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范文
时间:2023-04-03 05:09: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西文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中国传统伦理 家庭 西方个体本位 自由 责任
当前中国正经历经济和社会的大发展,活在当下,人们都无可避免的经历着社会转型这一特殊阶段。这也是目前得到广泛关注的一个客观外部条件。台湾著名电影研究专家黄仁就说过:“在社会转型期,亲情日益淡薄,亲人之间的疏离日益加深之际,亲情正是‘国片’的好题材,俯仰皆是,取之不尽,而且拍摄上既无时空的限制,也不必花大本钱,只要肯向现代人性的深处挖掘,必然会有所得,亲情题材可以适合任何种族,任何社会放映,也适应于进军国际市场”。
以李安的为例,他个人既谙熟中国传统伦理又通晓西方传统伦理,可以游刃有余的穿梭于中西文化之中,可以在影片中用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作为背景,考察家庭,反映人性。家庭不仅是社会最小的组织单位,也是家庭成员生活的最初环境。家庭对于人的精神成长有着直接、广泛的影响,以及深远的延伸意义。别林斯基讲过:“要忠实的描写任何一个社会,认识一个民族,就必须首先研究它日常的、家庭的、习见的哲理。”由此可见家庭、家庭伦理对于社会和文化的影响,所以以下本文的伦理范畴将着眼于家庭伦理的视野。
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伦理,受传统社会伦理的渗透和滋养,表现为“三纲五常”,利他主义,孝悌,爱有差等,礼让。利他主义,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一向排斥个性,强调家国等群体概念,孔子的“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集中体现了强烈的利他主义精神;孝悌,儒家伦理认为孝悌之道是最符合人性也是实践“仁”道最为直接的方法,应由自身最切近的家庭做起;爱有差等,是儒家伦理区别于他家伦理的主要特征,认为爱是有轻重内外分别的,强调“父为子隐,子为父隐”是仁的一种体现。礼、让,礼是实践伦理道德的基本条件,而让则为人生美德,礼节与谦让是相辅相成的行为。
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农业经济持续了几千年,逐渐形成了家庭私有制,而家庭私有制极其注重家庭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作用,一切要以家庭利益为重,个人必须无条件的服从家庭整体利益,在物质和精神上牢牢依附于家庭。于是,在中国形成了强调家庭本位、宗法人伦以父子关系为主轴的伦理文化特征。
影片《推手》中,一对父子虽被置于美利坚星条旗之下,但仍虔诚诠释着东方伦理。父亲中年丧偶,儿子与美国人玛莎组成跨国家庭,儿子念念不忘一人孤守在家的父亲,于是将父亲接到美国以尽反哺之责。而玛莎却很不理解丈夫中国式的孝行,朱小生告诉她:在我的教养里,一个人关心父母,应像父母关心你一样,父亲是我生命的一部分。这句话概括了中国家庭伦理的精髓,血缘关系使父母和子女融为一体。
《喜宴》讲述了一对中国父母和同性恋儿子在美国所发生的悲喜交织的故事。在美国工作的儿子与同性恋人同居于一起,远在台湾的父母始终挂念儿子的婚姻,儿子为达成父母之愿,同意与华裔女子假结婚。片中集中反映了中国的“孝”,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认为传宗接代是孝的最高纲领。强调子必从父,弟必恭兄,妻必顺夫的关系。儿子认为结婚是个人私事,母亲认为结婚是晚辈对长辈的一个“交代”,子女在婚姻上必须服从父母,中国传统宗法人伦把掌控子女婚姻作为父权的体现。
《饮食男女》将中国家庭伦理“家庭本位”的思想阐释得淋漓尽致。父亲朱师傅是名厨,每周末都要通过一顿丰盛的夜宴来联络父女、姐妹的感情。为了维护家庭秩序的稳定,父女各自压抑着自己的感情。大姐身为长女,按照伦理“长女如母”的观念,挑起家族重担,为了父亲和这个家,多年来一直压抑自己的情感不敢谈婚论嫁。二姐个性耿直刚烈,表面与父亲、姐妹格格不入,实际上深爱着这个家。当她意外在医院发现父亲在做心脏检查时,感到无比愧疚,毅然放弃去国外的机会。朱师傅自妻子去世后既当爹又当妈,养育三个女儿尽职尽责,不敢再婚,直到女儿们都找到了归宿。
西方在冲破了封建神权的枷锁后,挽伴着文艺复兴一同走来的是对于个体存在的肯定和对自由的追求。这无不对西方文化、社会乃至伦理道德标准留下深深的烙印。西方社会以人性为前提,强调尊重自然的人性。反照于家庭,西方家庭伦理以个体为本位,所谓个人本位指的是在家庭和个人关系中更关注个人的生存和意志,家庭要服从于个人。与中国传统家庭伦理以父子关系为主轴不同,西方家庭以夫妻关系为主轴。
同样是李安执导的影片《理智与情感》就通过两段感情纠葛,折射出西方家庭个人本位和契约人伦的伦理精神。片中父亲死后,哥哥继承遗产,他不顾父亲的遗愿,只给继母、异母姐妹微薄生活费,他和妻子冷漠、自私,完全不顾母子、兄妹之情,将他们赶出家门,而且对他们的艰难处境冷嘲热讽。西方典型的个人主义思想对亲情的侵蚀导致了家庭的解体、亲情的冷漠。个人利益成为了维系家庭的主线,为了自己可以毫不顾忌血缘亲情。
在将东西方伦理形态典型化,以一种难得的视角来再次客观审视两种文化的利弊,并呈现于影片中,李安凭借自己对于两种文化的了解,在电影中采用双重文化视角的策略以西方文化视角审视中国伦理,又以东方文化批判西方伦理,为构建一种理想化、高度和谐完善的文化伦理范式提供了蓝图。李安自己在概括“父亲三部曲”时也说过,使传统上以父亲为主的一个家庭关系,得以从一个假象的平衡状态,历经危机和冲突后,重新寻得一个新的平衡。
家本位的伦理精神虽有效保证了家庭的稳定,培育了血浓于水的家庭情感,但过于强调成员的责任与义务,忽视个人自由,造成个体压抑,家庭成员成为家庭的附属品,导致家庭生活僵化、虚伪。西方个人本位的理念强调个体自由与权利,虽实现了家庭内的民主与个人的自由,但同样削弱了个体的家庭责任感与协作精神,使家庭结构缺乏依靠与温暖。
于是李安在其“父亲三部曲”中将其对于家庭伦理的完善与构想寓于其中,对于现代东西方伦理的发展,不失为一剂良方。他试图在扬弃中西家庭伦理的基础上,去除中国家庭伦理的糟粕取其精华,借助东方文化视角摒弃西方伦理的负面因素。将自由与责任相统一,构建一种个人与家庭同构、和谐的伦理概念。“父亲三部曲”中都以中西伦理的碰撞、冲突再到相互协调与妥协,最终走向融合。《推手》中美国儿媳玛莎买了大房子并准备好房间接中国父亲同住,说明她已认同或接受了中国“父慈子孝”的伦理观念;父亲也主动离开儿子,开始自己的生活,表明他也接受了夫妻为主轴的西方家庭观念;《喜宴》中,父母接受了儿子的同性恋人,并感谢他对儿子的照顾,同性恋人也答应愿作孩子的另一个爸爸;《饮食男女》中,小女儿、大女儿相继结婚离开了父亲,二女儿有了新恋情,父亲也有了新的归宿。《理智与情感》中有情人终成眷属。
犹如一颗石子,投入了一湾静水,哪怕石子再小也将会有涟漪。
参考文献
1.李安: 《站在好莱坞与中国电影之间》,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2.《世界电影思潮》,范志忠著,浙江大学出版社
3.《中国当代家庭伦理电影探析》 福建艺术 2005年6月
篇2
(一)老杨头的中国文化解读
《孙子从美国来》的电影工作者费尽心思地制造感动元素来完成对你的催泪过程,老杨头就是一位让我们一直感动乃至有点悲凉气息的人物。老杨头的儿子杨栋梁几年不回家对老杨头不闻不问。现实中我们到底有多少时间给了老人,有多少关爱给了老人。我们的父母将自己的青春岁月都倾注在我们的身上而如今年老体衰,只能蜷居在农村,独自品尝孤独的滋味。在某一年儿子突然带一个洋寡妇回来这具有悲凉气息甚至洋寡妇还带来一个6岁大的孩子,与自己的儿子没有血缘关系!老杨头住在西北农村家庭不富裕这些对老杨头而言不知道是喜还是悲。老爷子又恼又羞却无可奈何地接手了这个烫手山芋,当前陪伴老杨头可以走一段岁月的只能是布鲁克斯。这其间老杨头与布鲁克斯发生了一系列事情:一天喜欢喝牛奶的布鲁克斯到王站长家要了一碗刚刚挤出的奶,布鲁克斯因调皮捣蛋把刚打来的牛奶打翻了段有办法老杨头再去要了一碗回来;还有布鲁克斯偷吃核桃弄坏了门,老杨头在追打布鲁克斯的时候探坏了布鲁克斯的蜘蛛侠布鲁克斯闷闷不乐老杨头委托王站长购买蜘蛛侠玩具河惜未果。他便特意熬夜为他精心雕刻了一个蜘蛛侠模样的皮影作为道歉礼物。后来皮影戏终于再次开演,布鲁克斯在老杨头悲凉的唱腔声中被母亲强行带离了中国。同时也带走了老杨头送给他的视若珍宝的成套皮影……我们反思现在,又有多少年轻人是真正为了让老人们快乐一点,把自己的小孩让老人家带的?老杨头还是一位爱好和平和传统文化的代表。他崇拜孙悟空但对西方文化却一无所知。例如对孙子说的蜘蛛侠他称它为蜘蛛精。对布鲁克斯问他的一句话“孙悟空真的能打赢蜘蛛侠吗?”而他的回答是少他们为什么要打架呢?他们可以做好朋友啊!”体现了中国人爱好和平的思想。还有一天早上,布鲁克斯要吃汉堡包老杨头不知道什么是汉堡包,问了村里小卖部的人才知道原来是西方的一种食物。他去买了个肉夹模给布鲁克斯,当时布鲁克斯有点疑惑地吃下了它,老杨头才悟道原来汉堡包就是我们西北这边的肉夹模。老杨头更是一位中国民间艺术皮影戏及皮影雕刻的传承人。皮影戏是民间的一门古老艺术。皮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在灯光照射下用隔亮布进行表演的艺术。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厂边操纵戏曲人物厂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肩浓厚的乡土气息。皮影不仅属于傀儡艺术还是一种地道的工艺品。它是用牛、驴、马、骡皮经过选料、雕刻、上色、缝缀、涂漆等几道工序做成的。老杨头作为传承人自然不愿意荒废这种技艺,他因一次踩坏了孙子的蜘蛛侠利用自己的精湛的雕刻技艺赔给布鲁克斯一个蜘蛛侠模样的皮影。鉴于“’旧寸期所遭受的一些伤心事,不愿意办皮影戏和皮影雕刻艺术短训班。最后在王站长的努力劝说下终于答应此项任务池体现了老杨头传承华县皮影戏艺术的决心。
(二)布鲁克斯的中西文化解读
这是一个典型的西方现代化的美国小男孩儿,喜欢汉堡包,也喜欢西方人眼中的英雄人物—蜘蛛侠。布鲁克斯从小接受西方现代文明对于古老中国乃至见到爷爷都感到好奇启然不理解爷爷的陕西腔话语肖爷爷问王站长“狗”与“太阳”的英语怎么说,目的是希望与孙子沟通。布鲁克斯在老杨头的熏陶下喜欢上华县的皮影戏和皮影雕刻。老杨头在布鲁克斯将要返回美国的时候,还特意为他精心雕刻了一个蜘蛛侠模样的皮影。布鲁克斯还问过爷爷春节是什么,爷爷没有长篇大论地告诉他春节的由来,反而说春节就是大团圆要一家人坐下来吃团圆饭。这句回答看似具有哲理意义但是理解起来不难,布鲁克斯从西方圣诞节、感恩节的氛围很快地理解了爷爷的话语最后布鲁克斯说要和爷爷吃团圆饭。半年后布鲁克斯与重修于好的父母一起回来和爷爷过年。此外布鲁克斯还体现了美国绅士好战的一面当布鲁克斯问爷爷岁孙悟空真的能打赢蜘蛛侠吗?”爷爷的回答是少他们为什么要打架呢?他们可以做好朋友啊!”看似简单的两句对话道出了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内涵孙悟空代表传统中国文化蜘蛛侠代表西方文化;做好朋友体现了当下中国对外的和平共处的原则扩‘打,’体现了西方社会当前绅士好战的一面。
二、《孙子从美国来》影片的中西文化交流碰撞
当前国际社会交流频繁,作为中西方世界代表的中国与美国在国际舞台上时刻都存在竞争与合作。该影片也反映了这么一层关系。这一节从饮食、艺术、家族观念、道德层面探讨关于中西方世界中的文化交流碰撞。
(一)肉夹模与汉堡包看似两个简单的食物,其实两者有其共同的地方,即上下两层面粉团之间夹一层肉类或其他作料的东西。不过中国的肉夹模具有悠久的历史英文名为Chinesehambu吧e式中国汉堡)相传春秋战国时期就有这种美食。而西方的汉堡包是现代西式快餐中的主要食物,原名来自于德国的城市汉堡市(Ham-hugr)。英语Hamhugre:就是指“来自汉堡的”河以是指汉堡包本身或是面包里面由牛绞肉或其他夹有牛绞肉做成的肉饼。对于中国而言20世纪80年代才有汉堡包在中国地区流行,而地处西北偏远农村的老杨头不知道有这种食物,当孙子要汉堡包时自然觉得一头雾水。
(二)孙悟空与蜘蛛侠孙悟空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西游记》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代表着中国古典文化,能七十二变、腾云驾雾,有一双火眼金睛,能看穿妖魔鬼怪的伪装;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蜘蛛侠最初以漫画形式出现在美国人的视线脚蛛侠视力非常好肩强壮的肌肉、超级感官和有预知危险的能力手指有吸附的能力能够像蜘蛛一样在墙上行走,能制造结实而有韧性的蜘蛛丝河以在大厦之间摆荡穿梭而行。单从小说与漫画文本对比而言,显然孙悟空具有更强的法力。在对孙悟空与蜘蛛侠之间谁厉害的问题上爷爷的回答显示出中国文化崇尚和平的理念,而布鲁克斯的问代表西方改革派激进好战的绅士文化。(三)家族观念的重与轻中国传统文化很注重家族观念,因此回家孝敬父母是做儿女应尽的义务。自古以来孝的观念一直同忠的观念一样重要肩“忠孝不可两全,’的说法。电影中,很隐诲地告诉了我们老杨头的儿子杨栋梁有不孝的一面。家里的父亲都那么大年纪了是否考虑在国内成就事业而不必丢下父亲独自在国外?一晃几年过去乃0多岁了回到家乡—陕西华县带了一个洋寡妇梢带一个儿子回家。这让老杨头怎么想?儿子成家了作为父亲却不知道女方情况怎么样也不知道。更何况杨栋梁还要与妻子赴可可西里参加藏羚羊保护行动的工作,把自己的包袱—布鲁克斯留给老人照顾•••••一切的一切对老杨头而言并没有尽到孝敬父亲的义务。作为子女的我们要时刻记得感恩肩时间多陪陪老人。对于西方世界而言,对待家族观念看得不是很重他们崇尚独立自主。美国经历了西部大开发的历史英国、西班牙、葡萄牙等国有过远洋探索、殖民拓荒的历史。西方年轻人往往18岁以后就可以同父母分开启己去闯荡世界、开拓世界。因此在西方人眼中肠栋梁妻子带着自己的孩子跟着丈夫来到中国发展事业的举动他们会持肯定的态度。
三、结语
篇3
关键词:中西文化;文化碰撞;文化融合
中图分类号:F26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4-0058-02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微电子通讯网络的发展,不同社会、文化以及不同地区的人们产生了相互交往的强烈欲望,全球性的交往已经形成。人们正面临着全新的国际生活。这种新生活无论从心理学、社会学和语言学的角度来看,都是各种文化交织多变的产物。不同社会和文化相互交往已是不可回避的现实[1]。在中西方国家的人们相互交往时,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文化碰撞,主要表现为价值观念的差异。在中西文化差异日益凸现的今天,中西文化的融合更为重要。我们要正确看待中西文化的碰撞,自觉地融合与发展文化,传承和创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使中国的文化真正融入世界的文化。
一、文化的理解
根据Goodenough的观点,文化是“由人们为了使自己的活动方式被社会的其他成员所接受,所必须知晓和相信的一切组成。作为人们不得不学习的一种有别于生物遗传的东西,文化必须由学习的终端产品即知识组成”[2]。
笔者认为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通过他们的创造活动而形成的产物,是相对于自然而产生的。文化也是一种历史现象,它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每一代人都继承原有的文化,同时又在不断地扬弃和创新原有的文化,对社会文化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文化具有民族性,文化的内容通过民族形成的表现映射出鲜明的民族色彩。文化的范畴包括三个层次:(1)物质文化,它是通过人们制作的各种实物产品表现出来的,包括建筑、服饰、食品、工具等。(2)制度、风俗文化,它是通过人们共同遵守的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表现出来的,包括制度、法规、风俗习惯等。(3)精神文化,它是通过人们思维活动所形成的方式和产品表现出来的,包括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哲学、科学、文学艺术等方面。
二、中西文化的碰撞
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中西文化在价值观念存在着差异,导致文化碰撞与冲突,价值观念的碰撞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强调整体和推崇自我的碰撞
中国文化中表现出的整体主义思想,是以国家、民族、社会整体利益为中心,个人利益依附并服从于整体利益,在必要时,甚至可以牺牲个人利益。一切个人利益只有在满足并实现整体利益的前提下才能满足自己的价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仅体现了整体利益至上的精神,而且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民族精神。在整体主义思想影响下,他人取向是一种延伸,表现在:中国人交往时,总是先考虑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总是要顾及到自己的面子,言行上养成对他人说好话的习惯,有时还会说假话,造成言行不一,表里不一。
作为整体主义的对立面,个人主义强调以自我为中心,社会是达到个人生存目的的手段。个人主义强调个人的尊严与权利,平等与自由,个人不受国家和集体的干涉与限制。个人主义强调自我是实现价值的主体。个人主义使得西方人追求个人享受、自由发展、崇尚竞争、满足个人意志,在不影响他人利益的前提下,使得个人利益最大化。但是西方人崇尚的个人主义也有其弊端的表现。人们容易把个人主义异化为谋取功利的工具,转变为利己主义,把个人利益视为人生唯一目标而扭曲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二)求稳定与求变化的碰撞
在儒家思想影响下,中国人的生活追求稳定,在稳定中求发展,在稳定中求进步。统一和稳定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家庭、家族和睦的保证。扎根于中国人心灵深处的观念是“国不能不稳”,“家不能不和”。“安居乐业”被中国人当作永恒的幸福。由此,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得以延续,并保存完整。
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追求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出打破常规、不断创新的精神。他们打破家庭、经济、教育,乃至个人能力的束缚,永不停息地变化,永不停息地创新。对美国人来说,没有变化、发展、进步、创新,就等于没有未来。美国人的求变表现在各方面,如职业、社会地位、家庭危机等等。这种求变的民族气质正是美国发展的基本动力之所在。
(三)过去取向与未来取向的碰撞
中国是过去取向的国家,它注重祖先的传统,中国人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做事循规蹈矩、追根溯源。在时间观念上,中国是圆式时间观,这意味着时间的变化与自然相协调,时间以其自身运动的永恒周期性圆弧式运动,如昼夜的更替、季节的往复、植物的生长周期等都有周而复始的周期性循环运动。中国人对时间的使用采用多向记时制,即时间被看作是分散的,可以在同一时间内做不同的事情。所以中国人使用时间比较灵活,随意性强,时间显得十分充裕,生活节奏慢。其消极之处在于中国人缺乏时间意识,办事效率较低。
西方社会尤其是美国是以未来取向的国家,它注重未来,不断地为未来制订计划,喜欢革新与变化,很少注重过去的传统与习惯。在时间观念上,美国是线式时间观,这意味着时间是一种线性的单向运动,如果美国人回归过去就如同走向“原罪”,因此只有经过个人的奋斗努力,未来才会更加幸福,死后才会升入天堂。美国人对时间的使用采用单向记时制,即时间被看作是有始有终的一条线,所以美国人特别珍惜时间,时时刻刻有一种时间紧缺的意识,做事情时间观念强,讲究效率。其消极之处在于美国人不重视过去的经验,在某种程度上会成为“时间的奴隶”。
三、中西文化的融合
中西文化在价值观念上的差异,必然导致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文化的碰撞与冲突。为了保证中西方文化的顺利交流,就要进行文化融合,即各民族文化通过互渗、互补,使文化主体通过对多元文化的批判、选择、吸纳,转变为人类共享的文化资源,在中西方文化融合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树立主体文化意识
在中西文化融合过程中,努力维护本民族文化的主体特色,坚持本民族文化应有的主体地位。在学习与借鉴西方文化过程中,不能无视本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和现实需求。我们要坚信社会主义文化的全球化必然取代资本主义文化的全球化。同时我们要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在与西方文化主体合作中,树立中国文化的国际形象,展现中国文化的民族特色,促进文化全球化体系的建设。
(二)坚持主体文化的开放性
在中西文化交流频繁的趋势下,中国文化要走向世界,必须坚持民族文化的开放性,即理解、包容西方各民族的文化,大胆吸取借鉴科学、健康、有益的西方各民族文化,坚决抵制和摒弃不利于社会主义文化的各种因素,同时提高警惕,加强防范西方各民族文化的加剧渗透,防止本民族爱国主义思想受到动摇和打击,坚决阻止文化殖民化的倾向。
(三)坚持的思想
透过各民族多样性文化的表面,我们可以发现人类对真、善、美、假、恶、丑等标准的判断具有普遍性。中西文化交际越深入,各民族存在的共同思想认识就越多,这是进行全球文化融合的前提条件。求同,就是在寻求各民族人民共同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基础之上,努力寻求各民族文化共有的价值观。存异,就是要尊重各民族的文化价值观的差异性和多样性。的结果使中西方各民族文化多元并存。
(四)坚持文化创新
在中西文化融合过程中,创新是最重要的原则。创新是一个国家进步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兴旺发展的动力。我们在进行中西文化融合过程中,从本民族的实际需求出发,在保持本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基础上,充分发扬本民族文化的主体意识,充分吸收其他各民族文化中的精髓,要坚持文化创新,建立体现时代特点又具有民族特色的创新文化。
随着中西文化交往空间进一步地扩大,中西价值观念的差异引起的文化碰撞日益凸现,而文化全球化是世界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要以正确的眼光和心态审视中西文化,实现中西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与发展。同时,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吸取借鉴西方各民族文化的精华,不断创新文化内容与形式,真正地使中国民族文化融入并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参考文献:
篇4
1.中西跨文化交际中经常出现的文化冲突
在中西跨文化交际中会出现的文化冲突有很多种,在这里我们不可能一一叙述,只能列出比较常见的几种。
1.1隐私方面的冲突
中国人的隐私观念比较薄弱,认为个人要归属于集体,在一起讲究团结友爱,互相关心,故而中国人往往很愿意了解别人的酸甜苦辣,对方也愿意坦诚相告。而西方人则非常注重个人隐私,讲究个人空间,不愿意向别人过多提及自己的事情,更不愿意让别人干预。因此在隐私问题上中西双方经常发生冲突,例如:中国人第一次见面往往会询问对方的年龄,婚姻状况,儿女,职业,甚至收入,在中国人的眼里这是一种礼貌,但在西方人眼里则认为这些问题侵犯了他们的隐私。
1.2时间观方面的冲突
西方人的时间观和金钱观是联系在一起的,时间就是金钱的观念根深蒂固,所以它们非常珍惜时间,在生活中往往对时间都做了精心的安排和计划,并养成了按时赴约的好习惯。在西方,要拜访某人,必须事先通知或约定,并说明拜访的目的、时间和地点,经商定后方可进行。而中国人则属于多向时间习惯的国家,在时间的使用上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一般不会像西方人那样严格的按照计划进行,西方人对此往往感到不适应。
1.3客套语方面的冲突
中国人注重谦虚,在与人交际时,讲求“卑己尊人”,把这看作一种美德,这是一种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礼貌现象。在别人赞扬我们时,我们往往会自贬一番,以表谦虚有礼。西方国家却没有这样的文化习惯,当他们受到赞扬时,总会很高兴地说一声“Thank you”表示接受。由于中西文化差异,我们认为西方人过于自信,毫不谦虚;而当西方人听到中国人这样否定别人对自己的赞扬或者听到他们自己否定自己的成就,甚至把自己贬得一文不值时,会感到非常惊讶,认为中国人不诚实。
1.4餐饮习俗方面的冲突
中华民族素有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在交际场合和酒席上,热情的中国人常常互相敬烟敬酒。中国人宴客,即使美味佳肴摆满一桌,主人也总习惯讲几句“多多包涵”等客套话。主人有时会用筷子往客人的碗里夹菜,用各种办法劝客人多吃菜、多喝酒。而在西方国家,人们讲求尊重个人权益和个人隐私,所以他们不会做强人所难的事。吃饭的时候,绝不会硬往你碗里夹菜,自己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他们也不会用各种办法劝客人喝酒,不会非要你喝醉了为止。
2.造成文化冲突现象的原因探究
造成中西文化冲突现象的原因多种多样,究其根本,就是因为中西双方有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历史背景,必然带来人们思想、行为等多方面的差异,甚至是冲突,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看一下有哪些主要的原因。
2.1思维模式存在差异
文化会影响人们对外界事物的看法和认识,不同的国家存在不同的文化,因此在思维模式方面必然存在差异,这一点在东西文化之间表现得尤为明显。西方文化的思维模式注重逻辑和分析,而东方文化的思维模式则表现出直觉整体性,这一点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思维的特征。由于这种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往往特别重视直觉,注重认识过程中的经验和感觉,在交往中也往往以这种经验和感觉去“以己度人”。与西方人的思维模式相比,中国人的这种思维模式具有明显的笼统性和模糊性,久而久之,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可以解释为识别和简化对外界事物的分类感知过程。从本质上说,思维定势往往忽视个体事物的差别,夸大与另外某一社会群体相关的认知态度,常常带有感彩,并伴有固定的信条。在所有的定势中,有些定势是正确的,而有些则是错误的,会直接影响跨文化交际,造成交际失误。
2.2行为规范各不相同
行为规范的具体含义就是指被社会所共同接受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简单的说,就是告诉人们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的一种规范。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时,经常出现的一个现象就是套用自身所在社会的行为规范来判定对方行为的合理性,由于双方的行为规范存在差异,常常会产生误解、不快甚至更坏的结果。比如说中国人轻拍小孩子的头部表示一种友好,而在西方国家,这是一种极不尊重小孩子的做法,父母会对此非常愤怒。所以说在跨文化交际中是否能够正确地识别和运用行为规范是保证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要保障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就必须理解对方的行为规范,尤其是什么行为是被禁止的,最好的办法就是遵循入乡随俗的原则。
2.3价值取向不同
人们的交际能力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产生的,必然与价值观念联系在一起。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特有的价值体系,这套体系能够帮助人们区分美与丑、善良与邪恶,这就是人们的处世哲学、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但是它不能脱离具体的文化而存在,每一种文化的判断标准是不同的,这种文化认为是好的,另一种文化可能认为不好,但是它们在自己的文化体系内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绝不可以理解为一种价值标准先进,而另一种价值标准落后。以中西文化为例,在中国文化中,人们推崇谦虚知礼,追求随遇而安,不喜欢争强好胜,同时社会风气也往往封杀过于突出的个人,正所谓“行高于众,人必非之”。在中国文化中,集体取向占据主导地位,追求个人发展被视为是一种严重的个人主义,必然会受到谴责。而西方文化则非常崇尚个人主义,“随遇而安”被看作是缺乏进取精神的表现,是懒惰、无能的同义语,为社会和个人所不取。人本位的思想根植于他们心中,人们崇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实现个人利益,并且认为个人利益至高无上。
2.4语用迁移造成影响
人们对遇到的现象、事物和行为的评价和解释是建立在本身文化的基础之上的,在跨文化交际中也同样如此,因此往往会造成交际的障碍,其根源就在于忽略了语用的迁移。文化不同语言的使用规则就会不同,一种文化的标准规范只能在自身中按其特定条件加以解释,而不能以此为规范来描述另一种文化,否则必然会导致跨文化交际的失败,其深层原因就在于人们缺乏对社会语言差异的敏感性,会无意识地进行语用迁移,而这种后果有时会很严重,甚至会招致巨大经济损失。我国的羊绒制品在国际上评价颇好,北方某厂曾出口一种“双羊”牌高档羊绒被,商标被译成英文Goats,结果销路特别不好,原因就在于在英语中goat这个词除了本意“山羊”外,还有“色鬼”之意。有了这样的英文商标,无论这种羊绒被的质量有多好,用起来多舒服,那些妙龄女子、家庭主妇也不会愿意把它铺上床的。
3.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避免文化冲突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我们与西方的交往过程中,确实存在着很多文化方面的冲突,直接影响到了跨文化交往的效果,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们极有必要在实际教学中培养 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具体措施如下:
3.1授课教师要转变观念
在我国目前的教学体系中,外语教学多半只在课堂上进行,教师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如果教师只把重点放在语法和词汇教学上,学生就不可能学会语言的实际运用,也无法获得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因此,授课的教师必须要转变自己的观念,切实认识到文化冲突的危害性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同时,教师还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文化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把握英语文化知识教育的量与度,以及教学的具体步骤和方法,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3.2改进现有的教学方法
一直以来,大学的英语教学侧重点都放在了语言知识的传授上,而忽略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们必须改进教学方法,在质和量两个方面对课堂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加以控制,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电影、投影仪、互联网等)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还可以举办一些专题讲座,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出具有较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改进教学方法时,一定要使新的内容与学生所学的语言知识紧密联系,并与语言交际实践紧密结合。
3.3重视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非语言交际也是一种重要的交际方式,指的是在特定的情景或语境中使用非语言行为交流和理解信息的过程,它们不是真正的语言单位,但在生活和交际中有时候却能表达出比语言更强烈的含义,一些特定的非语言行为往往代表着特定的含义,在跨文化交际中必须加以重视。中西文化背景下的非语言文化内涵差异非常大。例如,中国人信奉“沉默是金”,认为沉默里含有丰富的信息,甚至“此时无声胜有声”,而英语国家的人对此颇感不舒服。西方人交谈时,听者一般都会长时间注视对方的眼神,以示听者的认真和对说话者的尊重,但是在中国人看来,这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因为中国人不习惯于对方长时间地盯着自己看。
篇5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文化差异文化冲突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渐深入,西方社会的人和事物越来越多地走进了我们的视野,在这种情况下,跨国域、跨民族、跨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交往将会与日俱增。这就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与西方人接触和交往的机会。这对于加深我们的西方社会的理解是一件好事,但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来自陌生的文化和国家,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与我们迥然不同的人,在与之交往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文化冲突的现象。
一、中西跨文化交际中经常出现的文化冲突
在中西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文化冲突多种多样,在这里我们不可能一一赘述,只能列出比较常见的几种以供分析。
1.隐私方面的冲突
对中国人来讲询问对方的姓名、年龄,婚姻状况、工资收入、家庭生活等个人问题均被视为对对方的关心,是亲近的表示。而西方人很讨厌别人问及年龄与收入等个人私事,认为触犯了个人的隐私权。中国人路遇熟人总爱寒暄道:“吃饭了吗?”、“到哪儿去?”、“上班呀?”等。在我们看来这是一种有礼貌的打招呼用语,可在西方文化里这不是属于问候语,而是实质性的问题。他们会认为你想请他吃饭或者干涉其私事,会引起误解。西方人见面,通常招呼道:“hello!”“ How are you?”
2.时间观方面的冲突
西方人的时间观和金钱观是联系在一起的,时间就是金钱的观念根深蒂固,所以他们非常珍惜时间,在生活中往往对时间都做了精心的安排和计划,并养成了按时赴约的好习惯。在西方,要拜访某人,必须事先通知或约定,并说明拜访的目的、时间和地点,经商定后方可进行。即便临时有急事使拜访不能成行,也会在第一时间及时通知对方,说明原因并致歉。而中国则属于多向时间习惯的国家。中国人在时间的使用上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一般不会像西方人那样严格的按照计划进行,西方人对此往往感到不适应。
3.对子女的教育问题上的冲突
中国人认为子女是自己的私人财产,在子女出生前就对其寄以巨大的希望,对孩子从小到大的人生经历中的每件事都要有所干预,使其按照事先安排好的规划线路来发展。因此在这种子女教育模式下,孩子没有独立精神,没有自由发展意识,只会一味地依靠父辈给予的优越的物质条件,成为温室里经不起风雨打击的花朵。西方人对此种教育方式十分不解。他们认为孩子从小就是个独立人格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想自由。对子女今后发展方向不会横加干涉,并尽早地培养其独立生存能力。大部分的欧美青年在18岁后就不再接受父母的资助,独立完成学业。
二、造成文化冲突现象的原因探究
造成中西文化冲突现象的原因多种多样,究其根本,就是因为中西双方有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历史背景,必然带来人们思想、行为等多方面的差异,甚至是冲突,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看一下有哪些主要的原因。
1.行为规范各不相同
行为规范的具体含义就是指被社会所共同接受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简单的说,就是告诉人们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的一种规范。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时,经常出现的一个现象就是套用自身所在社会的行为规范来判定对方行为的合理性,由于双方的行为规范存在差异,常常会产生误解、不快甚至更坏的结果。比如说中国人在亲密交谈时通常会轻拍对方肩膀或拉拉手以示友好,而西方人却认为这不尊重个人权益,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所以说在跨文化交际中是否能够正确地识别和运用行为规范是保证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要保障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就必须理解对方的行为规范,尤其是什么行为是被禁止的,最好的办法就是遵循入乡随俗的原则。
2.价值取向不同
人们的交际能力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产生的,必然与价值观念联系在一起。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特有的价值体系,这套体系能够帮助人们区分美与丑、善良与邪恶,这就是人们的处世哲学、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但是它不能脱离具体的文化而存在,每一种文化的判断标准是不同的,这种文化认为是好的,另一种文化可能认为不好,但是它们在自己的文化体系内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绝不可以理解为一种价值标准先进,而另一种价值标准落后。以中西文化为例,在中国文化中,人们推崇谦虚知礼,追求随遇而安,不喜欢争强好胜,同时社会风气也往往封杀过于突出的个人,正所谓“行高于众,人必非之”。在中国文化中,集体取向占据主导地位,追求个人发展被视为是一种严重的个人主义,必然会受到谴责。而西方文化则非常崇尚个人主义,“随遇而安”被看作是缺乏进取精神的表现,是懒惰、无能的同义语,为社会和个人所不取。人本位的思想根植于他们心中,人们崇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实现个人利益,并且认为个人利益至高无上。
3.语用迁移造成影响
人们对遇到的现象、事物和行为的评价和解释是建立在本身文化的基础之上的,在跨文化交际中也同样如此,因此往往会造成交际的障碍,其根源就在于忽略了语用的迁移。文化不同,语言的使用规则就会不同。一种文化的标准规范只能在自身中按其特定条件加以解释,而不能以此为规范来描述另一种文化,否则必然会导致跨文化交际的失败,其深层原因就在于人们缺乏对社会语言差异的敏感性,会无意识地进行语用迁移,而这种后果有时会很严重,甚至会招致巨大经济损失。我国北方某厂曾出口一种“白象”牌电池,商标被译成英文“white elephant”,结果销路特别不好,原因就在于在英语中“white elephant”这个短语除了本意“白象”外,还有“无用而累赘的东西”之意。有了这样的英文商标,无论这种电池的质量有多好,用起来多节能环保,那些西方人也不会使用的。
三、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避免文化冲突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我们与西方的交往过程中,确实存在着很多文化方面的冲突,直接影响到了跨文化交往的效果,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们极有必要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具体措施如下:
1.授课教师要转变观念
在我国目前的教学体制中,外语教学多半只在课堂上进行,教师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如果教师只把重点放在语法和词汇教学上,学生就不可能学会语言的实际运用,也无法获得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因此,授课的教师必须要转变自己的观念,切实认识到文化冲突的危害性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同时,教师还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文化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把握英语文化知识教育的量与度,以及教学的具体步骤和方法,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2.改进现有的教学方法
一直以来,大学的英语教学侧重点都放在了语言知识的传授上,而忽略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们必须改进教学方法,在质和量两个方面对课堂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加以控制,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电影、投影仪、互联网等)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还可以举办一些专题讲座,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出具有较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改进教学方法时,一定要使新的内容与学生所学的语言知识紧密联系,并与语言交际实践紧密结合。
3.引导学生广泛接触西方文化材料
在大学里,英语教学的课时非常有限。但学生在课余有充足的可支配时间,因此不能仅仅依靠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广泛阅读西方文学作品原著、英文报刊杂志和时事评论等材料,从中吸取文化知识,增加文化素养,拓宽西方文化视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另外,有外教的学校还应充分发挥外教在西方文化传播中的作用。他们是活的文化教材。让学生直接与外教交流,听外教做报告或讲课。其言传身教会对学生理解学习西方文化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
篇6
[关键词]李安;电影;中西文化;文化冲突;文化弥合
李安的电影,以1984年的《分界线》为发端,镜头呈现、文化实践、话语策略,基本围绕着中西文化冲突和弥合为或显或隐的主题展开叙事。可以说,李安的电影本身,就是中西文化冲突、弥合的样本。所以,对其文本中的主题蕴含、文化阐发、影像图景做出讨论,对电影史的深层书写无疑是有意义的。
一、镜头语言中的情感对立结构与陌生化场景中的文化身份迷失李安的作品几乎均是由多部电影同声异响多元变奏汇合而为“一部电影”:百年中西文化碰撞冲突的集体记忆与梦幻投射。而李安镜头语言和叙事策略的巧妙之处在于,找寻到了从个体情绪感受和内心体验出发的“中国式表达”,以“电影化”的方式承载着中西思想文化形态碰撞之时冲突与差异的文化情绪。从《分界线》到《推手》《喜宴》,如此密集性的冲突展示本身就是文化意识的影像重组。
先说李安的作品中,呈现出温柔敦厚的“中国式的镜像表达”与中西文化差异所导致的情感冲突结构的张力。其电影叙事几乎都离不开“中西文化/情感冲突”的母题。一般来说,为了配合爆发激烈的情感呈现和忽然而现的外力作用,镜头语言必然需要显示出对比的力度和紧张感,但是李安却付之于温柔敦厚、含蓄婉约的影像风格,在中国传统美学造境叙事的基础上,将手卷式的镜头推移、中景为重心的空间构建和气韵接合的“境韵”追求等元素整合一处,本身就形成影像上的中西交融/冲突的张力,并找寻到了既具备中国式美学蕴含,又能为了中西冲突、文化反思、人性诉求将思想意识具象化的声画组合方式。《推手》是以“诗经式”的镜头语言讲述中西文化情感冲突的最佳范例。退休后的太极拳师朱师傅孤老无依,漂洋过海到美国与儿子同住,寻求家庭的天伦之乐,不意很快就和美国儿媳马沙发生了冲突,据此剧情细致地呈现了中美文化差异、冲突和隔阂导致的悲剧。朱师傅的太极拳师身份符号本身就是中国文化的象征,儿媳马沙素食、独立、有个性,不啻为西方现代文化的化身。当传统中国与现代西方“共居一室”时,激烈冲突成为必然。李安的镜头语言是不疾不徐的,是舒缓温雅的,叙事的角度是个体化的、情感结构的,在想象父慈子孝、忍辱负重、恭谦温良的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和崇尚个人主义、缺乏敬老意识的西方文化在情感层面的冲突过程中,以满是不安、惶惑的心态,显示中国文化在迷离难解、斑驳陆离的美国环境中冲突不断的困境和远景的迷失,同时也展现着克服精神分裂、寻求身份定位的努力。李安以其“冲突式”的镜头语言张力性、细致化地展现着中西文化情感层面上的冲突。
再说李安的影片惯用的,在陌生化的故事场景设置中展现文化身份迷失的惶惑与苦痛。李氏很多电影的叙事环境总是设置在“异地”――家国的异地、文化的异地、情感的异地,利用陌生化的场景框架,更加有效地铺展叙述异文化对立中身份意识迷失的人群的苦痛与挣扎。而其最显著的特点,又是深植于民间普通民众,甚少超前也不曾脱离这个社会层面的群体现实。普通民众/陌生化场景/文化差异隔阂,三者合一,将叙事中的冲突展示得鲜明而富有冲击力。《推手》中的朱师傅及其儿子从中国来到美国,故事以朱师傅和儿媳、餐馆老板的冲突为主线,展现传统、文化的迷失;《喜宴》的高家父母从台湾来到纽约,只为了催促儿子结婚,在经历了同性恋事实、美国式生活方式的冲击后,无奈地转而寻求身份的定位;《分界线》则直接设置“中国城”“小意大利”两个隐喻性场景,以意大利裔马力奥和中国友人的角色互换文化体验,讲述了剧烈冲突化的精神分裂……可以说,李安正是巧妙地借助这样的叙事框架和结构,在铺展异己性空间里群体文化身份迷失的苦痛的同时,也在重建着内心深处的文化图景,营构中西文化差异的真切状况,表现出文化夹缝之中的华人深藏于心的失家之根和去国之哀。
二、压抑空间里的身份确立和现性中的文化和解
李氏电影展现中西文化意识的对立、隔阂、冲突只是叙事策略和叙述面向,想象中西文化结构碰撞之后的和解、弥合才是其意图和野心,也是其影像的文化意蕴皈依之处。李安的核心意图,在于细节化呈现中西文化结构倍极艰辛的对抗之后的深层次沟通、弥合的隐喻性叙事。弥合的讲述、隐喻叙事已不仅仅是艺术的技巧修辞问题,更多的是表现出不同文化语境下的相互关系的理解,也给观者敞开了透视世界本质的一条途径。
一方面,运用压抑空间里的文化身份追寻、确立的叙事来凸显弥合之难能可贵。在李安的多数电影中,都惯于将故事限定在压抑闭锁的叙事空间,传达出平静而冷漠的氛围和疏离气质,在孤立无助、身份迷失并导致人性异化的虚妄场地中,不同渊源的文化相互冲突、碰撞,最终达成心理平衡和弥合。《推手》的叙事空间设置在美国家庭内部,其空间因为作为中国文化符号的父亲的到来,不断引发冲突并自始至终都在压迫着故事人物的情绪和观者的神经。镜头不断地在或俯或仰的在都市景观和逼近眼帘的人物特写中交替呈现,巧妙而精密地描画出父亲朱师傅的矛盾心态、潜藏的心理变化和思索自身文化身份艰难的心路历程,最终的镜头里父亲和后辈的和解成为叙事,也因此显得真切而自然。《喜宴》依然把场景设置在纽约的一处封闭压抑的公寓之中,在这里将稍纵即逝又如影随形的中西文化结构的行为、思想的冲突和困惑体现得更加充满戏剧性:中国老夫妇盼望抱孙子,急逼儿子结婚,为此不辞辛苦来到纽约“监督”;而儿子实际上是个同性恋,向往的是美国式的自由生活,为了应付危机找了急需绿卡的葳葳假结婚。故事几乎都在一个戏剧又压抑的闭锁空间中展开。影片最后的“集体拥抱”则显然是为了赋予简单的伦理、文化冲突题材更加深厚的社会文化内涵,在结合了常见的伦理主题和强烈的文化身份冲突展现之后,实际上是把一个通俗剧的结构层次提升为一部社会剧高度,甚至可被视为一部关系文化个体在异质文化空间追寻自我身份和文化认同的寓言。
另一方面,意在展示现性视域中的文化和解想象。自省内敛的现性风格,是李安电影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导演所受的西方文化思维和传统中国文化浸染结合的产物。而李氏正是在这样的视域之下拷问文化、审思人性、展现人情浮动和中西结构差异。实际上,无论是在摄制第一部影片《分界线》,还是以后的诸如《卧虎藏空》《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等,李安都在强调“现性思考”的重要性和“不同文化和解”的意义。《喜宴》《饮食男女》《分界线》《色・戒》等,虽然题材各异,主题不同,但都是缜密精确的故事情节和影音制备中显示出导演的现代价值理念,并烘托出紧张疏离的内在文化困境和故事人物文明冲突矛盾,在类同都市浮世绘的呈现中,展示惯有的细致构图、细腻情节、情感内敛的现性,而正是在现性光芒的照耀下,中西文化才得以相逢一笑,握手合欢。《喜宴》就是在现代价值理念认同下文化和解的典型样本。高老夫妇传统而内敛,但是在对自由、文明的现代价值的理解中,默许了儿子的同性恋事实;儿子深受西方文化的浸染,生活方式和观念都逐渐西方化,然而出于对父母的体谅和人性关怀,宁愿委曲求全假结婚。这是融合中西文明精粹的现代价值的视域观照,影片结尾高父对儿子的同性恋人萨门和“儿媳”的握手道谢,展示的其实是西式新家庭和一个中国意识的传统家庭的冲突与理解。自省内敛的现性呼之欲出。这是李安面对中西文化冲突所设想出的解决方案。
三、现代语境里的文化自审情结和中西沟通中彰显的人文关怀
在李安的作品中,历史、人性、情感和民族文化的异化处境,都得到了平静温和而又空前冷峻的影像表达。以其意蕴深广的文化体验、深刻细微的人性剖析与冷峻温和的民族文化反思,呈现出现代语境影像叙事和中西文化交流视域所能具有的深度和广度,并为华语电影的历史重构和文化反思做出了极其可贵的话语实践。这是建构在深切感受中国传统及其艺术精神和文化性格的基础上,同时又不忘树立努力汲取西方文明价值的姿态,以融合的文化观照方式对民族文化和社会现实做出深刻反思的过程中,透过影音构建和银幕叙事所展现出的一个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和影像世界。实际上,李安的大部分作品,其类型选择、镜头语言、叙事策略、文化立场,最终都汇集而为“影像深层语法”陈述:文化自审的情结和人文关怀的彰显。这是李安在如今中西文化交流加剧而冲突也日益常态化的处境中,所呈现的文化反思和突围之道。
首先,李氏作品透露着现代语境里的文化自审情结,是面对中西文化冲突时“内转”的解决姿态。其叙事策略就是以“中国文化异空间”为叙事时空,以破除中西二元对立话语立场为旨归,既丢弃狭隘的民族主义立场,也摆脱西方文化批评话语的操持,以彰显个体感受和情绪为观察窗口,力图将中西异质文化传统中的人物和事件放置于现代语境中重新审查,以富有时代和普世文明意识的话语激醒华语文化圈的观者的文化自省,进而为夹杂在冲突缝隙中的群体寻求文化精神的归宿和灵魂身份的居所。《喜宴》在有限的空间内,凭虚构象,叙说现代语境中传统中国式家庭父女之间的琐碎日常生活和情感纠葛。片中以物象和景象客观疏离的姿态,挖掘人物内心的隐秘,对传统的文化常态和深层结构做出了精微的审视和深刻而委婉的批判。《卧虎藏龙》则是披着“古装外套的现代故事”,侠客李慕白和俞秀莲惺惺相惜,囿于文化传统的意识笼罩,终身都在理智与情感的冲突中徘徊、犹豫不决,最终造成爱情悲剧,不啻为古代故事现代语境化的文化省思。可以说,李安的镜像实践,是站在东西方文化沟通的横桥上,以好莱坞式的通俗剧技艺,将中国式的道德观念和伦理考量变换为更加普泛化的对立冲突模式,在文化情感冲突中自省文明的局限和补益之道,体察现实生活的隐衷,想象文化互动、弥合、融会的大同世界景观。
其次,在中西文化沟通和反思的讲述中彰显人文精神,以此作为中西文化弥合的结点。东西方的和解,是李式电影一以贯之的影像主题和文化命题,而其思考和解的归结点,则在人文精神,或曰人文关怀。他重在展现人伦亲情,凸显日常生活,在家庭职责和个体意志之间尽量抵达化合的姿态,始终于东方文化和西方价值观之间找寻和解的可能,而人文关怀则是其中的催化剂。《喜宴》末尾的一个组合段,送行父母返台前,主角高伟同、葳葳、萨门和高氏父母一同观阅婚礼影集,镜头刻意地让他们同置于一个画面,构图本身就展露出一种渴求两代人,亦即两类文化竭力和解的意图,无可奈何的团圆结局叙事中,饱含着婉转苍凉的人文情怀。《推手》的老父亲重新被儿子接纳回家,在坦诚相对中,父亲感人肺腑地说道:“只要你们过得好,我一把年纪了又在乎什么呢?”影片进行到此,本来可以结束,但却直到老父和陈太太再度相逢,相互邀请到自己的公寓做客,电影才戛然而止,此策略是凸显人文关怀的观照最终消弭中西文化冲突尴尬结局的隐喻性叙事方式。李安以这种隐喻,表达他对现代语境中的中西文明会合的理解、同情和祝福,也借此创造了一系列华语电影进行本土和世界对话的典范文本。
[参考文献]
[1] 秦珊珊.多重文化视点下的李安电影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4.
[2] 康霞.当东方遇到西方――李安电影中的文化冲突表现[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S2).
[3] 曹文慧.李安电影东西方观众的接受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9.
篇7
1、跨文化意识及观念的培养
所谓跨文化意识及观念就是指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与异国文化背景者之间对话交流过程中,下意识的理解、模仿、应用并全身心投入到异国文化当中的学习观念和学习能力。这既是语言学习的基础,也是语言应用的核心环节。就法语教学的现状而言,极少数的教师注意并加强了对学生跨意识及观念的培养,而绝大多数的法语教师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思想,教学课堂全程都以教材为准,照本宣科的教学课堂极容易引起学生们的反感,既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也不利于法语知识教学的效率提高。
2、中法文化渗透在法语教学中的加强
语言基础知识是法语语言学习者需要掌握的基础技能,然而文化背景知识的补充说明能够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念,避免由于文化理解的偏差而对语言学习产生一定的妨碍。除了词语字面直译的理解记忆以外,法语词汇学习的重点应该放在词语的内涵意义方面。在中国的传统印象中,黄色代表尊严、权威,红色则代表重大、喜庆,黑白两色所代表的意义则比较偏向于消极负面。但是在法国的文化背景中,蓝白红色是大众比较喜欢的颜色,而黄色则是比较忌讳的一种颜色。以白色“blanc”为例,“unenuitblanche”直译为“白色的夜晚”但是理解翻译应该为“一个不眠之夜”或“熬夜”,由此可见,汉语与法语之间的文化差异是决定语言翻译意义是否明确的关键。语言理解的加强和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是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基本体现,而文化知识的导入既能够满足上述教学条件,还能够让学生对法国的社交礼仪和风俗有所了解。中法的历史和社会制度管理的截然不同决定了两国之间社交礼仪之间的差异,相对于死板的语言知识而言,学生们其实对一些日常生活习惯和风俗的注意点更感兴趣。像笔者在介绍“13”对于法国人而言就相当于中国人眼中的“4”一样,都是一个十分忌讳的数字,为了让学生对这一基本礼仪的认知更为深刻,笔者还讲述了基督创教时,第十三个弟子犹大为了三十银币而出卖了耶稣的故事,这个讲述过程中,学生们注意力完全集中,整个教学课堂鸦雀无声。像这样既丰富学生社交知识又增强学习兴趣的教学导入设计,何乐而不为呢?除了故事导入以外,法语教师还可以运用各种课前教学设计来完善并加强中西文化教学的导入。
二、归纳总结
篇8
由于中西方文化具有较大的差异,因此中西方语言应用和语法的差异也较大。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特殊的文化背景、语言结构、交际模式和修辞原则等,即中西方文化语法具有不同的规律。本文主要从文化比较的角度对中西方文化语法差异进行了分析,并针对中西文化语法表意、结构、思维和表述等方面的差异性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以期进一步明确中西文化的本质差异,体现中西方文化精神的差异。
关键词:
文化比较;汉语语法;西方语言语法
汉语最初没有所谓的基本框架,直到西方相关语言理论传输到中国后,才逐渐有了汉语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框架。虽然汉语语法是基于西方理论而逐渐形成,但由于中西方文化存在的巨大差异性,如传达意义、思维方式、历史背景等,因此汉语与西方语言的语法特征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为了能够进一步明确中西方文化语法的差异,本文从中西方文化比较的角度探讨了汉语与西方语言的语法差异,以期使人们更进一步明确汉语和西方语言的语言性质,了解两种语言的本质。
1中西文化语法表意差异
世界上很多语言都分有阴性、阳性、中性、单数、复数等,但汉语与这些语言不同,汉语在被创造时,没有固定的语法规则,即对过去式、未来式、单数、复数等规则没有要求,主张对称性和公正性。语言作为人类传达和表达意义的重要方式,汉语和西方语言对形式的依赖方式存在较大的不同。在西方文化中,西方语言具有客观性,主张以客观明确的态度认识世界,因此西方语言表达的意义对形式的依赖程度较为深刻,语法表达也更为精确。而在中国文化中,汉语具有主体性和综合性,主张将主体与世界联合在一起认识世界,更加注重表达个体内心的领悟,因此汉语表达的意义对形式的依赖程度较小。人们可以发现汉语表达常常有很多言外之意,与西方语言明确的表达方式存在不同,汉语语法相对而言更为灵活。我国古文学家、教育家钱基博曾经表示“我国文章尤有不同于欧美者,盖欧美重形式而我国文章重精神也。”这句话表明西方语法过于注重形式,虽然表达更加精确,但缺乏灵活性,而灵活性则正是汉语的显著特征。汉语由于没有单数、复数的问题,但西方国家语言则存在单数、复数的问题,因此很多翻译工作者在翻译过程中会存在很大的困扰。当代著名作家王蒙表示,他在给小说《夜的眼》取名时,更加看重这个名字的神秘感和多层次含义,如表示为夜本身的眼或夜行人的眼等,具有模糊的表意,给读者更加充分的想象,然而这篇小说在翻译成其他语言时,翻译工作者更关注的问题时“眼”是单数还是复数。结合小说《夜的眼》所表达的意境可以看出,“眼”既可以是单数也可以是复数,因此给翻译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困扰,但这也体现出汉语与西方语言存在的差异。汉语语法没有严格的形态变化,表意也主要是靠语言环境进行理解。西方语言语法的形态变化比较丰富,且表意更加精确。西方语言造句需要利用各种手段将词、分句等连接起来,使语言结构更加完整。如主句和从句会采用who、what、taht等连接起来。在西方语言中,介词是比较重要的词句连接形式,如to、in等,而汉语则可以直接不用介词或省略介词。另外汉语在表达时,更加注重意会,且遵循事物的发展顺序。人们在利用汉语进行表达时,会留给听者一定的想象空间,且因果有序,以还原事物的初始状态为目的。而西方语言在表达时,需要明确主体对事物主次的分析,通过确定重点,再进行表达。
2中西文化语法语境差异
在中国语言文化中,人们在进行某一句词语、句子的理解时,需要结合该词语、句子与其他词语、句子的关系和语言环境等。汉语思维具有全面性和整体性等特征,人们难以直接根据语言单位本身明确该语言的意思。在西方语言文化中,每一个语言个体都存在独立性,每一个句子则是由独立的个体连接和叠加后,产生意思,因此西方语言主要是通过个体综合后,理解句子的意思,与语言环境及其他个体的联系并不紧密。汉语主要是通过对整个大环境的理解来分析每个个体的含义,对环境的依赖性较强,而西方语言则主要是通过对个体的理解,来看待整个大环境的表述意义,对环境的依赖性较低。对环境依赖性较强的语言有汉语、日语、韩语等,对环境依赖性较低的语言有英语、德语等。在中国、日本和韩国等地区进行交流时,双方信息主要是通过语境进行意思的传达,并注重维护交谈氛围。在美国、英国、德国等地区进行交流时,在不同的交谈氛围中有非常明确的语言边界,如工作与私人生活存在非常明显的界限,且交流状态比较直接。在中方文化教育中的人群,会难以适应西方文化教育人群的说话方式,会认为他们说话过于直接,不考虑听者的感受,而西方人则会认为中国人说话模棱两可、难以理解。人们在利用汉语进行表达时,需要听者明确说话者的言外之意,即听者把握着双方的信息交流,而在西方文化中,交流比较直白,则是由说话者把握着双方的语言交流。在中西方两种不同的文化环境下,汉语文化更加注重意会,西方语言则更加直白,两种语法在语境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别。
3中西文化语法思维差异
汉语属于象形语言,西方语言属于有声语言,本质上存在明显的差别。由于汉语是从具象的事物中演变而来,因此汉语思维具有明显的具象性特征,而西方语言不具有形象化特征,因此其主要具有抽象性和概念性等特征。在汉语文化中,人们常常会采用具象且感性的语言描绘事物,形象的传达该事物给人的感觉。相比较而言,汉语中关于颜色的词语比西方语言要多,表明汉语对事物的形容更加细致和形象。西方语言文化中,更加倾向抽象的意义表达,如“Shehithimontheface”,该句话是指“她打了他的脸”,具有比较抽象的层次分析特征。在汉语思维中,人们对语言会采用比较感性的思维进行理解,西方语言思维中则更加注重客观的分析,属于逻辑严密的理性语言。
4中西文化语法表述差异
在汉语环境中,人们需要对所有的词语、句子和语言环境有一定的分析后,才能够对整个表达有更加明确的理解,而且汉语的表达属于先后顺序,具有循序发展的特征。在西方语言环境中,人们通过词语、句子准确的表达和句式的形态等,进行对整个表达的理解。中国人在刚开始接触西方语言时,会难以适应西方语言的语序和结构,如汉语表述“某教师学识渊博、讲课细致,受到了广大学生的喜爱”,而换做英语语序则为“学识渊博、讲课细致的某某是一位受到广大学习喜爱的教师”,该句子可以看出汉语格局与西方语言格局存在较大的差别。汉语表述具有时间流淌性特征,而西方语言表述则具有空间静止性特征,因此翻译工作者为了汉语的动态性,在汉译英时,经常会采用动词翻译英语的介词。在中国文化中,人们习惯整体思维,从大方面逐渐思考到小方面,且小方面之间有存在一定的相互依赖性。另外人们在汉语思维下,主要是以人的角度去观察和认识世界,而在西方语言思维下,人们还会从物的角度去认识世界。人们在利用汉语写文章时,文章的形式、结构等都可以以作者的主观意识进行改变,具有比较随意的特性,如作者在表达一件事情时,可以直接采用一句话将该件事表达清楚,对于逗号、句号的要求并不严格。而在西方语言文化中,对句号、逗号的要求比较统一,主要是由核心动词确定句界。翻译工作者在进行英汉翻译时,需要将原句句式改变为具有动态性质的汉语句式,让汉语思维人群更加容易理解该句子,并增添阅读的流畅感。
5结语
综上所述,翻译工作者想要做好翻译工作,需要明确中西方文化语法的差异,如思维差异、表述差异等。中西方语言存在本质上的差别,而且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对中西方语法差异性的影响较大,其中英语注重语法严谨和逻辑分析,而汉语注重意会表达,差异比较明显。
作者:罗燕 单位:江西宜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中西文化;自我观教育;比较
一、中西方的“自我观”概述
(一)西方文化的“自我观”
在西方哲学中,“自我观”随着历史的变迁,不断发展。在前人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哲学家们不断对“自我”进行深入的剖析。随着理论的积累,研究的思路和视野愈加深入和开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历史条件下,哲学家们对“自我观”的认识各有不同的解答。从亚里士多德起,哲学界开始从事“自我”的对象化研究,笛卡尔继承了亚氏的传统,并且认为“自我”是思维的“自我”(即“我思故我在”),“自我”是先天就存在的;洛克与笛卡尔的观点不同,他反对笛卡尔天赋观念的说法,他认为“自我”并不是先天存在的,而是后天的,是意识主导的、经验的、被动的,是从外部获得的“自我”;休漠对笛卡尔先天性的“自我”作出了进一步的否认,他认为“自我”是人的情感体验和经验的统一;黑格尔则意识到“自我”是与他人共存的,而不是单个存在的;马克思则提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论断,将黑格尔的“他人”进一步融入到了整个社会之中。
(二)中国文化的“自我观”
把“自我”视为空无是释、道两家的思想,是一种个体“自我观”,而儒家思想强调社会秩序,是一种社会“自我观”,形成了个体“自我”与社会“自我”互补的格局,是心性而非理性。[1]这种心性的“自我观”追寻的自然状态是天人合一;追寻的社会状态是君子而非小人;以克制自身欲望为方式来处理社会矛盾,从而维护确保社会稳定的以血亲能力为基础的制度关系。“自我”是一个整体是中国自古以来的观点。中国人不能对“自我”本身做具体的分解和分析,因为中国人是以完形的方式来看待“自我”的,中国“自我观”追求“心”,追求“自我”的内心体验和内心修养,强调了悟自心,将注意力更多地集中于为了有益于个人身心健康和社会健康,“自我”应该怎么做的方面。这种“自我观”反映出中国文化相对忽略思维逻辑、分析智力与工具理性的作用。
二、对待中西文化的态度
通过对中西文化传统的源头进行探讨研究,我们可以从中找到造成中西文化如此差距的原因。任何一种文化无一例外地都是植根于其自身的种族差异、地理环境等各方面的原因。各文化w系要想长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只有根据自身的状况,找出适合自身发展的原动力。政治是这样,经济是这样,教育亦然。
现今,我们在学习西方先进教育理念时,往往忽视了自身教育发展的特点和民族特性,以致于我们在学习西方的路上一直煞费苦心,艰难前行,结果收效甚微。西方的教育模式是依据自身的文化土壤而设置,我们不能生搬硬套,如果生硬地移植他们的成果,却不了解并认真研究自身的状况,势必会事倍功半。应该根据自己民族的社会环境,创设属于自己的文化。
中西文化并不是冰火不容的,只要方式得当,西方主客二分、物我相分的“主体性”精神与中国传统的“万物一体”观是可以结合并促进彼此发展的。将西方传统文化以“自我”为优势的观念纳入到中华文化以“我们”的群体意识为优势的观念之中未尝不是一个好的方式。“一方面,因承认彼此不同而肯定了每一自我的独特性;一方面又因承认彼此相通而肯定了人我间的相互支持,从而对他人负有责任感。”[2]
正如张世英先生所说,只有对他人的“自我”报以足够的尊重,创造一个“为仁由己”、“和而不同”的局面,才是“东方睡狮”真正清醒之日,也是“东方睡狮”震撼世界之时!
中西方文化是格局特色的文化,各自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一方面,既然文化特色不同,那么毫无疑问,彼此之间会有冲突、碰撞与分歧。而另一方面,虽然文化特点不同,但既然都是文化,同属于世界中的文化,中西方文化就可以交流、会通与融合。因此,对待中西方的异质文化,“和而不同(倡导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异而求和(寻求发展文化的共通性)、和衷共济(探求异质文化的共存之道)、和合共生(探求异质文化的共荣之道)无疑是一种正确的、共赢的态度。”[3]
三、教育中的文化“自我观”差异
“在中国,文化中的社会伦理观是以群体为本位的。农耕文明中形成和强化起来的家族制度和金字塔形的社会等级制度,必须是它的文化中的社会伦理观以群体为本位,而不是以个体为本位。这就必然导致反对个性,强调群众认同,靠别人来定义自己,缺乏“人权”的观念。”[4]中国文化将个体的整个生命都纳入公式化的人生渠道中,将一些社会义务,如安身立命、成家立业、生儿育女、赡养父母等,用外铄的方式按在每个人头上,大家都踏着由社会制定的人生道路终其一生,很少有超越的意向,自然也缺乏越出这个平面层次的好奇心以及个人的浪漫气质。以群体为本位,而不是以个体为本位的逻辑演绎,必定是强调整体利益的,局部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所以也就必然强调个体对社会的义务,而忽视个体的权利。
纵观中国教育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一直未从哲学体系中分化出来,而是与哲学融为一体的。中国古代的教育家首先也是哲学家,他们具有一定的哲学思想,而后涉及教育领域,从事教育实践活动,例如,千古传颂的孔子圣人,他是哲学家、思想家以及教育家。
在“天人合一”观念的影响下,春秋战国以后,注重人文知识的教育理念越来越成熟,并在各个历史时期不断加强。在儒家学派中,孔子注重将以“孝”为基础、以“仁”和“礼”为核心的道德教育理念贯穿于他的全部教育活动中。自孔子到孟子、荀子,都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进行教育,对其进行竭力崇仰,从而在整个中国古代社会,形成了以道德理想主义为特征的教育传统。例如:孔子在《论语・学而》中曾指出:“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为文。”把知识教育放在“行有余力”的次要地位,而把德育放在首位。荀子在《劝学》中也认为:“君子之学以养其身”,就是说学并不是以获得文化知识为目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修养身心,注重内修。传统教育中虽然有许多关于知识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如学思行结合、闻见知行等,但其主要目标不是为了文化知识而教的手段,而是为了习得内心的“善”――仁义道德,就是要“格”伦理道德,重义轻利,重德轻力。是用内心去体验和感受自然,亲近自然,而不是去认识自然的原理,当然就更谈不上改造自然了。“这实际上是把道德的价值置于知识的价值之上,把德性置于知性之上,把善置于真之上,把价值评价置于科学认识之上,用价值来统帅事
实。”[5]同时也就否定了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教育价值。
而在西方文化中,以个体为本位的社会伦理观强调人权、民主、平等、自由、博爱与法治。尊重个性,也就是尊重个人自我选择的权力,崇尚多样化,崇尚开拓、冒险与创新,由此形成了一种超越意向,一种到丰富多彩的世界中去丰富人生阅历的好奇心与开放心态。
西方文化是从“征服自然”出发来展开教育的,他们认为自然是为人类服务的,是人类得以生存的物质资源,为了生存,就要利用自然,开发自然。他们认为人与自然是相互对立的,重视人的主体作用和价值,人是一切事物的主宰。主张以人为中心,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中强调科学知识的重要性,注重科学教育,注重技术与手段的运用,并逐渐成为西方传统教育思想的主流。
[参考文献]
[1]黎达.比较视野下的中西方“自我观[D].四川大学,2005.
[2]肖川.文化与教育[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
[3]李梅敬.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对中国文化教育的启示[J].2013,(4):82-86.
[4]张世英.中西文化与自我[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篇10
一、文化与翻译
1.文化与语言的关系
文化与语言之间具有复杂且密切的关系,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民族文化与语言风格。虽然社会大众都有对语言做出应用并利用语言开展交际的能力,然而在不同的地区,受社会文化差异的影响,社会大众所掌握的文化与语言也会体现出明显差别。由此可见,文化的不同会导致语言的差异,而这也体现出了文化与语言之间的密切关系。从中西方商务交流来看,语言的交流是文化交流乃至商务信息交流和谈判的重要基础,如果没有商务英语翻译,则商务交流双方也难以进行文化交流,并难以掌握对方所表达的信息。马林诺夫斯基认为:“语言是文化整体的一部分,但它并不是一个工具的体系,而是一套发音的风俗及精神文化的一部分。”从这一观点可以看到,语言是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文化的载体,通过语言,民族文化信息能够得到很好的传达。王秉钦先生在自己的论著《文化翻译学》中提到:“文化具有想象征,语言是文化中具有重要的象征系统。”这一观点告诉我们,语言是一种社会文化中最为核心的内容,如果没有语言,包括宗教、政治、经济等文化信息在内的民族文化都难以得到传承,而人与人之间所开展的交流也会面临重重障碍[1]。总之,语言是人类进行表达的主要工具,人类文化发展的过程也能够用语言的变化过程反映出来。另一方面,语言能够传播文化,但是语言也会受到文化的影响与制约。由此可见,文化与语言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与相互作用的关系。
2.文化与翻译的关系
不同的民族以及国家之间所具有的文化和语言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商务交际过程中,如果不能很好地了解与理解对方民族所具有的文化,则在语言交际中会出现很多语言理解错误,而为了避免这些语言理解错误的产生,使具有文化差异的商务交际双方能够开展良好的交流,翻译成为了必不可少的语言中介与文化中介。在对商务英语进行翻译的过程中,需要对语言本身的结构做出重点考虑,如语言的词汇、语音、修辞与语法等,并且文化对翻译过程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商务英语翻译作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商务交流主体开展交际的工具,在翻译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语言之间所存在的文化差异现象。中西文化下的语言都具有各自独特的发展历程,并且形成了具有鲜明文化特点的文化习惯与语言习惯。而翻译者所面临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合理地选择词语来传达出对等的信息。这一过程要求翻译者能够了解商务英语原语中想要传达的内容,并力求语言等值来将这些内容忠实地进行翻译。同时,翻译者需要掌握两种语言并精通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从而更好地克服文化差异为翻译工作带来的障碍。如若不然,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很容易导致语言受到文化冲突的影响,因此,为了有效实现跨文化交际,对不同文化层面中的语言意义做出掌握,是商务英语翻译者所承担的重要使命。
二、中西文化差异的具体体现及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
在商务英语翻译中,是否能够让商务交际双方实现有效的沟通,不仅由翻译者能否对语言本身做出良好的掌握所决定,同时也由翻译者是否能够对中西文化内涵的差异做出了解所决定。只有在对中西文化差异做出了解的基础上,才能够确保翻译工作者能够跨越文化鸿沟,从而确保翻译过程中面临的种种难题迎刃而解。中西文化存在的差异,反映在社会的各个层面与各个领域,具体而言,主要包括地理环境差异、历史文化差异、宗教文化差异、思维方式差异、价值观差异以及风俗习惯差异等[2]。
1.地理环境差异
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所具有的地理环境也各不相同,并且地理环境的差异也能够对民族文化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以英国为例,作为岛国的英国土地资源有限,渔业与航海业发达,因此,英国具有着一段海外扩张的历史,英国人民对海洋的热爱也体现得十分明显。在英国语言中可以发现,英语中的许多习语都与航海业有关,并且这些词汇在中文中很少能够找到完全对等的内容。如togowiththestream(随波逐流),plainsailing(一帆风顺),tokeepone'sheadabovewater(奋力图存)等。另外,一个受到地理文化而产生语言习惯差异的典型为inhotwater,这一短语按照字面意思可以直接翻译为“在热水中”,但是事实上却是指遇到了很多麻烦。Livingwithoutanaimislikesailingwithoutacompass则可以翻译为生活如果没有目标就如同航海失去罗盘。由此可见,英国很多语言都与岛屿文化有着紧密的关系,而作为陆地国家的中国,在对这些语言做出翻译的过程中则面临着很大的理解障碍。
2.历史文化差异
历史文化是一个民族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沉淀下来的文化精髓。民族之间的发展历史并不相同,因此所沉淀下来的历史文化也具有着差异。在商务英语的翻译中,历史文化的不同经常会给译者带来很多的难题。以历史典故为例,历史典故中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同时能够对历史文化所具有的特点做出反映。商务英语翻译中要对历史典故做出准确翻译,就要求译者能够对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内涵有深入的了解。汉语中的历史典故颇多,名落孙山、东施效颦等历史典故都与历史事件有关,但是西方人未必了解这些历史典故,因此,在这些信息的传递中,需要理解典故的内涵,并对内涵进行传达,即要求译者实现意译与直译的结合。西方典故多来源于《圣经》,其中“Loveisblind”是一个十分典型的案例。这一短语是古希腊爱神Eros的别称,与汉语中的“情人眼里出西施”相对应,两个短语都各自包含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在对这种短语做出翻译的过程中,需要对二者之间的差异做出认知并选取适当的翻译策略,否则将会让对方产生莫名其妙之感[3]。
3.宗教文化差异
对不同民族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在特定的宗教环境下,一些词汇具有着特定的内涵。如果在商务翻译中不了解对方的,不仅容易造成翻译难以理解,而且容易涉及到对方的禁忌。因此,在对这些词汇做出翻译的过程中,不能对文化的等值抱有过度追求的倾向,因为要实现良好的沟通,产生一定的文化亏损也是在所难免的。在此方面,有一个经常在英语翻译教学中使用的案例,即“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这句话体现出了我国所崇尚的佛教文化,但是在西方,普遍信仰基督教的人们会对和尚这一词汇产生陌生感,并且对于这一谚语背后的故事,西方人也不一定了解,因此,在对这一谚语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形意的一致很难实现兼顾,为了更好地传达语言内涵,则可以选取”Oneboyisboy;twoboysarehalfaboy;threeboysarenoboy”这一英文中现有的谚语来进行翻译。总之,宗教文化对语言的影响十分深远,了解不同民族的宗教文化,有助于在翻译中准确地传达出对方希望表达的内涵。
三、克服中西文化差异的商务英语翻译策略探析
在人类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地理环境、社会习俗、等差异都会导致不同民族的观念、心理与文化产生差异,并且这些差异能够通过语言表达体现出来,而这种体现,则直接造成了商务英语翻译中所面临的文化障碍。为了跨越这些文化障碍,译者可以在了解中西文化差异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意译、音译、直译、借用、套用等多种翻译策略,同时也能够根据表达的需要和信息传达的需求来对这些翻译策略进行结合使用。
1.意译
意译这种翻译策略表现出了对信息原意的忠诚,这种翻译策略注重对信息内涵的表达与翻译,并且在选取这种翻译策略的过程中,事实上,汉语中已经没有十分合适的词汇来对英语某些词汇进行表达,因此,需要译者在理解英语词汇和句子内涵的基础上,将这种理解表达出来。另外,当直译下获得的翻译效果让读者产生理解困难时,也有必要使用意译来进行补充。如在商务英语翻译中,可以把“asthickasthieves”译成“亲密无间”,也可以把“holdawolfbyears”译成“骑虎难下”。由此可见,意译翻译策略可以忽略语言的细节,并以语言含义的传达和译文的流畅作为重要的出发点[4]。
2.音译
在商务英语翻译中,音译一般会用作人名的翻译和地名的翻译,但是除此之外,一些概念性词汇也会使用到音译策略,如汉语中的武术、人参和气功对应英语中wushu、ginseng、qigong等;英语中的sofa、clone、salon对应中文中的沙发、克隆、沙龙等。另外,巧克力———chocolate、维他命———vitamin等外来事物也会进行音译。音译策略的选择是因为汉语中已经没有对应的词汇,这是由文化差异导致的文化缺失所造成的。而面对这种词汇的翻译,则可以直接采用音译的策略来将信息进行完整的传达。
3.直译
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直译策略并不会对语言的意义原则、表现形式做出过多的调整,这种翻译策略体现出了对原语文化的尊重和还原,同时强调表现文化差异和异域风情。如Striketheironwhileitishot———趁热打铁、Bloodisthickerthanwater———血浓于水等。直译的前提是,在翻译过程中能够找到与原语信息相同或者相近的词汇与短语,并按照原语的结构和意义进行翻译,从而保持原语形式与内容的本真。也正因为如此,直译策略能够体现出浓厚的异国文化色彩,同时也能够让对方了解语言中的内涵。相对于意译而言,直译体现出了对原文形式的忠诚,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直译并非是对语言的机械转换,在翻译过程中同样需要译者尊重受众语言的特征,从而确保受众能够对翻译结果做出理解。
4.套用
在商务英语翻译中,许多英语习语承载的信息和文化特色都与汉语习语承载的信息和文化特色具有很大差异。针对同样一个词汇,在中西文化差异的影响下,人们会联想到不同的事物。这就要求商务英语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能仅仅注重字面翻译,而应当注重词汇联想意义对语言信息的传达。在此过程中,商务英语翻译者可以套用一些现成的谚语来对对方所表达的意思进行呈现。如“Carekilledacat”指的是忧虑伤身,如果采用直译策略的话则是忧虑杀死猫,直译过来之后的内容并不容易理解。在西方文化中,猫被认为具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因此忧虑能够杀死猫,自然杀死人也不在话下,因此,这一短语主要是表达忧虑所具有的危害性。由此可以看出,商务英语翻译应当关注同一词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不同联想,并利用套用的翻译策略来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
5.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