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范文

时间:2023-03-29 11:47: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华传统文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华传统文化

篇1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有唐诗、宋词、国画、雕刻等。而我最喜欢的是剪纸。

剪纸的用处非常大。有婚庆作品。大红的喜字有的剪成了圆形,有的剪成了心形,还有的剪成了龙凤呈祥、早生贵子等图案。每一幅作品都包含了美好的祝福和期盼。每到春节前夕,商场里就会摆满各种各样的剪纸作品。“福”字外面剪一个圆,象征着团团圆圆,幸福美满。有的外面是一个苹果,象征着平平安安,幸福安康。一朵朵色彩鲜艳的牡丹花层次分明,象征着富贵吉祥。画中有字,字中有画,每一幅作品都精美绝伦。

今年我们美术班老师教给我们了剪纸和刀刻。现在我会刀子刻出许多动物和图案,还会剪花团图案、植物、动物、人物、二方连续、“福”字等许多精美图案。

我爱剪纸,我希望能把剪纸艺术发扬光大。

篇2

文化兴衰 教育有责

教育要面向未来。今天的中国,是由昨天的教育塑造而成;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中国。一个国家,真正的“软实力”是教育。评价教育质量,并不完全依据今日各项评价指标体系与升学率,还有历史。

立德树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将是21世纪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与特色。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21世纪中国教育的顶层设计,具有极其强烈的现实针对性,是对百年不断引进与“克隆”外来教育得与失的历史反思。它为改革当今教育重智轻德等弊端指明了方向,并翻开了建构以中华文化为主体性的中国教育历史新篇章。

立德树人,是要新一代青少年能够认同与热爱中华历史文化,修炼与践行中华美德,在世人面前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如果能够实实在在地立德树人50年,在两代有道德的中国人的基础上,国人皆以修身为本,中国就不会走向“缺德的时代”,重建礼仪之邦,实现中国梦就有了希望。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所当然的文化与教育之选择。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1995年的《教育法》都明确提出学校要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弘扬中华文化,承接中华美德,培育民族精神;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2012年党的十提出了文化兴邦。近日,主席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1]这一系列的要求,都为学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逐步恢复学校教育的中华文主体性,指明了方向,规定了任务。

20年来,各级各类学校,在推动以中华美德教育为中心,以“国学经典”教育为载体,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与途径,开展了生动活泼,扎实有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看着一代读着中华文化经典茁长成长的新人,令人兴奋,他们赶上了中华文化复兴和再次走向世界的时代,30年后他们将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这项教育,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与支持,成为广大家长最满意的一种教育。已有的丰富实践探索,为落实“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奠定了良好基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既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和根本保证,也是学校教育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推动中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责任。学校是弘扬中华文化的辐射源,学校是复兴中华文化的根基,文化兴衰,教育有责。

立德树人 在明明德

要立德,先明德。德,是中华伦理、中华美德。

中华美德,是中华文化的魂,是中华儿女的共同价值观,它使得中国人成为中国人。明德,就是使美德得以显明;明德,不能割断历史;道德,不能依赖进口。

4000年前,有孝感天下的尧舜时代;之后,有800年周代的礼乐新文明;再后,又有管仲提出的礼、义、廉、耻的“四维”道德;孔子的智、仁、勇“三达德”;孟子的“仁、义、礼、智”四德;汉代有仁、义、礼、智、信“五常”;宋代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等等。

五千年形成的中华美德,是中华儿女从自身生活与生存的实践中所创造的伟大文明,是在世世代代中国人血液中流淌的文化基因。

学校德育要有德目,没有相对稳定的德目,就会成为断了线的风筝,随风飘荡;应付、应景、应试的德育,难以培育学生具有稳定的思想道德素质。

确定今天的德目,要承接中华美德,要做到“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1]。

自“八五”到“十一五”,北京市和教育部重点项目“中华美德教育实验研究”,先后在10个省市千余所学校,上百万学生中,进行了近20年的滚动教育实验。

前十年选用的德目是“八德”:

忠—尽己报国的责任,孝—生生不息的爱心,诚—求真务实的品质,信—立身兴业的基点,礼—人际文明的规范,义—人间正道的向导,廉—清白正气的根基,耻—人之为人的底线。

在教育实践中,注意对于每个德目,进行现代转化,使传统美德与现实生活相融通。

从2004年起,后十年的德目,在“八德”基础上,增加了“勤”与“宽”,形成了“十德”:孝、礼、勤、诚、耻、忠、信、义、宽、廉。

按照学生在不同学段道德成长与发展的需求,对“十德”教育的布局做出了设计:

小学阶段,进行孝(爱心)、礼(明礼)、勤(勤奋)、诚(诚实)、耻(知耻)“五德”教育。体现了贴近生活、易懂易行,知行统一,重在行为习惯的养成。

中学阶段,进行忠(责任)、信(信用)、义(奉献)、宽(宽容)、廉(廉洁)“五德”教育。体现了关注社会、理性思考,强调公民意识,重在道德价值认同和道德境界的培养。

经过12年左右的连续教育,每个学生若能在这十种美德上面有所修炼与成长,就为他们成为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合格的中国公民、进而接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了基础。就为整个社会和国家,重建中华民族共同价值和共同信仰,扎下了根基。为中华文化的复兴,乃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铺上了基石。

正如主席指出的:“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充满希望”[1]。

文以载道 以文化人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是中国教育的优良传统,也是有效的教化模式。20年来的教育实验,逐步形成了以经典文化、节日文化、地域文化为架构的中华美德教育模式。

经典文化。经典,主要是儒家经典。本着“因人施教,因教取材”的原则,在经典教育的内容安排上,做了整体设计:小学低年级主要是“童蒙”和《家训》,如《三字经》《弟子规》等。小学高年级至初中,适当增选《论语》《大学》中有关章句。高中阶段,以选讲“四书”为主。

在教育实验过程中,不同地区和学校,都有因地制宜的设计。2003年,北京市朝阳区编辑《论语类编100句》,北京市通州区编辑《论语十德》,以德目为纲,编辑《论语》中的相关章句。2009年由国际儒联组编,商务印书馆出版拼音插图本《儿童论语一百句》,是经过北京地区100余所学校适用两年的基础上形成的,其中插图都是小学生绘画的,表明儿童对《论语》章句的理解和接受的程度。

当然,经典文化教育,不只局限于“文本”,还有语言、文字、诗词、歌赋、音乐、舞蹈、绘画、工艺、茶道、武术等等文化教育内容。这些“文化产品”,有着丰富的文化营养,置身其中,必能加快道德成长。

参与中华美德教育实验的学校,已经把诵读童蒙经典纳入了教育计划,并且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即精选内容,巧用时间,学科渗透,文化校园,师生互动,家长参与,社区介入,多方评价,争取共识。

节日文化。节日,主要是中华传统节日,是进行中华美德教育、化民成俗的重要载体。中国传统年节,都是全民的文化活动,在活动之中,学校往往成为与家长、社区“三维互动”的组织者和辐射源。参与本项研究的地区与学校,将过“中国年”、清明、中华母亲节、端午、孔诞教师节、中秋、重阳,等等节日活动与中华美德教育,有意识地结合起来,设计以节日为“体”,以中华美德为“魂”,全年、全过程的德育模式。节日文化,具有独特魅力,它使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中,不断体悟节日浓郁的文化气息,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最终使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文化精髓和传统美德,在学生的身上得到内化与升华。

地域文化。是学校当地历史人文资源,是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起点。各地参与此项教育试验的学校,注意开发和利用当地的历史人文资源,编写“校本教材”,开展中华美的教育活动,收效显著。仅以北京地区为例:东城区孔庙、国子监“儒家文化”,通州区“运河文化”,房山区周口店“猿人文化”、云居寺“石经文化”,延庆县八达岭“长城文化”,门头沟区潭柘寺、戒台寺、妙峰山的“佛教文化”等等。

以上三种文化,编织成纵横交错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新模式,为建设21世纪中国学校德育提供了参照。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中国的教育来讲,本不应当是一个问题,而今却成了问题,而且成为一项紧迫而重大的历史任务,值得深思、警醒、真正落实。除了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最大的一项任务,是全体教育界同仁要下定决心“恶补国学”。

要让青少年学生从小接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了解中华文化精华,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识的培育,又是中华精神与价值观的教育,需要我们一两代人的坚持不懈。要使得一两代人具备这种价值观,至少需要五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落实这一内核的任务,是向青少年学生传授中国的核心价值观和道德规范体系,进而真正提升他们的人文与思想道德素质,成为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因此,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要把培育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重点,放在未成年人身上,使他们从小就亲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接中华美德、培育民族精神,是中国学校教育一切责任的内核,丧失了这个内核是最不负责任的学校教育,因而不再是中国的学校教育。对于究竟应该进行哪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如何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新体系,如何使其真正进学校、进课堂、进头脑,还需要有一个获得共识并有权威性、全局性的总设计方案。总之一句话,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在山东考察时强调:汇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正能量[N].光明日报,2013-11-29(1).

【王殿卿,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名誉所长,教授】

我社继续实施“校本德育创新基地”建设计划

为进一步丰富来稿机制,优化来稿渠道,推广典型经验,推出优秀人物,建立监测窗口,增强辐射能力,中国德育杂志社拟在全国遴选若干学校建设“校本德育创新基地”。

建设“校本德育创新基地”是中国德育杂志社推动德育创新、促进教师成长、服务学校发展的公益性活动,不收取建设费用。

“校本德育创新基地”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在我社的指导下,研究热难点问题,开发高水平案例,提炼原生态经验,打造有特色模式。

为此,我们拟订了《中国德育杂志社“校本德育创新基地”建设计划》和《中国德育杂志社“校本德育创新基地”建设协议》。有意者可与我社联系,以进一步了解、商谈。

联系人:曾 夏 吴姗姗

邮 箱:

篇3

[关键词]“一带一路”建设;中华文化认同;国际化人才

[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12 ― 0040 ― 02

步入全球化时代,我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在联合众邦建设天下的过程中,国际化人才作为“文化高铁”,推进国家发展政策和基本法律,传达中国声音,传导经贸市场,传播中华文化。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广袤的土地资源,浓厚的文学底蕴,飞速的发展脚步随着“一带一路”的建设而传播出去,需要以国际化人才认同中华传统文化为前提、承认文化差异、应对文化碰撞、在文化融合的过程中保持中华文化的主体意识。

一、中华文化认同能够提升我国国际化人才建设“一带一路”的自信力

“一带一路”属于全球化倡议,意指沿线各国多方面合作发展,涵盖各国各族迥异文化间的鉴赏交流。在建设“一带一路”过程中,惟怀有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意识,各行各业的国际化人才才能够抵制其他文化的渗透,保证在敬畏本民族文化的前提下,尊重其他民族习俗,坚守“”。《礼记》有云“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一带一路”建设中,国际化人才的出发点不在于“修其教”和“齐其政”,却要坚守“不易其俗”和“不易其宜”的原则。

因此,我国培养建设“一带一路”的国际化人才,需要深化其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性和自豪感,在其广泛接触他族文化的过程中,对于本民族的优秀文化是满怀敬意的,是充满信心的,是具备传承意识的。在广东视察工作时说:我们决不可抛弃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恰恰相反,我们要很好继承和弘扬,因为这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丢了这个“根”和“魂”,就没有根基了。调研时曾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们的基因。我们现在一说话就蹦出来的那些东西,都是小时候记下的。语文课应该学古诗文经典,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下去”。 他警示我们: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昂扬,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辩是非。我们不仅要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还要睁眼看世界,了解世界上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以中华文化认同性和自豪感为前提,认同中华文化需要以理解中华传统文化为根本,了解其内容,透视其影响。中华传统文化包罗万象,涵盖哲学、教育、艺术、交流等多方面,影响了亚洲甚至欧洲的思潮。五千年的中华文明,铸就了丰厚的思想宝库,从《周易》的“天行键,君子以自强不息”到柳永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体现了对事业的不懈追求 ,从《周书》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到孟子的“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再到李世民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体现了深厚的民本思想。从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饿死首阳山,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体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从孟子的“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到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体现了做人的尊严和铮铮铁骨;从《诗经》中行路之人慨叹“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了复杂的忧国忧民情怀;从荀子《劝学》,到王国维《人间词话》,体现了刻苦学习、终生学习的理念。这些闪光的思想,都可以成为对国际化人才进行教育的良好教材。

中华传统文化根植于诸子百家,延展于一体两翼,儒道思想、魏晋风骨在秦平、汉联、宋和、元打、明惠、清守天下的过程中,不仅在我国本土发扬光大――使中华大地的芸芸众生在“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物质存在中感受“琴棋书画诗酒花”的精神价值,而且普世辐射――远涉他国,如新加坡的“文化再生”运动等。

“一带一路”纵横众多国家,文化碰撞与融合不可小视。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华文化认同对于传播中华传统文化意义非凡。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和推进过程中,我国培养的国际化人才不仅需要与不同国家的官员、专家等接触,而且需要与建筑师、金融家、机械师等一线工作人员密切接触,是最有可能、最广泛接触不同文化的主体力量。国际化人才的中华文化认同性体现于对于诸子百家思想的礼敬,对于一体两翼教义的尊重,在跨国科技、能源、贸易、机械等方面的日常具体工作中,坚守“天人合一”的祖训,实现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并行;践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格言,遵循创新发展与和谐包容的统一,真正使全球化、国际化形势下危险的“去中国化”失去领地。

二、中华文化认同能够提升我国国际化人才建设“一带一路”的能动力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需要国际化人才不断突破个人知识格局,挑战各方面极限,包括在个人专业领域内的创新,但是此创新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标杆。

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上,曾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两院院士发挥作用。希望广大院士善养浩然之气,发扬我国科技界爱国奉献、淡泊名利的优良传统,以身作则,严格自律,在攻坚克难、崇德向善中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带动科技界乃至全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院院士是国家科学技术思想库,是人才的最高诠释。践行传统的价值观念,源于对传统文化的敬畏和热爱,对传统民俗的尊重和传承,对新科技的应用以及对新领域的探索,充分发挥人才的主观能动力。

“和平、有好、开放、包容”是传统丝绸之路的精神内核,认同中华传统文化,消除他族文化劣势的影响,能够较好地传承思路精神,以“规矩”达成我国发展要义,以“”包容他国特点,以“互联互通”开发沿线资源,以“创新创业”探索未知空间。我们党历来主张要批判地继承自己的文化遗产,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二者不可偏废。在《新民主主x论》中指出: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在同英国记者斯坦因谈话时他说:继承中国过去的思想和接受外来思想,并不意味着无条件地照搬,而必须根据具体条件加以采用,使之适合中国的实际。我们的态度是批判地接受我们自己的历史遗产和外国的思想。中国人必须用自己的头脑进行思考,并决定什么东西能在我们自己的土壤里生长起来。事实上我们不能割断历史凭空去接受一种新思想,只能在了解自己民族历史的基础上才能学懂弄通,才能创新发展。

三、中华文化认同能够助推我国国际化人才建设“一带一路”的学习力

作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助推手,我国培养的国际化人才需要具备高新科技才能以及管理和创新意识,对于政策的研读、对于法律的常识、对于设施的运作、对于人员的管理等方方面面均需要有所要求,因此,科技人才需要学习管理知识具备全球领导力以实现“政策沟通”,具备高端技术开发力以实现“设施联通”,具备经营创新力以实现“贸易畅通”,具备金融竞争力以实现“资金融通”。

曾指出,青年人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 “为学之要贵在勤奋、贵在钻研、贵在有恒”。国际化人才认同中华传统文化,自然会发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学习力,勤奋钻研。先贤哲人的治学态度和精神,需要学习和借鉴。魏文帝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夫文章者,千古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此言非虚。孔子“十五有志于学”,“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著《春秋》,删《诗》《书》,定《礼》《乐》,述《周易》,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圣人”。(语);司马迁从“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中找到了寄托,致力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忍受宫刑之辱,秉笔直书,完成了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最终“藏之名山,传之其人”;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成为“诗圣”;故而著述等身的清代大学问家王夫之才有“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的慨叹。前人对学习方法有很多精辟总结,可以为我们提供借鉴。如:要正确处理学与习的关系。“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是从不知到知,从不会到会的过程,习是不断重复、强化。学,只能了解,习,才能理解。要正确处理学与思的关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要在思考中发现问题,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要正确处理学与用的关系。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学用结合,学以致用,是学习的真正意义之所在。

结语

在建设“一带一路”的过程中,国际化人才游弋于国家投资和世界金融的财富之间,身置于文化碰撞与融合的风口浪尖,坚守在受不同国家的权力掌控之下,需要以“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为价值旗帜,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以中华文化为自己的根基”,“不数典忘祖,不照搬别国模式,不接受外国颐指气使的说教”,充分发挥中华文化的动力。

〔参 考 文 献〕

〔1〕沈骑.“一带一路”倡议下国家外语能力建设的战略转型〔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5,(05):09-13.

〔2〕辛越优.国际化人才联通“一带一路”:角色、需求与策略〔J〕.高等教育管理.2016,(04):79-84.

篇4

中华传统文化应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传统节日(均按农历)有: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清明节前后的寒衣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日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等。

剪纸,又叫刻纸,是一种镂空艺术。是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剪纸的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剪纸在中国农村是历史悠久,并且流传很广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这种民俗艺术的产生和流传与中国农村的节日风俗有着密切关系,逢年过节亦或新婚喜庆,常常会贴"囍"这个字,人们把美丽鲜艳的剪纸贴在雪白的墙上或明亮的玻璃窗上、门上、灯笼上等,节日的气氛便被渲染得非常浓郁喜庆。

(来源:文章屋网 )

篇5

【关键词】高职院校 文化软实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作用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016-01

高校是文化发展的中心站,承接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高校应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到高校文化上来,借以提升高校文化软实力。文章引言部分引出了话题,中间分别从高校文化有必要引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校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高校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路和路径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文章最后写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高校文化,提高校园文化软实力的必然性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还要各方面力量的不断努力。

一、高校文化有必要引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历史就如同一条母亲河诉说着过去、现在和未来,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这里生根发芽,不断茁壮成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有利于提升高校文化软实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本着尊重的态度,用历史发展的眼光看待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受时空限制,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耀眼生辉。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符合高校文化建设要求

高校文化必定是带动高校不断向前发展的文化,是先进生产力表现下的文化。高校又是高校文化的发起者。高校文化是一种先进的文化。高校文化面向的是当下、过去和未来的发展,是大众文化,是一种国家文化,也是一种社会文化。高校文化坚持以科学的理论知识武装学生的思想,引导学生人生方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高校文化中的先进成分还能鼓舞学生的斗志。现代高校需要改变原有的落后文化,大力发展先进的文化,培养学生健康的身心,对学生的不良思想进行有效引导。高校先进文化是在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通过吸收当今先进的文化,形成自身文化的软化力。高校先进文化体现的是具有先进生产力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漫长的五千年文化底蕴,是当今中国先进文化的生命力,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现代人

中国人的精神是一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的表现,这种精神是所有精神的融合体,是一种先进的精神代表。中国人的精神是一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熏陶下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中国人爱好和平,自强不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全体中国人的意识表现,全体中国人内在的向心力和汇聚力,在中国人的精神层面占据重要分量。高校学生不单单是学习者这样单一的角色,还应该是世界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世界,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出发,关心普天下人,视作自己家人,热爱中华民族这个国家,用全球的眼光审视世界,开阔自己胸怀,具备海南百川的度量和未谋远虑的机智。高校学生不仅要有热爱祖国的满腔热情,还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先进的科技知识,理性的人文情怀,强健的体魄,适者生存的现代意识,艰苦奋斗的生存动力。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高校学生素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同源头活水,经久不息,是高校文化软实力的可取资源,也是素质教育的基础性内涵。高校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先进的爱国主义教育,增强了高校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爱国文化是高校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所熟知的一些爱国主义故事如:精忠报国,三过家门而不入等都是所要倡导的爱国主义情怀和为国家献身的无畏精神。中国人一向注重“家天下”的惠民思想价值取向。范仲淹曾有诗云:“先天下之忧而忧”的爱国诗句。在维护国家的革命中,这些爱国主义精神从来就没有中断过。典型的爱国主义素材对高校学生的学习具有很大的借鉴作用。在学校德育工作就要充分体现这些思想和观念,把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至关重要。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今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校园,增强高校文化软实力是可取的。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高校学生的爱国热情空前高涨,更加坚定了爱国的人文主义信念和奋发图强的学习使命感。

二、高校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涉及面广,影响深远。我们可以从不同层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分析和概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精神层面的文化,像我们所熟知的爱国主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些爱国主义得到了代代流传。爱国主义精神渗透着中华民族的家国仇恨,保护的思想。还有中庸思想的双赢,修身完善的道德思想等;从学科和客观物质方面来看,主要包括像哲学、政治经济学、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民商法、文学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范围之广,令人赞叹不已。那么高校学生应该学习哪些方面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的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抽象概括,是理论化的精髓,能够提升高校学生的精神世界,是一种充满活力的溪水。当下,高校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吸收和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民族精神发扬光大做好必要准备。

三、高校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路和途径

对于高校而言,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根本在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当代高校文化软实力建设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建设过程中引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些方面,比如价值取向,方式方法的运用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高校,文化建设过程中的思想路线: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在高校的实际教学过程中,采用传统的课本教材同流动的信息相结合的方式,不同学科之间交叉渗透,通过建立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进行熏陶,特别形式的主题活动将高校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拉上了一个较高的层次,面向社会取向,开展实践活动,让高校学生充分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思想情感得到质的升华,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学习水平。在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整体,是教学的根本。学生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人,顺应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学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的主人,高校在这方面要本着民主思想,以探讨交流为出发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想在新时期下不断发展,高校学生需要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高校老师要尽到教学的责任,国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调控措施不断完善。如果高校学生能够认认真真的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校老师能够诲人不倦的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授给学生,同时不断吸收先进的其它优秀文化,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定会让所有中华儿女扬眉吐气,为人类文明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刘莲香,王正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0,31(1):122-126.

[2]刘晓丽.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提升文化软实力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2:120-121.

[3]王丽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加强高职院校师德教育的作用[J].江苏教育研究,2015:185-186.

[4]孙金华,徐玉明.传统文化是孕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沃土[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01期.

篇6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

一、认真钻研教材,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经过精心选择的,教材的选文无不语言优美,意境悠远,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内涵。选编的课文有体现关爱他人的,诚实守信礼义道德的等等。这些选文无不洋溢着自然美、人性美,无不充满着浓浓的亲情、友情……当我们走近语文,捧起一部部经典著作,也就走进了中国文化。所以教师要在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着眼于教材对话与传统文化对话。如在教授小学课文《孔子拜师》一文时,要把挖掘教材所蕴涵的礼仪文化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让学生广泛搜集古人在拜师过程中的一些传统礼仪、称谓及古人尊师爱师的名言警句等。并在此基础上引申类似的有趣故事,如“程门立雪”“三顾茅庐”等让学生课后阅读。教师要在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把故事所包含儒家思想中的仁义道德加以传达,让学生感受现在学校所要求的文明习惯的养成其实就在传承中国几千年的文明礼仪。

二、引领学生感受丰富的文化内涵

语言是民族文化的象征。汉语文化形象丰赡、意义深远、气韵生动,这就是语文教学中所要寻觅的文化。因此,语文课堂应倡导师生一起去探寻、体验和理解蕴涵在教材文本中的真善美,培育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如汉字本身就镌刻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烙印:一撇一捺相互支撑站立起来才能成为“人”;“人”“言”要讲“信”。细究每个汉字,都能发现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生命智慧。所以,小学必须加强识字和写字的教学。要让学生领悟掌握汉字的基本规律和书写规范习惯。让学生感受汉字文化的同时,多介绍古人习字书法的感人故事。教育学生学写字就是学做人,习字的过程就是培养自己形成一丝不苟、持之以恒良好习惯的过程。中华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内核,注重道德修养和人格完善,蕴涵着丰富的思想观念。教材中许多文章都描写民族英雄敢于并且主动担负社会责任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岳阳楼记》);在帝国主义的阻挠面前詹天佑“毅然接受任务”(《詹天佑》);在强大的敌人面前舍身捍卫祖国和民族尊严的晏子(《晏子使楚》)……语文教师要努力使自己站在文化的平台上,理性地审视语文教学,引领学习语言的同时让学生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感受传统美德,探寻民族精神,进而提升品位,历练人格。

三、努力营造传统文化教育的氛围

中华传统文化既具有物化的客观形式,又具有主体形式的存在和延续。例如:诗、词、曲、赋、国画、书法、对联等。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不能只有知识的梳理,还要有习惯的养成、技能的落实和文化的积累。例如:在执教《北京的春节》和《元日》时,教师除了传授语言文字知识外,还应该认真分析探究文本中的传统文化内涵,了解各地春节、元旦中的风情习俗,了解认识春联、书法等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可以让学生们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了从“桃符”到“春联”的演变,查找关于“屠苏”的知识。在平时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结合教材中的内容,通过查资料,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或以综合性语文活动的形式让学生感受了解中华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的来源及各地节日的风情习俗;让学生感受诸如戏曲、武术、国画等国学精粹的博大精深。学生长时间徜徉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海洋中,并注重积极尝试和点滴积累,定能受到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

篇7

两千多年前,孟子就曾说:“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皆所以明人伦也。”《大学》也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可见,中华传统教育就在于传授道德伦理,在于培养人的“德”与“善”。《学记》说:“ 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小成也好,大成也罢,“成”的内容及其评判标准完全是德育性的。德育一旦成为教育的灵魂,智育、体育和美育等内容便自然以德育为中心了。

为什么一小部分国人习惯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随手乱扔垃圾,不讲秩序,不守规范?我个人浅显地认为,是这些人不习圣贤之道,不遵圣贤之训,不守规矩,不遵规则。《大学》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可见,古人是非常重视修身的,没有修身,就没有齐家;没有齐家,就没有治国,更谈不上平天下。

同志在山东考察工作时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所以,我认为,学校的“立德树人”工程应把中华传统经典文化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形式,并把修己以敬、修身养性、克己复礼摆在“德”的首位。在此基础上,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核心,以规范学生日常行为为基础,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扎实有效地开展德育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综合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的师德师风就是无形的榜样。像湖南省双峰县梓门桥镇中心学校每周周前会上都安排了十分钟的教师传统文化学习时间。我们有序学习了《大学》《中庸》等古文化书籍,并组织观看《百家讲坛・中华孝道》等视频,给了所有老师心灵的洗礼、灵魂的净化。我们更要求学校领导、老师把传统文化精髓贯彻到工作、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要求教师不断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充分理解学校校训“感恩、责任、拼搏、梦想”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努力完成教育工作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这样的传统文化学习和熏陶中,老师们都有一颗感恩之心、仁慈之心、关爱之心。

对于学生,要通过学习经典、诵读经典、感悟经典来践行经典中孕育的德育内容,用传统的、积极向上的文化来引导他们,提升他们的道德文化修养。每天诵读经典,体会经典原味。每节课课前五分钟,以班为单位,全体学生肃立,齐声诵读经典,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学校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创建特色班级文化。每间教室布置时都有经典文化宣传栏,每层教室走廊都有《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经典名篇,操场、过道修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历代儒家经典及大师介绍等文化长廊。学校中处处都可看到经典内容宣传,让全校师生一进校门就能感受到浓浓的文化氛围。课间播放并齐诵学校自制的《三字经》朗读磁带,让学生时时处处沐浴其中,得到熏陶、感染、浸润,让校园处处弥漫着浓郁的书香气。每周利用升旗仪式进行道德演讲,或分享优秀道德小故事,或诵读对学生有启迪教育作用的文章,或结合校园、学生实际剖析,让学生“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经常浸润体味经典精髓,并付诸实践。每月开设修德讲堂,举行专题讲座,召开主题班会,开展系列德育主题活动,让学生将经典中所蕴含的中华传统美德内化到自己的日常行为中,既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也提升自身的道德文化修养,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为自己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篇8

我们坚持把培养学生具有“孝、礼、勤、诚、耻、忠、信、义、宽、廉”为主要内容的中华美德作为我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实践也进一步证明,这“十德”既符合少年儿童全面发展要德才兼备的正确需求,又涵盖了中小学生成长过程中应该具备的良好行为习惯,同时,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国梦主题教育更是一脉相承。

为了使中华美德教育目标更加明确具体,既能符合学生发展实际,也能促进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长效进行,我们研究制定了《中华传统美德层次性教育要求》(以下简称《要求》)。《要求》以“忠、孝、礼”三个德目为重点,设计了18个行为点,又分低、中、高三个年级层次提出了54条可操作性强的具体行为要求。在贯彻落实《要求》的基础上,于2012年,结合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及“北京精神”的贯彻落实工作,制定下发了《通州区小学生中华美德行动规范》,使我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目标更加具体可行。

挖掘文化资源,确立“三化”载体

经典文化,浸润人生。让学生从小接受儒家经典的熏陶与浸润,让他们在逐步成长的过程中记忆、理解、感悟儒家经典文化,这是我区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首先,我们明确了不同年级段学生儒家经典诵读的主要内容;其次,通过多种形式,将诵读活动落到实处:一是开发经典诵读校本课程;二是积极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诵读活动;三是建设以经典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校园环境;四是开展经典实践活动,做到经典之声,萦绕于耳,经典之文,诵读于口,经典之魂,深藏于心。

节日文化,内化升华。中国传统节日充分展示了我国传统的节庆文化,具有丰富的文化和道德内涵。多年来,区教委坚持在学生中开展以“弘扬传统节日文化――过中国节”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活动。我们以春节、元宵节、中华母亲节等节日为载体,针对低、中、高三个学段,分别从文化和行为两个层面提出了过中国节的行动要求,制定了《通州区“传承中华美德――过中国节”主题活动方案》,同时编辑出版了《弘扬中华文化――过中国节教师参考用书》、《通州区小学生传统节日行动手册》,为广大教师、学生开展节日文化教育活动提供了系统的依据。

运河文化,植根心灵。大运河在2500多年的形成、发展过程中积淀了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和精神财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具体阐释。通州是京杭大运河的源头,我们结合通州区特有的地域优势,依托社会大课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等载体,在中小学生中开展了“挖掘运河文化资源、传承运河文化精神”主题教育活动,使全体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运河文化的魅力、领悟运河文化的内涵。目前,我们已经向全区中小学推广了适合中、小学生学习的《运河文化教育读本》,各学校也开发了内容丰富的校本课程,让运河文化在学生幼小的心灵扎根发芽。

创新工作机制,提升育人效能

在多年的实践中,我们不断创新工作机制:项目研究机制,实现中华传统文化教育途径的多元化;实践活动机制,实现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对象的主体化;多方合作机制,实现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立体化;交流与研讨机制,实现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特色化;师资培训机制,实现德育队伍的专业化。这些有效的运行机制保障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顺利开展。

展示教育成果,彰显区域特色

为展示各校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成果,总结我区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经验,我们坚持开展多种形式的“走进学校――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现场交流活动”,并成功举办两届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节,出版《通州区中小学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成果系列从书》《学校实施中华传统文化方案集锦》《传承中华美德――过中国节主题班会方案集锦》等教育成果;开展了“通州区中小学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节开幕式暨校本课程与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汇报展示”和走进学校现场观摩活动、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论坛等活动。

篇9

曾几何时,中华传统文化引领世界潮流,在世界文化大舞台上独占鳌头。但是,大到清政府的闭关锁国,固步自封,阻碍文化创新;小到王道士从敦煌石窟中把一车车的文物拱手相送。这些历史的案例无一不显出在璀璨夺目的文化之后,是文化的疲倦感和无力感。在当今的世界潮流中,创新处于首位,在这么一个各国文化大杂糅的世界上,中华传统文化只有进行创新型转变和创造性发展才能使我们从文化大国迈向文化强国。

当代世界,科技和创新引领发展,文化亦是如此,我们需要将中华传统文化与科技创新相联系。数字敦煌是一个很早便开展并一直在进行的项目,该项目包括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交互现实三个部分,运用科技手段使敦煌瑰宝数字化,来满足人们的游览、研究等需求。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对敦煌有了更深的印象。这便很好地将传统文化与科技创新联系起来,来更好地宣传敦煌文化。由此可见,将传统文化创新性地与科技创新相融合在当今社会更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我国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当今世界各国之间交往和联系必不可少,而这种交往亦是文化交流所相适应的。我国重振丝绸之路,使这一古老的文化交流方式得以沿用,并在当今时代背景下进行创新,不仅传播了丝绸、茶叶等古老文化,也使我国的礼仪、文学等传遍世界。“一带一路”建设,不仅加强了我国与沿线各国的交流,也使我国的传统文化通过一种创新性的传播方式更为世人熟知。与此同时,孔子学院也伴随着我们同其他国家的交往在全世界开花结果,使得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以新的方式来展现在世界上。可见,传统文化通过国与国之间交往可以得到更好地传播。

篇10

【关 键 词】 德育资源;经典诵读;传统艺术;蒙学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脊梁,它所蕴涵的价值观念是中华民族智慧和文明的集中体现,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灵魂,是小学德育教育宝贵的精神资源,对学生精神品格的培养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如何将传统文化和德育更好融合,将其发扬光大,是我们德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这两年来,我校致力于《在君子文化下德育活动策略的研究》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以经典诵读涵养学生道德底蕴

中国传统文学渗透着古人崇高的审美理想和新颖的审美情趣,它承载历史、传承文明,蕴涵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我校在专家的指导下,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对传统文化经典进行系列整合,以校本课程的方式,挖掘传统经典中的德育价值,把经典诵读与德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对继承和弘扬传统美德,培育爱国主义精神,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挖掘经典佳作中的德育价值

中华民族的爱国爱民、刻苦耐劳、诚实守信、勤劳节俭、谦虚礼貌、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在当今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这些文化传统在经典中随处可见,学生读千古美文,可以直探人性本源,吸取古人的智慧,站在圣人的肩膀上放开眼界,开阔胸襟,启迪自己的理性,做一个有涵养、有见识、敬父母、重师长、奉公怜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的人。

经典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德行;“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君子以厚德载物”的雅量;“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风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意志;“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襟;“高山流水”的友谊;“见贤思齐”的人生哲理都为学生指引了方向。学生读经典,口诵心记,不知不觉中就会变成自己内在能力,德育的潜移默化功能自然而成。

(二)激发学生对传统经典的诵读兴趣

我校开设了经典诵读课,将经典吟诵引入课堂,让孩子们走进了中华经典诗文,走进了体现具有自我个性的阅读世界,沟通体验,用民族精神与美德感染自己。现在每天早上,当你走进教室的时候,学生们不再像从前那样说话聊天,不再是坐等老师来督促,因为他们知道“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同学们都会主动诵读。而这种自觉的读书习惯,使他们乐于读书,习惯念书,这一习惯将让他们终生受益。在传统文化的熏染下,学生文化基础扎实,举止端庄优雅,言行文明礼貌,学风校风良好。

二、以传统艺术升华学生气质

艺术活动能净化人的心灵、对人的全身心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促进和补足作用,是灵魂的教育。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曾说:“如果没有绘画、雕塑、音乐、诗歌及自然所引起的情感,人生就会失去一半乐趣。”我校用社团的形式将桂剧、五子棋、十字绣等传统艺术融入到学校课堂教学中,以艺育德,以德促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以艺育德,加速德育内化过程

2012年底,桂林市群众艺术馆与我们拉手,把我校定为他们的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培训基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外来务工子女文化艺术培训基地,并向我校提供各艺术门类的专家和经验丰富的专业艺术培训、辅导老师,为我校建立农村未成年人文化艺术培训中心提供了优质的技术资源。抓住这个契机,我校提前谋划、布置,在课程里增设了校本课程――乡村学校少年宫社团活动,周三、周五下午3、4节由桂林市群众艺术馆的专业教师来授课,开展桂剧、合唱、舞蹈三个社团活动;周三下午的3、4节,由本校老师开展播音、绘画、乒乓球、手工、五子棋等13个社团活动。由于组织严密、措施得力,开学第一周我校就就点面结合、正常有序开展了社团活动,并通过课表扎实、常态地推进社团活动,建立起农村未成年人文化艺术培训网络,使学生在愉悦的艺术气氛中净化心灵,培养起蓬勃向上、勇于实现自我价值的自强精神。

(二)以德促学,发展学生兴趣特长

学校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如以君子文化为大纲要的兰花节、翠竹节、节、梅花节的系列活动、校园艺术节、庆“六一”文艺演出、庆“元旦”文艺演出以及鼓励学生参加校外演出和各级各类比赛等,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充分展示了学生良好的音乐素质和较强的创造能力。学生在浸染高品位的精神氛围中,自信得到树立,情操得到陶冶,心田受到滋润,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三、以蒙学经典培养学生行为习惯

学校在学生中积极开展养成教育,根据学生特点和实际,把《弟子规》和制定出的《大河中心校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三字歌》,作为校本教材引入课堂,使之成为学生行为检查的标准。

(一)学习行为手册,端正思想态度

学校要求班主任利用晨读时间给同学们讲解《弟子规》句子大意,从实际生活入手,联系书中内容,让孩子知道应该怎样做才是受欢迎的人。每星期布置5条背诵内容,并采取各种手段激励学生自觉完成,一个学期下来,学生们对《弟子规》的内容都能熟记于心。

(二)对照常规三字歌,纠正行为习惯

“学贵力行”,学一句就做一句,实践一句。师生们经常把《弟子规》的内容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对照:“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在熟背《弟子规》的基础上,每个班形成了自己的践行特色,老师会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确立班级《弟子规》的践行点,并写在黑板的右上方,由教师指导学生把每天的践行点当成一项作业来完成,帮助学生改变不良习惯,鼓励学生一月养成一个好习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不仅会给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定基础,还能够把幸福带给他们的家庭。

通过活动的长期开展,学生行为规范,学习习惯基本形成,好人好事层出不穷:89班班委会自发为本班的患病同学捐款,并给其写一封信鼓励他与病魔作斗争;全校师生每年都看望、慰问附近乡村的五保户,并为其捐款;学校学生经常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如“为漓江洗脸”、清扫村道等。

通过开展“君子文化“特色建设,我们这所乡村学校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校先后获得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集体、自治区和谐学校、自治区优秀卫生学校、自治区留守(流动)儿童示范校、桂林市义务教育学校常规管理达标评估先进学校、桂林市绿色学校、桂林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桂林市文明学校、等荣誉称号;教学质量名列叠彩区前列,老师有4人次在国家级比赛中获奖,14人次在自治区级比赛中获奖,5人次在市级比赛中获奖;学生有11人次在国家级比赛中获奖,有31人次在自治区级比赛中获奖,有30人次在市级比赛中获奖

作为德育工作者,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作用。加强对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从而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去构建学生的品德美,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去培养学生的才能美,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去铸造学生的行为美。

【参考文献】

[1] 陈守聪,王珍喜.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与现代德育构建[M].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