它是全球文化一体化的物质基础及决定要素。文化的全球化一方面体现为国际间文化交流的加强;另一方面,文化在国际事物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文化已上升至战略地位成为国际竞争的着眼点。为了描述以文化为代表的新一轮竞争要素的重要性,约瑟夫•奈在1990年提出了“软力量”(SoftPower)一词,认为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不仅包括军事、经济等硬力量,还包括文化、政治价值观以及外交政策等软力量_(P。世界上正在发生硬力量的广泛分散,主要国家已不能像过去那样运用他们的传统权力资源来达到其目的,如果一个国家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具有吸引力,其在国际舞台上将具有绝对的话语权,“文化在世界上的分布反映了权利的分布,贸易可能会、也可能不会跟着国旗走,但文化几乎总是追随着权力”。因而,提升文化力将占据未来国家战略的首要地位。文化力量首先表现为文化生产力,直接体现就是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文化产业的发展是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的选择,是后工业时期乃至后城镇化时期经济发展的动力。世界范围发展越是成熟的国家和地区其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越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目前,世界范围内文化产业最为发达的国家非美国莫属,以好莱坞、迪斯尼为代表的现代文化产品充斥并主导着国际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作为一种产业形态,生产资料是决定其发展的根本因素。美国两百年的建国史并不足以为其提供可以深入挖掘的历史文化资源,现代高科技的发展却为其提供了重要手段。美国文化产业发展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在产业形态及技术手段等方面均已相当完备,并掌握了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导权,我们需要认清自身优势,扬长避短,激活文化生产力。当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文化产业被确定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又一支柱产业。区别于传统产业,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更多创新思维的支撑,但创新不是凭空的想象,而是传承后的升华,是厚积薄发的灵感,是在深厚文化积淀基础上生发出的火花,“传统的信仰和传说在决定思维方式上具有重大意义”,,只有丰富的传统内蕴才能激发出点石成金的创意。良好的文化生态为城市文化的创新提供了源泉与动力,城市内的多样文化遗产无疑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文化生产信息,进而激发创新思维。电影《花木兰》《功夫熊猫》在全球的风靡进一步说明了中国文化的竞争力,但将这些文化要素推向世界的却是美国,这不禁让我们在片刻欢愉之后思考如何将自身资源打造成专属优势。

文化遗产资源是我国参与国际文化产业差异化竞争的重要支撑,是我国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文化资源安全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可以获得持续、稳定、及时和精神地获取它的存在与发展所需的文化资源的状态和能力”,守护好不同城市的文化遗产,保证国家文化资源安全,才能使我国的文化产业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文化遗产不仅是城市、国家发展的软力量,更是发展的硬力量。文化遗产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生产资料,能够直接创造经济价值。“在人类所有的劳动和生产活动的成果形态中,只有文化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具有价值”,这种时间的累积直接促成了文化遗产的不可再生性,进而使其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稀缺性生产要素。文化遗产独特的资源优势直接表现在其成为城镇独特的旅游吸引物,通过旅游开发,文化遗产对于促进城镇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直接贡献。乌镇是有着上千年历史的江南古镇,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乌镇并没有大拆大建,摒弃自己传统的民居建筑及民俗文化,而是着力将其打造成文化资源独特的旅游城市,成功实现了经济与文化的并行发展。乌镇的经验生动地诠释了城镇化过程中经济与文化的关系产业成功转型,人们安居乐业,文化得以传承正是新型城镇化所追求的目标。城市的文化力量还体现在文化影响力上。曾几何时,万邦朝圣,中华文明世所景仰。中华文明是四大文明中惟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华夏文化博大精深,历经上下五千年的沧桑变迁至今繁盛,其强大的生命力及普适性为其他文明所不可比拟。凝聚了传统文化精华及各族人民智慧及创造力的文化遗产被视为弘扬民族精神、传播民族文化、提升文化影响力的重要资源。在保护文化遗产真实性及完整性的基础上合理开发,让更多的人接触到不同城市、不同地域的文化传统,不仅可以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更重要的是通过与文化遗产的互动交流可以提高广大民众的科学文化素养,丰富其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幸福指数,通过文化对人的化育,让外在的文化遗产内化为市民的文化素养,实现真正意义上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质是对中华文明精粹的珍视与呵护,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的智慧、创造力、生命力是城市乃至国家文化力量得以提升的根脉所系,只有保护好各类文化遗产,提升各级文化生产力及影响力,才能使我国的文化神圣不可侵犯,进而保证我国在世界不同文明之间的碰撞中具有竞争力及吸引力。

四、结语

篇2

关键词:森林文化;城镇化;文态环境;绿色浪费;近自然思维

健康活力的城市离不开森林文化的滋养。森林是保持城市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第一位资源,而且无论从其本身还是从对人类的身心呵护层面上讲,森林文化的本质全部是生命和爱,[1]是城市欣欣向荣之源。

一、森林文化

森林文化的基本内容之一是树种文化,因为它是森林文化最初的表达方式。[2]树种文化决定了森林文化具有本土性,因为适地适树是自然法则。由此,森林文化是以地方森林为基本背景而产生的本土文化,这是森林自然属性决定的。这种自然属性同样决定了森林文化具有自在性。森林是大自然的一部分,独立是森林文化存在的基本前提。[3]过度地人为选择、干预都是破坏其独立自在性在以上两种特性基础上,森林文化才能发挥其生态性、文态性效应。

但是当前森林文化的生态绿色意蕴有余,而本土性、文态性不足。根据中国国情和城市市情,塑造森林生态文化内涵丰富的绿色人文城市是城市林业发展面临的任务。[4]这里面包含两层含义,首先是城市应该生态文化丰富,其次是人文环境优雅。生态就要近自然,与自然友好;人文就要人本、近人性,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友好。城市以人为中心,而城市森林的近自然也是为了人生活的更美好,人文内涵的丰富才是城市内涵的丰富的标杆。任何文化都具有时代性,生态文明背景下,森林文化首先是生态文化、绿色文化;快速奔涌的城镇化潮流中,森林文化又是地方文化。

二、城镇化问题

城市以人为中心的根本性质,是城市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中国的城市应该是什么样子?社会上对此莫衷一是,但至少不是当前的趋同化。

1、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但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口和经济活动日趋集中,城市污染等问题突出,城市病成为顽疾。如果一个城市乌烟瘴气、水体污染、自然元素枯燥,就没有什么美好可言。

2、城镇化重在化,其中核心是人的城市化,即移民市民化。所以城镇化过程要克服重政治、技术、轻文化倾向。这个过程在文化层面上,有两个问题值得重视,一是存在着乡土、传统文化的继承问题;二是乡土文化与城市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融合问题,文化传统是居民精神家园,从精神文明建设或城市的软实力层面上讲,并不是住进楼房就成为市民。

3、有一个引人注意比较迟缓的问题――文态环境营造。城市是文明的集中点,是地方文化和历史的记录,其中包含着文脉的延续。未来中国各地的城市有无本土特色和文化内涵?是否会千城一貌?传统文化、乡村文化、生态文化都需要在城镇化规划建设中得到体现,而森林文化是三种文化的载体。振兴森林文化是一项一举多得的事业。

三、森林文化提升城镇化内涵的维度

森林文化表达的是生机、奉献、和谐,没有森林文化,一个城市的内涵是单一枯燥、无灵性的。一个城市是否和谐,首先看与自然是否和谐,一个与自然不能和谐相处的城市不可能构建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关系的可持续发展。

1、森林提升城市生态幸福

生态幸福是人们能否从生态环境中得到幸福的一种价值判断。城市居民的生态幸福感是检验一个城市生态水平的最简单标准。居民的生态幸福感差,原因之一是城市森林没有发挥好社会效应。因为森林是生态的主要载体和保障。提到城市森林,人们想到的主要是生态效益,同时要求森林能带来适应自己需求的社会效应。譬如,现在的城市森林建设并没有充分考虑居民对林荫的需求。一个普遍问题是城市绿化面积较高,但群众日常生活中仍然直接在日光曝晒下出行,居民没能充分享受到绿荫,这种社会效应缺位直接导致人们对城市生态幸福的失望。所以,在城市中建设群众日常能享受到林荫的森林是提高居民生态幸福指数的首要工程。[5]

城市绿色空间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自然资本,[6]而城市绿色空间的主要营造者是森林。城市森林将从根本上改变现代城市水泥钢筋的沙漠状态,改善城市生态和人居环境,给现代人以适合居住的生存空间。城市森林的宜人性就是森林文化的一部分。[7]

2、森林文化营造城市文态环境

与城市历史相谐调的人文环境就是城市的文态环境,她是蕴含文化气质的物质环境。这种文化气质,主要来自物质环境塑造的布局秩序、空间形象和其中所反映的精神文明特色。这种环境是以建筑规划布局为主导,以某种建筑风格为基调,进而综合体现“美的秩序”的文明环境。[8]城市文态环境的主要载体是建筑,但并不是每一城市都有古建筑或者地标建筑,在迅速崛起、膨胀的城市中,曾有过复古建筑或挥金如土的工程,但其文化气息却抵不过老城区中一排排参天向上、遮天蔽日的行道树或是在胡同墙角孑然屹立的古树,它们都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社会意义,是城市历史和文化载体和灵魂,也是城市内在精神的支撑。

这给我们启示,城市文态环境不只是古建筑的贡献,城市文态环境也并不是由建筑独自承载。建筑是无言的史书,城市森林则是绿色和灵性的载体,树木在春天勃发的生机、在夏天旺盛的生命力、在秋天成熟的美丽、在冬日默默的集聚都给人以文化和精神的熏陶。因此,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加快,城市规划建设要有可持续眼光,不仅要考虑生态环境,更要注意文态环境,这是一个核心问题,因为文态环境才是是城市之间相互区别的根本特征。

3、森林文化是乡土文化与城市文化融合的纽带,具有传承乡土传统文化、丰富城市现代文化的使命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记忆的同时。乡土文化也面临着失传危险。而乡土文化是区别于任何其它地域的唯一特征。由此看来,城镇化隐患问题并不只是资源方面,还有文化层面,如何在城镇化过程中发展现代文化、又保存乡土文化是时代的使命。乡土森林文化是乡土文化的重要谱系之一。因为地方城市与乡村森林文化具有相同的本土性,所以城市森林文化能自然承接乡土森林文化以及乡土传统文化,保护创新乡土文化。

适地适树、本土树种,是寄托城镇化中“淡淡乡愁”的可靠载体。城镇化一般是当地城镇化。城市也好,农村也罢,都是在一方自然地理范围之内人聚居的地方。自然地理条件并没有多大变化,只是人文环境变化较大。森林文化能寄托这种乡愁,疏解环境变化带来的苦恼和困扰,是移民市民化过程中的心理慰藉和精神家园。森林文化城镇化过程中保留乡村文化和发展城市文化的节点。城市森林文化继承保留乡土森林文化,有利于生物的多样性;体现了文化的包容性;保障了文明的继承性;保持了地方个性和地方文化。

四、城市森林:少一点绿色浪费,多一些近自然思维

遗憾的是,园林绿化成为一项产业以来,渐渐把森林的本土性、自在性属性泯灭了。森林失去了本土性进而文态性,本地树种(譬如北方的槐树、榆树、梧桐、柳树等)渐渐退出了人们的记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土生土长的森林文化在萎缩。槐花文化、榆钱文化或梧桐文化对后代来说是历史。我们的后代们将不会知道什么是“槐花粥”、“榆钱饭”,更不能品味“流响出疏桐”或“万条垂下绿丝绦”的诗意了。

现代人类观念从“人类中心主义”转变为“生态中心主义”不太现实,但是近自然理念总是有其可操作性,尊重森林的自然属性,尊重自然地理的规律,莫以市场、行政原则代替森林的自然性、本土性、自在性等。否则,结果只是成本的增加和文化的肤浅以及城市气质的平庸。若要尊重森林的自然属性,森林就应该以近自然的思维规划、运作,尤其是在城市这种生态诉求强烈的人类聚居地。

近自然首先要从重视本土树种开始,只有本土树种才能保证地方森林文化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即省力又省钱,何乐而不为?森林文化是解决城市“特色危机”的捷径。在建筑面目雷同而平庸的城镇化过程中,地区的特色文化是当地人引以为骄傲的资本。但地区特色文化何以孕育?本土树种文化为代表的森林文化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路径。

以上观点无意从专业技术层面评判城市建设规划或园林规划,只是认为城市规划的中心是人,那么从一个城市居民的视角、感受,非专业地谈谈城市建设规划或园林工程设计的几个问题也是对国家、地方、城市的关心。如果按照现代市场经济的理念规划城市森林,只会导致城市的整齐划一,“集体平庸”。森林归根结底是自然的东西,还是自然一些好。

[参考文献]

[1]刘畅、郭崇、丁蕴一、谭艳萍,美国树文化研究最新进展――介绍一本新书《树木之生命与爱》[J],中国城市林业,2011年第1期。

[2]苏祖荣,森林文化形态的划分问题[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第19页。??

[3]苏祖荣等,森林文化发展的动因及运动规律探讨[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第23页。

[4]彭镇华,中国城市森林建设――在中欧城镇化与城市森林建设国际研讨会上的主题报告[J],中国城市林业,2013年第6期,第3页。

[5]见拙文“林荫工程”与生态幸福[J],中国城市林业,2013年第6期。

[6]段晓峰、许学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自然资本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年第6期。

篇3

中国现存的历史文化名镇,国家和省市两级有上百个,我归纳大致有以下七类:一是著名历史事件的发生地,像朱仙镇、宛平城、台儿庄,这些都是有民族历史记忆中不可磨灭的一些地方。二是边疆少数民族聚集的特色小镇,像室韦镇百分之百是俄罗斯风情,镇远古镇是苗族聚集地,惠远古城是维族聚集地。三是特色地域建筑物集聚地,宏村是皖南徽派建筑的集聚地,像湖南湘西的芙蓉镇,整个镇都是用吊脚楼建的。还有福建的南靖是客家土楼,碛口镇是陕北窑洞。四是历史工商名镇,如景德镇、南浔镇、佛山。五是边塞的军事古堡,像张壁、居庸关、杀虎口、金沙滩。六是地质风貌特异城镇像泰宁、武隆、奉节的天坑。七是风光秀丽、举世闻名的旅游名城:乌镇、同里、肇庆等。

西递位于黄山市黟县,始建于北宋皇v年间,距今有近千年的历史,因为曾经设有驿站“铺递所”而得名。西递的明清古建筑群,特别是我国的徽派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至今仍完好保存着120座明清建筑,像这样的地方,现在国内其他地方已经没有了。西递是有桃花源的境界,最有特色的徽派建筑有仁堂、西园等,胡文光牌坊又成为西递牌楼,是明代徽派建筑的代名,也是西递的标志。而且西递只是一个村,但是它人杰地灵,培育出明代的荆藩首相、清代的二品官等等一批国家动量之才,这个地方虽然叫村,但是它是一个镇的结构。

举世闻名的世界公园,福建泰宁。泰宁是藏于深山中的汉唐古镇,有1000多年历史,也是武夷山下的两宋名城,千姿百态的丹霞地貌,与浩瀚湖水完美结合,成就了举世闻名的世界地质公园,地处东南有孔子故里遗风。

浙江乌镇是“清水穿城过、人家尽枕河”。它有1300年历史,中国首批十大历史名镇和中国魅力名镇之一。古镇自古繁华,出产杭白菊和江南的蓝印花布。明清几代这里书院建的很多,所谓江南多才子,乌镇最多。2014年世界互联网协会已经确定乌镇是互联网大会的永久会址。

世界建筑史上罕见的古堡小城山西张壁。古堡中地道、宫殿庙宇建筑一应俱全。方寸小城规划高超,心思奇巧的鱼形巷、龙形口、孔雀琉璃,处处可见。城中古庙神佛意,明堡暗道奇,堡墙用土夯筑而成。

长江、珠江两大水系会合处的广西兴安。两千多年前秦始皇统一中国,建了灵渠,连通了湘江和漓江,沟通了长江、珠江水系,从而与四川的都江堰、陕西的郑国渠并称为秦代三大水利工程,兴安镇还是和军打的一个关键的一仗,是的转折之战,由败转胜的一次战役。

除了历史文化之外,还有一些古镇在历史上曾经是非常繁华,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的。像鱼米之乡工商重地浙江南浔。南浔在南宋时期就有耕桑之富、甲于浙右。方圆十里,五座园林、处处庭院幽深。明清时南浔特产“辑里丝”出口占全国的一半以上,由此成为近代中国丝绸工业的发源地,民族工业萌芽最早的地区之一,因此有了四象八牛七十二金黄狗之说,湖州一个城不及南浔半个镇,这个地方浙江省保护的非常好。

旧时江南醇正的水乡江苏同里。五湖环境于外,一镇包含于中,河水把它分割成7座街区,30座古桥缀小城。家家临水、户户通船。退思园玲珑雅致。

在南方有一个陶都就是广东石湾,多数人并不了解。5000年的制陶历史,500年的窑火到现在都不熄灭。公仔陶,陶醉天下人。一把泥土经过他们的手就走进了千家万户。石湾素有南国陶都之美誉,陶瓷生产始于唐、奠于宋,鼎盛于明清,曾在清朝时和湖北的汉口镇、江西的景德镇和河南的朱仙镇并称为全国四大名镇。

云涌吉祥,风吹和顺。全国最大的乡村图书馆所在地,云南和顺。它是有六百年历史的边疆古镇,是中远、东南亚、南亚三大文化板块交汇而成的南方丝绸之路明珠。这里有全国最大的城市一级的图书馆,图书馆非常大。和顺图书馆,这个牌子清朝末年就有。人虽不多,但是家庭里的多数人居住在东南亚,就是华侨。它是一代哲人故里,翡翠大王家乡。这里除了小桥流水有江南风情,还有火山温泉,更有月台深巷洗衣亭,一派和谐顺畅。一座滇南小镇,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

山东台儿庄,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历史遗迹,1938年春天在台儿庄有一场中日大战,使得台儿庄成为中国人难以抹去的记忆。守城的1300名将士全部壮烈牺牲,坚守镇地,寸步不让,最后日军后退。2008年按原貌恢复重建,用原来的旧砖旧瓦重建,成为二战遗存最多的一个地方,也是中国运河文化史上的活化石,也是中国民居建筑的博物馆,它是北方城市,山东和江苏交界,但是又是一座水城,运河穿城而过,它的建筑临河的一面有江南风貌,建筑本身又要保暖是北方的特点。

篇4

通过对吉林省鸭绿江流域小城镇的调查研究,从自然、民族、技术三方面因素对该地区的小城镇建筑文化成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更新与提升策略。

关键词:

鸭绿江流域;小城镇;建筑文化;提升

鸭绿江是我国东北平原上一条重要的河流,它原属于中国内河,现在则是中朝两国的界河。它发源于吉林长白山南麓,向南流经长白朝鲜族自治县,然后转向西北流经临江市再转向西南,干流流经吉林和辽宁两省,有虚川江、浑江、秃鲁江等多条支流汇入,流域面积达到6.19万平方公里。鸭绿江流域生活着朝鲜族、满族、蒙古族等多个少数民族,孕育出悠久的历史文化。随着近些年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鸭绿江流域小城镇建设量骤增,在大规模开发城乡功能空间的同时,怎样建设更多富有文化内涵、场所精神的城市环境和建筑形态,对于提升小城镇的人民居住环境和城市整体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1影响吉林省鸭绿江流域小城镇建筑文化的成因分析

建筑文化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及其建筑载体与自然环境长期不断互动的产物,具有鲜明的地域和民族特征[1]。随着吉林省小城镇建设进程的加快,城镇环境和城镇生活方式趋于相同。鸭绿江流域小城镇的人文生态和建筑文化方面的优势逐渐显现,从近年来长白山万达旅游区的开发,临江市华山森林度假区开发和集安五女峰国家森林公园的建立等多地旅游业迅猛发展状况可见一斑。鸭绿江流域多民族的聚落形态,共同劳作生息,建筑文化相互交融,又保持各自特征。例如东北汉族民居的土坯房与硬山屋顶,朝鲜族民居的四坡屋顶,外部檐廊与内部的平地火炕以及满族独立式烟囱和“玉米仓子”等等。影响鸭绿江流域小城镇建筑文化的形成因素很多,整体上可分为自然环境因素、多民族文化交织影响因素和材料及技术因素等,在这些因素共同的影响下产生鸭绿江流域小城镇的建筑文化特色。

1.1自然环境因素

鸭绿江流域地势东北部高,西南部低。上游两岸山岭连绵,森林茂盛,多样的地形地貌和多变的气候使流域内自然生态和物产形成垂直立体型分布。同时由于江水冲击,沿着江边形成大面积适宜耕种的土地,促进了沿河小城镇的形成和发展。多样的地貌和环境也极大程度的影响当地人们的聚居地选择和房屋形态的形成,并使得在同一地区出现不同建筑文化。确切的说正是人们在适应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过程中,不断调节生活方式,改进建造技术,创新建筑形式。本文把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临江市和集安市作为鸭绿江流域小城镇主要研究对象。这些城镇都沿江布局(图1),都位于鸭绿江的沉积岸一侧,避开河水冲刷,在占有高程之外,充分利用地形地貌提高城镇的防洪防汛能力。从气候影响因素分析,鸭绿江流域地处东北严寒地区,冬季漫长且降雪量大,为防止冬季降雪在屋顶堆积,因此建筑中多采用坡屋顶,形状类似“∧”。在立面上,南侧窗户面积大,积极争取南向采光以达到冬季提升屋内温度的作用

1.2多民族文化交织影响因素

吉林省鸭绿江流域小城镇民族种类主要是汉族、朝鲜族、满族和其他少数民族。汉族居民多为拓荒来到东北,时间很早,从汉代起就有记载。鸭绿江流域的汉族居民绝大多数来自河北、山东、山西等省,来到东北生活的同时也把中原地区的居住建筑形式带到当地。汉族民居由于受到儒家思想的的影响,建筑的布局上等级划分很严格,同时也受风水观念影响。在选址上喜欢朝南的方向,强调中轴线,经常以中轴线为中心,正房布置在中间,左右两侧为厢房。总平面特点为前后长,左右窄的矩形,进深大并且前后相连。汉族在室内南面设置“一”字形单面炕,作为坐卧休息空间,其余作为活动空间。朝鲜族作为“过界民族”,从19世纪中叶开始陆续大量迁入,主要来自朝鲜北部。由于不堪忍受当时朝鲜封建统治阶级的压迫,为了生计度过鸭绿江,同满汉杂居共处。朝鲜族中咸境道、平安到、庆尚道人占大多数,其中在通化和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中居住的朝鲜族多为平安道后人。朝鲜族在居住方式上保留着很多朝鲜族习俗,如朝鲜族房屋布置时与汉族不同,对于是否南向朝阳并不重视,主要是沿路而建,单体为主,并且绝大部分没有院子和围墙。传统朝鲜族民居的屋顶形式也为坡屋顶(图2),但相比汉族和满族民居屋顶的坡度较缓,并且是四坡屋顶。朝鲜族民居室内铺满火炕,卧室与厨房之间设置隔断,整个活动空间以炕为主,也就形成了其独有的“坐式文化”长白山作为满族的发源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在长白山脚下满族是最古老的土著民族,满族的建筑文化一直不断发展,满族的居住建筑(图3)屋顶形式与汉族类似多为“∧”。满族的先祖在森林地区过“半穴居”式居住生活,随着经济生活状态发生变化,从森林迁到平野,但居住方式仍旧以“万字炕”,“口袋房”的形态传承下来[2]。满族民居院落坐北朝南,在东端南边开口,院墙和正房围合成长方形或正方形院子并在院中建有“苞米楼”。满族建房有“以西为贵,以近水为吉,以依山为富”的原则。房屋建成时以西屋面积最大,成为上屋。这主要原因是西屋内的西炕是祭祀祖先的场所。

1.3材料及技术因素

在材料选取上,鸭绿江流域建筑材料多是就地取材,因此木材、泥土、石材、稻草成为构成建筑的主要材料。井干式(图4)作为一种古老的房屋构造形式存在于在鸭绿江流域,民间又称作“木刻楞”。这种房屋具有以下三种特点:首先就地取材,价格低廉,鸭绿江流域木材产量丰富,建造所用木材可就近选取,择优选材。其次建造工艺简单。房屋建造时无需对木头表面进行加工装饰,甚至连树皮都不需要剥掉,仅需裁切成合适尺寸即可安装.最后是木屋保温性能好。由于木材的天然保温性能好,在建造房屋时木头和泥土构成的墙体厚度可达到35cm,可以充分减少室内热量散失。在结构体系搭建上,鸭绿江流域民居多采用檩杦式木构体系,首先将木柱立在石材基础上,柱的上端支撑大梁,大梁上立瓜柱,瓜柱上承次梁。最常见的结构形式是五檩五杦,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带次梁的,即在主梁上有四个力的集中点,两段式檩杦上承檐檩,中间用两个瓜柱支撑次梁,腰杦和腰檩安置在次梁表面上,在次梁的中间有瓜柱,顶部的荷载通过主次梁分担于主梁的两边,这种做法可以将集中荷载分散,适合于进深较大的房屋;另一种是不带次梁的,这种构架是减掉次梁,在腰檩处多加杦木一根用以拉住结构不使其动摇。其受力结构与传统木构架相同。受力系统的构件全部以骨架为主,承担自然荷载重和材料本身的自重,整个受力系统与墙没有关系。鸭绿江流域的檩杦木构架之所以有其独特的地域特点在于檩与杦的关系。传统结构中檩下面连接横截面为方形的枋,但檩杦结构中,檩下面相连的是截面为圆形木材。

2吉林省鸭绿江流域小城镇建筑文化的提升策略

小城镇建筑文化不是静态的、凝固的历史传统,而是一种持续创新的文化形态。小城镇建筑的发展需要表现其历史上的延续性,更应该表现其不断创新的过程。鸭绿江小城镇建筑文化的提升与推进,一方面要考虑地域条件,历史传统结合,另一方面也要赋予其具有时代性特征的形式与功能。

2.1建筑文化提升的自然策略

尊重地域自然特征,挖掘城市独特的自然资源所形成的特色,梳理和总结建筑与气候、地形等环境因素相适应的传统方法,在建筑设计中给予发展和利用。充分考虑当地的寒地气候,应用现代的技术方法进行气候适应性设计。

2.2建筑文化提升的人文策略

建筑文化的提升在关注建筑风格的同时也要深入到建筑的装饰类型、做法和地域特色的文化符号当中.1)保护当地历史建筑历史建筑不单单是一件古董,它同时也是这个地区建筑文化的载体,是这一地区生活人群的共同记忆,可以通过修复和改造进行保护来保持文化技艺的传承。2)抽象提取通过对当地建传统建筑形式进行抽象化,符号化,在设计中以新的形式重现,实现人们从新老记忆之间的过渡。3)记忆迁移零星的古建筑很容易在发展的热潮中被毁坏,可以选择一块适当地点进行迁移,按照当地的传统和习俗进行重新排布,达到人们的情感和记忆上认可。4)公众参与地域建筑文化的记忆是当地人集体的体验,鼓励公众参与当地建筑的设计和保护,在激发公众自身环境意识的同时也有利于设计师更好的了解当地文脉传承,价值取向。

2.3建筑文化提升的技术策略

保护和传承传统技艺。充分发掘传统技术的优势结合现代技术特点,以当地建筑性能的提升为基础,创造适宜当地的建筑设计方法的技术手段。利用现代技术的手段,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技术,提高材料的性能,提升建筑质量,充分利用新技术所带来的优势创造新的建筑精神。

3结语

中国建筑行业正经历一场文化危机,虽然中国的建筑市场飞速发展,可是地域小城镇建筑文化濒临断代,面临外国“强势”的文化冲击,如果没有了内在的自强意识,缺乏地域特色,只能淹没在“文化趋同”的浪潮中。作为当代建筑师更要关注并保护地域小城镇建筑文化,让它融入到当代建筑设计中,创造出具有地域文化独特性和地域精神的建筑。

参考文献

[1]王建国.江苏建筑文化特质及其提升策略.建筑学报[J],2012-1;103

篇5

关键词:城镇化;进程;传统文化;保护;传承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中国的发展经历了比较漫长的时期,这中间积累沉淀了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我国现代的发展离不开这些优秀思想的创造,饮水思源,任何国家的现代化发展都应该建立在对本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之上。城镇现代化进程与传统文化并不矛盾,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对立起来的思想观念是不正确的。因此,在城镇化大力建设发展的今天,我们需要切实保护传统文化并加以传承。

一、城镇化进程对传统文化的冲击

传统文化广义上是指中国人民在各个时期各个民族在日常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优秀的精神财富以及物质财富。传统文化狭义上是指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特征。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情感的重要桥梁以及精神纽带,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深层文化基因,蕴含着优秀文化审美理念和价值观念,为中华民族文明的薪火相传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大力发展,传统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精神文化的消亡速度越来越快,笔者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后发现造成这种状况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人们对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不高,单单依靠口头、行为传承传统文化明显是不够的;二是对物质文化遗产的不合理、过度开发加快了传统文化的流失速度;三是大量具有珍贵文化、历史价值的资料以及实物等都遭到了流失以及毁坏。因此,现实国情要求我们必须结合当下的情况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对传统文化进行保护以及传承。

二、城镇化进程中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以及传承措施

1、加强保护传统文化遗产的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人民大众既是传统文化的创造者、传承者,也是传统文化的保护者。政府、学校等部门机构应该在城镇化进程中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工作,呼吁全民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保护中来。只有大家共同参与,共同行动,意识到传统文化在我国的意义,才能有效保护并传承传统文化。可以利用中国的传统节日诸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等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举办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活动,如“二月二龙抬头”等,这些活动的举办能激发人民群众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满足他们对传统文化的需求。还可以采用将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和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教育体系之中,为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创造有利的人文环境。城镇是区域内政治、文化和经济的中心,相比较而言拥有相对先进的条件,充分利用这些条件通过社区教育、学校教育、职业岗位教育等方式在影响力所能达到的范围之内结合城镇的其他优势向广大群众灌输保护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传承传统文化的紧迫性。通过将传统文化纳入教材中,让传统文化随着课堂、校园、教师等进入新一代学生的心中。学生是传统文化最主要的保护者、接收者和传承者。通过学校深入宣传教育、渗透,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了解以及喜爱。利用社区优点进行传统文化的宣传渗透,鼓励个人、民间团体和企业以个体或者集体的方式参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以及传承。开展各式各样的,能够展现地方特色的传统节日来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让传统文化深入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之中。

2、立法保护传统文化遗产,为传统文化的保护以及传承提供法律依靠。传统文化仅仅依靠群众的意识来保护以及传承是远远不够的,现实生活中针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需要法律手段的规范。采用法律措施不仅能有效制止群众无意识中对传统文化的破坏,还能为传统文化的保护提供法律依据,让传统文化保护有法可依,在日常生活的落实工作中更加容易。况且传统文化的保护不是短期行为,需要代代保护、传承下去,这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仅仅依靠应急性措施是不够的,需要切实的法律法规的制约和保障。因此,立法保护显得相当重要。立法可以说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以及传承的最重要措施,是抢救和保护传统文化的基础和前提。近年来,我国颁布了很多针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法,确实起到了良好的保护效果。但实际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针对传统文化的破坏行为很多,法律并不能及时规范。因此,健全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将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落到实处,使得保护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传统文化才能得到更切实的保护以及传承。

3、加大财政投入,为传统文化的保护以及传承提供资金支持。传统文化的保护以及传承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大量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传统文化诸如各种文献资料等的收集、调查、整理、展示、传承等都需要资金的支持。首先需要国家、政府进行资金投入,也鼓励个人、团体、企事业单位等对传统文化保护以及传承的积极捐款。这些资金要确保都用在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中,可以设立专门的机构,制定使用制度,鼓励社会民众进行监督。针对社会上一些从事传统文化传承工作的相关人员要给予资金帮助。像一些老年手工艺人,职业无法为日常生活带来足够收入,生活非常贫困,传统的手工技艺得不到传承。因此,针对这些手工艺人要进行生活补贴,在满足他们生活需求以及爱好的同时能够让他们将传统文化继续传承下去。

4、重视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进行合理开发研究。传统文化是由物质文明遗产与精神文化遗产共同组成的,对精神文化我们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合理保护与传承。近几年由于旅游以及对物质文明的开发研究等,使得以古建筑物等为代表的物质文化遗产遭受到了毁灭性地破坏。因此,针对这种情况,不仅需要提高人民群众的保护遗产意识以及法律法规的规范,还需要在开发研究物质文明遗产的过程中聘请精通专业理论以及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进行现场指导,力求在最大程度上保护物质文明的完整性,避免遭到破坏。针对一些古建筑物由于自然原因诸如风化、日晒雨淋等现象而出现的墙体斑驳影响美观性以及传统建筑完整性的情况,为了保护以及传承传统文化,我们可以采用将现代建筑与传统建筑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修葺或者重建,使建筑物既传承了传统文化之美,又增加了现代气息,可谓一举两得。

5、重视国际交流合作,借鉴他国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之法。中国的传统文化既是中国人民引以为傲的精神物质财富,也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因此,我国传统文化的保护需要国际之间的交流合作。一个人的力量、方法毕竟是有限的,同样,扩大到国家之间也一样,一个国家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方法也是有限的。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合作、交流的世界,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合作交流,借鉴他国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以及传承的成功经验,服务于我国的传统文化保护事业。借鉴他国成功的政策、措施并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对传统文化进行切实有效地保护以及传承。

结语:

城镇化进程是不可阻挡的历史发展趋势,而传统文化的遗失现状需要我们每个人都以主人公的身份积极参与到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工作之中来。政府可以通过立法、进行宣传教育、资金投入支持以及借鉴他国成功经验等措施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参考文献:

[1] 龙梅.论民族旅游与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效保护[J].学术论坛,2011(34)

篇6

关键词:弱势群体;体育文化;城镇化建设

引言

所谓城镇化,就是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社会经济面临着产业结构转型的要求,传统的乡村型社会的产业结构以第一产业(农业)为主,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应该向着城市型社会转变,产业结构调整为以第二(工业)、第三(服务业)产业为主。这个转变的过程就是城镇化。在城镇化过程中,乡村社会的人口素质不断提高,三大产业协调发展,农村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社会保障机制不断健全。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加快,有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城镇化率已经高达56.1%,已有7.7亿城镇常住人口。根据我国的经济发展现状来看,未来几十年我国的经济发展仍然会保持一个快速稳定增长的状态。与城镇化进程相关的,是弱势群体的体育文化需求。体育文化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建设的过程。所谓的“弱势群体”,指的是体育知识比较薄弱、体育意识不强、经济消费水平不高、社会地位较低的人群。本文选取陕西省部分乡镇作为试点调查的对象,分析它们作为城镇化建设的对象,建设弱势群体体育文化的新思路和新路径。

一、陕西省城镇化的特点

1.城镇人口总量快速增长。我国在全国各地推行城镇化建设,稳步实现乡村型社会向城市化社会的转型。陕西省的城镇化进程也在不断地推进,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的同时,城镇人口也有了大幅增加,人口规模不断扩大。陕西省在我国的西北地区处于门户地位,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都比西部其他省份较为领先。衡量城镇化水平的主要标准之一就是城镇人口数量及其占全部人口的比重。自2004年以来,陕西省的城镇化水平在不断地提高,全省的总人口数量也在不断攀升,城镇人口的数量及其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也一直处于上升的趋势。据统计数据,2004年陕西省的城镇人口总数是1338万人,城镇化率仅为36.3%。经过了几年的发展,到2012年,陕西省的城镇化水平就有了质的提升。城镇人口数量增长到了1877万人,城镇化率增长到了50.01%,超过了50个百分点。在这十年里,城镇人口数量增长了572万人,城镇化率增长了14.74个百分点。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陕西省这些年来经济增长的速度和城镇化的进程是非常惊人的。从各大领域的发展建设可以看出,陕西省近年来取得了喜人的发展成绩,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不仅在城镇人口总量上有了巨大的增长,还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有了极大的成就。2.基础设施建设状况有了显著改善。除了城镇人口数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是衡量一个区域城镇化水平的重要指标。近些年来,陕西省着力建设基础设施,在交通、电力、水利、市政等多个领域全面发展,改造和新建了一大批项目。曾经这些领域都是陕西省的短板,经过开发建设后,迅速成长起来变成了强势项目。例如,在交通领域,陕西省新建的铁路里程达到了2600公里,已经基本形成了“两纵五横四枢纽”的铁路网格局,西安、咸阳的国际机场日渐繁荣,近年来旅客吞吐量大增,已经上升到了全国第八的位置,地铁2号线提前实现了贯通并成功地进行了调试,还构建出了“米”字形的高速公路主干骨架;在水利领域,引乾济石调水工程、采兔沟水库等大型水利工程都相继顺利完成;在电力领域,近年新增的发电装机高达1228万千瓦[1]。3.陕西关中城市群引领全省城镇化发展。陕西省关中城市群以西安市、宝鸡市、铜川市、咸阳市和渭南市为代表的几大城市,一直以来就是全省中发展最快的区域。关中城市群引领着陕西省的城镇化进程,建设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显示出了先进城市的带头作用和巨大的影响力。其中,以西安市的城镇化水平为最高,质量最佳,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由于西安是省会城市,该市的经济增长一直保持着稳步快速上升的态势,除生态环境以外,各种指标排名都高居榜首,因此环境工程是西安应该着重关注的部分。宝鸡、铜川、咸阳三市的城镇化质量仅次于西安,但也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4.体育文化支持城镇化建设作用逐渐增强。城镇化建设的目标不仅仅是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以及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还有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大众文化的发展。经济和文化的同步发展,有利于构建和谐稳定的现代化城镇。在这一方面,陕西省可以观察体育大省湖南省的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状况。据研究分析,湖南省小城镇建设中,全省大约2372.2万人经常会参加体育锻炼,全省举办的健身项目共达2566项次,有6100个行政村在城镇化建设中新建了体育健身工程。众所周知,湖南省培养出了很多的体育界领军人物,有11个世界冠军,7个亚洲冠军,67个全国冠军,这些数据放在全国乃至全世界来看都是惊人的。反观陕西省,由于经济条件差、文化水平低,消费观念滞后,健身意识薄弱等多方面的原因,全省的体育文化产业发展都有待提高,而弱势群体的体育文化发展就更要加强了。对于陕西省的经济发展来说,体育文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产业类型,同时也在城镇化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

二、弱势群体体育文化发展在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在城镇化建设中,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它在城镇化进程中为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但是,弱势群体的体育文化需求却常常被忽视,没有引起社会的重视,很容易变成体育文化发展的盲区。弱势群体被边缘化,因此,城乡的体育文化发展失衡的现象十分严重,这个问题是城镇化建设中亟待解决的。1.弱势群体体育边缘化困境。根据我们对体育文化建设的调查,发现为弱势群体参加体育运动的场所主要有两处,一处是在自然环境中,另一处是在学校教育机构。在自然环境中建设运动场所,主要是用于以女性参与为主的广场舞,没有固定的组织者和组织形式,大多是民众自发的运动娱乐行为,但是深受民众尤其是女性的喜爱,因此参加的人数比较多;在学校教育机构中建设的运动场所多为临时性的篮球运动,参与者多为男性,参与人数也比较少。值得注意的是,社区和农村几乎是体育文化建设的盲区,中心城区的体育设施一般都是大型场馆,有专门的场馆维护人员进行保护管理,但社区的体育运动设施建成之后几乎都沦为了面子工程,而在农村,体育文化建设更是不尽人意[3]。2.城乡体育文化建设优劣失衡。为了满足最广大人民的体育文化需求,我国设立了许多主管体育的行政部门,它们的工作职责就是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提供体育运动设施,建设运动场所,成立体育运动团体,组织全民健身活动,使我国的体育运动文化得到了快速的提升。尽管国家大力发展体育文化,但是在小城镇的社区以及农村地区,体育文化的劣势还是非常明显的。在这些欠发达的地区,都存在着体育设施配置不足的现状。政府在组织体育文化建设的时候,一般都优先考虑中心城区,将环境布局、管理人员、文化信息等资源都优先分配给中心城区,小城镇的资源明显不足。3.弱势群体体育支持居民消费方面存在着门槛高的问题。城镇化建设不仅体现在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的转型上,更直观地反映了居民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的变化。在体育文化的大力宣传下,居民的体育运动意识会逐渐增强,对体育文化的认识也有所加深,在体育运动方面的消费也逐渐增加。但是目前,由于一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水平还不够高,消费观念比较滞后,在经济能力和健身意识上都不能带动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体育运动设施也不完善,没有形成全民健身的环境,所以居民也没有高涨的健身热情。在这样的状况下,小城镇也很难吸引体育文化产业的管理人才,更留不住人才,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举步维艰。

三、弱势群体支持城镇化建设的思路与路径

1.建设思路。城镇化建设中,体育文化产业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需要社会各界协同起来共同推进。面对着庞大的弱势群体,我们必须要引导他们参加全民健身运动,塑造健康的身心,带动城镇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要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加强指导,为民众创造良好的健身环境,建设一些大众体育的项目,鼓励民众参与运动的信心。民间的体育组织和团体也应该努力提升经营管理体育项目活动的能力,策划出一些适合弱势群体的体育项目,为他们提供一些特色的服务。此外,还可以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吸取他们发展大众体育的思路和方法。例如,美国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社区体育,可以起到协调社会关系的作用;还有日本、韩国等充分利用学校的体育氛围和体育资源,将学校与社区联动起来,开展体育活动,学校主要是负责提供理论上的体育知识和健身指导,使民众都可以接触到专业的知识[4]。2.建设着力点。首先,必须要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营造起浓厚的体育文化氛围。只有从居民的生活方式入手,改变他们的生活观念,才能够促使他们主动参加体育文化活动,为体育产业消费。建设完备的公共配套设施和居住环境,从这些环境和基础条件入手进行改善,实现全民健身的热潮。其次,要认真研究不同社会阶层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分析它们不同的体育文化需求,以多元化的方式构建健身服务,推动体育文化产业的全面协调发展。最后,一定要统筹城乡发展。在城镇化进程中发展体育文化产业,不能够顾此失彼,忽视小城镇的体育文化建设。要重视弱势群体的需求,加快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体育建设,走均衡的发展道路。这样,也有利于吸引体育产业专业管理人才,为体育产业的发展创造智力条件[5]。

参考文献:

[1]刘剑.弱势群体体育文化支持城镇化建设的路径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16,(9):17-19.

[2]李程秀.陕西省城市弱势群体体育健身保障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2.

[3]杨栩.新型城镇化推动下的江苏省公共体育服务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5.

[4]康乐.湘西州城镇社会性弱势群体健身需求及其实现路径研究[D].吉首:吉首大学,2015.

篇7

关键词:小城镇;景观设计;交叉学科

Abstr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mall towns and the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 produced a great 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but because the reality of the social, cultural, economic and other factors, the small town construction also have some problems, especially in landscape construction of enough attention, and the overall construction lack of unity and planning, small towns look, image drab connotation convergence of "disease ' 'this breed. This paper to solve the problems facing the landscape construction of small towns proposed small towns of landscape design argumentation way for your reference.

Keywords: small towns; Landscape design; interdisciplinary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文化型小城镇景观设计的目的和内容

小城镇景观设计是在进行小城镇建设之前,对小城镇中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物预先制定出方案、图样等。小城镇景观设计是小城镇建设的艺术,也是小城镇历史文化的衍射和小城镇自然生态的辐射,更是创造人们愉悦视觉的活动,追求愉悦视觉的形式的塑造过程。在小城镇景观设计中不仅要考虑美观,而且要考虑满足人们高层次的需要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功能要求。因此,对于文化型小城镇景观设计而言,不仅要构建小城镇与现状环境相协调的发展模式,而且要使小城镇文化发展走可持续之路。

文化型小城镇景观设计范围较广,除了建筑物内部空间不属于小城镇景观设计内容,其他的小城镇空间与物质实体均属于小城镇景观设计范畴,包括广场、街道,乃至单个建筑物的细部等等。文化型小城镇景观设计的对象主要涉及:与人们关系较为紧密、直接的景观。

2 文化型小城镇景观设计的原则

小城镇是一个经济、政治、生态、社会、文化的复合生态系统,也是一个时间和空间结合的四维空间,因此,小城镇景观设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同于一般的艺术创作,绝不应仅仅局限于形体方面,小城镇景观的设计必须着眼形体承载着的社会、文化、美学等内涵。有鉴于此,文化型小城镇景观的设计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生态性原则

小城镇不同于大中城市,它贴近自然,建筑规模较小,自然之美是每一个小城镇都可以发掘和利用的特色。或为山水小城镇,或为水乡小镇,或为海滨小城,其自然山水之美的特色是任何一个大中城市无可比肩的优势。因此保护与利用自然之美的生态性原则理应成为景观设计的首选。

要实现生态性的景观设计原则,首先,在景观设计中,应大力保护文化型小城镇地方生态环境,充分利用自然界的光能、热能、风能:因地制宜有效利用土地、自然资源,治理污染;保护地方自然生态,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之路。

其次,在文化型小城镇景观设计中应善待自然,善于借自然美景,以自然景观资源为设计基础。当前国际上一种先进的景观设计思想就是将自然原野地作为公园,然后再巧妙点缀一些石凳、园林灯、步行小径、自行车道等人工设施,使之成为一处宜人的休闲好去处。在小城镇景观设计中务必要根据当地的地理特征,对地貌与水体进行合理的改造与利用,尽可能保持原生状态的自然环境。

再次,要合理选择建筑装饰材料,提倡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的绿色设计。营造健康良好的文化型小城镇生态景观。

(2)整体性原则

小城镇景观设计,只有从整体的角度出发,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a.景观内涵的整体性

景观的内涵是生态、文化、社会、心理,文化型小城镇景观的设计要兼顾经济、社会、文化、美学、生态以及人的心理等方面,不能有所偏颇。经济角度主要侧重成本——收益分析,要求景观的塑造尽可能节约空间与费用。社会角度是以人为中心,要求景观的塑造应当人性化并考虑人的私密性与公共性的统一,必须能达到尊重人、关心人以及陶冶人的目的。文化角度主要侧重意义层面,强调形体环境背后的意义的塑造。小城镇景观规划与设计只有通过与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地理学、政治学、人口学等学科的分工合作,小城镇物质形态的建设与经济、社会、科技文化发展规划以及生态环境发展规划等互相结合,小城镇景观设计才能取得良好的实际效果。这样,传统的以物质形态为核心的小城镇景观设计,就必须发展成为一门多学科的综合规划与设计。而综合规划与设计的重点,不应再局限于物质环境建设,而应转向公共政策和社会经济等根本性问题。

b.景观要素的整体性

文化型小城镇景观设计还要兼顾要素与整体的关系。在小城镇中建筑、雕塑、标识、道路、广场,都是小城镇景观中的组成部分,而他们各自又独立成为小城镇景观中一个完整的整体。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小城镇景观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下有无数子系统,再下有无数的子子系统……。每一部分都是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关系到系统的整体效果,整体小城镇景观设计效果应当大于个体叠加之和。

小城镇景观设计的整体性要求在设计过程中,不能因为只单纯突出单体形象,而忽视景观的整体效果。

(3)动态性原则

篇8

关键词:苏南城镇;居民;文化生活;社区

中图分类号: K9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7)04-124-2

0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苏南地区经济发展异军突起,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快和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并因其特色的经济发展路径,被概括性地称为苏南模式。苏南模式的产生与发展,与当地的吴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可以说,正是吴地具有悠久历史的区域文化传统,孕育和造就了苏南地区这一特定的经济发展模式,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未来的走向。”[1]鉴于文化对经济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是想谈谈苏南地区的文化生活现状,并针对如何改善城镇居民文化生活状态提一些建议,以此来推动苏南模式的发展。为了更直观地了解苏南城镇的文化生活状态,我们在暑期开展了课题为“苏南城镇生活状态调查”的实践活动,本次活动共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其中有效问卷994份。

1 苏南城镇居民文化生活中的三个突出问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在满足了基本生活需求的基础上,对精神生活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丰富多彩文化生活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城镇居民参加社区文化活动,既可以丰富文化内涵,又可以提高文化素养。但通过对苏南地区五个城镇文化生活状态的调查,我们感受到了苏南城镇文化的参差不齐,居民文化生活钐的杂乱无章。以下三个问题较为突出。

1.1 网络文化成为主流文化

如今互联网经济发展得红红火火,形成了许多创新型产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比如信息服务业,典型的服务器有百度和谷歌,人们只需动动手指就能知晓天下事。还有发展得最快最好的在线电子商务,杰出代表是淘宝和阿里巴巴,它们的出现使人们足不出户便可完成商品买卖。但是互联网在发展过程中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网络游戏产业,五花八门的手游、网游深得大众喜爱,青少年由于痴迷于网络游戏而拒绝参加课外活动,从而引发了许多健康问题。还有较为明显的是,电视、电脑和手机已经慢慢开始取代书籍,近55%的被调查者表示闲暇时间主要用来看电视、打游戏和网上购物,仅有30%的人表示闲暇时间会用来读书看报。看戏剧、文体表演和各种展览的人数还不到总人数的10%。似乎形式多样的网络文化更具有吸引力,因而大多数的居民不愿参加户外的社区文化活动。从现在的趋势看,网络文化即将成为主流文化。

1.2 不恰当的休闲娱乐方式

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19.2%的被调查者参加文化活动的目的是进行调节放松,即解压。解压的方式有很多,可以参加体育活动,可以培养兴趣爱好,也可以休闲娱乐。休闲娱乐作为放松的方式,常见的有读书看报、观赏影视作品、聚会聊天等等。虽然打牌打麻将也是一种娱乐方式,但是因为较难把握尺度而不被提倡。近年来,地下茶室聚赌被清查的事件频频发生,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一度成为了热议的话题。尽管有人提倡这种消遣方式,认为打牌打麻将作为一种普遍的休闲方式,具有重要的社会交往功能,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低俗的娱乐方式以解压放松为名头,实质却以获取利润为目的。尤其麻将向来深受城镇居民的厚爱。每逢节假日,特别是春节,麻将几乎成为了城镇居民文化生活的全部内容,妇女、男人,甚至是老人,无不热衷于这种消遣活动。且随着居民经济收入的增加,他们的麻将瘾也越来越大。

1.3 传统文化的遗失

随着“洋节”的盛行,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过情人节、母亲节、光棍节和圣诞节而冷落了我们的民族传统节日: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元宵节,且仅存的传统节日还在被应付度过,或许传统节日所带有的深刻内涵也就只是留在了小学生的课本中吧。越来越多的外来文化涌进我们的生活,马路上不见了中国武馆,到处可见的是跆拳道馆,小学生不再熟背唐诗宋词,而苦学外语。城镇居民的生活中也已难寻传统文化的踪迹,书画、曲艺和戏剧都已渐渐被遗忘。尽管有57.3%的被调查者对传统文化持有喜欢热爱的态度,也仍有近24.2%的被调查者表达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排斥和反感。鉴于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是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和动力,如果带着批判的眼光来看待传统文化,那么继承和发扬便无从谈起了。如今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不能得到保护和继承,这是中国文明的悲哀,更是世界文明的损失。

2 分析城镇居民文化生活状态杂乱无章的原因

苏南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这些外来人口文化水平较低,过少地关注文化生活,且由于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区,又带有自身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偏好,所以导致了苏南地区的社区文化难以协调发展。但苏南城镇居民文化生活状态杂乱无章有着更加深层的原因。

2.1 城镇化过程中存在“冒进”问题

“中国的城镇化率从20%提高到40%,仅仅用了22年(1981-2003),这在人类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2]但在中国的城镇化过程中,不少地区出现“冒进”的现象,城市发展只追求外表繁荣,而内部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都存在不少问题。苏南地区作为城镇化发展较快的地区,居民的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生活质量仍旧没有得到提高。以文化生活为例,苏南地区的经济建设带动了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社区的文化设施明显增多,文化活动形式也日益丰富,这些都为提高居民文化生活水平提供了保障。但是居民的文化生活质量仍处于很低的水平,主观原因是社区居民自身文化素质不高,这使得社区里的文化设施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客观原因是政府宣传力度不够,文化生活的重要性没有得到强调。

2.2 过大的生活压力和麻木的心理状态

“苏南是江苏的‘经济高地’,同时也是经济发展最快的增长极。”[3]在苏南地区生活无疑将会面临经济收支和工作压力。尤其近几年苏南地区人口流动较大,且以外来人口迁入为主。人口数量的增加不可避免地会带来许多社会问题,比如环境污染、就业难、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犯罪率上升、资源短缺等等。这一系列的社会压力将苏南本地居民置于一种无形的竞争之中,他们不可以再沉浸于慢节奏的享乐生活,他们被迫开始和外地人抢工作、抢房子甚至抢学校。过大的生活压力必定会滋生许多负面的能量,他们慢慢变得麻木,像是被鞭打的陀螺,只是无意识地围着生活打转。这也就导致了他们的文化生活状态变得杂而乱。

2.3 西方文化的不断渗透

“从19世纪开始,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全球扩张,西方文化借助其强大的经济杠杆向生产力欠发达地区渗透。”[4]以美国为例,美国借助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将快餐文化注入中国餐饮行业,将好莱坞大片推进中国影视行业,又将互联网引进中国信息行业,如今美国文化的渗透已经体现在居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西方文化的渗透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从衣食住行,再到文化制度,它所带来的影响也是两面性的,既改变了中国人古板的思维方式,又泯灭了中国人的道德修养,既改善了中国人的生活条件,又滋生了中人的。西方文化渗透的越深,中国人身上暴露的问题就越多。

3 改善苏南城镇居民文化生活状态的主要措施

3.1 真正落实开展社区文化活动

社区文化活动作为一种形式载体,可以有效地宣传当地文化。定期地开展社区文化活动不仅可以鼓励居民走出家门,融入到有意义的文化活动中,而且可以帮助居民们在活动中建立友谊,提高社区的凝聚力。将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真正落到实处,不仅社区要加大文化活动的宣传力度,调动社区居民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参与到活动中,社区工作人员更要勇于创新,摆脱陈旧的文化观念,开展一些更具吸引力的文化活动。最后社区居民也要增强自觉意识,主动地参与到社区文化活动中,配合社区工作人员的工作。

3.2 转变居民对文化生活的观念

近年来城镇居民面临较大的生活压力,他们往往将关注点放在改善生活条件上,而忽视了自身文化素质的提升。现在要做的就是转变居民对文化的态度,帮助他们更多地关注文化生活,让他们真正感悟到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同样重要。具体措施是政府加大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资,比如在社区内建立免费阅读,自助借还的书吧以及帮助开展大型的读书交流会,文化座谈会。只有把无形的文化融入到有形的活动中,让居民切实感受到文化所带来的正能量,才能真正转变居民的文化生活观念,提升居民的文化生活质量。

3.3 提升外来人口的文化素质

随着外来人口的增多,当地的文化生活状态受到一定的影响。一方面,外来人口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不利于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另一方面,外来人口缺乏对当地文化的学习与认知,不利于当地文化的传承。因此提升外来人口的文化素质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首先,政府需要加大对教育产业的投资,不仅是学校里的学生需要接受教育,社区里的居民也需要接受教育。较高的文化水平是较高的文化素质的首要前提。其次,当地的媒体业要重视对当地文化的宣传,可以开设专门讲解吴文化的电视节目,也可以将吴文化的内涵概念融入到公益广告中。最后,外来人口自身要积极参加社区开展的文化教育活动,主动接纳当地的文化习俗,以不断提升自身文化素质为目标。

3.4 继承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在会见第七届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代表时曾说:“中华文明有着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希望大家继续弘扬中华文化,不仅自己要从中汲取精神力量,而且要积极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促进中外民众相互了解和理解,为实现中国梦营造良好环境。”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离不开每个个体的努力。首先,居民要培养继承传统文化的意识,将继承与发扬传统文化看成是一种历史使命。其次,社区内可以成立戏剧社和书法社,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华戏曲和书法艺术,节日之际也可以举办一些手工艺大赛,展示传统文化的灵巧之美,文化水平较高的社区还可以举办唐诗宋词大赛。同时政府也要增强对传统文化产业的保护,大量倾泻的西方文化给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导致传统文化产业丧失了刚开始的务实求真理念,更急切地追求经济效益。

参 考 文 献

[1] 欧人.论苏南经济发展模式与吴文化之关系[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2004(12).

[2] 姚士谋,张平宇,余成,李广宇,王成新.中国新型城镇化理论与实践问题[J].地理科学,2014(06).

篇9

关键词:新类型公共艺术;城镇化;小城镇;公共文化建设

伴随着近三十年的经济飞速发展,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在不断加快,而作为一个乡村人口占一半的人口大国,城市化的主要力量是小城镇的发展。在《乡土中国》中提到的附着在土地上世代耕作的农民,如今早已呈现高龄化趋势。六亿的乡村人口,实际只有不到一半还进行农业生产,乡村与城市的人口流动,传统生活方式的淡化,使得依附于其上的传统文化也岌岌可危。商品经济的繁荣使得一切都明码标价,而精神世界的贫瘠伴随着收入的快速提升,也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与攀比风气。在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小城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健全、完善和创新是至关重要的环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这些要素在城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个概念中都有所汇集,它是突破城乡二元结构,建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重要节点。这也给从来都具有历史意识和乡土家国关怀的艺术学院中的当代艺术家们提出了新任务,创造了新机遇。艺术家、建筑师、人类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们都通过自己的方式,在回应这个时代的问题,这些跨学科、跨领域、跨媒体的交流与沟通不断加强。艺术家们不再仅仅关注作品中的美学意义,而把目光投射到艺术世界之外的现实世界。透过艺术媒介,与社会、公众发生关系,或者生产新关系的创作或行动。它是一种政治艺术,但与过往政治艺术仅作为宣传或异议不同。艺术家借由观念、行动、媒体、连接公众、建构公共性,以促成反思和改变。

一、公共艺术的新角度、新语境

1.从城市到乡村公共文化建设作为原本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艺术又是公共文化建设的重点。公共文化的服务体系其实是双向的,一方面要提供给空间来发展公共文化,另一方面还要让人民群众主动参与进来。这种思路恰恰是公共艺术很核心的一个理念。我们最直观的去理解的公共艺术无非两个层面:为公众而创作的艺术和公众自己/参与创作的艺术。透过这个关乎需求的问题恰好可以看到我们在都市背景下提出的那个公共艺术概念所带的局限性,因为我们根本没有办法将都市中的公共艺术形态原模原样移植到小城镇的空间之中。随着渐渐增高的城镇化速度,介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这块区域在不断的扩大,环境、人口、人群、文化等等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有些可能是表面的演化,而有些则可能是根本上的转变。一方面,空间定位不同。处于城乡之间的小城镇,无论是在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都无法模仿都市模式,虽然我们是以缩小城乡差距为目标,然而如果仅仅是模式抄袭则会治丝益棼。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是要从特殊性入手来达到普遍性。城镇化要基于文脉,至少我们是无法忽略原本农业产业来推广城镇化的。另一方面,人群基础不同。小城镇处于城乡之间,由于其空间属性,它对于人群是一种双向吸收和双向输出的。从市民基础到市民需求都不同于都市,其人群中涉及到的交往问题也有其特殊性,比如小城镇中的乡土的基因和交往模式就在其发展中起到很大的作用,而大都市则不尽然。2.新类型公共艺术新类型公共艺术是一种区别性的命名方式,在这个命名的过程中含带着一种态度——我如何让公共艺术这个称谓在原始操作方式无效的情况下变得真正有效?新类型公共艺术指的,不是传统陈列在公共空间的雕塑,而是以公共议题为导向,例如青少年、社会边缘人、族群、老化社会等问题。让民众介入、参与、互动,并形塑公共论述的艺术创作,将艺术作为介入社会、改造现状的手段。正如《量绘形貌》的编者苏珊•雷西所言,“这个名称是个策略性的运用,让我们得以透过此来看我们在以社群为基础所进行的公共艺术里的共同经验、位置和问题。”它“在形式和意图上有别于一般所谓的‘公共艺术’……新类型公共艺术使用传统及非传统媒介的视觉艺术,与广大且多样的公众互动、讨论与他们生命直接有关的议题。它是以‘入世’作为基础想法。”1新类型公共艺术是一种社会性艺术。其创作的过程与目的都旨在形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生活中不断出现的协商和争议,能够透过艺术而获得重新的体验和解放。新类型公共艺术的形态包含了社区设计、剧场、对话创作、艺术教育、空间设计、地域规划、生态活化、表演、舞蹈、节日设计、声音等等。艺术家ScottBurton就认为“建筑、设计或公共艺术共同的地方在于其社会功能或涵义……。也许公共艺术的最理想形式近乎某种社区规划。”2新类型公共艺术是一种沟通性的艺术。传统公共艺术与城市建立所谓的“价值”、“品牌”的塑造关系,恰恰忽略了公共艺术的对话性与沟通功能。格兰•凯斯特在《对话性创作》中也提出了沟通作为艺术核心功能的理念,在他看来艺术具有沟通本质,以聆听、对话作为艺术核心,艺术家在此类艺术之中作为一个脉络的提供者,而非内容的创作者,并将艺术作品视为一个过程:一个论述的交流与协商之所在。凯斯特认为“对话性的艺术计划,其实是早期前卫艺术运动的持续延伸:他们所共同关心的是如何对标准的典型和固定的模式提出挑战,以及如何培养出一种对差异应该抱持的开放态度。”3我们可以归纳出新类型公共艺术主要有这么两种特性:其一,在其创作过程中注重长期的在地实践及社群培养;其二,注重文脉及场所精神。这些特性恰恰呼应了上文分析的城镇化过程中小城镇公共文化建设的特殊性。城市不是我们模板,有时也不是我们的目标,在城镇化过程中,那些被定义的、向往的城市的某些特性,恰恰是城镇化过程中要避免的,都市是小城镇的“历史教材”,因为这本书里有正面的知识,也有反面的知识。

二、新类型公共艺术介入小城镇公共文化

1.城乡之间城乡之间,给了我们一个“在地”(site-specific)的启示。城镇化是城市化一个面向,这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断地缩小城乡差距,逐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共享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所带来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跟传统的乡土社会不尽相同,新型农村社区不再仅仅依赖于农业,而是在其中揉进工业、手工业、服务业等等,是现代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既是小城镇发展的方向,也是小城镇发展的限定、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告诉我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与健全要有本土性、本地性。公共服务作为一种政策,是一种不同于宏观经济、市场秩序等调控的举措,这些举措面对的是公民的间接需求,而公共服务针对的却是直接需求。越是直接需求就越具有特殊性,就越有需要微妙把握角度,因此,小城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健全一定要讲求落地与在地。2.天人之际天人之际,给了我们一个“交往”(interaction)的可能。与天交往,坐山望水;与地交往,生生不息;与人交往,独乐众乐。赵汀阳对于中国的乡土性有着深刻见地,他说“本土就成为一个精神概念,而守土也成为神圣责任。本土不仅是鼓舞扎根的土地,也是人扎根的家园。自己建立的家园虽然只是世界的一个小部分,却有一份完整的生活,因此,拥有家园即拥有一个完整的世界,而拥有世界的人无需远游。”4我们先从空间的递进角度来分析,会发现在整个天人之际中,有如下几个递进、循环的层次:环境建筑室内人人与人环境……,人与环境是相互塑造的。从这几个层级在推演开来,我们就会遇到如下要面对的问题:环境营造问题。环境是一个大范畴问题,它是新类型艺术介入小城镇公共文化建设的大背景与大环境。2013年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文件给我们提供了方向:“要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遗存保护问题。在城镇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大量的与“传统”“记忆”“历史”相关的去留问题。从建筑到室内,从工具到工艺,这里面涉及到大量的、碎片的话遗存,比如,实体性的历史建筑、村落、祠堂、古井、庙宇、古树、墓园等等;软体性的编织技艺、冶炼技艺、表演、民俗等等;抑或是更为抽象的村民记忆、家族相册、口述史等等。社区设计问题。设计何为是我们需要进行在地思考的一个关键。既然我们以新类型公共艺术的方式来介入小城镇公共文化建设,就绝不是单纯的以美化为目标来操作,而应由形式主义美学切换至关系美学的角度。社区既是一个空间单位,也是一个人际单位,它内含着人群、人际。民生交往问题。民生是公共文化建设终极目的,正如上文所述,公共服务是一种满足直接需求的举措,民生也是所有政策的终极落脚之处。民生与交往要比社区设计更抽象一些,也是新类型公共艺术介入小城镇公共文化建设的最难之处、核心所在。3.策略梳理及案例解读策略一:环境营造台湾艺术家吴玛悧策划的《树梅坑溪环境艺术行动》就是一个以环境为背景尝试在社群间进行艺术创作的个案。正如这个行动的初衷所暗示的“以水连结破碎的土地”的构想,整个行动就是一场社会编织,它串联起了来自不同专业领域和艺术创作形态的艺术创作者。整个计划包含五场行动方案:“树梅坑溪早餐会”、“村落的形状——流动博物馆”、“我校门前有条溪”、“与植物有染——在地绿生活”以及“社区剧场”。在这个行动中,最直接反思的一个问题就是,在这个语境下、场域中,艺术家可以做什么?在吴玛悧看来,艺术并不是为了要去做美化,也不只是让生活变得美好,而可能是思考与人的一种连结。所以在她组织的“树梅坑溪早餐会”中就有所体现。早餐会安排在每个月的最后一个周末,依节气选择当地栽种的时令蔬果,沿着树梅坑溪不同的地点,与当地民众一起吃早餐,同时来讨论人跟水、人跟土地之间的关联。这个活动是整个环境艺术行动的最关键一步,因为这个活动是一次结缘计划,似乎成为了整个计划展开的可能性,因为在此过程中认识了当地居民、以及不同领域的人。5策略二:遗存保护遗存主要涉及到“传统”“记忆”“历史”相关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资源。物质遗存包括宗祠、工厂遗址、庙宇等等,而非物质则包括以技艺为主的手工艺、历史、民俗节日等等。而这些资源归根结底还是软性的,因为我们要保存保护的恰恰是附着其上的记忆和文化。对于手工艺的保存与发展目前策略虽然很多,却往往本末倒置。因为这里面涉及到一个继承与创新的问题。看似一脉的问题,却含着深刻的矛盾,这组矛盾就是匠艺传统与原创精神的矛盾。如何辩证地处理这组问题很重要,这涉及到我们将如何提倡“工匠精神”的问题。民艺是一种根植于日常生活的技艺,它的造物原则是实用性的,与触觉有着深深的关联。在柳宗悦看来,“工艺之美就是实用之美,所有的美都产生于服务之心”6。他言之凿凿的,正是被塑料、不锈钢等日常工业制品填满的现代生活所缺乏的亲切温润之美。统一标准、机器生产、化学合成,生活的温度就在这些面目模糊的器物中渐渐冷却。艺术工作者们通过工艺改良、设计改进、教育培训方式,希望让工艺之美重新回归我们的日常生活世界。策略三:社区设计长期从事社区设计的日本设计师山崎亮,在其社区设计一书中,重新思考了“社区”的定义,在他看来,设计是用来解决社会课题的工具,设计师需要重新思考“社区”的定义,不仅仅是设计物理的空间,还要设计“人与人之间的连结”。其设计中最大的特征就是,在整个设计实施的过程中,将使用者转化成积极地社群,或者说,整个设计的目的主旨在于培养在地的社群,来持续性的深化理念。就像始于2007年《海士町综合振兴计划》。“综合计划”是日本行政单位的最高指导原则,里面一般包含了一个行政单位未来十年要着手实施的各种政策,内部包含了教育、福祉、产业、环境、建设、财政等方面的未来计划,但是,这些“综合计划”往往是委外制定的。山崎亮的这个计划就是始于一次偶然的海士町的委托制作。由于这类委外制作过程中往往既没有职员,也没有当地居民,导致这类制作沦为一种形式。结合了他以往的案例,他提出让当地居民一起来参与综合计划,以此为契机来培育一个社区总体营造的中间人才。事实上海士町原本的社区营造已经相当成功了,岛上2400为居民中,有250位落脚的移居者(I-turn),重返的居住者(U-turn)也相当多。但是,山崎亮发现,移居者、重返者以及原住者之间却是存在缝隙的,他们缺少交流、互动,相互观望。这就成了他们展开工作的契机,同样是坚持他们工作的核心理念——培养在地居民,来持续长久的展开工作。他们将居民的兴趣分为“人”、“生活”、“环境”、“产业”四个方面来深化讨论,并以此作为“综合计划”的架构,形成了名为《岛的幸福论》的“海士町综合振兴计划”。在这个企划书中,有一个十分有趣的操作方式的策略,那就是,他们将整个事情分成了1个人能做的事情、10个人能做的事情、100个人能做的事情、1000个人能做的事情。不同的社群分组中,还有更细密的策略,比如“人组”的“海士人宿专案”“产业组”的“镇竹林专案”“生活组”的“邀请者专案”“环境组”的“惜物市场”等等。正是由于他们的着力之处不是在于物理空间,而是着力于在地社群的培养,再加上漫长的时间,才使得他们的“设计”绵延不觉得、持续生产。7策略四:民生交往当我们返回观望当下的城市规划与设计,我们似乎只能看到一块块被切割出来的区块,看上去似乎很均衡的各种区块以及似乎很合理的功能划分,事实上却是割裂性的。在区块与区块之间,在社区与社区之间的边缘地带是否有被考虑过?2002年成立的“工友之家”,是由聚集在北京的外来务工人员自主发起的非营利性机构,以文化教育作为方式,旨在维护打工者与其子女的合法权益。“工友之家”2005年进入北京金盏乡皮村,并且在随后的的几年中通过与当地基层政府的沟通与协商,皮村先后开设了同心实验中学、同心互惠公益商店、打工文化艺术博物馆,同学创业培训服务中心(工人大学)。新工人剧团的成员正是生活在皮村的外来务工者们。他们自编自导自演,将自己的遭遇作为剧本的素材,讲述一代外来打工人们的酸甜苦辣,并且在每年的打工艺术节期间演出。后来逐渐形成自发组织的打工春晚,成为了新工人们自我表达、内部生发、互助合作的重要平台。

三、可能遇到问题

篇10

一、城镇化背景分析

工业化过程中城市发展的重点是经济,但城镇化过程中城镇的永久的吸引力在于文化,要由文化构建起与众不同的特色才能实现可持续性的发展。发展文化产业是国家的新兴发展战略,也是鞍山城镇化转型过程中必须注意的重点问题。

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提出的战略目标,是世界各国都没有的新问题。由于农村受城市支配,城市的繁荣来源于农村劳动力和资源的供给,因此农村问题的根源在城市。如果农民被剥夺土地、被迫进城,那么城市将面临更加严峻的人口、资源和环境危机,进城农民也无法享受应有的城市福利。一旦爆发大的经济危机,失业增多、城市无法供养大量人口、农民又无法返乡,经济危机就极可能演化为严重的社会危机。因此城镇化过程中的重点在于保持城镇的经济吸附力,使城镇有足够的能力消化现存劳动力和资源,形成相对独立的经济体。

城镇化过程中的文化建设虽已经有部分成功的案例,如宋朝古都开封近看来大力开发宋文化,打造了相国寺、清明上河园、包公祠等文化旅游景观,延续了开封的文化遗产,提升了文化品味和城市形象。但成功的案例毕竟不多,表明城镇化过程中的文化建构需要给予高度重视,就鞍山地区而言更是全新的问题。

各省市都在努力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经济,但最大的瓶颈就是缺乏文化内涵和艺术品味。汤岗子新城作为城镇化过程中的鞍山地区经济发展的龙头,需要有文化战略眼光和审美眼光的旅游文化整体规划。没有地区的特色,没有文化的深度,也就没有优势。旅游产品如缺乏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就缺乏独特性和精致性,也就缺乏长足发展的动力和优势。我们要挖掘新城旅游的文化内涵,突出本地的特色和传统,强化文化战略和审美格调、趣味,通过对观念、感情和品味的传达,赋予乡村旅游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某种独特的象征意义,从而提升旅游文化竞争力,为鞍山发展助力。

我们试图通过梳理新城的景观、冰雪、温泉、农业资源,提出有价值的参考原则,为新城的旅游产业提供可资借鉴的研究性报告和可行性建议,为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助力。

二、汤岗子新城的劣势与不足

汤岗子新城的旅游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定问题。

首先,旅游整体宣传力度不足,全市没有形成完整的旅游形象识别系统,没有形成鲜明、统一的形象,不适应旅游行业发展的新需要。虽然汤岗子温泉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未与滑雪项目结合,形成有号召力的品牌、公司,缺乏与城市功能定位协调的有竞争优势的品牌主体,没有相关的产业积聚区,没有具有示范、集聚、辐射和推动作用的产业链条。

其次,特色不鲜明。无论是温泉服务还是乡村采摘等旅游产品,都显雷同,可替代性强。同时也缺乏形象鲜明的旅游精品和能够带动旅游发展的、解决大量就业的龙头企业,深度开发不够,没有形成独具魅力的旅游目的地。

第三,软环境待提升。根据调查访问,游客对住宿、餐饮、交通的评价都不高,反映了鞍山旅游自然资源的质量很好,但在服务意识上还显欠缺,软环境有待提升。

第四,旅游收入以门票为主,总体消费相对较低。我市旅游服务以自然资源为主,门票占很大一部分,相关配套服务消费水平较低。如2012年国庆中秋长假期间,“特别是汤岗子温泉旅游度假区几乎天天爆满,长假期间共接待游客3.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50万元”这样算下来人均消费92元,去除门票其余配套消费很低。

三、新城旅游产业链整合的可行性措施

就汤岗子新城的发展而言,面临着难得的机遇。2008年,我国人均GDP已突破1000美元,东南沿海地区已经突破3000美元。从国际经验看,人均GDP 超过1000美元后,国民的文化消费支出总量和比重将稳步增长和提高。如果能够适当地宣传鞍山,突出地域特色,以巨大的潜在的市场需求为依托,则可为鞍山地区的发展提供难得的契机。鞍山的旅游文化产业已经过了原始积累阶段,现在进入积聚与集中发展阶段。开发冰雪、温泉旅游产业链条,可以实现旅游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旅游经济的发展可离不开产业链条的延伸,产业链的形成本身就是产业的积聚和集中。汤岗子新城应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和服务内容,增加民族文化和地域特色,强调登山健身、休闲娱乐的功能,与滑雪、登山、垂钓、采摘等大众娱乐活动相结合,增加其内容和附加值。同时着力培育乡村旅游,与休闲旅游接轨,实现乡村旅游发展的新突破。

首先,要调查潜在顾客,打造特色出精品。温泉、滑雪产品可以吸引哪些潜在的旅游人群,从而确定恰当的营销推广途径和策略。旅游无关山水,更多的是体验一种生活方式和状态,享受别样的旅游心情。在走马观花式看遍了名山大川后,人们更倾向于在一处目的地尝试体验,而鞍山的冰雪、温泉、乡村游等自然资源恰恰可以设计更多的体验性、参与式的高端产品。对于处于以顾客端为核心的创意文化产品才能进一步确定产业发展的方向、布局与结构,要充分尊重游人的感受,制定个性化的游玩方案。依据国际、国内旅游市场动向和旅游者需求导向,发挥旅游资源与市场的比较优势,塑造旅游品牌的核心竞争优势,着力开发产业精品。在城市定位清楚的前提下,旅游产业的具体形态才能确定。

其次,塑造新城整体形象。认真分析我们的文脉与地脉,根据市场需求来科学设计具有鲜明特色和吸引力的旅游形象,通过有效的营销手段传递给受众。制定并大力宣传鞍山旅游Logo、宣传口号、形象系统,突出鞍山旅游的特色和形象。相关城市的配套产品形成统一标志,如旅馆、饭店、景区等都统一个Logo之下,形成一个城市链条。将相关地区最有特色的产品拿出来,整合在一起,如千山、汤岗子的温泉等统一起来。如相关建设相关配套设施都要突出地方特色,温泉池子形状和装饰,滑雪场周围的宾馆装饰可“猎户”风格等。采取措施达到无障碍沟通,利用现代通讯措施将信息迅速地渗透到各个单位。建立诚信、良好的市场环境,打击黑车、黑导、回扣等不良现象,避免恶性投诉事件;加大安全监管力度,杜绝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

第三,拓展文化内蕴。产品的开发与设计尚未注重拓深鞍山地区温泉、滑雪的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供游人回味与思考,从而创造口口相传的良好营销循环。要获得深度的旅游体验,既要身游又要心游,而深入人心的内容才可能令人再次体验。

第四,资源开发保护并重。严格遵守环境保护的有关法规,加大循环经济建设力度,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达到最优化和持续化。对于温泉资源的开发利用,尤其要通过地质勘探了解鞍山温泉布局和储量,根据温泉水储量和再生的速度确定开采利用的规模,并采取适当的方式补充地下水,确保温泉水利用的可持续性。汤岗子温泉在做大做强洗浴文化的同时,加大会议、展览、休闲、文化建设,加大宣传力度,增加旅游产业总收入和人均消费水平。

最后,要注重特色产品设计。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温泉康体度假游。以汤岗子疗养院为龙头打造温泉康体业龙头,树立其旗舰企业的地位,带动温泉会所的发展。同时通过整合资源、突出特色,使温泉企业快速发展,形成集团效应和规模效应。

玩转东北N个“一” 特色体验游。开发多个“一”项目,如当一天猎人,砍一次柴,吃(“烧火”做)一顿东北农家饭;塑一个雪雕;睡一晚东北“大炕(热炕头)”;爬一次“雪山”,玩一回“剿匪”;看一场“二人转”,踩一回高跷,过一回“东北年”,看一次满族婚礼;滑一天雪,泡一次温泉,滑一次“真”冰。这一项目主要针对南方人,在餐饮住宿等方面可适度考虑这些人的需求。

吃农家饭 住农家院 做农家活 乡村生活体验游。这一项目主要体现民俗特色,引导乡村旅游向规模化、主题化、功能化发展。东北的杀猪菜、大拉皮以及“猪肉炖粉条”等菜品都有一定的知名度。农村住宿等基础设施要有一定标准,同时要加强监管。这一项目主要针对城市人口,一般是家庭节假日休闲游为主,要考虑小朋友、老人的需求,如儿童餐椅、儿童厕所等设施的置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