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教育范文
时间:2023-03-25 00:14: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多元文化 传统文化 民族意识 文化冲突
中图分类号:G750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多元文化教育是半个世纪以来一直是学者们探索和研究的热点课题,它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伴随着西方国家的民族运动而逐渐兴起的,主要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多元文化教育确实给这些国家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成就,但给朝鲜族文化带来冲击和挑战。本文从学生自身素质及其所处的家庭环境、学校和社会方面分析多元文化对朝鲜族文化的影响,并对朝鲜族教育发展提供参考性建议。
1 多元文化教育发展趋势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信息和观念交流传播日益加快,进入了一个全球化时代。在多样化的情况下政治和经济超越国界,逐渐改变着现代的社会和文化,并且要求人们不断改变意识形态,创造出一种新的教育思潮。
多元文化教育是顺应时展产生的,是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潮。它是以文化的多样性为出发点,使不同人们享有同等的教育机会,并不剥夺弱势群体的文化和存在价值,同时促进人们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谋求不同文化的共存。但多元文化教育也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很难协调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矛盾和差异,不少学者意识到多元文化教育的缺陷。韩骅教授指出,“多元文化尚未很好解决价值取向和实际结果之间矛盾,并过分强调文化相对主义、文化价值的独立取舍,这诱导人们将共享社会普遍文化,增进民族文化共存和统一,保持民族、文化个性,争取社会群体和个体平等权利绝对对立的倾向”,这足以说明这一点 。
2 传统文化的影响因素
朝鲜族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统一的文化观、人伦和谐的社会观、勤俭耐劳的生活观等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民族之根,民族之魂,所以在继承和丰富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取多元教育。
2.1 民族认同感
民族认同即民族认同性,是民族成员的自我认同、文化归依,以及对民族的历史和未来有着积极的情感和态度。
中国朝鲜族是从朝鲜半岛分散到世界各地的离散群体中一部分共同体,朝鲜族在移居的100多年里积极参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生活,逐渐熟悉中国文化,成为中华大家庭的一员。朝鲜族文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积淀中形成的一种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思想内涵和文化合理性,这对朝鲜民族的历史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分散在世界各国的朝鲜族还一直使用本民族文化、继承节日习俗和韩服等民俗服装,始终不渝地坚持和继承传统文化。
2.2 青少年认识影响因素
学习是增强民族意识,修炼身体和精神的重要过程。但多数青少年认为学习是“必须履行的任务”,或出人头地的必行之路。排斥学习的主要原因有家庭中父母过高的要求和社会的高学历现象,使他们消极地对待学习。次要原因还有西方多元文化的冲击,青少年平时的娱乐生活开始逐渐“西化”。西方提倡多样性、开放性和自由奔放的生活,这些是青少年的追求,也是一种时尚。他们重视圣诞节、感恩节等西方节日,也越来越喜欢吃哈根达斯、麦当劳等西餐。相比之下传统文化日益萧条,处于边缘的朝鲜族需要吸收多元文化的先进思想,但不能因倾向于主流文化,而忘了自己的传统。
2.3 家庭教育影响因素
当今教育失败主要原因在于家庭教育,现在的家庭逐渐丧失着原本的基本功能,失去对素质教育、道德教育、礼仪教育的重视。
家庭不再重视传统礼仪,更强调孩子的能力和个性发展。家长从主流文化、价值观出发施教,忽视母体文化的经验,这会使学生对传统文化日益疏远,从而造成人性教育的缺乏。而且从20世纪九十年代,朝鲜族聚居地盛行“出国热”,因此许多孩子由父辈看管。由于知识有限,长辈就把孩子送到辅导班进行课后辅导。孩子与父母和长辈的接触越少,对他们进行人性教育的机会也越少,所以从家庭中培养的民族意识和优秀的传统文化功能渐渐地开始淡化。最重要的是家长用金钱鼓励青少年学习,这种行为间接误导青少年为钱、为名誉奋斗。家长的错误引导,将影响青少年继承民族文化和精神文化。
2.4 学校模式影响因素
教育是国家兴旺的重要因素,是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自工业革命开始,学校的功能转变成生产劳动力的“工厂”,培养忠诚于国家 “仆人”的场所。
学校为提高信誉和升学率,强调应试教育模式。尽管学校使用朝鲜语,但不重视培养青少年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意识,而把重点放在考试上。不仅把青少年的全部时间安排功课,实行“满堂灌”政策,而且很少组织参观民族村、历史博物馆等增进青少年的民族归属感。老师则鼓励青少年学好英语、吸收西方文化,强调不同思想的相互沟通,达到较高程度的“兼容”,但这些观点容易误导青少年只重视多元文化教育,忽视传统的重要性。龚自珍曾发出“灭人之国者,必先去其史”的警告,从这一点我们也可以看出民族文化的重要性。
3 多元文化冲击下朝鲜族文化教育
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正确认识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密切合作,形成良好的育人机制,更好地为青少年进行教育职责。
3.1 加强学校教育
文明的校园、优良的校风,对陶冶情操、提高青少年的素质起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学校应该组织参观民俗博物馆、民俗风情展览馆、文化历史遗址等,并讲述民间集会、民族历史人物故事或寓言故事等各种载体,让青少年获得本民族文化知识技能和态度,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潜在作用和参与社会实践性。这不仅拓展青少年的实践领域,而且正确引导青少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提倡学习本民族语言和传统文化,以此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高对自身的肯定,而且引导青少年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从而让朝鲜族学生在民族整体上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3.2 加强父母的正确引导
父母的语言、行为、态度将会潜移默化地变成孩子判断问题的唯一标准,所以父母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孩子起到模范作用。这对孩子人格形成和思维模式都产生积极的影响,也是父母对孩子的文化影响。父母应该教育孩子热爱本民族文化和习俗,在此基础上辅助进行多元文化教育,让社会与孩子吻合性嫁接,让他们逐渐形成跨文化意识,提升跨文化能力。
3.3 加强青少年认识
多元文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流文化,但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朝鲜族也有自己优秀的传统文化,共同构成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宝库。传统文化不仅培养青少年的民族整体意识,也培养强烈的寻根意识,所以青少年坚持使用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还要继承节日习俗和民俗服装和饮食文化,始终不渝地坚持传统文化精神。所以青少年在吸取朝鲜族传统文化的同时有机地结合多元文化,进而提高自身素质。这样既可以加强民族的凝聚力,也可以融入多元化社会。
4 结论
面对着强势的多元文化,本文从传统文化影响因素出发,分析青少年、家庭、学校对多元文化和传统文化的认识、思想认知和态度,透视萧条下去的传统文化的命运,并提出多元文化冲击下朝鲜族文化教育方向,以及提高朝鲜族青少年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意识提供可参考性的建议。
崔基哲为本文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金文兆.信息化社会和信息教育的课题[J].教育月报,1994(12).
[2] 孙仁铢.韩国教育之根[M].培英社,1995.
[3] 韩骅.90年代美国多元化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述评[J].2000(6).
[4] 江万哲,宋贤宗.对韩国教育的理解[M].教育科学社,2000.
[5] 黄骏.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与中国的民族高等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6).
[6] 赵月.多元文化教育研究综述[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11).
[7] 金宽雄.离散,苹果梨及其民族文化之根[J].历史与文化(韩国),2007.
[8] 罗豪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2).
[9] 赵德肃.多元文化教育:传承多元民族文化的一种理念[J].贵州民族研究,2007(5).
[10] 金虎雄.全球化与多元共生时代的文化发展战略――以中国朝鲜族社会的文化发展战略为中心[J].延边大学学报,2008(2).
篇2
关键词:青少年 文化教育 家庭 学校 辅导机构
一、学校教育与辅导机构教育概述
学校教育作为系统的正规教育,在青少年文化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教育具有系统性,除了系统性的教授知识内容,还进行德育等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教育,为青少年提供了与同龄群体进行接触、交流、培养友谊的场域,对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学校这样的特殊环境对青少年的成长有较大的影响。此外,学校教育的师资力量较强,而且担任讲课任务的教师均为具备教师资格证书的人员。国家对教育的支持及教育政策的实施也均通过正规的学校教育体系来实现。
社会辅导机构为私企式的教育单位,以教育知识为主要经营形式,以营利为主要目的,一般以“一对一”或是小班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应试性目的更为明显。辅导机构招生,主要由教育推销专员,以电话销售或发放传单等形式进行,由聘任的教师担任授课任务。
二、学校教育与辅导机构教育差异分析
在学校教育中,教育教学的内容是针对全体学生安排的集团授课方式,学生的选择性、自主性较弱,而在辅导机构中“一对一”或“小班授课”方式能够针对学生的情况安排课程内容和讲解方式,也正是因为能够起到“对症下药”的效果,经济条件允许的家庭,家长更倾向于选择在学校教育之外为子女增加辅导机构教育。但辅导机构小范围的教学形式,与学校教育的氛围不同,一方面打破了青少年学习的群体环境,班级教学虽然存在忽略学生个体的不足,但却使学生在学习中实现间接的沟通,普遍存在部分学生意识到了其他学生尚未意识到的问题,能够实现相互促进的效果。
同时,辅导机构教育盈利性的运营形式对学生的影响不容忽视。学生及其家长对辅导机构的责任期待及辅导机构销售的承诺,使得学生及其家长对辅导机构产生依赖,在辅导机构中也存在全托生,学生直接放弃了学校教育机会,只在辅导机构接受专项辅导。辅导机构为了留住和发展生源,增加收益,多采用“哄、捧”的形式教育,这与学校严格的教学形式形成鲜明对比,学生更倾向于选择辅导机构。在辅导机构学生甚至可以提出根据自己喜好调换教师的要求,也有部分学生侮辱教师、闹情绪。教师为了自身利益,一般选择容忍,纵容部分学生的不良言行。
三、各教育主体在青少年文化教育中的角色
青少年文化教育,绝非是由教育部门单方因素决定的,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青少年文化教育是家庭教育、学生自身和教育机构(包括正规的学校教育和辅导机构教育)三方共同承担的。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影响至关重要,良好的学习环境、习惯是青少年接受知识顺利完成社会化的关键因素,而习惯和心智是在家庭环境中形成的,所以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教育中的作用非常重要。中国有句侮辱人的俗话:“没家教”,其中家教指的就是传统的家庭教育。如果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基础,一味的期待社会教育、辅导机构承担起青少年文化教育的重任,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社会节奏的加快,家庭结构的简单化,导致家庭原有的功能逐步被社会公共领域中的机构分化、替代,部分家长将子女教育也通过购买教育产品的形式推责于学校及辅导机构,但教育机构的教育如果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配合很难达到预期目的。家庭是培育青少年情感和爱心的地方,有爱和情感的青少年才会体谅和宽容,才会客观评价和理性选择,才会更好的接受知识文化教育。
在《大学》中有如此论述: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最基础的是正心、修身、齐家,均需要家庭教育的配合才能完成。一个人的心性决定一个人看待世界的角度,也决定一个人的价值取向,影响他对文化教育内容的选择,此等发展环节间的关系,如同“路径依赖”和“蝴蝶效应”,家庭作为青少年教育的第一场所,对后续教育起着极大的作用。
四、总结
篇3
1.1我国的教练员有的是从专业体育院校毕业,也有一部分是运动员出身,虽然他们有大学学历,但很大一部分是在运动队训练期间通过挂靠在大学获得的,也就是说并没有非常扎实的体育专业知识和文化知识。体育运动训练作为复杂的、多科学的综合领域,涉及到运动技术学、运动医学、营养学和社会学等各学科知识领域,而不是单一、机械、重复性训练。就目前来说,教练员队伍水平参差不齐,在这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运动员的培养水平,尤其是高水平专业运动员的培养。
1.2在运动员竞技体育生涯中,重视文化知识教育,有利于培养具有更高水平的的教练员,促进竞技体育教练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促进竞技体育事业的良性循环。在美国,有很多奥运冠军、世界冠军赢得者是来自在校大学生。大学生运动员是美国高级体育人才库的主体,也是美国竞技体育实现可持续发展良性的循环的重要人力资源保障。整个国家的竞技体育制以学校为中心,是美国竞技体育体制最显著的提点。美国竞技体育的辉煌成就,体现在其切实实现了竞技体育与高等教育的有机结合。反观我国,竞技体育成绩的背后是广大运动员牺牲了宝贵的知识教育机遇换来的,从某种角度来说,这或许也是中国是“体育大国”而不是“体育强国”的原因之一。
2多角度全方位重视运动员的文化教育
就从运动员本身的运动生涯及长期发展角度来看,运动员为了祖国的荣誉,牺牲了很多文化学习时间而从事艰苦的体育专业训练,他们为我国的体育事业做出贡献。在运动员退役面临就业时,政府有责任、也有义务为运动员退伍后的生存态度负责。党和政府一直以来非常重视运动员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完善,社会也非常关注运动员的文化教育问题,但是,我国的运动员文化教育缺失问题一直未得到系统、全面、彻底的解决。近几年来,我国在运动员文化教育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尤其是针对运动员的文化教育、退役后的培养都有很大提升,这次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运动员的优秀运动员的文化知识水平,有利于他们更长远的发展。但从整体上来看,相对于大众教育来说,针对运动员设置的教学体系方面目的不明确,课程和专业面较窄,教学内容滞后,教学效果评价标准低,教学评价手段缺乏,运动员学业成绩仅仅在竞技训练之外的一个附属部分。
3结语
篇4
传统文化中的人格风范
高等院校培养的人才是未来国家的建设者,他们既要有知识,有能力,更要有崇高的人格与远大的理想。人格与理想是人的灵魂。一个人的知识再多,能力再强,如果没有高尚的人格和远大的理想,他就不可能将这种知识和能力贡献于社会,造福于人民,甚至还会走向
面,危害社会和人民。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需要的是有理想,有抱负,有高尚人格的建设人才。人格是一个人道德品质的突出表现,人格的高下,突出反映了一个人的道德品质的优劣。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我们要特别重视“德”尤其是人格的教育与培养,正确认识和处理德育与才育之间的关系:即德是才之魂,才是德之实;以德御才,德才兼备。因此,高校思想素质教育应把培养学生树立崇高的人格与远大理想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提升学生的人格理念。而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思想教育则是培养学生树立崇高人格与远大理想的重要途径之一。
我国古代的圣贤之士都十分强调做人的操守,注重人格的历练和培养。先秦儒家尤其重视一个人的品德修为和人格操守的磨练。孔子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以夺志”,“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先必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生,我所欲也,义,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孔子和孟子的这些言论,突出表现了中国古代文士注重人格修养的高尚情怀。而儒家“士穷节乃见”,“君子固穷”等人生信条,则要求一个人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尤其要保持独立特行的品节操守。孟子还认为,一个品节高尚的人必须做到:“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即是说“富贵”不能惑乱他的心志,“贫贱”不能改变他的操守,“威武”不能摧毁他的信念。这种人格操守正是我们民族自强自立、不屈不挠精神的集中体现。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构成部分,虽然它有许多糟粕,但儒家提倡的人格思想,却对中华民族的心理性格的形成产生了极为重要的也是积极的影响。而先秦道家所提倡的“抱朴守拙”、淡泊超远、追求人生自由的思想,则是对儒家人格思想的有效补充,同样成为中华民族心理性格的基本特质。
我国古代众多的文人大都有着高尚的人格品节,他们的作品都是自己崇高的人格思想的真实流露。屈原刚肠疾恶、修身洁行、出污泥而不染纤尘的高风亮节,司马迁正直不阿、受辱不屈、发愤著书的执着精神,陶渊明淡泊明志、弃官归隐、追求人生自由的品格操守,都在他们的诗文歌赋中有着突出的表现。传统文化思想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在阅读理解古代文化典籍的过程中,去自觉地感受和体验其中的人格精神,使这种人格精神对其产生潜在而深远的影响。因为在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中,我们仍然要提倡:富贵不能其心,贫贱不能移其志,威武不能屈其节。尤其是今天道德严重滑坡、物欲横流、腐败滋蔓的情况下,我们的高等教育更要注重高尚人格的培养。只有人格高尚,才能成为国家和民族的栋梁之材。
从一定的角度说,高等教育对学生人格的塑造比向他们灌输知识更为重要,而人格的塑造必须要有精神榜样,我国古代这些有着特立操守的志士仁人就是光辉的典范。开展传统文化思想教育,可以使学生在教育中接受榜样的人格力量的影响,从而使他们的人格品位得到逐渐提升。特别是文学典籍,其淘情冶性的作用又不同于一般的思想道德理论的直接灌输,文学作品传达出来的思想感情、人格力量能够潜藏于读者的心灵深处,对他们产生人格的熏陶作用。
从另一个角度讲,高尚的人格往往来自于高尚的审美情趣,一个人有了高尚的审美情趣,他就会自然的排斥一切庸俗丑陋的东西,在行为方面就会有较高的取舍标准,有所为,有所不为。而文学鉴赏活动则是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之一。中国古代文学博大精深,是一座可供华夏子孙万世取用的精神宝藏,其中所蕴涵的崇高的人格精神更具有发掘的价值。鉴于此,传统文化教育要注意开展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与鉴赏活动,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熏陶,以期取得积极而显著的教育效果。
二、传统文化中的爱国思想
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想教育的基本内容。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感情,能够使学生树立崇高的人生理念,激发其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爱国思想的确立,对于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都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华民族有着优秀的爱国主义传统,几千年来,爱国主义一直是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母题。我国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充溢着圣贤先哲们浓厚而强烈的爱国思想,传统文化教育就是通过古代典籍特别是古代诗文的阅读和理解,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这种爱国思想感情的影响。我国古代有成就的文人大多是优秀的爱国主义者,他们一生的经历行事都可以作为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题材,而他们留下来的文章著作则是其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的结晶。
在我国众多的爱国文人中,屈原是杰出的代表。屈原一生经历行事的本身就有着丰富而深刻的爱国思想的内涵,他的那种“独立不迁,横而不流”的坚定不移的爱国主义操守,那种为了国家民族的振兴富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著追求,那种为了实现美政理想而“虽九死其尤未悔”的致死不渝的爱国信念,都如同经天之日月,闪耀着永不磨灭的光辉。而屈原创作的楚辞作品始终充溢着这种强烈而执著的爱国思想,几千年来它一直是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典范题材。屈原的这种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哺育了千千万万个爱国主义者;即使在今天,屈原作品中蕴涵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也仍然有着现实的教育意义,屈原的生平事迹及其楚辞作品仍然可以作为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的题材。
高等院校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使历史文化典籍中蕴涵的爱国思想通过学生的阅读或教师的讲解影响和教育学生,让学生懂得:爱国家、爱民族、爱人民乃是一个人应有的崇高品德,也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我国人民有着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许多先烈为国家、为民族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这种伟大的牺牲精神,应该永远成为我们炎黄子孙学习的典范。
伟大的民族英雄岳飞,在抗击金人侵略的斗争中英勇无畏,舍生忘死;爱国词人辛弃疾年逾花甲,仍以廉颇自喻,报国之情弥烈;范仲淹高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理念;大诗人陆游在弥留之际还不忘告诫儿子:“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民族英雄文天祥慷慨悲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为国家为民族从容就义;这些都是何等崇高的人生信念和壮烈行为!通过传统文化思想教育,学生将会懂得,爱国主义并不是一句空话,传统文化典籍中充溢的爱国思想感情也并非是著者的矫情,而是著者心路历程的真实记录,是饱蘸着著者心血的情感结晶。“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屈原、岳飞、辛弃疾、文天祥等都是在国难当头的时候涌现出来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们毁家纾难,精忠报国,不成功,便成仁,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惊天地、泣鬼神的爱国篇章。他们的生平事迹及其撰写的诗文典籍,对后人都将永远是一种爱国主义的昭示。
当然,传统文化中的爱国思想与我们今天提倡的爱国主义在内容上有着重大的区别。传统文化中的爱国思想是与忠君思想密切联系的,因为在家天下的封建专制时代,国君就是国家的代表与象征,忠君就是爱国,爱国即是忠君。“忠君”与“爱国”几乎成了同义语。从屈原以来的历代志士仁人,几乎都把“忠君爱国”当作高尚人格的终极追求。因此,就出现了一个令我们今天不能接受而予以批判否定的“愚忠”的思想。例如岳飞就因为愚忠致使抗金大业功败垂成,自己也残遭奸臣杀害,从而留下千古遗憾。就今天的思想认识和价值判断而言,“愚忠”思想当然是封建文化的糟粕,应当予以批判和扬弃。但同时我们也应当将这种思想与行为放在特定的历史氛围和社会背景中去分析理解,在批判其思想糟粕的同时,发掘与继承传统文化中具有积极意义的爱国主义精神。
在传统文化的教育中,强调对于传统爱国思想中精华部分的继承、发扬与光大,这也是复兴民族文化的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实践将会证明,加强传统文化思想教育,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情操一定会起到十分有效而积极的作用。
三、传统文化中的人道思想
为了培养学生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思想观念和伦理道德,使之成为性格健全富有爱心的人,高校思想素质教育要加强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人道思想的教育,培养学生博大的胸襟和仁爱思想。
关心和乐于帮助他人本来是我们民族的美德。但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在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式的同时,不能不注意到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对我国的侵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的人生观念已严重地影响了正常的人际关系,金钱锈蚀了人的美好心灵,“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哲保身”已成了相当一部分人的处世哲学,有些人甚至变得自私冷漠,寡廉鲜耻,不择手段地侵占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来满足一己的私欲。社会公德的败坏和沦丧已经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强调对学生进行人道主义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人道主义是在14——16世纪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文艺复兴中诞生的。但是,我国先秦时期的诸子著作就已经反映了朴素的人道思想和人道精神。孔子强调“仁者爱人”,反对猛于虎的苛政,提倡施行仁政;孟子“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人文关怀;墨子的“兼爱”“非攻”的主张等等,都闪耀着人道思想的光辉。我国历代的文学家们继承和发扬了先秦诸子的人道精神,在他们的创作中始终表现了对社会底层民众的终极关怀。屈原的“哀民生之多艰”,曹操的“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杜甫的“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高适的“拜迎官长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等等,无不表现了作者关心民生疾苦、同情劳动人民的人道精神。
在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通过阅读与理解,古代文化典籍中蕴涵的人文关怀和博爱精神,能够深深感染学生,引起他们思想的共鸣。谁都知道,当一个人居于高堂华厦之中,食膏粱,饮琼浆,空发一些关心民生疾苦的高论,那是很容易的事。但中国古代有着强烈的人文关怀的作者大多命运蹭蹬,处于窘迫维艰的困境。他们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们的作品没有仅仅就个人的不幸怨天尤人,痛苦不堪,而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社会的底层,对劳动人民的疾苦予以极大的关切,一个没有博大的胸襟、充满爱心的人是不可能做到这样的。
在这方面,唐代大诗人杜甫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年轻时的杜甫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纯”的远大抱负来到长安,,但是,由于权奸当道,政治黑暗,他的理想很快破灭;在物质生活上也开始陷入困境,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甚至于“饥卧动即向一旬,敝衣何啻联百结”。贫困的生活使他接近了劳动人民,认清了黑暗现实。对劳动人民开始表现出强烈的人文关怀,写出了《三吏》、《三别》这一类的杰出诗篇,唱出了那震撼人心的著名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晚年的杜甫四处漂泊,贫病交加,“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即便如此,他还是那样为民请命:“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种博大的胸襟,高尚的境界,都源于杜甫心灵深处潜藏的博爱精神。而蕴涵在杜甫诗作中的这种关心民众、体贴他人的博爱思想无疑会对学生产生强烈的感召作用。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先秦儒家著作和杜甫诗歌这一类文学作品表现出的人道思想,正是我们要挖掘的精神宝藏。
当然,传统文化中的人道思想与我们今天所提倡的人道主义还是有区别的,但任何新的文化和新的思想都有所承传,人道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我们必须代代相传,永不废弃。因此,在思想素质教育中,充分吸收传统文化中人道思想的精华来教育学生是十分必要的。对学生进行人道主义教育,通俗地说,就是教育他们对他人要有爱心,对社会要有责任感;而培养充满爱心,对社会有高度责任感的人,正是高校思想素质教育的主要宗旨和目标。
总而言之,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要紧密结合当前党的以德治国的战略方针,要抓住思想素质教育这一重点,注重人才的思想品德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升,而大力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既是对高校思想素质教育内容的新的补充,也是在新的形势下高校培养品德高尚的合格人才、提升整体文化品位所必须采取的重要举措之一。
实践证明,高校思想素质教育重视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有助于培养当代大学生崇高的人生理想和品德修为,而且能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真正使学生成为二十一世纪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栋梁之材。
摘要:高等院校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使其接受历史文化典籍中蕴涵的高尚的爱国思想、正确的人生理念、浓厚的人道精神,促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重视传统文化教育,既是对高校思想素质教育内容的新的补充,也是在新的形势下高校培养品德高尚的合格人才、提升整体文化品位必须采取的重要举措之一。它不仅有助于培养当代大学生崇高的人生理想和品德修为,而且能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传统文化教育;人道精神
TraditionalCulturalEducationShouldBeEmphasizedinUniversities
Abstract:Traditionalculturaleducationforcollegestudentsservestoinstillpatriotism,apositivephilosophyoflife,andhumanitarianism.Toemphasizeitisanimportantmeasuretoenrichuniversitiesideologicalandpoliticalworkundercurrentcircumstancesforthecultivationofstudentswithloftymoralstandards,highculturalattainment,apositiveoutlookonlife,asenseofnationalpride,andstrongselfconfidence.
篇5
由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我国职业教育长期以来都存在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轻视文化教育的问题。本文以对职业教育和文化教育内涵发展演变分析为基础,面对中国职业教育现今对文化教育的紧迫诉求,提出“践行知识教育和文化教育相融合的新型教育观念”、“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和“提升文化教育教师队伍素养”三种可供我国职业教育中文化教育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职业教育,文化教育,路径选择
长久以来,我国学者对于所处时代“职业教育”内涵的理解不尽相同,从近代早期的“生活技能教育”发展变化为现代的“培养职业上的专门技能和知识”。我国职业教育的目标也从近代田正平所指出的:职业教育思潮以“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作为所追求的终极目标逐渐发展演变为现今的“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由此可见,我国职业教育的内涵是随着时展而不断变化的,我们不能够简单地把过去人们普遍认为的“职业教育”的内涵,直接运用于当下,同时也不能够简单的用“职业技术教育”来代替整体的“职业教育”。
一职业教育的内涵
我国《职业教育法》中对职业教育是这么描述的:职业教育是对受教育者施以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的训练,职业教育是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地位平行的四大教育板块之一。其中,职业学校教育分为初等、中等、高等职业学校教育。但由于我国现行的《职业教育法》于1996年开始实施,至今已经历了整整二十年,二十年间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对于职业教育内涵有了横向和纵向的延伸,对职业教育的要求也寄予了更高的期望。2014年6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六部门关于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中指出,现代职业教育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服务一线,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并促进全体劳动者可持续职业发展的教育类型。本文现以经济和社会重点领域“现代服务业”作为例子对职业教育内涵进行分析,该规划中指出:根据服务业加快发展的趋势,需要面向金融服务、现代物流、商务服务、社会工作服务和高技术服务领域,培养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和技术技能素质的新型服务人才,培养具备高尚职业道德、较高人文素养、通晓国际标准和高超技术技能的专门人才,通过人才专业化提升服务业的竞争力。从上述对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来看,高尚的职业道德、较高的人文素养已经成为对职业教育横向要求的延伸,而通晓国际标准无疑是纵向的拓展,职业教育已经不仅仅是生活生存的教育,而是以促进全体劳动者可持续职业发展的教育类型。
二文化教育的内涵
著名的英国教育学家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指出:“我们要造就的是既有文化又掌握专门知识的人才。专业知识为他们奠定起步的基础,而文化则像哲学和艺术一样将他们引向深奥高远之境。”知识教育是从知识角度来理解人类各种文化,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以课堂和考试为中心的教育,知识教育以教科书为主要载体,逻辑、系统的传播知识,脱离文化母体,独立存在与人无关的外在世界逻辑中,缺乏理想、激情、直觉和想象力,这种教育于学生角度表现为学生对知识的无兴趣。文化教育则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文化教育包括知识、思维、方法、原则和精神教育五个层次的教育,知识是基础,思维是关键,方法是根本,原则是精髓,精神是灵魂[1]。由此可知,教育是具有文化普及、传播、传承、创新等诸多功能的特殊文化,教育的中心应该是人和文化,其中人应该放在首位,挖掘各种文化的人文意义,从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希望人们在理想的文化生活中,不仅获得理论知识,而且接受文化熏陶,更重要的是学习和感悟到创造者不可多得的生活经验和生命体验,从而不仅最大限度地获得全面发展,而且最大限度地获得自由、解放和幸福[2]。
三我国职业教育中文化教育诉求
英国学者庄士敦曾说:“当我们欧洲人开始惊异地发现中国的社会和政治思想、中国的道德伦理、中国的艺术和文学都有崇高价值的时候,中国人却开始学着把他们文化中这些伟大的产物加以鄙视,这是一个令人大惑不解的现象。”同时,世界上不少汉学家在比较中国与韩国时都认为,韩国在传统儒学的保护与传承方面远远胜于中国,这是相当令人悲哀的。更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二三十年一直经济建设为中心,尤其是近十五年来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需要,我国的各类教育招生规模迅猛发展,目前我国大多数职业教育的发展只重视技能的培训和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人文精神的培养,导致学生的国家观念、民族精神、价值观等素质较为匮乏。职业院校的学生在长期的专业知识教育中,虽然技能得到一定提升,也获得一技之长,因此也获得工作的机会。但随着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获得生活技能的他们并不能够感受到生活和职业的快乐,只是为生计而碌碌工作,缺乏创造、创新能力。这些学生无论从职业横向拓展还是纵向升迁都存在较大阻碍,影响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我国职业教育中加强对学生的文化教育刻不容缓。
四我国职业教育中文化教育的路径选择
(一)践行知识教育和文化教育相融合的新型教育观念
从本文上述的教育的内涵可知,教育需要培养的是既有文化又掌握专门知识的人才。如怀特海所说:“专业知识为他们奠定起步的基础,而文化则像哲学和艺术一样将他们引向深奥高远之境。”知识教育是逻辑和实证主义教育,崇尚知识的功利主义,而文化教育则是思想、创造、文化、精神的教育,崇尚怀疑、批判和创新精神,由于这两种教育存在内容、形式和方法上的区别,一直以来,都是独立存在与实施的,且普遍存在重知识教育,轻文化教育的现象。要改变脱离生活的知识教育及其“应试教育”模式,不仅要改变脱离生活的知识论的教育观而且更要改变脱离生活的知识论的科学观和科学哲学。也就是说,要构建一种使知识、文化和生命三者融为一体并以生活为根和本的新型的科学观和科学哲学,由此形成一种使知识、文化和生命三者融为一体并以生活为根和本的新型教育观,从而引导教育回归生活之根和本。这种新型的科学哲学可称为“科学文化哲学”[3],其目的就是要将知识论、文化论和生活论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将其建立在生活论的基础之上,从而形成一种新型的科学观。显然,这种新型的科学哲学和科学观,不仅蕴含着一种将知识论、文化论和生活论三者融为一体,并将其建立在生活论基础之上的新型教育观,而且还蕴含着一条使教育回归生活的途径,那就是从知识教育回归文化教育、再从文化教育回归生活教育的途径[4]。简单的分析上述科学文化哲学理念,就是将知识概括为人类历史的经验的沉淀,将科学理解为人类过去式,现在式、将来不断创造着的文化,将教育的内容从知识扩大到整个文化,包括理想、信念、境界、价值观、人生观、生活等,主要从求真务实的原则传授科学文化,从求善务爱的原则来传递人文文化,以人为教育的中心,关心人如何生活、实践和创新,努力将知识、思维、方法、原则和精神五个教育维度历经博学,睿思,笃行的过程,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令受教育者能够激活知识并超越知识,达到通过实践来验证、并实现创新的目标。
(二)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曾预言,未来的中国传统文化将会为世界做出巨大贡献,并预言将来统一世界的绝不是西欧国家,而是中国。中国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早就有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来形容当下所称的敬业乐业;中国传统文化中更是有不少关于诚实守信、以礼待人等与当今职业教育要求受教育者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平的目标不谋而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念,是对全体中国人关乎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精辟陈述,而在当下,家国情怀、社会关爱、人格修养教育已然成为良好文化修养的基本要求[5];上述种种无不说明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我国职业教育进行文化教育源源不断并丰富的素材来源。与此同时,在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建设中,不仅应将文化教育设计于思想政治课程等人文素养课程中,还应该尽可能与行业、产业和专业相结合,将文化教育内容融合在专业技术课程之中;值得特别注意的是,文化教育的重点是要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培养文化创新意识。
(三)提升文化教育教师队伍素养
在教育的过程中,无论是知识教育还是文化教育,教师所起的作用都十分关键。新型科学文化哲学教育理念下,对教师的要求也更为全面:要求教师以教书育人为己任,通过修炼气质、修养和人格魅力等来进行言传身教,只有教师对待对科学文化的情感真切深刻,对科学文化的探索过程犹如“感情和思想的一种净化”,新型科学文化哲学教育理念要求广大教师教育与科研并重,只有教育者自身参与创造性活动,才有助于真正切入科学与人文之生命,教育者具有科学和人文两种生命,才能用自己的生命去教育[6];受教育者才能受到科学文化熏陶,从教育者身上理解科学文化之美,才能切身思考如何学习,包括学什么、怎样学、为什么要学等。
五结语
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不仅需要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更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修养的复合型人才。我国职业教育在专业化教育的同时更加应该关注人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依靠高素质的文化教育教师队伍,在融合知识教育和文化教育的新型科学文化哲学理念下,汲取我国源源不断的优秀的传统文化精华,探究出符合我国现当代国情的中国职业教育文化教育之路。
作者:王俊彦 单位:广东理工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杨叔子,吴昌林,张福润.四论创新之根在实践[J].杨叔子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2).
[2]孟建伟.教育与生活-关于“教育回归生活”的哲学思考[J].教育研究,2012,(3).
[3]孟建伟.科学哲学的范式转变——科学文化哲学论纲[J].社会科学战线,2007,(1).
[4]孟建伟.科学•文化•生命——论科学生活的人文复归[J].社会科学战线,2008,(5).
篇6
关键词:艺术教育本土文化乡土材料
我国幅员辽阔,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乡土材料有着极其丰富广阔的资源,可以随手采集而来,片片的落叶、树根、树皮、石头、泥土、绳带、纸张、布、麻等。这些不同质地的材料,有的柔软,有的坚硬,有的光滑,有的粗糙,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肌理,不同的色彩,在用手的抚弄中产生不同的联想。经过想象、加工、制作,学生可以创造出一些极具魅力的床头、案头及小装饰品,将无生命的物赋予灵魂使之成为有生命的物,这不单纯是外型的美化,而是由此产生的一种创造。学生创造的这些小饰品,带着大自然的气息与灵性走进教材。随着教材的深入,笔者体会到,这一课程类型不单纯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还有更深层的意义,即为本土文化的传承。在教学中,我们除了让学生运用材料进行创作之外,还应让学生了解当地的人文历史,自然环境,风土人情,这些都作为文化要素影响着他们,使其从儿童、少年阶段便开始认知本土文化,培养他们的民族精神和文化鉴别力。其中,青少年是文化传承的核心。
乡土艺术教育是一个多元化的教育体系,它的学科跨度大、容量大,可操作性强,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中等美术教材的编写有相当一部分延续了以本土文化为土壤的创作思路,并贯穿了大量的以乡土材料和民间艺术为主体的欣赏课与实践课。所以,这就确定了这门学科的人文性质,并将它与智力开发、探寻和发现、创造结合为一体,这一课程设置包含了对文化多样化的思考,打开了通往文化、审美、历史的视线。这一课程设置涉及学生两个关键的方面,心理发展和文化发展。
新的美术生态的形式势必会导致美术学院的教学理念做出相应的回应。高校的材料课当中,利用材料与现代构成元素相结合,点、线、面的重复、渐变、近似、交替、重叠、分割、重组、残型、绽开、分裂等构成因素的应用,这些材料由初级美术教育中的自然状态升华为秩序状态,在高等艺术教育的课程设置当中,由于材料的运用,极大地丰富了这一课程类型。如:以线材为特征的构成,利用了棉、麻、化纤、铜、铁、钢、铝型材等材料,利用线材的通透感良好的特点,转化其为空间形态。这些较高层次的艺术追求,不单纯是艺术元素的运用,还包含着学生的思想情感和对材料的感受。例如,在学生的作品中,用水龙头与枯树干重叠环绕的组合使人联想到水资源的枯竭。设计中体现人文关怀,是当代设计中备受关注的一面。用烟头与火柴构成的作品,让人联想到绿色环保与国际戒烟日。学生更感兴趣的是利用天然的根雕追溯远古的图腾崇拜,这独特的宇宙观与对生命的认识有着极高的欣赏价值,体现着现代人对这些文化遗产的珍惜。
在高等艺术教育中,追求的不单是构成艺术元素的运用,这一“重组新秩序”的结果应形成具有民族精神和传统内涵的个性化的当代语言。在强化当代与个性的同时,不要忘记它们极具艺术表现和审美价值的语言和人文精神,以扩展我们寻求文化渊源的深度与广度。
将材料艺术纳入造型艺术的体系之中,并迅速发展为艺术教育的新学科,已贯穿于我们的艺术教育的体系之中。
材料艺术的人文价值与历史价值:
实用价值:追溯历史,人们在这块土地上,蒙受着大自然的恩赐,随手采集稻麻竹苇,盖起遮风避雨的茅舍;又用藤蔓柳条,编织着大大小小精美的筐篓;又捧起片片泥土,烧制成陶器储存粮食;又将兽皮铺在地上御风寒等,这些天然的材料对于人们的最初价值是具有实用功能的。
精神价值:传统的乡土材料不仅伴随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且是人类文明形式的最早载体,它传达着无限久远的内容和历史记忆。远古人在这些编织和烧制的器物上将自己的希望、乞求、思想绘制在这上面,这是人类先于文字和绘画出现的一种极具魅力的艺术行为。原始器物上出现的大量水纹,是原始人乞求天神降雨的象征。人们还将红与黑两种颜色画在器物上,原始人认为红色象征着血液与生命,黑色象征着死亡,人类的生生死死是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先祖们还认为,植物有再生的能力,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信心和勇气。于是,他们把这些认识都绘制在器物上,这些实用的器物后来升华到了精神的层面。
审美价值: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人们对乡土材料的创作与感受又升华为审美的层面。这里记载着浓厚的来自远古的、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历史意识。古朴稚拙的外型,具象中抽象出来的符号,以及动植物的形象、日月星辰的的律动与天地间大气的流动相协调的纹饰,把绘画艺术带入耐人寻味的境界。现代人头脑中的各种逻辑、推理、判断的理性思维,已经不可能有原始人那种古朴、稚拙的思想情感了。因此,人们更加珍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是人类历史征程留下的足迹。
由此可见,文化的民族性和本土性传达着本民族独一无二的文化风格与气质,是维系民族存在的生命线。在美国,社区与博物馆教育列入到教育体制当中,社区与博物馆的教育无非是地区、地域与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延伸。在美国,大大小小的博物馆有400多个,遍布全国,美国的艺术教育经常在博物馆中进行。他们极其重视文化的传承与本土教育。我国各地区虽不具备众多的博物馆,但中国的母体文化是民间艺术,具有原发性和广泛性。她作为中国文化民族性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已不再是单纯的艺术形式,而是一个意味深长的符号,更多的是浓缩的历史记忆,纯朴的民族信仰和情感以及中国民族的内在精神和实质。
以材料为切入点进行艺术教育,在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中架起了一座桥梁。它在传统与现代、民族与当代之间建立起了一条时空隧道,我们对材料表现方法的研究与应用,同时也是对人文精神表现方法的研究,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艺术整体。我们对教师的要求是希望他们能够站在最高峰来研究这门学科,对此学科的研究具有深化的潜力,对知识的传达不再是静止的。教师要启发学生以独特的眼光,寻找生活中合适的废旧材料并发挥想像力与创造力,对它们进行开发和创造,使学生通过与“材料”的对话,指导学生积极思考,以发现新观念为前提,将学生拉进一种艺术情境之中。
结语
材料艺术的语言中展现着历史和依附在深厚文化基础上的价值观,它不是单独孤立的,它提供了文化与人文的意义系统。在艺术教学与材料的对话中,会生成接触世界的新的不同方式。这些方式的尝试和分层处理与创造交织在一起,使材料艺术的不同方式被多维构建,构建中综合了知识与想像,美术教学提供了多渠道来探索新的知识与文化领域。
如何将观念带入材料,如何处理材料,塑造出观念和意义,这些是人类大脑感观和思维的产物。当我们引导学生进入课程,他们在各自材料的处理中会呈现出特别的审美趋向,在材料的使用过程中,随着主题的不断改变,对材料本质的可塑性的把握也在不断地改变。学生将自己的切身体验用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正是教育者所关心的。艺术教育的成功是使学生超越表面的、呆板的艺术形式,能够自由地进行艺术创造。构思与想像围绕材料进行,运用这些材料将构思和想像向现实作品转化,这种构建通常称为现代的或本土的风格。通过这些材料、形态、符号、肌理、色彩与构建的处理及各种手法的表现、转换,我们的设计与表达在方法和手段上,就有很多设计语言,我们也得以积累更多有关设计材料的经验。
我们置身于本土文化之中,对乡土材料的运用,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它充满着旺盛的生命力与无限的生机,并将贯穿于我们的艺术教育教学之中。
参考文献:
篇7
一、家长老师的行为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儿童的举止大半是模仿出来的。有些家长单纯地认为,同孩子谈话、训斥、命令他的时候,就是对孩子的教育,这是大错特错。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怎样穿戴,怎样跟人说话,家长待人接物的方式方法、处世态度、平时的言谈举止,对孩子都具有特别重要的影响,孩子都特别善于模仿,特别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具有更明显的榜样作用。有一个关于木头碗的故事:“爷爷年纪很大了,眼睛看不清了,耳朵也听不见了,腿脚已不能行走,牙齿都已经没有了。在他吃饭的时候,顺着嘴角经常有食物流出来。儿媳妇和儿子嫌弃他,吃饭的时候不让他上桌,叫他在炉灶后面自己独自吃饭。一次,儿媳妇和儿子给他端了一碗饭,老爷爷想把饭碗挪近一些,却一失手打破了碗,儿媳妇骂他,说他把碗打碎了,家里的东西全弄坏了,还说以后给他弄一个木头碗吃饭,老爷爷只能唉声叹气,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有一天,夫妻俩在家里,发现他们的小儿子在地上玩木头,好像在做什么东西似的,爸爸就问他:“儿子,在做什么呀?”他的孩子回答说:“我要做一个木头碗,等爸爸和妈妈老了,我就用这个木头碗给你们吃饭。”
夫妻俩你看我我看你,眼泪忍不住掉下来。他们感到惭愧,觉得不应该这样嫌弃老人,从那以后,他们就让老人和他们一起在一张桌子上吃饭,细心地伺候老人。要身教,努力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身作则,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的,才能获得孩子的信赖和尊重,达到自己所期望的目的。
二、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中国是有着古老文明的礼仪之邦,举止得体、谈吐文明是对一个人素质的最根本的要求。老师和孩子要注意文明用语上的使用,让“你好”、“谢谢”、“不客气”、“请”、“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语言时常挂在嘴边,这样到哪里去都会成为一个受人尊重的人,久而久之孩子自然会懂得待人接物的礼貌。
三、放下溺爱、让孩子亲身去体验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古诗从孩子牙牙学语时,我们就教会了他们,可他们能真正懂得这里面的含义吗?道理讲得再多,没有亲自去实践,恐怕也只是空谈,所以要让孩子亲身去体会、去真正感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付出的是汗水,收获的是果实。让孩子去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他才能了解别人劳动的艰辛,才会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才能体谅大人抚养他长大的不易,孩子要在锻炼中长大。
四、引导孩子,让孩子学会思考
“学而不思则罔”,教育孩子不是把我们的知识从一个口袋倒入另一个口袋,道理我们可以讲给孩子听,但是他们真正理解了吗?不要让孩子感觉大人的话就是真理,只要去遵从就好,培养孩子分辨是非的能力尤为重要。这就要让孩子学会自己去思考,要让孩子自己去探索事物的本质,自己去真正了解事物的对与错、好与坏、真与假、美与丑。学会了思考,孩子在以后的人生路上会走得更好。
五、要经常鼓励孩子,培养孩子信心
篇8
摘 要 校园是文化传播和发展的基地,也是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学校不应忽视对学生体育文化的教育。篮球是学生们最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我们应营造良好素质教育环境,在篮球教学和校内篮球比赛中开展篮球文化教育,使篮球融入于校园主流文化之中,以点带面,形成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良好风气,以达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形成终身体育意识的目的。
关键词 素质教育 篮球文化 终身体育
一、篮球文化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们在实践过程中所创造出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包括,人们创造的物质财富以外的精神财富或意识形态文化艺术活动,文化是人们内在的自觉的观念和方式,是心理和精神世界的实在。
体育是文化的一部分,篮球文化又是体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篮球运动促进人的物质结构机能的改善,是人们自身完善的重要的物质形式,能对人的内心世界和社会行为产生积极影响,篮球文化凝聚着人类的智慧,它所得到的广泛参与和关注,承载着强大的文化功能。篮球运动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在满足人类追求和体验文化需求方面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
二、校园篮球文化
校园篮球文化生成于校园中,与学校生活息息相关,它是以学生为主体,在体育课和课外活动中进行,以校园为生存空间,与校园精神相贯通的文化群体。校园篮球文化是人在学校这个特殊环境中产生和演进的,完全符合文化含义。校园篮球文化突出文化范畴的创新精神和体育范畴内的个性释放,校园篮球渗透着强烈的创造意识,进取精神和表现欲望。篮球运动通过竞争来求生存,在运动中不断体现自己的竞争意识和良好的素质,是校园篮球教育和文化教育的结晶。
从体育在社会中的存在的形式看,篮球文化是指群体与社会人们对篮球运动普遍的心理和精神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讲,正是校园篮球文化的基本特征所在。篮球文化的载体是校园的职教工和学生所构成的群体,篮球文化是动态文化的发展。体育教育的进一步深化,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使得校园篮球文化在形成自身的观念和方式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向外界传播。
三、校园篮球文化的教育功能
(一)提高综合素质
大学生群体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推动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动力。身心健康又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走向成功的基本保证。大学生群体的身心健康则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客观反映,是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因素,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标志。长期进行篮球运动有助于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教育,在实践中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修正自己的认知与行为使自己成为更符合社会需要,更能适应社会的人。参加篮球运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思想作风,有助于培养团结友爱、集体主义和爱国精神,有助于培养机制灵活、沉着果断、谦虚谨慎等意志品质,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进行篮球文化教育,可不断地提高学生进行篮球活动的积极性,传播体育精神,从而在一种高素质的氛围中进行创造性的自我发挥,使自己融入体育精神的世界里,最终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二)促进终身体育的形成与发展
校园篮球文化教育是学校体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学校是学生终身体育理念形成的基础。篮球运动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是他们首选的运动项目之一,通过长期的运动培养了他们的运动兴趣,养成了运动的习惯和参与意识,促进了自主学习与终身坚持体育锻炼意识的养成。校园篮球文化教育能够培养和发展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与学习的自觉性,让学生认识到体育的价值。生活中离不开体育,体育能给他们带来无穷的乐趣,进行校园体育文化教育给学生一种健康的文化氛围,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与能力。
(三)促进社会体育文化的发展
校园篮球文化与社会体育文化二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世界上有许多体育项目、训练方法、竞赛组织及管理手段都是通过学校传播的。另外,如牛津剑桥的划船比赛、哈佛耶鲁的赛艇挑战赛、北大清华的赛艇对抗赛均在迎合社会文化的同时大大超越了教育和体育本身,其影响是社会性的,世界性的。在体育活动中,人们可以通过各种活动学习了解社会,适应社会,使自己成为一个生动的社会角色,随着社会的发展,各行各行业学科之间呈现出纵横交错,互相渗透的趋势,体育已逐渐成为最富有社会意义的事业。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娱乐与健康开始成为当今社会的主题,人们会拿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和资金投入到发展完善自我的体育运动中去,表明体育运动正在为人们树立崇高生活目标,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健康的价值观随着体育的介入发生了改变,坚持运动、增强体质、提高抵抗疾病和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使身体健壮、精神充沛,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与此同时也提高了人们的科学健身意识和健身方法。
四、结束语
体育也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方面,大学生群体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推动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动力,在体育运动和娱乐中进行篮球文化教育,有助于促进学生个体综合素质的完善,促进终身体育的形成和发展,也将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万武.高校校园篮球文化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3).
篇9
1.1韩语教师本身对韩国文化了解欠缺现在很多韩语教师是从高校韩语专业毕业的汉族青年教师,在自身的专业学习过程中对韩国文化的了解就有限,如果没有在韩的生活经验,那么是很难全面透彻地了解韩国文化的。相对于汉族老师,朝鲜族老师由于对本民族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在韩国文化教育方面更有优势。而另一方面,除了传统的民族文化外,韩国更广为人知的则是潮流文化,在这方面,年龄较长的老师虽然教学经验丰富,对传统文化也更为熟知,但对潮流文化则很难把握,与学生之间易形成所谓的代沟。这也是让学生全面了解韩国文化的一个阻滞。
1.2传统语言教学模式的影响语言教学的传统模式是给学生分析单词、分析语法、练习句型、讲解文章等等。这种教学模式在我国延用了很多年,已在我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很难跳出这个圈子接受全新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很少甚至会忘记去穿插一些关于文化方面的介绍,学生不能全面地充分地理解语言知识,也使得教学过程枯燥无味,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1.3韩国文化方面教材的欠缺韩语教育在中国的发展远不及英语和日语等语种来得久远和广泛,师资和教材一直都比较匮乏。虽然近年来韩语教育在国内逐渐热门起来,也出现了一大批韩语教材,但其中多数还是以语言教育为主,文化教育方面的教材还不太丰富,为数不多的也是年代较久,与现代韩国文化出现了脱节的情况。
2韩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2.1提高学生学习韩语的积极性相对于语言,学生其实对外国的文化更为感兴趣,他们对与本民族不同文化的好奇心远远大于其语言,特别是现在的年轻人被韩国音乐、韩国电视剧、韩国偶像深深影响着。利用文化教育来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不但增加了学生文化方面的知识,有助于语言的学习,也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2.2提高学生跨文化交流的能力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脱离了文化,语言就失去了思想性、人文性、知识性和工具性。在跨语言交流中,如果我们不了解语言背后的内涵,很容易造成误解,陷入尴尬的境地或闹笑话。例如,韩国人如果说:“(我又喝海带汤了。)”这时候如果你说:“你今天生日吗?”那显然是误解了对方的意思。在韩国,生日的时候喝海带汤是一种习俗。但是在韩语中,“(喝海带汤)”也可以是“考试不及格”的意思。因此,我们在认识语言的同时,必须全面了解语言背后的内涵,才能真正实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
3如何在韩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教育
3.1提高教师本身的综合素养要想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文化教育的渗透,教师是关键。这就对教师自身素质的全面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语言功底,也要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较高的实际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并且教师在走上讲台后,仍然要不断地学习。因为文化知识是不断发展的,即使语言基础再扎实,也要不断学习,才能与时俱进,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出高水平的学生。
3.2加强韩国文化方面教材的建设,运用各种手段,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首先,丰富韩国文化方面的教材,而且在选材时更应该传统与现代结合,不仅要让学生了解韩国的历史与传统文化,也要顺应时代的潮流,具有时代感,并且不断丰富和更新。其次,打破原来语言教学教材的传统模式,适当穿插文化方面的介绍,增加教材知识的趣味性,也能让学生更容易掌握语言知识。除了依靠教材,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等资源来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毕竟教材内容是非常具有局限性的,教师可以多收集一些真实的韩国生化的素材来让学生观看,通过视觉和听觉等不同感官的接触,来拓宽学生的视野,身临其境地感受韩国文化。
3.3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打破课堂讲授的传统模式语言学习的课堂不一定局限于教室中,我们可以走出教室,增加一些文化方面的小体验。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也在娱乐中增加了韩国文化方面的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4重视外教的作用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实现跨国交流,而很多学生虽然学习了很多韩语知识,但是一遇到韩国人,却无法开口说一句话,甚至连一个简单的招呼都不会打,这就是只学习不交流的结果。因此,外教在学生整个语言学习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不仅是学生的口语得到训练,也能从外教身上接触到很多与韩国相关的文化知识。外教与学生成为朋友,可以一起进行很多生活活动,也可以进入一些韩国人的生活圈,更加直接地了解韩国人的思想观念、生活习惯等,这比任何一种教学方式都要有成效。
4结语
篇10
一、为什么要进行文化教育
1.文化差异是跨文化教育交际的障碍
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各族人民共同生活在“地球村”中。“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世界跨文化教育成为每个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然而,文化差异却横在跨文化交际之中,成为交流的一大障碍。克服这一障碍为整个世界共同面临的难题。一个企业若想让自己的产品畅销国际市场,不仅需要经济和技术手段,而且需要深入了解对象国的文化,使产品在包装设计和实用性等方面均符合对象国民众的心理需求。如在中国,“龙(dragon)”是我们的精神图腾,是吉祥与权力的象征,中国人以作为龙的传人而倍感自豪,然而,西方人对“龙”没有这份特殊的情感,甚至将“龙”理解为一种张牙舞爪的可怕的怪物。如果某一家企业对此不甚了解,将印有“龙”图案的产品推向西方市场,这种产品能否刺激西方人的购买欲?能否给企业创造高效益?
2.文化教育是实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关键点
发展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然而,具备了语言能力,并不意味着具备了交际能力。越来越多的人已达成共识,即交际能力包括五个方面:听、说、读、写四种技能加上社会能力(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的能力)。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比较重视语言的外在形式和语法结构,即培养学生造出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而忽视语言的社会环境,特别是语言的文化差异,致使学生难以知道什么场合该说什么话,从而忽视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在此,语言的文化差异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作为一个重要问题被提了出来。
二、文化教育的内容
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文化差异及其对学生产生的干扰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称呼语
人教社JEFC教材Book 3 Lesson 14“The man upstairs”中,出现了“I an sorry to trouble you,comrade.”的道歉语。“Comrade”是社会主义国家特有的称呼,在英语国家,称呼不知其名的陌生人常用Sir和Madam。如果我们和英语国家的人以Comrade相称,他们将会感到莫名其妙。
在JEFC教材Book 3 Lesson 34 “Uncle Wang’s Factory”中,学生称呼一位工人为“Uncle Wang”,这是中文思维套用英语的现象。汉语中的亲属称谓有泛化使用的倾向,常用于非亲属之间年轻人对长辈称“叔叔”、“阿姨”;对平辈称“大哥”、“大姐”。但在英语中,亲属称谓不广泛地用于社交中。如果我们对母语是英语的长辈称“Uncle Smith”,“Auntie Brown“,对方听了会觉得及不太顺耳。英语文化中只有关系十分密切的情况下才使用此类亲属称谓,且后面不带姓而带名,如“Uncle Tom”。
2.赞美
在英语国家,赞美常用来作为交谈的引子。赞美的内容主要有个人的外貌、外表、新买的东西、个人财物、个人在某一方面的出色的工作等。通常称赞别人的外表时,只称赞她努力(打扮)的结果,而不是她的天生丽质。因此赞美别人发型的很多,赞美别人头发的很少。对别人的赞美,最普通的回答是:“Thank you.”如:A:Your skirt looks nice.B:Thank you.万不可中国式的谦虚:“Where?Where?”另外,像“粗茶淡饭”、“味淡”、“粗议”,等等,西方文化交际中很少出现。
3.隐私
中国人初次见面问及年龄、婚姻、收入等以示关心,而英语国家的人却对此较为反感,认为这些都涉及个人隐私。如JEFC教材Book 1 Lesson 16中有这样的对话:“How old are you,Mrs Read?”,“Ah,it’s a secret!”为什么Mrs Read不肯说出自己的年龄呢?因为英语国家的人都希望自己在对方眼中显得精力充沛、青春永驻、对自己的实际年龄秘而不宣,妇女更是如此。再如中国人表示关心的“你去哪里?”(Where are you going?)和“你在干什么?”(What are you doing?)等,在英语中就会成为刺探别人隐私或审问监视别人的话语而不受欢迎。
4.打招呼
中国人日常打招呼习惯问:“你吃了吗?”(Have you had your dinner?)如果你对英语国家的人这么说,他们会认为你是想请他们吃饭。英语国家的人打招呼通常以天气、健康状况、交通、体育及兴趣爱好为话题。
5.介绍
人教社JEFC教材Book 1 Lesson 14中的“What’s your name?”出现的频率相当高,但对于它在何种情况下使用却鲜有解释。实际上,英语国家的人在谈话时,一般先介绍自己的名字,如:“I am...”对方自然会即刻说出自己的姓名。即使在填写表格、和谈等场合需要问及姓名时,一般只说“Your name,please?”或“May I know your name?”,如果使用“What’s your name?”,他们将有一种被审判的感觉。
6.词汇的文化内涵
英语词汇在长期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对英语词汇文化意义的介绍,以防学生单纯从词汇本身作出主观评价。比如“red”一词,无论是在英语国家还是在中国,红色都往往与庆祝活动或喜庆日子有关。英语里有“red-letter days”(节假日),尤其在中国,红色象征革命和社会主义等积极意义。但英语中的“red”还意味着危险状态或使人生气,如“red flag”(引人生气的事)。当见到商业英语中的“in the red”,别以为是盈利,相反,是表示亏损、负债。“Black tea”,“Black coffee”并非“浓茶”、“黑咖啡”,而是不加任何东西的原汁原味的“茶”或“咖啡”。
三、文化教育的方法
文化教育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度,培养文化意识,使他们能主动地、自觉地融入新的文化环境中。
1.加强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将中西文化在称呼、招呼语、感谢、谦虚、赞扬、表示关心、谈话题材与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自觉自然地渗透到英语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