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组织范文

时间:2023-04-11 09:35: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经济组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新经济组织

篇1

像富民合作社这样由农村党员领办创办的农业公司、基地、协会、合作社等新经济组织枣阳目前有160多家。

为应对市场变化对农业的冲击和影响,推动农业经营的产业化进程,全面提升农业组织化程度,努力实现农业集约化经营,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鼓励下,今日光武故里枣阳,农村党员干部带头创办组建的新经济组织大量涌现。在这些新经济组织的辐射带动下,枣阳农村形成了粮食加工、水果、种植、养殖四大特色支柱产业,网络农户15万多户,实现销售上亿元,户平增收500多元,极大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化,致富了群众。

创办一个龙头公司,激活一大支柱产业

10月中旬,中央电视台农村频道节目组来到枣阳市新市镇,对农村青年党员李堂国创办鑫泰养殖公司带领群众致富的先进事迹进行采访拍摄。李堂国是当地小有名气的能人,是带领群众致富的知心人。他的特别之处就在于他采取了一种特殊的让群众放心的经营模式。为打消群众跟着公司干的疑虑,他探索建立了“风险补偿金”制度,每年从自己公司提取8%的销售利润作为“风险补偿金”,向公司网络农户作出“户养一头猪,增收一百元”的具体承诺。若因市场因素导致农户饲养一头牲猪的利润不足100元时,公司用“风险补偿金”为农户补齐差额。今年,牲猪患蓝耳病期间,公司一度拿出10多万元为网络农户补足差额,消除了农民群众的后顾之忧。养猪产业的兴起,还带动了当地100多农户成为养牛、养羊专业户。在李堂国的带动下,牲畜养殖已经成为新市镇农民群众发家致富的主导产业。正所谓一家龙头公司撬动了一个支柱产业。

在枣阳琚湾镇,农民群众的首要致富项目是种植棉花,这里棉花常年种植面积在4万亩以上,年棉花总产量近6万担。棉花产业之所以如此受到群众青睐,要得益于当地的棉花公司。据了解,由党员带头创办的棉花加工企业有46家,他们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极大地调动了群众种植棉花的热情。在这些龙头公司的带动下,目前该镇已形成了种植、收购、加工、纺织、织布、服装等一条龙棉花生产加工格局,成为华中地区最大的棉花加工经营集散地。

2006年琚湾镇各类棉花企业资产总额已达1.5亿元以上,从业人员1.2万人,实现工业总产值达4.2亿元,营业收入达4.3亿元,整个棉花产业使农民人均增收达500元,棉花产业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领办一个专业协会,形成一地特色经济

枣阳市七方镇的花园、王岗、张桥等村紧临316国道,交通便利,群众素有种植西瓜的传统。但是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沿袭着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农民,在发展农业生产过程中,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能力有限,常常出现突遇自然灾害颗粒无收或种出的西瓜没有销路而蒙受巨大损失的情况。于是,一场农村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变革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鼓励下开始了。张业平、张德立等一批有知识、有远见的农民党员率先成立了8家西瓜协会。协会提供从西瓜育苗、田间管理技术培训指导到农资供应、西瓜销售的全程服务。根据协会网络范围,同时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员在协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在协会的带动下,七方镇的西瓜种植面积迅速扩大,达到了7万多亩,并延伸到杨当、太平、琚湾、环城、南城、蔡阳、罗岗、环城等周边地区,10万多群众从中受益,成为了当地群众致富的特色产业。今年,西瓜经销公司以赊账的方式向瓜农提供价值15000余元的优质瓜苗,主动向部分困难瓜农免费供应瓜苗10万多株。仅七方镇西瓜产量就突破25万吨,总收入达1.2亿元,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230元。

如今,每到夏季,40华里316国道成为西瓜销售长廊,来自全国各地的西瓜运输车辆络绎不绝,好一派辉弘气势,好一道亮丽风景。农业产业化的规模效益在协会的组织带动下展露无余。

种植甘蔗是枣阳市吴店镇农民群众的特色经济项目,在该镇沈畈村甘蔗协会,我们见到了快人快语的协会会长——该村无职党员黄明军。黄明军告诉我们,为解决大家分散种植,小打小闹,形不成规模的问题,他带领当地25名甘蔗产销大户入股30万元组建了这家民间协会。协会集“品种引进、种植、管理、销售”于一体,对蔗农承诺六包服务,即包提供种苗、包种植技术、包产量、包销售、包保护价格、包经济效益,引导农民进行规模生产,自主进入市场大流通,带领方圆群众共同走上了发家致富的道路。如今黄明军的事业蒸蒸日上,正如他种的甘蔗一样节节甜。甘蔗协会辐射面积已由吴店镇境内延伸到周边的平林、梁集、熊集、清潭及襄阳直至山西、河南等地,拥有甘蔗种植户15000余户,群众亩平增收1000元以上。在带领群众致富,使群众增收的同时,他也让党旗增辉。2005年,他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先进事迹得到了省委的肯定,在全省先进性教育总结表彰大会上作了典型发言。

兴办一个经济实体,带动一方群众致富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枣阳市王城镇李桥村千亩葱葱绿绿的板栗园挂满了硕果。正在加工包装的村民欣喜地告诉我们:这已是他们收获的第8个秋季了。

带领群众种板栗的,是该村党员何家明。1999年他从枣阳市委农村党员培训基地学成归来后,率先种起板栗并成立了板栗种植合作社。目前,李桥村板栗园已发展到1500多亩,参合农户300多户,户平增收1000多元。

改变分散经营的生产方式,提高农业市场化组织程度,是增强农业综合竞争力的出路。而如何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呢?现实需要由上联市场、下联农户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来承担这个组织者的角色。让我们再来看看鹿头僭农村党员周超、胡广顺创办的富民特种渔业合作社。

篇2

经验方面,金融服务的局限性

1.服务方式单一,缺乏活力。为满足农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我国已逐步建立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农村发展银行等农村金融服务机构,但由于投资风险、信用环境及公共基础设施等不利因素影响,农村金融机构很少开展中间业务,仍然以传统的存款和汇款服务为主要业务。农业产品生产周期长,容易受自然条件影响,使农业生产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一弱质性让农业贷款承担了极高风险,金融机构作为承贷主体风险增加,一定程度抑制了农业信贷投入。此外,市场供求弹性小又加大农业经济投资的不确定性,农村金融机构为寻求自身发展将资金向外转存中央银行或购买国债,以致大量资金外流,金融机构只能主营短期、小额贷款业务,难以满足中长期的大额贷款需求。

2.征信成本高,收益较低。不同于城镇用户建立个人征信体系的便捷,由于信用卡及支付宝等电子支付方式在农村的使用率较低,且农村村民居住地分散,农户信用情况采集需要耗费大量精力与成本,建立农村征信系统成为一大难题。加之农业生产高分散、高风险和弱质性的特点,导致农村金融机构基本只吸收存款不发放贷款,“惜贷”现象严重。另外,受农业生产本身特征和农民贷款保守思想的影响,小额贷款的主体主要集中于小微企业和贫困农户,他们的盈利能力较小,风险承担能力较弱,且小额贷款所获收益也不高,因此,“有款难贷”和“有款不贷”现象愈加严重。

创新方面,实现路径的多样性

篇3

(一)披露主体

村集体经济组织信息披露消除或减少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之一是信息“可置信”,这里的“可置信”是指村民有理由相信管理者所披露的信息,就需要有独立的第三方对该信息进行审计从而提高可信赖程度。从理论上分析,村集体经济组织信息的披露主体,按照“谁负责、谁披露”的原则,应该是管理者。因为其对村集体经济组织信息真实性和合法性承担责任,这种责任源于管理者直接控制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日常运行,从村集体经济组织中获取收益,也是最熟知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主体。而且,这种责任不会因为村集体组织财务管理模式不同而相异,不论是由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会计核算员核算,还是委托乡镇会计核算中心甚至是社会中介机构进行会计核算。

但是审计在提高信息可信赖程度的同时,会增加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负担。从定性的角度看,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规模较大或者资产变动较大,收益较多的时候,村民要求审计村集体经济组织信息的要求越强烈,承担审计费用的能力越强。此时,由村集体经济组织委托审计组织进行审计,并由管理者承担信息披露的责任,在解除管理者受托责任的同时,为村民进行经济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更可以为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收益分配提供权威的依据,从而避免冲突、消除不安定因素。如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规模较小、收益较少,费用承受能力较低,则委托审计组织进行审计并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不审计可用什么方式提高信息的可信赖程度?鉴于我国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实际情况:一是在我国现行村民自治的模式下,村委会实际上是接受双重委托,不仅接受村民的委托,还接受乡政府的委托,乡政府的委托就是国家权力和党领导的体现,因此当村集体经济组织难以承受此项费用增加的时候,应该由另一委托方即乡政府承担此项费用;二是乡政府代表国家权力和党的领导,权威性较高。此时,由乡政府承担向各村村民披露村集体经济组织信息的责任,能够提高村集体经济组织信息的可信赖程度。

(二)披露内容

信息的有效性需要有信息量,这就涉及村集体经济组织信息披露内容的确定,决定披露内容的关键是成本效益原则。村集体经济组织信息披露的成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信息生成成本,在目前村级财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的条件下,按照《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制度”)要求完整、准确的提供资产负债表和收益及收益分配表等,成本显然是较高的。二是村民理解信息尤其是财务信息的成本,如果村民难以理解披露的信息,最后演变成不愿关心信息,则提供再高质量的信息也无济于事,而现实的情况是理解《制度》要求披露的财务信息需要较多的财会知识,村民要读懂并理解那些专业术语所表达的含义也并不经济。村集体经济组织信息披露的效益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村民通过阅读披露的信息增加自己经济收益和维护自己合法权益,比如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的出租收益,土地出让收益都将直接影响村民经济利益。二是信息的披露解除管理者的受托管理村集体经济组织责任,在消除信息不对称的同时促进村民自治和基层民主的发展等社会利益。因此,村集体经济组织信息到底是全面披露还是重点披露,取决于上述效益与成本的比较,通常情况下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越多,产值越大,在城乡一体化和市场化的过程中涉及到的村民利益就越多,村民就越需要掌握更多的信息,全面披露就是合适的选择。反之,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越少,产值越小,涉及村民的利益就相对越少,就应该进行重点披露。

信号的有效性还需要有区分度,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信息披露应该层次清楚,逻辑一致。就披露的具体内容而言,李配银(2004)认为,村集体经济组织信息披露的主要内容包括:财务计划、各项收入、各项支出、各项财产、债权和债务、收益分配以及其他的收入和支出等;周斌(2008)认为,对村集体经济组织来说,经营信息,特别是实物信息的披露,比财务信息的披露更加重要,主要是因为实物信息和经营信息更加直观,更能调动农民们关注的积极性。本文认为,可以按与村民利益关联度将村集体经济组织信息分为两类,一类是与村民利益直接相关的信息,包括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收益及其分配、村集体经济项目的立项与承包方案、一事一议资金的使用、有关产权的界定等信息,另一类是与村民利益间接相关的信息,包括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经营费用和负债等信息,这种划分有效的提升了信息的区分度。

(三)披露周期

按照《制度》的要求,应该定期进行信息披露。应该说定期披露在提供可比信息,基本满足村民和各级政府需要的同时,也能使村民养成定期了解村集体经济组织信息的习惯,而这种习惯的形成将促进村民自治和基层民主的发展。《制度》规定的财务信息定期披露考虑到了各种组织信息披露的共性,但缺少对村集体经济组织特殊性考虑,这种特殊性正如托克维尔认为的“乡镇(这里的“乡镇”实际上是通常意义上的“村”)是自然界中只要有人就能自行组织起来的唯一联合体”那样,村集体所涉及的地域范围较小,村民之间的相互熟悉程度较高,决定了信息在村民之间传播速度快。这就要求披露者将村集体经济组织的重要事项,比如重大资产的购买与处置、集体土地的收益谈判等信息披露给村民,这种实时的不定期披露从经济效益角度看有利于村民即时进行家庭经济决策,从社会效益角度看有利于村民即时得到真实准确的信息以避免不实信息造成的不良社会后果。因此,村集体经济组织应该在按照《制度》要求进行定期披露的同时,更应加强对村集体经济组织重大信息的临时性披露。

(四)披露载体

篇4

论文摘要:不同的时代对人才的看法和观点不同,新经济时代人才的侪值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相对于贵奉而言里得更曲稀缺,出现人才雇佣资奉的新现象。组织要想不断创新并拥有竞争优势就必须创造良好的文化氛禹吸引人才。应创建一种咀正确的人才观为基础,以嗄引留用高素质人才为目的.以创新激励、协作共丰和心理契约为特征的组织文化。

    人才观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基本间题.它渗透在识人选人用人留人等一系列人力资源管理的环节中,成为组织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如何从人才观角度实施组织文化建设。直接关系到人力资源管理的成效。本文拟从人才观角度探讨组织文化的建设同题。

    一、新经济时代的人才观

    社会对人才的看法一直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农业经济社会重视的人才是那些体格强壮精通拱作。具有经验型认知和技能的人; 工业 经济社会的人才是那些能够熟练操作各种机器、制造机器.在工厂进行各种物质生产的人。从表而上看农业社会的人才标准与工业社会迥然不同,但它们对人才的本质看法基本一致,即人才受到资本的雇佣,资本第一位,人才第二位,资本相对于人才而言是稀缺的。后工业社会则认为人才是那种能移灵活运用信息。有创造性的人,随着上世纪末新经济的悄然兴起,人才流动全球化趋势增强,人才的价值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人才作为独特的生产要素。排在产业资本、 金融 资本之首,从而开始了人才雇佣资本的新时代。在知识型 企业 里,创新型脑力劳动者取代资本所有者成为委托人,和管理者共同分享企业剩余;资本所有者成为债权人,获取相对固定的投资收益;生产者负责生产,获得固定的工资报酸。如今人才表现出更多方面的特性:一是专长性。人才都是有所专长和能力的人,是本领域的行家里手,人力资本价值高:二是进取心,人才拥有较高的成就动机水平,他们竭力想发挥自己的才干、 发展 自己的才干,对工作价值的期望高;三是自主性,人格的自主性明显,对人、事、物有自己的看法和处理问题的程序。不轻易受他人左右,自我管理的能力强;四是流动性,人才的流动性远远高于普通员工.他们容易凭借自己的实力和知名度独立于组织之外获得聘用。更倾向于职业承诺而非组织承诺,特别是组织承诺中的感情承诺和继续承诺较低;五是稀缺性.人才不外乎是个体的先天潜质、后天 教育 以及环境熏陶锤炼综合作用的结果,缺少任何一方都难以成材。所以人才对社会来说总是稀缺的,是一种珍贵的资源;六是创新性,它是高素质人才的典型特征,表现出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或生产出有价值的新产品、新观念、新方法的能力。人才作为一个具有人力资本属性和自由意志的主体,总是不断地从组织环境中汲取信息和知识以实现自我价值的成长.而组织也需要不同人才能量的发挥达到自身的且标,二者的关系状况体现着一个组织所特有的文化特色。而所谓的组织文化是“特定群体所发明、发现和发展的、用于学习应对外部环境和内部整合问题的基本假设的形式,这些形式运作良好足以显示出成效、因而它们成为教育员工用以知觉、思考和感受组织间题的实际形式’。组织要想不断创新并拥有竞争优势、就必须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和制度环境,吸引并留住最好的人才。由此可见,新经济时代要求组织创建的是一种以正确的人才观为基础,以吸纳留用高素质人才为目的,以创新激励、协作共享和心理契约为特征的组织文化。

    二、创新文化建设

    任何一个领域的发展都离不开创新,创新一直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一个组织的成功与否关键是组织成员创造性的发挥。创新文化建设的任务一方面是吸引、聚集一批创新型人才,抢占人才高地,增强组织的竞争力;另一方雨是设立相应机制开发现有人员的创造性:不过“新经济时代的企业创新文化与传统企业文化强调的创新有着差别很大的价值取向和具体内容,前者更加重视经济主体的独立性.个性和灵活性,提倡和保护具有个人冲动的‘’灵感’和独创性,鼓励不畏风险,激发创造热情,允许尝试失败。对人的尊重首先体现在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人的正当欲望。使其才能智慧得以充分释放。而对工业经济中所提倡的“集体观念.’、“群体意识.’、“步调一致”、“绝对服从’‘等传统企业文化理念则持批判态度,认为这正是扼杀个性创造性的罪魁‘’①二曾几何时。以强调员工的忠诚感、服从性和缓慢提升制度的日本企业文化,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一股企业文化研究热潮。但随着信息化 网络 化时代的到来,日本经济的衰退使得日本企业文化的光环日趋式微,日本企业的神话破灭了。而美国经济近十年则持续增长,为此人们不得不冷静反思美国经济繁荣背后的文化根源。美国的文化‘教育历来尊重人的个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强调不同于他人的个人价值,这种追求创新的文化背景可能决定着新经济必然最早出现在美国,而不是其他国家,并使其他国家发生强烈的趋同效应二我们知道,新经济时代人才的突出特性就是创新性,美国硅谷之所以被称为’世界脑库‘’即着眼于人才的创造性而言‘创造性人才是组织最宝贵的资源。其能量的发挥离不开相适应的创新文化氛围和创新机制的设置。霍夫施泰德认为,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推崇的英雄般的人物,创新文化的建设首先应在组织内外部寻找创新型的偶像人物,使之对组织成员产生强大的影响力.带动一批员工的成长。如比尔。盖兹已成为知识资本家的代表,it行业的英雄。深深地影响着is业的年轻人就一个企业来说,企业家本身就是在特定环境中基于自身人力资本所有权与企业所有权的合理分配而实施创新行为的主体,其创新行为的发生依赖于对企业资源的充分调动和对企业外部环境的准确把握,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影响到下属员工的工作状态和质量,世界著名大学和老牌企业无不以其 历史 的、现时代的英雄人物激励着后来者。其次,一个组织的创新文化需要通畅的信息流动网络。任何一种创新活动都是对所拥有信息的加工改造过程,新经济越来越要求工作人员具有理解信息、对信息迅速做出反应、管理信息和利用信息创造剩余价值的能力。.组织成员对组织内外部信息保持开放吸纳的态度。以求活跃思维拓展视野,这是人才自我成长的内在需要,现实中的组织却常常存在信息的不对称和信息失真现象。出现信息交流障碍,致使许多从事技术创新的人员和基层员工不了解他们所在公司的发展方向或计划、战略,甚至不了解产品在市场上的销售需求状况,这样就削弱了创新行为的工作动力。信息流动的对称性、公开性和快捷性是组织进行创新活动的必要条件。再次。创新需要合理的异质性人员结构。所谓的异质性结构指的是群体成员在年龄‘个性、性别‑},.度、背景或知识经验等方面的差异。一定的异质性有助于群体进行发散性思维,做出 科学 的决策,利用各人各方面的优势,多领域专家联合攻关,从而使组织适应市场需求的差别化,细分化和个性化的变化环境。最后、创新需要超越自我的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说,创新即趁越,它是对现存的超越与否定,是一种不满足心理所带来的行为结果,需要付出异常艰苦的劳动。人才资源的开发和组织的发展就是一个不断超越自我的历程,只有不满足于过去的成就.不固着于己有的竞争优势,具有百折不饶的精神,才会有创新发展。’‘居安思危、’的意识,永不满足的雄.l} ,‘自我实现’的愿望,与“假想敌’‘的不断竞争等组织人格因素的塑造,正是形成创新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的过程。

   三、心理契约建设

    一些调查研究证实。知识塑人才的流动能力更强.拥有更多的工作选择权,他们更倾向于忠实自己的专业或事业、对组织的忠诚度较低。而组织如果没有稳定的人才基础,就很难有长期 发展 的后劲,所以组织为了吸引留用人才所付出的努力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艰难。长期以来,管理者习惯于用高额的物质利益来争夺人才。这也正是我们的国营 企业 较之外企、私企在吸引人才上处于劣势的重要原因:但是企业一味通过高薪留住人才、吸纳人才也有其无法回避的弊端,正如人力资源研究专家彭剑锋教授所说。它一方面可能造成热门人才的价值与价格的背离,出现人才泡沫现象,另一方面使人才跳槽频繁,增加其流动风险,这对组织、人才个人都极为不利。其实人的任何行为都是物质动力和精神动力双重作用的结果,美国组织心 理学 家schein教授干上世纪80年代提出的“’心理契约‘’概念。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如果把它引人到组织文化建设中。将更适合于新 经济 时代人才和组织发展的需求。schein将契约定义为:“‘在组织中,每个成员和不同的管理者以及其他人之间,在任何时候都存在的没有明文规定的一套期望。“.这种没有明文规定的期望实质上就是对无形的心理内容的期望,是对义务的心理承诺与互惠二i3ohinson and rousseau也证实心理契约虽然无形,但如果违反。员工会产生较低的信任和工作满意感。更易于离职,会导致员工对组织其他契约的重新评价含。重视组织与个体之间的心理契约的存在及其建设。就是不纯粹靠经济合同留用人才。还要酿造组织与个人之间良好的心理关系,它是双方心理需要满足的体现。我们知道大凡人才,其成就动机都很强烈,只不过不同的个体所认同的成就内涵不一样。有以财富、以权力、以名誉、以社会地位为标准,抑或几种兼而有之。但从成就目标定向来看,主要有两种类型。心理学认为人对自己的内在特质如智力、能力的可控方面都持有一种隐含理论.学习目标定向的个体持有增殖理念.他们相信能力可以通过不断努力和实践得到发展.成就目标定向的个体对自己的能力持实体观,他们认为能力是固定的和不可控的,很难持续发展,所以他们在对任务的理解和适应组织环境的方式上有着明显差异,前者敢挑重担,渴望发展自己的能力、对眼前的物质报酬看得不重,更重视自我发展的机会;后者则会把自己完成的任务看作是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他们不太倾向于接受新任务,自身发展的愿望不强烈,更看重眼前的利益,表现既有的才能,人才能否留住关键在于组织是否能以员工所期望的方式对待他们。并能帮助他们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生涯。国营企业在人才竞争中完全可以找到自己的优势所在,并突出其优势,建立、巩固恰当的心理契约关系,譬如人们在国企工作的身份意识不同于在其它所有制企业打工的感觉,国企人才的个体市场价值增殖空间较大.这些都可以成为企业与人才的共同期望,产生激励作用.有利于留住人才。

    四、协作共享的文化建设

篇5

关键词:初中  基础知识  思维能力  练习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4-0157-02

复习是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记忆、巩固过去所学的知识,通过复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在提高熟练程度基础上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解决新的问题。有效的复习方法不应是简单、机械地重复所学知识,也决非把原来的教学活动再重现一次。九年级中考复习,对进一步巩固教学成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起着重要的作用。就如何提高复习课的质量?笔者作了如下一些探索。

1 明确目标,以“本”为本,强化基础

首先要认真研读《化学课程标准》,这是命题组的专家们中考命题的依据。通过研读《课标》,可以明确考试的具体范围、内容和要求,做到心中有数,避免盲目地“超标”、“拔高”、“拓展”。复习时十分重要的一点是通读课本。临到中考,如果没有完整系统地看一遍课本,没有对知识进行归纳、梳理,没有把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认知结构,这样的复习等于没有复习。其实,中考题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依据课本内容编制而成的,课本中的习题、例题、实验、插图、阅读资料等常被用作编题的素材,所以,学生在考前一定要仔细通读课本,必要时还可自己写出阅读总结,回归课本,把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作为载体学好,这是获得高分的必经之路。如,对于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复习,除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知道其反映的是何种现象或事物的本质属性外,还要进一步与相近的概念进行比较,了解它们的区别与联系,同时按它们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行分类归纳整理,辅之以必要的实例佐证。

2 注重复习方法,提升能力

复习时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有效课堂,在复习中怎样才能提高学生参与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呢?

2.1调查摸底,有的放失地复习

通过基础知识检测、提问、谈话等方式,了解学生中存在的疑点、盲点,找到学生的症结所在,教师针对疑点、盲点复习,有效消除疑点,填补盲点。否则即使教师讲的津津有味,而学生无法产生共鸣,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对所复习的内容无法掌握,更不会理解复习内容。

2.2建立网络,理清知识之间的关系

化学知识知识之间的联系千丝万缕,学生能把所学的知识归纳起来,形成网络。一方面,学生把知识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实现知识的系统化;另一方面,学生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如化学用语:(1)元素符号——意义、写法;(2)化学式——意义、写法、计算等;(3)化学方程式——意义、书写步骤(配平)、注意事项、计算等。

2.3联系生活,生产实际创设情景

复习时教师要全方位地搜集多方面的信息,将化学知识的复习融入社会生活生产中,这样既能对学生产生好奇心、吸引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又能利用已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为了这一目的,教师就应加强学习,扩大信息来源,关注与生活、生产、重大科研(如每年的诺贝尔化学奖的最新理论)上一届高考题目竞赛题目中的信息来丰富复习内容,在这些信息处理中要充分挖掘所给信息,用所掌握的知识去灵活运用解答,例Fe+CuSO4=FeSO4+Cu是初中化学学习中的一个重要反应,针对该反应,联想到金属及金属铜的冶炼,农药波尔多液的配制和盛装容器,金属活动性探究等方面引导学生加深认识,进行知识深化,达到灵活运用。生活中的“加碘食盐”、“加铁酱油”为例,既可以围绕元素的有关知识设计问题,又可围绕化学式的书写、意义及计算,还可从物质的分类、组成、性质、反应原理及检验等方面设计新的问题。

2.4重视问题设计,利于激发学生思维

好的问题设计利于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思维,从而增强复习的有效性,首先问题应有较强的综合性,因为复习是初中化学整体知识的展示,是对现有知识的整合、运用。如:氧气、二氧化碳是身边化学物质的重要代表,设计问题时应从氧气、二氧化碳的组成、性质、变化、制取、用途等方面的差异,在巩固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同时,深化对氧气,二氧化碳两者之间的关系,在自然界中的转化,认识碳循环和氧循环的意义,增强学生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例:“温室效应”是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CO2是目前大气中含量最高的一种温室气体,因此,控制和治理CO2是解决温室效应的有效途径。如:

(1)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降低大气中CO2浓度的有(填字母)

A.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B.植树造林,增大植被面积

C.采用节能技术

D.利用太阳能、风能

(2)将CO2转化成有机物可有效实现碳循环,CO2转化成有机物的例子很多,如:

A. 6CO2+6H2O光合作用 C6H12O6+6O2

B. CO2+3H2催化剂 CH3OH+H2O

C. CO2+CH4催化剂 CH3COOH

D. 2CO2+6H2催化剂 CH2=CH2+4H2O

以上反应中,最节能的是( ),原子利用率最高的是( )(填字母)

这是一道以温室效应中二氧化碳气体为命题背景,介绍了一系列关于减少CO2含量的方法和措施,利于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人人有责及物质综合应用意识。

篇6

经济全球化与企业组织形式

创新之间的内生性关系

虽然表面上经济全球化更多地表现为企业外生性变量的改变,但实际上,在这一进程中,企业并不只是处于被动地位,而是一个企业不断进行适应性调整,同时影响其环境改变的交互过程。即企业组织形式的创新,是内生于经济全球化这一进程的。

一、经济全球化:企业环境的根本改变

站在企业个体的立场上考察,经济全球化无疑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环境的根本性改变。

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可以分为工作环境和制度环境两个部分。

经济全球化,意味着以国家暴力、政治强制力为基础的既有规则要让渡给以多边协商、经济约束力为基础的新的规则。这不仅改变了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工作环境,也改变了其制度环境,是企业环境的根本性改变。

就工作环境而言,首先,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企业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无限制、或较少限制地进行生产要素的选择和配合,以达到最佳生产效率的要求。其次,企业产品的出清路径也不再主要是依靠贸易途径,直接投资、运用金融工具等多层次、立体交叉的方式都可以实现企业追求利润的目的;同时,限制性贸易措施的大幅减少,大大增加了市场的广度、深度和弹性。再次,经济全球化,使企业基本丧失了国家强制力的保护,国内市场程度不同、但趋势明显的开放过程,使各个企业面临的竞争者不再局限于文化氛围相同或相近的国内对手,而必须面对具有迥异历史和发展路径、进而完全不同的企业文化的全球性竞争对手。同时,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经济工作的调整者变为双边或多边经贸组织(如WTO)。

就企业制度环境的改变而言,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企业从事经济工作所须遵循的制度也不再单是国家法令,而主要受到双边或多边协议的约束;同时,经济调节的方式也受到相应限制,如某些非市场性、歧视性的国内经济政策将难以为继。

二、组织形式创新

环境改变的应对之策与驱动力

企业组织形式的创新既是自身应对环境改变的自发性反应,同时又构成环境改变的重要动力。

从企业个体角度考察,企业的这种调整动力无疑是求生存、谋发展的自然反应。企业个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与其他企业相比更高的生产效率,以及以此为基础以超额利润体现的更多的生产者剩余。资本在利润的驱使下,必然会在其基本制度下选择和创造、完善企业制度,使之不断地爆发出活力,并且不断地为资本服务。而这一选择、创造和完善的过程,就是企业组织形式的创新过程。

三、组织形式创新是环境改变的推动力

从企业整体角度考察,企业组织形式的创新也是环境改变的推动力。

当今世界已进入知识爆炸的信息高速扩容期,从技术角度考察,由于面临巨大的成本分担,甚至存在大量的沉没成本,质变性的科技进步所要求的分工细化的程度,已使任何非组织实现技术变迁和科技进步的能力大打折扣。这意味着,技术变迁和科技进步得以实现的途径,一定要借助某个(些)组织协同的力量才能完成。其中,企业是既具有此能力,也具有自发性需求的最佳的组织。而以生产组织形式为表现的企业制度,则无疑对企业实现技术变迁、引导科技进步的能力和结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即企业组织形式的创新,同时也是改变企业所处环境的重要推动力。

经济全球化与企业组织形式

创新之间的演进性关系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深入,企业的组织形式也呈现出不断发展、演变的特征。

一、企业组织形式的创新是一个依条件演进的过程

在尼尔森和温特看来,企业为一历史性的实体。马克思经济学也认为,企业制度的变迁,是一个自然历史的过程。企业的这一历史性特征,意味着任何企业的组织形式创新,都不可能是脱离既有条件,而必须是一个依条件不同而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

对企业组织形式的实证考察可以证明这一点。马克思的研究表明,在第一次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由于技术革新、市场普遍化与工业化前环境的关系、国际竞争、产业集中和纵向一体化等原因,企业组织从家庭式过渡到经理式。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和金融网络的扩张,到20世纪60~70年代,沃芒(Vermon)的研究表明,经理资本主义正向国际资本主义转变。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一体化浪潮风起云涌,在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指导思想下,国内反垄断法有所松动,这导致加强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第五次兼并浪潮出现,进而导致新的企业生产组织形式创新。

二、条件的多样性决定了企业组织形式的多样性

企业组织形式的创新是以一定条件为基础不断演进变化的过程,而具体条件的多样性,必然决定了企业组织形式的多样性。条件的差异从两方面决定了企业组织形式的多样性。一是具体形式的多样性。如第一次全球化浪潮中的英国,由于技术进步、个体资本积累丰富等原因,工厂制企业十分发达,虽然后来也采用了股份制形式,但资本市场相对较弱,形成了银行业推动型的经济结构;而在美国,由于个体资本积累不够,则出现了普遍的股份制企业组织形式,并进而刺激形成了发达的资本市场和资本市场推动型的经济结构。二是采用某个具体形式的时间有所差别。如从家庭式企业组织到经理式企业组织的过渡过程中,各国(地区)均得利于有限公司这一组织形式,但有限公司制在不同国家普及化的时间和顺序,则与不同国家工业化进程的时间和顺序密切相关。

篇7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堂提问;师生互动

师生互动是课堂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环节,而提问则是双方交流互动的一种最基本的形式。有效的提问可以搭建出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让教与学的活动形成一体化,进而实现教学活动有效性的提升。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提问环节虽然平常,但要想保证提问活动的高质量,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一定要掌握提问的方法和技巧。

笔者结合高中政治教学案例,简述思想政治课堂上教师进行课堂提问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希望在有效的提问技巧的运用下,思想政治课堂能够成为师生共同发展和进步的场所。

一、提问要注意公平性

在课堂上,学生站起来面对教师和全班同学回答问题,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和自信,又可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经常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有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因此,每个学生都应当享受在课堂上公平回答问题的机会。然而,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叫答缺乏公平性、全面性的现象却相当普遍。几乎在每个班级中都有那么几个学生永远都在教师叫答考虑的范围之外。一方面是教师自身的原因,在很多教师看来,提问那些成绩较差的学生,会耽误过多的课堂时间;另一方面,是学生自身的问题,一些学生由于性格内向,胆小,从来不会主动举手回答问题。由于提问缺乏公平性,使得师生之间的交流只是局限在教师和少数几个学生之间。这样,不仅使得课堂气氛较为沉闷,同时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在课堂提问环节首先注意的问题就是提问的公平性。在课堂上,教师要给每个学生平等的回答问题的机会,以激发学习兴趣。针对那些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浅显的基础性的问题;针对那些性格内向、胆小的学生,教师要多用鼓励的方式让他们提高胆量和自信。课堂提问的范围越广,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度就越高,教学效果就越好。

二、提问要注意适度性

课堂提问能够提升教学效果,那是不是课堂提问越多就越好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教师的课堂提问太多,不仅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劳感,影响了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同时还会让课堂教学显得凌乱缺乏系统性。因此,课堂提问要注意适度性。课堂提问要把握时机。通过课前提问来引起学生的兴趣,课堂教学后半段提问来调节学生的疲劳感,防止学生非学习行为的出现。课堂提问还要把握好内容。例如,针对重难点提问、检查复习的提问、知识关键处的提问、似有矛盾处的提问等。只有把握住提问的时机和内容,才能让提问真正地为课堂教学增色,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

三、提问要注意适当引导

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提问是为了引发学生思考。因此,问题提出以后,教师应该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在学生思维遇到障碍的时候,还需要教师进行适当地点拨、引导。记得笔者在一次听公开课的时候遇到过这样一种情况,教师在讲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时,给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辨析类的问题:“中国是一个由五十六个民族共同组成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文化具有多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性,不同的民族其文化色彩各不相同,因此,中华文化缺乏共性。请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问题提出来以后,教师让学生稍作思考就点名让学生回答,站起来的学生只知道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但都说不出具体的理由。见学生没有反应,教师干脆自己给出了答案。类似这样一些较难的问题,在学生回答遇到困难时,教师应适时加以引导点拨,化难为易。比如上述案例中的观点,教师可以设计以下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评析:文化来源于什么,人类的实践活动有无共性,中华文化是怎样形成的。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自己得出答案自然水到渠成。若教师直接呈现答案,则会使提问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四、提问要进行有效地评价

对答案进行适当地评价往往是很多教师容易忽略的环节。很多教师在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的时候往往过于简单,“好”“不对”“还不错”“很好”基本上构成了教师评价的全部内容。这种评价方式由于过于笼统,往往很难发挥提问活动的反馈、激励、调节的功能,这样往往会白白浪费提问时间。因此,教师在提问时,对于学生的答案一定要进行详细而具体地评价。这样,学生才知道自己的回答对在哪里、错在哪里,有哪些地方可取,哪些地方需要引以为戒等,从而在教师的评价活动中更好地调控自己的学习活动。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提问技巧的把握也反应了一个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高低。因此,作为教师,我们既要认识到课堂提问的重要性,又要努力提升提问的技巧,通过精心组织课堂提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周昌平.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科技创新导

报,2009(34).

[2]闫卓霞.浅谈高中政治课堂提问艺术[J].中华少年,2012(6).

篇8

(嘉兴学院商学院,嘉兴 314001)

(Business College,Jiaxing University,Jiaxing 314001,China)

摘要: 从新媒体和社会组织的内涵入手,阐述新媒体环境下社会组织信息公开的必要性和意义,分析了新环境下社会组织信息公开建设的动力和阻力,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若干建议。

Abstract: 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definition of new media and social organization, elaborates the necessity and significance of information disclosure of social organization in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 And analyszes the power and the resistanc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information publicity of social organization in the new environment,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the opinion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s that exists in the new media era.

关键词 : 新媒体;社会组织;信息公开

Key words: new media;social organization;information disclosure

中图分类号:D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2-0290-02

0 引言

近年来,被称之为“第五媒体”的新媒体已经渗透到我们社会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并成为社会舆论最重要的传播媒体,特别是微博、微信,已经成为当下最受网民热捧、也最为活跃的新媒体。新媒体时代,快速、高效、广泛的信息传播模式为我国社会组织信息公开建设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渠道,但同时也对其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1 新媒体和社会组织的内涵

将新媒体一词拆解来看,可以理解为,新:新潮时尚,具有创新之势;煤:作为一种媒介,是公众和组织单位政府之间的大媒人,更亲民化;体:传播多元化,思维活跃,目标朝健康向上发展。新媒体生存发展最突出特点就是大大降低了发言的门槛,无论是谁,只要有传播介质,可以即时即地信息。随时关注微博微信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很多人的一种生活习惯,以快速、高效、广泛的一种途径来开展最简单的交流。

社会组织是指由一定数量的社会成员按照一定的规范并围绕一定的目标聚合而成的社会群体。它是当代社会的基层组织,我国将社会组织分为四类,即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和涉外社会组织。社会组织之所以经常被看作是政府和社会的“黏合剂”,是由其扮演的角色决定的。它独立于政府和企业之外,却又发挥着沟通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牵动着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在深入团结、凝聚并服务各行业领域中发挥了突出的作用。

2 新媒体环境下社会组织信息公开的必要性和意义

微博微信这种活跃的新媒体在社会热点事件中已经产生了较大范围的影响力。面对新媒体的冲击,社会组织能否把握其特点和规律来建立健全社会组织信息公开机制建设,保障公众对社会组织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既是现代组织的职责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自由开放的新媒体为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条件,信息公开能够强化主流舆论,为公众带来更多有效信息,为相关组织树立更好的权威性、为事件处理起到推动作用,同时也能够为自身的媒体公信力带来更全面的提升[1]。

在信息逐渐成为人们行为决策之关键依据的现代社会,信息已经成为组织运作的生命源泉,社会组织作为沟通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桥梁,信息公开既是公众、政府了解社会组织行为的直接途径,也是公众、政府监督社会组织行为的重要依据。现代社会,社会组织在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体育、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等方面担负着政府所不具有的社会功能,这就决定了社会组织的信息公开具有现实意义,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3 新媒体环境下社会组织信息公开的动力和阻力

利用微博微信作为信息公开的载体具有特殊的优势,对信息公开产生了动力。另一方面,依赖便捷的新媒体载体,人们的信息意识在加强,参与社会组织的意识也在不断加强,在这个层面上也推动着社会组织尽快地进行信息公开建设。

社会组织信息公开也有诸多压力,这里从两方面来分析其阻力,即来自社会组织本身的压力和网络新媒体的弊端。就社会组织本身,简单而言可以归纳为三个词,即“不愿公开”、“不敢公开”、“不会公开”。不愿是组织本身的意愿所致,不敢是来自外界的压力,而不会则是受自身的能力所限制。信息公开的成本使社会组织缺乏信息公开的动力。政策法规不健全使社会组织信息公开缺乏制度保障[2]。

就网络新媒体而言,微博信息高度碎片化且海量,使得关键的信息容易被淹没,无效信息过多。同时,由于微博传播的广度导致它的可控性较弱,一旦发生重大舆情控制起来较为困难。而微信的传播只限于熟人圈,虽私密性高,但具有封闭性,传播范围小。而新媒体领域诸如网络知识产权混乱、网络攻击不断、有害信息横行等不良现象,也需要寻找良策,进一步强化社会组织和网络传媒之间的互信与合作,共同营造理性、包容、和谐的网络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将阻力转化为动力。

4 新媒体环境下社会组织信息公开机制的建设

4.1 加强社会组织信息公开的新媒体载体建设 首先,需要进一步完善社会组织信息公开网站,突出互动功能,并加强建设微博微信信息公开平台,明确平台的定位。不管是微博还是微信,社会组织利用这些载体进行信息公开的时候,对其公开的内容、公开的时间、公开的渠道等等都要进行特殊筛选,否则公开的信息将失去其应有的价值。

4.2 加强组织成员的信息素养建设和网络道德教育

信息素养既是一种基本能力也是一种综合能力,它涉及信息的意识、能力和应用,重在信息的内容、传播、分析,这就对组织成员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同时,在新媒体的环境下,必须强化对组织成员的网络道德教育,为信息公开创造一个健康良好的网络环境。这也有助于人们合法有效地去利用组织公开的信息去实施信息行为。

4.3 构建适应新媒体环境的社会组织信息公开互动机制 社会组织要充分利用新媒体互动性强的特性与公众进行互动,通过网站以及微博微信平台等在进行公众问答、信息推送等,将信息公开落到实处。公众作为信息公开的对象,公众的评价和意见才是真正的评判标准,所以相关组织部门应该根据各组织的不同情况设置相应合理的评价指标,在与公众互动的过程中及时作出回应与改善,并通过分析管理相关数据和得到的反馈信息,帮助组织及时发现问题并快速解决问题,同时全方位的进行各类信息传播,实现信息公开的互动机制效果最大化,有效达到社会组织信息合理化公开。

4.4 强化新媒体环境下社会信息公开的保障措施 国家需完善社会组织信息公开立法,明确社会组织信息的外延,厘清社会组织信息公开法律与保守组织内部机密等相关法律之间的关系,解决“不愿公开、不敢公开”的问题。社会组织则需要在组织间和组织内部建立起一定的规范和制度,来确保信息公开的安全性和规范性,解决“不会公开”的问题。同时,要加强对新媒体载体的审核登记与管理,规范相关信息程序操作及公众提问处理回应操作,确保社会组织信息公开的可靠性,在人力物力等方面做好相应的配置管理。而组织在强调内部考核与问责的同时也不可忽视外部监督机制。

5 结语

新媒体是社会组织信息公开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支持,不仅使社会组织公开的信息以更广泛更直接的方式得到公众的反馈和意见,而且网络的快速传递使信息反馈的速度也大大加快,实现与公众的平等互动。但是由于社会组织信息公开的运行机制尚处于发展阶段,以及存在的各种问题,还需要政府、组织和公众的共同努力才能逐步走向成熟。

参考文献:

[1]朱艳,李文学.新媒体语境下政府信息公开与制度建设[J].新闻传播,2011(8):62.

篇9

[论文关键词]虚拟企业;组织;管理

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全球化势不可挡,在新的世界市场环境中,每个企业或公司都应当把对外寻求必要的能力,并对其兼收并蓄当作一项战略方针。在新经济类型中,企业表现在制造、贮存和运输实物资产上的能力日趋弱化。创造共享和运用知识、技术的能力日渐增强,这就要求企业的经营方式、组织结构、管理模式等走向高级化。竞争日益激烈,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层出不穷,任何公司指望在内部保持所有必要的专门知识、技术、人力、物力、财力资源都是不可能的。而虚拟企业组织管理模式正以高弹性运作和敏捷性、虚拟化经营来适应市场的多变,使企业间的各种优势集成.催生出1+1>2的综合效应,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虚拟企业以其对市场的极大应变能力正在被作为一种有效的企业组织策略而得到广泛应用。

一、虚拟企业产生的基础条件分析

一是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网络化的步伐大大加速,资本、智力、技术在全球流动与扩散,使企业逐渐处于“无界”经济的环境之中;二是市场竞争愈来愈激烈,传统而封闭的大而全的企业显得笨拙僵滞,缺乏竞争活力,在快速多变的市场中,企业惟有以高弹性运作来适应市场,在最短时间内以最有效的方式生产出最能满足市场需要的产品和服务,才有可能获得生存和发展;三是企业通过互联网以及电信等获取信息技术的提升,多数企业均利用intemet和局域网获取信息优势,使得企业成员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业务往来主要通过信息网络完成成为可能;四是市场异变性增强,顾客购物欲望的个性化和多样化,在一定程度上使企业的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方式受到了遏制,企业产品不得不依靠项目创意以满足个性化的要求;五是工人雇用的弹性化,员工一般是弹性雇用,采用兼职等形式,使人们在工作时间的选择上更富于多样性。同时由于笔记本电脑与互联网的发展。使许多人可以在不同时点、场所,甚至在旅途中办公。使“远程工作”成为可能。而且每个员工的工作都是目标导向型的。甚至单个雇员都可以是一个模块,一个独立单元,一个公司,以便充分发挥雇员的能动性。另外,企业还不断对员工进行培训,再教育等,促使人力资本增值。

以上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结果,便产生了一种超越空间约束,依靠信息技术联系、灵活管理和统一指挥结合的新的组织形式——虚拟企业,它以核心优势为龙头,通过借用外力形成动态的优势互补联盟,强强联合对资源整合产生聚变,催生出敏捷反应的强大综合竞争优势。

二、虚拟企业的内涵及其组织特点

1.虚拟企业的内涵

1991年美国提出了敏捷制造的概念。(1)敏捷制造强调企业要具有敏捷性——对不可预测变化的适应性即被动响应能力和创新性即主动开拓能力。(2)敏捷制造强调企业组织、生产设施及生产过程等要具有可重构,可重用,规模可变能力。(3)敏捷制造强调通过不同地区不同企业的联合即全球化联合,发挥不同企业的优势资源,实现快速响应市场赢得竞争。(4)敏捷制造系统把“工厂集成”概念发展成为“虚拟工厂”,即是一种由若干企业构成的临时性的组织机构,它围绕新产品或新经营机遇的产品过程在全球范围内借助于信息和网络技术来动态建立,从而进行机遇产品的经营、开发和生产。随着机遇的消失,敏捷虚拟企业也将解体。由此可见,虚拟企业是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企业,而是各成员企业的全部或部分资源动态组合而成的一种组织,它追求的目标是突破企业有形的界限,弱化具体的组织结构形式,达到全方位借用外力的效果。

2.虚拟企业组织的特点

(1)组织具有高度的柔性、敏捷性。它要求企业不可以再停留在一个静态的位置上来进行生产及其它业务运作,企业必须不断地在竞争环境下定位自己,不断调整自己的组织机构、管理方式、产品与服务、人员、技术以及市场策略等,以适应动态的市场变化。

(2)组织结构是可以重构的扁平状的动态网络化组织形式。虚拟企业虽具有研发、设计、生产、营销、财务等功能,但在企业内部却没有完整的执行这些功能的组织机构。为了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企业结构不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目标和环境的变化进行分化、组合、重整。当企业策略目标改变、产品方向更换时.随即解散现有的虚拟组织。

(3)组织的范围具有可缩扩性,组织具有动态的规模可调的能力。这主要靠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来实现,利用国际互联网、局域网等电子手段建立协作网络;集成全球范围内的企业资源,使各自独立的企业单元迅速高效的进行资源重组,组织结构优化,以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保持高度的竞争力。

(4)组织是学习型组织。组织面临严重的环境变化。原有的经验知识极大贬值,当经营衰落时,往往会实施各项企业再造或改革措施。在此过程中,通过组织对原有的认识、做法等进行深度思考,再判断,然后加以改变,使其适合现有的环境。同时这也呼唤组织成员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因为在21世纪。主要生产要素是“知识”.知识的特点在于它自身的迅速变化,原有的知识不停地老化,新的知识不断涌现,为适应这一经济时代,惟有不断地学习。

三、虚拟企业的组织形式

虚拟企业有两种不同的形式:

1.以机遇为中心的组织形式

从组织体系的整体角度来讲,虚拟企业是通过信息交互的方式将具体的成员企业联系起来.进而构成虚拟经营的统一实体。当市场出现新的机遇时。具有开发某种新产品所需要的不同知识和技术的某些成员组织或企业组成一个临时的企业,共同应付市场的挑战。联合参与国际竞争。这一联盟是参与者围绕特定产品建立起来的拥有共同利益的组织。按照产品研究、开发、制造、市场投放的任务分工.按照优中选优的外部资源利用原则.从设计到投放市场由分布在不同的区域的企业协同完成,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实行并行管理,通过信息网络共享信息资源,在高科技全球制造企业中。这种虚拟组织形式更显其优势。这种组织是随着市场和产品的变化进行调整。当项目完成以后.该组织联盟便解散。

2.以盟主为中心的组织形式

从组成虚拟群体的每一个具体的企业来讲,虚拟企业是盟主借用企业外部力量,对企业外部的资源优势进行整合、优化,创造出超常的竞争优势的方式。采用这种策略模式,企业可以获得诸如设计、生产、销售、服务等具体的功能,但却不一定拥有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实体组织,而是通过外部资源力量来实现上述功能。

前者的“虚拟”是针对所有的参与者组成的整体而言,它指的是参与者之间是平等竞争一合作的关系。无任何等级差异,这种层次上的扁平型及细胞似的动态网络状的组织形态与传统的企业形态对比是一种虚拟的组织.后者的“虚拟”则是针对每一个参与者个体而言,以我为主,将过程资源配置虚拟化,形成借他山之石以攻玉的联系关系。虚拟企业组织形成的过程其范围已不再限于具体企业组织内部,而是扩展到企业组织与企业组织之间.建立以非股权联合为手段,以技术合作为纽带,以全球资源为背景,以全球市场为依托,以利益共享为目标,以信息、通信、网络设施为基础的动态组织联盟。这种开放、动态的企业组织网络,不仅跨越企业组织边界,而且跨越国界、洲界,既没有地理重心,也没有民族轴心,以信息通信技术打破时空间隔,实现在世界范围内的联合与协作。

四、虚拟企业组织建立的几个重要步骤

1.组织核心竞争力的界定

虚拟企业通过分享成本、技能和核心竞争力使他们可以在世界范围内解决单个成员企业无法解决的问题,从而进入全球性市场。波特的研究可以帮助很好地理解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其一,是运用价值链分析。一个公司如何在成本和差异性方面创造和保持竞争优势?其二,是作为创造竞争优势的先决条件,一个公司如何进行行业和竞争对手分析?核心竞争力是竞争对手很难模仿的提品和服务的卓越能力。每一个组织必须集中于核心优势,而不是期望在每件事上形成超越。然而,集中于核心优势还不足保证生存的必要条件,多项弱势可能削减企业核心优势的作用。虚拟企业就是一种解决组织中存在弱势的最有效途径,可以借助成员企业的核心优势弥补自身的弱势和不足,从而提高整体竞争力。许多大型企业正在进行这项改变,努力将他们的组织转化为虚拟形式以适应新世纪的企业环境。如ibm.pacificbel1.applecomputer等。

2.将公司的经营与其它企业整合在一起

在确定核心竞争优势后.下一步就是将自身公司的核心能力与其它公司的核心能力整合在一起.通过建立和保持成本优势,成功的产品差异化战略,作为技术领先者或利用横向及纵向企业间的内部关联创造竞争优势。许多公司通过建立虚拟关系.从外部企业那里外购其非核心资源。美国一些大型软件公司,如microsoft.hp.3com等都形成了一些人员贮备,供有大型开发项目却缺乏足够人员的其它软件公司和企业应急使用。

3.建立强有力的信息支持系统

建立一个虚拟组织,需要计算机和通讯系统将不同的组织和个体跨越时空地连接在一起,完成单一企业无法完成或需要较长时间和较高成本才能完成的任务。日本富士公司通过成功运用电视会议系统。发展了与会成员的积极人际关系。尽管电讯系统还不可能完全取代面对面的交流,但它们在实践中确实可以很容易地获取虚拟组织成员的工作承诺,在减少紧张和对抗的同时将工作顺利安排下去。

4.发展组织文化

组织文化是虚拟组织成员的内部凝聚力。它包括观念认可、报酬系统和价值系统。虚拟组织成员很少或根本不见面,它们依靠通讯技术,借助计算机媒介进行相互影响和交流。这时使虚拟组织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信任,以信任取代监督,通过市场协调机制强化自我尽责的敬业精神,这也是虚拟组织得以有效运作的最重要组织文化。为了加强信任,提高虚拟小组的效率,要特别建立一整套经营战略来建立虚拟组织的文化。包括活跃的行为。热情的工作交流,积极的态度,轮换小组领导。明确任务目标,细分角色,经常性的信息反馈等。

五、虚拟企业组织的运营过程

针对虚拟企业组织结构的特点。就应采取灵活多变的组建方式。一般认为,虚拟企业的运营是由一个或几个掌握核心资源(如关键技术、市场或品牌等)的成员企业发起的,另一方面,其他的加盟成员愿意提供所具有的优势资源,同时承担共同的风险和分享共同的利益,从而创建和分享共同的敏捷竞争力。

对于发起企业而言,组建虚拟企业的任务应由他来承担,虚拟企业建立的过程。可以借助于现代西方战略联盟的组建方式,于是虚拟企业组织的经营分为五个阶段:

1.市场机遇识别

虚拟企业是机遇牵引的,发现和抓住市场机遇是它的起始点。通过市场调查和预测、顾客信息反馈分析、创新研究与开发等诸多手段和方法,找寻和发现具有市场潜力的产品或服务。同时结合市场需求状况分析及社会环境分析,依据成员企业产品发展战略和技术创新开发战略,进行机遇识别,确定虚拟企业的经营对象。

2.虚拟企业组成结构分析

根据机遇产品的特征,确定所需求的资源,同时研究这些资源的分布状况及与这些资源所有者的网络信息沟通条件等基础。因为虚拟企业的优势是通过企业网络进行信息共享和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协调的,每个企业通过提供自己的核心能力来完成对顾客的产品供应或服务,如果企业自身专门从事产品的设计和创牌,而由不同的合作伙伴生产和销售产品,通过这种联合,充分发挥各自的长处,可以取得更多的市场机会,可见联合能力对虚拟企业的成功起着关键作用。

3.伙伴选择及联盟建立

围绕企业目标,研究与之相关的潜在的可选伙伴,对它们进行全面的评价,因为特别是核心能力的评价,它是企业响应市场竞争所依赖的能力,是选择合作伙伴的依据。确定出合适的联盟对象,根据资源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同当的原则,通过协商签约完成联盟建立,定义分配形式,明确合作者之间的关系,因为联盟建立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有时限的合作和核心资源的组合使所有参与者获得高于平均水平的利润,所以,利益的分配至关重要。而企业的利益和风险是共存的.考虑利益共享的同时也应进行风险的分担。合理的利益和风险分配方案是虚拟企业得以建立及正常运转的重要基础。

4.管理、追踪、记录

虚拟企业的参与者之间竞争—一合作的效果.根据具体情况和签约制定的规则.调整组织结构。在组织发生变动或市场有较大变更时,将有关信息反馈,进行开拓企业的改组甚至解体。

5.清算及解体

当虚拟企业完成了特定的市场机遇或产品过程之后.需要按照约定的利益分配格局清算各自所应承担的费用和应获得的权益,包括管理费用、开发费用、制造费用等的分摊;业务往来过程中资金的清算;制造过程中产生的新的技术知识的归属及后期使用等问题的处理。

六、虚拟企业组织模式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虚拟企业是当市场出现新机遇时,具有开发某种新产品的专有知识和技术的不同企业组成的一个临时性的企业动态联盟,成员企业共同应付市场挑战,联合参与国际竞争,它强词企业在现有资源的前提下。各自发挥特长.以最快的速度、最优的组合赢得机遇。虚拟企业能够通过先进的电子信息网络迅速组配其技术、雇员和管理.随着对变幻莫测的市场需求做出灵活的、可重构的、集成的快速响应。总之,虚拟企业具有产品开发力强、组织形式灵活、投资少、风险分散,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等突出的优势,它能够解决我国企业发展中所面临的许多问题。很值得我国企业界借鉴与学习。

近年来,我国企业正面临着如何深化体制改革和优化企业组织管理的难题,虽然进行了一系列努力探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我国实施虚拟企业组织结构还存在一定问题,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组织间很难达成策略联盟。由于行业和区域双向分割、条块分割状态使得企业间的互动作用有一定程度的弱化。

2.资本筹集不畅。虚拟企业是一种“松散”的项目组。尤其是高技术很难获得资本注入。这是由于市场上缺乏完备的融资渠道,不能迅速地筹集资金和实现资金结算。

3.企业的信息工具的利用程度有限。有效利用国际网络的企业不多,缺乏对市场信息的快速响应能力。

4.科研基础薄弱。新产品开发能力差,产品开发和制造周期过长,难以满足多元化、个性化的产品的需求。

5.人员流动不畅。人们的职位大多倾向于稳定性。

6.投资体制有待完善。目前正在加大央行的安全性监控。对创业投资的主角基本上都是政府包办,大批风险投资机构没有建立,投资模式正从计划经济的项目投资向市场体系中的法人投资方向转变,所以企业间的项目管理常常带有一定的行政色彩。

从以上可看出,目前在我国实施企业虚拟化的条件还有欠缺,但是,虚拟企业依靠信息加强合作,能在不增加投入的情况下充分组合和利用现有资源,提高竞争力,这个理念对我国企业的经营管理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1.企业要重视利用外部优势。一个企业不可能拥有经营所需的全部资源,这是我们目前许多企业应该树立的一个基本观念。当前,企业一方面应利用自身的有限资源形成自己的核心优势;另一方面应利用信息网络寻找外部优势,借助虚拟企业形式,使其为我所用,形成合作竞争优势。

2.树立合作竞争观念。市场竞争表面上是企业与企业之问的竞争,实际上,随着竞争的全球化,市场竞争实质上是企业价值链上各相关企业组成的系统之间的竞争,即价值链与价值链之问的竞争。因此,企业的竞争优势取决于企业价值链上各成员企业协同经营的意识,及其共同营造的具有竞争优势的价值链。

3.重视企业信息化建设。要实现企业之间优势资源的共享和协同运作,没有强有力的信息支持是不可能的,因此,企业信息化已越来越成为企业经营不可缺少的重要前提。

4.建立、增强核心竞争优势。首先,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选择与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应当根据顾客认可的基本利益选择核心能力。区分开比较优势与核心能力,有时还需要跳出原有产品的局限;其次,要展开核心竞争力,就是要把这些能力用好用活,把它们转化为可观的、直接或间接的经济利益;再次。企业经营方式越灵活就越要对核心竞争力给予充分的保护。如自有专利、研发能力、销售能力、销售渠道等,否则就会受制于人;最后,增强吸收、创新整合、延伸能力,保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因为虚拟企业是一种以核心能力为基础的“强一强”合作。在未来的竞争环境中,企业的优势不是来自于“全”而是来自于“精”,企业要想立足市场。就必须具备自己的核心优势能力。只有具备一定的核心能力,才能有机会组织或参与虚拟企业,在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

5.精简组织机构,快速反应市场需求。我国目前的企业和企业集团大多结构庞大。管理层次繁多。使得企业的决策速度、质量、效率极低。难以面对变幻莫测的市场竞争。虚拟企业的那种弱化组织结构,突出企业对核心资源的把握和控制的发展思路,为我国企业精简机构,突出主业的发展方向指明了道路。

篇10

[关键词]泛在环境 内容聚合 协作推荐 相关性反馈

[分类号]G353

1991年“泛在计算”(Ubiquitous Computing)的概念被施乐实验室的计算机科学家提出,该概念描述了任何人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通过合适的终端设备与网络连接,获取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全新信息环境。此后,在“泛在计算”的基础上日韩提出了“泛在网络”(u-biquitous Network)、欧盟提出了“环境感知智能”(Am-bient Intelligence)、美国提出了“泛在知识环境”(Ubiq-uitous Knowledge Environment)等描述不同但内涵一致的概念,其目标都是要“建立一个多语言、多媒体、移动的、语义的网络环境,来推动信息服务的发展和变革”。当前,亚太、欧盟、北美都在有针对性地实施泛在网络,从国家产业高度制定了明确的推动政策及发展计划,致力于实现从“E时代”向“u时代”的转变。在泛在环境中,因特网在任何时间和情况下都可以全面互联,信息的与交流将由传统的线性结构、单向传递模式转变为网状结构、交错传递的模式,每个用户都可以成为信息的者与传递者,信息的组织也更多地与用户行为密切联系起来。本文将在分析泛在环境下信息资源组织的特点及其用户间行为关系的基础上,对基于用户协作的信息组织机理和组织模式进行相关的探讨。

1 泛在环境的含义及信息组织特点

1.1 泛在环境的基本涵义

“泛在知识环境”与“泛在网络”的相关研究日趋成为各领域学者关注的热点之一,但对于“泛在环境”目前学术界还没有统一的认识。笔者认为,从技术上看,泛在环境是指在3G通讯技术、微电子技术与无线网络技术的支持下,所有电子终端、软件、网络设施能够得以全面融合的数字环境;从效果上看,泛在环境是以用户为中心,以个性化服务为目标,具有多样化信息交流渠道,支持用户、信息资源与工具完全交互的信息环境。

1.2 泛在环境下信息资源组织的特点

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和认知科学的发展与相互结合推动了泛在环境的产生,而泛在环境的产生和发展,使得信息模式、信息传播渠道和信息利用机制持续产生重大变革。泛在环境为用户和共享信息提供了一个更富有动态性和互动性的空间,这种环境有助于激发用户的交流兴趣,促进了用户自组织行为的发展,从而使得信息资源的组织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征:

1.2.1 微内容的可重用性在泛在环境中,用户可以通过任何设备任何形式的信息,这些信息都是微内容,如一条评论、一张图片、喜好的音乐列表等。由于泛在环境下微内容具有结构化、开放性及工具无关性的特征,因此可以在任何地方自由地将这些微内容进行聚合、共享或迁移。

1.2.2 用户的参与性泛在环境是一种鼓励用户参与和贡献的环境,它希望利用集体智慧将互联网变成一种全球大脑。由于用户会在利已的基础上对所需使用的信息进行分类或进行Tag标注,因此在无形中用户就参与了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如Blog中文章的分类首先是满足用户自身保存和查询文章的需求。发掘和利用用户的这种利己特性,可吸引用户积极参与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

1.2.3 互联网的工具性在泛在环境下,信息资源的组织不仅仅依赖于图书馆或网站,整个泛在环境中的各种用户、组织、机构都可以进行信息资源的组织与再,所有终端节点都可以是信息资源的组织者。而互联网的作用也由媒介平台变为了链接与整合的工具,主要链接信息资源传播网络的各个终端结点,弱化了其组织与主体的作用。

1.2.4 隐性知识的外显性泛在环境的信息创建具有草根性,用户之间可以进行同步或异步的交流。为了交流,用户必须先将自己的思路和观点明晰化,并提供相应的信息以支持,进行自我的解释与完善,这个过程也是用户将思维、经验、新想法等隐性知识外显化的过程。而这些隐性知识则是泛在环境下极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可以将其与各种显性知识共同组织在一起,提升信息资源组织的层次。

2 泛在环境下用户间的行为关系

在传统网络环境中,用户是作为受众角色出现的,信息往往由图书馆或网站等中介进行组织,在信息创造者和用户间是一种单向的链式结构。而泛在环境是一个用户参与信息创造与共享的环境,在该环境中信息创造者和接收者的界限变得模糊,他们之间的链式结构关系也变为了一个非常复杂的网状结构关系,如图1所示:

在分析用户间知识链结构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泛在环境中的用户可大致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用户只浏览信息,但不信息也不对信息资源进行标注。这类用户不与其他用户交流,与其他用户之间仍是传统的链式结构关系。第二类用户会在网上信息(见图2),但是不对其他用户的信息做评价或标注,虽然有推荐行为但由于不参与交流,与其他用户间也属于传统的链式结构关系。第三类用户在网上与其他用户进行信息的交流或对其他用户的信息添加自己的标注。这类用户多以对信息的共享和有效利用作为目标,他们会对信息进行评价或添加新的标注来帮助其他用户更好地吸收信息。

通过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在三类用户中,仅仅吸纳信息但不参与交流的用户,得到的是其他贡献信息用户的协助;仅仅贡献信息但不参与交流的用户,起到了帮助其他用户的作用。这两种用户的行为从宏观上来看,构成了一种协作互助的关系。而参与交流的用户之间的交互行为,更是协作互助关系的一种体现。因此,笔者认为泛在环境下用户间的行为关系主要是一种协作性的关系。例如,在泛在环境中,用户A获取信息资源后,会对信息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并可能会将已整合和标注过的信息资源在网上,为其他用户所共享。而用户B若正好刚涉足相关领域,那么这些知识对于用户B就具有很好的参考意义,用户B在浏览了信息资源后可能会对信息内容进行补充或添加自己所认可的其他标注,而用户A也可以通过用户B的反馈信息升华自己的信息内容。这样通过不断的交互,用户A与用户B之间就形成了一种协作性的共享关系。如图3所示:

3 泛在环境下基于用户协作的信息组织机理探讨

泛在环境为用户和信息资源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一方面,它强调信息的共享,为用户之间提供了可以积累信息和互动交流的平台,变革了用户参与网络的行为;另一方面,泛在环境下信息量的剧增使得用户获取信息的负荷越来越重,要想在浩瀚的信息资源中

搜寻到所需信息,用户所付出的努力也越来越大。穆斯定律认为:“一个信息检索系统,如果对用户来说,取得信息比不取得信息更伤脑筋和麻烦的话,这个系统不会为用户所用”。该定律阐述了用户信息需求的根本规律,即用户取得某一信息若是比不取得该信息更麻烦,那么他将放弃对该信息的需求。因此,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化工作,泛在环境下的信息资源组织应以用户为中心,针对用户的需求有机整合信息资源,最终成为信息检索的基础支撑体系。

由于泛在环境是一个允许用户参与信息建设的网络平台,因此用户之间可以建立更为广泛的协作关系,而这种协作关系使得信息资源可以逐步被有效重组。例如,在对某一信息资源进行标注的过程中,用户提出的各种标注中,较为热门的标注会被以醒目的方式推荐给其他用户,这些标注的认知度也将不断提高,而较少被选择的标注将逐渐被用户舍弃,最终用户会对该信息资源的标注方式取得较为一致性的认可。由此可见,泛在环境下信息组织的机理较为复杂,其中内容聚合机理、协作推荐机理、相关性反馈机理是核心,它们体现了泛在环境下基于用户间协作的信息组织的一般运行过程。从这三个方面出发研究泛在环境下基于用户协作的信息组织机理,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泛在环境下的信息资源组织过程。

3.1 内容聚合机理

在泛在环境中,用户基于个人信息管理的目的或交流思想的目的,会用自己的词汇对信息资源进行标注。这些标注代表了用户对信息资源的理解,是泛在环境下用户实现资源组织的基础。由于相同的标注会被赋予内容相类似或有关联的信息资源,因此通过标注可以将内容相似的信息资源聚合起来,为本来无关联的资源建立联系。这样,用户自由添加的标注就可以作为很好的导航,每个标注都可以聚合同一个主题内容的信息。笔者认为泛在环境下信息资源的内容聚合机理可用图4表示:

在资源极其丰富的泛在环境中,用户通过标注不仅可以发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还可以发现自己尚未意识到的兴趣。在信息资源基于标注聚合而形成动态结构的同时,标注也可以把有相同兴趣或关注点的用户聚合起来形成协作性的群体,这种协作性群体可以通过标注信息资源而形成和控制信息资源的组织体系。

3.2 协作推荐机理

泛在环境下的信息资源极大丰富,当用户不明确需求目标时,搜寻信息往往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将有价值的信息组织起来推荐给用户是提高服务效果的有效方式。协作推荐是利用兴趣相似用户的需求偏好来进行信息过滤,并为用户推荐相关信息的过程,该过程支持用户群体中有组织的相互协作。笔者认为协作推荐的机理可用图5表示:

其基本原理是:首先对一个大的用户群的兴趣进行搜集和登记,然后使用相似性评价标准,选出一个其兴趣与当前用户兴趣相似的子用户群,再计算出该子用户群的兴趣的平均值(可能已加权),最后使用结果兴趣函数,向当前用户推荐不带任何个人偏见的预测结果信息。在泛在环境中,用户只需要对被提供的资源进行偏好程度的评价,推荐机制就可以确定该用户是否归属于某个特定用户群,从而向用户推荐被组织过的信息资源。而这些信息资源本身就附带了多名用户对该信息的评价,因此用户所获取的信息是经过分析组织、有较高价值的信息资源。

3.3 相关性反馈机理

从传播角度而言,反馈是信息的接受者对信息者已完成的产品的回应,是对产品及效果进行的分析与评价。相关性反馈机制很早就应用于信息检索领域,经过实践,研究者们已经充分认识到让用户将其对结果的判断反馈给检索系统,对于提高系统检索性能是十分必要的。与传统检索系统不同,泛在环境下由于反馈手段的不断丰富,用户对信息资源的评价、感想都成为相关性反馈的内容,这些反馈意见可以被信息创造者和其他用户接受,促进信息创造者或其他用户对信息进行浓缩、综合或改造,从而直接改善信息资源的组织状况。笔者认为泛在环境下的相关性反馈机理可用图6表示:

用户的反馈不仅仅是用户对所获取信息的相关性判断,还包括用户对所获取信息内容的归纳与演绎,甚至是修正。这样的相关性反馈对信息组织的作用也不再仅仅是更明晰用户的信息需求,而是能够在更高层次上实现用户对信息内容的完善和重组,是用户参与信息组织的一种方式。

4 泛在环境下基于用户协作的信息组织模式的设计

通过以上的分析,笔者认为泛在环境下的信息资源组织应用了内容聚合、协作推荐、相关性反馈等多种机理,如果把这些复杂的机理综合起来应用于信息组织,则可以充分发挥不同机理的优势,以提升信息组织的效能。根据不同机理的作用原理与方式,笔者设计了泛在环境下基于用户协作的信息组织模式,如图7所示:

该信息组织模式打破了传统的组织模式,通过用户与添加标注、进行评价与交流等行为重组信息资源,综合应用内容聚合、协作推荐和相关性反馈机理,形成了一种协作性的信息组织模式。

4.1

内容聚合机理的应用

泛在环境中,用户为了个人管理信息的需要,会在或阅读信息时给信息内容添加标注。这些标注往往是揭示信息资源主题的基本知识单元,通过这些基本的知识单元可以把相关主题的信息资源聚集起来,从用户认知的角度重新构建信息资源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新的信息资源集合。这些被重新聚合的信息资源,可以通过用户的标注和标注间的关系呈现出新的知识结构,同时也从用户的角度揭示了各类信息资源间的有机联系。

4.2 协作推荐机理的应用

Alex Iskold在《推荐系统的艺术、科学与商务问题》一文中指出,用户的网上活动分为搜索和浏览两类。当用户目的明确时会展开搜索,但当用户对需求不太清楚时往往只会浏览。当用户不明确需求目标时,浏览往往会耗费用户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而且效果可能并不好。而协作推荐机制可以通过用户的评价,过滤掉不相关的资源,将经过重组的较有价值的资源推荐给用户。协作推荐机制对信息的重组是建立在多用户的智慧和用户间经验共享的基础上,将信息组织从中介方处理转移到了群体协作推荐的方向,体现了泛在环境下信息组织关注群体协作,以用户为中心的发展导向。

4.3 相关性反馈机理的应用

相关性反馈使得信息的者和阅读者能够对泛在环境下的信息内容进行调整和改造,与原有信息资源形成互相补充、互相顺应、互相修正的关系。利用相关性反馈,各种用户均可以对信息资源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完善性加工,经过这种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处理后,信息资源就被重新组织为更加条理化和系统化的信息或知识。通过相关性反馈机制重组信息资源,实质上是通过用户间的有效交流与协作,使得分散的信息资源成为序列化、有效性高的信息资源系统。相关性反馈机制可以剔除掉现有信息资源中的冗余成分和信息垃圾,使信息资源得以重组、信息流得以良好的控制,最终形成有序化的信息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