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范文

时间:2023-04-03 08:56: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区域经济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区域经济学

篇1

关键词:区域经济学;教学模式;改革;创新

一区域经济学的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

区域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的观点,研究国内不同区域经济的发展变化、空间组织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性应用科学。不同于其他课程,区域经济学的特殊性在于该课程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综合性。其应用性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在参与政策讨论与实践评估,并在学科发展过程中日益扩展政策参与的领域;另一方面,表现在不断拓展的国际化视野,即从全球化的角度审视中国的区域发展以及各种区域经济问题,从全球竞争的角度提出区域经济的发展道路和政策。就其综合性而言,则主要表现在区域经济学不同于其他以单一经济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科,而是以特定的空间为研究对象,并且所有的经济现象都会在这一空间发挥作用,必须研究在各种经济现象的交互作用下,区域经济作为一个相对独立整体的一般发展规律。

区域经济学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深入理解区域经济发展演变的规律以及区域经济政策理论与实践,具有对区域经济发展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的能力,制订和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方针政策的能力,从事区域经济管理工作的能力,为学生今后更好地从事相关科研及管理工作奠定理论基础,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区域经济理论研究和经济建设做更大的贡献。因此,如何在教学中改革和创新本课程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将是从事本课程教学的教师必须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二域经济学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内容滞后化。

根据我们对全国15所重点大学区域经济学专业研究生授课情况的网络调查,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学教学内容严重滞后于现实发展需要,具体表现在:一是习惯采用相对稳定不变、具有统一标准的教材。在所调查的15所高校中,有11所高校7年内没有更换过新教材,至今所使用的教材还是20世纪90年代末在国内流行的那些版本。二是缺乏系统的教学内容框架。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学大多是围绕实际问题与任务进行对策性研究,缺乏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因此造成该课程教学长期以来停留在“浅显易懂”的水平上。三是教学内容界定不清。对于不同教学对象的教学内容安排过于笼统,造成授课重点不明确,教学内容选择存在较大的随意性。

2.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化。

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大多数教师习惯于“满堂灌”甚至“填鸭式”的课堂讲授,多年来一直沿续着“一本教案、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而学生则全盘接受甚至死记硬背,其结果是“学生上课记笔记、考试记笔记、下课全忘记”。导致上述情形的原因固然有学生的主观因素,但更多地出自教师教学中的“僵化、“零散”、“固守”:所谓僵化,即将教学内容当作僵化的教条和现成的结论进行灌输,缺乏具体化、直观性;所谓零散,即只重视对每一章、每一节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和传授,缺乏将不同章节的内容融合贯通,导致学生对知识点理解的片面和孤立;所谓“固守”,即只重视对课本规定内容的分析,较少关注经济现象的变化及学生关心的实际问题,教学的实用性不强。

3.教学考核方式片面化。

尽管建立教学考核制度已得到普遍共识,但是现有考核方式却存在许多问题:一是教学考核目标错位。对教师往往简单采用一系列量化指标给教师“打分”、“排序”,很少关心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优势与潜能等方面;对学生则只是关注学习成绩的高低,功利性倾向比较明显。二是教学考核主体单一。对教师的教学考核只看学生的意见,对学生的学习考核则是教师一个人说了算,双方博弈的结果往往是在基于共同利益下达成互利串谋,从而使教学考核结果失真。三是教学考核过程简单化。考核方式基本上是通过期末考试形式进行的,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投入状态和平时学习成绩的考评。

三区域经济学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的具体途径

1.优化教学内容,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精心设计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根本保证。根据区域经济学的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区域经济学的教学内容至少应包括以下三大部分。

(1)理论基础。综合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现代区域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主要包括:规模收益递增与不完全竞争;非均衡力及循环累积因果律;市场开放度强化要素流动性;经济增长方式选择和结构优化的内生化理论;产业份额决定国民收入地区分配;二元结构与城乡联系理论等。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应特别关注博弈论、内生的增长理论、后福利经济学、交易费用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等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不断充实和建构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引领学科发展的前沿,以深化课堂教学的理论价值。

(2)应用。区域经济学本身是为了解决实际中区域问题而产生的。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区域经济所面临的深层次问题逐步凸显出来,区域经济学的应用领域得到进一步扩展。宏观、中观领域里的研究已经深入到包括区域发展模式、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城乡统筹、地方产业集群、区域创新体系、城市竞争力、地区之间收入差距、区域分工与合作以及区域协调发展等诸多方面;微观领域研究则涉及企业区位选择、企业迁移、企业组织以及跨地区跨行业的联合与合作等经济活动,使区域经济学需要回答和解决的问题更加广泛和深入。另外,近几年来中央政府陆续制定的西部大开发、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崛起、改革试验区建设等一系列区域性政策措施,也使区域经济学需要回答和解决的问题更加广泛和深入。

(3)方法。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官方统计数据的大量公布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区域经济学研究逐步走向计量化,强调运用数理模型方法对区域活动进行定量分析,特别是随着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大发展,近年来区域经济学中空间计量分析的应用越发增多。同时,决策科学、复杂系统理论、计算机信息处理和智能化技术等最前沿的科技成果也不断地被引入到区域经济分析之中。

2.强化实践型教学,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类课程,成功的区域经济学教学应强调实践型教学,注重互动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实现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

互动教学的实质就是由传统单向被动的灌输型教学转变为师生间互动交流与研讨,从而引导学生运用课堂所授知识去解释现实经济问题和验证理论模型的合理性。开展互动式教学,不仅可以督促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学会从多角度看待问题的辩证思维,培育批判、研究、质疑的能力,而且也可以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把握程度,适时解决学生在学习中的疑问,启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案例教学是区域经济学教学中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具体运用中,一方面,要注意教学案例选择的现实性、典型性、综合性和动态性,其案例应该是对现实热点问题和学生们普遍关心问题的提炼和总结;另一方面,案例教学互动的组织形式可多样化。既有安排学生独立完成的个人案例,也有学生之间合作的小组案例;既有书面的案例分析报告,也有口头的案例讨论等。

模拟教学近年来在区域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开始得到关注。通过模拟教学使学生学会如何确立区域发展目标,如何捕捉区域发展非均衡状态下可能产生的有利或获利机会,如何有效率、低成本地去广泛组织实现既定目标所需要的资源,以便最终实现既定目标,让学生如同身临其境地体验区域发展变化规律,进而灵活地做出区域决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判断决策能力和合作协调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其他方法的局限性。

3.实施教学手段多媒体化,着力提升教学效果。

开展多媒体教学对提高区域经济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即可以运用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文字、图形、影像、语音等方式来演示教学内容,代替传统的单纯依靠老师讲授和板书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使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创造空间;可以通过多媒体图形、动画的屏幕演示,将区域经济学中许多抽象的概念、枯燥的理论、复杂的逻辑关系直观、清晰地表达出来,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可以将大量原来需要在课堂内进行的板书工作通过课前制作的教学软件演示出来,课堂的课余时间增加,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讲授和组织教学活动。

但是,多媒体教学的运用并不等于完全否定传统教学手段,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将两者有机结合,发挥各自所长,弥补各自之短。具体来说,一要遵循目的性、最优化原则。即多媒体手段和内容的选择,必须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学教材,针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进行选定,当用则用,不适则弃,讲究实效,切不可为追求时尚,不顾教学的实际需要而盲目使用,否则适得其反,弄巧成拙。二要注意多媒体技术选择与组合的最优化。即根据区域经济学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去选用合适的多媒体技术,既要注意选择效果最好的来运用,也要考虑它们能否优化组合的效果,充分发挥各种多媒体技术的最大效能,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三要注意多媒体教学的反馈。即教师必须控制多媒体教学过程的各种因素,及时准确地接受学生的反馈信息,适时调整教学内容、方法和进度,优化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

4.完善教学考核方式,保障教学效果。

教学考核应涵盖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两个方面,二者都不可偏废。在对学生学习的考核方法上,应建立以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基础,以综合运用能力为重点,以学习态度为参照的综合评价体系。具体可采取笔试、口试、作业、讨论、考勤等多种形式,其中笔试、口试主要考核学生对教学基本内容的掌握程度,讨论和作业主要考核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记录提问、发言、出勤等情况主要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另外,根据区域经济学的学科性质,考核方式中应特别加入社会实践的环节,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承担校内外的科研、设计、调研、咨询和服务活动,培养学生利用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在对教师教学的考核方法上,则要着力改变目前简单地由学生给教师教学打分的做法,注意结合其他一些方式如教师互评、教研室集体听课、督导组听课等,广泛参考多方面主体的意见,增加考核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同时,在考核过程中,应注重营造公开、透明、民主的氛围,各方共同参与、民主协商,通过充分的交流与沟通,共同找出教学中存在问题以及未来改进措施。

参考文献

1.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1)

2.罗静曾菊新:中国区域经济学的几个新特点刍议[EB/OL].

篇2

1、方法论

在哲学当中,方法论源于世界观,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所以也可以说方法论是一种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从区域经济学理论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看出方法论可以作为研究区域经济学理论的最高层次的方法。具体来说,区域经济学理论研究中的方法论包含了一定程度上的哲学思想,这也为区域经济学家开辟新思路提供了一种动力。每一位学者都要有一套自己的方法论,区域经济学家也不例外,他们的方法论的形成极其重要,会对整个行业的进步发展有着不容小觑的作用。

2、基本方法

首先要说的是观察法,所谓观察法是指人们在某个特定的环境之下同通过观察推测来进行理论研究,研究中所使用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观测和考察。在这个观测和考察的过程中,要依靠一定的感性判断来对所搜集的资料进行整合,当然,这种感性也建立在一定的逻辑思维之上。因为能做出科学合理的感性判断,就说明其本身对想要感知的事物有一个整体上的领悟和了解,而领悟和了解又建立在一定的理论知识之上。另外,观察法并不局限于现有的对于区域经济学理论的研究数据,而是可以根据需要创造出合理的想象。

其次是系统法,在科学领域的研究当中,系统法以其独特的优势被广泛运用,尤其是在区域经济学理论研究方法体系的构建当中,更是将系统法作为一种重要研究方法重点推进。譬如说研究区域经济学理论实践和外界环境关系、分析区域经济学理论和其他经济学理论之间的关系、探索区域经济学理论和区域经济学实践的联系等,这些问题都离不开系统法,也可以说,系统法有着其他方法不可代替的优越性。

然后是抽象思维法,事实上,抽象思维法蕴含着两个分支,分别是形象逻辑和辩证逻辑。前者强调程序化,这一程序化又包括多个环节,这些环节往往是以一种独特的形式或者方法存在人们的印象当中,最终使其自身具备一定的说服力和公理性。后者主要是前者的深化,可以说辩证逻辑从侧面矛盾上入手,具体分析了矛盾在思维活动中存在方式和解决方法。辩证逻辑不仅以全新的视角向人们展现了一系列方法在人类活动中的重要意义,而且还能够将每一个关系看做一个矛盾体,从哲学的视角来解决问题。总而言之,抽象思维方法是区域经济学理论研究方法体系构建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抽象思维方法的使用和分析不容小觑。

最后要说的是假说法,假说法顾名思义,就是对所面对的问题提出的一种假设,这种假设要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并且它可以被应用到任何一个理论学说的领域。用假说法来探讨区域经济学理论研究方法体系的构建,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一种崭新的方法,也就是实证法。众所周知,实证法需要一定的假说,并将这些假说有选择的运用到实际需求当中,这样一来,区域经济学理论研究这种纯理论学术就不再受到主观猜想缺陷而带来的阻碍,使其自身在很大程度上拥有了科学研究的属性。

3、具体方法

根据有关数据现实,区域经济学理论研究方法体系的构建在具体实践中主要依靠两种方法,一种是系统分析法,一种是统计图表分析法。系统分析法把研究的对象当作一个完整的可操作的系统,并且将系统当中的每一个环节有机联系在一起,与此同时,也会注意系统内部与外部之间的联系,最大程度上提高系统的质量。统计图表分析法主要将统计数据作为一种可依靠的条件,在此前提之下,相关工作人员就务必要牢牢掌握统计学的技术,并熟练掌握图表信息。由于图表具有简洁明了、生动形象等特点,所以也可以说,统计图表将统计数据进一步通俗化,成为研究区域经济学理论的重要工具。

二、结语

篇3

【关键词】区域经济学理论;主体功能区;规划方案

前言

以往在城市规划中,由于受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导致规划工作中经常出现规划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协调、生产力分配不均衡,土地利用不合理、不充分等诸多问题,严重限制了城市规划工作的正常进行,降低了规划的效率,制约了区域优势的发挥和集中利用。为了尽快解决这些问题,区域经济学理论逐渐被应用在主体功能区规划当中,为主体功能区规划提供了相应的理论依据。

1区域经济学理论概述

区域经济学作为经济学范畴中的一门分属科目,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理论与学派,如增长极理论、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点轴开发理论、核心一边缘理论、平衡增长理论、恶性循环理论等等。这些理论都在不同程度上推动着区域经济学理论不断走向成熟,不断S富着区域经济学的思想与内容。其中,核心一边缘理论、增长极理论、点轴开发理论等是区域经济学中几个重要的理论。这几个理论不管是在思想上还是主张上都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相契合,且在实质上贯穿于整个主体功能区规划过程,对主体功能区规划具有极强的理论指导作用与应用价值。

1.1核心一边缘理论内涵

核心一边缘理论最初研究的主要是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之间的不平等关系,以及国家的发展模式,后被引入区域经济学领域,经过大量学者们的不断研究摸索,逐渐得到成熟和完善。其内涵是所有区域系统都是由核心区和边缘区两个子系统构成的,核心区一般指城市或聚集区,是社会经济活动的集中区域,这里工业发达、技术先进、经济水平较高且增长速度快,人口密集。而边缘区则指分布在核心区周围的,会受到核心区影响的边缘区域,这里经济相对落后。由于经济等差距的存在,形成了空间二元结构,但随着市场范围的不断扩大、交通设施的逐渐改善,核心区与边缘区间的差距会逐渐缩小。

1.2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内涵

所谓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是指在对内对外均开放的条件下,各区域相互之间所形成的协同发展、相互促进、相互依存关系的一个过程。从大的层面来说,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内涵为维持各种生产要素处于较为理想的空间配置状态中,且各部门经济发展协调,尽可能缩小区域差异,优化区域经济结构,相互包容、团结与合作,形成协调发展模式。该理论强调缩小东部、西部与中部区间发展差距,协调区域产业结构、协调区域间生产力布局,协调区间利益关系,消除市场分割与贸易封锁。

2主体功能区规划现存问题

2.1社会空间结构研究不足

虽然在国土空间规划基础上提出的主体功能区规划非常注重空间规划的秩序,但对影响空间规划秩序的社会空间结构研究却较为薄弱。社会空间结构是个大的层面,它要求主体功能区规划对区域内的人口、资源与产业三大要素进行充分考虑,促进三者在区域内、在社会空间上的有效匹配。但我国当前主体功能区规划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区域,包括资源结构单一区,经济压力沉重区,发展落后、贫困区,逐渐衰退的老工业区等。而且,我国将大部分西部地区划分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维护了该地区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但同时也加重了西部地区未来开发的建设成本,增加了西部地区开发的难度。这是我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对社会空间结构考虑不全面、不充分的一个主要表现。

2.2规划编制与实施中缺少民意

以空间规划为主的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区域整体协调可持续发展,提高土地空间规划的合理性,提高土地空间利用率,最终服务于全国人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但在规划编制与实施过程中,却存在有民意融入不足,缺少民意调查与考虑现象,使得主体功能区规划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理想目标,难以为人民提供高水平的公共服务。我国现行主体功能区规划与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对于配套技术规程的编制目前仍停留在区域人地协调发展、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层面,以及相关空间管理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上,且对现代计算工具过分依赖,导致相关工作者往往将精力集中于某一处,而没有从整体角度出发,没有对区域内的人口、资源、产业等各种要素全面考虑在内,对民意的调查与采访力度也不够,是我国当前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与实施中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3基于区域经济学理论的主体功能区规划方案

3.1核心一边缘理论对主体功能区的规划指导

主体功能区规划按照可开发程度将我国国土空间划分为四个等级,依次为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重点开发区和优化开发区。禁止开发区指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古迹区、地质和森林公园等。限制开发区指经济条件较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的区域,其规划目标在于改善生态环境。重点开发区指经济条件较好、环境承载能力较强、人口聚集较好的区域,其规划目标在于推动区域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在优化开发区与限制和禁止开发区之间起着一个承接过渡的作用。优化开发区是指开发密度较高的区域,其规划目标在于带动所有龙头企业参与经济全球化。基于区域经济学视角,重点开发区和优化开发区为核心区,而禁止开发区限制和开发区则为边缘区。边缘区为核心区提供重要生态安全保障,并将核心区辐射效应扩散至周边地区,尤其是生态型限制开发区。

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核心区从边缘区不断获取市场生产要素产出源源不断的创新成果,而这些创新成果又不断向边缘区拓展,不断带动周边地区向着工业化方向发展,同时核心区支付给边缘区一定的生态补偿费,用于生态修复和保护,以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实际上,核心区与边缘区在相互促进的发展过程中。两者也在不断的融合,主要表现在对限制与禁止开发区实施财政转移政策,这样可以加快区域之间公共服务的均衡发展,引导人口有序地向着核心区转移,从而达到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各区域协调均衡发展目标。

3.2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主体功能区的规划指导

本质而言,主体功能区规划就是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念基础上所提出的,所以基于区域经济协调理论对主体功能区进行规划必然会充分体现出区域协调发展。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的指导下,要求主体功能区规划以区域间协调发展、区域间功能优势互补为发展重点,将四种类型功能区各自所具有的独特优势进行有效互补,以优化和重点开发区经济、技术优势带动限制、禁止开发区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参与国际竞争,以限制和禁止开发区农业、生态优势为优化与重点开发区提供生态安全保障,提供可持续的资源供给,从而实现各区域间优势的相互补充,实现各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在定位与划分各区域主体功能时,应严格遵循分工协作、友好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原则来进行,将该区域拥有的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引入到薄弱区域,将薄弱区域拥有的农业优势、生态优势引入到其他区域,努力缩小各区域间的经济差距与技术差距,努力追求平衡均等。

3.3增长极理论对主体功能区的规划指导

增长极理论强调依靠经济条件较好的区域来带动经济较差区域的开发与协调发展。根据增长极理论指导,在规划主体功能区时,应将重要的经济密集区作为极核点,现阶段我国已初具规模的极核点有珠三角、长三角、中原城市群等。这些地区经济都较为发达,人口较为密集,具有较高的开发强度,但环境问题与资源问题也非常严峻,必须要严格遵循区域经济学理论指导积极制定优化的开发方案,以实现对这些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地区的健康优化开发,减少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的发生,实现中心城市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目标。

篇4

1.1参与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研究型教学模式是以问题为导向,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获得丰富的研究体验和科学的文化知识,要求学生自己动手收集、分析、判断大量的信息材料,进行积极探索和体验。研究型教学的整个过程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探索实践。

1.2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性

放松、愉快的课堂环境是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引导学生善于思考问题,勇于探索是其主要目标所在。师生关系平等能让课堂气氛融洽,促进相互间的交流和思想观念的碰撞,使学生成为自我开发创造力的主体。

1.3创造性与潜在性的统一

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宗旨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它是一个能动、创造性地教学过程,需要综合运用各学科相关知识,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寻求“主观能动性”的解答。

2中国区域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区域经济学的教学地位和实践价值越来越被人们认识和分享,但其教学方式落后、教学效果差等问题也受到学界和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区域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分为以下几类:学科自身发展不足,教学方式不科学,教学效果不佳等。

2.1学科自身发展不足

近年来,区域经济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探索均得到了迅速发展,大部分高校开设区域经济学专业硕士、博士点,为我国培养高水平经济学人才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我们也清楚地看到教师资源紧张、教材建设和课程大纲建设滞后、课程设置参差不齐、缺乏系统的教学内容框架等自身发展不足的问题。区域经济学是一门以问题为导向的科学,因此我国区域经济学研究大多是针对实际问题的应用研究,而其理论体系建设相对较落后。

2.2教学方式不科学

在教学方式和手段上,大多教师习惯于“灌输”式的课堂讲授,多年来一直沿用一种教案和教学模式,缺乏与时俱进的教学方式去创新和探索。老师把学生看成接纳知识的容器,要求全盘记录和死记硬背所教内容,缺乏课堂沟通与实践教学环节。

2.3教学效果不佳

教学效果不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学生真正学到的内容不多。课程学时普遍过短及课堂教学内容过多致使学生不能全部消化现象较为突出,还有些课程内容不能进行详细讲述等问题十分突出。其二,学生缺乏实际转化能力。以应试教育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过分强调知识的获取,而往往忽略实际转化应用能力的培养。现实当中大多学生无法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解释,学习和应用脱钩现象十分突出。

3基于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区域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具体思路

3.1更新教学理念

区域经济学课程的实践性质和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必须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更新教学理念。由于长期以来过于强调理论而缺乏对区域经济学的应用实践应用,学生对区域经济理论没有深刻的理解,只停留在比较抽象的理论层面,例如,在介绍区域经济发展时,更多关注的是区域发展的基本理论,而忽略现实区域问题与区域经济理论相结合等问题。与区域经济学作为“致用之学”的目的完全背道而驰。研究型教学模式下的区域经济学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在学生知晓理论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不同理论产生的背景、发展脉络、适用条件、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在实际中应用,使学生能够理解整个理论体系的框架结构。通过定量化方法的传授,提高学生对实际经济问题的分析能力,通过调查研究、案例分析、课堂讨论、课程论文等方式,提升学生应用区域经济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要紧紧抓住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热点”与“难点”问题,把抽象化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加深对区域经济理论的理解,提高其应用理论知识分析区域经济问题的能力。

3.2改革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能力。

区域经济学作为偏重实践的一门课程,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方面具有更为显著的效果。

(2)培养学生正确科学的思维方法。

思维方法对于科学研究来说至关重要。同样的实验现象、实验结果,思维方法不同,得到的结论可能完全不同。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4)培养学生的素质。

素质是保证人们成功进行实践活动的稳固的心理特征的综合,严谨的作风、开拓进取的精神、辩证唯物的思想方法、实事求是、团结协作的品格、节约勤俭的品质都是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培养的。

3.3转换师生角色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跟着老师走,老师跟着考试走,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长此以往,教师和学生都失去了活力,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更是陷入了单一化。教师的角色是教材的执行者,任务是传授知识。在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指导下,教师将从传统的、一包到底的角色中解脱出来,尽快转换教师角色,树立新的教学观念,构建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关系。

3.4改变考核评价

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改变单一的考试方式,重点考察学生在平时研究学习活动中的具体表现及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分析应用能力,考核方法可以是调查报告、论文写作、科技制作,等等。

4结束语

篇5

就本体论而言,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为经济活动的空间因素。在主流经济学家的推崇之下,在区域经济研究后期,基于杜能模型的研究范式逐渐脱离开来,其中本体论对个体动机予以了强调。首先,它对物品稀缺性假设与理性人假设进行了建立,并基于消费者与厂商的均衡,对获得最终的市场均衡状态进行了分析。在近代主流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构建中,经济对象的微观均衡分析受到了广泛关注。 

就认识论而言,实证主义和实用主义是区域经济学关注的重点,规范主义的哲学思想并没有得到重视。起初,在区域经济学中,理论体系构建并得到重视,观察的重点对象主要为经济活动的空间特征描述。以韦伯的工业区位论为例,起初是针对企业选址问题,其特点表现为基于问题导向的实用主义。在经验研究的结论应用之下,在城市规划和区域发展规划中区位论与区域科学得到了有效运用,这与区域经济学的实证主义与实用主义哲学基础的联系十分紧密。 

就方法论而言,描述性的研究与经验验证是区域经济学的主要方法,其研究主要涉及到空间经济特征的描述,在研究中采用的方法也基于计量分析与统计学的归纳法为主。经济总量指标与空间区位的关联性是区域经济学的重点,基于此对区域政策进行调整。在特定空间上,产业的集聚是区域经济学的观察对象,在经验研究之下,对产业聚集与空间变量的关联进行探索,然而这种集聚的个体动机与总体趋势间的内在关联却没有得到解释。而这种联系是主流经济学所强调的内容,同时区域政策的实施效果也与其有着密切联系。主流经济学对理论演绎有着高度关注,并意图基于精炼模型对经济运行整体现象潜在的个体理性动机进行揭示,计量分析基于理论演绎实施,换言之计量研究就是验证理论假设,然而计量研究并非理论假设的直接来源。 

站在市场经济系统整体认识的角度来看,经济系统在主流经济学之下向不同部分进行了划分,然而这些部分之间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与关联并组成一个体系,具有自我调节能的能力。换言之,基于主流经济学的市场经济的特征表现为自组织性,因此个体选择成为了关注重点。就传统意义而言,基于区域经济学的区域经济系统能够对其组织系统加以运筹,因此整体布局与结构的优化成为的关注重点,然而其运筹结构并非完全符合个体理性。 

二、区域经济学理论范式演进 

以杜能对区域经济学理论的研究成果为例,杜能对位于均质平原上的孤立国进行了假设,其中制造品有中心城市供应,食品供给则由城市四周土地承担;孤立国内各区域具有相同的自然条件与运输条件。杜能提出生产地与市场距离成为农场利润最大化的主导因素,同时也影响着农业经营规模,成本与运费的偿还必须与追加的投入要素的边际收益对等。基于一定的耕作成本,与城市的距离与追加运费、边际产量偿付量成正比,与生产规模扩大的可能性成反比。杜能对农业圈层理论进行创建,并认为差级地租为各区域农业布局的最优类型。杜能通过理论化与体系化形式验证了空间摩擦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在其他研究领域中,这一理论体系与研究方法也得到了推广与应用。 

基于区域经济学理论的空间成为了经济物品,并且在经济活动中发挥着基础作用,杜能对区域经济学发展的重要性分析具有双重性,与之后其他研究成果相比,其相关性与普遍性也更强,可见基于杜能的经济思想研究具有里程碑意义,然而在其思想提出后的一个多世纪,业内并没有对其予以重视。萨缪尔森则基于杜能的理论创建了空间市场均衡模型。在艾萨德的努力之下,主流经济学中逐渐接纳了区域经济学,并实现了杜能理论与均衡分析的有机结合。 

三、区域经济学的应用拓展 

1.基于主流经济学的区域经济学解释力更强 

在上世纪90年代,区域经济学在主流经济学的推进之下取得了重大突破,换言之,区域经济、经济地理、经济发展理论等学科的研究范式逐渐朝着集中化的方向发展,对于未来区域经济学的发展而言意义重大。而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工具则包括比较优势、区域经济禀赋、运输条件、地理几何分析等等,然而基于发散下的理论范式中,这些理论的发散性十分明显。对于一个共同的理论支点中,这些理论工具无法得到整合与归结,这使得区域经济学整体看上去并非精密的仪器,而是一个“工具箱”。当“问题区域”出现在国家经济中时,那么建立在空间分析基础之上的区域经济学则无法对其进行解释,在人们在探索中不得不回到主流经济学的“零维”空间中时,那么区域经济学将会停滞不前。在区域经济学研究结论中,在主流经济学的整合之下使得其范式转化得以实现,进而基于具有整体性的理论框架来解释区域差异、产业集聚。 

事实上,经济是社会全体成员个体决策之下诞生的。在传统研究中,区域经济学的规划性特点十分突出,换言之就是通过规范经济学对最优模型加以定义,然后对区域发展目标进行确定,同时在经济发展中也强调了政府干预的方法。然而,与政府规划相比,个体理性选择的综合依然存在很大的差距,基于此就难以作出合理解释,进而导致上世纪70年代之后区域经济学的发展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 

2.区域经济学对经济政策供给产生的影响 

区域经济学的一大特征就在于“政府干预”。区域经济学在我国的应用中,区域经济发展与规划十分突出,“问题区域”逐渐成为国内区域经济学的主要应用范围。 

由于对问题的解释缺乏根源性,不管采用的技术与方法如何,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或区域问题的诊断的针对性与目的性并不强。究其原因,就在于区域经济学的政策建议并没有得到认可,这一点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尤为突出,政府在经济中的干预作用十分明显,一般这是受到规划模型中企业理性选择动机缺失造成的,在政府干预之下,市場结构、规模报酬等发挥变化,使区域经济均衡状态迁移的预见性不够准确,政府干预效果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状态。

    站在政府对经济政策加以干预的角度来看,与主流经济学相比,区域经济学并没有太大的差异。一般情况下,区域经济学是以区域经济为主要对象,这一点在建立在区域经济禀赋的基础之上的产业结构规划十分突出,然而相关的政策手段并不明确,缺乏系统性。主流经济学则站在微观的角度来调整市场参数,以此实现对企业决策的限制,这显然已经属于经济规制。从中不难发现,当主流经济学的理论范式引入了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成果,那么就逻辑而言,区域经济学与主流经济学中的产业组织理论、经济规制理论等分支学科的一致性就得到体现,就政策供给而言,在理论方面的选择上就变得更加丰富。 

3.与主流经济范式趋同的启示 

主流经济学理论范式引入区域经济学,能够提高经济问题分析的全面性。区域经济学的应用范围得到扩展,并不在单纯的针对区域经济问题的对策性研究,建立在主流经济学理论范式的基础之上的制度机制、市场竞争、社会运行以及要素共享机制都能够通过区域经济学得到合理解释,进而使区域经济规划的合理性与全面性得到提升。传统单一的运输成本与比较优势分析饿逐渐向区域经济的全方位“扫描”转化。 

就理论体系而言,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已经趋于严整,主流经济学理论主干及其分支学科的理论范式逐渐得到统一,鉴于此,就逻辑而言其一致性得到体现。实践表明,这一理论体系的生命力与包容性十分突出,在主流经济学范式与区域经济学趋同的背景下,在区域经济学中,主流经济学的研究成果逐渐得到有效运用,对于学科的发展而言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与意义。 

四、结束语 

在区域经济学理论范式演进中,我们不难看出区域经济学的发展进程与趋势。在国内,区域经济学研究也可以向“范式”進行整合与归结,而研究基础与方法的不同则会引发区域经济理论的相关争论。基于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主流经济学范式的补充,为人们对区域经济运行规律的观察与分析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颜飞,罗永刚.区域经济学理论范式演进与应用拓展[J].财经问题研究,2008,(8):24-30. 

[2]孙贯华.区域经济发展阶段与欠发达地区发展研究--以荷泽为例[D].山东大学,2004.DOI:10.7666/d.y660913. 

篇6

关键词 城市新区 建设开发模式 区域经济学

一、前言

区域经济学又名空间经济学或城市经济学,是地理学与经济学的交叉学科,属于应用经济学范畴,其强调从经济学角度强化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关系协调,而城市新区建设开发模式是指城市新区建设过程中所有参与的机构、群体在权利义务职责等方面分配的总和。由此可见,将区域经济学应用于城市新区建设开发模式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基于城市新区建设开发模式的发展不平衡理论

不平衡发展理论与平衡发展理论对立,强调当区域内不具备全面增长的资本和相关资源时,要放弃平衡增长,而选择先对部分产业进行投资,而其他的部分要利用投资部分所产生的外部经济后续逐渐发展,城市新区建设开发过程中其所处的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虽整体一段时间内较稳定,但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所以城市新区建设开发要以不均衡理论为基础开展。例如,其建设目标虽表现在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改善三个方面,并强调三方面相辅相成又相互制约,但城市新区的特殊性决定,其短期内必须以经济增长为核心,而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改善作为推动城市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1]

通过经济增长,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城市居民在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后会逐渐产生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城市居民的素养会在宣传教育等宣传手段的促使下提升,推动社会进步。而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城市居民的素养、精神文明水平都会明显提升,社会治安将逐渐稳定,与经济活动息息相关的市场环境、劳动力水平等都得到改善,会反过来推动城市新区经济的增长。而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和工作的积极性得到调动,城市整体面貌的改善可以使城市新区的市场效应加大,吸引更多的外来资金,也会推动城市新区的经济发展。由此可见,在城市新区建设开发过程中总体目标以经济增长为核心,而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改善对其据有直接的推动作用,三者互为动力又互为制约,遵循了区域经济学中的不平衡理论,而且完全符合其关联效应的要求。[2]

三、基于城市新区建设开发模式的产业梯度转移理论

梯度转移理论源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所有产品都要经历创新、发展、成熟和衰退四个阶段,而工业各部门、工业产品都处于一定发展阶段;产业梯度转移理论又名产业区域转移理论,是以企业为主导的经济活动,当企业发展过程中资源供给、市场供求等因素发生变化时,为了持续发展需要在地域上进行转移,由此可见其强调产业发展中的经济效率。当主导产业处于创新阶段,其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所以此时产业整体处于悬浮的高梯度阶段,城市新区建设开发初期阶段,其所包含的所有产业都处于创新阶段,所以其整体都应处于不稳定的高梯度状态。[3]

为在短时间内实现区域内产业的稳定发展,其要遵循产业梯度转移理论,将适合在城市新区发展的产业引入,因为主导产业不仅关系到城市新区的经济水平、产业结构、劳动力分配水平,甚至对城市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都有直接的影响,所以首先应确定并积极引进主导产业,城市新区所选择的主导产业必须处于区域产业结构的核心位置,通过对其开发和深化可能直接推动区域内的经济发展,而且其自身具有客观的上升空间和市场影响力,另外,其对于区域分工中也要占有明显的优势,通过主导产业可以提升城市新区的社会影响力,使其在城区经济交流的过程中能够获取可观的比较利益,总结上述对城市新区主导产业的要求可以发现,主导产业自身必须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产生丰厚的经济效益,而且产业的关联性和连续性都要比较理想,除此之外,主导产业的产业链覆盖的范围必须广,如果将区域内的瓶颈产业引入城市新区,将严重制约其经济发展。在此过程中要考虑将城市新区内部存在的不符合城市新区产业需求的产业向外引出,优化内部产业结构,在产业梯度转移的过程中,使城市新区的整体逐渐稳定,但在这个过程中要求政府出于主导地位。

四、基于城市新区建设开发模式的生产要素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理论一直被视为西方区域经济学中经济区域观念的基础,可见其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其强调区域内要实现完全的平衡发展只是一种理想状态,现实中受多重因素制约不可能实现,所以经济增长要通过一个或多个增长中心的不断增强,逐渐向周围区域或领域扩展,而增长中心即增长极,由此可见,区域内增长极的确定直接关系到其未来发展水平和趋势。在城市新区建设开发过程中,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不可能实现平衡发展,所以应采用增长极理论,将区域内少数条件相对好,发展前景广阔的产业视为增长极,并利用增长极自身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带动城市新区其他领域的发展,所谓极化效应,即区域内资金、技术、人才等有效生产资源以极点为中心进行集聚,极化效应有利于某领域综合实力的提升,可以有效地挖掘区域内的发展潜力,使其抗风险能力增强,而扩散效应即增长极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其高水平的生产要素会向周围进行扩散,以此带动周围区域或领域的发展。[4]

城市新区建设开发阶段其各项生产要素相对不成熟,所以此时极化效应占主导,使城市新区的潜力被最大程度的挖掘,而在城市新区逐渐发展并日趋成熟的过程中,扩散效应将取代极化效应占据主导,使城市新区的整体都得到发展,以此吸引更多的外部有效生产资料涌入城市新区,这就决定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城市新区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作用。例如,在城市新区建设开发初期,中央政府应通过宏观调控充分挖掘其极化效应,使其得到快速发展,而地方政府应适当的对其控制,防止其资源外流。城市新区发展阶段,中央政府要在政策上对城市新区放松,使地方政府有更大的权利范围进行区域内的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建设,使城市新区的整体形象不断丰满,以增强对外部资金、人才等有效生产资料的吸引力,促使城市新区持久发展。

五、结论

城市新区作为老城区发展的产物,其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必须与老城区保持高度一致,利用可用空间和先进的科技成果完善或扩宽老城区的城市功能,如果其建设开发模式与老城区出现冲突将会导致投入使用的新城区与老城区在功能、资源、经济行为等方面出现混乱,严重阻碍城市发展。

(作者单位为交通银行柳州分行)

[作者简介:江岩(1984―),女,湖北郧县人,本科,中级经济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

参考文献

[1] 梁宏志.城市新区建设开发模式的区域经济学分析[J].科技创业月刊,2010,01(08):1-3.

[2] 梁宏志.城市新区建设开发模式的城市经营论[J].当代经济,2010,02(14): 48-49.

篇7

关键词:区域经济学;教学模式;改革;创新

一区域经济学的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

区域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的观点,研究国内不同区域经济的发展变化、空间组织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性应用科学。不同于其他课程,区域经济学的特殊性在于该课程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综合性。其应用性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在参与政策讨论与实践评估,并在学科发展过程中日益扩展政策参与的领域;另一方面,表现在不断拓展的国际化视野,即从全球化的角度审视中国的区域发展以及各种区域经济问题,从全球竞争的角度提出区域经济的发展道路和政策。就其综合性而言,则主要表现在区域经济学不同于其他以单一经济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科,而是以特定的空间为研究对象,并且所有的经济现象都会在这一空间发挥作用,必须研究在各种经济现象的交互作用下,区域经济作为一个相对独立整体的一般发展规律。

区域经济学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深入理解区域经济发展演变的规律以及区域经济政策理论与实践,具有对区域经济发展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的能力,制订和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方针政策的能力,从事区域经济管理工作的能力,为学生今后更好地从事相关科研及管理工作奠定理论基础,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区域经济理论研究和经济建设做更大的贡献。因此,如何在教学中改革和创新本课程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将是从事本课程教学的教师必须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二域经济学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内容滞后化。

根据我们对全国15所重点大学区域经济学专业研究生授课情况的网络调查,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学教学内容严重滞后于现实发展需要,具体表现在:一是习惯采用相对稳定不变、具有统一标准的教材。在所调查的15所高校中,有11所高校7年内没有更换过新教材,至今所使用的教材还是20世纪90年代末在国内流行的那些版本。二是缺乏系统的教学内容框架。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学大多是围绕实际问题与任务进行对策性研究,缺乏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因此造成该课程教学长期以来停留在“浅显易懂”的水平上。三是教学内容界定不清。对于不同教学对象的教学内容安排过于笼统,造成授课重点不明确,教学内容选择存在较大的随意性。

2.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化。

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大多数教师习惯于“满堂灌”甚至“填鸭式”的课堂讲授,多年来一直沿续着“一本教案、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而学生则全盘接受甚至死记硬背,其结果是“学生上课记笔记、考试记笔记、下课全忘记”。导致上述情形的原因固然有学生的主观因素,但更多地出自教师教学中的“僵化、“零散”、“固守”:所谓僵化,即将教学内容当作僵化的教条和现成的结论进行灌输,缺乏具体化、直观性;所谓零散,即只重视对每一章、每一节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和传授,缺乏将不同章节的内容融合贯通,导致学生对知识点理解的片面和孤立;所谓“固守”,即只重视对课本规定内容的分析,较少关注经济现象的变化及学生关心的实际问题,教学的实用性不强。

3.教学考核方式片面化。

尽管建立教学考核制度已得到普遍共识,但是现有考核方式却存在许多问题:一是教学考核目标错位。对教师往往简单采用一系列量化指标给教师“打分”、“排序”,很少关心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优势与潜能等方面;对学生则只是关注学习成绩的高低,功利性倾向比较明显。二是教学考核主体单一。对教师的教学考核只看学生的意见,对学生的学习考核则是教师一个人说了算,双方博弈的结果往往是在基于共同利益下达成互利串谋,从而使教学考核结果失真。三是教学考核过程简单化。考核方式基本上是通过期末考试形式进行的,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投入状态和平时学习成绩的考评。

三区域经济学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的具体途径

1.优化教学内容,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精心设计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根本保证。根据区域经济学的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区域经济学的教学内容至少应包括以下三大部分。

(1)理论基础。综合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现代区域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主要包括:规模收益递增与不完全竞争;非均衡力及循环累积因果律;市场开放度强化要素流动性;经济增长方式选择和结构优化的内生化理论;产业份额决定国民收入地区分配;二元结构与城乡联系理论等。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应特别关注博弈论、内生的增长理论、后福利经济学、交易费用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等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不断充实和建构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引领学科发展的前沿,以深化课堂教学的理论价值。

(2)应用。区域经济学本身是为了解决实际中区域问题而产生的。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区域经济所面临的深层次问题逐步凸显出来,区域经济学的应用领域得到进一步扩展。宏观、中观领域里的研究已经深入到包括区域发展模式、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城乡统筹、地方产业集群、区域创新体系、城市竞争力、地区之间收入差距、区域分工与合作以及区域协调发展等诸多方面;微观领域研究则涉及企业区位选择、企业迁移、企业组织以及跨地区跨行业的联合与合作等经济活动,使区域经济学需要回答和解决的问题更加广泛和深入。另外,近几年来中央政府陆续制定的西部大开发、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崛起、改革试验区建设等一系列区域性政策措施,也使区域经济学需要回答和解决的问题更加广泛和深入。

(3)方法。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官方统计数据的大量公布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区域经济学研究逐步走向计量化,强调运用数理模型方法对区域活动进行定量分析,特别是随着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大发展,近年来区域经济学中空间计量分析的应用越发增多。同时,决策科学、复杂系统理论、计算机信息处理和智能化技术等最前沿的科技成果也不断地被引入到区域经济分析之中。

2.强化实践型教学,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类课程,成功的区域经济学教学应强调实践型教学,注重互动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实现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

互动教学的实质就是由传统单向被动的灌输型教学转变为师生间互动交流与研讨,从而引导学生运用课堂所授知识去解释现实经济问题和验证理论模型的合理性。开展互动式教学,不仅可以督促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学会从多角度看待问题的辩证思维,培育批判、研究、质疑的能力,而且也可以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把握程度,适时解决学生在学习中的疑问,启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案例教学是区域经济学教学中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具体运用中,一方面,要注意教学案例选择的现实性、典型性、综合性和动态性,其案例应该是对现实热点问题和学生们普遍关心问题的提炼和总结;另一方面,案例教学互动的组织形式可多样化。既有安排学生独立完成的个人案例,也有学生之间合作的小组案例;既有书面的案例分析报告,也有口头的案例讨论等。

模拟教学近年来在区域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开始得到关注。通过模拟教学使学生学会如何确立区域发展目标,如何捕捉区域发展非均衡状态下可能产生的有利或获利机会,如何有效率、低成本地去广泛组织实现既定目标所需要的资源,以便最终实现既定目标,让学生如同身临其境地体验区域发展变化规律,进而灵活地做出区域决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判断决策能力和合作协调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其他方法的局限性。

3.实施教学手段多媒体化,着力提升教学效果。

开展多媒体教学对提高区域经济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即可以运用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文字、图形、影像、语音等方式来演示教学内容,代替传统的单纯依靠老师讲授和板书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使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创造空间;可以通过多媒体图形、动画的屏幕演示,将区域经济学中许多抽象的概念、枯燥的理论、复杂的逻辑关系直观、清晰地表达出来,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可以将大量原来需要在课堂内进行的板书工作通过课前制作的教学软件演示出来,课堂的课余时间增加,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讲授和组织教学活动。

但是,多媒体教学的运用并不等于完全否定传统教学手段,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将两者有机结合,发挥各自所长,弥补各自之短。具体来说,一要遵循目的性、最优化原则。即多媒体手段和内容的选择,必须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学教材,针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进行选定,当用则用,不适则弃,讲究实效,切不可为追求时尚,不顾教学的实际需要而盲目使用,否则适得其反,弄巧成拙。二要注意多媒体技术选择与组合的最优化。即根据区域经济学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去选用合适的多媒体技术,既要注意选择效果最好的来运用,也要考虑它们能否优化组合的效果,充分发挥各种多媒体技术的最大效能,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三要注意多媒体教学的反馈。即教师必须控制多媒体教学过程的各种因素,及时准确地接受学生的反馈信息,适时调整教学内容、方法和进度,优化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

4.完善教学考核方式,保障教学效果。

教学考核应涵盖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两个方面,二者都不可偏废。在对学生学习的考核方法上,应建立以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基础,以综合运用能力为重点,以学习态度为参照的综合评价体系。具体可采取笔试、口试、作业、讨论、考勤等多种形式,其中笔试、口试主要考核学生对教学基本内容的掌握程度,讨论和作业主要考核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记录提问、发言、出勤等情况主要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另外,根据区域经济学的学科性质,考核方式中应特别加入社会实践的环节,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承担校内外的科研、设计、调研、咨询和服务活动,培养学生利用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在对教师教学的考核方法上,则要着力改变目前简单地由学生给教师教学打分的做法,注意结合其他一些方式如教师互评、教研室集体听课、督导组听课等,广泛参考多方面主体的意见,增加考核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同时,在考核过程中,应注重营造公开、透明、民主的氛围,各方共同参与、民主协商,通过充分的交流与沟通,共同找出教学中存在问题以及未来改进措施。

参考文献

1.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1)

2.罗静曾菊新:中国区域经济学的几个新特点刍议[EB/OL]./,2006-10-08

3.安虎森:新区域经济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

篇8

论文关键词:区域创新系统;系统论;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区域经济学;创新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都市圈理论:科技合作与技术转移理论

区域创新系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研究对象.其构建获得了系统论、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区域经济学、创新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都市圈理论、科技合作与技术转移理论等学科和理论从系统到区域到创新的全面的思想支持和逻辑支撑。

区域创新系统并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东西.也不是主观臆断的产物。区域创新系统既经历形成、成长、发展、建设、成熟、完善、优化、升级过程,表现出区域创新系统的时间特性.又经历合作、转移、集聚、辐射、整合、联动、协调、一体化过程.表现出区域创新系统的空间特性而且.区域创新系统的客观存在及动态演进.获得了上述各学科和理论的思想支持和逻辑支撑下面既是对上述各学科和理论的理解.又是对它们的支持支撑作用的认识

1系统论与区域创新系统构建

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从个人到组织,系统普遍存在系统论对区域创新系统构建的最主要贡献就是系统思想可以说.与其它学科和理论相比.系统论对区域创新系统构建的贡献最重要、最重大系统论不仅提供了一个从系统到要素、从结构到功能观察、分析、研究区域创新的最佳视角.而且还提供了一个从系统建设与完善到要素整合与集聚、从结构优化升级到功能圆满实现开展区域创新实践的最有力切人点系统论使以系统为载体、取得了有机整体形式的客观存在的区域创新活动拥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区域创新真正成为系统、属于系统.具有了系统的所有本质属性区域创新实践或区域创新系统的建设真正成为一项系统工程区域创新有其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和创新环境.各创新主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了复杂的结构.在具体变化的创新环境中.整合集聚创新资源.开展高效的创新活动.以提升区域的整体竞争优势和国际竞争力.大力促进区域科技经济社会自然的协调发展.并实现国家创新的使命这些功能的充分实现使区域创新最终成为成熟完善的系统.

2国家创新系统理论与区域创新系统构建

国家创新系统理论以同家创新系统的客观存在为前提.区域创新系统又是国家创新系统的要素或子系统.所以.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在思想理念上和内在逻辑上便必然地对区域创新系统构建发挥重要的支持支撑作用国家创新系统与区域创新系统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区别。从系统的规模和层次看.区域创新系统是国家创新系统的子系统.是国家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创新系统是一国之内所有区域创新系统的整合与集成区域创新系统属于中观层次的创新系统.国家创新系统属于宏观层次的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系统上有国家创新系统.下有城市创新系统和产业创新集群.处在承上启下的中观层次上.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从研究领域的侧重看.区域创新系统着重于应用研究.同时也重点支持一些具有区域特色和优势的基础研究项目区域创新系统有助于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淘汰不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国家创新系统则不仅重视应用研究,而且重视基础研究,换言之,不仅重视技术创新,而且重视知识创新(即科学创新)国家创新系统不仅要求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而且要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大力扶持和保护面临国际竞争、战略上十分重要而本国尚处于发展初期的幼稚产业和弱势产业.从而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区域创新系统比国家创新系统更富有地域色彩区域创新系统是区内所有城市创新系统的整合与集成.城市创新系统又是官产学研等创新主体的整合与集成从某种意义上说.区域创新系统是产业创新集群的放大和延伸.但国家创新系统并非基于几个产业创新集群各具特色的行政区域创新系统使创新要素在行政区域内流动比较容易.但在跨行政区域范围内、在一国范围内流动则往往受到地方保护主义、转移成本、地域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2)联系。区域创新系统与国家创新系统都强调创新主体、创新资源以及创新环境的重要作用.并认为互动的学习机制是创新系统的发展动力区域创新系统的运行状态正常与否.功能发挥有效与否.子系统之间协调与否.都直接影响着国家创新系统运行的水平和效率.影响着国家创新系统功能的发挥。因此.发展国家创新系统.必须首先建设区域创新系统.要把国家创新系统的要素渗透和配置到各具优势和特色的各个区域中国家创新系统对区域创新系统具有约束作用.区域创新系统的发展与完善.必须符合国家创新系统的要求各区域创新系统要根据国家创新系统的总体目标.从各区域实际出发.统筹安排.全面落实国家创新系统是区域创新系统发展的保障,它通过宏观环境、政府政策、国家科技规划等手段来保障区域创新系统的发展区域创新系统的建设和完善必须得到国家创新系统的支持国家对创新系统建设和完善所没计的政策和规划.经过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作用于区域创新系统国家的产业政策对域创新系统的建设和完善所起的作用非常显著.各区域的特色产业基地、高新技术园区等系统.便是区域创新系统的表现形式国家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创新环境的完善以及国家政策等方面的支持.为区域创新系统的建设和完善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在国家宏观教育政策扶持下建立和发展的大学等教育组织所构成的特定知识源和知识载体.为区域创新系统提供了智力支撑这些高等院校和培训机构将在区域层次上发挥重要作用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科研院所也对区域创新系统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在国家创新系统中.政府根据国家发展目标.实施重大创新计划和项目.为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制度、政策、法律和基础设施.促进产学研合作.推广创新成果而区域创新系统则要把这些创新成果内化为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区域整体竞争优势.

3区域经济学与区域创新系统构建

创新在本质上是一种经济行为。区域创新在本质上就是区域经济行为。于是.区域经济学便构成了区域创新系统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区域经济学强化了区域创新系统构建的区域意识和空间意识.区域创新系统构建则在区域经济学那里发现并确立了自身的终极目标.即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区域整体竞争优势.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高速稳定持续发展。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也帮助区域创新从各个方面建立了一种域架构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暗示区域创新的系统特征: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结构诱导区域创新的空间布局:区域经济活动的地域分工加强区域创新的优势互补:区域经济政策引导区域创新的发展方向。总之.区域经济学对区域创新系统构建发挥着基础理论的导向作用。

4创新经济学与区域创新系统构建

创新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技术创新.包括技术创新的运行过程、演化机制、动力模式,相关的组织创新、市场创新、金融创新和制度创新.创新战略的选择.创新能力的评价等而区域创新系统构建包括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且偏重技术创新。这样,创新经济学就为区域创新系统构建提供了核心理念和基本知识.直接指导区域创新系统的建设与发展准确把握技术创新的本质特征.认识并尊重技术创新的规律,有助于技术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正确理解技术创新与组织创新、市场创新、金融创新、制度创新的关系.有利于区域创新实践的统筹安排和整体布局,围绕技术创新.相关创新联合发力,全面推进:从实际出发,选择切实可行的创新战略.有利于区域创新系统优势和特色的发挥:建立科学的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有益于量化区域创新系统建设的水平。

5新制度经济学与区域创新系统构建

新制度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方法研究制度.研究人以及由人建立的经济组织在特定的制度约束下进行的经济活动该学科主张制度进步是提高经济效率的重要途径而制度创新在本质上正是制度进步在建设区域创新系统的过程中.制度创新既包括企业内部与技术创新直接相关的制度创新.也包括地方政府实施的制度创新在某种意义上.政府的制度创新对整个区域的经济。

社会发展更具有整体长远的战略导向作用从制度安排和制度演进到制度进步和制度创新.新制度经济学从制度的角度为区域创新系统的构建贡献了创新思想理念.奠定了制度创新的理论基础。

企业是一种技术创新主体和经济活动组织.追求技术发明的成功的商业化应用.追求商业利润最大化为使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提升人们的生存质量.增强区域的整体竞争优势和自主创新能力.制度创新便显得特别重要制度的改造、建设与完善是一个地方政府的长期任务让好的制度规范企业经济行为.使绝大多数人的公共利益得到保障和改善.这是一个地方政府所应追求的终极目标因此.在建设区域创新系统的过程中.地方政府首先要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打造最适合的制度安排。

6都市圈理论与区域创新系统构建

如果说区域经济学为区域创新系统构建贡献的是区域思想理念.那么.都市圈理论则把这种区域思想理念指向了特别的区域.即都市圈都市圈理论并不会对任何类型区域的创新系统构建发挥理论指导作用.它主要是对已经发展成为都市圈的特化区域的创新系统建设产生重要影响例如.作为世界第六大都市圈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就是极其特化的经济区域都市圈内各城市联系紧密,相互依存,优势互补,共同繁荣.不仅是经济活动的中心.而且是科技创新的中心.每个城市创新系统都是所在区域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城市功能的科学定位、合理分工与协作,各类产业的整体优化布局。知识、技术、信息、资本、人才等各种创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自由流动.交通基础设施的网络化一体化.制度政策体制的贯通衔接等.都大大促进了区域创新系统的发展与完善.为区域创新系统的建设打造了良好的环境.

7科技合作与技术转移理论与区域创新系统构建

科技合作在本质上属于合作创新或联合自主创新例如.把江浙沪作为三个行政区来看.其间的科技合作属于合作创新:把江浙沪作为一体化的长三角来看.其间的科技合作则属于联合自主创新技术转移在本质上属于转移创新科技合作与技术转移又是区域科技创新的主要方式所以.科技合作与技术转移理论从科技创新的角度为区域创新系统构建提供了思想支持和逻辑支撑科技合作模式与技术移机制的探究和选择.科技人才的自由流动.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科技政策的统一对接.科技信息共享平台的打造.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完善等.将推动区域创新系统的发展.实现宽领域、多层次、全方位的区域科技创新.进而大力提升整个区域的创新能力。

8结语

篇9

[关键词]大学科技园;高新区;园区融合;技术融合;变异系数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2013)09-0083-05

大学科技园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技术进步的创新源泉之一,是推动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有效孵化器、实现产学研结合的关键平台和高校服务社会的重要载体(袁新敏、马仁峰,2011)。一流的国家大学科技园是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之一(邓恒进、胡树华、杨洁,2010)。2013年1月15日根据科技部、教育部印发的《国家大学科技园认定和管理办法》(国科发高[2010]628号),科技部、教育部认定长春理工大学科技园等9家大学科技园为第九批国家大学科技园,累计有96家国家大学科技园通过认定。2011年8月的《国家大学科技园“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发展目标指出,2015年全国大学科技园总数达到200家,国家大学科技园总数达到100家(科技部、教育部,2011)。十二五期间累计毕业企业5000家,服务企业10万家,转化科技成果10000项的发展目标也要求国家大学科技园更加强化对高校创新资源的整合力度,探索科技服务新业态。但大学科技园发展仍然存在着较多的功能障碍,区域经济融合优势的培育与提升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崔歧恩、刘帅、钱士茹,2011)。2010年86家国家大学科技园孵化企业总收入为226.1亿元,对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的推动作用较弱,低于2004—2009年,平均每个国家大学科技园孵化收入为2.6亿元(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2011)。同时2010年国家大学科技园场地面积和单位企业平均人数都出现下降趋势。2013年96家国家大学科技园在我国的空间分布呈现明显两极分化趋势,52%省域空间拥有不超过2家的国家大学科技园,19个副省级以上城市拥有全国64%的国家大学科技园数量。

一、大学科技园高新技术企业孵化规模

(一)总体孵化规模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是大学科技园区最重要的功能,大学科技园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遵循科学技术化、技术产业化、产业规模化,使研究、开发、生产经营更为集中,科学、技术、生产力发展形成统一、连续的系统过程(李萍、郑旭,2012)。高校优势学科知识创新带动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推动生产创新,生产创新为学科知识创新开辟新的领域,为技术创新提出更新要求,技术创新为高校学科再创新提供了新的手段和途径。2009年76家国家大学科技园孵化总收入超过300亿元,但2010年86家国家大学科技园孵化企业总收入为226.1亿元,低于2004年,平均每个国家大学科技园孵化收入为2.6亿元,对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的推动作用较弱,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国家大学科技园孵化企业总收入并未随着大学科技园数量的增加而出现同步增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高风险和技术不确定性在大学科技园的孵化阶段体现更为明显。另一方面也表明国家大学科技园组建初期,高校学科优势技术对大学科技园企业进行集中释放,成果转化率较高,后期高校新技术出现则需要较长时间进行积累,使得大学科技园孵化功能呈现波动性。

国家大学科技园高新技术企业孵化环境建设已南单纯的面积增加向软硬环境建设并举转变,大学科技园管理体制和运营模式成为吸引高新技术企业人驻的关键要素。2010年86家国家大学科技园当年场地面积相比2009年没有增加,但当年新孵企业1858个,比2009年增加33%。十一五期间国家大学科技园孵化企业的单位平均面积由2006年的770平方米增加到2010年1230平方米,但单位企业平均人数基本保持在20人,甚至在2010年出现下降,仅为19人,如表-1所示。由此可以看出,国家大学科技园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导向更注重技术孵化,成果孵化,弱化对园区人力资源和硬件设施的依赖,或者说在总体规模保持稳定的前提下,孵化企业的结构特征更凸显高校的知识资源优势。

(二)区域孵化规模

96家国家大学科技园覆盖了24个省市区,其中北京14家,上海13家,江苏11家位居区域国家大学科技园拥有量前三位,长三角创新资源集聚优势更为显著。对2010年的86家国家大学科技园进行具体分析,选取当年在孵企业总收入和在孵企业工业总产值两项都超过亿元的国家大学科技园,称为规模型大学科技园,分析大学科技园对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的推动作用。

2010年园区在孵企业总收入和在孵企业工业总产值两项都超过亿元的国家大学科技园共有40家,占86家总数量比例不到50%。40家国家大学科技园在孵企业的平均数量为89家,每家企业平均收入570万元,平均利润90万元。园区在孵企业总收入和工业总产值最高的是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但在孵企业平均收入和平均净利润最高的是南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主要因为南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只有4家在孵企业。可见在孵企业平均效益与在孵企业数量并无明显相关关系,但在孵企业数量增加有助于提高在孵企业总体规模,在孵企业总收入超过10亿元的3家国家大学科技园在孵企业平均数量近150家。

二、区域大学科技园区的技术融合

(一)企业间技术融合机制

大学科技园企业技术合作机制主要指企业研发技术部门与企业生产财务等研发辅助部门间技术融合过程,企业研发部门新技术通过生产部门应用于新产品或对原产品进行改进,产生的新市场需求又继续推动企业研发部门和生产部门的技术合作,使企业新技术扩散时间尽可能缩短,并得到迅速应用,如图-2所示。

通过在大学科技园建立企业技术转移中心,对企业生产及研发部门进行协调管理。企业技术转移中心的人员、物资、资金等都由企业内部提供,企业技术转移中心负责领导、组织、控制和协调企业新技术研发合作的一系列相关活动,并及时将新技术推广应用在各相关部门,同时进行新技术的试运行。

(二)高等院校与企业技术融合机制

我国大学—产业—政府之间尚未形成一个合理有效的技术转移平台,严重限制了新技术推广应用的效率。企业与高等院校之间技术融合机制与企业内部合作机制有较大差异。按照技术选择的初始阶段、成熟阶段、稳定阶段之间投入的资金比例约为1∶10∶100的比例。高校前期对技术研发阶段资金需求比例较低,随着技术研发逐步成熟稳定,资金需求比例也相应提高,此时大学科技园的企业以资金优势与高校展开技术合作,既可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同时又为技术的快速转移扩散提供渠道和基础。企业可以快速实现高校新技术的试运行,同时比高校更能及时有效控制新技术的生产和市场风险,并由企业研发部门进行相应的后期改进,如图-3所示。大学科技园通过建立技术转移协调中心,使企业和高校间更好进行选择与对接的同时,也促进了研发和市场资源的最优配置。

三、区域大学科技园园区的互动融合

为进一步探究城市大学科技园与高新区的融合程度,从区域范围的中心城市和政策制定的灵活主动性两方面考虑,选取广州、深圳、杭州、成都、青岛、武汉、大连、南京、宁波、沈阳、济南、哈尔滨、长春、西安以及厦门15个行政级别相同的副省级城市作为研究对象。15个副省级城市中2010年国家大学科技园在孵企业工业总产值超过7亿元的有西安、南京2个城市,工业基础比较雄厚,都拥有3到4家国家大学科技园,但西安、南京国家高新区2010年工业总产值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都未进入前四位。可见城市国家大学科技园与国家高新区的发展在副省级城市中并未呈现出较强的同步发展态势,如图-4所示。

国家大学科技园与国家高新区工业总产值比例最高的三个城市分别为哈尔滨、沈阳和厦门,3个城市GDP都低于15个副省级城市平均值,国家高新区2010年工业总产值低于1600亿元,规模优势也并不显著,但国家大学科技园对国家高新区的传导推动作用却比较明显,融合比例最高超过0.6%。相比而言,广州、深圳、成都、南京和长春的国家高新区2010年工业总产值超过2600亿元的副省级城市国家大学科技园与国家高新区的融合比例都在0.2%左右,重产业应用、轻技术研发的园区发展模式也加速了城市高新区与大学科技园的独立发展,同时也弱化了城市GDP的均衡发展,影响城市经济的长期持续增长力。

国家大学科技园承担了为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和国家高新区孵化高技术企业的职能,国家大学科技园在孵企业数量可以反映出大学科技园孵化功能强弱,以及为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贡献程度。同时从城市国家大学科技园在孵企业数量与国家高新区企业数量的比例,能够体现两者的互动关系强弱。15个副省级城市中的南京、哈尔滨的国家高新区企业数量2010年分别只有260家和252家,位居副省级城市的第13、14位,但南京、哈尔滨的国家大学科技园在孵企业数量都高于国家高新区企业数量,分别为262家和267家,大学园与高新区的企业数量比例远超过其他副省级城市,如图-5所示。广州、武汉、大连、长春、西安的大学园与高新区企业数量比例都低于10%,间接导致了国家大学科技园在孵企业总收入与国家高新区总营业收入比例较低。哈尔滨、南京的两项比例都呈现出较强的正相关性。在孵企业总收入与高新区总收入比例低于0.1%的副省级城市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在孵企业数量都不到70家,国家大学科技园在此类城市中的孵化功能并未充分发挥,未与国家高新区形成良好互动。

五、区域大学科技园与高新区融合程度测算

(一)园区融合程度指标选取

大学科技园持续孵化是城市高技术产业增长的重要源泉,也是城市经济结构均衡发展的支撑。为能更全面反映各副省级城市大学科技园与高新区的园区融合程度,提高大学科技园竞争力,从企业数量、从业人员、企业产值三方面选取4项指标进行15个副省级城市园区融合程度比较,指标数据如表-2所示。

(二)园区融合力变化趋势

根据表-3建立的副省级城市园区融合力评价指标体系,以15个副省级城市2010年统计数据为基础,按照相对偏差模糊矩阵法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采用变异系数法确定各指标权重,运用Matlab7.0软件编程计算,得到2010年15个副省级城市的园区融合力指数,如图-6所示。15个副省级城市园区融合力的4项指标中,在孵企业数与高新区企业数比例的变异系数大于1,变异系数法确定的相应指标权重也较高,使副省级城市园区融合程度呈现出明显差异。哈尔滨、南京、厦门以及沈阳四个城市园区融合力指数高于1,大学科技园与高新区融合优势明显。

2012年15个副省级城市GDP总量占全国比重由1995年的15.2%上升至18.9%。城市GDP均值为7003亿元,广州、深圳GDP总和超过2.6万亿元,位居前两位,形成领先区;杭州、成都、青岛、武汉、大连、南京、宁波、沈阳8个城市GDP在6700~8000亿元之间,形成发达区;济南、哈尔滨、长春、西安和厦门5个城市GDP低于5000亿元,形成中等区。按领先区、发达区、中等区的副省级城市分类,每一类地区每一年园区融合力指数为该地区所属城市的平均值,三类地区园区融合力指数依次为0.6,0.9,1.3,可见领先区副省级城市的园区融合优势最弱。而发达区和中等区城市的园区融合优势依次增强,呈现出与城市经济规模相反的变化趋势。大学科技园与高新区的发展差异在GDP较高的副省级城市中更为显著。

五、结论

“十一五”时期国家大学科技园实现了快速发展,已经成为转化高新技术成果、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孵化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校师生创业的重要基地。“十二五”期间是我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攻坚期,探索并完善科学管理体制与高效运营机制,发挥国家大学科技园科技创新平台的综合优势,是新形势对国家大学科技园提出的新要求。地方政府通过加强对国家高新区和国家大学科技园的规范管理和指导,制定国家高新区与大学科技园发展规划,并与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环境规划充分衔接。多方位支持国家高新区和大学科技园在新形势下创新体制和机制,加强软环境建设,延长产业链条,增强集聚效应,进而培育有竞争优势和发展前景的高新技术产业,突出主导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特色,提高国家大学科技园和高新区集聚高技术人才数量、科技型企业孵化能力、园区主导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比重、单位面积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等,为其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和政策环境。

大学科技园与高新区都是国家创新资源的集聚区。大学科技园对企业强有力的吸引作用和技术辐射作用,使大学科技园成为高新区的内核。大学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最重要源头,在国家创新系统中,大学是最重要的创新源,大学科技园利用自身的技术和人才优势,源源不断地孵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成功的企业出园后,再到高新区去发展、壮大,有力促进了高新区企业同大学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加速了大学高新技术的扩散,同时又加速社会企业向高新区集聚。通过推进国家科技计划的实施与国家高新区、大学科技园的发展紧密结合,支持园区内科研机构和企业承担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带动效应明显的科技项目。通过高等学校与园区内机构开展合作,吸引高等学校及其师生进入国家高新区和大学科技园创业,发挥大学科技园作为国家高新区二次创业创新源泉的重要作用,建立大学科技园孵化毕业成果及企业进入高新区的便捷通道。

作为发展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平台,国家高新区在推动实施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二次创业”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国家高新区自主创新重要基地的优势,促进国家高新区发展并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同时,国家大学科技园也应以高校技术创新孵化为动力,以成果转化促发展,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化成果丰硕、高新技术企业集中、民营科技企业活跃、创新创业人才集聚和创业公共服务机构集中的区域,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提升中起到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崔歧恩,刘帅,钱士茹.我国大学科技园运行效率研究——基于DEA的实证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1):16-21.

[2]邓恒进,胡树华,杨洁.区域创新系统运行的“四三结构”模型的实证研究——武大科技园“国家地球空间信息武汉产业化基地”建设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2):52-55.

[3]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中国火炬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4]科技部,教育部.国家大学科技园认定和管理办法[R].国科发高[2010]628号,2010.4.

[5]科技部,教育部.国家大学科技园“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R].国科发高[2011]362号,2011.8.

篇10

关键词:区域经济史研究方法徽州

吴承明曾经讲过:“我以为经济史首先是史,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虽然说历史学的研究方法是“史无定法”,但运用区域经济学的方法分析各区域间在一定时空坐标中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区域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归纳,可以使我们对整个社会的经济史现象有更为深入的了解。20世纪80年代,我国出现区域经济史研究的热潮。以中国之大,各地区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区域史的研究实属必经之路。

一、区域经济史学科的历史来源

区域经济史首先是史,这个问题吴承明先生在论述经济史的方法论中已经对经济史进行了合理的定位,但区域经济史的研究方法无疑要借助于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来对特定区域进行分析和考察。

区域经济学是在20世纪50年代适应国际与各国内部地域分工的深化,并针对当时国家间、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从经济学与生产布局学中脱离出来的伊恩新兴学科。斯(H.O. Nourse)从人类经济活动的地理分布和空间组织来定义区域经济学,他认为:“区域经济学是研究人们所忽视的经济空间秩序,研究稀有资源的地理分布的科学。”高洪深总结的区域经济学为:“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从以上两种观点中我们可以看到,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强调一个地理的区位的概念,也就是所谓的“地点感”。而区域经济史的研究是在一定时空坐标中,描述出一地方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区域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归纳,以使我们对整个社会的经济史现象有更为深入的了解。这里的“一定时空坐标”让我们感受到,区域经济史的研究不光强调区域经济学所重视的“地点感”,同时也特别强调了“时间序列”的概念。区域经济史终究是历史的一个分支,这就要求我们在研究区域经济史的时候需要用历史的眼光看待区域经济的结构与变迁。

二、区域经济史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日本的经济学家斯波义信讲过:“经济史研究之目的,是为了认识,第一,各个时代的人们能够如何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呢进行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活动;第二,他们解决以上问题的方式有何变化或发展;第三,决定以上情况及其变化的原因何在;第四,上述情况及其变化,与社会的经济以外的人类活动有何关系,后者对前者有何反作用。”美国的经济学家熊彼特也指出:“历史提供了最好的方法让我们了解经济与非经济的事实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以及各种社会科学应该怎样联系在一起。”傅衣凌先生也指出:“史学研究的功能应该有两个方面:一是学术功能,即史学研究的发展可以推动整个科学事业的发展,丰富和提高人类的认识能力;二是社会功能,即史学研究通过它所揭示的人类社会生活的规律和哲理。对当代社会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产生影响。”通过对历史长河中经济现象进行历史的分析,使我们对特定时期的历史现象能有更深的了解。由于历史进程在空间分布上呈现的不平衡性使得区域经济史的研究成为必要。以中国社会为例,面积几乎与欧洲相等的广袤国土上自然条件千差万别,各个地区的人文社会情况又由于历史上本地区开发的先后、人口的迁徙、风俗习惯的差别等等因素而出现了千姿百态的面貌,只有分区域进行深入的研究,才能概况全国历史的总体。只有这样做,才能使得出结论更接近客观历史实际,提高历史研究的科学性。区域经济史在经济史的研究前提上添加了一个空间的限定,但这种限定却又不是研究范围的枷锁,区域经济史的研究不能局限于某一特定区域的经济历史,更要通过对区域与区域外的经济联系看到那个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性的东西。

三、以明清时期徽州地区的经济史为例论述区域经济史的研究方法

(一)、从宏观层面上看,用一种整体的眼光看待区域经济史的研究

区域经济史的研究不仅要考察本区域的经济发展历程,同时也要考察本区域外的经济发展对本区域的影响,以及一定时期整个社会历史大背景对该区域经济的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比较普遍的现象,没有一个区域是脱离其他区域而单独存在的,一个区域也需要与外界进行商品的交换、资本和信贷的流通、技艺的传播、文化的交流等发面,各区域间的经济发展相互影响,区域经济史的研究需要考察区域间的经济史以及在这个时期的社会大背景的经济史研究。因此,经济史的研究对象应该包括整个社会经济生活,而且,应该通过经济史的研究来解释各种社会历史现象。区域社会经济史的研究者们在研究任何具体课题时,都要把它置于社会历史运动的总体中进行考察,从总体的结构中把握其地位、价值和发展趋势。这种从总体中把握个体。就是要求在研究某一问题时,注意与其它问题的联系,同样在研究某一地区时,注意该地区与其它地区的联系,以及与全国,乃至世界历史总体的联系,要以一种系统的结构性的观点来认识所研究的地区。

徽州本地是它的核心层次,中间层次涵盖沿长江、运河的市镇农村。其中心区乃是无徽不成镇得江南,层次则遍及全国远至海外了。徽州是一个特定的区域,徽学作为一项区域史的研究,其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区域发展的历史透视整个中国,故徽州的经济史虽为区域经济史,但实质却仍然是整体史,记得在2010年11月16号安徽大学举办的“走向世界的徽学、敦煌学和藏学”的高端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徽学研究会的栾成显先生讲过:“传统的历史,是以区域历史观为基础的。作为三大显学之一的徽学,虽有区域性质,但不应为地方学。”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会的卞利老师也进一步指出:“以徽州契约文书(约50万件)为基础,反映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脉络。”从系统论的角度看,商人、宗族、文化构成了徽州社会系统的三个子系统,但就全中国而言,徽州社会本身则又成了这一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它与整体中国发生作用,与同为子系统的其他区域社会互动互补。王健对唐力行的《明清以来徽州区域社会经济研究》的评价中我们可以看到唐先生并没有把徽州的区域社会经济研究停留在整体观察阶段,而是进一步将自己的视野放大,把区域研究放到世界的大局中考察。“因此也便有了对徽州海商的研究,为‘倭寇’正名,并将其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生联系了起来。作者认为由于明代中期以后中国经济出现衰退,因此很难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简单归结为生产力发展的自然结果,以及由此引发的走子贸易的兴盛推动了资本主义萌芽的生发,徽州海商则为走私商人的典型代表。正是他们冲破了明王朝的禁令,顺应世界潮流,形成了海商、行商、坐贾紧密结合的海外贸易的三个环节,将当时的中国江南市场与世界市场联系起来,源源不断地向世界大量供应丝绸、瓷器等商品,刺激了这些商品的生产,从中最早产生出了资本主义的萌芽。这就深刻地解释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生于明代嘉万年间的原因。”在傅衣凌研究明清时代商人及商业资本时,把徽商放在明代社会这一大背景下,从宏观上阐述了徽商在明代社会里所能发展的前途问题,指出“明代徽商资本在分解封建社会的过程上所起的作用,且产生有不少新的资本主义成分的萌芽因素,然终被这旧生产方式的坚固性和内部结构紧紧地限制着,于是遂使得徽商资本的发展,一方面,受着古旧的老朽的生产方式的残存所压迫;另一方面,又为资本主义生产的不发展所苦,死者捉住生者,形成了徽商资本的一个基本特点。”

(二)、从微观层面上看,注意区域经济的横向联系,加强区域的个案研究和区域间的比较研究

横向分析,既可理解为对一个问题的分析,要兼及与之相联系的其它相关问题,也可理解为在研究某一地区时,注意该地区与其他地域的联系。横向分析也是对某一课题的多侧面分析。历史客观实体既是错综复杂地联结在一起,从不同侧面作全面的分析,自当可以使各个问题互通、互补,从而更真实地重建或还原历史。

个案研究试制选择有代表行的社会历史现象、事件、人物或集团的个体进行典型分析,被研究的个体往往是同类事物的信息载体,对其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有助于加深人们对同类历史现象及整个社会历史的总体认识。如研究明清徽州地区的区域经济史就需要考察:第一,自然环境,顾炎武在《先下郡国利病书》记载:“徽郡系界山谷,土田依原麓日瘠确,所产至薄,独宜菽麦红虾籼,不宜稻梁。壮夫健牛,日不过数亩,粪拥缉栉,视他郡农力过倍,而所入不当其半。田皆仰高水,故丰年甚少,大都计一岁所入,不能支什之一。小民多执技艺,或负贩就食他郡者常十九;转他郡粟给老幼,自桐江自饶河自宣城者,舰相接肩相摩也。田少而直昂,又生齿日益,庐舍坟墓不毛之地日多。山峭水激,滨河被冲,啮田即废为砂碛,不复成田。以故中家以下,皆无田可业,徽人多商贾,盖其势然也。”这里可以看出明清时期徽州地区恶劣的自然环境,不适宜农耕,而人们又有掌握一门技艺或从事贩运业的背景,从而为徽商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二,人文社会因素,包括文字、语言、风俗、习惯、社会底层平民百姓的生活方式、家族制度、聚落形态、社会心理等等。例如徽商是明清时期在商界占据鳌头的商帮,徽商的故乡――徽州又是中国正统文化传承的地区。因此,以“贾而好儒”的徽商作个案分析,探讨儒家文化传统与商业发展的关系,理出徽商如何利用儒家的经济论理发展贾道,应该说是具有典型意义的。徽商的“贾而好儒”的现象可以从徽州林立的书院中看出明清时期徽州教育的发达。徽属六邑还有许多书院,讲学蔚成风尚。据康熙《徽州府志》的记载,徽属各县书院有:歙县十四所,休宁十一所,婺源十二所,祁门四所,黟县五所,绩溪八所。徽属六县共有书院五十四所。因此,从这里走出去的徽商,大多是具备一定文化知识的“儒商”,对于徽州地区“守法律,娴礼教”的传统美德,他们大都能够传承,并运用到纷繁复杂的商业竞争中去,以诚信守法托起一个个商业成功的典范。卞利在《明清徽州社会研究》中也讲到:“徽商的经营理念和营销方略,其实并无多大创新之处,问题在于他们大都是报读诗书之士,在经商的过程中,不仅仅依靠资金和闯劲,他们还善于动脑筋,善于观察市场行情的变化,并及时调整自己的营销方略,终于使其在经营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区域经济史的比较研究,不仅指不同地区之间的比较,而且包括同一地区不同历史发展时期的比较,还应包括不同国家之间的区域性比较。区域研究本身就是一种比较研究,纵向、横向、顺向、逆向都可作比较。通过比较研究,可以发现社会经济发展的地域不平衡性和同类社会经济现象在不同地区的表现形式,揭示社会经济发展的多彩多姿的风貌。叶显恩的《徽州和珠江三角洲宗法制比较研究》一文中,作者将南方徽州和珠江三角洲的宗族制度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就徽州和珠江三角洲而言,宗族制和商业的关系都相铺相成,但又各有不同,如果说徽州宗族制一直保持与正统文化相一致,堪称正统宗法制传承典型的话,那么珠江三角洲的宗族制却是已经变异的亚种形态。宗族制在徽州是以维护和谋求社会地位、政治特权为其主要功能的;而在珠江三角洲却着力于扩大其经济功能的一面,珠江三角洲的宗族直接经营产业,并出现向经济实体转变的趋向。宗族内部也相应出现利益分沾,而不是徽州的余缺互济的道义经济”又如张丽和骆昭东的《从全球经济发展看明清商帮兴衰》一文中,作者通过对明清时期各商帮的形成、鼎盛和衰落的时间,以及各时段内主营商品进行比昂较研究,并把商帮的兴衰放到全球经济发展的框架中进行考察,认为明清诸商帮的兴衰与全球经济的发展存在紧密的联系。“众商帮中,尽管山东、陕西等商帮与出口贸易之间的关系没有闽、粤、浙、晋、徽那样明显,但16-19世纪初国际市场对中国产品的大量需求和大量白银流入所带来的商品经济的大规模发展是他们得以兴旺发达的基础。”

综上所述,我们在做区域经济史的研究时需要兼顾宏观和微观两种视角,第一,用一种整体的眼光看待区域经济史的研究;第二,注意区域经济的横向联系,加强区域的个案研究和区域间的比较研究,只有兼顾这两方面才能使区域经济史的研究更加的完整和科学。

参考文献

[1]吴承明《经济史:历史观与方法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高洪深《区域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陈丽霞《对区域经济史研究若干问题的思考――以宋代的区域经济研究为例》(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01

[4]陈春声《历史的内在脉络与区域社会经济史研究》(史学月刊) 2004. 08

[5] 李伯重《理论、方法发展趋势:中国经济史研究新探》 清华大学出版社

[6] 约瑟夫・熊彼特 《经济史分析史:第一卷》商务出版社

[7] 叶显恩《谈社会经济史的区域性研究》(厦门大学历史系研究生座谈会)1987.04.15

[8]叶显恩 陈春声《论社会经济史的区域性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1988.01

[9]唐力行《明清以来徽州区域社会经济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

[10] 王健 《徽州及其以外的世界:一种整体的区域史研究――读》(史林)2001.03

[11] 傅衣凌《明清时代商人及商业资本明代江南市民经济试探》中华书局

[12]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卷三十二 上海涵芬楼影印

[13] 叶显恩《儒家传统文化与徽州商人》(安徽师大学报)1998.04

[14] 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安徽人民出版社

[15] 卞利《明清徽州社会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