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艺范文

时间:2023-03-30 04:44: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少年文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少年文艺

篇1

英文名称:Juvennile's Literature

主管单位: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少年儿童出版社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上海市

种:中文

本:32开

国际刊号:1004-0889

国内刊号:31-1179/I

邮发代号:4-683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53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篇2

青春五月,鸟语花香,如诗如画;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田庄镇第一届校园文化艺术节汇报演出和“四好少年”表彰大会。值此盛典之际,我代表中心学校向前来参加我镇艺术节的领导、宾朋表示诚挚的谢意!向为本届艺术节筹备工作而付出了辛勤劳动的老师和同学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少年儿童们表示节日的慰问!

两年来,我镇坚持“办质朴大气的教育,求真水无香的境界”的办学理念。加快学校现代化建设步伐,不断丰富学校内涵,让农村孩子享受优质教育。我们既重视基础学科的教育,又重视艺术学科的教育;既注重科学精神的培育,又重视人文艺术素养的培育。艺术可以陶冶心灵,丰富人生。艺术的魅力在于神往,艺术的内涵在于创新,艺术的真谛在追求。罗丹说:“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无论是日月星辰,还是天地江河;无论是平湖秋月,还是丛林山川,艺术之美无处不在。愿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一双发现美的慧眼,在艺术美中愉快生活,健康成长。我们确定的本届文化艺术节的主题是:“以文化人”,“艺术点亮人生”。培养合格人才,不仅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文化功底,更需要有良好的礼仪素养,儒雅的艺术底蕴,创新的艺术构想。我们之所以坚持不懈开展各类艺术兴趣教学、开设各类兴趣课外活动,举办文化艺术节,就是要全面提高我镇学子的综合素质,促进禀赋的开发,培养特长兴趣,让每个学生都能释放个性、生动活泼地健康成长,使潜能素质得到有效提升。老师们、同学们,此次校园文化艺术节本着热烈、隆重、新颖的指导思想,旨在为全镇师生提供施展艺术才华的机会和舞台。在内容上,我们设计了作品展示和文艺会演两部分。其中作品展示又包括绘画、书法、小制作、文章等各种一展所长的内容;在形式上,我们采用了以学生为主参与活动与师生共同参与活动相结合的模式,以求形式多样灵活,富有特色。充分展示我们全镇师生“放飞个性,共绘灿烂”的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和艺术素养。

曾经,我镇教师艺术合唱团在全县庆祝建党90周年红歌比赛中作为乡镇唯一代表队获得优秀组织奖,教师节目小合唱获得全县一等奖;学生累计百余人次在全县各类艺术比赛中获得大奖。校园艺术的舞台是宽广的,我们每个人都是活动的主角;艺术的生活是丰富的,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分享。主动参与更多的艺术活动,去发现、鉴赏艺术的美,培养自己的艺术创造力,让阳光、艺术、创造成为我们美好校园生活的一部分!

篇3

高不成低不就,抱着青春不撒手,背着梦想不回头――大龄文艺女青年,就这样在北京这个五光十色的大城市里和形形的男青年们斗智斗勇,假戏真做。

最近,又一首“网络歌曲”在网上爆红了!但再也不是“老鼠”、“蝴蝶”等通俗产物,恰恰相反,这次是一首“文艺歌曲”。从2011年2月中旬开始,一段名为《大龄文艺女青年之歌》的现场演唱视频就在网上被争相流传。几天时间,在土豆、优酷等各大视频网站上的点击率就已高达八十多万,超过两千名“文艺青年”加入了她的豆瓣音乐人页面,更被各大门户推到首页。同时,唱片公司也开始竞相追逐演唱者。一场空前浩大的网络歌曲“文艺复兴”运动由此开始。

其实,这段视频很简单,就是一个女孩抱着吉他,自弹自唱了一首原创民谣,但之所以引起轰动,除了旋律简单上口,歌词也写得实在好玩,围绕着“大龄文艺女青年应该嫁个怎样的男人”这个问题,道出了不少文艺圈的真实现状,让人听了喷笑不止。当然,就像某业内人士分析的一样:《大龄文艺女青年》的一夜走红,与其说是歌好,不如说是网民对已经恶俗的“网络口水歌”的一种反抗与反讽。

2

歌红了,那个唱歌的女孩自然也逃不过大家的好奇,不少网友开始人肉搜索,查出她是北大毕业的一名文艺女生,名叫邵夷贝,笔名邵小毛。

此后短短一个月,邵夷贝就意外地成了网络红人,甚至引来不少“文艺男青年”给这首歌重新填了词,然后又拍成视频放到网上跟她“对歌”。同时,媒体和唱片公司也开始争相打探这位神秘的“文艺女青年”,只是这个低调的小女孩,始终选择了一种安静的态度,来面对纷扰而至的陌生人。

然而,真正见到这位神秘的“文艺女青年”时,却是没有想到的乖巧帅气,而且绝对和“大龄”沾不上边儿。

用邵夷贝自己的话来说,她是“青岛籍青海人”,父母年轻时到青海支援边疆,她也在那里长大。小小的她,爱摇滚,高中时就已经疯狂迷恋张楚了。于是,她最“离奇”的一次经历也与张楚有关:有次张楚到青岛演出,她和一朋友就天天吃方便面,攒足两个月的零用钱去看,“演出完后我们还想跟张楚说话,但被保安拦住,我们就哭着不肯走。”后来,一自称是张楚哥哥的人就带她们去跟张楚见面。

“当时就是特激动,然后还在张楚面前唱他的歌,结果张楚也跟着我们哭起来。”临走时,已经是深夜,张楚还给了她们每人一百块钱,让她们打车回家,“后来我们就把这一百块钱放在相框里作为纪念。”

3

或许是高中时太迷摇滚,或许是压力“很大很紧张”,反正邵夷贝的第一次高考落榜了。她在屋里躺着不愿意说话,发脾气,大喊大叫。痛定思痛,她选择了复读。没想到,复读一年后的她却考出了个青海省文科状元,于是她去了北大读新闻系。

2002年,19岁的邵夷贝来到未名湖畔。4年后,她又被保送至传媒大学念电视新闻研究生,是名副其实的北大才女。

在北京读书的几年里,邵夷贝如愿地成了一名标准的文艺女青年。大二时她组建了第一支乐队,叫“莎木”,自己充当鼓手,是唯一的女生,在北大里小有名气。但这乐队在大学毕业后也就慢慢结束了。之后,她在传媒大学又与两个德国学生组了一支“甜蜜蜜”女子乐队,还是鼓手,不同以往的是,“乐队里是清一色的女生”。

和所有文艺青年一样,邵夷贝也有一个很重要的爱好――话剧,这几乎成为衡量一个青年是否“文艺”的重要标准。刚刚进北大时,她就顺理成章地考进了学校的剧社,也是在大二时,她导演了一部表达女性主义的话剧《她・独白》,轰动一时。“现在想想,大二那时候挺辉煌的,如果那时网络像现在这么发达,估计我早就是网络红人了。”

4

篇4

你明明可以笑得那么好看,为什么平时总板着脸,不愿意笑呢,就像谁欠你多少钱似的。

实际上,在我们身边,都有很多烦恼围绕。如果你不把他们当一回事,他们就不会让你真的很心烦。如果你一点都不愿意放过,让她们一直都在折磨你的心情的话,那就是很糟糕的了。

他们再次回到调研的地方,其实都是为了找到更多的证据。如果我们也在这里,一开始就写好了所有的稿子,做好了所有准备工作,也许现在就不用过的那么心惊胆战的了。

昨天,杨紫探班秦俊杰,又变成娱乐,被大家传颂。可是这些,对于我们来讲,又有什么真的完全在意的故事呢。

篇5

夏日,当火辣辣的太阳照着时,当知了叫得很潮时。微风吹过的小树林,长发飘动的少女,迎着夏日的微风吹拂,裙子飘动的她,站在小湖的岸上。静,只听见知了的叫声。美,是她那温柔的背影。

这个少女叫静,高(一)的优秀生,她的性格正如她的名字一样,静,美。

“铃——”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要进行地5次模拟考,请准备好!”

“哎,又要模拟考了,真是心烦。”

“老天,保佑偶考得好!”

而静很平静,做好考前准备,就端端正正地做在位置上。

“哗——”试卷发放声——

“哇!好难哟!这老师还没完没了了,简直让我们挂嘛!”旁边的小艾哀叫道。而静很平常,她看过一遍题目后,就沙沙沙地写起来。

教室,好安静,沙沙沙,做题声。

“铃——”下课铃声在这寂寞声中打响!“请把试卷交上来!”老师的话如同五雷轰顶,“怎么办,我还没写完呢?”“这一题咋写呀!剩下还很多呢!”可同学们还是交了试卷,有的甚至交了白卷!

回宿舍的路上,小艾问静:“静,考得怎么样呀?”静冲她笑了笑,没说什么,那种笑容,分明地表现出少女的气质。

第二天……

老师手中拿着试卷,很严肃地走上讲台,同学们的心提到了嗓子眼,“这一次的模拟考,最高分是94分,宇同学!驻全年级第一。”“哇噢!”那敬佩的目光立刻聚集在宇身上。“驻全年级第二的是静同学,93。5!”静一听,眉开眼笑了。同学们的目光都在他们身上扫过。不知谁冒出一句话“他们两个真是青梅竹马呀!”“呵呵呵~……”全班哄堂大笑……静和宇都红脸了

宇是个热情奔放的少年,操场上,校园里,都出现他那奔放的气息。

“静,今天的话不要往心里面去。”小艾说。

“不过也说得对哟。你们两个,每年考试不是宇第二,就是静第一。好像心有灵犀一样,呵呵呵!”

“才没有呢,其实……我们根本……我其实根本……没没注意他,况且我……”静说话很不正常。

“不说啦。快去吃饭吧,你们想说话?饱呀!”

饭堂很热闹,到处都是喧闹声。

静很平常地去取饭,可不巧,回头的时候,不小心把饭菜倒到刚来取饭菜的宇身上,静一下子吓呆了,赶紧拿出餐纸,帮宇清理,因为静很着急,把手铺在了宇的胸膛!静愣住了,脸立刻红起来,心怦怦直跳,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半晌,宇说:“哦,我……自己来擦吧。”宇接过餐纸,抖抖的手很不自在地擦起来,静连忙向宇道歉:“对不起,我……抱歉。”而宇却笑笑说:“哎,以后小心吧,我……。”静一看宇的衣服已经脏了,心里很不舒服。

这一天,静很不自在。

“静,不要想到心里面去嘛!宇已经原谅你了,干嘛过得那么不自在……”

同窗的姐妹们见了,纷纷过来劝静。大家看气氛不对,就说:“哎。我们出去玩一玩吧。”于是姐妹们你拉我我拉你地出去了。

街上灯光结彩,姐妹们玩着玩那,很开心,可唯有静,她总觉得今天的事情太让宇丢面子了,即使姐妹们劝她玩,她也玩得很不开心。

走到一个茶点时,姐妹们都走进去坐下了。

“老板,给我来一个冰雪碧!”一个熟悉的声音灌入静的耳朵,静一看,天啊,是宇!她惊得站起来,姐妹们看见了,也下了一大跳。没错,是宇,宇看见静了,说:“这么巧,你们好。”“静,你干嘛呢,快坐下来。”小艾拉了拉静的衣角。静才意识到,做了下来。

篇6

那就是当我在钦佩微笑小天使有着超乎同龄人的淡定与睿智以及成熟的时候,我似乎忽视了曾经有一个与他在同一个时期同样优秀的人。

那一年,他也同样年少轻狂,有着金戈铁马,驰骋江湖的抱负。

在那山青水秀中穷山沟中,让探索的动力支持着那略显窘迫的奋斗生活。

一个人的奔波,也许有陪伴,但更多是一个人在探寻。

那堆平的小山堆,那填平的小湖,那口打出的水用来煮饭都泛着红土味的水井,那一大片浇灌的水泥地,那一只只从火烧山里飞出来的蛇影飞蛾......

多少个夜色,他坐在那大卡车里,后座是轮替司机的打呼声和脚臭味,踏着凌晨的霜冻出现在那一个个还没有开门的早市里。

那是青春的记忆,也是奋斗的过往。

只是,也许是目标不坚定,也许是不够认真执着,也许......

篇7

寻找,曾被丢在角落的美好,昨天的印记,今天依旧很妖娆。在长满青苔的古城墙外,在抹去棱角的青石板上,在在开满淡紫色花朵的梧桐树下,在郊外金色油菜花的田野旁……我嗅到了,那是我们歌谣的味道;我看到了,那是我们飘曳的身影;我听到了,那是你对我的呼唤。伸开双手,让泪滴下,捡起斑驳的记忆,叠进白色的纸片上。放在天空,会发光。

长大了,会遗忘一些事。

浅浅月色,伴着夜色漫进来,相片的灰尘如同薄纱,模糊了天真的眼睛,模糊了那年的我们。你的样子已记不清。只知道,频频出错的时候,会为我握紧双手;只懂得,瑟瑟发抖时,会数落我的大意;只了解,鸣鸣自得的时候,会调侃我的幼稚。可,那黑白编织的思念,也在慢慢退去,不经意的,淡忘了等在旧时光的你。

长大了,也会明白一些事。

即使,踮起脚尖,天空仍然很远。如那儿时的空想,那些青涩的梦,似远却近,触及不到。于是,在仰望默许时,千载年华如流水般从指缝间滑落。昔日的童年,昔日的你,像一只被剪断线的风筝,牵扯着,越飘越远。空中散落的败絮,缠绵,不绝,是对一个少年的思念……

篇8

白城一中2004级8班/我为歌狂

“铃……”铃声响了,终于放学了,我拎起书包冲出了教室。

七月的天就像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刚才还好好的天气,这会竟下起了雨。无奈,自己又没带伞,只好顶着书包跑到学校门口的商店门前避雨。不一会这儿已经堆了不少的人。这时,一辆红色的出租车向这边驶来,这无疑是雪中送炭。两个高个子的年轻人冲了上去,坐上车走了。我身无分文,可不敢答理出租车。只好站在那傻等。

路中间也有不少的少年顶着雨匆匆的跑。他们跑着、笑着,抖出了一身的朝气。我为什么不跑回家去呢?况且雨又不大,难道我不年轻吗?我何不也像他们一样疯狂,去感受一下雨中漫步的滋味呢?想着,我也冲进了雨中。

调皮的雨点打在身上冰冰的,头上的水顺着脸颊滑下。从来来往往跑过的少年的身上,我也仿佛看到了自己的狼狈相。但是,我们彼此都很快乐。

是的,正是由于我们年轻,我们才有着这份轻狂与朝气。

人不轻狂枉少年

少年要的是轰轰烈烈,是生命中最激昂的那首进行曲,而不是小夜曲。

篇9

关键词:青少年宫;法律依据;现实困境;拓展模式;创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2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5A-0010-05

一、法有据:教育、公益、指导

青少年宫发展的法律依据,主要体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关于少年宫和少年之家工作的几项规定》《关于加强少年宫工作的意见》《少年儿童校外教育机构工作规程》等法规、文件对青少年宫工作职责的相关规定中。

依照法律规定,青少年宫属于教育机构。完整地说,青少年宫属于“校外教育机构”,“教育机构”是其本质属性,“校外”主要相对于“校内”而言。作为一种校外教育,青少年宫的教育与校内教育在目的上完全一致,但在活动方式和具体目标上呈现出互补的特征。青少年宫教育是校外教育的一种,但与其他校外教育如家庭教育、社会组织教育不同,它是由国家举办的、专注于未成年人思想品德、兴趣特长、科技品质等方面发展的、由专业人员参与实施的机构教育,是综合性的“少年儿童校外教育机构”,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构成”。

青少年宫是具有公益性质的公共服务机构,是社会公共服务的有机组织部分,具有公共性、公平性和非营利性的特点。青少年宫公益性特征表现为两个方面:国家投资并承担责任、非盈利。青少年宫在资金投入体制上“以财政拨款为主”。

青少年宫还是青少年校外教育的指导机构。其指导作用主要在三个领域内得到发挥:第一,青少年宫教育实践活动。包括大中城市青少年宫对基层校外教育活动场所的指导和辐射。第二,学校的课外、校外活动。少年宫对此类活动应该起到“协助”作用。第三,社会和家庭活动。利用青少年宫的场地和器材,组织、指导、协助家庭与社会进行教育活动,其指导价值一方面表现在以高质量的校外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家长的校外教育需求,另一方面表现在对参与校外活动的学生家长因地制宜地进行家庭教育方面的指导,提升家长的教育素养。

发挥校外教育功能是青少年宫存在的前提条件,教育功能的发挥有赖于对青少年宫独特教育价值的认识,也有赖于青少年宫教师开发出富有校外教育价值的系列主题化活动,与学校教育的,努力成为青少年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教育组成部分。换句话说,对于青少年宫独特价值的研究和探索,是青少年宫目前发展的当务之急:“校外教育是一门科学。少年宫的组织管理、活动设施、活动内容和方法都有其自身的规律。为了提高活动质量,充分发挥少年宫的作用,必须加强研究工作。”(《少年宫(家)工作条例(草案)》,1987)青少年宫的研究功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对青少年宫教育实践的研究、对校外教育与校内教育关系的研究、对校外教育标准与规范的研究。

青少年宫对教育实践的研究,主要涉及对校外教育独特性内涵的研究、对当代青少年发展问题和发展需求的研究、对国外同行经验的研究等,目的在于形成具有校外教育特质的实践活动体系,开发具有特色的实践活动,实现校外教育实践活动在青少年素质提升过程中的长程和多元价值。对校外教育与校内教育关系的研究,建立在对校外教育独特性研究的基础上,应该集中于校内、校外教育的有效衔接研究,使校外教育与校内教育的衔接能够建立在确认差异的基础上,让校外教育与校内教育在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上相得益彰。对校外教育标准与规范的研究主要针对目前校外教育市场的失序问题,它与校外教育领域缺乏相应的标准和规范密切相关,在校外教育市场百花齐放的今天,亟待确立校外教育领域的专业规范和专业标准。

法律法规为青少年宫正常运行设计了一条在理论上可以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之路,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青少年宫在运行实践中遭遇到相当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二、行无依:现实困境与挑战

“行无依”是对青少年宫运行过程中现状的简单概括,造成“无依”的原因大致可以归结为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导致法规条文难以落地。比如青少年宫适用于《教育法》关于“其他教育机构”的规定,但作为“其他教育机构”的青少年宫与学校教育又无法享有完全相同的社会资源,因为学校教育是“基本公共服务”,青少年宫教育充其量属于“准公共服务”。在实际操作层面,缺少对应于校外教育的具体细则,甚至没有一个文件对少年宫的业务范围、拨款渠道、收费标准、从业人员资格、职称待遇等关键问题做出明确界定,结果导致法理有据却实施无据。

第二,相关法规条文关注的是青少年宫的责任和义务,而忽略了实施责任和义务应该满足的前提性条件。比如《教育法》明确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要求青少年宫对集体组织的普及性教育实践活动和文体活动要免费,但从实际操作的层面来看,要想完成这些“应然”的使命和责任,仅靠一纸指令又是不切实际的。换句话说,法律、法规对青少年提出的是“应然”的要求,要把这些“应然”的要求转化成“实然”的现实,需要政府、社会给青少年宫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支持,包括经费、人员、制度、政策等,但满足这些条件的措施和保障,法律法规未曾涉及,由此导致实践操作无章可循,自由度、随意性、差异性过大,法律法规规定、要求的责任难以真正落到实处。

第三,法规制定缺乏对青少年宫作为校外教育机构的独特性的考虑,导致法规落实的不确定性。到目前为止,有关校外教育的立法状况,基本上处于“影子”状态,即没有明确的有关校外教育的立法实践,所有有关校外教育的法律l件都是“附着”在其他教育立法之上的。比如《教师法》把校外教师纳入教师体系,他们在权利、义务、资格等方面与校内教师完全一致。事实上,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虽然在目的上一致,但在工作内容、方法、途径等方面却存在不可忽视的差异,若完全以学校教育的要求来评价和考核校外教育教师的工作,则无异于以尺称重,难免水土不服。

第四,多头管理、缺乏专业管理也是导致“行无依”的重要原因。青少年宫一直处于多头管理的复杂局面中。1957年《关于少年宫和少年之家工作的几项规定》,以法规的形式确定了少年宫由教育行政机构和共青团共同领导的双重隶属关系。目前,青少年宫则主要有四类管理主体:教育机构、妇联组织、共青团、企业。在经费拨付上也存在不同形式:政府全额拨款、政府差额拨款、企业负担、社会赞助和自收自支。由于隶属关系不同,多头管理、政出多门成为常态,同一地域不同隶属关系的青少年宫在经费来源、人事制度、人员待遇等方面各行其是,差异悬殊,由此产生的人员序列、工资待遇、职称评定等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多头管理同时造成了理论上各个部门都有责任、事实上各个部分都不负责任的境况。

与多头管理并存的另外一个问题是专业管理缺失。目前不同管理机构对青少年宫的管理基本属于行政管理,行事遵循行政逻辑,而青少年宫所行使的是教育职能,工作对象是正处在发展和成长期,需要指导、引导和教育的青少年,它遵循的应该是人的成长和发展的内在规律。青少年宫的教育是一个专业领域,如果没有专业人员的支撑,仅靠重视和热情是难以完成其职责的。即使是教育行政部门,尽管它是专业、专职的主管部门,但其主要职能和专业领域在于校内教育管理。尽管工作对象都是青少年,但校外教育与校内教育在功能、特点、工作方法、影响方式等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如果简单移植校内教育的模式和方法,无疑会偏离初衷。近年来出现的青少年宫“校外教育校内化”,以及简单满足活动的数量和形式、“有活动无教育”等现象,与青少年宫管理中缺乏专业的校外教育主体参与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关联。即使是为了解决因多头管理而导致的管理无序、低效问题而设立的“全国青少年校外教育工作联席会议”,“也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工作机制,不能在统筹协调上发挥多大作用”。[1]

“行无依”导致青少年宫运行中的现实困境。困境首先表现为教育功能难以落实,宣传与培训功能强化、教育功能弱化。宣传是教育的一种方式,其重点在意识形态的影响;培训是市场经济体制下青少年宫为了维持生存与持续发展的应对策略。两者都内蕴着教育元素,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对青少年宫教育独特价值的认识比较模糊,忽视了对青少年的发展需求的考量,降低了活动的效益和质量,导致“在很多地区,真正意义上的校外教育活动已难觅踪影”[2]。

现实困境的第二个方面表现为公益性与普惠性难以落实。青少年宫活动的参与面小,且集中于某些特殊群体;收费培训项目成为青少年宫的日常活动,占用了有限的教育资源,使青少年宫的活动由“面向全体”变成“面向部分”。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可简要归结为:第一,活动场地容量小、资金投入少、人员力量单薄、活动方式封闭[3]。第二,在实践中,群众性活动往往成为扶贫和政策宣传的主要通道,兴趣小组活动本身已经异化成考试和考级的附庸,导致“有培训无活动”“重小组活动轻群众活动”。第三,对活动品牌化的曲解以及培训活动功利化的倾向。对品牌化、专业化社会活动的过度追求,隐性地提高了社团活动的门槛,一些零基础或者基础水平较差但又对某一方面有兴趣的儿童被排斥在社团活动之外。培训活动功利化的影响更为直接:尽管“不以盈利为目的”,但收费也直接把一部分经济条件比较差的孩子挡在青少年宫的培训活动门外。不管是隐性还是显性影响,都无疑与公益机构应该有的机会公平性原则相违背。更为遗憾的是,那一部分被排除的群体,才是社会的弱势群体,才是真正迫切需要社会关怀、需要公益扶助的群体。

困扰青少年宫发展的最大问题是师资队伍数量和水平问题。在青少年宫发展过程中,如果说资金、场地、政策与管理相关的话,活动水平、教育作用发挥、对青少年吸引力等问题,则与教师队伍水平和教育研究能力直接相关。目前,青少年宫师资存在几个问题:职工队伍数量不足;在编人员比例失调;师资队伍专业水平(教育专业素养)不高。以中国校外教育发展位居前列的浙江省为例,到目前为止,全省青少年宫的教师只有约50%有资格证,专业人员约占总人数的60%左右;根据2015年8月所采集的数据,如果按照2000:1的在校生与校外教师的生师比进行测算,浙江省青少年宫需要4505名专业教师,但目前所有的青少年宫工作人员2164名,尚存在2341名教师的缺口。

数量不足的青少年宫教师队伍中,还存在编职工结构不合理(后勤人员多、管理人员多、业务骨干少)、靠外聘人员挑业务大梁等问题。浙江省某市一家区级青少年宫有两处宫址,年参与活动的青少年达10000人次以上,同时还需要组织日常的大型群众性、公益性活动,而它的正式人员编制只有5个,为了工作的顺利开展,他们需要常年聘请兼职教师80人左右。

教师专业水平较低主要是从教育专业的意义上来说的。青少年宫的大部分教师在专业技能方面都具有自己的特长,但他们大部分并没有系统地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在工作的过程中也缺少接受系统的教育专业知识与能力培训的机会,导致教师在专业能力发展方面呈现出技能强、教育弱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教育和培训活动的质量。

三、破解困局的路径探索

破解“行无依”所造成的现实困境,是青少年宫目前必须正视和解决的发展问题。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使青少年宫回归以“活动”为载体的教育职能。作为“校外”教育机构,青少年宫具有专业属性;与学校教育不同,在校外教育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活动场所更为开放,形式以主动参与的活动为主;从促进青少年发展的角度讲,道德思想修养提升、兴趣特长发展、社会生活意识和能力增强是其主要目标。目标的不同决定了工作方式与影响方式的不同,也从而导致校外教育活动在内容、目标、方式方面与校内教育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此,立足校外教育的独特性,在活动设计、活动方式、评价标准、活动价值导向等方面突出教育性,让青少年宫充分凸显教育机构的特色,是寻找青少年宫立足之地的重要工作。

第二,以资队伍建设为突破口,建立一支层次多元,专、兼职结合的校外教育教师队伍。就资质来说,青少年宫教师应该在专业能力、教育素养、专业道德等方面满足“教育”这一专业生活的基本需求;就数量来看,这一支队伍应该与当地的青少年人数相匹配;在类型上至少包括三部分:负责日常校外工作实践活动的教师、校外教育指导教师、校外教育工作人员。

具体来说,这支教师队伍首先应包括一批具有教师资格的教师和辅导员,主要负责日常校外教育实践活动,保障校外教育工作的正常进行。其次,需要一支熟悉校外教育理论和实践、对校外教育有真知灼见、富于探索创新精神的研究和指导教师队伍,这些教师可以是校外教育的一线实践教师,也可以是专业研究人员,还可以是学校教育中的优秀教师。作为校外教育的研究指导力量,他们将承担如下几个方面的责任:研究校外教育活动对青少年发展的独特发展价值,探索校外教育的内涵与形式,并在实践中与教师合作开发适宜的校外教育活动模式。他们研究的特征主要体现在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的互动中,研究的目标不但在于设计与改善实践活动,更要能够把校外教育的独特价值最大程度地渗透于教育活动之中。在研究的基础上,大面积实施对一线实践教师和兼职校外教师的指导。兼职校外教师既包括有一定专业特长的其他领域人员,也包括来自学校的教师。第三类人员是与活动相匹配的保量、有质的工作人员。在教师队伍建设问题上,要立足校外教育的特殊性,从质量、层次、数量、类型、专业发展方式与通道等方面进行思考,教师队伍的来源既可以是高等院校专业学生的培养、学校优秀教师的选拔调配,也可以是其他机构优秀人才的聘用。

第三,在管理问题上强化专业性,兼顾行政管理与专业管理。管办分开,成立专门机构具体负责校外教育事宜是可以尝试的一条路径。在校外教育多元并存的格局下,青少年宫的发展已经变成了一个综合性的专业问题,而不是一个纯粹的行政问题,专业发展问题需要行政的支持与保障,但不能完全依赖于行政管理。行政管理偏重于运用国家权力对社会事务进行管理,而专业管理则偏重于对相关机构内部事务进行管理。校外教育也应该在管理中区分行政管理和专业管理,其目的在于体现教育这一以“人的发展”为终极目的的社会公共事业的独特性。

管理体制的改革影响着校外教育的整体状态,需要慎之又慎。以浙江省为例,在目前情况下,可以试行两种不同的管理模式:拓展模式和创新模式。所谓拓展模式,即在现有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拓展校外教育指导中心的专业发展职能,赋予其专业研究、实践指导和专业管理职能,同时受浙江省青少年工作领导小组的监督和管理。所谓创新模式则是指设立“浙江省校外教育区域化改革实验区”,探索校外教育管理模式改革的可操作路径。

拓展模式中的“拓展”主要指机构功能上的拓展,即由目前业务指导、研究、服务职能,拓展为专业管理、研究、指导、服务功能,使之成为省校外教育业务发展的主管单位。职能的拓展不仅表现在领域上,更表现在各个领域的内涵上。具体来说,拓展后的青少年校外教育指导中心的职能定位在专业管理上,主要承担青少年宫内部人员资格标准核定、资格审查、专业发展、专业评估等职能;在整个校外教育的发展中,还承担制定行业规范、监管其他校外教育机构专业行为的职责;在研究方面,兼顾校外教育活动的实践开发和理论研究,以形成具有独特校外教育特质的研究成果,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良好互动;在指导方面,负起全省青少年宫业务发展的责任,同时在青少年宫与学校、青少年宫与家庭、青少年宫与其他校外教育机构之间的衔接与协同发展中做出贡献;在服务方面,扩大对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形成服务特色。

创新模式以设立“浙江省校外教育区域化改革实验区”为方式展开。以地区为单位进行改革实验,成立区域性校外教育专门机构负责该区域的校外教育整体发展,并以专门机构为主体来协调和统筹民政厅、文明办、教育厅等与校外教育相关的机构的教育力量,形成类似于地方教育局ρ校教育管理的体制。与拓展模式偏重于专业管理的体制相比,创新模式兼具专业管理与行政管理的双重责任。

包括青少年宫在内的校外教育机构有专门的教育对象、独特的教育功能,在多元格局下专业属性日益强化,专业功能日渐提升。在这一新的时代背景下,突出校外教育的专业地位,为校外教育的专业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不但必要而且迫切。把管理的权责交给政府,把事业的发展托付专门机构,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实践、研究队伍,探索新的校外教育组织模式,可以保证更好地体现校外教育的育人价值,同时也可以引领具有中国特色的校外教育体系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篇10

-----序

我想,和文字有染的孩子都是经历过很多刻骨铭心的故事的孩子,否则我们不会那么敏感地让心灵和思想那么苍茫却有力。

我十五岁时,听说,爱都是甜蜜的。

可是爸爸妈妈却离婚了。不得不质疑,这句话的真假……

他们都不愿意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情,知道我自己从家里翻出了那张离婚协议书。爸爸走的那天,是西方的情人节,满大街的情侣在我的眼皮子底下走过,爸爸的黑色风衣被大风吹得要飘起来……他手中的箱包,似乎是这是几年对这个家所拥有抑或索取的一切。

妮妮,爸爸要离开你和妈妈了,你很不很爸爸?你以后还会不会想爸爸?他蹲下来,蹲在我身边,轻轻地握住我的手。

白杨,你听好了。我恨你是需要理由的,我想你也是需要理由的,我白妮身上流着你的血,你就要付这个责任,而且要付一辈子!可是今天,你要走了,我也长这么大了,呵呵,被你养了这十几年,终于落下个单亲的下场。你以前不是说过你爱我吗?不是说过不会辜负不会让我们生气吗?不是说过我们是永远的一家人吗?!好了,今天,我也不想怎么怎么留你,你走吧,你走啊!……

我轻蔑鄙视的眼光,真的想要挖空这个男人的心。

妮妮,你还小,有些事情你还不懂……

是啊!我不懂我都不懂!但我至少知道一个父亲一个男人对一个家庭来说有多么重要。我的语调此刻竟如此平淡,也许,是伤心过已经无力去与他争辩。

在霓虹灯闪烁的街头,我努力忍住快要流下的泪,倔强的别过去连不再看他,那一刻没有了尊重的存在,我只清楚,他要离开,他不会再爱我和妈妈。尽管我不知道他和妈妈之间发生了什么,但是我都不会原谅他,我都不会再去叫他一声“爸爸”,因为他曾经,做错太多。

在那个有大风的季节,我和妈妈约定:笑着活下去。妈妈说,哪怕我们走到风口浪尖,也不要回头,我们要让那个男人知道,我们并不脆弱。

恩。我们要让那个男人知道,我们并不脆弱。

我就在心中一直想啊想,其实我只是想知道爸妈离婚的原因,作为孩子我还应该有这个权利吧?可是无论我这么问,妈妈都只是说,你还小,等到你长大了,妈妈就告诉你。

我还小。我还小吗?

十五岁,我已懂得爱恨情仇,请不要再说我还小。

如果真的疼我,就不应该瞒我。

原来,爱本不是那么甜蜜啊,或者根本只是假想的美好。

我十六岁了,明白,爱是伤害。

突如其来的车祸……我血流成河……

躺在病床上翻看日历,根本找不到“父亲节”这三个字。妈妈在旁边不停地打电话,似乎要让所有的亲戚朋友都知道我的车祸事故。

温柔的护士小姐走进来,“白妮,有人来看你咯。”我循声望去,站在护士身后的,是爸爸。头痛和心痛再一次交加,我别过脸不去看他。妈,是你给他打的电话吗?

妈妈那惊讶又惊喜的模样。

-------------------------……未完待续……

这篇文,是在微机课上完成的。会有不足之处,希望大家看过的呃都留下言,帮帮忙,谢谢。

舒会在你们的关怀下进步的,我说过。

续爱,期待你的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