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观范文

时间:2023-04-09 03:42: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语文教育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语文教育观

篇1

【关键词】大语文教育观;体现

苏青教学短论曾提出“放的开,收的笼”的观点,这不仅使我们感受到语文教学如果仅仅限于课本上的内容,不能够放的开,就不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就不能体现大语文教育观,收不到预期的效果。但“放”要瞄准靶子,破“的”收兵。常言道“走出去,请进来”,那么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就要做到跳出语文教语文。

一、语文教学要“放得开”

1.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勇于向驳问挑战,再造形象

我们每讲一课,即要紧扣教材内容,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的思维“放的开”。《火烧云》一课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火烧云五彩缤纷的颜色和奇妙变化的形状。对于这类语文,教学重点放在朗读欣赏上。教师绘声绘色地范读时,不妨让学生合上书本,闭目想象,循着作者的描写,使文中的情景在脑海中浮现。这时候,学生思考到的大自然的美也许比老师的分析讲解还要丰富,还要迷人。当学生入境生情之后,教师稍加点拨再让学生自己朗读品味,此时生动的语言和优美的形象便会融为一体,构成富有诗情话意的艺术境界,令学生心驰神往。如果仅仅能想象到书中所描绘的情景,这还不能算真正“放得开”。鼓励学生勇于驳问挑战,标新立异,乃至再造形象,这才是真正的“放得开”。在鼓励学生质疑问难,积极探索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激发学生大胆求异,积极进行思维发散,勇于驳问,敢于向教科书和现成的结论、答案发难,向同学、向老师、向权威挑战、多问:“真是如此吗?”“只是如此吗?”并去积极探究。对学生即使不恰当的驳问、发难和新解,师生不能嘲笑,对其胆量、意识和精神要给予充分肯定,热情鼓励。这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注意语文与其它学科间相关知识的联系

我们以《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为例,介绍伽利略的事迹,文章表现了他的勇敢创新、献身精神、敢于向亚里斯多得挑战,最终事实战胜谬论,那么这一课不仅要使同学们懂得伽利略的精神,更要了解到文中所叙述的物理知识,不同重量的同一物体在同一高度同时着地。《捞铁牛》一课讲的是宋代和尚怀丙利用水的浮力把陷在河底淤泥里的八只铁牛打捞上来的事,反映了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成就以及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这里就要运用到水的浮力的知识,可见联系自然科学知识对理解文章的主题起了极好的作用。

二、跳出语文教语文

1.跳出教材教语文

教材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是教师指导学生获得知识的凭证,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凭借。而语文教学质量不高与多年来多数教师把语文教材当作唯一的凭借是相关的。他们认为几本教材是学生一切知识获得、能力培养的“唯一宝库”,“大语文教育观”、“多元化教材观”一直无法渗透于全体教师的头脑之中,当然多数语文教师不能“跳出语文教语文”多数教师把“教参”的说明、要求当作金科玉律,严格恪守,如讲读课文要三学时、阅读课文要一学时等。实质上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状况可发现,有些课文根本不需要三课时,但教师们不去改革,按部就班,怎能不费时、低效!一学期只教单单的一册书,家庭作业写这这一册书,学生的语文能力能形成吗?哪些教师设身处地地思索过这些困惑多年的问题?所以说许多教师是在缺乏创造革新的精神下来教书,缺少省时、高效、尽可能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最多信息的意识。因此,语文教师应主动跳出教材教语文,将教材从单一跳到多元,跳到属于每位学生的多元,学生才会拥有一个真正创造的世界。

2.让学生主动参与学语文

“跳出语文教语文”最重要的一点是改变陈旧教法中老师说了算,学生按照老师的思路走,不把全体学生当“人”待的状况,真正从“人的发展”、“个性”的角度选择教学方法。语文教师在每个学期内都把课文教完了,学生也把教材学完了,为什么学生的语文水平不高呢?是因为这些学生是被老师牵者被动的学语文,不是自己主动参与,所以学习的兴趣得不到培养、创造潜能得不到激发。陈旧的老模式、几十年不变的教法把学生教得“枯燥乏味”、“负担沉重”。

3.语文教学要走合作教学之路

篇2

【关键词】人文主义;教育观念;中职;语文教学;应用

教育其实就是对人的教育,但是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教育已经开始放弃了育人的目的和责任,人的教育在慢慢的被忽视,而相反则是更加的重视专业和知识的教育。而如果教育一旦真正的离开了人本身,那么教育也就离开了人的精神或者是人的灵魂,如果从严格意义上讲的话这样的教育也不是真正的教育。其实教育就是对人的灵魂的教育,而不是现在的对于那些理智的认知和知识的堆积。如果是从这方面来讲的话,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本质特征就是它具有一定的人文主义,而人文主义的教育观念也是不可能从教育当中抽离出来的,它在教育当中是占有非常重要的一个基础性的地位。

一、人文主义教育观念的简单介绍

我国教育从古时候到现在,一直都是非常重视人文主义教育。人文主义教育主要就是指对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行培养的教育,而人文素养主要有包括了人文精神和人文知识,而这两者当中,人文精神是人文素养当中的灵魂和精神。人文精神主要就是指以人来做为主题,以文化的构建来做为底蕴,然后以意义的追求来做为指向的人的生命发展、生命确立以及生命体现的原理和法则。如果没有人文情怀或者是人文精神的渗透和定向的话,那么认为只是也就成为了理性的知识,只有当人文精神孕育在人文知识当中的时候,才可以使得认为只是转换成为人文情怀和人文情感。

二、中职院校当中语文教学的目标以及人文主义教学现状的描述

中职院校当中语文教学的目标。在中职院校当中,语文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汉语语言文学方面的理解、欣赏、阅读以及表达的能力,重要的教学内容就是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和累积人文知识,从而来增强学生驾驭祖国文字和语言的能力,使得他们的文学修养能够有一定的提高,最终让语文教育可以在培养高素质的职业技术人才的过程当中发挥出自身的作用。在中职院校当中,语文的教学目标除了要让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培养之外,还应该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对于人文精神的教育应该要加强,应该要将人类比较优秀的文化成果转化成为学生内在的修养、气质和人格,同时培养出学生高尚的人格情操,使得学生的身心能够得到协调发展。

中职院校当中语文教学人文主义教育的现状。通过中职院校语文教学的现状可以发现,人文主义教育的理论构建还是比较的落后,很多人对于中职院校当中语文教学的人文主义教育内容、方法、目标以及要求等都还没有形成一个很好的共识。现在很多的中职院校主要的教学目标就是以就业来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来做为主线,主要强调的就是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对于培养和教育学生的人文素质重视程度还不够,很多的中职院校在进行人文教育的时候过于的简单化、程序化和活动化,在建设学生的生命人格以及塑造学生的人文精神方面还是比较的缺失。

三、对中职语文教学当中人文主义内涵的介绍

学生在学习和运用语文知识的过程当中,同时也是在丰富和增长自己的知识,培养自己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陶冶自己的情操。语文除了是一种工具之外,它还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化构成,如果是从语文的功能来看的话,语文它其实就是一种文化的载体和交际的工具,对价值观念、文化精神以及人类的文化成果进行承载,同时对情感和思想进行传达。所以在语文的教学当中,人文性主要就包含了下面两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语文教育的内容是具有人文性。在语文的教育过程当中,主要的内容就包括了丰富的思想性。而这个思想性又主要包含了自然事理、人生理想、社会伦理、哲学原理、良好习惯、思想方法以及民族意识等,它是一个非常广的范畴。处理丰富的思想性之外,语文教育的主要内容还包含了情感的意向性,在语文的教材当中,凝聚了很多人类丰富的情感以及个性的心理品质,比如悲欢离愁、喜怒哀乐、爱情、友情、情亲、理智感、正义感以及兴趣、个性、气质、性格、意志、动机等;语文教育的主要内容还包含有美感性,在语文的教材当中,包含了很多的文质都很美的文章和作品,这些作品和文章就包含了美的各种形态和各个领域。在语文的教学过程当中,不能够只是重视形式和知识,对于人文性的一些内容应该要更加的重视,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应该要坚持用课本当中的真善美去对学生的人格境界进行培养,从而使得学生的心灵能够得到更加美好的丰富,而学生的人格也能够塑造的更加的健全。

其次就是中职语文的教学方式具有人文性。在语文的教学当中,主体和客体并不是两个对立的存在,它们之间应该是相互交融的趋势,语文教学当中的主体应该要积极的去调动自身的思想和情感才能够更好的融入到客体当中,从而才能够真正的去理解客体,而且在客体当中存在的情感也会渗透到主体当中,所以和其他的学科相比较,语文这门学科对于感悟和想象则看得更加的重要。在中职院校的语文教学当中,虽然不用去面对升学的压力,这样就是对中职院校的语文教学多少摆脱了应试教育的影响,但是中职院校的语文教学并没有能够在教育的改革当中改变之前的教育模式,很多都是采用的普通高中的教学模式。所以中职院校应该要结合着自身的一些特点,来对语文课堂教学进行重新的定位和审视。

四、在中职语文教学当中实施人文主义教育观念的措施

要想在中职语文教学当中很好的体现出人文性,也就意味着在语文的课堂教学当中应该要凸显出教师的人文关怀,要体现出对于学生文化个性的重视,从而使得语文的课堂教学能够充满人道、人情、人性的教育。在一个比较民主和宽松的环境当中,教师应该要唤醒和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和倡导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树立起良好的以人为本的观念,对每一个学生都应该要信任和重视。在中职院校的语文教学当中,采用人文主义教育观念主要可以从手段的运用、教学的方法、语文的教材以及教师本身这样几个方面来进行实施。

五、结束语

在中职的语文教学当中,教师应该要重视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以及学生的人文素养,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该要从社会的实际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采用一些合适的方法来进行教学,从而激发出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能力,最终使得学生的人格能够得到比较健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钱晓华.中职教师的“人文主义”教育[J].经营管理者,2013,18:351-352.

[2]郑露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中职语文课例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

[3]黄菊妹.中职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4.

[4]玉溪市体育运动学校罗晓梅.试谈中职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N].云南经济日报,2012-09-24T02.

篇3

【关键词】管理;德育;情感

教育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健康的发展。教育的实质是使受教育者能主动将人类科学的、道德的、审美的、劳动的等方面的文化成就转化为自身较为全面的素质并将其发展,当代学生面临的课题不仅仅是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做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所肩负的使命是责无旁贷的。

1 情感投资,以爱结情,用知识点亮心灵。

情感是世上最美的一种感情,它像美丽的鲜花开在每一个人的心中。教师付出真情,学生就会回报真心,“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努力营造民主和谐、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共同感悟学生的成长历程。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经常深入到班级,与同学们一起搞卫生、做游戏、侃大山,说故事。时间久了,自然会赢得学生的信任,把你当成知心朋友,有悄悄话也愿对你说,发生了争论请你评判。对于你的话,他们爱听且坚信不疑。使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效果,我坚信:事在人为,唯其难,方能见真功夫。

教师是学生心灵的耕耘者,语文教师更应该是一个多面手,不仅语言表达能力要强,而且语言神态,举手投足更要有吸引力,有感染力;用他那对课文的透彻理解,用他那渗透情感的语言,用他那富于激情的动作,将学生带入到预想的境界,在挖掘出课文的内涵,表现出课文的特色;用新鲜的活水浇灌求知的心灵,用灵动的智慧音符去弹奏学生的“心灵之乐”。语文教学与学生实际联系紧密,如“语言、品质、交往、写作”能力等的培养,都与学生的成长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要诱发学生情感,抓住生活感受,让学生用心去体会每一步成长经历,拨动学生心弦,引起情感共鸣;在挖掘教材的深度和广度上,力求做到巧妙安排,精心构思,使学生心情舒畅、精神饱满,主动吸收知识,增长才华,接受教育;学生亲自上“舞台”,练习技艺,激发学习兴趣,使枯燥的语文课变为“心灵塑造工程”,学生的获得必然是巨大而终身受益的。

2 提高自身修养,彰显人格魅力。

古人云:“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是啊,“传道、授业、解惑”,就是古人为教师定下的职责范围。为人师多年经历使我感受到,教师的职责应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其中,身体力行是不可或缺的,因为身教重于言教。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孔子就很重视身教。他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此,孔子向我们昭示了一条为人师者的真谛――身教重于言教。

作为一名教师只有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具有无私的奉献精神,诲人不倦的爱生态度,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道德追求,才能使学生心悦诚服。才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否则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对学生理想和道德教育只能是空谈。教师要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价值观念、行为取向等方面,为学生树立榜样,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言行一致,为人正直,用自己的浩然正气影响学生,征服学生。

当今社会是一个以现代化科学知识为基础的信息社会,人类面临着科学技术加速发展和急剧变革的挑战,教师要改变观念,跟上时代步伐,变封闭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注意吸收当代最新科技成果,掌握更多更广的知识,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扎实的讲写基本功,还必须善于接受和消化新观念、新知识,认真钻研业务,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挖掘新的教学方式方法,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勤奋好学,努力做到知识渊博,业务精湛。只有这样,讲起课来才能深入浅出,旁征博引,成竹在胸,得心应手,才能使学生产生敬重感,自觉自愿接受教育和指导。

教师的威信一旦形成就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并非是一成不变的。由此要巩固自己形成的威信,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要有坦荡的胸怀,实事求是的态度,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严于律己,用良好的情感,崇高的道德去关爱每一个学生,正确合理的运用自己的威信,言行一致,不断进取,身正为范,做学生的榜样。

3 教书育人,重在德育。

教育是“上所施,下所效,使人作善”的活动过程,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的优势,培养学生高尚的品格,学生虽有千差万别的个体差异,但他们的共同心里是向上的,是愿意成才成人,并乐于奉献的。作为语文教师要充分正视青少年这种努力向上,学好成才的愿望,诱发他们的积极性,利用他们自己内部的道德环境和力量,培养他们的自我教育能力,使他们学会把外部的良好形象通过内化的过程,变成积极向上的力量,控制、排除不良的影响和干扰,使自己在健康的道路上迅速成长。

篇4

一、树立人文素质教育观念

语文教育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文素质教育观。二十一世纪是科技文化高度发达的新世纪,对人才的要求更强更高。教师要认识到,中学生是有着自己独特个性、爱好、情感的人,有思想、有情感、有思维、能感知的活生生的人,这是教育的根本出发点。认识到这一点,才会在自己的教学中尊重学生、鼓励学生、激发和信任学生;才会想方设法地发挥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创造性;才会注重它们的道德品质以及人格养成的教育,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才会引导他们去发现和形成自己科学的学习方法;从而使他们达到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的素质教育的目标。使其成为人格健全、品德高尚、语文能力及其他各种能力均衡发展的现代人。

二、提高教师的人文思想素养

要想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首先就要求语文教师要以批判的精神变革已有的思维方式,要改变自身那些狭隘的思维方法,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加强人文思想史的学习和借鉴、探索和研究,从而具备较高的人文精神、人文教育方面的相关知识和思想素养。如对人类古今中外优秀的文明文化、先进思想、传统美德的深刻认识、理解、思考和把握,还应具备对知识进行整合的能力,还要研究文化社会学、教育哲学、现代教学理论等。这样,教师才能具备较强的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的先进思想和教育观念,能够甚至善于创设具有张扬自己教学个性和教学风格,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和人文思想的教学氛围和教学活动,能深刻认识和深入发掘语文教材中所蕴涵的人文思想因素,善于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民主管理等大力弘扬人文精神、人文思想。通过学生不断的积累、熏陶和感悟,逐步引导和培养学生形成自己的正确、健康、积极的人文精神和人文思想,使之成为个性独立、人格完善、全面发展的新世纪新时代的优秀人才。这样才能使语文教育以“人”为核心并向外辐射,从而将语文教育推向一个新阶段。

三、挖掘教材中的人文教育因素

汉语不是单纯的符号系统,它有深厚的文化历史积淀和独特的文化心理特征。只有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蕴含的人文素质教育因素,才能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文化的思想。在人文知识的含量上,语文学科具得天独厚的优势:有丰富的文学知识,也有大量的社会知识;有斑斓的艺术鉴赏,也有精彩的科学小品;有古代的灿烂成就,也有当今的前沿学术,真可谓包罗万象。而其间闪现的人文之光,正是照耀学生精神世界的智慧之光,引领学生远航抵达成功彼岸的巍巍灯塔。其间流淌的崇高的人文精神乳汁,也正是哺育学生健康成长的心灵食粮。教师在教学中,在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除了挖掘出课本作品中人文精神外,还可以结合教材及时向学生介绍相关的人文知识,陶冶学生的情操,健全学生的人格,强化学生的责任感,激发学生的爱国心。例如,读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让学生深切体会他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进而让学生产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读冯骥才的《珍珠鸟》感受“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丰富内涵,让学生思考人与动物、人与人、国家与国家之间应怎样和平相处。人文的阅读应该是思想的阅读、思想的触动,久而久之,便营造成了学生的精神家园。

四、使课堂教学焕发人文精神

课堂是最主要的阵地,语文教师应以语文训练为主线,以人文精神为中心,善于运用多媒体教学、语文活动课等多种形式和手段创设教学情境。多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点拨式、导读式、自主式以及研究性学习等方式,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进行多类型、全方位的师生对话,注重师生双向交流。从学生的接受性学习转变为研究性学习,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和主人,旨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尊重学生个性和见解,鼓励学生不惧权威,大胆质疑问难、思考研究、探索创新,敢于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创新精神和人文思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担任编导、引导、指导和调控的角色,成为学生创造之路的引路人。人文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在讨论、对话、实践、反省中建构自己的价值,形成自己对文化的选择。既尊重学生的主动性,又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体会到思辨的乐趣,形成独特的思辨文化,使课堂教学焕发人文精神。语文教学中如果能达到学生主动地去发现生活的意义和目的,也就形成了人的世界观。 转贴于

五、充分利用课余时间

在课余时间,语文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把有限的时间用在读书上。读古诗读古文,读时文读名著,读传记读人生。真正感受文本,感受语文。

1、诵读古诗词。

唐诗宋词中,爱国精神、民族气节、友好和睦、忧国忧民、建功立业、坚持和维护统一、反对分裂和投降、英勇献身、安邦治国、鞭挞黑暗、同情人民、蔑视权贵、追求自由、乐观豁达等,这些思想精神,与学校的德育内容是一致的。学习唐诗宋词能让学生在文学艺术的熏陶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情感的教育、道德的感化。

2、关注当代名家名作。

当代作家如贾平凹、莫言、毕淑敏、余秋雨、史铁生等,大都显示出大师或准大师的手笔。他们的一批代表作品,视角独特,主旨深邃,语言鲜活,是不可多得的人文景观。近年中高考选用了许多的文质兼美的散文、随笔等作为阅读材料,这些作品关注人文,颂扬善人、善行、善事、善德,崇尚美、热爱美、赞扬美、追求美……因此,语文教学应关注文学的当代性,树立当代意识。同时,更重要的是将当代文学更多地引进到语文课堂,援引当代文学的例子,用这样的语言活水,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与鉴赏能力。

3、广泛涉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著作。

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除感性的文学形象的潜移默化外,还须拓宽视野,阅读纯文学以外的书籍。如果阅读中缺少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所谓“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只会是残缺不全的。

4、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除了课外阅读,语文教师还可结合着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研究性学习,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内外学习教育特色活动,开展各类课余兴趣小组活动、创办文学社或进行读书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人文知识,提高人文素养。使每一个学生在教育中找到生活的意义,深化自己对生活价值的思考。

篇5

什么是人文主义教育?所谓人文主义教育,就是反对把人当作一个“东西”来研究,因为人本身就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人本身就富有个性。其目标就是培养学习知识、能力与人格、思想价值等同步发展、全面发展的人。其途径是通过知识的学习来提高能力,通过知识和能力的积累来感染学生,让学生感受其中所蕴含的真善美,进而将自由平等博爱融入心田。

一、人文主义教育的发展

1.古希腊罗马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萌芽

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最早起源于古希腊,并且自那时起就一直贯穿着整个教育史。古希腊的雅典是奴隶主民主政治,经济繁荣,且教育发展水平较高。雅典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要求把他们的子弟培养成为“身心既美且善的人”,即“雅典的合格公民”。雅典还在教育史上首先提出了“人多方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所谓人多方面和谐发展,在希腊时代,主要指一个人在智、美、德、体诸方面都得到充分的塑造。

古罗马时期的教育思想是对希腊文化教育的传承和发展。其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成为善于辞令、精于文学、能言善辩的演说家。雄辩家应具备有广博的学识、独特的修辞修养、优美的举止与文雅的风度等,其教育内容有修辞、文法、历史、文学等诸多文雅学科,被称之为“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

然而,古希腊、古罗马时期,“人们对教育的认识尚处于原始混沌的状态, 人文主义教育集中体现在以人文学科训练、培养全面的人。”[1]

2.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思想逐渐成形

人文主义最为明确地提出是在文艺复兴时期。袁锐锷指出,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有两方面的内涵,一是指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家从事文化活动时所研究的对象,是与宗教神学相对立的、以人和自然为中心的世俗文化;二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在各个文化领域中贯彻的基本思想,是提倡“人”或“人道精神”。[2]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教育尊重儿童,以发展儿童的个性、培养全知全能、身心或人格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同时,还强调使用新的教学方法,如直观的教学方法,用实物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文艺复兴前后经历了近三百年,虽然这其中的人文主义仍然存有很大的局限性,可它作为当时思想的主流,广泛渗透到西方文化的各个领域,引导着社会和教育发展的方向。

3.启蒙时期至20世纪初,人文主义教育思想遭遇挑战

培根的“归纳法”把科学的理念引进了教育,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了欧洲生产力的飞跃。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科学发展越来越快,社会也越来越需要科学技术,教育就必须符合这一客观要求,使其培养的人符合经济和科学发展的需要。因此,欧洲的教育由原来的贵族垄断,逐渐向平民开放,教学的内容开始重视实科知识,接近生活实际。唯实主义和实用主义对人文主义形成了很大的冲击力。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能为资产阶级创造更多财富的培训工人和职员,教育体现出极强的功利主义色彩,把人异化成没有精神和情感的“机器”。“人”在这一时期的意义是理性的,是逻辑学、符号学概念上的人,教育所追求的是高效,而不是学生的成长。

4.20世纪下半叶,“非理性人文主义”的诞生

20世纪下半叶盛行于美国的“非理性人文主义”是针对科学主义和实用主义的泛滥,使人失去了自由,从而变成机器的奴隶而提出的,它是以人

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的一种现代教育思潮。非理性人文主义教育观主张从学生的主观需求着眼,帮助学生学习他喜欢而且认为有意义的知识。

非理性人文主义教育与之前古典人文主义教育不同。首先,它更加重视个体本质的生成。古典人文主义主张重视全人的发展,主张对人实施智、德、体的全面教育;而非理性人文主义则重视人的本质的生成,很少关注人的智、德、体的全面教育,使人自由的生成他自己。其次,由于近代科学的发展并未给人类带来福祉,所以,非理性人文主义开始轻视科学,而古典人文主义的知识包罗万象,既有人文知识,也有自然科学知识。

5.20世纪后期,“科学人文主义教育”试图完善“人文主义” 教育理念

在非理性人文主义教育走向另一个极端,受到社会的谴责时,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提出了“科学人道主义”的概念:“科学人道主义”是人道主义的,因为它的目的主要是关心人和他的福利;它又是科学的,因为它的人道主义内容还要通过科学对人与世界的知识领域继续不断地做出新贡献而加以规定和实现[1]。这一观点反映到教育上就是提倡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高度融合,即科学人文主义。

科学人文主义既信奉科学,又崇尚人道。但科学人文主义并不是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的简单相加,它对于社会和人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二、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对语文教育思想的影响

人文主义教育的发展,同时也影响到现代语文学科指导思想的变迁,主要分为三个时期:

1.唯工具论盛行

语文学科唯工具论的盛行是由于受到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即人文主义发展的第三个时期,人文主义遭遇挑战。科学主义思潮过度注重分解和抽象描述,高度赞扬理性,重视技术因素,忽视人的情感。他们无限的扩大科学主义的影响,认为科学主义是万能的,产生科学主义万能论,认为科学能够解决一切社会问题和人生问题,主张把科学主义应用到所有的学科领域中去。

转贴于

在科学主义万能论的影响下,语文教育出现了唯工具论,即把自然科学中的理性化方式放到语文教育中。唯工具论认为,语文是学语言的,语言是工具,因此语文也是工具;认为语文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学会、掌握和运用语言文字,忽视了语文教育中思想文化熏陶,把语文当做一门“技术”来学,把形式上的目的当做其根本目的。语文教育工具论表现出对本学科偏执,而忽视学生个体的存在;强调知识的系统性、结构性,忽视学生的发展需求;片面强调科技知识的重要性,忽视了人文素养的培养。在工具论的指导下,现在的语文教师在对课文进行分析时,往往将文章分解得支离破碎,探讨文章用了多少比喻、多少拟人,用科学的手段来分析文本,强调学生对知识点的把握,要求学生掌握多少,忽视学生的人文素养方面的熏陶,同时也与教育的根本目的,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相偏离。无论是教育还是语文教育其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而唯工具论严重忽视了这一点。

正是在这种“生存危机”的冲击下,现代人开始反思、批判语文教育的唯工具论,开始呼唤人文性的诞生。

2.人文性的回归

科学主义在主张科学技术万能的同时,忽视了“人”自身的发展。科学技术带给人类的一些灾难使世界各国开始了对科学主义的反思,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提倡人文主义的回归,但人们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即注重人文性,忽视科学,放弃科学对社会的重要作用。新人文主义即非理性人文主义产生。

新人文主义思想反映到语文中就是语文教育界要求其人文性的回归。吴治中说过:“语文教育人文性是一个古老而年轻的课题,它包含三层意义:一是指汉语汉字中所包含的民族的思想认识、历史文化和民族感情;二是指引导学生开掘汉语汉字人文价值,注重体验汉族人独特的语文感受,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三是指尊重和发展个性,培养健全的人格。概括地说,语文教育人文性就是教人如何做人。”[3]由于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原本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学变得呆板和沉闷,为了还语文以它原有的面貌,新人文主义教育家极力呼吁语文人文性的回归,希望以此来促进语文这门母语课程的发展。新人文主义融合到语文教育中去,开始注重学生的发展,注重学生德育的发展,然而,新人文主义者想要单凭人文性就把语文引向成功,培养出合格的人是不可能的,因为它摒弃了科学主义,否定了科学的价值,制造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之间的对立。

3.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学科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一观点符合当前科学人文主义思想的需要,是对以上两种偏激教育观的纠正和综合,是对语文学科的正确认识。

有关语文教育的任务,陆俭明教授认为,语文教育一是给学生真、善、美的熏陶和教育,二是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三是让学生掌握恰到好处的语文能力和知识。[4]陆教授说的语文教育任务,前两个方面是指语文的人文性,第三个是说语文的工具性,我们要明确语文的工具性是其基本属性,可是语文教育的目的并不仅仅是教会学生语文能力和知识,而是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个人的发展,培养其文学素养。

学生只有在语文知识的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时,才能提高其语文能力;也只有在语文知识和能力得到实现和完善时,才能通过感受与鉴赏、思考和领悟、发现与创新等高级思维模式和致思途径,使学生欣赏感悟到语文的文字美,感受到语文中所蕴含的内容美。语文教育的这两方面属性是不矛盾的,两者可以很好的交融。语文新课标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不是二者机械地相加,也不是简单地融合,二者之间应有一个递进的循环,这个递进的循环就表现在语文课程目标的积累与整合、感受与鉴赏、思考和领悟、应用与拓展、发现与创新的顺序中。”[5]

我们把科学人文主义思想应用到语文教育中来,就是要以其工具性为基础来促进其人文性的发展。工具性离不开人文性,没有了人文性,工具性就变得毫无意义;而没有了工具性,人文性就很难实现,工具性是人文性实现的基础。

三、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对语文教育的启示

1.语文教材改革的人文主义方向

教材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依据,也是学生知识建构的认识客体和学习活动的认知对象,它对于学生和老师人文性思想的建立是非常关键的,因此,我们要认真研究教材,对教材进行开发,制备出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教材体系。我国的教材出现过不同方面的改革,但都是小修小补,它已经很难适应语文发展的需要,为了促进语文的进一步发展,就要对教材进行新的改革,以使它适应当前的发展趋势。

首先,我们的语文教材应尽量选取学生身边的生活,选取学生熟悉、感兴趣的题材。比如鲁迅的作品,《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很富有情趣,接近学生的真实生活,学生也能从中体会到快乐,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所以这类文章要多选。而像《纪念刘和珍君》、《药》、《拿来主义》这类文章则晦涩难懂,读起来毫无生机,远离学生的生活,是特定时代背景下的产物,所以我们要少选甚至是不选。我们的教材是拿给学生用的,所以要尽可能满足学生的需求,符合学生的成长过程。自从新课改以来,许多一线教师开始在这方面做出努力,比如苏教版语文教科书就把学生作品选进了课本,给课本增添了生机和趣味。另外,在新课改精神的指导下,校本课程的开发如火如荼地展开,把学生能亲身感触的文化吸引进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不断进步。

虽然我们强调课本要符合学生的需求,关注他们所关注的问题,但这也不是意味着要牺牲选材的审美性和思想性。由于学生年龄和生活阅历的限制,学生对一些事物还不具有辨别力,他们所喜欢的东西有可能是低俗的,不雅的,所以我们在选材时要考虑到这一点,不要一味地迎合学生,而是要正确地引导学生,使他们转变自己的想法。

其次,我们在考虑到选材关注学生,满足学生的同时,还要考虑到选材在排列上的系统性和渐进性,它们的排列要符合学生成长的规律。例如苏教版中采用“模块”来构建知识体系,在关注人文性的同时考虑到知识的排列,使其系统化,让学生学习时循序渐进,在知识点不断累积的基础上,逐步提升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

2.语文课堂教学的人文主义方向

课堂教学是一种双边关系,这种双边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的一种互动,而不是教师独自讲授。以往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只管教,学生只管学,教师不会去考虑学生是否听得懂,只负责教“书”;学生也不会去思考自己是否理解,只是不停地往脑袋里灌输。长时间下来,学生语文课变得越来越厌倦,语文也很难取得发展。

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首先是要立足于学生,强调学生的自觉性和个性,使用多种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能力,促进学生人的发展,教师不再是主导者,而是参与者、指导者。在这里,我们要注意一个问题,教师为了改变课堂教学,使用了多种多样的手段,比如,多媒体,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等,但在考试的压力下,这些手段往往只流于形式,没有实质性的东西,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仍然是没用的。

学生是灵动的生命个体,有自主性,课堂完全可以成为探讨式、研究式课堂。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引发学生的思考,教师抛出引子,让学生自己进行调查、研究、讨论,并不断获得成长。教师在课堂上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要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而不是学生被动地适应教师教什么和怎么教。通过课堂教学改革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和创新者。

其次,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时还要注意到,课堂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但并不是放任自流,老师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正确引导。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同时教师要注意到学生思想中存在的问题,要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所谓“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可“他还是哈姆雷特”,尊重学生主体,但也要对课本有基本的尊重,这样才不会偏离教学目的,让学生在学习课本基础知识的同时,其主体意识也不断增强。

3.师生关系调整的人文主义方向

由于语文这门学科的特殊性,教师对于师生关系的把握很模糊,而师生关系往往会影响到语文教学的效果。语文学科中师生关系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我们在与学生交往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情感,关注学生个体的存在,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但同时,语文学科所具有的工具性,使得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还要注意使用科学的管理教育方法,使语文学科的基本任务得以完成。

语文学科中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生活,关注他们的心灵世界,为自己的教学创建一个和谐的环境,促进语文学科的发展。语文不像数学一样,它本身含有浓厚的人文气息,它应该生活在一种和谐的人文环境当中,所以师生关系的构建应该奔着人文主义方向前进,改变过去师生关系冷漠、教学环境紧张的局势。

另外,语文教学的师生关系还要强调教师在与学生交往中的一种科学性。教师在对学生关注的同时,要学会使用适当的科学方法,积极引导学生的发展,引导学生的方向,这样老师巧妙地运用科学手段,促进学生的发展,师生关系也会在这种进步、科学的环境中得到改善。

所以,我们在处理师生关系时要沿着科学和人文两个方向同时进行,不断融合完善。

4.教师评价体系的人文主义方向

我们的教师评价体系应该改变过去单一的评价标准,使我们的评价体系多样化,不要以考试分数作为评价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而要全面的关注学生,学会欣赏学生的优点,肯定学生的长处,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语文教育评价体系首先应该是多元化的。语文中含有丰富的内容:基础知识,写作,朗读能力,口头言语表达能力……像口头言语表达和朗读通过我们平时的笔试是无法进行评价的,而它们在日常生活中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学生可能考试考不好,但在这些方面可能就很优秀,这样的能力对于今后的发展也是很有利的,甚至会成为学生生存的本领。教师不应该忽视学生的这种能力,教师要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这不仅对于学生来说是正确的评价方式,而且对于国家来说也是很重要的,它可以为国家培养出一批富有个性的学生,使国家的人才多样化,使我国的教育界充满生机和活力。

其次,语文教育评价还要制定可行的、科学的、能操作的评价体系。语文学科不像数学、生物、地理等自然学科一样,作为自然科学的评价体系,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即使是些问答题,其主要观点仍是确定的,可是语文的评价体系有很大的灵活性。语文基础知识部分的评价已经是可操作的,可是像一些阅读和作文方面的评价则主观性很强,很难有效地实施。比如作文部分,大家都知道诗歌在我国古代是非常流行的一种文学体裁,可是在我们的考试中却对诗歌进行了限制,一般的体裁要求都是“除诗歌外”,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诗歌没有很好的可以具体操作的评价体系。另外,像其他体裁的作文,对于不同的阅卷人就会产生不同的感触,其好坏也就不同,所以其评价体系也是比较薄弱的。对于语文教育中存在的这些无法操作的评价体系,我们要制定出科学的、可以执行的评价体系,以促进语文学科的发展。

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师评价体系应该是人文性和科学性的有机融合和统一。

人文主义在人类存在的几个世纪中,不断被提出,不断成为教育的主要研究思想,可见它对我们教育的意义之深远。语文作为教育中的一个分类,自然要受到人文主义的影响,而且在它的影响下,语文教育不断向前发展。语文学科人文精神的回归,形成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的局面,这更有利于学科的发展,更有利于培养出21世纪合格的有健康人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陆建平,田金美.人文主义教育思潮的发展轨迹及现代意义[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5,(3).

[2]袁锐锷.外国教育史新编[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吴治中.人文性—语文的根本属性[J].职教通讯,1997,(3).

[4]陈文燕.论中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流失与回归[D].云南师范大学,2003.

篇6

一、语文教学与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在联系

课外活动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这里所说的“课外活动”主要包括课外阅读、课外练笔、兴趣小组活动和其他语文课外活动。实践证明,语文课外活动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一条必不可少的途径。语文教材、教法的改革要以“大语文教育观”为指导,破除那种把语文教学跟语文课堂教学等同起来的观念,构建一个以课堂教学为主体,以语文课外活动和良好的语文环境为两翼的新的语文教学体系。这个新的体系要求在着力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同时,强化语文活动,优化语文环境,沟通语文课堂教学同课外活动的联系,沟通语文教学同其他学科和各项教育活动的联系,沟通语文教学同生活的联系,从而变封闭的语文教学为开放的语文教学。

二、学习语文和研究语文

把学习语文和研究语文区别开来,是对语文教学理论和实践的一大贡献。

篇7

关键词:少数民族;小学语文;教学

少数民族地区的语文教学有很多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特点,要求我们教师找到适合的、独特的教学方法才能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一、提高学生的汉语使用水平

1.口语使用能力

普通话口语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自然也就成为学校的教学重点之一。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为让少数民族同胞更好地了解汉语、使用汉语,与此同时加强他们与汉族之间的交流,促进彼此的发展和民族团结。

但是我们也应注意到,少数民族地区的居民普遍由于信息闭塞导致文化底子薄,教育观念也比较落后。而这些地区的很多学校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一味注重给学生灌输知识,而忽略了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无形中将学生与实际生活隔离开来,反而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因此,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提高学生普通话的口语能力。这里所说的口语能力不仅包括学生听得懂说得出,还要包括他们的用词谈吐和文明礼貌的教育。因为大多数少数民族的语言都和汉语有巨大差异,少数民族学生在对于汉语口语能力的学习中一定会觉得很有难度。因而,在口语能力的培养过程中首先要注重汉语的基础知识学习。在小学低龄阶段,首先强调汉语拼音的学习,然后关注学生对汉语文字的认知和运用。最终要使学生做到发音准确,能读、会写、会用学过的汉字。

2.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教学

所谓多媒体技术,是指以计算机为中心,利用文字、声音、图像、动画、影像等多种传达形式在一个界面上相互组合之后,形成文、声、图、像、影并茂,达到运用者和观众之间的交流,是一种人机交互的教学方式。

在上述论述中我们已经了解到,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学习汉语的困难比较大,以彝族地区为例,学生们并不是从小就接触和使用汉语的,换句话说,汉语对大多数彝族学生们来说相当于一门“外语”,学生们觉得汉语艰涩难懂也是自然的事。尤其是小学生,汉语的学习对他们而言更是难上加难。

这时如果能在教学中加入多媒体,通过文字、声音的结合,形象生动的图片,以及声情并茂的影片,这样大量的信息不但不会使学生感到厌烦,反而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让学生立体地、全方位地了解汉文化,使学生能够在理解喜爱汉文化的基础上,再去学习汉语,显然事半功倍。如在学习《捞铁牛》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怀丙和尚利用浮力巧妙捞起铁牛的过程,让学生感同身受地体会我国古代的伟大智慧,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探索精神。

二、培养民族团结的思想

最新下发的《语文课程标准》写道:“语文课程应该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我们国家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实行的是平等的民族政策。所以,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要完成提高学生的汉语使用水平的任务,还要促进少数民族与汉族的相互理解,为民族团结作出贡献。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科书里,有许多文质兼美的、表现民族间美好感情的文章,语文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挖掘蕴含在文章中民族团结的内涵,并传达给学生。以课文《草原》为例,不仅描绘了蒙古大草原的瑰丽风光,而且表现了蒙古族同胞的热情好客,蒙古族与汉族之间亲密的关系。课文中种种描写,最后都凝结在“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诗句上。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们思考文中蒙汉同胞的所见所感,让学生领会民族团结的情怀。

当然,还在不断完善的语文教材对少数民族文化还没有足够重视,教材对于少数民族文化涉及并不够多,例如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中,直接描写少数民族生活的只有9篇,约占教材课文总数的1.76%。而人教版新课程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中,一至五年级有课文共370篇,以少数民族为主题的只有6篇,只占课文总数的1.62%。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尊重体现了强势文化对相对弱势文化的尊重,也只有把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族文化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使双方文化共同发展,与此同时,更好地搞好汉语教学。因此,为了更好地做好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课本资源的开发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我们一线教师应结合本校实际情况,选择一些跟本民族文化相关的教学材料。

参考文献

[1]田永国,石建成,张命华.民族地区小学语文学习策略实验研究.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4(06).

篇8

【关键词】职业高中语文;职业高中生;教学

职业高中学校录取的学生基础普遍薄弱,学习动力不强,思想行为懒散,再加上职业高中学校基本只关注技能培养,导致职业高中语文教学面临着很大的困难,有效性不足。因此,积极探索职业高中语文教学新思路,挖掘、拓展语文教育功能,是目前职业高中语文走出教学困境的必由之路。

1 职业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的普遍性问题

1.1 学习欲望不强

一方面,进入职业高中的学生往往生源质量较差,读书是为了混文凭,或被家长强制送来,出于希望学个技能、“混口饭吃”等目的,而实际上学生根本就不愿意进校学习。另一方面,由于职业教育的目标重在培养学生的技能,导致语文等“人文性强、技能性弱”的学科往往会不受学生待见,学生学习的欲望不强。

1.2 课程被边缘化

语文课与专业课相比,重要性相对较弱。而在很多学校领导和学生心中,语文学不学都一样。因此,在普遍的职业教育课程系统设计中,语文课程经常被边缘化,课程数量和课时严重不足,进而形成恶性循环,语文的重要性无形中被不断弱化。

1.3 教学方式落后

职业高中学生基本没有升学压力,因此,现实中很多语文教师对教学效果往往不太关心,只在乎是否完成了教学进度,对教学方式是否有效等认识不足。加上学生学习欲望不强,学习能力较差,很多优秀的教学理念和方式很难在职业高中学生身上体现出效果,因此“教师随便讲讲、学生随便听听”的心理和现象频生。

1.4 教育功能不强

传统思维中的职业教育,最大的目的在于就业,而对于就业而言,最重要的因素在于技能水平。语文的教育功能常常是隐性的、无形的,比如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文化素养等的培养和影响,往往是潜移默化的,其本身很难体现出技能特点。因此,语文的教育功能难以获得应有的认可和重视。

1.5 人文培育欠缺

职业高中学生的人文素质普遍较低是个十分现实的现象和问题,而语文教师往往只专注于教材的讲授、学时的完成,对提高学生人文精神涵养的认识不深、培育欠缺,造成学生的道德、心理、人格、观念等方面的健康水平不高,导致学生虽然会做事,却不懂做人。

2 提升职业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2.1 摆正课程定位

《职业高中(三年制)语文教学大纲(试行)》中强调指出:“语文是学习和工作最重要的基础工具。语文课是职业高级中学(简称职业高中)各类专业必修的文化基础课。继续进行语文教育对职业高中学生学好各科知识,掌握职业技能,形成综合职业能力,提高全面素质,成为合格的应用型人才,以及日后的继续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此可见,语文具有很强的学科辅助学习丁具功能,以及素质和能力提升功能。所以,学校、教师和学生三方都需要摆正对语文学科的定位,深刻意识到语文与学生的专业课学习,及其个体生活、交际、成长、就业、发展之间存在的息息相关的内在联系,从而体现出语文学科的核心价值所在,使语文成为辅助和促进学生专业技能课程学习,增进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完善学生人格心理及价值观念,提升学生就业综合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素质涵养水平的重要工具。鉴于此,学校需科学调整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比重,让语文的重要性回归本位,进而使其1-具性和人文得以全面激发。

2.2 创新教学方法

众所周知,现在进入职业高中学习的学生几乎清一色的是中考的失败者。他们学习动机不强,学习状态麻木,厌学情绪重,容易自我放纵,思想道德观念存在偏差等,如此种种导致职业高中教学存在很大的困难。然而,教育的目的即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语文的终极目标也在于培养人格健全、素质高尚的人。因此,具体到教学实践中来看,教学方法非常重要。首先,“亲其师而信其道”,职业高中语文教师应和学生建立起平等、尊重、和谐、愉悦的师生关系,从而为打破职业高中生自卑、封闭、消极悲观的不良心理做准备。其次,“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通过情感教育将教师的情感、学生的情感和教材文本的情感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情感熏陶中发生心灵蜕变,从而转变学习观念和态度。再者,通过激趣、引导、合作、互助、实践、讨论,使语文课程充满魅力、快乐,使学生对语文的掌握能力从一般语言能力向实用语言能力转变,增强其就业能力和社会生存、发展能力。

2.3 拓展教育功能

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技能职业教育观念,存在偏见。职业教育一方面要提高人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也要提高人的人文精神,心灵深化和谋生技能两者不可缺一。爱因斯坦说:“光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恶鲜明的辨别力。”职业高中的学生要想受到人文熏陶,最重要的场合只能是语文课堂。因此,职业高中语文的人文教育功能必须凸显出来。通过语文教育,夯实职业高中生的文化功底,培育其高尚的精神涵养、道德素质,以及对真、善、美的鉴别、欣赏和创造能力,使职业高中生真正获得全面发展。同时,职业高中语文教育还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阅读、写作、演讲、交际等综合技能的培养,以就业为导向,达到学以致用。

篇9

关键词:中专学生 中专语文 文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8-0241-01

文学教育,就是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初步的文学理论、文学史和文学鉴赏知识等方面的教育。文学教育能够增加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深度,提升学生的语文基础,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进而提升其它方面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说,文学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①

1 中专语文文学教育的现状

中专语文文学教育因中专教育培养应用型中等专业人才的性质和中专生自身的特点,其现状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中专教育属于职业教育的范畴,其办学目标是培养应用型的中等专业人才。受其性质的影响中专教育从一开始便带有强烈的功利主义色彩:偏重技能培训、专业实践和就业要求;忽视文化基础、综合素质、职后发展的倾向。这种以实用主义为目的的教育观念导致中专学生的语文能力、人文素养也因此日见弱化。

初中毕业生一般是在上高中考大学没有希望时才选择中专学校。有着这样的选择进入中专学校的学生与进入普通高中的学生相比较,具有不可忽视的差别:(1)学习上:语文基础薄弱、文学知识所知甚少、文学修养普遍不高。(2)生活上:自我约束力差、思维方法不成熟、容易冲动。

2 加强中专语文文学教育的策略

中专时期是中专学生接受文学教育的最后机会。人的知识大多来自与社会生活和学校学习,学校学习是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而中专学生在进入学校三年后就将走向工作岗位,受教育的时间可能仅有这最后的三年时间。此后,再接受学校教育的机会不多或根本没有。所以说,加强中专语文文学教育迫在眉睫。那么,我们怎样加强中专语文文学教育呢?根据这些年的教学经验,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对策:

2.1转变观念,重视文学教育

转变观念,重视中专语文的文学教育,是实现加强中专语文文学教育的根本保障。中专学校要改变只注重技能培训不注重中专语文文学教育的观念,要认识到语文文学教育在提高学生文学水平的同时,更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其他功课的理解能力和掌握其它技能的领悟能力。小学和初中都是较基础的准备阶段,到了中专,学生的语文水平就要更上一个层次:能较独立自主的完成初中阶段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有一定的鉴赏水平和观点,形成较完整的语文鉴赏能力。所以,中专语文教师要将“加强中专学生语文文学教育”作为指导思想,贯彻在语文教学中。

许多同学不重视语文学习,认为语文随便学学就能考得不错。这种想法,可能在中专学生身上,体现得更明显。他们在课堂上,只认认字,读一读课文,对文学教育熟视无睹。“懒惰”是原罪,学生不重视语文文学教育,肯定有自己的理由。教师首先需要做得是使这些理由不成立,使中专学生从主观上重视语文文学教育。可能空谈语文文学教育的重要作用仍难以解决这一问题。具体可以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使学生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包罗万象的“百科性”特点;可以通过简介作家和作品内容,激发学生深入研究文学作品的兴趣。

2.2课堂教学是加强文学教育的主要阵地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所以课堂教学是加强语文教学文学教育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指导、讲解和有效的督促。概括地说,文学教育的内容可包括对作品题材、作家生平、历史背景的介绍;对文学常识的识记;对作品内容的感知;对作品内涵的分析等。对以上等内容的解读教师应科学的设计,选取适当的施教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法,通过教学活动,突出老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进行文学教育。可以开展朗读比赛、讨论、师生互动、学生互评等活动来提高学生参与语文课堂的积极性,使教师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文学教育。

2.3科学使用现有的中专语文课程评价体系

语文课程评价体系是加强语文文学教育的动力保证。评价是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中专语文课程来说,构建课程评价体系对于加强中专语文文学教育,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重要作用。

纵观现在的中专语文评价体系,无非就是两种,一是以终结性、鉴定性评价为主,结合平时的书面作业检查和考试成绩,按照一定比例算出总评成绩;二是实行过程性考核而基本放弃终结性评价。但由于过程性评价缺乏深入的理解,往往流于形式。如课堂上随便提个问题就作为过程性评价,实际上是对过程性评价的误解。

要加强语文的文学教育,就要对这两种语文课程的评价体系科学地使用。不能以“终结性、鉴定性”评价为主来确定学生的总评成绩,更不能泛泛地使用“过程性评价”,简单随意地对学生进行评定。中专语文教师要深入课堂以“过程性评价”为主,结合学生平时作业和考试成绩,以“终结性、鉴定性”为辅,科学地对学生语文水平进行公正客观的评价。这样的评价往往就是学生接受文学教育和自我学习的动力。

加强中专语文文学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巨大的工程,可能仅凭以上几种方法还不足以解决这种问题。因此,要切实加强中专语文文学教育不仅需要教师在施教中不断地摸索反思,不断地总结交流,提升自己的执教水平;还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提升自身的知识修养,增加理论指导,更好地加强中专语文文学教育,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注释:

①王文彦,蔡明主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7页.

参考文献:

篇10

一、把握语文特点,正确认识新的培养目标

语文教育的特点是人文性、实践性、民族性;语文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2)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3)丰富语言积累;(4)培养语感;(5)发展思维,是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6)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二、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既要有较高的学识,还要具备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把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是思维活动)圈定在自己设定的框框之内,画地为牢,生怕越雷池半步。这是教学功力不足,欠缺组织能力的反映。组织课堂教学不是包办代替,不是机械控制,而是重在激励,妙在点拨,贵在引导,巧在开窍。是教学过程收放有如,开合有方,快慢有度,动静有节,训练有序。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第一、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要将新奇感转化为求知欲,提倡语文学习活动化,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语言实践活动中学习语文,让语文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第二、要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励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学习,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自主学习,自悟学习,自得学习,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第三、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应允许学生采用适合自己思维特点的方法进行学习。为学生语文学习中萌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提供良好的契机。

三、正确认识语文学科本身的特征,正确认识“基础知识与创新的关系”

“语文”本身与其他学科有着复杂而纷繁的联系性,而相比之下它又有着其个体特征:语音语素――字――词――句――段――篇,这是语文知识由简单到复杂的一个积累变化过程和过渡,其间某一个环节要是有了问题,将会影响到其他环节也会出现问题。为什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作文不能和高年级学生的相比?就是因为他们他们所接受到的知识基础是有量的差别的。因此,语文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不能脱离基础,发散思维也要有发散点,也要有发散的基础。不搞知识体系,语法体系,修辞成语等内容的教学,而主张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理解、感悟。总之,一句话,“没有基础,创造(创新)是无本之术,无源之水。”

四、用新观念指导课堂教学

第一、教学重心要转移。转移到以学生文本,语文教学要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选择教法“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引导学生进入想象、情感世界,引发学生积极与课外生活共鸣。第二、教学的模式要改变。改变模式可按四变八重的方法做,即:变理论为探索方法;变单一的机械训练为综合性的灵活多样的多项训练;变单一的唯一的答案为多种多样的答案;变教师的提问为学生的大胆提问。重积累,举一反三;重自读,读中悟理;重情趣,引发动力;重方法,学会迁移;重习惯,强调养成;重合作,多问互补;重探究,反复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