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犯罪范文
时间:2023-03-18 20:09: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网络犯罪,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D922.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1-0140-02
21世纪的今天,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计算机这一人类伟大的发明已被广泛应用到社会的各个角落,给人类带来了便利的同时,计算机网络犯罪却随之出现在社会各领域并迅速泛滥,特别是网络财产犯罪最为突出,发案数量最多,造成的经济损失数目惊人[1]。而目前中国惩处网络犯罪的主要依据仅有的几项法规,遏制计算机网络相关犯罪的法律体系尚不健全,致使许多严重的计算机网络相关犯罪借此逃脱法律的制裁,带来了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本文通过对犯罪行为的表现形式及特点的分析,对我们应该采取的对策提出了一些粗浅的看法,希望能引起立法机关和法律研究人员对计算机、网络相关犯罪问题进一步的关注,从而完善中国相关刑事立法,更有成效地打击计算机网络相关犯罪行为。 一、网络财产犯罪概述
网络犯罪是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广泛应用的环境下,具有若干共性的一类犯罪。它主要表现为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或者其特性,危害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安全,危害社会信息安全,社会危害性严重的行为[1]。刑法学意义上的网络犯罪还应该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两个基本特征[2]。本文所探讨的网络财产犯罪是指滥用网络而进行传统的财产犯罪和利用网络攻击的手段来非法获得财物的行为,诸如网络盗窃、网络诈骗以及针对虚拟财产的犯罪行为。
二、网络财产犯罪的表现形式
(一)传统财产犯罪在网络上的延伸
网络财产犯罪作为传统财产犯罪的延伸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诈骗。常见的网络诈骗方式有:(1)非法传销。上网的人大部分收到过邀请加入致富网站的电子邮件。简单说来,就是要求参加他们的致富网络,通过注册,会员邮钱购买几份网上致富之类的电子说明书,即分别给上线会员寄钱,获得会员资格后,将取得自己的宣传网页,再去发展自己的下线会员,通过上层会员不断地发展下层会员,上线会员就取得源源不断的收入;(2)网络交易欺诈。包括消费者在网络上购物,却收不到商品,消费者收到商品,但所得实物与卖方所声称的商品相差很大;(3)网络服务欺诈。包括提供原本免费的服务而收取费用:支付在线或者网络服务的费用,却没有得到服务,或者得到不实服务;(4)信用卡欺诈。一种是针对消费者的欺诈。比如,欺骗信用不佳的人申请信用卡,商家承诺消费者可以轻易获得信用卡,但在信用卡提供申请、信用卡相关资料,并依约预付头期款后,却并没有收到信用卡,甚至因别人盗刷信用卡而产生负债;另一种是针对商家的欺诈;(5)投资。经营者宣称某项投资可以获得可观的投资回报率,而且没有任何风险,以吸引人们投资。
2.网络盗窃。网络盗窃以利用网络实施盗窃犯罪和盗取网络信息和数据为主,而利用网络为实施盗窃犯罪寻找犯罪目标的案件发案率居于其他犯罪之首。
3.网络上的敲诈勒索。网络上的敲诈勒索大部分是通过技术手段破坏计算机的系统,比如,设置逻辑炸弹等:或者窃取政府和商业公司的机密信息,比如,窃取信用卡公司的客户信息,然后进行敲诈勒索犯罪。
(二)网络特有的财产犯罪形式
目前中国网络特有的财产犯罪形式突出表现在针对虚拟财产的犯罪。所谓虚拟财产是指在网络游戏中参与游戏的人拥有的账号(id)、虚拟装备和虚拟货币。网络游戏中高等级的人物和道具、宠物等是玩家花费了大量财力和精力才得以创造出来的。其中凝聚了玩家的有效劳动,并且它们的存在有其潜在社会需求(从用现实货币购买游戏中的虚拟物品的广泛社会现象可以说明这一点)。由此可以看出,它们是具有价值的。然而,在网络游戏中盗号现象却非常普遍,但由于虚拟财产的不确定性和针对虚拟财产犯罪的复杂性,许多案件并未被立案。这种新形式的犯罪行为对中国的刑事立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目前,大部分的盗号行为以破坏公共网络信息安全罪而被,因为盗号被当做一种使用攻击手段非法盗取他人计算机储存信息的行为来看待。但通过诈骗、敲诈而获得的虚拟财产却无法以破坏公共网络信息安全罪被[3]。
三、网络财产犯罪的特点
纵观近年来出现的网络财产犯罪,在很多方面都具有一些共性。这些网络财产犯罪除具有财产犯罪所具有的一般特点外,还具有一些区别于其他财产犯罪的特点。
(一)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与传统的犯罪相比,网络财产犯罪所造成的损失要严重得多。其行为不仅仅是将计算机、网络作为单纯的犯罪工具,而常常具有对网络安全、网络秩序的破坏,因此,其侵犯的犯罪客体多为复杂客体,即同时侵犯了被害人财产权和国家对网络的管理秩序[4],社会危害性比一般的财产犯罪要大得多。
(二)犯罪行为具有较强的隐蔽性
从时间上看,网上犯罪不分白天黑夜,24小时均能作案;从空间上看,网上犯罪嫌疑人可以在家里、在办公室、在网吧等任何有联网计算机的地方实施犯罪,而且可以从头至尾不接触被害人,而将他人的钱财划入自己的账户。
(三)犯罪手段体现出较强的高科技、专业化特征
以网络为工具的犯罪,只要熟悉互联网操作技术即可。大多表现为通过网上聊天交友、网上出租房屋信息等手段,骗取他人钱财。但是通过攻击网络然后进行财产性犯罪的案件,犯罪嫌疑人则具有较高的、专业化的计算机及互联网技术水平,否则犯罪难以得逞。
四、防范网络财产犯罪的对策
网络财产犯罪在今后一段时期将会愈演愈烈,犯罪领域继续扩大,并可能逐渐替代传统的犯罪形式,形成高智能化的犯罪手段和方法。因此,我们要牢固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针对网络财产犯罪活动的规律特点,有的放矢,未雨绸缪,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防范和打击。
(一)加强网络犯罪方面的立法工作
目前,中国的计算机网络立法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由于立法的不全面,导致对此类犯罪行为无法惩治或不能恰当定罪处刑[5]。实践表明,网络上的财产犯罪的社会危害程度比普通的财产犯罪严重得多,如果仅仅依照诈骗罪、盗窃罪定罪处罚,并不能准确反映这种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因此,我们亟待制定出有前瞻性的、适应当前形势的法律法规,使网络违法犯罪分子无空可钻。
(二)加强网络管理,增强网民法律意识
现在的网络社会还存在很多问题。由于网络犯罪的隐蔽性,许多违法者存在侥幸意识,把许多在现实社会不敢做也不能做的违法犯罪行为搬到网络中来实施。这就需要我们在加强网络管理的同时,加强法制教育。
人们在谈论网络法制问题时,大多将注意力放在网络经济的立法上,而忽视了网络生活的主体――网民的法治问题。人们应该及早地认识到:网民在网络社会法制化中的作用及地位绝不能忽视,更不能低估。提倡网民的网络道德,加强网民的法律意识,是促进和保证网络世界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网络警察队伍,加强网络监管
网络犯罪作为一种高科技犯罪,其犯罪者大多具有高超的计算机专业知识,而目前中国绝大多数的政法机关干警对计算机及其网络专业知识知之甚少,现有网络警察队伍中缺少国际级的专家。因此,我们必须加快计算机安全监管人才的培养,广招贤才,加大网络后备人才、网络管理人员的培养力度,学习国际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加大科研投入,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安全产品,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司法队伍。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随着计算机在中国的迅速普及和网络连接的逐步社会化,可以预料在今后五至十年内,中国网络财产犯罪的发案率将大量发生,有可能成为社会危害性极大的一种犯罪。只有正确理解网络财产犯罪的含义、表现形式及特点,完善相应法律体系,加强宣传教育,做好网络监管等,才能更有效地弥补法律滞后欠缺,以解决司法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
参考文献:
[1]皮勇.网络犯罪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10.
[2]马克昌.犯罪通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3]李继华.网络犯罪:立法与司法的新课题[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篇2
【关键词】网络犯罪;刑法规制;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7-153-01
一、网络犯罪的概念
计算机网络犯罪已经成为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的犯罪形式之一。网络犯罪是在计算机犯罪基础上“孵化”出来的一种犯罪新形态,网络犯罪必须在特定的空间内实施。关于网络犯罪的确切定义,存在很大的争论。网络涉及了三方面的秩序:一是网络本身秩序,或者说网络系统的安全性;二是网络资产合法所有权的秩序;三是网络合理使用的秩序,即网络空间虚拟社会的秩序。2001年欧洲委员会《网络犯罪公约》草案规定,网络犯罪是指“危害计算机系统、网络和计算机数据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以及对这些系统、网络和数据的滥用行为”。从网络属性及其刑法保护的角度出发,将网络犯罪刑法保护对象分为三类是比较科学的,分别体现了网络的不同价值属性,也体现了网络犯罪问题的特殊性。因此,大多数学者倾向于将网络犯罪定义为严重侵犯网络系统、网络数据及网络信息安全犯罪。
二、网络犯罪特点
与传统的犯罪相比网络犯罪具有以下一些独特的特点:
1.网络犯罪是典型的计算机犯罪。比较常见的偷窥、复制、更改或者删除计算机数据、信息的犯罪,散步破坏性病毒、逻辑炸弹或者放置后门程序的犯罪,就是典型的以计算机为对象的犯罪,而网络犯罪、网络侮辱、诽谤与恐吓犯罪以及网络诈骗、教唆等犯罪,则是以计算机网络形成的虚拟空间作为犯罪工具、犯罪场所的犯罪。
2.犯罪成本低、传播速度、范围广。通常网络犯罪分子只要有一台能够接入互联网的电脑即可进行犯罪活动
3.行为的智力性。与传统犯罪相比,网络犯罪的目标大多数针对网络系统中存储的数据、信息及其运行系统,做案行为人必须具有相当高的专业技术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否则很难实现侵入或破坏网络系统的目的。
4.隐蔽性强,取证困难。作为一种以高科技为支撑的犯罪,网络犯罪具有瞬时性、动态性的特点。
三、网络犯罪的构成特征
像研究刑法的大多数罪行一样,对网络犯罪的构成特征也通过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观方面来研究。
1.网络犯罪的主体一般是一般主体,即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一般来说,网络犯罪的主体是具有一定计算机知识水平的人。
2.网络犯罪的客体是为刑法所保护的而网络犯罪所侵犯的一切社会关系。网络犯罪所侵犯的同类客体正是信息交流于共享得以正常进行的公共秩序。
3.网络犯罪在主观方面的表现为故意。因为在这类犯罪中,犯罪行为人进入系统以前,需要通过输入输出设备打入指令或者技术手段突破系统的安全保护屏障,利用计算机信息网络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破坏网络管理秩序。
4.网络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有关计算机网络管理法律、法规,侵入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计算机系统,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功能,数据也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或者破坏计算机系统软件、硬件设备等侵害计算机系统安全的行为,以及利用计算机实施偷窥、复制、更改或者删除计算机信息,诈骗、教唆犯罪,网络,以及网络上的侮辱、诽谤与恐吓等犯罪。
四、网络犯罪治理的对策建议
如何规范网络行为,加强网络立法,网络上形形的犯罪致使我们应增大对其的打击力度。虽然我国的网络立法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网络立法先进的国家相比,我国网络立法还有许多空白。所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治理网络犯罪:
(一)加强技术与管理方面的预防
必须大力开展高安全计算机的研制和生产,替换不安全的计算机。同时要建设安全的计算机管理,重要部门的计算机管理应当有保卫干部和计算机专业人员共同管理。要建立对网络的定期安全检查制度和上报制度,必须注意定期抽样比较资料,查核文件,有效管理电脑作业人员并随时掌握其异常举止,设计完整的测试系统方法。
(二)制定一部完善的计算机网络法
就我国现行的网络虚拟空间来说,只有部分相应的行政规章,还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网络法律。随着网络时间的不断深入和网络越来越融入生活,制定和颁布网络基本法律显得越来越迫切。此外,还要建立配套的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对网络法的实施进行细化,确保可操作性。
(三)加强执法办案人员网络司法水平
对于网络犯罪必须坚持综合治理的犯罪控制总方略,把技术防范和刑事惩治有效地结合起来。要加强网络犯罪司法人员的网络专业技术训练。网络犯罪是一种智能化犯罪,科技含量高,所以在要在司法领域实现对网络犯罪的“以技制技”的目的,就必须加强司法人员的网络技术培训。否则司法机关在对网络防醉的刑事侦查、、审理中就十分被动。
(四)强化国际间的司法合作,严厉打击网络犯罪
篇3
关键词:网络犯罪 刑事管辖 国际司法合作
The Research of the Jurisdiction Issue of Internet Crime
Abstract: The essential characters that Internet crime different from traditional crime determine the complexity of the jurisdiction on this issue. This article gets to work from the research of the essential character of Internet crime and analyzes the challenge fome the Internet crime to traditional criminal jurisdiction. And on this base , the article further thinks about the main ways to deal with the Internet criminal juridiction.
Key Words: Internet crime
criminal jurisdictio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on judicature
一、网络犯罪区别于传统犯罪的本质特征。
(一)网络犯罪的界定。
关于网络犯罪的定义,可谓众说纷纭。我们认为,网络犯罪是指行为人在网络空间内,以计算机及其网络为犯罪工具,实施的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网络犯罪不是刑法专业的一个具体罪名,而是一类罪名,属于犯罪学意义上的犯罪类型。网络空间,又称赛博空间(cyberspace)。根据美国学者爱德华、A?卡瓦佐和加斐诺?莫林的观点,赛博空间是指计算机网络化把全球的人、机器、信息源都连接起来,形成的一种新型的社会生活和交往空间,它区别于现实的生存生活空间,是一个没有客观实体的世界,是一种数字化的虚拟空间、精神生活空间和文化空间。赛博空间代表的是为数众多的可以被远程访问的计算机网络,而网络犯罪则必然发生在该空间内。
随着社会计算机化和网络化的迅速发展,社会上形形的犯罪正逐渐从低层次的计算机犯罪,转向在网络空间内实施网络犯罪。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网络犯罪进行不同的划分。比如美国学者Thomasj. smedinghoff将网络犯罪划分为:非法进入或使用电脑;篡改或毁损资料;窃取或滥用资讯服务;电脑诈欺;妨碍他人使用电脑和非法持有密码,等等[1]。根据美国学者劳拉昆兰蒂罗的观点,赛博犯罪则可以分为四大类:未经许可使用与计算机相关的财产;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欺诈性的记录和数据;修改、毁坏信息或文件;使用电子手段或其他方式偷盗金钱、金融设备、财产、公共设施及数据等。[2]台湾学者则将计算机犯罪分为:资料之不正操作;资料之不正刺探、取得;非法使用电脑;电脑破坏等。[3]
(二)网络犯罪的本质特征。
网络犯罪是计算机犯罪的高级阶段,是计算机网络化的产物。因此,网络犯罪既有计算机犯罪的特点,也有其自身的特点。比如网络犯罪同计算机犯罪一样具有智能化、高技术化、蔓延迅速、涉及面广、危害极大、隐蔽性强、侦查难度大、低风险、高收益等特点,但同时它还具有时空虚拟化、犯罪国际化、犯罪人低龄化、犯罪动机多样化、犯罪具有连续性等自身的特点。但是这些大都是一些表面的特征,这些特征都来源于网络自身的特点。人们在网络空间生活、交往过程中涉及的法律问题和犯罪问题与现行法律发生之冲突,其根本性的原因也来源于网络空间自身的特点,即网络空间的无地域性和信息媒介的无体性。美国学者Thomasj. smedinghoff也认为网络具有无地域性和信息媒介的无体性的特点。
1、无地域性。有关刑法效力范围的问题是以地域为主要标准进行规定的,刑事诉讼法中刑事案件的审判管辖也是以地域特征来设置的,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等有关知识产权的保护则具有更强的地域性特征。我国刑法第6条第1款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然而在赛博空间内,人们的活动并不存在于有形的领域,任何一个电脑使用者只要拥有一台计算机及终端设备和调制解调器就可以进入赛博空间任意遨游,而且一旦进入这个空间就再也没有什么地域概念了。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简单的登录进入任何国家的公司和个人设置的网站,进行浏览和获取信息,当然也可能实施侵权行为和犯罪行为。在这种情况下,犯罪地和侵权行为地究竟怎么来确定呢?应该说网络侵权行为、犯罪行为最科学的发生地是在赛博空间内,而不是犯罪人敲击键盘的地点或上网的网站所在地。同理,犯罪的结果地也是发生在网络空间内。只是这种危害结果使现实空间的人切实感受到了侵害,而误认为这种结果发生在现实世界中。
2、信息及其媒介的无体性。现行的法律基本上是以有形物体为对象,刑法当然也不例外。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刑法中之犯罪对象的概念也发生了变化,“信息”被纳入到犯罪对象之中。对于信息来说,它们之间的传递往往借以有形的媒介,如纸张、光碟、影片、录像带等。而虚拟空间内的信息则基本上不借助于上述媒介,而是完全被数字化了。信息变成了看不见、摸不着的数据,这样就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数字化的信息容易被编辑、修改、操作而不易被察觉,因此使得在虚拟空间内实施的犯罪难以侦破,现行的法律难以适用数据化资讯带来的侵犯著作权罪、侵犯商业秘密罪、侵犯个人隐私权罪等。可见,网络法律和网络犯罪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很大程度上源于信息及其媒介的无体无形性。
二、网络犯罪对传统刑法管辖提出的挑战
(一)网络犯罪对传统管辖理论提出的挑战
1、网络犯罪对属地管辖原则的挑战。
传统刑法意义上的属地管辖是指以犯罪行为地为标准确立的管辖原则。网络犯罪的无地域性特征给属地管辖原则提出的难题之一就是如何界定网络犯罪中的犯罪行为地的问题。我国《刑法》第6条第3款规定:“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犯罪地是指犯罪发生的地域,包括犯罪行为地和犯罪结果地。对于网络罪犯所在的地点,大家看法比较一致,可以认为是犯罪行为的地点。对于网络信号、数据的传输所通过、到达的节点(中途经过的路由器和目标计算机)和数据放在网络上由他人自由下载的浏览数据网页地等地点,可否认为是犯罪地点还有争论。我国有人认为涉外网络犯罪行为(如上传、下载或操作计算机等)在国内发生,或者对我国国家或公民利益产生了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现实的也可能是预期的),即可认为是犯罪行为、结果发生在我国领域内,基于属地管辖我国当然有管辖权。[4]这种观点对犯罪地做出了广义的解释,与我国计算机相关的行为,不受国籍限制,任何人在世界任何地方,只要与我国的计算机相连实施了犯罪,且行为对于我国又有影响,就直接使用属地原则,既可以认为拥有管辖权。网络服务提供者的网站所在地、下载地、操作计算机地、甚至是网页的浏览地等均可以作为犯罪地。然而扩大犯罪地会引起国家主权的冲突,也会不利于有效打击网络犯罪和促进网络经济的发展。
2、网络犯罪对属人管辖原则、保护管辖原则的冲击。
刑法中的属人原则是指一国对其本国公民的刑事管辖权,而不论犯罪行为地在何处。原则使国家的刑事管辖权延伸至一国境外,一般是为了充分保护本国公民的利益而设置的。但网络的全球化使属人原则常与属地原则相冲突,并因网络的非中心化而使行为人受到双重甚至多重处罚。因此网络犯罪的国际化发展使传统的属人原则无法正常发挥作用甚至适得其反。
保护原则是针对外国人或无国籍人在本国领域外对本国国家或公民犯罪而设置的刑事管辖权。然而网络行为的全球性、开放性,使得保护原则可否针对所有这些行为成为一个难题,同样在网络中“危害的标准“也变得不好确定。网络的全球性使网络犯罪波及许多不同的国家、地区。而在不同的法域内,各国的对犯罪的规定各异。尤其涉及到网络犯罪这种新型的犯罪现象,各国对这种行为的认定可谓千差万别。因此无法避免在行使保护管辖权时司法协助等各方面遇到的困境。
(二)网络犯罪对国际刑事管辖提出的挑战
网络空间作为第五空间,其开放性和全球性使任何一次数字传输行为都可能成为跨国际行为。因此传统的国际刑事管辖中存在的问题在网络犯罪中尤为突出。首先是网络犯罪的界定问题,不同的国家对同一行为可能有不同的规定,如何协调因此产生的冲突是国际刑法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其次,各国基于对国家主权的维护都极力扩张对犯罪的刑事管辖权。这样一来,等于世界各个国家或地区对于任何网络上的犯罪都可以主张刑事管辖权,这不仅可能造成对犯罪嫌疑人权益的过度侵害,也必然对传统意义上的国家主权形成巨大冲击。而网络犯罪涉及国家之多、地域之广难免使国际管辖权的划分成为一个难题。实际上,即使在传统犯罪中,以上问题已经引起各国的关注,也因此制定了不少国际公约,国际刑法学的发展也推动了对这些问题的重视和研究。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和科技的高速进步,各种跨国际犯罪中,网络总是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说,网络犯罪的增加使各国对国际刑事管辖的关注提上了日程。
三、对网络犯罪刑事管辖问题解决途径的思考
(一)刑法解释论中的新课题。
如前所述,网络犯罪管辖中最难以把握的就是如何界定犯罪地问题。网络犯罪必然发生在网络空间内,但网络空间是个抽象的虚拟空间,在涉及刑事管辖的问题时,网络空间没有任何意义。要追究某种网络犯罪,必须确定这种犯罪在何地发生或其结果发生在何地,才能确定由哪个地区或国家来行使管辖权。传统刑法理论中对犯罪地没有太多争议,发生地和结果地都不难确定,争议往往在于确定犯罪地后的管辖冲突问题。但在网络犯罪中,要确定犯罪地本身就是个难题。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在于对刑法所规定的“犯罪地”、“犯罪行为发生地”及“犯罪结果发生地”做合理的解释,而非寻求另外的标准试图解决管辖冲突。“行为”、“结果”本身就是很广义的概念,网络犯罪也是一种行为,如何理解这种特殊行为及如何确定这种行为对管辖最有意义的地点是对行为的解释问题。因此,必须要结合网络专业知识来确定网络犯罪的犯罪地。一种网络犯罪是许多行为的结合、结果也会涉及很多地方,在这种复杂的行为中其中必有一个与犯罪行为的发生或危害结果的产生有最密切的联系。所以,网络犯罪的出现要求刑法解释要结合跨专业知识才能解决相关问题。
(二)国际刑事司法合作的重要性。
在全球化的今天,法律的发展也趋于世界一体化。虽然不可能有一部能统一全球的法典,但是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法律必须面对各种冲突的解决和协调问题。网络犯罪的国际化带来的不仅是管辖冲突问题,还有对犯罪的界定等刑法基本问题。就目前的国际国内条件来看,没有一个国家能够提出解决方案,因为这是国际问题,不是某一国的法典所能解决的。因此,加强国际合作是解决国际化犯罪各种问题的必需途径。犯罪的管辖问题涉及国家主权问题,只有在相互协作的基础上才能共同制定一个最合理的、最能够为各国接受的规则来解决这些冲突。虽然现在各国已经重视这个问题,并制定了许多国际公约,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对国际刑法学的研究仍然是当今世界的重要课题,就网络犯罪的国际管辖权问题而言,最合理的途径还是在于努力促进国际司法合作,以解决国际刑事管辖权的冲突问题。
参考文献
[1] [美]Thomasj. Smedinghoff. 网络法律[M].[台]张台先,陈月菁译.台北:美商艾迪生维斯理和儒林图书公司合作出版,1999年版第22页。
[2] [美]劳拉?昆兰蒂罗.赛博犯罪—如何防范计算机罪犯[M].王勇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8页。
篇4
互联网地下产业链之所以被业内人士称为黑色经济,是因为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充斥了大量的网络犯罪。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13年的《2012年中国互联网违法犯罪问题报告》显示,中国有超过2.57亿人成为网络犯罪的受害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2000多亿元。2012年全国公安机关累计破获网络犯罪11.8万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1.6万余人。
近些年来,公安和司法部门不断加大对网络犯罪的打击力度,普通网民的网络安全意识也在提高,但互联网地下产业链仍然保持着规模化的运转,甚至形成网络黑市,网络犯罪令人担忧。
不同时代的网络犯罪特征
“在数量呈爆炸式增长的网络犯罪面前,传统的刑事立法日显迟钝,传统刑事司法则更显举止失措,在纷繁复杂的犯罪态势面前无所适从,症结在于没有认清网络犯罪的代际演变规律,进而没有找准刑事司法应对策略的突破口。”中国政法大学网络法研究中心主任于志刚教授如是评价当前的网络犯罪立法与司法实际。
在法律界,网络犯罪本身的定义有所争议。狭义上仅指危害电子信息网络中信息系统及信息内容安全的犯罪,如黑客非法控制他人电脑;广义上则还包括了利用电子信息网络技术实施的各种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如开设网络赌场、网络诈骗等等。我国目前刑法中的罪名主要是针对狭义上的网络犯罪,但这显然无法应对频繁出现的新兴网络犯罪。
在于志刚看来,过去十余年间,电子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网络空间发生两次大的转变,所以网络犯罪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第一次是网络的代际转型,即从“互联网 1.0”向“互联网2.0”过渡。在1.0时代,网络的主导力量是商业机构和门户网站,网络利益集中于或大或小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所以这一时期的网络犯罪行为基本上是个人对于大型机构所属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攻击,也就是黑客为主。在这个过程中,网络最初是“犯罪对象”,而法律的反应和对策就是新增罪名 ,严厉制裁攻击系统,目前刑法中的几个罪名都是这一阶段的产物。
但在2.0时代,普通网民成为网络的主要参与者,网络犯罪也迅速改变了攻击方向,开始以攻击普通公众为主要选择。“这一阶段网络犯罪中的‘网络’开始变得仅具有工具属性 ,极少再作为犯罪对象出现。传统的法律规范基本上可以继续适用,通过一定的扩张解释就可以解决大部分网络犯罪问题。”
第二次是网络结构的自我深化,以互联网2.0为背景,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和三网融合。此时,“犯罪分子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随时实施网络犯罪行为,而且,受害人也可能是处于移动中的人,因此,网络犯罪在发案规律、犯罪人和被害人之间的关系上越来越趋同于传统空间中的犯罪,网络犯罪将逐步发展为‘传统犯罪的网络化’。”
在传统犯罪网络化的过程中,网络在网络犯罪中的地位也从“犯罪对象”、“犯罪工具”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网络空间成为一个全新的犯罪域场。这或许也是网络黑市的由来。
传统犯罪的网络化
同样观察到“传统犯罪网络化”这个新趋势的还有广东省深圳市检察院检察官张孟东:“传统犯罪与现代网络技术相结合,犯罪形式呈现网络化、复杂化的总体趋势。”
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传统犯罪由‘现实空间’一个发生平台增加为‘现实空间’和‘网络空间’两个平台,一个犯罪行为既可以是全部犯罪过程都发生于网络空间,也可以同时跨越两个平台存在。”于志刚解释传统犯罪网络对犯罪行为所带来的影响。
北京市师范大学教授张远煌则认为:“网络犯罪可以包含有许多传统的犯罪类型,这决定了立足于物理环境下确立的传统法律体系应对网络犯罪具有不对称性,必然会面临诸多的困难和挑战。”
这种困难和挑战,首先来源于网络犯罪的低发现率。
低发现率和侦破率
“2013年12月份,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共受理网民举报有效线索3915条,依法关闭网站14家、整顿网站3家、整顿栏目1个、删除违法信息12条、立案侦查6起、移交相关部门6件、移交相关警种202件、与网民协商解决114起。”这是《方圆》记者在公安部官方的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信息公告栏看到的例行通报。
依据该网站统计,2013年该网站平均每个月收到的有效举报线索都在3000条到5000条之间,但能真正被立案侦查的平均只有二三十起。
网络犯罪的低发现率和侦破率,是学界和司法界对打击网络犯罪的一大忧患。
江苏省公安厅网络安全保卫总队的汤锦淮和陈勇将这种立案现状归纳为三种:一是侦查难度大,导致不破不立,鲜有作为;二是法律程序严,导致立而不破,消极应对;三是执法成本高导致不立不破,合理拒绝。
事实上,即便是在号称“网络王国”的美国,根据美国学者统计,其网络犯罪的发现仅为1%。而在发现的网络犯罪案件中,破案率不到10%,定罪率还不到3%。
广东深圳是互联网产业发达地区之一,一项数据统计显示早在2009年其产业规模就占全国的13.4%。但深圳市检察院检察官张孟东统计了2011年至2013年10月深圳地区的网络犯罪案件,发现三年案件总数为18件33人。“犯罪数量不高,但这不足以说明这类犯罪行为不多。”张孟东说,“一是网络犯罪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不易被发现;二是对于司法人员来说,对于网络犯罪的侦破和办案能力不强。”
而在张远煌看来:“实践层面的这种‘低风险高回报’特征,也构成了网络犯罪为何会愈演愈烈的重要解释根据。”
网络犯罪该归谁管
正如互联网地下产业链一样,打击网络犯罪通常也遵循着一个固定的程序:公安侦查——检察院——法院审判。这个过程中,管辖和电子证据,决定了一个行为能否被立案,以及被法院认定构成犯罪。
“有人来报案,不知道该不该归我们管,怎么办?”这是“2013互联网刑事司法法制高峰论坛”上一位参会的网络警察用纸条提给专家的问题。其实,这是很多人的疑问。
“实践中,由于案件管辖不明,不断发生互相推诿或抢管辖权的现象。一些案件因立案不及时错过了破案时机,严重影响了打击效率。”张远煌指出管辖权争议所引发问题。
通常情况下,我国刑法以犯罪行为所在地为确立管辖权的标准,但在实践中,网络犯罪涉及很多个连接点,例如网络服务器所在地、网络接入地、网站建立者、管理者所在地以及被害人所在地等等。再加上网络犯罪普遍具有跨区域性甚至跨国性的特点,判断管辖权就不像盗窃、杀人案件一样简单。
以网络诈骗为例,“案件被害人分处各地,诈骗行为分处各地,单看一个被害人可能行为人不构成犯罪,但多个被害数额的累计叠加就构成了。但被害人分处多地,联系不便,主行为地或者主结果地均难以判定。”张孟东举例为何管辖权确定难。
在网络犯罪代际化演变至移动互联网时代,这个问题无疑将更加凸显。
电子证据:有规定,缺实践
由于网络犯罪发生在以网络硬件和软件为基础的虚拟空间,在证明犯罪发生方面,认定网络犯罪的主要证据就是电子证据。2012年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首次将电子证据明确为证据种类,就是回应了实务界的呼吁。
然而,司法人员如何将纸面上的法律规定转化为合法证据,仍然值得担忧。张孟东就承认:“电子证据毕竟是一种新的证据种类,如何理解、调取及运用,司法人员的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
对司法人员的限制还来源于电子取证过程的专业性和复杂性。“计算机取证必须忠于法律、技术和程序,涉及法学、计算机科学、刑事侦查学、心理学等多门学科。涉及对电子证据的保存、识别、提取、归档和解释,以作为证据或者作为动机分析的依据。”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网络安全保卫学员徐云峰博士阐述了电子取证的复杂性,他对“计算机取证计算模型”的研究令很多司法实践人员大呼“根本听不懂”。
“电子证据不仅容易被损毁、修改和灭失,而且电子证据的提取需要较高的信息网络和技术支持,在侦查取证环节是否严格遵循了收集电子数据的法律程序、方式以及有关技术规范,是否需要将原始存储介质一并随案移送等,实践中都容易引发争议 。”张远煌指出。例如“电子证据的收集必须由侦查人员二人以上进行”这样细节,尤其需要司法人员的谨慎。
以网络赌博案件为例,犯罪嫌疑人常常利用境外服务器作为开设网络赌场的数据存储空间,不仅存在远程取证的困难,而且电子证据要形成证据链的过程比传统证据更为复杂。侦查人员登录网站并且截图显然是不够的,基于“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标准,还需要一系列能展示赌博过程的证据予以佐证,有时还要对这些证据的真实性、完整性进行专门鉴定才能加以确定和采信。
难以核实的定罪数额
电子证据取证难带来的另一个弊端,是违法所得数额或者造成经济损失数额的计算困难,
刑法中的很多罪名都依靠数额来定罪量刑。例如最高法、最高检和公安部联合出台的《关于办理网络赌博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中,就专门界定了网上开设赌场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所以,能否通过电子取证来确定数额显得至关重要。
例如,2007年熊猫烧香病毒案发生后,曾有一度有媒体报道其制造者李俊获利千万以上,但最后被法院认定的仅20余万。无独有偶,2013年浮云木马网银盗窃案中,最初警方认定的涉案数额也高达千万,但由于近百位受害人无从查证,法院认定的数额仅为27万余元。
难以核实违法的数额给检察机关确定罪名也带来了困扰。
张孟东举了米游网络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一案进行了说明。犯罪嫌疑人在米游后台的功能设定中,将免费游戏设为收费游戏,却不设置收费提示,骗取该软件手机用金额上千万。但因为该公司财务未将这笔业务收入单独计算,所以无法确定非法所得,也就无法以诈骗罪公诉。最后,检察机关只能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进行,但侦查机关调取的装有米游平台的手机数量,不能证明被装了软件的用户军备屏蔽、扣费的事实,即不能认定被非法控制手机数量。这期间的罪名、数量都会影响到最后度犯罪嫌疑人的量刑问题。
新问题与新出路
如果说上述管辖权、电子证据等问题是属于司法实践面对网络犯罪时始终存在的问题,同时,越来越多的个案在处理时都面临着代际演变所带来的新问题。
发生在常州的手机病毒恶意扣费案,就是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所带来的新困扰。司法机关围绕智能手机系统是否属于计算机信息系统产生了较大的争议。
而于志刚认为,未来对于三网融合以后的一般家用智能电器能否扩张解释为计算机信息系统,也将成为我国刑法理论界和司法实践必须面对的问题。
对于网络犯罪所引发的新问题,一直存在两派观点,一种认为应该增设专门的法律来规制和打击网络犯罪,另一种则是套用传统的刑法罪名。
司法实践目前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方式主要是套用传统的罪名体系。例如深圳市南山区检察院公诉的腾讯员工盗窃QQ靓号案中,收购被盗取QQ靓号的犯罪嫌疑人最后被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定罪量刑;各类网络赌博案件中,司法机关也通常以开设赌场罪对主要犯罪嫌疑人定罪量刑。
篇5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犯罪 犯罪学 涉网案件
随着全球经济和信息化的发展,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正在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21世纪是信息经济时代,加快推进信息化是新世纪的战略任务。与此同时,诸多以网络为犯罪对象,或者以网络为犯罪工具的计算机犯罪案件也迎来了高发期。人类在享受计算机网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在付出一定的代价。与传统犯罪形式不同,计算机网络犯罪具有犯罪主体的高智能性、犯罪行为的隐蔽性、跨区域犯罪、犯罪主体的年轻化、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等特征。作为一种非传统安全因素,网络安全已经成为全球的热点问题。如何保障计算机信息系统和信息网络的安全,维护国家和国家安全,对利用计算机计算机犯罪案件进行有效侦控是的侦查部门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这里所称的计算机网络犯罪,确切的说,应该属于计算机犯罪的子类。但是否有必要将计算机犯罪与网络犯罪的概念完全分离加以辨析呢?笔者认为没有必要。因为事实上在网络迅速发展的今天,几乎所有的计算机犯罪都是涉网的网络犯罪。在不否认单机计算机犯罪的前提下,本文所指的计算机网络犯罪是指在计算机犯罪中占绝大多数的涉及网络的网络犯罪,即涉网案件。
对于计算机网络犯罪的概念,国内外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共识。我国刑法第285、286、287条分别规定了非法侵入计算机系统罪、破坏计算机系统罪、利用计算机实施金融诈骗、盗窃、贪污、挪用公款、窃取国家秘密或者其他犯罪。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第287条并不是独立的罪名,而是以计算机网络为工具和手段实施的传统犯罪。以刑法规定来界定计算机网络犯罪的概念显然不能囊括日益翻新的网络犯罪。
美国司法部对计算机犯罪下的定义为“在导致成功的非法行为中,计算机技术和知识起了基本作用的非法行为”。认为计算机犯罪是指以计算机为犯罪工具的犯罪。欧洲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对计算机犯罪所下的定义:“在自动数据处理过程中,任何非法的,违反职业道德的,未经批准的行为都是计算机犯罪。”1认为凡是与计算机相关的的犯罪行为都是计算机犯罪。我国学者认为:“所谓计算机网络犯罪,就是指行为人运用计算机技术,借助于网络对其系统或信息进行攻击,破坏或利用网络进行其他犯罪的总称。”2这种观点认为计算机犯罪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以计算机网络为犯罪工具的犯罪,一种是以计算机网络为侵害对象的犯罪。计算机犯罪的概念,尚未达成共识。
之所以对计算机犯罪的概念界定出现争议,其原因是看待计算机犯罪的学科视角不同,同类事物的概念之所以可以相异,是“因为任何科学都是用那种科学所特有的观点来研究相应的自然或社会客体,这种观点利于解决这种科学所提出的理论和实践任务。”3对于计算机犯罪的定义有两种学科视角一种是刑法学的视角,一种是犯罪学的视角。“刑法学是一门规范学,它要以刑事法律的有关规定为依据展开研究,而犯罪学是一门事实学,它是以客观存在的社会危害事实为依据的,不管这种事实是否被刑法规定为犯罪。”4从刑法学上看,我国刑法第285、286条规定的非法侵入计算机系统罪、破坏计算机系统罪显然属于计算机犯罪,这一点并无争议。而第287条规定的以计算机网络为犯罪手段的传统犯罪,则被刑法归类到各相应的金融诈骗、盗窃、贪污、挪用公款、窃取国家秘密或者其他犯罪之中。那么这种常见多发的网络侵财,网络诈骗,网络人身攻击到底算不算计算机犯罪呢?笔者认为,通过犯罪学的视角可以得出答案。犯罪学与刑法学同属于刑事法学门类,但其研究视角不同。刑法学认为,一个行为成为犯罪,必须符合刑法中关于某犯罪构成的规定,同时需要具备三个特征: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刑罚当罚性。而犯罪学中犯罪的概念只需要具备社会危害性和应受惩罚性(这种惩罚不限于刑罚,包括道德的、经济的、政治上的惩罚),是否具有刑事违法性不在其关注的范围之内。
根据刑法学与犯罪学对犯罪概念的理解不同,便可理解为什么计算机网络犯罪的概念不尚存在争议。相比刑法学在我国的发展,犯罪学还处于创始阶段,难以为社会正确认识犯罪理论支持的。现阶段学界对犯罪的概念,很多时候主要是从刑法学意义上去把握;关于犯罪的观念,也主要是刑法性观念。甚至用刑法学观点取而代之。因此笔者认为,以犯罪学的视角来审视计算机网络犯罪的概念,考虑到计算机网络犯罪的起源、本质和特征,犯罪存在的性质,犯罪与刑法等社会控制手段之间的互动关系等,对计算机网络犯罪分为两类:一种是以计算机网络为犯罪手段和工具,利用网络进行的其它犯罪行为,另一种是以计算机网络作为犯罪对象,以破坏计算机网络系统为最终目的的犯罪行为。这种以犯罪学视角界定的计算机网络犯罪是为侦查实务中的案件归类服务的,而在刑事司法实践中,这种概念界定也不会对刑法上罪名的确定造成障碍。例如利用网络盗窃虚拟财产的案件中,根据犯罪学的特点归类,这类案件属于计算机网络犯罪,公安机关在办理这类案件时必然也要采取与传统盗窃案件不同的侦查方法。而在移送司法机关时,涉嫌的罪名则要从刑法学的角度加以确定,依然是盗窃罪。
注释:
[1]李卫红.经济犯罪热点问题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
[2]赵秉志.英美刑法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年出版
篇6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沉迷网络;网络犯罪
中图分类号:D9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8-0288-01
一、我国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概念和特点界定
(一)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概念
在我国, 青少年犯罪,是指“已满16周岁不满25周岁的青少年实施的犯罪行为或者违法行为、不良行为。”青少年网络犯罪,是以网络为犯罪诱因, 或犯罪地点在网吧, 或犯罪手段与犯罪目的与网络有关联的青少年实施的犯罪行为。青少年犯罪呈现出多方面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
(二)犯罪平均年龄低龄化。据重庆市市中级人民法院统计分析表明, 在22件60人的网络犯罪案件中, 年龄最小的刚满14岁, 最大的不足17岁, 其中14周岁的5人, 占81.3%;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和15周岁到17周岁的各为20人,均占33.3%;
(三)犯罪动机较为简单冲动。在青少年网络犯罪案件中,涉案被告人作案动机普遍简单, 多是为了索要几元赌债、言语不和等简单的事情。由于青少年没有经济来源,为了支付上网和生活费用而采取暴力抢劫的方式。
二、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原因探析
(一)青少年自身所处心理阶段特点
发展心理学认为,“青少年期”一般是指从11、12 岁到17、18 岁,在此时,青春期个体的心理发展及其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则更多地取决于社会和政治环境的影响。而且青少年的思想比较敏感,容易走“极端”。这是心理成熟前期动荡不定的时期,也正是由于这些独特的心理特点,使得青少年时期成为了容易产生违法犯罪行为的时期。
(二)家庭道德教育的缺失
家庭教育的缺陷是子女形成不良个性的基础, 潜伏着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危机。家庭不和、打骂子女、放任自流、溺爱放纵、父母行为不良等诸多情况都会对青少年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错误导向, 最终成为青少年罪的一个重要导火索。另外,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 家长的“网络素质”却不见提高, 甚至出现众多“网盲”家长,最终导致犯罪的发生。
(三)学校法制教育的不足
学校是青少年社会化的一个重要场所,是青少年获得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素质教育已实行多年, 但不少学校还热衷于应试教育, 片面追求升学率, 认为开办法制教育只是形势需要, 忽视学生成长特点和接受能力, 忽视学生政治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 消极应付。学校的社会化角色没有很好的完成, 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原因。
三、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网络犯罪之路径选择
(一)健全和完善网络保护立法
宏观上, 国家应建立、健全青少年网络保护立法,强化社会责任, 加大对青少年保护和宣传的力度。有关执法行政部门要在进一步完善立法的基础上, 制定切实可行的有针对性、防范性的法律措施来规范青少年行为、 使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微观上, 地方各级政府要针对网络市场和网络管理, 制定和完善相关的地方性法规, 使网络行业有章可循。
(二)加强对网吧的监管力度
网吧管理应是多个执法部门共同管理, 要经常性地对网络市场进行整顿, 对网络市场进行抽查和检查, 以防范于未然, 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对网吧的有效管理。各部门在加强对网吧安全隐患管理的同时, 要把落实实名登记制度作为重要工作常抓不懈。加强对网吧的监管, 对青少年犯罪分子形成心理震慑, 从而一定程度上减少网络犯罪的发生。
(三)增强青少年的自律能力
应该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力量对青少年进行全方位的教育, 不断提高青少年的自律能力和自我防范意识, 引导青少年正确运用网络, 从源头上遏制青少年由于沉溺网络而引发犯罪案件不断上升的趋势。在现实生活中, 青少年要学会正确、安全、科学的上网,上内容健康的网站, 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
参考文献:
[1]黄教珍, 张停云.社会转型期青少年犯罪的心理预防与教育对策[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24.
[2]杨恩国.论网络犯罪的概念和特点[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安全研究,2004(1).
[3]肖冬梅.青少年犯罪心理原因分析及心理健康教育对策思考[J]. 辽宁公安司法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6.
[4]刘同舫 .社会学视野中的网络犯罪与综合治理[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2).
篇7
关键词:电信网络;犯罪
一、网络犯罪的现状
点开浏览器输入网络犯罪,弹出的数据、案例真的让人触目惊心。仅2015年第一季度,北京网络安全反诈骗联盟共接到网络诈骗报案4920起,蟀缸芙鸲罡叽1772.3万元,人均3602元。并且,发案势头之猛,出乎人的意料。根据公安部门的统计,近几年来,网络和电信诈骗类案件以每年20~30%的速度快速增长。2015年1月至8月,全国公安机关共立案查处网络和电信类诈骗案件31.7万件,网络和电信类诈骗给人民群众的造成的损失超过100亿元。据某互联网公司不完全统计,全国“伪基站”案件潜在的犯罪数额高达1350亿元\年。
二、网络犯罪的特点
第一,犯罪成本降低,利益巨大,导致犯罪规模和危害急剧扩大,黑色利益链条盘根错节,网络犯罪形态成倍增加,更为头疼的是,这些交易、勾连的双方,甚至都不认识,也不会见面。
第二,犯罪分工明确,有专门负责收集公民信息的,有专门开发木马软件的,有负责发单的,有专门提供交易平台的等等。
第三,虚拟性、隐蔽性和瞬时性。网络上数字化的信息可被复制,而且不留痕迹,没有质量上的消减,不易被发觉,这决定了涉网犯罪具有极高的隐蔽性;作案人在接受网络信息过程中不需要任何登记,可以通过反复匿名登录的办法,直奔犯罪目标,匿名和化名的大量存在,决定了犯罪的虚拟性;作案人在设计好入侵计算机程序后,可以轻触键盘,犯罪行为即可瞬间在任一计算机上付诸实施,表现为瞬时性的特点。
二、打击网络犯罪的措施
(一)完善网络犯罪治理的法律
我国目前已经实施网络犯罪治理的法律法规有:《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将网络支付纳入监管。《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这是我国第一部针对网络游戏进行管理的部门规章等等。以游戏为例,如果虚拟装备或帐号被盗了,是可以去派出所立案的,但要求其价值达到一定标准。对网络犯罪的处罚。目前多数办法的处罚都不够严厉,法律需进一步完善。
(二)提高网络犯罪治理的执法能力
个人认为,应完善关于涉嫌网络犯罪的罪名和罪状,目前我国刑法关于网络犯罪的规定范围过于狭窄,所以在实践中导致对于一些犯罪案件无法处理或打击不力。从立法上解决这些问题,目前的刑罚规定的网络犯罪的量刑相对比较轻威慑力不足,达不到预防网络犯罪的目的。因此,适当提高相关法律的量刑,增加其法律威慑力,起到特殊预防的作用。
三、打击网络犯罪的困境
(一)案件受理难
涉网犯罪案件通常存在单案涉案金额小、办案难度大、成本高、周期长等问题,以及受到人力、物力、财力、执法质量考核等因素制约,办案机关通常会以单个案件涉案数额达不到立案标准或以案件管辖范围不确定等理由不予受理,导致即使被害人在案发后第一时间报案,案件也未能进入侦查程序,从而使案件在一定程度上错失最佳侦查取证时机。
(二)何地立案难以明确
由于互联网具有超时空的特性,网络犯罪行为主体、行为发生地与现实社会的物理空间之间的关系具有多重性,其管辖权的认定上存在难度。在当前我国犯罪侦查工作“条块分割”的体制下,何地立案常常找不到具体明确的依据。
篇8
关键词 网络 盗窃 虚拟财产
中图分类号:DF625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社会经济及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愈发成熟,人们的生活与网络的关联性也越来越融合,改变了传统的生活方式,比如,网上交易支付、网络游戏、网上银行的普及,以及一些邮件及社交软件的广泛应用,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在这种新的网络经济形势下,网络盗窃的行为也呈现出高发率。研究“网络盗窃犯罪”的相关问题,也符合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有利于预防和打击犯罪,对于保护人民的财产安全起到积极作用。
1网络盗窃犯罪的概念
“网络盗窃犯罪”在刑法上不是一个独立的罪名,与一般司法界和刑法学界所指的“青少年犯罪”、“犯罪”、“经济犯罪”等名词一样,并非独立罪名,“网络盗窃犯罪”的这个名称,只是为了将其与传统规范的盗窃犯罪区别开来,是专门用于研究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盗窃的行为的总称。一般可以认为拆分为“网络”和“盗窃”两个概念进行分析。“网络”在我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规定的是指利用计算机实施盗窃犯罪的,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定罪处罚。“盗窃罪”在我国刑法中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结合以上这些法条,网络盗窃犯罪应当同时具备网络与犯罪的一些基本特征。利用网络即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平台,此时将场所界定在网络空间内,需要一定的技术和场所限制。如今除了计算机可以利用网络技术之外,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出现,也可利用这些技术,所以,除了计算机之外,还应当包括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一些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的智能产品。学界的主流观点,也是通说,认为盗窃行为具有秘密性的特点,所以网络盗窃行为也应当是具有秘密性。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所以盗窃的对象也有相应的特殊性,在网络上盗窃的对象种类繁多,诸如:网上银行存款,游戏点卡、游戏币、游戏装备、现金券等等。所以结合以上的分析,可以将网络盗窃犯罪定义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计算机网络内,用网络技术以冒充合法身份、盗用账号密码等方式,将存于互联网的公私财产占为己有的犯罪行为。
2网络盗窃犯罪的特征
2.1网络盗窃犯罪具有秘密性和虚拟性
自古以来,我国的盗窃含义中都包含秘密性这一特征。网络盗窃的也是盗窃的一种行为表现形式,当然也具有秘密性的特征,但网络盗窃是属于在虚拟空间内的盗窃行为,与之前的传统盗窃行为相比,其秘密性更胜一筹。网络盗窃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在互联网平台进行秘密窃取公私财产的行为,一般包括以下几种形式:一是利用邮件、网页连接、应用软件等将木马等有毒程序植入电脑、手机等智能产品,进而窃取账号密码后转移财产数据;二是利用远程控制,植入键盘记录程序,录入被害人的账户和密码,窃取电子货币;三是通过攻击网络游戏的服务器,窃取运营商和玩家的游戏币、游戏装备等。以上这些方式,都是从互联网中窃取被害人的财产数据,这些财物以数据形式存在,除非是专业人士利用一些方法,否则对于绝大部分的普通用户来讲,是否在遭受侵害,都是无法知晓的。此外,在普通盗窃中财物的丢失,都会有物理性质上的有形的物品丢失,无论在盗窃时或盗窃后,都会容易察觉。而在互联网中,利用技术秘密窃取的财物以数据形式存在,并非有形物体,所以难以发现踪迹。互联网的虚拟性也导致了人们在互联网中也可以用虚拟的身份存在,一个人也可同时拥有几个不同的虚拟身份,所以难寻行为人的踪迹。
2.2网络盗窃犯罪的技术性较高
互联网技术具有很高的技术性,并非人人可以轻易掌握,需要专业人士的专业技术进行。网络犯罪需要运用木马等病毒技术,修改计算机源代码、远程控制等技g。与传统的盗窃技术相比,体现出高智商、高技术的特征。能掌握这些技术的,以年轻人居多。计算机行业是新兴行业,年轻人知识面广、易于接受新兴事物,时代所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学习这一相关技术,所以网络盗窃犯罪的实施主体的主力军为年轻人。
2.3网络盗窃犯罪具有较大的危害性
行为人在网络盗窃过程中除了盗窃受害人的财产外,还会窃取他人的信息、商业秘密等。所以其行为在侵害财产性法益的同时,还侵害了公民的信息和扰乱经济秩序等。具体包括:一是侵犯他人的通信自由。在互联网盗取他人的个人信息、账户密码等,这些都属于个人信息和隐私,是侵犯隐私权的行为。窃取邮件等行为,也是侵害了他人的通信自由;二是破坏金融系统。行为人在窃取他人在网上银行账户的货币之时,首先要侵入网银系统,这便会侵害到我国的金融系统;三是侵犯他人的商业秘密、著作权等。行为人利用网络技术进入受害人的电脑、手机里,窃取有利用价值的商业秘密专卖获利。或者是获取他人电脑里的论文、作曲、作词等作品。因此,不论是以上哪种情形,都会给社会秩序带来不小的危害。
2.4网络盗窃犯罪的超时空性
传统的盗窃犯罪受时间和空间的因素制约,行为人即使能在很短时间内,对周边范围内实施一系列盗窃,但也不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但是网络盗窃可以打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短时间内对不同地区的不同对象同时实施盗窃,甚至可以同时对世界任何一个网络账户进行盗窃,犯罪效率被大大提高。
3网络盗窃犯罪的对象
网络盗窃犯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主观方面为故意,客体为公私财物的所有权。由于网络盗窃的特殊性,其犯罪对象也有其特殊性,一是,在社会生活中存在的财产形式,在计算机网络中,以一种虚拟的形式存在,比如网上银行中的货币。在网络上通过技术窃取的货币,会导致人们现实中对此财物的归属区分。这种盗窃行为,应当成立盗窃罪。二是,在网络中虚构出来的一些东西,依赖网络的存在而存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对应的物品存在,这类物品,被称为是虚拟财产,典型代表是网络游戏中的游戏点卡、游戏装备等。此类物品,是否能称为盗窃罪的犯罪对象,学界还存在争论。
第一种观点为否定说,其理由是:网络虚拟财产不是有体物,只不过是存储在网络服务器中的各种信息;虚拟财产对于不参与游戏的人而言毫无价值;虚拟财产的买卖并不存在规范的市场交易机制,使得虚拟财产的经济价值确定当前存在相当的难度。第二种观点为肯定说,其理由是网络虚拟财产属于无形财产,具有商品属性,网络交易市场日趋形成。笔者赞同肯定说,认为网络虚拟财产能成为网络盗窃的犯罪对象,理由如下:第一,网络虚拟财产具有使用价值。否定说认为虚拟财产对不参与游戏的人来说没有使用价值。其观点误认为了使用价值应是针对部分群体的。比如我国的古代文物,对于文物爱好者来说视如珍宝,但对于饥寒交迫的人来说却不能驱寒充饥。如游戏装备、游戏点卡等虚拟财产,对非玩家来说无一点使用价值,但对于游戏玩家来说,具有很大的使用价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只要是能满足人们需求的东西,都应当认为具有使用价值。第二,网络虚拟财产具有经济价值。在运营商开发虚拟财产的时,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需要资金、设备、人才等投入。虽然这些虚拟财产在现实生活中没有相应的物品与之对应,但也需要成本的投入,因而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第三,网络虚拟财产具有交换价值。比如,在网络游戏中,运营商推出的一些游戏装备等虚拟产品,为了游戏的可玩性,控制其产出量,成为供不应求的稀缺资源,成为了可以交易的一种商品。目前社会出现了很多的游戏职业玩家,他们以此作为职业,谋求生计,通过打网络游戏,买卖账号、装备等赚取货币。此时虚拟财产与现实的货币之间存在着一种不可分割的相互的关联性。第四,法律并没有相关的禁止性规定。法律并没有禁止人们创造、拥有、使用这些网络虚拟财产。我国的刑法中只是规定了盗窃罪的对象为公私财产,但对公私财产并无具体明确的规定。时代正在日新月异地发展,随着经济以及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各种新型财产,相继地新类型的犯罪行为方式也正悄然出现。虚拟财产作为这种新类型的财产之一,可以成为网络盗窃的对象。
接着便是如何计算这些虚拟财产的价值?如果此虚拟物品经过网络交易,则以交易价格认定数额。如果还未进行交易,可以通过市场供需关系提出报价进行确定。如果前面两种方法都无法确定,那么可以参照同类虚拟财产的价值进行评估。
4网络盗窃的既遂标准
盗窃罪的既遂标准有接触说、隐匿说、转移说、失控说、控制说、失控加控制说,我国目前认为的通说是“控制说”,是指以行为人取得被窃财物的实际控制为盗窃既遂的判断标准。控制说是从行为人角度评价盗窃行为,当行为人以盗窃的故意实施了盗窃行为并控制财物后,即成立盗窃罪的既遂。但是盗窃行为的过程应当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破坏原有的控制与支配关系,另一方面还应建立起新的支配占有关系,无论缺少哪一面,都不能评价为一个完整的盗窃行为。网络盗窃不同于传统型的盗窃,网络盗窃中,没有实物在现实空间中的转移占有这一过程。所以,在分析网络盗窃的既遂标准之前,先要需要了解其行为过程:首先利用网络技术获悉被害人的账户密码等,以解决自己的“合法身份”;然后再利用账号密码登录被害人的账户;最后将被害人在互联网的财产转移给自己或第三人,将其置于自己的实际控制之下。从以上行为阶段可以看出,当行为人窃得账号密码登录时,其实受害人的账户已经被侵犯并且控制,但此时账户内的财产同时也在被害人的控制之下,就出现了双方“共同控制”的F象,但实际上此时被害人的财产并没有受到损失。所以如果网络盗窃的既遂采用“控制说”并不十分妥帖,应当采取“失控加控制说”,即受害人失去对财物的实际控制,行为人又建立起对此财物的新的实际控制。具体而言,大致可以分为如下情景:一是盗窃对象是电子货币的情形。当行为人窃取到被害人的账号密码登录后,将被害人的资金转到自己账户内,在自己账户内显示被转入的资金额时为既遂。这种划拨的方式可能会产生电子记录,并且能够利用这些电子记录可以追踪到所失款项的记录,但这就如传统盗窃中行为人实施盗窃时被监控所拍的画面,这些都可以成为证据和追赃的线索,对既遂的评价没有影响。二是盗窃对象为游戏账号密码以及游戏装备、点卡。当行为人登录后,没有修改密码,只有当他将游戏中的装备等虚拟财产转移到自己控制范围内或者出卖之后才能认定为既遂。如果行为人登陆后修改了密码,受害人已经失去了对游戏账号以及账户内游戏装备等虚拟财产的控制,此时已在行为人的控制之下,此时修改密码时应当认定为盗窃的既遂。三是盗窃对象为付费电子邮箱的账号密码。如果行为人登陆后修改密码的,被害人失去了对其的控制,应当认定为既遂。
参考文献
[1] 赵秉志.侵犯财产罪研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8.
[2] 安丽萍.盗窃网络虚拟财产行为之定性探讨[J].新疆警察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4).
[3] 彭清燕.论网络虚拟财产的刑法保护[J].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4).
篇9
青少年是对新鲜事物接受较快的群体,他们本身的好奇心、创新性使他们对于网络技术已相当熟悉,现在纵观青少年网络犯罪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利用网络进行侵犯财产类犯罪
侵犯财产性犯罪在青少年犯罪案件中占有很大比例,多表现为盗窃、抢劫、诈骗犯罪,利用网络进行犯罪首先也是以侵财类为主,多为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由于其无经济来源,在金钱上出现问题时,马上想到的是不劳而获,只有抢钱、骗钱,才能满足其经济需要,网络关系也就成为其犯罪的工具之一。如曾有几个青少年人因辍学后无所事事,整日泡在网吧里上网、聊天、打游戏,通过聊天认识一网友后,在得知网友准备拿钱去哈尔滨市进货时,几人便预谋实施抢劫,在以网友见面为由将其骗到某地后,几人持砖头对被害人进行殴打,抢走手机、现金等物品,合计价值一万多元,成为严重暴力犯罪分子,受到了法律的严惩。在这起犯罪中,网络就成其为犯罪工具之一,不但为其提供了信息,创造了条件,而且使其犯罪阴谋能够得逞。类似的利用网络在青少年中进行侵财犯罪的案例很多,如在网吧内连续偷盗、敲诈、诈骗他人财物的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也给被害人造成了极大的财产损失。
二、利用网络实施侵犯人身权利犯罪
当前利用网络侵犯人身权利犯罪被害人多为女性,其中不乏为中学生、未成年人,给被害人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创伤。由于网络技术普及迅速,在网上聊天交友已成为青少年人的时尚,但是许多青少年人由于其生理、心理发育均不成熟,缺少明辨是非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往往会造成严重后果。如这样一起案例,王某某在网上结识一女友,系在校学生,并且保持长期聊天关系,后来在某日晚王某某约女友出来见面,在吃完饭后强行将其带至家中,并发生两性关系。在案发后,当了解到被害人时,其并不掌握对方的真实情况,了解的都是网上虚拟的东西,这让我们很痛心,高速发展的科技给我们创造财富、带来快乐的同时,也被有些青少年人歪曲,扭转了它的真正含义,走上了犯罪道路。同时,在经营、管理不善的网吧内,由于上网过程中发生口角或矛盾,引发青少年人之间的相互斗殴,会造成伤害或死亡后果,令当事人后悔不已。
三、利用网络游戏及网上出现的“黄、赌、毒”问题引发的其他犯罪
青少年人正是接受教育,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因此外界环境的影响对其相当重要,可是现在网络上出现的“黄、赌、毒”等问题也是当今社会令人担心、忧虑的问题。随着形形网站的设立,黄色信息影响了许多青少年人,由于家庭、学校、社会方面的控制,青少年人就到网站上去浏览、观看暴力游戏,犯罪也是随之出现,使许多青少年人深受其害,因此许多沉醉于网络的青少年人,易产生模仿心理,在对被害人造成伤害的同时,自己也步入犯罪深渊。同时,长期的游戏大战,使青少年人荒废学业,成绩下降,在家长不知道怎么回事的情况下,孩子就偏离了学习轨道,留下许多遗憾,北京“蓝极速网吧”失火案件就是我们最惨痛的教训。再者,现在青少年人对电脑网络知识的接受较快,高科技犯罪案件也时有发生,如传播病毒,袭击金融网站,盗窃信用卡密码事件也是时有发生,使这种高科技犯罪出现了低龄化的特点。
篇10
互联网没有国界,病毒数小时内即可在全球范围传播,网络犯罪也是如此,新的犯罪手段刚出现,很快就会以几何级数的速度在网上传播,认真分析网络病毒和网络犯罪的新特点,有助于完善我们的安全政策和网络安全法规。
网络病毒与犯罪的跨平台化整合
熟悉计算机的人都知道,计算机病毒是在DOS单用户、单机操作系统时代产生的,当时病毒的传播主要依靠软盘这类移动介质,与今天的病毒和蠕虫相比,这类病毒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其最大危害无非是删除文件和导致系统死机。
进入网络时代后,由于软件开发缺陷、网络高速传播和海量储存的特点,病毒、蠕虫已经成为威胁网络运行的重大危害,有可能给社会运行造成重大灾难。
最初利用网络进行非法活动的是一些技术高手或涉世不深的少年,他们的目的多半是为了证明自己有超出同伴的“高超技术”,但也会给一些机构和个人带来损失。然而,近一两年来,以营利为目的的网络犯罪急剧增长,犯罪的组织化程度也大大提高了。例如,有网络犯罪集团假冒巴西银行实施类似假冒工商银行网站的骗术,以盗取用户账号信息,该犯罪集团人均非法收入达100万美元。
传统IT应用的特点是传播平台的单一性,例如,电脑用来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手机则用于语音通讯,用户不能用电脑进行多媒体通讯,也不能用手机传输文字、图像,更不用说视频了。由于传统IT应用平台本身的局限,在一般情况下病毒和犯罪不会跨越平台蔓延和发展。
技术创新很快打破了传统应用的固有界限。今天的电子邮件不但可以传输语音文件,还可以传输MP3和更复杂的多媒体视频。同时,由于即时信息软件(IM)的出现,人们可以在网络环境下非正式和正式地讨论问题和交换信息,互联网概念创始人之一的Vint Cirf曾经指出,所有的信息传输媒体-包括短信(SMS)、电子邮件、即时聊天和语音邮件都是同等重要的。
我们已经看到,跨平台的应用整合已经成为现实,手机早已突破了传统的语音通讯局限,成为可传播短信、图像和视频的名副其实的多媒体平台,手机不再是移动电话,而是移动的数码相机、摄像机和电子钱包。此外,新开发的IP电话可以将语音信息转换为数字文件,该数字文件可被转发到电邮的收件箱内,这样用户就可以通过电话来收听转换成音频的电邮。最新桌面电邮软件可直接匹配即时信息,软件收到邮件后可在第一时间通知IM用户。
各种应用的跨平台整合产生的最直接效应是:网络病毒与网络犯罪的跨平台整合。垃圾电子邮件很快被应用于即时信息和手机短信。
今年10月,美国最大的互联网服务商美国在线公司(AOL)提出一项引人注目的新法律诉讼:美国在线首次起诉了通过即时信息或聊天室发送垃圾信息的当事人,为此特地发明了一个新的词汇-“Spim”(Spam通常指垃圾电邮)来定义即时信息和聊天室中的垃圾信息。就我国的情况看,即时信息软件(MSN、QQ或其他聊天软件)和公共聊天室中同样存在垃圾信息泛滥现象,手机短信更是垃圾信息和欺诈信息的重灾区。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普及标志着应用设备的无缝连接和跨平台整合,今天无数的电子设备采用了嵌入式操作系统,如手机、PDA、MP3播放器、便携式游戏机,其中许多设备具有蓝牙和无线局域网功能,可下载Java程序。从理论上说,可下载程序,就可下载病毒,这一点已得到证明。今年六月,俄罗斯安全公司首次发现了针对Symbian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Cabir蠕虫病毒,Symbian操作系统是大部分智能电话采用的操作系统,Cabir蠕虫的传播性较差,因为它需要用户同意才可下载,属于“概念证明”型蠕虫。
数月之后,又出现了名为“骷髅”(Skull)的手机病毒,骷髅也是为Symbian操作系统编写的,一旦病毒感染了手机,骷髅的白骨图表将替代原操作系统中所有程序的图标,手机操作系统将丧失所有的功能,用户只能用手机通电话。
间谍软件和商业化网络攻击
如果网络用户还不太在意病毒、垃圾电邮这类威胁,他们现在又遇到了新的网络犯罪形式-间谍软件(Spyware或Adware),又称监控插件或广告插件,间谍软件是指在电脑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侵入系统并安装在电脑上的秘密程序,它可以改变用户设置、以弹出式广告干扰用户、还可以监控用户的浏览动态。间谍软件可导致电脑故障、速度降低和崩溃。
间谍软件主要出自于一些利欲熏心的公司,它们采用各种技术,将消费者引导至自己的网站,通过这些网站,消费者将间谍软件下载至自己的电脑,这些间谍软件大多利用IE网络浏览器的特点来下载软件,在消费者不知情或不同意的情况下下载了软件。
美国联邦交易委员会的消费者警示指出,间谍软件改变了消费者主页,改动用户搜索引擎,并且激活了弹幕式的弹出式广告。此外,间谍软件还在用户电脑上安装了附加软件,用来追踪消费者电脑使用习惯的软件。许多电脑因此发生了故障,有的用户还丢失了数据。
绝大部分用户是在无意之间下载了间谍软件,一旦被下载,这些电子黑客隐藏在用户的硬件中,它们不断地向用户提供广告;或重新引导浏览器转向某个网页;或者向商家报告电脑用户的活动和个人信息。
有专家估计,互联网上流传着数万个间谍软件,无论是对公司用户还是消费者个人,间谍软件都存在的现实和潜在的危害。但是有关调查表明,许多人对间谍软件的潜在危害认识不足。据美国Equationy研究公司的一项调查,虽然有70%的公司IT经理表明他们日益担心间谍软件,但是只有不到10%的公司安装了反间谍软件的工具。
有关研究表明,最近两三年来,间谍软件一直在自我复制安装,现在已经到了一个拐点。刚开始是某台电脑崩溃或重新启动,现在是公司网络的许多机器都受到了影响。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消费者身上。全美网络安全联盟指出,被调查的消费者中有91%的人被上传了间谍软件,普通消费者基本上不知道间谍软件可通过文件共享程序被传输和安装。
另一方面,成千上万的普通家庭的个人电脑正在被垃圾电邮发送者、网络骗子和数字黑客租用,而电脑的主人却毫不知情。
这就是商业化的网络攻击。我们知道,较古老网络攻击通常源自“技术黑客”,许多人没有明确的攻击目的,只是为了炫耀和试验。但商业化的网络攻击则是指此类攻击的运作和目的完全商业化了,无论是出卖资源的攻击者或攻击本身,都无一例外地以营利为目的。
具体运作方式是:无数用户的电脑终端被病毒感染后,这些电脑就变成了黑客眼中的“怪兽”(Zombies),意思是说它们听命于恶意和看不见的控制者。控制者将这些电脑连接起来形成巨大的计算资源,打造成怪兽电脑的强大网络,安全专家将这种现象称之为苍蝇网。
英国苏格兰场(伦敦警察局)反网络犯罪部门称,英国年轻的电脑黑客们构建了1-3万台电脑数量的苍蝇网,他们把网络资源出租给任何出价高的人。英国警方专家估计,全球可能有数百万台电脑被用于犯罪团伙的商业化竞价,换言之,你出钱就可以找到在任何时段发动网络攻击的电脑簇,竞争使电脑的出租价格降为每小时100美元。
由于网络上看不见的黑手,这些普通的电脑成为垃圾电邮发送者和黑客攻击者得心应手的工具。垃圾电邮发送者用这些不受怀疑的电脑用户名字发出洪水般的垃圾电邮,推销名目繁多的商品和骗局。为了打击竞争对手,曾有一家美国网络公司CEO花钱雇佣黑客对竞争对手网站实施拒绝服务攻击。国内一些商业网站和普通社区网站都曾遭受某些来路不明的攻击,事实上这些攻击通常暗含商业目的。
网络攻击的商业化的后果是灾难性的,贪婪的本性与利益的驱动将使得网络资源的非法交易和攻击行为愈演愈烈。
古老骗术的翻新-诱饵骗局
本文开始提到的工商银行等假冒网站实际上是一种非常古老的诱饵骗术,诱饵又称钓鱼,恰好符合那句大家耳熟能详的俗语-“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今年被网络安全业界称为诱饵电子邮件欺诈年。据美国电子邮件安全服务商MessageLab公司的统计,今年9月,该公司共屏蔽了200万封诱饵电邮,而去年同期诱饵电邮的数量仅有279封。该公司今年屏蔽的诱饵电邮数量超过1800万封。
诱饵电邮是指骗子假冒银行、电子商务公司和信用卡公司的名义向用户提出证明身份的要求,它们通常在电邮正文中要求用户打开电邮链接,用户一旦打开假冒网站的链接,该假冒网站要求用户输入账号信息和相关口令,以窃取用户财务信息。现在的诱饵电邮更加狡猾,有的可直接盗取用户电脑中的个人信息。
对普通消费者来说,诱饵电邮攻击已经非常广泛,相关研究表明,大约有5700万美国人曾经接到过这类欺诈邮件。市场调查公司Gartner说,诱饵电邮造成的ID欺诈盗窃给美国银行和信用卡公司用户带来的损失一年高达12万美元。
面对花样翻新的网络犯罪,笔者认为有必要研讨新的法律对策和安全政策。首先,面对网络犯罪的跨平台整合趋势,国家应当考虑制定前瞻性的反垃圾信息法,这里所谓的垃圾信息并不局限于垃圾电邮,它应当包括垃圾手机短信、垃圾即时信息(Spim)等各种垃圾信息。新的法规应当规定各种运营商、服务提供商(SP)各自的反垃圾信息义务和法律责任。
当务之急是要划清垃圾信息和商业广告的界限,为此,可以参照美国联邦交易委员会规定的商业广告定义,当然,这里需要细化的实施规则,详尽规定广告电邮服务商(包括即时信息广告、手机短信广告等多种形式)的准入资格、法律责任和罚则。有了商业广告信息和垃圾信息明确的划分,就可以引导企业开展正常的电邮广告业务,同时也为打击垃圾信息发送者提供了可操作的法律依据。
第二,针对间谍软件和网络攻击商业化的新特点,我们也必须启用“看不见的手”,用市场的力量予以反击。应当鼓励国有公司、民营公司组织自律性的行业组织,以便交换信息和制定本行业的安全政策。行业组织应具有商业化的运作模式,应当对金融机构、互联网服务商和其他服务商提出明确的要求,要求公司企业提出各自的解决方案,以便将网络欺诈和网络攻击的威胁减少到最低程度,即便无法完全消除。显而易见,如果服务商自己没有明确目的,也没有行业组织推动,那么消费者对网络和在线交易的信任感会逐渐丧失,结果是网络银行用户不再上网,电子商务用户不再参加网上交易,最终受伤害的是整个网络和市场整体。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网络监督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