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范文

时间:2023-04-04 04:51: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通识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通识教育

篇1

[关键词] 台湾地区;通识教育;艺术教育

我国台湾地区通识教育,略相当于大陆的人文素质教育,其相同点在于:都以艺术教育作为通识教育的主要内容,都以塑造“全人”为目标;其不同在于:台湾地区通识教育注重面向全民,长期坚持,点点滴滴,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2010年4月,笔者应台湾中原大学邀请赴台短期讲学,并环岛考察了台湾中、南、东部民间艺术。笔者以为,台湾通识教育与艺术教育的许多做法,值得大陆借鉴。

一、台湾专业院校中的艺术专门教育

台湾地区主要的艺术大学有三所:台湾艺术大学、台北艺术大学、台南艺术大学。台湾艺术大学前身是西湖国立艺专,以历史长久享誉岛上,现在,仍然以设计、印刷、电视传媒、建筑雕刻等实用美术专业在台湾独占鳌头,学校有学刊《艺术学报》。台北艺术大学在台湾艺术院校中排名第一,有音乐、舞蹈、美术、电影、戏剧等学院,各学院都有本院专用的展示厅馆。美术学院下设美术系、美术史研究所、造型研究所、科技艺术研究所,美术史研究所有年刊《艺术学研究年报》。各院主要以大学部培养本科生,文化资源学院则立足于以上各学科的研究整合,下设传统艺术研究所、艺术行政与管理研究所、建筑古迹与保存研究所、博物馆研究所与人文教育研究所,每所编制仅为五人,每年面向大学部毕业生招收硕士、博士生60人。

台湾艺术院校与大陆艺术院校有诸多不同:1.台湾艺术专门教育各校各有特色:台北艺术大学偏于文化研究,台湾艺术大学重视动手能力,台南艺术大学重视成果推广。台北艺术大学的林保尧教授打了个比方,说一家设计汽车,一家制造汽车,一家销售汽车;他戏称三校是,一白手(动脑),一黑手(动手),一灰手(同时紧握白手黑手)。名校各有分工,教学各有特色,使学生按自己兴趣报考高校,就业各有渠道,互不拆台撞车,同时利于用人单位选择,最终目的是因人施教,充分利用资源,充分激发每个学生的兴趣和创造能力,把就读专业不当、单位用人不当降低到最小,学生和社会双向获益。2.教师以教学为首务。台北艺术大学作为台湾艺术院校中的龙头学校,教学尤其严格。教师必须使用经典教材,不可用自编教材,自编教材只在同行之间交流,让同行充分评议,经过时间积淀、不断修改成熟、取得同行认可以后,再由其他教师用作教材,以利于教师沉下心来慢慢积累,以利于教师之间互补,同时,学生不是只学一家之言,而是所学系统,所见广泛。图书馆按每个老师每学期课程开出的书单买书,各课程参考书在图书馆有单列书架,专供本课程师生借读,此课程结束以后,非本课程师生才可以借阅,以确保教学需要。3.教授治校。学校轮流聘请教授开会,共商学校大小事宜,主持会议者临时推举,每次轮换,校长有参会权与投票权却不得主持会议,没有最后拍板权和一票否决权。评议教师晋升,本部门教师全部参加并有投票权利,另请外校相关专业教授二人主持会议,以达到透明公正。也就是说,台湾校长是学校真正的公务员,而不是决定学校大事、决定教师升降的行政长官。

二、综合院校的通识教育与艺术教育

笔者在中原大学分别为人文与教育学院与通识教育中心讲学。中原大学人文与教育学院追求天、人、物、我和谐的“全人教育”,强调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强调“创新性、整合性、国际性、多样性”,学院所在的大楼按“身”、“心”、“灵”三幢设计,命名为“全人村”,下设通识教育中心、特殊教育学系(所)、宗教研究所、教育研究所等三系两所两中心。在该院秘书带领下,笔者参观了全院,对特殊教育学系的早疗中心、听觉口语中心和外语文学系的口译训练室尤其印象深刻。早疗中心对9—24个月的婴儿进行免费测试,通过单透光玻璃监测并研究玩具室内的母婴,及早发现婴儿潜在的残疾和智障,提出一对一的早期纠正和治疗方案。听觉口语中心由雅文儿童听语文教基金会提供赞助,通过助听器加一对一的免费口语训练,使听损儿童从小就能够听话与说话,目标是:二十年后,台湾没有不会讲话的听损儿。口译训练室里,同步翻译教师讲课,以实现真正的双语教学。通识教育中心承担全校艺术教学,专职教师就有十七名,加上客聘教授,每学期开出一百多门艺术课程。

同在中坜的台湾中央大学,校园环境明显优于中原大学。该校没有艺术学院,文学院下也没有艺术系,艺术学研究所教师8人,面向全校开设中外艺术史通识课程并招收理论方向硕士研究生。全校本科生必须修满8门通识艺术课学分,才能拿到学程证书。艺术学研究所办有年刊,名《艺术学研究》。

台湾文化大学坐落在阳明山上,一排排大屋顶建筑掩映于绿树丛中,校园内各条道路题名,如大成路、大贤路、大德路、大慈路等,无不彰显着中华传统文化。艺术学院独占一楼、一馆,教师百余人,下设音乐、舞蹈、戏剧、绘画、国剧、国乐六系兼六所(两块牌子一套班子),招收本科生和前四个方向的硕士生,培养方向表演实践,没有综合性的艺术学研究机制。

就笔者所见,台湾学生更具有灵活的思想,更能够全方位了解全世界最新艺术动态;台湾学者更具有开放的视野,更能够站在连接中西的高点上。台北艺术大学美术学院门厅展牌上有各种用人单位讯息,开敞的格柜里有各种展览介绍、刊物介绍,学生可以随意取读;林语堂故居内的展牌上,排列了语堂先生一生的着作,几乎每一种着作都有多种文字出版。以上各院校中,台北艺术大学文化资源学院与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学术取向最为接近,不同在于:台北艺术大学文化资源学院的教学与研究,有该校音乐、舞蹈、美术、电影、戏剧等学院作为支撑。

篇2

声乐教育同样兴起于19世纪,以意大利和法国的歌剧发展了男声的技巧为标志,这一时期被誉为“美声歌唱的新时期”,随后,声乐教育在西方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进入市场经济后,声乐教育中的技术化的倾向越来越严重,声乐教育一度成为功利性教育。我国具有现代意义的声乐教育起步较晚,且长期得不到有效的发展,目前声乐教育也正面临着技术化倾向等问题,很多声乐教师忽视了声乐所要传达的艺术性,重在传授音乐表演技能,这些都严重地影响了我国声乐教育的发展。通识教育在高校被提倡后,声乐教育也成为了高等院校教学的一种重要内容[2]。通过对声乐教育与通识教育发展状况的介绍,我们不难看出,二者之间存在相互对应的概念,通识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它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包含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知识,其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出完全、完整的人,而声乐教育正是通识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二、声乐教育在通识教育中发挥的作用

(一)声乐教育能够引导学生追求人类最永恒的价值

声乐艺术是人类文明的成果,通过声乐,学生们能够感悟到古代圣贤的价值追求,而这种感悟又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渐渐地融入到学生的潜意识当中。在信息时代,尽管学生能够非常容易获取一些讯息,但是能够震撼到人们心灵的讯息又过于难得,甚至一瞬即逝,过后让人不再回想。而声乐传递给人的讯息是跨越时代的精神感悟,它能够让学生体悟到“美”的存在[3]。

(二)声乐教育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声乐教育并不强调实用性,这也让它有了非功利性和非物质性的特点,在声乐教育中,学生只需要全身心去享受,无需有太大的压力,通过声乐教育,学生的精神人格和文化品味会得到有效的提升,而且在诸多的表演形式上,如重唱、合唱、齐唱等都需要学生进行协调配合,因此,声乐表演更是一门高度团结协作的艺术表现。声乐教育让学生很自然地融入到集体当中,学生之间团结协作,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三)声乐教育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声乐艺术讲究身心合一,技巧的形成要通过正确地控制和协调身体的各器官来实现,这本身对学生的体能和心态就是一种锻炼和发展。从这一点来看,声乐学习过程也是一个运动的过程,只不过这种运动强调的是由心来控制,学生在整个过程中要保持不急不躁的心态,同时,这种运动还需要长期的坚持和训练才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例如动感节奏的训练,对人的身体会产生时而紧张时而舒畅的影响,这种控制力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4]。此外,声乐教育的价值内涵对锻炼学生的艺术情操,培养学生优秀的品质都有着积极的影响,声乐要通过人们各种复杂的情绪来演绎,反过来又能够调动人们的各种情绪,使人不自觉就与声乐融为一体,所以让学生经常接触优秀的声乐作品对他们的人格塑造也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篇3

关键词:哲学 哲学品格 通识教育

哲学是一门古老的学问,是最能体现人的超越性追求的精神活动,这与通识教育的从人类生命的主体出发,寻求精神、心灵的自由解放具有内在一致性。

几千年来,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哲学,都锻造和积淀了优秀的品格。

首先哲学具有历史的兼容性与理论的逻辑性。哲学是一种历史性的思想,而哲学史则是思想性的历史。哲学史与哲学是历史与逻辑的内在统一。哲学的几个问题比如存在是什么、思存关系、语言与存在等几千年来一直未变,这也正是哲学的魅力所在,它引导着一代又一代人以历史尺度、以问题的新形式展开老问题,从而批判地考察全部哲学史,每一种哲学理论都是历史发展的产物。[1] “哲学的进步不在于任何古老问题的消失,也不在于那些有冲突派别中一方或另一方的优越性的增长,而在于提出问题方式的变化,以及对解决问题的特点不断增长的一致性程度。”[2]同时哲学本身系统性所带来的逻辑是哲学最为可贵的品格。这种逻辑进程体现在对于人类认识原则的前提批判,反思这一认识原则的逻辑合理性,并且这一逻辑前提何以构成我们的思维起点。哲学永远是开放性的,它追问理论的前提,探索知识的依据,反思评价标准的尺度,这种向前提的质疑和挑战是一种向真理永远敞开的态度,也即“爱智”活动本身。

其次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的这句论断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其一,任何一种哲学都具有时代性的象征,而不是纯粹思辨或脱离历史的;其二,因是“精神”的精华,因而哲学是“思想中的现实”,而非纯粹的历史表象或现实概括。在第一方面中,表明了哲学同现实不可割裂的关系,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从哪里开始。[3]同时,哲学是社会生活与政治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4]哲学又是最敌视抽象的,它引导我们回复到具体。但在另一方面,哲学作为“思维的历史”又必须同现实保持“距离”,正是这种“距离”,哲学才不至于沦为具体科学或技术性操作,并才能实现对于时代的整体性把握、批判性反思和理想性引导。哲学从表象的流变、现实的杂多、理解的主观性中抽身而出,得以深层地透视现实,但是哲学对于现实的把握又从来不是绝对性的和终极性的,理论的最终目的在于超越理论而指向实践并达到实践本身的自我超越。

再次是哲学的终极关怀。哲学一向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最高使命,也就是说在反思和批判人与世界存在的合理性中,以其固有的思想开放性无限追问世界的终极性存在,并自期自许终极性关怀,为人类的存在建构最高精神坐标和确立人类生活的“安生立命之本”。人类的三大思维方式和文化模式都想为人类找到永恒福祉。但科学只提供事实判断而不关心价值判断,宗教由于其固有的“形象思维”(黑格尔语)的局限性实际上否定了存在的合理性。唯有哲学以理性批判的武器一步步消解掉人类对于“神圣形象”或“非神圣形象”的外部崇拜,承认并尊重人的高贵性和存在的合理性,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恢宏气度无限开启和具体整合人类的精神追求,引导人超越自身的有限性和不完满性,并通过知行合一、情景合一达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存在状态。无论是古代哲学的朴素与通达,近代哲学的精致与严谨,还是现代哲学的喧嚣与骚动,人类不断走出“生命不能承受之重”的本体论式的沉重并超越“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的存在主义式的焦虑,经过我国哲学家冯友兰所说的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进入“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的天地境界。

                                  二

通识教育是指一种“通材”、“全人”的教育,其概念可追溯至古希腊时期的博雅教育意念。通识教育本身源于19世纪,现代大学的学术分科随着社会各个领域的专门化,其专业太过专门、知识被严重割裂,于是通识教育理念应用而生,目的是培养学生多向度思维和广阔的知识面,得以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从通材走向通人。

西方大学的通识教育有悠久的历史,历经了漫长的演进和改革,其理念主要包括理想常经主义的通识教育、进步实用主义的通识教育、精粹本质主义的通识教育,对当代世界各国大学教育影响甚巨。从20世纪起,通识教育已广泛成为欧美大学的必修科目(哈佛大学教学理念第一条就是通识教育)。通识教育在中国台湾、香港、澳门地区近年来受到高度的重视,内地也逐步跟进,这也反衬出我们对当今高等教育侧重专门教育、忽略基本素养和广博视野的弊端开始进行深刻反思的趋向。

通识教育的基本目的是从人类生命的主体出发,寻求精神、心灵的自由解放。为实现这个目标,在我国当前,通识教育的主要目标:一是基础性和补救性。我国在高中阶段就过早文理分流,因而学生的自然、人文的基础能力明显不足,急需在大学通识教育中进行补救教学,以培养学生具备清晰明确的表达能力。二是广博性和多元性。目前我国大学分系分科太精细,各自专精,造成学生见木不见林,只求专门欠缺广博,但求专精缺乏多元,因而大学通识教育需开设广博而多元的科目,以求培养学生具备综合完整的判断能力。三是阶段性和整体性。当前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课程与教学,大都偏向概论式、导轮式等入门性和简介性的科目或教学,因而急需迈向更高层次的阶段性和整体性的科目与教学,以完成健全又高深的全人教育。综合以上因素,我国的大学通识教育亦有三个阶段:一是个体性——生长与发展。杜威力倡教育的本质为个体的生长说,认为教育即生长。二是群体性——适应与协调。教育社会化说主张教育是社会同化的技能,认为个人好比细胞,社会好比有机体,细胞不能脱离有机体而存在,同样个人亦必须在社会互助合作中才能生存。三是主体性——继承与创造。教育应注重个体,因其本身发展性最强之处亦即价值形成力最强之点,乃是文化创造力最盛之所在。[5]

                                 三

哲学教育的理想人格与通识教育对于人的塑造的要求和目标是一致的,这种一致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是主体意识。哲学即是以理论形态所表达的人类关于外部自身存在的和自我的意识。哲学理论从来不是冷漠呆板的,它贯穿着每一 个哲学家的理论旨趣、生活信念以及终极思想,虽然有一定的主观性但历史地看来同样丰富了文化世界的内涵与外延。主体意识包括自我感觉、自我体验、自我创新、自我批判、自我超越等表现形式,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过程中,它要求社会的“人”由指定性行为模式转变为选择性行为模式,树立能力本位观念、自主自立观念、平等竞争观念和开拓进取观念。

其二是批判意识。哲学是人类思想反思的维度,它本身是革命性的和批判性的,是对于“思想的再思想”、“前提的再建构”。正是由于人类的反思和批判意识,使人类的存在和人类文明奠基在更为坚实可靠的根基上。哲学的本性是辩证的、批判的,正如马克思所说:“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6]哲学的反思取向实际上就是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要求,就如爱因斯坦所言“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要比“解决问题”更为原始、更为重要,它体现了一种永恒的求真意识。一个没有反思意识和批判精神的人,是不可能有创新的,对于一个民族而言同样是没有前途的。因为一个人如果一味从肯定出发,就会走向怀疑,但如果他从怀疑出发,就最终会以肯定为归宿。

其三是求真精神。人类所有的理论和实践都最终指向一个目的:回归或更靠向真理。生命是求真的历程。真理的完美与无限生发出人对自身的不完满与有限的不满足,也激励着去克服这种不满足。真理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从来没有绝对的绝对、绝对的相对,只有“相对的绝对”(恩格斯语),哲学正是一种面向真理的求真态度,是一种为真理而不懈探索的崇高精神。求真意识需要主体意识和反思意识并通过创新意识得以实现。求真意识不但是理论要求,更重要的是一个人所以为人的最基本品格,人类对于真理的敞开性态度,对于“真”、“善”、“美”的渴求和对于“假”、“恶”、“丑”的贬斥,通过变革和创新走在更靠向真理之途。

哲学的内在品格与通识教育具有内在一致性。哲学教育必须面向通识教育,在注重哲学知识讲授与接受的同时,要更注重人的道德教育、思维能力与理想人格的培育。

参考文献:

[1]高清海.欧洲哲学史纲新编[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0.

[2]艾耶尔.二十世纪哲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3]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篇4

大学开展通识教育的核心也是让学生学什么,怎么学。

从我们选取的几所开展通识教育有代表性的大学来看,可以看到大家仍然在探索中,

每家的设计也都体现出了各自学校的特色。

上期我们介绍了大部分学校通识教育是在两个层面开展的:

实验班(院系)和全校,

本期我们也从这两个层面来看看这些学校的课程设置。

一、 全校层面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

大学的通识教育领域可以分为四大块:人文、社科、理科和工科,各个学校大致都按这些领域来开设课程,但有着差别。

上海交通大学的设置最接近这个模式。从2009级开始,上海交大推出四大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模块,共一百多门课程。

人文学科课程――主要涵盖文学、历史学、哲学和艺术学等学科领域,培养学生对文学艺术作品的理解能力和审美情趣;使学生学会用历史的方法、以历史的眼光认识事物;让学生了解哲学分析的方法,培养思辨能力;提升学生的鉴赏力、想象力、表现力、沟通和交流能力。

社会科学课程――主要涵盖政治、经济、法学、管理学等学科领域,使学生熟悉社会科学的一些主要概念和方法,以加强对当代人类行为的理解,正确认识和处理现代社会面临的问题。教学方法上,则借助于某个学科的某些片断,通过短暂的学术探索,让学生接触到这个学科的研究方法,而不是让学生学习经过简化的、较为完整的学科概论或常识。

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课程――主要涵盖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学科和众多的工程技术领域,使学生通过对所涉领域的总体上的理解,认识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对于人类社会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提高科学素养和工程意识。

数学或逻辑学课程――数学教学的重点是数学思想和思想方法,使学生了解数学发展中的重大时间及数学家的创见和发明,了解数学的文化功能和思想价值,以及对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意义,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逻辑学课程则是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地进行推理和论证,并能够识别和反驳错误的推理和论证,提高思辨能力。

复旦大学则偏重于人文社科,人文社科的内容也分得更细更专。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是复旦学院通识教育模式的一大亮点,其在通识教育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复旦大学根据人文精神之传承和学问基础之展示的要求,构建了包含六大模块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其主导原则是突破单纯的“专业视域”和单纯的“知识视域”,为学生提供能够帮助其形成基本的人文修养、思想视野和精神感悟的课程。

第一模块“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涉及中国文学经典和中国历史经典方面的研讨性课程。“文学经典”包括中国古典文学和中国当代文学经典两个方面,“历史经典”指中国历史上重要史学家的经典作品。第二模块“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是关于哲学和思想经典的研讨性课程。进入此模块的主要是中国哲学经典和西方哲学经典。本模块旨在帮助学生找到一条进入哲学家思想境域的门路。第三模块“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是关于西方文明及其他重要文明的研讨性课程,重在开阔学生在文明比较方面的视野,从而较深入地了解人类文明的历史演变和文明多元发展、冲突、整合及其在当代的意义。第四模块“科技进步与科学精神”是关于科学与技术的思想基础和历史进程的研讨性课程,重在展示数学思想史、自然科学思想史和技术原理史,以帮助学生领会数学和科学思想的要点,培养科学探索和技术创新精神。第五模块“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是关于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以及人类生命的科学与伦理问题的研讨性课程,范围包括环境科学、生命科学、医学及生命伦理学等。第六模块是“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类的课程。进入此模块的艺术门类主要有:音乐、戏曲表演、绘画、雕塑与陶艺、影视、书法、话剧与朗诵等。

以上六大模块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旨在向本科学生展示人类的基础性学问与精神实践领域中的问题及其思考和探索之路,展示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的重大演变和人类当代状况的基本性质,并帮助学生获得在祖国语言实践中的生命体验,以引导学生形成天下关怀、文化自觉与学术探讨之精神。

中山大学和复旦大学近似,核心课程四大类中文科类占了四分之三。

中山大学通识课程,将共同核心课程分为四大类,包括“中国文明”“全球视野”“科技经济社会”“人类基础与经典阅读”,要求每个学生在每类中选修4个学分,每一类都不能落下,一共16学分。比如“中国文明”大类,包括中国古今的哲学、文学、历史、经济、政治、法律等相关课程。“全球视野”大类,包括世界体系与资本主义、与国别冲突、国际法等。

浙江大学则偏重于理工,四大模块中理工数学模块占四分之三。

自2008年起,浙江大学创建本科生院。新生按大类招生,入学不分专业,并按照专业相关性修类平台基础课程。工科大类平台课程包括:数学模块课程、电类模块课程、力学模块课程、生化模块课程。理科大类平台课程包括:生化模块课程、数粒模块课程。文科大类平台包括:经管模块课程、人文模块课程、法学模块课程,以及数学模块课程。

二、 通识教育实验班(院系)的课程设置

既然肩负着探索实验任务,这些实验班或者院系的课程设置就比全校通识教育的设置更深入,难度更大,还有些特殊的要求。

中山大学的通识教育开展得比较早,很想闯出一番天地。它的博雅学院的课程设置透露出学校教学上的雄心,学生读下来,应该要很花些功夫。

除了国家规定的公共必修课之外,博雅学院为学生开设的课程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经典学习”。开过的课程包括《荷马史诗》《史记》“四书”等,这都是最经典的经典学习。第二部分是“古典语言”,包括一年级的拉丁文、二年级的希腊文以及贯穿始终的古代汉语的学习。学院有时候会开专门的古代文字的课,有时候会借助经典的学习,比如通过《诗经》、《左传》,学习古代汉语的课程。这是博雅学院比较突出的特点,非常强调古典语言的学习在博雅教育中的重要意义。除此之外,博雅学院要求学生在毕业时具有最基本的英语研究能力,所以在学校的公共英语之外还特别为学生开设了学术翻译课程,作业量是每周翻译五页的内容,由任课老师进行逐字逐句的批改。第三部分是“古典研究”,开设过的课程包括“古代希伯来文明”“古代中国文明”“古典政治哲学”“佛教治国与教化传统”等课程。第四部分课程是“现代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开过的课程包括“民主与”等。另外博雅学院非常强调学生的艺术修养,有许多艺术修养课程,比如书法课,每个学生每周都要写书法作业,有老师批改。另外还有“外国美术史”“绘画技法”“电影欣赏”等修养课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通识教育也很有雄心,它和中山大学一样,有一些致力于通识教育探索的老师,而且它的课程设置显然是借鉴了国外的成熟做法,极力按照通识教育“应该”的样子来设置的。

北航知行文科实验班最核心的课程特别强调最经典的阅读、阐述和读书报告的书写,可以概括为以阅读经典为核心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知行文科实验班一年的通识课程主要分三部分:第一是各4学分的中国文明文化史和西方文明文化史,旨在让学生对中西文明的发展历程有个整体的理解;第二是各16学分的中国经典研读和西方经典研读,分别需要读8本经典著作,每学期中西各一本,经典著作的选择偏古典时期和近代早期,旨在培养学生解读文本和书写的能力;第三是4学分的艺术史与现代艺术,以中西绘画为主,旁及摄影、建筑、陶艺等,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想象力。

清华大学的通识教育实验院系新雅学院的课程设置则透露出浓浓的文史意味,也许是为了给占学校大多数的工科同学熏陶些人文气息吧,但这些课程的难度并不低。

新雅书院成立于2014年9月27日,旨在探索通识课程与养成教育协同的综合改革。新雅书院拟在两年内开设20门左右通识课程,以“文明与价值”为主线,以文学、历史、哲学、艺术和科学为基础,推及政治、经济、社会和传播,培养清华学生对文明和价值的综合理解与有效表达,在认知、思维、表达和运用方面达到融会贯通的高度。每学期要求学生选修1门,两学年内修完4门(每门3学分,共12学分),同时学生还需完成所在专业自身的培养方案。

2014年秋季学期,新雅书院开设了“史记研读”“早期中国文明”“法律与文学”“艺术的启示”4门课程。2015年春季学期的通识课程则是“西方经典与现代社会”“十九世纪英国文学与艺术”“器物与生活”“文学名作与写作训练”“科学发展与人类文明”等。新雅书院认为,通识教育的最低目标是培养宽口径专业人才,最高目标则是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只有当学生每学期的课程总数比较少时,通识课才可能有高要求并达到一定强度,也才可能达到预期目的。

三、 北京大学

北大的通识教育独具特色,与上面的学校都不太一样,它的“元培计划”,实际是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

篇5

虽然对于通识教育学者有各种不同的解释和界定,但总的来说,对通识教育的内容和特征是有共识的,一般认为通识教育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通识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完全的人。一个完全的人应该是具有独立思考与判断能力;具有清晰的表达与沟通能力;具有融汇不同学科,了解不同文化,用开阔的视野省察社会的能力;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正确的价值判断能力;关心人类及所处的环境,富有社会责任感等。

第二,通识教育的性质是非职业性的。如前所述,通识教育是和专业教育相对应的概念,专业教育是一种职业教育,是我们赖以生存、发展所需要接受的教育,是我们在社会上实现阶层提升的手段。另一方面,提供协调、平衡力量的通识教育让我们的社会更加明智有序,让我们每一个人也更加完全和富有责任感。

第三,通识课程的主要内容是文史哲等社会科学课程,学生必须阅读一些经典著作。纵观国外著名大学的通识课程及相关研究,我们就会发现其课程建设与研究对象紧密围绕经典学者及其作品,基础性学科的内容,如哲学、文化、历史、文学、艺术、宗教等研究所占比例很大,并且强调经典理论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同时,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多文化视角在教学实践中被广泛采纳。

第四,其教学方法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能力。在通识教育理念下,获取知识应该是对旧有认知结构进行否定、存疑、修正与完善的过程。批判性思维是创新的前提,没有大胆的怀疑和批判精神,就不可能提出有意义的、创新的问题。只有真正以批判性思维方式,才能完成知识的可选性及动态性的个性化建构。

二、通识教育对我国高等英语教育的启示

我国高等英语教育仍然面临诸多挑战,我们的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海量的英语信息而缺乏批判性的思考,全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思想已被“西化”;我们所开设的课程仍然是以训练听、说、读、写为主,缺乏经典阅读和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课题教学依然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思考和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有限,影响了教学效果。而通识教育的理念为我国高等英语教育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有益启示。

1.在英语教育中引入批判的视野

在全球化语境下,英语教育已不再是简单的语言教学,附属在英语之上的西方文化和意识形态对我国高等英语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而我们的语言教育,长期以来侧重于对知识的灌输、语言技能的训练和文化信息的导入,忽视了对思维能力和价值取向的培养,“一直把语言作为一种纯粹的信息传递工具,忽视其介入社会过程,干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意识形态的作用。”因此,在英语教育中引入批判维度,培养学生的批判性语言能力和批判性语言意识已迫在眉睫。国内不少学者已经意识到我国英语教育中不能缺失批判视野,如唐丽萍通过严密的论证认为,“在中国高等英语教育中融入批判教育,条件是成熟的,需要是迫切的。”因为英语教育的客体“是世界上享有文化输出霸权的英语,英语教育是权力、意志和意识形态的载体,在国际关系错综复杂的今天,我们的英语教育如果不深入到当代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网络中,就无法争取到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因此,我们要从根本上更新传统的知识观,对过去忽视语言和意识形态关系的纯语言技能的培养加以反思,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语言能力。

倡导“批判性语言能力”的培养,并非是要在教学中削弱听、说、读、写、译基本语言技能的训练,而是要在进一步加强的基础之上融入批判的视角。“批判性语言能力”建立在将语言和文化看作是在政治、经济、文化不平等分布的跨文化语境中建构的观点之上,是一种使英语学习者能够在掌握并且超越基本语言技能的基础之上,识别语言中隐含运作的权力,使他们从西方霸权话语的控制之下解放出来的一种能力。这样,英语学习者就可以在未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批判地接收渗透着西方中心主义的信息和话语,并且通过发出自己的声音来弘扬民族文化、维护国家利益,使个人能够更好地应对日益复杂的全球化环境。这与通识教育的主旨是完全吻合的。

2.在课程建设上要开设蕴含经典名著、优秀文化的核心课程

我国高等英语专业教育的目标是: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这样的目标我们可以解读为:语言技能+实用知识。在市场化的今天,这种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也许在短期内会初见成效,但从长远来看,却从根本上削弱了外语教育的本质:人文主义的教育。这种指导思想导致了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和教学内容都过于注重语言技能和实用知识,从而使外语专业的学生在知识结构、思想深度和分析能力等方面与其他人文学科的学生相比差距较大。实际上,英语教育无法摆脱其“人文性”和人文教育的本质,正如许国璋先生所言:“英语教育是用英语来学习文化,认识世界,培养心智,而不是英语教学。”在通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所学的专业及知识结构也许并不直接符合职业生涯的需要,但他们在高等教育中所获得的学术修养、独立思考的能力、精神感悟的境界,能使他们形成较为博大的见识、宽广的胸怀和聚散自如的思考。因此,我国高等英语教育亟待补充人文经典、文明文化类课程。

复旦大学等国内重点大学已经开始模仿美国哈佛、耶鲁等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提出了淡化专业,培养学生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广阔的国际视野和突出的思辨能力的课程设置指导思想。在复旦大学公共平台上开出六大模块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其中西方文明文化类课程有:圣经与西方宗教、荷马史诗导读、欧洲文明现代历程、文艺复兴史、基督教文明史、比较西方政治制度、英美电影思想解读等等。同时,一所大学也是一个社会的灵魂所在,是一个民族的良知所系,大学要成为一个民族价值体系的守护者。外语专业在完成介绍外国语言、文化和文明教学任务的同时,也要实现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知和继承,这是一个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接受和价值理念的确立过程。因此,开设诸如中国文明史、中国人文经典和大学古代汉语等民族文化课程也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重要议题。

3.英语教学要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建构主义课堂

目前我国高校英语教学“一言堂”、“满堂灌”的“填鸭式”状况仍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善。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依然占据主导地位,教师照本宣科地讲授,成为课堂的主角,他们把英语教学看成是知识的传授过程,而忽视了教学活动的另一重要主体———学生。学生根本没有自己思维空间和时间,只能被动地接收信息。“以学生为中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注重学生在知识、智力、情感、个性等方面的需求,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物质情境和心理情境,给学生提供管理自己学习的权利和机会,让他们成为学习环境的主人、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建构者,同时教师要主动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帮助者、促进者,鼓励他们去发现、去解决问题并创造性地思考。因而这一理念是外语教学人性化的体现,更深刻地揭示了外语学习的特点和规律。那么,我们的课堂班容量大,如何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建构主义课堂呢?中国推动通识教育的代表人物甘阳指出,落实大学通识教育的两个中心环节之一就是小班讨论制。小班讨论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讨论问题的能力,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这乍看似乎并不可行,因为学生多,分小班困难很大。甘阳认为,我国大学有一笔很大的人力资源没有开发,这就是研究生。众所周知,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普遍采用小班讨论制,其前提就是大量使用研究生做助教来带领本科的小班讨论,但中国的研究生基本上都不参与本科教学。因此,中国大学同样应该建立研究生做助教的制度,来开展通识教育课程的小班讨论课。同时,也应该把助教制度看成是培养研究生的重要方式,而不仅仅是单纯的打工或增加了他们的额外负担。复旦大学、清华大学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就已经开始采取以研究生做助教带领小班讨论的制度,不仅加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课堂教学的建构,诱发学生主动思辨、积极交流、踊跃参与到课堂实践中来,激发学生多元化的思考和批判性的思维,营造积极活泼的课堂文化和小组讨论等方式,同时也培养了研究生主持讨论班的能力、清晰表达的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以及独立授课等综合能力,希望这种一举两得的举措能够得到实施和推广。

三、结语

篇6

[关键词]声乐教育;通识教育;功效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808(2015)S2-0326-02

近年来,各大高校越来越重视文化素质教育,并纷纷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在此过程中,通识教育理念逐渐得到关注和认可,并被不少教育工作者付诸实践。作为通识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声乐教育以其能良好培养大学生能力与素质的优势,也逐渐为人们熟知。但是声乐教育在不少高校并没有被引起足够的重视,不少高校的声乐课都是以选修课为主,并且课程内容不够丰富多样,不少声乐老师对声乐教育也没有充分的理解。只有充分认识声乐教育在通识教育中的功效,才能让广大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开展声乐教育工作,从而发挥声乐教育在通识教育中的巨大功效。

一、通识教育与声乐教育的发展史

(一)发展中的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这一概念在19世纪被提出以后,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人们对通识教育期望不一,造成其概念多元化,有些研究者言称:“没有一个概念像通识教育那样引起那么多人的关注,也没有一个概念像通识教育那样引起那么多的歧义。”根据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通“”识”的解释,又被称为“普通教育”“通才教育”。而我国香港地区称其为“博雅教育”或“自由教育”,主要注重对人们自由、平等、民主思想的培养,主张摆脱愚昧,获得有思想、有品位的生活状态。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社会大分工也进行了调整,在工业生产进程中,个人成为一个生产环节和程序。在当时,专业技术的好坏直接决定生产力发展的进程,所以人们更加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人们也开始适应明确的社会分工,这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促进了自然科学的探索和发展。19世纪西方国家的现代大学,学术分科已相对明确,但是一些学者对知识的相溶性提出了分科过于细化会割裂知识组合的言论,并因此创造了通识教育。通识教育在20世纪成为欧美国家的必修科目。清末,我国也提出了通识教育,改革开放后,伴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进步,我国教育界也开始关注分科过于细化的问题,通识教育因此被列入高等教学的重要日程。近年来,通识教育引起了高度关注。

(二)发展中的声乐教育

19世纪,男声技巧在意大利和法国的歌剧中得以发展,开启了“美声歌唱的新时代”,也因此被誉为“美声歌唱的新时代”,自此拉开了声乐教育的帷幕。19世纪40年代以后,随着“辉煌唱法”的形成,不同歌唱方式和演唱技巧争相推出,从而推动了声乐表演的发展。因而,专业声乐教育形式在当时得到极大推崇。然而在市场经济的驱使下,声乐教育越来越倾向于技术化,简单把人当工具进行教育,从而演变为功利性教育。在我国,声乐教育的发展比较滞后,发展过程比较艰难,并且技术化倾向等问题严重。教师们往往更注重音乐表演技能的传授,而对声乐所传达的艺术性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我国具有现代意义的声乐教育一直得不到有效的发展。一直到通识教育在各大高校盛行,作为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教育工作者才重新意识到声乐教育的重要性。

(三)通识教育与声乐教育在发展过程中的关系

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社会生产力也得到快速发展,人们更加重视个人能力的作用。伴随着这一趋势,通识教育与声乐教育都得到很好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出,通识教育与声乐教育概念存在相互对应的关系。作为一种人文教育,通识教育旨在培养出完全、完整的全能人才,涉及到各种学科。声乐教育则为达到这一目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声乐教育越来越重视技巧,越来越功利化,而被忽视了应有的教养性和艺术性。在这时,通识教育的提出,很好地解决了专业声乐教育过于格式化的缺点。将通识教育与声乐教育完美结合,可以很好地促使声乐教育达到音乐艺术性和声乐技巧性的平衡。

二、声乐教育在实现通识教育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声乐教育的主要传授方式仍然是学校教育,而学校教育又有专业声乐教育和普通声乐教育两种模式。专业声乐教育以专业性为主,旨在培养专门音乐人才;而普通声乐教育更注重艺术素养和艺术情操的培养,这正好实现了通识教育中的教化功能,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健全人格、独立精神和快速适应社会、融入当前环境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社会所需的实用型人才。

(一)声乐教育能够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在声乐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能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也能感悟到古代先贤的崇高人生理念和价值追求。在对音乐之美的感悟中,学生能锻炼对美的鉴赏能力,也能产生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学生在学习声乐时,体能也能得到很好的锻炼。声乐教育对学生的全身协调性也有一定的要求,学生能通过正确地控制身体各个器官,掌握声乐技巧,从而达到身心合一的境界。学习声乐的过程,需要学生有较强的耐力和自我控制能力,戒骄戒躁,坚持不懈地训练才能达到应有的艺术效果。学生还能借助声乐,很好地表达自己的内心需求,放松身心,缓解压力,树立起一个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同时,演绎声乐的过程需要学生调动各种复杂情绪,与声乐融为一体,在健康积极的声乐作品熏陶下塑造健全人格。

(二)声乐教育能培养学生的团结互助精神

声乐教育能在精神层面上对学生产生深远积极的影响。在声乐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格、品位都能得到很好的提升。声乐教育是非功利、非物质的,其核心在于人与声乐很好地交流、融合,它需要表演者之间高度团结、协作来表达独特的艺术情感。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重唱、合唱、齐唱等都需要表演者有极强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极高的集体荣誉感。学生们在交流合作的过程中,不仅能营造出和谐的团队氛围,体会合作的乐趣,还能加深感情,增强人际沟通能力,形成良好的集体主义观念。

(三)通识教育能让学生充分体会并追求崇高精神境界

声乐艺术历史悠久,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应运而生的高雅艺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留下了大量优秀的声乐作品,这些都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宝贵的声乐财富,不仅见证了古代文明,也很好地传承了古代文化,体现了古代先贤的崇高思想品德和精神境界。经过历史长河的洗礼和激荡,这些不朽的声乐作品也具有了更深远的意义,往往能带领当今浮躁功利的人们,摆脱现实的桎梏,回归本真,找寻自我,追求更高尚的心灵境界。

(四)声乐教育能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

歌曲可以表达各种复杂的情绪,也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听众。声乐的非功利性和渗透性的特点,使受众在潜移默化中自觉自愿地接受熏陶,进而有助于培养美的品德、美的情操。声乐歌曲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让学生多听多唱各类爱国主义歌曲,能激起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集体荣誉感、社会责任感等,同时也能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生活中简单的快乐,理解别人的伤痛,懂得珍惜自己拥有的,知道奉献自己的力量帮助需要的人。

三、声乐教育的未来

(一)教师观念转变

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发展步伐,介于声乐教育在通识教育中的重要意义,我国声乐教育的现代化发展步伐也明显加快。1913年颁发的《高等师范学校规程》中明确规定,“乐歌”课为预科的必修课、本科的选修课。1949年,“美育”教学方针被制订,声乐教育也因此达到鼎盛时期。之后,随着音乐课的开设,声乐教育进入稳步发展阶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当前的声乐教育现状已经有了较大进步,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声乐教育在大多数高等院校都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而部分声乐鉴赏课也只注重创作背景的介绍。大多数没有声乐基础的学生本来就很难理解声乐知识,声乐课对他们来说形同虚设。而形成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是部分高校对声乐教育没有足够的重视,流于形式导致了学生声乐学习基础薄弱。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如经费投入不足、学生个人特性、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教学方式老套、没有具体的评估标准等。但其根本原因在于广大教育工作者对声乐教育的重视不足,对声乐教育概念及目的模糊。多数教育工作者往往不重视声乐的独立价值,而侧重于表演技能的传授,导致声乐教育价值严重流失,因此学生无法体会到声乐独有的魅力与价值,也无法发自真心地热爱声乐、体会声乐之美。所以,声乐教师必须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要教好声乐,首先需要教师树立积极、乐观、端正的教学心态,充分认识到声乐教育的重大意义及其在通识教育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并能在教学工作中积极践行,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声乐学习兴趣作为教学重点。

(二)声乐教育逐渐向音乐文化靠拢

声乐教育作为一种技术,要求学生各个方面和层次都能达到一定标准,但声乐教育更是一种文化。声乐教育只有向音乐文化不断靠拢,才能实现声乐教育基础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声乐教育一直和音乐文化密切关联,对音乐的理解和鉴赏能力直接影响声乐的学习。声乐教育和音乐文化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也为声乐文化向音乐文化转变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声乐教育只有努力向音乐文化靠拢,并在实践中发挥对人类发展的重要作用,才能更好地在通识教育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介于声乐教育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精神、追求崇高精神境界、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方面的重要作用,可以看出声乐教育很好地贯彻了通识教育中“人的全面发展”这一重要理念,达到了以人为本、注重综合素质培养的目的,有助于培养完全、完整的人。因此,高等院校要明确声乐教育与通识教育的教学目的,认清声乐教育在通识教育中占据的重要地位,更好地发挥声乐教育在通识教育中的功效,以达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邱丰.声乐教育在通识教育中的功效研究[J].音乐时空,2013(14):193-194.

[2]张浩.声乐教育在通识教育中的功效研究[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4(3):251.

篇7

首先,我们分析当前海峡两岸大学通识教育面临的挑战。最近二十年来,海峡两岸大学通识教育诚然有许多进展,但是如果详加比较分析,我们就会发现大学通识教育也面临许多挑战。这些挑战有的来自大学内部,但也有来自大学外部的挑战。大学通识教育所面临的第一个内部问题,就是教学内容与生活实践常常处于脱离状态。以人文课程为例,许多课程往往都不免流为所谓“概念的游戏”。青年马克思(KarlMarx,1818-1883)在《费尔巴哈提纲》(“ThesesonFeuerbach”)第十一条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从“知行合一”的观点来看当前大学通识教育的内涵,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之间,确实常常出现巨大的落差。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到的是谋生活的教育,而不是一种提升生命的教育。大学通识教育的第二个内部问题在于:有些课程知识承载度显然不足。在海峡两岸少数大学偶而出现许多知识承载度很低的课程,或是请一些政商名流或艺人演讲的“名人讲座”,许多这类讲座亦授与学分。这种通识课程授与学分的妥当性值得斟酌,这类的活动应该可以作为学生课外活动,但却不应该列入教务处授与学分的课程之中。此外,许多课程的内容常常只注重纯知识的传递,却对学生心灵的启发甚少着力。有些课程则投学生之所好,例如教师只教通俗武侠小说,却置李白(701-762)、杜甫(712-770)、《红楼梦》于不顾。于是,学生喜好《哈利波特》,却不读莎士比亚,这种现象如果用韩非子(?-233B.C.)的话来讲,就是“买椟还珠”。正如20世纪美国哲学家博兰尼(MichaelPolanyi,1891-1976)在《默会的层面》(TheTacitDimen-sion)这部书中所说,一切研究或教学活动如果不能触及学生思考活动中之“默会的层面”,应该都是失败的教育。第三个内部问题则是教学方法(包括教材的使用)。现今大学课程多半采用以教科书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但不论是人文社会科学,或是自然科学的教科书,都有其保守之内在性格。教科书就是将现在学术界共同承认的知识,用最精简的方式表达出来,以方便知识的传递。但是,正因为教科书中的知识是建立在学术界的共识之上,因此许多尖端研究或创新研究成果,因尚未普遍为学界所接受,所以不能被教科书收纳,从而决定了教科书的保守性格。当前大学通识教育的第四个内部问题,则是发生在学生本身,尤其是学生的学习态度问题。

许多学生对系所上的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的态度与认知很不一样,例如医学系有些学生在上该系最重要的必修课之一“人体解剖”课程时,所显示对知识的恭敬与专业的敬业态度,绝对不是上通识课时的态度可以比拟,很多学生对系必修课程与通识课程的态度也很不一样。除了内部问题之外,当前海峡两岸大学通识教育还面临一些外部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当前国内外所采用的大学评比指标,相当不利于通识教育与生命教育的发展。近年来许多大学教授发起联署,批判以被SCI或SSCI收录的论文数目来衡量教授的学术表现的做法。这些年来海峡两岸的高等教育界,都陷于一种所谓的“数量性思维”的陷穽之中。所谓“数量性思维”,就是对于教师的学术表现,基本上是以被SCI、SSCI和A&HCI等索引系统所收录的论文篇数来计算。我们再更宏观地来看,不仅对于教授评鉴如此,世界大学排名的评比指标也是如此。现行的国内外几种大学评比指标,不论是英国、美国,或是上海交通大学的世界大学排名指标,乃至于最近台湾“高等教育评鉴中心”自创的评比系统,基本上都是以数量化的、标准化的指标,来评鉴大学的排名。诸如此类的作法,基本上呈现世界高等教育界所存在的一种过度的“科学主义”(scientism)之心态。这种对大学的评量方式,与第二次大战以后的科技飞跃发展有关。“二战”以后,科技经历几次的突破性发展,诸如1945年美国在日本广岛与长崎投下原子弹,结束战争;1946年第一部雏型电子计算机诞世;1950年首次肾脏移植完成,1953年DNA解码,改变了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方向;1957年苏联“Спутник-1”(斯普特尼克1号)人造卫星发射成功,1959年集成电路发明,1969年美国航天员在月球漫步和1982年首例心脏移植等等。进入21世纪,高新科技产业更是突飞猛进,但我要指出的是:随着“二战”以后科技的飞跃发展,在21世纪高新科技发展的新时代里,大学通识教育和生命教育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重要性。正如莎士比亚(WilliamShakespeare,1564-1616)在《仲夏夜之梦》所说:①“Toshowoursimpleskill,Thatisthetruebeginningofourend.”因为现今高新科技迅猛发展,对社会与文化的冲击至深且巨,生命教育与通识教育的融合才更显得重要。

二、通识教育与生命教育:内容、本质及其目的

实施大学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建立学生自己的主体性,进而完成自我解放,并与其所生存的人文及自然环境达到一种互为主体性的关系。但是,从教学的本质来看,通识教育其实就是师生生命互动与提升的伟大志业。通识教育协助学生在全球化的新时代里,站稳脚根、开拓生命的格局,并在有限人生中,创造无限的生命意义。毕竟,如果没有生命教育,学生所学的知识很容易沦为摧毁自己的工具,正如14世纪藏传佛教大师宗喀巴(1357-1419)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中所讲:“若从最初令成恶习,则终生善行,悉成过失。”②21世纪是一个心灵的觉醒与提升的时代,通识教育便是以生命教育和通识教育的融合来唤醒学生心灵的觉醒,从与生俱来的“无明”中超,建立他们生命的宗旨。为什么心灵的觉醒是21世纪大学通识教育的核心价值呢?因为如果学生不能自做主宰,就会在全球化的浪潮中随波逐流、载浮载沉,甚至惨遭灭顶;如果没有心灵的觉醒,学生们心无所主,其所学的知识很可能会成为未来作恶的工具。我们看到太多宝贵的生命,因为没有得到好的启发与教导,而“终生善行,悉成过失”。我们在21世纪这样的一个“全球化”狂流激荡的时代中,如果不能立定文化的脚跟,就很容易沦为“飘泊的灵魂”与“失根的兰花”,而通识教育正是协助学生在历史的狂流中立足脚跟,让生命飞扬的教育事业。

三、生命教育与通识教育融合的方法

那么,生命教育与通识教育应如何融合呢?促进通识教育与生命教育融合,最重要的方法有二:(1)教师自身的转化,以及(2)教学方法的改变。就这两个方法而言,老师自己的转化最为重要,经由老师自我的转化,才能够带动学生的转化。毕竟,通识教育的启发是建立一个人的主体性的教育,所谓“主体性的觉醒”,意味着学生经由通识教育的启发而成为自己的主人。因此,要达到学生的转化,老师必须先完成自己的转化,因为老师是教育活动的关键。正如宗喀巴所说:“应依止善士教授,于是等中寻求定解。〔…〕诸教授者开示内义故是第一。”①儒家各种经典也一再强调: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典范。事实上,教育正是“自我”对“他者”生命转化的伟大事业,所以“自我”是转化的起点,也是基础。儒家经典《大学》就很注重“自我”的转化,《大学》认为从自我的转化到世界的转化,会经过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就是《大学》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八个阶段。换言之,《大学》分析世界的转化从“自己”本身内在的深度了解开始,从格物到致知,再到诚意、正心,到最后才能平天下。在现代大学教育之中,通识教育是一种伟大的志业,教师以自我的转化带动学生的转化,正如宗喀巴所说:“尊重能调他者须先调伏自类相续。”②“自未调伏不能伏他。〔…〕若自不先趣方便,不能度他,故欲利他当先自调。”凡是致力于调伏他者的人,必须先调伏自己的身心。上文中所谓“相续”就是指“心”与“身”的连续体(mind-bodycontinuum)。“方便”就是指方法,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自己先找到调伏心身的方法,然后才能转化学生,毕竟自我的转化是一切的前提。

四、教师自我转化的具体方法

通识教育与生命教育融合的第一种方法是关于教师自我转化的方法问题,最关键的核心尤在于教师自身之“心”的转化。这个转化是有次第的,所谓“次第”,就是指“自我转化”有其阶段性与时间性。我们可以再将教师的“心”之转化加以分类,以便进一步说明。首先,教师要怀抱着一种“同体大悲之心”,佛教经典《慈悲三昧水忏》中有一段话,对以老师作为职业的人很有启发,这部经典提醒我们:作老师的人必须“于一切众生,起慈悲心,无彼我相”,我们不忍心看到学生因为未能获得好的教导而处于深渊之中,我们对这种现象感觉到一种不忍之心。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正如老师跟大学教育志业体之间的关系一样,好像波之于水,也像四肢之于身,都息息相关,不可切割。从这个角度来讲,老师看学生应如与自己同体一身,旧传马鸣菩萨所著的《大乘起信论》说:“一切诸佛菩萨,皆愿度脱一切众生,自然薰习常恒不舍,以同体智力故,随应见闻而现作业。”这段经文主张,我们要有一种“同体一身之心”,感受他人的苦就是自己的苦。这是教师练心修心非常重要的方法。其次,就是教师应常怀抱一种“观功念恩之心”,对于大学教育志愿体,我们要感恩;对于学生,也要感恩,感谢学生在他们生命黄金的季节里走进我们的教室,使我们可以介入并协助他们知识的成长与生命的成长。以这样的“观功念恩之心”,就可以达到一个师生互为主体的一种境界。老师必须怀抱的第三个“心”是“善巧柔和之心”。《大般若经.无杂无异品》有一段说:“我应堪耐一切有情,长时履践,犹如道路,亦如桥梁…”有“20世纪西方圣人”之称的史怀哲,在非洲行医数十年,他有一段想法和《大般若经》如出一辙,他说:“我无非是将自己当做一座桥梁,借以将欧洲人的爱心布施于远方的病患身上,并期待有机会抵达欧洲的就医者也能对他人献出爱心。”史怀哲这段话,岂不就是说明医师与病人的互为主体性吗?我们对于学生要有一种善巧柔和之心,把我们自己想象成一座桥梁,学生从我们这里走过去,走向他们生命的康庄大道。讲到善巧柔和之心,民国时代高僧弘一大师所抄写清人所辑录的《格言别录》就说:我们劝人,不要直接地指出他的过错,我们要先赞美他的优点,因为人如果满心欢喜的时候,别人讲的话就很容易听进去;人如果不高兴的时候,别人讲的话就很难听进去,并强调“善化人者,心诚色温,气和词婉。容其所不及,而谅其所不能,恕其所不知,而体其所不欲。随事随说,随时开导。”我们以老师为职业的人,或许都应该多注意这段话的深刻涵义。通识教育与生命融合的第二种方法,就是“教学方法的转向”:我们要从旧式的教育哲学,也就是从所谓“出乎其外”的教学方法,转为“入乎其内”的教学方法。用文化人类学的专业术语来讲,可以说是从“eticapproach”到“emicapproach”的转变。所谓“eticapproach”是指研究者或学习者,基本上是一个观察者,而不是一个介入者,这种学习方法所成就的,是从18世纪欧洲启蒙文明以来知识的客观化、数量化、标准化和商品化。至于在所谓的“emicapproach”中,学习者是一个参与者,如此则所习得的知识才能够内化,才能够“转识成智”,把这些知识转化成对自己身心受用的智慧,如此才能够进入20世纪美国哲学家博兰尼所谓的“未经明言的层面”。这一个教学方法的转向非常重要,而且它是生命教育与通识教育融合的最重要的关键问题。接着,我们讨论教学方法的具体落实与应用。这些年来,台湾许多大学院校都强调经典研读课程的重要性,正视生命教育与通识教育结合的迫切性。

我个人多年来也开授作为通识课程的《中国思想史原典选读》。在这门课程中,学生不只是要了解经典的“言内之意”,更要了解“言外之意”与“言后之意”。我所区分的这三个层次,略近于当代语言哲学家索尔的“言说─行动理论”中所谓的lo-cutionaryintention、illocutionaryintention、perlocutionaryintention等三个层次的作者意旨。第一个“言内之意”的层次,所涉及的基本上是语法学的问题,解明这个面向的涵意的工具是训诂学之类的学问;第二个“言外之意”的层次,所涉及的基本上是语意学的问题,解明这个面向的涵意的工具较多,而以诠释学为主,以社会政治史及文化史为辅;第三个“言后之意”的层次,所涉及的基本上是语用学的问题,解明这个面向的工具,是以思想史为主。举例言之,《论语•先进•25》,孔子和他的学生在闲谈。孔子问学生将来的志向。子路抢先回答:“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孔子并不赞成。孔子又问其他两位学生,冉求回答:“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公孙赤的回答是:“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到了曾点,他说我只喜欢淡淡的三月天,和童子五六人,朋友六七人洗洗脚,唱唱歌回来。孔子说:“吾与点也!”《论语》这部经典几乎每章都非常精彩,这一段更是深刻。这一章启示我们:外在的事功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在曾点的境界里,人与自然融合无间:“风乎舞雩,咏而归。”这句话的言外之意启示我们自省:我是怎么样的人?我要成为怎么样的人?什么才是我的生命目标?这种由“言内之意”、“言外之意”、“言后之意”等三个层次所构成的解读与分析,从“出乎其外”的教学方法,进入“入乎其内”的教学方法,使我们的学生真正受用,将经典中的价值理念含纳入自己的身心之中。关于教学方法的转向,在最近十余年来,我特别感觉到在人的生命的“知”、“情”、“意”之中,现代的教育特别突出“知”而对“情”、“意”的教育较少注意。由于对这个问题的反省,这些年来我个人的教学方法也有一些改变。我在上课之前二十分钟会让助教进入教室,我自己通常也会在这个时候抵达,先打出第一张Powerpoint,第一张附有音乐档,于是就有一直循环的小提琴演奏。我曾教过一门通识课程《传统文化与二十一世纪》课程的内容,包括授课内容、思考问题、阅读作业、延伸阅读,还有乐曲欣赏。每一个讲授单元也包括动画,所播放的音乐都是经由制作的公司正式授权。如果我们在教学里面能适度地融入乐曲,以“无言之语”行“无言之教”,是一个可以考虑的授课方法。我认为老师除了传承专业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提升学生生命的高度,触发学生的感性主体。

正如荀子所说:“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故先王谨为之文。乐中平则民和而不流,乐肃庄则民齐而不乱。”现代大学教育的问题,就在于“知”的教育特别发达,而这“情”与“意”的教育容易被忽略。老师既然是一切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学皆围绕教师而展开,因此老师就应该立志以提升学生的生命为目的。至于每个礼拜的讲课内容,教师应将每个讲授单元的“阅读作业”与“问题意识”都提出来。通识课程选课学生众多,来自各种科系都有,因此在老师进去上课之前,自己要心有所主,最好先沉淀,静坐、冥想,这样才能以“自我”的转化带动“他者”的转化。例如教历史通识课程的老师应深思:如何带领学生了解先秦诸子的深刻、了解两汉君臣治国的宏谋?怎样带领他们进入以后中国人的苦难?怎么样带领他们了解日本统治台湾时代,台湾人民抗日的情操?这些思考的关键便在于老师自我的转化。经过所谓“教学方法的转向”之后,我们就能够把“事实”与“价值”加以融合。20世纪教育哲学的旧轨道是“事实”与“价值”的两分,因此教育不能避免战后法兰克福学派如阿多诺与霍克海默等人所批判的启蒙文明的三大弊端:“数量化”、“标准化”、“商品化”。展望21世纪,我们的教育哲学需要有一个新的方向,就是“事实”的意义必须在“价值”的脉络中衡量,“事实”与“价值”是贯通的,因为“事实”与“价值”贯通以后,教育就有可能转“识”成“智”。我们的学生就能够把他所习得的价值理念含纳入自己身心之中,唤起“心灵的觉醒”。

五、结语:通识教育与生命教育融合的效果

篇8

1版式设计的艺术性以及审美传达

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在我国普遍存在沿袭纯艺术专业上的教育模式,以及专业方向不明确、专业不精,与时代脱节的问题。而艺术设计则属于时间艺术的范畴,其基础和专业方向教学的内容、形式、手段在不同时期的社会需求下均将应有所不同,即在不同的经济时代艺术设计专业将有自身的教学模式。着眼于信息工程学院这个大环境,基于信息技术这样的先进平台,艺术设计专业如何寻求自我专业和技术的特色发展,是当下学校教学改革的重点。在过去的教学中取得了一系列的较好效果,但仍旧呈现出较多的问题。以后的教学仍旧要以版式设计原理为核心,让学生掌握各种版式设计方法及版面构成理论,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思维方法、表现方法,培养学生的基本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造型能力。但是教学的重点要尽量去提升版式的艺术性以及审美传达,最终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与审美能力。

2版式设计的规范性和独创性探索

篇9

[关键词] 通识教育 体育教育专业 课程结构 对策

一、前言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又译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既是大学的一种理念,也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其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即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而不仅仅是某一狭窄专业领域的专精型人才。纵观我国高等教育体育类专业设置的发展与变迁,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专业设置牵强,培养目标错位的问题。然而,把现行体制下高等教育专业的设置格局置于如今经济全球化人才激烈的竞争背景,就会不难发现无论专业设置,还是教育培养模式都在随着潮流发展而不断改革。

二、通识教育与体育教育专业的联系

1.通识教育与体育教育专业的目标

通识教育在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有着较长的发展历史和实践经验。通识教育一词最早是帕卡德教授提出来的。帕卡德教授撰文为本科课程应该有共同部分这一观点进行辩护时写道“我们学院预计给青年一种通识教育,一种古典的、文学的和科学的,一种尽可能综合的教育,它是学生进行任何专业学习的准备,为学生提供所有分支的教学,这将使得学生在致力于学习一种特殊的、专门的知识之前对知识的总体状况有一种综合的、全面的了解。”这是最早关于通识教育的提法。

体育教育专业指的是根据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专业划分,其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成为该专业领域的高级专门精英人才。根据现代教育各高校对体育教育课程改革来看,大体框架体系依然没有大的改动。通识教育不仅要求学生学习本专业知识之外的知识技能,而且应对过分狭窄的专业教育进行改造。而体育教育专业从知识面和职业适应性都具有专才的实际意义,通识教育具有普遍性、永恒性、全面性。由此可见,通识教育能够成为实施全才的一种途径,并能够完善体育教育,使体育教育既重视人才的智能结构,也重视人才的理智培养。体育教育专业改革也将实施通识教育,培养出通识教育体育专业的全面性人才。通识教育讲的是个“通”,体育教育专业讲的是个“专”。可见它们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2.通识教育对体育教育专业的作用

体育专业有着广泛的研究范围,它不仅研究人体的生长、发育和发展,研究发掘人的潜在能力,指导运动员训练,使其在竞技体育中取得优异成绩,还研究它所涉及的各方面的社会问题,因此,要求体育专业的学生应当具备又专又博的知识体系。这样,通识教育在大学体育专业中的地位与作用就日益突出。但是,目前体育院校的课程体系并没有很好的体现出这一特征。有的大学生虽然增加了许多选修课,由于大多选修课没有结合体育专业学生的特点,与必修课程联系不上,所以也无法达到学生能将各学科融会贯通的效果。那么,怎样才能达到通识教育的效果呢?通识教育的目标不是无所不包的“博”。最重要的是,培养体育专业人才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并使体育真正为人类服务,促进人类的精神文明建设。

三、体育教育专业通识教育的模式构建

1.体育专业通识教育的课程目标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是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其通识教育与其他教育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紧围绕着人才的培养,造就服务于社会较高层次的人才。要构件社会发展需要的,符合体育教育专业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就需要增强通识教育思想,树立通识教育的理念,提高对通识教育的认识和理解,正确处理好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关系,防止通识教育“杂、散、乱”的倾向,建立核心通识教育课程,加强隐性课程建设,做好通识课程规划,构建科学的通识课程体系。综上所述教育课程模式构建如下:第一类必选课:语言训练、本国语言外国语言计算机写作;第二类限制选修课(或任选)第人文科学总论、历史文化文学与艺术思想及宗教哲学;第三类限制选修课(或任选)社会学科总论、经济、心理、社会、政治、法律、管理;第四类限制选修课(或任选)自然科学总论、生物科技工程理论、生命科学自然环境、数学、化学、物理学;第五类隐性选修课:通识讲座科学与人文的对话、人生的志向与事业、自我成长、生活方法、创意、浪漫、经典文化。

2.体育专业实施通识教育的原则

“通”是个相对的概念,并非要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基本原则是渗透各学科之间彼此交融。精心筛选,结合我国体育院校实际情况,实施通识课程。实施体育教育专业通识教育应遵循如下原则:

(1)少而精原则

所谓“少”要求学生把握该学科的基本精神;所谓“精”指课程要突出主干。使学生学习对该学科主体精神有所掌握,对该学科主要研究对象方法有所了解。

(2)独立原则

学校开设通识课程不要过多地考虑社会当时的热门学科。学生择课时也不要一味去选社会的需要,有不要仅局限于将来的职业,要看清楚自己宜于干什么,才去学什么,其独立性充分体现在个人兴趣与特长。

(3)渗透原则

渗透原则主要指各学科之间的渗透和学校校园人文环境的熏陶。

四、体育教育专业“通识”教育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存在的问题

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概念与目标定位不准、课程结构与体系不合理、管理机构与措施不完善。这三点是目前阻碍发展体育教育专业实施通识教育的大问题,因此要想实施体育教育专业通识教育必须正确认识通识教育在整个大学教育框架中的地位,建立一个合理而科学的课程结构体系,一个科学的教学管理模式。

从细的环节看,由于我国体育院校在选拔新生时的标准是双重性,在体育素质、技能考试的基础上加文化课,高考体育专业文化线低于其他普通专业分数线近150~200分,从这个数据上就可以文化课对学生而言就比较薄弱些,所以要想体育专业的通识教育除了要达到普通专业通识教育的目标外,在一定的程度上还要起到补偿教育的作用。另外,就是我国的一般院校都没有设置专门的通识教育管理机构,有关通识教育的制度也不完善,学生的选课也处于盲目状态,无人指导,通识课程的开设具有随意性,缺乏统一课程理念的指导,课程设置基本上处于比较自由随意的状态,通识教育与通识课程的质量没有严格的标准,大多数院校也缺乏对这方面进行监控的制度与体系。

2.对策

(1)正确认识通识教育在整个大教育框架中的地位通识教育在大学教育中并不是专业的附庸,也不是“绿叶”。通识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地位,可从通识教育实质上扮演的角色及能发挥的功能中反映出来。增加知识广度;融合知识产生智能;解决人文与科技间的隔阂;专业领域的整合。

(2)建立一个合理而科学的课程结构体系

通识教育在大学全面实施十年以来,各大学多半尽力开设了许多通识课程供同学选修。原希望这些琳琅满目、五花八门的课程能增广大学生学识的广度,但事实上并没有达到学识的广博通达。如果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列为大学教育的主体,在整体规划下,就会有焕然一新的格局。

(3)建立一个科学的教学体系管理

首先建立“通识教育中心办公室”、“通识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等通识教育的专门管理机构,主任的职责相当于系主任,专管通识教育的设计、更新、评估、教师配备和经费。每个学生入校后,就必须确定一位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往往指导一定数量的学生,帮助他们选择课程。一至两年之后,帮助他们选择专业。当学生确定专业后,就由专业指导老师负责。学习辅导中心通过个别辅导、学习技能讲座、专业介绍和辅教学等方式帮助学生特别是新生解决在通识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学习上的问题。

(4)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

从长远的角度考虑,我们可以在招生方面逐年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并增加对学校硬(软)件设施。

五、结束语

体育教育专业的通识教育是体育专业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一种教育,就是指接受通识教育和体育领域内各专业的基本知识、技能和身心健康教育。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体育院校的队伍也不断扩大,它不仅具有很大的潜力,并且面临很多困难,也潜伏危机。只有改革体育院校实施“通识”教育,建立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新型的体育院校,方可培养出我国体育教育的全能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李忆湘,刘小翔.高校体育教育专业通识教育课程目标及内容体系构建[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10(4).

[3]方丛蕙.论体育院校的通识教育[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4,8(3).

[4]余宇.通识教育与体育专业的通识教育[M].北京体育学学报出版社,2004,(4):529-531.

篇10

(一)教材类型相对单一

吴鼎民和韩雅君认为,大学英语通识教育是一门集英语学习、技能训练、跨文化交际以及通过英语获取多学科基础知识的综合性课程,兼顾语言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这一观点得到了许多外语专家和学者的赞同。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一部分,通识教育类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的提高需要各种类型教材的支撑。但是,大学的通识教育类英语教材大都为阅读教程,课后练习和相关教学任务的设计都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主。以阅读教程“打天下”的大学英语通识类教材将难以实现我国大学英语“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课程要求,教材类型亟待丰富。

(二)缺乏采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立体化教材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立体化教材是出版社努力的主要方向。目前,大多数英语通识类教材除了纸质版课本外,虽同时附有教学光盘等辅助材料,却多限于教学课件、课文的音频和视频材料等内容,采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立体化教材并不多见。顾曰国总结了目前外语网络教材呈现的六种基本形式,“文字+电子版”、“文字+音频材料”、“文字+视频材料”、“文字+动画材料”、“讲座形式”及“引进版”。目前出版的“大学英语通识类教材(网络版)”就属于前三种,这样的教材没有跳出纸质课本的框框,教材物理介质的改变并没有给学生提供新的学习内容,难以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束定芳调查外语教材后发现,“学生更希望通过比较自然、轻松、有趣的方法来学习外语,愿意仅通过教材来学习外语的人数只占到6%左右。这一方面说明现有的教材还无法全面反映丰富多彩的语言活动,教师的课堂教学也常常是枯燥乏味,远离真实的语言交际活动;另一方面则反映出学生渴望在真实的语言活动中学习语言,渴望形式多样的语言输入,渴望在真实的交际环境中展示和锻炼自己的语言交际能力”。

二、我国通识教育类英语教材的建设思路

(一)注重本土文化导入,突显以人为本的人文性

只有深刻了解本民族的文化,才能更好地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才能在确认中国文化价值的过程中与其他文化共建人类文明。鉴于通识类英语教材严重的“西化”倾向,大力开发弘扬本土文化的教材已势在必行。教材可选取生动的事例和材料,对中国文化最具特色的内容进行深入浅出的介绍,引导学生领悟中国文化的精髓,学会相应的英语表达,从而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多彩文化和中国人的心灵世界与文化生活。同时,在内容材料的选择方面还应突出教材的人文性。人文性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弘扬人的价值,突显对人的尊重。比如,医学专业的学生要培养爱心,要有责任感,要懂得尊重人的生命价值。大学英语的人文性应体现在教学内容可以潜移默化地传输正能量,促进人的健康和全面发展。因此,通识教育类英语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应始终贯彻以培养“全人”为目标的原则。

(二)倡导教材类型多样化,注重提高综合语言技能

目前,我国英语通识类教材大都为阅读教程。为了进一步满足多样化教学的要求,出版社需加大开发听、说、译、写等类型教材的力度。与普通英语教材相比,通识类英语教材的编写同样应注重对学生英语技能的操练,且需要与人文知识紧密结合。为此,出版社可组织外语学者和相关人文学科专家密切合作,把宗教、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等学科的基础知识融入语言技能的训练中,真正实现英语教材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结合。既重视听、说、译、写类教材的开发又不能忽视阅读类教材的建设,因为“轻”阅读只能使教学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在同一主题的系列教材编写中,阅读类教材可用于基础教程,提供有效的语言输入;听、说、译、写类教程可用于提高阶段的应用型教程,训练学生的语言综合输出能力。

(三)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与资源开发立体化教材

立体化通识类英语教材应是纸质课本、多媒体教学光盘及网络学习平台共同组成的一个多层次有机结构,各个层次对学生的学习发挥着不同却又相辅相成的作用。纸质课本是教材的核心和主体,能够精炼、全面地介绍人文类基础知识,还能提供有意义的语言输入和输出任务。多媒体教学光盘是课本的补充,以生动立体的方式进一步阐释课本中的知识要点和难点,强化语言技能的训练。网络学习平台是课本和光盘内容的延伸与拓展,充分发挥了计算机虚拟信息技术的优势,通过整合各种优秀的教学资源,将与课本主题相关的新观点和新发现传递给学生。由于一本教材从策划到最终出版,至少需要两年的时间,说明教材的实时性相对较弱;网络平台易于更新的优势恰好弥补了教材实时性较弱这一不足。除了学习内容之外,学习方法和评估手段也将在学习平台上得以拓展,如互动协作式的学习模式、过程化的评估手段。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