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站爆炸范文
时间:2023-03-16 08:46: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核电站爆炸,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水利水电 十二五 资源优势 发展状况
引言
由地震引起的福岛核电站爆炸,以及我国“十二五”规划告诉我们最近一段时期内我们还应该坚持节约优先、立足国内、多元发展,优化生产和消费结构,构筑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
1. 水利水电与“十二五”规划
1.1 水利水电简介
水电是清洁能源,可再生、无污染、运行费用低,便于进行电力调峰,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经济社会的综合效益。在地球传统能源日益紧张的情况下,世界各国普遍优先开发水电大力利用水能资源。
我国的水能资源丰富,理论蕴藏量6.76亿千瓦,技术可开发容量4.93亿千瓦,经济可开发容量3.78亿千瓦。不论是水能资源蕴藏量,还是可开发的水能资源,我国都居世界第一位。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水力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并不高。因此,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水力资源开发潜力巨大。
1.2 经济快速发展的助推剂
世界经济危机后我国坚持扩大内需战略,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化为城镇居民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在这些调整下我国经济持续回暖。2011年国内各行业用电持续增长,随着我国电气化的进一步发展,人民生活的进一步改善,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量的比重也越来越大。我国正在成为一个令世界瞩目的能源消耗大国,而水电资源的丰富空间,使中国完全有能力也有必要让水电来缓解能源压力。因此,在经济发展中水利水电也将扮演中流砥柱的角色。
去年的西南大旱、今年的北方冬麦区大旱都告诉我们应该大力发展水利水电事业,只有在水利水电基础设施保证的前提下,农业生产才会有条不紊,农民生活才会进入更高阶段的小康。另一方面,水利设施的建设还对调节局部小气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3 “十二五”期间西南地区将会成为水电开发主战场
从“十二五”规划纲要中看出,水电开发的前提是做好生态保护和移民安置工作;“积极发展”表明了国家在“十二五”时期大力发展水电的决心和态度;而开发的重点则又放在了西南地区。从战略角度来看,随着我国在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方面的压力和责任越来越大,大力发展水电成为我国履行减排承诺的最重要保障,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从技术角度来看,随着全国电力需求量持续快速增长,电网规模扩大,电力负荷的峰谷差也不断拉大,对调频、调峰和填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水电的优势越来越明显。从经济角度来看,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迫切需要西部水电资源的支持,而欠发达的西部地区通过水电的开发与利用可以有效地促进自身经济的发展。以此来看,水电开发的利要远远大于弊。
截止到2010年,我国水电装机容量已突破2亿千瓦,超过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的20%。按照规划,“十二五”期间将开工水电项目1.2亿千瓦,平均每年开工2400万千瓦,按照大型水电站5年至8年以上的建设周期,届时,水电将有力地承担起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的重任,帮助我国实现2020年的节能减排目标,履行减排承诺。
根据统计,我国西南地区水力资源约占全国总量的67%,西南地区河流流域的装机容量和年发电量约占全国技术可开发量的50%,到目前为止,西南地区水电资源整体开发程度仅为17%,雅砻江干流水电开发程度低于20%,金沙江干流仅有一座金安桥水电站建成投产。目前,金沙江中下游、雅砻江中下游、大渡河干流等河段水电规划均已通过国家或有关省政府批复。一些专家表示,在加快开发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等资源富集并居“西电东送”战略性地位水电基地的同时,国家将进一步提高重点流域连续滚动开发的能力,保持合理规模、连续开发和由远及近、梯级开发。更为重要的是,必须坚持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开发水电;坚持水电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坚持以人为本的移民安置工作。
2. 核能发电与水利水电
2.1 日本福岛核电站爆炸,再次彰显水电的能源安全保障作用
2011年3月11日,日本宫城县爆发了罕见的9级特大地震,并同时引发了海啸。虽然福岛核电站本身建筑物的抗震设防很高,但由于某些辅助设备出现问题,已经造成了部分爆炸和泄露,因此次核泄漏事故,而受到辐射的范围可能要比预期的大。日本核能安全监督机构――原子力安全委员会估计,就连核电站方圆30公里以外的地方也受影响。部分城镇的居民所受到的放射性碘辐射可能超过10万毫西弗,比当局为参与辐射作业的员工和防止灾难的消防员定下的辐射顶限高出一倍。这不仅引起了全球对核污染的恐慌,而且还加剧了震后电力供应的困难。不仅如此在此次核爆炸后,辐射物质还将随着北半球的冬季季风到达东太平洋及北美洲。
与核电形成鲜明对比,日本大地震3天以后,“日本东京电力公司表示已经重新启动所有的水电站。”可见,水电站再次成为日本震后抗震救灾的重要保障。为了进一步了解情况,中国大坝委员会也在向日本大坝委员会发电的表示慰问的同时,询问了日本水库大坝和水电站震后的基本情况。根据日本大坝委员会的统计,在震区内共有二百余座水库大坝,除一座17米高的小水坝出现问题外,其他水库大坝和水电站都经受住了此次9级地震的考验。也就是说,我们人类建造水坝的技术水平,已经经受住了9级地震的实践检验。
“目前的科技水平还不可能准确的预报地震,然而,令人欣慰的是,我们当前的科技水平完全可以对地震的断层做出准确的判断”。因此,“只要不让坝址区跨断层、提高设防烈度,水电开发依然是安全的”。可见,无论是汶川地震还是日本9级大地震,水库、大坝、水电站能够抵御特大地震,完全是有科学依据的。总之,由于当今水库大坝的抗震技术的成熟和水力发电的能源非热源特性,水电在震后的能源安全保障地位几乎是不可动摇的。本次日本福岛9级大地震的事实,已经再次证实了水电所具有的重要的能源安全保障作用。
2.2 相对于其它能源来说水电是唯一可大规模开发的可再生清洁能源
水能资源的以下几点优势决定了水电是我国目前唯一可大规模商业开发的可再生清洁能源:
(1)水能资源是我国比较丰富的能源资源。水电资源总量在我国能源组成中仅次于煤炭资源处第二位,居世界第一位。我国水能资源总量世界第一,人均接近世界平均水平(按经济可开发水能资源为91%),而煤炭资源人均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5%,石油资源人均达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0%。
(2)水电能源是我国现有能源中唯一可以大规模开发的可再生能源。水电具有自身的独特优势,它来自地球上的天然水文循环,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由于水电能源是可再生能源,越早开发越好。积极发展水电也是实现我国能源独立的重要途径。其他能源,如核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都是今后发展的方向,但由于技术、经济等方面的原因,即使大力发展,核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加起来在发电能源中也不可能超过15%。而水电可以占到25-30%。因此,在今后20-30年中,水电将继续在中国能源结构中处于第二的位置。
(3)水电是清洁能源。目前我国的温室气体排放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环境保护的压力越来越大。由于能源资源格局所致,中国的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一直以煤炭为主,分别占总量的76.7%和69.4%,如果不适当调整能源结构,我国所面临的环境压力会越来越大。相比之下,水力发电是利用江河源远流长的流量和落差形成水的势能发电,是一次性能源直接转换成电力的物理过程,它不消耗水,也不污染水,不排放有害气体,也不排放固体废物,是清洁的能源,发展水电是减轻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途径。
3. 国内外水电的发展概况
3.1 世界水电发展情况
全世界现在注册登记的大坝有45000座(高度在15米以上),分布在140多个国家。世界上有24个国家水电站发电量占90%以上,如挪威、巴西。55个国家水电站发电量占50%以上,62个国家水电站发电量占40%以上。像挪威、巴西环境都是非常好的,并没有说环境非常恶化。现在开发程度,欧洲是72%以上,瑞士达到100%以上,因为抽水蓄能电站建的非常多。亚洲的情况跟中国差不多,因为中国开发20%左右,亚洲是23%,南美洲是25%,中北美洲是70%。发达国家美国是82%以上,日本是84%,像法国、挪威、瑞士都在80%以上。修建水电需要建大坝,刚才讲总数是45000多座,大部分大坝都建在1940年到2000年之间,中国建设的高峰跟国外相比大概差十年到二十年,现在世界大坝建设的中心,在建的数量、规模、难度都在中国,最高的各式各样的坝,各种规模,最大规模的都在中国,现在讲世界的大坝中心在亚洲,亚洲的中心在中国,中国的中心在四川。
3.2 发达国家的经验
3.2.1 经验表明优先发展水电是共同选择
目前,世界各国,包括水电开发程度较高的主要发达国家,依然没有停止水电开发,而是把水电开发放在优先地位。在澳大利亚,核、煤、油、气资源都比较丰富。特别是在水力资源也很丰富的东部几个州,煤炭资源储量占全国的80%以上,而且发电用煤的质量和生产、运输条件都很好,价格也便宜。一般认为,在东部这几个州发展煤电是理所当然的事。但是,联邦和州电力委员会对三种电源和多种组合方案的经济效益与对环境影响的综合分析结果认为,在满足地区或国家对电力需求的条件下,开发水电比在当地建设煤电等其它电源更为有利,从而制定并实施优先开发水电的决策。
3.2.2 水电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水电因能提供大批廉价电力,来满足工农业发展以及居民生产生活用电的巨大需求,从而可为一国的经济起飞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如:水电为美国在西部经济大开发、在国家出现经济大萧条时期中拉动国家经济建设、在二战期间为生产战略物资提供动力起到了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西部还同时发生了洪水和干旱等自然灾害,这也促使美国政府通过建设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水利水电工程,开发西部,拉动国内经济,在这个时期,廉价的水电拉动了西部城市建设和工业的发展。水电站在提供电力的同时,也为粮食生产、通讯和在许多领域里满足发展需要提供了电力和供水。水电开发在日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恢复阶段,以及六十年代的经济迅速发展阶段都做出突出贡献。这些都说明了,水电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3 国内状况
根据统计来讲,实际上中国的85000多座水库真正用于水力发电的实际上只有100多座,过去我们建那么多水库,80000多座水库主要是灌溉、供水、防洪,这几个目的是主体。整个发展实际上水电是严重滞后,是这么一个现状。发达国家已经拥有足够的基础设施及大坝;而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水库及大坝基础设施还远远不足以提供足够所需的能源及水资源,以支撑其经济发展,因此建设新坝仍然是当务之急,这也为我们水利水电行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习和借鉴国外的(上接131页)先进经验,可以更好地促进我国水电开发的快速健康发展。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合适的流域开发模式和合理的流域管理体制是解决好流域水电开发中复杂的权益分配关系,调动有关各方积极性加快流域开发步伐,实现流域整体效益最大化的重要保证。
(2)全流域的开发是一个协调、统一、权衡的过程,各个河段或者单个工程开发的效益最优化并不能造成整个流域的效益最优化,必须要有基于全流域效益最大化原则上的协调与统一。而要做到这一点,流域规划就至关重要。
(3)在流域统筹规划中要加强对环境影响的评价,我国目前正处于水利水电建设高峰,众多大型工程的建设和河流梯级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应通过流域综合规划环评进行统筹,对可能造成的影响采取积极的工程与非工程措施加以减免。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应委托具有资质的专业机构,并广泛征求社会公众的意见,其结果应向社会公布,其实施接受社会监督。明确划定禁止建坝的受保护河流或河段,以防止出现西南地区水电开发的无序局面。
4. 小结
当前,我国水电开发的社会经济形势已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我们对我国水电开发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应予以重新审视,吐旧纳新,以符合水电开发的规律。总览全球水电开发和国家经济发展状况,我们不难看到,今日经济发达的国家,正是昔日水电开发较好的国家。世界电力建设的经验之一就是尽早开发水能资源,优先发展水电。我国也一直坚持优先发展水电,但水电开发进程相对于电力发展进程滞后,不能不说我们对水电的认识还存在偏差,我们还需要不断地修正自己的一些认识。
下一个五年,水电能否一改颓势,强势崛起?“十二五”规划纲要为我们做出了明确的解答。“十二五”,水电行业将拨云见日,迎来黄金发展的五年,在国家能源安全战略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
参考文献:
篇2
但还有50人,他们留了下来。他们必须留下来,因为,50人是维持核电站运行的最少人数。
这50人里,大多数是自愿留下来的志愿者,年龄都在50岁以上。直到现在,他们的名字都没有向人们公开,但熟悉他们的人知道,他们马上就可以退休,马上就可以拿上高额的退休金,回家和孙子逗乐、与亲人厮守,安享晚年。但因为这场灾难,他们可能无缘这一日。50个人要留下来向已经暴露的核燃料注入海水,这些燃料一部分已经融化并释放出辐射物。如果燃料全部融化,将释放出数千吨的辐射烟尘,危害上千万人的生命。
核电站的电源受到海啸破坏,里面已是漆黑一片。黑暗中,这个50人的团队每个人都头戴着呼吸器或者身背着氧气桶,他们手握手电筒、身穿防化服,穿行在迷宫一样的设备中间。四周不断响起氢气与氧气接触后的爆炸声。
在三个机组相继爆炸后,反应堆外的辐射量高达400毫西弗。在核电站内,哪怕在泄漏不太严重的区域,留守的50人也躲不开100~250毫西弗的核辐射,这已经超过美国核电站规定工作人员所能接受最大辐射的5倍!所以,留下来的50人,有时一个人只能工作几分钟,就得换下一个人接替,以此避免过量的辐射伤害身体以致无法继续工作。
3月16日,核电站惊险不断,50人冒死给机组注水。因为3号机组爆炸起火,产生了浓度很高的核辐射,无法作业的他们在上午被强行疏散。但到了下午,直升机空中注水计划被取消,原因是,核电站上空的辐射浓度太高,怕危及自卫队员的生命健康。于是,在监测到辐射强度稍有下降后,地面上的50个人马上同时回到了岗位。他们矮小而又坚定的身影,通过电视画面,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稍有一点核常识的人都清楚:这是一次真正的舍命坚守。历史已经为他们的生命作出了残酷的标注――1986年,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许多志愿者进入核电站对反应堆进行封闭处理。3个月后,这批志愿者中的28人死于过量辐射,19人死于皮肤感染,106人多年后死于白血病和其他血液病。
日本福岛核泄漏,令远隔千万里的人们都为此惊慌失措。而50人团队置身于核反应堆左右,他们时时刻刻都要面对辐射、海啸、地震,还有核反应堆爆炸的恐惧和危险;他们的家人,分分秒秒都在为他们提心吊胆。其实,危险和担心根本不算什么,最最悲壮的是,他们和他们的家人都知道:这50人中的70%可能会因为受到高强度辐射,将在不久后死亡!
“我正在看着自己死亡,但我不惧怕,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50人中的一位这么说,他的声音平缓而又坚定。东京电力公司甚至没有透露这50人中任何一位的姓名,只说:“他们是完成使命的一群人,一共有50人。”
在切尔诺贝利市中心,有一座为当年核电站抢险人员建立起的纪念碑,碑上写着:“献给拯救世界的人。”
篇3
粤核电比例高出全国水平7.7个百分点
“核的能量‘四两拨千斤’!”中广核文化宣传中心品牌经理范兴来介绍,在核电、风电、水电及光电4种清洁能源上,中广核在全国多地均有开发,实现了可观的环境效益。其中2013年广东省核电上网电量为441亿千瓦时,对应减少标煤消耗量1451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482万吨,相当于同等造林面积10万公顷,几乎相当于整个香港的面积。
珠三角空气质量在全国位居前列,这与广东核电等清洁能源占比较高,燃煤火电比重下降密切相关。中广核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广东省清洁能源电力占全省电力结构的30.6%,其中核能发电占比9.8%,分别高出全国整体水平9个百分点和7.7个百分点。但核电占比仍低于美国(19.3%)、远远低于大力发展核电的法国(73.3%),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也有差距。
核电会不会发生核爆炸?
“核电不是核弹,就像啤酒不是白酒。”中广核现场负责人告诉记者,核弹和核电反应堆都以铀为原料,但两者对纯度的需求则完全不同。核弹要求铀-235纯度在90%以上,而反应堆中核燃料一般只需要纯度5%以下的铀。
“正如烈度白酒可以点燃,啤酒却不能点燃的道理一样,反应堆不会像核弹那样爆炸,因为核燃料纯度不同。”
目前,广东已有大亚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一期和二期、阳江核电站1号机组在运行,还有阳江核电站2到6号机组、台山核电站正在建设阶段,并拟建设陆丰核电项目。此外,中广核在台山上下川岛布局有风电项目、深圳机场有太阳能项目、广州和惠州的抽水蓄能水电项目等清洁能源发电项目。
核电站辐射不及一次胸透
辐射安全也是现场市民咨询的焦点之一。“其实辐射无处不在。去医院做胸透我们都不会害怕,在核电站周边工作生活一年的辐射量,还不及去医院做一次胸透。”现场负责人比喻道。
他以居民在生活中受到的天然辐射量来比较。核电站周围0.01毫希/年,胸肺透视一次0.02毫希/年。北京至欧洲乘飞机往返一次0.04毫希/年,土壤0.15毫希/年,水、粮食、蔬菜、空气0.25毫希/年,“核电站周边有居民活到108岁。”
篇4
核能发电
核电站,是我被人类和平利用的一个标志性项目。自从1954年苏联建成第一座核电站,到现在全世界已经有核电站400多座了,为电力供应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可以说,我对发展国家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起着重大的作用。还是让我们看看下面的这张表格吧:
从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到,越是发达的国家,用我发电的可能性就越大,毕竟,要好好利用我,科技水平也是需要达到一定高度的。看看法国,接近80%的发电量都是依靠我来完成的,不简单吧!如果换成是火力发电,那得耗费多少煤炭啊,每天得排多少二氧化碳到空气中啊!
为了给大家一个直观的感受,我再带大家去参观中国的几座核电站。一起去看看吧――
秦山核电站
秦山核电站,地处浙江省海盐县,是中国大陆第一座自己研究、设计和建造的核电站。
广东大亚湾核电站
大亚湾核电站,位于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大鹏半岛,是中国大陆建成的第二座核电站,与岭澳核电站等一起构成中国目前装机容量最大的核电基地。
田湾核电站
田湾核电站,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田湾,其安全设计接近国际上第三代核电站水平。
另外,宁德核电站、阳江核电站、三门核电站、海阳核电站等多所核电站也正在规划和建设当中。
你们有没有发现,核电站多建在海边,这是为什么呢?我先告诉你们两条原因吧:第一,核电冷却需要大量的水;第二,核电站建在海边有利于大件设备的运输。
除此之外,你们能再告诉我几条理由吗?
我可爱吧?和平利用我,可以给你们带来福祉。但是,我可不是只有可爱的一面。一旦我被制成原子弹,那遭受袭击的人可就惨了;而且,在利用我发电的过程中,如果发生意外,造成泄漏的话,我也会露出狰狞的面目!给大家举两个例子吧,都是和你们的老邻居――日本有关的。
第一个事例发生在二战末期――
1945年8月6日8时15分,一架美军B-29轰炸机飞临日本广岛市区上空,投下一颗代号为“小男孩”的原子弹。原子弹在距地面580米的空中爆炸,在巨大冲击波的作用下,广岛市的建筑全部倒塌,死伤总人数达20余万,城市化为一片废墟。
看着这令人窒息的场面,你是否感受到了我巨大的破坏力?广岛是第一个遭受原子弹轰炸的城市,广岛市每年都会举行悼念仪式及和平祈愿仪式,希望大家携起手来,防止类似的悲剧再度发生。
另外一个事例,就是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相信大家对此记忆犹新。找找资料,回顾一下这个事件造成的影响吧,你将对我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现在,是不是对我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了?我可以为人类进步作贡献,也有能力去摧毁人类。该怎么使用我,还是需要人类自己来把握。和同学们来场辩论赛吧,看看大家是怎么看待我的。我先起个头――
正方:
核能发电不会产生加重地球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
……
反方:
篇5
核能是如何被发现的
与石油、煤炭、太阳能、风能等其他能源相比,核能的发现和利用的历史要短得多,核能的发现只有百年的历史。1905年,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提出了很少有人懂的相对论。然而,这个深奥的理论却推导出一个相当实用的质能转换公式。这个公式显示,质量可以转化为能量,而且转化的倍数是相当惊人的,是光速的平方,也就是9万万亿倍。若是能把1千克的物质完全没有损耗转化为电能,居然能获得900亿度的电。
怎样才能把质量转化为能量呢?核物理学家发现某些不稳定的重金属在裂变时可进行质能转换。比如,铀235原子在受到中子轰击并吸收中子之后,就会裂变一些小的原子,并释放中子。在这个过程中,会有一些质量损失,而转化为能量。更为可怕的是,这个反应一旦启动,就可以持续不断地进行下去,因为裂变的过程中不断有新的中子产生,就会不断地触发铀原子裂变,直到所有的铀原子都裂变完。一些科学家敏锐地意识到可以用铀来制造炸弹,因为铀几乎可以在瞬间完成全部核裂变。根据计算,1千克铀全部裂变释放的能量是1千克黄色炸药(TNT)爆炸释放的能量的2000万倍。最终这样的原子弹被制造出来,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被投放到日本。人类第一次见识到了原子弹的威力。
原子弹不但爆炸时产生的能量和冲击波惊人,更令人胆寒的是铀235是一种危害人体健康的强放射性物质,它裂变的产物也大多是有害人体健康的放射性物质,如铯、碘、锆、锝、钼、氙等元素的同位素物质。更加令人恐怖的是,原子弹爆炸后产生扩散开来的放射性物质很难用人工的方法加以清除,只能等待它们慢慢失去放射性,有的物质可能要数百万年以上才能完全失去放射性。因此,原子弹不仅危害当时的人,而且会危及子孙后代。正因为原子弹一类的核武器对人类的伤害实在太大,不少国家开始逐步销毁核武器,并签署了系列禁止核武器的协议。
核武器被禁用之后,人们开始考虑和平利用核能,那就是利用核能来发电。核电要求原子核的裂变不能像核武器那样剧烈和短暂,必须是缓慢、可控且源源不断地释放出热量。核电站的燃料棒也会发生链式反应,但是科学家开发出可以减缓中子轰击铀原子核速度的慢化剂,可以让核反应缓慢地进行。科学家还开发出控制棒,可以吸收核反应堆中的所有中子,让核反应立即停止运转。核电站发电的原理和火力发电站类似,都是用燃料产生的热能去加热水,用热水和蒸汽推动涡轮机发电。这些水既是防止核反应堆过热的冷却剂,也是推动涡轮机的载体。通过上述的慢化剂、控制棒和冷却水,核电站就可以安全可靠地长期发电。
核泄漏会产生哪些危害
监测结果显示,从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事故开始发生的12日上午6时至24日零时止,福岛第一核电站外泄放射性碘的总量约为3万万亿~11万万亿贝克勒尔。这个数值已超过美国三里岛核事故(5级),相当于国际评价机制的6级“重大事故”水平。而在距福岛第一核电站40公里的饭馆村,20日从每千克土壤中检测到16.3万贝克勒尔放射性铯,已经超过了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中的水平。历史上最大的核泄漏事故是切尔诺贝利核事故,达到了最危险的7级。福岛核泄漏与之的区别在于,包括核燃料在内的许多放射性物质是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一场大火中随烟雾排放的。但是,在福岛核泄漏事故中,没有核燃料和更多的核裂变产物外泄,只有碘和铯等易挥发的放射性物质从受损的反应堆中喷出。
核辐射究竟对人体有何伤害呢?核燃料棒及其裂变产物会产生三种高能射线,可损伤人体的肌体组织、细胞甚至DNA,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核辐射。核辐射损伤较轻者,可能出现乏力、不适、食欲减退等症状;受到辐射较重的则出现呕吐、腹泻、休克、白细胞数量下降、DNA受到破坏等症状,可能出现不孕不育和免疫能力大幅下降的恶果,更加严重的会很快死亡或患上癌症。
篇6
核辐射瞬间成为世界性话题,关于核辐射的知识,你知道多少?
在强大的核能面前,人类始终存有敬畏之心。自从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以来,日本及其邻国甚至全世界都人心惶惶。核电站是否失控?核辐射会不会危及生命?各种真假难辨的说法层出不穷,恐慌在人群中蔓延。
什么是核辐射?放射性物质以波或微粒形式发射出的一种能量就叫核辐射,核爆炸和核事故都会产生核辐射。它有a、β和γ三种辐射形式:a辐射只要用一张纸就能挡住,但吸人体内危害大;β辐射是高速电子,皮肤沾上后烧伤明显;γ辐射和x射线相似,能穿透人体和建筑物,危害距离远。在很多人眼中,核辐射几乎与“癌魔”划等号。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等核悲剧,早已使人“谈辐色变”。
人们对核辐射最大的恐慌当属“致癌”的说法。在经典日剧《血疑》中,山口百惠饰演的“幸子”就是受到放射性污染而罹患血癌的。因为人体正常生长的体细胞会发生几率很低的基因突变,而在放射线及其他辐射的作用下,这种突变几率大增,原癌基因被激活,从而发生癌变。放射性物质可通过呼吸系统、皮肤伤口及消化道吸收进入体内,引起内辐射;γ辐射可穿透一定距离被机体吸收,使人员受到外辐射伤害。内、外辐射形成放射病的症状有:疲劳、头昏、失眠、皮肤发红、溃疡、出血、脱发、白血病、呕吐、腹泻等。有时还会增加癌症、畸变、遗传性病变的发生率,影响几代人的健康。
福岛核泄露的量级究竟是多少?
在放射医学和人体辐射防护中,辐射剂量的单位有多种衡量模式和计量单位。较为完整的衡最模式是“当量剂量”,是反映各种射线或粒子被吸收后引起的生物效应强弱的辐射量。其国际标准单位是希沃特,记作Sv。定义是每公斤(千克、kg)人体组织吸收1焦耳(J),为1希沃特。
希沃特是个非常大的单位,因此通常使用毫希沃特(mSv),lmSv=0.001Sv,此外还有微希沃特(izSv),1/xSv=0.001mSv。福岛第一核电站泄漏,在最严重的3月12日下午,监测到的数据是每小时1015uSv,即1.015mSy,这大约相当于每个人半年内接受的天然辐射或接受10次x光检查的辐射。
这些微量核辐射,主要是在释放水蒸气过程中所带出的,与爆炸并无关连,这也说明爆炸并未伤及核心密闭结构。不过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不知为何搞错了单位,微希沃特被报道成毫希沃特,1小时1000毫希沃特已经是轻微辐射剂量。日本东京及周围地区的恐慌正是由此而起。
如何远离和应对核辐射?核辐射无声、无色、无臭、无味,大部分无法凭触觉感应其存在,只能利用仪器探测量度。若在核辐射污染初期,只是皮肤或衣物受到放射性物质污染,须彻底清洗,并服用碘片以防身体吸入放射性物质;若已证实吸入放射性物质并出现症状,则只能针对相关症状作支援性治疗,以及长期监察日后是否出现癌症等问题。若吸收剂量少,可以全无症状;若吸收剂量较高,会有轻度“急性放射病”,出现呕吐、暂时性白血球减少、轻度造血机能损伤;更严重者会令造血机能严重受损、肠胃道损伤;若吸收剂量极高,会损害中枢神经并即时死亡。核辐射的后遗症通常指受核辐射污染后6个月才出现的机体变化,包括晶体浑浊、白内障、男性和女性卵巢受影响导致永久不育、骨髓受损出现造血功能障碍,以及出现各种癌症。核辐射还会产生遗传效应,令生殖细胞基因或染色体发生变异,导致畸胎等问题。
国际原子能机构说,在核辐射初始阶段,防护是至关重要的。遭遇核辐射时要尽可能缩短被照射时间,远离放射源,尤其要注意屏蔽。进出核污染地区时,要对五官严防死守,如用手帕、毛巾、布料等捂住口鼻,减少放射性物质的吸入。穿戴帽子、眼镜、雨衣、手套和靴子等,有助于减少体表放射性污染。避免食入、减少吸收、增加排泄、避免在污染地区逗留。清除污染,减少人员体内污染的机会。如果事故严重,需要居民撤离污染区,应听从有关部门的命令,有组织、有秩序地撤离到安全地点。撤离出污染区的人员,应将受污染的衣服、鞋、帽等脱下存放,进行监测和处理。
篇7
谁也没有想到,就在藤原恭生日到来前的一个星期,一场大地震连同引发的海啸像一头发了疯的狮子冲向陆地,所到之处一片狼藉。
不幸中的万幸,藤原恭一家除了房子被海水冲走,三个人都平安无事,藤原恭和爸爸妈妈一起,被安置到了一处避难所。
藤原恭的爸爸像是突然意识到什么似的,站起来告诉妈妈和藤原恭:“我要回核电站看看,我担心泄漏!”
藤原恭知道,核辐射对人体是非常危险的。她担心地说:“现在回去,如果核电站已经泄漏了,怎么办?”
“那我就堵住它!”爸爸微笑着,边说边往外跑去。
爸爸离开了,一连好几天没有消息。福岛一号核电站多个机组先后爆炸,核辐射量高达每小时500毫西弗,在现场工作1小时,就等于接受了正常情况下1000年才能积累的辐射量。如果不及时控制,将会引发一场世界性的大灾难。
虽然800多名普通员工大部分已撤离,但仍然有200多人主动要求留下来,他们要求进入核电站。藤原恭的爸爸大声喊:“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赶紧进去处理,把危害减到最小!”
最终,福岛核电站同意了180名工作人员重返岗位,进入高浓度的核辐射污染区,控制核泄漏!因为这180名工作人员是以50人一组分批进入的,所以,他们被称为“福岛50死士”,这项工作究竟要持续多久,没有人清楚。他们唯一知道的是,尽管身穿最现代化的防护服,但根本不足以抵抗高强度放射线的危害,连日在超高的核辐射环境中工作,最终只有一条路――死亡!
由于被切断了电力供给,藤原恭的爸爸和所有抢险队员一起,只能打着手电筒,在漆黑一片、迷宫般的设施中摸索抢险。
仅仅两天时间,“福岛50死士”中就有5人殉职、22人受伤、2人失踪,11人因3号反应堆氢气爆炸而受伤。他们的精神感动了全世界,有更多的工程师要求加入抢险……
篇8
福岛核事故不是核爆炸不会对我国造成太大影响
核污染主要指核物质泄露后的遗留物对环境的破坏,包括核辐射、原子尘埃等本身引起的污染,还有这些物质对环境的朽染后带来的次生污染等。目前,日本核电站造成的核污染是指由事故造成放射性物质泄漏,主要导致局部环境的污染。空气污染是环境污染的主要内容,指空气中含有放射性物质,如放射性气溶胶(一种微小颗粒、尘埃),它可以随风飘移污染所到之地。
我国已经具有完善的核污染监测系统,可以及时通报检测结果。从目前了解到的信息知晓,日本核电站爆炸只是一般化学性爆炸,而不是反应堆的爆炸。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是反应堆的爆炸,所以日本核电站爆炸,应不会像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那样造成危害。
小剂量放射性碘-131不会对人体造成损伤
这次核污染至空气中可以测得的放射性物质主要是放射性碘131和铯-137,它们是泄漏的放射性物质在核裂变中产生。这两种放射性核素如果进入人体,在剂量较大的情况下可能会对人体造成损伤,前者影响甲状腺功能,后者影响造血功能。由于碘有挥发性,所以空气污染中的物质主要是碘-131。
放射性辐射对人体造成损害需要一定的剂量,小剂量的辐射一般不会造成人体损害。我们生长在自然界,每天都会接触少量辐射(天然)。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提出正常人(全身)允许一年接触有效剂量限制量为l毫希。在特殊情况下,单独偶尔1年可以接触较高的有效剂量,但在5年内平均每年不要超过l毫希。一般的胸部、口腔、四肢的x射线诊断,接受的有效剂量每次约0.01毫希或者0.02毫希。所以对小剂量的医学辐射(放射科、核医学)检查,不会对人体造成损伤。
在医学上,我们常采用放射性碘-131治疗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分化型甲状腺癌清扫等,都有非常好的效果。
吃碘片是预防性措旋但并不是人人都适用
如果面临核污染,我们要科学、冷静面对,做好辐射防护。
外照射防护(防照射)包括尽可能缩短被照射时间;尽可能远离放射源;注意屏蔽,利用铅板或墙壁挡住或降低照射强度。
内照射防护(防进人体内)主要包括避免食入、减少吸收、增加排泄、不要在污染地区逗留:及时清除污染;不要食用受到污染的水和食品;进入空气被放射性物质污染地区时,要用手帕、毛巾、布料等捂住口鼻,减少放射性物质的吸人:对可疑受到放射性污染的人员应隔离清洗并接受监测;如果事故严重,需要居民撤离污染区。撤离m污染区的人员,应去除受污染的衣服、鞋、帽等,进行监测和专门处理。
篇9
日本大地震发生后,立刻成为全世界瞩目的焦点。不仅仅是因为地震本身,而是因为它的次生灾害:核泄漏。毫不夸张地说,以后但凡谈起地震史上那些事儿,2011年日本福岛大地震都会赫然在列。自从核泄漏发生伊始,全世界的目光就已经全部聚集在了福岛这片弹丸之地上。全世界对于福岛核泄漏的关注甚至超过了关注日本大地震本身。因为,福岛核泄漏的影响力已经远远超出了它的领域范围,核辐射随着途径福岛上空的大气环流已经漂洋过海,德国、英国等反核大游行此起彼伏,中国各地已经检测出来自日本的微量辐射。切尔诺贝利的阴影还未散去的时候,对于日本发生的事件,全世界怎能不害怕?更令人害怕的是,在日本有50多座这样人类智慧的产物。
核事故心悸
核能曾是人类的骄傲,自从1905年9月爱因斯坦石破天惊地提出了质量能量公式E=MC2,揭示出人类可以将物质的部分质量直接转换为巨大的、并能被人类直接利用的能量后,人们逐渐意识到了蕴藏在我们身边的物质之中的巨大能量,不过也从此打开了核能的潘多拉之盒。爱因斯坦曾说:“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战用什么武器,但是第四次世界大战人们将只会用木棒和石头打仗了。”爱因斯坦从来都不避讳他对于核能安全利用的担心。
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对于核能的利用都持乐观态度。一直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的发生。在苏联人眼里,“切尔诺贝利”这个字眼就等同于灾难。人们甚至在开玩笑时说,如果你憎恨一个人,你可以说:我要送你去切尔诺贝利,而不是说,送你下地狱。在大多数苏联人看来,1986年后的切尔诺贝利无疑比地狱还要可怕。然而在1986年之前,苏联人却并不是这样认为的。在此之前,切尔诺贝利曾经被公认为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工程之一,低耗能、高效率的核能发电为整个苏联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能源,是苏联的骄傲,也是苏联雄霸于世界的标志性工程之一。
一切都在1986年4月26日发生了改变。这一天,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第4号核反应堆在进行半烘烤实验中突然发生失火,引起爆炸,据估算,爆炸引发的核泄漏事故后产生的放射污染相当于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产生的放射污染的100倍。爆炸使机组被完全损坏,8吨多强辐射物质泄露,尘埃随风飘散,致使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许多地区遭到核辐射的污染。
爆炸发生一天之后,远在1000多公里之外的瑞典就检测到了放射性尘埃,法国、意大利等国家也相继受到影响。根据俄国及西方科学家的报告指出:掉落在俄国的辐射尘有60%在白俄罗斯。而由TORCH 2006的报告指出有一半的易挥发粒子掉落在乌克兰、白俄罗斯、及俄罗斯以外的地方。在俄罗斯联邦布良斯克(Bryansk)的南方极大的区域和乌克兰北方的部份地区,都被辐射物质污染。
意外发生后,马上有203人立即被送往医院治疗,其中31人死亡,当中更有28人死于过量的辐射。死亡的人大部分是消防队员和救护员,因为他们并不知道意外中含有辐射的危险。为了控制核电辐射尘的扩散,当局立刻派人将135,000人撤离家园,其中约有50,000人是居住在切尔诺贝利附近的普里皮亚特镇居民。
切尔诺贝利论坛的报告完成于2005年九月份。联合国、国际原子能机构、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乌克兰和白俄罗斯政府以及其他联合国团体,一起合作完成了一份关于核事故的总体报告。报告指出事件死亡人数共达4000人,世界卫生组织着重强调了死于核辐射的47名救灾人员和九名死于甲状腺癌症的儿童。联合国于2006年四月份公布世界卫生组织的结果,也许有另外5000多名受害者死于辐射尘地区(包括乌克兰、白俄罗斯和俄罗斯等地)。所以,总数达约9000名受害者。报告于2006年另外预计将会有更多受害者,因这次事故而导致的放射性物质碘-131(增加引起甲状腺癌的主要物质),会散布至前苏联之外等地。有机会患上甲状腺癌的地区,例如捷克和英国,他们均提出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解决西欧方面的癌症问题。此次报告主要预计会额外有30,000至60,000人死于癌症,还预计当中会有18,000至66,000名白俄罗斯人患上甲状腺癌。
这也就是为什么日本福岛核电站的泄漏事故引起世界如此关注的原因,福岛核泄漏的尘埃如当年的切尔诺贝利核尘埃一样,也已经开始向世界各地扩散,人们对于核泄漏污染尘埃扩散的担心和恐惧远远超过对于日本大地震本身的关注。
三哩岛核事故
其实切尔诺贝利的核事故并不是第一起核事故。人们对于核设施安全的担心最早源于美国。1979年3月28日发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三哩岛核电站的堆心熔化事故第一次将核电站的安全问题暴露在世人面前。
美国三哩岛核电厂二号堆于1979年3月28日发生的堆芯失水而熔化和放射性物质外逸的重大事故是由于二回路的水泵发生故障。工人检修后未将事故冷却系统的阀门打开,致使这一系统自动投入后,二回路的水断流。这就相当于核电站的水循环停止,只有出水,而没有进水。堆内温度和压力在此情况下升高,反应堆自动停堆,卸压阀也自动打开,放出堆芯内的部分汽水混合物。
同时,当反应堆内压力下降至正常时,卸压阀由于故障未能自动回座,使堆芯冷却剂继续外流,压力降至正常值以下,于是应急堆芯冷却系统开始自动注水,但操作人员判断失误,情急之下关闭了应急堆芯冷却系统,停止了向堆芯内注水。这一系列的管理和操作上的失误与设备上的故障交织在一起,使一次小的故障急剧扩大,造成堆芯熔化的严重事故。这有点类似于现在发生于日本福岛核电厂的情况。堆芯温度不断升高使得水蒸气分解成为氢气和氧气和混合物,并最终引发爆炸。
幸好美国核电站的外部防护体系比较牢固,堆心溶解并没有引发进一步的爆炸和核泄漏。经过紧急处理,6天以后,堆心温度开始下降,蒸气泡消失――引起氢爆炸的威胁免除了。不过,即便是这样,事故发生后,全美也都被震动,核电站附近的居民惊恐不安,约20万人撤出这一地区。当时的总统卡特携夫人紧急飞往灾区,出现在三哩岛的地面后,这一局面才得到控制。
篇10
短片主要说了人类消失以后地球的情况。人类消失了,但人类给地球带来的灾难没有消失。在人类消失的几个月里,会连续发生核电站爆炸事件。大家都知道,核电站爆炸是一件令人闻风丧胆的大灾难。一个核电站爆炸相当于二十多可以万吨级的原子弹爆发,方圆几千公里生灵涂炭。由于受到了核电站爆炸释放的毒气袭击,动物和植物们纷纷死亡,只留下幸存的少许动物。但仅仅只过了几年,大自然便开始展示它的威力。高大的建筑开始生锈,不少公路上长满了青苔,植物一夜之间又繁茂了起来。人类不能没有地球,但地球可以不要人类!地球上没有了人类,可以照常转。由于人类的消失,没有了车辆,就不会向空中排放二氧化碳,也没有了猎人。幸存下来的动物迅速繁殖,越来越多。大自然仿佛在挽回过去的风范。又过了几年,野草布满了公路......地球又恢复了几亿年前的欣欣向荣.......
这段科幻短片告诉了我们什么?是地球向我们发出的警笛,大自然的倾诉!人类,在来到了这个充满生机的大家园中,地球母亲的状况就一天一天糟糕。大自然的生机就一天一天被削弱.......车辆、工厂过度排放二氧化碳及有害物质正在使地球母亲呼吸困难;积压成堆的‘白色污染’使地球母亲的皮肤日渐枯黄;鱼、虾的过量捕杀及环境突变导致水生动物死亡,使地球母亲的血液不再流畅,地球的‘红细胞’正在大面积减少.......
地球有了人类,面临的是厄运。动物中有了人类,面临的是灭绝。大自然有了人类,植物面临的是践踏.......是啊,人类就不该好好的反省一下:我们不是地球的主人!我们是大家庭中的一员,应该与动、植物和谐相处,应该好好的珍惜我们的故乡,好好的对待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