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课件范文

时间:2023-03-19 12:01: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网络课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网络课件

篇1

摘 要:开发网络应用程序集成到网络教学平台,网络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可以互相沟通,记录和保存的数据,学生的学习过程。在线课程测试,以便找到网络课程运行错误,程序执行过程中,测试的目的是尽可能暴露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网络课程,网络课件

(一)网络课程和网络课件的概念

1、课程

本课程式学校整体教师的指导下,学习者的学习活动,包括一个广泛的概念,包括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甚至评价方法。

2、网络课程

网络课程是指一门学科的教学内容,通过网络性能和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

3、课件

本课件事根据教学目标设计,计算机性能的一个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计划,反映了一定的教学策略。

4、网络课件

网络课件是网络课程,网络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网络课件的类型

1、从应用形式分类

(1)课堂演示型网络课件

课堂演示型网络课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的计算机上演示了一些微观现象或动态图形或抽象的比喻。

(2)个别化学习型网络课件

个别化学习型网络课件是为学习者提供个别化学习环境,独立的学习者,通过互动学习的网络课件,以达到学习目标。双向互动的网络课件也各不相同,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这反映了不同的教学或学习策略,形成了不同模式的网络课件,包括钻型网络课件,网络课件,网络课件模拟,测试型网络课件,网络课件解决问题和探索式学习的网络课件。

(3)协作学习型网络课件

合作学习强调合作与交流,在学习过程中,以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和动机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相互作用,并表示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思想和方法解决个别学生的问题,暴露每个人学习的思维过程,总结使有机会体验到自己的认知过程,有利于提高自己的学习策略的总结和反思,相互讨论或交流学习的策略。同时,协作学习的重点建设的意义,帮助培养学习者的主观性和社交技能,以使学生全面发展,并学习彼此。通过学习者互相帮助对方来实现在共同发展的目标。

(三)网络课件的设计与开发

完整的网络课件设计与开发包括:需求分析、课件需求规格说明书编写、课件结构设计、学习环境设计、脚本编写、课件开发、与网络教学支撑系统集成、测试评价和修改等8个阶段。

1、网络课件需求分析

网络课件的需求分析,对网络课件的内容、用途、使用对象、课件类型、运用环境等各方面的条件进行分析,以确定的目标和规模的课件开发,估计的成本和效应的课件,并据此制定课件开发计划。这个阶段包括学习者分析、课程教学大纲、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分析。网络课件设计者对课程的特点进行分析,明确课程的使用对象、课程明确使用的初始容量和课程的课程要求,以达到学习目标,课件设计,开发能力和开发环境,时间,经费的限制分析,选择网络课程的模式。

(1)学习者分析

学习者分析,结合网络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分析,对学习者的知识基础、认知能力和认知结构变量进行分析。

(2)课程教学大纲分析

教学大纲是概括的形成规定的课程内容,体系和范围,它提供了实质性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也是课程中写作课件的直接依据,但也可以作为直接直接检测教学的质量。教学规模有直接的教育意义。教学大纲应注意的原则,科学,思想和主观联系实际,基础性,系统性的准备。

(3)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分析

课程目标分析,以确定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内容顺序。根据教学目标的意义和不同的方法,教学目标可以分为教学目标和教法目标。教学目标的分析方法通常被归类分析,信息处理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法(AHP)和SIM分析。

(四)课件需求规格说明书编写

完成需求分析阶段工作的基础上,要编写网络课件的需求规格说明书。需求规格说明,也称为功能规格说明或系统规格说明,它是一个准确地描述了网络课件系统的功能和性能,必须提供其考虑的限制。需求规格说明是网络课件设计的蓝图,是系统测试和用户文档的基础上,通过书面形式的要求规范手册描述,外部网络课件体统的预期行为的可视化和用户行为,从而形成网络课件的一个完整的了解。网络课件需求规格说明书。一般包括设计 目标,需求分析,选择和分析的媒体,网络课件模式分析,网络课件的结构和学习环境的设计。

1、网络课件的结构设计

网络课件的结构设计包含知识的战略组织,在实际生产中制作中,网络课件的知识水平按照组组织分成纵深型和平面型。

(1)纵深型知识点组织方式是指和一个学习主题相链接的知识节点具有较强的因果关系,将学习过程导向纵深,学生的学习过程具有一定的连贯性,不会因为知识节点的跳转而转到关系不大的知识节点上。一般来说,纵深型的知识节点组织方式是面向一个问题解决,利用网络课件引导学生不断深入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

(2)平面型知识节点组织方式是指和一个学生主题相链接的知识节点具有平行关系,一般是辅或支持性知识为主题的学生,如各种方案、背景知识、方法论知识等。

2、诊断测试与学习控制

诊断的目的是确定学生是否储备知识以满足新知识的学习需求,并找出原因,让学生找出犯错误的原因是教学的必备环节。诊断测试用以检测学生值钱获得的新的知识或用于安排教学内容的把握程度。

学习者控制和程序控制是学习控制的策略包括。在网络环境下一般采用学习者控制而传统的 CAI 课件一般采用程序控制。

研究表明,在网络课件的学习环境中,学习者控制是完全的不适当的,自我调节能力差的学习者可能一无所获。而太多的程序控制和外部支持又不利于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有效的认知支架,帮助学生做出合计的学习决定,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发展。这就要求体统的设计过程中,发现学习者控制和程序控制的切换点,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控制的情况下,温和的提示,以引导学习者。(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字】SMIL,SMIL时间线,组合媒体元素

1、概述

SMIL为同步多媒体集成语言,发音为"smile",它遵循W3C标准使用XML语言编写的类似HTML语言,它易于学习和理解,可以使用文本编辑器编写SMIL程序达到展示音频视频信息目的。自从1997年,W3C一直把SMIL作为一门用于精细编制多媒体呈现的语言来发展,以此实时地组合视频、音频、文本以及图形。在1997年11月SMIL作为工作草案被提交。SMIL 1.0在1998年6月成为W3C标准,SMIL 2.0在2001年8月被确立为W3C标准。

2、SMIL语言的应用范围

SMIL可用于创建因特网和内联网程序,可以用于创建在Internet上幻灯片放映呈现;SMIL具有展示多种文件类型(文本、视频、音频)和多个文件的能力,文件可以实现分布式存放,同进SMIL文件可以嵌套,文件中可以包括控制按钮;SMIL语言可以定义元素序列和持续时间,方便动态编辑,SMIL语言还可以定义元素的位置及元素的可见性。由以上的说明可以得出SMIL语言上应用范围很广的一种标识语言,我们可以将它用于所有信息展示功能需求的场所。本文所研究的如何更好的应用于教学,经过调查研究,发现现在网络上的教学课件大部分都是由单一的信息元素所组成,而单一信息元素本身就不是一个完整的信息传递方式,所以我们可以利用SMIL语言的可以展示多种文件类型和多个文件能力的来完成一个InterNet网络课件的制作,来更好的实现网络课程优越性。同时本该利用SMIL语言特点可以确定一个有固定界面的可以展示教学的授课音视频、教学版书、以及教案和课程体系风格统一可以在Internet上的网络课程。

3、SIML文件

SMIL文件用于描述多媒体呈现,文件中包含了描述多媒体程序所需要的所有信息(包括呈现的布局、呈现的时间线、多媒体元素的源),以SMIL主文件扩展名的统一纯文本文件,可以使用专门的播放器进行播放,也可以使用IE浏览器播放。

4、SMIL语言标记

4.1文件结构

SMIL文档必须以标签开始,并以标签结束。它可包含一个元素,且必须包含一个元素。元素用于存储有关呈现布局的信息,以及其他的元信息,包含媒介元素。

4.2 SMIL时间线

SMIL文件应该具有一个播放时间的顺序表。规定一个所关联的媒体对象或是媒体文件组合在什么时间播放,播放多长时间。这个所谓的时间顺序表就被称为SMIL文件的时间线。

4.3关联媒体文件

可使用媒介元素在SMIL文档中包括媒介对象,是通过文件正文部分中的媒体标记来实现的。媒体标记的作用就是将媒体文件引入SMIL文件中,通过对该类标记各个属性的设置,来描述媒体文件的文件格式和所处的位置,以及媒体文件在SMIL文件中的其他行为。媒体文件分为有内部时间线的连续媒体与不具有内部时间线的离散媒体。

4.4组合媒体元素

有了关联各媒体文件的媒体标记,在SMIL文件中就有了可以播放的媒体对象。SMIL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可以把多个媒体对象组合在一起,形成多媒体文件组。在文件组中,可以设置整个组合的播放行为和组合中各文件之间的播放顺序。这个强大而实用的功能是通过SMIL文件正文部分中的组合标记,和

4.5转换标记

Transition转换标记是SMIL 2.0中的新特性。Transition不属于SMIL 1.0规范的组成部分。Internet Explorer 6支持基于SMIL 2.0规范的Transition。Transition由元素实现,其中type属性定义transition滤镜的类型、begin属性定义何时开始。

4.6布局标记

如果在SMIL文件中,一次只播放一个不限制大小可视媒体对象,就没有必要去设置播放区域,因为每一个媒体对象都会在媒体播放器的主窗口中被播放,每当调入一个新的媒体文件时,媒体播放器的主窗口都自动调整到媒体对象自身的窗口大小。如果想使媒体播放器的主窗口在播放不同的媒体对象时都保持同样的大小,或者在同一时间内要同时播放多个可视媒体对象,那就必须通过SMIL文件窗口布局的设置来定义媒体播放器的主窗口的大小以及各播放区域的大小和位置,并在各播放区域中放置相应的媒体对象。

5、结束语

随着日益兴起的网络多媒体应用关键技术的日渐成熟,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是随着基础网络的普及,因此对多媒体技术的研究有着非常广阔的前景。本文在介绍SMIL语言的基础上用实例讲述流媒体课件的制作方法、流程以及制作步骤。如果对本例进行简单的改动就可以应用动实时转播、彩信等行业。

参考文献:

[1] .cn/smil/index.asp

篇3

[关键词]网络课程 课件 开放存取 共享

[分类号]G250.73

互联网上存在着大量网络课程与教学课件。网络课程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基于Web的课程,其学习过程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等基本特征。网络课程主要包括经科研立项的精品课程和老师自发建设的网络课程,一般具有完整的教学大纲、教学课件、教学视频、习题测试和师生交互等内容。教学课件是指教学使用的由一系列知识点组成的实施相对完整的辅助教学软件,是学习者获取网上教育资源的媒介之一。课件因为不需要像网络课程那样具有完整的教学内容,一个相对独立的章节即可,因此更是不计其数,为广大师生和自学者提供了便利。

1 网络课程与课件开放存取的现实需求

虽然用户可以在网上搜索并获取大量的网络课程和课件,但是由于网络中的课程和课件来源广泛,包括机构网站、个人主页和博客等多种方式,总体上处于一种无序状态,用户在搜索时多数习惯通过搜索引擎搜索获得,而不像查找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等文献类型时,主要借助成熟运作的文献数据库,因而缺乏对网络课程和课件总体情况的把握,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课程和课件质量进行评价鉴别的困难。另外,很多网络课程和课件并不开放源文件,用户在使用时难于按照自己的意愿加工、修改或扩展,导致了课程课件资源共享效率的降低。

从网络课程和课件开发制作者方面来说,网络课程课件资源的共享主要存在技术和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其一,目前网络课程和课件的分类缺乏统一标准,开发中各自为政,开发人员大多根据自己的理解与认识对教学资源进行分类、定义,导致不同网络教育系统、不同学校的网络课程自成体系,在制作中采用的技术标准和手段方法不同,网络课程和教学课件的存在状态各异,使用方式不同,应用软件和界面多样,质量和类型也各不相同;其二,一些课程课件开发制作者担心自己开发的教学资源到网络上后,知识产权可能得不到尊重,利益可能得不到保障,因此出于版权、保密等方面的考虑,提供公众共享的积极性不高,很多课程课件设置了浏览使用的权限,致使优质网络课程课件资源相对不充裕。上述问题一方面限制了使用者的获取利用;另一方面也导致课程课件制作者不能顺利地获得同行的优质课程课件以作参考,影响了课程课件的有效交流共享。

如上所述,在网络课程和课件的共享上,制作者和使用者两方面均存在一些不利因素,显示了网络课程课件广泛共享的现实需求,课程课件的开放存取应运而生。

2 网络课程与课件开放存取的已有实例

开放存取是一种科研学术信息共享的自由理念和出版机制,在开放存取的实际运作层面,开放存取期刊和仓储(包括机构库和学科库)两种主要的模式已相对成熟。对于网络课程和课件的开放存取来说,建立相应的开放存取仓储是较易操作实行的一种模式,主要表现为由学校和教育管理机构建设的开放性课件库和精品课程网站。

2.1 国外课程课件的开放存取

国外方面,美国麻省理工大学(MIT)创造了互联网时代开放共享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动,率先实施了开放课件项目。开放课件具有这样一些基本特征:是公开的正规课程原始资料,而并非电子学习课程;不需要任何注册登记,任何人都可以合法获取;不授予学位和证书,没有任何学习记录;不提供负责该课程的教师信息,不提供指导和答疑。2001年MIT投入全校资源,采用知识共享协议中的“署名―非商业性使用一相同方式共享”许可证,建立MIT OCW(Open-CourseWare)网站,将课程教材及录影开放给全世界,目前已经了约1 800门课程的课件,包括课程大纲、阅读材料、课堂笔记、作业、学习资料等,任何人都可以访问、利用这些资料进行学习,并且在保持同样协议的前提下创作衍生作品,包括将其翻译成其他文字。在MIT项目的影响下,全球约有20个国家的一些大学加入开放课件这一行列,如美国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加州大学、犹他州立大学、塔夫茨大学等,日本京都大学、东京大学、东京理工大学、早稻田大学、大阪大学等,中国的大学也相继推出了自己的开放课程计划。

2.2 国内课程课件的开放存取

2.2.1 国家级精品课程网站 国内方面,目前我国实际上已经建立了一定程度的网络课程课件资源的开放存取,以精品课程网站为主要表现形式。2003年教育部明确制定计划,要用5年时间建设150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并利用现代化的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向公众开放所有精品课程的教学资源。目前我国高校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建设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主要的国家级精品课程网站包括中国开放教育资源协会(China Open Resources for Education,CORE)建设的CORE网站和国家精品课程资源中心负责运营的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其中,CORE网站免费提供国内外优秀的开放课程资源,包括国外开放课程及部分汉化课程、中国精品课程及部分英译课程。截至2008年底,已有420门OCW的中文版在CORE网站,其中包括406门MIT OCW。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则展示了4 000多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和2 400门国外OpenCourseWare课程,也提供教学资源、教材、教育软件等内容。截止2010年1月25日,该网站总计收录各级精品课程15 505门,本科资源、高职资源、网络教育资源共计超过50万条,教师注册用户超过10万人,是一个覆盖学科专业完整、课程资源丰富的教学资源库。

2.2.2 国内区域性课程课件资源网站 国家级的精品课程网站和开放课件项目集中地向广大师生提供了国内外的优秀教育资源,下一个层次则是区域课程课件资源,主要包括省市级和学校级的精品课程网站。目前部分省市已建有自己的精品课程建设或评审平台,如广东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评审平台、浙江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河南省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网、河北省精品课程网等,主要展示各省历年的精品课程及精品课程建设、申报、评审、公示等信息。学校级的精品课程课件网站则非常多,从重点院校至一般院校、从本科至高职高专、从全日制至网络教育皆有。

3 完善网络课程与课件开放存取的建议

虽然目前我国已在一定程度上建立了网络课程和课件的开放存取,但仍处于建设的初步阶段,不可避免

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对用户的获取使用会造成一些不便,有待于逐步完善。

3.1 宣传网络课程和课件开放存取的理念

网络课程特别是精品课程通常是由教学团队研发,集中体现了教学团队中多名教师和研究人员的教学智慧和研究成果。通过开放存取的方式可以更广泛地被广大师生了解和使用,最大程度地体现其价值。然而,由于开放存取于20世纪90年代末才兴起,进入我国公众的视野则更晚一些,所以国内对开放存取并不是非常了解,特别是对于处于教学一线的教师来说,他们非常需要优质课程课件资源,但是由于教学任务繁重、教学和研究分离、专注于专业研究但不精于信息资源和信息服务研究等原因,导致他们对这一新型资源共享模式缺乏了解或了解不深,无法自如运用这一模式,在宣传推广自己的课程课件时方式单一,可能只是在本校网站上,在参考借鉴同行优秀课程课件时也只习惯通过搜索引擎寻找,不知道或不习惯使用汇集很多优秀课程的开放存取网站,遗漏了开放存取这一渠道。因此,有必要在教育界介绍宣传开放存取的理念,加强教育科研人员对开放存取网站的认识,逐步扩大用户群体,让他们乐于提交、惯于使用,在实际教学科研工作中享受课程课件开放存取带来的便利。

3.2 改善开放课程网站的检索功能

目前,我国已有精品课程网站的检索功能仍不够强大。CORE是我国精品课程开放存取网站的代表,以CORE为例,网站将国内精品课程分为国家级、省市级、学校级和英文精品课程,支持按字母、学科和学校查找,但学科分类不细、浏览不便,也不能按课程或按课程负责人等其他方式查找。CORE只设一级学科,分为法学类、工学类、管理类、教育类、经济类、理学类、农学类、文史类、信息科学类、医学类、艺术及其他、两课类(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学科类下直接排列课程,大致按年份排列,但并不严格,用户只能按网站排列好的顺序经浏览方式选看某门课程,而不同学校、不同年份的同门课程分散于不同的位置,浏览起来比较费时,也不便于用户查找特定的课程。比如说工学类下有1 000多门课程,如果要在这么长的课程列表中将同一门课程全部找出来很是困难。按字母和学校查找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其他省市级和学校级的课程网站检索功能则更弱一些,一般只是简单的课程汇总列表。检索功能较强的网站是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提供精确搜索,可搜索课程名称和课程负责人,提供多种限制条件设置。总体上看,开放存取课程网站的检索功能还比较弱,检索途径不够多,不能满足用户从需要的多种角度进行查找的需求,是需要加以改善的一个方面。

3.3 改善开放课程网站的服务功能

目前国内开放存取课程网站的服务功能也还需改善。CORE对1100门国家精品课程做了整理、标题翻译、链接和搜索功能,但仅是做了资源链接,课程的内容都还保存在学校,也就是说实际的控制权还在学校,如果学校的网络出现问题,资源就无法打开,用户就无法访问。作为一个教育资源机构,不提供学历、学位;目前只有团体会员,没有个人会员;个人只能注册为用户,注册后才可以发表评论、推荐优秀资源、申请课程翻译等。为此,CORE表示今后会增加个人会员的申请,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可能会举办各个学科的培训并颁发培训证书。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则初步具备了资源收藏、整理、检索、服务和评论功能,在个人空间里可上传、下载和推荐资源,进行收藏、评论等。但更多的省市级和学校级的精品课程网站功能较单一,往往只有课程列表或学校列表,重展示、轻交流,多数情况下用户只能浏览,主动参与的空间不大,网站和资源与用户的交互功能不强。

3.4 拓展开放课程的内容

从国际开放课程和课件提供的内容模式上看,一般能提供课程主页、教学大纲、教学日程、参考读物、讲义、作业、项目、讨论小组等内容,一些课程还可以提供课程录像和课程下载等,所有资源全部免费、向所有人公开,用户只要可以上网就可以登录网站学习这些课程,无需注册。在国内课程课件网站上,通常也都会有课程介绍、教师队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条件、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授课教案、习题、试卷及参考答案、实验、教材与参考文献、教学录像和教学效果等内容,符合开放课程的惯例,但是不同网站的内容多少并无标准,有些详细有些则较简单。考虑到我国用户的使用习惯,喜欢更详细的内容或具体课例及部分章节的示例,如果有完整的则更好。因此,提倡提交较详细和丰富的内容和课件并拓展至教学需要的各种素材和课例资源。

3.5 强化省市级开放课程资源的优化整合

省市级精品课程网站作为区域性教学资源网站,一方面,可以对本区域内的资源作更详尽的收录,如国家级资源中心没有涵盖的不同层次学校和教育科研机构的优秀网络课程和课件,弥补国家级资源中心有质量保证但无法收录所有资源的不足;另一方面,可在此基础上对区域性资源进行深层次梳理和挖掘,包括省内或区域内院校和教育科研机构的课程课件资源以及用于远程教育的教学网站和网络课程,对已有资源进行优化整合,有效提升资源的共享和利用效率,从整体上把握区域课程课件资源,实现区域优质教育科研资源共享,体现出区域性课程课件资源中心的优势。

3.6 建立开放课程资源的统一规范

国内的精品课程是从全国各高校送上来的课程中评选出来的,所以风格多样、布局不同,开发流程也不一样,不但不同高校的课程差别极大,就是同一高校的课程也不尽相同,因而影响开发和共享的效率。J―es认为机构资源库应该适时预见多格式知识资源给长期保存带来的风险,因为机构资源库中资源的长期保存是长期开放的基础。目前课程资源库中包含大量不同格式的资源,给其长期保存增加不稳定性因素,要解决这一问题,对课程技术结构进行统一规范是一个必备的条件,这样可以降低网络课程和课件开发制作成本,以便长期保存、全面推广和共享。麻省理工大学在其OCw建设过程中采用的内容和管理系统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可以考虑采用类似方法,提高公众对国家精品课程的认知度,便于精品课程的推广,同时也降低课程开发的技术门槛,使教师用户能够轻松参与课程课件的制作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修改和完善。

篇4

关键词:网络教学课件;特点;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5-0184-03

1 网络教学课件的特点

1.1 网络教学课件容量小

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在刚刚兴起的时候,一节课教学课件的容量一般在1MB左右。而如今老师制作的一节课教学课件的容量突破了10M,更有甚者达到了上百兆,使学校的存储设备不堪重负。容量大还带来相互交流复制困难、网上传输太慢等一系列问题。而网络教学课件因为采用的是Internet模式,图像、动画甚至视频等素材都是经过高效压缩的,信息容量大大减少。同时对素材使用不是直接嵌入在课件软件中,而是通过一个语句进行调用的,这就使得在课件中的不同地方要求多次调用同一素材时,只需一个素材文件就可以了,大大减少了多余的信息占用。当然如果学校已建设好教学资源库,那么老师在制作网络教学课件时,只要通过一个逻辑链接即可方便调用各种素材,而不需要象以往制作教学课件时的嵌入式直接引用。这种基于校园网教学资源库的网络教学课件,学校对不同的素材只需有一份就可以了,使学校有限的存储设备可以保存更多的教学资料,大大提高学校存储设备的使用效率。

1.2 网络教学课件生命周期长

以往的教学课件,由于制作技术较复杂,老师一般制作完成后,几乎没有人再愿意对该课件进行修改。这使得该课件在进行了一次课堂教学后,也就到了生命终结的时候了。因为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是在不断变化的,教学课件若不方便进行修改,也就失去了再利用的价值;同时作为有个性的教师,往往不喜欢被他人的教学课件所束缚,因此也不太可能来利用他人制作的课件进行教学。这时该课件唯一的用处就是拿到某处去评个什么奖而已。而网络教学课件由于制作修改都很方便,在网上共享利用也很容易。因此利用网络教学课件进行教学后,可以将该教学课件挂接到校园网上,或放在教研组的页面上,或放在教师个人专辑的页面上。除了上课调用教学课件进行教学很方便外,学生课后调用老师的教学内容也很方便,使得网络教学课件,在进行完教学后其生命还在延续。尤其是,制作该网络教学课件的老师,在下一轮讲授该内容时,只要将自己对该教学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部分进行加工。就可以继续使用,大大节省了教师备课的时间,使教师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进行本学科的教学科研活动。当然,对于用网页制作而成的课件,好的教学素材也更容易被他人下载,达到教学资源共享的目的。

1.3 网络教学课件通用性广

网络教学课件均是由网页面构成的,设计好一个教学课件页面的框架界面后,其它的页面均可套用,只是把不同的教学内容放到相应的页面中就可以了。在网页面中可以方便地插入文字、图像、视频、动画、声音等素材,特别是教师们非常喜欢的Flas,使网络教学课件更加精彩动人。另外,不同页面的链接又是网页制作的特长,制作交互性的教学课件就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网络教学课件的制作所花的时间将大大被节省。网络教学课件在使用时,只要有网页浏览器,就可以方便地展现教学的内容。这与前一时期制作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时,不同的老师喜欢用不同的多媒体制作工具软件,如Author ware、Director、方正奥思等,制作好的教学课件在异地教学时。最怕没有相应的多媒体工具支撑,以至于不能正常地开展教学。虽然后来这些多媒体工具软件都增加了“打包”功能,可以脱离开发环境直接运行教学课件,但还是出现许多老师在异地上公开课时,背着自己的电脑来上课现象。而网络教学课件的使用就不存在这种问题,因为目前的操作系统都带浏览器,异地开展教学无任何技术障碍,其通用性非常广。

1.4 网络教学课件活变性强

以往的教学课件,是支持以教师“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因此教学课件的内容相对稳定,顺序或交互式展现教师已准备好的教学内容。辅助教师顺利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网络教学课件也能很好地支持以教师“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同时比以往的教学课件能更好更方便地辅助教学的实施。网络教学课件还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能很好地支持以学生主动“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支持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中心的网络教学课件,可以随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变化而变化,包括不断加入到网络教学课件中的教师支持材料、学生交流学习的体会、学生研究学习的内容等等。支持学生主动学习的网络教学课件,不再是固定地以一节课为单位,而是以一个教学单元为单位,其内容可能是反映一节课、一周课,甚至是整个学期或整个学年的课。在网络教学课件中教师通过单元计划,给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可及时在网络教学课件中加入教师支持材料,给学生以帮助;当学生有初步的学习成果时,可及时将这些成果加入到网络教学课件中,展示给每一位学习者,供大家交流;当然还可在网络教学课件中不断加入学生各学习阶段的学习评价,使学生对比评价标准能更好地开展自主学习。因此支持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网络教学课件,其内容不再是固定的,而是根据教学的进展在不断地变化。通俗地说,网络教学课件具有活变性。

2 网络教学课件设计的内容

2.1 素材的设计

素材是网络教学课件中用到的各种听觉的和视觉的材料。也就是网络教学课件中用于表达一定思想的各种元素,它包括图形、动画、图像、视频、文本和声音等。素材的设计包括素材的搜索,素材的选用,素材的编辑。搜集素材应根据脚本的需要来进行,素材的取得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如利用扫描仪采集图像,利用动画制作软件生成动画,用话筒输入语音,或从各种多媒体素材光盘中取得等。然后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用不同的素材。如果找不到相应的素材或者是找到相近的素材,就要用相对应的软件制作或者对素材进行处理或编辑。

2.2 教学的设计

教学的设计是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设计的核心环节,它包含课件的教学顺序的设计、教学环节的设计以及教学方法的设计。

教学顺序的基本类型有纵向发展式、横向发展式和层次发展式等。例如:电磁感应课件遵循人们认识思考问题的程序和规律,采用层次式,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到深,由具体到抽象的顺序来说明电磁感应的概念和原理。

教学环节的设计包括阐明教学目标、呈现教学内容、剖析重点难点、渗透学法指导方针、合理设置反馈以及适时归纳总结。

教学方法常用的有设问法、诱导法、倒叙法、侧重法、剖

析法、诱导法、对比法、启示法以及归纳法。例如:电磁感应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设问法、诱导法、启示法以及归纳法。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设问,一步一步地进行启发诱导,最后进行归纳。

2.3 系统结构的设计

系统结构的设计包括设计课件的封面与导言、确定课件的菜单组成与形式、划分教学单元并确定每个教学单元的知识点构成。设计屏幕向主菜单的返回以及确定屏幕向结束的跳转关系。例如:电磁感应课件没有设计封面和导言,采用了网络课件中常用的框架式网页结构(横幅与目录),操作步骤是:打开Frontpage2000。文件新建网页,在网页模板中选择框架网页标签,在这个标签下选择横幅与目录。网页的横幅是课件中每个教学单元的知识点,它由引言、实验、定律、习题以及网络论坛五大模块组成。屏幕的风格设计比较简单,每个框架网页都有一个网状背景,右边框架为主框架,它由课件所需的各种素材组成,虽然没有确定屏幕内各要素的跳转关系和屏幕向结束的跳转关系,但是通过左边框架网页各小标题以及各主框架网页的超链接,确定屏幕与屏幕之间的跳转关系,即确定与屏幕之间的跳转关系,亦即确定各网页之间的跳转关系以及屏幕向主菜单或子菜单的返回。

2.4 界面的设计

课件的使用者怎样使用本课件,课件与运行环境如何相接,界面设计一般要考虑以下几点:管理输入设备(鼠标、键盘),确认用户输入;处理错误和显示错误消息;提供输入反馈(如输入自动回声);提供提示和帮助(规定符号和提供帮助内容)、窗口、域的显示,重叠和内容滚展;提供和应用程序的接口;界面管理功能和应用程序隔离;允许用户制界面。例如:因为电磁感应的课件是用FrontPage制作的,所以制作后,其界面是IE或其他的浏览器,界面比较友好,课件中网络论坛是用ASP程序编写的,能够管理输入设备,确认用户输入,处理错误和显示错误消息,提供输入反馈,提供提示和帮助。提供窗口、域的显示,重叠和内容的滚展。只要安装了PWS或IIS,在控制面板中设置连接数据库的数据源,就提供与数据库进行连接的接口。

2.5 交互性的设计

交互性设计又分为按钮的交互、菜单的交互以及条件的交互。例如:电磁感应课件在交互性设计上主要是通过文字的链接和表单上的按钮进行交互,点击不同的文字,就会链接到不同的网页,点击表单上的按钮,就会有不同的响应。而要实现这些表单上的交互。只需在Flash制作时,在按钮上增加一个Action动作,利用Goto语句实现相互间的链接。

2.6 课件脚本的设计

脚本设计是制作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的重要环节,需要对教学内容的选择、结构的布局、视听形象的表现、人机界面的形式、解说词的撰写、音响和配乐的手段等进行周密的考虑和细致的安排。它的作用相当于影视剧本。从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制作看,脚本的创作通常分为两步进行。第一步是文字稿本的创作。文字稿本是由教师自行编写而成的。编写文字稿本时,应根据主题的需要,按照教学内容的联系和教育对象的学习规律,对有关画面和声音材料分出轻重主次,合理地进行安排和组织,以完善教学内容。第二步是编辑稿本的编写。编辑稿本是在文字稿本的基础上创作的,它不是直接地、简单地将文字稿本形象化。而是要在吃透了文字稿本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引申和发展,根据多媒体表现语言的特点反复构思。

3 网络教学课件设计的原则

3.1 易操作性原则

学生是网络教学的主体,对计算机及网络知识的了解存在很大差异,根据多数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比较低,因此在设计网络教学课件时,一是操作步骤不要太繁琐,课件的使用不需要太多的预备知识,最好都以可执行文件的形式存在,使学生既可以在网上直接浏览,也可以下载使用;二是操作界面不要晦涩难懂,操作按钮要清晰易见,提示信息要详细、准确、恰当,不能让学生把过多的精力放在应付如何操作上。

3.2 形象化原则

良好的课件界面不仅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心理学家在研究人的记忆率时得到了这样的结论:对同样的学习材料,单用听觉,三小时后能保持所获知识的60%,三天后下降为15%;单用视觉,三小时后能保持70%,三天后下降为40%;如果视觉、听觉并用,三小时后能保持90%,三天后可保持75%。正因为如此,在进行网络教学课件设计时,应想办法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灵活运用文字、符号、声音、图形、动画和视频图像等多种媒体信息,从听觉、视觉等方面加大对学生的刺激,促进其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但在强调形象化的同时,必须突出“教为学”的思想,要紧紧围绕教学内容这一中心,防止课件界面色彩、声像效果等过分浓烈,从而喧宾夺主,反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

3.3 模块化原则

我们在制作网络教学课件时,要把它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对待,统筹计划,整体考虑。但在具体设计时,则要分步、分块实施,也就是把每个教学科目分解成数个模块进行设计、制作,尔后再连成一个整体。这样做具有两点好处:一是便于分工协作,既能提高课件的制作质量,又能加快课件的制作速度,有利于在短时间内完成课件的总体制作;二是便于课件的维护、修改、扩充,因为知识的更新日新月异,学生的需求也日益增多,要想保证课件适应教学的需要,就必须经常更新。如对课件进行模块化设计,在维护时可以直接对某一需要改动的模块进行修改,从而能够有效降低课件不断更新所带来的麻烦。

3.4 小型化原则

网络教学主要是通过计算机网络传递教学信息、答疑解惑,网络的带宽和传输速度将直接影响到教学的实施。在网络带宽和传输速度一定的情况下,网络教学课件的大小对教学将具有较大的影响。如果课件体积过大,传输速度就慢,势必影响浏览与下载。为此,在设计网络教学课件时,一方面要减小课件体积,对课件的容量加以规定,使每一个课件都不超过规定的大小;另一方面,对较大的课件可以分割成若干小的模块,分块设计并建立链接,以此减小课件的体积。

篇5

关键词:网络;多媒体课件;现代教育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24-5520-02

近几年,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的教学已经不再局限于课堂的抽象教学,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校开始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以网络为主体的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极大的促进了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发展。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直观形象,新颖生动,具有形式灵活、资源共享、超媒体、交互性等特点,把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教学理性结合。在网络教学的环境下,制作网络多媒体课件当然是必不可缺少的内容。

1 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课件简单地说就是利用数字处理技术和视听技术,基于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把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影像等多种媒体素材在时间和空间两方面进行集成,表达和传递教学内容,使它们融为一体并赋予交互特性,从而制作出各种精彩纷呈的多媒体应用软件产品。

多媒体课件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开放性、动态性、交互性强、共享性好、自主性和多媒体性等特点。多媒体课件可以将学习内容具体化、形象化。网络多媒体课件是基于Web技术开发的,使用起来非常简单,学生可以在网上就某一个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探讨,而且有更大的包容性,有更多发挥空间。多媒体课件可以根据学生输入的信息,理解学生的意图,并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指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网络课件以动态的网络为载体,可随时更新,使网络课件得到不断地充实、丰富、完善。多媒体课件可以实现双向通信、人机交互,为教与学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课件所包含的教学内容可以通过联接在网络上的计算机进行相互传递,网络上的信息资源可以实现共享。网络课件强调多种媒体形式的有机呈现,同时结合程序结构与图形、图像等媒体,可得到对象知识的模拟、仿真。

制作多媒体课件的主要原则有:色彩搭配原则、可操作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层次安排原则、图片使用原则、适度信息量原则、开放性原则。课件屏幕界面就是各种学习内容在网页上编排布局的整体表现形式。在课堂上,屏幕的色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形成某种或热烈或宁静的氛围,但应该注重字体的颜色和背景的颜色要形成鲜明的对比,就是背景是浅色的,那么文本应该是深色的。而且要选择适合的模板。 要达到操作课件的要求,简便、可靠、灵活,这样便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科学性是评价课件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特别是演示模拟实验,更符合科学性。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把现代教学技术引入课堂,这本身对学生就是一种强大的诱惑,而教学的趣味性和直观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件中显示的各种文字、图像、符号、文本框、公式、图表及概念、规律的表述式要力求精准,语言也要准确。授课时讲究层次清楚,课件的演示也要体现这一点。应用恰当的图片可以使课件免于单调,外观更加生动活泼。演示型多媒体教学课件普遍存在信息量太大的现象。网络多媒体课件具有查阅方便的特点。制作的课件要符合信息时代对于开放共享信息的要求。

网络多媒体课件的优点:可以实现远程教学;可以建立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对话;可以实现多人共享;容易保存;使用简单、容易。

2 掌握课件制作的

一个优秀的CAI课件方法应具有集图、文、声、像于一体,人机交互界面友好,无死通道、进退灵活等特点,要制作一个好的课件并非易事,它的制作一般包括选题立项、编写脚本、准备素材、制作合成等几个方面。

多媒体网络课件的开发首先要从需求的分析入手,充分了解用户的需求,选题是创作课件关键一步。选对题,选好题就是成功的一半。

现在制作网络课件成为趋势和潮流,根据用户的需求,界面要求美观、多界面选择、重点突出、操作简便、能适应各种不同的分辨率。从整体入手,使用图形设计软件设计好整个课件的界面;将设计制作成网页;根据需求将目录导航和各种按钮放置入界面;将主窗口位置空置设定好。

脚本的编写是在对教学内容认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

对一个课件来说,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其使用各种素材的质量和丰富程度,这就需要制作者收集大量课件设计素材。选题一旦确定,就应该首先着手收集与本课件有关的各种媒体信息,而且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需要用到很多文本、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多种素材。素材可从素材库或网上获取,也可自行制作。

在课件中加入动画和影片,技术难度相对大一些,我们可以在Powerpoint中选择插入菜单,但要求好的动画,就需要教师熟悉FLASH操作,动画是为了对难以解释的、抽象的事件进行进一步具体化的说明,使知识比较易懂。动画应用于课件时,“动感”是它的优势,但是要掌握好分寸。对于网络课件来说,建议大家用Macromedia Flash来制作,动画制作完成,进行检测,然后进行下一动画的制作,直至所有动画制作完成。

尽量以文字和图片为主。文字是网页组成的基本元素,在网页中的显示速度比较快。而图片最好以“.jpg”格式或者“.gif”格式,这两种格式的图片,相对而言,文件较小。对于一些功能相同的页面,在色彩、结构布局上要保持版面风格的一致性。

除了教学基本内容外,制作多媒体课件还需要用到大量的文本、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素材。把多种媒体信息有机组合,形成优化的教学结构,优秀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应该是不仅能够全面表达教学内容, 而且要富有创意。教学设计关系到课件制作的针对性,关系到教学过程的优化,在选择这些多媒体素材在内容和数量上一定要与教学内容相吻合,适合于表现教学主题和内容;动画是为了对难以解释的、抽象的事件进行进一步具体化的说明,使知识比较易懂。课件合成不是简单的素材堆积,制作时一定要文字规范、图像清晰稳定、构图与色彩使用正确,为教学内容服务,不要喧宾夺主、本末倒置。一部具有美感的多媒体课件,可以创造一种愉悦的教学氛围, 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素材可从素材库或网上获取,也可自行制作。制作网络多媒体课件,选择制作对象是前提,脚本是核心,而集成、制作才是关键。

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完成以后,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首先应对其进行反复的测试、试用,这样便于发现并解决问题,对课件的测试和修改是多媒体课件制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课件质量的保证。随着知识的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的不断发展以及教学形式的不断改进,在做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时就需要不断地加以修改、完善,以适应网络教学发展的需要。当一切准备就绪,就可以运行课件了。

3 课件制作的对策

1)加强教师培训

随着信息技术的全面普及,要求每位教师都要有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对教师进行计算机操作培训工作是刻不容缓的大事,只有让他们掌握了课件制作技术,才能制作出合自己口味的课件。制作课件是一线老师必须掌握的一种基本能力,所有老师都应通过培训掌握课件制作技术,自己能制作课件。因此,解决课件制作的根本出路是依靠加强培训,挖掘广大教师的潜力,培养他们独立制作的能力。

2)实现素材共享

多媒体课件要充分体现多媒体的特色,给人丰满的感觉,单靠文字演示和静态画面是达不到效果的。多媒体素材的准备是工作量很大的。平时要做好对可用素材的搜集工作、如果每次课件制作都要临时准备素材,那将会影响制作课件的效果和效率。因此,平时不仅要注意各方面素材的收集,还应该实现素材的共享。

3)注重交流提高

作为课件设计者的老师,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如果有水平相当或更好的教师指导,或者与他交流,那么你就会得到更快的提高。

4)加强软、硬件的建设

现代教育技术硬件水平提高比较快,我们要跟上计算机软硬件的发展,现在多媒体课件制作对软、硬件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我们应该两者并举。

总而言之,多媒体课件作为一种辅助教学工具是现代教育的一大亮点,它将成为学生和老师的共同需求。应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的培养起着重要作

用。只有将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机结合,才能相得益彰,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广大教师只有积极探索,才能发挥其辅助教学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方其桂.多媒体CAI课件素材获取与制作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

篇6

关键词:互动式;网络课件;多媒体教学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36-0052-02

1 背景

美国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研究和应用,且较长一段时间都是在美国发展。多媒体计算机(能够综合处理文字、图像、声音、图形的能力)的面世,促发计算机在教育方面发挥更大效能,世界各国的多媒体课件教学迅速发展并逐步深入教育的各个领域,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国外各院校都采用多媒体教学模式,其中交互式网络多媒体课件发展和前景最佳。

多年来我国一直积极推动信息化技术发展和信息化教学改革,教育部大力宣传、鼓励发展多媒体课件教学。主流的多媒体课件制作工具主要是Flash、Authorware、PowerPoint等软件,课件具有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方面的优点,但制作的多为单机版、演示型课件,多为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了演示和讲解,是完全由教师控制教学过程和内容。

2 课件研发思路

课件的研发不能光靠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机械复制,而应该根据课程的内容、特点以及信息技术在课程中的应用来研发。

2.1 立足教学中多媒体课件使用现状,研究开发制作互动式网络课件新模式

教师对自己的专业技能很熟悉,但受限教师的信息化技术能力和多媒体课件教学的认识不足,被动地把教学内容堆积成信息资源。本质仍是在投影仪上展现传统教学内容,过程和内容还是完全由教师控制,多为单机版和演示型课件。

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无法实时交流,课件也仅限于课堂教学,有时部分学生课堂上甚至疲于“抄笔记”,本末倒置。现代技术的“人性化”和现代教学的“个性化”没有得到体现,教学效果虽有提高但仍不充分。

2.2 从教学效率出发,创新完善课件制作的指导思路、模式

从教学效率出发,交互式网络课件能增强学习、教学过程中学习内容之间切换以及增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能力。

将学习者中心原则、交际性教学原则、立体性教学原则、情境性教学原则教学指导思路融入到课件制作中并加以提炼,创新改进课件制作模式;课件能体现出直观性、启发性、因材施教等基本原则;界面友好美观、操作简捷、导航功能清晰易用;容错能力强、兼容性能好、受众面广、能跨平台使用,具有较大的应用性和社会效益。

2.3 课件制作技术创新和突破

优质课件除了具有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方面的优点还应融合虚拟仿真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动画影音技术等多个方面,具备良好的交互性和互联网共享功能。

同时,可以通过一些技术合作团队把一些核心课程进行信息化加工,由课程教师提供教学内容,并和技术团队共同协作来开发课件,这样的课件的技术制作水平也有较好的提高,同时对一些难点、重点也可以通过技术攻关和创新来完善,达到更佳的学习效果。

3 课件设计的原则

互动式课件设计的原则主要是通过互联网平台来共享信息,来更多的学生来自主学习,能学会学愿意学,同时也吸引更多的教师参与到课件的制作中。

3.1 通过互联网平台分享信息

教育工作者应加强自身学习业务能力、针对课程创作优秀多媒体课件,分享知识、传播知识。通过互联网平台成为“公开教育资源”(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O.E.R),让更多的人时时、处处参与学习、研究学习,让有效学习真正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而不仅仅是学校、师生中。

3.2 以学生为接受对象的主体扩展式推广

所谓主体扩展式推广就是把学生也作为推广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了解、运用成果的基础上去丰富、充实成果。这样,学生的使用体验反馈给教师,教师有更多的热情也更有目的性来完善课件,不仅仅是教师单方面对课程以及课件的理解。

3.3 课程模块化推广,课程多样性且具有很强实践性

互动式网络多媒体课件利于教师授课、利于学生学习掌握知识。同时促建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实践课程、自学课堂等多方面来进行课程模块化推广。通过网络共享教学资源让更多的学生、教师和愿意学习的人来更有效学习。不简单的固定学习场所,而是网络环境都可以学习。学习设备也不仅是计算机,平板、智能手机都可以参与学习。

4 开发设计

根据课程特点以及课件开发设计的一些要素,我们总结了通用性的课件制作模式,对课件的信息化技术运用以及课件开发软件有所介绍,建议采用二次开发来进行深度开发。

4.1 课件制作模式

图1

4.2 课件开发重点

开发制作双向式交互网络课件,融合了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鼓励学习者依个人需求与系统内容交流,建构知识,而且强调系统能根据学习者的反应而调整交互。课件不仅仅是强调知识、学习内容,而是强调学习者通过课件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

4.3 分两次进行开发

一次开发:利用一线教师熟悉的PowerPoint开发制作交互式网络课件,而不是一味追求难度大、难上手的软件来开发制作课件。

二次开发:结合多种开发软件例如Authorware、Flash、Flex, 融合虚拟仿真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动画影音技术,在一次开发基础上制作更优质的课件来满足高层次教学需求。

4.4 提炼课件制作模式并加以推广

课件开发出来后,一定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让学习者在了解、运用课件的基础上去提高学习的效果。同时提出改良意见,让学习者来找出课件的不足或者错误进而完善和改进,并改善课件的交互点,课件不能简单的一成不变,而是时时去完善,处处有提升。这套模式可以在所有教师中加以推广,让教师愿意通过课件来分享自己的知识,这也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有较好提升。

5 结束语

互动式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热情,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实现学生多角度观察、符合学生多层次思维,同时也优化了教学过程、改变教法,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教与学的统一。

与此同时,改变教师(特别非信息类教师)对课件教学的认识,积极学习制作高水平交互式网络多媒体课件可以提高其信息化技能水平、同时促其更全面深入掌握教学内容、创新改革教学方法、掌握网络多媒体教学资源开发的途径,更坚定做好学生的领跑者。

参考文献:

[1] 陈涛. 论互动式教学课件设计的原则[J].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S1).

[2] 杨雪峰. “数据库系统概论”互动式课件的研究与实现[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16(1).

[3] 马震安. 多图版互动式图片课件制作[J]. 电脑爱好者, 2015(21).

篇7

【关键词】化工原理网络课件设计开发

本网络课件通过各种网页制作工具完成化工原理网络课程课件的制作[1]。

课件内容有:(1)课程负责人主讲教师(2)教学队伍(3)课程描述(4)电子教案;(5)课程建设规划(6)教学大纲(7)教案(8)设备动画资源(9)作业习题(10)参考文献(11)讨论与答疑(12)模拟试卷(13)网上答题。

1 主要开发语言

本网络课件开发语言有“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 [2]、 “Active Server Page” 开发工具主要有 Dreamweaver8.0、Photoshop7.0、Flash8.0、Access2003。

2 主要开发过程

网站的开发由静态网页和动态网页两部分组成,静态网页包括:主页(登陆后)、电子资源和动画资源;动态网页包括:登陆系统、在线答疑和考试系统。

2.1静态网页的开发

(1)主页的开发:首先打开Dreamweaver,先定义一个站点,站点的作用是连接“书”内容的线,在创建新项目中点击“站点”出现菜单。为站点起一个名字hgly,然后给站点的地址定义为。保留logo、上部导航、网站地图、公告栏、用户登录和导航链接以及底部版权信息,将其他部分删除。在网站地图中输入文本“首页―>电子资源”。选择文本“首页”单击右键,选择“创建链接”,将其链接到index.html。这样,当用户浏览到改网页时,能够及时的知道自己的位置并快捷地回到浏览过的页面。

在导航链接表格上方插入一个6行1列宽221像素高184像素的表格,并在第1行插入电子资源的菜单图片根据分类的资料在第2、3、4、5行分别输入“课件”“教案”“ 作业与习

题” “试题库”。在表格1的右下单元格插入一个1行1列的表格,将其宽度设置为663像素,在表格内插入电子资源的菜单图片,并插入>>HTML>>水平线。再在表格1中插入一个3行2列宽度为663像素的表格,分别在各个单元格中插入图片。电子资源网的子网页可以利用电子资源网页来制作。

2.2动态网页的开发

(1)登陆系统的制作:将index.html在Dreamweaver中打开,并另存为index.asp。将光标定位到公共栏左边的单元格,并进入代码编辑器,输入相应代码,完成管理员登陆界面、学生管理员界面、填写用户个人信息、登陆成功后修改个人资料、获取密码、注册页面、判断是否用户名存在。

(2)在线答疑系统的开发:在线答疑系统首先建立数据库,打开数据库工具Access2003,点击文件>>新建>>空数据库>,将文件命名为DB#guestbook,新建表“”“”“ ”,分别在其中添加如下项目:、、。

新建空白ASP文件,粘贴代码:connDB.asp(定义检查数据库)、guestbook.asp(答疑主界面)、guestBook_add.asp(添加留言界面)、guest_reply.asp(回复留言界面)loginout.asp(注销登录界面)。

篇8

关键词:网络课件;元数据著录模型;内容包装模型;同步合成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913(2007)12-0088-05

1引言

教学资源数字化是网络教学的基础性工程,网络课件是教学资源的核心内容[1-3],其本质是集教员授课的影像、声音、多媒体课件(或板书)、教案文稿于一体的基本教学单元。目前网络课件的开发大多是基于HTML的,不利于信息提取,使得课件资源难以共享和传输,阻碍了网络教学的发展。此外,我校在教学信息资源系统建设和网络教学发展过程中,需要制作大量网络课件,通常要对视频、幻灯片、讲稿等内容进行编辑合成,其过程繁琐且耗时,已成为目前教学资源建设中的瓶颈。为此,我校自2003年开始研发网络课件编辑制作系统,目的在于提高网络课件制作效率,解决课件数据分布存储、数据交换等问题。本文重点讨论网络课件编辑制作系统的元数据著录模型、内容包装模型以及基于时间线的多轨道的信息组织方式。

2系统设计

网络课件编辑制作系统由输入模块、流媒体视频同步编辑合成模块、流媒体视频采集录制同步合成模块和输出模块四部分组成,共有15个子功能模块,如图1所示。

输入模块的功能是将网络课件素材文件夹内的各种视频、音频、多媒体、讲稿、索引目录等文件自动导入系统的素材浏览区,以便选择视频文件、幻灯片文件、讲稿文件和目录文件。

流媒体视频同步编辑合成子系统功能将已经录制好的讲课视频、音频、多媒体、讲稿、索引目录等文件进行编辑、同步合成为完整的网络课件。

流媒体视频采集录制同步合成系统实现流媒体视频的录制采集、录制编辑和同步合成功能。

输出模块提供网络课件预览功能、项目文件存储功能和网络课件功能。

3元数据注录模型

世界上很多标准化组织都在致力于基于网络的教育资源标准化的研究,并起草了一些相应规范,其中影响较大的有:IMS的学习资源元数据规范,IEEE LTSC的学习对象元数据模型(LOM)、OCLE Dublin Core的Dublin Core元数据标准,等等。我国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标准化委员也制定了“现代远程教育标准(DLTS)”。我们在开发网络课件编辑制作系统的过程中,借鉴了国内外相关标准,提出了基于XML的网络课件元数据注录模型。

网络课件元数据注录模型的基本结构,包括三部分:一是必须遵守的LOM核心数据元素;二是可选择的数据元素;三是针对网络课件特色扩展的数据元素。如图2所示。

网络课件元数据著录功能可以统一网络课件元数据著录信息,便于管理、存储、查询,注录的网络课件元数据存储为XML文档,配合不同XSL样式单文件,可以显示各种风格的注录信息。

4网络课件内容包装功能

根据现代远程教育标准的内容包装信息模型,定义一种能够用来交换学习内容的标准数据结构,为学校和开发商制作学习资源提供标准数据绑定的基础,从而使学习资源可以在不同的创作工具、学习管理系统和运行环境之间互操作。以该内容包装规范为基础,对于网络教学课件这一具体的学习资源,其包装模型如图3所示。

其中,元数据部分为在远程教育中关于网络课件的一些必须描述的属性信息;组织结构部分是对相关知识点各项条款框架结构的组织和划分;资源调用部分是对每一条款对应的各种素材资源的调用信息,其中至少应包含素材的统一资源标识符信息和素材文件的格式信息,以便能够对素材进行准确的定位并通过对应的打开程序打开;子内容清单部分保留备用。以上各部分组成了网络课件的顶级内容清单文件Course.xml。物理文件部分则对应了经过整理后的素材库。

Course.xml文件描述了标准化网络课件的各种信息,有利于网络课件的统一管理和网络课件资源和素材资源的共享;同时可以实现更为准确和高效的检索;文件的有效性可以通过DTD、XSD等“语法”文件自动检查,使课件符合标准化的要求;通过应用不同的样式单,可以针对老师、学习者、教学保障者等不同的对象显示各自需要的信息视图;XML文档对象模式(DOM)允许用脚本或其他编程语言处理数据,因此可以实现数据计算和处理的本地化,减轻了网络和服务器负载,缩短了用户的响应时间;实现了网络课件对所需素材有组织的调用,它将网络课件以网页的形式展现给学习者,学习者可以选择各知识点的不同条款进行主动式学习。基于XML的网络课件模型如图4所示。

流媒体视频同步编辑合成子系统充分运用了XML结构化描述数据的特点,使网络课件元数据注录标准统一、实用;使网络课件文件格式统一、文档结构规范、重用性好;使网络课件的媒体资源分布式的存放在数据库中,使之可以充分共享使用。该系统应用了这些研究方法,使得网络课件符合远程教育资源的数据交换标准,便于存储,便于传输,便于管理,便于网络教学。

5基于时间线的多轨道的信息组织方式

流媒体视频同步编辑合成系统功能是将已经录制好的讲课视频、音频、多媒体、讲稿、索引目录等文件进行编辑、同步合成为完整的网络课件。该系统的主要功能有:流媒体视频与多媒体、讲稿、目录、动画的同步合成功能、流媒体视频与多媒体同步点的编辑功能、目录与多媒体的同步编辑功能、流媒体视频非线性编辑功能、网络课件内容包装功能。

5.1流媒体视频与多媒体、讲稿、目录的同步编辑合成功能

流媒体视频与多媒体、讲稿、目录的同步合成功能在用户界面上采用基于时间线的多轨道的信息组织方式,(如图5所示)每个轨道作为一个媒体编辑器,用于管理一类信息(如目录、幻灯片、视频)。在实现机制上采用进程管理,每个轨道中的媒体作为时间线窗口的子进程被管理和调度,而这个时间线窗口可以把事件分发给不同的编辑器,并协调管理多个子进程的操作。此功能实现了流媒体视频与其他媒体的一次性同步合成,大大降低了网络课件制作的工作量,同时这种多轨道时间线窗口操作简便,编辑时易于修改,可以使用户能尽快掌握操作。

5.2流媒体视频与多媒体同步点的编辑功能

为使用户能方便地对已经合成的同步时间点进行增加、删除、移位和修改,系统设置有时间轨道和播放头。

此项功能在实现机制上采用了参照点模型和基于时间间隔同步相结合的同步说明方法,不但能支持图示化的表现方式,方便的实现时间无关对象与时间相关对象的集成,而且在处理LDU和用户交互动作上也显示出强大的优势。

为了方便描述多媒体对象的同步表现,系统定义了媒体单元,以此提供相对于媒体对象的参照点,同时被用来描述这个媒体单元的时序行为。对于视频流来说,它所包含的LDU就是一个媒体单元。而对于幻灯片来说,每一个交互动作(幻灯片切换或是自定义动画)就是一个媒体单元。媒体单元可以定义为如下几部分:

1. 事件:用于说明媒体单元的类型是可预测的还是不可预测的。如果值为TRUE,则定义该单元是可预测的;如果值为FALSE,则定义该单元是不可预测的。

2. 持续时间:它说明了媒体对象的两个连续事件之间的持续时间。对于ASF文件中的媒体单元,其表现持续时间是固定的,在定义事件时将该项初始化为每一帧的表现时间。假如说明了一个时间间隔,那么表现过程是可调整的,对于一个不可预测事件(如用户的交互动作)的持续时间,不分配任何值。对于每张幻灯片来说,其持续时间是不可预测的,且与用户的交互动作有关,因此每个幻灯片单元的持续时间为空。

在算法实现上采用队列结构,定义一个主队列和若干辅助队列,分别用来存放可预测事件和不可预测事件。在主队列中存放的可预测事件即LDU序列,其中的媒体单元按照制作时设置的索引序列存放,通常利用一个时间间隔列表来索引一系列的媒体流。辅助队列中的事件是在用户做出交互动作时才产生,并按照交互动作发生的顺序排列。

当用户做出一个交互动作时,系统为视频流发送一个同步消息,也就是在对应的LDU上设置同步参考点,同时将这一交互事件存入辅助队列中,并修改此队列中前一个交互事件的持续时间。这个时间值是通过获取前一事件的启动时间和当前事件的启动时间得到的。

当用户删除一个同步点时,系统首先将当前事件的持续时间记录下来,与前一事件的持续时间累加,并把结果写入前一事件的持续时间,然后通过修改事件的指针域将当前事件删除,同时在主队列中撤消与当前事件相关的同步消息。

对同步点移位时,则需要依次执行删除同步点和增加同步点的操作,即在当前位置删除同步点同时将该同步点插入到新位置。

在演示多媒体时,首先执行主队列中的事件,当到达一个同步时间点时,系统就获得触发辅助队列事件的消息,给辅助队列中的一个事件分配一个时间片,执行交互动作,并读取持续时间,以此来控制事件的开始和结束。

5.3目录与流媒体视频、多媒体的同步编辑功能

在网络课程讲授过程中,选择任意一条目录,应自动跳动到相应的视频和幻灯片的位置开始讲课,该工具具有目录幻灯视频同步编辑功能,可以方便地对目录幻灯进行同步编辑,实现目录幻灯视频的同步功能。

此项功能在实现机制上采用了图结构,由节点和边组成非线性信息链。节点是一个真实的信息单元,如:文本、幻灯片、视频LDU。边提供对其他信息单元的链接,即指针。指针可以在不同的时候产生,由用户在编辑项目时决定信息单元的连接,目标节点通过指针来决定。

流媒体视频是经过高度压缩过的视频,存储量很小,可以在网上形成视频流,边下载边收看,对它进行编辑有很大的难度,该系统实现了在视频轨道对流媒体视频进行合并、截断、复制、粘贴、删除和修改等编辑操作。视频轨道可以无级放大和缩小,对流媒体视频的编辑可以精确到0.01秒。如图6所示。

在实现方法上使用双向链表来组织视频资源,同时给链表加入头结点,来避免删除、插入操作时产生的不完善程序。

带头结点的双向链表及每个结点结构如图7所示,双链表中每个结点都由三部分组成:一个数据,两个指针域(一个指向直接前驱结点,一个指向直接后继结点)。

其中,左指针llink域指向直接前驱,右指针rlink域指向直接后继,data是数据域。这样,将每个信息资源实体表示为一个结点,左右指针分别指向它的前一个信息资源体和后一个信息资源体,头结点指向起点。

这样,信息资源的逻辑关系已经可由计算机物力实现,通过双向链表的基本操作就可以实现信息资源的插入、删除、分割、移动、遍历等功能,从而实现流媒体视频功能模块的开发。

7结束语

网络课件编辑制作系统开发解决了教学信息资源建设和网络教学中网络课件编辑制作难的突出问题[4-9],对于普及院校网络教学和建设教学信息资源库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它系统简化了编辑制作网络课程和备课的过程,使得普通教师能够方便地编辑制作集视频、音频、多媒体课件、讲稿、动画和目录为一体的网络课程,使得网络课程能够真正在网络上推广应用。

The Model Design and Function Realization of Network Courseware Edit & Producing System

SHEN Yan-chun1,CAO Li, WEN Zhuan-ping

(Beijing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5)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framework and design method of network courseware Edit & Producing system. In view of the poor share and the complex process of network courseware ,the paper provides network courseware metadata catalog model and content packing model based on 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 (XML),realizes the purpose of supporting the distance education standard ,then solves the problem of resource share and data exchange; and it adopts multi-track information organization based on timeline, can synchronize and integrate video, audio, power point (PPT), lecture and catalog at one time ,simplifies the process of network courseware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process.

Keywords:network courseware; metadata catalog model; content packing model; synchronization integration

参考文献:

[1] 陈光亮, 匡松柏. 现代远程教育实时课件直播服务器的设计[J].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06, 27(10):1870-1872.

[2] 邹国平. 浅谈网络课件的开发与制作[J]. 科技广场, 2005, (2):57-60.

[3] 李继华, 张德运. 基于WEB的多媒体交互式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3,(26):227-228.

[4] 刘建彪, 杨寿保. 基于流媒体技术的远程教育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计算机工程, 2002, 28(10):264-266.

[5] 许剑峰, 奚建清, 黎绍发. 基于元数据数据库的网络课件搜索系统[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2, (21):123-124.

[6] 韩桂英,李锡祚. 基于XML的网络课件标准化问题的研究与设计[J].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2002, (11):33-35.

[7] 周寺祥,乔爱锋, 张宗橙. 基于XML的网络课件制作管理系统的实现[J]. 教育信息化, 2005, (3):54-55.

[8] 申思. 一个基于XML的网络课件制作及展示系统[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05, (1):112-114.

[9] 张铮,何秀玲,冯刚. 基于WEB的教学素材库的模型设计[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1, (11):125-126.

[10] 高思丹,袁春风. 一个基于XML的网络课件开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03, (3):133-136.

[11] Ralf Steinmetz, Klara Nahrstedt. 多媒体技术:计算、通信和应用[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收稿日期:2006-12-08

作者简介:申闫春(1957-),男,河南开封市人,1999.7在中国矿业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获博士学位,2001.12博士后出站,从事计算机网络与应用、流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方面的研究。

篇9

一、课程分析及结构设计

课程分析主要是分析课程性质、课程内容和教学对象,从而确定课程的总体目标、教学策略以及总课时的安排。此部分内容的分析和规划是整个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的基石,将为网络课程的具体设计和开发提供指南和方向。课程目标也为学习者提供学习的方向和学习过程中各阶段要达到的标准。

课程结构设计主要是确定组成网络课程的模块/章,建立各模块之间的关系,以及课程的一些相关说明,形成网络课程的系统结构。从学习对象理论的角度来讲就是确定基本的设计单位,即确定组成课程的学习对象。将课程学习目标细化成多个子学习目标,每个子学习目标对应一个学习对象目标,从而确定了组成课程的学习对象。

二、学习对象设计

学习对象设计就是根据课程结构设计中确定的组成课程的学习对象,对每一个学习对象分别进行设计。学习对象设计包括内容结构设计、内容呈现设计、SCOs设计、内容编序设计和元数据设计五个主要环节。

1.内容结构设计。内容结构设计采用目标导向的设计方案,即根据学习对象的目标确定学习对象的说明、内容、练习和评估及其内容结构,能够保证每个学习对象都有明确的主题和目标,并且独立完整。其重点是确定学习对象的内容结构,即确定组成学习对象的内容项。

2.内容呈现设计。内容呈现设计总体来说应该做到页面简洁友好、逻辑层次清晰、布局结构合理等。基于SCORM的网络课程内容呈现最重要的是要做到简洁,“简洁的呈现易于集中注意,为此,在画面中应该尽量删除无用的背景和多余的细节”。为了避免网络课程占用太大的空间和内容包装的繁琐,应尽量避免图片修饰,修饰功能也最好用样式表来完成。

3.SCOs设计。SCOs设计是基于SCORM的网络课程设计的基本单位也是核心部分。SCOs设计主要包括SCOs粒度的确定和交互的设计。

SCOs粒度的确定弹性较大,它可以是课程中的章、节、单元,也可以是任何大小,要根据需求而定。但要强调的是SCOs至少要包含一个学习目标,而且它是可被记录的单位。网络课程与LMS的交互是在SCOs中完成的,所以,SCOs交互的设计决定了网络课程与LMS的交互情况。SCOs与LMS的交互可通过两个阶段实现,初级阶段是在SCOs文件中嵌入API的交互代码,进阶SCOs还必须加入数据模型才能完成各种交互功能。需要注意的是交互设计时应该避免基于数据库构建动态网页,否则在LMS上使用时会和LMS的数据库发生冲突。另外,学习者与学习内容之间的交互,可以通过SCOs内部的导航得以实现。但是,SCORM不允许SCOs直接访问SCOs。

4.内容编序设计。内容编序设计就是对课程内容的呈现次序进行设计和编排。在内容编序的过程中可以把网络课程设计者的教学策略融入其中,来满足不同学习者的不同需要,达到个性化学习的目的。

5.元数据设计。SCORM中的元数据包括Assets元数据、SCOs元数据、学习活动元数据、内容组织元数据和内容聚合(CA)元数据。元数据设计时可参照SCORM。

定义的九大类元数据元素及其应用情况,其中“M”为必选项,“O”为可选项,“NP”为不选项。

三、课程包装

课程包装则是把整个网络课程看做一个学习对象,为其构建内容清单文件和包交换文件。和学习对象包装大致相同,不同的是在构建内容清单文件时最好采用引用子内容清单的方法构建,把网络课程的下级学习对象的内容清单作为子内容清单加以引用。

网络课程制作好后进行封装,便成为网络课件构件。网络课件构件聚合时可以按照总线模型进行。网络课件构件通过内容包装将学习资源做结构化的整理,使之能够在不同的学习管理系统和开发工具之间交换数字化的学习资源。它提供的是任何系统都能支持的公共的“输入/输出”格式。它不限定学习资源的具体内容和格式,而是把重点放在内容结构上,并提出实现这种结构的系统方法。把学习内容包装成统一的数据格式,并且绑定足够的支持信息,能更好地满足在线学习群体的需要。一个内容包代表了一组可单独使用和可重复使用的学习内容。一个包可能是课程的一部分,一门课程或者课程的集合,它是可以独立使用的有意义单元,还可以被组合或分解成其他的包。

篇10

关键词: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交互性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7)12-0224-01

1 引言

随着计算机的不断普及和网络建设的飞速发展,网上教学已经成为了不可逆转的潮流。要想搞好网上教学,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开发是关键。

2 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的概念

笔者认为,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是指为了达到某种教学目标,依托信息网络,综合运用多媒体手段来展示相对独立或完整的教学内容的应用软件。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应具有网络交互性,相对完整性和媒体多样性等特征。与传统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所不同的是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需要远程服务器的支持,其不仅要适合教师现场教学使用,更要适合学习者在网络终端自行操作学习;其不仅要有多媒体的外观效果,而且更应具有强大的功能,要从教学过程固定,单一的“演示多媒体”向教学过程可以随意调整的“模拟多媒体”转化。

3 对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问题的几点认识

3.1 用创新教育理论宏观指导课件的开发

教学课件的开发设计要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作指导。创新性教育理论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其目标是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显然,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是院校教育的首要任务。

3.2 课件设计要根据教育对象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和其他教学设计一样也要首先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设计者必需事先规划好课件进程中的各个环节,在每个环节中都要制定明确的目标细节,并使这些目标都能很好地为课件总体目标服务,设计者在制定每个具体目标时都要考虑到教育对象群体的年龄、基础、层次及接受能力等因素,使目标定得恰到好处,难易适度,只有这样设计教学目标才能改变传统上以“教”为中心,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3 课件设计要精心选材、重点突出

一个好的多媒体课件可以增强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使其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接受知识,提高能力。但是并非所有的学科,所有的课程都适合采用课件形式进行教学。对于那些只需学生自行阅读教材便可以掌握的浅显的内容和那些通过单一媒体便可实现教学目标的内容都不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开发课件,只有那些用单一的语言或文字无法表达或难以揭示相关规律的内容才适合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

3.4 课件设计要选好多媒体制作工具

如今多媒体制作工具琳琅满目,层出不穷,如:Microsoft Powerpoint,Authorware,Director,Flash,方正奥思等等。别外还有很多处理图片和动画的软件,如:Photoshop,3Dmax等,这些软件各具特色。有的软件简单易学但功能相对较少,交互性差,如:Microsoft Powerpoint。不过,对于以演示为主的课目来说,用它开发课件也不失为一种选择。在网络多媒体教学很大程度上要考虑到网络的传输速度问题,因此课件开发还要考虑尽可能减少存储空间,使课件轻型化,同时最好选择与网页兼容的软件工具。FLASH是目前开发网络多媒体课件的较理想工具之一,与其它工具软件相比,其最大的优点是用该软件制作的多媒体作品可以直接插入网页,文件小、下载快, 同时交互性也比较好。

3.5 科学选配运用多种媒体

心理学研究表明,客观刺激物在具有强烈性、新异性变化性、和对比性等特点时才能引发人们的充分注意。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在学习过程中,视觉和听觉是最主要的信息接受器官,二者同时受到高强度的刺激,其接受量约占总量的50%左右。所以媒体的选择应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1)媒体的选择要主次分明不可喧宾夺主,比如说动画演示中配以适当的背景音乐会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但是音乐要处于从属地位,不宜音量过大,也不宜选择有唱词的歌曲作为背景音乐,否则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适得其反。

(2)媒体的选择要具有变化性,单一感官的刺激持续时间过长会合人疲倦,甚至抑制信息的获取,因此一个好的多媒体课件要适时变化媒体类型引导学生不知疲倦的探索学习,接受训练。

(3)媒体的选择要有艺术性,一个好的多媒体课件也是一部艺术作品无论是单一媒体的选用还是多种媒体的综合运用,都要和谐自然,不可牵强,从整体布局某个图形的选取,颜色及声音的搭配等都有美学蕴含其中,不可机械拼凑粗制滥造。

(4)媒体的选择要有针对性,任何媒体的选择都不能偏离目标,都要为内容服务,一个课件无论怎样绚丽多彩,如果学生用后没有收获或仿离了目标都不是合格的教学课件。

3.6 将“交互性”贯穿于课件设计的始终

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与一般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相比应具有更好的交互性,网上教学一般没有现场老师及时的指导,要全凭学习者自主控制教学进程,随机性很强,学习者所遇到的情境也会多种多样,这种自主学习无疑有利于学习者能力和创造性的培养,但同时对于那些学习习惯不太好的学生来说,自主学习会使教学目标的实现造成困难,这就对网络多媒体课件的交互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学习流程要多样化设计。

课件设计者要考虑到学习对象的不同层次和要求需要,为学习者精心设计多种学习方案和流程供其选择,好的流程交互,有利于学习者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案,有利于适用更广的客户群。

(2)增强即时交互功能。

课件要具有及时响应学习者提出请求的功能,要建立课件素材数据库,必要时加入教师的实时“参与”,尽力做到课件的交互性好,指导性强。

(3)界面友好设计。

课件界面是学习者选择学习方案,随时获取信息的窗口,界面交互性的好坏直接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因此,课件设计者要考虑到学习者可能随时调整学习方案,要使其切换界面方便,最好采用窗口与菜单相结合的设计风格,并能实现最大化演示或显示的切换,只有这样才能使设计出的多媒体课件让用户满意,符合时代的需要,才能使课件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和更长的生存期,值得一提的是把人工智能技术用于课件的开发将会使课件具有更加理想的交互性。

4 结束语

网络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制作是一项繁重的创造性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往往需要设计者反复推敲或修改,特别是投入教学后还要及时收集反馈信息,发现不理想的部分要进一步完善升级使之为网上学习者更好地服务。另外,有关部门要统筹规划,倡导开放性开发课件,避免低层次上重复开发。

参考文献

[1]吴彩霞, 赵呈领, 古达文. 网络课件开发的指导原则与实际运用[J].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20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