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范文
时间:2023-03-25 08:36: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档案文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档案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档案是一种文化财富。文化这种社会现象不是零碎的、转瞬即逝的画面,而是一种社会沉积、一种深厚的符号积累。什么是符号?符号是人类文明的记录手段。如果从人类传播活动的角度考察,符号“是传播过程中为传达讯息而用以指代某种意义的中介。”因此,声音、手势、文字、图象、数码等都是符号。档案是由传达制文者讯息意图的文件转化而来,档案文件的内容无不是以符号的形式依附于甲骨、金石、竹木、绵帛、纸张、胶片、磁性介质材料上,且它的内容十分广泛,能全方位地反映以往的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由此可见,档案不仅忠实地记录并再现了人类文明的全貌和过程,而且它还具有了延续人类历史、人类文化科学技术的作用。所以说,档案是一种宝贵的文化财富,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第二,档案是文化的积淀。由于人类文化的不断创造和积累,文化才日趋丰富多样。文化积淀的时间越久,也就越深厚。没有文化的积淀,也就没有文化的进步。档案是人类积淀文化的一种有效手段,是人类文化的贮存器。如果没有档案,也就失去了连续地、全面地直接记录和积累文化的原载体。因此,档案作为文化的积淀,又是衡量文明的标准.现代国家把档案保存的多少,档案馆事业的发展作为衡量这个国家文明的发展的尺度,不是没有道理的。
第三,档案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文化传播是指—种文化传递扩散的迁移继传现象。众所周知,文化的积淀必须通过人们世世代代的传播而继续—下去,没有传播会造成文化的“死亡”。文化传播的媒介很多,如报纸、杂志、电视、广播、图书等。档案也是文化传播的一种重要媒介。因此,档案不仅具有贮存人类文化的功能,又有传播文化的功能。从古代史官专门守藏档案,他们的知识子孙相传,到打破“学在官府”制度,而将档案中积累的文化知识在民间传播,以至在现代文化科学技术发展中对档案的广泛利用,无不证明了这一点。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档案作为文化传播的媒介,在传播过程中还会促使文化增值。
第四,档案反映了文化的变迁。文化变迁是指社会文化特质和文化模式发生转变特别是结构性转变的过程。比如,我国历史上的“五四”运动,提倡新文化,提倡民主和科学,对传统的旧封建文化摧枯拉朽,导致了中国近代社会的一次较大的文化变迁。我国历史档案内容丰富,种类繁多,一脉相承,为我们研究文化变迁及变迁的规模提供了可能。文化变迁规律的认识对于指导我们现代文化建设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正确认识档案文化内涵的重要意义
正确认识档案的文化内涵,树立正确的档案文化观,对于我们重新认识和研究档案、档案工作和档案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有助于我们从理性的高度把握档案、档案工作和档案事业的文化属性。从国际档案界来说,自1945年后,档案界对自己的职能包括行政职能和文化职能两方面进行了认真的重新评价,称之为档案界的革命。这样,档案机构在传播自身的档案馆藏方面成为主动的文化单位。我国《档案法》第八条规定,“中央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各类档案馆,是集中管理档案的文化事业机构”,这就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了档案馆的文化属性。因此,从文化的高度重新认识档案、档案工作和档案事业的性质就显得十分重要。我们应当认识到,从文化角度出发,一个国家的档案是研究社会政治、经济、历史和发展的最重要的信息资源,一个国家的灵魂和宗旨就埋藏在她的档案中。作为文化传统的重大领域,档案是国家不可缺少的喉舌。没有它,社会的进步和文明将停滞不前,因而每个国家都需要档案馆作为记忆的仓库,存贮、保护和传播以往的经验和知识。
篇2
档案文化价值的形成理念是,为了完成档案的文化职能,表现出档案事业系统当中,各个构成要素的工作形式和有关要素在特定环境中的运行原理。第一,内部矛盾属于事物变化的重要矛盾,在档案所表现的表面文化不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要时,应该推动档案文化价值方面的开发。受到文化观念的影响,使得人脑在认识与感受客观事物的时候,进行一种非常高级的理性思维活动。所以,应该进一步开发并且全面的挖掘档案的文化价值,进而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要。第二,就外部环境而言,要想完成档案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就应该全面利用档案的优点,在文化竞争当中获得优势。档案文化价值不可以局限在档案文化的价值开发,而是要把档案的文化价值融入到社会文化当中。例如,资料、文物以及互联网信息环境中产生的电子文件和网页。因为档案的文化性间接影响了档案文化价值的开发和利用,所以,竞争观念也是档案文化价值在进行开发和利用时非常重要的价值观。
二、档案文化及其分类
笔者认为如果要对档案的文化价值实行分析,必然会涉及到文化、档案文化的相关概念,它是我们对档案文化价值准确认知的基础和前提。文化的概念和范围很广,因此当前学界对档案文化这一定义有多种解释。本人认为,档案文化这一概念主要从两个角度出发定义:广义的和侠义的。从广义的角度理解:档案是文化形态的一种产物,遵循文化产物的所有特征和商品的总和就是档案文化。档案文化有多层含义,它不但涵盖档案的实体文化,还涵盖档案的事业文化。档案属于文化范围,文化涵盖档案所实施的所有的服务工作、管理工作以及档案库基础设施等。比如:档案浏览文化、档案建筑文化、档案管理文化以及档案传播文化等等。另外,以档案、档案服务以及管理工作为中心的档案事业,也隶属于文化事业的范畴。由此我们可知,广义的档案文化从阔度上来说,特别广,不仅涵盖档案的实体文化,还涵盖档案的管理文化、档案学文化以及商品文化等。侠义上的档案文化专指的是档案的实体文化。从档案部门的文化建设和完成档案文化价值方面来说,本文所指的档案文化是侠义上的档案文化。
假如想要准确的认识档案文化价值,那么就一定要对档案文化做出合理的分类,进而掌握各种类型的档案文化价值。而要想对档案文化进行分类,就应该先考察文化的分类。相关学者对于文化的分类进行了很多的探索。英国学者马林诺斯基按照文化的职能,将复杂的文化现象分成四个部分。即社会组织、物质设备、语言组织以及精神文化。而美国学者奥格本则从文化的职能和产生方面着手,先把文化现象分成两方面,即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然后,将非物质文化分成三方面,即艺术方面的精神文化、宗教以及规范人类行为的制度类调适文化。
另外,按照文化职能调适过程中的差异,可以把文化分成文化行为和文化事物;也可以按照人民群众的参加情况把文化分成特殊文化和一般文化。例如,农民的文化和老年文化。
三、档案文化价值的实现
(一)提升社会档案文化观念,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与氛围
最近几年当中,社会比较重视企业文化、社区文化以及校园文化的发展,而忽视了档案文化的发展。其原因在于,社会档案文化观念不强。档案文化观念薄弱,会在心理方面影响到人们对档案文化发展、档案工作、档案事业以及档案部门的重视程度。所以,应该运用科学的方法提升对档案文化的宣传、例如,把档案文化的宣传与档案展览相结合,把档案文化宣传和档案法制宣传相融合,从而增强人民群众的档案文化观念。同时,也能够营造有助于完成档案文化价值的社会氛围和社会环境。进而弘扬档案文化、推动档案文化的发展。
(二)优化馆藏档案资源配置,提升档案文化资源建设
最近几年,档案馆收藏的档案资源在来源方面非常单一。并且,档案资源信息的覆盖范围和辐射量都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使得其和人民群众的生活距离渐行渐远。由此可见,档案馆应该凭借增加征集工作,来提高档案资源的深度以及广度。使得档案馆与人民群众的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接轨。档案馆还应该面向全社会进行开发,设置简单的流程,进而便于人民群众对档案文化资源的运用。
(三)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积极创新档案文化
档案文化属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构成要素,或者将档案文化看作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源头之一,其蕴含着非常丰富的传统文化。假如没有档案,那么也就失去了直接记录以及积累文化的原载体。由此可见,档案文化具备保存、继承传统文化的职能。只是,正如部分学者所言,档案不仅可以被动的记录和反映历史,而且还可以直接参与人类的社会实践。并且,为实践活动提供基础、条件、知识信息以及精神动力。档案文化不但是保存传统的文化和继承传统的优秀文化,而且还可以直接参与社会创新实践,进而发展先进文化。重视档案文化的继承性,不代表传统档案文化的直接延续,而是对传统档案文化的批判继承与超越。
篇3
从本质上讲,档案文化兼具了档案、文化的双重属性,具备了以下的诸种特征:1.档案文化是历史文化这是档案文化最重要的特征。档案文化作为人类文明成果的组成部分,包含了档案信息及文化产品的集合。一方面,档案文化包含对已存在的客观事实的记录,汇集了社会历史的诸多信息,并为历史研究提供史志资料,具有极强的历史研究价值。另一方面,档案文化中包含的文化产品———书籍、专题片、展览等,都是以档案记载的基本素材和线索为基础的历史题材的研究成果,属于对档案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再造和再创作。同时历史研究题材的研究成果总结的规律、知识是与档案记载的历史密不可分的。故而,档案文化是历史文化。2.档案文化涵盖丰富的信息资源档案文化涵盖了丰富的信息资源。档案是对已存在的客观事实其时其地的记录,汇集了社会的诸多资料,是一种历史文化资源,具有资源的可开发性。这里的可开发性是指,档案在为历史研究提供价值的同时,仍可作为一种信息资源为文化传承提供史料,进而开发有关的文化制品,促进文化的繁荣发展。3.档案文化是不可替代的资源档案本质的原始记录性、备以查考性以及档案的一般属性:基础性、原始性、真实性、教育性,决定了档案文化是不可替代的资源,因为在这些意义衍生下档案文化具有更为深刻的权威性。
二、新时期下档案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社会的发展推动了科技的发展,进入新时期以来,人类生活的诸多领域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革:资源的整合,信息狂潮的席卷,新媒介推广与应用等等,这些在为人们生活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对传统的档案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1.增强档案文化意识,加大档案文化宣传力度
档案从早期的“有典有册”、甲骨、青铜器,到《资治通鉴》、儒家学说,再到现代数字化档案,被誉为“人类历史记忆”的档案发挥着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的巨大功能,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文化资源。正确认识档案文化有着莫出其右的重要作用,这也是有序开展档案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伴随着新时期文化建设,档案部门要自觉把档案工作立足于一个全新的战略高度,档案工作者要不断发现、挖掘有益的文化素材,时刻保持敏锐的文化触角,自觉置身于“保存人类历史记忆”———档案文化建设保护的大背景,去搜聚、发现、挖掘、保护、开发和利用档案。同时,要加大档案文化的宣传力度,充分把握宣传时机、宣传场合,利用重大节日适时宣传,并将有关资料归档整理,妥善保存,真正做到“原始记录,备以查考”。在宣传对象上应更为广泛,不应局限于某部分小众。在宣传方式、方法上,切忌单调,务必使档案宣传教育的手段多样化。充分发挥档案的功能,广泛开展档案进社区、学校、家庭等贴近群众,深入民心,提高公众精神文化生活水平,促进文化建设的活动。
2.丰富档案文化功能,开发档案文化产品,优化档案资源存档种类
进入信息时代以来,信息狂潮铺天盖地席卷而来,同时,伴随新媒体的推广与使用,公众对于资源的获取已不再局限于传统大众媒介,网络的大面积使用以及移动终端的开发、利用,导致现今的档案资源难以满足公众多层次、全方位、多角度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科学、统一的标准规范下加大对档案的甄选,同时加强档案文化建设队伍的培养,科学合理地利用档案资源,实现档案资源的共建共享。通过举办展览,拍摄数字、影视作品等形式,为公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档案工作要从实际出发,围绕革新、优化馆藏档案结构,丰富存储资源的工作大方向,坚持“整合资源、丰富馆藏、完善结构、体现特色”的原则,不断拓宽工作思路,研究、探索改善档案建设工作的新规律,为科学决策、文化建设提供重要依据。
3.加快档案数字化建设
在我国2002年出台的《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中,指出要加快传统档案资源向数字化、标准化、网络化的迈进。这是档案工作的一场革命。实施档案的数字化管理,有利于推动人类文化成果不断涌现,有助于信息资源储存、融会,更加清晰还原历史面貌。档案工作应把档案资源信息化和数字档案馆建设摆上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加大对档案数字化建设的投入,推进档案数字化建设,充分发挥数字化在档案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4.整合档案资源,构建档案文化联合体
篇4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文化与文明史。这种悠久文化不仅让国人沾沾自喜,也对世界上其他国家产生了深厚的影响。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吸引了各国的学者、游客前来探秘,凡是到来者,都为这文化强大的吸引力和神秘性所深深陶醉。于是,国人的自我陶醉和外来访客的赞叹都使得中国人的自信心高涨,逐渐地就演变成了一种狂妄自大的心理观念,认为,中国永远是世界的中心,我国的文化才是真理所在,因此而逐渐减少了与别国的交流,把自己国家的大门紧紧地封住。在这样漫长的封建社会当中,中国的档案文化无法跨越国门,缺少了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交流,导致了文化交流上的缺失,甚至对外来文化的冲击也是强烈的排斥,只能在这种封闭的文化圈子里孤芳自赏。此时,外国的档案事业正如火如荼地发展着,最早进行档案改革的是法国,著名的“穑月七日”法令的颁布标志着世界上现代档案管理的开始,特别是其中的开放原则宣言将世界的档案事业推上了新的进程。而此时的中国,依然是以封建统治者为首脑大兴着文字狱,依然认为自己还是世界的中心,殊不知国门之外的档案界已经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封建的社会制度对我国传统档案文化的影响
众所周知,社会物质决定社会意识。文化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的是综合的社会意识形态。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它更多体现的是阶级关系与政治状况。我国的传统档案文化丰富发展于封建社会的背景之中,档案文化必然会被打上封建制度的烙印。1.文化上的高度集中统一为传统档案文化保持完整性与连续性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在高度集中统一的文化氛围下,无论是在奴隶制社会还是在封建社会,档案的集中统一保管都是由统治者控制,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权机构中都设有档案机构和人员,其规模与范围都与政权的规模与范围保持一致。这种高度的统一性就为档案文化的完整性提供了一定的政治基础,也推动了封建专制文化的发展。史载,我国在先秦时期就已经有了比较专门化的档案保管机构。在西周的时候,最具代表性的档案保管机构———天府,它是周王朝永久保存档案的基地。而在两汉时期,石渠阁、东观、兰台则是重要的档案保管机构。它保存了先秦的文化遗产,巩固了专制的中央集权主义制度。在隋唐时期,我国封建社会的发展达到了顶峰,相对应地,封建文化的统一性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随之而形成了一系列的法律、规章制度等来集中保管档案。历朝历代保管档案的做法其实就是我国传统档案文化的一部分,且这些档案保管机构的建立和发展也同样促进了传统文化的发展。2.统治者的封建意识和占有制度加剧了档案的封闭性。封建制的国家实行专制统治、皇权至上,因此,在那个时候,档案的所有权是归统治者所有的,虽然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权机构都设置了档案保管机构,但是最终大权还是掌握在统治者的手里,从另一个层面上说,也维护了档案文化的稳定性。但是,封建社会时期的档案是以皇权的统治为中心而形成的,当时的档案反映的都是帝王的活动,只有帝王的祖训、典籍等记录才能成为档案而被保存,久而久之就变成了统治者的私人档案,藏在特别建筑的宗庙或者是密室中,派专人看守。统治者的这种专制的占有制度限制了广大人民的文化发展,同时也限制了档案文化的发展,他只是将档案作为一种专制统治的工具,利用帝王的特权来保障了自己的统治制度。这个时候的档案文化就明显地具有了单一性、封闭性的特点,使得档案保管机构收集的档案只是与皇权有关的档案,造成了档案种类的缺失,而广大百姓的历史活动记录也就成为了一个谜,不得而知。
封建的小农经济对我国传统档案文化的影响
篇5
关键词:高校;档案文化;构建
党的十提出了大力加强“文化建设”,为深入贯彻十会议精神,我国掀起了一股文化建设的热潮。在我国当前高校发展过程中,随着高校的进一步扩招,高校规模不断扩大,学生不断增多,高校档案工作任务势必更加繁重,高校档案工作者除了要加强档案的管理和编研以外,还应积极思考如何在档案建设中构建高校档案文化,以档案为载体,充分展示高校的人文、科技、办学理念、办学行色,传承校园文化等。因此,高校档案文化建设是当前高校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高校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
1 高校档案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在我国现代高校中,高校档案文化是与档案有关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综合,是一种具有档案特质的文化,在高校中,档案文化反映了学校的建校历史、发展历史、学生动态、教师资源、教学、科研等重要信息,它具有真实权威性,在我国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竞争愈演愈烈,做好我国当前高校档案文化对我国高校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2 高校档案文化构建的意义
在我国高效发展过程中,高校档案是高校发展的见证,具有与生俱来的文化内涵与品格,是校园文化建设和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档案文化建设作为我国当前高校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反映了我国高校建设的水平与质量。档案文化是人类社会各种组织和社会成员,通过有意识的创造性劳动,逐步积累和保存下来的维系和促进人类历史文明延续和发展的物质与精神文化财富,在我国当前的高校档案工作中,高校档案记录了学生的成长足迹、学校的办学质量以及发展历程、教师队伍的质量等等,有着重要的文化价值。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高校在市场竞争中立足的重要依据就是档案工作,在档案工作中,构建档案文化,走特色之路是高校提升文化形象,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进行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高校档案文化建设能够进一步打造档案文化品牌,提升档案文化品位,让更多的人感受到高校档案文化蕴涵的深厚魅力,以文化强校的战略思想为指导,从而促进高校的稳定发展。
3 我国高校档案文化构建现状及问题
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当中,档案构建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了,为了在稳定市场地位,我国高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大力构建档案文化,打造属于自己的特色品牌,有效的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为学校招揽了更多的学生和优秀教师。档案文化建设在高校发展过程中的普及,使得我国当前高校的办学质量越来越高,虽然档案文化建设在我国高校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但是在档案文化建设程度还不够高,档案文化构建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学校的发展。
3.1 档案建设不平衡
在我国当前高校档案文化建设中,由于人员编制不足、经费不够,档案管理设备不好等问题使得当前我国高校档案文化构建存在很大的差异,有的高校各项档案工作运行正常,人员编制充足,有经费保障,档案文化构建工作走在前列,而有些高校领导不重视,对档案文化构建工作不予与资金支持,使得档案文化构建水平不高。
3.2 档案文化构建不全面
档案文化包括了高校的办学历程、发展过程、教师资源、学生的学习足迹等多方面,既有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然而在我国当前高校的档案文化构建中,一些高校错误的把档案文化建设等同于校园文化建设,片面的认为档案文化就是作为校园文化建设,档案信息主要偏向于学生这一块,对于学校自身的文化以及教师的情况没有充分的考虑在内,使档案文化构建不全面,不充分。
3.3 高校档案文化与实际脱轨
高校档案文化作为高校从产生到发展的历史见证,是对高校发展历史最真实的反应,是高校文化的传承载体。然而在我国当前高校发展过程中,学校为了招收到更多的学生和教师资源,盲目的做档案文化工作,使得档案文化工作与实际脱轨,失去真实性,没有高校档案文化的繁荣与进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将难于持续,高校的口碑就得不到保障。
3.4 档案文化构建程度低,文化产品单一
高校档案文工作开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高校档案文化建设水平的高低。高校档案工作者所处的工作环境很特殊,拥有得天独厚的科研环境。大量详实的档案材料在库房中保存着,而且它们都是很强的开发利用资源。然在在实际的工作当中,工作人员不能有效的利用学校的资源,不能保障档案文化建设的质量,工作人员对于档案文化认识的不足使得档案文化构建程度低,高校文化产品单一。
4 加强高校档案文化构建的措施
4.1 提高档案文化构建的认识,树立领导中心
档案文化是学校发展历史最真实的记录,在高校档案文化构建中,高校领导要加强档案文化构建的认识,高校领导要与档案文化构建者过沟通,让领导掌握档案文化建设的进度,从而方便领导进行决策,档案文化构建工作只有得到领导的认同与支持,才能有效的促进档案文化构建工作的发展,保障档案文化构建质量与水平。
4.2 构建全面的档案文化品牌
在建设校园文化当中,文化建设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以及制度文化,物质文化是基础,精神文化是核心,制度文化是保障[4]。档案文化反映了学校学生、教师以及学校自身的各种情况,因此档案工作者在构建档案文化工作中,不仅要加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以及制度文化的建设,同时还要加强行为文化的建设,构建全面的高校档案文化品牌,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建立属于自己的独特文化品牌。例如,某所高校在档案文化构建工作中,将该校的名人,校友的捐赠、学校发生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都收集在档案工作中,利用计算机系统建立起完整的馆藏体系,建立起了坚实的档案文化基础,将档案信息以石碑的形式展现在校园显眼的地方,丰富了校园文化内涵。
4.3 构建与校园文化同步的档案文化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国矛盾观点解决问题的本质,在我国高校档案文化构建工作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构建与校园文化同步的档案文化有着重大作用。档案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文化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校园文化建设的质量,为此,高校档案文化建设必须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以校园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从而促进我国高校的发展,为我国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奠定基础。
4.4 开发多元化高校档案文化产品
在我国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当中,在档案库中摆放着大量的档案资料,而这些资料大多都是限制在这里无人问津,致使我国高校的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利用,档案文化构建工作程度就会降低,档案文化产品就会比较单一。为此我国高校应当开发多元化档案文化产品,加大档案资料的利用。例如,高校的档案馆可以与校史馆、校友会开展合作,将学校的档案资料进行整合出版,同时在网络上开办档案网站,制作高校档案专题片,将专题片放在网站首页,在别人点击的时候就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到该校的档案信息,通过专题片的播放,提高了校园档案文化品牌的知名度。
5 结语
在全国上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大背景下,高校档案文化建设显得越来越重要了。档案文化是高校历史发展的见证,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我国高校档案文化建设工作就必须认清局势,用发展的眼观看到问题,努力打造有特色品牌的高校档案文化,从而促进我国高校文化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6
我国各大小机关单位当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档案管理问题,不仅与时展的潮流相违背,而且对于机关单位本身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制约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档案管理意识淡薄。从目前我国机关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来看,一般的机关单位存在完善的档案管理机构,有专人对这项工作全权负责,工作开展的过程也符合相关的规范。但是这些工作都停留在表面上,只能适应一般的档案管理工作,档案管理意识表现出淡薄的特点,使得对档案文化建设的思考严重不足。首先,相当一部分领导欠缺相应的法律知识,对于档案文化建设的重视力度不够。其次,普通的单位成员档案管理意识不够,不能积极配合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比如没有及时将本部门的档案资料进行上交,对于档案管理部门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最后,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缺乏细致性,不能做到完全符合相关规范。这些内容对于在全机关单位形成一种良好的档案管理风气相当不利。(二)档案管理制度参照标准不统一。目前,很多机关单位都按照既定的标准,对于档案的归档、保管、利用以及保密等工作制定了相关的制度,使得档案的目录相对比较完善。还有一些单位明确制定了档案的借阅、参考等标准,使得档案管理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阻力相对较小。但是这些管理制度具有个体性,不同的单位,或者是同一单位的不同部门难以形成全面的、统一的标准,间接加大了制度的随意性以及差异性,不利于今后统一化管理工作的开展,久而久之,也就会对档案管理文化建设的进程产生不同程度的制约。(三)档案资料的收集不全面。机关单位的不同部门都能按照相关规范上的细则要求开展相关的档案管理工作,对于档案收集、整理、分类以及后续其他方面的工作进行全面的管理,但是在工作当中仍然会出现资料收集不全面的问题,对于良好的档案文化建设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一般而言,档案管理工作中文书档案、会计档案以及相关人事档案资料都比较全面,但是设备、历史、庆典等方面的资料却十分欠缺,使得后续工作在进行的过程中会面临较大的难度,让文化建设面临着较大的阻碍。(四)档案管理当中硬件设施不足。目前,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档案不再仅仅依靠手写、纸质化的模式进行管理,而是相继引入相关的档案管理软件,将档案录入到系统当中,实现无纸化管理。这样的工作对于档案分类、管理以及查阅等工作都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是从工作现状仍然可以看出不同机关单位档案管理的软件设施不健全,没有完善的防火机制,也没有做好备份工作,使得档案的安全性受到了很大的挑战,对于档案文化建设的发展步伐产生了很大的制约作用。
二、推进机关单位档案文化建设的策略
改革开放对于档案文化建设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它希望档案文化建设应该秉承开放、包容以及辩证的态度,从而使得本机关的档案文化对于全社会的影响力大大提升,进而使得档案在促进单位本身发展上真正发挥出它应有的价值。(一)转变观念,增强机关档案文化的传播力。在新时代的今天,机关档案文化的建设需要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单位本身也才能更加具有核心竞争力。首先,各级领导应该进行思想观念的转变,使得档案管理工作实现常态化。要在为全单位灌输新型档案管理理念的前提下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专业化,实现档案文化传播力度的大大提升。其次,应该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数字化。在创新型理念的制约下,不断利用数字化的档案管理模式进行文化和资源的整合,使得相关的档案数据库能够形成,为档案文化的共享奠定坚实的基础。最后,要不断丰富档案文化的内涵,从而使得档(下转第69页)案文化的底蕴真正发挥出其自身的价值,在机关单位形成一种良好的档案管理氛围,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二)加强宣传,提高档案文化的服务力。长期以来,机关的档案管理工作都停留在自身狭小的范围内,使得其他非档案管理部门的人员对于这一管理工作的认识相当片面,意识不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因此档案管理工作就很难发挥出其自身的价值。这主要是由于缺乏对于这项工作的宣传而造成的。因此档案管理部门要改变自己的工作姿态,以一种全新的机制开展档案文化宣传工作,提升档案文化的服务能力。首先,可以通过编制一些档案的精品资料,扩大档案的影响力。其次,也可以成立一个档案服务平台,形成多品种、成系列的档案文化,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三)培养人才,建立专业化的档案管理队伍。档案管理人才在档案文化建设当中发挥出来的作用是巨大的,是基础性的,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对于档案文化建设进程起着极大的影响作用。因此机关单位首先应该加大对于档案管理人员的培养力度,不断提升这些人的文化意识以及专业修养,从而为档案文化建设取得实效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应该保障档案管理人员工作的连续性。最后,要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让他们及时更新自己的头脑,跟上时代的需求,不断完善档案文化建设工作机制。(四)加强机关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电子档案的引进对于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加快工作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一旦没有做好后续保障工作,那么对档案文化建设造成的影响将是深远的。因此首先应该做好电子档案的引进工作,将传统的资料录入到系统当中,为实现文化建设打下基础。其次,应该积极引进相关的档案管理软件,使得电子化的档案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最后,要积极发挥档案管理工作的引领作用,使得机关单位的档案文化建设在整个地区政治文明建设当中都能发挥出实际的价值,为实现文化强国而不断努力,这对于整个中华民族的意义都将是深远的。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银川中心支行课题组,徐梅.浅析当前基层央行档案管理中的问题——以宁夏辖区为例[J].黑龙江金融,2016(11).
[2]王代茂.档案文化研究初探[J].现代经济信息,2016(19).
[3]刘念,张鲁冀,伍沛,赵燕燕.档案自动鉴定自动整编功能的设计与实现[J].机电兵船档案,2016(04).
[4]张静.促进档案文化发展的措施[J].兰台世界,2016(S1).
篇7
本文作者:鞠文周工作单位:滕州市墨子研究中心办公室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滕州档案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档案文化遗产保护档案文化遗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鞠文周保护状况不容乐观;二是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意识淡薄;三是滕州非历代古都名城,缺乏像北京故宫、秦陵兵马俑、广汉三星堆、丽江古城那样具有单个强大震撼力的档案文化遗产;四是资金投入不足;五是人才队伍缺乏。
档案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所存问题的相应对策:一是完善相应法规建设,规范各项制度标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山东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滕州实际,制订《滕州市文化遗产保护办法》和《滕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办法》,并出台相应保护办法的“实施细则”,做到责任明确、管权清晰,具有切实的可操作性。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分门别类地建立档案文化遗产评估标准,严格文化遗产登录的标准和程序。改进档案文化遗产管理的工作准则,着重协调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做到协同合作、联合执法,进一步加强档案文化遗产管理单位的工作衡量标准。二是建立健全档案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体系。构建“市镇街(街道办事处)村居(社区)档案文化遗产管理单位”的档案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体系,将档案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纳入政府年度工作目标考核的范围,责任到人,奖惩分明,从而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文化遗产保护新机制;在历史文化景观策略上走“景观群”的道路。三是增强群众意识。
引导群众参观市档案馆、博物馆、汉画像石馆、墨子纪念馆、鲁班纪念馆、王学仲艺术馆及考古现场等文化场所,以增加群众对档案文化遗产的了解;制作各类档案文化遗产展板、文物媒介产品等展品,在城区、社区文化广场集中展示,加强文化遗产的宣传教育;组织专家开设档案文化遗产知识讲座等手段,使群众对文化遗产产生正确的认识。采取举报奖励等激励措施,动员群众对档案文化遗产保护实行有力监督,鼓励民众参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将文化遗产更好的传承发展下去。四是扩大资金投入。各级政府应加大对档案文化遗产的公共投入,增加文物保护修复、知识教育普及、学术研究活动等方面经费需求在市、镇街(街道办事处)的各自年度GDP的比重。设立档案文化遗产保护基金,制定文化遗产有偿使用制度,促使文化遗产事业广泛吸纳社会资金。积极鼓励相关文化遗产的社会组织和文化遗产管理单位开发利用文化遗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建文化遗产精品工程,走“以文化遗产养文化遗产”的产业化道路。五是搞好人才队伍建设。
档案文化遗产保护是个系统工程,人才队伍建设应遵循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规律和要求,应加大对专业人才的引入力度,加强对在职技术人员的定期培训,建立健全人才创新激励机制,鼓励快出人才、多出人才并做到留住人才、发展人才,确保滕州档案文化遗产保护和创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工作顺利开展。
篇8
一、文化权利视觉下的档案文化
1966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文化权利概念首次明确予以提出,为社会所关注和重视。文化权利与经济权利、政治权利紧密联系,属并列关系,在针对公民权利的问题上,经济权利是基础,政治权利是保证,而文化权利则是目标。
1、文化权利
文化权利是一种基本的人权,是实现人全面自由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并且是个人权利和集体权利并存的体现。公众权利,包含了个人与集体权利,虽然两者存在一定的冲突,但文化权利是以最大限度共同满足两者权利为目标。其次,文化权利是追求文化公平的反抗性体现,如不同区域、民族甚至国家之间争取“教育机会均等”这一社会现象。再者,文化权利是人自身追求并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一种权利和途径。其具体内涵包括四个层面:享受文化成果的权利、参与文化活动的权利、开展文化创造的权利、对个人进行文化艺术创造所产生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利益享受保护权。
文化权利的核心在于公平性,即人人都拥有平等享受文化资源的机会和权利,每个人所特有的文化需求都能得到满足,并且这种机会和权利不受性别、种族、身份、阶层等因素的影响。随着文化内涵的不断丰富,文化权利愈来愈受到政府和公众的重视,这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
2、档案文化权利
档案文化权利实现的前提来自于档案文化的存在和界定,因此首先明确档案文化的内涵与结构。笔者较为赞同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四层次学说来界定文化结构,概括为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价值意识文化层四个层面,四者凝练融合为一个整体即文化。换而言之,档案文化是在不同时期档案价值和观念的引导下,形成相关档案的文化行为方式和文化成果。
文化权利是保障公民人权的体现,其覆盖范围极其广泛,有些是不能提供明确定义的权利,有些是不能提供依法审判的权利,因此文化权利的界定和执行存在着一些模糊之处,档案文化权利作为档案领域的专有文化权利也不例外。立足于公众的立场出发,参照文化权利内涵的四个层面界定档案文化权利,可概括为享受档案文化的权利、参与档案文化创造的权利、完善档案文化建设、档案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权利。其中享受档案文化是公众档案文化权利的主体,并且它在很大程度上客观反映着档案部门文化服务的水平与现状。而参与档案文化创造、完善档案文化建设以及档案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不仅是公民的权利体现所在,同时也是公民责任与义务的要求所在。
二、档案文化权利缺失的根源分析
档案文化权利作为公民的一种普遍权利,理应成为公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目前不争的事实却是公众对档案文化权利缺少基础意识,关注甚少。档案文化权利实现程度较低,没有保障公众合法权益的同时也制约着档案文化的完善和档案文化权利意识的提升。笔者从以下几个因素对档案文化权利缺失这一现状进行根源分析:
1、文化权利的独立性被遮蔽
尽管文化权利和经济权利、政治权利在《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中明确界定三者属于并列关系,但对三者进行横向比较,可知文化权利的提出、确定、普及是一个更为漫长和艰难的过程。人们往往把文化权利视为其他权利的派生物,依赖和附属于其他权利之下,文化权利的独立性被遮蔽,久而久之文化权利被社会所忽略。档案文化权利只是文化权利中的沧海一粟,因此无法避免在一些人类最基本人权诸如生存权等权利面前,档案文化权利生存和发展空间呈现出相对的狭小性。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类文明的逐步飞跃,作为发展权体现的文化权利成为政治权利和经济权利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因此有理由相信档案文化权利能逐渐予以实现,在人权体系中终会占有一席之地。
2、政府文化责任意识的薄弱
文化权利属于公权范畴,是公众生存发展的要求体现。政府作为公共服务体系的实施主体,完全有责任满足公众的文化诉求,保障公众的文化权利。一组调查数据记录如下:2005年,我国城镇居民用于娱乐文化用品与娱乐文化服务的支出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仅为6,62%,而1991-2002年,韩国、日本、加拿大、美国、荷兰、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居民最终消费支出构成中,休闲与文化支出的年均比重分别为7.68%、9.65%、10.87%、9.62%、11.04%、12.70%和12.26%。从上述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政府对公众文化权利的关注和投入甚少,责任意识有待提升,与公众的文化需求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公众文化权利难以得到保障。因而,我们不难理解在档案文化权利的普及过程中长期存在着资金支持不足这一瓶颈。
3、档案部门的文化价值观念更新滞后
受传统档案文化影响,档案文化服务长期处于自我封闭状态,形成惯性文化价值观念即利用对象围绕以政府部门为主,服务社会其他领域,其中史学界是另一享受档案文化的主体。传统档案文化因其服务涉及局部保密信息,一直倾向于坚持传统档案文化价值观念。而文化权利的核心在于文化的公平性,不受身份、地域、阶层等因素的影响和限制。若以保密信息为理由而沿袭传统文化观念,不进行社会需求的导向更新,则与文化权利的实质背道而驰。文化价值观念是文化行为的指引坐标,观念的滞后容易导致社会的退化。只有以人为本,面向社会利用需求,随公众档案文化的诉求变化而变,档案文化权利才不会是一纸空谈。
4、公众参与文化生活的缺位与不均衡并存
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形成一股空前强大的社会各界对经济的注意力,公众文化意识相对削弱。同时结合我国实际国情,东西部发展不均、城乡差距颇大,公众参与文化生活水平参差不齐,甚至在局部地区出现文化生活缺位现象。文化权利的实现前提是文化生活的开展,因客观因素的制约影响,公众文化权利无法在法律上得到明确的保障,在实践中也无法保障公众完全公平地享有文化权利。针对到具体的档案领域,从全国总体情况来看,普遍存在公众档案文化权利不均衡的现状,文化权利实现程度较好的地区普遍存在于北京、上海、广东等沿海发达城市。
三、档案文化权利成为公民福利的策略思考
根据档案文化的公共属性,档案文化权利的实施主体是政府部门,关键环节在于档案部门自身对档案文化的定位,档案文化的权利主体是公众,这些综合因素考虑,政府、档案部门、公众三者在档案文化权利的普遍实现并使之成为公民福利的过程中缺一不可,各自承担着不同的角色与责任。
1、政府因素在文化权利趋向申的完善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隶属于政府公共服务体系之下,即向公众提供文化产品、行为和服务,保障公众的文化权利等。政府职能的公共性决定了政府是普及和保障文化权利的责任主体。因此,档案文化权利实现过程中,政府因素的完善至关重要。
首先是经济条件的完善。文化权利属于发展之需,往往是在生存权保障的前提下得以体现。同时,政府的文化资金投入不仅确保公民享有文化权利,而且追求公民文化权利的公平性。因此政府为文化权利的发展完善经济条件,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解决公众文化产业所需的巨额成本,是政府无法避免的公共责任。除此之外,政府应在其绩效考评中列入相应的文化指标考评,估算文化效益,对实现程度进行总结和经验借鉴。
其次是政治条件的完善。对于文化权利来说,国家的行为义务就是遵守国际社会的规则,在国境内提供文化权利的基本要素,如各种文化设施、保护文化权利的法律法规、文化政策等等,在国际上参与文化交流、提交履约报告等。政治条件的完善归结为政府文化政策的引导、文化管理制度的创新和文化事业法律规范的保障等。
文化本身具有社会公共性,同时档案部门属于公共服务事业,结合两者的社会属性,档案文化权利的实现并且普及这一过程,不仅是政府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更是政府职责的要求所在。政府部门应通过文化政策的调整,明确档案部门的文化职能,予以资金上的支持,才能真正促进档案文化权利在多元文化社会中的保存与延续。
2、档案部门文化权利意识的定位提升
档案部门对自身文化定位是档案文化事业发展的指向,在定位明确和与时俱进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实现公众的文化权利。而被社会忽视的档案文化权利,关键依赖于档案人文化自觉意识的强化和提升。
首先,文化最终利用归宿是公众,档案文化应积极融入地方文化,以城市文化象征为定位目标,成为文化休闲中心,发挥档案文化社会效益的同时实现并保障公众的文化权利。例如档案部门结合馆藏优势和特色档案资源,在文化城市的建设中承担起特色文化宣传与利用的职责,使当地文化更好地融入整个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在实践领域真正履行传承文化、普及文化这一项社会责任。
其次,加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队伍的行列,调用并拯救民间文化资源。档案文化一直扮演着默默无闻的角色,如何改变沉默的服务形象,加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队伍的行列,是一个多赢之策。这样,不仅挽救了我国濒临灭绝的传统文化,而且在调用民间文化资源的过程中,丰富了珍贵档案文化资源的馆藏,同时又是档案文化基层普及的社会过程,有利于档案文化良好形象的塑及。
再者,文化最为重要的环节是传播与交流,没有经过传播交流的文化不具有社会意义。档案文化传播的阵地在于档案部门,因此档案界内需要加强文化的交流和共享,同时也需要持有借鉴的虔诚态度吸收其他文化的精髓,完善自身。更为重要的是与公众的交流,对公众文化需求的了解并满足,这不仅是档案文化传播的主要因素,也是实现公众档案文化权利最为直接的途径。
3、公众档案文化权利的活跃普适
文化自觉不仅涉及提供主体的文化意识,客体的文化意识也相关在内,这一现实却往往被人们所忽略。事实上在档案文化权利的实现过程中,政府和档案部门具有责任主体上的文化自觉主动性,主要体现在实现并保障公众的文化享有权。针对公众而言,参与档案文化创造、完善档案文化建设以及档案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不仅是公民的权利体现,也是公民责任与义务的要求所在。
档案文化权利的实现与普及是一个国家与公民共建、互动的双向过程。而我国缺乏文化权利的传统,公民文化权利意识薄弱,文化权利的活跃仅仅依靠政府和档案部门自身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公众的回应和积极参与。尤其在档案文化的创造、建设、保护和传承中,公众是最为广泛的社会支持群体,构建档案文化评价体系和指标,履行监督职能,这是一种实质意义上的文化管理与文化服务的互动。
篇9
关键词:档案 社会主义文化 作用
自有人类文明以来,档案就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把各个时代的社会存在与发展进程如实记载下来,客观真实地保存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自然,以及官方、企业、民间等重大事件,成为维系和促进人类社会历史文明延续和发展的精神文化财富,从而成为文化的源泉,历史文化的精髓,成为一个社会共同体的宝贵的历史遗产。档案对保持文化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有重要的意义,对促进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档案的文化保存作用
档案是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原始记录,其内容真实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历史原貌,是维护国家、集体、个人权益的重要法律信证。档案真实记录了人类文化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是人们辛勤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是历史文明的原始记录,是国家发展的历史记忆,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保存好档案,才能为人类社会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文化建设和发展才能源远流长。世代形成的档案资源,清晰地保存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萌芽、产生、发展、演化、成熟的全过程。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构成的,各民族产生形成的古代文明与传统文化通过档案文献世代相传,在历史的积累、保护和传承过程中,汇集形成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正是由于这些珍贵历史档案的存在,才能使中华民族历史进程的痕迹与光辉灿烂的历史文明得以延续与保存。现今,档案文献在承载保护科技成果、社会信息与民族文化等方面仍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是载录人类发展历史,保护、继承与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和工具。档案在人类历史文化的载录、积累、保护和传播方面起到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
2.档案的文化传播作用
人类文化的代代相传有赖于对归档材料的收集、整理和保存,社会文明的维持与联系,源源不断的人类文明的传播可以延续数千年,这种社会文明传播很大程度上是与档案密不可分的。古往今来,档案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文化传播媒介。因为它是不同历史阶段文化的主要传承载体。档案自身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它不仅具有贮存、积累文化的功能,而且同时也具有传播文化的功能。档案是贮存和传播知识的一种形式。将档案贮存知识的功能与传播知识的功能并列,已经成为档案界的共识。即使在有着众多文化传播媒介的今天,档案也仍然凭借其原始性、真实性、权威性,以及其参考凭证价值而具有报纸、杂志、电视、广播、图书等其他传播媒介所没有的优势,是其它媒介无可替代的。
3.档案的文化教育作用
档案的文化教育作用是指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以档案信息服务的方式,参与经济和文化建设活动,从而推动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的一种重要社会职能。以精神文化建设为例,档案的精神文化教育就是以丰富翔实的档案资源为依据,发展科学教育、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国民科学素质以及人们的思想、政治、道德水平。档案中记载了人们各项活动的知识和信息,通过对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人们可能得到各种各样的知识和信息,既可以获得新的知识和技术信息,又可以得到精神的熏陶和激励。可以在不知不觉中让人们受到教育和启迪。
4.档案的文化借鉴作用
档案记述和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特有的历史过程,记载了文化建设的不同历史发展,可为当今文化建设提供经验和教训,具有较大的历史借鉴作用。从内容来看,档案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历史、哲学、民族、文学、艺术、科技及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是一个多层次的领域,也形成多层次的文化研究体系,中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人文档案资源丰富,并且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各地保管的大量有地方特色的档案史料可为文化建设起到充分的借鉴作用。档案作为历史文化的“原生态”记录,在保护、继承和发展文化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们可以通过档案部门保存的丰富的文化典籍,了解到前人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也可以了解到我们祖先所创造的灿烂文化和悠久曲折的历史,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增强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5.档案的文化凭证作用
档案是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载录的是人们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教育、卫生和宗教等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原始信息,其内容如实地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与国家建设各个领域的真实状况,是国家信息资源最原始、最核心的构成部分,在维护党和国家历史真实面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档案作为人类社会文化活动的原始记录,真实地再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在历史变迁中能够起到独特的文化凭证作用,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在各个时代创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档案就是它的记录和见证,汇成整个人类的文化遗产,档案的这种独特文化功能得到世界文化发展史的充分印证。由于档案在民族文化传承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文化凭证作用,所以年代越久的档案,其文化价值越大,也越为世人所珍视。档案记载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为文化建设提供各种历史线索,可作为某些文化建设的直接或间接的依据,从这种意义上说,档案管理是文化基础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文化建设与档案有着直接的密不可分的联系。
参考文献:
[1]辞海(编印本.1989年版)第1731.
[2]孔凡岳,邹家炜。论档案与社会〔J〕档案与社会1993(1)
[3]马素萍.论档案管理的原则[J].档案学通讯,2005,2.
[4]张辑哲.档案与档案管理[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1995.
篇10
一、借大众传媒,多角度、多形式展示和传播档案文化
近年来,我们与岳阳电视合举办“岳阳市档案法律法规知识电视竞赛”,联合拍摄了“血染的风采――纪念胜利55周年”专题片,联合制作了《历史在这里留存》专题访谈片等,其中,去年推出的电视专题访谈片影响很大,市档案局领导接受媒体访谈,向社会集中介绍档案与社会、馆藏档案的历史文化价值等百姓关注的话题,2002年,在《岳阳晚报》开辟了“岳阳历史上的今天”专栏,精心选编了1840年至2000年岳阳辖区内发生的重大史事,一日一事,连载一年,许多文史工作者和市民剪辑珍藏。2005年8月,又在《岳阳晚报》辟专版举办档案知识有奖竞赛,印发4万多份,并举行隆重的颁奖仪式。另外,以《零距离抚摸历史》为题将电视台制作的专访内容在《洞庭之声报》专版刊载。2004年,在广播电台举办了“档案在我身边”广播宣传活动,采用讲故事的形式宣传档案知识,共播出10期。接着广播电台又要求将《岳阳历史上的今天》从2004年10月起在广播电台连播一年。2002年,市档案馆率先在全省建起了具有独立国际域名的“岳阳档案”网站,点击人次已近7万。现网站已与市政府政务网、国家档案局网站等60多个政务、40多个国内外档案网站链接。
二、深度开发档案资源,推出档案文化精品
一是举办有品位的展览,活跃地方文化。近年,我们先后举办了《岳阳市档案事业成就展》、《岳阳历史名人、当代英模档案展览》、《岳阳城肖像档案展览》等。其中《名人展》分岳阳之灵、古代名人、近代名人、现代骄子和当代英模5个部分,向人们展示了公元前340年至公元2001年间,岳阳辖区内160位有作为、有影响人物的概要特点。《肖像展》用260多幅珍贵照片向人们展示了古城岳阳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市直机关工委、市委宣传部专门发文要求组织社会各界人士参观。2003年起,我们又将展览在市区大学、机关大院、旅游景点、社区开展巡展,参观人数累计超过8万。
二是推出高品位的档案编研成果,繁荣地方文化。近年来,我们陆续编著出版了《岳阳自然灾害史》、《岳阳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档案文集》、《岳阳史记名人》、《岳阳发展简史》、《岳阳历史上的今天》等5本专著计120余万字。其中,2004年元月正式出版发行的《岳阳史记名人》、《岳阳发展简史》、《岳阳历史上的今天》3本书,一本记人、一本叙事、一本讲史,既独立成书,各有侧重,又互为补充,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岳阳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独特魅力,诠释了“先忧后乐、团结求索”的岳阳精神。目前,我们正在进行《洞庭湖200年档案》一书的编著,计划成书50万字,今年底出版发行。它有望成为继《洞庭湖志》(1805年编修)后又一部反映洞庭湖地理人文特点的一方全史。
档案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真实记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见证。档案馆积累和保存档案,就是保存历史文化遗产。特别是档案馆所藏档案具有的独特原始记录性,使它与博物馆所收藏的历史遗物不同,是以具体内容反映其形成者特定历史活动的信息载体,具有较强的记录性特征;同时,它又与图书馆所收藏的图书、情报资料等其他文献形式不同,是一定的档案形成者在当时当地直接使用的原始文件的转化物,而非事后追记、编写或收集来的间接资料,具有很强的原始性。因此;档案馆的历史传承作用相对于博物馆、图书馆来说,尤为突出。
1987年颁布的《档案法》明确规定:档案馆是“集中管理档案的文化事业机构”。档案馆职能这一重大转变和定位带来了档案馆工作深刻的变革,档案的收藏上突出了文化氛围,收藏重心开始由机关档案一枝独秀逐步转变到人文档案与机关档案并重。另外,档案馆工作人员文化服务的意识和能力不断增强,档案馆文化服务设施不断完善。所有这些,使档案馆具备了在文化建设中大有作为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