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纤维瘤范文

时间:2023-04-06 23:16: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乳腺纤维瘤,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乳腺纤维瘤

篇1

【关键词】乳腔镜技术;乳腺;纤维瘤

The clincal research of mastoscopic treatment of mammary gland fibroma tumors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mastoscopic resection of fibroma tumors. MethodsA total of 20 cases were diagnosed as having fibroma tumors by using molybdenum target X-ray examinations. The tumor was located at upper outer quadrant in 7 cases, upper inner quadrant in 4 cases, lower inner quadrant in 3 cases, and lower outer quadrant in 6 cases, respectively. The operation was conducted via a transareolar approach under local anaesthesia. A tunnel was established underneath the breast skin, then the tumor was resected by using an eletrotome or harmonic scalpel. Frozen-section examination was routinely carried out during operation. ResultsThe operation was successfully completed in all 20 cases. The operation time was 35-70min(mean, 40min). The quantiny of blood during operation was 3-10ml(mean, 5.5ml). The length of 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 was 1-2d(mean, 1.5d). Follow-up checkups in the 20 cases for half one year,revealed good cosmetic outcomes, without intraoperative complications. ConclusionTransaxillary mastoscopic resection of fibroma tumors is safe and feasible, having changed the toutine method, and manifests the good cosmetic effects that cannot be achieved by routine surgery.

【Key words】Mastoscopic technique; Mammary gland; fibroma tumor

【中图分类号】R737.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170-01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乳腺疾病患者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乳腺纤维腺瘤是青年女性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乳腺腔镜手术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以其特有的治疗效果和美容优势, 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中国大城市中乳腺疾病患者对此类手术的要求亦逐渐增多[1-2]。笔者所在科室于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对20例乳腺纤维瘤患者进行腔镜手术,手术均在住院部开展,疗效良好,简单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女性患者20例,年龄20~55岁,平均年龄35岁。未婚5例,已婚15例。所有患者术前均经钼靶检查,诊断为乳腺纤维瘤。切除肿瘤后进行术中冰冻病理检查以除外恶性。肿瘤位于外上象限7例,内上象限4例,内下象限3例,外下象限6例,距6.3~8.2cm,平均7.5cm,直径0.6~4.5cm。

1.2 方法。患者取仰卧位, 上肢外展90°,在手术消毒以前,用甲紫在乳腺表面标记出纤维瘤的位置及手术所需的大致范围。以乳晕为起点[3],向肿瘤方向做扇形标记,标出的范围要超过肿瘤1.5cm左右。手术直接在局部浸润麻醉下进行,在乳腺与胸大肌之间先用1%利多卡因20ml行浸润麻醉,再在乳晕及其周围用0.5%利多卡因30~40ml行浸润麻醉,轻轻按摩2~3min便于麻醉充分。根据肿瘤部位在乳晕作一2.5~3.0cm的弧形单切口,沿预先标记的界线进行分离,进入皮下脂肪与乳腺组织的分界面。在皮下脂肪与乳腺组织形成的间隙向肿瘤所在的位置分离,分离到预定范围后,在扇形的两角各缝一7号丝线及在肿块所在位置的乳腺组织缝一牵引线,术者与助手向相反的方向牵拉建立操作空间。放入5mm 0°腔镜,电钳及超声刀交替应用,将肿瘤切除。先后用3-0可吸收线缝合残腔及6-0美容线缝合乳晕弧形切口,手术完毕后加压包扎。

2 结果

20例均在局麻下用腔镜顺利完成手术,麻醉效果满意,无中转手术者。手术时间35-70min,平均40min,术中出血量3-10ml,平均5.5ml。术后住院时间1-2d,平均1.5d。无术后出血、淤血、感染等并发症发生。随访半年,乳晕切口瘢痕不明显,对称,手术剥离部位的皮肤无明显感觉异常,乳腺外形无明显变化。

3 讨论

近年来,腔镜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整形外科中,较好地实现了通过微小切口完成复杂手术的目标,为外科医生在治愈疾病的同时兼顾患者的美容效果和心理效应的手术目标提供了新的技术平台。作为美的体现和象征的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临床上大多数患者是因体检发现直径<1cm的肿块前来就诊,并且积极要求微创治疗。乳腺腔镜手术代表了乳腺外科向微创、美容方向的发展趋势。目前,腔镜手术切除乳腺良性肿瘤一般采用乳晕及腋下2种入路[4],我们此次临床研究采用局麻下乳晕旁切口,基于以下几点考虑[5]:腔镜提供了多角度、可调控的视野,超声刀的应用明显减少术中、术后的出血,也是腔镜下保持清晰术野的可靠保证;东方女性偏小,距离8.5cm内的肿瘤经乳晕基本可以完成;乳晕切口术后不易长瘢痕,乳晕皮肤的颜色及瘢痕组织颜色相似,且最易被年轻女性接受。同有些学者的体会一样,在此次研究中我们也深刻体会到了麻醉及运用混合切割模式的重要性。虽然腔镜手术与其他传统手术方式相比,在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方面均未体现明显优势;但是腔镜技术使外科手术的微创理念得到了发展,从而将腔镜技术成功用于无腔隙的乳腺疾病的手术治疗;改变了部分传统乳腺手术方式和程序,既能达到常规手术的治疗目的,同时明显减少常规手术的并发症,总体治疗效果优于常规手术;扩大了乳腺手术的功能,扩展了乳腺外科治疗领域,解决乳腺外科部分临床难题;突出微创和美容效果,从而部分改变了传统乳腺外科的面貌[6]。其实,微创不应单纯强调对人体组织干扰的生理微创化,更需注重某些特定情况下对心理打击的心理微创化。乳腺的腔镜手术在并不影响生理微创化的前提下,更突出了心理微创化[7]。

总之,采用经乳晕乳腔镜切除乳腺纤维瘤安全、可行,不仅改变了传统手术方法,还具有常规手术无法达到的美容、整形的手术效果。

参考文献

[1]向国安,陈开运,王汉宁,等. 乳腔镜治疗乳腺良性肿瘤68例.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6, 6(4):275-276

[2] 骆成玉,薛镭,林华,等. 乳腔镜微小隐蔽切口切除乳腺良性肿块的临床观察. 中华医学杂志,2003, 83(14):1233-1235.

[3] 孙宝臣,葛述科,郭文斌. 乳腔镜治疗良性乳腺肿瘤的体会.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08,2(4): 485-486

[4] 孙宝臣,葛述科,郭文斌,等.乳腔镜治疗良性乳腺肿瘤的体会.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08, 2(4): 58

篇2

【关键词】乳腺纤维瘤;经乳晕切口;临床分析乳腺纤维瘤属于常见的良性肿瘤, 主要发病部位为女性乳腺小叶内的纤维组织和腺上皮组织, 在女性中发生率较高, 乳腺良性肿瘤患者里约有75%为乳腺纤维肿瘤[1]。目前临床上主要使用手术切除治疗乳腺纤维肿瘤, 经乳晕弧形切除术治疗乳腺纤维肿瘤是常见的手术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1年6月~2013年5月收治的80例患乳腺纤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观察探讨其经乳晕弧形切除术治疗的效果, 现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本院2011年6月~2013年5月收治的 80 例乳腺纤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患者年龄21~48岁, 平均年龄为(29.4±5.6)岁, 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触摸、CT三维成像、钼靶摄片检查及B超等诊断方式确诊患有乳腺纤维良性肿瘤, 且排除严重炎症、乳腺增生囊肿、恶性肿瘤及传统手术禁忌。左侧有瘤体29例, 右侧瘤体36例, 双侧瘤体15例;瘤于乳晕区内18例, 瘤于乳晕缘3 cm范围以内22例, 瘤于乳晕缘3~5 cm 范围内 39 例, 超过5 cm 1例。 乳腺纤维瘤患者大多无自觉症状, 少部分人月经前又局部轻痛感, 通常在一般体检或偶然间发现病变。大部分瘤体呈椭圆形或圆形, 表面较光滑, 边缘清晰, 质中等, 活动度良好。 从发现肿瘤块到住院接受手术的时间跨度为3 d~3.2年不等。

1. 2手术方法手术前向患者解释手术原理和风险, 说明术后并发症和临床监护措施, 患者的理解和知情常能消除紧张情绪, 有助于提高手术依从性。术前进行常规指标检查, 实施手术时医护人员为患者选取舒适, 常采取头部戴海绵头圈, 并依据患者乳腺肿瘤位置相应垫高患者侧肩胛部位, 以利于实施手术。先对患者乳腺肿瘤位置进行象限确定, 后在患者乳晕边缘作弧形切口, 根据瘤体体积和位置确定切口弧线的长度, 一般小于乳晕弧度周长的一半, 对患者皮肤进行消毒处理, 进行局部浸润麻醉, 切开乳晕表层皮肤深至患者乳腺的组织表面, 用 4 到5 把止血钳夹住乳腺皮下组织进行牵引, 再使用手指钝性剥离乳腺表面组织, 延剥离线潜行并做好标记以定位肿瘤, 用组织钳及角针在瘤边缘的乳腺组织边缘进行线缝扎牵引, 完整地暴露肿瘤, 并分离切除。如果瘤置较深, 可在乳腺包膜与皮下组织之间, 将瘤体牵引向方位, 沿乳管方向切开分离, 仔细检测全部乳腺组织有无其他病变, 钳住病变组织并牵拉至切口处, 小心地切除肿块, 有效完成手术[2]。术中注意做好止血工作, 用电凝进行伤口止血, 若出血严重则使用缝合止血, 缝合过程中确保边缘对齐, 对皮下组织进行间断缝合, 再用丝线皮内连续缝合。

1. 3术后用药经乳晕弧形切除术治疗乳腺纤维瘤的患者术后还要接受临床抗感染治疗及术后并发症的控制。抗感染护理使用抗生素, 一般疗程为3 d, 3 d后换药, 并密切注意患者术后的疼痛情况。

2结果

80例乳腺纤维瘤患者切除的标本均进行了冰冻切片检查, 结果显示所有标准均为乳腺纤维瘤。经乳晕弧形切除术治疗乳腺纤维瘤的80 例患者, 病变组织均被完全切除, 且术后缝合处情况良好, 无明显并发症。所有患者切口无残留瘢痕, 切口愈合较好。本院还在术后半年回访了该80例患者, 结果表明术后无纤维瘤复发病例, 切口恢复良好, 且瘢痕残留较小, 形状受影响也较小。

3讨论

在该研究中着重就手术方法进行要点分析, 进而对手术实施质量控制。笔者认为进行经乳晕弧形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的切除术中应注重以下几点:①手术前需做乳腺组织病理检查, 避免该手术治疗方法的误用;②手术麻醉应控制在潜行区设计线以内, 将麻醉注射在乳腺肿瘤边缘[3], 避免影响手术中对肿瘤硬块的触摸;③控制乳晕切口深度, 通常经乳晕切除术切口的最佳深度为到达乳腺表层, 不可过深, 避免损伤乳腺周围组织的输乳管;④术中用缝合线或组织钳牵引组织时要控制在乳腺肿瘤边缘的乳腺组织部位, 避免牵引力过大致使瘤体破裂, 影响术后康复;⑤成功切除瘤体后, 需做好止血工作, 避免血肿或塌陷影响手术疗效[4], 术后嘱咐患者进行局部压迫。

乳腺纤维瘤的发病机理主要是内分泌激素失调, 常发于腺上皮和乳腺小叶纤维组织, 20~35岁的青年女性患者多见[5]。以往多数采用放射状切口切除术, 即沿乳管方向作放射状切口, 将肿块连同包膜全部切除。然而因为皮肤纹理被切断, 会产生较明显的局部凹陷或纤维瘢痕残留, 破坏了整体形态的美观, 对患者造成消极影响[6]。随着手术治疗微创化发展, 经乳晕切口的微创切除手术治疗肿瘤在临床中被广泛使用。乳晕部位皮肤薄, 弹性和韧性都好, 且位置处于正中, 不受象限限制, 因而可以切除全四个象限肿块;另外选择在乳晕内或边缘皮肤色差交界处的弧线作切口, 由于乳晕部位皮肤色素沉着, 有皱纹及结节样皮脂腺遮盖, 加上乳晕部位很少出现瘢痕增生, 因此经乳晕切口手术清除纤维瘤不仅能完整切除肿块, 具有明显治疗效果, 还可以保持形态的美观性。该方法因其具有众多优势, 如效果明显、复发率低、操作简易及瘢痕浅等, 在切除术治疗乳腺纤维瘤中, 能提高患者依从性, 有助于消除焦虑恐惧等情绪, 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董海, 金春花. 经乳晕弧形切口乳腺纤维瘤切除术. 医学信息(中旬刊) , 2011,24(3):952.

[2] 亓发芝.美容外科学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6:261-267.

[3] 高剑萍, 曾红. 丙泊酚复合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乳腺纤维瘤切除术. 攀枝花医药, 2010, 25(2):27-28.

[4] 蔡景龙.现代瘢痕学 .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3-15.

[5] 刘国伟, 张萍. 乳晕切口行肿物切除治疗乳腺纤维腺瘤126例. 中国保健营养, 2012(14):2428-2429.

篇3

关键词:不同手术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疗效对比

乳腺纤维瘤,属于临床方面比较多见的病症,为乳腺良性肿瘤方面的疾病[1]。这类病症一般多发生于中青年女性,瘤的生长速度比较慢,表面也比较光滑。所以,临床方面并没有显著的症状,一般通过传统放射状切口术进行治疗。然而,这种手术方式应用的时间较长,同时临床的治疗效果也不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2]。本次研究,选取近年来我院收治的52例乳腺纤维瘤患者,探究不同手术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的疗效比较,现进行具体的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52例乳腺纤维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观察组患者的年龄为20~44岁,平均年龄为(32.7±2.4)岁。对照组患者的年龄为22~46岁,平均年龄为(34.5±2.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但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手术方法 对照组通过传统放射状切口术治疗,手术中实行局部麻醉,于肿瘤的四周乳腺导管方向选取切口部位,采取电凝止血的方式进行处理。然后在患者皮下组织、四周脂肪组织实行剥离,完成手术。

观察组通过环乳晕切口术治疗,给予患者局部麻醉,选择肿瘤四周乳晕确定切口的部位。切口的长度设置为13mm,构成一个弧形的切口,然后进行电凝止血。将患者的拉向一侧,然后将其皮下组织、四周脂肪组织实行剥离。外科手术操作的时候,应保证对患者的止血处理,再实行缝合的操作,缝合操作应实行逐层缝合。

1.3治疗效果的评判 痊愈:患者临床方面的症状完全消除,检查后没有发现肿瘤情况,同时腺体完全清除,患者无严重的不良反应情况。显效:患者临床方面的症状显著降低,通过检查没有发现肿瘤情况,同时腺体降低高于70%,患者无严重的不良反应情况。有效:患者临床方面的症状有一定的改善,通过检查显示患者肿瘤腺体降低高于50%,患者基本无不良反应情况。无效:患者临床方面的症状没有任何变化,通过检查患者肿瘤腺体降低低于50%,且手术后出现不良反应情况。

1.4统计学的处理 通过SPSS18.0,实行统计学方面的处理,计量资料采取均数±表示,标准差应用 代表,P

2结果

2.1两组患者疗效的对比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3.08%,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

2.2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手术后下床时间的对比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和手术后下床时间分别为:(16.52±2.43)min、(7.19±0.19)h,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和手术后下床时间分别为:(30.7±93.51)min、(14.21±1.32)h,差异均有统计学的意义,P

3讨论

乳腺纤维瘤病症治疗的阶段,一般会采取X线和B超的方式进行诊断[3]。然而这种诊断的方式,主要通过细胞学的检测结果确定,临床方面得以确诊,应及时实行手术治疗,以防止肿瘤继续生长。进而能够实现及早切除肿瘤的目的,同时还可以保证临床的效果,降低手术的难度和危险因素。本次研究,通过环乳晕切口切除术治疗乳腺纤维瘤,以确保手术的视野清晰,并且将病变组织完全切除,减低患者的乳腺疤痕[4]。与此同时,这种手术的方式还能够实现切口小的效果,从根本上满足患者对于乳腺美观性的要求,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2.31%、73.08%,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

综上所述,乳腺纤维瘤通过环乳晕切口术治疗,临床效果较好,可实现手术时间短、创口小的效果,值得临床方面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梁发亮.经乳晕切口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瘤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21(21):477-478.

[2]张小立.不同手术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的疗效比较[J].中国基层医药,2015,3(3):115.

篇4

临床资料

例1:患者,女,48岁。发现右乳肿块1年余,近半年来自觉肿块稍长大。查体右乳外侧象限扪及大小约30mm×20mm质硬包块,活动度一般。超声检查示右乳约9点处探及实质性低回声团块,大小约28mm×17mm,肿块边界尚清晰,周边未见“蟹足”征,肿块内部回声不均匀,可见散在分布的钙化灶,钙化灶大小不一,肿块后方回声明显衰减;彩色多普勒血流显示肿块周边及内部未探及丰富血流信号。左乳未见明确异常。双侧腋窝未探及明显肿大淋巴结。超声诊断:右乳外侧象限实质性占位(乳腺癌不排除。)术中所见:右乳肿块包膜完整,与周围组织轻度粘连,术后病理:乳腺纤维腺瘤。

例2:患者,女,52岁。发现左乳肿块3年,自觉肿块长大半个月。查体左乳外上象限扪及大小约20mm×20mm的质硬包块,活动度一般。超声显示左乳约2点处探及实性低回声肿块,大小约21mm×16mm,肿块边界尚清晰,周边未见“蟹足”征,肿块内回声不均,可见散在钙化灶,钙化灶大小不一,肿块后方回声衰减;彩色多普勒血流显示:肿块周边可见少许血流信号,内部未探及血流信号。右乳未见异常。双侧腋窝未探及异常肿大淋巴结。超声提示:左乳实质性肿块(乳腺癌可能)。手术所见:左乳肿块包膜完整,与周边组织轻度粘连,术后病理:乳腺纤维腺瘤。

讨 论

术后对2例病例做回顾性分析:2例病例年龄、病史、查体、超声图像及手术结果均类似,病理结果相同。2例患者病史均较长,查体无特异性,较支持良性诊断,但患者均自觉近期肿块长大,无法排除良性病变恶变,观察超声图像,肿块内可见散在分布的钙化灶,后方衰减明显,乍看图像很像是乳腺癌。但仔细分析声像图,最支持乳腺癌诊断的就是肿块内钙化灶,但测量这些钙化灶的大小,均>1mm;肿块边界清,未见恶性晕征,彩色多普勒血流显示,一例肿块边缘及内部未见血流信号,一例肿块边缘见少许血流信号,内部无血流信号;以上均提示肿块为良性病变。结合以上诊断信息,考虑乳腺纤维腺瘤的诊断是更合适的。

乳腺肿块内常出现钙化灶,其中以乳腺癌及纤维腺瘤最为常见。乳腺癌内部的钙化灶诊断特异性很高,姜氏等报道认为50岁以下的乳腺肿块有钙化,则恶性可能性约95%,因此遇到乳腺肿块内出现钙化灶时,要高度警惕乳腺癌可能。但区别在于:乳腺癌内的钙化灶一般多为

因此,当遇到乳腺肿块内出现钙化灶时,一定要注意患者的年龄,测量钙化灶的大小,观察其分布的形态,后方有无声影等情况。并结合其他二维图像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情况等,才能有助于提高乳腺肿块良恶性诊断的正确率。

篇5

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因乳腺纤维瘤入院的3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以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18例,其中对照组以放射切口对其进行切除,而实验组则以乳晕弧形切口对其进行切除。将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等方面进行比较。

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都非常成功,经病理诊断后均确定为普通型乳腺纤维瘤,但实验组患者以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使该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

结论:大部分乳腺纤维瘤均为良性肿瘤,在选用手术方式时应优先考虑乳晕弧形切口切除术,因其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以及患者满意度高等特点,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使用。

关键词:乳腺纤维瘤治疗效果临床特点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4-0168-02

乳腺纤维瘤属于最常见且多为良性的肿瘤,由于它发病原因与雌激素刺激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其高发年龄为20~30岁之间,而月经来潮前或是已处于绝经期的妇女一般都少有发生。乳腺纤维瘤多以单发为主,形状如圆形或是卵圆形,到后期大的瘤体还可呈现出分叶状。由于其初期时体积小、生长慢,再加上疼痛感不明显,所以乳腺纤维瘤患者在早期通常都未能引起注意,都是等到肿块逐渐变大后,才去医院就诊,以至于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时间。对于乳腺纤维瘤的治疗来讲,目前手术切除的效果最佳的,放射切口是过去常用的手术方式,然而其术后由于疤痕较明显,且容易出现两侧不对称的情况,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美观,同时也让许多患者产生了极大的心理压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近年来微创手术以其创口小、疤痕较隐蔽以及复发率低等特点,越来越受到乳腺纤维瘤患者的青睐。本文将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因乳腺纤维瘤入院的36例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的36例患者,均是经过各项检查及临床诊断后确诊为乳腺纤维瘤的患者,且所有患者经术后病理诊断均为普通型乳腺纤维瘤。对照组患者年龄15~48岁,平均年龄28±2.3岁。其中单侧纤维瘤15例,双侧纤维瘤3例,瘤体数为1~3个,肿块直径平均为1.8cm。实验组患者年龄15~47岁,平均年龄27±2.4岁。其中单侧纤维瘤16例,双侧纤维瘤2例,瘤体数为1~4个,肿块直径平均为1.9cm。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以利多卡因对局部进行浸润性麻醉,切口方式采用常规的放射性切口,切开后将显露出来的肿块,以及肿块边缘的腺体全部进行切除,经止血处理之后便可将切口拉拢缝合。实验组患者同样以利多卡因对局部进行浸润性麻醉,切口方式选用乳晕弧形切口,通常在距离乳晕外侧大概0.1~0.2cm的位置,以弧形环绕的方式沿乳晕边缘进行切开,当显露出肿块之后,便将肿块及其周围腺体一起切除,经止血处理之后便可将切口拉拢缝合。

1.3观察指标。观察并记录好两组患者在术中的手术时间和出血情况,术后患者的并发症以及不良反应,并在回访过程中认真做好患者对于手术效果的满意度调查。

1.4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所使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14.0,所有计数资料均采用t检验,而计量资料则采用X.2检验,以P

2结果

经观察发现,在术中时,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但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却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实验组无论是不良反应还是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疤痕情况等,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在进行回访的过程中,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患者。

3讨论

乳腺纤维瘤属于常见的疾病之一,由于它的发生与雌激素刺激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因此乳腺纤维瘤的多发年龄为20~30岁。其临床特点主要表现为以单发性为主,且多数为良性肿瘤,而且该肿瘤不但生长缓慢还无明显的疼痛感,以至于大部分患者都未能在肿瘤早期接受治疗。现阶段针对此类患者临床表现及常用的检查方法,如:根据乳腺手诊辅以彩超,针吸活检、以及乳腺钼靶检查等都能明确诊断。在对患者进行诊断同时,必须仔细鉴别该病与乳腺癌以及乳腺增生等病症之间的区别,以争取有效的治疗时间。

目前对于乳腺纤维瘤来说,治疗效果最佳的当属手术治疗,然而不同的手术方式其治疗效果也有所不同。本次研究中所采用的放射切口与乳晕弧形切口,都是治疗乳腺纤维瘤所常用的手术方式,经观察发现乳晕弧形切口无论在术中、术后还是回访过程中,其效果都明显好于常规的放射切口,这就说明乳晕弧形切口以其术中出血少、术后不良反应少、以及患者满意度高等优势,可作为乳腺纤维瘤患者手术治疗的首选。

此外,为了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还可以建议患者采用中西结合的治疗方式,即在患者实施手术治疗之后,以中药对患者进行巩固性治疗。同时,患者在术后应积极调整心态,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让自己能始终保持愉悦的心情,这对患者的康复有着非常重要作用。若在患者身体允许的情况下,还可适当进行户外运动,以增强患者自身的免疫能力。并让患者牢记每次复查的时间,以便能对乳腺纤维瘤进行及时监控,从而达到有效避免乳腺纤维瘤出现复发的情况。

综上所述,由于乳晕弧形切口这一乳腺纤维瘤的切除方式,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以及疤痕隐蔽性好等优点,已经逐渐成为了乳腺纤维瘤患者的治疗首选。因此,这种集治疗效果与疤痕美观于一体的手术治疗方式,非常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吴晓飞.不同手术切口切除乳腺纤维瘤的临床效果比较分析[J].中外医疗,2012,18

篇6

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7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乳腺纤维瘤患者200例,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研究组给予乳晕边缘切口,对照组给予传统手术切口,观察两组术后3月时的血肿大小、瘀斑大小、能否哺乳、疤痕大小等情况。

结果:经过随访得知,全部切口均为甲级愈合,对照组24例患者的切口瘢痕小于0.2cm,约为21.4%,研究组92例患者切口瘢痕小于0.2cm,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针对乳腺纤维瘤患者,实施乳晕边缘切口,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安全性,具有良好的美容、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乳腺纤维瘤乳晕边缘切口传统手术切口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047-01

乳腺纤维瘤属于女性常见性、多发性疾病,对于乳晕与纤维瘤距离大于3cm者,通常不建议实施乳晕边缘切口,笔者为研究乳晕边缘切口应用于乳腺纤维瘤的可行性,选取我院2008年7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乳腺纤维瘤患者200例,其中100例给予乳晕边缘切口,取得了良好的美容、治疗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8年7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乳腺纤维瘤患者200例,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研究组年龄17~54岁,平均年龄32.1岁,54例为单发,46例为多发,0.4~5.9cm的肿块直径,平均直径为2.3cm,乳晕至纤维瘤距离大于3cm。对照组组年龄16~54岁,平均年龄32.2岁,55例为单发,45例为多发,0.5~5.8cm的肿块直径,平均直径为2.4cm,乳晕至纤维瘤距离大于3cm。两组患者在年龄、肿块直径、乳晕距离等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研究组:给予乳晕边缘切口,于肿块近处作弧形切口,1.5cm的长度,将皮瓣分离,直到肿瘤边缘,牵引肿块腺体至方向,推肿块到切口下,将其切除。

对照组给予传统手术切口,在瘤表面做弧形切口,将肿瘤垂直切除,并切除周围0.5cm的皮肤组织。

观察两组术后3月时的血肿大小、瘀斑大小、能否哺乳、疤痕大小等情况[1]。

1.3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数据全部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治疗前后采用X2检验,P

2结果

3讨论

乳腺纤维瘤属于女性常见性、多发性良性肿瘤,极少数患者发生恶变,可发生于青春期后的任何年龄,多在20~30岁之间;其发生与雌激素刺激有关,所以很少发生在月经来潮前或绝经期后的妇女。乳腺纤维腺瘤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但多数专家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关:雌激素水平失衡,局部乳腺组织对雌激素过度敏感,内雌激素增多,遗传因素等[2]。传统手术切口使用弧形切口,损伤较少、出血少、手术较快,当其主要缺点是术后会形成瘢痕,严重影响了的美观。尤其对于恶变肿瘤患者,需多开手术切口,术后疤痕部位较多,导致的美观、形态严重受挫。而是用乳晕边缘切口,其手术后疤痕不明显,瘢痕的恢复颜色与皮肤、乳晕均较为相似。且使用电刀可止血彻底,降低血肿发生率,实施皮下内翻缝合,可使线头与真皮层原理,降低异物对乳腺的刺激,降低瘢痕发生率。在皮下脂肪层进行隧道开通,可降低腺体的损伤率,可使乳管得到最佳保护,减少对哺乳的影响。同时,不影响乳晕的感觉、血运。因此,在临床上被广泛运用[3]。

在本组实验中,研究组患者给予乳晕边缘切口,手术完成良好。经过随访得知,全部切口均为甲级愈合,对照组24例患者的切口瘢痕小于0.2cm,约为21.4%,研究组92例患者切口瘢痕小于0.2cm,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这说明,针对乳腺纤维瘤患者,实施乳晕边缘切口,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安全性,具有良好的美容、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桂海.乳晕切口在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7):170-170

篇7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纤维瘤的彩超图像和彩色多普勒血流图像的特征,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对1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纤维瘤,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其超声图像及彩色多普勒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典型乳腺纤维瘤表现为:形态较规则,呈椭圆形或圆形。纵横比>1,边界清,有完整包膜,内部回声均匀,可见粗钙化,部分相呈分叶状。血流大多数为稀少或无血流,彩色多普勒测及血流阻力(RI)

【关键词】乳腺纤维瘤;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诊断依据

乳腺纤维瘤是最常见的乳腺肿块,超声诊断可简便、直观、无创伤性、可重复性动态观察,为进一步探讨其鉴别诊断依据,提高诊断准确性作如下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112例均为女性,年龄15-65岁,其中5例复发,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纤维瘤。

1.2仪器方法:飞利浦IU2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10MHz,采取直接检查法,:1、仰卧位,为常规,病人充分暴露双乳及腋窝,2、侧卧位,如病人的乳腺病灶外侧,仰卧位时不能全部包括乳腺病变,可以改用侧卧位探测[1],适时调节TGC和聚焦深度,每一侧的4各象限按顺时针顺序作连续扫描,探头接触乳腺时轻重适度,以防止局部组织变形及产生伪像。在发现肿块区观察肿块不同切面的图像特征、形态、及内部回声、边界、包膜后方回声及侧边声影,活动情况、血流情况,测RI值。

2结果

本组112例乳腺纤维瘤超声声像图表现分为典型与不典型,其中典型的有84例,可见形态较规则,边界清晰,呈椭圆形或类椭圆形,纵横比

3讨论

3.1乳腺纤维瘤是最常见的乳腺良性肿瘤,可单发、多发或双侧同时发生,肿块境界分明,有完整包膜,可活动。本组纤维瘤多数单发,共98例,多发12例,其中2例为双侧乳腺多个肿块。

3.2本组典型纤维瘤的声像为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包膜光滑,内部回声均匀,有的内部可见条索状回声,可有侧方声影,无或少许彩色血流。非典型组可见肿块形态不规整,有的有分叶,包膜不明显,病史长者部分可见钙化灶及液化灶,部分可见较丰富血流信号,应特别注意与乳腺癌、乳腺增生结节等肿块鉴别。当肿块纵横经>1,有饱满立体感,可见砂粒样钙化,微钙化对乳癌的诊断特异性较高,彩超多普勒血流信号较丰富,RI>0.7,常规给予扫查双侧腋窝,有助于鉴别诊断。而纤维瘤钙化斑多较粗大,RI多在0.7以下。但彩超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要结合其他相关检查来提高诊断率。

总之,采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只要仪器设置正确,操作者耐心、细心,并对超声图像进行综合分析,不断总结、随访,可通过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及CDFI为临床诊断乳腺纤维瘤提供重要信息。

参考文献

[1]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第四版[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396-397

[2]顾绥岳,年,沈铭昌等,实用外科病理学[M],上海医学出版社,1997.598-599

[3]姜玉新,乳腺超声诊断的现状及展望,中华医学超声杂志,2004,1:145-146

篇8

[关键词] 乳腺;纤维腺瘤;彩超;综合分析;鉴别诊断

[中图分类号] R73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5(a)-0166-02

乳腺纤维腺瘤是乳腺科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具体来讲,乳腺纤维腺瘤通常为乳腺小叶内纤维组织和腺上皮处发生的混合型肿瘤,多见于18~30岁处于青春期或哺乳期的年轻女性,是一种年轻女性中较为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女性面临的生活压力和社会压力也日益增大,乳腺疾病的发生率逐年攀升。据统计,我国每年大约有10%的女性患乳腺纤维腺瘤,这些女性多为青春期后期的女性,19~20岁的女性是主要的患病人群。目前,医学界有关乳腺纤维腺瘤的具体病因尚无官方定论,一部分学者猜测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发生变化、组织对雌激素的敏感性增强、基因因素和药物因素,有可能是造成女性发生乳腺纤维腺瘤的主要原因。大量的医学研究表明,乳腺纤维腺瘤的恶变率不高,但是,若患者不及时进行治疗,其危险性不容忽视。大量的临床数据表明,乳腺纤维腺瘤有转变为乳腺癌的趋势,当患者伴有肿瘤细胞过度增生时,该危险性显著上升。虽然有些学者认为,由于患者体质差异,一些乳腺纤维腺瘤可能会在患者体内保持稳定,甚至被患者吸收,不需要外介入治疗,但是,此种说法缺乏临床医学数据的支持。目前,治疗乳腺纤维腺瘤的主要途径仍然是手术切除。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外科手术切除充分考虑了美学原则和功能性原则,采用了乳晕切口、乳腺微创旋切系统等先进技术。彩超诊断技术使人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乳腺纤维腺瘤的本质,同时提高了乳腺纤维腺瘤的诊断准确性。一般来讲,患者通常发现自身两侧或单侧乳腺生有无痛性肿块,超声学诊断能够利用多切面扫描对乳腺纤维腺瘤进行准确的诊断,在彩超扫描中清晰地显示病灶的部位、形状、边界回声等信息,这对于肿块性质的明确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因此,该研究通过2009年10月―2012年10月对该院检查的30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的彩超图像进行深入分析,加深b 对乳腺纤维腺瘤的超声诊断的进一步认识,提高现诊断的准确性,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检查的已经确诊的30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的彩超检查进行分析,30例患者年龄集中在18~60岁之间,其中最小者为18岁,最大者为63岁,中位年龄为35岁。具体比例如下:18~20岁3例(10%),21~30 岁2 例(40%),31~40岁10 例( 33.3%),41~50 岁3 例(10%), 51~ 60 岁2例( 6.7%)。所有患者都经手术确诊为乳腺纤维腺瘤,且病史最长为7年,最短为3个月。30位患者的临床表现为:17例肿瘤期伴随生理期有胀痛感,10例乳腺肿瘤区有压痛感,其余3例无明显的临床表现,为体检时检出。

1.2 仪器与设备

采用HD-11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为L12-3,频率7. 5~10 MHz。

1.3 方法

首先,调节仪器状态,要求患者平躺或者侧卧在检查台上,充分暴露部位,在检测部位涂抹耦合剂,注意涂抹要均匀,对各个方向做扫查排除,当发现有疑似病变部位时,检查人员需要做如下观察,并详细记录观察结果:①观察并记录疑似肿块的主要声学特征:测量肿块的大小,观察肿块的形态、存在部位、内部回声、边界回声等,同时,检查肿块有无钙化,及其与周围组织的依存关系。②观察并记录肿块周围组织主要的声学特征:重点检查部位包括与乳腺相连的淋巴组织、腋窝淋巴结等。③观察并记录肿块内血管的走向及形态特征。利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反映肿块内的血流情况,并根据血流情况的不同对血流信号进行分级,分级依据是目前广泛采用的Adler 方法,分为0、I、II、III 级。

1.4 统计方法

该文中所有的统计分析均利用PSS20.0完成。

2 结果

2.1 二维超声图像结果

①肿块大小:30例患者的肿块大小在0.5 cm×0.2 cm~9.1 cm×2.6 cm之间变动,其平均直径为2.1 cm。其中,单发性肿瘤为26例,所占比例为86.7%,多发性肿瘤为4例,所占比例为13.2%;②肿块声学信息:所有患者的肿块均为低回声,但是回声的均匀程度不同,其中,回声均匀的24例,不均匀的为6例;后方回声状况也有差异,其中19例后方回声增强,其余11例后方回声没有明显变化;③肿瘤边界情况:30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的肿瘤呈现出不同形态,有的肿块形状为较为规则的圆形护着椭圆形,其边界较为光滑,清晰可辨,有的肿块则呈现不规则的长条状,边界毛躁,有突起;同时,肿块的分叶状况也呈现出较大的差异,其中有7例患者肿瘤呈现明显分叶状况,9例患者肿瘤分叶不显著。④肿瘤钙化情况:30例患者内肿瘤呈现较为明显的钙化情况的为12例,轻微钙化为6例;⑤肿瘤包膜情况:30例患者内中,肿瘤呈现包膜的为16例,怀疑为包膜肿瘤的为8例。

2.2 彩色多普勒分析肿瘤内血流情况

利用彩色多普勒分析,可对肿瘤内的血流情况进行观察,依据Alder提出的半定量法对患者肿瘤内血流情况进行如下分类:无明显血流情况的为0级,少量血流为Ⅰ级,例如点状血流;中等血流量定位Ⅱ级;血流量较大的为Ⅲ级,例如有丰富的血管等。30例患者中,Ⅰ级20 例,Ⅱ级6 例,Ⅲ级4例。

3 讨论

乳腺纤维瘤为女性乳腺疾病中的常见肿瘤,且多发于年轻女性。典型的乳腺纤维瘤的彩超图像特征为:肿瘤为规则的圆形或者椭圆形,与周围组织几乎没有粘连,肿瘤分叶化状况明显,边界清晰且容易辨认,肿瘤的纵径一般大于肿瘤的直径,肿瘤的边界回声一般为低回声,且回声均匀,后方回声状况一般为增强,或无明显变化,肿瘤外部可有纤维包膜,内部可能出现明显的钙化现象。同时,其多普勒反映的血流状况为:肿瘤内部有呈现点状或者棒状的血流信号。当乳腺纤维腺瘤的彩超检查结果符合上述描述时,则一般可以进行确诊。在该调查研究中,呈现明显的乳腺纤维腺瘤特征的病历高达26例,占到总调查人数的90%。

乳腺纤维腺瘤的声学图像特征与患者的病理改变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在患病初期,乳腺纤维腺瘤的外部包膜呈现出不完整的包膜情况,甚至可以看到突起,随着患病时间的增加,这种现象逐渐消失。

同时,肿瘤的钙化情况也需要引起注意。在该调查中,50岁以上的2位患者的肿瘤彩超图像呈现出明显的钙化情况,这可能是由于患者年龄较大,患病时间较长,肿瘤内部出现砂状钙化。值得注意的是,乳腺纤维腺瘤出现的粗大钙化应当与乳腺癌的微钙化相区别,微钙化为乳腺癌的明显特征,同时乳腺癌的后方回声往往呈现出衰减的状况,与乳腺纤维腺瘤的后方回声增强或无变化相区别。

通过对30例患者的彩超检查结果进行分析,进一步明确了乳腺纤维腺瘤的诊断特征。综上,对于具有明显乳腺纤维腺瘤彩超图像特征的患者,可以确诊,否则需要进行穿刺检查,以进一步确诊,避免误诊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王伟,方超,李家淑,等.彩色多普勒血流特征在乳腺癌和纤维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0,20(5): 672- 674.

[2] 游德亮.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诊断乳腺癌的价值分析(42例报告)[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3,19(1) :53.

篇9

【关键词】 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囊性增生病;围手术期;中药治疗

【Abstract】 Objective To probe into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treatment of fibroadenoma of breast complicated by cystic hyperplasia of breast,and to assess the effects of Chinese medicinal herbs on the disease in perioperative period.Methods 86 cases of 20 years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42 cases were performed conventional mass and hyperplasia tissue resection,and 44 cases were partially resected and combined with chinese medicinal herbs treatment perioperative. data of the two groups was analyzed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Results All the cases among two groups were recovered completely,but the modified group was underwent local resection,with less trauma and satisfactory mammary shape,the outcome superior to those of the conventional group(P<0.01).Conclusion The results shows that we can achieve minimally trauma on the breast,and reduce the use of mammary reconstruction,the modified procedure is worthy to popularize.

【Key words】 fibroadenoma of breast;cystic hyperplasia of breast;perioperation;Chinese medicinal herb treatment

乳腺纤维腺瘤并存乳腺囊性增生病系乳腺常见病之一,传统治疗方法选择瘤体连同增生组织整块切除,其创伤、重建整形、技术难度较大,且术后部分病例外形较差。为此,笔者采用围手术期配合中药治疗,使增生组织消散软化,择期行瘤体局灶切除,经两组对比研究其效果显著,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篇10

【关键词】 乳腺纤维瘤;微创手术;子宫切割器

乳腺纤维腺瘤是发生于乳腺小叶内纤维组织和腺上皮的混合性瘤, 是良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1-4]。在乳腺纤维腺瘤的治疗中, 手术切除是首要选择。伴随着微创手术时代的到来, 以及女性对功能和美的要求提高, 如何在取得满意疗效的同时又保持良好的外观和功能, 成为目前手术治疗发展的方向。回顾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于2010 年1 月~2011年12 月收治的乳腺纤维腺瘤例中, 运用子宫切割器辅助下行小切口乳腺纤维腺瘤切除42例, 手术操作方法简便易行, 微创美容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组42 例均为女性, 年龄15~32 岁, 平均23岁。已生育并哺乳8例, 未生育的34例。肿物大小为2. 5~7.2 cm, 平均4.1 cm。肿块发生在右侧21例, 左侧17例, 双侧4例。手术切口长度为1.5~2. 5 cm, 平均1.65 cm, 分别为绕乳晕切口28例, 外侧缘及下侧缘切口8例, 其他部位切口6例;术前体检肿物规则、活动度良好, B超提示为纤维腺瘤且界限清楚、有包膜;对于可疑病例经空芯针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为本病方予应用本方法。

1. 2 方法 术前标划肿瘤轮廓并拟定切口, 用1%利多卡因或1.5%氯普鲁卡因局部浸润麻醉, 对能推挤肿瘤接近乳晕或乳腺边缘的病例, 尽量在上述部位取切口;对于活动度较差或距离上述部位较远的则直接在肿物表面作切口, 切口长度以肿瘤大小及显露路径而定。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放射状切开肿物表面的腺体, 用小儿疝气拉钩拉开上述组织协助显露肿块, 贴近肿物被膜用血管钳沿着周围间隙分离。由浅入深逐渐最大限度游离肿物。如肿后侧无法完全游离则不强求。助手在暴露肿物表面的同时固定肿物, 小抓钳夹住肿物顶部, 用10mm口径的旋切器对肿物实施旋切, 从中央往四周分次旋切肿物, 依肿物大小决定旋切次数, 使肿物中央成为空心, 四周薄层肿瘤组织及包膜能向中央靠拢经切口提出, 最后完整切除肿物。瘤床冲洗、电凝止血, 4-0可吸收线缝合腺体切缘及皮下组织, 间断皮内缝合皮肤切口, 外加压包扎。标本(见图)送冰冻病理检查, 确认为纤维腺瘤。

2 结果

手术时间:15~35 min, 平均26 min, 出血5~30ml。术后处理:5 例术后在3~6d 发现残腔处有较明显积液, 经穿刺抽液1~3 次, 局部加压包扎后消失。无明显切口出血病例。切口均甲级愈合。随诊15~36月, 平均18个月, 观察切口瘢痕不明显, 乳晕感觉正常, 外形自然, 无局部肿瘤复发。8例术后生育并哺乳, 无局部乳汁不畅现象。

3 讨论

本组运用子宫切割器辅助切除乳腺纤维腺瘤, 经乳晕弧形及边缘做小切口36例(85.7%), 充分利用乳晕色素及边缘皮肤皱褶等特点, 术后伤口小且隐蔽, 瘢痕线不易察觉;由于贴近肿瘤包膜分离, 采用子宫切割器辅助从肿瘤中央切空, 使大肿物能够经较小的切口完整切除。最大限度缩小了手术切口, 不但美观上能满足患者要求, 对乳腺组织的损伤极小。与以往传统乳腺纤维腺瘤切除手术相比, 本方法不仅能有效地治疗疾病, 而且改进、简化手术操作, 减少创伤, 同时保护了的功能和美观, 后者对占本病大多数的年轻患者尤为重要[5, 6]。在手术中, 作者认为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合理选择切口。②分离过程中要保持肿瘤包膜的完整性。③旋切过程坚持从中间往四周进行直到中午残部可经切口提出即可。④熟练使用子宫旋切器。⑤拉钩要选用小拉钩。⑥对于后方的大的纤维腺瘤切除后, 可以直视下用可吸收线环形缝合薄层组织1~3针, 保持乳晕不因加压包扎后内陷粘连固定而影响美观[7]。

在有开展腔镜手术的医院一般都配有子宫切割器, 该方法手术操作简便、安全, 符合现代微创理念。对于较大的乳腺纤维腺瘤的手术治疗, 与麦默通辅助的旋切术相比, 操作简便, 切除彻底, 创伤及出血更少, 费用也小;与传统手术及腔镜辅助下手术相比, 创伤更小, 更加美观, 较好地保护了的功能。尤其适用于年轻未哺乳女性, 肿瘤越大其优势越明显值, 值得在合适的病例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姣.乳腺纤维瘤手术的必要性及围术期治疗.中国医药导报, 2010, 7(2):192-192.

[2]郭琼, 王泽强.乳腺纤维瘤手术的必要性及围术期治疗分析.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 2008, 2(5):607-609.

[3]Tavassoli F A, Devilee P.World Heahh Organization classification of tumomors, Pathology and genetics:tumomor of the breast and female genital organs. Lyon:IARC Press, 2003:89-98.

[4]Rudan l, Rudan N, Skoric T, et a1.Fibromatosis of male breast .Acta Med Cmatica, 1996, 50(3):157-9.

[5]喻晓芬, 王琛琛. Mammotone 微创与单纯手术治疗肿块对患者心身影响调查分. 浙江临床医学, 2007, 9(8):1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