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范文
时间:2023-03-20 05:09: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积极心理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8-0261-01
一、积极心理学的源起背景
二战后,由于战争造成的伤害,美国的心理学把重心放在了评估、治疗精神疾病等方面,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经济的发展,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并没有带来人们意料之中的满足感和幸福感,相反,人们感到了更多的生活压力和焦虑以及精神上的空虚。积极心理学之父Seligeman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一职后,利用他的影响大力宣传他的积极心理学主张。在美国心理学年会上,Seligman竭力主张将将积极心理学提升到重要的位置上。《美国心理学家》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等杂志分别在2000年和2001年发表了积极心理学专辑。由此积极心理学作为一项影响全世界的运动迅速展开。
二、研究范围
(一)积极的情绪体验
积极心理学认为对待过去如果能做到满意或者满足,即是积极的情绪体验。由于每个人对生活的满意点不同,对待同样的事情产生的态度也不同。满意点越低越容易满足。积极心理学把投入的生活(engaged life)看做是幸福的因素之一,这也是对待现在的一种积极体验。所谓的投入的生活是一种追求愉悦的心理状态。快乐是积极心理学家研究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积极体验的一种。在积极心理学创立之初,专门成立了一个研究影响快乐的外在因素的小组。研究发现影响快乐基准线的外在因素包括遗传、生活条件和自身所从事的自发性活动。同时积极心理学家们并不否认甚至非常重视内在的修为对快乐的作用。
(二)积极的人格特征
人格是人生成败的根源之一。人格的研究一直受到科学家们的重视。积极的人格特征也引起了很多心理学家的研究兴趣。积极心理学家认为要过幸福的生活需要发挥自身的才能、兴趣和优点。因为对兴趣和才能的研究随处可见,他们研究的重点放在了优点和美德上。研究者找到了几乎所有文化里都认同的人类的六大类美德:智慧、勇敢、仁慈、公正、节制与超越。积极心理学家认为人不必始终盯着自己的缺点不放,却可以全身心投入,发挥自己的优点,就能培养出各种卓越的能力,原本的苦差事也就不再叫人那么痛苦。
积极心理学对积极人格的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一些理论没有被实证研究,还不能被广泛接受和认可。此外,人格理论过分强调外在品质的培养,把人格的发展等同于品德培养,这也受到了许多质疑。
三、意义
积极心理学的出现和受到重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在人们日益重视精神健康的时代,积极心理学的促进幸福的主张符合了社会发展的要求。它的意义主要表现的以下两个方面:
(一)积极心理学是对已有心理理论的补充和发展。在积极心理学发展之前,多数心理学家把视角放已经产生的问题上,而很少关注如何预防问题的产生,同时,他们更多关注的是人性的弱点,从消极的角度解释它们。积极心理学着眼于人性里的优点和积极的东西,利用优点克服困难,这也应了中国成语:扬长避短。克服缺点的过程痛苦而漫长,很多人不得不宣告失败,而发挥优点的过程却是快乐和幸福的。当然积极心理学并不否定病理性心理学的作用,它只是帮助心理学界重新找回被遗忘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德。
(二)积极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博采众长,既有实证,也有继承和学习前人经验性的、过程定向的方法,很好的促进了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和发展。积极心理学并不把自己看做是对过去心理学的一种代替,而仅仅看作是对已有心理学的补充,因此它不会排斥利用已有的传统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为自己服务。
积极心理学既是继承,又是创新。积极心理学和人本主义理论有着同样的主题,但它提出了主要培养人的积极方面和人本思想有了很大的不同。它在东方文化里寻找契合点,充分肯定佛教里某些思想对人的意义,如冥想、瑜伽等。这种中西文化包容的思想更易于被接受和认同。积极心理学的诞生让心理学的发展有了新的方向,我们的生活也会随着它的深入人心而变得更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篇2
【摘 要】中学生的心理品质既有积极的一面,也存在消极因素,因此,研究和培养中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学生的发展尤为重要。积极心理学注重对人的积极心理品质的发掘和培养,通过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具体实践,培养学生积极的认知品质、情感品质、意志品质和积极的心态,使学生成为一个积极向上,自主学习的人。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中学生;个性心理品质;培养
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研究的重点要以人的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出发,倡导以积极的方式来对人的心理现象,从而激发内在的积极的力量和优秀的品质,并在这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挖掘人自身的潜力并获得幸福和快乐。因此,将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运用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挖掘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情绪体验
心理学研究表明,培养积极乐观的情绪是使学生快乐的重要途径之一。如果学生具有愉快、乐观、开朗、满意等积极情绪,也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能够较好地协调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提升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积极乐观的情绪,可以拓展中学生的思维,能够以积极的姿态去迎接学习中的各种挑战。
1.以人为本,实行积极的情感教育。“以人为本”,实行情感教育就是要注重人性,实行人性化管理,其核心就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消除消极情绪。教师必须尊重、理解、关心学生,充分信任学生,相信学生都有能力、潜力走向成功,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体现学生的“主人”地位。积极心理学认为,只有当学生得到尊重、理解、关心、信任,他们才能真正体验到学习中的快乐,从而产生幸福感和满足感,最终实现学习目标。所以,我们在对学生的管理中,要做到以人为本。如,在班级管理中,民主竞选班干部,在班级日常工作中,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以形成民主、和谐的班集体。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实现成人、成功、成才。
2. 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人的精神力量来自坚定的自信心,自信心是人们发展的可靠资本,能够使学生克服障碍、摆脱心理危机,走向成功。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就是要求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对待自我,能够正确地坦然面对学习中的困难与挫折,勇敢地迎接社会生活的挑战,并对未来充满信心。所以,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进而鼓励、激励学生;同时,利用主题班会、鼓励学生参加学生社团等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兴趣爱好,从而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进而树立自己的自信心。
二、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品质
积极心理学特别注重的人性的优点而不是人性的弱点,目的在于帮助人们寻求持久的快乐和成功。积极心理学家认为,激发出人性中那些美好的东西,人就会快乐。积极心理学认为,学生的积极人格品质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主观幸福感。主观幸福感作为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是衡量学生内在精神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如何提高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使其形成正确的幸福观,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具有特殊意义。所以,班主任、任课老师要利用可以让学生产生幸福感的因素,如带领学生参观校史室让学生产生对学校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利用学校运动会培养学生的班集体的荣誉感和自豪感等,让学生喜欢现在的学习和生活,产生幸福感。
2.乐观。积极乐观的人格品质作为一种积极心理资本与学习绩效有着很强的正相关性,对学生身心发展都有积极影响。所以,班主任、任课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耐挫能力以及合理的情绪,碰到困难时,不要退缩,要相信“失败乃成功之母”。班主任可利用每周的主题班会讲解一些名人战胜挫折的事例,同时进行激励教育,这样学生就会在碰到困难时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问题、解决问题。
3.自我决定感。自我决定理论认为,当三种的心理需要:自主性、关系和能力得到满足时内在动机最有可能发生。班主任、任课老师要关注学生的自我决定感,以提升学生的满足感、满意感,最终实现有效教育。在教育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人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让学生在班级管理中体现自己的价值。这样不但减轻了班主任的工作,同时也能形成民主、和谐、积极向上的班集体,也使学生的自我决定感得到了满足。
三、营造积极的学习环境氛围,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的本质力量的表现,是人们工作、学习的内动力。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形成乐观向上的学习态度、和谐的人际关系、健康愉悦的情绪特征,以增强其心理自我调节能力和适应能力。
1.建立良好的校风、学风。校风具有一种潜移默化、渗透心灵的力量,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容易为学生所感知、接受和仿效,成为学生的行动方向。校风和学风具有暗示性和激励性,能使学生自觉地接受好的规范和品质。所以班主任要特别重视良好的班风、学风的养成,可以通过制定《班级公约》、《个人争创三好规划》等形式,形成积极向上的班风、学风。
2.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加强学生的人际交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热爱学生,师生平等相处,彼此尊重,体现人性化管理的理念,体现大家庭的温暖,满足学生归属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人际沟通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最有效的方式。有效的人际沟通是释放和缓解压力、增强自信心、营造良好人际关系、提高班级凝聚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这样的心理环境中,学生的心理、智力、能力都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
3.用教师积极的心理品质感染学生。教师的情绪、气质、意志、兴趣、爱好,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以及人际关系,对学生都有直接的影响,特别是教师的性格与情感对学生的影响尤深。教师性格活泼开朗、为人随和、爱护学生,往往受到学生的喜爱;教师处事公道、恩威并济、一丝不苟,会受到学生的爱戴。学生许多心理障碍会在教师感染下得到缓解。如果教师性格怪异,脾气暴躁,处事不公,就容易造成学生心理障碍。因此,教师应重视自身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以促进中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
总之,在学校教育过程中,要以人为本,实行人性化管理,要帮助学生优化心理素质,帮助学生营造健康快乐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最终实现学校和学生的健康、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任俊.积极心理学——心理学新进展丛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8.
[2]曹新美,刘翔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反思与积极心理学取向[J].教师教育研究,2006.
[3]王希永.实施积极心理教育的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6.4.
篇3
积极心理学是由20世纪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格蔓和劳拉最先提出来的,他们定义了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特点:是一种研究普通大众的外观活力和内心美德的一种科学。积极心理学倡导人类心理的积极取向,主要以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为主,重视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努力用开放的理念、新的姿态去亲身实践心理学。积极心理学建议用一种新的积极心态来解读周围许多人的心理现象,有助于激发人内心的优秀品质和拼搏向上的力量,在此基础上,运用此种积极力量和品质来帮助身边的人,还可以最大限度的挖掘自身的潜力,来获得良好的生活条件和品质。事实上,积极心理学是一种能够给人带来力量和幸福的神奇科学。
二、积极心理学的应用领域
(一)心理治疗
西方著名心理学家塞里格曼在《积极心理治疗手册》当中明确提到:“积极心理治疗”并不是指某一固定疗法,而是指它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是一种过去注重以问题为主的一种病态式的心理治疗,要求高度重视人的各种积极力量。积极心理治疗善于吸收和借鉴佛、道、禅等三家的进步思想,致力于解决人的烦恼、冲突、苦恼,引导他们积极向上的同时能让他们重新认识自己,接受自己、培养他们的自我信任感,然后走向美好的新生活。除了塞里蔓格之外,心理学家诺斯拉特也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他将心理治疗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与患者保持距离,暗暗观察患者的日常行为;第二阶段,根据观察结果然后再结合资料进行调查;第三阶段,运用心理学知识接近患者,鼓励其走出困境;第四阶段,制定合理目标,按部就班进行实践。他的见解给心理治疗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帮助作用。
(二)教育教学
积极教育是对传统教育进行反思之后而形成的一种教育理念,强调在教育过程中,并不是简单纠正学生所犯错误、帮他们解决问题、强调教育的重要性仅此而已,而是要尽教师最大努力去探索、发掘学生的外显积极性和潜在积极性,并且还要能够在具体实践中帮助学生发展这些积极品质和特征。积极教育提倡要创造一种良好的教学环境,使得学生能够主动的、积极的、热情的、勇敢的加入到学习课堂当中,并不是限制学生自由、让学生成为课堂中的被动者。此外,积极教育还有一个未达到的目标:就是尽最大努力,把所有人建设到他自身可能达到的一个新的高度,这个高度应按照每个人自身的具体情况来制定,不强求一致。但这个目标离成功还很遥远。
三、积极心理学存在的缺陷
积极心理学作为一门刚刚兴起的理念学科,尽管吸收和借鉴了人文主义和实证主义等一些理念,但还未充分与自身理念进行融合,至今为止,还没有一套比较完整、成熟的理念体系。积极心理学研究和应用的领域很广,但都只是一些浅显的研究理论,还需要更深层次的扩展和深化。比方说:在积极心理治疗这一方面暂时只有一些笼统的概念,还没有形成一套有效、可靠地操作模式。此外,积极心理学的发展还面临一个重大难题:由于存在的时间较短,许多学科的性质过于复杂以及人类的心理变化式多样,导致积极心理学还不会利用自身已有的研究成果,来发展理论实践。到目前为止,积极心理学所拥有的研究成果,都是在西方已有的心理知识背景下形成的。因此,要使积极心理学进行本土化,还需要研究者不断探索本国人类的心理,自发研究心理策略。相对于传统心理学来说,积极心理学所取得的进步是不可小觑的。近年来,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人产生了心理问题。很多人认为,积极心理学比传统心理学效果要好,因而大力提倡积极心理学,其实这样是不对的,因为不管是积极心理还是消极心理都会有两面性存在,应该全面看待问题。
四、积极心理学的超越
(一)在研究方法上对人本主义的超越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依据是存在主义哲学,它的方法理论基础是现象学,反对以客观主义方法研究表面上的东西。人本主义学家习惯于用意识经验现象反对实证主流心理学,但往往缺乏有力的材料支持主张,结果出现了自身所主张的科学心理学和辩护的理由之间产生了矛盾而无法解决的现象。而积极心理学是吸收前人所研究的心理学知识,在具体操作方法上,更全面、更完善,甚至超越了人本主义心理学。这一点可以从积极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当中,比如说“主观幸福感”这一知识点就可以看出来。积极心理学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只靠简单的实验、实证方法,而是在这些的基础上采用多元化的解决方案。
(二)在心理治疗方法上对人本主义的超越
积极心理治疗是人本主义治疗基础上的扩展与提升。积极心理学采取以现实存在为依托,以解决冲突为目标点等方法将自己的治疗阶段分为观察保持、语言表达、调察分析、鼓励、扩大目标等五个阶段。曾有学者赞同人本主义的治疗方式,认为人本主义心理治疗注重患者自身作用,是一种非指导性治疗方式。但他忽视了积极心理学治疗的存在,积极心理学治疗注重自重、教育、心理治疗三位结合一体的治疗方式,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自助基础上的指导治疗,不仅重视患者自身的的作用,也注重心理学家作用的发挥,使二者能够进行有效互动,有助于患者今早康复。以上,充分可以看出在心理治疗上,积极心理治疗对人本主义心理治疗的超越。
五、结束语
篇4
关键词:跨文化适应;文化互动胜任力;文化互动;积极体验
心理学从正式成为一门科学起就担负着治疗心理疾病的重要使命,在“疾病模型”驱使下,心理学的研究一直偏向于心理疾病的评估和矫治。20世纪末,心理学家发现积极的人类品质有助于改善人们的生活,以赛利格曼为首的心理学家开始对人类积极品质进行科学研究,积极心理学得以兴起和发展,重新唤起了心理学对人类幸福生活与积极品质的关注。不谋而合的是,同一时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治理文化多样性的基本理念,逐渐从较为重视“差异”的多元文化教育(multiculturaleducation),转向更为强调基于尊重差异的“一体”的文化互动教育(interculturaleducation)。从“多元文化教育”到“文化互动教育”的转变,正是对时代全球化时代文化多样性诸多挑战的积极回应。2013年,UNESCO又资助研究出版了《文化互动胜任力:概念与操作框架》,将培养文化互动胜任力纳入全球教育发展事业之中,进一步推动了教育界对文化互动胜任力素养的研究。
一、文化互动胜任力概述
文化互动胜任力是一种超越语言的能力,在个体层面强调在交流的过程中能够理解互动是如何发生,并能够认知隐性的文化互动,具有自我意识和自我文化意识;在群体层面强调能够根据不同的社会身份参与互动,并能够意识到其他人及其认知如何影响互动的成功,并能够相互尊重,相互宽容。积极心理学从人们主观体验出发,将人类特有的诸如幸福感、乐观、快乐等积极的品性融入社会生活中,在个体水平上强调个人要有积极的人格品质,如勇气、创造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在群体水平上,展现了人类社会的公共品质和文明特性,例如责任、利他、关爱、文明、现代性、容忍力及职业道德。[1]积极的人格品质能够形成积极的人际关系,在群体的互动过程中相互包容与尊重,是积极的公众品质的表现,也是文化互动胜任力要求。理解和尊重他者文化是文化互动的基础,而发掘他人的优秀品质和潜力,则需要在文化互动中完成。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指出,理解并帮助人们获得幸福和主观幸福感是积极心理学的核心目标。积极心理学主张从积极的方面去看待人在生活中发生的心理现象,对待心理问题,要怀着积极的心态去解读,而不是将心理问题视为一种疾病。从这个角度说,积极心理学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去激发人们的潜力,以谋求生活的幸福感。[2]故此,积极心理学能够促进文化互动胜任力的培养,而具备良好的文化互动胜任力有能够理解并帮助人们获得幸福和主观幸福感。
二、文化互动胜任力理念的革新
文化互动胜任力同跨文化能力两者的英文单词相同,但词义有些许差别。前者在概念上源于语言学,但已超越语言学的范畴,强调不同文化间的互动关系,与文化互动教育观相对应;而后者虽然也多是在语言学中运用,但主要强调在不同文化交流中去学习和适应的能力,含有被动和消极的成分,与以往的多元文化教育观相对应。UNESCO文化互动教育理念之新,是相对过去的多元文化教育政策而言。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强调要尊重文化的差异性和特殊性,要充分认识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在文化互动的过程中,既要有自身的文化自信,也要以积极的心态和眼光去认识其他文化。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出现矛盾和冲突,往往在于对彼此文化的不理解,换句话说是以“要么你们……要么我们……”的对立态度去解决冲突,这种心态会造成互动过程中的共情障碍。因此,在培养学生文化互动胜任力时,积极心理学理论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工具,将文化互动教育放置到一个积极的、包容的、相互尊重与理解的范围之内,从而构建起文化互动教育动力性概念,因为“它聚焦于不同文化群体间发展出种种关联,以能够通过相互尊重和对话建构出共享的文化表述”。在此,文化互动教育就是要在培养学生跨文化能力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去看待、接触和理解不同的文化差异,从而使得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能够形成彼此发展且可持续的生活共同体。而这种对应不同文化间互动关系的能力就是文化互动胜任力,包含了在文化互动中积极的人格特质、明确的自我概念、积极的人际关系和价值观念等。从多元文化教育到文化互动教育的转变,从跨文化能力到文化互动能力的发展,我们或多或少地看到积极心理学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可以看作积极心理学对文化的回应。厘清文化互动胜任力与积极心理学的关系并非易事,却能够从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取向来看待文化互动胜任力的培养,寻找两者的共生关系。正如具备积极心理特质的人能够获得较好的人际关系一样,文化互动胜任力的培养需要以积极心理学为基础。从心理学的层面来看,文化互动胜任力和跨文化能力还没有严格的界限,两者的英文表述为“interculturalcompetence”,或是“Cross-culturalcompetence”[3];从词源上看,跨文化能力的定义是从文化角度关注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学习能力,以及在不同文化中恰当的行为能力。[4]总的来说,跨文化能力或是文化互动胜任力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包括认知技巧、情感品质和行为能力。认知技巧是学生对不同文化知识的认识,尤其是相互交往主体的文化背景认识;情感品质是学生在相处的过程中的宽容、共情、换位思考等能力;行为能力指在跨文化环境中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能力。[5]
三、积极心理学研究取向与文化互动胜任力的共生关系
随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逐渐巩固,教育全球化已经成为国内外学术研究者的共识,学生的跨文化教育尤其是跨文化能力的培养愈发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6]6从上述对跨文化能力的研究中可以看出,文化互动是具有语境性的,文化背景影响文化互动的过程。互动就是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相互接触、理解、尊重、共同发展的过程,而文化互动胜任力就是能够有效掌控这一互动关系的一组能力。具体包括:感知文化互动如何发生,并能意识到隐性的文化互动的能力;管理复杂和多重身份,以避免信息刻板的能力;能够根据不同的社会身份参与文化互动的能力;能够找出更多可以交流的人、并知道他们及其认知如何影响交流成功的能力;具有自我意识和自我文化意识,能够宽容和理解不同文化的能力。而文化互动胜任力所要求的这组能力与积极心理学取向又有密切的联系。1.积极心理学关注积极的情绪和体验弗雷德里克(B.L.Fredrick,1998)在拓延—构建(broaden-and-build)理论中指出,高兴、兴趣、自豪感等积极的情绪能够强化学生外在的行为能力,拓展和增强个人的人际资源,从而促进个体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如提高人的智力、自信心、社会交际能力等。[6]9积极的情绪会影响个体的交际能力,在文化互动中,人们总是倾向于同积极乐观的人交朋友。例如,培养中学生的“乐观”和“宽容”素养,就能促进中学生人际交往。不同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性格和不同的文化背景,“宽容”在人与人的相处过程中越发重要,也成为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重要准则。[6]112.积极心理学关注积极的人格特征积极的人格特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正向的利己特征,这与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自私”形成了相对关系。正向的利己是指个体能够感受到生活的价值和意义,能够理性接纳自身存在的不足,并且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心应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二是人际交往中的积极关系,在别人需要帮助之时能够主动且不求回报地提供帮助,在自己需要帮助时能够得到交往主体的情感支持。总体上积极的人际关系意味着学生在交往过程中对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感到满意。文化互动胜任力中强调自我概念和社会身份的参与:一方面是对自我利己特征的认识,在互动的过程能够达到自我实现;另一方面是积极人际关系的构建,文化互动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各种关系的互动过程,这一关系能否维持和继续下去,就看参与者能否在这个过程中有积极的表现。3.积极情绪与健康的关系一些研究表明,积极的情绪有助于身体健康,乐观的人总能捕捉到生活中的快乐,从而能够获得更多的心理资源。自信的人则容易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获得成功,并能够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期待。因此,拥有积极的情绪和心态,能够应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从而能够增强个体的积极特征。文化互动中能够积极应对、避免消极、自信、乐观大方等都有助于获得成功,积极的行为能够促进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又能够增加积极的文化互动行为。
篇5
【摘 要】本文以积极心理学为视野,以警察这一特殊职业群体为研究对象,分析传统的消极心理学在警察的心理健康调适方面面临的尴尬,提出了构建积极心理学的调适机制。
【关键词】心理学;警察;心理调适机制
积极心理学是近年来在殴美等发达国家比较流行的一支心理学流派,据《中国青年报》2007年9月12日的报道:在世界著名的美国哈佛大学,积极心理学已经成为最受欢迎的课程,选择它的学生已经超过了曾经最为热门的“经济学导论”,排到了第一位。在国内积极心理学所倡导的积极、成功、幸福等理念也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和心理工作者的关注。一直以来,传统的消极心理学占据了心理学的整个领域,它以关注人类消极、负面的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强迫、人格障碍等等为主,为此,心理咨询服务也广泛受到人们的关注。这恐怕也是时下心理咨询师培训行业火爆的一个重要原因。相对而言,积极心理学关注的是人类的积极方面,关注普通大众的心理健康,并帮助人们开发自身的潜能,让普通人生活得更有尊严、有价值感,更有幸福感。
这个普通人当然也包括警察。勿庸置疑,在社会发展和变革的过程中,由于贫富差距、利益纷争、多种诉求以及人际竞争等各种矛盾层出不穷,纷繁复杂,作为社会政治稳定和治安安定的执行者和维护者,警察在和平的年代面临着更大的应急和风险。笔者曾深入基层一线,随警作战,真切地听到发自他们内心的声音:太累、压力太大,精神高度警觉和紧张。不仅是工作,家庭、生活、经济、子女的教育以及来自组织的压力以排山倒海之势向警察侵袭,让有些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弱的警察罹患了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有些因此失去了年轻的生命。
然而,由于警察群体的职业特点,维护公众形象的需求,以及较高的社会期望,再加上警察个体的一些因素,使警察不愿承认自己的的心理问题,也不愿轻易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除非心理问题已经严重到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时,才谋求诊治。这使得在传统消极心理学下生发出来的个体心理咨询、警察心理热线等心理调适机制对警察这个群体起不到很大的作用。2000年以来,公安部在全警系统分批次组织一些警察参加国级三级心理咨询师培训班,以此谋求警察心理的疏导途径。但纵观十多年来的变化,效果甚微,很多警察心理咨询部门形同摆设。一方面,心理咨询师培训班应试式的短期培训无法传授很多的理论和技能,如果参训人员不认真学习的话,很难以深厚的理论功底和精湛的实际技能信服于人;另一方面,因为缺少安全感和信任感,有效的心理咨询本来就避免在熟人或者同事之间进行;再者,由于警察在工作中经常从事类似调查笔录、询问讯问等工作,不太能接受一对一的心理辅导形式。所以,尽管笔者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心理学硕士,也是身为警察,但是,实际工作中,很少有同事向我作过咨询,即使他们有什么问题,也只会以拉家常或者其他无伤大雅的方式跟我沟通。而事实是,就我所知道的,最近三年来,我所在的单位已经有三名警察因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而去大医院求治。
传统消极心理学在警察的心理健康调适方面处境尴尬不言而喻。而警察的心理健康状况确实不容乐观。为此,我们应当谋求在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警察心理健康调适机制。笔者基于实践出发,介绍三种有效的积极心理学的方法以供探讨。
一、乐观的ABC解释风格。积极心理学之父,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曾以最高票当选美国心理协会主席的马丁·塞利格曼教授认为,悲观的解释风格是罹患抑郁症的核心因素,而乐观的解释风格是可以习得的,就像为你的心理健康打了一支免疫针。A(Adversity)代表不好的事,是在你生活中碰到的任何负面的事件。B(Beliefs)代表对不幸事件的看法和解释。C(Consequences)代表后果,不愉快事件之后的感觉与行为。著名心理学家艾伯特·埃利斯和阿伦·贝克认为:事实上,不是事件(A)本身而是我们对于这件事情的看法和解释(B)引起了我们的感觉和行为(C)。塞利格曼教授把它应用到乐观的ABC理论中。举个例子,今天,你在路上执勤时查处了一个违章,当事人心怀不满,对你破口大骂,当众羞辱了你,这是一个不好的事件(A),如果你想(B):我真是太倒霉了,总是碰到这样的事,在哪儿都受气。这种想法就是悲观性的,它具有个性的(我太倒霉了),普遍性的(在哪儿都受气),永久性的(总是碰到)的特点,这样,你心情很沮丧,不想上班,甚至回避正常的执法情境。那么在不断的负性事件的攻击下,你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和障碍。但是,如果你转换一种想法:这次执勤出了点小意外(暂时性),碰到了一个不讲理的人(外归因),在其他地方我还是很顺利的(特异性),你就是一个乐观的人,负性事件发生以后,你可以允许负性情绪跟你呆一会儿,然后客客气气地把它送走,不久,你就会恢复到良好的状态,很少受到负性事件的影响。显然,不同的解释同格会让你产生不同的情绪和行为。所以,学会乐观的ABC解释风格,不仅是习得一门技术,更是掌握一种生活的艺术。
篇6
一、营造和谐氛围,让学生感受幸福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的经验可以在环境中体现出来,同时环境又对人有影响作用。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激发他们参与学习的热情。中职学生最重感情,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重“情”的交流,在课内外多与学生主动接触和交流,可以在生活上关心他们,在学习上帮助他们,在课堂上鼓励他们,在困难时关爱他们,这样教师就会水到渠成地与学生建立起平等、友好、融洽的和谐师生关系。这样学生才会逐渐加深对教师的亲近感、信任感,消除基础差带来的学习上的畏难情绪,逐步树立自信心,增强学习动机,唤起他们的学习热情,激起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愿望。只有建立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自然也会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感受到在课堂上学习的幸福。营造和谐课堂环境,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更需要教师运用积极心理学方法积极引导。教师的期待的目光,一句恰当的提示,都会使课堂变得和谐且温馨,学生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也就自然能感受到幸福。
二、赏识教育,让学生体验幸福
赏识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是影响学生个体行为发生积极变化的重要力量。所以,要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幸福体验,就要赏识学生。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及时、敏锐地捕捉到学生的优点,及时、明确地表达对学生的欣赏和肯定,利用积极的情感因素,在“润物无声”中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产生成就感,从而体验到参与课堂学习的幸福。很多学生进入高中,尤其是职高后,很少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见解,即使教师提问时点名叫到,他们也要么不吭声要么声音小。面对这种局面,课堂教学中,笔者经常利用积极的情感因素,在教学中引入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1名小组长,不论是上课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还是主动给大家分享自己见解的学生,只要积极展示自我,哪怕是说错了,也都通过加分给予鼓励。通过发现、创造机会,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展示,不知不觉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也会不断提升,体验出在课堂上展示自我的幸福感觉。
三、艺术管理,让学生享受幸福
篇7
〔论文关键词〕谦虚;谦虚行为;说谎观念;亲社会行为
积极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新的领域,它的研究目的在于使积极成为重点并不断扩展——积极的情感、积极的行为、积极的人格力量和积极的制度。积极心理学家更致力于研究“积极”性格品质,包括一系列被称为人类性格的方向的心理强度——创造力,谦卑和谦逊以及好奇心,开放的心态,热爱学习,深刻,勇敢,坚持,正直,审慎,自我约束,喜欢美丽和优秀,感恩,希望,幽默和高尚等。谦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源远流长的中国文明的重要道德素养。几千年来,谦虚在推动中华民族迈向文明,走向进步,成为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的历史进程中起着无可取代的作用,在当今建立健康祥和的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历程中也将发挥其独特的作用。把握和认识“谦虚”的含义,了解谦虚行为的产生,关注谦虚的进一步发展,对人们继承与发扬谦虚的美德具有重要意义。
一、 谦虚的概念
1.谦虚内涵之古今对照
谦虚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中国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人的典型人格特征之一。“所谓谦虚,便是较低看待自己,而较高看待他人的心理和行为,是低己高人,以人为师的心理和行为,是卑己尊人,以人为师的心理和行为”。朱熹说:“谦则抑己之高而卑以下人,便是平也。”以卑释谦。可以说无论是现在,还是在远古,对谦虚的认识与理解大抵相同。即谦虚有两部分内容——对待自己和对待他人的态度。简言之,一是卑己;一是尊人。“卑己”就是谦虚中较低地看待自己,是低己的部分;“尊人”是较高看待别人,以人为师的部分。谦虚这一传统概念在当代社会中固然存在其进步意义,然而我们更应该认识符合现代社会的谦虚的新的含义。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竞争观念的不断加深,人们崇尚在竞争中个性的张扬,推崇自我推销展示的方式。然而在“自荐”过程中刻意融入行为主体的主观思想,夸大事实,便导致浮夸、虚假现象层出不穷,形成一种风气。这使得人们丧失了对自己和他人行为最基本的判断能力,被一种歪曲的价值取向所左右。不切实际的“夸己”行为,必将导致“卑己”的另一个极端,即妄自尊大的“傲己”现象的出现。
“卑己”与“傲己”正是两个极端,都不是正确、客观认识自己及对待他人的正确方式。谦虚要求道德主体能够正确地评价自己,客观地对待他人。
谦虚并非需要“埋没”自己。孔子说:“求为可知也。”(《论语·里仁》)就是说应该主动使自己的才能为别人所了解。取“卑己”而代之的肯定不是“傲己”。客观、真实地评价自己的才干与行为,前提应该是建立在自爱基础上的对自己的尊重。只有尊重自己,才能正确认识自己。同样,只有尊重他人,才能正确评价他人。“尊己尊人”才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人应该具有的“谦虚”美德的准确内涵。而有人认为,“尊己”就是骄傲。事实并非如此。此“尊己”之“尊”实为“敬”,是指行为主体的内在志趣,而非对待他人的外在关系;是正确看待自己的行为、价值的心理和行为。强调对自身内心潜在的修养,并把这种修养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从而实现尊人。“尊人”则是这种内在修养的外在行为表现。
2.谦虚观念之中西比较
《易经》中说:“谦谦君子,卑以自牧。”这句话的意思是,谦虚有道德的人,总是以谦逊的态度,自守其德,修养其身。儒家思想也告诫我们“三人行必有我师”。自古以来,在中国社会的人际交往中,人们极为重视“谦虚”,可以说“谦虚”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谦虚也是做人的一条基本要求,一个人如果没有内在的谦虚品质,就无法具有外在的真诚恭谨的表现。所谓“谦虚”就是较低看待自己,而较高看待他人的心理和行为,是低己高人、以人为师的心理和行为。
而谦逊的含义在英文化中就是“减少对自己的表扬,而不是根本不要自我表扬”,因为西方式的谦虚是把自己放在平等的位置上的。由此可以看出,中国人的“谦虚”与雷切(leech)提出的“谦虚准则”有所不同,中国人之“谦虚”主要体现在“贬己尊人”。“贬己尊人”是中国特定环境下“礼”在交际中的具体体现,意味着贬低自己,抬高别人。西方社会人们惯常遵循的“尽量贬低自己,尽量缩小对自己的表扬”的“谦虚准则”在中国社会不仅不适合,反而常常构成对中国人面子的威胁。
二、谦虚的研究
1.谦虚观念的相关研究
所谓谦虚,指的是虚心,不自满(《辞海》,1979)。谦虚行为是亲社会行为中的一种。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主要包括合作、分享、助人、捐献、谦虚、安慰、同情等(《心理学大词典》,1989)。它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对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积极作用。
儿童对谦虚行为的定义与评价是儿童道德判断与推理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谦虚行为的研究日益受到了心理学家的重视。国内外都有学者对谦虚观念及谦虚行为进行了研究。
从本质上讲,谦虚行为是一种说谎行为。谦虚行为的研究源于对说谎的理论研究。说谎(1ying)或言语性欺骗(verbal deception)是发展心理学的早期研究课题。其经验性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hartshorne &may,1928;piaget,1932)。作为儿童道德发展研究的先驱者,皮亚杰(piaget,1932,1977)对儿童的说谎概念发展及其道德判断进行了研究。他在有关儿童“说谎”概念的研究中,直接问儿童什么样的表现可理解为说谎。儿童的反应表现出一种系统的发展趋势:年幼儿童把“说谎”和其他言语行为(如骂人)相混淆;6岁左右的儿童把不好的(坏的)言语说成是说谎。而有意性对这些儿童来说并不是说谎概念中的一部分。后来,儿童在定义说谎的概念时将坏言语排除,但仍然发现儿童不能考虑到意图因素。皮亚杰在研究中发现,年幼儿童的有关说谎与说真话的道德判断主要依赖于言语违背事实的程度以及说谎是否受到惩罚。如果言语与现实相违背的程度大,或者受到了惩罚,儿童往往把其判断为说谎。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儿童晚期。皮亚杰发现,只有到10~11岁的儿童才开始把说话者的有意性作为道德判断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认为有意欺骗的行为更坏。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对说谎的定义开始接近许多成人的定义。
自皮亚杰研究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说谎的研究没有成为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焦点。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于研究者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兴趣,有关说谎的研究又重新掀起了热潮,人们对有关说谎的发展才进行了严格的研究。布西(bussey,1992)的研究发现,学前儿童能正确判断在各种情况下是否说谎和说真话,并对说谎给出更消极的评价。布西(1999)进一步发现学前儿童对亲社会和反社会的说谎作出不同的评价。彼得森(peterson,1995)、西格尔(siegal)及彼得森(1996,1998)的有关年幼儿童如何理解谎言和失误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熟悉的情境中,4岁和5岁儿童及一部分3岁儿童能够理解谎言和失误之间的区别。
国内也有学者作了与之相关的研究。傅根跃、陈伟伟(2000)对7~11岁儿童进行谦虚道德评价的研究,发现随年龄增长,没有谦虚观念的儿童人数比例显著减少,9岁和11岁有谦虚观念的儿童比例显著高于7岁儿童,且11岁儿童出现了一种后谦虚观念——认为人做了好事就应该承认,没有必要谦虚。傅根跃、陈伟伟(2001)对小学儿童进行了谦虚行为的发展研究,结果发现,儿童的谦虚行为不仅与年龄因素有关,而且还会受到社会情境因素的影响。傅根跃、王玲凤(2005)对小学儿童在集体或个人情境下对说谎或说真话的理解和道德评价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集体观念对11岁儿童在说谎概念的理解上产生显著影响,他们在集体情境下更少将主人公的话判断为说谎;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儿童对个人真话的评价越来越消极,对集体谎的评价越来越积极,他们更多地从诚实和为集体两个方面陈述评价的理由。
2.谦虚的跨文化研究
近年来,研究者们开始关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体对谦虚观念的建构。为检验东西方对于谦虚概念的差异性,萨拉·考克福斯凯(sarah kulkofsky,2006)等以大学本科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一个实验室研究,以测量欧裔美国学生与亚洲学生在被公认的谦虚信念与自我关系上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谦虚的概念对在西方和东亚文化背景下的个体的自我有着不同的影响。这种影响甚至会在美国长大但有着不同家庭文化背景的人们身上得以体现。显然,在东亚文化背景下,谦虚自我与相互依赖、自我批评及自我改善的动机有着密切的联系;而西方文化中的谦虚自我似乎与其独立和自我增强的文化规范不一致。
莱科(k. lee,1997)等进行了有关加拿大与中国儿童说谎观念的研究。结果发现,中国儿童在亲社会行为情景下对说真话的积极评价低于加拿大的儿童,而对说假话的消极评价则高于加拿大儿童。而在反社会行为情景下,两国儿童对说真话与说假话的评价没有显著差异。莱科等(2001)对中国大陆、台湾、加拿大儿童进行了谦虚观念的研究,发现中国大陆、台湾的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在亲社会行为情景下说谎的评价逐渐提高,而对亲社会行为情景下说真话的评价反而降低。加拿大各个年龄的儿童,对亲社会行为情景下说假话都给以消极评价,对亲社会行为情景下说真话则给以积极评价。傅根跃、莱科等对加拿大与中国的成人也进行了有关说谎观念的研究,结果表明加拿大成人把亲社会行为情景下说假话界定为说谎;中国成人对亲社会行为情景下说假话给予积极的评价,而对同样情景下的真话给予消极的评价。这些研究结果显示了两个国家之间存在着对说谎观念理解的文化差异,即中国的文化环境更为提倡“谦虚”或“做好事不留名”的精神。
三、存在问题与研究展望
国内外学者对谦虚的概念有着不同的理解。我国学者比较一致地赞同源自《辞海》的解释,谦虚即虚心,不自满。但国外学者在谦虚概念的界定上却存在着多种意见分歧。如茱莉娅·德里弗(julia driver)认为,“谦虚就是低估自我价值”。欧文·弗拉纳根(owen flanagan)说,“谦虚的人能精确地感知自身的成就及价值,但却不高估它们”。而有学者指出,“谦虚就是要充分尊重自己所取得的成就”。他们对何为谦虚持有不同的看法。概念的界定是相关研究得以进行的基础,因此明确及整合谦虚概念将有利于后续研究的进行,这也成为谦虚研究的首要任务。
迄今为止,国外学者对谦虚作了大量的研究,也开发出了一些测量谦虚的工具,包括自陈式问卷及开放式测量等,其中运用得比较广泛的是惠茨通(whetstone,1992)等的谦虚反应量表(mrs)。多数开放式测量是根据谦虚行为的出现及道德判断来衡量谦虚水平的。谦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来受到人们的推崇。然而我国学者对谦虚的研究更多地在于探索古籍及文化中所存在的谦虚现象,强调谦虚的价值及意义,而对谦虚测量工具的开发关注更少。借鉴国外已有的研究成果能促使我们更快更好地完成研究任务,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产物会偏向于与该文化背景相适应的特性,这于学术研究的测量工具亦相同。基于此,谦虚量表的本土化,或开发出独具中国特色的谦虚量表,将是今后这一领域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
篇8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老年人;心理养生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社会也逐渐进入老龄化。面对全球日益严峻的老龄化问题,积极老龄化已经成为国内外老龄政策的发展核心,并受政治议程与老龄研究的影响[1]。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迅速,老年人在社会上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成为不可忽视的群体;同时随着我国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群的平均寿命也在延长,使其对健康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2]。
1积极老龄化的概念
1.1积极老龄化概念的提出
随着日益严重的全球人口老龄化问题,国际社会舆论依次提出了成功老龄化、健康老龄化、生产性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等概念。20世纪60年代有学者提出了“成功老龄化”的概念,认为外在因素只起中性作用甚至于抵消内在老龄化进程的作用,使老年人的各方面功能没有下降或只有很少下降,从而使老年人继续保持中年人的活动和价值观[3]。美国学者罗伯特(Robert)于1983年首次提出了“生产性老龄化”的概念,认为老年人仍然能够从事一些适应性活动,其人力资本的生产性参与十分必要[4]。世界卫生组织在1990年的哥本哈根会议上提出了“健康老龄化”的概念,这一概念不仅强调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更强调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5]。“积极老龄化”的概念是世界卫生组织于1996年提出的它是“成功老龄化”、“生产性老龄化”和“健康老龄化”等概念的综合版和升级版。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首先提出“积极老龄化”,其观点基于对老年人权利的承认,以及《联合国老年人原则》―独立、参与、尊严、照料和自我实现,从“需求”转为“权利”,老年人不再是社会负担。
1.2积极老龄化的内涵
2000年4月在第二届老龄会上正式提出“积极老龄化”,作为政策框架,以《联合国老年人原则》为指导。其内涵纳入大会“政治宣言”,这是为了应对全球人口老龄化。其内涵是:在健康老龄化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延伸,其含义更广泛、全面,要认识到健康、照料之外的各种因素如何影响老年个体和群体,帮助老年人保持独立和积极性,促进健康,即健康+活力。“积极”是指不断参与社会、经济、文化、精神和公民事务,而不仅指身体和活动能力或参加体力劳动的能力。退休老年人、甚至患病或残疾老人仍能为其家庭、社区、国家做积极贡献。积极老龄化的目的在于使所有老年人延长健康预期寿命、提高生活质量。
2002年举办的联合国第二届世界老龄大会将其写进了《政治宣言》[6]。“健康”、“参与”、“保障”是积极老龄化的三大支柱。“健康”是指人在进入老年期之后,可以保持身体和心理的健康,以及可以很好地适应社会[7]。“参与”是指老年人要积极地面对老年生活,主动融入社会,积极参与社会发展,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用[7、8]。“保障”是指从社会公正的角度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政策保障、资金保障、监管评估保障等,以满足老年人的健康需要、经济保障需要、精神文化需要、生活照料需要等[9、10]。
“积极老龄化”概念的提出改变了人类传统的老龄观,把战略规划重点从“以需求为基础”(倾向于假定老年人是被动目标)转变为“以权利为基础”(承认人们在变老时,他们在生活的各方面都享有机会、待遇平等的权利,以及他们的责任)[11]。
2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及作用
2.1积极心理学概念及意义
2.1.1积极心理学概念
20世纪末,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树立起了积极心理学的大旗,扭转了之前心理学过分关注人性消极面的研究取向,将心理学引向探索和促进人类实现自我、生活幸福、性格完善、和谐发展的道路,使心理学致力于研究如何让普通人生活得更幸福、更充实、更有意义和更有价值[12,13]。积极心理学认为,创造积极的精神,提供积极的机会,肯定积极的价值,才能使它的服务对象在感受积极的过程中,学会发现、创造和积极给予,从而获得一种实实在在的积极力量,最终帮助人们预防和治愈心理疾病,过上更快乐、更健康、更积极、更有价值的生活。积极心理学的这种积极转向意味着心理学开始重建人类的新人文精神,体现了心理学的人文关怀[14]。
Kennon M. Sheldon和Laura King的定义道出了积极心理学的本质特点,“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的科学。”积极心理学把自己的研究重点放在人自身的积极因素方面,主张心理学要以人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提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做出新的解读,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良好的生活。
2.1.2积极心理学的意义
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思想在于强调人本身所固有的积极因素,强调人的价值与人文关怀,主张心理学的研究要以人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用积极的心态对人的心理现象作出新的解读,寻找其规律,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的潜力并获得幸福的生活。
3积极心理学在积极老龄化中的作用
面对全球老龄化不断加快的趋势,联合国第二届世界老龄大会《政治宣言》指出的“积极老龄化”已成为老龄观的一个革命性变革,而积极老龄化的核心和精髓[15]。“积极老龄化”认可老年人有机会均等参与和处理生活各方面的权利,鼓励和提倡老年人根据自身的条件和需要参与社会发展,从而体现老人的自我价值。
3.1积极心理学与老年人身体健康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到中年以后机体开始衰老,机体的各器官的功能开始逐渐退化,不可避免的出现生理机能的老化,但如果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良好,能与外部环境协调、适应,人际关系和谐,善于调适自己的负面情绪,则老化现象会大大降低,并表现出老当益壮、老有所为的积极精神面貌。只有身心健康而长寿的老年人,才能在人生旅途最后阶段――晚年生活中活得开心、给自己生活带来乐趣,真正做到欢度幸福的晚年。
3.2积极心理学可以促进老年人心理健康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包括心理活动正常范围和标准,以及如何调节心理活动,使老年人身心愉快、健康长寿等内容。21世纪养生保健的主旋律是心理养生,老年人要想健康长寿,就应明确养生必须先养心,要注重心理养生,保持心理健康[16]。
积极心理学对于老年人心理养生至关重要,关系到老人的心理健康。老年人心理养生是一个多维度的结构模型,由积极认知、积极行为、积极情绪三个维度所构成[17]。广泛的普及积极心理学对老年人心理养生有着重要的作用,为积极老龄化的推广普及提供保障。
3.2.1积极心理学可以增进老人心理养生的积极认知意识
篇9
关键词:精神分析;积极心理学;比较分析
中图分类号:B84-0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2)07-0027-01
在20世纪末,塞里格曼在指出了心理学发展的不足之处的同时,首次提出了“积极心理学”的概念。同时,蒂纳等人共同提出了有关积极心理学的三大主要研究内容:积极情感体验、积极个人品质、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从此,积极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的积极品质的一门学科以其强劲的发展趋势对社会上的各个学科产生影响,并且受到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的关注。
在积极心理学产生之前,在社会上影响最大的心理学理论是精神分析理论,它作为当时心理学理论中占有非常重要地位的流派,对当时乃至现在的心理学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其不光对20世纪的心理学,甚至对整个社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精神分析对其主要的研究方向和方法,不同的精神分析学者有不同的观点,但是对通过挖掘人的潜意识来研究并治疗心理病态的观点却普遍保持一致。因为精神分析的研究对象大部分是精神类疾病或者神经症的患者,故而曾有人戏称精神分析是“研究病态的心理学理论”。表面上看,似乎精神分析的观点与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没有交接之处,但是通过梳理两种理论的内涵,发现二者之间的相同之处。
一、阿德勒理论中的积极思想
积极情绪是一种具有正向价值的情绪,它能激发人们产生接近或者接近倾向的行为的情绪。如人在高兴的时候,是很愿意多做事情或者帮助别人做一些事情的,反之,如果人在悲伤或者气愤的时候,可能不愿意做事情和不愿意帮助他人。由此可见,高兴是一种积极的情绪,而悲伤或者气氛则是一种消极情绪。积极心理学的观点认为,积极情绪具有缓解心理紧张状态的效果,积极的情绪体验可以控制生理状态的平衡。
精神分析学家阿德勒最广为人知的作品就是著名的《自卑与超越》,在书中他阐述了自卑是人生之具有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这种自卑感来自于儿童与成年人对别之后产生的无助感,个体为了摆脱这种状况,便会想尽办法去追求补偿,按照自己能接受的方式来实现人生的价值。如果个体可以一直持续状态,便会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合理的办法来摆脱这种感觉。无论谁都不会长时间地遭受自卑的“光顾”,同样,自卑也一定会使个体采取某种行动,来缓解个体的紧张状态。由此可见,阿德勒的思想关于自卑的论述和积极情绪中的功能是很相识的,根本都是消除人的紧张状态。作为内驱动力的自卑情结,能激励人积极的克服前进中的障碍,不断超越,赢得自信。所以可见自卑在这里也可看做是一种积极的情绪,是在精神分析中具有消除紧张状态的积极思想。
二、埃里克森理论中的积极思想
积极人格是积极心理学的另一个研究对象。积极心理学理论中强调研究积极人格特质和在其形成过程中各种因素的交互中用产生的影响。积极心理学的观点认为,对于人格的研究既要消除人格问题,同时也要能促进良好人格的发展。积极心理学认为是在人的生理机制、外部行为和社会文化因素三者共同的作用下而形成的积极人格品质,但是更加的强调社会因素对人的影响。积极心理学强调人格是外在活动的结果,在一定的生理机制作用下内化成为个体稳定的心理特质。埃里克森给人格定义了许多积极方面的特性,如希望、爱、诚信等,艾瑞克森认为凡是人格特质中具有这些特征的都是健康的人格,健康的人格会对人生发展中产生的问题以建设性的方式加以解决。艾瑞克森认为,积极人格品质的形成是在遗传和社会因素双重作用下形成的。他在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理论中,提出在人生不同的发展阶段因为受到遗传和外部环境的影响,会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冲突,而这些不同阶段的冲突逐渐形成了人在不同人生阶段的人格品质的任务,而人格积极品质的形成就是冲突积极解决的结果,反之就会形成消极的人格品质。如,人格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即0-1岁的时期,在这个阶段儿童对父母的依赖性很大,如果父母可以满足婴儿的基本需要,便可以使婴儿产生基本的信任感,这种信任感有利于婴儿形成希望这一积极的人格品质;反之,如果婴儿在此阶段没有得到应有的信任感,婴儿就有可能形成多疑这一消极的人格品质。而积极心理学理论中,关于积极人格的特征和人格形成同艾瑞克森有很大的一致性,可见在艾瑞克森的理论中是蕴含着积极心理学思想的。
三、霍尼理论中的积极思想
篇10
一、挖掘员工自身的积极心理品质
人的心理状态会受到社会环境或自身因素的影响,管理者要调动员工热情和积极性就需要发掘员工内心的乐观、勇于挑战等积极心理因素,规避消极怠工等消极的影响因素。管理者只有真正做到尊重、体谅员工,了解员工真正需求,才能充分使员工的需求得到满足,认识到自身价值从而积极主动进行工作。例如IBM公司有一个非常激励人心的惯例,即为销售业绩优秀的员工在十分考究的场所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公司高层出席并且从始至终参与到此项活动中。这样的活动会让员工从内心感觉到自己是团队的中坚力量,自尊需求和社会需求得到高度满足。良好的沟通和真诚的赞美在工作中不可或缺,管理者要让员工真正感到被尊重被信任,才能充分调动其主动性。这需要管理者充分使用正面的信息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让员工感受到良好的公司氛围,形成积极的心理倾向,产生积极的工作状态和行为。同时还要注意肢体语言的应用,例如在沟通中,注意自己的坐姿,保持微笑,让对方感到被重视,并且放下负担。这些细节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员工的心态,让员工感受到人性化的关怀,提升沟通的效率和效果。沟通中要注意双方地位的平等,真诚友好,保证沟通顺利进行。企业应把员工的心理资本即个人的心理潜能和积极性与他们的智力资本相结合,更好地配置资源,发挥人才的最大效用,并且产生生气勃勃而又具有竞争优势的个体与组织。
二、引导员工对企业目标的正确认知
首先,管理者在设定组织目标时应综合考虑组织和个人的目标需求,为员工进行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使员工的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相协调。这就要求公司在制定目标时考虑员工的需求,在组织目标中加入员工最迫切需求的东西,从而吸引员工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奋斗。联想集团在追求企业利益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对员工的投入,其使命之一就是为员工创造发展空间,提升员工价值,提高工作生活质量。在企业使命中融入对员工未来发展的考虑,员工能感受到企业将自己视为一份子而不只是有雇佣关系的对方,这样才能使员工更加忠于企业,乐于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努力奋斗。其次,认知是人类心理活动的基础,认知过程是个体的分析和建构、预期与回忆、评价与解释过程,多样化的认知操作与动机过程对人的心理具有重要的影响。这些过程通过控制人-环境反应方式,并调节着环境影响。不同的认知传达了不同的感受,使人对事物的体验不尽相同,也就导致了组织中员工的不同行为。管理者应亲自向员工正确传达组织目标的内容,通过相关会议或培训向员工说明组织目标与组织的发展、员工个人目标等的重要关系,引导员工对组织目标的正确认知,并做出正确解释,从而表现出有利于组织目标实现的行为。而不是仅仅以通知公告的形式告知员工,每个员工看待事物的角度和理解能力不同,认知风格各异,以间接的方式容易造成员工对组织目标的误解和认识不清楚。组织目标要定期重申和强调,这也是对组织成员的监督,从而确保其为实现目标而努力。
三、培养员工积极乐观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