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德教育范文
时间:2023-03-15 19:54: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美德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小学生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中,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都对孩子美德的养成有着很大的影响,另外家庭教育在其中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孩子最先接触的就是家庭,因此家庭是他的第一所学校,而父母则是教育孩子的重要的老师,家庭是最基本的社会场所。孩子从幼稚到成熟,从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居住在家里,因此孩子接触的最多的就是父母。父母的言行举止和家风的好坏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发挥着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所以如何发挥家庭教育在传统美德教育中的作用是现在很多家长需要重视的问题。在很多家庭中,父母依然观念保守落后,没有充分的重视家庭传统美德教育,他们由于工作繁忙,忽视了自己也是重要的教育者,认为将孩子送到好的学校学习,让老师对孩子加强管教就可以了,他们认为自己的任务就是努力的为孩子为家庭挣钱,让孩子吃好穿暖,仅仅认为自己的任务是给孩子提供物质上的满足,忽视了对孩子传统美德的教育,没有及时的关心孩子的内心感受和心理变化,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这样的教育观念不利于孩子传统美德的养成,家长把教育培养孩子传统美德教育的任务交给了学校老师,这种传统的教育观念阻碍了孩子的全面发展。我国历史悠久,一直重视家庭教育,历史上有很多蒙学教材,以伦理道德为主要的内容。因此,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应当营造好良好的家风,重视家庭教育,通过各种方式和孩子进行沟通,将孩子从小培养成一个拥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优秀人才。
2家庭传统美德教育要与日常生活有机结合
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传统美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还需要将家庭传统美德教育与日常生活有效结合。对于孩子的家庭教育是非常灵活的。例如:在平时做家务的时候,或者是在吃完饭后,或者是在和亲朋好友串门的时候,以及一家人出去旅游的时候,充分的把握好这些时机,然后对孩子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很多小孩子吃饭的时候会浪费米饭或者挑食,这个时候父母就应当教育孩子米饭的来之不易,是农民伯伯辛苦种出来的,我们应当学会节约粮食,另外还要告诉孩子挑食的坏处,会导致营养的缺失。通过以上的例子,我们可以发现,家庭教育中更多的是日常生活的教育,父母可以让孩子自己学着做自己的事情,让孩子学会劳动,知道劳动才会有收获,培养出孩子热爱劳动的良好的思想品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每一个动作和语言,都会对孩子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3传统美德教育要与家庭丰富多彩的活动相结合
小孩子都喜欢玩儿,尤其是生动活泼的活动,如果将传统美德教育与家庭丰富多彩的活动相结合,能够很好的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孩子也会乐于接受。例如:当孩子放暑假或者寒假的时候,可以带孩子一起出去旅游,让孩子从小就接触很多新鲜的东西,他就会对此产生好奇,那么家长就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慢慢的引导孩子,将知识传授给孩子,带着孩子参观具有传统美德内容的名声古迹或者博物馆,如果孩子对书籍感兴趣,还可以帮孩子买书本等等。旅游是一个很好教育孩子的机会,既可以让孩子学习为人处事,也可以让孩子打开眼界,认识世界,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鼓励孩子,提升孩子的自信心。教育方式多种多样,丰富家庭教育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能够让家庭的传统美德教育取得更理想的效果。
4家庭传统美德教育要与家长的率先垂范相结合
孩子最开始接触的就是家庭,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就是他的爸爸和妈妈。因此,在孩子的教育中,家长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孩子接触的最多的就是父母,因此,父母的言行举止和家风的好坏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发挥着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所以如何发挥家庭教育在传统美德教育中的作用是现在很多家长需要重视的问题。父母对于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所以,家庭传统美德教育要与家长的率先垂范相结合。也就是在家庭中,父母要成为孩子的榜样,父母的言行举止应当符合规范,想要怎样教育孩子,父母本身就必须具备那样的品质,比如艰苦朴素、尊老爱幼、乐于助人、诚实待人等等。通过家长的行为,让孩子耳濡目染,其心灵不断体验着这些传统美德,长期的影响就会让孩子养成很好的品德。如果家长自己都经常说谎,并且让孩子发现了,那么孩子也不会听父母的教育,达不到教育孩子的目标。另外,父母应加强自身水平的修养,不断审视反思自己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不足,为给孩子打造出适宜的环境,为提高效果,作为家长,不能固步自封甚至沉迷于传统的教育方法中,我们应不断充实自我,积极汲取新鲜知识,摄取新颖观点,尽最大的努力在最大程度上为孩子打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摒弃老旧的观念意识和惯性思维,父母不仅可以能推动家庭教育的快速发展,而且还能在此基础上得到小孩的理解和支持,使教育效果越来越好。我们的传统美德教育不会十全十美,因此我们应该对每次教育进行及时的反思和总结。把孩子培养成具有良好美德的孩子是每个家长的目的,让孩子成才也是父母不懈追求的目标。我们要在新的理念指导下改变教育方式,充分利用家庭这个环境,实现真正有效的传统美德教育。
5结语
作为父母,应当学会如何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传统美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未来的接班人,我们必须重视今天的家庭教育,使中华传统美德在孩子身上弘扬光大。
作者:白凤梅 单位:辽宁省阜蒙县蒙古族幼儿园
参考文献:
[1]宣兆凯.家庭教育研究的理论方法模型——家庭支持系统[J].教育研究,1999(11).
[2]蒋玉川.关于独生子女的教育——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1999(04).
[3]何文里.家庭教育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源流,2002(09).
篇2
一、培养幼儿爱的情感
1.爱的情感的培养要从幼儿爱周围的人开始,让幼儿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中渐渐懂得关心别人是一种美好的行为。如和同伴友好相处,团结合作;当小朋友遇到困难要主动帮助,有小朋友不慎摔倒了要扶起来;不争抢玩具等。让幼儿的美德教育沿着知—行—做,逐步培养。
2.培养幼儿对父母、教师、周围成人的爱,从尊重成人劳动开始。在幼儿园,组织幼儿观看伙房炊事员叔叔、阿姨为自己精心制作饭菜的情景,开展“叔叔阿姨真能干”的主题活动,使幼儿明白叔叔阿姨工作的辛苦,他们的工作是为了让小朋友身体更加强壮,使幼儿懂得尊重成人、尊重他们的劳动。
3.培养幼儿爱祖国的情感。组织幼儿在雄壮的《国歌》声中进行升旗仪式,教唱《国旗多美丽》,让幼儿通过电视录像观赏美丽的长城、长江、黄河、天安门……使幼儿真切地看到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山川秀美。当孩子们唱着:“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我们的大中国是好大一个家,我们永远爱着她”时,爱祖国的情感溢于言表,中国已深深地印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田。
4.幼儿热爱大自然。培养幼儿环保意识,形成正确的环境道德观念是美德教育的重要一点。“爱鸟周”、“节水日“、“植树节”等节日主题活动是开展环保教育活动的有利时机。
二、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有句格言为:播下行为,收获习惯,播下习惯,收获性格。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是做人的基本要求,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要从小事做起,这就要求家园携手,进行正面教育引导,从幼儿入园开始培养。比如,学会礼貌用语、卫生习惯、合作意识等良好品德。这些行为习惯不是一时的说教,而需要承认循序渐进的培养教育和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培养幼儿良好的性格
篇3
笔者之所以给学生布置这道特别的作业,是深感实施感恩教育的必要。学校教育的目标是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学校教育不仅要抓智育,抓升学率,更要重视德育,而且必须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并且贯穿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崇尚感恩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是现代德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加强对中学生的感恩教育,是所有德育工作者都必须高度重视的重大问题。
感恩是每一个公民都该坚守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修养,而现在的中学生普遍不懂感恩,缺乏感恩之心。现在的中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自幼娇生惯养,很少体谅父母谋生的艰辛。在“应试教育”环境中,考试成绩“一俊遮百丑”,只要学生学习成绩好,其他事情父母都可以代劳,有什么物质上的要求,父母都尽量满足,如此种种,便造成一部分孩子唯我独尊,随心所欲,认为一切所得都是理所当然,丝毫不懂感恩。
笔者曾任教的高2001级五班学生董某,自幼父亡,寡母一人抚养十分艰辛,中日合资依之密公司老总欲支助贫困生,学校团委推荐了董某和高2001级4班学生张某受助,依之密公司老总每年全额支付两人学费,并且每月给予学生生活补助每人160元。董某同学从不主动给支助人写感谢信,在笔者的再三提醒下才写只言片语;而且每次领到钱后,都会大手大脚花掉,要么请同学们吃饭摆阔,要么买衣服买化妆品打扮,在母亲面前颐指气使,态度嚣张,甚至埋怨母亲没有能耐,让人感觉她不是一个贫困生,而是飞扬跋扈的富家小姐。而张某同学则经常溜出学校去上网打游戏,而且有抽烟喝酒的恶习。高2005级10班学生刘某接受了渝北区一位部门领导的支持才得以顺利完成学业,并考上一所本科院校,这位领导为该生取得的优异成绩而高兴,邀她去家里玩耍,还设宴祝贺她,但这位学生始终认为一切理所当然,始终没有表示感激之意。
笔者本人也曾遭遇过施恩不得报的尴尬,笔者曾任教的高2007级8班有一位成绩较好的贫困女生杨某,有两次因为生活费没有着落,笔者曾支助了她200元,而这位女生对笔者不但没有感激之意,而且见了笔者连招呼都不打,毕业后也不曾写一封信,不曾打一个电话。高2010级9班学生谭某在高考之前找笔者借了200元钱,之后再也没有露过面。类似案例还有多例,这让作为教师的笔者颇为心寒,也让作为教师的笔者从心里反省:我们是不是太注重学生智育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情商的提高,让我们的学生不再感动,不懂感恩,不懂爱和被爱?
人与人之间缺乏感恩之心,必然会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淡,彼此之间冷漠相待,缺乏人文关怀,这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背道而弛,相去甚远,结合中学生的现状,实施感恩教育,迫在眉睫。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在五个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2004年4月、教育部制定并印发了《中小学生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要求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为搞好这项教育,、教育部决定,从2004年开始,每年9月定为“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而弘扬和培育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是重点。可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在五千多年历史中孕育了许多优秀的传统美德,尤其崇尚感恩,在这方面留下了许多经久不衰的佳话,如“饮水思源”、“受人滴水之恩,定当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知恩不报非君子”等,所有这些都是倡导感恩,这样的古训并不是不为当代的中学生所知晓,为了应付考试,他们也许记得非常熟练,只是,这些古训并没有融入他们的精神,没有渗透进他们的血液,而一群不知感恩的人是不足以承担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的,因此,必须加强对中学生的感恩教育,弘扬传统美德,这样,既能使他们产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又能使他们明白为人处事之道。
综上所述,对中学生实施感恩教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但是如何让中学生学会感恩呢?
篇4
关键词:“三心”美德教育;班集体活动;家校合作活动
“孝心、爱心、责任心”,这“三心”是人们立足于社会必备的美德之一。美德教育应该从娃娃抓起,依据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我认为将“三心”美德教育寓于各类的活动中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身为一线教师我也做了这方面的尝试实践,并且收到一定的实效。
一、小学“三心”美德教育的活动规划
“孝心、爱心、责任心”的培养是一个日积月累的长期过程,因为不同的成长年龄,因为不同的环境因素,因为不同的知识结构等等众多多变的因素,这“三心”美德教育所挖掘的内涵也会有细微变化,抑或是更加丰富,更加深刻,更加理性。而一种美德的培养并非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做好长远的规划,作为小学一线德育工作者的班主任,更要有这样的全盘意识,有实行教育的长远规划。关于“三心”美德教育的活动开展,我做了这样的规划。
■
二、“三心”美德教育之班集体活动
班集体是孩子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孩子参与活动的主心区,是孩子接受教育的主阵地,“三心”美德教育是以班级为主要教育阵地的,而以班集体为依托实施的教育也是更加行之有效。“孝心、爱心、责任心”的美德教育渗透在班集体教育的方方面面,从形式来说可以有竞赛、班队活动、游戏、演讲等形式,从内容上来说,“三心”美德教育既可以是独立的主题式活动,又可以是相互交融的组合活动。
1.“三心”美德教育之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课是目前小学阶段进行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作为班主任,主题班会课也是首选的德育方式。“三心”美德教育是目标很明确的德育内容,加上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就很有必要用主题班会课的形式来开展了。例如,围绕“孝心”教育,在母亲节和父亲节到来之前,我组织过《悠悠寸草心,感恩父母情》的主题班会,班会课前,我在家长中做了一次问卷调查,记录“孩子最让我感动的行为”在孩子之间交流,评选出班级“孝心”少年。班会课中我首先营造浓浓的情感氛围,引导孩子朗诵感恩父母的诗歌,观看孝心少年的真实事例,寻找班级中的孝行美德,最后升华感情,畅谈自己的感受,齐唱《感恩的心》。到了母亲节和父亲节这一天,又对应组织了班会课《妈妈,我爱您》和《我的爸爸》活动,邀请家长参加。活动中,我动之以情,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挖掘母亲(父亲)对自己的爱,学会表达对他们的爱。这样一个巧借节日之机,组织的班队活动课,特别有意义,孩子们的体验也深刻。
2.“三心”美德教育之综合性德育活动
综合性德育活动的形式多,空间不受限制,内容设计可以直接渗透在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综合性德育活动内容可以来自社会、学校、孩子的生活。将“三心”美德教育渗透在这些活动中同样可以起到教育的良好效果。为了将“孝心”这个主题落实得更好,我在班集体中除了开展班队活动课之外,还开展感恩系列诗文摘抄和朗诵评比活动,一个学期下来,这样的系列活动令学生印象深刻,也让学生的心灵受到美好品德的洗礼,效果特别显著。“爱心”美德教育的主题活动,我就将其成为常态化的活动。每一个学年学校都有“慈善一日捐”的活动,我在日常就教育学生合理安排自己的零花钱,其中一部分就要考虑用于一年一度的慈善活动中,而到那一天是不能伸手向父母要钱的。家长方面我则做好沟通,配合我共同教育和督促孩子献“爱心”,先用自己的努力争取奖励到零花钱,再学会“理财”,留存出一部分“爱心”款,随时备用。每一次的“爱心”活动我都以学校为依托,做足活动功夫。学校发起倡议,紧接着是班集体中的倡议,学生在班集体中参与庄严的献爱心活动。若是“爱心”教育中献爱心的仪式是一种结果的话,那么我对孩子日常“零花钱”管理的理念引导就是一个过程,我将其融入孩子们的生活中。这样生活化的班集体活动学生也容易接受,自然地,美德教育也潜移默化在孩子们的班集体生活中了。
总之,“三心”美德教育以班集体为依托,开展形形的活动,是我们一线德育工作者实施教育行为的有效方法。
三、“三心”美德教育之家校合作活动
俗语道:“一人知识有限,众人智慧无穷。”“三心”美德教育仅仅依靠学校的力量是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的,只有和家长通力合作才能达到目标。孩子除了在学校的时间,最重要的活动场所就是家庭。综上因素考虑,“三心”美德教育的开展必须要家校合作。就说“责任心”的培养,哪一名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个有责任心的孩子呢?因此,如果我们的教育顺应家长的心理,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是不是事半功倍呢?低年级,为了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我首先抓的是孩子们回家管理自己的能力,比如,吃饭穿衣、整理书包等琐事,我都和家长沟通,并且教育孩子怎样做才是规范,指导家长手把手地教,逐步逐项、不厌其烦地纠正、指导、表扬。就从简简单单的一个整理书包说起吧。新书本拿到名字写哪里?16开书本和32开书本怎么摆,铅笔削好没有,怎么做上记号等我都交代细致,开学后的那两个月中,我天天短信提醒家长督促孩子,慢慢地孩子习惯养成了。中年级,再依据孩子特长,设置班级岗位“竞聘制”,通过演讲竞选活动,树立孩子在班集体中的主人翁意识,同时在家庭中,也与家长合作鼓励孩子进行家务认领活动,而认领的家务需要长期坚持做。这样的方法从中年级开始施行,一直到孩子毕业,孩子渐渐养成了承担“班事”和“家事”的好习惯,“责任心”美德教育活动也渗透到孩子的内心世界了。
“三心”美德教育只是德育内容的一小部分,但对它的解读和思考,以及实践告诉我,目前小学阶段,将其深入到各种各样的德育活动之中是有实效的。
篇5
关键词:传统美德;青少年;德育;思想道德建设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道德,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曾在我们民族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在增强民族凝聚力,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发挥过积极作用。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面临思想道德危机。因此,思想道德建设特别是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加强青少年的美德教育,具有广泛的意义。
一、青少年传统美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作为一种传统,它积淀在人们的生活中和意识里,成为中华民族群体的行为表现形式,它至今仍影响和制约着每一个中国人,包括青少年。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传统美德在当代青少年身上存在着继承性的一面的同时,又在部分青少年身上存在着失落性的一面。并且从青少年整体情况来看,还呈现出某种弱化的趋势。这些问题具体表现为:
(一)中华传统美德认知较少,传统情趣淡漠。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就其外在表现形式来说,有历史文献、民俗书画、民间谚语等。我们中小学教材中,都有体现传统美德最基本的文字载体。但现在的青少年很少有兴趣主动接触它们,对传统美德的认知水平较低。
从情趣上说,不少青少年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包括传统美德持疏远、冷淡的态度,认为那都是一些历史陈迹,与现实生活距离太远,不合时宜。对中国的本土文化、民族文化不感兴趣。相反,他们对异域文化、外国文化则津津乐道。他们对中外两种文化的态度和情趣迥然不同,这种反差,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二)孝敬长辈行为缺失。
传统美德在人际关系上,强调孝奉双亲,尊敬长辈。但是不少青少年在认识与行为上是明显脱节的,孝敬长辈行为缺失。很少体谅父母的辛劳而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在社会上缺乏敬老公德的行为(如乘车不让坐,甚至与老人争抢坐位)则已司空见惯。
(三)节俭美德淡忘。
勤劳节俭、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但今天的中小青少年在这方面的行为表现明显地出现滑坡现象。在通过各种途径得到钱的情况下,很少青少年想到存入银行、为亲人或他人献爱心等。不少青少年更倾向于购买个性化的消费品,甚至彼此炫耀、相互攀比,这样做仅仅是因为怕遭别人的笑话与白眼。甚至有不少青少年不考虑自己家庭的经济条件,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校园里则经常可以见到青少年丢弃食物等浪费行为。
二、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
青少年传统美德教育中出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当前的传统美德教育,从教育内容到教育方式都缺少指导,措施不力。当前的德育不能说完全没有效果,但也确实存在脱离青少年实际的倾向,学校的教育、特别是德育常常远离青少年的实际生活,大多空洞说教,很少切实指导。教育内容、要求和措施往往与青少年的日常行为相脱节。
(二)社会文化氛围崇洋媚俗风气弥漫。当前有不少文化传媒有意无意地在社会生活中倡导外来文化,甚至一些庸俗内容也充斥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导致广大青少年对中国文化和道德的迷盲。上述种种文化现象的泛滥,显然对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十分有害。
(三)社会和家庭缺少健康有益、情趣高雅的文化活动。在家庭,家长宠爱、娇惯子女的现象十分普遍,使孩子忘却了勤奋节俭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无意之中拉开了与传统美德的距离。周围的社会环境在宣传传统美德的时候更趋于形式化,过于空洞,缺乏实质内涵,不能有效触动孩子的美好情感。
三、对青少年传统美德教育问题的一些建议
传统美德能有效的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因此,面对当前我国青少年传统美德方面出现的种种问题,我们应该加强道德教育尤其是加强传统美德教育,这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提高青少年传统美德的认知水平。
进行道德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帮助青少年提高认识,明辨是非。学校是青少年学习文化知识和接受道德教育的主要场所,提高青少年传统美德的认知问题要以解决青少年的实际认识问题为首要目的,努力做到联系实际,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加强针对性。通过努力,青少年的道德认知水平会得到有效提高。
(二)重视道德熏陶,激发青少年的道德情感。
提高道德认知的目的,在于催化美好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发生。因此,培养青少年最基本的道德情感,如同情心、义务感、羞耻感等,是道德教育的当务之急。要激发青少年的道德情感,宣传本身就必须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做到人情入理,声情并茂,使他们易于接受,这样更容易引起青少年情感上的共鸣。
(三)组织道德实践,磨炼道德意志。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目的,是让青少年学会怎样做人。塑造一个道德高尚的人,除了对他们进行合适的道德教育,培育他们的道德情感,还必须创造适当的条件和机会,让他们身体力行,这就是道德实践。只有通过不断的道德实践,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并在实践中加深对道德规范的理解。青少年应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我做起。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与各种活动中学会关心,懂得同情。在实践过程中受到检验和磨炼,增进对道德认知的情感体验,培育道德自制力,才能抵御外界的诱惑。
(四)推崇以德为先,德能统一的人生追求。
传统的重德思想表现在道德修养上十分重视“自省”、“自律”,社会的用人之道,也是以道德评价作为主要的评价。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并举的历史进程。因此,不仅对人的能力提出了时代要求,也对人的德性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在青少年中大力倡导道德领先,德能统一的人生追求,反对重能轻德的思想,才能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我们应清楚地意识到:成才先成人。要把青少年培养成能担负跨世纪伟业建设重任的一代新人,就必须重视和坚持道德教育。而对青少年进行中华的传统美德教育则是道德教育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历史传承的美德及有关美德教育的丰富资料是今天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财富。用这些宝贵财富对青少年进行传统美德教育,使青少年一代在拥有智慧的头脑时也拥有一颗善良、勇敢的心。进而受到社会的认可和支持,使中华传统美德得以发扬和光大。
参考文献:
[1]、钱西勇,中青少年道德教育应与传统美德教育相结合,河南教育,1997年06期
[2]、王信泉,论对青年的传统美德教育,东南学术,1998年01期
[3]、周济,加强和改进青少年道德教育工作, 2004/4/8
篇6
一、美德与幸福的一致性:
为何进行品格教育?
我们进行品格教育首先要弄清楚一个根本问题,即品格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按照经典的美德伦理学观点,人类活动的最高目的是幸福,这一点是自明的,我们无需对此再进行追问。基于此,品格教育的最终目的就应当是个体的幸福,而不是社会和个体的道德水准。
美德伦理学家一般都主张,过一种合乎美德的生活对幸福是必要的。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通过人的本质来说明这一论点。在他看来,灵魂是生命存在物的本原,灵魂包括营养、欲望、感觉、位移以及思维等能力,这几种能力形成了一个连续的层级,各种生命物因不同层级的灵魂能力而有所区别。各物种之间的本质差异就在于灵魂能力的差异,人特有的灵魂能力是理智,即思维、理性。既然人的本质活动或者特有的功能是理性,那么人的德性就是使其理性活动实现得好的品质,正如马的德性是善跑,刀的德性是锋利(这里的德性是古希腊意义上的,意为卓越,而现代意义上的美德只是人在道德活动中的德性,即道德德性)。正如一匹擅长奔跑的马是一匹好马,一个能够很好地运用理性的人就是好人。这里的“好”是指个体生存状态的良好和个体生命的兴盛,也就是幸福。因而,幸福就是特有生命活动得到很好实现的状态。这样一来,德性和幸福就是一致的:德性能够使得人很好地实现其本质活动,而本质活动的良好实现状态就是幸福。
由于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德性不是特指道德德性,因而我们还需进一步说明美德或道德德性与幸福的关联。在亚里士多德看来,理性分为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前者主要用于思考理论知识和哲学问题;后者运用于我们现实的社会生活,告诉我们如何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实践事务。很显然,后一种活动对应的是我们的伦理生活。亚里士多德认为实践理性是理论理性在实践中的投射,理论理性对应的德性是智慧,实践理性对应的德性是明智,具有了明智的德性就具有了所有的道德德性。这就是说,具有了明智的德性,我们在各种情境中通过理性的慎思就知道如何去对他人进行恰当的情感反应,使行为合乎中道、合乎美德。
亚里士多德认为,理论理性是更高级的,因此,最高的幸福是纯粹的理性沉思的生活。但他认为这种生活是近乎神性的,很难实现,因而,我们可以追求“第二好”的幸福,那就是合乎美德的生活。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幸福只包括追求和实现美德,因为人还有营养、欲望、感觉等其他的活动,它们虽然不是我们区别于较低级的生命存在物的本质,但也是我们现实人性中不可缺少的。所以,我们还得有一定的物质财富、友谊、荣誉等物质和精神上的欲求和满足。如此看来,幸福意味着我们在满足一定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的基础上过一种道德的生活,它需要我们运用我们的本质力量,它是我们本质的实现,是我们区别于其他生命物的存在方式。因此,仅仅致力于生理快乐和获取财富的生活不是人类的幸福,而是动物的生活,是一种虚度的生活。
美德伦理实际上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幸福观和追求美德的理由:我们需要实现自身的潜在的本质力量,需要在人际交往和社会事务中良好地运用自身的理性来表现美德,使我们的情感欲望处于一种恰当的状态,而不是放任我们较低层次的欲望和情感冲动。这样的生活才是合乎我们本性的生活,同时也是我们作为人类所特有的幸福生活。基于此,我们在品格教育中需要教给年轻人的是,优良品格的养成虽然是品格教育的目的之一,但它不是终极的目的,它最终要指向美好的生活。这为我们的道德教育和道德发展提供了一个理由――我们不是为了道德而道德,我们是为了追寻自身的幸福而道德。如果不以我们自身生活意义为目的,那么正义、勇敢等美德的意义将不可理解,无法令我们接受。道德的意义必定要以生活的意义为前提,我们培养优良的道德品格是他人和社会所期望的,但更应当是我们自身的需求,我们获得美德最终是要使自己生活得好。
二、情感与理性的协同:
培养何种性格能力?
美德伦理学关于美德与幸福之间关系的观点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品格发展的理由,同时也告诉我们美德的生成需要我们理性力量的正确运用,但这不意味着我们就愿意按照美德的要求去行动和生活。换言之,我们知道应当如何去做是一回事,是否愿意去做是另外一回事。亚里士多德很清楚这一事实,所以他说伦理理论的教化对象只限于有着优良的道德天赋、有志于过高尚生活的青年,但难以使多数人去追求高尚。这是因为多数人倾向于受物质和生理欲望产生的激情的支配,不以高尚的生活为快乐,遵循道德的要求只是害怕惩罚。因此,如果美德伦理学提供的幸福观得不到我们的认可,那么,我们就不愿意过有美德的生活,说到底,问题的关键在于态度和情感倾向。亚里士多德看到了人的情感中趋向欲望、远离美德的部分,因而主张美德在于以理性来正确指导情感。
休谟则不同,他认为人的行为是由情感驱动的,无论美德还是恶行都是如此,因此情感对于美德的作用最为关键。在休谟看来,理性主要起到认知作用,为我们的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提供认知前提,真正激发我们行动的是情感。休谟把美德定义为我们心灵的一种令旁观者感到愉快或赞许的品质,是激发行动者的道德情感的力量。美德这种内在力量使得行动者能够对外部的道德现象和自身的道德人格产生适当的情感反应。这就是说,美德不仅给旁观者带来快乐和赞许的情感,同时也能激起美德拥有者自身的自我认同、自我肯定的积极情感。个体需有某种性格上的特质或倾向,倾向于把美德视为自己希望拥有的并值得去追求的事情,这种倾向就是休谟所说的“趣味”(taste),它是人们追寻美德的情感和态度基础。在这个意义上,休谟把人们对道德和美德的趣味等同于文学、艺术、性格、情感等方面的审美趣味,直白地说,是一种生活态度上的格调。在休谟看来,趣味是形成我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前提,趣味可以形成我们关于快乐和痛苦的看法,因而就变成了行动的动机,是我们欲望和意向的源动力。所以,道德和美德大体上都是由趣味和情感而派生出来的,而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教我们明辨道德是非,并通过描绘恶行的丑和美德的美来培养我们相应的道德情感和习惯,使我们趋善避恶。
因此,按照休谟的情感主义主张,品格教育的一个关键就是在说理的基础上,按照理性指向的目标对青少年进行情感熏陶和态度强化。这一点同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主张是一致的,亚里士多德认为,在美德养成之前,个体存在与美德相反的情感偏好和倾向,个体行为倾向于违背其理性的道德判断,习惯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对抗这些相反的偏好和倾向。我们关于某一美德的情感和态度在不断被外化为行为的过程中逐渐被强化,当这一情感和态度足够强大时,就会使个体在绝大多数相关的道德情境中抵抗相反的态度,从而有利于个体的品格变得足够稳固。习惯的培养会强化我们对道德规范和美德的态度,从而为个体进入对美德的认同或同化阶段奠定基础,有利于我们在培养美德的过程中从被动遵守道德转化为自觉合乎道德。因此,通过培养合乎美德的习惯,个体就可以强化合乎美德的性格特质,最终习惯成自然,养成美德。
三、美德与共同体:
如何推动品格教育?
如亚里士多德所言,只有少数人能够通过理智教育而自觉地去实现有美德的生活,大多数人不会仅仅通过伦理学的教导就能形成高尚的趣味和树立追求合乎美德的生活志向,但亚里士多德并没有因此而把大多数人排除在道德教化的范围之外。那么如何对多数人进行道德教化呢?亚里士多德诉诸城邦及其政制。
亚里士多德的一个根本观点是,一个优良的政治共同体应当引导和促进人实现合乎其本性的理想生活。正因为如此,亚里士多德认为,虽然家庭、朋友等都可以Ω鎏宓钠犯穹⒄共生作用,但最好要有一个共同的制度来正确地关心公民的成长。公民美德的培养不仅仅是私人的事情,而且更应当是社会的公共事务,一个优良的社会应当提供制度和法律来关心这一事务。而且他认为,制度对于美德培养的作用要优先于家庭和其他私人关系对于美德培养的作用,只有在这种共同的制度受到忽略、导致一个人未能生活在有良好法律和制度的社会中时,他才要自己来履行提高自己的孩子和朋友的道德品格的责任。也就是说,城邦的共同制度要对个人品格发展承担首要责任。
城邦政制的作用体现为两个方面:第一是发展人的理性能力,实现人的本质。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为了培养公民的良好品格,我们需要配备合适的政治设施,它应当按照人的德性来推动人性实现。亚里士多德认为,我们天生就是政治动物,只有在特定的政治共同体或城邦中才能充分实现自己的潜能。当共同体在进行健康、教育、防卫、财政等事务的立法时,应当设立恰当的制度使城邦公民积极活跃地思考和参与城邦公共事务,促进公民在这些活动中发展思考和认知的理性能力。第二,城邦政制要引导人的欲求、生活态度和情感倾向。亚里士多德在批评“变态城邦”时很好地表达了这一观点:纯粹鼓励消费和物质财富积累的城邦以及以战争掠夺和军事霸权为目的城邦,误解了人类最好生活的本质,把城邦公民的欲求和爱好引向了错误的道路,因而他们将倾向于非正义、奢靡、不节制。
古希腊的美德伦理学关于美德的教育是以共同体或城邦为外在条件的,城邦或共同体为公民提供了共同的价值传统,并为这个价值传统的践行提供经济、政治、法律和教育等支持与保障,因而“城邦之外无道德”。当代的共同体主义者在诊断西方自由主义社会的道德弊病时,正是向古希腊的美德伦理寻求药方,其目的就是要扭转现代社会无节制的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倾向,构建一个具有共同的善和价值的社会关系。因此,基于美德伦理学的主张,我们要进行有效的品格教育,需要共同体政制层面的总体设计和规导。
篇7
在我国,学生在应试教育下,只偏重于学知识,追求学习成绩,把几千年保留下来的传统美德丢掉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形式化,不被人们所重视。我们不是会发现,现在的孩子,没有道德观念,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破坏公物,乱扔垃圾,不懂得尊重父母、长辈、老师和同学,满嘴的污言秽语,这种现象比比皆是。如果学生没有良好的道德情操,不用道德规范约束自己,就会有不良的行为,甚至走向犯罪的道路。所以加强传统美德教育恰如一剂良药。
孔子曰:性相近,习相远。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要靠后天的教育。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思想道德教育是相辅相成的。思想道德教育与传统美德相结合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加强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
中华民族屹立于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着优秀的文化传统美德。我们应该为生在祖国而感到骄傲,为是中华儿女而自豪。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懂得珍惜和爱护自己的祖国。学生的思想尚未成熟,容易走向极端,因此在教育学生继承中华传统美德的同时,要加强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使他们成为国家的栋梁。
二、加强热爱人民、团结互助的人格教育
爱是情感的交流,是学生们不可缺少的优良品质。现在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淡化,互不往来,人际关系陌生,就更不用提互相帮助了。现在化的今天,一些不良的社会现象给孩子们造成了不良的影响,比如:有人摔倒了,扶不扶,你一定会纠结,因为现在好人难做了。正如春节晚会上的小品一样,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这种现象极大的破坏了传统美德的精神。是现在的孩子自私,以自我为中心,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因此要进行人格教育是必要的。
三、加强学生的品德修养
家庭是最基本的社会组织,每个人都离不开家庭。飞速发展的经济,不良的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们的身心健康。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这些孩子是每一个家庭中的“小皇帝、小太阳。”对自己的父母呼来唤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所以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使他们懂得尊老爱幼,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深远的意义。
四、弘扬传统文化,培养理想人格
篇8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受省关工委主任王克玉同志的委托,高兴地参加市教育系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活动启动和赠书画仪式。这个活动非常有意义。一方面,中华传统美德是世界上最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民族瑰宝,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也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重点。另一方面,素有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学”美名享誉四海,的文化底蕴特别丰厚,民风特别纯朴,历来人文荟萃、英才辈出,学子勤奋上进、博学多才。有这么好的传统和环境,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一定会取得丰硕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
中华传统美德历经数千年的继承和积淀,兼容并蓄、内涵丰厚,以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为核心,集中体现在个人修身美德、家庭生活美德、职业生活美德、公共生活美德和国家民族美德等方面。它塑造了中国人博大、精进、宽厚、务实的道德心灵和精神风貌,是中国文明对于世界的伟大贡献。于广大青少年而言,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是爱我中华、寻根立魂的教育,是成人成才、安身立命的教育。这次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是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新时期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性工程。
篇9
我们坚持把培养学生具有“孝、礼、勤、诚、耻、忠、信、义、宽、廉”为主要内容的中华美德作为我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实践也进一步证明,这“十德”既符合少年儿童全面发展要德才兼备的正确需求,又涵盖了中小学生成长过程中应该具备的良好行为习惯,同时,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国梦主题教育更是一脉相承。
为了使中华美德教育目标更加明确具体,既能符合学生发展实际,也能促进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长效进行,我们研究制定了《中华传统美德层次性教育要求》(以下简称《要求》)。《要求》以“忠、孝、礼”三个德目为重点,设计了18个行为点,又分低、中、高三个年级层次提出了54条可操作性强的具体行为要求。在贯彻落实《要求》的基础上,于2012年,结合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及“北京精神”的贯彻落实工作,制定下发了《通州区小学生中华美德行动规范》,使我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目标更加具体可行。
挖掘文化资源,确立“三化”载体
经典文化,浸润人生。让学生从小接受儒家经典的熏陶与浸润,让他们在逐步成长的过程中记忆、理解、感悟儒家经典文化,这是我区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首先,我们明确了不同年级段学生儒家经典诵读的主要内容;其次,通过多种形式,将诵读活动落到实处:一是开发经典诵读校本课程;二是积极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诵读活动;三是建设以经典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校园环境;四是开展经典实践活动,做到经典之声,萦绕于耳,经典之文,诵读于口,经典之魂,深藏于心。
节日文化,内化升华。中国传统节日充分展示了我国传统的节庆文化,具有丰富的文化和道德内涵。多年来,区教委坚持在学生中开展以“弘扬传统节日文化――过中国节”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活动。我们以春节、元宵节、中华母亲节等节日为载体,针对低、中、高三个学段,分别从文化和行为两个层面提出了过中国节的行动要求,制定了《通州区“传承中华美德――过中国节”主题活动方案》,同时编辑出版了《弘扬中华文化――过中国节教师参考用书》、《通州区小学生传统节日行动手册》,为广大教师、学生开展节日文化教育活动提供了系统的依据。
运河文化,植根心灵。大运河在2500多年的形成、发展过程中积淀了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和精神财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具体阐释。通州是京杭大运河的源头,我们结合通州区特有的地域优势,依托社会大课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等载体,在中小学生中开展了“挖掘运河文化资源、传承运河文化精神”主题教育活动,使全体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运河文化的魅力、领悟运河文化的内涵。目前,我们已经向全区中小学推广了适合中、小学生学习的《运河文化教育读本》,各学校也开发了内容丰富的校本课程,让运河文化在学生幼小的心灵扎根发芽。
创新工作机制,提升育人效能
在多年的实践中,我们不断创新工作机制:项目研究机制,实现中华传统文化教育途径的多元化;实践活动机制,实现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对象的主体化;多方合作机制,实现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立体化;交流与研讨机制,实现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特色化;师资培训机制,实现德育队伍的专业化。这些有效的运行机制保障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顺利开展。
展示教育成果,彰显区域特色
为展示各校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成果,总结我区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经验,我们坚持开展多种形式的“走进学校――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现场交流活动”,并成功举办两届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节,出版《通州区中小学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成果系列从书》《学校实施中华传统文化方案集锦》《传承中华美德――过中国节主题班会方案集锦》等教育成果;开展了“通州区中小学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节开幕式暨校本课程与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汇报展示”和走进学校现场观摩活动、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论坛等活动。
篇10
关键词:亲和力;小学生;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G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8-259-02
一、引言
小学阶段是培养儿童形成各种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行为习惯在10岁左右就已基本形成,以后如果不给予特别的教育,在此前形成的习惯很难有多大的改进。对于刚刚踏入小学校门的一年级孩子,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都应该重视他们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因为这是习惯养成教育的关键时期。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人生。道出了习惯培养的重要性。因为养成良好的情感美是在夯实自己的人生根基,根基教育就是要教给孩子们最基本的人类美德,包括诚实、善良、慷慨、勇气、规则、自由、平等和尊重。根基教育的目标是:往下扎根,向上结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要传授知识,还应当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利用其专业知识,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汲取情感素养的精华,从而接受品德教育,形成高尚的情操和申美观。
二、教育与亲和力
教育的亲和力,对学校而言,首先是课堂生活的高品质。课堂生活不同于日常生活的地方就在于它主要是领悟、分享人类精神成就,培养和激发学生精神生活的需要,并进而建构起自己的精神世界的过程。当一个儿童一旦进入校园,课堂学习便成为主体生活,在老师的引导下精神自由游弋还是戴着镣铐跳舞,这是完全不同的生活状态。我们很难想象儿童从几岁开始就置身于一种痛苦的氛围和精神状态直到美丽大好的青春年华的流逝。儿童学习人类世代积累的种族经验常常需要付出意志努力,需要集中注意力,需要抗拒玩耍和游戏可以马上带来的愉悦的诱惑。儿童的学习,在更多的时候是充满快乐的,就像鸟儿在无垠的天空自由飞翔的愉悦,骏马在辽阔的草原尽情奔跑时的惬意,鱼儿在浩瀚的海洋舒展的怡然,鲜花在土壤温暖的怀抱恣意绽放的快乐。作为教育者,我们有责任让孩子们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并以一种积极的方式生活。我们必须激起他们心中的火花,让他们有所期盼、有所憧景、有所向往。不仅传授知识,而且能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开掘他们的创造力,让他们健康阳光地追求生活的高质量,个人高价值。
那么如何提高亲和力呢?首先我们要理解学生。无论是哪个阶段的学生,无疑都是学习的。既然要学习当然就有疑,当然要成长。没有一个人是完整的,孩子犹然。如果学生出现差错就横加指责,粗暴对待,学生的心理感受会如何呢?理解孩子成长中的不足如同理解自己当初的幼稚鲁莽脆弱。用赞赏的信任、期待的眼光来看待孩子,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无疑更有意义。教育是“慢的艺术”,用理性的心灵来期待,比急于求成,拔苗助长更有效果。而理性的宽容的老师真诚的关怀和激励无疑也是亲和力的极为重要的体现, “亲其师,信其道”,这样的老师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和拥戴,从而建构了教育的亲情纽带。
三、亲和力营造高品质的情感课堂教育环境
善于利用教学时机是所有优秀教师应该具备的一种素质。安排一些令人兴奋的、与以往不同的活动,一些充满理智挑战的活动,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材料。他们会对学习过程更加感兴趣,并在今后的日子里记住并能够灵活地运用所学到的知识。为了真正地面向所有学生,我们必须以适当的方式激发和鼓舞他们的学习热情与情感美德教育,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帮助学生发现环境及所学知识的个人意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体验,情感体验,同时也带来了学生的新奇感和参与意识,让学生的心灵处于激越的状态,只有流动才可能有新的发现和创造,从而享受成长的喜悦。当我们喜欢这样一种能够带给自身和学生心灵美好感受的时候。我们的激情才能激荡起心灵的火花,才能带给小学生心灵激情的荡漾,才能创造自身和孩子们心灵的美丽和温馨。
1、关注节点教育,上好开学第一课,走近学生心灵
教育就要教育他的灵魂!但前提是你要走近学生的心灵,用心去聆听,达成“心灵与心灵的拥抱,精神与精神的接纳,生命与生命的融通。”一年级新生入学的第一课,就成了我做好幼小衔接,让孩子们顺利实现幼小过渡的重要工作。幼小衔接指幼儿园、小学两个相邻教育阶段在教育工作上的承续和连接。前一阶段教育是后一阶段教育的基础,后一阶段教育又是前一阶段教育的发展和提高。
(1)认班、认师、认同学
开学报到的第一天,我对孩子们说:“这儿是一、一班,我是你们的班主任,我叫刘晓会,我希望和你们交朋友”,然后和他们一一击掌算作承诺。接下来在家长的帮助下,我们制作了学生个人名片牌,立在桌子上,通过自我介绍、找朋友、我是一名小学生等活动,让孩子们熟悉班级,熟悉老师和同学,也让老师能够迅速叫出并尽快记住每个孩子的名字,缩短距离感,增加亲近感。
(2)认识环境、热爱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