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语文教育范文
时间:2023-04-10 04:36: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古代语文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1生源素质下降与教学质量提升之间的矛盾近年来,随着高等院校的不断扩招,高职高专生源质量出现了比较严重的下滑。以湖北省为例,在2000年时,语文教育专业的分数线为480分,到2014年分数线下滑至325分,十多年的时间中录取分数下降32%。另一方面,古代文学在语文教育专业的所有课程中由于文字障碍多、需要掌握的知识量大,学生普遍兴趣不高、学习难度较大。与此同时,近年来国学热的兴起、传统文化的回归,不少小学生表现出了对传统文学的浓厚兴趣,一些小学也开设了以古代优秀文化典籍为主的课外阅读课程。这一现状,也对小学语文教师的古代文学教学能力提出新的挑战。因此,如何利用现有资源,提高教学质量,这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首先要面对的一个问题。
1.2教学内容的庞杂与课时压缩之间的矛盾随着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深入,理论性课程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压缩。不少学校的古代文学课程从十年前一周四节,压缩至今天的一周三节甚至二节,总课时减少了近一半。如何在实际不足两年的教学中展现中国古代文学两千多年来的辉煌成果,使学生能把握文学发展的脉络,尽可能地触及到更多的经典作家作品,为将来的古诗文的教学打下基础,这也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解决的一个难题。
2应对策略
2.1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国著名的教育专家庞维国曾说过:“自主学习是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学习策略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由此可见,学习并不是简单的信息的输入、存储和输出的过程,它必定是学生主动参与,外化和内化相结合的过程。高职高专学生学习情绪化较强,对理论强的课程兴趣往往不大,长期以来,古代文学课堂上老师滔滔不绝,学生埋头笔记,从思想内容到艺术特点,从文学史到作品选的教学模式,在今天的高专的课堂上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在教学的组织过程当中,拉近古代文学课程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距离,增强教学的生动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的积极性,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帮助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中“想学”的环节。古代文学在语文教育专业的全部课程中由于时间久远,文字障碍多、识记信息量大,一直是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感到困难较多的课程。因此在课程开设之前,帮助学生正视困难、树立学习的信心、兴趣是尤为重要的。以《诗经》的学习为例,在学习的过程中主要采用两种办法:一是带学生走进《诗经》的时代,在课余时间利用网络、图书馆等资源,了解周代的政治、历史、文化的相关知识,利用晚自习的时间进行交流、分享;二是让《诗经》走进我们的时代。大学阶段,正是学生情窦初开的年纪,我们可以从《诗经》中的婚恋诗的学习入手,拉近学生与古代文学课程的距离,共同体会爱情追寻过程中的甜蜜与苦闷。有了感同身受的理解,学生会认识到抛开文字的障碍,古代文学中这些经典作品其实距离我们很近。在古代文学的学习过程中,经典作品的背诵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但往往也是让学生们头痛不已的事情。在这个环节中,强迫性的记忆往往会让学生们丧失学习的兴趣。可以让学生利用网络搜集经典作品的诵读音频,亦可将同学们中优秀的诵读上传至网络,在闲散时间,利用电脑、手机、MP3等电子设备,反复聆听,并可定期开展诗歌朗诵比赛。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诵读激发学生对古代诗文学习的热情,达到熟记的目的,同时又锻炼口语表达能力,提升了自信。
2.2利用多媒体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生理学研究表明,视觉接受信号的能力要优于听觉。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将视觉与听觉结合在一起已成为现代课堂教学中教师们的共识。在古代文学课程中运用多媒体,一是可以补充大量的文字材料,扩大知识容量,节约板书时间,缓解课时压力;二是通过图片、音乐、视频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使枯燥的讲授变得更加直观、有趣。例如,在讲庄子寓言时,可以将寓言做成动画、漫画;讲唐代文学时,展示唐代的版图、壁画、书法、绘画等来说明其在政治、文化方面的先进与发达;在讲授《春江花月夜》、《红楼梦》等作品的时候播放相关音乐作品,既能加深学生对作品的情感、意境的理解,又活跃课堂气氛,培养了学生多样的文化情趣。当然,多媒体技术只是教学的辅手段,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在使用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适度的原则,不可喧宾夺主。此外,还可以通过网络打造“多媒体教学资源库”,搜集网络精品教学资源,如名家名作诵读、《百家讲坛》、爱课程网站中古代文学相关讲座,建立网络课堂,使学生在课余时间也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学资源,把课堂学习延伸的课外。
2.3“散点透视教学法”在古代文学课堂上的应用近年来,由于课时不断压缩,很多篇幅较长作品没有时间仔细研读,只能进行片断解读,点到即止。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精华内容,成了每一位高专古代文学课程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尝试采用“散点透视教学法”来解决这一难题,即“定点定位,以点带面”。定点定位,指教着确定所讲授的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的历时发展和共时结构中的位置,并能根据这位置来确定讲授的重点难点,“点”和“位”的选择,都必需具有代表意义和典型性的。通过对“点”、“位”的讲授,带起了对那个时代、那段历史、那类人物的思考与发现。例如在《诗经》中通过选讲《卫风•氓》,使学生认识到古代社会女性在恋爱婚姻问题上的受迫害与不自主,并使之对《诗经》、汉乐府中的弃妇诗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在教学中,要用联系的观点来加以讲授,既要联系到时代、环境等外部因素,又注重作品在内容、风格、手法的纵向的因袭沿革、推陈出新。这样可开拓学生的知识面,又可辨析异同、把握规律、挖掘深隐、体味好处。
篇2
1高职高专古代文学教学面临的困境
1.1生源素质下降与教学质量提升之间的矛盾
近年来,随着高等院校的不断扩招,高职高专生源质量出现了比较严重的下滑。以湖北省为例,在2000年时,语文教育专业的分数线为480分,到2014年分数线下滑至325分,十多年的时间中录取分数下降32%。另一方面,古代文学在语文教育专业的听有课程中由于文字障碍多、需要掌握的知识量大,学生普遍兴趣不高、学习难度较大。
与此同时,近年来国学热的兴起、传统文化的回归,不少小学生表现出了对传统文学的浓厚兴趣,一些小学也开设了以古代优秀文化典籍为主的课外阅读课程。这一现状,也对小学语文教师的古代文学教学能力提出新的挑战。因此,如何利用现有资源,提高教学质量,这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首先要面对的一个问题。
1.2教学内容的宠杂与课时压缩之间的矛盾
随着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深人,理论性课程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压缩。不少学校的古代文学课程从十年前一周四节,压缩至今天的一周三节甚至。节,总课时减少了近一半。如何在实际不足两年的教学中展现中国古代文学两千多年来的辉煌成果,使学生能把握文学发展的脉络,尽可能地触及到更多的经典作家作品,为将来的古诗文的教学打下基础,这也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解决的一个难题。
2应对策略
2.1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我国著名的教育专家宠维国曾说过:自主学习是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学习策略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由此可见,学习并不是简单的信息的输人、存储和输出的过程,它必定是学生主动参与,外化和内化相结合的过程。高职高专学生学习情绪化较强,对理论强的课程兴趣往往不大,长期以来,古代文学课堂上老师滔滔不绝,学生埋头笔记,从思想内容到艺术特点,从文学史到作品选的教学模式,在今天的高专的课堂上效果并不理想。
因此,在教学的组织过程当中,拉近古代文学课程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距离,增强教学的生动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的积极性,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帮助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中想学的环节。古代文学在语文教育专业的全部课程中由于时间久远,文字障碍多、识记信息量大,一直是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感到困难较多的课程。因此在课程开设之前,帮助学生正视困难、树立学习的信心、兴趣是尤为重要的。以《诗经》的学习为例,在学习的过程中主要采用两种办法:一是带学生走进《诗经》的时代,在课余时间利用网络、图书馆等资源,了解周代的政治、历史、文化的相关知识,利用晚自习的时间进行交流、分享;。是让《诗经》走进我们的时代。大学阶段,正是学生情窦初开的年纪,我们可以从《诗经》中的婚恋诗的学习人手,拉近学生与古代文学课程的距离,共同体会爱情追寻过程中的甜蜜与苦闷。有了感同身受的理解,学生会认识到抛开文字的障碍,古代文学中这些经典作品其实距离我们很近。
在古代文学的学习过程中,经典作品的背诵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但往往也是让学生们头痛不已的事情。在这个环节中,强迫性的记忆往往会让学生们丧失学习的兴趣。可以让学生利用网络搜集经典作品的诵读音频,亦可将同学们中优秀的诵读上传至网络,在闲散时间,利用电脑、手机、MP3等电子设备,反复聆听,并可定期开展诗歌朗诵比赛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诵读激发学生对古代诗文学习的热情,达到熟记的目的,同时又锻炼口语表达能力,提升了自信。
2 .2利用多媒体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生理学研究表明,视觉接受信号的能力要优于听觉。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将视觉与听觉结合在一起已成为现代课堂教学中教师们的共识。在古代文学课程中运用多媒体,一是可以补充大量的文字材料,扩大知识容量,节约板书时间,缓解课时压力;。是通过图片、音乐、视频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使枯燥的讲授变得更加直观、有趣。例如,在讲庄子寓言时,可以将寓言做成动画、漫画;讲唐代文学时,展示唐代的版图、壁画、书法、绘画等来说明其在政治、文化方面的先进与发达;在讲授《春江花月夜》、《红楼梦》等作品的时候播放相关音乐作品,既能加深学生对作品的情感、意境的理解,又活跃课堂气氛,培养了学生多样的文化情趣。当然,多媒体技术只是教学的辅手段,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在使用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适度的原则,不可喧宾夺主。
此外,还可以通过网络打造多媒体教学资源库,搜集网络精品教学资源,如名家名作诵读、《百家讲坛》、爱课程网站中古代文学相关讲座,建立网络课堂,使学生在课余时间也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学资源,把课堂学习延伸的课外。
2.3散点透视教学法在古代文学课堂上的应用
近年来,由于课时不断压缩,很多篇幅较长作品没有时间仔细研读,只能进行片断解读,点到即止。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精华内容,成了每一位高专古代文学课程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尝试采用散点透视教学法来解决这一难题,即定点定位,以点带面,:定点定位,指教着确定听讲授的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的历时发展和共时结构中的位置,并能根据这位置来确定讲授的重点难点,点和位的选择,都必需具有代表意义和典型性的。通过对点、位的讲授,带起了对那个时代、那段历史、那类人物的思考与发现。例如在《诗经》中通过选讲《卫风氓》,使学生认识到古代社会女性在恋爱婚姻问题上的受迫害与不自主,并使之对《诗经》、汉乐府中的弃妇诗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在教学中,要用联系的观点来加以讲授,既要联系到时代、环境等外部因素,又注重作品在内容、风格、手法的纵向的因袭沿革、推陈出新。这样可开拓学生的知识面,又可辨析异同、把握规律、挖掘深隐、体味好处。24模拟课堂,角色互换,提升学生的执教能力
篇3
一、尊重“明德”的思想,不断加强和推进诗化教学,是构建新时代道德价值观的首要途径
在语文教学中,要使学生构建这种新型的道德价值观,不是依靠空泛的说教,而是要使其在充满人文精神和审美情趣的诗化教学中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
在当前形势下,由于受应试教育及各种急功近利等因素的影响,初中语文教学实际上是远离了诗,远离了诗化教学的。从语文素质教育的角度讲,语文教学无疑是诗一般的审美创造的心灵感应和情绪体验的过程。因为鲜明的思想、生动的语言、丰富的创造,是语文学科也是学生精神生活和智力发展的全部内容,所以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除了让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外,还应侧重于作品的人性美、人情美、意境美的观照。初中语文教学中着力强调诗化教学,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重要途径。着力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陶冶他们美好的心灵,塑
造他们高尚的情操,以此充实他们的精神底蕴,这是当前初中乃至整个语文教学中应当肩负的历史重托。
二、深刻理解古代语文教育方法论,不断“内省”和优化初中语文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要深刻领会古代语文教育方法的精神实质,及时做到自省自纠,并把这些作为教师职业活动的自觉需要。
1.反思教学行为,升华教学境界。
在中国古代的语文教学中,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就是要研究学习主体的个别差异,从较高的层次上看,这实际上是一种关注学生发展,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理解和借鉴这一理念,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实施因材施教,就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重新理解古代的教育方法,应积极提倡以问题解决为核心的语文课堂教学,即要求教师为学生创设多样的实际情境,激励学生独立探索,促使其提出一定数量和质量的问题,启发培养学生多向思维的意识及习惯,并使其认识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不是单一的,答案也不是惟一的,而是多样的。因此,强调语文教师学习传统教育方法,又不满足已有教学经验,就是要求教师及时“内省”,不断创新,使语文教学做到情趣化、文采化,从而真正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优化。
2.加强教学积累,夯实文化基础。
古人强调和重视“博览群书”(王充),“厚积薄发”(韩愈),这是针对学生读书习作而言的,对于教师,又何尝不是这样呢?纵览中国语文教育史,每一位在教育领域内有所建树的语文教育家,无不是用书本来武装自己的。远的不说,当代的于漪、魏书生、李镇西等语文名师,哪一位不是书的受益者?语文特级教师高万祥就拥有五千多册藏书,二十本剪报、三抽屉卡片,这样的“家底”我们有吗?据《中国教育报》调查显示:在教师必读书籍中,教学参考书居第一位。有人断言,离开教参,有80%的语文教师写不好教案、上不好课,种种迹象表明,初中语文教师文化学识底蕴不足的现象已越来越严重影响语文教育质量的提高。有人说,只有当语文教师的知识视野比教学大纲中要求的宽广得无可比拟时,他才能成为教育过程中的真正强手、艺术家和诗人。不读书的后果,可能会是语文教师思想上的“僵化”、心理上的“老化”和智能上的“退化”。因此,提高语文教师的整体素质,应当从让教师广泛地阅读这一点抓起。
3.培养学习习惯,教会学生学习。
语文教学中的“内省”,不仅要求教育者单方面的自省自纠,而且要求学生的自主自觉。“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实际就是强调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的重要性。语文教学中,要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因此,使学生把“要我学”内化为“我要学”的生存体验和需要,仍然是初中语文教学中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学生“自省”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学习能动性的大小和学习效率的高低。只有当学生把“学会求知、学会审美、学会做人、学会共处”作为一种个体生存的自觉追求时,语文学习才会走向真正的自觉。
三、走出师道尊严的“怪圈”,建立和谐民主的语文课堂
篇4
关键词: 人教版 初中《语文》 古代诗歌教学 改进对策
一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古代诗歌教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在“中考”指挥棒的指引下,古代诗歌教学片面追求默写代替品味赏析,局部分析代替整体感悟,一元分析代替多元思考以及滥用多媒体手段等。看似热闹非凡的语文课堂却丧失了“诗教”的真正功能。笔者看来,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着种种问题,主要有四方面问题。
(一)古代诗歌选编的不足
首先,古代汉语知识和文史知识选编太少。
其次,纵观人教版初中《语文》,从所选的古代诗歌数量上来说,唐朝文人的作品占绝对优势,达到46%以上,宋代文人作品比例也达到了24%。虽然唐诗宋词的确是我国古代传统诗作的巅峰,但是,其他朝代也不乏精品佳作,因此对其他朝代作家和作品的忽视,会使学生以狭隘的眼光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对其他朝代的作家作品缺乏客观的认知和评价。
此外,从内容上来说,89首古代诗歌无外乎书写友情,描写思想爱国之情,描绘美丽风景,寄托人生哲理等,很多诗歌并不能全面的展现诗人的精神世界。诗歌和学生的学习生活缺少一些联系,不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89首古代诗歌中收入诵读欣赏的有60首之多,但在实际教学中,只有26首在六册单元中选编并纳入新授课的教学计划,即一学期只学习5首,这样少的篇目对于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略显不足。
(二)古代诗歌教学方法使用不当
当前,功利性教学在初中古代诗歌教学中愈演愈烈:不少初中老师在中考“指挥棒”的指引下只是要求学生背诵默写,甚至反复默写,以达到做试卷不错一字。布鲁纳认为知识,是过程,不是结果。学习结果固然要重视,但更要重视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这里不是片面地认为背诵、默写可以“一刀切”,毕竟,语文素养的积累是建立在对一定知识识记的基础之上的。但是若简单地为了迎合考试,机械地背诵默写代替了学生对古代诗歌意境的体味及其情趣和韵味的赏析,那么学“诗”就不再是真正的学“诗”,诗歌被分解成一个个简单的符号,对诗歌审美因素的体验感悟自然无从说起。
(三)古代诗歌教学手段“泛多媒体”化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和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一方面,广泛地使用多媒体手段增加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激发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一种“泛多媒体化”的现象日益显露。这种“泛多媒体化”即不根据教学要求和教学的需要,动辄使用多媒体手段;有的时候甚至为了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而使用多媒体,甚至达到了不使用多媒体就不是一节成功的课的尴尬境地。
(四)古代诗歌教学评价缺乏科学性
评价方式单一、忽略个性、轻视过程等问题存在于古代诗歌教学评价中。诗歌是人类文明的积淀,具有重要的认识作用和教育价值。但是,现在所有的评价方式都是以分数作为唯一的参照标准。所以,现在在古代诗歌教学中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很明显。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导致了一卷定终身,导致了学生古代诗歌学习的临时抱佛脚。进行评价改革,采用多元评价方式,加强对学生平时学习的监控已势在必行。也许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诗歌学习的正常进行,从而让“人文精神”在古代诗歌教学中有根本的依托。
二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提出对于人教版初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的改进对策建议如下。
(一)完善课本古代诗歌选编
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的“用教材”,教师要创造性的使用现有的人教版初中《语文》,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要对选编的古代诗歌加以重组和整合,增选适当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知识激活,进一步扩大现有教材编选的特点,深化古代诗歌教学的作用。具体做法如下:
1.增加生活化的选篇。选文质量的高低决定着一套(本)教材的面貌和质量。文章能否选得好,关键取决于教材编选者‘衡文’的眼力和水平。可以说,只要文章选得好,教材编写就成功了一大半。”①能够入选《语文》教材的文章,不仅要“文质兼美”,而且还要看“可接受性”。所谓“可接受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选材要考虑特定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深浅适度;二是选材要适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初中学生由于其特殊的心智发展的阶段,对于选文的生活化、趣味性就更加关注。
2.贴近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实践。人教版初中《语文》按照“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大板块组织单元,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主动参与社会实践,增强公民意识和责任感,对社会、对他人富有爱心;让学生亲近、关爱自然,懂得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学生自我了解,肯定自我价值,发展兴趣与专长。分析六册人教版初中《语文》古代诗歌的编排却呈现这样一种情况:《语文》(七年级上)第三单元中选编了四首古代诗歌:《观沧海》、《钱塘湖春行》、《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七年级下做为精读课文,仅选编了一首《木兰诗》。如果七年级上更加侧重于人与自然,让学生亲近自然,关注自然,但是七年级下侧重于人与自我,让学生明确自身的价值,增强责任感,但是到了八年级上选编的《使至塞上》、《登岳阳楼》等又侧重关注自然,与七年级上的选编内容重复且缺乏层次。初二学生进入叛逆期,他们开始有了自我意识的觉醒,他们开始关注自我的内心世界,此时语文教材的编排多设置一些关注自我,关注内心的诗歌,教师加以积极的引导有利于学生积极人格和价值观的形成和完善。到了初三,学生除了迎接中考这一人生第一次转折之外,学生也开始逐渐关注社会,这一时期如果选择一些侧重反映社会现实的诗歌,例如杜甫的“三吏”“三别”,让学生学会理性思考,思考个体所承担的责任,理性地对待周围社会。
3.科学整合选编诗歌。根据目前人教版初中《语文》古代诗歌的编排特点,教师在教学时还可以灵活运用,扬长避短,例如进行比较探究。比较,既是阅读理解文章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灵活运用教材的较好方法之一。比如,可以将七年级上附录的古代诗歌《如梦令》和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武陵春》、《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等作品进行对照阅读教学。
4.增加辅知识提示。诗歌的整个教学过程中传授一定的有关诗歌的常识。②为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古代汉语知识,了解一些有关古代诗歌的基本常识,笔者以为,每册课本可以安排一两篇有关古诗文词法、句法、章法的辅导性文章,以便学生掌握解读古代诗歌的方法,提高阅读赏析古代诗歌的能力。
(二)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华东师大的叶澜教授在《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一文说:“当改革研究进入到学校实践时,透过一节节课,我们看到的是在学科教学领域中,大部分教师对教育价值的选择还停留在‘传递知识’上,其中有一些教师虽己关注到学生技能、技巧,甚至能力和智力的发展,但大多仅为点缀,教学改革观念的转变,包括教学价值观的转变,不能脱离教师的、教学实践,不能不关注他们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如何实现内化的过程。只有教师的内在观念才具有真实的指导教师教学目标制定和实践行为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不仅要掌握好本专业的知识和素养,还要具备广博的其他知识,摆脱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用新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
老师还要坚持终身学习的理念,与时俱进,不断接受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新的挑战。除了阅读相关的书籍提高自身素养之外,教师还可以多参加古代诗歌教学研讨,开展古代诗歌教学公开课等,激发语文教师阅读和学习古代诗歌的热情,使教师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对古代诗歌的理解,促进自身文学素养的提升。如此由外而内,内外兼修,定能使教师的古诗词修养有所提高。
(三)优化古代诗歌的教学方法
1.创设教学情境。生活是一切知识的源泉,教师在课堂中创设生活情境是通过直观手段与语言描绘相结合,营造一种与文本相吻和、相协调的生活氛围,将生活中的典型场景作为为学生观察的客体,唤醒学生自身的生活体验,激起学生的情趣,从而把学生的情感活动、认知活动与生活结合起来。
除了可以用合适的生活事例作为导语创设情境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将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引到阅读中来,再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则抓住“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句,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生活经验,成功的抑或是失败的,让学生谈谈成功或是失败时的感受,进而引导学生树立一种积极的人生观即吸取经验教训,着眼于创造美好的未来。让学生把学习内容与生活联系起来,唤醒他们自身对生活的感受,使学生由被动的学,变为有主观情感的积极参与,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2.学习方式的培养。自主、合作、探究是课改倡导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相比起传统的学习方式的受动性、依赖性,新型的学习方式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
3.实践活动的指导。新课程倡导课堂走向开放、走向综合,因而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构建诗歌综合素养。例如把古代诗歌学习与语文的综合性学习结合起来。如果教师利用学生对流行歌曲兴趣浓厚的特点,将教学内容与之相连,作为一个引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水调歌头》、《蒹葭》等都曾被改编并演绎为歌曲,如果教师在适当的时机将其引入课堂,可以增加诗歌意境的直观性,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其实,在学习中,对资源的搜集、分析、整理与运用的过程和方法,也是古代诗歌学习的内容之一。结合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师指导学生有选择的搜索和整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通俗易懂的诗歌,并在班上或学生自发组建的诗社组织中进行成果交流与展示。再如办手抄报、为课文绘插图、制作小书签等都可以“走进”古代诗歌课堂,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其更好的学习诗歌。
(四)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多媒体只是一种教学手段,而不是目的,其关键在于根据具体学科内容做到恰当应用。所以,应用多媒体就不能生搬硬套某种模式,目前也没有一种万能的标准模式可行。必须依据语文学科古代诗歌教学的特点,将教学内容与多媒体技术进行整合。多媒体使用的图形图像要适合主题、吻合内容;使用的声音要真实生动、自然流畅;使用的视频要贴切主题、表达主题、深化主题。总之,使用多媒体要实事求是、为主题而使用,为教学内容而有针对性地使用,而不是为了使用多媒体而使用多媒体。
(五)更新评价方式
当下,即使经过了二期课改,语文教学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还是很难能真正落到实处。过于功利的评价必然导致语文教学只偏重于工具性,而不是人文性。这种评价导致了重结果轻过程、重练习轻兴趣、重考试轻习惯等一系列问题。其实,笔试可以是测试的手段之一,但它不应代表学生的一切。单一的笔试评价方式甚至给笔者学校的教学管理也带来了困扰。因为,分数并不代表一切。在以上评价方式背景下,学生平时学习的自信心、上课纪律及参与的主动性、课后作业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少问题。面对现实,只有适当补充一些评价方式才能应对不容回避的现实学情。以下是一些可供参考的评价方式:
1.多样评价。在大力开展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虽然反对考试,但是考试能力也是一种素质。在这个竞争激烈的世界,什么地方能彻底废除考试?因此,还是不能完全否定考试的价值。布卢姆曾提出了学前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阶段终结性评价理论。在学习告一段落后进行阶段终结性评价,能检测学生教学目标的掌握状况,及时帮助学生反馈、矫正、巩固知识,从而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在笔者学校,采用终结性评价方式也很必要。因为在纠正学生学习行为和习惯的同时,还需要保证学生学习古代诗歌有一定的成效。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学校和教师生存的基础,是学生发展的需要。因为面对具体的现实国情,完全脱离社会实际的评价方式最终还是要碰壁的。评价方式既要有前瞻性,又要有现实性。这种评价方式在整个语文教学中需要,在古代诗歌的教学评价中也适用。
但是,适用并不代表方式唯一。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评价。例如口头语言评价、评语评价、教师的身体语言评价(掌声、眼神、手势等)等。当然对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要充分利用差异性,进行“因材评价”。比如对于基础知识相对薄弱的学生多提问识记型的问题,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则多给予一些高水平的开放性问题,然后进行评价,让他们在这些问题和老师的鼓励中找到学习的勇气和信心。
2.多元评价。教改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多元文化气息,那么,相应的语文教学评价方式有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呢。这种滞后的评价方式势必会阻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违背因材施教的原则。毕竟学生的智能是多元的,评价方式也不应过于单一。即便都是以语言智能为其智能强项的学生,他们在表现上也是有所不同的,有些学生擅长阅读,有些学生可能擅长演讲,有些学生可能更擅长写作。因而语文教学应扬长避短,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协调发展。因此,在教学中还应重视利用多元评价方式。
3.过程评价。在笔者学校,大多数学生一般只重视期中、期末考试,这给教学和管理都带来很大困扰。评价应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责任,关注学生的进步和成长,使教师由过去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反思的指导者。比如,笔者鼓励学生关注期中、期末大考,但是也注意引导学生重视自己平时的综合表现。对此,笔者在开学之初就十分明确地告诉学生,他们平时的综合表现将记录在案。具体怎么操作?笔者将学生期末总评成绩分成三大块,期中、期末各占25%,而平时成绩占50%。平时成绩有哪些?即学生平时的各种表现,这些评价,平时笔者都有详细记录。如学生平时的作业完成质量、上课发言的主动性、学习态度,甚至课堂纪律的遵守等情况全部成为平时成绩的参照。如果平时综合表现不好,即使学生期中、期末大考分数很高,期末总评也将很难达到合格要求。
4.多方评价。除了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给予评价外,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等。学生的自评能够使得学生理性反思自己,学生的互相评价也可以使学生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相互竞争,取长补短。多方评价不仅能够客观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更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注释:
①顾之川.试论我国教材选文的优良传统.中小学教材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2):37.
②阎立钦.语文教育学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5:183.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2]杨道麟.语文教育学导论[M].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
篇5
1.激发学习了解古代文化的兴趣。
2.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3.掌握文言文学习的一般方法。
教学设想:
所选的两篇文言学生并不陌生。《郑人买履》在小学人教版十二册原文出现过,《刻舟求剑》在第六册以白话文的方式出现。现在又出现在初中第一册教材中,虽然有重复之嫌,但也为小学与初中学习过渡降低了难度。在教学时,重点应在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学习方法的指导上。
作为初中文言教学的起始课,进度不宜太快,一课时可能比较紧张,故安排两课时。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重点:
1.熟读课文,整体把握。
2.教给方法,归纳整理。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请同学们讲讲小学学过的寓言故事。
2.介绍《韩非子》,导入新课。
二、熟读课文,整体把握。
1.齐读课文。
2.师生评价,正字正音。
(要求学生认真读,注意听与自己不一样的读音,判断正误)
3.学生自读。
4.同桌互读。
三、教给方法,归纳整理。
1.在活页纸画制表格(先画出框架,抄好原文,空好格。)
时间内容备注
2003.9.11郑人买履《韩非子》
郑人有欲买履者欲(且):想要,打算。
郑国想要(lǚ)鞋子
郑国有个想买鞋子的人,
先自度其足(duó)量长短
(duó)量长短度
事先量了自己的脚(dù)尺码
而置之其坐置之不理
同“坐”,座位。
把量好的尺码放在他的座位旁边。
2.教师检查指导格式是否正确,原文是否抄好。
3.原文抄好后,请同学对照注释,给加点字注音,解释,翻译句子。
四、布置作业。
课上没有完成的,课后继续完成。
第二课时
学习重点:
1.深入理解,积累词语。
2.了解寓意,拓展能力。
一、检查反馈。
1.齐读课文。
2.抽查同学的作业情况(到展示台上展示)
3.师生评价。
二、积极联想,深入理解文言词语。
1.启发学生积极联想,深入理解文言词语,句式。
教师示范:文中“郑人有欲买履者”而小学教师材中选用的是“郑人有且置履者”
这两句话的意思基本一致,只是个别字不一样,由此可见:“欲”与“且”、“买”与“置”意思相近。请在活页夹上“备注”栏上记下来。(见上)
2.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每个词语的意思,想想他的近义词、反义词、或者包含这个词的成语有哪些,同一个词有几个不同的意项等。(学生自主研究)
3.请同学谈自己的发现。
4.师生评价。(尊重学生的发现,鼓励创新,把握不准的问题存疑,课后研究。)
三、了解寓意,拓展能力。
1.请同学说说这两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理解难度不大,学生可以完成)
2.思考:《刻舟求剑》原文中省略了几句话:“以此故法为其国,与此同。时已徙矣,而法不徙,以此为治,岂不难哉?”
请同学思考:这几句什么意思?为什么省略呢?
3.结合介绍《吕氏春秋》的相关知识。
篇6
中国自古以来美丽富饶,可谓是好山好水好民风。《诗经》中的《公刘》是这样描述周人的京城的:“京师之野,于时处处,于时庐旅,于时言言,于时语语。”他们在肥沃土地上的欢声笑语仿佛就在我们耳边回荡。崔颢在《黄鹤楼》中写道:“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让我们看到的是武汉周边的美丽景致。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中写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奇思妙想写出了瀑布的雄奇瑰丽,也使我们的学子为祖国的大好河山自豪万分。而李白的好友杜甫却在《江畔独步寻花》中给了大伙这么一幅温馨的画面:“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这一幅有动有静、有声有色的春天图正是古代美丽中国的缩影。
二、通过古代诗歌我们可以体会优秀的传统文化
孟浩然在《春晓》中写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王维在《鸟鸣涧》中写道:“日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这些都是写出了对大自然的尊重与热爱,足以唤醒学生的环保意识。李白在《赠汪伦》中写道:“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高适在《别董大》中写道:“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写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些诗中表现出的朋友情谊或厚重、或支持、或洒脱,无不让学生受到良好教育。在古代诗歌中我们也能看到很多劳动的场面。如《诗经·伐檀》写道:“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如李坤在《悯农》中写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些不朽的诗篇反映了中华儿女是勤劳质朴的。
三、通过古代诗歌我们可以挖掘照耀当世的时代精神
早在先秦时代,屈原便喊出了“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为了理想,只有不断探索才能成功。阿里巴巴正是秉承探索之道才成就了它的传奇。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中写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给前进中的学子带来巨大的精神力量。而以下诗句却反映出交通的不便及人们对便捷交通的渴望。《诗经·采薇》中写道:“行道迟迟,载渴载饥。”征夫所走的路是崎岖长远的,李白更是在《蜀道难》中感慨:“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世迁,如今古人的快捷出行的梦想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也正因如此,被湘黔铁路抛弃而落后数十年的邵阳才那样深切地感受到交通的重要,所以每一个邵阳人,包括青年学子一定要大力呼吁包海高铁过邵阳。
四、通过古代诗歌我们可以感受名人的人格魅力
曹操慷慨高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我们看到的是一颗永远也不会消沉的勃勃雄心。杜甫在凄风冷雨中,表达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宏愿,也体现出诗人的伟大人格。陆游临死之前希望“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种对江山的魂牵梦绕,对祖国的念念不忘感人至深。于谦忧国忧民,为人坦荡,他在《咏石灰》中写道:“粉身碎骨全不顾,要留清白在人间。”他的这种两袖清风的高尚人格为后人景仰。青年学子要从这些古代诗歌中明白:人格才是最高的学位。
从方法上,我们可以贯彻三个“多”字。
一、多诵读
诗歌具有抒情性、音乐性、形式美等特点,不读不能感受其美,不读不能感受其意境,课内课外的诗都要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首先要组织学生听朗读包括听教师范读和听录音带,总之是听规范的优秀的朗读,其次是学生在朗读时,要注意吐字发音,要注意读出感情。另外要注意朗读和背诵结合。对于重点作家的重点篇目要不折不扣地背下来。这些篇目有早期爱情诗经典《静女》,有诗人意欲建功的名篇《短歌行》,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登幽州台歌》。还有……,在此不一一列举。大量的诗歌储备是学生接受思想教育的基础。
二、多理解
中国古代诗歌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它承载着中华几千年的历史变迁。每首诗歌都包含着它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我们要全方位地介入诗歌,深刻体验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如在学习杜甫的《登岳阳楼》时,一定要知晓诗人当时已届暮年,且历尽人生坎坷,却有幸登楼。所以作者“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的百感交集就不难理解了。学习古诗词一定要有口有心,才能有效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才能让灵魂受到洗礼。
三、多运用
篇7
在各个优秀文学作品当中,爱国主义是一个经久不衰的思想,并且任何一个朝代的诗人、文学家等都有强烈的爱国情感。例如:屈原、陆游、文天祥、林则徐等人。其中,屈原成为后人啧啧称道的著名爱国诗人。特别是在《离骚》当中所表现处的忠诚、为国殉难的强烈爱国精神,铸就民族灵魂,因此,成为人们心中的楷模。当前,贯穿在古文学当中的爱国主义情感,都可以成为培养现代人的爱国主义精神的一种精神食粮。尤其是此种情感并不是通过理论知识所能表现出来的,通常都是融入到具有较强感染力艺术形象当中,触动当代学生的心灵,使他们都能够接受这种情感。一般来说,爱国精神和热爱人们都是结合在一起的,因此,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当中,表现出爱国主义精神的主要支柱为爱国与爱民。在诸多优秀文学作品当中,都反映出对人们疾苦生活所表现出的怜悯与同情,歌颂了人民在反抗统治阶级斗争当中的伟大精神,并且这也是我国古代文学发展的主干线。在当今时代,要求当代学生必须要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其核心内容就是培养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思想。这样一来,利用古代文学当中的诸多审美艺术形象,都为当代学生提供足量的思想教育范本。在人文素质教育中所提出的各种理想道德,比如:尊老爱幼、乐于助人等,都是我们所要汲取的古代文学的精华。然而,在古代文学当中涉及到的君、臣、父、子等传统观念中,有些都是糟粕东西,而有些则是非常合理的内容,因此,也值得我们去效仿的。另外,在古代文学当中涉及到的勤劳、朋友情、交往时的款款有礼等,都能够充分体现我国民族传统良好伦理道德。而这些伦理道德内容通常都是体现在家庭、朋友等方方面面。而对于当代学生来说,上述内容都是培养他们道德素质的基础内容。如果任何一个人对家庭、朋友等都持有不负责任的态度,而只是想着自身的利益,甚至去损坏他人利益的人,更不会热爱国家。因此,在古代文学作品当中,都会倾注这些形象,爱憎分明,营造一个良好的意境,并且对当代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有较强感染力与说服力。由此看来,我国古代文学对我国人文素质教育产生的影响是来自多方面的,特别是古代文学教育者不仅承担着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使命,又肩负着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使命,因此,我们必须通过不断努力,不断挖掘我国古代文学中生存和发展的底蕴,通过古代文学教育来促进我国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
2.怎样在古代文学教育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
2.1准确对古代文学教育价值进行定位
当前,各个高校都进一步扩大共选课程设置,从而进一步加快了文理渗透的快速发展。在实施此对策之后,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在当今时代,受我国体制改革和全球化的共同影响,从而使得我国教育体制发生了巨大改变,因此,其古代文学教育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影响。由于大环境的不断变化,当前教育工作者与教育研究者所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就是需要将古代文学教育有一个正确的定位。然而,在古代文学教育中,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古代文学边缘化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古代文学教育为我国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个主要形式,而且又是现代文化教育当中所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所以,改革的核心思想为开展素质教育。
2.2把现有德育教育和古代文学特点相结合
结合古代文学内容与特点,在当前思想道德教育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从而培养他们高尚、正直的人格。然而,由于古代文学内容十分丰富,而且题材也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在古代文学教育过程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是极其重要的,尤其是对学生思想树立起到十分重要的教育作用。除此之外,在古代文学教育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有多方面的优势,它不仅有丰富的内容,而且形象也十分的鲜明,同时有着强烈的情感。为最终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我们要结合文学作品内容去寻找潜藏在文字之后的信息,充分去感受人们鲜活精神跋涉。由此看来,我们古代文学的价值不只是完全局限到教材当中,而是要将其看作是一个流动式的教学课堂。
2.3培养现代化教学思想
在当前以及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精神具有顽强生命力,并且这也成为教书育人的核心内容与有效方式。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都应该将爱国主义精神、各种传统美德、中心思想等作为重点内容。并且使教育工作和我国现展步伐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样做的根本目的不只是追求时髦,而这是由古代文学丰富性予以决定的。因此,我们要培养现代化的教学思想。
2.4认真做好科研工作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尽管涉及到教师的科研成果并不多见,但是,他们的这些科研成果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调动全局,因此,进行科研的根本目的就是为加快教学的发展。与此同时,还要在此基础上,要把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化发展紧密相结合。特别是在古代文学教育过程中,追求美学律动,点评古代文学与现代作家创作二者的关联。这样一来,不仅有深度,而且也有一定的广度。
3.结语
篇8
一、注重教学内容选点,兼顾培养学生兴趣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是注重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学、中国文化及中外文化交往有较全面的了解,进一步培养有潜能的对外汉语专门人才。然而,许多学生将这个专业理解为教外国人说汉语,不可能再深入到教外国人学中国文学经典。有相当部分的学生忽略了汉语国际教育所承载的文化传播与交流作用。在此错误观念基础上,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古代文学课程学习现状从开始就偏离了应有的方向。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古代文学课程设置仅有80学时,时间短,任务重,老师缩减授课内容,最终却顾此失彼,无法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学生听课犹如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既领略不到文学瀚海的博大精深,也难以对课程知识留下深刻印象,更不用说对中国古代优秀的文学作品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喜好,古代文学课程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所发挥的作用明显不足。因此,结合该专业需求,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是汉语国际专业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值得思考的问题。传统的古代文学教学重在文学史的构建,以时段为界将古代文学划分为几个部分,同时,对代表作家的生平、创作思想内容、作品艺术特色加以介绍分析,重在知识的传授,重结论,轻赏析,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目标有一定距离。作为新兴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要想发挥古代文学课程应有的作用,就要结合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赏析能力,注重人文精神的熏陶,使学生领略到古代文学经典之美。以讲授杜甫为例。学校课时差别大,选择内容不同,可以说体现了一个学校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主观倾向。笔者以古代文学史精品课程在网上搜索,从几所高校公开的精品课程设置的课时进行比较:淄博师专3课时,陕西师范大学8课时,长江大学4课时,郑州大学2课时。从课时数字比较可以看出,一个经典作家的教学设计,在课时设置差别较大。最多的8课时,最少的只有2课时。在内容选择上,有的略去了生平。在创作方面,有的略去了古体诗,较多学校只讲律诗。可以说,内容的选择和处理,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改革观念,由此也决定了课时长短。笔者认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预习的空间。学生自己能读懂的,可不讲或少讲。如杜甫的生平,完全可以教给学生去预习,不必要占用课时来讲述。对内容的选择从量的方面去考虑,可以先不讲杜甫的古体诗,课堂上集中时间和精力来讲杜甫的律诗,在讲授律诗时,也不必过分从诗歌史的方面去梳理,强调诗歌题材转变、律诗形成过程和叙事技巧完备等,而应结合具体作品来理解和感悟杜甫诗歌的主要风格。当然,在内容筛选方面不是越少越好,而是要在一定量的基础上兼顾学生的兴趣培养。也就是说,在教学内容的选定方面,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必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还以杜甫为例,由于时代原因,这些90后的学生很难理解杜甫的忧国忧民及其诗歌的精神内蕴。既要让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走进杜甫诗歌,又不至于感觉太枯燥,在授课时就要选择合适的角度。笔者所从教的汉语国际教育班级,学生大多为女生,她们对于古代女子的关注以及对爱情婚姻的关注会更多。经典的《兵车行》《三吏》《北征》等,她们不太感兴趣,而且中学阶段大多了解。在这样的基础上,笔者转换视角,结合杜甫其他作品来理解,如选讲杜甫《即事》:“闻道花门破,和亲事却非。人怜汉公主,生得渡河归。秋思抛云髻,腰支胜宝衣。群凶犹索战,回首意多违”[1]。这首诗是写唐代宁国公主惨淡回国,途径秦州(天水)的事情。安史之乱之后,肃宗为向回纥借兵,平息战乱,把宁国公主嫁给回纥王,当时才14岁,但回纥王第二年就去世。按风俗宁国公主当殉葬,据理力争后达成妥协条件:宁国公主用割面毁容的方法来免于殉葬。宁国公主用刀子把面容划破,放还唐朝。杜甫路过秦州,知此事后,把这段史实浓缩成五律《即事》。对于宁国公主的遭遇等,学生兴趣非常高。这样教师可以趁此讲解当时的历史背景、杜甫叙事诗特点、“诗史”特点,等等。又如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咏王昭君:“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笔者结合许多咏昭君的诗词来帮助学生理解此诗,同时也兼顾了学生的兴趣。如联系南朝江淹《恨赋》:“明妃去时,仰天太息。紫台稍远,关山无极。望君王兮何期,终芜绝兮异域。”李白咏昭君诗:“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燕支长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生乏黄金枉画图,死留青冢使人嗟。”王安石《明妃曲》有“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角垂”,姜夔词有《疏影》:“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塑造的昭君多是凄苦、憔悴的哀妇形象。吴瞻泰《杜诗提要》这样评价杜甫的昭君诗:“发端突兀,是七律中第一等起句,谓山水逶迤,钟灵毓秀,始产一明妃。说得窈窕红颜,惊天动地。”意思是说,杜甫正是为了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在比较不同的咏昭君题材的作品后,观看有关王昭君内容的视频,如“当代梅兰芳”李玉刚表演的《昭君出塞》、杂剧《汉宫秋》的片段等,诗乐舞一体,古代史实与当代明星相结合,让学生欣赏、沉浸在令人震撼的美感之中,真实感受古代文学作品之美。从而理解杜甫诗的“诗史”特点,这样的效果显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针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注重国际文化交流的特点,讲课时就要对于国际影响大的诗人多补充些资料。如李白与杜甫诗歌讲授时,除了传统的古代文学内容外,应增加他们在国际交流方面的资料。如以故事的形式讲日本著名学者吉川幸次郎对杜甫的崇拜、日本学者专门到南阳白河岸边寻找当年李白的足迹,等等,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这些大家的印象,又和他们的专业密切相关,他们的兴趣点自然会有所提高。
二、注重学生参与,走出多媒体教学的误区
长期以来,传统的古代文学教学课堂形成了重讲轻练、老师热情讲、学生被动听的局面。多媒体的使用,成了古代文学课堂授课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据集美大学孙桂平在调查的基础上指出:“多媒体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中国古代文学课堂类似于‘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可能性诗意,而倾向于使教师变成传授古代文学知识的理性工具。”多媒体教学在古代文学课堂上所发挥的作用已超过了其应有的作用而开始走向反面。多媒体教学在形式上显得过于张扬,而情感心灵等内容实质被光电环境挤压,致使“中国古代文学的学科特征和固有的人文精神正被不断消解”。复旦大学骆玉明教授在讲授古代文学课时,就很少用或不用多媒体。即使用了多媒体,还是要在黑板上板书,用他的话来说:“在黑板上写字,是当老师的。”他讲课时,书上有的就不讲,避免重复。南京大学莫砺锋教授讲课也很少或不用多媒体。他在讲杜甫时,也讲作家生平,但他善于结合自己的情感和游历的经历,使人感到不枯燥,效果要比用课件详细展示杜甫生平却印象深得多。当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古代文学课,在教学方法上,就要努力学习著名学者们授课的精讲的本领,而不是把备课功夫都用如何使用多媒体上。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应该放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将来要具备传播中国文化的这一目标出发,在能力方面要有意识培养传播文化知识的实际操作能力。这不但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基本功,而且还要将掌握的知识传递给他人。因此,笔者曾尝试发动学生搜集资料,结合中国文化交流的热点问题,在课堂上引入“唐文化的魅力———以XXX为例”微课试讲活动。在课堂上利用几分钟时间让学生试讲,集体评论。具体步骤是:教师将一个班进行分组,每组选定一个教学内容,集体备课,一人试讲,全班师生进行评议。每节课小组轮流,通过这样的方式,深化对中国文学对中国文化传播的重要性的认识,也锻炼了学生传播中国文化的操作能力。学生从学习中国文学的被动角色转入传播中国文化的主动角色,这既提升了学生的参与度,又体现了本专业建设的特点。只要持之以恒地开展类似活动,总会显现出专业建设的长远优势,也有利用在教学中营造互动环境。当然,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古代文学课堂上还可让学生吟咏背诵,可以就一个话题讨论,可以让交流自己的心得,等等。总之,老师的讲授是在学生充分参与基础之上才去进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参与者、实践型的学习者。而不是一个可有可无、没有任何压力、领略多媒体的听众。
三、注重课后管理,强化积累习惯的培养
篇9
从古代论说文研究中可以看到,单个字所表达的内容非常的丰富和宽泛,因此思想层面会表现出含混不清的状态,从单音节词逐渐衍生出了一系列多音节词,从而使语言的应用更准确。在引导学生细读文本词义过程中,除应当了解词语的含义,还应当注意作者主观层面的特别含义,即作者选词、用词过程中所赋予的主观情感、含义等;作者用词恰到好处,可以有效激发读者充分的想象,而读者也可发挥自己的联想能力,对其进行适当的补充,以此来丰富其内涵。古代论说文的句子,通常是由很多个词连缀起来的,然而句子的意思却并非所有词义的简单相加。古代论说文讲究的是条理性、逻辑性,教师在引导学生品读、学习过程中,应当以字词为基础,重点审视句间、句章之间的相互关联性。比如,苏教版高中教材《逍遥游》教学过程中,文章可谓捭阖,选材非常的广泛,令学生感到头疼、思绪混乱。在此过程中,若能够以小大之辩作为切入点,则问题可迎刃而解。何为“辩”?何为“小”?何为“大”?带着问题细读文本可知,蜩、朝菌、学鸠以及蟪蛄等为“小”,鲲、冥灵、鹏以及大椿等为“大”;所谓“辩”,即不同事物之间的区别,无论是“小”者还是“大”者,在自然界中均“有所待”,没有绝对的自由;进而可知,自然界万物尚且如此,人类社会也不例外。由此可以联系到我们的现实生活,启示我们应当摆脱身心之羁绊,追求自己想要的自由和幸福。由此可见,古代论说文的作者观点多是一言以蔽之,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以中心论点为突破口,细细地去品读文本,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二、高中阶段语文古代论说文教学中的比较教学法应用
正如乌申斯基所言,比较是理解的基础,只有通过比较才能真正的了解万事万物,只有通过比较才能引发思考。对于古代论说文而言,其文体横向上的比较应当与古文中的其他文体进行对比分析,古文体除论说文外还有序跋文、杂记文、赠序文、传状文、书牍文以及哀祭文和碑志文等。比如,苏教版教材中的《寡人之于国也》、《廉颇蔺相如列传》两篇文章,可以对比阅读。其中,《寡人之于国也》即为论说文,而《廉颇蔺相如列传》则属于严格意义上的传状文。虽然二者所讲述的故事均发生在战国时期,但前者主要是记录了孟子、梁惠王之间的谈话,旨在宣扬“仁政”主张;而后者则讲述了完璧归赵、廉吏交欢以及渑池之会三个故事,旨在使廉颇、蔺相如两个人物形象更加的鲜明。由此可见,两种不同的文体表现手法、写作目的均存在这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建议引导学生采用比较的方法进行学习,这样可以更清晰、更准确地把握住论说文的观点、作者的态度和立场。利用比较教学法进行高中语文古代论说文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采用跨作者比较法进行教学,即作品时代、民族等没有交集时,可通过比较作者来找到其中的相通之处。以《逍遥游》和《兰亭集序》为例,二者在写作内容上均对人生的思考进行了大篇幅的阐释。其中,前者大到鲲鹏,小到尘埃,只要有所待,则必然会受限,倡导人生应当追求自由,即无所待,这样身心才不会受到牵制。然而,这是根本无法实现的,体现了一种消极、悲观的情绪;后者则借古人关于死生亦大矣之感慨,对人生进行思考和感悟,对人生之短暂以及世事的流逝发出惋叹,同时也透露出本文的作者王羲之对生命的那份眷恋。
三、结语
篇10
据联合国公布的全球国民素质道德水平调查及排名显示,当前,中国人的文明素养总在世界各国排名的倒数后十位徘徊,我们不禁要问:昔日的礼仪之邦哪里去了?中国的道德教育、礼仪教育出了什么问题?固然,造成目前现状的原因很多,诸如传统文化的断裂、道德建设的滞后、礼仪教育的缺失、道德教育的“高大空”等等,其中礼仪教育的缺失可能是问题的关键。长期以来,本应在幼儿园、中小学中完成的礼仪教育被忽视,或者被所谓的“远大理想教育”所取代,许多孩子的言行举止缺少必要的规范和约束,以致于他们不知道如何行为才能使自己有自尊,如何行为才能礼敬他人,更不知如何做人处世。中国是礼仪之邦,有着丰富的礼教文化资源,当下中小学的礼仪教育应从中吸纳有益的滋养。
一、仪式是文化传承和文明教育的载体和手段
从人类学视角看,仪式是人类进化的产物和文明的象征,是文化和文明的重要内容。作为人类早期文明标志的图腾崇拜、祖先祭祀、制礼作乐等,都与仪式密不可分,或者说,都是以仪式为载体的。中华民族是一个智慧的民族,作为礼仪之邦,古代中国有着发达的仪式文化,具体表现为礼乐文明和礼教文化。《仪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作为“五经”之一,这部以十七种仪式之礼构成的经典,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影响和陶冶了一代代炎黄子孙,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已内化为中华民族的人格心理和精神气质。
人的一生要经历诸多仪式,从出生礼到人生中的每一次生日仪式,从成人礼到婚礼,从家人和亲朋好友婚丧嫁娶的各种礼节仪式到家族和民族国家的各种节气、假日、纪念日的仪式活动,可以说,仪式连接起我们人生的一个个片段,构成了人生的重要内涵,赋予了人生斑斓的色彩。我们在仪式中启蒙、成长、成熟,我们在仪式中诞生,也伴随着仪式离开这个世界。同时,无数个仪式将个体与群体关联起来,让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将蒙昧人提升为文明人;而对仪式的认同与遵循,又使人们形成了一个个共同体,并进而形成民族、国家。因此,倘若没有仪式,人生将缺乏内涵和色彩,国家民族将失去连接和凝聚的纽带,文化和文明将丧失支撑的骨架。因此,借助于各种仪式开展做人教育、礼仪教育,无疑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有效路径。通过借鉴我国古代礼仪的体验式教育资源,可以为中小学的礼仪教育找到抓手和突破点。
二、古代体验式礼教文化
中国是伦理型社会,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精神气质”或“德礼文化”。[1]然而,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一些人将礼仅仅等同于繁文缛节的礼节仪式,将其作用降低到类似于礼仪礼貌的层面。事实上,在古代,礼具有重要的道德教化功能,它是古代社会治国安邦的有力工具。人们通过参与各种礼节仪式而将礼仪背后所蕴含的文化价值观、道德规范、伦理思想等潜移默化地内化成自身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这种融道德教育于实际生活的教育方式就是体验式教育。[2]
(一)《仪礼》是体验式礼教文化的基本内容
《仪礼》是儒家十三经之一,是春秋战国时期礼制的汇编。该书记载了周代的冠、婚、丧、祭、乡、射、朝、聘等十七种礼仪,各种礼仪,以记载士大夫的礼仪为主。在宗教意识不甚发达的古代中国,这些礼仪、制度不仅是约束世道人心和规范人们行为的手段,更是统治阶级教化民众、治国理政的工具。在《仪礼》中,从各种仪式开始到仪式结束,从每个人站立的位置到每件器物陈放的位置,都巨细无遗地记载着。表面上看,似乎都是繁文缛节,实质上,制礼者正是通过这些繁琐的礼节,让行礼者在进退、揖让、升降、酬酢之中,“序尊卑之制,崇敬让之节”,以陶冶品性人格,提升道德境界。
(二)古代体验式礼教文化的实践模式
据《周礼》记载,以礼教化民众是古代统治者治国的重要手段,古代“施十有二教”的制度向我们展示了礼教的实践样态及重要作用:“一曰以祀礼教敬,则民不苟。二曰以阳礼教让,则民不争。三曰以阴礼教亲,则民不怨。四曰以乐礼教和,则民不乖。五曰以仪辨等,则民不越。六曰以俗教安,t民不愉。七曰以刑教中,则民不暴。八曰以誓教恤,则民不怠。九曰以度教节,则民知足。十曰以世事教能,则民不失职。十有一曰以贤制爵,则民慎德。十有二曰以庸制禄,则民兴功。”(《周礼・地官・大司徒》)通过“教之以德,齐之以礼”,让民众有归正之心、敬畏之心和规矩意识,以实现人际和谐、社会有序之目标。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仪式教育实践模式当属祭祀礼仪和孝道礼仪。借助祭祀礼仪引导民众尊卑有序。古人认为:“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礼记・祭统》)祭礼具有重要的教化作用,即“祭者,教之本也”。(《礼记・祭统》)在祭祀活动中,祭祖尤为重要,因为“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礼记・郊特牲》)通过祭祀可以理顺十种人伦关系:“祭有十伦焉:见事鬼神之道焉,见君臣之义焉,见父子之伦焉,见贵贱之等焉,见亲疏之杀焉,见爵赏之施焉,见夫妇之别焉,见政事之均焉,见长幼之序焉,见上下之际焉。”(《礼记・祭统》)借助孝道礼仪教化民众长幼有序。孝是中国古代最深入人心的观念之一,孝道礼仪作为礼的重要内容,为教化民众、化德成俗发挥了重要作用。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夫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古礼要求子女要从内心深处尊敬父母,不仅要做到“出必告,反必面”“冬温而夏酰昏定而晨省”《礼记・曲礼上》),而且要能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孝经・纪孝行章第十》)
三、对当代中小学礼仪教育的思考
在中国基础教育中,由于礼仪教育的长期缺失以及人们对礼仪教育的误解,当下中小学礼仪教育存在着方法不当和效果欠佳的问题。对此,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重视仪式教育,以礼规范言行
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就告诫其弟子“不学礼,无以立”。在儒家看来,礼义是人的本质,是人区别于禽兽的根本标志。为了使人成其为人,就需要借助一系列的礼节仪式活动和规范来约束和克制人性中野蛮、卑劣的成分,通过教化使人具有文明、高尚的品行。“礼”是一种道德规范,“礼者,敬人也”,礼的实质是对他人的尊重。“仪”乃是恰到好处地向别人表达尊重和敬意的具体形式。“礼”与“仪”合在一起,就是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对中小学生而言,礼仪教育应以体验式教育为主,礼仪知识学习为辅,让学生通过参加各种仪式活动或课堂课外的礼仪实践,熟悉合乎礼仪的行为规范,培育丰富的人类情感,并逐渐明晰自己角色所应承担的责任。例如,通过参加幼儿园、小学、中学的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培育其热爱学习、崇尚知识、追求真理的习惯和品性;通过上课时的师生问候礼,以及参加拜师礼、教师节等活动,学会尊重教师、尊重知识;通过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国庆节、国家公祭日等仪式活动,培养其感恩、慎终追远、敬畏生命、热爱祖国、重视亲情等情感。仪式是由一系列规范构成的,孩子们在参与仪式的过程中,言行举止就受到了规范的约束和引导,久之,就会养成做人做事的规矩。同时,仪式是肃穆的,在经历仪式的程序中,他们就学会了敬畏规则、尊重他人;在践履礼仪的过程中,他们就培养了仁爱之心、规矩意识。
(二)培养谦敬之德,以礼修己安人
人是社会动物,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礼”是人和人之间沟通与相处的桥梁。中国古人早就以“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来强调“礼”的重要性。据《论语》记载,当子路问孔子何谓君子时,孔子用“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来回答,而“修己”的手段则被孔子概括为“礼”,即“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我们也可用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来表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和欲望,如果我们对自己的个性不加约束、任自己的欲望膨胀泛滥,就会伤害他人的自由和利益。因此,要想交往活动顺利、人际关系和谐,就应遵循孔子的忠告,遵守以“礼”的形式存在的社会规范和人际交往原则。儒家认为,人的礼仪素养和道德品行是从一言一行的规范开始,由一点一滴的积累而形成的,即荀子所说的“积礼义而为君子”,通过用礼仪规范自己的仪表、仪态、举止行为,就可以成为仁礼兼备、能立能行的君子。
当然,“礼”之要义是“敬”,中小学礼仪教育中,无论是礼仪知识的传授还是礼节仪式的体验参与,都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敬畏万物。“礼”和“仪”都是表达尊敬的手段。如今不少青少年缺乏尊重他人的意识,在家里不尊敬父母,到学校不尊敬老师,步入社会不尊重同事和领导,他们不愿意尊重任何人,但是却要求所有人尊重自己。岂不知,只有“尊人者”,才能“人尊之”。而要学会尊重他人,自己必须谦虚低调。《礼记》云:“礼者,自卑而尊人”,这个“卑”不是“卑躬屈膝”,是“谦卑”。人际交往中,我们应把自己放在一个谦卑的位置,把对方放在一个受尊重的位置。一个人无论地位高低、财富多少,都有自己的尊严和人格,只有做到“我敬人人”,才能收获“人人敬我”的结果。
(三)做到知行统一,以礼陶冶品性
在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对“礼”的解释是“履也”,可见,践履礼仪、知行合一是“礼”字本有之意。礼仪教育的目的是变化气质,涵养德性,使人成为文质彬彬的君子。礼仪礼貌是结合生活实际、细化道德规范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中国有“道德仁义,非礼不成”(《礼记・曲礼上》)之说。孔子曾告诉颜回,只有在“视听言动”上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才能抵达“仁”的境界。荀子在谈到学习的始点和终点时指出:“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荀子・劝学》)之所以学习的终点是“读礼”,是因为“读礼”与“行礼”密不可分。荀子认为,“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荀子・劝学》)一个人只有严格按照礼仪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才能达到高尚的道德境界。法国学者孔特・斯蓬维尔说:“礼貌是美德的外表,一切美德都由此而来”,“道德犹如一种心灵的礼貌,一种自我约束的礼仪。”因此,中小学生应从日常生活中的礼貌礼仪做起,将自己的言行举止纳入“合礼”的范围,做到知行统一。没有对“礼”的践行,礼仪教育就是空中楼阁。
总之,中华民族的文明素质是实现民族复兴的“软实力”,而民族文明素质的提升、昔日礼仪之邦辉煌的再造,都需要我们从娃娃抓起,从礼仪教育开始。为此,各级各类学校应借鉴和吸纳中国古代体验式礼教文化资源,充分发挥仪式活动日用而不知的潜移默化作用,真正做到重视仪式教育,以礼规范言行;培养谦敬之德,以礼修己安人;做到知行统一,以礼陶冶品性。
参考文献:
[1]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