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纤维范文
时间:2023-04-11 21:06: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乳腺纤维,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临床资料
例1:患者,女,48岁。发现右乳肿块1年余,近半年来自觉肿块稍长大。查体右乳外侧象限扪及大小约30mm×20mm质硬包块,活动度一般。超声检查示右乳约9点处探及实质性低回声团块,大小约28mm×17mm,肿块边界尚清晰,周边未见“蟹足”征,肿块内部回声不均匀,可见散在分布的钙化灶,钙化灶大小不一,肿块后方回声明显衰减;彩色多普勒血流显示肿块周边及内部未探及丰富血流信号。左乳未见明确异常。双侧腋窝未探及明显肿大淋巴结。超声诊断:右乳外侧象限实质性占位(乳腺癌不排除。)术中所见:右乳肿块包膜完整,与周围组织轻度粘连,术后病理:乳腺纤维腺瘤。
例2:患者,女,52岁。发现左乳肿块3年,自觉肿块长大半个月。查体左乳外上象限扪及大小约20mm×20mm的质硬包块,活动度一般。超声显示左乳约2点处探及实性低回声肿块,大小约21mm×16mm,肿块边界尚清晰,周边未见“蟹足”征,肿块内回声不均,可见散在钙化灶,钙化灶大小不一,肿块后方回声衰减;彩色多普勒血流显示:肿块周边可见少许血流信号,内部未探及血流信号。右乳未见异常。双侧腋窝未探及异常肿大淋巴结。超声提示:左乳实质性肿块(乳腺癌可能)。手术所见:左乳肿块包膜完整,与周边组织轻度粘连,术后病理:乳腺纤维腺瘤。
讨 论
术后对2例病例做回顾性分析:2例病例年龄、病史、查体、超声图像及手术结果均类似,病理结果相同。2例患者病史均较长,查体无特异性,较支持良性诊断,但患者均自觉近期肿块长大,无法排除良性病变恶变,观察超声图像,肿块内可见散在分布的钙化灶,后方衰减明显,乍看图像很像是乳腺癌。但仔细分析声像图,最支持乳腺癌诊断的就是肿块内钙化灶,但测量这些钙化灶的大小,均>1mm;肿块边界清,未见恶性晕征,彩色多普勒血流显示,一例肿块边缘及内部未见血流信号,一例肿块边缘见少许血流信号,内部无血流信号;以上均提示肿块为良性病变。结合以上诊断信息,考虑乳腺纤维腺瘤的诊断是更合适的。
乳腺肿块内常出现钙化灶,其中以乳腺癌及纤维腺瘤最为常见。乳腺癌内部的钙化灶诊断特异性很高,姜氏等报道认为50岁以下的乳腺肿块有钙化,则恶性可能性约95%,因此遇到乳腺肿块内出现钙化灶时,要高度警惕乳腺癌可能。但区别在于:乳腺癌内的钙化灶一般多为
因此,当遇到乳腺肿块内出现钙化灶时,一定要注意患者的年龄,测量钙化灶的大小,观察其分布的形态,后方有无声影等情况。并结合其他二维图像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情况等,才能有助于提高乳腺肿块良恶性诊断的正确率。
篇2
这位读者提出的问题很具有代表性,一般讲乳腺纤维腺瘤是乳腺良性肿瘤中最为多见的一种,约占乳腺良性肿瘤的3/4。本病发病年龄在18~40岁,多发于20岁左右的年轻女性,60%以上的病人是30岁以下,绝经后的女性很少见。
本病的发病原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与雌激素过度刺激或乳腺局部组织对雌激素作用过于敏感有关。好发于卵巢功能旺盛而又调节紊乱的年轻女性,部分病人伴有月经不调或原发不孕。
乳腺纤维腺瘤发病部位多在乳腺的外上方,肿瘤通常是孤立的,约13%是多发或双侧,可为两侧乳腺先后发生或同时发生。一般该肿瘤界限清楚,活动性好,质硬,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一般在1~3厘米,大者可达10~20厘米。肿瘤一般生长缓慢,又有慢性乳腺纤维瘤之称。多数为无痛性,仅14%的病人可出现轻度疼痛或阵发性疼痛或偶痛。在月经期有些病人可出现胀痛、隐痛、钝痛,极少数病人出现针刺样疼痛。
篇3
乳腺纤维腺瘤是一种常见的乳腺良性肿瘤,好发于20~40岁的中青年女性。发病与体内雌激素水平的相对或绝对过高有关,有大约5%的恶变率,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当前有许多人像小张同志一样,对乳腺纤维腺癌存在着一些模糊认识。
其一,认为乳腺纤维腺瘤通过服药治疗能够消除而无需手术。关于乳腺纤维腺瘤能否通过吃药消除,日前医学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乳腺纤维腺瘤是一种不能通过服用药物而治愈的疾病。临床上确实见到一些服用药物后消失的乳腺包块,这些包块大多是乳腺增生结节,而不是乳腺纤维腺瘤。
其二,认为乳腺纤维腺瘤手术后易复发。社会上甚至流行着一种说法:“不切没事,越切越多”。诚然,临床上确实存在着一些术后复发的病例,但乳腺纤维腺瘤复发并非因手术刺激所致。作为已发现的乳腺纤维腺瘤,一经手术切除就已不复存在。术后肿瘤复发实际上包括两种情况:一是新发生的肿瘤;二是术前存在的一些小病灶逐渐增大变得可触及。乳腺纤维腺瘤有呈多发生长的特点,因此出现所谓“复发”就不难理解了。临床上有一些减少术后复发的措施:一是术中必须切除肿瘤包膜,一般要求除肿瘤瘤体外,还需将肿瘤周围少量正常组织一并切除。二是术前详细检查,将已存在且可能切除的肿瘤一次切除,以免残留。当然,术后应定期复查,发现肿瘤复发还应及时处理。目前,有许多新的外科微创技术已应用于临床,肿瘤切除手术变得越来越简单,患者对于手术不必有太多顾虑。
篇4
【关键词】乳腺纤维肉瘤;病理学;治疗
乳腺纤维肉瘤临床较为少见,多以无痛性肿块为首发症状入院,且肿瘤部位以外上象限多见[1]。但是因肿瘤生长速度较快,就诊时多数肿瘤往往已占据的两个以上象限甚至全乳。单侧发病者较为多见,双侧则较少。肿瘤发病时间长短不一,短则1年,长则长达十余年。对乳腺纤维肉瘤的确诊需病理学检查,多见病灶内组织坏死,但是与肿物恶性程度及大小并不平行[2]。目前根据肿瘤的恶性程度等采取不同措施治疗外,提高对乳腺恶性肿瘤的认识,更显得极为重要。争取早发现早治疗,以提高其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入选的31例乳腺纤维肉瘤患者,均为2006年3月至2011年5月我院肿瘤科收治的门诊住院患者。年龄39~51岁,平均(28.7±4.9)岁。20例在单侧,11例在双侧。临床表现:多呈卵圆形,小则樱桃大,大则胡桃大。肿瘤在乳腺内四周推动无阻,尽管推之可移动,不过放手即又回原位,多数无触痛及自发痛;境界清楚,和皮肤及周围的组织毫无粘连;表面表现坚硬,平滑。
1.2 诊断方法及病理表现 全部病例均行B超,红外线及X线片等检查。可见纤维肉瘤对VinmmentinI型表现为阳性反应,对基底膜成分及平滑肌组织细胞标记呈阴性者,最终仍以病理诊断结果为准。镜下特点:镜下观察显示为低分化者,形态大小不一,异型显著,瘤内血管丰富且核分裂象较为多见。镜下观察显示为高分化者则是由梭形纤维母细胞组成,细胞形态大小较为一致,核分裂象少见且异型较轻,细胞多以交织状、束状排列,间质内胶原纤维也较多。大体标本:肉眼仔细观察多数肿物直径在5 cm以上,有的具备完整包膜有的则无包膜,呈现卵圆形或圆形结节状;有的切面呈现为鱼肉样且质地较软,有的切面呈现为编织状灰白色,质地则非常硬韧。
1.3 乳腺纤维肉瘤类型 主要包括带状纤维瘤、隆突性皮纤维肉瘤及黄色纤维瘤三种类型。带状纤维瘤是腹臂肌肉由于外伤或产生后修复性增生而形成,包膜不明显,因而宜手术切除。隆突性皮纤维肉瘤,其位于真皮层,形似瘢痕疙瘩,表面皮肤光滑,躯干较为多见。低度恶性,切除后复发率高。多次复发的话则恶性程度增高,并可能血行转移,宜尽早切除。黄色纤维瘤则多发于上臂近端的真皮层、皮下及躯干,多因瘙痒后的小丘疹或外伤所致,肿块边缘不清且质地较硬。瘤体如>1 cm,生长又快,则应疑为纤维肉瘤变,手术切除需彻底。
2 治疗
2.1 中医方法治疗 针对乳腺纤维肉瘤可用汤药或中成药治疗,早期临床治疗效果明显。
2.2 西医方法治疗 多以手术治疗为主。对于肿瘤体积大者,因细胞分化程度较差,可实施单纯切除术,手术时宜将浅层胸大肌及其筋膜一并切除。由于该瘤主要为血行转移,为此未出现淋巴结转移时不主张行根治术。乳腺纤维肉瘤体积小者,可实施肿瘤扩大切除术。
近几年来有文献报道[3],乳腺纤维肉瘤对放、化疗有一定的敏感性,可达到局部症状的控制或降低血行转移率,因而对肿瘤局部广泛切除术后,局部出现复发者宜尽可能争取再次彻底切除术。
3 体会
乳腺纤维肉瘤临床较为少见,多以无痛性肿块为首发症状入院,且肿瘤部位以外上象限多见[4]。但是因肿瘤生长速度较快,就诊时多数肿瘤往往已占据的两个以上象限甚至全乳。单侧发病者较为多见,双侧则较少。肿瘤发病时间长短不一,短则一年,长则长达十余年。有的肿瘤生长速度迅速,以致于短期内就可能呈现恶化。乳腺纤维肉瘤临床症状表现与乳腺癌非常相似,因此在诊断时极易误诊[5]。肉瘤就诊时多数瘤体较大,最大者直径可达30 cm以上。多数无皮肤桔皮样变及内陷,但是肿瘤发展巨大时,乳腺皮肤则变的发亮,菲薄,皮肤温度表现较高且多有皮肤静脉显露。乳腺纤维肉瘤则是以乳腺肿物为主,肿瘤无压痛,边界相对清楚,表面光滑,质地坚韧且活动。细胞分化好可伴有局灶性坏死,有血行转移迹象,腋窝淋巴结转移最为少见。
综上所述,正确的病理诊断是乳腺纤维肉瘤首次正确治疗的关键所在。然而实际中乳腺肉瘤活检前或手术前很难与乳腺良性肿瘤或乳腺癌相鉴别,因而一旦确诊为乳腺肉瘤,应及早实施手术,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 考 文 献
[1] 汪成,李蓉,包家林.等.巨腺恶性分叶状肿瘤一例.外科理论与实践,2008,13(2):173,173.
[2] 张晓娜.乳腺纤维肉瘤的诊断与治疗.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1(8):8,9.
[3] 董洪芳.病理诊断乳腺纤维肉瘤的体会.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36(21):84,84.
篇5
【关键词】 乳腺纤维瘤;护理;整体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403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734-02
乳腺纤维瘤是临床常见良性肿瘤之一,多发于育龄期妇女,尤其高发于年轻未婚女性群体,手术治疗是其主要临床治疗方法。我院妇科近年来结合乳腺纤维瘤及其手术治疗的临床特点,制定并实施了围术期系统的整体护理方案,为保障临床疗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现结合具体实例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妇科2007年至2011年收治的行乳腺纤维瘤手术的女性患者220例,具体资料为:年龄18-36岁,平均年龄24.5岁;单发136例,多发84例;病灶直径大小0.4-2.2cm,平均直径1.2cm;其中哺乳期患者42例,有既往手术史44例。根据患者术中护理方法分为:2007-2009年间仅进行术中常规护理的常规护理组110例及2009年-2011年开始实行整体护理的整体护理组110例,组别间在患者基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比较研究意义。
1.2 手术方法 术前常规检查并确定肿块的位置及大小,术中常规铺巾、消毒,用利多卡因(2%)进行局部麻醉后进行乳腺纤维瘤切除术。乳腺纤维瘤虽为良性,但仍有病变可能,因此术中切除纤维瘤后应进行常规送检,以排除病变可能,对术中怀疑为恶性肿瘤者26例进行术中冰冻切片。
1.3 护理方法 常规护理组进行常规手术护理(如护理、麻醉护理、切口护理等)[1],整体护理组则进行系统的围术期护理。具体方法为:
1.3.1 术前护理
1.3.1.1 心理疏导 乳腺纤维瘤及其手术均具有特殊性,患者容易对手术操作尤其是切口所带来的疼痛产生恐惧心理,对术中身体暴露、术后美观情况产生忧虑,因此术前多产生消极心理。对此,护士要多于患者沟通、交流,介绍手术的重要性、具体的手术方法及术后疤痕恢复情况等,以解除其对手术治疗的恐惧感,增加治疗信息,最大限度地配合手术治疗。
1.3.1.2 手术时间安排 手术时间上要考虑到患者身体因素,多安排在月经后1周内,因为此时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命体征均比较稳定,瘤体暴露较明显,术中出血量小,利于手术操作和彻底切除肿瘤,降低复发率[2]。
1.3.1.3 术前准备 准备好手术常用设备,术前安排患者熟悉手术环境,向患者介绍手术设施、主治医师的水平、麻醉方式及手术的基本过程等,同时告知患者术中常见突况及具体的应对措施,以提高患者对手术的安全感。确保手术环境舒适,室温、适度、光线适宜,无噪音。
1.3.2 术中护理 术中根据患者肿瘤位置及大小适当选择切口,对创腔较大、手术负责患者要做好引流准备。帮助患者摆好合适的,手术操作时动作要轻柔、一步到位,语言要亲切,对术中情绪不稳定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1.3.3 术后护理
1.3.3.1 常规护理 术后注意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血压、呼吸、脉搏、神智等基本生命体征。对术后生活不便利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护理。嘱咐患者术后尽量避免患肢部位大运动,以防止牵拉切口或敷料脱落,敷料渗血时应当及时检查并处理。术后疼痛患者可口服止痛药物。
1.3.3.2 饮食指导 术后饮食以高蛋白、高热量食物为主(如瘦肉、鸡肉等),忌食辛辣、油腻食物,以避免术后切口炎症。
1.3.3.3 切口护理 术后切口部位压迫止血15min左右,然后加压包扎切口,包扎程度以有压迫止血作用、敷料不容易脱落、不影响血液循环为宜。术后观察包扎绷带是否牢靠、舒适,有无憋气、胸闷情况,24h后方可解开绷带换药,以有效加压、止血[3]。注意保持切口干燥,拆线4d后方可洗澡,以防止切口感染。嘱咐患者术后3月内佩戴上托效果较好的胸罩,以减少牵拉造成的疤痕加大。此外,本组31例术中引流患者术后24h左右拔除引流条,拔除时间18.5-29h,平均25.2h,以降低感染风险。
1.3.3.4 健康指导 指导患者学会自我检查的方法,每月1次,于月经后1周进行,检查内容包括双侧位置、是否塌陷等,告知患者如果发现内有较硬的包块时应当及时来院就诊。
1.4 观察项目 观察并记录术后切口一期愈合率、术后切口感染率、血肿感染率,采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从护理态度、护患关系、护理有效度、健康宣教效果四个方面来衡量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等。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术后组别间主要项目比较,详细结果,见表1。
3 讨论
系统、科学的乳腺纤维瘤手术围术期护理,一方面是对临床手术治疗的辅助治疗和补充,另一方面是有针对性的、全面的身心护理,它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身心耐受性,保障手术效果,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而且通过围术期患者与护士之间的有效双向沟通、交流,拉近了护患之间的关系,提高了护理效果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胡振娟,甘恩玮,邵志敏.微创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瘤的护理[J].上海护理,2009(09):123.
篇6
【关键词】 环乳晕切口;乳腺纤维瘤;效果
DOI:10.14163/ki.11-5547/r.2015.03.064
乳腺纤维瘤是乳腺疾病中最常见的良性病变, 约占到3/4, 同时该病常见于30岁以下的女性患者, 发病的高峰期为18~25岁[1]。传统的手术方式切除瘤体后会在上留下较大的瘢痕, 尤其是在多发的情况下会存留更多的瘢痕, 由于手术治疗和瘢痕的形成会使女性的不对称, 美观度下降, 对一些女性(尤其是未婚女性)造成严重的心理影响。该研究通过对试验组的55例患者采取环乳晕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 取得较好效果, 且患者满意度高。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乳腺纤维瘤患者110例。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把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55例。患者的年龄19~48岁, 平均年龄(29±3.1)岁, 所有患者入院的原因均为发现肿块, 经触诊在表面均可扪及, 然后通过乳腺B超和钼靶摄片诊断为乳腺纤维瘤。肿瘤的直径大小为(3.8±0.3)cm, 且距离乳晕在5 cm以内。通过乳腺B超的检查, 可以清晰的发现的腺体层内有低回声结界, 具有包膜样的结果, 边界清晰, 形态完好且还具有良好的活动性。两组患者在年龄、病情的严重程度等方面的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操作方法 试验组患者采用环乳晕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 而对照组患者则采用传统的放射状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环乳晕切口的主要方法:对患者实施局部麻醉, 切口为沿乳晕边缘切开皮肤, 用甲状腺拉钩扩大切口视野, 将皮下组织以及乳腺组织沿着管的方向行潜行分离, 这样可以确认肿瘤具体的位置, 同时还可以准确的将肿瘤和肿瘤周围的少许腺体组织一并切除。皮下组织以及腺体的创缘完成操作后用可吸收线进行皮下缝合, 同时采用吸收线进行皮内缝合。而传统的放射状切口的治疗方法:使用放射状切口切开患者的皮肤, 余下的手术步骤与试验组相同。
1. 3 疗效判断标准[2] 显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瘢痕直径<0.2 cm, 同时在近3个月随访中无任何复发的症状;有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明显的好转, 且多数患者的瘢痕直径<0.2 cm, 同时在近3个月随访中较少有复发的症状;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没有好转甚至有恶化情况发生, 且瘢痕直径>0.2 cm, 同时在近3个月随访中存在复况。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临床效果对比 试验组显效22例, 有效30例, 无效3例, 总有效率为94.55%;对照组显效17例, 有效27例, 无效11例, 总有效率为80.00%。两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切口美观度比较 试验组的切口无论是瘢痕的大小, 还是的对称情况等的美观度都要优于对照组, 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乳腺纤维瘤是乳腺疾病中常见的良性病变, 且在女性的乳腺疾病中发病率很高。乳晕位于的中央部位, 它的位置不会受到肿瘤的影响, 因此从乳晕做切口会使得手术的操作更加简便, 同时可以确保整体切除肿瘤, 这样也能保证的整体美观, 不仅减少了瘢痕的出现, 还具有良好的效果。乳晕处皮肤的颜色深, 同时还存在皮肤皱褶和皮脂腺, 这使得手术瘢痕从外观上不易明显看见[3]。此外乳晕处的血供较其他部分丰富, 特别是在下方的乳晕与相接的部位有非常密集的血管网, 能够较好的促进伤口的愈合, 同时也可以保证较大程度的降低伤口感染的风险[4]。
乳腺纤维瘤用药物治疗不敏感, 最主要还是采取手术治疗, 传统的手术方式为放射状切口, 但其易导致瘢痕较多且明显, 而环乳晕切口则大大增加了的整体美观性, 同时也可以更好地切除肿瘤, 效果较传统的方式更好。因此, 乳腺纤维瘤的治疗使用环乳晕切口效果理想, 美观程度高, 患者易接受, 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尹晓燕.环乳晕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的临床效果分析.中外健康文摘, 2013(38):270-271.
[2] 朱世录.环乳晕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的临床效果分析.当代医学, 2013, 19(8):60-61.
[3] 牛正宣.环乳晕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中国美容医学, 2010, 19(12):1748-1749.
篇7
关键词:不同手术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疗效对比
乳腺纤维瘤,属于临床方面比较多见的病症,为乳腺良性肿瘤方面的疾病[1]。这类病症一般多发生于中青年女性,瘤的生长速度比较慢,表面也比较光滑。所以,临床方面并没有显著的症状,一般通过传统放射状切口术进行治疗。然而,这种手术方式应用的时间较长,同时临床的治疗效果也不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2]。本次研究,选取近年来我院收治的52例乳腺纤维瘤患者,探究不同手术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的疗效比较,现进行具体的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52例乳腺纤维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观察组患者的年龄为20~44岁,平均年龄为(32.7±2.4)岁。对照组患者的年龄为22~46岁,平均年龄为(34.5±2.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但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手术方法 对照组通过传统放射状切口术治疗,手术中实行局部麻醉,于肿瘤的四周乳腺导管方向选取切口部位,采取电凝止血的方式进行处理。然后在患者皮下组织、四周脂肪组织实行剥离,完成手术。
观察组通过环乳晕切口术治疗,给予患者局部麻醉,选择肿瘤四周乳晕确定切口的部位。切口的长度设置为13mm,构成一个弧形的切口,然后进行电凝止血。将患者的拉向一侧,然后将其皮下组织、四周脂肪组织实行剥离。外科手术操作的时候,应保证对患者的止血处理,再实行缝合的操作,缝合操作应实行逐层缝合。
1.3治疗效果的评判 痊愈:患者临床方面的症状完全消除,检查后没有发现肿瘤情况,同时腺体完全清除,患者无严重的不良反应情况。显效:患者临床方面的症状显著降低,通过检查没有发现肿瘤情况,同时腺体降低高于70%,患者无严重的不良反应情况。有效:患者临床方面的症状有一定的改善,通过检查显示患者肿瘤腺体降低高于50%,患者基本无不良反应情况。无效:患者临床方面的症状没有任何变化,通过检查患者肿瘤腺体降低低于50%,且手术后出现不良反应情况。
1.4统计学的处理 通过SPSS18.0,实行统计学方面的处理,计量资料采取均数±表示,标准差应用 代表,P
2结果
2.1两组患者疗效的对比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3.08%,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
2.2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手术后下床时间的对比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和手术后下床时间分别为:(16.52±2.43)min、(7.19±0.19)h,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和手术后下床时间分别为:(30.7±93.51)min、(14.21±1.32)h,差异均有统计学的意义,P
3讨论
乳腺纤维瘤病症治疗的阶段,一般会采取X线和B超的方式进行诊断[3]。然而这种诊断的方式,主要通过细胞学的检测结果确定,临床方面得以确诊,应及时实行手术治疗,以防止肿瘤继续生长。进而能够实现及早切除肿瘤的目的,同时还可以保证临床的效果,降低手术的难度和危险因素。本次研究,通过环乳晕切口切除术治疗乳腺纤维瘤,以确保手术的视野清晰,并且将病变组织完全切除,减低患者的乳腺疤痕[4]。与此同时,这种手术的方式还能够实现切口小的效果,从根本上满足患者对于乳腺美观性的要求,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2.31%、73.08%,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
综上所述,乳腺纤维瘤通过环乳晕切口术治疗,临床效果较好,可实现手术时间短、创口小的效果,值得临床方面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梁发亮.经乳晕切口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瘤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21(21):477-478.
[2]张小立.不同手术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的疗效比较[J].中国基层医药,2015,3(3):115.
篇8
关键词 超声声像图 病理改变 乳腺纤维腺瘤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3.177
资料与方法
2007年以来收治乳腺纤维腺瘤患者20例,均系女性,年龄16~68岁,平均40岁。病程1天~1年,大多临床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于洗澡时无意发现。乳腺发现无痛性活动包块为主要临床特点。
方法:使用仪器为西门子中狮王,探头频率7.5MHz。患者取仰卧位,手置于枕后,必要时向一侧倾斜。探头放置于乳晕交界处,并使探头长轴与乳腺导管走向一致,把按时钟划分,自其中1点开始,以乳晕交界处为中心,探头缓慢向周边移动,直至无腺体组织可见,然后探头移至下一点,重复上述过程[1]。并常规探测双侧腋窝及胸骨旁淋巴结。观察并记录肿块形态、边界及内部回声、包膜、有无加压变化、后部回声、钙化和液化等。对照手术记录、术后送检的标本的病理结果进行分析。
结 果
乳腺纤维腺瘤的超声声像图表现:超声诊断典型乳腺纤维腺瘤16例,其形态规则,内部回声均匀,呈弱光点。边界光滑、完整,有一层光滑的包膜。纵横比小于1,后部回声多数增强。非典型乳腺纤维腺瘤4例,边界尚清,内部回声不均匀,3例伴钙化,钙化点后方可出现声影。1例内部出现囊性变,1例纵横比大于1。
超声检查与手术病理对照:镜下观察肿瘤中纤维组织和腺管结构之间的区别,一般将乳腺纤维腺瘤分为5型,管内型(向管型)、管周型(围管型)、腺纤维瘤型、囊性增生型纤维瘤、分叶型纤维瘤。手术见乳腺纤维腺瘤大小部位与超声所见相符合。本组有1例肿块超过5cm,边界尚清,纵横比大于1,内部有囊性变,经病理证实为乳腺纤维腺瘤。另有1例超声检查有0.5cm大小实性结节,也经手术病理证实。
超声检查对乳腺纤维腺瘤的定位定性诊断:本组20例中,1cm以下4例,1cm以上16例,超声检查不仅定位准确,而且能发现0.2cm大小的囊肿,对乳腺囊性或实性肿物的鉴别价值较大[2]。本组腺瘤1cm以上16例,超声与病理诊断均相符合。
讨 论
采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病变是筛查乳腺癌的一种有效且较为可靠的方法[3]。典型的乳腺纤维腺瘤比较容易做出诊断,本组16例超声表现为椭圆形,内部回声均匀,包膜纤细完整,压之可滑动。由于超声图像中往往存在程度不一的随机点噪声干扰,而且中软组织之间对比度小,轻微差别的变化都可能是肿瘤的表现,所以非典型乳腺纤维腺瘤的诊断就比较困难,这就要求超声工作者具有一定的经验,操作熟练注重手法技巧。超声检查不仅能检出肿瘤大小、内部回声、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还能区别肿瘤内部的囊实性改变,从而做出较为正确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提高了乳腺纤维腺瘤的正确诊断率,减低了误诊率,为手术方案的确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乳腺纤维腺瘤与雌激素过度刺激有关。相关资料显示:动物实验已证实,大量的雌激素原因可诱发乳腺纤维腺瘤的形成。传统医学认为,乳腺纤维腺瘤的病因主要是情治内伤,肝气郁结,或思念伤脾,肝失健运,以至于肝脾两伤,痰气互结瘀滞而形成。因此,长期食用辛辣刺激食物以及一些含激素的“生长素”催生的动植物,加上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心理负担加重导致的情志失调,这些原因都与内分泌失调密不可分。所以,保持良好的心情,合理饮食是预防乳腺纤维腺瘤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鉴敬仁,孙秀英.超声.实用外科杂志,2000,20(5):315.
篇9
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因乳腺纤维瘤入院的3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以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18例,其中对照组以放射切口对其进行切除,而实验组则以乳晕弧形切口对其进行切除。将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等方面进行比较。
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都非常成功,经病理诊断后均确定为普通型乳腺纤维瘤,但实验组患者以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使该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
结论:大部分乳腺纤维瘤均为良性肿瘤,在选用手术方式时应优先考虑乳晕弧形切口切除术,因其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以及患者满意度高等特点,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使用。
关键词:乳腺纤维瘤治疗效果临床特点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4-0168-02
乳腺纤维瘤属于最常见且多为良性的肿瘤,由于它发病原因与雌激素刺激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其高发年龄为20~30岁之间,而月经来潮前或是已处于绝经期的妇女一般都少有发生。乳腺纤维瘤多以单发为主,形状如圆形或是卵圆形,到后期大的瘤体还可呈现出分叶状。由于其初期时体积小、生长慢,再加上疼痛感不明显,所以乳腺纤维瘤患者在早期通常都未能引起注意,都是等到肿块逐渐变大后,才去医院就诊,以至于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时间。对于乳腺纤维瘤的治疗来讲,目前手术切除的效果最佳的,放射切口是过去常用的手术方式,然而其术后由于疤痕较明显,且容易出现两侧不对称的情况,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美观,同时也让许多患者产生了极大的心理压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近年来微创手术以其创口小、疤痕较隐蔽以及复发率低等特点,越来越受到乳腺纤维瘤患者的青睐。本文将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因乳腺纤维瘤入院的36例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的36例患者,均是经过各项检查及临床诊断后确诊为乳腺纤维瘤的患者,且所有患者经术后病理诊断均为普通型乳腺纤维瘤。对照组患者年龄15~48岁,平均年龄28±2.3岁。其中单侧纤维瘤15例,双侧纤维瘤3例,瘤体数为1~3个,肿块直径平均为1.8cm。实验组患者年龄15~47岁,平均年龄27±2.4岁。其中单侧纤维瘤16例,双侧纤维瘤2例,瘤体数为1~4个,肿块直径平均为1.9cm。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以利多卡因对局部进行浸润性麻醉,切口方式采用常规的放射性切口,切开后将显露出来的肿块,以及肿块边缘的腺体全部进行切除,经止血处理之后便可将切口拉拢缝合。实验组患者同样以利多卡因对局部进行浸润性麻醉,切口方式选用乳晕弧形切口,通常在距离乳晕外侧大概0.1~0.2cm的位置,以弧形环绕的方式沿乳晕边缘进行切开,当显露出肿块之后,便将肿块及其周围腺体一起切除,经止血处理之后便可将切口拉拢缝合。
1.3观察指标。观察并记录好两组患者在术中的手术时间和出血情况,术后患者的并发症以及不良反应,并在回访过程中认真做好患者对于手术效果的满意度调查。
1.4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所使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14.0,所有计数资料均采用t检验,而计量资料则采用X.2检验,以P
2结果
经观察发现,在术中时,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但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却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实验组无论是不良反应还是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疤痕情况等,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在进行回访的过程中,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患者。
3讨论
乳腺纤维瘤属于常见的疾病之一,由于它的发生与雌激素刺激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因此乳腺纤维瘤的多发年龄为20~30岁。其临床特点主要表现为以单发性为主,且多数为良性肿瘤,而且该肿瘤不但生长缓慢还无明显的疼痛感,以至于大部分患者都未能在肿瘤早期接受治疗。现阶段针对此类患者临床表现及常用的检查方法,如:根据乳腺手诊辅以彩超,针吸活检、以及乳腺钼靶检查等都能明确诊断。在对患者进行诊断同时,必须仔细鉴别该病与乳腺癌以及乳腺增生等病症之间的区别,以争取有效的治疗时间。
目前对于乳腺纤维瘤来说,治疗效果最佳的当属手术治疗,然而不同的手术方式其治疗效果也有所不同。本次研究中所采用的放射切口与乳晕弧形切口,都是治疗乳腺纤维瘤所常用的手术方式,经观察发现乳晕弧形切口无论在术中、术后还是回访过程中,其效果都明显好于常规的放射切口,这就说明乳晕弧形切口以其术中出血少、术后不良反应少、以及患者满意度高等优势,可作为乳腺纤维瘤患者手术治疗的首选。
此外,为了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还可以建议患者采用中西结合的治疗方式,即在患者实施手术治疗之后,以中药对患者进行巩固性治疗。同时,患者在术后应积极调整心态,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让自己能始终保持愉悦的心情,这对患者的康复有着非常重要作用。若在患者身体允许的情况下,还可适当进行户外运动,以增强患者自身的免疫能力。并让患者牢记每次复查的时间,以便能对乳腺纤维瘤进行及时监控,从而达到有效避免乳腺纤维瘤出现复发的情况。
综上所述,由于乳晕弧形切口这一乳腺纤维瘤的切除方式,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以及疤痕隐蔽性好等优点,已经逐渐成为了乳腺纤维瘤患者的治疗首选。因此,这种集治疗效果与疤痕美观于一体的手术治疗方式,非常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吴晓飞.不同手术切口切除乳腺纤维瘤的临床效果比较分析[J].中外医疗,2012,18
篇10
【关键词】 临床护理干预;乳腺纤维瘤手术;应用效果
DOI:10.14163/ki.11-5547/r.2016.10.185
乳腺纤维瘤属于较为普遍的一种良性肿瘤, 以青年女性较为常见。此种病症的发病几率表现为单次病发的特点, 但是仍存在少部分患者出现多次发病的情况。针对乳腺纤维瘤患者在实施临床治疗过程中, 主要选择手术切除的方法[1]。为了研究有效方法对乳腺纤维瘤患者进行干预, 本文主要针对本院收治的乳腺纤维瘤手术患者, 临床研究有效方法给予护理干预, 最终获得显著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0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乳腺纤维瘤患者104例, 通过抽签法分为D1组及D2组, 各52例。D1组年龄20~32岁, 平均年龄(23.6±3.3)岁;表现出单侧发病患者50例, 双侧发病患者2例。高中及以下学历患者12例, 本科学历患者32例, 研究生学历患者8例。D2组年龄21~33岁, 平均年龄(23.5±3.6)岁;表现出单侧发病患者51例, 双侧发病患者1例;高中及以下学历患者13例, 本科学历患者33例, 研究生学历患者6例。两组患者年龄、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选择与排除标准 选择标准:①所有患者全部满足乳腺纤维瘤疾病的诊断标准, 对患者实施乳腺B超检查以及实施乳腺钼靶X线检查最终有效确诊, 所有患者全部选择手术治疗的方法;②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全部签署知情同意书, 患者表现出较高的治疗依从性, 所有患者全部能够有效配合医护人员的相关工作。排除标准[2]:①将手术过程中冷冻切片显示属于乳腺癌早期的患者进行排除;②将患有对治疗效果造成影响疾病的患者进行排除, 例如患有严重心血管疾病以及体弱无法耐受的患者;③将因为自身原因最终退出研究的患者进行排除。
1. 3 方法 针对两组乳腺纤维瘤手术患者, 均选择手术切除乳腺纤维瘤的方法进行治疗。在准备实施手术前, 对患者实施血尿常规、心电图以及肝肾功能检查等, 此外还对患者实施病理组织、CT以及B超等检查。针对患者纤维瘤块的大小以及具置进行有效明确, 针对临床有关检查进行有效完善, 完成后准备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选择2%利多卡因对患者实施局部麻醉, 在对患者实施手术过程中, 针对手术过程中切除纤维瘤组织实施冷冻切片处理[3]。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护理后, D1组患者术后出现切口感染患者1例(1.92%), 不良反应患者1例(1.92%), 血肿感染患者1例(1.92%), 切口一期愈合患者51例(98.08%);D2组患者术后出现切口感染患者16例(30.77%), 不良反应患者25例(48.08%), 血肿感染患者15例(28.85%), 切口一期愈合患者41例(78.85%);在术后切口感染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血肿感染率以及切口一期愈合率方面, D1组优于D2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针对乳腺纤维瘤患者在实施临床治疗过程中配合给予临床护理干预, 效果明显。具体步骤为:针对D2组患者临床选择常规护理的方法, 例如对患者实施术前指导, 患者在进入到手术室后, 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合理进行选择, 将患者术中疼痛感以及压迫感有效缓解。与此同时指导患者认真完成相关麻醉, 为患者准备良好的手术环境以及病房, 完成手术后对患者实施切口护理, 针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进行正确指导。针对D1组患者, 选择临床护理干预的方法, 在对患者实施手术过程中, 针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认真观察, 护理人员配合临床医师对患者认真进行手术, 如果表现出紧急情况, 需要对患者进行认真处理, 针对需要实施引流管放置的患者, 需要保证动作轻柔, 在放置引流管的过程中做到一次成功[4-8]。
综上所述, 针对乳腺纤维瘤患者, 临床给予护理干预后, 患者出现系列并发症的几率获得显著降低, 最终显著提高乳腺纤维瘤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邹玲.护理干预对术后乳腺纤维瘤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5, 12(2):73-74.
[2] 朱秀竹.乳腺纤维瘤患者实施系统临床护理的价值评析.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 9(17):195-196.
[3] 沈晓敏.疼痛护理干预在乳腺肿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21):155-157.
[4] 陈芬芬.临床护理干预在乳腺纤维瘤手术中的应用.中外医疗, 2013, 32(20):153-154.
[5] 王梅华.临床护理干预在乳腺纤维瘤手术中的应用.中国保健营养(旬刊), 2013, 23(2):153-154.
[6] 王凤兰. 乳腺纤维瘤手术的临床护理干预. 基层医学论坛, 2014,18(21):2875-2876.
[7] 金奇. 临床护理干预在乳腺纤维瘤手术中的应用. 按摩与康复医学旬刊, 2012,3(32):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