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经贸范文
时间:2023-04-12 09:53: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外经贸,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英文名称:
主管单位:大众报业集团
主办单位:山东省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山东省青岛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16开
国际刊号:
国内刊号:37-1217/F
邮发代号:24-141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4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半岛新生活》(月刊)创刊于2004年,由大众报业集团主管,半岛都市报社主办,是山东半岛影响力最大的时尚生活杂志,封面为铜版纸、内页主要采用轻涂纸、双胶纸全彩色印刷。作为山东半岛传媒市场上一份强势上升的杂志,本刊在大众消费金字塔的黄金档位――25岁至45岁中青年白领人群中,媒体影响力居山东第一位。
篇2
[论文摘要] 古英语词(archaic word)在现代英语中虽已不再广泛应用,且正在逐渐消亡,但在法律英语、合同英语中却仍较常见,如副词here, there, where加上一个或几个介词构成的副词,这类古词语的运用可使合同简练、严密、庄重,且具有很强的文体效果,但同时也为初次接触英语合同者带来了极大困难,本文将对这些词进行说明,以使初学者初步了解对外经贸合同的英语用词特点。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经济领域的国际交往日趋频繁,经济合作更加密切,国际间的经济活动,如贸易、金融、投资、经济合作等都离不开合同。但我们也发现,在经贸活动中出现了不少涉外经济纠纷,这些纠纷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其中不少纠纷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合同文字引起的,要避免这些纠纷的发生,首先就需要读懂合同原文。合同文件枯燥、乏味,句子长、术语多,另外一个难点是这些英文合同中包含大量的旧体词,这些旧体词在现代英语中已很少使用,但在合同文本中却很常见,主要是为了避免重复、避免误解、避免歧义,使行文准确、简洁,这些词各有各的含义,但由于篇幅所限,笔者只选择其中几个进行详细说明,以使初学者初步了解对外经贸合同的英语用词特点。
一、以here开头的词
1.hereby
该词意为by means of , by reason of this, by this agreement,“特此”,“因此”,“兹”,“在此”。此词常用作法律、经贸文件、合同、协议书等正式文件的开头语,在合同条款中需特别强调时也可用,表示当事人借此合约,要宣示某种具有法律效力的“意思表示”,如保证、同意、放弃权利等,一般放于主语后,紧邻主语。如:The Company hereby covenants and warrants that…… 意为:By this agreement the Company covenants and warrants that……即:公司在此保证……再如:Both parties hereby agree that……意为:By this agreement both parties agree that……即:双方当事人在此同意……
2.hereof
该词意为:of this agreement,“关于此点”;“在本文件中”,表示上文已提及的“本合同的、本文件的……”,一般置于要修饰的名词的后面,与之紧邻。如:to take effect on the date hereof 意为:to take effect on the date of this agreement 即:于本合约之日期生效。再如:the headings of the sections hereof 意为:the headings of the sections of this agreement 即:本合约各条款之标题。
3.hereto
该词意为:to this agreement,“至此”,“在此”,表示上文已提及的“本合同的……本文件的……”,一般置于要修饰的名词的后面,与之紧邻。如:both parties hereto 意为both parties to this agreement,即本合约之当事人双方;items specified in Attachment I and hereto 意为:items specified in Attachment I to this agreement 即:本合约之附件I所列之各项。
4.herein
该词意为:in this agreement,“此中”,“于此”,表示上文已提及的“本合同(中)的……,本法(中)的……”等,一般置于所修饰词后,紧邻所修饰词。如:to file a suit in the court agreed to herein 意为:to file a suit in the court agreed to in this agreement 即:向当事人于本合约中同意管辖的法院提起诉讼;再如:to follow the terms and conditions herein 意为:to follow the terms and conditions in this agreement,即:遵守本合约所规定的条件。
5.hereinafter
该词意为:later in the same Contract,“以下”,“在下文”,一般与to be referred to as, referred to as, called 等词组连用,以避免重复。
6.hereunder
该词意为:under this agreement,“在本合约内”、“依据本合约”。如:obligations hereunder,意为obligations under this agreement,即“本合约内的义务”。再如:rights granted hereunder,意为rights granted under this agreement,即“依本合约所赋予的权利”。
二、以there开头的词
1.thereof
以”there”为前缀加上介词构成的词,如thereafter, thereby, therein, thereinafter, thereinbefore, thereon, thereof, thereunder, thereupon, therewith等,在文中具体指什么,需要读者依照合同的上下文来判断,因而理解起来比较复杂,请看下例:
This Agreement is written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In case of any discrepancy between the English version and any translation thereof, the English text shall govern. 句中”the English version and any translation thereof”从上下文判断意为 “the English version and any translation of the English version”,即thereof一词代替of the English version。与以here开头的词如hereof的理解方法类似。
2.therein
该词意为in that, in that particular
context, in that respect,“在那里”,“在那点上”,“在那方面”,表示上文已提及的“合同中的”“工程中的”。如:the contract or any part thereof意为the contract or any part of the contract,合同或合同的任何部分。
3.thereto
该词意为:to that,“随附”,“附之”,如:“Contract Products” means the products specified in Appendix 2 to this Contract, together with all improvements and modifications thereof or developments with respect thereto. 句中or developments with respect thereto 意为:or developments with respect to the developments。
4.thereunder
该词意为:under that, “在其下”,“依照”,如:The Borrower fails to pay any amount payable thereunder as and when such amount shall become payable. 句中any amount payable thereunder意为any amount payable under the contract。
三、以where开头的词
1.Whereas
该词意为:considering that, “鉴于”,“就(而论”,常用于合同协议书的开头段落以引出合同双方订立合同的理由或依据。如:Whereas Party A desires to use the Patented Technology of Party B to manufacture and sell the Contract Products……鉴于甲方希望利用乙方的专利技术制造并销售合同产品。
2.Whereby
该词意为:by the agreement, by the following terms and conditions,“凭此协议”,“凭此条款”,常用于合同协议书中以引出合同当事人应承担的主要合同义务。如:
篇3
2019年2月16日18:00考生可登录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研究生院主页查询2019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成绩。我校将不再寄发成绩单,如考生需调剂其它学校,可在教育部下达分数线后向研究生院索取书面成绩单。
2019年研究生统考成绩复核工作采用网上登记方式。如对统考科目(包括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法硕联考科目)考试成绩有异议,考生可于2019年2月18、19日两天登录上海市教育考试院网站(shmeea.edu.cn)申请成绩复核。
专业课成绩到我校研究生院申请复核,时间:2019年2月18日9:00-11:30,12:30-16:00;地点:古北路620号行政楼502室;电话:021-52067316。申请成绩复核请携带考生准考证、身份证。如需委托查询还请携带考生本人所写的委托书以及被委托人的身份证。
篇4
在中信银行副行长曹彤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曲双石联名发表的《2011年国际金融形势评论》一文中,记者看到了这样的几个关键词概括了当今世界的金融形势:美国经济――经济复苏、欧洲经济――几乎失控、日本经济――风险潜藏、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区域化已逐渐形成。这意味着这一轮国际金融危机所引发的经济衰退将是长期的。那么,这样的形势将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2012年,我国已经走出去和即将走出去的企业又该将视野投向何处来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带着疑问,《经济》记者近期采访了北京大学中国战略研究中心新生经济研究所所长、新生经济学创始人郭夏。
迎接机遇 正视挑战
当今社会,由于财经传媒主体被发达国家所掌控,舆论所阐述的观点大都来自像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而对于新兴经济体,如中国、巴西、印度、俄罗斯以及第三世界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的声音较少。郭夏认为:事实上,在现有的新生经济条件下,新兴经济体在全球经济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力量不容小觑。所以我国谋求经济的发展,应将视野也着眼于新兴经济体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这是因为:首先,新兴经济体和第三世界国家具有更大的成长空间和发展机遇。其次,相较于其他发展中国家来说,我国在与其开展贸易往来的过程中坐拥更多的优势,所以高度关注这些国家对于我国今后的国际经济可持续发展更为有利。
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经济衰退势必会对我国的出口产生影响,也会成为我国进一步发展对外经贸关系的不利因素。对此,郭夏说:“全球经济的巨大变革,为我国走向世界带来了巨大机遇。但由于全球经济规则是由发达经济国家制定的,所以我国在与这些国家进行经济往来以及相关问题的交涉中往往处于劣势、处于被动防守的态势。如果想要获得更大的全球经济规则话语权、更多的全球经贸活动支配权,就必须更加主动的谋划全球经济,认真思考面向未来的全球经济战略。”
提升财智 谋求发展
有关数据显示:自2004年以来,我国共有14家企业在海外发生巨额的亏损,14个项目累计亏损达950.5亿元。近千亿元的损失实在令人触目惊心,而这可能仅是冰山一角,对外投资真实存在的风险要比现在已经暴露的大得多。郭夏说:“目前暴露出来的我国企业海外投资亏损问题,主要是国有大型企业在国外乱上项目和乱投资造成的。”据郭夏介绍,我国改革开放之初,国内一些重大项目投资也曾经出现过决策失误和经营亏损的问题。为此,国家发改委(当时的国家计委)专门成立了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各地和各大系统在上报项目时,要先由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组织专家团队进行项目评估论证,为相关部门起到了较好的把关作用。为此,郭夏建议,我国未来的海外投资也应进一步加强咨询机制建设,国家可以考虑成立专门负责国有企业海外投资的咨询公司,通过加强科学决策堵塞盲目投资的漏洞,有效避免重大损失,减少海外投资风险。
对于我国企业投资海外市场后出现重大亏损的现象,郭夏表示,不用盲目悲观。他说:“总体来讲‘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是成功的,我国在加入WTO的十年时间里已经较好地完成了企业‘走出去’的战略任务及战略部署。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一些亏损和失误也是必不可少的战略代价。但是如何减少国际经贸活动中的经济损失,如何提高海外投资经济效益,如何让我国企业在国际社会成为广受尊重的成功企业,这些还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通过体制改革和经济机制创新来解决。”
为了提高海外投资的经济效益,郭夏认为应当采取多种方式加强海外投资的情报分析和科学研究:首先,应当充分发挥外国政府在华投资促进机构和外国人在华设立的国际经贸咨询机构的作用。这些机构是非常好的信息沟通渠道,我国企业应当更加充分地利用这些资源,有效地帮助企业加强国内外沟通协调,推动我国的海外投资提高投资收益。其次,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国际经贸和全球经济研究的资金投入,甚至设立专项基金促进这一领域的各项研究。国务院应当招募相关专家建立海外经济研究中心,商务部应当成立宇观经济研究院或全球经济研究院,社科院和大专院校也应当设立更多的研究机构加强海外经济和全球经济的战略研究。
转变战略 促进创新
针对我国对外经贸领域实施的“走出去”战略,郭夏也阐述了自己独特的观点。在他看来,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经济发展历经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外开放阶段,也就是人们口中的“打开门”。通过“打开门”将外资引入我国,从而起到促进经济发展、加强对外贸易、加快我国经济全球化进程的积极作用;第二个阶段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提出了“走出去”战略。这一战略的提出,促使我国更加积极地加入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之中。从发展的视角看,“走出去”历经了十年的时间,目前已到了相对饱和的状态,眼下我们所面临的挑战是在第三阶段――如何在“走出去”的基础上“站稳脚”、“谋发展”。我们应放眼国际经贸战略的更高层谈战略提升,在我国未来的国际化进程应形成“打开门”、“走出去”、“谋发展”一体化的对外经贸战略思想。
目前我国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创新型企业洞察到了国际经济市场潜在的发展机遇。爱国者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冯军曾在名为“中国投资者选择丹麦”的活动上表示:“现在已经到了中国优秀企业反哺国际市场的时刻。”对于这个观点郭夏发表了他的看法。他认为,我国对外经贸战略不能笼统地谈反哺国际市场,而应当实施有减有增的出口刺激战略。我国的对外经贸战略应当从鼓励普通商品出口转向减少普通商品出口退税补贴,转向加强海外基建项目投资拉动资本品出口和促进创新型企业占领国际市场的新生经济经贸战略。改革开放30年实施的普通商品出口退税补贴政策,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实际上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目前的出口退税政策都是在消费品领域补贴外国人,经济发达国家还不断用反补贴、反倾销调查折磨我国的出口企业和我国政府。我们应当尽快放弃这种花钱不落好的外贸政策,利用这笔资金甚至更多的资金加强对新兴经济体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的重大基本建设项目的投资。通过这些基建项目投资拉动我国资本品出口和相关劳务出口,有效降解由于房地产调控造成的资本品过剩带来的负面影响。与此同时,创新方面,我国建立创新型国家战略应当包含与之相应的创新型国际经贸战略和创新型全球战略。为此,我国还应当建立海外创新投资基金扶持中国的创新型企业进军国际市场。
环球投资速递
俄罗斯六大举措改善经商环境
俄罗斯政府总理普京在“俄罗斯-2012”国际投资论坛上向众多经济界人士表示,未来十年是面临巨大挑战、风险和变革的时代,而俄罗斯将成为未来全球新的经济中心之一,并且有希望在近期内迈入世界经济前五位。
普京认为,世界经济如果沿着积极的方向发展,“泡沫”经济将被抛弃,全球经济将重返真正实体、有价值的经济模式。为此,普京特别提出要大力改善俄罗斯的经商环境,为俄实体经济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
英国致力发展绿色能源
英国新任能源和气候大臣爱德华・戴维日前在重申该国的绿色发展目标时称,英国将致力发展风能、潮汐能等绿色能源。
英国副首相尼克・克莱格当天也强调了英国的未来能源发展计划。他说,2011年,全球向新能源领域内的投资出现突破性进展,中国、印度、韩国、巴西等国家对新能源的投资给予高度重视,因此英国唯一的选择就是觉醒起来,借助自身优势迎头赶上。
全球汽车产业重心正在东移
篇5
关键词:电子商务;国际经贸;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7-0146-02
一、电子商务时代国际贸易的新特征
1.国际贸易方式电子化、网络化。电子商务利用信息技术、交互式网络推动国际贸易方式从传统的“有纸化”向“电子化(无纸化)”方向转变,国际贸易的业务流程更趋“网络化”,国际贸易的支付方式更趋“电子化”。在交易前,买方通过网络寻找自己满意的商品和服务,而卖方则可以在网络上对其产品进行宣传,及时了解买方的需求,寻找合适的贸易伙伴和恰当的贸易机会;在交易中,交易双方通过网络对交易进行谈判,谈成后用电子文件的形式签订合同,并通过网络传递各种贸易单证;交易后,卖方则可通过网络提供售后服务。从交货方式来看,电子商务使有形商品可以通过网络在世界各地搜寻最近的存货地点,第一时间将货送到;无形商品如电脑软件、电子数据、电子书刊、电子音像制品等,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直接交货;银行卡、信用卡、电子货币等电子支付工具使货款支付更加便利快捷。
2.国际贸易市场虚拟化。随着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领域的运用,国际贸易的业务活动将会逐渐转移到电子虚拟市场进行。在电子虚拟市场上,同样存在着生产商、进口商、出口商、经纪人、零售商、消费者等各类经营主体,共同参与国际贸易业务的运作。在电子虚拟市场上,各经营主体可以直接进行网上订货、网上促销、网上谈判、网上交割等。
3.国际贸易主体多元化。随着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领域的应用和发展,一些公司和企业将不需要传统的厂房或门面,只需要几台计算机或服务器就可以通过网站向世界市场提品和服务,这将使国际贸易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主要表现在:虚拟企业(在网上登记、注册,从事国际商品和服务贸易,但没有具体办公场所的企业)的产生和发展,并在网络贸易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4.国际贸易营销方式互动化。电子商务环境中的国际贸易营销是网络营销,也就是通过电子信息网络进行市场营销。网络营销使国际贸易从单向的市场营销转变为互动的市场营销。在电子商务环境下,消费者可以通过网络获取产品及企业的信息,并以电子邮件或网络聊天的方式向企业反馈信息,对产品作出相应的评价,企业也可以及时地与消费者进行交流、沟通,第一时间对产品进行改进并推出新产品。
5.国际贸易营销管理模式一体化。电子商务使企业从市场调研、产品设计与生产、价格变动、销售到售后服务融为一体。这种一体化的贸易方式,突破了传统贸易以单向物流为主的运作格局,建立了以物流为依托、资金流为形式、信息流为核心、商流为主体的“四流一体”的全新营销管理模式。
二、电子商务时代对国际经贸人才的素质需求
1.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目前,中国还没有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电子商务交易的信用问题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国际经贸从业人员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有可靠的信誉,在交易前,才能够促使买卖双方为建立良好而可信的交易平台奠定基础;在交易中,才能对交易平台故障进行控制和预防,保证交易数据在确定的时间、可靠的地点传输;在交易后,才能保证支付和配送渠道安全、快捷、准确。
2.专业理论和实务知识。国际经贸人才必须以最新的国际经济发展为脉络,谙熟国际经商之道:国际市场调查、谈判接单、订立合同、履行合同、留住老客户、发展新客户、不断开辟商品购销新渠道等。这些都要求国际经贸人才不仅要掌握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知识,还必须掌握国际电子商务、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商务谈判等专业知识和技能。
3.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是进入对外经贸行业的前提。英语是对外经贸业务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对于国际经贸人才来说,除了需要掌握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外,还需具备商务英语能力。同时,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外贸合作的频繁,国际经贸人才还需懂得俄语、德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阿拉伯语等小语种。在国际经贸业务中,仅仅具备外语能力还不够,还必须具备跨文化交流和沟通的能力,较好地把握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得到客户的信任、尊重和理解,实现与客户之间的良好互动。
4.计算机网络技术能力。电子商务把国际贸易带入了一个信息网络化时代,对外贸行业从业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计算机能力和信息发现利用能力。外贸人员需要利用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善于搜集信息,及时了解产品及客户的相关信息,并利用网络上的有用信息,创建信息流,开展电子商务,链接顾客、销售商和供应商,及时抓住商机。
5.管理和创新能力。电子商务时代,国际贸易的经营管理模式日趋一体化,这要求国际经贸人才应该具备对跨越国境的各种商务经营活动进行管理的能力,主要包括市场营销管理、国际物流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初步管理能力。电子商务的兴起使国际经贸领域出现了一系列的变革和创新,创新是当代国际经贸发展的最显著特征。
三、电子商务时代中国对外经贸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1.品德修养培养。首先,要重视思想品德教育。将职业道德教育作为思想品德课的主要内容,以职业道德规范教育为中心,通过系统讲授有关职业道德的原则、规范、养成等内容。对学生进行敬业意识、纪律意识、竞争意识、服务意识、奉献意识等方面的熏陶,明确其含义、重要性和基本要求,使学生先从理论上理解和把握职业道德的意义及体系。其次,要实施综合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通过开设文学、哲学及史学方面的选修课程,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学会在实践业务中丰富和表达自己的情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自我调控,形成良好的为人处事的品质和态度。
2.课程体系优化。课程体系要紧密围绕专业特色和职业素质需求进行设计,使学生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等方面得到协调发展。(1)积累专业知识的课程设置。目前,大部分高等院校国际经贸专业只开设了国际经济类的普通课程,如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商法等。在电子商务和无形贸易时代,这种课程设置无法跟上国际贸易领域知识更新的步伐。因此,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还应跟踪国际经贸发展的最新趋势,增强国际新视野,交叉渗透,增开电子商务、国际投资、国际技术贸易、国际租赁等课程。(2)培养外语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课程设置。第一,大学本科英语教学不间断。大学本科一二年级强化英语基础,包括大学英语听、说、读、写等课程。三四年级强化专业英语及英语能力培养,包括国际商务英语、外贸函电英语等。第二,部分专业课程可进行双语教学,进一步强化学生的专业英语应用能力。第三,开设俄语、德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阿拉伯语等小语种选修课程,让学生有机会掌握更多国家的语言。第四,通过开设跨国文化交流、国际商务礼仪培训、国际商务谈判等课程,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跨文化交流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的基本技巧。(3)培养计算机能力的课程设置。计算机网络时代,国际经贸人才不仅需要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还需具备计算机网络的相关技能。因此,计算机能力培养的课程应作相应的调整。比如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中加强网络和网页设计的分量;在管理信息系统中应侧重讲解数据库相关知识和操作;在国际贸易实务中可将网络支付及安全重点介绍;在国际营销课程中可将网络营销作为重点讲解。(4)培养管理和创新能力的课程设置。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体现在教室的教学方法中,还体现在课程设置中。从课程设置来讲,在大学本科阶段,可以开设创新学或创造学与创新能力开发的专门课程,在条件允许下,还可以开设创新试验课程,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3.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方法对高素质人才培养意义重大,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在授课中融入人文素养。在授课中可以适当融入人学、历史、哲学等方面的相关知识,让学生能够在美的感受中提高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可以培养国际经贸人才自身的涵养和人格魅力。(2)注重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案例分析和讨论一方面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国际贸易的专业特色还要求重视实践教学,鼓励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企业实习等方式参与实践,培养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目前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大规模到企业实习是比较困难的。(3)鼓励创新。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尽可能地通过提问、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启发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形成创新性思维,为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打好基础。
4.校企合作培养。高校可以利用人才、科研设备、技术开发和技术应用方面优势和企业展开合作,依据不同的企业寻找不同的利益结合点。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而言,学校可以和这些企业共同建立实训基地,既为学生提供实训场所,实行订单式培养;也可作为企业的员工培训基地,以节约资源。对地方中小企业来说,由于企业生产规模小,各企业对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需求量较小,难以针对某一企业实行“订单”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刘晓云.外经贸领域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科技信息,2008,(2).
[2]吕西萍.电子商务时代国际经贸专业人才的素质需求研究[J].江西教育,2008,(7/8).
[3]吕西萍.美国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创新理念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高教论坛,2010,(2).
篇6
大学语文是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学科,在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和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文精神等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无可替代的作用。一段时期以来,由于我国现行教育体制的局限以及高考的牵制与束缚,我国在中小学教育阶段对于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一直较为薄弱,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开放程度的加深和社会信息化、网络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也开始出现多元化取向,在校大学生难免受到冲击和影响,具体表现在一方面不少学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至上,思想消极,缺乏人生目标和方向,缺乏责任感,社会公德意识淡薄,不会妥善处理人际关系,心理承受能力差,甚至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等;另一方面对民族历史、民族优秀文化、优良传统了解甚少,人文素质不高,语文水平、语文能力低下,审美能力欠缺,对美的认识存在偏差等。如此诸多现象表明,大学语文教育理应成为当前大学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经过十余年的改革与实践,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从实际情况出发,构建大学语文立体化的教学体系,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构建大学语文立体化教学体系的意义
(一)有利于进一步发挥大学语文在文化素质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改变高等院校大学语文教育薄弱的局面
大学语文肩负着传承民族文化、弘扬人文精神、陶冶审美情操等多项重任。然而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高等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步伐的加快,专业设置的变化,课程的调整以及功利实用至上主义的影响,使得作为基础课的大学语文受到了巨大冲击,大学语文在全国多所高等院校的处境极不乐观,边缘化的趋势日益明显。而与此同时,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语文能力缺失情况却不容忽视。鉴于上述情况,近些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大学语文教育问题,“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教育部高教司《关于转发<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纪要>的通知》(教高司函〔2007〕38号)中也明确指出,“在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中,大学语文应当成为普通高等院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由于国家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呼吁,一些高校象征性地开设了大学语文课,但是由于学时限制,原有的薄弱局面并未得到根本改变,大学语文教学所发挥的作用也甚为有限。基于这种情况,只有构建大学语文教学的新体系,创造大学语文教育的大环境,才能真正发挥大学语文在文化素质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
(二)有利于进一步丰富完善大学语文教育的内容体系,实现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
大学语文在突出人文教育的同时也应该从社会需要及学生实际出发,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服务。自从大学语文课诞生以来,在很多院校这门课实际上一直局限于一本教材,一份大纲,一张试卷,尽管有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做了一些扩展,但也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众所周知,像大学语文这样最具开放性的一门学科仅凭一本书是无法完成它的教学任务的。因此,要实现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必须注重教学内容的更新与拓展。大学语文教学应该向更宽更广的领域迈进,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融为一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形象思维与口头表达交流及写作在内的基本能力,使学生成为更有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审美能力、创新能力,更有文化品位,更善于交流与合作的高素质人才。
(三)有利于丰富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进一步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大学校园不仅仅是知识传授、能力形成的特殊场所,同时更是文化建设和文化创造的重要场所。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育人的需要,更是时代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因为高品位的校园文化直接有力地影响、改善和调节社会文化的大环境。创设适应学生和谐环境的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是高等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建设是多方面多层次的,语言文学类第二课堂活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将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构建大学语文立体化教学体系的指导思想
(一)基于新时期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近年来,很多大学生人文素质缺失,人文精神失落令人瞩目。同时,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很多青年学生在日益重视英语学习的同时,却越来越忽视对于母语的学习,越来越缺乏汉语的认知能力和基本的语言表达能力。现阶段,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才竞争日益激烈,企业的用人观念也发生很大变化,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很多大学生就是因为语文能力的欠缺被挡在了用人单位的大门之外。这些问题都足以说明我国的高等教育存在很多不足,而对于大学语文教育重视不够是导致上述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进一步加强大学语文教育,改变大学语文教育的现状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要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
(二)基于高等院校教学改革、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自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尽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但各高校的改革力度都极为有限。由于大学语文教学的不尽人意,有越来越多的学者、教师致力于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在编写教材、改革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并且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这些努力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以往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却因为受到学时的限制,大学语文教育仍旧处于两难的境地,难以发挥大学语文在文化素质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难以满足新时期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一直以来,辽宁对外经贸学院高度重视大学语文教学,大学语文一直作为必修课程,从事大学语文教学工作的教师也在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笔者认为,要实现学院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语言文字能力,仅仅依赖单一的大学语文课程,显然难以奏效。因此务必改变惯有思路,尝试新的改革模式。为此笔者提出树立“大大学语文”的教学理念,构建立体化的大学语文教学新体系。
三、构建大学语文立体化教学体系的基本思路
(一)构建大学语文立体化教学体系提出的依据
1.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缺失、语文水平及语文能力的下降呼唤进一步加强大学语文教育。我国大学的人文素质教育一直比较薄弱,很多时候往往是流于形式,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急功近利的社会风气大行其道,人文素质教育被忽视的现象日益突出。大学语文是对非中文专业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大学语文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增强其文学修养和道德素养,从而更好地学习、工作和生活。这正如哈佛大学前任校长查尔斯·艾略特所说,“有教养的青年男女唯一应具有的必备素养,就是精确而优雅地使用本国语言”。
2.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学时短缺的矛盾呼唤新的改革模式。人文素质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很多发达国家如日本、美国、德国等都十分重视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同时也将其放在极其重要甚至核心的地位,他们不仅有具体的课程体系而且有完整的教学计划。我国大学的人文素质教育不但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而且很多学校的做法基本是流于形式。大学语文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和语文能力培养的主要课程(其实截至目前,还有一些学校连这门课也没有开设),但是一直以来课时都极为有限,一般是28—70学时不等。随着近些年大学生人文素质的下降和语文能力的欠缺,人们才认识到大学语文的不可或缺,大学语文才渐渐受到各方关注,很多学者、有识之士、高校教师也纷纷为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献计献策。但是改革至今,基本还停留在修订教材,改革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等方面。这几种改革模式因为受到学时的限制,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只有尝试新的改革模式,才能摆脱大学语文教学的尴尬局面。
(二)树立“大大学语文”的理念,构建大学语文立体化的教学体系
毋庸置疑,语文是一个开放学科,既然是开放,就应该体现在方方面面,它可以体现为思维的开放,情感的开放,内容的开放,表达的开放,文体的开放,也可以体现为时间的开放和空间的开放。这里所提出的“大大学语文”就是充分考虑语文开放性的特点,所谓“大大学语文”及大学语文立体化的教学体系就是将大学语文课程的内涵扩展为以大学语文必修课为主,以其他人文艺术类选修课为辅,与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相结合的综合体,融文学、口才、写作、艺术于一体,强化母语意识,提高人文素质。在全校开设大学语文必修课(2学分),同时开设多门人文艺术类选修课(包括微型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进行选课,在第二课堂渗透语文意识,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使语文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使大学语文教学在内容、时间、空间等方面都得到充分拓展,从“小课堂”走向“大课堂”。
(三)探索与尝试——大学语文立体化教学体系的构成
1.大学语文必修课为核心课程。大学语文课一直以来都是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全部院系的公共必修课,是大学语文立体化教学体系的主干课程。笔者等教师选用徐中玉、齐森华主编的《大学语文》(第九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教育部高教司组编的全日制高校重点教材。对于这门课,我们从精选教材做起,在教学大纲的制订、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革新以及教学手段的运用等方面几位老师都做了大量的工作,该门课程已于2010年成为学校的校级精品课。
2.语言、文学、艺术类公共选修课为系列深化课程。大学语文课必修课学时较少,课程本身又有一定的局限性,要克服这些不足,开设相关的语言文学艺术类公共选修课是最好的选择。但是选修课的开设必须具有针对性,必须从培养人才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目前由大学语文教师开设的语言、文学、艺术类公共选修课主要有《世界文学名家名作欣赏》、《职场口才》、《经济文书写作》、《影视鉴赏》、《中外经典影视歌曲回顾与欣赏》、《硬笔书法》、《张爱玲小说创作》、《沟通与展示》等。这些课程融文学、口才、写作、艺术于一体,既具有针对性,又进一步深化了大学语文的教学效果。
3.举办语言、文学、艺术类讲座。学术讲座是高等院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通过举办各类学术讲座可以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促进师生交流,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举办语言文学类讲座是对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同时举办内容新颖、观点独到的语言文学类讲座也会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提高大学语文的教学效果。
4.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第二课堂不仅可以更好地推动大学语文教学工作,而且可以巩固、加深、扩大课堂教学成果,开阔学生的思维空间和知识视野,能使学生的兴趣、个性、特长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第二课堂应该成为大学语文立体化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语文教师都应该成为第二课堂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引导者。
5.指导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一个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仅局限于课本知识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要想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拓展知识面,就应该了解其在课外阅读方面的基本情况,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和帮助,使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兴趣,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从中获取知识,受到熏陶。因此,指导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创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也是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关注的一项重要内容。针对每一门课,笔者都为学生开列了相应的阅读书目,使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立体化大学语文教学体系的构建,使大学语文教学不再局限于原有的几十学时,而是将伴随学生四年的大学生活;也不再局限于小小的教室,而是从“小课堂”走向了“大课堂”,走向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大学语文教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将课程教学与学生社团组织的活动相结合,不仅巩固、深化了课堂教学成果,而且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兴趣、个性、特长,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实践能力、应变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为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为校园文化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本文为辽宁对外经贸学院2013年度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3XJJGYBXM04)
参考文献:
[1]杜红亮.关于建设科学的大学语文课程体系的思考[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2011,(1):157-160.
[2]武小军.大学语文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改革探略[J].高等教育研究,2012,(4):16-20.
篇7
(五)注重突破重点,推动国际服务贸易不断发展。2009年,我市在积极拓展国际服务贸易各项工作的同时,重点抓好国展中心培育、服务外包发展和涉外机构引进等工作。加快宁波国展中心建设步伐,确定了常年展二号馆产品定位和设展思路,推动国展中心常年展二号馆建设,启动家居饰品常年展招展招商工作。指导网上宁交会、网上消博会与国展中心网络平台进行整合,着手拟订网络展组建方案。加快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指导宁波高新区、xx区南部新城和北仑新区等市级服务外包示范园区成功申报为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区。抓好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指导宁波工程学院、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宁波大红鹰学院、xx区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和余姚九龙教育培训学校成功申报为省、市级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全年培训服务外包人员1745人次。推动服务外包项目招商工作,赴日本东京、西安、大连等境内外重要城市举办外包招商推介会。成立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宁波分中心,完成了《物流服务外包业务认定和统计办法》等课题研究。组建了我市服务外包企业协会。重视抓好涉外服务性机构引进和培育工作,全年新增涉外服务性机构1461家。
三、2012年我市对外经贸发展面临形势
2012年是“十一五”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也是进一步消除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保持我市开放型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之年。分析我市开放型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可概括为总体向好,缓慢回升,机遇增加,局部动荡,困难较多,十分复杂。预计我市开放型经济总体呈向好发展态势,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基础并不稳固,对外经贸结构性矛盾仍很突出,我市开放型经济发展将面临更多考验。
上述情况充分表明,2012年我市开放型经济面临形势十分复杂,积极变化和不利因素同时显现,短期困难和长期矛盾相互交织,宏观和微观问题彼此影响,不确定和不可预料因素较多。全市各级、各有关方面和企业既要正确把握发展机遇,又要增强忧患和风险意识,通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努力做好今年我市开放型经济各项工作。
四、2012年我市对外经贸 2.加快建设高素质外贸队伍。沿着千军万马和精兵强将并重的外贸队伍建设思路,不断增添宁波外贸可持续发展力量。继续壮大进出口队伍,力争全年新增进出口实绩企业逾千家。引导重点外贸企业积极组建现代贸易大企业,建立一批内外贸易渠道顺畅、兼有研发、物流和电子商务功能的大企业。继续开展招商引贸活动,吸引更多的境内外贸易企业(机构)来甬落户,开展进出口贸易。引导广大外贸企业遵循国际通行规则,严格依法规范经营,维护良好经营信誉,加强对全市外贸企业家和业务人员的现代知识、 5.着力优化我市投资环境。进一步发挥市对外开放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作用,健全我市重大外资项目促进机制,建立外资大项目分级推进制度,定期召开全市外资大项目专题协调推进会议,有效破解外商投资项目规划、用地、环评、消防、审批等难题。推动100个合作项目加快招商,100个在谈大项目加快签约,100个签约大项目加快审批,100个已批大项目加快建设,100个现有大项目加快增资。落实投资总额3000万美元鼓励类、允许类外资项目审批权限下放工作,提高外资项目审批效率。创新外商投资企业服务月活动形式和内容,完善重点外商投资企业联系制度,增强外商投诉“分级负责、限时调处”工作机制,继续保持外商投诉“零积案”,切实维护外商和外商投资企业的合法权益,进一步优化我市投资环境。
(三)加快走出去步伐,推动更多企业赴境外投资创业
1.进一步引导走出去工作正确方向。紧紧抓住经济全球化、中国—东盟等自贸区全面建成和国际经济逐步复苏的有利时机,积极实施千军万马走出去战略,拓宽境外投资领域,创新境外合作方式,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以各种方式赴境外投资创业,积极兴办境外研发、设计、营销项目,重视发展境外加工贸易和制造业,努力打造本土型跨国公司,继续加大对外承包工程建设力度,不断改善外派劳务管理环境,有效促进境外资源开发和援外工作,积极吸引境外企业来甬设立商务机构,推动我市外经工作水平全面提高。
2.进一步加快境外投资布局进程。积极引导我市企业以独资、合作、参股、并购等方式,创办境外研发机构、设计中心、直销窗口等,逐步建立人才国际化、资本国际化、产业国际化、产品国际化的全球经贸体系。以东盟、欧盟、非洲和美洲等地区为重点,推动企业发展境外加工制造业,带动我市设备、半成品等出口,有效规避外贸经营风险,实现原产地多元化。加大境外合作区推介力度,培育一批市级境外经贸合作区,使之成为宁波企业抱团出击的重要平台。鼓励我市重点企业发展内外互动产业,重视内外资本对接,积极并购境外研发、制造和营销体系,打造本土化跨国公司,增强发展竞争实力。
3.进一步拓展境外工程承包业务。继续扩大经营队伍和经营领域。抓好设计、施工、总承包企业和一级资质企业外经经营资格申报等工作,推动更多获权企业开展境外工程承包业务,招引国内外经企业来甬落户,不断壮大我市对外工程承包队伍。以政府推动、商会促进和企业出击为抓手,不断扩大对外工程承包业务。巩固周边国家、中东和非洲等传统工程承包市场,寻求与发达国家工程公司的合作,扩大市场覆盖面,提高竞争能力。加强境外设厂企业与工程承包企业之间的合作,带动我市对外工程承包业务发展。加强与国家有关部门、机构、商会和项目中标企业、境内外金融、保险机构等合作,扩大信息、资金、项目、技术、人才等方面合作,办好现有对外工程承包项目,不断拓展新市场、新项目。制定并推广《xx市对外承包工程管理流程》,提高我市对外承包工程组织水平。重视发挥与有关院校的合作,在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建立外派劳务培训基地,提高外派劳务人员档次。促使我市企业承接更多援外项目,推动援外工程项目建设。
4.进一步开发利用境外资源。加强与资源丰富、政局稳定、关系友好的国家和地区合作,鼓励更多的企业开发利用境外资源,重点开发矿产资源、林业资源和渔业资源,增强境外开发资源就地加工增值能力,并带动我市进口贸易发展。办好我市企业在南美、非洲、东南亚等地的资源开发项目,及时推广成功经验,起好示范带动作用。
5.进一步加强走出去工作服务和管理。加强与境外政府机构、经贸园区和中介机构的合作,搭建境外项目合作对接服务平台,为我市企业走出去提供便利条件。健全重点外经合作项目合力跟踪推进制度,千方百计为走出去企业排忧解难。完善我市企业境外投资创业风险管理机制,不断增强我市走出去企业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积极开展清理整顿外派劳务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加强管理,落实制度,堵塞漏洞,规范我市外派劳务 4.努力构筑对外开放新平台。抓住国家实施新一轮沿海开发战略和省委建设“海上xx”的机遇,实质性启动全市对外开放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重点推进宁波杭州湾新区、梅山保税港区开发建设。加强杭州湾新区高端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引进和培育工作,加快提升新区发展层级。推动梅山保税港区首期按期封关运作,为建设一流保税港区奠定扎实基础。
(五)突出工作重点,力争国际服务贸易再创佳绩
1.继续加快国展中心建设步伐。按照“立足宁波、依托xx、服务长三角、辐射中西部、连接海内外”的工作要求,积极推进国展中心建设,搭建国际贸易展销平台。争取国展中心常年展二期工程按期竣工并运营,加快常年展配套设施开工建设,启动常年展三期设展项目研究和场馆建设前期工作,尽快形成常年展规模效应。继续推动招商引展工作,鼓励境内外办展机构来甬举办专业新展,进一步提高我市现有展会举办水平,吸引境内外更多客商来甬交易。整合外经贸电子商务资源,增强国展中心网络展互联和交易功能,扩大网络展举办效应。
3.继续重视涉外机构引进工作。积极引进生产型、商务型、功能型、综合型涉外服务机构,鼓励境内外大企业把地区总部、营销中心、港口运输、研发中心、品牌管理、产品检测、利润核算中心等机构设在宁波,全年新增涉外服务性企业(机构)1000家以上。出台《关于促进境外企业驻甬商务机构的意见》,按照积极引进、有效管理的原则,鼓励境外企业来甬设立办事机构,增强宁波国际商贸功能。
(六)加强公共服务,优化开放型经济运行环境
1.精心打造外经贸信息服务平台。加强前瞻性、战略性、应用性外经贸工作研究,科学谋划,精心编制我市开放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高质量完成一批重点调研课题。完善外经贸信息资源采集工作,依托网络技术,借助有关媒体,加快建立市县两级联动的外经贸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开设宁波对外经贸信息“一点通”,形成全覆盖外经贸公共信息服务机制,增强政府公共服务效能。
2.精心打造外经贸政策服务平台。按照不断优化外经贸公共政策的要求,进一步体现外经贸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针对性和灵活性,继续稳定外贸、外包扶持政策,加大外资、外经政策力度,不断扩大外经贸政策绩效。加强对外经贸政策的宣传、推介工作,帮助各地、各企业用好、用足政策。进一步落实各项外经贸政策,继续加快政策兑现进度。改进开放型经济工作考核办法,提高考核评估绩效。
3.精心打造外经贸业务增促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各类开发开放区域对全市开放型经济的带动作用,为中外企业发展实业、从事贸易搭建服务平台。积极搭建我市会展、电子商务服务平台,为广大企业捕捉商机、拓展市场提供有利条件。搭建外经贸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不断提升我市外经贸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继续办好全市外贸孵化器和进口实习基地,推动更多的企业开展外贸业务。办好各类外经贸人才培训、实习和交流平台,加大外经贸公益培训力度,适时举办外经贸企业高级管理人才培训班,全年外经贸业务培训13000人次,积极开展境内外涉外人才招聘活动。有效借助我市境外开发区、贸易中心、招商机构和经贸工作联络处等平台,为宁波企业赴境外投资创业提供便利服务。
4.精心打造外经贸企业融资服务平台。加强与金融、保险等单位合作,办好宁波外经贸企业网上融资服务平台,拓展中小外经贸企业融资渠道。同时,不断充实网上融资服务平台功能,落实担保、抵押等服务项目,为中小外经贸企业与担保企业、抵押机构对接信息提供便利条件。继续举办小银行服务外贸小企业活动和金融新产品推介会,再推融资服务新举措,进一步改善我市中小外经贸企业融资环境。
篇8
关键词:日照市 对外经贸 思考
中图分类号:F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1-0096-01
伴随经济全球化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开放型经济主导区域竞争的态势越来越明显,对外贸易对扩大各国间的经济、技术合作、引进新产品及其内含的新技术和现代管理经验、增加本国的财政收入和劳动力就业、创造社会福利、实现经济结构转变和升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十报告中指出:要全面提高对外开放经济水平。适应全球化经济新形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因此,要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和新的发展要求,必须抓住机遇,直面挑战,全力推动对外经贸上水平上台阶。
一、科学合理利用外资
1.推进多元化利用外资方式。鼓励企业增资、扩股,积极推行外资并购、股权投资、经营权转让、项目融资、创业投资等多种利用外资方式,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境外上市。充分利用各种平台开展招商引资,认真组织好赴重点国家、重点地区和重点城市开展的投资环境推介、招商引资活动,不断拓展招商引资的区域和领域,积极与日韩驻青岛、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中介机构搞好对接,加强与他们的联络沟通,充分发挥已有经贸合作关系以及境内外企业家组织、招商机构、友好城市、友好组织、海外华侨组织、商会等在招商引资中的作用。同时,强化外资项目的调度推动,完善协调推进机制。
2.突出专业产业招商。重点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节能环保、现代农业等领域的项目。在先进制造业招商上,突出临港大项目及配套产业,推动产业链招商;在高新技术产业招商上,突出生物技术、电子信息、新材料和海洋开发、节能环保等领域的招商引资。苏米特电子、光伏太阳能、活点网络等项目正在积极推进。在服务业招商上,围绕临港产业集群,加大港口仓储、现代物流等各个环节的招商,大力推进旅游、信息咨询等服务业项目,引导鼓励外商投资热、气、路等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同时要积极推动房地产利用外资实现突破。突出重点区域招商,引进一批具有高新技术、规模大、经济实力强、产品开发能力强的“大、高、外”企业和项目。
二、安全高效“走出去”
1.大力开拓“走出去”市场。加强“走出去”目标市场的战略规划,优先布局“资源富集、市场广大、政策优惠、政局稳定”的国家和地区,着力引导日照市食品加工、纺织抽纱、机械、贸易等行业的优势企业投资建厂、引导鼓励在矿业、农业等领域的合作开发。重点拓展非洲、东盟、南美等市场,搭建信息、渠道、政策、融资等一揽子服务平台,努力形成推动日照市企业“走出去”的良好氛围。引导有条件的企业以多种方式建立国际生产经营网络,创建海外品牌,提高海外业务收入和海外雇员比重,转变经营和销售模式,探索跨国经营的新方式。鼓励日照市中小企业开展境外并购、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的国际化经营,形成一批拥有境外营销网络、营销队伍企业群体,加快日照市中小企业“走出去”步伐。
2.实施多渠道境外投资。立足日照市港口、矿石贸易、钢铁产业优势,引导矿石贸易企业按照“贸易先行、投资跟进”的原则,逐步向矿石贸易和境外矿产资源开发并重的经营方式转变。以纺织服装、机械、化工、水产等传统行业为重点,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利用现有设备和成熟技术,到一些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地区特别是周边国家和拉美、非洲等地区投资设厂,建立境外营销网络。引导具备条件的企业积极开展跨国并购业务,寻找新的增长点,提升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积极稳妥地探索农业“走出去”的有效途径,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通过兴办农场和农业综合开发,在境外建立农产品加工基地和营销网络。
3.加快推进境外资源能源国际合作。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采取战略投资、跨国并购、联合开发等多种形式,逐步建立境外木材、矿石、天然橡胶等短缺资源和原材料的开采、开发和供应基地。2012年批复的8个境外投资项目中,涉及境外矿产资源开发领域的有6个,占总数的75%和99%。鼓励支持我市昌华、兴业等境外投资企业增资,积极参与境外资源开发和区域经济合作试验区建设。
三、统筹“三外”联动协作
1.“请进来”以外资带外贸。为实现我市外贸、外资、外经“三外联动”,全力推动外经贸发展。围绕外贸进出口结构调整,要在外资项目的选择上做到有保有压,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导向,以资源节约利用、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为评价标准,限制高污染、高耗能、低附加值的外资项目。重点引进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新能源开发和环保产业等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少、符合环保要求、对地方经济贡献大的项目。鼓励外资投向临港先进制造业及配套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金融、旅游、物流、教育等服务业领域。通过利用外资提升日照市的产业结构,搞好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式的升级转型,以此来推动外贸转方式、调结构,向高端化、服务化、创新化、品牌化和集约化发展。
2.“走出去”以外贸促外经。建立境外营销网络是外贸企业开拓市场的新思路。当前依靠参加展会等传统的外贸销售模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难度越来越大。可以通过购买国外品牌和销售渠道的方式,创新发展模式,顺应日照市产业结构调整要求,鼓励优势产能境外转移,以纺织、服装、化工等行业为重点,推动符合条件的外贸企业利用现有的设备和成熟技术,结合海外品牌和销售渠道,到境外投资办厂,建立海外营销网络,把“走出去”和“引进来”结合起来,通过外贸企业的市场开拓带动境外投资增长,实现外贸和外经互动发展。
3.投资贸易“双流动”,扩大“三外”综合效应。吸引外资与境外投资是资金在境内外间的双向流动,进口与出口货物在境内外间的双向流动。同时,吸引外资必然带来先进技术、生产设备、管理模式及优秀人才,必然形成新的进出口增长点。对外贸易的做大做强,往往会在合作中实现贸易向投资的转变,进而促进了吸引外资,并且,通过贸易伙伴的引导支持,可以有效向前境外转移过剩产能、购买国际品牌、建立境外生产加工基地,从而促成了境外投资。那么,境外投资更多的是看重境外的低成本及其他优惠条件,特别是境外资源开发,其产品进入境内即产生了进口业务,以境外投资设立的企业再到境内投资,则又形成了新的利用外资项目。利用外资、对外贸易、境外投资这构成对外经贸发展的三大支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辅相成、融为一体。应当突出利用外资这个龙头,把“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以外资促外贸带外经。在不断扩大利用外资规模的同时,不断拉长产业链,在各个结点上形成新的外贸增长点,促进设备进口、产品出口,带动一批配套民营企业开展国际业务,时机成熟时,积极在境外设立公司、办事机构甚至建立新的生产加工基地,实现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和“走出去”联动发展,不断扩大“三外”联动的综合效应。
总之,对外经贸开放是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对外经贸开放对日照综合经济实力的增强、引领外向型经济向高端迈进、提升日照对外形象、推动新一轮思想解放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地球村时代的到来,开放型经济主导区域竞争的态势越来越明显,要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对日照市而言,就是要继续提高利用外资水平,突出临港产业利用外资,加强与国际知名企业战略合作,推进多元化利用外资方式,突出专业产业招商;继续加快“走出去”步伐,推进境外资源能源国际合作,大力开拓“走出去”市场,实施多渠道境外投资,突破工程项下外派劳务。同时,要统筹“三外”联动协作,扩大“三外”的联动效应。作为正在崛起的海洋特色新兴城市,日照市一直把以港口为依托的对外开放战略作为建市指导原则。更好的把握即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拓宽外向型经济发展领域、提升外向型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提供有效措施,为日照市的对外经贸开放实践提供理论指导,进一步推动日照对外经贸转入科学发展轨道,全力推动对外经贸上水平上台阶,提升日照对外经贸的质量和效益,使其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动力。
参考文献
篇9
1 河北省外经贸发展研究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意义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行业或职业需要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与研究型大学不同,应用型本科院校一方面要重视学科建设,另一方面要更加注重地方行业需求,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进行人才培养,提高整体办学水平,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京津冀一体化和“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为河北经贸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人力资本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要素,而经济的发展又会对人力资源的素质结构提出新的要求。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把市场转向国外,因此对懂语言且懂商务的人才需求会越来越大。然而,经贸企业招聘难和外经贸类毕业生就业难的矛盾问题一直存在。
为了更有效地培养符合企事业单位实际需求的人才,必须以经贸企业需求为前提,以就业为导向,调查经贸企业人才需求状况;在调查研究市场和企业需求的基础上,了解用人单位对专业人才知识能力、综合素质等的要求;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状况,制定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规格、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为专业的建设、改革和发展确定方向,培养出高质量的受企业青睐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促进河北经贸发展迈上新台阶。
2 河北省经贸企业人才需求现状分析
河北省的经贸企业主要特点:一是出口量偏低,河北省出口的整体规模小,与河北省沿海经济大省的地位不匹配。二是出口商品多为高能耗、高污染和经济附加值低的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三是对经贸易模式单一,偏重一般贸易发展,制约着全省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四是经贸出口主体实力不强,自主创新能力不高。五是经贸出口市场结构不合理,有待优化。因此,企业需要大量优秀的经贸人才。近年来,来学校招聘经贸专业、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企业络绎不绝,随着“一带一路”政策的贯彻实施,未来十年内,整个河北省对外经贸人才的需求量会有更大的提升。尤其是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会愈来愈急迫。企业外贸专员、商务谈判代表、翻译和行政助理等职位将成为热门职位。在这种情况下,培养熟练掌握一门外语且了解国际经贸发展趋势和政策、熟悉国际贸易或者跨境电子商务工作流程的人才队伍对河北省外经贸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多数外经贸类企业认为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应该包括:外语语言技能、国际市场营销、跨文化沟通能力、外贸函电、国际贸易理论、进出口实务、国际商法、国际金融、口笔译、商务英语听说、展会技巧和商务谈判知识等。
在Ρ弦瞪的能力结构要求方面,企业更加需要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和各类办公软件、具有与外商独立进行谈判的能力、具有操作如阿里巴巴和中国制造等外贸平台的能力、具有市场推广能力和中英文文案撰写能力的人才。此外,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适应能力也很重要。
由此可见,在外经贸人才培养方面,高校要开设一些实践类强的课程:如进出口实务、商务文体写作、商务礼仪、跨境电子商务操作等课程。其他诸如国际商法、国际市场营销、工商导论、国际金融、人力资源管理、西方经济学等课程也有必要增加。 学校鼓励学生考取的资格证书可以有:外销员、BEC 和翻译证书等,使得学生在较好掌握主修课程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了解和掌握更多实用性强的知识和技能。
根据上述需求,高校可以进行课程开发和课程设置,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培养企业适用人才。
3 河北经贸发展状况对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对策启示
(一)准确定位,明确培养目标
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定位是生存之本。应用型大学必须明确办学定位,立足地方,面向本省,辐射全国,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商务英语人才,也应立足地方经济需求,真正培养出一大批英语语言基础扎实,具有较强英语交际能力,具备扎实的商务知识和业务能力的高级商务英语人才。
(二)重视课程体系建设,培养应用型人才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核心。重视课程体系建设,根据经贸发展需求,微调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使之与企业需求相匹配。培养能够应市场需求而动、具备英语语言技能和应用能力、又有商务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商务英语人才,需要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其支撑课程为英语语音、语法、口语、听力、阅读、写作和翻译等课程。此外,学生还需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跨文化(商务)交际、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等课程也需要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翻译、口译等课程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和汉语语言的双语运用能力和英汉互译能力,为学生从事商务谈判和文案翻译和撰写打基础。商务类课程,如经济学、国际贸易、管理学、市场营销学和电子商务等课程,可以使学生获取综合商务知识和商务技能,也必不可少。这些商务类课程选择适用英语原版教材,既满足学生英语语言习得的需要,又能满足商务知识获取的需要。学校也可再根据地域情况和行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增开行业英语课程,满足地方企业用人需求。此外,教学单位要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兼顾语言技能培养和实践能力培养,选择适用教材,力求全部用英语语言学习商务知识,培养学生运用英语从事商务工作的能力。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通过课上教学和课外培训等形式,帮助学生获取诸如“国际商务师资格证书”、BEC证书、翻译证书、“中国国际商务英语二级证书”等,提高学生职业工作能力。
(三)加强校企生产要素合作
针对地方中小外贸企业招聘适用人才难的情况,学校可以合理利用学生实习学期,派驻学生到企业中工作,一方面可以解决企业用人难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利于学生获得实习实践经验,实现校企双赢。学校负责和企业就人才培养计划和内容进行沟通,在充分了解企业需求的基础上,确保企业提供适合学生专业和培养规格的实习岗位,做好整个实习学期的计划、领导、监督和管理。实习指导教师要深入企业,指导学生理论结合实际,充分利用企业生产要素,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四)校园商务英语工作室建设
根据商务英语学科发展的特点和需要,为使学生巩固和深化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了解和掌握进出易的基本程序和主要操作技能,可以建设校园商务英语工作室。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团队协作,共同承接企业外贸业务单元,自己动手搜集信息、进行市场调查与分析、拟定函电、与客户交流和应变等,提高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应用型人才,师资先行。教师在指导工作室工作的过程中,也会更加增强自己的国际化视野,增强对前沿理念的了解,从而才能能向学生提供第一手资料,使实践教学内容更加鲜活。工作室可以一种校内微型企业的形式存在。主管院长当董事长,主管教师为总经理。学生为员工。以公司的外贸业务部门或者独立外贸公司的方式运作。一是以公司外贸业务部门的方式运作。依托地方企业,在其外贸平台上销售企业产品。企业提供相关的产品信息,学生在网上或者企业提供的外贸平台上寻找外国客户相关信息,为企业寻求产品订单。这种模式的优点是能充分利用企业和学校资源,学生一旦上手会有较好的持续性,且不过多占用学校资金。但这种模式要求和企业建立紧密联系,了解产品报价等相关信息,入门时间比较长。二是以独立外贸公司的方式运作。由教师和学生自主选择产品,自主搭建外贸平台。这种模式的优点是教师和学生的自主性大,可以选择多样产品和多样业务,但外贸平台的搭建占用资金较大,且因为没有企业依托,不利于持续。另外还可以独立承担企业诸如商仗概小⑴阃翻译、合同拟定等工作。但无论哪种方式,都可以使工作室成为校园和企业之间的桥梁,学生在校园内即可接受实践训练,不仅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也可以提高学生就业率,为企业培养适用人才。
(五)校企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目标
高校与用人单位联合,针对市场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计划。如商务英语专业可以和外经贸企业以及阿里学院联合,共享师资、经验、技术和办学资源,学校主要负责理论和学术知识的教学,企业负责到校内进行实践教学,双方通力合作,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和合作平台,共同培养适用人才,学生毕业后可以选择直接到用人单位工作。这种培养模式,需要学校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立牢固的校企合作关系。针对院校教师专业技能不足,除通过“引进”、“传帮带”方式补充提高教师外,还开辟了其他途径。一是“聘请”。聘请社会各行业的知名专家到学院进行行业技能知识的传授,并担任学院客座教授和社会导师。通过聘请企业专家,实现与产业联盟的对接;通过聘请知名学术专家,实现跟踪学术前沿的目标;二是“派驻”。通过向企业派驻教师,增强教师实践技能,培养双师型教师,使其了解实践一线的工作情况;三是“提高”。学院制定教师专业技能发展计划,推动教师根据专业实际,自觉制定专业技能发展目标和措施;三是“助教”。即在一些实践类课程中,先由教师对高年级优秀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再由学生对低年级学生进行辅导。这种方式既提高了教学效率,也巩固深化了助教生的专业知识、技能。
参考文献
[1]王华,林永成,珠江三角地区涉外企业商务英语人才需求分析及其对专业建设的启示[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11月。
篇10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我国对外贸易获得快速发展。自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来,我国对外贸易规模迅速扩大,贸易顺差规模不断扩大,表现出如下特点:(1)从企业性质看,我国贸易顺差主要来自于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据海关统计,无论是进出口额还是贸易差额,外资企业在我国对外贸易中一直居重要地位,且呈逐年扩大趋势。(2)从贸易方式看,总体贸易顺差主要集中在加工贸易。2001年以来,我国加工贸易对整体贸易顺差的贡献均达到100%以上。(3)从贸易国别(地区)结构看,对主要贸易伙伴的巨额顺差与巨额逆差并存。我国贸易顺差主要集中在美国、香港和欧盟等国家或地区,并表现出逐年扩大的趋势。中国台湾、韩国、东盟和日本则是贸易逆差的主要来源地。由于顺差增幅远高于逆差增幅,导致贸易顺差总规模明显扩大。(4)从商品分类看,贸易顺差主要集中在工业制成品,其对贸易顺差的贡献在160%以上。其中按原料分类商品、机械设备、杂项制品对总体贸易顺差的贡献较大,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顺差增长迅速。
二、我国对外贸易顺差的原因分析
1.国家政策方面。加入WTO后,我国政府为了进一步发展经济,在对外经贸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要的政策措施,以推动净出口这一拉动经济发展的马车加速前进。这些政策中最主要有:(1)鼓励出口的政策。鼓励出口是指出口国政府通过经济、行政和组织等方面的措施,促进本国商品的出口,开拓和扩大国外市场的一种外贸发展策略,出口退税是其主要手段。我国从1985年开始实施出口退税政策,出口退税对我国贸易顺差的影响主要通过增强我国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能力和优化升级出口商品结构表现出来。(2)吸引外资的政策。吸引外资是我国发展经济的又一重要策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吸引FDI的数量逐年上升,外资的引入主要通过外商直接投资的顺差转移效应、贸易顺差中的贸易替代效应、贸易互补效应等机制形成了我国对外贸易顺差。自加入WTO以来,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就占据了我国对外贸易出口的半壁江山,且FDI对出口的贡献率也超过了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