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内科范文

时间:2023-04-12 10:35: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脑血管内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心脑血管内科

篇1

关键词:心脑血管疾病;糖代谢异常;临床分析

对于心脑血管内科疾病患者,其患有糖代谢异常的概率明显大于普通患者,当发现出现了糖代谢异常之后,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患者的病情。针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对其的糖耐量进行全面检测,能够详细了解患者的糖代谢情况以及患者的血压情况,同时还能够发现二者之间具有的关系,为后续心脑血管的预防与治疗提供参考依据【1】。现将对心脑血管内科患者糖代谢异常情况的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在心脑血管内科并且出现了糖代谢异常的患者80例,在所有的患者中,男45例,女35例。患者的最小年龄为37岁,患者的最大年龄为79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9.8±11.2)岁。患者的最短病程为2年,患者的最长病程为27年,患者的平均病程为(18.6±8.4)年,患者的收缩压为151.1±12.7mmHg,患者的舒张压为98.4±9.6mmHg。对在尿毒症期患有尿道异常疾病以及肝肾功能出现异常的患者全部进行排除。在准备对所有患者进行检查前,应该对患者的病史进行详细了解,对患有继发性高血压的患者也进行排除,在对患者进行检查之前1w,要求所有患者都不能服用会对试验进行干扰的药物。

1.2 方法

1.2.1 对患者进行检测的方法

要求所有的患者在清晨不能够进食,之后医生对其进行静脉抽血,完成抽血之后,检测所有患者的相关指标。将剂量为75g 的葡萄糖融入到300ml的水中,从患者第一次开始服用葡萄糖水开始计时,在2h之后,抽取患者的血液情况进行检验。之后询问患者是否有冠心病以及心血管的病史,在进行有关指标检测的过程中,可以应用自动化生物仪器进行相关检测。

1.2.2 诊断标准

将80例患者平均分成四组,其中NGT患者22例,空腹血浆葡萄糖水平小于5.6mmol/L,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应该小于7.8mmol/L;IFG组患者25例,患者的空腹血浆葡萄糖水平最小为5.6mmol/L,最大水平为7.0mmol/L,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小于7.8mmol/L;IGT组患者16例,空腹血浆葡萄糖水平不小于7.0mmol/L,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最小为7.8mmol/L,最大为11.0mmol/L;ICT组患者17例,患者的空腹血浆葡萄糖水平以及空腹血糖水平全部大于11.0mmol/L。

1.3 统计学方法

针对全部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其中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所获得样本均采用±S进行表示,以P

2、结果

在所有的患者中,将IFG组的患者与NGT组患者进行比较发现二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与ICT患者进行比较发现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生化指标与糖化血红蛋白情况的比较(±S)

3、讨论

具体的研究结果与临床上有关实践证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与糖尿病患者的发病原理类似。有关专家表明,大约百分之七十的糖尿病患者都会同时患有心脑血管疾病,与此同时,在诸多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也会出现糖代谢的异常情况【2】。并且在近年来不断的研究过程中,此种情况在逐渐严重。

专家证明,针对心脑血管患者,导致糖代谢异常情况的出现与患者的日常饮食情况与患者的生活不规律存在着很大的关系,并且与患者没有进行适当的运动也相关联。如果患者在饮食的过程中,摄入了过量的高脂肪食物,就会造成患者心血管以及患者的糖代谢出现了异常,并且此种情况的患者还会不断增加。

伴随着专家在临床上不断对糖代谢异常的情况进行相关研究发现,如果对心脑血管糖代谢存在异常的患者没有进行及时的治疗,会在很大程度上导致诸多合并症出现的概率迅速增加。同一些物质进行比较发现,在对患者进行常规的体检过程中,非常容易发现IFG的情况,但是在日常实践的检测过程中发现,患者在用餐之后,血糖情况会有所减少。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与患者自身糖负荷血糖水平同患者患有心血管疾病二者之间的关联具有很大的关系,对此针对IGT中存在的致病因素,医学界的有关人员需要给予更加充分的重视。

针对心脑血管疾病并发糖代谢异常的患者,需要对其进行全面的监测,仔细观察患者糖代谢异常的情况,这样能够在最短时间了解患者的当前状况,之后研究具体的措施对患者进行治疗,使患者的病情能够快速好转【3】。

参考文献:

[1]雷奕祺,韩志远,李如良. 老年糖代谢异常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6(15):226-227.

篇2

[关键词] 2型糖尿病;瑞舒伐他汀;血脂;一氧化氮;内皮素-1

[中图分类号] R96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06-0063-03

2型糖尿病是内分泌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以慢性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2型糖尿病患者长期的血脂代谢紊乱,可引起血管内皮功能损伤,引起心脑血管并发症,这是其死亡的主要原因[1]。在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予以药物干预保护其血管内皮功能,对延缓患者血管病变的进程及防治心脑血管并发症意义重大[2]。近年来研究证实他汀类药物可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脂代谢紊乱,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有利于防治糖尿病心脑血管并发症[3,4]。本研究主要观察瑞舒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降脂疗效及其对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水平的影响,以探讨瑞舒伐他汀调节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代谢异常及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74例,均来自我院2010年1月~2013年9月内科就诊的患者。纳入标准:均符合2007年制定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相关诊断标准[5]。排除标准:①伴有低血糖、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性昏迷等急性并发症;②高血压、冠心病、感染性疾病及风湿免疫性疾病等。采用数字表将74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瑞舒伐他汀组和对照组各37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和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饮食调整、适当体育锻炼及药物控制血糖等常规治疗。瑞舒伐他汀组患者加用瑞舒伐他汀片1次/d,10 mg/次,连用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血脂及血浆NO、ET-1水平的变化。

1.3 观察指标

1.3.1 血脂水平的检测 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

1.3.2 血浆NO、ET-1水平检测 采集静脉血3~5 mL,2000 r/min低温离心15 min,分离出上层血清,将血清分装后置-80℃冰箱保存。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NO、ET-1水平,试剂盒由深圳晶美生物公司和总医院东亚免疫技术研究所提供。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8.0软件,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TC、TG、LDL-C、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瑞舒伐他汀组TC、TG、LDL-C水平均有明显下降(P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浆NO、ET-1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前血浆NO、ET-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血浆NO水平均有明显上升、ET-1水平均有明显下降(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t=2.45、2.36,P

3 讨论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迄今国内外尚未完全探讨明了,近年来研究发现血管内皮损伤是2型糖尿病及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前提[6,7]。ET-1、NO是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具有相互拮抗作用的血管活性物质,参与2型糖尿病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病过程。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长期可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激活内源性凝血系统,导致患者ET-1升高。而ET-1长期升高,可引起心、脑等重要器官的血管及微血管持久性收缩痉挛和血管内皮损伤,加重缺血、缺氧,形成恶性循环。NO是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的另一种重要因子,其作用与ET-1相反[8]。当2型糖尿病患者血ET-1水平异常上升或NO水平常减少,可引起血管内皮功能紊乱,从而导致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因此,调节血浆NO、ET-1水平,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是目前治疗2型糖尿病的新途径[9]。

国内外研究均推荐他汀类药物为预防心血管并发症的一级药物,认为他汀类药物除具有良好的调脂作用外,还可保护糖尿病血管内皮细胞,抑制血管壁炎症反应,预防或减少其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10,11]。李雷等[12]研究发现瑞舒伐他汀治疗2 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其机制与其调节血脂代谢紊乱、抑制血管壁炎症反应、有利于防治糖尿病心脑血管并发症密切相关。本研究结果发现治疗8周后,瑞舒伐他汀组TC、TG、LDL-C水平均有明显下降(P

总之,瑞舒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血脂代谢紊乱,并能降低血浆ET-1水平,升高血浆NO水平,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在预防患者心脑血管并发症中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Baliga V,Sapsford R. Diabetes mellitus and heart failure-an overview of epidemiology and management[J]. Diab Vasc Dis Res,2009,6(3):164-171.

[2] 杨慧,姜海,耿淑坤,等. 2 型糖尿病早期血管内皮功能改变的临床研究[J]. 中国医药导报, 2011,8(29):32-33.

[3] 王胜文,严光,任安. 2型糖尿病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与他汀类药物的调节作用[J]. 国际内科学杂志,2009,36(9):536-539,543.

[4] 李银,黎敬锋,李世光,等.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影响[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2,17(9):1033-1037.

[5]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年版)[J]. 中华医学杂志,2008,88(18):1227-1245.

[6] Akalin A, Temiz G, Akcar N, et al. Short term effects of atorvastatinon endothelial functions and oxidized LDL levels in patientswith type 2 diabetes[J]. Endocr J,2008,55(5):861-866.

[7] 索丽霞,余叶蓉,喻红玲,等. 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血管内皮功能与微量蛋白尿[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4,20(1):26-29.

[8] 于萍,李强,刘颖,等. 2型糖尿病早期血管内皮功能变化的研究[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0,30(9):827-828.

[9] 张方芳,陈红,任景怡,等. 辛伐他汀对2 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J]. 北京医学,2010, 32(1):1-3.

[10] 郑刚. 他汀类药物在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一级预防中的新证据和新指南[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7(1):241-243.

[11] Ridker PM,Danielson E,Fon seca F, et al. Rosuvastatin to prevent vascular events in men and women with elevated C- reactive protein[J]. N Engl J Med,2008,359(11):2195-2207.

篇3

以络病理论为指导的通心络胶囊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它不仅为我们带来了一种新的冠心病、脑血栓治疗药物,更重要的是代表着中医药在冠心病、脑血栓治疗领域里取得了重大进展,也为我们开辟了一条心脑血管病治疗的全新途径。

络病理论是中医学术体系中的独特理论,吴以岭教授将这一理论创新运用到心脑血管病的病机及其治疗,并揭示出冠心病、脑血栓发病的直接原因―――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深入研究了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与络病的关系,进而开创了继活血化瘀后心脑血管病治疗的全新方法―――通络。通络为心脑血管病的治疗树起了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基于这一在心脑血管病治疗领域里的重大进展,我们采访了它的创始人吴以岭教授。

以络病理论为指导治疗冠心病、脑血栓是继活血化瘀治法后的又一重大学术进展,这是我们的创新,也是学术的发展

笔者:吴教授,络病理论是一个比较专业、也比较抽象的概念,您能用比较通俗的语言介绍一下络病的起源、发展吗?

吴以岭教授:人们都或多或少地知道经络,其实,人体经络体系主要由十二正经、奇经八脉和络脉构成。各大经脉均有络脉与之相连。络脉是经脉的支流系统。经络相连,就像一张遍布人体上下内外的“蛛网”,是运行气血等精微物质及能量与信息的特殊通道。它是引导体内气血抵御外邪的系统,同时也是传病的通道。经络的任何病变或堵塞都是造成人体疾病的原因。

中医络病学说就是中医学术理论体系中专门论述人体经络生理、病理及治疗的独特学说,它起源于我国经典医著《黄帝内经》,成形于清代名医叶天士。叶天士提出了“久病入络”、“久痛入络”的论断,基于当时科技水平及各种原因,络病学说也只是被运用到了风湿病、积聚等的治疗当中。

基于对心脑血管病多年的研究,我首先将络病这一理论体系运用到心脑血管病的病机探讨及治疗之中,这是继活血化瘀治疗心脑血管病之后又一重大学术进展。前一段时间,我在学术界提出络脉的“三维立体网络假说”,从络脉的网络层次、空间位置、生理功能和运行等对络脉进行全方位阐释,只有对它进行了全方位的系统解析,才在真正意义上形成了络病理论。这是我们的创新,也是学术的发展。

络病不仅反映了血管的瘀阻,还反映了血管的舒缩功能障碍,活血化瘀法不能全面解决冠心病、脑血栓血管痉挛的问题

笔者:从所有心脑血管病治疗药物的思路看,人们了解最多的就是活血化瘀,好像中医药治疗冠心病、脑血栓就一直在活血化瘀这个圈里打转转。您能说一下“通络”与“活血化瘀”在治疗心脑血管病方面的区别吗?

吴以岭教授:我们经过大量的科学研究发现,络病与瘀血证是两个不同的病机概念。络病主要包括络脉瘀阻和络脉绌急,瘀血证与络脉瘀阻较为一致,而瘀血证不能包括络脉绌急这一病机概念。络病不仅反映了血管的瘀阻,还反映了血管的舒缩功能障碍―――即血管痉挛,并对络脉绌急提出了有效治疗方法。

冠心病心绞痛的中医病机包括络脉瘀阻和络脉绌急两大病理变化,络脉瘀阻―――也就是现代医学所说的冠状动脉硬化;络脉绌急―――也就是现代医学的冠状动脉痉挛。由于络脉瘀阻,使冠心病心绞痛有久病久痛的特点;由于络脉痉挛,使冠心病心绞痛发作具有猝然而痛的特点。脑血栓的形成也是由于脑络痹阻和脑络绌急形成的,脑络痹阻导致脑神经失养形成半身不遂、语言不利、口舌歪斜、肢体麻木;脑络绌急就是现代医学所说的脑血管痉挛。

所以说,运用活血化瘀法不能全面解决冠心病、脑血栓血管痉挛的问题。而以络病理论为指导治疗冠心病、脑血栓是继活血化瘀治法后的又一重大发展。

这一得到现代实验研究证实的理论上的创新,较以前认为冠心病、脑血栓为血瘀证更能切合冠心病、脑血栓的病理,自然在临床上也就能够取得更为确切的疗效

笔者:吴教授,从现代医学角度看,络病理论又是怎样指导冠心病、脑血栓的治疗呢?

吴以岭教授:现代医学科学研究发现,引起冠心病、脑血栓发病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导致的血管自身病变。同时,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始动因素,慢性血管病后期的结果是引发心脑疾病,如出现心绞痛、心肌缺血、心梗、脑梗塞等,而这些大多都是动脉硬化导致的结果。

在正常情况下,血管内皮调节着动脉壁的平衡,使血液中脂类等物质不能沉积在血管壁上,并且可以抗黏附,血管内皮可以分泌一氧化氮和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是扩血管物质,内皮素使血管收缩,正常情况下二者维持着血管的收缩平衡,但当血管内皮功能受损,血液中的脂类等物质在血管壁大量沉积时,黏附基因也会迁移到血管壁上,从而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管不通或通而不畅,并且,导致一氧化氮分泌减少,内皮素分泌增高,引起血管收缩、痉挛。

我们将络病分为络脉瘀阻和络脉痉挛,络脉瘀阻反映了血液的黏稠凝聚;而实验研究证实络脉绌急恰恰反映了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引起血管痉挛。络病可以从血液和血管两个方面去指导心脑血管病的治疗,所以在临床上也就能够取得更为确切的疗效。

“络病理论”为心脑血管病的治疗开辟了一条全新的思路

笔者:吴教授,通过您的介绍我们对于络病理论有了系统的认识,那么运用络病理论指导心脑血管病治疗应该注意什么?

吴以岭教授:“络病理论”为心脑血管病的治疗开辟了一条全新的思路,“通络”是络病理论在心脑血管病治疗领域里的具体运用,通络不但能解决血液的黏稠凝聚问题,还能解决血管自身硬化斑块形成、内皮功能障碍引起的血管痉挛等血管自身的病变。“通心络胶囊”是运用络病理论指导心脑血管病治疗的药物,并且通过精选五种通络药组方,达到既能改善血液的黏稠凝聚,也能有效解决血管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血管内皮损伤引起的血管痉挛等血管自身病变问题。

临床实验证实: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突出特点是对反复发作难以控制的顽固性心绞痛疗效独特,可逐渐减少或停用硝酸甘油类药物,纠正缺血性心电图,解除胸闷胸痛、心慌气短、乏力汗出等症状。对于脑血栓及其后遗症,通心络可以缩小脑梗塞面积,恢复脑细胞功能,促进半身不遂、语言不利、口舌歪斜、肢体麻木的康复,并能预防冠心病、脑血栓的发生。

吴以岭教授简介:

篇4

【关键词】

高血压;干预治疗

心脑血管病是中国人的首位死因,高血压是总死亡的第一危险因素[1]。目前,我国高血压的流行存在明显的高患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和低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高血压患者未能得到全面管理和治疗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重要原因[2]。为了加强对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管理,通过对广州市番禺地区200例门诊高血压患者进行药物与非药物的综合干预,从而提高番禺地区高血压的治疗率和控制率,进而控制和降低高血压并发症和由高血压引起的脑卒中、冠心病的发生和(或)死亡、改善其生活质量。现将2年工作情况及随访治疗效果总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2007年5月至2009年4月本院心内科门诊病历完整的高血压患者200例。男女不限,年龄40~80岁。且具有至少下列1项可干预的危险因素:①血脂异常:TC≥57 mmol/L;②糖尿病:FPG≥70 mmol/L或(和)2 hPG≥111 mmol/L;③肥胖:BMI≥28 kg/m2。将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随意治疗组和严格治疗组,通过2年随访,观察血压、血糖、血脂及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从而掌握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管理的差别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12 统一调查表 调查高血压患者诊断史、治疗、控制状况及与高血压有关的生活行为,并进行对比。用国际通用的现场测量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标准方法,选择心血管内科医生为调查员,参加严格干预组的医师,经过培训后,严格按照《多重危险因素干预方案》要求对所有患者进行规范化干预和随访,并强调对调查表格的质控。

13 诊断标准 高血压诊断标准、分级、心血管危险分层均采用2008年国家卫生部颁发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的标准,并按该指南推荐的高血压治疗目标判断治疗是否达标。心脑血管事件如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急性心肌梗死等均以《诊断学》中的标准执行。发生冠心病、脑卒中及死亡事件填写事件报告表。

14 干预治疗措施 严格治疗组:能够基本按时来心血管内科专科随诊,定期测量血压、接受健康指导、按时取药、服药的高血压患者。基线调查后开始全面干预,重点是高血压预防与控制,按照居民血压水平及是否伴有冠心病、糖尿病和高血脂症等进行管理与治疗,观察期间每天测血压一次,1周后每3天测血压一次,血压平稳后改为每10天测血压一次,有症状随时复查,同时根据血压的控制程度和变化调整用药。服药同时给予生活干预,戒烟、少饮酒、限盐、适度运动、按时服药、定期监测血压。

随意治疗组:因工作或其他原因,不能按时来心血管内科专科复诊,不定期到普通门诊取药,不能定期测血压、服药不规律的患者,配合用药较少,且服药不规律,症状重时服药,无症状时自行停止服药。

2 结果

21 研究人群的构成及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例、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两组并发症比较 经过2年干预治疗,严格治疗组脑出血、脑梗死、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发病率及死亡率明显低于随意治疗组(P

3 讨论

随着人民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改变及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心脑血管疾病成为人类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高血压、高血糖及高血脂作为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对它们的积极纠正起到了一级及二级预防的作用。大量临床资料表明高血压患者更容易合并血糖异常、脂质代谢紊乱,高血压及高血脂、高血糖呈密切相关性,而高血压并发高血脂、高血糖的患者其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较单因素成倍增加。因此,积极纠正2个危险因素具有重要意义[3]。

表3

要遏制高血压发病率上升,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必须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增加患者的依从性,改变不健康的生活行为。社区干预治疗在改善高血压“三率”方面,特别是知晓率和治疗率也有良好效果。虽然近年来高血压控制率在高血压患者中都有明显的提高,但是仍然处于低水平。高血压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脑血管意外,其次是高血压性心脏损害或心力衰竭,再是肾功能衰竭。如血压能经常保持正常,则心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不易发生。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率及血压控制率减少了靶器官损害,使患者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下降。本研究结果显示,2年内严格治疗组患者高血压并发症和病死率明显低于随意治疗组,疗效肯定。Ivanova等[4]研究结果表明,在管理的初期,由于人群对高血压的危害性认识不足,部分患者高血压发病多年,已有靶器官损害,分层较高,随着综合管理时间的延长,患者的心脑血管疾病卫生知识水平不断提高,促进预防心脑血管病的态度及行为朝有利于心血管病防治方向改善,使该社区人群高血压发病率逐年下降。因此,提高高血压患者“三率”具有很大迫切性。

尽管引起高血压因素较多,如遗传、肥胖、摄入高盐、吸烟和饮酒等,但高血脂是引起高血压最主要原因之一。本研究结果显示,高血压患者经严格治疗,血脂、血糖明显低于随意治疗组。唐惠等[5]研究显示患高血压的危险性有随着三酰甘油(TG)水平升高而增高的趋势,三酰甘油可能是高血压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当三酰甘油高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血流缓慢,并附着在血管壁上引起动脉硬化,使血管腔狭窄,结果外周阻力增加,引起血压升高,这将使收缩期负荷增加,促使心室肥厚,进而引起心律失常、冠状动脉狭窄。同时,由于血管腔狭窄,从而造成机体各部位和重要器官的供血、供氧减少,导致相应组织梗死性疾病的发生。高密度脂蛋白因促进胆固醇的代谢,被认为是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因子。调脂治疗对高血压的良好作用除稳定、逆转大、中动脉粥样硬化,改善血管壁弹性外,还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 降低TG,增强血浆的抗氧化能力,同时抑制白细胞产生超氧化物,减少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反应,从而减少氧化应激,加速非内皮依赖性一氧化氮(NO)产生,抑制NO降解。② 减少高脂餐后脂蛋白残粒,逆转脂肪负荷诱导的血管内皮功能失调,改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③ 他汀类药物呈剂量依赖性地增加血管内皮细胞中内皮来源的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浓度,增强eNOS活性,减少E选择素和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浓度来改善内皮功能,且此作用独立于血清胆固醇水平。④ 他汀类药物能通过降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力、抑制血管紧张素1受体表达,减少内皮素1合成直接产生降压作用[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和生活行为方式的改变,肥胖的人也越来越多。肥胖症的发生除了遗传因素外,主要原因是进食过量、身体活动过少。肥胖症是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睡眠呼吸暂停症,内分泌及代谢紊乱,脂肪肝及多种肿瘤等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控制肥胖症是减少慢性病发病率和病死率的一个关键因素。Mshelia等[7]研究显示,随着BMI的增高,高血压患病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降低超重或肥胖的高血压病患者的体重指数可起到一定的降压效果。黄晓波等[8]研究的重庆地区人群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及高血压患病率均随着BMI的增加呈明显的线性上升趋势。因此,积极控制体重,减少超重和肥胖的发病率对于对降低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肝功异常的发病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肥胖不仅与高血压相关,而且肥胖与胰岛素抵抗(IR)、糖耐量减低并存。IR与肝细胞内游离脂肪酸蓄积相关,影响脂肪肝发病。过多脂肪向血循环中释放大量游离脂肪酸,影响胰岛素的失活,引起高胰岛素血症,持续的高胰岛素血症导致可逆性IR,肝内大量的脂肪酸蓄积引起脂肪肝的发生。IR引起Na+K+ATP酶活性降低,使细胞膜Na+梯度降低,Na+Ca2+泵交换减少,导致细胞内Ca2+增加,参与Ca2+对血压改变的调节;细胞内Na+增加,血管顺应性降低,外周阻力增加,血压升高[9]。

高血压、糖代谢异常和血脂代谢紊乱常表现为个体聚集性,这种聚集性可增加心血管病发生的危险。许多学者认为,三者之间存在相互联系和影响,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可能是其共同的发病机理。高血压对糖和脂质代谢异常可能与胰岛素抵抗有关,故认为高血压病不单纯是血压升高,而是一种代谢性疾病。流行病学资料表明,血脂、血糖水平可能影响普通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10]。本组结果显示,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糖代谢异常和血脂代谢紊乱是常见现象。本人群中3个危险因素者占782%,是1个多重危险因素聚积一体的高危人群。因此,我们在降压达标的同时对可逆性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进行了综合干预,使血糖、血脂、心脑血管并发症明显下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得到明显的控制,为提高血压控制率提供了重要保证。因此,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不仅是控制血压,还应重视并及早发现可能合并的其他危险因素,并进行综合防治。对高血压人群及早干预糖代谢异常、血脂代谢紊乱,可能有助于预防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高血压杂志, 2005,13(4):241.

[2] 王琼力, 张月萍, 向燕萍, 等社区控制高血压五年健康促进干预效果评价中国全科医学, 2007, 10(6):501503.

[3] 侯玉英, 赵淑芳, 饶华祥, 等山西省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调查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07, 15(4):306308.

[4] Ivanova AD, Petrova GI Hypertension and common complicationsanalysis of the ambulatory treatment cost Cent Eur J Public Health, 2009,17(4):22330.

[5] 唐惠, 滕国兴, 刘国玉, 等血脂异常与蒙古族高血压关系中国公共卫生, 2007,23(1):3032.

[6] Arif AF, Kadam GG, Joshi C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postmarketing surveillance study results of tehmisartan monotherapy, fixed dose combination of telmisartan hydrochlorothiazide/amlodipine J Indian Med Assoc,2009,107(10):7303.

[7] Mshelia DS, Garbati MA, Ndahi AA, et al The usefulness of total cholesterol and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 ratio in interpreting lipid profile results of diabetes mellitus patients Niger J Clin Pract,2009,12(4):3459.

[8] 黄晓波, 胡蓉, 刘金莲, 等重庆地区人群体重指数腰围与血压水平及高血压关系的分析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7):655658.

篇5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内皮损伤;脑血管造影术;支架术

最近几年以来,医学影像和介入学不断进步,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和支架置入术被广泛应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中[1-2]。本文选取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资料112例实施回顾性分析,将11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56例,观察组患者通过脑血管造影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通过支架术进行治疗,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手术之前以及手术之后的血浆内皮素-1、氧化亚氮以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水平实施比较,现将具体报告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2013年4月到2014年4月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资料112例实施回顾性分析,112例患者中男性患者58例,女性54例,患者的年龄处于50~79岁之间,平均67.22±0.64岁。112例患者中合并糖尿病患者14例,合并血脂代谢异常患者79例,合并冠心病患者22例,合并高血压患者74例。112例患者全部符合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标准,所有患者排除恶性肿瘤、其他造血功能障碍、严重感染以及精神失常患者。将11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56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不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可以实施比较。

1.2 方法

112例患者在手术之前全部实施常规检查,其中包括: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肝肾功能、感染四项、电解质以及心电图检查,在手术之前保持患者空腹,进行静脉血采集,对血浆内皮素-1、氧化亚氮以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水平进行检测,全部实施酶联免疫吸附法实施测定[3]。患者手术之前服用阿司匹林,每天100mg,氯吡格雷,每天75mg,持续用药3天,为患者进行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手术之前8小时患者禁食,手术之前4小时紧饮,观察组患者通过脑血管造影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通过支架术进行治疗,手术过程中为患者进行尼莫地平持续泵入,防止患者出现脑血管痉挛现象[4]。

1.3 观察指标

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手术之前以及手术之后的血浆内皮素-1、氧化亚氮以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水平实施比较,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其中将P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2小时之后的血浆内皮素-1水平和手术之前比较显著升高,氧化亚氮水平和手术之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手术之后的血浆内皮素-1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和手术之前比较显著升高,氧化亚氮水平和手术之前比较显著降低(P

3 讨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属于现在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具有非常高的致残率以及致死率,最近几年以来,介入材料以及介入技术的不断进步,在内科治疗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有研究显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出现和患者颅内外动脉痉挛、狭窄以及闭塞相关,脑血管造影术现在属于针对脑血管病实施检查的主要方式,是对颅内外血管病变加以诊断的重要依据[5]。临床中能够按照患者的造影结果,与患者的并发症情况、介入治疗之前患者的神经功能以及脑血管危险因素综合考虑,选择最有效的治疗方法[6]。通过本文选取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资料112例实施回顾性分析,将11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56例,观察组患者通过脑血管造影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通过支架术进行治疗,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手术之前以及手术之后的血浆内皮素-1、氧化亚氮以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水平实施比较,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手术之后的血浆内皮素-1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水平升高更加显著,氧化亚氮水平降低更加明显,由此可见,脑血管造影术和支架术患者手术之后的血浆内皮素-1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水平全部显著升高,一般伴随氧化亚氮水平降低,显示脑血管造影术和支架术对患者的血管内皮存在损伤,支架术比脑血管造影术对患者血管内皮损伤更大。

参考文献:

[ 1] Adams H A, del Zoppo G, Alberts M J, et al. AHA /ASAGuidelines for the Early Management of Adults With Ischemic Stroke [ J] . Stroke, 2011, 38 ( 5) : 1655.

[ 2] 中华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 中国医师神经内科分会.介入神经放射诊断治疗规范Ⅲ ( 修订稿) [ J]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13, 2 ( 10) : 478.

[ 3] The warfarin-asprin 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disease studygroup.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symptomatic vertebral orbasilar artery stenosis [ J]. Stroke, 2010, 29 ( 7) : 1389.

[ 4] 周丽红, 王嗣欣, 赵亮, 等. 症状性颅内外动脉狭窄内支架成形术前后脑灌注 CT 成像的变化以及与临床疗效的关系 [ 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09, 33 ( 1) : 51.

篇6

【关键词】 心血管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

DOI:10.14163/ki.11-5547/r.2016.01.182

心血管内科疾病具有发病急、病因复杂以及病情变化快等特点, 大大增加了临床护理工作的风险。一旦护理不当, 不但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身心健康、威胁其生命安全, 而且还极易引发一系列的医疗纠纷[1]。本研究选取本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182例心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对其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182例心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97例, 女85例, 年龄最小35岁, 最大83岁, 平均年龄(52.7±10.1)岁, 包括风湿性心脏病32例, 高血压伴冠心病64例, 心肌梗死72例, 先天性心脏病6例, 其他心血管疾病8例。

1. 2 研究方法 对1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归纳总结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2 结果

182例心脑血管病患者的护理情况与临床资料中存在53例(29.1%)违规操作或者不安全操作行为, 其中包括医护人员因素31例(58.5%)、患者因素14例(26.4%)以及医院因素8例(15.1%)。

3 讨论

3. 1 不安全因素分析

3. 1. 1 医护人员因素 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 护理工作的责任巨大、任务繁杂, 极易产生医疗风险。护理人员方面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主要包括:①护理文书的书写不规范:对于一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护理人员必须每30分钟对其生命体征与心电图进行观测与记录, 当患者病情稍微好转后, 护理人员就会产生疏忽与懈怠, 从而推迟对患者诊测与记录的频率, 导致护理文书的记录不够完整[2];由于受到快节奏工作的影响, 部分护理人员在文书登记时也养成了快节奏的习惯, 在书写时字迹比较潦草;由于一些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 或科室的监督不到位, 在日常护理巡查过程中, 一些护理人员在发现患者不在位时, 会进行随意编写;在抢救患者时, 护理人员忘记登记护理文书, 存在事后登记或文书登记时间与抢救时间距离过长的现象。②药物使用及药量配比出错:由于心血管内科用药的品种较多, 药品的出厂商及名称比较复杂, 而且护理人员工作量较大, 工作比较繁忙, 可能会出现拿错药等情况;护理人员对速度的把握不准或患者自行加快滴速, 会加重患者的心脏负担, 进而造成危险;一些护理人员可能会凭个人经验进行配比药量, 从而导致出现药量错误。

3. 1. 2 患者因素 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 一些患者并没有严格执行医嘱, 例如一些患者会因为其症状较轻, 从而就会对疾病持有一种轻视的心理, 在未获得医护人员许可的情况下, 擅自离开医院与病房, 或请假外出后并未按时返回病房等[3]。由于心血管疾病比较特殊, 在比较嘈杂的外部环境中, 再加上患者自身疲惫等因素, 极易引发疾病的发作。一些患者及家属缺乏对疾病的充分认识, 往往对医疗持有过高的期望值, 一旦病情未见好转, 甚至发生恶化时, 常将责任全部归咎于医护人员, 不能充分信赖医护人员的治疗与护理工作, 进而诱发不安全因素。

3. 1. 3 医院因素 由于心血管内科病房的床位、医疗设备以及来往的人员较多, 环境比较嘈杂, 会影响到科室患者的休息, 易引发患者的投诉。如果医护人员未及时彻底打扫病房卫生, 在地面滑湿的情况下, 极易造成患者摔倒, 会给患者的心理与生理带来不良影响。由于心血管内科疾病的特殊性, 其治疗费用往往较高, 若护理人员未及时、详细地将费用明细告知患者及其家属, 在结账时极易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3]。

3. 2 防范对策

3. 2. 1 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 医院要加强对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的教育与培训, 为其传授更多科学的护理知识与技能, 为其提供更多学习与培训的机会, 同时再通过考核的方式考察护理人员对护理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4]。而护理人员也要通过听课与查房等形式, 不断加强护理知识的学习与巩固, 通过护理实践不断提升自身护理操作能力, 进而不断提升护理水平。此外, 医院还要加强对法律知识与安全知识的宣教, 要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与安全意识, 使其能够有效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护理人员要严格规范护理记录, 及时、认真地书写护理文书, 从而充分保证护理记录的真实性及完整性。

3. 2. 2 加强护患沟通, 改善医院环境建设 护理人员要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交流与沟通, 要充分尊重应关心患者, 细心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与需求, 及时解决患者在生理与心理上存在的困难, 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5]。此外, 护理人员还要将用药方法与诊疗方法详细地介绍给患者, 并且将医疗费用详细地告知患者, 以此来提升患者及其家属的认可度及信任度, 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医院要在各方面条件允许的状况下, 加强对医院环境的建设。如在病房添加微波炉以及电视等设备, 充分保证病房的安静与洁净, 努力为患者营造温馨、和谐的住院环境。

综上所述, 由于心血管内科疾病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在护理过程中往往存在较多不安全因素, 主要是由于患者、医院以及护理人员造成的。为了能够有效提升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与护理水平, 促进患者更快更好地康复, 有效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几率, 医院要深入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参考文献

[1] 陈少梅. 心内科护理纠纷原因分析与对策. 河北医学, 2010, 9(7):886-887.

[2] 白菊娥. 心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安徽医学, 2011, 11(9):1772-1773.

[3] 额登格日勒. 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4(6):324-325.

[4] 周柳嫦. 浅谈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分析. 中国医药导报, 2010, 12(3):54.

篇7

室内外温差以小于6℃为宜

不少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有这样的认识误区。认为天气热,血压会降低,病情会相对稳定。其实不然,夏天也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高峰期。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明显上升。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刘金来说,在酷暑时节,身体为了散热,会使体表的血管扩张,更多的血液循环到体表,心脏、大脑等器官的供血相对就少了。同时,气温升高,心跳、血流速度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而当人从炎热的屋外进入空调房间时,气温骤降,血管收缩、心律失常、血压升高,这些原因使得血栓、心梗、中风等心脑血管意外事件在炎热的夏季高发。

刘金来认为,空调降温有一个原则要把握:室内外温差以小于6℃为宜。最好是使用风扇低档风慢慢吹,保持室内通风。不渴也要常喝水,等口渴时身体就已经缺水了。

血压波动大,经常量血压

有些“资深”的高血压患者可能会有这样的经验:天气转热,同样的药,吃少了血压依然可以控制得很好,甚至可以达到正常水平。是不是因为夏天一到,降压药的药效就变强了呢?

刘金来指出,其实,原因不是药效变强了,而是天气变热,血管遵循“热胀冷缩”的原理而扩张,血流加快,阻力减小,同时人在夏季又容易出汗,血管内的水分相应减少,血压自然会降下来。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所以,天热后,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相应地减少药量。

但温差过大也会影响到人的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忽高忽低,轻则让人头晕,重则导致心脑血管意外发生。所以,一方面使用空调时室内与室外的温差不要太大,另一方面要经常测量血压,并根据血压变化请医生调整药量,切勿自作主张减少药量。

消暑贪吃,血糖起伏变化大

进入夏季后,糖友们常常会发现原来控制得较为平稳的血糖却变得忽高忽低,上蹿下跳。这是因为天气炎热会引起血糖大幅度波动,尤其容易出现低血糖。当天气炎热,能量消耗较其他季节大,消耗的糖分也相对增多。同时,人体在夏季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高,促使胰岛素的分泌量比其他季节相对多,这也是造成夏天血糖偏低的原因之一。

篇8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问题;合理用药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实验研究中,随机抽取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70例作为观察对象,患者入院接受治疗的时间段为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纳入标准[3]:①经过确诊为支气管扩张合并咯血的患者;②年龄18岁以上的成人患者;③自愿参与到本次试验观察中的患者。排除标准[4]:①中途转院或出院的患者;②有精神疾病史的患者;③合并有严重疾病的患者;④不能配合此次实验观察的患者。选取的患者中,男性38例,女性32例;患者年龄最小的52岁,年龄最大的74岁,平均(62.3±2.8)岁;所有患者对于本次研究的目的均有所了解,表示自愿参与到实验中,所有患者智力清晰,能够准确接受观察,本次试验经过医院批准执行。1.2方法:统计临床用药中存在问题的病例数,记录具体的问题,针对临床用药的问题展开针对性的措施:对药事管理相关制度、实施方案、持续改进工作、处方点评工作、辅助类用药的使用金额下降情况,尽可能实现临床合理用药能力和管理水平持续改进,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合理、经济,逐条整改,持续改进,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开具时,提醒会诊、及时送检、高级职称医师开具,对超出说明书适应证、用法用量等情况系统自动跳出警示对话框,医师可以重新修改,如病情需要,可以双签字确认;通过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增强处方医务人员对用药安全的重视程度和临床用药的审核力度,可减少和避免用药错误发生,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还要健全审方药师拦截功能,多层面确保临床用药安全,保障临床合理用药,提升药学服务水平。1.3统计学处理:观察完成后,使用标准差(x-±s)标示计量资料,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输入到SPSS19.0[5]软件中,保障录入过程中数据的客观性,对录入数据进行t值和χ2检验,得出P值,当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组患者中,临床用药常见的问题有用药方法不正确(10例)、用药剂量不准确(12例)、用药重复(8例)、用药差错(5例)、滥用抗生素(5例)等问题,要实现合理用药,需要在院内制定针对性的管理方案,实施有效的管理措施,提升护理人员在用药过程中的工作效率,避免出现用药问题。在实施针对性的用药管理后,临床用药问题的发生率有了明显的降低,仅有2例患者出现了用药问题,前后对比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3654;P<0.05)。

篇9

【摘要】 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发病过程中的血小板活化、黏附、聚集和血栓形成,传统中医药学多将其病因病机归于“血脉瘀阻”的范畴;但组织坏死、过氧化应激损伤、炎症反应等病理改变,远非单一“血瘀”病因所能概括。根据传统中医“毒”邪病因的认识,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发病当存在“毒”邪致病或“瘀”、“毒”从化互结致病的病因病机。注重“瘀”、“毒”病因在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发病过程中的相互兼夹、相互从化,探索中医治法方药,对丰富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的中医病因学,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血栓形成; 血瘀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basic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the pathogenetic factors such as platelet activation, adhesion, congregation and thrombosis fall into the category of blood stasis, while the pathological changes such as tissue necrosis, oxidative stress injury and inflammation, etc, are far beyond the etiological category of blood stasis. The toxin or the combin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toxin and blood stasis of TCM are involved in the pathogenesis of thrombotic cerebrocardiovascualr diseases. It is significant to recognize and stress the combin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toxin and stasis in pathogenicity so as to enrich TCM etiology and improve TCM clinical efficacy in the treatment of cerebrocardiovascular and thrombotic diseases.

Keywords: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thrombosis; blood stasis

传统中医病因学,不仅用直接观察病因的方法来认识病因,更重要的是根据中医传统理论从疾病临床表征推绎病因,从而为临床辨证施治提供依据。如《灵枢·本藏》云:“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病因作用于人体,致机体产生病理变化,临床必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证候)。临床证候是果,由机体病变产生;病因是病机变化的原因。病因、病机和证候三者之间有必然联系。病因不同,所致疾病的证候表现亦不同,通过分析症状、体征,即可辨识疾病的原因。在传统中医临床发展过程中,病因认识学的每次发展,都会带来治疗方法学的改变和相应疾病治疗效果的提高,如温病学、疫病论及现代血瘀理论的认识等。随着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基因、蛋白、生物信号转导通路等在疾病过程中的作用逐渐被认识和发现,现代中医病因学的研究也逐渐向微观深入——尝试在传统中医理论指导下认识疾病的病理生理变化,形成和发展了一些疾病病因的认识,由此导致了现代一些疾病传统治疗模式的改变,提高了临床疗效和研究水平。这在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病因学的认识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1 中医病因学发展促进了心脑血管病疗效的提高

对于冠心病(胸痹、心痛)和中风等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病因的认识,从古到今经历了一个逐渐发展和深入的过程。如对冠心病(胸痹、心痛)病因病机的认识,20世纪60~70年代以前,多遵循《金匮要略》上焦阳虚,阴寒闭阻,采用宣痹通阳或芳香温通方药治疗。此后,以陈可冀院士为代表的中医或中西医结合专家根据传统中医关于血瘀致病特点的认识和冠心病的病理生理改变,倡导活血化瘀为主治疗冠心病[1],创制冠心Ⅱ号等系列活血化瘀方药用于临床。同时围绕冠心病血瘀致病的微观病理生理改变和临床特点,制定冠心病血瘀证病证结合诊治规范,提高了冠心病的中医治疗效果,促进了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治疗方法学的创新。有关中风病病因的认识,唐宋以前,多以外风立论,强调“正虚邪中”,主张用“风引汤”和“大秦艽汤”治疗;其后,逐渐认识到中风为“内风”所致,提倡采用平肝熄风或补肝肾熄风方药治疗;清·王清任则强调半身元气亏虚,血脉瘀滞不利,并创制补阳还五汤进行治疗;20世纪70~80年代以后,以王永炎院士为代表的中医专家,根据中风病急性期患者神志不清、昏迷、大便干结等临床症状及组织坏死、水肿、过氧化脂质积聚等病理改变,提出毒损脑络的病理概念[2],认为病因为“风”、“火”、“痰”、“毒”、“瘀”互结,并创制清开灵、醒脑静等方药用于临床治疗,提高了临床疗效。可见,中医病因学的研究深入、发展和创新,是中医临床防治疾病疗效提高的基础。

2 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病因不仅为“血脉瘀阻”,还有“毒损血脉”

我国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约170/10万~390/10万,心脑血管病死亡率由“八五”期间第二位升至“九五”期间第一位[3]。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多是在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基础上形成血栓,造成动脉管腔狭窄或阻塞,影响组织供血。AS基础上的血栓形成与炎症密切相关,两者相互促进,互为因果:一方面,炎症因子释放可以诱发血小板黏附聚集和血栓形成;另一方面,血栓形成也是炎症激活的主要因素。以往认为血小板主要参与凝血止血和血栓形成,新近则发现血小板本身也是一个炎症细胞,血小板的活化可介导炎症细胞趋化、黏附和浸润,致组织损伤[4,5]。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发病过程中的血小板活化、黏附、聚集和血栓形成,传统中医药学多将其病因病机归于“血脉瘀阻”,在此认识指导下,形成了理气活血、益气活血和温阳活血等系列治法和有效方药;但组织坏死、过氧化应激损伤、炎症反应等病理改变,远非单一“血瘀”病因所能概括。结合传统中医有关“毒”邪病因的认识和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发病的临床特点,应当存在“毒”邪致病或“瘀”、“毒”从化联合致病的病因病机。

高度敏感性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是目前检测炎症反应的一个代表性生物标记物,2003年1月美国心脏协会和疾病控制中心推荐hsCRP为心血管疾病二级临床检测指标(证据B级)[6]。炎性反应在血栓性疾病尤其是在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的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血液致病因素包括低密度脂蛋白、血糖、同型半胱氨酸及病原微生物刺激等,上述病理因素作用于血管内膜使血管内皮发生结构和功能改变,继而脂质沉积、血小板活化聚集和血栓形成,诱导大量炎性因子产生,促进炎性细胞活化,造成血管内膜发生慢性修复性炎症反应[7,8];而炎症又是诱发AS斑块不稳定和斑块破裂的一个主要原因。斑块破裂,激发血栓形成,堵塞动脉管腔,可导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脑梗死及周围动脉血栓栓塞等严重临床心脑血管病事件的发生[8]。

针对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现代医学采用抗血小板、静脉溶栓、动脉溶栓、经皮动脉介入和冠状动脉搭桥等方法治疗,虽多数能达到开通堵塞及狭窄血管和恢复缺血区域血流的目的,但目前仍存在许多无法真正解决而又必须面对的问题:(1)上述方法仍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后的补救措施,即使治疗及时,罪犯血管的堵塞已不同程度地损伤了机体组织[9];(2)目前介入治疗方法针对的是较大的主干血管,无法真正解决“组织无复流”和“缓慢复流”现象[10,11];(3)动脉血栓形成致组织变性坏死、炎症细胞浸润、氧自由基爆发和细胞凋亡等连锁病理反应,皆可严重影响相关脏器的功能和临床预后。可见,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和组织变性损伤是动脉血栓性疾病的必然结果,贯穿整个病理过程的始终。

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发病的临床特点和血栓闭塞引发的组织损伤坏死、炎症瀑布反应、氧化脂质沉积和细胞凋亡等病理损害,与中医“毒”邪致病起病急骤、传变迅速、直中脏腑和腐肌伤肉等特点多有相似之处。因此,将“瘀”、“毒”两种病因结合,可更全面地诠释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的中医病因病机,更有利于指导心脑血管栓塞性疾病的中医治疗。一些小样本临床观察表明,清热解毒方药在防治不稳定性心绞痛和脑卒中方面具有一定临床疗效[12,13]。我们采用不同活血化瘀中药配伍干预ApoE基因缺陷小鼠AS不稳定斑块形成,证明活血解毒中药消减和稳定AS斑块的作用优于单纯的活血化瘀中药[14,15],以效析因,从实验角度也证实了“瘀毒”病因兼夹在动脉血栓性疾病发病中的作用。

3 瘀毒病因在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过程中的互结从化

“瘀”、“毒”作为病因,皆具有兼夹性和依附性,它们既可是疾病的病理产物,也可是致病的病因。毒邪致瘀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毒邪煎熬血液,血凝成瘀;(2)毒邪伤络,血溢成瘀;(3)毒邪伤津耗阴,阴伤血滞为瘀;(4)毒壅气机,血脉凝滞;(5)热毒损脏,血行失司。另一方面,瘀血阻滞脉络,血行缓滞或不循常道,溢出脉外,瘀久不消,组织器官变性坏死,则蕴化成毒。由此可知,“瘀”、“毒”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可相互从化,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其中,“瘀”为有形之灶,“毒”为病情转变和恶化的关键。如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基本病理改变是AS造成冠状动脉固定性狭窄,其心绞痛发生的诱因、疼痛性质、部位和缓解方式在相当一段时间维持不变;冠状动脉内一旦由稳定性AS斑块(固定性狭窄)转变为不稳定斑块,继发血栓形成,则病情发生急剧变化,心绞痛程度加重,持续时间延长,甚至出现心肌梗死、猝死等严重心脏事件,病情转为“凶险多变”。综合“瘀”、“毒”互结致病在心血管血栓性疾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疼痛剧烈、固定性刺痛、出血、厥脱、昏迷,舌紫绛而暗有瘀斑或紫黑、舌苔厚腻或垢腻,脉涩、结代或无脉等;其次可见面色黧黑、肌肤甲错、唇萎甲紫、狂躁善忘、口气臭秽、青筋暴张等。从相关文献资料中归纳“瘀”、“毒”致病的临床表征,审症析因,也可发现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大多有“瘀”、“毒”致病的临床症状,且二者常交互存在,“瘀”中有“毒”,“毒”中有“瘀”。见表1。表1 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瘀”、“毒”病因的临床表征和微观病理改变

注重“瘀”、“毒”病因在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致病过程中的互结、从化,在传统中医病因学理论指导下认识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的病理生理改变,采用现代流行病学和信息生物学方法,总结归纳中医宏观临床表征变化和微观病理生理变化的相关性和演变规律,从“毒”、“瘀”互结从化角度研究总结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新的治法和方药,进而按照现代循证医学要求客观评价不同活血解毒配伍中药的临床疗效,反证“瘀”、“毒”在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发病中的作用,对丰富中医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病因病机理论,进而提高临床疗效,是一非常值得探索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Chen KJ, Li LD, Weng WL, et al. Studies of blood stasis syndrome and activating blood circulation. Zhongguo Zhong Xi Yi Jie He Xin Nao Xue Guan Bing Za Zhi. 2005; 3(1): 12. Chinese.

陈可冀, 李连达, 翁维良, 等. 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 中国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5; 3(1): 12.

2 Li PT, Wang YY, Huang QF. The hypothesis of the injury of brain collaterals by toxins and its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Beijing Zhong Yi Yao Da Xue Xue Bao. 2001; 24(1): 16. Chinese with abstract in English.

李澎涛, 王永炎, 黄启福. “毒损脑络”病机假说的形成及其理论与实践意义.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1; 24(1): 16.

3 Chi MY. Integr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hrombology. Beijing: 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 2004: 15. Chinese.

池明宇. 中西医结合血栓病学.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15.

4 Wagner DD, Burger PC. Platelets in inflammation and thrombosis. 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 2003; 23(12): 21312137.

5 Ruggeri ZM. Platelets in atherothrombosis. Nat Med. 2002; 8(11): 12271234.

6 Pearson TA, Mensah GA, Alexander RW, et al. Markers of inflammation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pplication to clinical and public health practice: A statement for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from th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and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Circulation. 2003; 107(3): 499511.

7 Kovanen PT, Kaartinen M, Paavonen T. Infiltrates of activated mast cells at the site of coronary atheromatous erosion or rupture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 Circulation. 1995; 92(5): 10841088.

8 Feinbloom D, Bauer KA. Assessment of hemostatic risk factors in predicting arterial thrombotic events. 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 2005; 25(10): 20432053.

9 Li JZ. Attention to arterial thrombotic diseases. Zhonghua Nei Ke Za Zhi. 2006; 45(1): 23. Chinese.

李家增. 关注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 中华内科杂志. 2006; 45(1): 23.

10 Porter TR, Li S, Oster R, et al. The clinical implications of no reflow demonstrated with intravenous perfluorocarbon containing microbubbles following restoration of 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 (TIMI) 3 flow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 J Cardiol. 1998; 82(10): 11731177.

11 Kenner MD, Zajac EJ, Kondos GT, et al. Ability of the noreflow phenomenon during a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to predict lef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 at onemonth followup. Am J Cardiol. 1995; 76(12): 861868.

12 Wei JL. Hypothesi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oxic heat and apoplexy. Beijing Zhong Yi Yao Da Xue Xue Bao. 2003; 26(1): 711. Chinese.

魏江磊. 中风热毒论.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3; 26(1): 711.

13 Lu XH. Clinical effect and mechanism on treating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by Huanlian Jiedu Capsule. Shandong Zhong Yi Yao Da Xue Xue Bao. 2005; 29(6): 457460. Chinese with abstract in English.

卢笑辉. 黄连解毒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5; 29(6): 457460.

14 Wen C, Xu H, Huang QF, et al. Effects of herbs of activation blood on atherosclerotic plaque morphology in ApoE genedeficient mice. Zhongguo Bing Li Sheng Li Za Zhi. 2005; 21(8): 1640. Chinese.

文川, 徐浩, 黄启福, 等. 6种活血中药及芎芍胶囊对ApoE基因缺陷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胶原沉积及其代谢的影响.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05; 21(8): 1640.

篇10

【关键词】 丹红注射液;心脑血管疾病;疗效显著

近年在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增长趋势,发病年龄呈现年轻趋势。冠心病心绞痛是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由于心肌的负荷增加引起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各种原因所致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心脑血管造影,血管内放置支架虽为最有效的治疗措施,但是有许多患者失去最佳介入时机,或者由于认识、经济上的原因不能接受,药物治疗仍为最有效常用的治疗方案。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01月-02月收治的心脑血管病患者80例,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丹红注射液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观察组4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为43-67岁,平均56岁,其中冠心病心绞痛26例,脑梗死14例;对照组40例,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为40-70岁,平均57岁,其中冠心病心绞痛24例,脑梗死16例。两组患者从年龄、性别、患病情况等各方面比较差异不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观察组 在心脑血管病常规治疗(扩血管、抗血小板聚集、降血脂、改善血环)的方法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20-30毫升,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250毫升1次/日静点,应用两周。

1.2.2 对照组 采用常规治疗方法,针对不同疾病分别采用扩血管、抗血小板聚集、降血脂药物。常规应用硝酸酯类(硝酸异山梨酯、硝酸甘油、单硝酸异山梨酯),丹参或舒血宁,奥扎格雷、阿司匹林、他汀类降血脂药。应用两周。

1.3 疗效判定标准 临床疗效判断标准:①显效:治疗两周后,症状明显减轻:心绞痛患者胸痛、胸闷、心悸、气短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脑梗死患者肢体活动较入院前明显灵活、肢体麻木较治疗前明显减轻、言语较治疗前明显流利、头晕明显减轻或消失。②有效:治疗两周后,胸痛、胸闷、心悸、气短减轻;肢体活动较入院前灵活、肢体麻木减轻、言语较入院时流利。③无效:治疗两周后,症状无改善。④加重。原有症状加重。2 结 果

治疗两周后,从临床疗效情况分析可以看出:观察组的显效有30例,有效9例,无效1例,无加重病例,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的显效有20例,有效14例,无效4例,加重2例,总有效率为85%。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性(P小于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和治疗组治疗两周后临床疗效情况比较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加重 总有效率

观察组(n=40) 30 9 1 0 97.5%

治疗组(n=40) 20 14 4 2 85%

3 丹红注射液的不良反应

静点丹红注射液过程中仅有两个患者出现轻微不良反应。一个患者觉面部发热、头部轻微发涨;另一个患者觉静点侧上肢瘙痒。停药后未给予处置,不适症状逐渐消失。4 讨 论

冠心病心绞痛、脑梗死是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内膜损伤,可促使血小板激活,聚集性强,血液粘度增高、血流减慢,引起缺血缺氧,出现心绞痛发作。脑梗死患者闭塞血管内可见动脉粥样硬化或血管炎改变、血栓形成或栓子,局部血液供应中断引起脑缺血、缺氧,将导致神经元、脑细胞损伤,出现相应支配区域的临床症状:头晕,肢体感觉、运动障碍,言语障碍。

丹红注射液主要成分是丹参和红花。君药为丹参,其味苦性微寒,其药理机制为①抑制磷酸二酯酶,升高红细胞、血小板CAMP浓度。②其水溶成分能兴奋PGI2合成酶的活性,使PGI2生成增多,血管内皮细胞中PGI2增高,血管扩张;其还是强氧化剂,能有效消除机体的氧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稳定细胞膜,其效果与超氧化物歧化酶相似。红花为菊科属植物的干燥花,性温味辛,入肝经,具有活血化瘀止痛之功效,为常用活血化瘀中药之一。红花含红花甙、红花黄色素,红花甙经盐酸水解后得到葡萄糖和红花素、红花醌甙及新红花甙。红花的活动成分具有扩血管、对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提高纤维蛋白的溶解活性,抑制血栓形成,并具有不同程度的降压作用。在丹红注射液中,红花作为臣药,与丹参相辅,除邪而不伤正,并具共奏活血通络、去瘀生新之功并且经现代工艺处理后药理作用突出而副作用明显减少。

本研究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脑梗死,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小于0.05),表明丹红注射液能够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性,降低血液粘稠度,降低血脂,增加心肌供血供氧,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增加脑血流量,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与开放,恢复脑梗死区域尤其是梗死周边缺血半暗区脑细胞的功能。

综上所述:丹红注射液与常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脑梗死药物合用有协同作用,可以明显提高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神经病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ISBN978-117-10298-81112.

[2] 《内科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ISBN7-117-05903-6112-5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