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经济学范文

时间:2023-03-28 10:52: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信息经济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信息经济学

篇1

1.为企业内部的消费者群服务

根据公司治理结构理论,公司的组织结构主要由所有者,董事会和高级经理人员三者组成。所有者将自己的资产交由公司的董事会托管,公司董事会再聘请高级经理,高级经理在授权的范围内经营企业,并聘请会计人员。会计人员根据会计准则对企业的会计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加工,然后形成会计信息,并以报表的形式作为“产品”传递给企业所有者、董事会和高级经理分享。

2.为企业外部消费者群服务

由于市场主体利益多元性的存在,对企业会计信用的分享除了企业内部的消费者群外,企业外部与企业具有利益关系的经济主体也要分享企业会计信息,主要包括:政府、税务、债权人以及其他与企业有经济关系的经济主体。

二、会计信息的功能分析

产品的功能是指产品满足消费者的某种需求,如钟表能显示时间,汽车能运货物等。会计信息的功能是为使用者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并为其进行经营决策和预测服务。会计信息是一种多功能产品,它可以同时满足多个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1.企业会计信息能满足国家经济管理部门的需要

企业是国民经济细胞,其经济状况代表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国民经济管理部门国民经济实行调控。因此,国家经济管理部门必须通过企业会计信息了解企业经营状况,然后才能做出有效的宏观经济管理决策。

2.企业会计信息能满足税务部门的需要

税务部门是国家的财政收入征收机关,代表国家监督企业的纳税行为。税务部门主要是通过企业的会计报表或其他会计资料确定并检查企业的经营情况,以此作为纳税或罚款的依据。

3.企业会计信息能满足企业债权人的需要

企业债权人是将资产借给企业经营的经济主体,他最关心的是到期是否能收回本金并获得事前约它的利息。企业会计信息揭示了企业债权人所需要的有关企业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以及其他方面的信息,一旦企业的偿债能力产生危险信号,企业债权人就会及时采取措施调整经营决策。

4.企业会计信息能满足企业所有者的需要

企业所有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有两个方面:一是通过会计报表了解其投入的资产是否保值和资产的增值情况,因此,他要求会计人员把会计信息分成资产和收益两个方面,然而就有了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之分。在资产增值的情况下,企业所有者还要决定采取何种形式对收益进行分配,这样利润分配表就存在了。企业所有者最怕在收益分配时,把老本也吃掉了,所以他非常关心企业的资产、利润和利润分配等信息。二是需要会计信息为其经营决策提供依据。目前很多企业的所有者就是经营者,他们要通过会计信息及时了解企业经营情况,一旦发现有好的或不良的会计信息,他们就会采取行动从而获得更多的收益或减少损失,如一旦发现某种产品库存积压,它们将会采取赊销或其他措施减少库存。

5.企业会计信息能满足企业管理者的需要

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企业管理者受托经营企业,其社会地位、报酬以及提升完全取决于经营成果。因此,企业管理者主要是通过会计信息了解企业的经营成果,为其获奖或提升寻求依据。

另外,还有一些潜在投资者也要通过企业会计信息了解企业经营情况以便做出投资决策,如证券市场里的散户在买股票前总要看一看企业会计报表,然后才决定是否购买。

三、会计信息的成本分析

会计信息的成本是指为完成其功能而发生的费用,主要有以下几项:

1.会计信息的制造成本

会计信息的制造成本是指从财务信息系统的建立到会计信息的披露完成整个过程所花费的一切支出。制造成本按其习性可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是指不是严格随着制造会计信息数量多少成正比例变化的成本,包括会计人员用的办公室,软件,电脑等。变动成本是指基本上随着制造会计信息数量多少而变化的成本,包括会计人员工资,账本,凭证,办公用品,差旅费等。

2.保管成本(也叫维护成本)

保管成本是指会计信息披露后,还要对有关会计资料妥善保管所产生的成本。如凭证,账本,报表和其他有关资料的装订,并为其存放需要的柜子以及“售后服务费用”等。“售后服务费用”是会计信息披露后有关咨询或查账等发生的费用。

3.竞争劣势成本

竞争劣势成本是指企业以外的竞争对手或合作单位利用企业披露的会计信息及时调整其谈判策略和决策,从而使企业处于被动地位所引起的成本。当然企业本身也可以利用竞争对手或合作单位的会计信息,及时调整策略使企业处于优势地位,这时可以获得收益。只有当劣势成本大于优势收益时,净劣势成本才发生。

4.信用成本

信用成本是由于企业会计信息披露而失信于利益相关者造成的成本。如企业存在大量的应收账款,其数量一旦超过企业的正常现金流量,就会出现现金短缺,或者不能按时发工资,失信于员工,或者不能按时支付贷款失信于合作伙伴等。

5.风险成本

风险成本是由于会计信息的披露而产生的风险费用。如大量的应收账款存在,会夸大企业的经营成果,影响对企业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的评价。一旦应收账款变现能力差,就会使报表使用者高估企业的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这就增加了企业的风险成本。应收账款一旦变现能力差,还会影响的企业资金使用效率,带来生产计划,销售计划无法完成等风险。

6.诉讼成本

诉讼成本是指由于会计信息的披露引起法律上的争端而产生的成本。如有时会计信息会夸大经营成果,一旦出现某种不利因素就会出现财务危机,从而造成诉讼成本的增加。

7.社会成本

社会成本是指由于会计信息的披露而引起的罚款等费用。如果企业的会计信息显示企业利润水平过高或者费用水平不合理以及其他的不合理的现象等,企业就有可能因为政府部门或税务部门查账等而承担“超额”的社会负担,如查账费用,罚款等。

四、会计信息的收益与成本的不配比性分析

一般的产品遵循配比原则即谁付费用谁收益并且收益与费用在同一时期配比。但会计信息却不遵守会计配比原则。

1.会计信息不遵守配比原则

会计信息不遵守配比原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是谁付费用谁收益。我们知道,会计信用的制造成本是由企业所有者承担,但企业所有者不是唯一的会计信息使用者,此外还有政府管理部门,税务部门,企业债权人和其他与企业有经济关系的经济主体等,他们都免费使用企业会计信息的,亦称搭便车者。二是会计信用的使用(产生的效益)与成本发生不在同一时期。会计信息是通过会计报表传给使用者的,而企业报表是第二个时期才呈报,但制造信息的成本却由本时期承担,如年度会计报表在第二年的一季度末才呈报,但会计人员的工资等费用却由本年承担。

2.会计信息不遵循配比原则的原因以及引起的后果

会计信息不遵守配比原则的原因是会计信息不计算效益。为什么人们不计算会计信息效益呢?其原因在于:一是人们对信息的价值认识不足。信息的发展也是近些年的事情,人们开始感到信息对经济发展和生活的重要,但还没有认真去研究它,所以作为信息之一的会计信息也不知道其价值在哪里。二是没有计算信息的价值尺度。到目前为止,人们还没有找到计量信息价值的尺度。

会计信息不遵循配比原则是引发虚假信息的原因之一。由于会计信息是免费给别人使用的,那么会计信息制造者对会计信息的质量是可以不负责任的。另外,由于是免费使用别人的信息,会计信息使用者也没有理由要求别人提供的信息一定是真实的。因此,虚假的会计信息就越来越多,不管会计准则制定得如何具体,如何严格,都不能阻止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如果会计信息是有偿使用的就会阻止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其理由是:一方面,会计信息使用者是有偿使用企业会计信息,那么就有权对会计信息的质量提出要求,如果由于虚假信息造成损失,就有权提讼。另一方面,由于有信息使用者的监督,会计信息制造者就会保证会计质量,一旦其提供虚假信息就会招致:轻者失信会计信息使用者,给企业增加信用成本;重者被诉讼,增加诉讼成本,大大降低企业信用,甚至导致企业倒闭。由此可得出这样的结论:有偿使用会计信息可以防止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因为它形成一个强大市场压力,督促企业只能提供真实的信息,一旦提供虚假信息就要增加成本甚至承担倒闭的风险。

虚假会计信息也叫会计信息失真。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有两个类型:一是会计本身的局限性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如会计制度滞后以及会计人员在处理不确定会计事项时掺有估计因素等。二是人为的因素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它又有两种情况:一是由于会计人员的工作失误或水平低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如确认,计量出错等。二是由于会计人员故意制造假账,如会计人员受到某种外在的压力或个人利益的驱动,有意地制造虚假会计数据等。会计信息有偿使用只能阻止人为的因素造成会计信息失真而不能防止会计本身的局限性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因为虚假会计信息诉讼案还要用会计准则来检验。

参考文献:

[1]徐媚琳:论会计信息质量的理论特征与现实选择.企业家天地,2008(3)

[2]李伟刚:对会计信息真实性的系统思考.中国总会计师,2007(3)

篇2

一、宏观信息经济理论与测度

宏观信息经济理论可以从两个方面得到阐述:

首先,从相对静态观点来看,经济过程由两大领域组成,一是包含物质和能源的转换领域,一是包含从一种模式向另一种模式的信息转换领域。这两个领域相互交错,密不可分。物质和能源生产必须有相应的知识、计划、调节与控制的信息,而信息的生产、处理与传播又离不开物质和能源。在形成社会财富的过程中,这两个领域的一方如何为对方做出贡献及做出多少贡献,正是信息经济研究的课题。

信息经济,就是以信息商品及其服务为基础或基本形式的经济,这是一个与物质经济相区别的概念。马克卢普最早提出这一概念,并将信息经济研究的基本单位规定为生产信息商品和提供信息服务的个人或组织,如厂商或研究机构、个人或家庭等,其目的是将这些个人或组织重新划分为教育、研究发展、通讯、信息服务和信息设备五个部分,从而限制信息经济的范围。然而,在波拉特看来,信息活动或信息市场才是信息经济的基本单位,其目的是将信息活动创造的价值纳入国民经济统计范畴来测度信息经济规模。

当然,我们也可以将信息经济看做是一种以新技术、新知识和新技能贯穿于经济活动全过程的经济形式,其目的是降低产品能源消耗,这种由以物质和能源为基础的经济向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经济转变过程,也就是国民经济的信息化过程。在这里,信息经济已不再是一种预测理论,而是在向人们说明如何适应已经被信息技术改变了的现实经济活动。

其次,从生产力发展角度分析,迄今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经历了两次重大转变。一是在1880年前后由农业经济转变为工业经济,石油、内燃机、发电机以及电力的配置使社会变成一个复杂的工业化社会;再就是开始于本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的转变。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都属于物质(大众)经济,因而农业经济转变为工业经济仍然属于在同一形式下的经济转变。与第一次转变相区别,工业经济转变为信息经济却是由旧的经济形式向新的经济形式的转变,因此,这种转变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要比第一次转变深远得多。自本世纪60年代以来,大众经济或物质经济与信息经济在全部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已经发生变化,而且还将继续变化。世界经济的繁荣与衰退在圈套程度上并不取决于信息经济能否取代大众经济,而取决于大众经济在向信息经济转变过程中二者能否有机地溶为一体。

随着物质经济逐渐过渡到信息经济,信息部门的发展将受到怎样的制约并有什么后果呢?法国经济学家琼•沃格在其一系列著作中,基于n•帕金森定律和热力学中引出的定律提出两个重要结论:第一,信息部门增长比整个经济快一倍;第二,当信息部门在国内总产值中的比重超过50%,这种增长就趋向于达到“经济成熟”的最高界限,物质生产将会出现倒退。然而,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信息经济在90年代得到行政机关发展的事实,使人们对沃格观点的正确性产生怀疑。

宏观信息经济测度理论和方法最早由马克卢普确立,后经波拉特和鲁宾等人充分发展。马克卢普认为,国家生产部门中知识及其分配活动的测度,可以分为教育、研究与开发、通讯媒介、信息设备和信息服务五个类别来进行。波拉特则认为,应该依据信息产品或服务是否进入市场交易为标准,将国家信息部门划分为一级信息部门(如信息设备生产部门和专业性信息服务)和二级信息部门(如政府机构或企业内为政府或企业内部服务的信息部门),以此分别测度这两个信息部门产值,从而计算出国家信息部门总产值。在测度方法上,马克卢普和波拉特也不相同,马克卢普采用最终需求法测度信息部门产值,波拉特则采用增值法测度信息部门规模。从总体上看,这两 种方法各有长处,但目前许多测度模式都采用增值法计算信息经济规模。

将信息部门划分为一级信息部门和二级信息部门测算国家信息经济规模,是波拉特对西方宏观信息经济学理论发展的一个贡献,他创立的信息经济测度模式被称为波拉特范式。按照波拉特范式,西方宏观信息经济学主要根据两项指标测度信息经济规模:一是信息部门或信息产业产值在国民(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二是信息劳动者在总劳动人口中所占比例。波拉特范式的最大缺陷是对统计数据有严格要求,而当前许多国家实行的社会经济统计体系一般难以满足这种要求。这样,数据来源不同,应用波拉特范式测度的结果也就有所差异。尽管如此,波拉特范式仍然是目前较为准确地考察国家信息经济规模的理论模式。

二、第四产业与信息市场

第四产业及市场的形成,信息市场功能与特征,信息产业及市场的竞争与合作等问题,构成西方宏观信息经济学第二部分内容。80年代后,以电子通信产业及服务为核心的狭义信息产业(市场)概念,渗透到西方宏观信息经济学理论形式中。目前某些研究者使用的信息市场概念,已不再是马克卢普和波拉特等人创立的广泛意义的信息市场概念。这样,研究文献中的信息产业(市场)概念出现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信息畜牧业(市场)主要指以计算机和通讯技术为核心的信息处理产业(市场),广义信息产业(市场)不仅包括狭义范畴,而且凶手教育、科学研究、文化艺术等产业(市场)。

费希乐—克拉克产业分类法将国民经济活动划分为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这是目前国际上最为通用的产业分类体系。然而,西方宏观信息经济学却认为,作为信息经济发展的理论结果,信息产业应当作为社会经济过程的一种独立产业存在,也即所有国民经济活动都可以归纳在农业、工业、服务业和信息业四大产业概念之下。这种观念最早出自波拉特,随后得到宏观信息经济学者的普遍赞成。但是,作为第四产业的信息业主要包括哪些产业部门或经济活动,西方学者之间却存在较大分歧。

一种常见观点认为:第四产业是将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中与信息设施及服务相关的活动识别出来而形成的产业群,它主要由四大部门组成。(1)信息生产产业,即主要直接生产可消费信息。(2)信息处理产业,该产业主要对所获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使其成为经济与管理决策依据,不涉及信息生产。(3)信息分配产业,即从事信息传播与分配活动的社会部门。(4)信息基础设施产业,信息基础设施的生产、安装、操作及维修等社会部门。在此信息产业结构基础上,形成四种信息职业:(1)信息生产者,包括科学技术人员,市场研究与协调人员,信息收集者,咨询服务人员,艺术家和程序设计员等。(2)信息处理者,包括政府职员,行政管理人员,业务管理人员,商人,办事员及领导者等。(3)信息分配者,包括教育工作者,新闻工作者等。(4)信息基础设施职业,包括信息机器操作人员如邮电通讯人员、打字员、信息交流员和数据加工人员以及专职为信息基础设施服务,保证信息畅通的安装、维修人员等。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产业及信息职业人员的社会活动,构成宏观信息市场。与一级和二级信息部门相对应,宏观信息市场也由一级和二级信息市场构成。在一级信息市场中,信息技术及信息的传递技术都由企业来组织,其交换价格按照确立的时间地点而形成。二级信息市场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信息市场,因为其信息产品不在公共市场上交换,也不形成市场价格。但是,二级信息市场既发挥社会集团内部信息交流市场的功能,形成信息贸易内部化,同时,也起到支持一级信息市场发展的作用。

无论是一级信息市场还是二级信息市场,其最终产品是知识。它们都具备符号性经验交流,学习乃至再学习,改变认识乃至确认某项知识,降低不确定性,扩大选择范围,实施合理选择,评价各种决策,控制经济过程,传递经济知识等14项功能。根据这些功能,宏观信息市场具备以下特征:所有权外在性,公共商品外在性,消费过程无损耗性,收入与财富再分配效应,生产与交换不确定性,技术外在特征,政府创造市场的能力和试题的局限等。

三、信息(技术)与经济增长

西方宏观信息经济学主要从信息生产率和发展经济学角度,研究信息(技术)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经济系统可以分信息和生产两个子系统。为简化模型,假定所有产品和服务都在生产子系统内生产;信息子系统所生产的只是经济数据(知识)的搜集、传递、加工、储存、检索,以及分析、命令或其它指示的联络与沟通、决策实施的评价中的反馈。如果市场参加者不断增加,职业类别将会增加,或者技术过程变得更为复杂,或者经济系统生产的产品及服务的种类越来越多。于是,信息过程变得更加集约化。据此,通过对信息子系统与生产子系统各自的投入效用与经济系统的实际产出效用的比较,能够得出信息生产效用,即信息的生产率可由实际产出对信息投入要素的比率而获得。根据该原理,研究认为,美国经济中的信息生产率除1929-1934年呈上升趋势外,1934-1974年基本上呈下降趋势。也就是说,随着社会活动的扩大,为获得1美元的产出,生产者需要耗费比以往更多的信息活动支出;信息环境“质”的改善与信息成本的上升似乎同步进行。运用乘数方法对其他国家信息生产率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

篇3

学院坐落在风景秀丽的长春净月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占地近6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近30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约8.9亿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000余万元。学院建有现代化教学楼、图书馆、标准体育场和体育馆,设有数字化校园网络、大型电子阅览室、实验室、报告厅、实习实训基地等现代化教学设施。学院设有会计、金融等七个系,开设投资学、税收学等21个本科专业,在校生8000余人。

学院重视教职工队伍建设,师资力量雄厚。学院以优厚待遇从全国知名高校招聘教授、副教授和博士、硕士研究生,形成了一支具有较强教学、科研实力和高尚职业道德的师资队伍。学院现有专任教师400余人,其中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比例为43.8%,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占65.6%。学院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吉林省教学名师、吉林省优秀教师以及取得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资格的教师30余人。

建院十几年来,学院秉承“博学厚德,自强不息”的校训,坚持“一切为了学生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形成了注重实践育人,注重学生外语、计算机和写作能力培养,加强从业资格培训,支持和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大学生创业和社团活动。努力提高学生实践和动手能力的办学特色。学院坚持依法治院和以德治院相结合,注重强化教学管理,规范教学秩序,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积极培育为人师表、严谨治学的教风和乐学、勤学、会学的学风,形成了优良质朴的校风。

学院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和教育科研成果丰硕。近三年来共获得省级教研立项63项、科研立项38项,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480篇,出版教材13部。目前,学院有2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门省级精品课程、18门省级优秀课程。

篇4

1信息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信息经济学是针对“信息”这一对象分析如何优化资源配置的交叉科学,融管理学、经济学、系统科学、运筹学和信息科学于一体。当前信息经济学的体系构建主要依照两种研究思路来进行。

思路一:信息经济学的“二分法”。它将信息经济学分为微观信息经济学和宏观信息经济学两个部分。微观信息经济学按照市场不确定性原理,将产生行为的不确定性和政府行为的不确定性等问题放到一起来分析;宏观信息经济学则由信息产业经济学和信息社会的各种经济理论组成,以信息技术的不确定性为基础,分析信息技术的各种经济影响和福利效果。按照这一思路构建信息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可以清晰地看出信息经济学的学科交叉性。在微观部分强调经济活动中的信息不对称和不完全性,使得价格的搜寻需要付出成本,买卖双方的私人信息会影响决策,个体有限理性。价格不再是唯一的市场调节手段,运用契约理论或机制设计理论的激励约束手段与机制不可或缺。而宏观部分能够较好地体现信息产业对信息时代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与地位。

思路二:信息经济学的“三分法”。从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传统框架出发,将信息经济学划分为3个部分:微观信息经济学、中观信息经济学和宏观信息经济学。微观信息经济学主要以个别市场主体为基本分析单位,考证信息市场均衡、劳动市场供给、消费者行为以及市场机制等一系列微观经济问题的影响,重点分析信息资源配置和微观信息市场的效率问题。中观信息经济学,即产业信息经济学,着眼于对信息产业的分析,主要包括信息技术产业化、信息产业基础与结构、信息产业国际化、信息资源与经济增长等方面的内容。宏观信息经济学则从国家和世界经济的层面出发,论证信息对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影响,研究信息与财政政策、金融制度之间的关系,探讨信息在宏观经济政策制定中的作用,国际信息经济与本国信息经济的关系等。按照3个层面的划分,使得信息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的研究体系保持一致和良好衔接,因此信息经济学又称为西方信息经济学、理论信息经济学、信息产业经济学和信息工业经济学。

2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尽管不同学者对信息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有着不同的见解,但是整体上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可以分为以下6个方面:

(1)经济信息。研究不对称性和不完全性信息对于行为人的影响,探讨某种信息条件下行为人相互作用的经济问题,如非对称信息下分析模型、委托一理论、不利选择与道德风险、广告模型、市场信号模型、不完全信息分析模型、完全信息下的静态博弈、不完全信息下的动态博弈等。

(2)信息商品。信息商品的特质属性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共享性。信息商品即使在消费后,也不会消失,而且通过加工提炼,会形成新的信息。二是时效性。时间会使得信息价值消失。三是不对称性。所谓的委托一和逆向选择。四是知识性。同样的信息,使用者不同,信息商品的价值不同。五是独创性。如知识产权保护、着作权保护等都是信息独创性的表现。六是效用动态性。信息商品通过传播被更多人认可,可能效用会增大;如果被恶意扩散则效用可能降低。七是相对性。不同的信息需求者对信息商品的价值认识不同。

(3)信息社会。人类文明进入到信息社会,也称为后工业社会,社会经济的主体由制造业转向以高新科技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即信息和知识产业占据主导地位;劳动力主体不再是机械的操作者,而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交易结算不再主要依靠现金,而是主要依靠信用;贸易不再主要局限于国内,跨国贸易和贸易全球化成为主流;由传统的金字塔形组织管理结构向网络形的组织管理结构转变;信息和知识生产成为社会生产的重要方式;数字化的生活方式和交易方式正在形成;信息化对抗衍生出了信息化的新战争形态。

(4)信息经济。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信息经济是通过产业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化两个相互联系和彼此促进的途径不断发展起来的,出现了新形式的劳动对象、劳动关系和经济结构。有人称搜索引擎为互联网经济的车轮,预测搜索引擎将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基于Web2.0这种创新的信息技术和创新的理念,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实现了网络经济环境下新的商业活动交易和办公模式,将会成为未来人类经济活动的中心。

(5)信息产业。工业信息化、农业信息化以及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将建立在基于信息技术的智能化设备的基础之上。“世界是平的”信息产业发展与全球化和一体化,加强了全球分工。信息产业催生新兴行业,引发了全球“物联网”和“数字地球”的研发,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带动全球经济增长。

3信息经济学的新发展

(1)新组织信息经济学。IT技术的发展,使得组织的体系结构和运作方式发生了较大改变,需要研究新的信息资源配置方式,新组织的信息机制设计和信息效率分析,IT作用下新组织的委托理论和激励约束机制,虚拟企业和战略联盟中的信息不对称等。

(2)网络信息经济学。网络信息的外部性更大,网络经济的开放性和竞争性更加强烈,由此,网络信息经济学已经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如网络信息传送与交流、网络信息价值评价、网络经济政策和网络经济法规的制定等,其中一个重要研究内容为建立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的网络平台,实现各种有价值的交流互换、共享而改变行为方式促进“协同交易”。

(3)国际信息经济学。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形成,各国之间的联系日趋紧密,信息经济学的研究范围要扩展到国际领域,讨论世界信息经济的生产效率、信息资源配置效率,国际信息政策对比、评判与预测研究,各国信息经济依赖程度与跨国信息经济比较等内容。

(4)交叉地带信息经济学。信息经济涉及通信、经济、管理、计算机等多种学科,各学科都有自身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特点,分析信息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区别,探讨各学科之间的异同点,从而揭示科学发展的内在规律。

4结语

信息经济学是随着社会经济信息化而发展起来的经济学与信息科学的交叉学科,带有明显的综合性和边缘性,同时它也是—门与时俱进的理论,其研究范围广泛并不断扩展深入。

篇5

关键词:人本经济学 信息经济学 组织管理

企业经营环境已经进入新经济时代,即一种以智力资源占有、配置和利用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时代,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正在由物质化转向信息化,宏观层面上的经济态势转变必然带来微观上的企业管理内涵的深刻变革,从人本经济学与信息经济学视角来分析组织管理的新变化,对于企业取得经营成功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

组织管理的经济目标阐释

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实现这一目的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迄今为止,各派管理学家对组织个体行为作出了几种不同的假设。这些假设依次是:一是经济人假设。这是一种最单纯的假设。经济人是指以完全追求私人利益为目的而进行经济活动的主体。这种假设认为,人都希望以尽可能少的付出,获得最大限度的收获,并且为此可以不择手段。二是社会人假设。社会人是指以追求满足社会需要为主要目的而进行经济活动的主体。这种假设认为,个人不是单纯地追求金钱收入的,他们还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安全感、归属感等方面的心理欲望和社会需要。三是管理人假设。管理人是遵循令人满意准则进行经济活动的主体。这种观点认为,人的理性是有限的,人们不可能作出最优的决策,而只是在可能的范围作出令人满意的决策。四是复杂人假设。人不仅是单纯的“经济人”,也不是单纯的“社会人”、“管理人”,而应该因时、因地、因各种情况采取适当反应的“复杂人”。

人本经济学认为,快乐满足最大化是无所不包的人类行为的最终目的,经济行为也在其中,也就是说人类行为皆在一定的精神快乐需要支配下产生,皆为实现一定的快乐满足而展开,而物质需要是满足精神需要的载体。因此,趋乐厌苦是人类的首要本性,幸福是人类一切活动的终极目标。

组织管理以员工幸福最大化为终极目标,其要义就是把人视为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把作为知识主体的人视为经济发展的最大推动力,管理者通过运用一定的方法和策略使员工形成一定的理想和目标,并帮助员工满足其需要和追求,以此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

为此,企业管理者不仅要关心所在企业员工的生活和工作,还必须关心他们的全面发展。一方面,要为员工创造人性化的工作环境,管理者通过创设一定的环境,让员工充分感受到群体的照顾和组织的关怀,使自己在工作过程中充分享受到工作所带来的满足感和幸福感。另一方面,要为员工设计更加人性化的激励方法,通过按资分配、技术入股、股权激励、年薪制等激励手段,为员工提供一种自我实现的机会。 转贴于

企业组织结构变革路径阐释

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普及,导致信息加工和传输的成本降低、信息传输过程中的损耗减少、发生信息扭曲的概率降低,这些都可归结为管理信息成本降低。信息技术的运用导致的管理信息成本的降低是推动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重要原因。这是因为,在信息革命爆发、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出现之前,信息的加工和传递过程比较复杂。于是,在管理信息成本较高的情况下,为了使企业顺利运营,减少雇员数量和组织层次是行不通的。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其规模必然过大,从而造成效率损失。尤其是在市场环境发生变化之后,如果不能及时适应变化了的市场环境和满足顾客新的需求,企业的经营状况便会恶化。

现代组织理论认为,信息技术的运用对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影响更多地体现在信息成本上。一方面,信息技术的运用使信息在市场中的分布更加均匀,由此降低了管理信息成本,使较低层级的内部组织更具有竞争力;另一方面,使分散化的组织得以发展,因为这种组织的资源配置效率更高。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正是由于管理信息成本的降低才引发了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管理信息成本的降低使企业边界扩大和组织结构变革成为可能。经济全球化、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产品开发周期缩短等导致了市场规模扩大。在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前提下,新供应商、新客户、新竞争者的介入及产品产量的增加,形成了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内在压力,而传统企业组织结构又不适应降低管理信息成本、提高管理信息使用效率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就有必要通过组织结构变革建立起适应信息革命要求的全新的组织结构,以此来实现外部收益的内部化。

参考文献:

篇6

一、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加工与披露行为的博弈分析

上市公司提供的信息对于投资者、债权人、税务机关等都是至关重要的,但这里仅讨论会计信息对于上市公司股价形成的影响。如果会计信息市场没有任何的监管者,公司管理层自主独立向市场提供会计信息,投资者也独立自主使用这些会计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投资者显然会怀疑这些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进而影响其投资决策;而管理层在加工会计信息时也会考虑投资者可能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进而会影响其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程度。那么,这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应对过程就是一个典型的博弈过程。由于双方不可能就某一具体会计信息达成一项具有约束力的协议,因而该博弈是非合作博弈。

1、基本假设

(1)假设信息市场没有监管者、中介机构和咨询机构,管理层和投资者完全独立地活动。

(2)局中人为上市公司管理层和投资者,管理层的战略选择可简化为两种:信息真实(Z)与信息做假(J),而且二者必选其一;投资者也有两种战略选择:购买公司股票(G)与拒绝购买或抛售(N)。

(3)局中人具有对方的完全信息,即双方都了解对方的战略选择和效用,但并不包括具体选择哪种战略。

(4)局中人是完全理性的,双方都会在对对方战略选择做出预测的情况下选择自己最优的战略。

2、博弈模型

根据以上假设,可以建立起管理层和投资者之间的非合作博弈效用矩阵如下表。

表1中的数字分别代表了管理层与投资者在各种战略组合中的效用水平。

3、分析与结论

第一,根据矩阵中的效用水平,可以排除ZN和JG两个战略组合。因为若管理层选Z,投资者易推断出选G比选N好;管理层选J,投资者推断出选N好。

第二,在GZ组合中,假定投资者选择购买(G),则管理层肯定选择信息做假(J);显然,这一组合不可能使双方达成均衡。但这一组合却是对市场最有利的。

第三,在JN组合中,如管理层选择J,则投资者就倾向于选择N;反之,若投资者选择N,则管理层也会倾向于选择J。因而JN是唯一能在给定其他局中人的战略选择时,能使所有局中人都能对自己的战略选择满意的一组战略组合。此时,该博弈达到了纳什均衡(显然并非最优组合)。

以上我们讨论了上市公司管理层与投资者之间的博弈,事实上,上市公司之间也存在着你做假得利后我也要跟着做假的类似于“囚徒困境”的博弈过程。以下我们将建立一个双矩阵博弈模型来分析上市公司之间的关于诚实与做假的博弈行为。

(1)假设条件:①局中人为两家规模、效益等各方面都基本相同的上市公司甲和乙;②局中人甲和乙都是理性的经济人,都在有限范围内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③信息可以自由流动。

(2)模型的建立:由于甲和乙都可以选择诚实或做假,这样在甲和乙之间就有四种不同的战略组合:甲和乙都选择诚实,双方均可以得到P1的效用;甲选择诚实,得到P2的效用,而乙选择做假,得到远大于P2的效用P3;甲选择做假,得到P3的效用,而乙选择诚实得到P2的效用;甲和乙都选择做假,各得到P4的效用。从目前我国股票市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做假难以发现更难以遭查处的实际情况来看,很明显一家做假而另一家诚实时做价的效用最大而诚实的效用最小,都做假的效用要大于都诚实,即有:P3>P4>P1>P2。其效用矩阵见下表2。

(3)分析与结论。第一,如甲和乙开始时都选择诚实,则它们都获得P1的效用;但一方选择做假时,它将得到超额的效用P3-P2,如股价的上升、获得配股权、有好的公司形象等,还可以用新的做假掩盖以前的做假,因此它将选择永远做假;而诚实的一方却只能得到P2的效用,在观察到此种情形后,它也将选择做假,双方均得到P4的效用。所以,(做假,做假)是该博弈的纳什均衡。第二,如甲和乙一开始就都选择做假,它们都将得到P4的效用。此时,(做假,做假)也是该博弈的纳什均衡,该博弈处于均衡状态,并将持续下去。

因此,博弈的结果是在给定战略的效用前提下,为了获得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局中人都会选择做假。但如果改变做假的效用水平,则局中人的选择又会不一样。如设定做假遭查处的处罚为Q,且一定会被查处(即高度置信的威胁),效用程度就会变为P1>P2>P3-Q>P4,而此时就会得到双方都选择诚实的纳什均衡。但在现实别是在我国股票市场上,首先做假遭查处的概率就不高,有些是很明显的做假行为都没有被查处;其次就是即使进行了调查,却久拖不办,最后不了了之;最后就是查处后的惩罚太轻(管理层的法律责任几近为零),没有威慑力。这样一来,在市场上就形成了诚实吃亏,而做假成为上市公司的理性选择。因此,在上述上市公司管理层与投资者的博弈中,投资者始终认为公司管理层会做假的信念是理性的,而诚实的管理层也会认为既然如此还不如做假,最终达成的是危害市场各方利益的纳什均衡。

二、会计事务所与上市公司审计合谋的博弈分析

审计在股票市场中的作用在于解决委托过程中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注册会计师作为独立中间人被引入,通过实施审计程序,把管理层的“私人信息”予以揭示并进行鉴证,从而减少股东和管理层的信息不对称。但是,这种机制同时会导致注册会计师与股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会计事务所有动机利用自己掌握的“私人信息”向股东寻租,并和管理层分享“租金”。因此,一旦有对合谋双方有利的“诱因”发生,会计事务所就会放弃独立公正的立场,与上市公司管理层达成合谋。

作为理性的经济人,审计合谋双方的决策取决于影响其收益或效用的各种因素的变动。以下将通过分别建立管理层要求审计合谋与会计事务所愿意审计合谋的行为决策模型来进行分析。

1、管理层要求审计合谋的博弈分析

前已述及,上市公司管理层在目前的博弈规则下有很强的信息做假和虚假披露的动机,在引入注册会计师后,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管理层在一定条件下必然会要求甚至是威胁利诱会计师事务所与其审计合谋。若T为管理层的现有效用,审计合谋受到查处和惩罚后的效用为T1,R为被查处的概率,T2为没有审计合谋的效用。则:

要求审计合谋的期望效用=T(1-R)+T1R

当:[T(1-R)+T1R]>T2即(T-T2)/R>(T-T1)时,审计合谋就会发生。

不难看出,管理层要求审计合谋的动机取决于查处概率R和合谋收益(T-T2)。首先,在R和T一定的情况下,如不合谋的效用T2大幅减少(管理层如实披露经营不善导致巨额亏损的信息将会被解职而失去高薪和权利)时其审计合谋的动机会十分强烈。其次,当(T-T2)一定时,查处概率R越大,则合谋的动机越小。最后,如T1与T2相差不大或没有变化即处罚成本很小或没有,就会极大的增大管理层审计合谋的动机。实际情况也的确如此,我国的上市公司都是由地方推荐的,只要能融资为地方经济建设出力,即使作假也是为了地方经济而非个人私利,面临受处罚的危险要小得多。而且即使处罚也是针对管理层集体,有法不责众的传统。因此,审计合谋作假的私人成本几近为零,而管理层对查处的概率和受到严厉处罚的估计明显偏低甚至于无威慑力,所以博弈的结果是审计合谋成为现存制度下的最优选择。而这又是监管制度和制度执行的问题,且留待后面研讨。

2、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合谋行为的博弈分析

会计师事务所接受股东委托对管理层的经营情况进行审计,其收益包括现实的审计收费,也包括预期未来收费的贴现值。如以S表示审计收益,S1表示审计合谋遭处罚后的收益(S>S1),查处概率为P;以S2表示不参与审计合谋而被解除审计合同后的收益(S2≥0),D为不参与审计合谋被解除合同的概率。则:

参与审计合谋的期望收益=S(1-P)+S1P………………①

不参与审计合谋的期望收益=S(1-D)+S2D……………②

参与审计合谋的行动条件为:①>②即(S-S2)D/P>(S-S1)

从上述条件可以看出,会计师事务所的决策主要受处罚力度、解聘概率、解聘后的收益影响。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目前从事上市公司审计业务的事务所规模普遍偏小,市场分散且地域性强,低层次竞争十分激烈,只要事务所敢说“不”,失去客户的概率就非常大。事务所为保住“饭碗”即使冒着被查处的风险也不得不与之合谋。假设合谋一定会被查处(P=1),合谋就取决于D、S1和S2。就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虽然在法律上决定会计师事务所聘任的是公司股东大会,但由于前述的股权结构和治理结构的缺陷,导致内部人控制严重,会计师事务所的聘任与否实际上是由公司管理层决定的,即审计市场的购买者不是真正的需求者,从而出现劣质产品排挤优质产品的现象。事务所真正在乎的是D而不是S1和S2;因为上市公司解聘就意味着事务所丢饭碗,而合谋只要不是作假太绝,S1和S2在目前的制度下就不会是负数。因此审计合谋也就不一定能杜绝。

综上所述,我国会计师事务所与上市公司审计合谋的现象频繁出现,根本原因在于现行的公司治理结构导致管理层对虚假审计意见的强烈需求。这一需求再加上会计师事务所在市场中的劣势地位,使审计市场的有效需求基本上丧失。尽管处罚不力也是审计合谋的诱因之一,但单纯提高惩罚力度却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因此有必要从整个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入手进行改革,以此改变博弈局中人的决策行为,使其有动机选择有利于市场发展的战略组合。

篇7

关键词:大学教育;委托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一、什么是委托关系和委托问题

什么是委托关系?广义地说,信息不对称的契约双方都存在委托关系,无论这种契约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通俗地讲,如果你需要别人帮你做事情,却对他不够了解,需要与他签合同或做保证,这时候就形成了委托关系。你是委托人,他是人。

委托关系的研究最早起源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经济学家对企业的投资人和经营者之间关系的研究。但是后来人们发现,生活中有很多关系都可以归结为委托关系,如医生和病人的关系、司机和乘客的关系、老板和雇员的关系等。

委托理论认为,委托人和人之间就委托的事项存在着非对称信息。非对称信息指的是某些参与人拥有但另一些参与人不拥有的信息。

信息的非对称性可从非对称发生的时间和非对称信息的内容两个角度进行划分。从非对称发生的时间看,非对称性可能发生在当事人签约之前,称为事前非对称;也可能发生在签约之后,称为事后非对称。委托由此产生两类典型的问题:一是因事前的信息非对称产生的逆向选择问题;二是事后的信息非对称产生的道德风险问题。所谓逆向选择问题是当事人一方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在签约中作出有利于自己的安排;而道德风险问题是签约后,人作为信息优势一方利用委托人不了解自己的隐蔽行动,而作出不利于委托方的安排。如企业高管利用股东对企业信息掌握较少的机会,在进行经营决策中作出选择对自己更有利的方案,如假公济私的奢侈消费、领取不适当的津贴补贴、安排不适当的休假等。

总之,委托问题起因于在委托的关系当中,委托人追求的是自己的财富增值、事业发展或完成既定任务的效果的最大化。而人追求自己的收入、奢侈消费和闲暇时间的最大化,两者必然要产生利益冲突,人的行为很可能会损害委托人的利益。由于双方信息不对称,信息占有的劣势方无法以显示明确条件的契约来约束对方的相关行为。为解决此问题,信息经济学研究如何从制度安排上协调委托人和人的矛盾。委托理论就是研究在利益相冲突和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下,委托人如何设计最优契约激励人的理论。

二、大学教育中有哪些委托关系

大学教育中的委托关系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类:

(一)学校与教师形成委托关系。学校作为教育当局,是教学的主管部门,是教学任务的下达者;教师是学校的雇员,是教学任务的承担者。因此,双方围绕教学任务形成了委托关系。对于任课教师来说,是学校委托某教师为某班级的某门课程进行授课,要求教师通过教学使该班级的大多数学生在考核(考试)中达到及格以上的成绩水平。

(二)家长与学生形成委托关系。从法律意义上看,大学生一般都年满十八岁了,属于成年人,但是在经济上,大学生一般是不独立的,主要依靠父母提供学费和生活费。父母既是学生的经济来源,同时又是他们的直系血亲长辈,按中国传统,对学生是寄予厚望的。“望子成龙”体现了我国家庭中家长对子女在校学习阶段的要求。因此,父母和学生之间也形成了委托关系。父母是委托人,他们要求孩子在学校努力学习,取得好的成绩,毕业后能成为有出息的人。学生是人,他们受家长委托到学校来学习,完成自己的学业。

(三)教师与学生形成委托关系。教师与学生是教与学的双方,教学任务的完成有赖于双方的努力。教师负责以适当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学生以适当的方法学习领会这些知识和技能,达到合格的要求。因此,教师要为学生规定学习任务,如听课、做实验、做作业、进行复习、参加考试等;学生要按教师要求努力完成这些任务。因此,教师与学生也形成了委托关系。

(四)家长与学校形成委托关系。学生由中学到大学,正是学生脱离家长的监护,离开家门,进入社会的开始。所以,学生家长一般都会认为,自己是把孩子交给了大学,是委托大学继续对孩子进行培养和监护。学生从年龄上已经是成年人,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不再需要监护。但从心智上还是处于成长发育阶段,还不成熟、不稳定,从被监护到完全自我约束,还需要一个过渡。所以,可以把大学看作是家长的人,继续对学生进行“监护”。

三、大学教育中各种委托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与教师之间的委托问题

1、教师业务能力不称职。学校与教师在人事管理上是聘用关系,由于教师入职学校时,学校对教师难以全面考察了解,因此可能有的教师写在求职简历上的自我介绍是言过其实的,夸大自己的优点,掩饰自己的缺点,由此造成事前信息不对称的逆向选择问题。

2、教师没有尽努力完成任务。教师可能由于校外兼职等私人原因,或者因为缺乏责任心,在完成教学任务时没有投入足够的精力。如没有认真备课、不留足够的作业、不认真检查学生成绩、不认真指导实验、不严格考核等,这些都属于道德风险问题。

3、学校采取了不适当的手段监督教师。学校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采用种种强制考核的手段监督检查教师的工作状态,由此造成教师的消极怠工,比较典型的问题就是学生评教。学生评教是现在国内大学比较流行的一种考核教师的方法,具体做法是学校设计一种类似调查问卷的评分表,让学生按设定的项目给教师评分,学生评分的结果作为考核教师的依据之一。持支持态度的人一般是学校管理当局,认为这样可以使考核量化,也可以比较客观地反映学生的意见,持反对态度的是学校教师,认为教师作为被评议的对象,受学生的制约,不能放手管理学生,不敢严格要求学生,甚至可能有的老师为讨好学生而故意放松管理。已经出现多起教学名师在学生评教中名落孙山的尴尬事例。这属于委托人对人的道德风险问题处理不当而产生的新问题。

(二)家长与学生之间的委托问题。家长对在大学学习的子女一般是放松管理的。一是孩子大了,有自己的独立性,家长不宜再管得过细;二是孩子多在外地上学,家长想管也鞭长莫及。所以,家长只能在学期末才有可能通过学生考试成绩来了解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而作为刚刚成为大学生的子女,突然远离了父母的监护,没有了中学班主任的监督,又有了自己可支配的财力,很容易放任自流。尤其是那些从小由父母包办一切的孩子,最容易不知所措。很多差生,都是在大学一年级出现的问题。甚至有一些在中学学习很优秀的学生,也可能因为受到种种诱惑,不再努力学习。而且,一旦成为差生,学生往往又会自暴自弃,得过且过,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学生不努力学习这类问题属于人的道德风险问题。

(三)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委托问题。在大学,不实行中学按行政班级安排班主任的做法,往往是在一个专业的一个年级安排一个辅导员,有的辅导员甚至要管多个专业的多个年级。因此,学生不认识辅导员、辅导员不认识学生的情况很普遍。这种情况下,辅导员的主要任务就是负责学生一些事务的办理、传达学校有关规定、保证学生在校的正常生活秩序等。因此,学生在校期间,除上课有专业教师管理外,基本上是自治的。因此,学生能否自我约束、自我发展非常重要。这对于那些在中学靠班主任、在家靠家长严格监督才能进步的学生,是非常不利的。

大学任课教师一般不坐班,按课程性质安排教师的教学任务,教师上课到校,下课离校,与学生没有较紧密的联系。教学任务是通过讲课、留作业、指导实验、考核等方式完成。因此,在大学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一种比较松散的关系,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更容易发生。

教师与学生的委托容易出现的问题是:(1)教师对学生水平、要求不了解,教学方法不适当;(2)学生对教师要求不认真完成,平时不努力学习,期末突击应付考试或抄袭;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请“”代做;(3)教师对学生要求不严格,放纵学生的不良行为。其中,有逆向选择问题,也有道德风险问题。

(四)家长与学校之间的委托问题。现在多数高校采用学分制,一般规定学生如果有一定数量学分的课程成绩不及格,学生就要被劝退。家长与学校之间的委托问题主要产生在个别学生的累计成绩不合格达到劝退条件时,家长对学校的处理有疑义甚至不接受。

四、针对各种问题的对策

结合信息经济学的委托理论研究的一些方法,对上述问题提出如下对策:

(一)解决学校与教师委托问题的对策

1、招聘时通过外调、笔试、面试,充分了解入职者的真实能力和品质,通过规定试用期,进一步考察入职者,对不称职的教师可在试用期内解聘。这样,就可以避免因为教师入职前的信息不对称出现逆向选择。

2、教师报酬与教师的教学质量挂钩。完成同等分量的教学任务,教学质量好的教师要比教学质量差的教师多得报酬。多得的部分足以激励教师不会因为偷懒而降低教学质量。偷懒得到的闲暇与因而失掉的工资相比太不划算,从而避免教师采取与偷懒有关的隐蔽行动。

3、建立以教务管理人员、教学专家为主体的教师教学督导机制,由他们通过听课、检查教学文件、走访学生等方式对教师教学效果进行检查和评价。尽量用多种方式征求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对学生的意见可以提供给教师作为改进教学的参考,而不是把学生的意见作为评价教师的依据。由此避免学生评教使教师产生相关的道德风险问题。

(二)解决教师与学生委托问题的对策

1、学校要加强对新生的思想培育。应该增加辅导员的配备,可以按每百名学生配备一名专职辅导员,并且应该与学生同吃同住,切实担负起管理学生和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

2、建立淘汰机制。我国教育一个典型的现象是学生从小学到中学拼命学习,努力程度几乎已经是无以复加。这是因为从小学进初中、从初中进高中、从高中进大学都是按成绩选拔学生,成绩好才能进入好的学校。而一旦进入了大学,仍然继续原有强度学习的学生几乎就没有了。有相当多的学生完全放松下来,只是应付着完成学业。其主要原因就是全优的学生与门门及格的学生拿的是同样的毕业证书,而且学习成绩在毕业后求职应聘时,一般也不被用人单位所看重;再就是高校的淘汰率几乎为0,只有个别学生因学习极差而被劝退。这就使学生产生了学好学不好没多大差别的心理,从而感到选择当前的闲暇比选择为未可知的未来前途而吃苦学习的效用更大,由此产生道德风险问题。所以,高等学校不能让学生“考进校门就等于毕业”。体育竞技是因为有淘汰才精彩,生物界是因为淘汰才进化。大学生也要通过淘汰,选拔出精英人才。没有淘汰机制,只能培养出大批的庸才。

3、要对差生跟踪督导。辅导员要负责协调各科相关教师对差生进行跟踪督导,必要时还要通知家长配合,通过各方面努力使差生赶上来,至少不要落到被劝退的地步。这才是对家长、对社会负责的做法。

(三)解决家长与学校的委托问题的对策。学校经常发生被劝退学生的家长找到学校讨说法的事件。虽然学校按规定办事并没有错,但从学生家长的角度看,学校应该更负责,应及早教育学生改过自新,应该及早通知家长配合学校加强教育,而不要等学生被劝退了才告诉家长。家长与学校也是一种委托关系,学校作为教育人如何更好地完成家长的委托,也是应该注意加以研究的,尤其是在对差生的管理与督导方面,要注意解决与家长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作者单位:唐山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篇8

现在美国等发达国家正在进入新经济阶段。与此同时出现了概括这种现象的新概念,如知识经济、数字经济、网络经济等。对新经济作经济学分析有助于我们认识新经济的发展趋势,理解新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的规律及由新经济推动的经济学的新发展。

一、 旧经济转向新经济是生产方式的革命

20世纪末,美国等发达国家依靠其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的发展,进入了新经济时代,这个时代的特点和影响就如格林斯潘1999年所说:“我们称之为信息技术的新技术革命,已经开始改变我们处理事务和创造价值的方式,即使五年前我们也不易预见到这些。”

新经济是对信息经济、网络经济、数字化经济的概括。美国商务部1999年报告将数字经济概括为两个方面:电子商务和使电子商务成为可能的信息技术产业。这种经济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变化。其效应已经和正在显示出来。就如美国商务部报告所说,在这场“数字革命”中,因特网是基础设施,信息技术是先导技术,信息产业是带头和支柱产业,电子商务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在每个经济时代都有当时的新经济。由旧经济进入新经济总是以生产方式产生重大革命为基础的。生产工具是区别经济时代的标志。经济史显示,工业革命是由1712年发明的蒸汽机和1831年第一次开发的电力驱动的。其中蒸汽机使用使人力被自然力所代替,由此产生工厂制生产方式。产生电力后,发动机由于由电力推动使人力被电力所代替,传动装置由于由电网组成而将广大范围的生产纳入当时先进的生产体系和流程,创造更高的效率。

现代的新经济是由电脑和互联网驱动的。1946年世界上出现第1台可编程计算机,80年代计算速度更快,体积更小的个人电脑进入家庭和办公室,接下来出现的互联网通过高速通讯设施,在工厂、办公室将桌面计算能力联系在一起。人们通过互联网获得信息、发邮件、开展电子商务。这种现象就如美国经济事务商业部副部长ROBERT SHAPIRO所描述的:以数字为基础的新型的经济正在以我们意想不到的方式改变着我们周围的一切,改变着我们合作、单独工作、交流和联系、娱乐和消费的各个方面。

随着因特网在全球的快速发展,以数字为基础的新型经济正在对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产生全新的革命,它不仅丰富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而且为企业内或企业间的信息交流提供了快捷而价廉的通信工具,还给工商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沟通提供新的渠道。网上教育、网上通信、网上新闻、网上交易、网上娱乐、等等正在成为人们经济活动的主要场所。

新经济反映生产方式的重大革命主要在以下方面:第一,如果说,以机器大工业为主要标志的生产方式是以自然力代替人力的话,新经济则是以电脑代替人脑。第二,互联网较电网有更高的传输速度更广的传输范围,尽管不能离开电网。第三,机器大工业以技术为基础,新经济则是以知识为基础,由此产生知识经济即以知识创新为基础的经济。较技术创新为基础的经济,新经济时代的知识、技术以及以此为基础的设备、产品更新速度大大加快。第四,旧经济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是机器制造业,其他行业均是适应这种制造业的生产方式,新经济时代的主导和支柱产业则是以信息技术产业为代表的新兴的高科技产业,即以电子信息技术为领头的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光电子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机电控制技术的高科技群。新经济并没有完全摒弃传统产业,新经济的生命力在于对传统经济的整合和改造,通过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渗透,很多传统产业部门一跃进入新经济阶段。 

现在大家都在谈经济全球化。全球化有多种表现。但我们根据新经济发展的趋势可以断言,只有进入建立在信息技术和网络基础上的数字经济时代,才能真正实现经济全球化。就是说,网络经济是经济全球化的技术基础。企业不用漂洋过海就可以进行国际交易。信息的发展可能使得商务模式发生变革,使得一些中小企业能够参与全球竞争,使得一些跨国公司能够扩展它们的全球业务。过去只有大企业才可能跨国经营,现在中小企业借助网络同样可以进行跨国经营。 

二、新经济时代的资本

在旧经济时代,对经济增长起决定性作用的要素是有形要素,起初是劳动,后来是资本,因而有劳动经济和资本经济之说。进入新经济时代后,经济增长的决定性要素转向知识和技术及人力资本,于是出现知识经济之说。

在新经济条件下,对经济增长起决定性作用的资本由有形的物质资本转向无形的知识资本和人力资本,这个结论将直接影响分配的方式。具体地说,在劳动经济条件下,劳动者对增长起支配作用,因此分配向劳动者倾斜,由于劳动者之间差别较小,因而在全社会收入差距较小。在资本经济条件下,资本(物质资本)对经济增长起支配作用,因此分配向资本家倾斜,由于资本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全社会的收入差距拉大。而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资本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起支配作用,这样,作为知识资本和人力资本人格化的“知本家”将替代资本家成为财富创造的中心。在旧经济中是资本雇佣劳动,知识和技术成为资本的生产力。而在新经济中这种雇佣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物质资本被知识资本所雇佣。现实中便是以知识和技术招资本,而不象旧经济中是以资本招技术。与此相应,收入分配明显向“知本家”倾斜,由于知识价值明显增大,因此收入差距扩大更为迅速。在信息产业就业的科技人员的收入可能明显高于其他行业。 

新经济时代的重要特征是知识资本的价值已经和正在得到越来越高的评价。其主要制度安排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商品化。在技术转让时科技成果应该得到科学的评估,以充分实现其价值。二是技术资本化。在企业的股权结构中在充分估价技术投入价值的基础上安排技术股,收入分配中充分实现投入的技术的价值。 

人力资本即人的知识和技术的存量。人力资本投资也是知识创新的重要方面,也是技术进步的源头。美国商务部1999年报告也显示: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迅速发展,信息技术人员的需求增加,而人才的培养又是一项长期的工程,短期内信息技术人才供给不能满足需求,特别是受过很好的信息技术教育的高水平的信息技术人才更为短缺。于是在市场规律的作用下,信息技术人才开始进入全球市场,各国、各公司之间人才的争夺将更加激烈。信息技术人员的工资一再攀升,其工资额与其它行业的工作人员的差距在逐渐拉得更大。人力资本投资有三个方面:一是加大教育投入。在OECD国家,教育经费要占政府支出的12%,培训投入占GDP的2.5%.这应该成为加大教育投入的参照系。二是积极引进和留住人才。美国的硅谷就是依靠吸引全世界优秀的高素质人才。其中不仅包括高科技人才,也包括创业人才。如果说教育是长期投资的话,引进则是一种能在短期见效的短期投资。三是推进企业家知识化。这是发展高科技的主观条件。

与知识资本替代物质资本成为决定性的资本相适应,产权制度安排的内容也发生了变化。旧经济中的产权制度以物质财产的产权为主导。而在新经济中知识产权成为产权制度结构中的主导。其基本要求是保障知识和技术创新者的私人收益,使其发现新技术的成本得到补偿并能得到更高的收益。其目标是鼓励科技人员研究和开发高新技术的积极性。

三、经济持续增长的可能性

过去美国经济的周期性较为明显,过几年就会有一次大的波动。而且在一段时间中人们还作出经济周期时间越来越短的断言。而在现实中,美国自克林顿当政以来已连续9年左右的时间保持高增长低通胀低失业率的态势。经济学家在探究其中的奥秘时发现了新经济的某些特征。

最早提出新经济概念的美国《商业周刊》列举的新经济六大特征就对美国经济长期持续增长作了说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大幅度增长,公司经营利润大幅度增加,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双双降低,进出口额占GDP的比例上升,GDP增长中高科技的贡献率上升。

美国商务部的报告特别指出了互联网对经济持续增长的作用:“由互联网增长驱动的信息技术进步,也对创造这个比预期更健康的经济作出了贡献。”[1]其机制是由于互联网被广泛用于通信、教育、娱乐和媒体,并作为电子商务的工具,由此拉动互联网的迅速增长。互联网的增长又拉动信息产业部门的迅速增长,从而使信息产业部门成为拉动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其表现是:

由于互联网驱动的通信活动的发展,信息技术和信息服务产业在经济中的份额迅猛增长。信息技术产业一直以超过整个经济增长率1倍的速度增长,对信息技术的投资现在已占所有商务设备投资的45%。

在美国经济中信息技术产业份额1998年达到8%。其对全部经济的实际产值贡献达1/3之多。

从1998年到1999年全球网络用户增长55%,因特网主机增长46%,WEB服务器增长128%,新登记的WEB地址增长137%。

美国经济连续多年出现高增长,低失业率,同时通货膨胀率全面下降,根本原因在于信息技术产品价格下降及信息服务价格的下降。据美国商务部报告,在1993年和1997年信息技术产业价格逐年下降(分别是-2.4%,-2.6%,-4.9%,-7.0%,-7.5%,在其他产业价格逐年上升的同时,使总通货膨胀率由1993年的2.6%降到1.9。[2]

就持续保持高就业来说,主要说明因素是高科技可能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结合。过去的理论将技术进步与节约劳动相等同。就是说技术含量越高,使用的劳动越少。而在新经济中我们发现,恰恰是在网络部门、在信息部门劳动就业量是最高的。当然这里就业的劳动者具有较高知识含量。就像美国商务部报告所统计和预测的:1996-2006年信息技术应用业就业量占全国企业劳动人数的41%-44%,再加上信息技术产业就业数会达到50%。

过去对竞争力的主要说明因素是规模。一方面有规模边际收益递减的理论。新经济中网络使用规模的扩大却没有出现边际收益递减的效应,相反可能出现边际收益递增的效应。另一方面企业规模不再是企业竞争力的主要决定因素,依赖信息和网络的优势中小企业也可能有更强的竞争力。

以上分析表明,新经济提供了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可能:由于有信息产业的支持,经济周期可能会延长。进一步说,由于新经济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基础上,对有形资源的需求相对减少,因此经济可以在相当长的时期保持高速增长而不至于出现过热,出现高通胀的状况。

四、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交汇 

新经济的另一个表述是知识经济。对知识经济一般的提法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这种表述没有准确界定新经济的特征,作为知识经济的特征性的表述应该是以知识创新为基础的经济。依靠知识创新,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新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度大大加快。

在新经济时代,建立在知识创新基础上的企业的成长期可能缩短,就象微软公司那样不过几年就一跃超过具有百年发展历史的福特和通用等制造业公司而成为世界首富,但是,由于科技进步的速度加快,这些高科技公司企业的衰退期也可能加快。[3]因此高科技部门和企业的创新要求特别紧迫。

就创新来说,有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两个概念。在这里区别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很有必要。科技进步的全过程包括三个环节:上游环节即知识创新环节;中游环节,即创新的知识孵化为新技术的环节;下游环节,即采用新技术的环节。技术创新主要是在中下游环节的创新;知识创新主要是在上游环节即知识创造领域的创新是技术创新的源。

在新经济条件下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有相互交汇的趋势。过去,技术创新的最终环节是将新技术应用于生产过程。在现代,技术创新的先导环节进一步延伸到科学向技术的转化过程。知识创新的环节过去主要限于科研机构和大学这样的知识创造和传播领域,现在之所以出现知识经济的概念,就是因为知识创新延伸到了科学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领域。这样高科技的孵化领域成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交汇点。

在新经济时代,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成为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与此相应,人们对发展高科技的创新机制的关注点,由关注技术的采用转向关注技术进步的源泉(知识的创造领域)及其转化。这就提出了加强大学、科研机构与产业部门的联合与合作、建立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机制的要求。就象美国的硅谷紧靠斯坦福大学一样。这里的关键是建立知识的创造和知识向生产力转化的上下游联系。一方面解决好大学和科学院研究课题的商业化价值问题,另一方面解决好企业敢于对高科技的研究进行风险投资问题。

在新经济条件下,知识和技术的创新与知识和技术的创业是相联系的。在许多场合,知识和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是通过知识和技术的创业实现的。创业即将知识创新的成果通过创办科技企业途径孵化高新技术。创办科技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是进入该领域创业的往往是有技术缺资金,缺乏经营企业和市场运作的经验。这就提出了创业机制的创新问题, 

在旧经济时代,创业主要靠资本(资金),而在新经济时代,创业主要靠知识和技术。前者是以资金招技术,后者则是以知识和技术招资本(资金)。该领域的投资属于风险投资,当然高风险也可能有高收益。这就提出了对风险(创业)投资的需求。孵化高新技术要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在这方面政府投入必不可少,但是更为重要的是为之提供顺畅的风险投资(创业投资)渠道,也就是为有技术而缺资金的项目提供风险投资。在新经济中风险投资的供给也较为充分。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条件下,一般利润率具有下降的趋势,由此使资本的最低限量提高,就使达不到限量的资本无力转向实体资本的领域,而进入信用和股票等风险领域。各种类型的基金如养老基金、保险基金等将这些小额的投资集中起来并进而成为风险基金的来源。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风险投资作为创业投资与其他投资,它所追求的不是在企业中获取股权收益,而是在股权交易中获利,因此为风险投资提供顺畅的退出机制,使投入高科技项目的资金在孵化出高新技术和企业后能退出来进入新的项目,保证风险投资的可持续。美国的纳斯达克股票市场(Nasdag)最为活跃就是新经济的重要反映。[4]

过去的理论特别青睐大企业。而在孵化高新技术方面最为有效而且成功的是小企业。其原因就是钱颖一所总结的两条:一是对创业者的激励能力,小企业更强;二是创新失败的风险约束,小企业更强。因此新经济条件下的创业机制以民营科技型小企业为基础,对科技人员办民营科技企业提供更为有效的鼓励政策和更为宽松的创业环境。例如:企业登记不以资金规模为门槛,科技园、创业中心都要为其提供必要的金融支持和经营企业的辅导。 

五、电子商务和与产业创新

对信息产业和数字经济发展起主要推动作用的是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对经济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其本身的价值。在产业链中,正是由于电子商务的广泛应有,形成对信息技术产业的强大需求和拉动力。就是说电子商务成为信息产业和整个新经济的发动机。 

电子商务对经济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它本身活动的价值。企业利用电子商务,通过提供更有用的信息,增加商业机会,发展新型服务,简化销售过程,降低成本等活动,能够取得竞争优势。同时,因特网也强化了价格约束机制,因为消费者能通过多种途径得到商品价格和有关信息。

电子商务在总体上还处于方兴未艾阶段。电子商务的规模与上网的人数相关。据美国商务部1999年报告,虽然无论从上网人数上,还是从上网人口所占的比例上,美国都具有绝对的优势,但是到目前为止,与全部经济相比,电子商务所占的份额还很小,全球到1999年5月还只有1。7亿人访问过因特网。即使在因特网最为普及的美国,作为零售业一部分的电子商务占其总额的比例还不到1%。这意味着新经济发展还有很大的潜力。

从美国新经济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信息技术对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而且可以看到美国各行业的信息技术投资给其生产率所带来的变化。从美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中,我们可以大致确定在新世纪所要进行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创新的方向。哪个国家能够在因特网上给予更多的重视,在信息技术的开发和研究上投入更多物力、人力和财力,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拓平道路,那个国家就可能在国际竞争中具有垄断优势。

篇9

Abstract: The study on the distortion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has been a hot points and difficulties of accounting theory circle and practice circle.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use economic theory to analyze the causes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tortion,thinks that the main causes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tortion is asymmetry of cost-benefit, not perfect accounting system and the principal-agent relationship and enterprises, and propose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from increasing cost of punishment, levying fees to information users,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ccounting system, strengthening contractual relations and establishing effective supervision and constraint mechanism.

关键词: 会计信息质量;会计信息失真;契约;委托关系

Key words: accounting information quality;the distortion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compact;the principal-agent relationship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5-0173-03

1 会计信息失真及其危害

会计信息是宏观经济调控和经济决策的基础,是控制和监督经济活动的依据。会计信息质量是会计工作的生命,是使会计职能作用得以发挥的重要保障。会计信息是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债权人的信贷决策、政府的微观决策及对资源宏观调控的基础。因此,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至关重要。会计信息失真就是企业对外提供的会计信息严重偏离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不能真实反映企业实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主要包括会计核算资料失真,资产价值失真、往来款项失真、收入失真、成本失真等,最终都会体现在会计报告的失真上。

根据财政部2005年07月的《会计信息质量抽查报告(第十一号)》显示,我国会计信息质量存在一定问题,大多表现在会计账簿、报表信息与真实情况不符,会计信息存在严重失真的情况。会计信息失真,不仅影响到与企业有利益关系的投资者、债权人等群体的经济利益,而且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以及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1]。会计信息失真,会导致国家税收流失、损害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加剧分配不公以及不利于企业后续发展等严重后果。因此,对如何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入手,对会计信息失真的理论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治理对策。

2 会计信息失真原因的经济学分析

2.1 企业外部原因分析

2.1.1 成本收益理论分析 成本收益原则是经济学的基本原则之一[2]。在理性人行为假设前提下,为或不为,均服从收益大于成本条件的约束。这一原则也体现在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上。当会计信息披露行为给企业带来的收益大于其披露成本时,企业才会主动对会计信息进行披露。因此,会计信息披露成本是影响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会计信息披露成本可以分为两类:可计量成本和不可计量成本。可计量成本指从财务信息系统的建立到会计信息披露完成所产生的所有费用;不可计量成本则包括信息披露之后给企业在市场竞争上带来的不利影响;由于信息披露之后会对企业产生制约,因此充分、详细的信息披露更有可能给企业造成竞争劣势,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局面。这使得企业对外披露会计信息多了一层顾虑,它们不愿过多地对外披露企业的会计信息,或者在披露的信息时采取一些手法尽量隐藏企业不愿公开的对自己不利的信息。对特别信息予以模糊化,甚至于不予披露,因而导致其所披露的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影响企业相关利益者进行相关决策。

另一方面,会计信息具有一定的“公共产品”特性,在会计信息提供的过程中,作为信息提供方的企业,不仅不能从这种提供行为中获得直接的经济收益,而且还要面临信息披露成本无法得到补偿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逐利性趋势其尽可能少地披露会计信息或不再对外提供真实而完整的会计信息,从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2.1.2 会计制度本身的不完善性 会计制度存在缺陷是造成会计失真的一个重要因素。这里需要对制度的作用进行强调。制度作为一种人为设置的约束条件,给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创建了一个基本框架,能够最大限度降低市场交易中的不确定性,减少交易成本,促进合作的达成。一个有效的制度,应该保证违规者要付出比其违规所获收益大的多的成本代价,以此来约束和引导成员的行为。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甚至是出现违规收益大于违规成本的情况,那么这种制度的缺陷就会误导人们去选择违规。我国对于会计舞弊行为的调查和处罚力度不够,使得会计舞弊行为往往得以隐藏,即使被发现也只是面临较轻的罚款处罚。这样一种制度环境使得违规行为的代价较小,违规者通过对比违规的预期收益与成本后,发现前者要远远大于后者,于是便出现违规者铤而走险、违规行为屡禁不止的现象。

除了人为的实施会计舞弊行为,会计制度的不完善也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因素。在国家发展中,随着会计环境的频繁变动,各种新的经济情况的不断涌现,现行的会计制度中总会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会计准则有待完善,其内容规定不易操作实施,且含有很多不确定性措辞。另外,常常出现同样的会计事项存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的问题。②会计法规之间缺乏协调。比如会计准则、财务通则的内容与《公司法》在一些地方存在矛盾和不协调之处,如利润的分配顺序不同。这一问题的存在无形中为企业人为操纵会计信息提供了便利。

2.2 企业内部原因分析 在科斯奠基的“契约理论”中,把企业形容为由大量生产要素所有者经过协商所达成的一种契约,契约的双方来源于资产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而这种分离促成了契约双方的委托关系,这种关系自身特性成为会计信息失真的内在根源。

2.2.1 委托双方效用函数不一致 由于委托人和人之间可能在利益目标定位上出现偏差,因此双方在效用函数的使用上出现不一致的情况就在所难免。委托人的目标是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就是每股盈余最大化;而人除了注重经济上的收益外,还会追求一些非物质的因素,如实现较高的社会认可度等,这可能与委托人的期望和最终目标有所背离,甚至产生矛盾。而作为企业经营状况的一种表现方式,会计信息是由人提供的。当委托方和方之间发生利益冲突时,由于委托人拥有所有权即选择经营者的权力,为实现自身利益,作为人的企业经营者往往在会计信息的提供上有所保留,不会将全部真实的信息披露出来,甚至有可能以虚假的会计信息欺骗企业所有者,这些都会造成企业对外披露的会计信息失真。

2.2.2 委托双方信息不对称[3] 委托双方可以共同使用会计信息,但是由于会计信息的提供者与使用者相互分离,造成了信息的不对称,进而可能引起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这是造成信息失真的又一个原因。

逆向选择问题,是指在达成合作协议或签订合约前,企业经营者掌握企业运转、包括财务信息在内的信息优势,而企业投资者则不掌握这些信息,也不清楚企业的发展战略和规划,逆向选择问题便由此产生。在各种因素的诱使下,作为人的企业经营者的趋利本性被激发出来,他们利用自己所掌握的企业经营方面的私人信息来谋取个人的私利,如粉饰虚构会计信息,这种行为往往是以牺牲企业投资者利益为代价。而当一个企业的经营业绩不佳,财务和企业运营出现问题时,以上这种逆向选择问题可能会表现得更加明显。因为在那种情况下,企业管理者可能会更多地考虑如何让自己摆脱责任,使自己的管理形象和未来的职业经理生涯免受影响,在这种逐利本性的趋势下,他往往会通过粉饰、虚构会计信息来有意隐瞒真实信息,从而造成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

道德风险问题,是指在达成合作协议或签订合约后,作为企业所有者的委托人无法掌握人真实的自然状态,也很难对其行动进行细致观察,而人则对自己的想法、行为以及由此可能带来的后果非常清楚。尽管委托人可以通过一系列激励措施来对人的经营行为进行一定的引导和控制,以期其向着有利于委托人利益的方向采取行动,但是这些激励措施发挥作用的前提是要以企业经营者提供的会计信息为依据,如将企业经营者的薪资与企业净利润挂钩等。如果投资者无法有效实施监督控制,企业经营者为了满足个人私利、获取高额奖励而制造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

2.2.3 委托双方契约不完全 在现实中,双方所签订的契约不可能做到滴水不漏、完美无缺。“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在这种情况下,将委托双方的权力、职责划分地一清二楚,并详细体现在契约之中是不现实的,但是这就给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创造了条件,他往往会通过采用投机手段、减少实际付出来获得最大效用。粉饰虚构会计信息就是其常用投机手段中的一种。而且我国会计准则、法规在许多用词上也存在模糊性,如“公允”、“充分”等等。在实务操作中有许多方法和程度可供会计人员选择,从而也给许多机会主义者提供便利之机。人就会利用这种契约上的不完备和信息的不对称,来选择有利于夸大成绩的会计程序及方法。

3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对策

3.1 对会计信息使用者征收费用 从实务上讲,会计信息从企业经济业务发生至最终提供给信息使用者要经过两个环节:一是企业本身,二是企业外部审计机构。从企业自身角度出发,如果适当地向会计信息使用者征收费用以抵消企业部分的披露成本,从而尽量降低会计信息造假的可能性。就企业外部审计机构而言,在实际审核中,审计机构往往会将业务分包与他人(如雇用临时人员)。这些人与被审计企业之间利益并不相关,企业有着贿赂审计人员的倾向,审计人员接受贿赂暴露的风险也不高。因此,最终上报的会计报表真实性值得怀疑,并且形成的报表又被其他各类信息需求者所利用,使用者无从检验报表的真实性。因此,如果向使用者征收适当费用,就会更加提高他们监督的积极性[4],因为使用者付出了直接的代价。

3.2 加强会计制度建设 会计制度上存在缺陷是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因此,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会计制度体系就显得非常必要。应充分征求各方面意见,进行反复讨论与论证,最终使准则能为各博弈方所接受。在会计准则内容的制定过程中,避免不确定性措辞的出现,严格限制各种处理方法的适用范围,从而降低和减少人为主观性所造成的对准则理解的差异,从而减少会计信息失真的可能性。政府部门要从维护相关法律制度和规定的权威性出发,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斩断导致会计信息是真背后的经济利益链条,促使和引导会计信息供给方出于自身利益考量而自愿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实现博弈各方的共赢。

3.3 理顺委托关系 由于企业存在多层次的委托关系,理顺两者的利益关系就显得极为重要。委托理论的研究成果表明,对于经济组织而言,为了减少组织动作成本即成本,应尽量减少关系的层次,导入内部激励机制和人之间的竞争机制。首先,应将竞争机制引入企业首先应当尽早建立专业经理人才市场,将竞争机制引入企业经营者的任命。其次是进一步规范和促进我国证券市场建设,鼓励市场并购行为,活跃资本市场,通过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行将替换机制引入专业经理人才市场,同时,在企业内部建立对经营者的基于其经营成果的有效合同激励机制,比如推行股权激励制度或分红制度。使经营者的目标函数与所有者趋于一致,从而改善双方的“激励相容性”。

3.4 建立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 有效的企业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可直接使契约各方受到约束,有助于有序制度框架的建立和完善,从而防范会计信息失真的形成。

3.4.1 强化公司内部监督机制,发挥公司监事会的监督作用 尽管公司法及全民所有制企业条例等法律法规中已对监事会人员、职责等做了规定,但绝大多数企业的监事会受人事、财务等方面的压力而有名无实,而只有让其责、权、利独立,才能真正发挥其监督企业会计系统对外提供和披露及准确的会计信息的作用。

3.4.2 强化公司外部监督机制 外部监督的强化包括二个层面,一是完善注册会计审计制度。欧美国家的经验表明,民间审计制度对治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是十分有效的。要真正发挥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作用,国家一方面要提高注册会计师队伍的素质,提高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和执业质量,另一方面应对注册会计师的服务质量进行抽查,严惩违反职业道德及执业规范执业的行为。二是加强国家行政干预。在治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过程中,政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干预的程度及效果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财政机关、审计机关、证券监督管理机关等政府机关应加强对失真会计信息的监管和处罚力度,并及时对外公布提供失真会计信息的企业及相关责任人的名单,增加企业、经营者及会计人员的违规名誉风险和违规成本;另外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适当推行会计委派制,这将会有效抑制对外报告会计人员与经营者“串谋”欺骗所有者、出现“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

总之,只有提高会计人员自身的素质与职业道德,才能使会计行业有良好的工作氛围,才能抵挡住外界的压力与诱惑,从而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这也是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国会计学会.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成因与对策研究—会计报表粉饰问题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2]武康平.高级微观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篇10

在这一系列的问题中,金融市场的信用缺失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我国每年逃废债务造成的直接损失约1800亿元,合同欺诈造成的直接损失至少2000亿元。由于三角债和现款交易增加的财务费用约有2000亿元,这几项合计每年是5855亿元。据统计,近年来合同交易占整个经济交易量的30%,合同履约率50%左右(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卢观祥.2002)。

信用缺失所造成的间接损失更是无法估量,最为典型的便是股票市场上上市公司违规交易、会计做假、信息披露失真等造成低效的资源配置、高昂的社会成本,从而带来的社会福利损失。

一、信息不对称是信用缺失的必要条件

一般情况下,金融市场中信用主体所掌握的信息资源是不同的,受信主体对自己的经营状况及资金配置风险等情况有比较清楚的认识,而授信主体则较难获得这方面的真实信息,他们之间的信息是不对称的。在信用合约签订之前,非对称信息将导致信用市场中的逆向选择;而在签订之后,信息优势方(受信主体)会产生道德风险行为。

同时,不同信用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也是不同的,这种信息的不对称主要表现为信用主体双方对信用过程所拥有的信息在数量及质量上的差异。以银行信贷关系为例,假定通过银行贷款融资的企业存在两种类型:经营状况良好、信誉较高的企业(G) 和经营状况较差、信誉较低的企业(B) 。又假定G企业的贷款风险βg 较低,而B企业的贷款风险βb 较高,βg (Pg -ηg) ,即银行与风险较高企业的信息不对称程度高于与风险较低企业的信息不对称程度。(Pg - ηg) 和( Pb - ηb) 的大小取决于银行征集企业资信信息的投入成本,银行对信息投入成本越大,非对称信息的程度就越小。从理论上看,银行最佳的信息投入由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的均衡点决定。

这种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公共信用信息的供给能力是否发达,二是获取信用信息的成本的大小。如果存在发达完善的企业、个人资信评价机制、机构和网络,交易的一方可以以较小的成本获得对方的资信信息,那么,授信方便可做出合理的信用评估,从而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

而信息不对称程度越大,金融市场中产生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的可能性就越大,授信主体的信息成本就越高,市场的交易费用也就越大。由于我国符合市场经济的企业及个人的信用评级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授信主体很难通过市场获得受信主体的真实信息。虚假信息的普遍存在进一步加剧了金融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使授信主体面临超常的道德风险问题,造成我国金融市场严重的信息制约。

二、产权制度的缺陷是信用缺失的重要基础

新古典经济学研究的中心是市场价格机制,由于假定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产权界定是清晰的、交易是无成本的,因而市场机制的作用可以达到资源配置的理想境界。市场虽然也会失灵,但那是在面对自然垄断、外部性、公共产品时出现的特定情况。市场经济的运行要求对产权进行不断的明确、细化及调整,这种制度越细化,交易费用越低,市场经济的运行效率就越高。经济市场化的过程不仅仅是一个计划经济范围收缩、市场调节范围扩大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一个市场机制不断发育成熟的过程。

经济市场化进程中,与计划经济相联系的旧产权制度慢慢消亡,与市场经济相联系的新产权制度逐渐建立,在新旧制度的交汇处,必然会出现制度模糊地带, 这就必然引发各种各样的机会主义行为,导致市场秩序混乱、交易费用高昂、交易效率低下。在此情况下就需要不断界定产权以使制度模糊地带明晰化,保障市场功能的正常发挥。可见,在经济市场化的过程中,以产权为中心的制度演化是保证经济正常运行和经济增长的关键。

因为信用是建立在财产权这个根本基础上的,市场交易是财产的交易,市场主体如果没有独立的财产,就没有能力承担交易风险和履约责任,守信也未必带来好处,更不可能承担“破产”的财产责任,也就是说,没有独立的财产权,市场主体既无能力讲信用,也无动力和压力守信用。在这种情况下,道德信用就无从谈起,法律也将变成无的放矢。进一步看,如果市场主体的财产权得不到法律的明确保护,它对拥有的财产权利就必然缺乏充分的信心,不讲信用的短期行为自然会滋生和蔓延。反之,如果产权明晰,且能得到有效保障,则市场主体对未来会形成稳定的预期,从而,使它们之间的一次性博弈行为转化为可重复的长期行为。它们因有能力承担交易风险和财产责任而讲信用,也会为尽量避免财产损失、实现财产价值最大化以及保证自身的长远发展而去守信用。因此,具有明晰的产权以及对产权明确而有效的法律保护是信用活动产生的制度基础。

三、信用成本与收益的不对称是主要动因

有了明晰的产权,并不意味着交易主体就一定会遵纪守法,且都能自觉守信。对于市场主体而言,只要破坏规则有利可图,失信行为就有可能发生。

信用成本与收益的分析可从两方面着手。首先,信用信息的供给严重不足。经济主体的信用信息缺乏系统记录、分散化、没有形成包括政府机构、民间组织、待业协会等第三方建立的征信系统,以收集市场主体的信用信息和信用历史纪录,更没有遍布各个角落的咨询网络。因而,信用主体一方收集另一方信用信息的成本是非常巨大的,在特定的行业分割和地方保护下信用收集的成本甚至趋于无穷大,从而,信用主体一方从其收益中减去成本后的所得甚微甚至为负。

然而,另一方面,在我国法律法规不完善、行业分割及地方保护严重、执法不严、处罚过轻的制度软约束下,不守信用所付成本低,在此前提下,利益成了不守信用的巨大推动力。可用下面的博弈支付矩阵来说明:

在特定的制度安排下,如果A、B均守信将各得8的收益,而一方守信另一方不守信,守信一方收益为-1不守信一方收益为 10,不守信成为各自占优策略。

从上面可看出一个深刻的问题: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如果都守信各自都会得到最大利润,但它不是一个纳什均衡,给定对方遵守协议情况下,另一方会力图不守信,结果均衡的利润小于都守信的利润。这之间的损失便是社会成本的增加、社会福利的损失。

四、制度的软约束是信用缺失的根本原因

这就需要建立一套切实可靠的制度保障,让不守信者付出高昂的成本甚至退出市场,这里的制度保障包括以道德为主的非正式制度约束和以法律为主的正式制度规范。

信用关系的维系要靠两种机制,即道德约束与法律规范。但信用问题首先表现为道德问题,信用关系的维系需要依靠道德力量,这是因为:1.无论什么样的市场规则,其中都渗透着一定的伦理道德关系,它们是维系市场信誉的重要力量。从经济发展史看,信用关系在初始期依赖于一种道德力量,信用是社会主体的一种债务道德。2.以法律等形式表现的正式制度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是否与内在演变出来的、通过伦理道德等反映的非正式制度相互补。研究表明,正式制度安排与非正式制度安排的相容性愈高,社会的交易成本就愈低,失信行为也愈少。3.道德调节是市场交易活动中成本最低的一种调节方式,远低于法律调节。而且,法律等正式制度安排总是有效率边界的,经济生活中的各种市场行为不可能都由法律制度加以规范和调节,有些市场行为通过正式合约安排既无必要,更不经济。况且,许多市场行为的道德约束比法律约束更有效。

经验研究表明,即使像美国这样法律制度最健全的国家,大部分的交易活动也是通过非正式的合约安排进行的,商业纠纷的解决常常并不借助法律的裁决。在法律不健全的发展中国家,非正式的合约则更为普遍(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张维迎.2002)。新制度学派重要代表人物诺斯也承认,自由市场秩序本身并不能保证效率,一个有效的自由市场制度,除了需要一个有效的产权和法律制度相配合之外,还需要在诚实、正直、公平、正义等方面有良好的道德人去操作这个市场。

尽管道德约束是维系良好信用关系的重要支柱,但我们应该看到,市场交易中的道德约束较软,特别是当一个社会失信行为较为严重时,道德约束往往显得苍白无力,而且作用范围相对较窄,主要是基于血缘、亲缘、地缘基础之上的,因而缺乏强制力和广泛性。这说明,信用关系的维持仅靠道德力量是远不够的,那是一种残缺的信用支持体系,难以维持良好的社会信用秩序,还须要有完善的法律来保护。法律规范具有权利义务明确、约束机制硬化、作用范围广泛、违约制裁严厉等特点,完善的法律能对市场主体的产权给予有效的保护,使人们建立稳定的预期,从而有积极性去讲信用、守信用。如果没有完善的法律,对失信行为惩治不严,人们建立信用的积极性就可能大大降低,违约行为就可能充斥市场交易过程之中。因此,法律作为保护信用的底线作用不可低估。

不过,我们也要看到,法律对市场交易行为的规范同样有局限性,尤其在我国更为明显。这主要表现在: 1.法律本身的局限性;2.立法滞后,缺乏稳定性;3.法律约束力不强;4.法律执行较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