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业绩评价范文
时间:2023-03-14 20:17: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基金业绩评价,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投资基金业绩评价是指运用特定的指标和标准,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基金投资运作结果作出综合价值判断。按照评价主体的不同,业绩评价有两个不同的角度:从基金管理者角度对自身经营业绩所进行的内部业绩评价;从投资者角度对投资基金所进行的外部业绩评价。内部业绩评价是基金投资运作的一个重要环节,评价结果直接反馈给基金管理公司的高层管理者,成为投资策略调整和激励机制运行的依据。外部业绩评价可以使投资者了解基金的管理风格、 风险收益和投资价值,并据此作出投资决策,客观上可抑制基金管理人的道德风险,防止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逆向选择,具有间接的外部的市场激励与约束作用。管理者的内部业绩评价与投资者的外部业绩评价之间存在以下几点差异:
11评价主体不同。内部业绩评价是基金管理公司高级管理层对基金经理和所属各部门的评价,评价主体是内部高层管理才;外部业绩评价主体是基金市场上进行基金买卖的投资者或代表投资者利益的中介咨询服务机构,投资者是现实的或潜在的基金资源提供者和委托基金管理人投资经营的委托人,因而具有关注基金经营业绩的动力。
21评价目的不同。内部业绩评价是基金管理公司管理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目的在于改善基金经营管理,对投资决策进行再评估,对资金资源进行再配置,对人力资源进行管理和激励,以确保基金战略经营目标的实现;外部业绩评价的目的是通过分析基金整体投资价值,与资本市场其他投资方式的风险收益进行比较后,投资者据以作出投资决策。
31评价对象不同。内部业绩评价对象分为经营系统和人两大类,在具体评价时又可将经营系统再划分为若干子系统或部门;外部业绩评价则将基金整体作为评价对象。
41评价内容不同。内部业绩评价内容为基金当期经营业绩,是基金价值在经营期间的增量,它受基金内部各种因素以及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评价时需要区分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外部业线评价是对基金的风险收益和绝对价值的分析,不考虑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51评价标准不同。内部业绩评价可以采用同业标准、 时间序列标准和预算标准,视评价的具体目标和指标而定;外部业绩评价往往采用同业标准或其他投资方式的风险收益标准,以判断被评价基金在同类型基金中的竞争地位以及相对于资本市场其他投资品种的比较优势。
61 评价资料来源不同。内部业绩评价是基金管理会计的重要内容,其分析资料既有内部传递的财务会计信息,也有其他经营信息,来源广泛详实;外部业绩评价资料来源于投资基金公开披露的会计信息,信息的频度和深度都受到一定制约。
71产生作用方式不同。内部业绩评价结果将直接反馈作用于经营系统的投资策略及投资组合,直接作用于人事管理和激励;而外部评价的作用则是间接的,因为基金持有人的分散和流动使投资者对基金的态度更多地通过“以脚投票” 的方式来表达,虽然这种表达方式也会通过基金市场影响基金管理人的行为,但已演变为外部的市场监督,而非直接的评价和监督。尽管内部业绩评价和外部业绩评价存有上述差异,但评价过程中具体运用的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是一致的。在选择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以构成一个完整的评价体系方面,外部业绩评价更注重该体系的客观和全面,内部业绩评价为基金投资经营管理服务,评价体系的构成和形式更为灵活多样。
二、 管理者业绩评价:资源再配置与激励约束投资基金的投资管理活动是一个持续进行的过程,包括五个基本步骤,这五个步骤相互联系,构成动态的投资管理循环(见图1) 。
*1
内部业绩评价在这一投资管理循环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属于基金管理公司管理控制系统的一部分,具有资源再配置功能和激励约束功能。资源再配置功能是将已发生的结果和预先确定的投资组合收益目标以及行业平均水平进行对比,对投资分散化程度、 证券选择、 时机选择作出再评估,判断投资策略在证券市场中的适应能力,分析投资计划的实施能否达到投资目标,能在多大程度上增加基金净值,投资计划还存在哪些不足,以便对原有资源配置进行重新调整。资源再配置一方面包括资金资源的再配置;另一方面也包括研究力量、 基金经理等人力资源的再配置。
激励约束功能是将已发生的结果和预先确定的标准进行对比,对基金经理和其他人员的工作能力、 努力程度和业绩水平给以具体的可量化的评价,作为聘任、 调配、 提升、 奖励的重要依据。因为投资基金运作的特殊性,基金经理在基金投资管理过程中起着极具个人特色的作用,属于关键性的特殊人力资本。在基金管理公司的投资决策委员会确定了投资组合中的股票、 债券、 现金比例后,基金经理借助公司内外研究力量的研究成果,结合自身对证券市场和上市公司的分析判断,可以决定具体的股票和债券投资品种,并决定买卖时机。由于其能力、 经验、 工作态度对基金运作成果影响巨大,所以,对基金经理的业绩评价与激励应是基金管理公司激励约束机制的重点。
激励机制包括物质利益激励和精神利益激励两个方面,它利用个体的趋利(并非仅仅追求物质利益,而指一种广泛的价值追求和实现)特征,激发其正向行为,使他们为实现基金的战略管理目标而努力。物质利益激励指报酬计划,一般由基本薪水、 奖金、 基金份额、 期权四个部分组成。基本薪水不随业绩变化,并不是激励其努力工作的主要动力;奖金的激励效果比基本薪水高,但却趋于钝化;基金份额和期权将基金经理的个人利益与投资者的利益更紧地绑在一起,激励效果强于基本薪水和奖金。精神利益激励能满足基金经理较高层次的需要。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要分为生理、 安全、 社交、 尊重、 自我实现五个由低到高、 顺序满足的层次体系,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需要层次。对基金经理来说,能代表社会荣誉和行业声誉的资格证书或业绩证书、 媒体宣传带来的社会影响,都可以强化他们的成就感,从而起到激励作用。
激励机制只能解决 “道德风险” 中的 “偷懒行为” ,而 “机会主义行为” 则需要一个好的约束机制。约束机制通常驻包括四个部分:11公司治理结构。
基金管理公司通过法规、 公司章程、 基金契约等法律文件,对基金经理的权利作出明确规定,基金经理超越权限或者滥用职权对基金造成损失就有可能受到严厉惩罚;基金托管人也有责任拒绝执行基金经理的违法、 违规投资指令。公司治理结构对基金经理构成直接的、 正式的、 组织的、 法律的外在约束。21基金经理人才市场。基金经理作为职业人,一方面须遵循事业道德,努力为委托人服务;另一方面还须建立自己的声誉才能获得职位,从而实现自己的价值。基金经理人才市场除了提供一种外在约束外,也使基金经理产生内在的、 自我的约束,促使其努力工作,不断进取,在投资活动中不出现大的失误,实现良好的投资收益。31 利益共享。基金管理公司通过基金份额、 期权等报酬计划实施的利益共享,使基金经理具有自我约束的动力。41 管理措施。
基金管理公司实施的各种管理措施,如倡导企业文化与团队精神、 强化沟通、 实施人本管理、 推行弹性工作等等,都会创立一个和谐融洽的组织内部氛围,有助于解决激励与约束问题。
三、 投资者业绩评价:收益与风险评价
投资基金的外部业绩评价是由基金投资者或代表投资者利益的中介咨询服务机构,根据公开披露的会计信息,对基金的管理风格、 风险收益和投资价值作出的评估和判断。
美国最著名的晨星评估公司公布的各基金业绩星级(从一星到五星,星级越高的基金业绩越好,星级越低的基金业绩越差) ,对投资者影响非常大,每年流向共同基金的资金中几乎有90 %是流向四星和五星级基金的。我国投资基金发展历史较短,目前采用单位基金净值作为单一评价指标的方法有较大缺陷,已不能适应基金业迅速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借鉴国外的成功作法,并结合我国基金市场的现实,设计和建立一套客观、 公正、 合理的投资基金业绩评价指标和方法体系,这对我国投资基金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十分必要。
投资者购买基金的目的在于获取收益。如果投资者自行投资,其收益的高低与其个人投资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相关,但当他将资金委托基金进行投资经营时,投资者的收益就取决于基金的经营状况。因此,投资者需要了解、评价基金的经营业绩,以决定是否购买基金、 购买哪家基金和购买多少基金份额。
投资基金的经营状况受内外环境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主要影响因素有四个方面:11市场一般收益水平,可用证券综合指数收益率代表。一般来说,当市场行情上升时,基金收益也会增加。21基金的风险水平,包括市场系统风险(不可分散风险)和非系统风险(可分散风险) 。有效的分散化投资可使非系统风险趋于零,使总风险约等于系统风险。
31基金管理人的投资才能,包括证券选择能力、 时机选择能力、 投资分散化控制能力。证券选择能力指基金管理人识别价格被低估的证券的水平。时机选择能力指基金管理人判断市场行情发展趋势的水平,当预计股票市场行情将上涨时,增加股权投资,减少债券投资,并增加股权投资中系统风险系数β值较高股票的投资比例,从而使组合投资的市场风险水平增加;当预计股市下跌时,则进行反向操作。
投资分散化控制能力指基金投资组合对非系统风险的控制程度。完全分散化投资可以分散所有的非系统风险,这种投资方式不需要任何投资技巧,只要模拟指数组合即可,其结果必然使基金业绩等于市场。如果管理人并不满足于此,希望通过发挥投资才能使基金表现优于市场,凡必须放弃完全分散化投资。基金管理人之所以愿意承担这种可分散风险,是为了谋求可能伴随而来的更大收益,这需要在对客户风险峰承担能力和自身投资才能作出恰当估计的基础上,权衡潜在超额收益与投资安全性后作出判断。
41基金经理的运气。从短期看,个别基金经理可能仅抱着赌博的心理进行投机而改善了基金业绩。从长期来看,运气这一因素不影响单个基金乃至基金业的整体收益水平。显然,剔除市场收益水平和基金经理运气等投资者无法把握的因素对基金业绩的影响之后,评价基金业绩的实质就是分析基金的风险类型和管理人控制投资组合风险、 获取投资收益的能力。评价内容是要回答基金析整体收益是否超过市场平均收益,超过市场平均收益的部分中有多少可归结为基金管理人的投资才能,选择哪一方面因素进行评价,以及选择什么指标和方法进行评价等问题。针对不同管理风格的基金,评价因素主要分为两类:对采用消极管理风格的基金,主要评价其在证券市场的一般收益水平和风险水平;对采用各极管理风格的基金,除了以上两个指标外,还包括基金管理人的选股能力、 市场运作中的时机选择能力以及基金组合的分散化程度等指标。
这些指标分别衡量了基金管理人预测市场的发展趋势、 识别证券价格是否被低估及控制风险的能力。
从投资者不同的风险、 收益偏好来看,其对基金未来经营业绩最为关注的莫过于基金的收益与风险了。从投资基金的功能来看,基金作为专家理财的工具,具有明显的资金、 信息、 技术优势,控制投资风险,获取超大型额收益是其基本职能之一。
因此,投资者对基金进行业绩评价的核心就是对基金的收益和风险作出评价.
参考文献
〔 1〕 尚志强.跨国公司业绩评价系统〔 M〕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 2〕 马永开,杨桂元.Morningstar的共同基金业绩评价体系〔 J〕 .江苏统计,2000 , (5) .
篇2
私募基金11月表现评价
面对11月中旬的两次大跌,不少私募基金都降低了仓位(图)。截止至11月底,MCRI指数的成分基金共有136只,整体仓位为70.58%,较10月底的77.91%下降了7个百分点,不过其中仍有五成的私募基金仓位维持在50%以上,另有27%的私募基金仓位在50%至80%之间。这一结果表明私募基金经理们对后市的看法仍就保持乐观态度。
华润信托的统计数据显示MCRI成分基金在11月份继续增持机械设备仪表(16.53%到17.21%)、食品饮料(8.49%到10.66%)和医药生物制品(8.1%到9.54%),并减持了金融保险业(13.67%到10.6%)、金属非金属(12.6%到10.59%)以及采掘业。前五大重仓行业仍占到了私募基金总体仓位的近六成。
虽然沪深300下跌了5%,但是仍然有50%的私募产品取得了正收益,中位数为0.09%,成绩值得肯定。多数产品的收益均在0-5%之间,收益跌幅超过10%的有25只。不过,依然有17只产品的月度收益超过17%。
私募基金长期表现评价(最近两年以及三年)
从2008年11月底至2010年11月的两年间,MCRI指数和晨星股票型基金指数表现相当。晨星统计数据显示,具有两年以上历史的基金已有175只,其中有88只私募产品战胜了同期的沪深300指数,占比50%;另有75只优于同期的晨星股票型基金指数,占比43%。
这里给出私募基金按照上述索提诺比率排序后的详细收益情况和基金的基本信息,以供投资者参考我们(表1)。这其中,我们剔除了成立以来收益率为负的部分私募产品;同时,对于采取复制策略的系列私募产品,我们只选取排名最靠前的一只入榜。
目前,具备三年历史的私募产品已经有76只,到年底会有近100只左右的私募产品满三年。统计数据显示,仅一只产品未能战胜同期的沪深300指数,高达七成的私募产品优于同期的晨星股票型基金指数。期间年化回报为正的产品有43只,占比57%。
篇3
晨星数据显示,5月份晨星中国股票型基金指数下跌了5.17%,大盘股依旧领跌,晨星中国大盘指数当月跌幅达到了8.65%;相比之下,一直较少人关注的债券型基金则在这波下行走势中较为突出,晨星中国债券型基金指数录得了今年以来2.11%的回报。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不少私募基金经理都选择低仓位运行,所以总体的下跌幅度并不大,当月的晨星中国、华润信托中国对冲基金指数下跌了3.09%,继续跑赢沪深300和晨星股票型基金指数,当然,相对于收益较为稳健的债券型基金,还有一定的距离。
5月表现
从整体表现来看,在当月纳入统计的291只私募基金中,最近一个月的平均回报率为4.94%。
结合4月的数据,跑赢同期沪深300和晨星股票型基金指数的私募比例连续两月上升,显示大多数基金经理都及时调整了投资策略,规避了短期的投资风险;如果能在大市上行过程中也保持这样的态势,那私募的回报将相当可观。值得一提的是,5月有19只私募基金未能在报告期内当月数据,个中原因值得探究。
从绝对收益的角度来看,当月仅有36只基金取得了正收益,占比12.4%,相比上月的55.1%大幅减少,这主要的原因是不少私募的净值公布日期在15日之前,所以4月上旬较为平稳的大市走势对部分私募的业绩没有产生大的负面影响,而到了5月,各私募对应的同期沪深300走势均已反映了大市的跌幅,能在这样的氛围中取得正收益实属不易。当然,我们仍需要提醒投资者并不应该过分关注单月的收益,追求中长期的超额回报才是私募基金的目标。
今年以来的表现
今年前5个月,在具有5个月历史的288只私募基金中,平均累计回报率为-14.57%。这样的平均回报率显然不能让投资者满意,因为私募追求的是绝对的回报。但我们觉得这样的情况,主要原因还是投资标的的缺乏。如近日首个沪深指数期货合约IF1005已经完成交割,虽然交割量仅640手,从整体来看,期现套利机会明显。
包括私募在内的诸多机构者投资由于条款和政策的限制还不能从中得益,也就失去了一个在下跌市场中取得绝对收益的机会。私募基金的投资者可能需要更好的耐心来等待决策层对相关的政策作出调整。
从绝对收益的角度来看,今年以来共有96只基金取得正收益,占比33.3%,对比上月的144只取得正收益的私募数量,我们可以看出5月份的大市表现对今年的私募业绩的影响的确不小。
中期表现(最近一年)
具有一年以上历史数据的基金共有242只,统计范围内私募基金平均回报率为15.53%。
2009年下半年开始,A股呈现出振荡的走势,沪深300的回报率约为2.98%,基本持平,但这一年中,对冲基金指数录得了14%的年回报率,跑赢了几个相关指数,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私募在动荡的股市中更能取得超额的回报。
长期表现(最近两年)
关注私募基金的中长期表现一直是我们评价报告的核心思想,因为只有在各类动荡的市场能保持良好的绝对收益,才是投资者投资私募的目的,所以我们也更希望投资者在选择私募时不要关注短期的表现,而要考虑中长期的综合表现。
近两年中国股市事实上经历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牛熊市的短周期,沪深300指数包含了2008年的暴跌、2009年的反弹,以及2010年的相对振荡三种典型的股市走势。令我们注意的是,大家一直关注较少的债券型基金的回报却是最高的,年化回报率为6.95%,和对冲基金指数年化回报率6.46%相比,颇有殊途同归的味道。当然,两者自然也均高于股票型基金的两年年化回报率(2.94%)。
债券型基金指数最近三年的夏普比率是1.06,而对冲基金指数同期夏普比率是0.20。结合上述的两年年化回报率来看,私募基金的投资者承受了额外的风险,却只收到了和债券型基金相当的回报,这样的结果显然是私募基金的投资者所不希望看到的。从晨星统计数据来看,对冲基金指数的夏普比率偏低主要是私募基金表现分化严重,部分表现差的私募拖累了整体对冲基金指数的表现。所以,我们在此提醒投资者选择私募时可以关注私募基金中长期风险调整后收益排名靠前的基金。
统计数据显示,具有两年以上历史数据的基金共有141只,平均年化回报率为4.72%。
篇4
4月公布了大量的宏观经济数据。根据央行的数据,3月人民币新增贷款额和广义货币(M2)增速均创出历史最高水平。
另外,国家统计局4月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经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为65745亿元,同比增长6.1%,比上年同期回落4.5个百分点,比去年四季度回落0.7个百分点。一季度的宏观经济面略好于市场预期,但经济还面临着较大的下行压力。
本月,沪深300指数在稳定的成交量的配合下,继续振荡上行,月末收于2622.93点,全月涨幅为4.59%。
晨星数据显示,以各基金公布净值的时间为结点计算的最近一月里,在所有161只基金中,共有137只基金获得了正收益,占比约为85%;其中有10只基金的收益率超过了20%(见图1);有35只基金战胜同期沪深300指数,占比约为22%。有53只基金跑赢同期晨星股票型基金指数,占比约为33%。
为了更好地反映4月私募基金的表现,我们选取了在下旬(20日及以后)公布净值的116只基金作为样本。统计数据显示,只有27只基金战胜了同期沪深300指数,占比仅为23%;有33只基金跑赢同期晨星股票型基金指数,占比约为28%。总体上,私募基金的月度表现落后于大盘和公募基金。随着大市的不断振荡上行,大部分的私募基金经理认为,目前市场的部分估值已经偏高,所以采取了逐步减仓的动作。
另外,今年以来,共有151只基金获得了正收益,占比约为95.6%;但只有19只基金战胜同期沪深300指数(见图2),占比约为12%;有49只基金跑赢同期晨星股票型基金指数,占比约为31%(注:深国投・鑫地一期进行过信托份额调整)。
中期表现评价(最近一年)
具有一年历史数据的共有127只基金。获得正收益的仅50只,占比约为39%。其中有15只基金最近一年的收益率超过了20%(见图3)。
统计数据显示,127只基金中有116只战胜同期沪深300指数,占比约为91%。有90只基金跑赢同期晨星股票型基金指数,占比为70.8%。总体来看,私募基金的中期表现强于大盘和股票型公募基金,但也仅有不到四成的基金能获得正收益。
波动率
波动率(Standard Deviation)是衡量风险的主要指标之一,因为最近一年来市场的剧烈波动以及各私募公司的风险控制方法不同,各基金的波动率出现了很大差别(见图4)。
风险调整后收益―夏普比率
在127只可计算最近一年风险调整后收益(年化夏普比率,Sharpe Ratio)的基金中,仅有52只基金的风险调整后收益为正值。而夏普比率超过1的基金只有11只(见图5),表明这些基金最近一年来所承受的风险获得了超额回报。
长期表现评价(最近两年)
篇5
近年来,在国家各项政策支持下,中国基金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基金与基金管理规模呈几何增长。在基金投资中,投资者常关注那些收益排名靠前的基金即明星基金,而拥有明星基金的基金公司也被称作“明星家族”。许多研究都已证实了明星基金具有溢出效应,即明星基金不仅能为自身吸引投资者来投入资金,也能为该基金公司的其他基金吸引更多资金和申购量。溢出效应产生的原因表现在多方面:首先,大部分投资者认为同一基金公司旗下的基金具有相似的研究开发能力、管理质量、投资理念等,所以认为可以用单支基金的评价指标去取代基金家族的整体评价指标;其次,当媒体以及公众将注意力放到某明星基金上,其基金家族的名字也随之出现在投资者的视野中,从而使该基金家族得到很大程度上的宣传,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投资到该基金家族的其它基金上;最后,投资者认为基金的历史业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以此为依据去选择基金,会很大程度上降低搜寻成本。正是因为明星基金的溢出效应,为基金公司带来了更多的申购量,使基金公司可以收取更多的基金管理费,导致国内基金公司造星运动盛行。
虽然基金公司打造的明星基金的收益良好,但投资者并不能随意投资明星基金,因为大部分明星基金经常或长期处于暂停申购的状态。暂停申购的原因一方面是基金公司募集的资金已达到一定规模,如果该基金持续被大量申购,而适合该基金投资的产品又不充足,造成该基金很难保持高收益率;另一方面是为了避免该基金趁机进入套利,使原基金持有者的利益受到损害。当投资者认为同一基金家族的基金产品投资能力以及管理水平相当,但又不能随意追逐业绩优异的明星基金时,投资者就会选择投资该明星基金所在公司的其它产品。但现阶段并没有关于兄弟基金的收益情况是否与明星基金的收益情况相当的调查或研究,因此无法证实投资者追随明星家族是否能获取超额收益。现有的对基金研究报告以及评价指标大部分也都是针对单支基金的,如基金收益率、基金净值增长率、业绩比较基准增长率等,却少有对基金家族层面的评价指标。大部分投资者一般是先选择基金家族,然后再选择旗下的基金产品进行投资。既然如此,投资者又该通过哪些指标来衡量基金家族的整体业绩水平。针对此情况本文构建了衡量基金家族整体业绩水平的四个指标,分别是加权平均业绩、业绩极差、优质基金比率、加权排名百分位数。从基金家族的层面构建整个家族的业绩评价指标,可以防止投资者被明星基金误导,帮助投资者多角度地去衡量和评价基金家族的总体资产管理能力,使投资者投资基金变得更加有据可依。
二、文献综述
中国人民银行于1992年11月批准成立的淄博乡镇企业投资基金是我国最早成立的基金,标志着国内基金公司的成立,这不仅促进了资金更高效率地使用,使投资者拥有更多的投资选择,还由此产生了我国对基金业绩评价的研究。在基金投资萌发初期,我国主要是引进国外的评价理论和方法对基金进行实证分析,在基金投资的成长期,国内学者多是对基金评价模型进行修正和创新。石磊、捷(1999)在新基金的业绩分析中,数据来源是1998年4月到1999年5月这一年间新上市5只基金,其方法主要是运用詹森指数计算和比较这5只新基金的收益率排名,文中还分析了投资者的净选择性报酬并得出投资者只投资于新基金可以分散股市的非系统风险的结论。李凯、张婷(2000)在证券投资基金投资收益分析中,通过实证研究透析了基金的投资绩效与组合策略的关系,运用资本市场理论对证券组合特征曲线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基金组合投资的绩效取决于股票的选择而不是长时间的规划的结论。杨湘豫、谭国威(200
7)在开放式基金经理与“热手”中,经过对基金经理的选时选股的持续性分析得出我国开放式基金经理有“热手”存在。赵旭、吴冲锋(2004)的证券投资基金业绩与持续性评价的实证研究中,认为国内传统基金业绩评估方法是从国外理论中引进的,分别有Treynor指数法、Sharpe指数法和Jensen指数法,他们还是国内首次运用R/S和DEA模型对基金的可持续性以及相对业绩进行实证分析的学者。
20世纪60年代以前,国外运用投资组合理论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来比较投资基金的业绩,主要的依据是基金的投资收益率,之后Treynor(1965)特雷纳指数、Sharpe(1966)夏普比率和Jensen(1968)詹森指数的产生使单只基金业绩的度量方式有了新的转变。三者都是利用未经风险调整的业绩指标或经风险调整的业绩指标将基金的业绩与基准业绩、市场业绩、无风险利率相比较,评价基金的业绩是否超过市场的平均业绩。Treynor(1965)最早建议把基金的系统风险进行量化,同时在比较基金业绩的过程中引入基金系统风险的对比,由于特雷纳指数并不考虑组合分散的问题,因此特雷纳指数可以被广泛运用于评价分散化投资的基金业绩。Sharpe(1966)在特雷纳指数的基础之上将投资基金的系统风险与总风险进行区别,夏普指数把经营业绩好的投资基金的系统风险与总风险同等看待,但对于经营业绩差的投资基金,就认为基金的总风险会由于非系统风险的不同而相差较大,于是他就提出了将单位总风险的超额收益用于评价那些总风险经过调整后的基金业绩。Jensen(1968)为了比较基金的实际收益水平和通过CAPM方法计算的预期收益水平,选择了衡量资本市场投资工具的资产定价模型和证券市场线作为评判标准,得出的基金业绩的评价指标都是经过风险调整后的百分比数。Lehmann and Modest(1987)、French and Fama(1993)包括Carhart(1997)都是通过寻找适合的评价基金业绩的方法,并在不同的评判标准下分析基金业绩水平的结果,希望能够借此找出造成基金业绩水平结果差异的因素。Le
hmann and Modest(1987)构建了基金业绩评价的APT模型,同时把 CAPM及APT度量对评价标准选取的敏感性进行了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基金评价标准和衡量业绩方法的选择对基金超额收益的排名和结果有显著的影响。Fama、French(1993)指出股票的收益在受市场指数收益影响的同时还与资产组合的特性有关,因此在CAPM中引入了股票规模的因素,而 Carhart(1997)在引入基金所持股票收益的因素中又完善了对股票收益的评价。
总结国内外的研究,国内学者的研究大多是对国外的先进理论进行引用继而实证分析最后修正的过程,然而国外的基金业绩研究多是针对单只基金的业绩进行评价,运用各种评价指标可以非常迅速地知道业绩优异的基金即明星基金,但是对于基金家族业绩的度量却是少之又少,也就是说我们无法运用这些评价指标来判定明星基金的家族业绩是否比非明星基金家族的业绩显著,如此一来,投资者在明星基金暂停申购期间购买明星基金的兄弟基金取得的收益是否比购买非明星基金家族的基金更高就不得而知了,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构建一些可以评价基金家族整体业绩水平的指标来解决此问题。
三、数据来源及样本选取
(一)数据来源
为了保证数据的充足性和广泛性,本文选取了2012—2013年度拥有2只及2只以上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的基金家族作为研究样本,总计988只基金。选择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的原因是这两种基金是目前各大基金公司经营的基金产品的主流,相对其它种类的基金来说,更能代表基金家族管理公司对投资管理和风险控制的重视程度,很好的体现基金家族的整体业绩水平。基金暂停申购数据来自和讯基金网和各大基金管理公司的官方网站,其余数据均取自Wind金融数据库,数据处理和差异显著性分析都是运用Excel和stata12.0软件完成。
(二)样本的选取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基金家族,找到基金家族总的数量是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本文首先对2012—2013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按照基金公司名称进行分类整合,选取拥有两只或两只以上基金的基金公司为基金家族,其中2012年度有66个基金家族,2013年度有72个基金家族。
为了对比明星家族和非明星家族的业绩,需要选出明星基金进而找出明星家族。净值增长率是不考虑风险情况下的衡量基金收益率的指标,可以简单直观的衡量投资者的收益情况。因此本文对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按照年度净值增长率进行降序排列,排名前5%的基金即为明星基金,其所在的基金家族称为明星家族。2012年度的明星基金为31只,明星家族为21家;2013年度的明星基金为37只,明星家族为20家。
若基金长期暂停申购,则它对绝大数投资者来说是“只能看不能买”,没有任何意义,因此其业绩不应列入基金家族的业绩计算范围,因此在计算基金家族整体业绩时应剔除基金家族中长期暂停申购的基金。通过和讯基金网和各大基金管理公司的官方网站,2012年度明星基金中暂停申购超过一年的有9只,2013年度明星基金中暂停申购超过一年的有7只。按照上述的选取样本的方法,最后本文得到有关基金家族的样本(见表1)。
四、基金家族业绩指标的构建
为了体现一个基金公司的整体管理水平,即对所有基金进行管理,整个资金规模层面的业绩水平,避免利用某支包装起来的“明星产品”来对投资者产生的误导,本文构建了四个指标,从多方面来衡量基金家族的整体业绩水平。
(一)加权平均业绩
为了使基金家族业绩指标的结果更具有说服力和信服力,本文选取未经风险调整的净值增长率r和经过风险调整的詹森指数jensen这两个指标来计算基金家族的加权平均业绩。对同一基金家族旗下的样本基金按管理资产金额的权重进行加权计算得出该基金家族的加权平均整体业绩。以2012年度宝盈基金家族为例,该家族加权平均整体业绩如表2所示。
(二)加权排名百分位数
为计算基金家族的整体排名,需要用到基金家族里每只基金的资产净值和同类基金区间收益排名百分比,将每只基金在对应产品类别的排名做加权平均。为了使排名百分位数与权重比例同向变化,本文以(1-排名百分位数)作为加权排名百分位数的基准,这样加权排名百分位数越大,基金家族的业绩就越好。以2012年度宝盈基金家族为例,该家族加权排名百分位数如表3所示。
(三)优质基金比率
本指标里的优质基金即为明星基金,计算该指标需要知道某基金家族是否有明星基金,将“明星基金”的资金规模在基金家族同类基金中所占的规模比例计算出来。以2012年度宝盈基金家族为例,该家族优质基金比率如表4所示。
(四)业绩极差
为了检验基金家族收益是否稳定,保证业绩衡量指标结果的可靠性,本文构建了业绩极差这个指标,并选取未经风险调整的净值增长率r和经过风险调整的詹森指数jensen这两个指标来计算基金家族的业绩极差。将家族旗下同类基金产品最优业绩和最差业绩之差计算出来。以2012年度宝盈基金家族为例,该家族业绩极差如表5所示。
五、基金家族业绩评价指标的应用
(一)明星家族是否为真的明星
明星家族整体业绩如何?明星家族是不是真的明星?为了展示明星家族在业绩水平上和非明星家族的差异,分析明星家族的真实表现,验证明星家族是不是真的明星,本文运用加权平均的净值增长率和加权平均的詹森值两个指标对明星家族和非明星家族进行了整体业绩的差异显著性检验。考虑到基金业绩对整个家族业绩的平均水平有较大的影响,而明星家族又经常长时间地暂停申购明星,所以暂停申购期间的明星基金业绩不应该计入基金家族整体业绩的计算范围,因为它对绝大多数投资者来说没有意义。因此,本文对于明星家族与非明星家族业绩的比较考虑了两种情况:一是未剔除暂停申购的明星基金;二是剔除了暂停申购的明星基金。业绩差异检验结果见表6和表7。
从表6和表7可知,无论暂停申购的明星基金是否在考虑的范围之内,无论是选择未考虑风险调整的基金净值增长率r12,还是考虑了风险因素的詹森值jensen12来衡量基金家族的整体业绩,明星家族的加权平均业绩都高于非明星家族,并且通过了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由此可见,明星基金的优秀业绩对其整个家族的业绩水平起到了提升作用,明星家族是名副其实的明星。
(二)投资者追逐明星家族能获得超额收益吗?
投资者往往根据历史业绩来选择投资对象,所以会选择过去业绩优秀的明星家族进行投资。但历史业绩优秀是不是意味着未来的业绩依然优秀?因此,基金家族的业绩是否具有持续性,对投资者来说意义重大。
为了研究基金家族的业绩是否具有持续性,本文首先按照加权平均业绩排名分别找出了2012和2013年度排名前十的基金家族(见表8)。由表8可知,2012年排名前十的基金家族中,只有华宝兴业基金公司和农银汇理基金公司出现在2013年度排名前十的基金家族中。由此可以初步判断基金家族的业绩水平很难持续,基金家族之间的竞争很激烈,投资者单纯依赖上年度的历史数据进行投资,很可能得不到预期的超额收益。
为了进一步验证投资者追逐明星家族的后果,本文假设有两个投资者,分别选择了2012年度的明星家族和2012年度的非明星家族进行投资,并且持有一年,以此检验在2013年初选择了2012年度的明星家族的投资者在未来一年的投资收益是否可以显著超过选择2012年度非明星家族的投资者,检验结果如表9所示。
由表9可知,2012年度的明星家族和非明星家族在2013年度的投资收益率并没有显著差异,只有未剔除暂停申购基金情况下,2012年的明星家族的加权净值增长率略高于非明星家族。由此可以说明,无论是明星家族还是非明星家族,都很难保持业绩水平的持续性,如果投资者根据历史业绩选择过去的明星家族进行投资,并不能获得超额收益。基金家族的市场竞争激烈,投资者不能单纯的依赖明星家族的年度业绩水平作为投资依据,需要从业绩极差,优质基金比率,加权排名百分数等多个方面的历年数据来衡量基金家族的整体业绩水平。
六、结语
本文运用2012—2013年度拥有2只及2只以上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的基金家族作为研究样本,构建了基金家族业绩评价指标并进行了应用,得到结论如下:
1.运用基金家族的整体业绩评价指标,更加能够公正客观的评价基金公司业绩,避免投资者被明星基金和明星基金所在的基金家族所误导,寻找真正能为投资者带来超额收益的基金家族,为广大投资者提供参考。
2.无论是否考虑明星基金暂停申购的影响,明星家族的整体业绩水平都显著高于非明星家族,说明明星家族在打造明星基金的同时,并没有忽略对非明星基金的管理,使整个家族的业绩水平保持领先,是名副其实的明星。
3.明星家族的历史业绩水平不能作为投资者进行投资的唯一依据,基金家族的业绩没有显著的持续性,投资者选择过去的明星家族进行投资并不能获得超额收益,投资者还需要考虑各基金家族投资团队的稳定性、管理能力并且还应从业绩极差、优质基金比率、加权排名百分数等多个方面的历年数据来衡量基金家族的整体业绩水平。■
(责任编辑:张恩娟)
参考文献:
Ivkovic Z. Spillovers in Mutual Fund Families: Is
Blood Thicker than Water? .Working Paper, 2001.
篇6
关键词:金融危机;企业;经营活动;业绩评价
加强金融危机下企业经营业绩评价,能够为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问题处理及经营策略调整提供参考信息,促使企业能够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消除金融危机所产生的影响。因此,企业经营过程中应给予金融危机所带来挑战更多的重视,从不同的角度对自身的经营业绩进行科学评价,确保经营过程中各项业务开展有效性。
1金融危机下企业的困境、机遇及目标定位分析
1.1困境及机遇分析
金融危机的发生,对企业发展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为了深入分析金融危机下企业的发展状况,需要对其所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这些困境包括:①企业的盈利水平下降、空间缩小。金融危机下整个市场的产品需求量会减少,致使企业的盈利水平相比原先逐渐下降,盈利空间也将缩小。②企业融资难度加大。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社会上的流动资金减少,对企业资金的正常周转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其中,急需资金的企业融资难度明显加大,可能会造成企业破产、倒闭等现象的出现。③影响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致使部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下降。金融危机也给企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机遇。这些机遇包括:①企业可以享受到国家出台的优优惠政策。为了有效地应对金融危机,国家会出台相关的政策给予企业发展必要的帮助,像减税、放贷等措施的实施。在这些措施的支持下,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将会拥有更大的生存空间。②为企业创造了新的投资机会。结合经济学理论内容,可知金融危机下的市场价格水平会发生较大的波动。此时企业会受到资金匮乏、产品销量下降等因素的不利影响,加大了自身的市场经营风险,也使产生的市场价格水平低于其实际的价值。在此背景下,企业可能会获得新的投资机会,需要企业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捕捉时机,避免受到较大的经济损失。
1.2目标定位分析
金融危机下为了降低企业的市场经营风险,保持自身良好的发展水平,需要对其目标定位进行分析。面对金融危机下企业所面临的不利发展局面,应将其视为一种非常态的经营环境。在这种经营环境下,企业的目标定位为:寻求生存机会、调整自身的产业结构、集中更多的力量谋发展。
2金融危机下企业实践过程中的经营业绩分析
金融危机给企业发展创造了非常态经营环境,使得其所面临的挑战更多。此时企业的经营业绩主要关注的是自身求生存的能力及谋发展中所积蓄的力量大小。当这些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提高时,将会使企业的经营业绩良好。因此,需要了解金融危机下企业的经营业绩特点。相对常态经营环境下企业的经营业绩,金融危机下企业的经营业绩有着自身独特的特点。这些特点包括:①价值观较为特殊。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必须考虑自身的生存空间,需要确保自身具有良好的生存能力,在不利的市场环境下获得更多的生存机会。因此,此时企业的价值观为:求生存。同时,若企业能够在这种非常态的经营环境下存活下来,将会创造价值:减少社会失业人数的同时有利于增强社会稳定性。②业绩定义过程中期间性突出。由于金融危机下企业的经营业绩关注的是如何生存,使得企业在提高经营业绩过程中所采取的方法较为特殊:对国家及政府部门出台的政策有着较强的依赖性;结合市场价格水平波动的趋势变化,寻求投资机会等。这些举措的实施是在基于金融危机影响下所采取的,其具有一定的期间性。③对非财务性的评价给予了更多重视。金融危机下的企业在经营业绩评价过程中更加重视非财务性评价。在调结构、蓄力量等措施的作用下,对自身的生存能力、人才储备状况等给予了更多重视,进而关注财务方面的融资能力评价。
3金融危机下企业经营业绩评价分析
非常态经营环境下对企业经营业绩进行评价时,需要从其经营目标入手。通过对企业经营目标的合理定位,需要对常态经营环境下企业的经营评价内容进行调整。金融危机下企业经营业绩评价要点包括以下方面:①融资能力及市场开拓能力的评价。为了提高企业的生存几率,确保其经营业绩良好性,需要看企业的融资能力:利用政府的扶持政策筹集资金的能力,加速资金周转包括加速应收帐款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能力,企业组织项目获得贷款的能力,利用信托资产融资的能力等。同时,金融危机下也需要对企业市场开拓能力进行评价,从企业捕捉商机、获得订单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②其它方面的评价。像企业的创新与研发能力、人才储备状况、决策人员应变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能够使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更加全面,提高企业经营业绩的同时有利于拓宽企业未来发展中的市场经营思路。
4结束语
金融危机对不同规模大小的企业经营业绩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给企业未来发展带来了阻碍作用。在此背景下,为了确保自身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各项经营计划得以深入推进,企业应注重自身经营业绩的有效评价,优化评价方式,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从而为企业更多地应对金融危机提供保障,全面提升企业经营业绩评价工作水平。
作者:李洪星 单位:山东钢铁莱钢集团蓝天商旅车业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创业投资 引导基金 绩效评价 政策效应 指标体系
一、问题的提出
为促进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规范化运作、提高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政策效果,国务院办公厅于2008年10月转发了由发改委等部门共同制定的《关于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规范设立与运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这一《指导意见》充分体现了引导基金的政策目标,规定了引导基金的运作模式,并对基金的管理与监督和风险控制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为发挥引导基金的运作效果提供了制度保障。《指导意见》特别提出,引导基金纳入公共财政考核评价体系,财政部门和负责推进创业投资发展的有关部门对所设立引导基金实施监管与指导,对引导基金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定期对引导基金政策目标、政策效果及其资产情况进行评估。因此,探讨引导基金的绩效评价的理论和方法是一个急需研究的课题。
二、国外引导基金绩效评价的研究成果
(一)从政策目标角度评估政府引导基金绩效的研究
主要包括针对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政策效果和受资公司绩效的研究两个方面。
1.针对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政策效果的研究
Douglas Cumming(2007)将澳大利亚创新投资基金(IIF, Innovation Investment Funds)与加拿大、英国、美国的政府扶持工程作了比较。他建立的创业投资者经营绩效评价体系的指标包括:首次投资时公司所处的发展阶段、投资行业、分期付款、企业联合投资、投资组合规模、退出结果、IPOs退出的收益绩效。得出,虽然澳大利亚创新投资基金的成功退出率不高,但却成功培育了其创业投资发展的土壤。借鉴以上研究成果,Douglas Cumming & Sofia Johan(2009)调整了指标体系,对澳大利亚PSF(Pre-seed government venture capital Funds)工程进行了评估,调整后的指标为:公司的发展阶段、投资的行业、分期付款、企业联合、地理位置、投资组合规模。他们得出,PSFs是澳大利亚种子阶段创业公司的主要投资方,但无明显投资高科技公司的喜好,但PSFs对澳大利亚VC产业起到增值作用。Federico Munari & Laura Toschi(2009)认为,在评估政府引导基金绩效时必须考虑地区特点。他们比较了英国高技术区和低技术区的不同政府混合引导基金和私有风险投资基金的绩效,绩效评价的指标有分期付款率、企业联合度、成功的IPO和兼并退出、以及失败退出。得出结论,混合风险投资基金:a.更倾向于投资早期技术型部门;b.高技术地区的分期付款率较高,且更易吸引企业联合伙伴;c.受资公司的IPO/兼并率更低,在低技术区的撤销率更低。
以上研究是以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政策目标为出发点,从宏观上把握政府引导基金对创业投资产业及本国经济的政策作用。结果表明,引导基金对本国创业投资产业的早期投资和促进融资等方面体现出政策作用。
2.针对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受资公司绩效的研究
Lerner J.(1999)分析了美国SBIR(小企业创新计划)的受资公司与未得到融资公司的差异。他们的研究表明,政府SBIR方案对高技术产业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减少了投资者面临的信息空缺,帮助创业公司解决了风险融资问题。另外,政府风险基金每年引导的民间资金超过20亿美元。Boyns N. & Cox M. & Spires R. & Hughes A. (2003)评估英国EIS(Enterprise Investment Scheme)和VCT(Venture Capital Trusts)的绩效。他们从基金对投资者和融资的作用、公司的作用(公司盈利能力、生产力、存活率等方面)、及经济作用(公司的管理、员工技能、外部技能、资产支出、R&D的投入、新产品和服务开发、方式革新、生产成本)等方面评估绩效。研究得出,两个方案建立的基金都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各自的即期、中期和远期的政策目标。同样是针对EIS和VCT,Marc Cowling & Peter Bates & Nick Jagger & Gordon Murray(2008)采用经济和金融绩效的标准指标评估EIS和VCT支持的公司,量化两个方案经济绩效的关键指标(如公司年龄、规模以及行业等),评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公司绩效:贸易绩效(盈利能力、销售额);资产结构(固定资产,债务杠杆比率,资产结构);要素利用(劳动生产率);存活率等。
以上研究是从受资公司绩效角度,比较了有政府引导基金参与和纯私人风险投资绩效的差异,结果显示了政府引导基金在不同方面的积极效应。
(二)从引导基金运营状况评估其绩效的研究
Cumming D.J. & MacIntosh J.G.(2005)研究加拿大政府LSIFs(Labour Sponsored Investment Funds)计划的绩效,分析了这些基金的风险、收益以及资产累积,考虑基金特征和管理者素质等,将盈利能力作为主要评估指标。研究表明,LSIFs项目并没有达成最大化利润的目标,且LSIFs的成功率很低,而能长期维持雇佣成长率的公司更少。该研究针对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盈利能力、创业投资资本额等进行研究,体现了引导基金的资金变动状况。另外, Jonathan G. S. Koppel(2008)从政府的运作管理角度评估了美国引导基金(SBIC)。从主管由总统任命、监视与协调、报告和审计要求三个控制手段分析引导基金的绩效。他得出:政府基金管理者和政府监督者的关系不该是一种管理关系;由于AID(美国国际发展理事会)对基金的监督权力不够,所以,应注重政府引导基金管理框架的设计。
(三)从创业投资行业发展角度综合评估引导基金绩效的研究
Anthony Bartzokas & Sunilmani (2004)从系统进化角度评估了以色列Yozma方案。评价指标包括:与政府风险投资基金相关的退出数量、IPO/M&A比例、成功比例、基于现有创业投资基金修改过的成功比例、管理的总资本、最佳退出、知名的投资者或者战略伙伴是否投资创业投资公司、创业投资的引导作用。结果显示,Yozma出现的时机很好地迎合了以色列创业投资产业进化的进程,有力地促进了以色列创业投资产业的发展。该研究将引导基金的引导作用和示范效应纳入评估指标,是一个创新。
Nightinghale B.(2009)针对英国的六个政府方案(ECF、EGF、RVCF、SEF、UCF、WF)建立了一个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考核风险的六大指标(地区股权、融资、融资的知识型大基金、高质量的交易流和人力资源发展、适宜成长型公司的环境、拥有高价值与稳定的共同法令)以及对受资公司总体能力的培养、盈利能力、劳动生产力等三项考核内容。研究结果:短期内政府混合基金的受资公司融资绩效可能会变差,但方案融资对受资公司后期的绩效有积极作用。该研究是从投入产出角度探讨引导基金的经济效应,是更加宏观的效应研究。
三、对国外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绩效评价研究的评述
(一)研究思路上分为建立完整模型的分析和直接针对各个指标的分析两种。1.多数研究先提出相关理论及该领域的已有研究,构建指标体系,构建完整的模型,采用计量回归分析法处理数据,分析各个指标的合理性及模型的拟合程度,得出结论。但是,该类研究的模型并未将引导基金纳入公共财政考核评价体系进行设置,没有体现财政部门和负责推进创业投资发展的有关部门对所设立引导基金实施监管与指导。2.少数研究并不建立模型,研究者在理论基础上选取指标,针对指标提出一些假设,比较分析样本数据,检验假设的正误,最终得出引导基金绩效表现的结论,并提出相应对策。该类研究大都只选取某一侧重点,为我们提供了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上多是针对某一(或某几个)特定引导基金,通过不同类别的数据样本比较分析,得出其总体绩效表现。1.比较分析。针对引导基金投资直接绩效的研究,比较了其他类型基金的投资绩效。2.研究针对性强。多数研究针对的是某一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或者针对某国几个特定的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3.重数据分析,轻理论。多数研究都先建立模型,未建立评估理论体系。
(三)观点或结论比较统一,都认为政府引导基金对创业投资产业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各研究均强调了引导基金对本国创业投资行业的影响,以及科学评估引导基金绩效的重要性。虽然各政府引导基金在设计、执行上不尽相同,但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本国的高技术、高风险早期创业公司的融资不足等问题,引导了本国创业投资产业的发展。
总的来说,这些研究都达到了一定水平与高度。无论是直接针对引导基金的研究还是针对受资公司绩效的研究,均设置出多个评估指标,建立了研究模型,进行了科学的定量分析。但是由于研究的目的不同,他们建立的评估指标体系侧重点各不相同,都未能实现对引导基金绩效综合评价,这也是我们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四、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
(一)加强理论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对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绩效的评价应建立在何种理论之上,是项目投资评价?还是政策效应分析?能否建立在政府财政收支绩效评价理论基础之上?我们应该建立基于政府财政收支绩效评价理论基础之上的绩效评价理论体系。
(二)研究样本进一步广泛化。就研究样本而言,该领域现有文献的研究范围多局限于美国及其创业投资产业发达的国家,未来应当加强以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为样本的研究。检验评估方法在新样本中是否成立,探求评估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绩效评价的一般规律。
(三)适当调整研究角度。未来研究应从政府政策目标出发考核引导基金绩效,强调引导基金对本国创业投资业和经济的引导、示范作用,并将引导基金纳入公共财政考核评价体系。
(四)拓宽研究时限。要评估创业引导基金的绩效最好有它完整的运行周期,但现有研究基本是针对某一时间段进行的,这可能会得出不正确的研究结果。未来研究应尽量延长时限或选择已退出的引导基金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Cumming D J. Government policy towards entrepreneurial finance: Innovation investment funds[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07(2)
[2]Cumming D J, Johan S. Pre-seed government venture capital funds[J].Int Entrep, 2009(7)
[3] Munari F, Toschi L. Assessing the impact of public venturecapital programmes in the United Kingdom: Do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matter?[EB/OL].省略/abstract=1539384,2010-1-0/2010-5-1.
[4]Lerner J. The Government as Venture Capitalist: The Long-RunImpact of the SBIR Program[J]. Journal of Business, 1999, 72(3).
[5]Boyns N, Cox M, Spires R, Hughes A. Research into the Enterprise Investment Scheme and Venture Capital Trusts[R]. Cambridge UK: Inland Revenue, 2003.
[6]Cowling M, Bates P, Jagger N, Murray G. Study ofthe impact of Enterprise Investment Scheme (EIS) and Venture Capital Trusts (VCT) on company performance[R]. HMRevenue & Customs Research Report 44, 2008.
篇8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数学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因此,评价的结果应具有激励导向作用,更应具有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数学课程标准还要求教师,在对学生数学作业评价时要尽量从积极的方向,把鼓励和批评结合起来,表扬时指出进一步努力的方向,批评时肯定其进步的一面。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但是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长期以来,很多教师却忽视了“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我们的教师习惯了批改作业的固定模式,用“优秀”、“较好”、“比较好”、“差”、“较差”等词语评价学生的作业,或用最简单的对号、错号一划了之。而学生对作业的态度也相当冷漠,认为写作业是自己的任务,改作业是老师的活儿,对了错了都很正常。教师只关注学生作业的对错,却很少用鼓励和表扬的语言去激励学生,鼓舞斗志,促其树立自信,发挥潜能,在数学领域展示自己的智慧与才能。
事实上,每个学生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被肯定被尊重被赏识的需要,每个人仿佛都是为了受赏识而生存,为此,教师应尊重学生赏识学生。用赏识的眼光和心态去批阅学生的每次作业,从中寻找点滴的闪光点,用赏识的语言进行激励。使他们的心灵在教师的赏识中得到舒展,让他们变得越来越优秀,越来越有自信。特别是对于急需鼓励的那些差生。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获得表扬,奖励次数越多,其行为活动的再发性就越高。及时有度的呈现激励性评价,能有效引起师生情感共鸣。教师在对学生实施积极评价的时候,应视其不同情况做到恰到好处。
对喜欢数学又爱动脑筋,常有奇思妙想,能够多角度多方位破解数学难题的学生,教师的评语应该是满腔热情,充满鼓励和赞美,对这类学生通常使用的语言是:“你与众不同的见解,真让人耳目一新。”“你真棒!老师还没想到的这种做法,我向你学习。”“你的头脑真灵活,这种方法比老师的方法强多了。”“这真是奇思妙想,棒极了!”
对天性聪颖而粗心马虎,作业做得很快,可又常常出现常识性错误的学生,教师应采取谨慎认真的态度,用曲折委婉,先扬后抑的语言,既鼓励又提醒学生,使其领悟教师的良苦用心。这样的评语一般是:“方法很好,仔细查一查,看问题出在哪里?希望你告别粗心,与细心交朋友。”“如果再仔细一点,相信成功一定属于你。”对作业认真,字体工整,但内容有错的学生,教师应该采取既批评又鼓励的方法加以对待,通常使用的书面评语是:“多漂亮的字呀!要是再仔细一点就好了!”
对书写潦草,作业内容大体正确的学生,教师的评议大体应该这样:“做得很好!如能把字写的再漂亮点,就更好了。”
篇9
(陕西科技大学管理学院,西安 710021)
摘要:将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法引入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综合评价中,对模糊综合评价法中的“投票型”隶属度的投票规则进行了改进,并建立了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指标体系,最后通过实例应用,给出了详尽的评价过程,评价结果经反馈符合实际情况。
关键词 :模糊综合评价法;“投票型”隶属度;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4-0166-03
基金项目:陕西科技大学2015年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教学为中心的教师评价与管理机制创新的研究与实践”(编号:15XJG047);陕西科技大学2014年度校高等教育研究项目“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与评价”(编号:xgj1409)。
作者简介:王化中(1970-),男,陕西户县人,陕西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系统工程应用、统计分析、电子商务;强凤娇(1970-),女,陕西乾县人,陕西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工业经济分析、系统评价与应用。
0 引言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是指对高校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言行与教育教学效果进行考察和价值判断,其评价有利于教师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提升自身的师德水平。2011年教育部等机构以教人〔2011〕11号印发了《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14年教育部又以教师〔2014〕10号印发《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规范》与《意见》的相继出台,反映了教育部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视及常抓不懈的决心。但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是一个多主体多因素综合评价过程,常见的评价主体包括领导与其他教师、学生、教师自身等,同时评价因素基本上属于不易量化的模糊因素,故本文将模糊综合评价法引入其评价工作中,同时对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投票型”隶属度中的投票规则进行了改进,以使其评价结果更加科学合理。
1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指标体系
开展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工作,就需要构建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文章根据我国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基本思路及《规范》〔2011〕与《意见》〔2014〕的要求,同时吸收相关学者[1-2]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2 “投票型”隶属度中投票规则的改进
模糊综合评价法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合理确定评价与决策对象各指标的隶属度,其中把由多个评价主体以投票方式经统计汇总后得到的综合隶属度(或称平均隶属度)文章称为“投票型”隶属度。“投票型”隶属度是通过投票综合反映所有评价人对某评价对象各指标的综合判断结果,虽然不同评价人因学识、价值观、经验、信息不对称等方面存在差异的原因,其投票结果(个人隶属度)不可避免带有评价人的主观性,但只要个人投票结果能准确的反映每个评价人的真实意见与想法,则经多人投票汇总后得到的平均隶属度便具有一定的客观合理性。
目前在“投票型”隶属度中的投票规则要求每位评价人对各评价指标在给定的几个类别中必选且只能选其一,即意味着评价者个人对选定类别的个人隶属度必须为1,对没有选定的其他类别的个人隶属度均必须为0。事实上这样的规定从隶属度的建立基础上就不符合模糊综合评价中关于“模糊”的概念,正是因为指标外延存在“模糊”性,有些评价人在综合评价中对给定的几个类别经常犹豫不决,难下判断。目前的投票规则显然简单易操作但过于粗糙,面对上述困境,必然导致硬性截割,得到的个人隶属度结果不准确,不能反映每个评价人的真实意见与想法,个人隶属度的不精确必然导致经统计汇总后的综合隶属度结果存在偏差。
为使评价者的个人隶属度更为精确,其投票规则改进的思路是,首先每位评价人对某评价对象的各评价指标关于给定类别做大致判断,判断结果要么为一个很确定的类别,要么介于两个相邻类别之间;如判断结果属于某给定类别,采用目前的投票规则,若判断结果属于给定的两个相邻类别之间,只要求关于这两个类别的个人隶属度均为介于0与1之间的任意小数(一般情况下,保留一位小数位易于做出判断,又符合人们的习惯)且满足合计值为1,关于其他类别的隶属度则均为0。改进后的投票规则能更加精确地反映每个评价人的真实意见,同时解决一些评价人不认同评价对象的某评价指标完全归属于其中一个类别的问题。
假设在某评价问题中,事先确定了{优,良,中,差}4个类别,某评价人对某评价对象的一个指标所属类别大致判定为介于“优”和“良”之间,但较偏向“良”,按照目前常用的投票规则,该评价人的个人隶属度为σ1={0,1,0,0},显然该评价人的个人隶属度并没有准确地反映本人的真实意见。但按照本文的投票规则,该评价人在考虑偏向“良”的具体程度情况下,可能给出其个人隶属度为σ2={0.1,0.9,0,0}(表示10成中有1成把握判定结果为“优”,有9成把握判定结果为“良”)、σ3={0.2,0.8,0,0}、σ4={0.3,0.7,0,0}或σ5={0.4,0.6,0,0}(此处的个人隶属度就保留1位小数)等更符合评价人真实想法的个人隶属度,依改进后投票规则确定的个人隶属度经统计汇总后的综合隶属度结果也将更加客观准确。
3 改进模糊综合评价法在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中的应用
某高校人事处与师资处联合发文,要求各院系及各组织管理部门做好2014年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及推荐优秀校级师德先进个人的工作,其中某学院采用由5位教研室以上院系领导评价、各专业教研室老师互评(教研室老师含各其教研室主任对除自己外的其他本教研室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学生对每个教师的评价,由辅导员根据课表随机选择该教师本年度内授过课的15位同学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主体,并利用表1所示指标体系对学院每个教师的职业道德状况进行评价,各院系以上领导的评价则由人事处与师资处组织评价。该高校要求建立4级评语集V={v1,v2,v3,v4}={优秀,良好,一般,差}。依据改进后的投票规则,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主要评价步骤[3-4],对该学院教师1的模糊综合评价计算过程如下:
3.1 建立教师1的二级指标模糊评判矩阵R
依表1中的二级指标按评语集{优秀,良好,一般,差},首先设计对教师各二级指标的模糊评价表,并要求所有评价人各自独立并采用匿名方式,使用改进后的投票规则对教师1的职业道德通过填写各二级指标的模糊评价表进行评价(本次评价要求个人隶属度仅保留1位小数,对保留多位小数的进行四舍五入);接着分别按院系领导评价、教师互评和学生评价三个角度,对各评价角度中评价人员关于教师1的模糊评价表求算数平均值汇总;最后将三个角度分别得到的各自平均隶属度进一步进行加权平均,得到综合后的关于教师1的二级指标模糊评判矩阵R。
5位院系领导(甲乙丙丁戊)关于教师1的x11~x133个二级指标个人隶属度及领导角度计算得到的平均隶属度见表2所示(限于篇幅,领导关于其他二级指标个人隶属度及的平均隶属度、互评及学生评价的个人隶属度及其相应两个角度所得的平均隶属度等略)。
该高校规定院系领导评价、教师互评、学生评价的权重分别占30%、30%和40%,经综合后的教师1的二级指标模糊评判矩阵见表3所示。
按照指标x1的计算过程,将计算得到所有一级指标的向量与综合评价值评价结果计入表4。文献[4]通过理论分析及实例验证了模糊评价中常用的最大隶属度原则是一种简单粗糙的片面性原则,只考虑了隶属向量中的最大隶属度,对其余隶属度一概忽略,有可能出现该原则低效甚至无效的情况,或因为考虑问题较为片面而导致评价对象或指标归类与排序出现矛盾的状况;同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全面性归类原则,称为“就近”原则。在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中,文章采用“就近”原则对评价对象或指标进行归类,并将归类结果与按综合评价值P(P值越大越优)的排序结果(1~4表示从优到劣)计入表4。
由表4可以看出,按距离最小的“就近”原则,教师1的4个一级指标归类与排序完全一致,除x4指标属于“优秀”类别外,其余三个指标均属于 “良好”类别,但x2指标虽属于“良好”类别,综合评价值却介于的标准值100与“良好”的标准值80之间,严格来说,x2指标相对于归属“优秀”类别而言更偏向于归属“良好”类别;而x1和x3指标虽也属于“良好”类别,但综合评价值却介于“良好”的标准值80与“一般”的标准值60之间,严格来说,x1和x3指标相对于归属“一般”类别而言更偏向于归属“良好”类别。
3.4 教师1的两级模糊综合评价
在一级模糊评价基础上,将一级指标权重与一级模糊评价值汇总得到教师1的两级模糊综合评价结果P1=(0.0283 0.350 0.217 0.150)(79.51 81.83 74.28 90.52)T=80.84。按“就近原则”教师1的职业道德应归为“良好”类别,严格来说,介于“优秀”与“良好”之间,更偏向于“良好”类别。
其他教师的职业道德评价参照教师1进行,对评价结果进行反馈,评价结果在该学院内网上公示三天,无异议。模糊评价法可实现对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归类,还可利用综合评价值P对所有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进行优劣排序。该学院按照学校分配的校级优秀师德先进个人名额,推荐综合评价值最大的2位教师作为校级优秀师德先进个人。
4 结论
在建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应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并结合两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教师职业道德水平进行评价,使得定性指标得到了定量化的处理,计算简单,评价思路清晰。本文建立的指标体系主要适用于高校的一线教师,对在组织管理岗位或后勤保障岗位的教师,则须考虑不同工作岗位教师的具体要求,对建立的指标体系适当增加或减少,其各指标权重也应考虑不同高校与不同教师岗位要求进行相应调整,使确定的指标体系与指标权重更加符合实际要求。
参考文献:
[1]马琰琰,徐媛媛.构建科学的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体系[J].继续教育,2012,05:48-49.
[2]王红燕.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0.
篇10
从评价结果来看,南方基金、富国基金、汇添富基金、华夏基金、嘉实基金、易方达基金、广发基金、中银基金、鹏华基金、工银瑞信基金位列前10名。而老牌基金管理公司中的达成基金、博时基金、银华基金则跌出前10名。单从结果来看,确实让人感到诧异。
晨星(中国)研究中心的这份报告显示,该基金公司综合评分系统是基于层次分析基础之上的定量评估,综合考量基金公司的资产管理能力、运营管理及业务发展能力等三项因素,并在基金经理留职率、产品运营、牌照业务、投资管理能力及任期等单项百分比评分的基础上,最终得出基金公司各项因素总评分及其综合评分。
由于晨星(中国)有着自成体系的评价方法,我们并不想评论其方法的科学性,毕竟评价基金管理公司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任何一种评价方法都不可能尽善尽美,但如果最终结果与行业地位偏差过大的话,则需要斟酌评价结果的实用性。尤其是对于普通基金投资者而言,缺乏对报告进行系统性分析的能力,往往只能根据结果来选择基金产品,难免会做出片面的决策。尽管晨星(中国)在报告中说明,“该报告是对基金公司进一步研究的起点,而不应视作买卖公司旗下基金的建议”,但同时也说“基金公司评分旨在提供一个简化筛选基金公司过程的工具”。
笔者想说的是,中国基金行业需要本土评价体系,本土基金研究机构应当着手推动更为完善、科学的评价体系的建立。毕竟,相对于海外研究机构而言,本土研究机构更加了解中国基金行业的现状与格局。
事实上,国内基金研究起步于2000年前后,银河证券、天相投顾、中信证券比较早的介入到基金研究之中。2006年以来,基金行业快速发展,券商开始陆续增加了对于基金的研究,财经媒体也各自介入到基金的评奖之中。与此同时,好买之类的所谓第三方机构也陆续出现。你也评级,他也评价,甚是热闹,却令投资者无法适从。
由于基金评价机构的水平、能力参差不齐,难免会对市场造成误导,证监会决定发放基金评价牌照来进行规范,并于2010年5月发放了第一批牌照,此后又陆续发放了牌照。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基金投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