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范文

时间:2023-04-06 23:49: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传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化传承

篇1

近日,一位西安的朋友与我聊起他七岁儿子的教育问题,称其每周末都要去上英语和小提琴辅导班。这让我不禁开始思考文化传承,以及人生观等问题。

我的偶像,大作家林语堂先生在其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经历巨变之前)的《吾国吾民》一书中谈及了这一话题。他在该著作结语部分将中国描述成古老并因此颇感自豪的国度。林先生指出,“老”这个字意味着经验丰富,见识广阔。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人最喜好的季节应是秋季。

他在书中写道:“我爱好春,但是春太柔嫩;我爱好夏,但夏太荣夸。因是我最爱好秋,因为她的叶子带一些黄色,调子格外柔和,色彩格外浓郁,它又染上一些忧郁的神采和死的预示。它的全黄的浓郁,不是表现春的烂漫,不是表现夏的盛力,而是表现逼近老迈的圆熟与慈和的智慧。它知道人生的有限,故知足而乐天。从此‘人生有限’的知识与丰富的经验,出现一种色彩的交响曲,比一切都丰富,它的青表现生命与力,它的橘黄表现全玉的内容,紫表现消极与死亡。”这段话充分反映出林先生作为文化人所具有的较高境界。

在我看来,人类缔造全球文化和社会的脚步已日益加快,而中国能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这主要归功于中国悠久的历史,以及现代中国人从祖辈处继承的文化(包括哲学和文学)遗产。

然而,中国若想真正在其中发挥作用,则必须维持并加强这一历史传承的纽带。

于是我向这位西安的朋友发问:要求孩子花费大量时间去学习他不感兴趣的英语课程有多大意义7这个年龄的孩童是不是更应该花时间去了解自己本民族的文化、方式诸如练习书法或古琴7如今,新加坡、香港等地西化的教育体系对当地孩童造成的影响已初见端倪,最终的后果很可能是培养出对任何文化都无深刻洞见的一代人。

但林先生却是从相反的角度阐述了自己的世界观,认为中国只有继承过去才能走向未来,走向世界。

“吾们是老大的民族”。他写道,“老年人的巨眼看尽了一切过去与一切现代生活的变迁,也有许多是浅薄的,也有许多对于吾们人生具有真理的意义。吾们对于进步略有些取冷笑的态度,吾们也有些懦弱,原来吾们是老苍苍的人民了。吾们不喜在球场上奔驰突骤以争逐一皮球,吾们却欢喜闲步柳堤之上与呜乌游鱼为伴。人生是多么不确定,吾们倘知道了甚么足以满足吾们,便紧紧把握住它,有如暴风雨的黑夜,慈母之紧紧抱住她的爱子。”

篇2

传统音乐文化引入课堂对保护与传承音乐的贡献

在国际化的语境中,本土化问题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地处祖国边陲的黑龙江省并不因其偏远而在文化积淀及文化根源上有丝毫逊色,黑龙江流域地域广阔,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自然资源极其丰富。同时,这里又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域,这些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背景形成了一系列具有黑龙江地方特色的本土民族音乐,而这些独具特色的本土民族音乐是我们应该认识并深入了解的。可是,就我国当前的音乐教育整体而言,仍是沿袭了学堂乐歌以来的“西乐”之路,对中国音乐,尤其是对种类繁多的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就其深度与广度的研究可谓凤毛麟角,更极少被纳入音乐教育的课程体系之中。故此,这对推动本土少数民族音乐的发展也带来极为负面的影响。中国音乐教育协会会长谢嘉幸曾提出“让每一个学生都会唱自己家乡的歌”的观点,但针对这一命题进行的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其“不知道”“没兴趣”现象严重。这一答案把一个严峻的现实摆在我们面前,使我们意识到,本土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传承与发展刻不容缓,认识和了解本土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已经成为当代音乐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学校教育在传承本土音乐文化方面究竟具有什么样的责任、义务和功能?通过本土音乐赖以生存的原生态社会文化背景去理解、分析和感受此音乐,并从中了解、体验这种文化,是当前国内外贯彻于音乐教育中的重要途径之一。仅民歌这一种音乐类型就反映着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劳动的、宗教的、游戏的、爱情的等。在如此浩如烟海的音乐类别中,学生可以针对自己的擅长和爱好,选择自己喜爱的种类,进行收集、学习、研究,使其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有音乐基本技能及知识的积累,更能形成自己的个性音乐与追求,进而在音乐实践中归纳完善对本土音乐的认识。

本土音乐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1.定位准确,方法得当建立一套研究型学科体系,把本土音乐在高校音乐课程定位在研究型课程上,使该课程与其他的学科相区别。在学习实践过程中,学习方式可以采用田野采风、分组学习、资料分析整理、分类汇总等多样学习方式。在师生共同实践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在实践中真正去认识各民族音乐的类别与其表现形式的各异。

2.积累素材,发展创新学生积累一定的音乐素材,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发展创新本土音乐。将本土音乐渗入到音乐教学中,加强本土音乐与其他相关教育课程的联系与结合,创作出一种将音响作为传播媒介,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形象、叙事、达意、娱情的艺术。直接诉诸观众感官的视听综合影像,是区别于文学(文字间接形象)、造型艺术(纯视觉形象)、音响,把音乐的视听语言的运动性和时空自由转换,又使它突破了同为“综合艺术”的戏剧和戏曲的舞台局限。

篇3

丁校长首先介绍了学校的悠久历史和优秀办学成果,他说:“1902年,清末状元、近代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创办了我国首所独立设置的师范学校。学校创办百余年来,弦歌不辍,代有发展,文化积淀丰赡,教学成果斐然,优秀人才辈出。学校先后培养了5万多名毕业生,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如一代名师王国维、陈师曾,无产阶级革命家与革命志士刘瑞龙,党政领导干部顾秀莲,知名专家学者袁翰青、严志达,还有以李吉林为代表的一大批教育家和教学能手,等等。据不完全统计,学校毕业生中,有80人成长为特级教师,占南通籍特级教师近一半的比例。”

谈到对文化遗存的有效保护与利用,丁校长说:“我们如皋高等师范学校保留了建校之初的建筑群,是我国师范学校中原有风貌唯一保存完好的物质文化遗存, 2013年被确定为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学校把名人学者的作品都展示出来,希望让学生们感受到文化遗存的魅力。在社会物质文明越来越丰富的今天,我们不能把曾经的文化摒弃,而是要学习和传承下去。”我听了连连点头。

丁校长还带我参观了学校。我来到名人学者的读书处,走进古老的藏书楼,感受到了浓浓的书香味道和厚重的历史气息。我看到了丁校长所介绍的书香文化的实况,更加感受到了文化遗存的重要性。

这次采访,给了我很深的感受: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不仅要学习前人遗留下来的文化,更要把这些文化发扬光大。我们可以整理和收集文化遗存的情况,将其形成文字和影像材料,汇总起来,收藏在博物馆中。我们可以在社区举办展览,号召大家关注文化遗存。甚至,我们可以通过努力,号召大家保护那些名人学者读书的地方,组织大家去参观学习;还可以把学者们的学习故事编进教材,让更多的人去了解。

篇4

学习,从模仿开始

模仿(imitation)是动物观察其他个体的行为表现而改进自身的技能和学会新技能的行为,或者说是一种学习方式。模仿学习的进化意义是很容易理解的,模仿不需要探索和试错,是一种节约时间和能量的快速学习方式。

动物常常靠观察别人怎么做来学会做一件事情,如猕猴(Macaca mulatta)通过观察其他猴对蛇所表现出的畏惧而学会害怕并躲避蛇,通过观察其他猴学会吃什么和去哪里觅食等。猫和狗从小混养在一起,狗不仅能学会猫的捕鼠技能,甚至连用爪子洗脸都能学会……而小鸡啄米也被证明是一种模仿行为,当人用机器母鸡取代真正的母鸡,小鸡不仅啄食的频率会增加,连啄食米粒的颜色也与机器母鸡的一致。作为一种更加有效和风险较小的学习方式,模仿在动物中真的非常常见。但是,毋庸置疑,模仿行为的出现需要较发达的大脑,一般来说,脑结构越复杂,所能模仿的行为也越复杂,而且,在社会性的动物中出现的频率要比独居的动物多得多,这也叫做“社会性学习”(social learning)。

倭黑猩猩作为人的近亲,再加之社会性特征,能够通过模仿学会生火和烧烤食物也就不奇怪了,甚至它还学会了用水将不用的火熄灭。类似的情况在猴子身上也有发现,如在英国,一只被收容的猴子在观察了工作人员刷盆洗碗后,也拿起了刷子,加入到了“义工”的行列。

文化传承,动物也行

有人担心,像倭黑猩猩莰兹这样从人类手中学到了技艺的家伙如果进入到自然环境中,是不是会带出一帮会用火的黑猩猩来?那可真有点《人猿星球》的味道了。还好,目前这个家伙还在研究人员的严密监控之下。但是,动物的确能进行“文化传承”(culture transmission),至少,在动物行为学研究中确实有这么个词。

自然选择、个体学习和文化传承是动物行为的三大基石,文化传承是在模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动物行为模式,通过它可以使一些新获得的特性以极快的速度在种群中散布开,也可以使各种信息在世代间快速传播。如1921年,在英国有个别大山雀(Parus maior)学会了用喙撕开瓶盖偷吃放在订户门外的牛奶,这门手艺后来很快风靡欧洲大陆……毫无疑问,这样的传承增加了动物生存的适应性。

盖尔茨(Jr.B.G.Galef)等人的研究阐释了动物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他们的研究对象挪威鼠是腐食性的啮齿动物。在当代,挪威鼠生活在人类社会之中,不断接触到各种闻所未闻的食物。在这种情况下,挪威鼠经常在食物的取舍问题上面临艰难的选择:一方面是有可能发现新的食物资源,而另一方面,这种新的尝试可能带来诸如毒害等风险。基本的嗅觉判断已经不能作为判别食物的依据,唯一可能的解决方案就是由少数个体进行尝试,然后将其传承给其他同类。盖尔茨的具体实验是,先将一些观察鼠和示范鼠放在一起,共同生活几天,然后把8只示范鼠隔离,喂养两种食物中的一种,这两种食物中一种加了肉类,一种加了可可粉,此后再将示范鼠与观察鼠放在一起16分钟后,移走示范鼠。在这个实验中,观察鼠从未接触过那些食物,也没有看到示范鼠进食。接下来,两种食物被同时提供给了观察鼠,而在接下来的两天中,这些观察鼠通常选择的就是示范鼠吃的那些食物。那么,观察鼠选择食物的唯一依据就是示范鼠进食以后所带有的气味,这表明这种模仿和传承并非局限于视觉范畴,其应用比我们先前认为的更加广泛和普遍。

纵横交叉,传承有序

从传承的对象和顺序上来讲,我们可以将其大致分为亲子之间的纵向传承和同辈之间的横向传承。倭黑猩猩莰兹和其儿子之间可能将要发生的“火种传承”就属于纵向传承之列。宽吻海豚(Tursiops truncatus)也是一个突出的例子。这种海豚具有复杂的觅食技巧,甚至在一些族群中发展出了一种危险的捕食技巧:为了追捕一条鱼,它们能够跃出水面,蹿上海滩,然后很快将捕到的鱼带回水中。这种上岸捕鱼的行为是非常罕见的,而且如果技术不当,极有可能造成海豚自己搁浅。科学家对澳大利亚鲨鱼湾的宽吻海豚研究发现,有4只成年雌海豚及其幼崽表现出了这种捕猎行为。在美国的另一种海豚中有一群也表现出了类似的行为,它们通过合作把鱼群逼向海滩,然后再蹿出来捕食搁浅的鱼。研究发现,只有采取这一觅食策略的雌兽的幼兽才能表现出同一觅食技巧,也就是说,它们的技艺来自母亲的传承。

篇5

(一)通过公共艺术实现文化价值,彰显地域文脉与认同

公共艺术是当代的文化现象,体现着一个国家或城市的文化发展水平与精神追求,是当代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公共艺术具有显而易见的文化隐喻功能。楚国800年的辉煌既是历史,也是巴国楚地上人们的共同记忆,这种记忆往往以图腾、绘画、曲艺等方式体现在一代代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人们的身上。人们骨子里的文化情节却往往在文化自觉的应力下,让人生在其中而不自知。文化的沉淀在现实中的反映便是艺术之美,它是对生活的真实进行艺术再创造的结果。在城市个性日渐消隐的今天,“千城一面”的脸盲症既是社会现象,又是文化病态发展的结果。在城市建设中没有了彰显城市气质的文化和浸润在生活点滴中的艺术,又何谈城市价值和文化认同?巴楚文化亦如此。傍晚城市广场上的汉剧表演、武汉江汉路步行街的“热干面”雕塑、古琴台的“高山流水遇知音”,既是时间长河里平淡生活影像中的一帧帧画面,也是文化投射在真实世界中的印记。正因为公共艺术作品美学效应的发挥有特定的空间构造,只有彰显场所精神,联系地区发展的历史、现在和未来,承载地区文脉,才会获得较强的文化认同,这种认同可以成为文化传承的动力。由此可见,利用公共艺术的文化隐喻唤醒人们对自身文化的关注并继续形成固定的社会态度,证明了公共艺术是地域文化传承中最温和亲民的手段。古人强调形、气、神的互转共生,“形”为“物觉”,“气”为信息传递、能量转换,“神”为大道升华。①艺术人类学指出,所谓同化不会产生和谐,建立在差异之上的美与美的共生,才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动力。不可否认的是,巴楚文化亦是中华文化的一支,以其鲜明的特色影响着巴国楚地人们的现代生活,与中华大地的人民共享祖先的馈赠。这些馈赠该如何以活态的形式传承,恩施州的三岔傩戏以国家认可的艺术表演和以国际认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双重定位,成功实现了现代转换。②

(二)公共艺术可尝试用现代的、艺术化的、开放性的手法传承巴楚文化

对于文化遗产这种言必称古的财富,其传承发展却需要以老树发新芽的态度进行,毕竟只有“活”的文化才有传承下去的可能。城市公共艺术是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才会出现的面向公众的艺术形式,它以表达公共意志为核心,以艺术内容公共性和市民的广泛参与为主要特征。巴楚文化并非单一的“巴文化”,也并非单一的“楚文化”,而是先在巴地后在楚地界域上受巴文化和楚文化浸染从而显示出巴、楚文化共同特征的地域文化。这种文化本身就是在交流和融会中衍生出来的一种动态文化,其发展必须是一种开放的态度,所以这里选择城市公共艺术这种现代的艺术形式,发扬以城市市民为受众、在公众的参与中发挥作用的特点,将巴楚文化以现代的手法继承下去。结语中国文化史是各民族地区文化交流的历史,当代的文化趋同性特征亦得益于以高速发展的互联网为代表的相互沟通。文化的趋同性对艺术的影响绝不是当代出现的,如丝绸之路的开通为唐朝文化添上异域风情的一笔,日本浮世绘让西方绘画艺术挣破了写实的牢笼走向抽象和自由,以及曾红遍全球的流线型设计都是文化交流对艺术影响的有力佐证。艺术是穿越时空维度的自由的因子,承载着公共精神的公共艺术更是文化的沉淀,可以说生活不息,文化不止。虽然人们对美的看法不尽相同,但社会属性使人对物质形态外在的审美情趣趋于相同,这些共同的审美特征就是形式美的法则。由于公共艺术设置于公共空间中,人们在与公共艺术交流、互动中产生情感的交流。在体验城市空间的过程中,糅合人文环境而产生文化认同,公共艺术实际发挥了空间场性的功能。由于公共艺术一般存在于特定的公共空间环境中,并在实际功能和文化心理等方面与周遭的自然环境及人文环境存在着整体的利害关系,因此,整体关照与协调就成为公共艺术在营造具有共享性、人性化和审美效应的场所的重要问题。③运用公共艺术的方式在环境和社会变换的状态下,将传统艺术以活的姿态有机地延续下去便是可行的。

作者:郭媛媛

篇6

2、 世代相传:一代一代传承下来。

3、 继往开来:继承前人的事业,开辟未来的道路。

4、 薪火相传:比喻学问和技艺代代相传。

篇7

历史上各时期的建筑就像动植物的化石那样,一点点沉积下来,拼帖成现在的面貌。北京以其华丽巍峨的皇城或喧嚣热闹的胡同院落,凝结着中国三千年的沧桑,在中国的大时代背景下,愈发显得独一无二。

人们认识老北京,除了天安门、故宫这种政治文化元素以外,主要是通过它的胡同和四合院来理解北京的居住文化。从建筑的角度剖析中国文化的根脉,胡同与四合院的那些土街陋巷之中,许多值得珍视的价值藏于其间,而中国文化的传承也靠一代代建筑负载下来。

一般来看,城市的形态,可以从四个属性去认识,自然环境、母体建筑、标志建筑、总体布局。北京自然环境受北方地理条件影响,总体布局以历史遗产为基础,受上世纪五十年代确立的“以旧城改建、扩建为中心”的思路制约。在此二者之外,北京的标志建筑即北京游客最想去的是长城、故宫、颐和园、天坛等,有人称之为“签名建筑”。其实,这些标志建筑是一个城市的母体建筑的影响而形成,母体建筑是因,标志建筑是果。

篇8

组建“勒庆乐”传承壮族文化

2011年,黄天恒从武鸣县文化馆退休,退休前他担任文化馆馆长,同时是中国华人音乐协会理事、广西合唱协会理事、广西音乐协会会员。黄天恒对壮族文化有很深的理解并且十分热爱,把培育壮乡艺术人才作为自己的职责,把保护和传承壮乡文化当作自己的事业。为此,他毅然放弃了清闲的退休生活,加入到庆乐小学“勒庆乐”艺术团队伍中,担任指导教师。他告诉记者:“庆乐小学是壮汉双语教学学校,是壮文化传承的窗口学校。2011年,学校产生了组建艺术团的想法,但由于没有专职音乐老师而未能组建起来,我听说后就主动请缨了。”

艺术团组建之初,黄天恒碰到了不少难题。一方面,由于他教学比较严格,学生一下子难以适应;一方面,因为现在的学生比较钟爱流行音乐,原滋原味的山歌对他们没有太大的吸引力。还有的学生担心影响学习,因此不少学生打了“退堂鼓”。这让黄天恒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了反思。不久之后,他把原来枯燥的课堂变成了学生的“游乐场”:讲故事比赛、唱壮歌比赛,还有各种壮族传统游戏……学生在玩中逐渐对壮族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学习兴趣被逐渐激活了。

黄天恒还抽空辅导学生的功课,消除学生害怕影响学习的担心。该校三年级的学生黄文(化名),各学科成绩都不理想,由于害怕艺术团的各项训练会占用学习时间,刚进团不久就产生了退出的想法。黄天恒了解情况后,多次找来黄思想工作,平时还手把手辅导她学习。经过两年多的努力,黄文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提高,有一次测试拿了全班第一名。在今年的武鸣县“三月三”歌圩山歌擂台赛中,她还荣获少年组一等奖,实现了“文”“艺”双丰收。

在“勒庆乐”艺术团里,像黄文这样在黄天恒帮助下获得“双赢”的成员不在少数。该艺术团的学生表示,参加艺术团后上台表演的机会多了,胆量得到了锻炼,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也增强了。黄天恒还经常与他们谈论学习方法,他们学习起来更有劲了。尤其是黄天恒创作的壮族文明礼仪山歌,让学生在传承壮族文化的同时,学到了做人的道理。

经过一年的努力,庆乐小学“勒庆乐”艺术团的演艺水平逐渐提升。2012年9月,该艺术团参加“2012年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武鸣歌台”的演出,38位小成员在武鸣县文化广场倾情演唱壮语版《友谊地久天长》,让同台表演的外国艺术家和观众耳目一新,全场领导、嘉宾对此称赞不已,媒体也给予了高度关注。据庆乐小学校长覃志忠介绍,为了这次比赛,黄天恒连夜加班将这首大家耳熟能详的《友谊天长地久》改编成壮语歌曲,然后用一周的时间亲自指导学生演唱和表演。

演出的成功让黄天恒更加坚定了传承壮族文化的信念,他告诉记者:“壮族山歌是壮族文化中最有特色的部分,几乎包含了壮文化的方方面面。所以,我们希望通过组建这样的艺术团,从娃娃抓起,将民族文化传承下去。”

为学校的特色发展出力

庆乐小学是武鸣县民族教育的窗口学校,一直以来,该校以“传承壮族优秀文化”为切入点,致力于引领师生学习与弘扬壮族优秀文化。但过去由于没有一个系统的传承思路,尚未形成教学的特色。

黄天恒到学校后,有多年文化工作经验的他敏锐感觉到,按部就班地开展民族文化建设,难以收到教育学生、传播文化的效果,应该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将民族文化融入到学校的教学、学生的生活中,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办学品牌,达到文化保护和传承的目的。为此,黄天恒对当地的民族风俗做了详细调研,并结合学校的办学实际,写出了一份调研报告。他的调研引起了庆乐小学领导班子的高度重视,在多次商讨之后,该校决定以举办壮族文化传承活动为突破口,全面开展民族文化教育,并由黄天恒具体负责。

在区内较早实现山歌进课堂,是庆乐小学壮族文化传承活动的重要举措。黄天恒经常与其他老师一起去实地采风,收集原汁原味的壮族山歌,并按生活、历史、婚嫁等分类对这些歌曲进行改编、创造,然后传授给学生。他还与其他老师一起将《壮族师公舞》等具有代表性的壮族舞蹈进行收集、改编,汇编成校本教材,让壮族艺术文化在教育教学中得以更好地弘扬和发展。

为丰富壮族文化传承活动的内容,2013年年初,经黄天恒的努力,庆乐小学“原始农具陈列室”终于成立了。在他的倡导、动员下,师生、家长和社会爱心人士捐赠了近300件原始农具,分别注明了名称、用途,然后陈列在室内,学生可以随时观看,使该陈列室成了当地壮族农耕文化的教育“基地”。不久之后,黄天恒提议建设的以种植当地中草药为主的“壮乡百草园”也相继建立起来,目前园内已种植有100多种壮族同胞常用的草药,每种草药都详细标注了药性、用途以及注意事项等,每到课间,这里就成了学生们学习草药知识的乐园。

取得一定成绩之后,黄天恒又忙着起草《庆乐小学传承民族文化活动方案》,他说:“有了活动方案后,建设工作就更加系统了。”在他的提议下,庆乐小学计划用3年时间,培养一批能系统掌握壮族歌舞、乐器的学生,还计划建设校园民歌广场、民族文化长廊、壮民俗陈列馆、大型原始农具自然景观和壮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基地,努力把学校发展成为一所集教育科研、民族文化交流、培训考察等功能为一体,具有民族特色的示范学校。

培育壮乡艺术接班人

2012年7月26日,“勒庆乐”艺术团成员罗樱华代表中国参加了在上海举行的国际少年儿童艺术节,来自美国、日本等21个国家的少年儿童参加了此次活动。罗樱华演唱了由黄天恒创作的壮族山歌《杯杯酒都甜》,婉转的歌喉、深情的演唱赢得了全场观众热烈而持久的掌声,壮族山歌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

现在一谈起罗樱华,黄天恒脸上就流露出自豪。多年来,他始终把培养像罗樱华这样的壮乡艺术接班人作为己任,他说:“2003年以前,我就想着找几个能传承我们壮族山歌的苗子。”经过他不懈地寻找,罗樱华出现了,被媒体誉为“山歌王子”的潘龙海也出现了,这让黄天恒很兴奋,“这种感觉就像是在沙漠中找到了水源一样”。

潘龙海自小对壮族山歌情有独钟,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遇到了黄天恒。经过一番交谈后,黄天恒发现他很有歌唱天赋,于是把他收入门下,从发声、运气等基础技巧对他进行训练,并逐渐深入,促使他的山歌编唱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并熟练掌握了武鸣县各路山歌的唱法。2011年8月23日,潘龙海凭借新颖的道具、出色的表演和天籁般的歌声,在“大地飞歌・2011年中国联通杯民歌大赛”赛淘汰赛中成功晋级20强,引来了媒体的关注。后来,他还考上了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是武鸣县唯一一个到该学院专攻山歌演唱的学生。

为了培养更多像罗樱华、潘龙海这样的学生,黄天恒不计辛劳,付出了大量心血。由于家住县城,黄天恒每天只好乘坐公交车往返于学校和家之间,但他从未落下过一节课。每一节课他都精心准备,从基本的发音方法和基本的舞蹈动作开始教授,待学生打好基础后逐步加深教学难度。如今,他的学生不仅能熟练完成常规的教学训练,有的学生还能自编自创新的舞蹈动作。在他的带领下,“勒庆乐”艺术团的规模逐年扩大,成员人数由原来的12人发展到了40多人。不仅如此,黄天恒还经常到企事业单位、农村社区指导排练,培养了一大批民间艺人。

黄天恒说:“文化是民族的根,是民族保持活力的源泉。要想我们的民族之树繁荣茂盛,就要从孩子抓起,不断培养民族文化的传承者。”黄天恒的艰辛付出,不仅壮大了“勒庆乐”艺术团,也为他赢得了不少荣誉:他创作的作品入编《魅力武鸣》民族教育地方课程教材;歌曲《情满五色糯米饭》在全国中小学校校园影视作品比赛中获银奖;“勒庆乐”艺术团表演的纯壮语原生态三声部民歌《太阳爬上山》荣获自治区标准壮语才艺比赛第一名;壮族酒歌由广西壮文学校的老师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欢乐一家亲”比赛中演唱,荣获金奖。2012年9月,由于为民族艺术的传承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黄天恒光荣当选为“2012年感动中国艺术人物”,中国艺术学会还决定为他出版《中国艺术功勋人物・黄天恒专刊》。

篇9

庆乐小学坐落在素有“文体之乡、人杰地灵”美誉的武鸣县太平镇庆乐村。学校创建于1950年,是一所村级完全小学。早在1981年,该校就被自治区人民政府确定为壮汉双语教学实验学校。在30多年的时间里,该校秉承传统,立足现实,放眼未来,树立了“喜、乐、和”办学理念,确立了“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凸显民族教育,培育民族新人”的办学目标,致力于民族传统教育,开发建立“民族风情与文明校园”“传统节日与活力校园”“民族体育与健康校园”“壮族山歌与艺术校园”、“民俗文化与责任教育”五大校本课程,大力弘扬和传承民族文化,取得了突出的办学成绩。

打造具有壮族气息的校园文化

走在庆乐小学的校园,时常可以听到悦耳动听的壮族歌谣从广播里传出,不时还会有三五成群的孩子和着音乐轻轻哼起壮族歌谣,这时你会欣喜地发现,壮民族文化在这些孩子的身上得以延续。在校园的花圃里、道路边,摆设着一些奇巧的石槽、石磨、犁头、车轱辘等物品。据校长覃志忠介绍,这些都是壮族人民过去常用的劳动工具,是学校筹建“原始农具陈列室”的其中一部分。

今年年初,庆乐小学开始筹建“原始农具陈列室”。校长覃志忠号召全体师生、家长和社会爱心人士把家中闲置的原始农具捐赠给学校。覃志忠想方设法把这些农具做成活教材。石槽、石磨、石礅、瓷器等壮民族过去常用的大型劳动工具被放置在校道两边,舂米棒、老服饰、旧时背带等小型物品则放在陈列室内。覃志忠说,建立“原始农具陈列室”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系统地认识和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不忘本源。平时仅仅依靠说教作用并不大,让孩子们亲眼看到,亲手摸到这些祖辈们使用过的东西,可以让孩子们更为直观地感受祖辈为过上幸福生活而付出的艰辛劳动。这些农具不但能够激起后人对祖辈们的敬仰和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还能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劳动的品质。如今,“原始农具陈列室”的物品已经成为孩子们进行民族教育的宝贵资源。

设立“原始农具陈列室”是庆乐小学打造壮民族气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走在该校的校园里,可以感受到该校洋溢着浓厚的壮民族文化气息。该校的门牌、标语、横幅都用壮汉两种文字书写;学校里几乎每一名学生都会唱本校的壮语校歌——《让壮乡儿女走上世界》,这首歌是庆乐小学自创的壮族歌曲,表达了壮族儿女的美好祈愿。该校还自创有二声部壮族原声态山歌《欢乐齐欢乐》《太阳爬上山》等,自编壮族歌舞《情满五色糯米饭》《迎客歌》《酒歌》《送客歌》等纯壮语歌曲。如今,这些优秀的壮语歌曲已由学校的“勒庆乐”艺术团演唱录制成光盘。

目前,庆乐小学正在积极探索符合学校发展、更加彰显学校壮民族文化特色的新路子。该校计划在3年内建一个校园民歌广场、300米长民族文化长廊、160平方米“壮民俗陈列馆”、5处大型原始农具自然景观和民族综合楼为一体的“壮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基地”。同时,该校还将继续努力打造以壮民俗为主题的班级、教学楼走廊文化,在围墙上创作壮民族体育竞技图案、壮族英雄人物、壮族故事专栏等,完善校门壮民族文化建设,规范“壮民俗陈列馆”的管理,让学校发展成为一所具有教育科研、民族文化交流、培训考察等多功能一体化、充满浓郁壮族风格的全区农村壮汉双语实验教学示范学校。

开发具有壮民族特色的校本课程

两年前,校长覃志忠就有了设立本土课程的想法,他说:“我希望孩子们在学到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能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能体会到家乡文化的魅力。”但是本土课程没有现成教材,只能靠挖掘本地资源自行开发。

“当务之急,是要找到精通当地民俗又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人。”覃志忠后来想到了武鸣县文化馆的老馆长黄天恒老师。黄天恒老师一直都从事壮民族文化研究,时常到庆乐村采风。当覃志忠把这个想法告诉黄天恒时,黄天恒一口答应,认为这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此后,黄天恒就经常来到庆乐小学教孩子们唱山歌。别看他年事已高,但在课堂上唱起山歌一点不输壮族小伙子,自从他来到庆乐小学,孩子们就更加爱唱山歌了。黄天恒还经常走家串户收集山歌素材,自创或改编山歌教给孩子们。

当地有个风俗:有了山歌还不能缺快板。覃志忠于是又请到了熟悉快板的壮族民间艺人黄必昌,让他担当“勒庆乐”艺术团的快板指导老师,经他改编的快板壮族歌谣朗朗上口,成为艺术团的固定节目之一。

后来,覃志忠还请来了体育老师黄杰元,让他担任学校的壮族体育课的教师,把当地具有壮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融入课堂。现在,该校的许多孩子都能熟练地参与打陀螺、滚铁环、抛绣球、跳竹竿舞等民族体育运动项目。

让每一名学生会唱两首以上山歌,会跳一支壮族舞蹈,掌握一项以上民族体育技能,会做一种地方风味小吃等是庆乐小学将壮民族风俗引入校园的目标。目前,该校已经举办过两届壮族文化传承活动节,无论是壮民族文化艺术展演还是民族体育竞技项目,庆乐小学的孩子们都玩得很在行。从大型竹竿舞表演到制作壮家民俗风味小吃,孩子们都参与其中,乐在其中。学校组建的“勒庆乐”艺术团还经常开展山歌擂台赛,每年参加“三月三”壮族传统歌圩活动,使庆乐小学“勒庆乐”艺术团的知名度不断提升。

现在,该校已经连续两年成功举办壮族文化传承活动,学校的办学品位不断提高。壮族文化传承活动不仅让师生领略到了独特的壮乡民族风情,让壮族文化得到了传承,也让壮民族文化的精髓深入孩子们的心灵,在文化传承中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继续做好双语教学实验工作

“太阳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每天都要做很多好事……”庆乐小学三(2)班的教室里,传出了整齐洪亮的朗读课文的声音。这是一节壮语课,孩子们捧在手上的书,都是用壮语编写的。尽管还只是小学三年级,但孩子们已经掌握了不少壮族文字。“一年级和二年级学到了不少(文字),现在这本书我自己都能读完了。”该班的一名同学拿着这本三年级的教材,颇为自豪地说。

庆乐小学是我区坚持开展壮汉双语教学实验工作时间最长、效果最好的学校之一。该校的壮汉双语教学要求使用壮汉两种文字教材,壮语教材内容必须与汉语教材内容基本保持一致,教师教学用语使用壮语和汉语,以自治区教育厅“以壮为主,壮汉结合,以壮促汉,壮汉兼通”的十六字方针为原则,在学好壮语文的基础上,提高汉语文水平,达到壮汉兼通的目的。庆乐小学的“双语”教育从学前班就开始抓起,在学前班阶段采用壮文教学,讲授壮文拼、读、写的方法;学生进入一年级后,实行壮汉同步教学,教师灵活掌握壮、汉文教学进度,到小学毕业时,全校学生的汉文、壮文水平均达到教学大纲要求。

为了激发孩子们学习壮文的兴趣,庆乐小学每年都举办各种丰富多样的比赛活动,如壮语讲故事比赛、壮语作文比赛、壮语课文朗读、壮语课文书写比赛等。2011年,该校学生积极参加全区壮语作文比赛,有15篇作品获奖。2011年10月,黄捷、罗樱华两位同学参加全区小学生讲壮文故事比赛荣获一等奖,并得到专家的高度评价和媒体的关注。2011年5月,该校六年级学生黄艳芝同学参加全国《历史的选择》读书征文比赛,获得特等奖,还光荣地代表武鸣县小学生到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颁奖仪式。

双语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人才,庆乐小学的壮汉双语教学充分利用壮语的优势,努力克服壮族儿童的语言障碍,经过多年的实践,庆乐小学的教学成果喜人,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为社会培养造就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因为在庆乐小学打下的壮语基础,从庆乐小学毕业的学生不少都从事与壮语言相关的工作,他们精通壮文,为壮语言的延续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篇10

黄梅戏的唱腔属板式变化体,有花腔、彩腔、主调三大腔系。花腔以演小戏为主,曲调健康朴实,优美欢快,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民歌小调色彩;彩腔曲调欢畅,曾在花腔小戏中广泛使用;主调是黄梅戏传统正本大戏常用的唱腔,有平词、火攻、二行、三行之分,其中平词是正本戏中最主要的唱腔,曲调严肃庄重,优美大方。黄梅戏以抒情见长,韵味丰厚,唱腔纯朴清新,细腻动人,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且通俗易懂,易于普及,深受各地群众的喜爱。在音乐伴奏上,早期黄梅戏由三人演奏堂鼓、钹、小锣、大锣等打击乐器,同时参加帮腔,号称“三打七唱”。以后,黄梅戏正式确立了以高胡为主奏乐器的伴奏体系。

黄梅戏的脚色行当体制是在“二小戏”、“三小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包括正旦、正生、小量、小生、花旦、小丑、老旦、老生、花脸、刀马旦、武二花等行。虽有分工,但并无严格限制,演员常可兼扮他行。黄梅戏的表演载歌载舞,质朴细致,真实活泼,富于生活气息,以崇尚情感体验著称,具有清新自然、优美流畅的艺术风格。黄梅戏中有许多为人熟知的优秀剧目,而以《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夫妻观灯》、《打猪草》、《纺棉纱》等最具代表性。黄梅戏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影响十分深远。目前各级黄梅戏剧团特别是县级剧团急需要政府和全社会的关心与扶植。

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线。文化工作者的首要任务是把文化遗产发掘出来。黄梅戏的发展经过了漫长的历史阶段,黄梅戏艺术工作者的艰苦努力和巨大贡献是不可否认的。清咸丰丙辰六年(1856年)的对联称:“颂德歌应抒白雪登高调不唱黄梅。”这幅对联无疑是黄梅戏历史的一个重要佐证资料,有力地说明了早在100多年前就有黄梅戏这个名称。

作为一个黄梅戏演员,首先我为黄梅戏而感到骄傲,但同时我又感到压力,黄梅戏的发展需要一批黄梅戏专家、学者、爱好者去关心,去参与,去探索,需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精神,抛开地域之见,去认真的研究。更需要黄梅戏演员担负起自己的责任,用自己的力量和努力去思索,去发展黄梅戏。要想做到这一切,必须从基层抓起。剧团要计划,培养,有一定基础,有潜质的好苗子。优秀的演员也应该多放点精力在教学上,力争多培养出优秀的新秀,为了弘扬黄梅戏艺术,为黄梅戏的源远流长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中国戏剧家协会近日正式批准在安庆建立“中国黄梅戏发展基地”,将以安庆市黄梅戏艺术中心为载体,为其在表现,发展上提供了足够的空间。这对于黄梅戏来说无疑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传承是一项工程,是需要很多人用心的努力才做的到,是世世代代的任务,是黄梅人生的追求。黄梅戏是全国人民共有的,只有大家联合,齐心协力,它才会茁壮成长。我们应该在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推进徽州文化建设,弘建黄梅戏文化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