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质纤维素范文
时间:2023-03-28 13:21: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木质纤维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生物炼制;乳酸;木质纤维原料
中图分类号:O6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1)01-0169-05
1 引言
化石原料提供了当今社会需要的大部分交通燃料以及大量化学品。科学技术的进步提高了化石原料精炼及利用效率,因此也加快了化石原料的消耗速度并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这迫使寻求替代能源和化学品炼制方式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地球上具有广泛易得的生物质资源,农业、林业以及人为控制的和非人为控制的微生物系统都能生产可再生碳基原材料,同时可再生碳基原料的使用能降低CO2净排放值,具有环境友好特性。因此以生物质为原料的生物炼制是维持社会和实现化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1]。生物炼制一般过程是首先将原料的高分子物质采用酶水解转化为可发酵性糖基平台物质,然后通过生物催化过程将其转化为燃料或系列化学品。生物炼制采用蔗糖、淀粉或者纤维素为原料,其炼制方式也是基于不同原料的天然属性发展而来。众多的生物质资源中,木质纤维原料属于非粮食原料,因此基于木质纤维原料的生物炼制方式是目前的研究热点。
乳酸(LA)是一种重要及多用途的化学品,用于食品、医药以及高聚物等多个产业。乳酸通过聚合可以合成聚乳酸(PLA),这种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因此乳酸更加受到研究者的关注。目前乳酸生产有化学合成和微生物发酵法,世界近90%的乳酸时通过细菌发酵合成[2]。生物基乳酸炼制是采用生物质作为原材料,通过微生物发酵过程最终生成具有光学纯度的乳酸的过程。
2 生物炼制原料
第1代生物炼制采用蔗糖基原料,第2代生物炼制采用淀粉基原料,第3代生物炼制采用纤维素基原料。对比3代炼制方式的可发酵碳成本,目前第1代最具竞争力,第3代生物炼制成本最高。研究指出据估计每年仅有1.7%的蔗糖用于非粮食生产。淀粉类原料可以相对容易转化为可发酵糖,是目前最理想的乳酸发酵原料。我国的生物炼制产业近期最有可能采用甜高粱和木薯作为原料[3]。在粮食短缺的当今世界不提倡使用蔗糖和食用淀粉作为炼制原料,与此同时即使使用淀粉及蔗糖用于生物炼制,它们的供应仍然不能满足未来生物炼制厂对原料的需求。因此长远考虑,开发纤维素基原料的生物质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木质纤维原料优势明显:一方面原料低廉易得;另一方面其生物炼制体系适合产品谱系的生产,木质纤维原料的生物炼制体系最有潜力实现工业化,其过程见图1。
发展和优化木质纤维原料生物炼制过程是近年来研究热点。小麦秸秆水解对欧洲经济是重要的,美国采用玉米秸秆进行生产。我国是农作物秸秆的生产大国,因此我国发展生物炼制具有原料优势[3]。木质纤维原料利用存在以下难点:纤维素生物质具有比淀粉更复杂结构,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对纤维素的包裹作用以及纤维素本身具有的两相结构大大降低了纤维素的可及度,因此难于利用;酶高需求量并且高成本使木质纤维至今仍然无法被大规模商业化利用;木质纤维原料含有可观的五碳糖,只有充分利用这些五碳糖才能实现高效的原料利用率。因为持续的技术提高能降低纤维素基生物炼制成本,潜在的未来生物炼制的原料仍将是木质纤维素原料。
3 木质纤维基乳酸制备
3.1 木质纤维原料预处理
目前木质纤维原料多种预处理方法已有不同程度上的研究和应用,常用的方法有稀酸处理、生物处理法、有机溶剂法、碱处理法以及蒸汽爆破法[4]:稀酸处理能有效提高纤维素水解效率;同时能高效回收五碳糖;有机溶剂法几乎可以完全去除半纤维素及木质素,但其对设备及有机溶剂回收要求高;生物处理简单易行并且具有环境友好性,但处理周期长:NaOH处理法有较强的脱木质素和降低结晶度能力,但同时能分解半纤维素使生物质损失,并且这种处理方法需要的后期中和处理增加这种预处理的成本;蒸汽爆破具有处理时间短,不用或少用药品,节能环保,无回收工艺等优点,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预处理技术。
应用蒸汽爆理木质纤维原料有可能降低生物炼制成本,蒸汽爆破预处理通过有效地破坏木质纤维素结构及木质素、半纤维素的结合层,增加酶促反应的有效比表面积。低强度的蒸汽爆破对原料处理不够,而高强度的蒸汽爆破一方面耗能多,另一方面会损失物料,因此优化蒸汽爆破条件有重要意义[5]。结合多种预处理方法能提高蒸汽爆理效果。原料蒸汽爆破前后采用一定化学处理或水处理能提高蒸汽爆破效率[6],同时减少对后期利用有抑制作用的物质[7]。
除了传统预处理,近来研究也关注一些新型的预处理方式,比如超(亚)临界预处理和离子液体预处理。葡萄糖在超临界水中分解反应速度都很大[8],葡萄糖的降解降低了生物质可利用率。赵岩等[9]的研究表明超临界和亚临界组合优于两者单独使用,但是这种组合技术对天然木质纤维原料的适用程度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尽管超( 亚) 临界预处理优点明显,但其复杂的过程及过程产生大量酶和微生物的抑制产物使得其在生物炼制中大规模应用还需要更多的研究。近期研究开发新型的纤维素溶解溶剂离子溶剂,具有不易挥发并具有很好的化学及热稳定性,同时溶解纤维素效果理想。尽管离子液体处理能大大提高酶解效率[10],但是成本使其不宜在工业大规模生产中应用[11]。
3.2 酶水解
目前酶成本是纤维素降解过程的最重要成本之一,如何降低酶成本也是研究热点[12]。酶成本的降低可以通过两方面实现,一方面是降低单位酶的生产成本,另一方面是提高单位酶酶活力以降低酶用量。使用突变及筛选改进生产菌株,利用纤维素作为碳源及其高产率菌株生产能降低成本。商业化酶是无细胞、稳定的浓缩物,提取和复配成本占了生产成本的大部分,因此在满足应用需求时减少发酵后处理可以降低发酵成本。基于这点,有研究考察了产酶微生物共发酵或者直接使用粗酶液进行炼制过程[12,13]。酶性能的改善主要研究焦点集中于增加纤维素酶的热稳定性[2]。有研究表明一些表面活性剂的使用能减少酶用量[12,14],在不增加太多后期处理成本的情况下,这些做法是可取的。一些产酶混合菌群或者纤维素酶的互配也能提高效率[12,15]。同时针对将要使用的特定底物及预处理方法,对酶系统进行优化也是必要的。此外其它一些措施也能降低酶成本,比如嗜热微生物的使用能减少酶的消耗[16-18],回收利用纤维素酶,有研究表明从汽爆预处理的水解硬木残渣和水解液中回收纤维素酶是可行的,大约可以节省成本130%~427%[19]。
3.3 乳酸发酵微生物
目前,商业化的乳酸生产菌株有乳酸杆菌、杆菌及根霉菌属。传统乳酸菌在乳酸工业生产中占主导地位[1],研究也在开发酵母和谷氨酸棒状杆菌用于乳酸生产。乳酸菌需要复杂的营养条件,从而需要相对高的发酵成本,同时也影响纯化乳酸经济性,研究关注降低这方面的成本,廉价的天然含氮物质替代酵母浸出物能降低乳酸生产成本[20~22]。多种乳酸菌的共发酵同样可以降低对培养基的要求,不需要有机氮的双岐杆菌种可在培养基内分泌大量多种氨基酸以满足其他乳酸菌需要。大肠杆菌能在简单的矿物培养基中生长,能利用己糖和戊糖,副产物多而产量低。谷氨酸棒状杆菌广泛用于工业生产氨基酸,谷氨酸棒状杆菌在无氧环境下能利用葡萄糖在无机盐培养基中产有机酸,据此开发谷氨酸棒状杆菌生产LA系统,这种系统产生高光学纯度的L-及D-LA同时明显也产生其它有机酸。根霉菌属中米根霉耐低pH,营养要求低,菌体大容易分离,发酵产生唯一的具有高光学纯度乳酸,但是产率低[23]。酵母比细菌更能耐受低的pH,Min-Tian Gao[24]等利用代谢工程得到的酿酒酵母 OC-2T T1-185R,在pH低于3.5时仍能高效产乳酸。基因改造酵母能实现高光学纯度LA的生产,但是他们不是产率较低就是需要较长的发酵时间。
目前基于木质纤维原料利用微生物改造研究集中在直接利用纤维二糖的菌株、高忍耐发酵抑制剂的菌株、嗜热耐酸菌株及五碳糖利用菌株的开发。乳酸菌不能直接对纤维素或多于4个葡萄糖单体的纤维低聚糖进行LA发酵[25],但是开发能直接利用纤维二糖的菌株具有重要意义,因为纤维二糖是纤维水解后一个主要低聚糖化合物,同时也是降解晶状纤维素的主要酶CBHs的强力抑制剂[26]。Mukund[2]使用突变体UC-3利用高浓度纤维二糖生产乳酸,产率达到0.9g乳酸/纤维二糖。研究表明改造酵母也实现了对纤维二糖的利用[1]。蒸汽爆破过程会产生对后续水解及发酵的抑制物质,去除这种不利物质会增加操作步骤并且损失部分可发酵糖[27],所以如果能提高菌种对发酵抑制剂的忍耐力就能降低处理过程的强度[28,29]。提高菌种对发酵抑制剂的忍耐力除了突变、筛选及基因手段,还有一种更为简单的方式,有研究表明采用纤维水解液进行培育的微生物能一定程度上适应水解液中抑制剂,使用这种自适应微生物发酵能提高产品产量[30]。研究表明嗜热菌的利用能提高酶利用效率,从而降低酶用量[16]。乳酸生产原料中,纤维素的水解伴随着半纤维素水解而产生一定量的五碳糖。充分利用这些五碳糖显然能提高生物质利用率。通过基因工程改造谷氨酸棒状杆菌[31,32]已经实现了对木糖、树胶醛糖及纤维二糖的发酵。但是基于酵母利用木糖和树胶醛糖改造还仅见于乙醇生产中[33,34]。Ronald等[35]研究表明米根霉真菌也能够转化木质水解液中大量存在的戊糖如木糖。这些研究使得发酵半纤维素水解产物生产乳酸成为可能。
3.4 乳酸发酵
乳酸发酵可以采用分步糖化发酵(SHF)、同步糖化发酵(SSF)、同步糖化共发酵(SSCF)以及综合生物过程(CBP)[3]。同步糖化发酵是在同一反应器中同时进行水解和发酵,是目前常用的发酵过程。相比分步发酵,同步发酵能减少酶水解产物对酶的抑制作用,同时过程反应容器的减少也降低设备投资。但是不使用嗜热发酵微生物的SSF的发酵温度一般不高于45℃,牺牲酶水解的效率以保证发酵微生物的活力[18]。其次同步发酵结束后很难对菌体及酶进行回用,这使得同步发酵过程宜降低菌体浓度同时使用高固体负载进行发酵。分步过程需要较多的设备投资和长的过程时间,这使得尽管分步过程能得到较高的原料纤维转化率,但是其生产力比同步发酵低。
固体化细胞能保护细胞不受外界不利条件的影响,实现连续生产。固定化细胞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及可重复利用性。沈雪亮等[36]将富含纤维二糖酶的黑曲霉孢子和德氏乳酸杆菌细胞共固定在海藻酸钙凝胶珠中,耦联共固定化细胞体系与纤维素原料的酶水解体系,利用这种组建成新型串联式生物反应器发酵乳酸,反复分批协同反应试验表明共固定化细胞具有持续、稳定、高效的乳酸生产能力,可以重复利用。
底物抑制和产物抑制是生物反应中限制生产强度和产物浓度的两个主要因素,SSF能有效降低底物抑制,生物炼制与生物分离的组合系统则能降低产物抑制。Seyed等[37]比较了离子交换原位分离培养基中乳酸的发酵方式和平常普通的发酵方式,结果表明使用离子交换树脂用于分离乳酸和自动pH控制器进行在线控制pH,在优化工艺条件下原位发酵的生产力是普通发酵体系的5倍。发酵与萃取耦合的原位分离技术能简化原有发酵工艺,并且消除产物抑制从而提高了发酵转化率,Min-Tian Gao[38]等的研究表明这种萃取发酵的可行性。
4 乳酸的精制
生物炼制得到的乳酸产品需要精制才能应用于聚乳酸生产。近年来研究者尝试各种精制方法,如分子蒸馏法、酯化水解法、电渗析法和膜分离法。分子蒸馏是一种真空蒸馏技术,高真空度(系统绝压约0.1Pa)条件下进行的非平衡连续蒸馏过程[39]。由于分子蒸馏的操作温度远低于常压沸点并且物料被加热的时间短,过程中物质本身基本不受到破坏,因此这种技术适合于分离低挥发度、高沸点、热敏性和具有生物活性的物料。分子蒸馏是一种很好的乳酸精制技术,工艺简单、步骤少,但设备投资大,适合乳酸的深加工。酯化法是获得高纯度乳酸的有效方法之一,酯化反应化学平衡的限制酯化法产率,近年来,高效催化剂和工艺的开发以及和膜技术发展推动了酯化法新的发展[40~42]。膜分离技术作为新型化工分离技术之一,具有低成本快速,易于放大,可连续操作等优点。近年来材料的发展促进膜技术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膜分离技术中的超滤和微滤能用于乳酸发酵液前期澄清处理,纳滤、反渗透及和电渗析结合的膜分离能用于精制[43],利用耦合纳滤膜和反应器也可以实现乳酸半连续生产。纳滤和反渗透过程精制得到的乳酸能满足食品乳酸生产要求。膜分离技术的应用仍然要考虑吸附和浓差极化的问题。
普通电渗析法是利用选择性的离子交换膜在电场作用下使离子发展定向运动,从而达到离子的浓缩。利用普通电渗析可获得较纯净的乳酸盐溶液。双极膜电渗析是新型的技术,不同于普通电渗析,双极膜层使水发生解离从而可以分解乳酸盐制备乳酸和碱,因此在从乳酸盐制备乳酸时具有独特的优势[39,43]。电渗析过程制备乳酸具有简单、物耗降低、三废排放少,同时乳酸产品质量高明显优势,但是其不能单独用于乳酸精制,先利用其它预处理技术(微滤,其它膜分离技术等)获得较为纯净的乳酸盐溶液,之后利用双极膜电渗析过程进行精制。
5 结语
目前每年聚乳酸的生产能力450万kg, 而塑料总产量2 000亿kg。究其原因是聚乳酸生产成本较高,不能和化石原料生产的塑料竞争。聚乳酸生产成本包含单体乳酸生产成本。因此需要降低乳酸生产成本。木质纤维基乳酸的生物炼制是一种有前途的乳酸生产方式,其原料来源广泛而低廉,同时相对化学合成更具有环境友好性,被认为最符合采用非粮食生产乳酸理念的炼制方式。当前的技术实现其工业化还有很大差距,因此研究致力于降低炼制成本。生物炼制乳酸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整合生物炼制各过程、全面利用生物质材料以及经济炼制是应对挑战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Okano K,Tanaka T,Ogino C,et al.Biotechnological production of enantiomeric pure lactic acid from renewable resources: recent achievements,perspectives,and limits[J].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2010,85(3): 413~423.
[2] Adsul M G,Varma A J,Gokhale D V.Lactic acid production from waste sugarcane bagasse derived cellulose[J].Green Chemistry,2007,9(1): 58~62.
[3] 王庆昭,郑宗宝,刘子鹤,等.生物炼制工业过程及产品[J].化学进展,2007,19(7): 1 198~1 205.
[4] 张名佳,苏荣欣,齐崴,等.木质纤维素酶解糖化[J].化学进展,2009(5): 1 070~1 074.
[5] 王许涛,张百良,宋安东,等.蒸汽爆破技术在秸秆厌氧发酵中的应用[J].农业工程学报,2008,24(8): 189~192.
[6] 王遥蒋建新,宋先亮.蒸汽爆破预处理木质纤维素及其生物转化研究进展[J].生物质化学工程,2006,40(6): 37~42.
[7] Cantarella M,Cantarella L,Gallifuoco A,et al.Effect of inhibitors released during steam-explosion treatment of poplar wood on subsequent enzymatic hydrolysis and SSF[J].Biotechnology Progress,2004,20(1): 200~206.
[8] 赵岩,王洪涛,陆文静,等.秸秆超(亚)临界水预处理与水解技术[J].化学进展,2007,19(11): 1 832~1 838.
[9] Zhao Y,Lu W J,Wang H T.Supercritical hydrolysis of cellulose for oligosaccharide production in combined technology[J].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2009,150(2~3): 411~417.
[10] 刘传富,张爱萍,李维英,等.纤维素在新型绿色溶剂离子液体中的溶解及其应用[J].化学进展,2009(9):1 800~1 806.
[11] 李秋瑾,殷友利,苏荣欣,等.离子液体[BMIM]Cl预处理对微晶纤维素酶解的影响[J].化学学报,2009(1): 88~92.
[12] 冯月,蒋建新,朱莉伟,等.纤维素酶活力及混合纤维素酶协同作用的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9:169~173.
[13] Miura S,Arimura T,Itoda N,et al.Production of L-lactic acid from corncob[J].Journal of Bioscience and Bioengineering,2004,97(3): 153~157.
[14] 罗鹏,刘忠.表面活性剂对麦草同步糖化发酵转化乙醇的影响[J].过程工程学报,2009(2): 355~359.
[15] 冯玉杰,李冬梅,任南琪.混合菌群用于纤维素糖化和燃料酒精发酵的试验研究[J].太阳能学报,2007(4):375~379.
[16] Ou M S,Mohammed N,Ingram L O,et al.Thermophilic Bacillus coagulans Requires Less Cellulases for Simultaneous Saccharification and Fermentation of Cellulose to Products than Mesophilic Microbial Biocatalysts[J].Applied Biochemistry and Biotechnology,2009,155(1~3): 379~385.
[17] Budhavaram N K,Fan Z L.Production of lactic acid from paper sludge using acid-tolerant,thermophilic Bacillus coagulan strains[J].Bioresource Technology,2009,100(23): 5 966~5 972.
[18] Patel M A,Ou M S,Ingram L O,et al.Simultaneous saccharification and co-fermentation of crystalline cellulose and sugar cane bagasse hemicellulose hydrolysate to lactate by a thermotolerant acidophilic Bacillus sp.[J].Biotechnology Progress,2005,21(5): 1 453~1 460.
[19] 海,孙君社.提高纤维素酶水解效率和降低水解成本[J].化学进展,2007: 1 147~1 152.
[20] 丁绍峰,谭天伟.豆粕水解液为氮源细菌厌氧流加发酵生产L-乳酸[J].过程工程学报,2006(1): 77~81.
[21] Naveena B J,Altaf M,Bhadriah K,et al.Selection of medium components by Plackett-Burman design for production of L(+) lactic acid by Lactobacillus amylophilus GV6 in SSF using wheat bran[J].Bioresource Technology,2005,96(4): 485~490.
[22] Altaf M,Naveena B J,Venkateshwar M,et al.Single step fermentation of starch to L(+) lactic acid by Lactobacillus amylophilus GV6 in SSF using inexpensive nitrogen sources to replace peptone and yeast extract - Optimization by RSM[J].Process Biochemistry,2006,41(2): 465~472.
[23] 杨登峰,关妮,潘丽霞,等.微生物发酵L-乳酸的研究进展[J].中国酿造,2009(5): 1~3.
[24] Gao M T,Shimamura T,Ishida N,et al.Application of metabolically engineered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to extractive lactic acid fermentation[J].Bio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2009,44(2~3): 251~255.
[25] Adsul M,Khire J,Bastawde K,et al.Production of lactic acid from cellobiose and cellotriose by 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mutant Uc-3[J].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2007,73(15): 5 055~5 057.
[26] Tokuhiro K,Ishida N,Kondo A,et al.Lactic fermentation of cellobiose by a yeast strain displaying beta-glucosidase on the cell surface[J].Applied Micrr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2008,79(3): 481~488.
[27] Maria Cantarella L C A G.Effect of Inhibitors Released during Steam-Explosion Treatment of Poplar Wood on Subsequent Enzymatic Hydrolysis and SSF[J].Biotechnol prog,2004(20): 200~206.
[28] Wee Y J,Kim J N,Ryu H W.Biotechnological production of lactic acid and its recent applications[J].Food Technology and Biotechnology,2006,44(2): 163~172.
[29] Tokuhiro K,Ishida N,Nagamori E,et al.Double mutation of the PDC1 and ADH1 genes improves lactate production in the yeast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expressing the bovine lactate dehydrogenase gene[J].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2009,82(5): 883~890.
[30] Bai D M,Li S Z,Liu Z L,et al.Enhanced L-(+)-lactic acid production by an adapted strain of Rhizopus oryzae using corncob hydrolysate[J].Applied Biochemistry and Biotechnology,2008,144(1): 79~85.
[31] Kawaguchi H,Vertes A A,Okino S,et al.Engineering of a xylose metabolic pathway in 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J].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2006,72(5): 3 418~3 428.
[32] Kawaguchi H,Sasaki M,Vertes A A,et al.Engineering of an L-arabinose metabolic pathway in 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J].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2008,77(5): 1 053~1 062.
[33] Saitoh S,Hasunuma T,Tanaka T,et al.Co-fermentation of cellobiose and xylose using beta-glucosidase displaying diploid industrial yeast strain OC-2[J].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2010,87(5): 1 975~1 982.
[34] Maas R,Bakker R R,Eggink G,et al.Lactic acid production from xylose by the fungus Rhizopus oryzae[J].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2006,72(5): 861~868.
[35] 沈雪亮,夏黎明.共固定化细胞协同糖化发酵纤维素原料产乳酸[J].化工学报,2008(1): 167~172.
[36] Ataei S A,Vasheghani-Farahani E.In situ separation of lactic acid from fermentation broth using ion exchange resins[J].Journal of Industrial Microbiology & Blotechinlogy,2008,35(11): 1 229~1 233.
[37] Lin J P,Zhou M H,Zhao X W,et al.Extractive fermentation of L-lactic acid with immobilized Rhizopus oryzae in a three-phase fluidized bed[J].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processing,2007,46(5): 369~374.
[38] 李卫星,邢卫红.发酵法乳酸精制技术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2009(3): 491~495.
[39] Zhao W J,Sun X H,Wang Q H,et al.Lactic acid recovery from fermentation broth of kitchen garbage by esterification and hydrolysis method[J].Biomass & Bioenergy,2009,33(1): 21~25.
[40] Delgado P,Sanz M T,Beltran S.Pervaporation of the quaternary mixture present during the esterification of lactic acid with ethanol[J].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2009,332(1~2): 113~120.
[41] Suna X H,Wang Q H,Zhao W C,et al.Extrac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lactic acid from fermentation broth by esterification and hydrolysis method[J].Separation adn puriflcation Technology,2006,49(1): 43~48.
[42] Kang S H,Chang Y K,Chang H N.Recovery of ammonium lactate and removal of hardness from fermentation broth by nanofiltration[J].Biotechnology Progress,2004,20(3): 764~770.
[43] Timbuntam W,Sriroth K,PiyachomkWan K,et al.Application of bipolar electrodialysis on recovery of free lactic acid after simultaneous saccharification and fermentation of cassava starch[J].Biotechnology Letters,2008,30(10):1 747~1 752.
Progress of Study on Biorefinery and Preparation Process of Lactic Acid from
Lignocellulosic Biomass
Tang Yong,Su Zhangqin,Zhao Danqin,Jiang Jianxin
(Department of Chemical Engineering,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Beijing 100083,China)
Abstract: The replacement of fossil refining with biorefinery is vital for sustaining the growth of the chemical industry and society.In this paper,it summarzes the advantage and bottlenecks of biorefinery using lignocellulosic biomass as raw material.Besides,it describes the preparation process of lactic acid from lignocellulosic biomass,including the pretreatment of lignocellulosic biomass,enzymatic hydrolysis,breeding of fermentaion stain and fermentation process.Especially it overreviews the research progres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of how to improve yield and reduce the cost in the refining process and the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oflactic acid,so as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s to realize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biorefinery production.
篇2
关键词:维修项目 质量因素
维修项目从本质上说是指为恢复现有资产(包括设备、设施以及辅助设施等)原有形态和能力,按项目制管理所进行的修理性工作。设备维修不增加固定资产原值,是企业的一种损益性支出,不包含资本性支出项目。它以安全、质量、效益为核心,强化综合计划管理和标准成本管理,在实施设备状态评价及确保设备安全的基础上,统筹安排,分级实施、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因此,对维修项目的质量管理之初就需要明确影响维修项目质量的相关因素,只有深入分析这些影响因素,我们才能真正行之有效的对质量进行管理。
1.影响因素
1.1人的因素
人是维修项目的策划者和执行者。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无论作为策划和监督者的业主方还是监理和施工方,乃至于材料供应商,都将参与到维修项目中来,只有项目的各个参与方都能充分理解项目质量的意义,并为之竭尽全力才能保证维修项目的顺利进行。我国实行企业经营资质管理制度、市场准入制度、执业资格注册制度、作业及管理人员持证上岗制度等,从本质上说,都是对从事建设及维修工程活动的人的素质和能力进行必要的控制和管理。此外,我国的各种法律还对各类项目的质量责任制度作出明确规定,如规定按资质等级承包工程任务,不得越级,不得挂靠,不得转包,严谨无证设计、无证施工等,从根本上说也是为了防止因人的资质或资格失控而导致质量能力下降或不合格。例如:某些项目转包给无资质的施工单位,不是它资质范围内的工作,它不但没干过,而且没有相应的技术人员和熟练个人,无法保证施工质量;再有人员的工作态度、责任心和操作水平等对维修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例如: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装修工程,操作水平低的工人铺设的地板砖时有铺空或拱起现象发生。
1.2技术因素
影响项目质量的技术因素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直接的工程技术和辅助的生产技术,前者如工程勘察技术、设计技术、施工技术、材料技术等,后者如工程检测检验技术、试验技术等。项目技术的先进性程度,从总体上来说还主要取决于发达国家一定时期的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取决于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对于具体的项目,主要还是通过技术工作的组织与管理,优化技术方案,发挥技术因素对项目质量的保证。如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新的施工技术,施工工艺,施工材料的应用已经广泛投入到各个项目之中,新技术的发展,有力推动了各行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施工质量。例如:快凝剂的运用,在不影响质量的前提下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凝固速度,缩短凝固期以缩短工期;但在运用的同时我们也要慎重的对待新技术,新材料等,因为对于目前的发展水平,有很对新事物我们还没有对其完全了解和掌握,这样在应用新技术的时候是必然存在一定的风险,有时候这些风险是致命的,所以当我们面对新兴事物的时候就要慎重使用,不能盲目求新求变,否则事得其返,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为我们的建设及维修项目服务。
1.3管理因素
管理的进行伴随着项目的全过程,也会对项目质量产生巨大影响。影响项目质量的管理因素主要是决策因素和组织因素。其中,决策因素首先是业主方的项目决策,其次是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因素,实践证明,没有经过充分论证、市场调查,盲目开工,维修后达不到预期效果,甚至导致返工。从根本上是一种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样不计成本盲目追求高标准,缺乏质量经济性考虑的决策,也将对项目质量的形成产生不利的影响。
管理因素中的组织因素,包括项目实施的管理组织和任务组织。管理组织指项目管理的组织架构、管理制度及运行机制,三者的有机联系构成一定的组织管理模式,其各项管理职能的运行情况,直接影响着项目目标的事项。任务组织是指对项目实施的任务及目标分解、发包、委托;以及对实施任务所进行的计划、指挥、协调、检查和监督等一系列过程。例如:变压器维修中需要将变压器油抽出后对铁芯进行吊装检查,这过程需要事先准备滤油机、吊车,合理安排工作人员?和施工顺序,做到各环节施工时间充足、环节间衔接顺利,若一个环节未按要求完成势必会影响另一个环节,或以牺牲质量换取赶工时间。从项目质量控制的角度看,项目管理组织系统是否健全、实施任务的组织方式是否科学合理,无疑将对质量目标控制产生重要的影响。
1.4环境因素
任何一个项目在决策及实施过程中,都要考虑直接影响项目质量的环境因素,主要是指项目所处环境的气象等自然环境;施工现场的通风、照明、安全卫生防护设施等劳动作业环境;以及由多单位、多专业交叉协同施工的管理关系、组织协调方式、质量控制系统等构成的管理环境。对这些环境条件的认识和把握,是保证项目质量的重要工作环节。例如:上述变压器铁芯进行吊装检查时若遇风雨,势必会使铁芯受潮、进灰,影响维修质量,要想保证维修质量需要增加防雨、防风措施?,增加施工成本。可见开工前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十分必要。
维修项目建设程序及管理方法与新建工程大经相同,但多数项目工期时间要求短,且是在运行设备附近操作,安全性要求很高,操作方式与新建工程也有一定差别,甚至比新建工程更加繁琐、复杂,是需要多方面通力合作的运作过程。作为参与维修项目的各个单位,控制项目过程中的安全、质量是首要任务。
篇3
关键词 芒草;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化学成分;分析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3-0239-02
芒属植物(Miscanthus)属禾本科多年生高大草类,多分布于热带至亚洲的东南部,近年来受到广泛的关注,被认为是一种开发潜力巨大的纤维类能源植物,可以为大规模发展非粮燃料乙醇、生物燃料、生物质气化等提供充足的原料[1-3]。
芒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分析是芒属植物纤维制取的基础性工作,对于不同种类、不同基因型等种质资源材料,可通过测定其纤维素的含量、确定其开发利用价值。纤维素是自然界最丰富的可再生有机物,研究表明,天然木质纤维素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组成,只有纤维素适合水解发酵生产乙醇,但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三者的分子交织在一起,极大地降低了纤维素乙醇的转化率[4-5]。因此,从生产纤维素乙醇的角度看,筛选和培育纤维素含量高、木质素含量低、生物质产量高的芒草新品种是未来芒草育种的方向。本文对6种类型芒草的3个重要品质性状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的含量进行测定,为芒属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资料。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材料为芒属的芒(4份)、五节芒(2份)、荻(3份)、南荻(3份)、奇岗(3份)、芒荻杂种(5份) 6种类型,共20份(不同基因型),以上材料均采自湖北光芒能源植物有限公司芒属植物种质资源圃。分别在营养生长期和成熟期收取这些材料的叶片与茎秆供试验分析用。供试试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十六烷三甲基溴化铵、乙二胺四乙酸钠、四硼酸钠、浓硫酸、无水磷酸二氢钠、无水亚硫酸钠、十氢化萘等,均为分析纯。
试验仪器:F-6纤维测定仪,R.Espinar,S.L.公司;电子天平(精度0.1 mg),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GZX-9070 MBE数显鼓风干燥箱,上海博讯实业有限公司医疗设备厂;高速万能粉碎机,北京科伟永兴仪器有限公司;SXl2-1马弗炉,河北省黄骅市综合电器厂。
1.2 试验方法
1.2.1 样品处理。各样品于65 ℃干燥至恒重,然后用粉碎机粉碎,再过40目分样筛。
1.2.2 植物材料中纤维素类成分的测定。参考相关文献[6-7]的方法,采用F-6纤维测定仪分别测定纤维素、NDF、ADF和ADL等成分的含量。分析过程如下:
NDF测定:称取0.5~1.0 g样品于恒重的坩埚中,放到坩埚架上,并正确放置到纤维素测定仪上,保持三控阀门在“closing”位置,从冷却塔上部加入100 mL中性洗涤剂溶液和2 mL十氢化萘和0.5 g无水亚硫酸钠,打开冷凝装置,使其煮沸,并微沸1 h,过滤,用预热的蒸馏水冲洗、过滤,重复3次,每次使用30 mL水,再用20 mL丙酮冲洗、抽滤。取下坩埚,105 ℃烘干至恒重。计算公式为:
w(NDF)=■×100 (1)
式(1)中:w(NDF)为试样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m1为坩埚质量(g);m2为坩埚+NDF质量(g);m为称取样品的质量(g)。
ADF测定:准确称取样品0.5~1.0 g,于恒重的坩埚中,放到坩埚架上,并正确放置到纤维素测定仪上,保持三控阀门在“closing”位置,从冷却塔上部加入酸性洗涤剂溶液100 mL和数滴十氢化萘,用与NDF相同的方法进行测定。计算公式为:
w(ADF)=■×100(2)
式(2)中:w(ADF)为试样的酸性洗涤纤维含量(%);m3为坩埚质量(g);m4为坩埚+ADF质量(g);m′为称取样品的质量(g)。
木质素的测定:在酸性洗涤纤维测定中含有纤维残渣的玻璃坩埚放在50 mL烧杯中,注入凉的72%硫酸,使其淹没坩埚中的残渣,用玻璃棒搅拌成浆状,3 h后过滤,用蒸馏水洗涤,直至pH值达到至中性,将坩埚置于105 ℃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然后在500 ℃马弗炉中灼烧2 h,冷却称重。计算公式为:
w(ADL)=■×100(3)
式(3)中,w(ADL)为试样的酸性洗涤木质素含量(%);m5为72%硫酸消化后坩埚+残渣质量(g);m6为灰化后坩埚+残渣质量(g);m′为称取样品量(g)。
w(AIA)=■×100(4)
式(4)中,w(AIA)为试样的酸不溶灰分含量(%);m6、m3、m′同上。
w(半纤维素)=w(NDF)-w(ADF)
w(纤维素)=w(ADF)-w(ADL)-w(AIA)
1.3 统计分析
对芒属植物不同时期3个品质性状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的含量计算平均数,对成熟期茎杆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并由方差成分分量计算种间变异贡献率和种内变异贡献率[8]。
2 结果与分析
2.1 芒草纤维素类成分的含量
对6种类型芒草的纤维素类成分含量进行比较(表1)。结果表明,成熟期茎秆中,奇岗成熟茎秆纤维素含量最高,五节芒成熟茎秆纤维素含量最低;芒半成熟茎秆纤维素含量最高,南荻成熟茎秆半纤维素含量最低;南荻成熟茎秆木质素含量最高,芒成熟茎秆木质素含量最低。成熟期茎秆中,6种类型芒草间,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含量的极差分别为5.12、6.38、5.98个百分点。不同种类芒草不同生育时期的化学成分含量有一定对应性。
2.2 芒草纤维素类成分含量的统计分析
对6种类型芒草成熟期茎秆的纤维素类成分的变异进行方差分析(表2),结果表明,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在不同类型间的差异分别达到了显著和极显著水平,纤维素含量在不同类型间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
由表2数据对种间和种内的方差成分分量进行分析,进而计算种间变异贡献率和种内变异的贡献率(表3),结果表明,纤维素含量、半纤维素含量的种内变异贡献率远远大于种间的变异贡献率,计算结果说明利用种内遗传变异,就可以很有效地对纤维素含量及半纤维素含量进行遗传改良。
3 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芒属植物不同种类(及不同基因型)在生物质的主要组分的含量上有一定的差异,其中纤维素的变化最小,而木质素的差异较大。同一种类植物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化学成分含量也有差异,成熟期植物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高于营养生长期,而半纤维素含量营养生长期较高。通过种内杂交,能够筛选出纤维素含量高的基因型。因此,可以针对芒属植物生物质的组成特征,合理选择亲本材料,同时,根据不同的下游产品加工要求培育相应的芒草品种。
4 参考文献
[1] 刁英,余作平,胡中立.芒属植物研究进展[J].现代农业科技,2011(2):265-268.
[2] 梁绪振,陈太祥,白史且,等.芒属植物种质资源研究进展[J].草业与畜牧,2010(10):1-5.
[3] 刘亮,朱明,朱太平.芒荻类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J].自然资源学报,2001,16(6):562-563.
[4] 曾汉元,宋荣,吴林华.5种高大禾草的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的测定[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9):11660-11774.
[5] 陈洪章.纤维素生物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6] 郭小义,戴云辉,郭紫明,等.应用纤维素测定仪测定烟草中的纤维素[J].烟草科技,2009(1):43-46.
篇4
关键词:木质纤维素生物质;预处理;纤维素乙醇;酶法水解;发酵;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
牛皮纸浆的糖化与同步糖化及发酵
吴卓晶
篇5
节能的
木质素有望成为廉价碳纤维的主要材料
据了解,这项技术经充分试验,可以从竹子、木材、果枝、灌木、芦苇、秸杆等植物中有效地分离提取出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各种有机成分,原料利用率极高。该项目延伸技术涉及到纺织、造纸、能源、化工、建材及航空航天、军事等几大领域。该项技术的问世突破了行业一直延用的传统“酸碱法”制浆技术的瓶颈。首先,从源头解决了制浆造纸业“黑液”的排放问题,同时获得了多种高价值副产品,这项技术对当前节能减排、发展低碳循环经济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但是由于大量木质素的混入,浆粕质量低,难于漂白,产品不能长期保存,应用范围窄,只能做一些低档次产品,不能实现植物的高使用价值。
该项新技术将植物分离成为纤维素、新型半纤维素、新型高纯度木质素三种成份,其分离步骤先将植物分为综纤素和木质素,综纤素即纸浆,根据需要再将综纤素通过物理法可分为纤维素和半纤维素。
让植物原始材料回收循环利用率100%
据悉,该技术基本上可以使植物原始材料得到100%的利用,而传统化学方法只以提取植物中的综纤维素为目标产品,使得植物原始材料利用率约为植物的30%~40%,很多物质被浪费,包括大部分的木质素,以及少量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均以污染和废弃物处理。传统化学方法提取植物中的综纤维素可利用机械浆能够达到90%以上。
采用此技术提纯的三种成分具有如下特征:纤维素特征是微细纤维或长纤维状态,不同的植物及残余木素显现浅黄色或白色,由于木质素基本脱除属于高质量的纤维素浆,纯度>90%,白度60%~85%ISO,与高级化学浆质量相当,远优于其他的半化学浆和机械浆;新型半纤维素特征是末状固体,浅黄色或白色,成份主要是多缩戊糖,含量>50%,属于新型植物产品,具有广泛用途,目前尚无工业化分离生产植物半纤维素的工艺技术和应用厂家;新型高纯度木质素特征是黑色固体,具有热融性、灰分可小于1%,木质素分子量
从源头上做到零污染、零排放
这项新技术将植物中三大成分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以及微量的成分,全部分离提取成高价值产品,废料为零,既没有污染排放的源头存在,并且采用封闭式生产,参与植物反应的原料全部回收循环利用,从而实现零污染、零排放。相比传统的制浆造纸工业制取的目标是植物成份中的纤维素,所有的木质素和部分半纤维素,作为废弃物和生产负担,与化学药品混合反应,形成制浆废水,具有高COD、BOD、SS、AOX负荷,在自然界中难降解,对生态造成破坏,环境受到严重的污染,成为污染的主要源头。
在自然界中,木质素的储量仅次于纤维素,而且每年都以500亿吨的速度再生。制浆造纸工业每年要从植物中分离出大约1.4亿吨纤维素,同时得到5000万吨左右的木质素副产品,但迄今为止,超过95%的木质素仍以“黑液”的形式直接排入江河或浓缩后烧掉,很少得到有效利用。在该项技术延伸研发中,木质素可成为不依赖煤炭和石油为原料而获得的碳纤维材料。该技术产生的碳纤维可以是熔融纺直径5至20微米长丝碳纤维、熔喷直径小于5微米超细碳纤维、静电纺丝直径小于100纳米的碳纤维,其性能可以达到高强度、高模量、高弹性等要求。
新兴的
未来时装将“一扫即成” 第一件3D打印时装真人秀
有人预言称2013年是3D打印年,近日,在纽约时装走秀活动上,第一件条3D打印服装给我们带来了惊喜。
具有“缪斯女神”之称的蒂塔·万提斯在曼哈顿出席一个私人走秀活动时身着一身尼龙网格礼服,这身礼服的设计灵感来源于著名的斐波那契数列,由Michael Schmidt和Francis Bitonti设计收藏。
此设计是全球第一件3D打印礼服。这件礼服由设计师Michael Schmidt和建筑师Francis Bitonti设计,Michael Schmidt特介绍说,这件裙子的骨架是在著名3D打印公司Shapeways用粉状尼龙3D打印出来,再仔细地涂满黑漆,最后镶嵌上约12000颗黑色施华洛世奇水晶,耗时三个月制作完成的。虽然Shapeways公司信誓旦旦用来打印的尼龙粉质地轻薄,但到底是否舒服,也只有看起来是被塞进鸟笼子的万提斯本人清楚了。
Francis Bitonti在介绍自己的设计作品时表示:“3D打印技术已经延伸到各行各业,在时尚界这就意味着你天马行空的设计理念都将会展现在作品上。当万提斯出场时,那礼服就好像具有魔力一般涌动在她周围,但是3D打印服装的设计还有待改进,比如如何调整服装的版型以满足人体曲线,如何做出收紧的效果,网格的设计中如何灵活应用等等。”
Bitonti很久以前就有将3D打印技术与时装相结合的想法。他利用万提斯提供的尺寸设计出了一个3D模型,再根据Schmidt画的草图,用当前最高端的设计软件Maya画出图样,接着运用Rhino软件将2633个独立的环或线相连接,EOS P350激光烧制而成的17个部分手工拼接,才算是大功告成。“这件礼服如果由手工制作,价格不菲。”他表示。但是如今服装设计行业对手工制作的需求还很庞大。
设计师Scott说:“3D打印技术对时尚市场有着极大的影响潜力,这是一个将手工业与时装设计相结合的契机,一旦我们制作的机器能够满足时装制作的要求,人们只需要站在房间里进行3D扫描,一件衣服就做成了。”
新工艺
“透心凉”夏装纤维制造工艺获专利授权
炎炎夏日,酷暑难耐时总会联想到一句冷饮广告词“晶晶亮,透心凉!”。近日,一款“透心凉”超爽凉感保健聚酯纤维制造方法获得专利授权,该面料由上海德福伦化纤有限公司成功研发。
该公司技术人员介绍,该项技术采用无机纳米超爽凉感聚酯母粒与聚酯切片混合,经聚酯纤维生产工艺制作成超爽凉感保健聚酯纤维。该纤维与普通聚酯纤维相比能提高凉爽感20%以上,并赋予产品极佳的防紫外、吸湿排汗、降温、抗菌和保健功能。
篇6
本研究测定龙竹的灰分、水分、综纤维素含量、1%氢氧化钠抽出物含量、冷水抽出物含量、热水抽出物含量、酸不溶木质素含量、酸溶木质素含量、多戊糖含量、乙醚抽出物含量、苯醇抽出物含量等11项指标。各指标均按照造纸原料分析方法国家标准进行测定(GB/T742-2008,GB/T2677.2-2011,GB/T2677.10-1995,GB/T2677.5-93,GB/T2677.4-93,GB/T2677.8-94,GB/T10337-2008,GB/T2677.9-94,GB/T2677.6-94,GB/T2677.7-81)。
2结果与分析
2.1测试结果
对龙竹秆材化学成分测定结果详见表1。其中,参比纤维原料慈竹、毛白杨、云杉、麦草等化学组分相关数据来源于《植物纤维化学》[7],甜龙竹化学组分相关数据来源于课题组此前相关报道[8]。
2.2测试结果分析
2.2.1木质素木质素是苯基丙烷单元通过碳碳键和醚键聚合而成的三维结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9]。在化学法制浆造纸过程中,木质素是需要去除的主要成分,在蒸煮以及漂白过程中,木质素的含量越高,化学药品的消耗越大,纸浆的得率越低,生产成本越高;若化学制浆过程中木质素残留量多,则非常容易引起纸张返黄[10]。试验测得龙竹秆材木质素平均含量为23.87%,梢部、中部、根部的木质素含量相差不大。龙竹的木质素含量低于慈竹、甜龙竹、云杉等常用制浆造纸原料,与毛白杨和麦草木质素含量接近,说明在化学法制浆的蒸煮、漂白等生产工艺中除去龙竹原料中木质素的成本相对较低。2.2.2综纤维素综纤维素是造纸植物纤维原料除去抽出物和木质素后所留下的部分。综纤维素含量是衡量木质纤维原料的重要经济指标,综纤维素含量的高低对纸浆的得率有很大影响[11-12]。试验测得龙竹秆材综纤维素平均含量为67.64%,其中梢部70.73%、中部67.14%、根部65.05%,在秆材由下到上方向呈递增分布趋势。这一结果与本课题组此前对甜龙竹棕纤维素含量及其在秆材不同部位分布规律的测定结果相一致[8],也与杜凡[13]等报道的龙竹秆材从基部到梢部维管束密度和纤维比量逐步递增这一结论相吻合。与毛白杨、甜龙竹等原料相比,龙竹的秆材的综纤维素含量较低。若将龙竹作为化学浆生产原料,则纸浆得率可能略低于表1中的其他几种参比原料。2.2.3多戊糖多戊糖是半纤维素的一种主要成分,是由五碳糖单元构成的聚糖混合物,半纤维素含量可以用原料中的多戊糖含量来衡量。在制浆造纸过程中,多戊糖会影响打浆性能和成纸的透明性[14]。较高的多戊糖含量,利于纤维水化,利于分丝帚化,纤维结合的机械强度也相应较好[15-16]。龙竹秆材多戊糖的平均含量为15.88%,高于云杉、甜龙竹,低于其他几种原料,处于中等水平。龙竹秆材中适量多戊糖的存在,对于将其用作纸浆原料是有益处的。2.2.4灰分灰分是竹子纤维经过灼烧后残留的无机物,是表示竹材无机成分总量的一项指标,其主要元素有Ca、Mg、K、Na、Si、P、Fe、Al、I等[7]。对制浆造纸工艺来说,太高灰分会导致碱液不易处理,污染环境[17-18]。从灰分在竹秆的纵向分布来看,龙竹的梢部、中部、根部灰分含量分别为1.09%、1.16%、2.73%,由秆材自上而下呈现出明显的递增分布趋势。究其原因,可能是竹材生长过程中,竹材根部矿物质和硅化细胞不断沉积的结果。此外,通过对比可知,龙竹的灰分含量略高于慈竹、甜龙竹,明显高于毛白杨和云杉,远低于麦草。因此,若以龙竹为造纸原料,应尽可能将竹材不同部位分开处理。2.2.5抽出物抽出物就是植物纤维原料中的非细胞壁物质,分布在细胞内外液中[7],不同的溶剂对抽出物有不同的溶解度。2.2.5.1冷水、热水抽出物冷水抽出物中主要包含亲水性低分子物质。热水抽出物包含了冷水抽出物和一些多糖类物质,也属于亲水性物质。龙竹秆材冷水抽出物含量为11.28%,热水抽出物含量为11.81%,二者非常接近。该分析结果一方面表明龙竹秆材中单糖、低聚糖、氨基酸、可溶性矿物质等低分子亲水性成分含量显著高于慈竹、甜龙竹、毛白杨、云杉和麦草等原料;另一方面也表明龙竹秆材中淀粉、树胶等多糖组分含量低。淀粉、树胶等组分含量低对于竹材原料储存过程中防虫、防霉是十分有利的。2.2.5.21%NaOH抽出物1%NaOH抽出物主要成分是热水抽出物和脂肪酸及降解过后的半纤维和木质素。1%NaOH抽提物含量高说明竹材中小分子量的半纤维素、木质素及蜡等物质的含量高。龙竹1%NaOH抽出物含量为27.24%,高于毛白杨、云杉和甜龙竹,低于麦草和慈竹。说明龙竹秆材中低分子量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化合物含量没有麦草和慈竹原料高。2.2.5.3乙醚抽出物乙醚抽出物主要是脂类化合物。在碱法蒸煮中,乙醚抽出物过多会产生皂化物;在酸性蒸煮中,乙醚抽出物可能妨碍药液渗透。在蒸煮工艺中,如果原料中乙醚抽提物太多,可能导致糊网,粘纸辊,成纸强度低[10]。龙竹的乙醚抽出物含量为0.44%,对制浆无较大影响。2.2.5.4苯醇抽出物苯醇抽出物包含乙醚抽出物和弱、中极性物质,又称“树脂”。在制浆时,苯醇抽出物会影响化学药品用量、蒸煮时间以及纸浆颜色。龙竹的苯醇抽出物含量为4.80%,高于毛白杨、甜龙竹和麦草。因此,用龙竹作为原料制备化学浆时,应该适量增加蒸煮化学药品用量或适当延长蒸煮时间。
3结论
篇7
关键词粗纤维;母猪饲料;应用
随着现代养猪业的快速发展,对猪的营养研究逐步深入,特别是对妊娠母猪和哺乳母猪的营养需求的认知,使母猪的营养性疾病大为减少。但由于目前猪饲料仍然是以植物性饲料为主,其中的粗纤维成分含量高、变异大,在不同的猪场会引发不同的问题。拟对粗纤维在母猪营养上的应用进行探讨,以为母猪的饲喂提供借鉴。
1粗纤维的含义
粗纤维作为一种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是一个比较粗略的概念,传统测定粗纤维的方法是对样品经稀酸、稀碱消煮后,剩余的成分即为粗纤维[1]。这不是一种精确的分析方法,因为实际上粗纤维中还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成分,这些成分营养特性存在很大差异。鉴于此,目前发展了以vansoest的可溶性为基础定量测定纤维素的方法,即通过中性洗涤剂(主要成分通常是十二烷基硫酸钠)、酸性洗涤剂(主要成分是十六烷三甲基溴化铵)对样品进行消煮,直接测定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酸洗木质素的含量,中性洗涤纤维是对总的植物细胞壁含量的估计,主要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酸性洗涤纤维是对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的估计,根据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差值可估测饲料中半纤维素含量。
2粗纤维的营养特性
反刍动物瘤胃有很强的发酵能力,可较好地消化利用纤维类成分。单胃动物由于其生理特点,对粗纤维中不同成分的利用程度有较大差异。单胃动物的胃和小肠对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利用能力都较差,但在大肠部位,可通过寄居于大肠的微生物对纤维素、半纤维素等成分进行发酵,产生挥发性脂肪酸。与反刍动物类似,大肠微生物很难分解木质素,已有研究表明,木质素含量及其与纤维素、半纤维素的结合程度,会影响大肠微生物对纤维素、半纤维素的利用[2]。单胃动物对纤维素的利用程度因纤维素的来源、木质化程度、饲粮水平和加工程度不同而变化很大。对纤维素的利用也受日粮的物理和化学组成、饲喂水平、动物年龄和体重、对纤维源的适应性及猪只个体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各种研究报道中,纤维素消化率变化很大。据估测,挥发性脂肪酸提供给猪的能量占维持需要量的5%~28%。猪利用大肠发酵产生的挥发性脂肪酸的能量,其利用效率低于小肠能量利用效率,原因可能是母猪为了消化和代谢饲料中的粗纤维,使得肠胃蠕动增加,产生过多的热量,这些热量猪只本身无法吸收利用,却造成母猪额外的负担与应激,所以当母猪摄取含有高纤维的原料时,会产生过多无法利用的热量。有研究表明,提高日粮纤维素水平会降低蛋白质消化率,但也有报道认为,当纤维源为日粮提供的蛋白质极少时,增加纤维水平不会显著影响蛋白质消化率[3]。这也说明粗纤维作为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会限制与其结合的蛋白质及细胞内蛋白质的利用。
3高纤维日粮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向猪饲料中添加粗纤维可降低日粮消化能浓度。为了维持de进食量,猪通常增加对这种饲料的采食量。然而,当日粮中粗纤维含量超过10%~15%时,由于容积过大或适口性降低使采食量下降。在低温环境下,母猪可通过增加采食量,使低能(高纤维)日粮能够维持猪的妊娠和泌乳需要,达到与喂高能日粮时相同的效果;但在高温条件下,由于受采食量的限制,低能(高纤维)日粮一般难以满足妊娠和泌乳需要。高纤维日粮可增加热应激,夏季母猪如果采食高纤维日粮,会导致体热增加,产生热应激。尤其是怀孕后期的母猪,常因热应激造成气喘、不安、厌食及发热等现象,导致无乳、缺乳及养猪者经常忽略的非炎症性乳房水肿。饲料中粗纤维含量过高,会影响养分的吸收利用。
高纤维饲料通过胃肠的速度会加快,导致养分的吸收利用率降低,饲料效率变差,原因:一是由于母猪肠道末端的微生物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消化饲料中的养分,而影响猪只对饲料的利用。二是在自由采食状况下,随着粗纤维的增加,能量的吸收也会变差。试验证明,每摄取1 kg高纤维饲料可减少267.78 kj的消化能。同时,过多的纤维素还会影响饲料中矿物质的吸收与利用。若饲料中粗纤维含量高时,其中含有的植酸、草酸盐及矽酸盐等,会与矿物质形成不溶性的络合物等,从而影响钙、磷等的利用率。母猪本身对钙、磷的需求量高,若粗纤维量偏高,影响钙、磷的吸收利用,将导致母猪营养失调、泌乳不正常、离乳后母猪后肢脆弱等。粗纤维含量过高,饲料内的其他养分相对降低,而必须大量提高单原料的用量,亦不符合经济原则。
4低纤维日粮对母猪的影响
日粮中粗纤维含量太低,会引发妊娠母猪和哺乳母猪的一系列问题。如易引起母猪便秘,原因可能是饲料在消化道中停留时间太长,水分吸收太多,粪便干燥而引起便秘。另外,工厂化养殖中母猪的胃溃疡等消化道问题,可能与日粮纤维素含量过低有关。妊娠前期的母猪如果喂低纤维日粮,受采食量的限制,很难有饱腹感,会引发跳圈之类的问题。
5合理调控母猪饲料中粗纤维含量
要确定各生理阶段母猪饲料中粗纤维的适宜含量,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妊娠前期母猪饲喂纤维含量较高的饲料肯定有好处[4]。妊娠后期由于胎儿的发育,母猪腹压增加,对营养摄入亦增加,因此不宜大量采食容积过大的饲料(高纤维饲料),但同时应考虑便秘问题,纤维含量不宜降得太低。哺乳母猪由于泌乳的需要,不可使用低能(高纤维)饲料。
对妊娠母猪甚至哺乳母猪,提供青绿饲料,在解决便秘等问题的同时,可补充部分维生素。但这种办法在规模化猪场中,会因为生物安全体系的限制等原因而很难具体操作。实际上也可考虑在饲料中添加苜蓿草粉等高品质纤维类饲料,亦可收到相同的效果。
综上所述,粗纤维含量过高或过低的饲料,对母猪生产性能都会造成相当大的影响。尤其是夏天,温度高再加上高纤维饲料,对猪只生长将造成很大的热应激,而热应激所产生的各种不良影响,是目前养猪业最大的困扰。但饲料中粗纤维含量太低,又会使母猪产生便秘、厌食和可能的消化道溃疡等问题。根据母猪的不同生理阶段、营养需要,以及饲料原料的不同品质,合理搭配日粮,可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6参考文献
[1] 吴淑妍.母猪饲料中粗纤维的营养特性[j].养殖技术顾问,2010(1):54.
[2] 范中林,刘强,闵向波. 粗纤维对母猪的影响与调控[j].养殖技术顾问,2010(2):59.
篇8
摘 要:玉米是一种高产作物,受到全世界范围内人们的喜爱,在种植中产生了大量的玉米秸秆。玉米秸秆资源丰富,可以再生,所以属于绿色资源。本文从玉米秸秆制备酒精的几个环节入手,对预处理、水解和接下来的发酵和蒸馏展开了具体的探讨。
关键词:玉米秸秆;酒精发酵;预处理
目前世界范围内工业产业发展迅速,对各种能源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以酒精来替代石油这个话题由来已久,近年来在国内外成为了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当前,玉米和淀粉等原料都可以作为燃料酒精,这些技术已经成熟了,并且已经开始大规模生产,但是从长远看来,因为玉米属于一种食物,能够极大缓解粮食问题,所以不应该大量使用玉米来进行燃料酒精的生产,但是为了缓解对能源紧张问题,全世界都在对可再生资源生产液体燃料的解决办法。玉米秸秆资源丰富,并且可再生,用这种资源生产酒精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目前技术尚不成熟,在科研能力和经济实力上都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当前的情况是,玉米秸秆的利用率极低,大多数都被堆积起来,或者进行焚烧了,这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同时也形成了浪费,这是在我们国家极为普遍的一种状况。直接进行焚烧,获得的热效率很低,大概只有十分之一,如果能将玉米秸秆进行提纯,转化成真正的燃料,那么热效率就会大大提升,一来能够对能源危机有所缓解,二来也可以对一定程度上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给人类带来了可持续发展的保证。玉米秸秆在成分上主要有以下几种,纤维素、半纤维素以及木质素,如果对其经过水解,其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都可以分解成糖分,糖分经过发酵就可以酿制成酒精。本文主要介绍这些具体的工艺流程。
1 原料预处理
玉米秸秆的结构较为复杂,纤维素、半纤维素被木质素包围,严重影响纤维素等的降解效率,水解之前应进行预处理。经预处理,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及木质素分离开,聚合度较低,从而提高了玉米秸秆纤维素的水解糖化效率。目前普遍采用的预处理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生物法四种。物理法主要采用机械粉碎、超声波处理和蒸汽爆破等物理方法,该方法预处理污染小,操作简单,但是能耗大,成本较高。化学法主要采用酸、碱或者有机溶剂等对玉米秸秆进行预处理,破坏纤维素与木质素之间的晶体结构,打破木质素对纤维素的包裹。该方法成本较低,但易产生化学污染。物理化学法是指在对玉米秸秆的预处理过程中同时采用物理和化学两种方法,二者相结合可提高玉米秸秆的预处理效率。如通过汽爆方法和化学添加剂相结合,不仅可以加快预处理速度,也能尽量降低环境污染。生物法主要通过微生物作用于玉米秸秆,达到分离纤维素和木质素的目的,该种方法不仅效率高而且能在正常条件下进行,节约成本,是一种有潜力的预处理方法。
2 纤维素水解
玉米秸秆经预处理后,纤维素只有分解成糖可进行发酵成酒精,这个过程被称为纤维素的水解过程。目前玉米秸秆纤维素的水解工艺主要有酸法水解和酶法水解两种,水解后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氢键被破坏,分解成单糖供发酵过程。
2.1 酸法水解
酸法水解主要以硫酸作为催化剂对玉米秸秆中纤维素进行分解。包括稀酸水解和浓酸水解两种。稀酸水解通常采用0.2%-0.5%的稀硫酸水解纤维素,优点是反应条件温和,设备要求较低,但反应过程中产生大量副产物且产糖率低。浓酸水解的优点是产糖率较稀酸水解高且反应过程副产物少,但反应时间较长,腐蚀性强,不仅对反应设备要求较高,而且硫酸回收工艺复杂。
2.2 酶法水解
酶法水解利用纤维素复合酶分解玉米秸秆中的纤维素,纤维素酶包括葡聚糖酶和纤维二糖酶。水解过程中葡聚糖酶先将纤维素分解为纤维二糖,纤维二糖再在纤维二糖酶的作用下分解成葡萄糖供发酵过程使用。酶法水解相对酸法水解反应条件温和,催化效率高且能耗低,纤维素酶的专一性高,产物单一,副产物相对较少。但酶法水解中酶的固定化程度困难,反应过程中酶的消耗量较高,导致成本较高。
3 酒精发酵
酒精发酵的最终目的就是让水解中产生的葡萄糖通过发酵转化为酒精,发酵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3.1 直接发酵法
直接发酵法就是直接利用纤维分解细菌发酵纤维素生产酒精,此方法不需要经过酸法水解和酶法水解预处理过程。采用适合酒精发酵的生产菌株是直接发酵法的技术关键,但目前国际上还未找到一种既具备分解纤维素又能发酵成酒精的优良菌株,一般利用热纤梭菌和热硫化氢梭菌混合菌直接发酵,前者主要将纤维素分解成单糖但乙醇产率较低,后者主要将单糖转化为酒精但不能分解纤维素。
3.2 间接发酵法
间接发酵法将玉米秸秆的发酵过程分为两步,是目前研究最多的方法之一。第一步利用纤维素酶将玉米秸秆中的纤维素分解成为单糖,分解后的糖作为后续发酵所需的碳源;第二步再利用酒化酶将单糖发酵成酒精。间接发酵方法正处在研究阶段,但应用到生产中的突出问题是第一步产生的单糖随着浓度的增加会反过来抑制第一步反应的进行,而第二步随着酒精浓度的增加也会抑制菌株的发酵能力,给发酵过程带来巨大影响。
3.3 同步糖化发酵法
同步糖化发酵法主要是为了解决间接发酵法面临的反馈抑制问题,两者原理相同。该方法最早由Gauss等提出,糖化和发酵同时在一个反应器内连续进行,将纤维素水解和酒精发酵同步进行,水解产生的葡萄糖由于发酵浓度降低,消除了高浓度糖对纤维素酶的抑制作用。同步发酵法的优点是简化了生产设备,节约了生产时间,消除了抑制作用,降低了生产成本,但反应过程中面临的最突出问题如何实现纤维素发酵和酒精发酵的条件兼容。
4 蒸馏提纯
玉米秸秆在进行发酵后会形成混合发酶液,混合液的成分是相当复杂的,酒精的浓度很低,所以应该对酒精进行提纯处理,将其从混合液中分离开来才能够进行使用。酒精存在着沸点低的特点,并且极易挥发,所以在具体的操作中,采用蒸馏的方式来进行提纯。首先控制温蒂,让温度达到酒精的沸点,但是发酶液没有沸腾,这样就可以让酒精挥发,然后经过冷凝设备把酒精从蒸汽变回液体,就得到了高纯度的酒精。但是出于安全性的考虑,设置温度的时候要适中,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传统的双塔蒸馏方式虽然有着不错的效果,但是因为能耗太高而被取代,现在采用的是三塔式蒸馏工艺。
结束语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玉米在我国有着广泛的种植,因此,玉米秸秆的产量十分巨大,如果没有对其进行旧有的方式来进行处理,以堆积腐烂和焚烧为主的方式,那么在浪费了资源的同时,还给自然环境带来了大量污染。目前玉米秸酿制酒精的技术也已经日趋成熟,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诸多细节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来进行优化。技术会继续发展、继续完善,所以利用玉米秸秆来酿制酒精的技术也会更加成熟起来,最终一定可以在解决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上有所作为。
参考文献
[1]李关富.浅谈玉米燃料酒精生产中的节能减排[J].广州化工,2013(04).
篇9
关键词:大麻; 脱胶方法;脱胶机理;优化
大麻纤维是植物纤维中之韧皮纤维,又称汉麻,火麻,俗称线麻,是天然纤维中韧度最高可自然分解的环保纤维,耐干旱、盐碱,也是一种资源丰富和性能优良的纺织原料。大麻纤维是各种麻纤维中最细软的一种,细度仅为苎麻的三分之一,与棉纤维相当。大麻纤维顶端呈钝圆形,没有苎麻、亚麻那样的尖锐端;大麻纤维中有细长的空腔,并与纤维表面纵向分布着的许多裂纹和小孔洞相连,具有优异的毛细效应;大麻纤维的横截面为不规则的多边形、三角形等,中腔呈线形或椭圆形,大麻的分子结构为多棱状,较松散,有螺旋线纹;大麻纤维分子结构稳定,分子排列的取向度好,产生静电能力极低。这些结构特征大使大麻纺织制品穿着舒适无刺痒感、吸湿透气服用凉爽、抑菌消臭吸附异味、防紫外线辐射消散声波、抗静电[1]。要使大麻作为纺织原料,必须对其原麻作适度脱胶得到精麻。脱胶是获得大麻纤维的关键工艺,大麻纤维的优良性能能否得到充分发挥,与其脱胶的好坏有直接关系。大麻的组成成分和纤维结构决定了大麻比苎麻、亚麻脱胶困难。
1 大麻纤维的特点
从大麻茎秆上直接剥离下来的称为原麻,原麻中除含有纤维素成分外还含有一定量的非纤维素成分,包括木质素、半纤维素、蜡脂质、果胶及部分水溶物和灰分等。若使原麻具有可纺性,必须把这些非纤维素成分去除,得到精干麻,即脱胶。
1.1 大麻纤维的化学成分
大麻纤维中木质素和半纤维素的含量高低直接影响脱胶难度和脱胶后的纤维质量。从表1[2]中我们可以看出,大麻的木质素和半纤维素的含量比亚麻、苎麻的含量要高许多,因此脱胶的难度也增加。
1.2 大麻纤维的结构特点
大麻纤维最初是由葡萄糖基被氧桥连接成的链状大分子平行排列,聚合成分子团系统,进而组成有空隙的纤维骨架——纤维系统[1]。大麻纤维含胶质分为3个层次:纤维与纤维之间的胶质系统、纤维系统之间的胶质系统和链状分子团系统之间的胶质系统。因此,大麻单纤维细胞在胞间层物质的粘结下交织成网状,而苎麻纤维细胞则呈排列整齐、紧密靠近的平行的聚集体,而且大麻纤维细胞还与半纤维素等呈化学键连接,这也增加了脱胶的难度。更为关键的是,大麻单纤维过短,一般为7~50mm,且纤维整齐度差,若将胞间层物质全部脱去(即全脱胶)势必造成短绒,失去可纺性,因此必须由残胶将单纤维粘连成纤维束工艺纤维进行纺纱,这就是所谓的“适度脱胶”工艺。由于上述特点大麻脱胶难度增大。
2 大麻脱胶机理和脱胶方法
大麻纤维脱胶,是除去除纤维素以外的胶质,包括木质素、半纤维素、蜡脂质、果胶及部分水溶物和灰分等,主要是适度除去果胶质及对纤维质量最有害的木质素。目前,在国内外主要采用的大麻脱胶方法有以下几种:天然水沤麻法、化学脱胶法、微生物脱胶法、生物酶脱胶法、超声波处理法、闪爆处理法及其两种方法的联合脱胶技术等。按脱胶机理来说,以上大麻脱胶方法或是利用物质使胶质溶解,或降解成小分子从大麻纤维上分离,或是利用外力使大麻纤维纤维系统破裂、粉碎,使胶质从大麻纤维上脱落,所以根据脱胶机理,大麻纤维脱胶方法分为三大类,即化学脱胶法、物理脱胶法、生物脱胶法。
2.1 化学脱胶法
目前我国的大麻纺织企业主要采用化学脱胶工艺,工艺中以碱剂为主,辅以氧化剂、助剂和一定的机械作用达到脱胶目的。其原理是利用大麻纤维中的胶质和纤维素对无机酸、 碱、 氧化剂作用的稳定性不同,去除原麻中的胶质,保留纤维素成分。
化学脱胶法主要存在的问题,一是除去木质素效果不理想;二是工艺流程长,消耗原料和能耗多,对纤维损伤较大,按照GB 8978 —1996 三级排放标准,其CODcr、 BOD5分别为1000 mg/ L、600 mg/ L,严重污染环境[3]。
2.2 物理脱胶法
超声波脱胶技术、蒸汽爆破 (即“闪爆” )脱胶技术、旋辊式机械脱胶等均属于物理脱胶法,此类方法的最大优点是无污染。
物理脱胶机理,是在外力(超声波、汽爆、机械等)作用下,使大麻纤维外包胶质层产生大量的裂缝、原麻聚合体中纤维素分子链(同时还有半纤维素分子链、木质素分子链以及果胶质分子链) 多次产生剪切等现象,使原麻中的脆性胶质发生破碎、剥落,纤维与胶质脱离,达到脱胶的目的。
目前,物理脱胶法作为一种预处理的方法,在脱胶中起到积极作用,但还需要与其他方法合理配合使用[4]。
2.3 生物脱胶法
传统天然水沤麻脱胶法、微生物脱胶、酶法脱胶都属于微生物脱胶法。生物脱胶法脱胶机理的实质是,微生物产生的酶将韧皮中的各种胶质分解为小分子化合物,使纤维胶质分离。
生物脱胶法,快速高效,无污染,生产的精干麻质量好。但从目前来看,单一的生物脱胶还无法应用于工业生产,主要是酶活力太低,酶脱胶后的原麻还含有较多的胶质,必须通过化学精炼过程的弥补,才能达到脱胶的质量要求。
3 大麻脱胶方法的优化
从上可知,单一的脱胶方法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传统的温水沤麻和化学脱胶方法均存在产量低,质量不稳定和环境污染严重等弊端;酶法脱胶虽然能耗低,对环境的污染少,但存在脱胶不彻底的缺点[5];单一蒸汽闪爆法存在质量不易控制、脱胶效果不太理想的弊端等等。为了克服单一脱胶法存在的问题,联合脱胶技术有了一定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如蔡侠等的大麻微生物—蒸汽爆破联合脱胶技术[6],吴君南等的大麻纤维高温—闪爆联合脱胶技术[3], 俞春华等的大麻纤维高温—酶联合脱胶技术[5];尹云雷等的大麻纤维的蒸汽闪爆—化学联合脱胶工艺技术[7]等等。现有研究基础表明,化学脱胶法、物理脱胶法、生物脱胶法两两结合的联合脱胶技术能获得较好的脱胶效果。特别从脱胶机理分析,物理脱胶技术与化学脱胶技术或与生物脱胶技术相结合的脱胶技术,以物理脱胶技术作为预脱胶,使胶质系统破裂、纤维超分子结构遭到破坏、结晶结构松散,使后期的脱胶物质(化学物质或酶)较容易进入大麻纤维系统进行有效脱胶,工艺流程短、能耗低,污染少,质量容易控制。
参考文献:
[1] 张祥文.关于大麻纤维性能及其可纺性的探究[J].广西纺织科技,2010,39(2):20-22.
[2] 张金燕.大麻纤维的性能研究与产品开发[J].上海毛麻科技,2008(1):30-34.
[3]吴君南,郝新敏,唐宗留,等.大麻纤维高温—闪爆联合脱胶技术[J].纺织学报, 2007, 28(11) :76 - 80.
[4] 金钢.大麻脱胶方法的研究进展[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9,33(4):140-144.
[5] 俞春华,冯新星,贾长兰,等. 大麻纤维高温—酶联合脱胶技术[J].纺织学报,2007,28(6):79-82.
[6] 蔡侠,熊和平,严理,等.大麻微生物—蒸汽爆破联合脱胶技术[J].纺织学报,2011,32(7):75-79.
篇10
关键词:第二代生物燃料;纤维素乙醇;纤维素汽油;草油
文章编号:1005-6629(2011)12-0067-03 中图分类号:TK6 文献标识码:E
1 第二代生物燃料的由来
石油是主要的化石能源之_,―直以来都推动着工业和社会的发展。然而,地球上蕴藏的可开发石油资源却只剩下几十年的寿命,而且使用石油资源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石油燃烧会产生大量的含碳氧化物及少量含硫、含氮化合物,这些化合物要么是温室气体,要么能产生酸雨,不仅造成环境污染更能伤害人体健康。因此,积极寻找一种石油的替代资源就势在必行,于是生物质能就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Wo所谓生物质能就是储存于生物质资源中的能量,这些生物质能源主要是指可再生的有机物质资源,主要包括农作物、树木等植物及其残体、畜禽粪便、有机废弃物等,可以储存由光合作用产生的能量,因此,生物质能也是太阳能的一种转化形式,也具有可再生、应用潜力大等特点,科学家们需要做的就是,将这些能量进行开发并加以应用。
20世纪30年代,巴西最早使用甘蔗进行发酵,生产出乙醇燃料,用以驱动汽车,像巴西这种以可食用作物(主要包括玉米、大豆、甘蔗等)为原料制造出的生物质能被称为第一代生物燃料,其代表产品是通常所说的生物乙醇和生物柴油,前者由富含单糖、寡糖或淀粉的生物质原料经过发酵、蒸馏、脱水等步骤制成,后者为以动植物油脂为原料,经过酯交换反应(碱、酸、酶催化或超临界条件下)加工而成的脂肪酸甲酯或乙酯燃料。虽然第一代生物燃料已在许多发达国家推广使用,但第一代生物燃料并非长久之计,原因有二。其一,没有足够的耕地以满足发达国家10%的液态燃油原料需求,比如在2008年,由于生产第一代生物燃料而对粮食作物的额外需求使得粮食价格大幅上涨;其二,原料成本太高,特别是生物柴油,原料构成了其成本的70%,这也使得第一代生物燃料的价格高于石油,远离了人们所期望的对替代石油具有积极影响的能源形式。
20世纪90年代,美国可再生能源实验室研究开发利用纤维素废料生产乙醇的技术,这也标志着第二代生物燃料的诞生。所谓第二代生物燃料是指以非粮作物和农业废弃物为原料的可再生替代能源,这些原料包括玉米秸秆、木材废料及草本类能源作物。与第一代生物燃料的原材料(粮食作物)相比,这些原料作物成本低、量大,更关键的是这些作物的种植生产不会干扰和危及粮食生产。第二代生物燃料的诸多优势使其具有更加明朗的发展前景,其代表产品主要有纤维素乙醇和纤维素汽油两种。
2 第二代生物燃料的生产
2.1纤维素乙醇的生产技术
第一代生物燃料的原料(甘蔗、玉米等)本身富含糖类,将其转化为乙醇的生产工艺较为简单,而第二代生物燃料主要以纤维素质材料为原料,其炼制过程比第一代生物乙醇的合成多了两个步骤:生物质原料的预处理和纤维素、半纤维素的降解,这也是目前纤维素乙醇生产的难点之一,而整个炼制过程则涉及多个生物催化反应,它们可以按照多个方式组合形成不同的工艺路线。目前已建有示范装置的纤维素乙醇生产技术主要有4种:硫酸/酶水解一发酵技术、硫酸水解一发酵技术、酸水解―发酵一酯化一加氢技术和酶水解一发酵技术。这4种技术最大的不同点在于纤维素水解方式的差异:前3种均采用酸水解,而第4种采用生物酶水解。实际工业生产中,用酶替代酸水解纤维素,可以在比较缓和的条件下操作,可以减少糖的降解,提高乙醇收率,因此酶水解、发酵技术路线(见图1所示)是纤维素乙醇生产的发展方向,此项技术由美国可再生实验室开发。
首先,将经研磨后的生物质原料(玉米秸秆、玉米芯等)进行预处理(见图2上半部),其目的是将原料“解封”进而得到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再将这些成分进行增溶和分离,为水解变为可发酵的糖做好准备。实际上在植物体内,长长的纤维素构筑了植物细胞(见图2,直线型为纤维素,曲线型为半纤维素),纤维素分子被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环绕,因此,科学家必须先用酸、碱或加热等方法进行预处理,以解开植物细胞内的“矩阵”。最新研究表明,用氢氧化钠的水一乙醇溶液进行预处理,得到的纤维素是一种纳米级的海绵体,可使4~6nm直径的酶进入纤维素中进行酶解,能把生产纤维素乙醇的预处理成本由50美分/加仑降至4~5美分/加仑,可与用玉米淀粉生产第一代乙醇的预处理成本2美分/加仑竞争。
接着,用酶将“降解”得到的纤维素、半纤维素进行水解从而得到葡萄糖和戊糖单体。不同的纤维素原料和不同的预处理工艺应采用不同类型和数量的酶,所以酶的生产成本就成为纤维素乙醇生产的第一项核心。起初,在20世纪90年代末,酶的生产成本很高,约在5美元/加仑以上,目前,酶的生产成本已降至原来的1/30,使生产纤维素乙醇用酶的成本降至10~18美分/加仑,为纤维素乙醇生产技术的产业化奠定了基础。
最后,用酵母菌将葡萄糖、戊糖进行发酵得到发酵液,再将发酵液进行产品分离便得到纤维素乙醇。
2.2纤维素生物汽油生产技术
纤维素乙醇的能量密度较低,单位体积的能量只有常规汽油的66%,不适合大量与汽油调和使用,同时乙醇含氧量高,会腐蚀管道,还会吸收管道中的水分和杂质,难以保证乙醇汽油质量。因此,在开发纤维素乙醇的同时又在开发纤维素生物汽油,目前已进行试验装置实验的技术有快速热解一加氢改质技术(如图3所示)。
首先,采用快速热加工催化裂解技术将生物质原-料转化为用以生产汽油的芳香烃分子。所谓生物质热裂解技术是生物质在惰性气氛下受高温加热后,其分子破裂而产生可燃气体(一般为CO、H2、CH4等的混合气体)、液体(焦油)及固体(木炭)的热加工过程。生物质热裂解液化是在中温(500~650℃)、高加热速率(104~105℃/s)和极短气体停留时间(小于2s)条件下,将生物质直接热裂解,产物经快速冷却,可使中间液态产物分子在进一步断裂生成气体之前冷凝,从而得到高产量的生物质液体油(热解油)。此种技术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将纤维素(已预处理)用热砂快速加热,在循环流化床反应器中无氧存在的条件下加热到500℃,不到2秒,纤维素就被分解成富含氧的四到六个碳的有机小分子;第二步用复杂的三维催化剂催化分解含氧小分子,催化剂将氧原子从中移出并生成碳环,然后快速冷却,大约得到65%~75%(质量分数)的芳香烃分子(热解油)和少量不冷凝的气体(CO2、CO、H2O)与焦炭(可用作燃料)。
接着,再将热解油进行两段加氢除去氧和水,转化为运输燃料。其中第一段使氢和氧结合生成水,以蒸汽
形态脱除;第二段使热解油部分转化并改质为纤维素生物汽油。
3 第二代生物燃料的展望
生物燃料正在由第一代向第二展。第一代生物燃料的生产工艺已经较为成熟,美国、欧盟和巴西等一些国家已经形成了较完善的产业链。相反,目前第二代生物燃料的生产技术还未获得关键性的突破,大规模的商业化生产还有待时日。表1简要列举了两代生物燃料发展的特点对比。
目前第二代生物燃料的发展面临着生产技术与生产成本两大难题。就生产技术而言,在生产纤维素乙醇时,原料大多要经过强酸处理,以便从木质素中去除碳水化合物。经过酸处理的原料还要接受碱处理,目的是中止酸化过程。被水浸泡后木质素会被水稀释,不能直接用作燃料,除非人们把木质素与水分离,但这个过程要投入大量能源,势必增加生产成本;就生产成本而言,以秸秆为例,秸秆是向农民收购的,当没有生产纤维素生物燃料时,秸秆是农业废弃物可以轻易获取,但是一旦开始生产,农民就会向你要钱了,原料的价格很可能会随之上涨,势必会增加生产成本。
虽然第二代生物燃料的发展遇到了_一些阻碍,但毕竟只是刚刚起步。从长远来看,随着生物质资源的合理利用、相关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产品生产规模的扩大,第二代生物燃料的成本将会逐渐降低,而石油等化石燃料价格出现大幅回落的可能性不大,第二代生物燃料有望成为具有成本优势的替代燃料之一。于是各国纷纷将目光转向第二代生物燃料的研究开发,其中,美国政府于2008年2月宣布提供为期4年总额为3380万美元的资助,重点开发将纤维素生物质转化为糖类的酶系统;英国政府于2007年“英国生物质战略”,提出要通过立法鼓励生物燃料领域的技术创新,支持第二代生物燃料的开发;中国政府也于2007年底启动了“纤维素乙醇的高温发酵和生物炼制”重大项目,重点用于突破木质纤维素生产燃料乙醇的技术瓶颈。
实际上,第二代生物燃料的原料多为富含纤维素、生长迅速的草本植物及其废弃物,若将英文汽油单词(gasoline)中前缀“gas”去掉,引入"grass”(草)就组成了一个形象生动的专有名词“草油”(grassoline)。随着各国在“草油”生产工艺中的大量投入,在未来5~15年生物质转换技术将逐步从实验室走向市场,使用第二代生物燃料为动力的汽车数量也将迅速增长,即将到来的“草油”时代必将从根本上改善我们的世界。
参考文献:
[1]魏学锋,张小云,易婕等.生物质燃料的开发利用现状与展望[J].节能,2004,(8):14~17.
[2]仉磊,章晓庆译,将草炼成油[J].环球科学,2009,(8):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