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美德教育范文
时间:2023-03-26 23:20: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统美德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婆媳母女一样情,换换角色心相映
2、学弟子规,做文明人
3、学习《弟子规》,儒风圣韵伴我行
4、铭记弟子良规,传承中华文化,塑造淳厚校(民)风
5、读弟子规,读到一份责任;学弟子规,学到一种美德
6、加强群众教育,共建和谐社会
7、身兼德美,行入孝悌,上善若水,遗善无累
8、中华美德传千年,忠孝礼仪记心中
9、学弟子规,页页是金;用弟子规,件件是真
10、品味弟子规,传承中华德
11、《弟子规》,圣人训,修身行,树风尚
12、妯娌互敬隔阂小,大事小事相处好
13、古有弟子规,规言、规行、规道德;今有少年学,学美、学善、学言行
14、学《弟子规》,传承中华美德;做文明人,践行真心行动
15、弘扬传统美德,创建和美村庄(社区、家庭)
16、读弟子规,善人,善己;行弟子规,为人,为己
17、兄帮弟来弟帮兄,家和才能万事兴
18、与经典同行学圣人训,用生活规范彰显人品
19、秉中华美德,遵圣贤教诲,行弟子之规
20、弟子有规成方圆,弟子无规散如灰
21、弟子规,规弟子;先做人,后成人
22、古人圣训弟子规千古文明永流传
23、明了弟子规,泰然处于世
24、学好《弟子规》,走遍天下理不亏
25、半部《论语》治天下,修身还须《弟子规》
篇2
一、改变观念,重视家庭传统美德教育
很多家长没有真正认识到自己其实也是教育者的身份,多数家长都认为花钱让孩子上好的学校,教育是老师的事,是学校的事,自己的责任只需要让孩子,吃好,穿暖,物质上一切高标准,从不关心孩子成长中的心理变化,把自己的置身于孩子教育之外,扮演孩子教育的监督者和检查者。这种只重视学校教育,把所有教育责任都推给学校的观念,是对教育含义的片面理解,是主观的、不全面的。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的家庭教育优良传统的国家,早有孔子就主张以家庭伦理为宗旨实施家庭教育,使之转化为社会公德。历史上各类蒙学教材,也以伦理道德为主要内容。从很多成功家教范例看,无不都是坚持德育为本的。如:“百善孝为先”我们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要尊敬别的老人,爱护幼童,在家庭环境中营造尊老爱幼的家风,这是父母给孩子的第一堂课。要搞好家庭传统美德教育,必须从重视家庭教育开始,要认识到家庭教育在孩子健康成长中的重要作用。想要改变孩子,首先要还改变家长,通过班会,茶话会,家长访谈等形式与家长沟通,提高认识,使家庭教育这一短板得以弥补与学校教育共同进步。
二、家庭传统美德教育要与家长的率先垂范相结合
家庭是孩子最早、最先接触的社会,父母的心理品质常常通过各种渠道、有意无意地影响着孩子。因此,家长教育子女不仅要言教,更要身教,要率先垂范。古人云:“儿子不孝,孙子来报。”意识是说,做儿子的现在不孝敬老人,将来他的儿子也一定不会孝敬他,这种事在实际生活中屡见不鲜。父母的行为就是孩子的学习榜样。家长对孩子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时,应以身作则、自我实践。如果家长自己艰苦朴素、尊老爱幼、和睦邻里、乐于助人,就会使孩子耳濡目染,其心灵不断体验着这些传统美德,久而久之,便打下了深刻的烙印。反之,如果家长自己言行不一、碌碌无为、目无尊长、见利忘义等,就难以使自己是言教有说服力,反而为孩子树立了坏的榜样。家长只有以自身模范的言行去教育孩子,才能激发起孩子对传统美德的美好情感,家长对其进行的传统美德教育也就能够化为孩子的美好道德。
三、家庭传统美德教育要与日常生活有机结合
家庭教育的一个很大特点就是具有“随机性”。例如:在家务劳动时,或是在茶余饭后的闲聊中,或是在走亲访友中、或是在游戏娱乐中,都是对孩子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大好时机。比如:儿童吃饭,碗里的饭往往吃不干净。这时应该及时抓住时机,把“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背给他听,教育孩子要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加深他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让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劳动对孩子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起着很大作用。通过劳动渗透传统美德教育,让孩子认识到劳动是光荣,劳动创造了世界,劳动将成为人们生活中第一需要。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影响孩子最深,最先的是父母,孩子是模仿起步,孩子从出生就学会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这个成长经历父母要言传身教,一言一行为孩子塑造人格品质,有意识的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和行为习惯。
四、传统美德教育要与家庭丰富多彩的活动相结合
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活动形式往往是孩子们所喜欢的,并能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因此,家庭传统美德教育要与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相结合,使孩子喜闻乐见,乐于接受。比如:假期经常带孩子外出旅游,参观富含传统美德内容的名胜古迹;购买有关书籍和孩子一起看等等。教育的艺术不在于单纯地传授知识,而在于给予激励、唤醒、鼓舞。家庭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能使家庭传统美德教育取得更大、更佳、更优的效果。孩子是祖国的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我们要努力做好今天的家庭教育,使中华传统美德在孩子身上弘扬光大。
参考文献:
[1]黄可心,王圣祯.大学生家庭美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时代教育.2013(21)
[2]张红慧.关于对大学生进行家庭美德教育的思考[J].传承.2010(33)
篇3
关键词:经验、教学反思、教师成长
中华民族以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优良的道德品质、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和良好的民族礼仪而闻名世界。在科技迅猛发展的21 世纪,作为一名基层英语教师应将思想素质教育放在教学工作的首位,结合教学适时地进行生动有效的德育渗透,抓住课堂教学契机,遵循语言教学规律,密切联系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寓传统美德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潜移默化地教会学生如何求知,如何做人,如何健体,如何生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挖掘教材、不失时机、言传身教
我国自古就是礼仪之帮,崇尚尊老爱幼,助人为乐,几千年的文化造就了优良的传统美德。课文的内容就有许多传统美德的题材。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掘教材中隐含的传统美德因素,并结合英语的日常用语教学,让学生学会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帮助人。例如:教师可以用问候语:“Good morning” “How are you” “Nice to meet you” “Thank you” “Excuse me”等使用频率较高英语日常用语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同时,作为教师在上课或平时说话时所用的语言要有礼貌,“身教重于言教”。根据学生有向师性的心理特征,教师应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带着愉快的情绪进入课堂,举止端庄文雅,言谈谦逊和气,不挖苦学生;师生之间相互尊重、信任、理解、支持,形成融洽的情感交流渠道和民主、平等、友善、活泼的教学气氛,这样才能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为进一步开展教学奠定基础。
寓教于乐、灵活多样、情感沟通
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因为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来渗透传统美德教育。例如:在讲《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下Unit 4 Section 2“She said helping others changed her life”一课时,根据课文内容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讨论题,让学生搜集贫困地区学生学习、生活的资料和信息。同学们积极响应,在课上我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各抒己见,争先恐后,不少同学还从网上下载了图片,并制作成幻灯片供其他同学欣赏、评析。通过交流、评价同学们收获颇丰。学生们了解了贫困地区儿童求学的艰难,生活的困苦,也更加珍惜现在的学习条件和氛围,有的同学还提出倡议,为“希望工程”的儿童捐款捐物,充分展示了他们的爱心和热情。一堂简单的研讨课让学生们在学习英语语法知识,掌握英语交流技能的同时也进行了接受一次思想教育的教育,在历练性格的基础上人格精神也得到了升华。因此,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教学生做人的准则,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分析人物、领会精神、提升人格
《新目标英语》教材中写人、写事的文章很多,这些活生生的人物和事件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采用课前预习,课上讨论,课后总结的方法使学生自主的参与到教学中 ,这样可以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课前的预习和搜集相关资料,学生对人物更了解,通过课上的讨论和研究使学生对人物所具备的思想和品质把握的更准确,然后通过课后的总结把人物的精神与自身相比较,使学生在短短的一节课中学习到英语知识、道德品质和做人的准则,我认为这种教学方式已经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下Unit 3 Section 2 “Do you remember what you were doing?”在学习这片文章时,我们领略到一位伟人的无穷人格魅力,他的坚强、勇敢、善良和超人的毅力都深深的打动了学生的心灵,在课上,我还特意安排了关于“ 马丁. 路德. 金”的一首小诗,其中一句诗句为学生所铭记:“我们要在绝望之山开采出希望之石”。他的非凡的果敢为学生所钦佩。一堂普通的阅读课演变为学生自渎--- 赏析--- 研讨--- 评论的活动课,同学们津津乐道,回味无穷。试想我们语言教学的目的不就是为了使学习语言的人达到熟练运用语言的目的吗?那么,学生在搜集、处理、信息的过程中已经深刻的领会的文章的主旨和精神,在交流、研讨的过程中也充分展示了他们熟练运用语言的技能,我想我们的教学目标也得到了实现。因此,赋予学生一定的权利,给予他们一定的空间,他们一定会用他们的智慧创造出更多的奇迹。
开发潜能、塑造人才、不辱使命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21 世纪的今天教师的责任不仅限于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具有过硬思想素质的新一代接班人,因此,教师坚持正面教育原则,准确鲜明地向学生宣传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从具体的事物和人物中悟出真谛,运用生动的教材、充满情感的语言影响学生,用自己的言行熏陶学生,并辅之以现场教育,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中华民族的优秀和伟大,这样新一代的优秀人才会在我们手中诞生,中华民族的精髓就会在他们身上闪光。
篇4
现在的幼儿家庭教育中,家长们只是重视幼儿的智力发展和健康状况,而大大忽略了对孩子的德育教育。所以,对幼儿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使幼儿从小就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是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有用人才的必然要求。
一、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对幼儿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可通过各领域教学活动来实施。
在语言领域教学活动中,主要通过讲述历史小故事(小故事情节简单生动,有人有事,道理清楚易懂,教师在选择题材时应注意内容要浅显、生动、有趣),对幼儿进行教育,让幼儿在听听、看看、讲讲的活动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行为,使幼儿在各类传统精神中得到启示;
在音乐和健康教学活动中,可根据传统美德教育的情节内容,为幼儿设置模仿游戏,使幼儿置身于故事之中,更进一步加强了幼儿对英雄人物民族气节的理解;如:“司马光砸缸”体现了少年儿童机智勇敢的精神,“闻鸡起舞”体现了勤奋好学的刻苦精神等等。
在社会领域活动中,可以通过节日庆祝,对幼儿进行传统美德教育。“三.八”妇女节,小朋友们通过给妈妈倒茶捶背来祝福妈妈节日快乐。老年节时,组织幼儿到老年公寓表演节目,向爷爷奶奶祝贺节日,使其在心理上对老人产生敬爱之情。“清明节祭扫”活动中,可以先向幼儿讲述清明节的由来,是为了纪念那些保卫祖国的革命先烈,让小朋友们亲自动手制作小白花,然后带领他们到烈士陵园的革命英雄纪念碑前瞻仰献花,使幼儿对革命烈士产生无限的敬仰之情。
二、对幼儿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可以通过各项活动来实施。
如:进行唐诗宋词说讲活动,及传美题材的绘画、舞蹈大赛等。通过活动,除了培养幼儿良好的表演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外,最重要的是让幼儿通过自己的表演,或观看其他幼儿的表演,去激发他们对爱国主义精神,勤奋好学的各种传统美德进行深入的理解,从而弘扬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发扬优良的传统美德精神。
三、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优良品德,它与当今社会距离遥远,怎样让幼儿对故事不感到陌生,比较容易理解,这是教育者的责任所在。将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到其中,即教师根据历史故事内容制作多媒体课件,让幼儿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感受形象逼真的故事情节,使古代英雄人物及故事情节通过电化教学手段形象易懂地渗透到幼儿心中。让幼儿通过观看课件中各种行为的表现,进行优劣对比,使幼儿迅速地找出好的做法和不美的行为,从而很快为自己的行为找到正确定位。
四、家园合作,进一步促进幼儿传统美德教育的实施。
家园合作是幼儿园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教育对幼儿品质性格的培养,更是影响至深。家长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幼儿都会模仿和参照,具有很大的实效作用。所以家长要以表扬、鼓励、赏识教育的方法,调动幼儿积极性,给幼儿创建一个展现美德的良好环境。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实施促进了幼儿综合素质的提高。
篇5
何谓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就是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它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伦理学说为主干的伦理型文化,它对中华民族的形成,繁衍,统一,稳定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起了巨大作用。
今天,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生产力有了较大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建立,许多负面影响也随之产生。最值得注意和忧患的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想对人们,特别是对青少年的毒害。金钱至上、自私自利和贪图享乐的思想,正扭曲着一些人的灵魂,影响着人际关系的协调,并阻碍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因此,在现代社会建设中,在大力发展生产力,更多的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还必须创造能够适应新经济关系的新道德体系,即适应时代需要的高度的精神文明,这样不但能够为物质文明建设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而且能够保证物质文明按照既定的价值导向健康的发展。传统美德是现代化新道德的基础,是建立新道德体系的思想材料,其内涵我们完全可以赋予现代意义,是指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大力开展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历史赋予教育工作者的重任,对教育青少年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影响,激励他们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合格人才,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漫长的岁月中,我们的民族代代创造了灿烂的道德文化,诸如:精忠报国、天下为公、勤劳节俭、自强不息、立志勤学、仁者爱人等等。今天,在这大规模的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对青少年进行德育教育,应当继承和发扬这一文化精神。
在封建社会中,报国往往与忠君联系在一起,但更多的志士仁人、民族英雄,如岳飞精忠报国、文天祥气贯长宏、戚继光英勇抗倭、林则徐、陈天华钟鸣狮吼、谭嗣同快哉赴死,都是在国难当头之时,抑或为国御侮,抑或抗争不屈,表现了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
从古至今,华夏一代子孙立志勤学的言论、事迹比比皆是。从古人的韦编三绝、墨池,到今人的为民族昌盛而学,为中华崛起而学,其精神感人至深。立志勤学是一种民族责任感,是人才成长必有的精神,也是事业成功,国运昌盛必有的精神。
篇6
关键词: 职中思想政治教学 传统美德教育 现状分析 对策研究
加强职中政治课程的德育渗透,是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当今社会中,职中学生会不可避免地受物质至上、金钱至上等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产生信仰危机、价值观念危机,对于传统美德反而弃之如履。因此,强化对学生各方面思想品德教育已迫在眉睫。
一、开展传统美德教育的必要性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在千百年的历史进程中逐渐积淀形成的优秀道德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等诸方面的总和。中华民族之所以能长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因为民族传统美德起了巨大的作用。
目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人民物质生活有了较大改善。但是在新旧体制交替时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矛盾,在市场经济作用下,最值得注意和忧虑的是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想对人民特别是对青少年的腐蚀和毒害。自私自利、金钱至上、贪图享受的思想,不断扭曲一部分人的灵魂。因此,在当今社会发展中必须进一步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创造出跟上时展的精神文明,一方面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另一方面保证物质文明按照正确的价值导向健康发展。传统美德在当今社会中,更要大力弘扬,它是历史赋予当今教师的重任,对教育青少年自觉抵制自私自利、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影响,激励民族树立自信心、自豪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真正德才兼备的人才,有巨大的影响力。
二、全方位挖掘教育资源,多角度开展美德教育工作
促进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德育工作者的核心工作。应根据新时期的特点,原则上历史存在、侧重于现实需要,依据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的原则,对传统道德德目进行筛选凝练和重释,根据职中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要接触的社会关系顺序,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近及远地分层次教育,使教育过程方法具有系统性、结构性、简约性①。
(一)完善思想政治课教学,将传统美德教育纳入课程计划。
学校课堂是开展教育的主阵地,我们可以自主开设传统美德教育课,并纳入教学计划;整合利用各学科教学渗透,即要求语文、历史、地理、数理化、体音美各科针对本学科特点,结合传统美德因素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在课程内容上,突出学科知识与美德教育的融合,兼顾学科内部知识和美德教育的综合;利用各种活动进行传统美德教育,以讲演比赛、知识竞赛、分组讨论等形式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结合历史相关名人、事件纪念日向学生进行相关美德教育。
(二)关心家庭教育,注重与学生家庭的良好沟通。
家庭中的道德教育有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家庭中的传统美德教育大致包括: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打下热爱集体、热爱祖国的思想基础;进行归属教育,知道自己是中国人,是中华民族子孙,长大为振兴中华作贡献;培养勤劳节俭、自强自立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培养礼貌待人、诚实守信、和睦邻里、友爱兄弟的道德品质,做合格的中国人②。因此,教育工作者与学生家长不间断地沟通,尤其是在某个学生出现了明显性格反差和做出道德败坏的事情时,更要与学生家长多联系沟通,共同想办法解决。注意引导家长注重全面性、针对性、一致性、表率性和科学性,积极地配合学校传统美德教育,不仅要引导学生,而且要培养学生各方面良好的品质。否则往往学校里教得再好,回到家里因为家长的言行和素质可能直接将学校教育工作成果全部抹杀。
(三)突出时代特色,将社会实践教育与美德教育相结合。
社会是一个具有广阔教育空间的舞台,为传统美德教育提供了演练阵地,不仅能检验学校、家庭的传统美德教育成果,而且有助于学生固化美德教育成果。职中学生有大量的机会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教育工作者应以社会为依托,开展传统美德教育。我们应争取校外各单位的参与,营造良好的区域风气,发挥社会教育作用,并构建社会教育体系,最终增强德育教育合力。
德育课尤其是传统美德教育需在美好与丑恶、文明与愚昧、传统与开放的矛盾中,紧贴社会实际,同时选择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运用教材的原理引导学生改变错误认识。在教学中,将时事政治和社会热点引入课堂,从传统美德的角度去论述、去评价,就能引导学生正确地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培养学生坚定的社会责任信念。将社会实例作为教材事例的重要补充,使教学内容更加新鲜生动,贴近社会现实,符合学生实际,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接受理论知识。在引入社会实例时,我们一定要注意各类事件的时效性、内容性,避免扑朔迷离。这就需要我们充分做好各类材料的搜集、筛选和整理工作,同时不断学习,充实和完善自己。
三、创新完善传统美德教育的评价体系
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是内隐的个人品质,很难直接评价。我们在对学生进行了传统美德的教育后,为了给学生更大的成长空间和更强的学习动力,要创新完善传统美德教学评价体系,使评价能较为客观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道德素质水平,突出传统美德教育的针对性,为切实增强职中学生美德教育实效提供依据。
(一)评价主体多元化。
德育课程教学评价主体往往是教师和家长,而学生仅仅是评价的对象,这种传统的评价方式抑制了学生的积极性,直接影响了教育教学效果。一个学生在潜意识里总会觉得,不管我现在品德提高了多少,做了多少好人好事,只要得不到教师和家长的好评,就是无用功,这是很危险的信号,会直接导致学生思想动力消极懈怠。
事实上,我们只要适当指导和引导,学生本身就具有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的能力,且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要变教师一元评价为师生多元评价③,多方面地反映学生的情况。突出学生评价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对评价的认可度,发挥评价的发展,极大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传统美德教育工作“多边”进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评价方式多样化。
作为依托思想政治课程而额外开展的传统美德教育课程,以考试为目的的传统美德教育课必然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传统的单一考试评价方式不利于学生思想道德的全面发展,更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传统美德教育评价中,我们应不断摸索完善评价机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建立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
1.完善考试评价。建立笔试与口试、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过程尽可能地放轻松,让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下完成考试评价。我们要实现命题的科学化和多样化,重视对学生思维过程的评价,从而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对传统美德学习的能力。
2.突出日常评价。这一部分一直以来对各类的教育工作者而言都是难题,在教育教学之外还要关心学生的思想变化发展,很多教育工作者都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我们应长期探索应用谈话观察、展示表演、行为考察和个人成长记录等能够表示学生真实水平的评价方式,并加大在总体评价中的比重。这样才能够最真实地对传统美德教育教学作出评价。
四、结语
古语云:“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中华传统美德对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有着极大的作用和教育意义,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和职责,传统美德教育研究与实践,利在当代,功在千秋,每一个德育工作者都应该为弘扬、继承、创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而不断努力奋斗。
注释:
①张建文.思想政治课程与教学论:人民出版社,2008:56.
②檀传宝.德育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13.
③张楠.论思想政治课学习方式的转变:硕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09.
参考文献:
[1]黄洁锋,邓云洲.试析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新范式.广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5.
篇7
关键词:养成教育;行为规范;活动
当前教育的主要任务,一是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培养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人才;二是高度重视培养和增强民族凝聚力。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历代流传下来、具有影响力的、有益于下一代的优秀道德遗产,只有对青少年进行开宗明义的直接教育,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青少年所认识、理解、接受,才能转化为内在的品质,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才能使传统美德这一精神力量变成物质力量,对社会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
一、中华传统美德与中小学生行为规范是和谐统一的
1.奉公守法
悠悠五千年,多少仁人志士以天下为己任,奉公守法。他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为公,奉公守法,树立了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光辉形象,一直令炎黄子孙骄傲和自豪。而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则有相关内容:遵守学校有关规章制度,遵守交通法规,遵守公共秩序。
2.勤学成才
勤学,就是多学苦练,勤学是成功的途径和条件。勤学要刻苦,要有一股韧劲。水滴石穿,要做好学问,就得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在我国历史上,有欧阳修母亲“画荻教子”以及苏秦“悬梁刺股”等勤奋读书的佳话。中小学生行为规范的有关内容:按时到校,上课专心听讲,勇于提出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认真预习、复习,按时独立完成作业,积极参加文体活动和社会活动。
3.勤劳节俭
俗话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历代的家长都注重对子女的勤劳节俭教育。在当前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的情况下,我们更应注重对独生子女的劳动教育和节俭教育,使他们能更好地成长。中小学行为规范的有关内容:学会料理个人生活和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公益劳动,生活节俭,不摆阔气,不乱花钱,穿戴整洁,朴素大方。
4.仁爱助人
这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在历史上涌现了许许多多的动人故事,有兄弟之间互相谦让;有朋友之间患难与共;有为朋友赴汤蹈火;有邻里之间和睦相处;还有急人之难,解人之困,成人之美。中小学生行为规范的有关内容:遵守社会公德、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设施,见义勇为,助人为乐,关心照顾兄弟姐妹,同学之间团结友爱。
5.尊师礼貌
老师承担着把历史积累的知识传授于后代、把美好的道德品质传承给学生的重任,是青年一代走向文明的带路人。因此,我国历史上一贯重视尊师,我国是礼仪之邦,我国人民历来有礼貌、讲礼仪,待人接物和蔼可亲、谦逊忍让。为了向老师学习知识,康熙帝曾拜洋师,钟隐为拜师不惜卖身为奴,陆佃千里寻师(王安石)。中小学生行为规范的有关内容:尊重教师,见面行礼或主动问候,回答师长问话要起立,给老师提意见态度诚恳;上下课起立向老师致敬,谦虚礼让,使用礼貌用语;不叫同学绰号,待客热情,起立迎送;做文明观众。
二、传统美德教育与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应齐抓共振
1.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直接进行“传美”教育
在职业学校的不同学科中,都蕴含着十分丰富的“传美”教育内容。对此,教者必须通过深刻理解教材,利用多种教育途径,点拨学生的心弦。我们要求各课教师都要树立传统美德的教育意识,把传统美德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在备课时,挖掘学科教材中“爱国主义”“传统美德”等教育因素,使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美”教育在学科渗透中达到和谐、有机的统一。在教学中教者做到“有意、有度,有序”,使渗透的内容与教材本身自然地联系在一起,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各学科教学相互渗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对传统美德的认识。
2.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1)把“传美”教育寓于主题班会活动之中
主题班会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手段,对学生的思想起着强烈的感化作用。为此,我们抓住有利时机,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如“中华文明的起源”“我的祖国我的家”“感恩亲情”“手拉手、心连心、献爱心”等等,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使学生在这些有声有色的活动中受到传统美德教育。
(2)把“传美”教育寓于校园活动之中
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能巩固和深化传统美德教育。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电子白板设备,进行影视系列化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影片蕴藏的丰富思想内容以及直观、生动、可信、感染力强、容易接受的特点,取得了明显的教育效果。
学生行为习惯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它不仅依赖于学校教育,还要依靠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外部条件,同时更依赖于学生本身的心理发展。本实验所研究的途径和方法,仅仅是常规性的外载途径方法之一,如何更有效地推动学生自省、体验与觉悟,需要我们从更高的角度和更深的层次去思考。
参考文献:
篇8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为了保证教育活动顺利进行,我校领导班子首先达成共识,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进一步明确小学德育主要任务是向学生进行各种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问题则成了重中之重的问题。统一认识后,我们确立了学校德育工作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传美”教育为基础,养成教育为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并贯穿于学生在校一日常规活动之中。
二、制订切实可行的教育目标,实行目标管理
切实可行的计划是工作基础和保证。为了使爱国主义教育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我们根据不同学年学生思想特点、道德水平、接受能力,参照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十二个德目要求,制订了《小学生在校一日常规》等等,使传美教育与养成教育有机结合,从而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习惯。
在具体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我们遵循以下原则:
1.把爱国主义教育与传统美德教育结合起来,知道爱国主义是中华传统美德,懂得做人最大的事就是爱国。
2.把爱国主义教育与养成教育结合起来,教育学生爱国应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爱他人、爱集体、爱学校、爱家乡,结合日常行为规范进行强化训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树立无私的奉献精神。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德育氛围
营造高品位、高蕴涵、高度和谐的德育氛围,对促成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起着“桃李不言润无声”的作用。我们将良好的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潜在的隐性课程,利用其情境性、渗透性、持久性、暗示性、愉悦性的特点,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力争让学生在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中,净化心灵。
四、通过学科渗透,激发爱国情感
教书育人是教学的原则和目的,而课堂教学是学校向学生渗透德育的主渠道,教学本身就是科学性和思想性的高度统一。针对不同学科的教材内容、特点,制订学科德育计划,挖掘教材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因素,渗透爱国主义传统美德教育。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营造育人氛围
在实施“传美”教育中,我们十分重视教育形式的多样化,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激情、明理,学会做人。近几年开展的活动有:
1.丰富多彩的班队会,深受喜爱。主题班队会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增强班集体凝聚力的一条重要途径。我们以传统美德教育为主题,结合各阶段养成教育要求和学生思想实际,采用故事会、演讲会、读书报告会、文娱表演、座谈讨论等形式,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如:针对学生自理能力差、劳动观念淡薄,组织了《我是妈妈的好帮手》主题班会;针对学生只知索取、不讲奉献的现象,组织了《友谊之花常开不败》等主题班会;针对学生不懂礼貌,随意出口伤人、动手打人的现象,组织了《文明花在这里生根、发芽》《争做文明小卫士》等主题队会;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接受传统美德教育。
2.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有目的的开展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如:在喜迎国庆节之际,组织开展了《祖国在我心中》《祖国,我为你自豪》大型歌咏会、《爱我中华》知识竞赛活动;建队节期间组织了《我们的歌,我们的路》队列歌竞赛活动、《忆英雄、学英雄、做英雄》队会观摩活动;结合植树节、世界水日、世界地球日等节日,组织开展了“为红领巾添光彩”自我服务小队活动,协助社区清除了街道、河堤的白色垃圾;同时在全校开展了两届“希望林”杯书画大赛活动;每次活动都引导学生通过读、看、讲、演、写、画等形式,引导学生人人参与,个个受教育。
通过几年传统美德教育的实验,我校基本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提高了学生的道德素质,学生良好的习惯初步形成。学校经常收到社会各界来信赞扬学生助人为乐的无私奉献精神,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也得到家长、社会的认可。
篇9
一、建设传统美德校园文化
1.内容上讲求有机统一。学校可将“传统美德”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突破口,精心选择传统美德中传承度较高而本校又迫切需要倡导的几个德目,如孝、信、礼、勤、行,在教学楼的每个楼层分别安排一个不同的主题,五个主题之间相互补充、彼此呼应,从而构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文化体系。
2.布局上构建立体网络。教学楼的每个楼层在一个统一的传统文化主题下,设置一个总纲,对该项传统美德进行相对详细的阐释;在几个楼梯出口和楼梯拐角处,分别设置一个点,从不同角度对总纲进行揭示和补充。每个楼层几个文化看点连接起来,形成一条横向的文化走廊;每条楼梯的文化看点连接起来,形成一条纵向的文化走廊;而几条横向走廊和几条纵向走廊联系起来,就能形成整个学校的文化网络。由于各楼层的文化牌匾都精心统一在显眼处,这样,学生无论身处教学楼的哪一个位置,抬头低头都能看到这些传统美德的提示,从而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3.形式上体现古典风格。可通过古典的名著名言、水墨写意的背景、古朴端庄的字体、大鼎折扇等配图以及雕花镂空的木窗等营造古色古香的感觉,从而紧紧扣住“传统美德”这一主题,使教学楼处处彰显出一种传统文化的厚重氛围。
二、开展传统美德诵读活动
学校可先以班为单位开展以“弘扬传统美德争做文明学子”为主题的经典诵读主题活动,再在全校以比赛形式进行集中展评。诵读内容可选择《论语》《弟子规》《三字经》等与传统美德有关的国学经典著作,采用诵读、演唱、舞蹈、器乐演奏、现场书法等相互融合的生动活泼的形式。通过大声诵读、反复诵读和多种形式诵读,向全校师生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营造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掀起学习践行传统美德的热潮。
三、开发传统美德校本课程
民族地区的农村中学可以尝试开发以传统美德为基本内容的校本特色课程,将中华传统美德系统地引进课堂,改变以往学校德育零散无序、空洞被动的教育状况,探索建立系统化、规范化、常态化的教育机制。
开发校本课程涉及教材编写、课件开发、师资培训等方面,这里重点谈谈校本教材编写这一核心问题。
1.教育主题的选择
传统美德教育主题的选择,一是要基于传统美德精华,二是要考虑时代特点和要求,三是要结合本校学生实际。对于民族地区农村中学生来说,应侧重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教育感化:忠――忠于祖国;孝――孝顺父母;仁――仁心善行;礼――待人接物、举止言谈合乎文明礼仪;信――为人处世诚实守信;义――正直勇敢、敢于担当;志――有梦想、有追求、志存高远;勤――刻苦学习、勤奋做事;能――有一技之长。
2.教材形式的设计
美德教育教材的编写要突破以理论传授为主的旧模式,坚持四个原则:有新意,有个性,有实效,可操作。体现两个思路:一是知行合一,将理论与实践结合,重在实践;二是扬善去恶,注意通过美丑对比,反思不足与追求完善相结合,使学生不断摒弃自我。
教材可以设置以下栏目:
一是美德解读。二是名句积累。三是故事感悟。四是发现美德。五是自我反思。六是主题实践。七是总结评价。八是美德选读,选编体现该栏目的古今故事,如先贤圣哲、感动中国的人物、道德模范的言行以及本地好人好事等,作为以上美德内容的补充、延伸和深化,以供学生自由阅读了解。
篇10
一、在节日活动中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幼儿期是对幼儿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启蒙时期,这个时期孩子的可塑性大,对他们进行文明礼仪教育,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能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现在有很多孩子不懂礼貌。所以,我们通过利用节日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比如春节家里来的客人多,要教育孩子客人来了怎样才能够成为一个有礼貌和懂事的孩子,教育他们见了客人主动问好,分别时说“再见”,大人工作和休息时不要去打扰,家长说话时不去插嘴,不要打断别人的讲话,影响了别人要说“对不起”,未经允许不乱动别人的东西,要求别人帮忙时应说“请”,坐的时候应该怎么坐,吃饭的时候应该怎样等礼仪常识。
每周升旗仪式、参加重大节日活动时,我们要求教师、孩子穿着整齐的校服,这是让幼儿明白在重要的场合统一着装、校服整洁、干净,举止大方、得体也是最基本的礼仪之道。
二、在节日活动中对幼儿进行尊敬长辈感恩教育
现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享受着百般宠爱,却不懂得感恩,父母的一切关爱在他们眼里都是理所当然的。首先我们要向孩子灌输尊重长辈,尊重老人,尊重父母的观念。让孩子明白尊重是一种美德,只有尊重别人的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父母要让孩子感受到对他的抚养是很辛苦的事,要让孩子珍惜这份爱,要求孩子也要对父母有感恩之心。父母要给孩子做好表率作用,在家庭中要尊重自己的父母,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深切感受这种尊重给整个家庭带来和谐的气氛,而自觉去遵循这条原则。父母还可以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尊重老人,孝敬父母,如何感恩的故事和知识对孩子进行熏陶,使他懂得尊重比他年龄大的人是他应该也是必须做到的。当孩子对家中的长辈,老人或父母不尊重和不礼貌时父母要给予一定的惩罚,严肃地指出孩子的错误之处。
三、让孩子学会懂得尊重长辈,尊重父母,常怀感恩之心
在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 我们开展了《我的好妈妈》主题活动,通过谈话了解了三八妇女节的来历,音乐活动中学唱了《世上只有妈妈好》,语言活动中教幼儿朗诵了《别说我小》,在美术活动中制作了《送给妈妈的礼物》,游戏活动中组织了《找妈妈》等,为妈妈庆祝节日。通过此次活动,让孩子们了解到了 妈妈抚育自己的辛劳,懂得了爱妈妈要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小事做起。 让孩子从小懂得在接受爱的同时,也试着去给予爱,以一颗感恩的心回报爱他们的妈妈,因爱而感动,因感动而行动,让爱伴随着幼儿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