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范文

时间:2023-03-16 15:22: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供给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供给侧

篇1

究竟何谓供给侧改革?需求侧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供给侧则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

总理在刚刚结束的第十二届人大第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当前发展中总量问题与结构性问题并存,结构性问题更加突出,要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突出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做减法,又做加法,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使供给和需求协同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所以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

07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逐年下滑,但需求刺激效果甚微。需求不足仅是表象,供需错配才是实质,因而需要从供给端着手改革。

20世纪70-80年代,美、英相继陷入滞胀,“里根经济学”和“撒切尔主义”分别采用减税和国企改革等措施帮助经济走出衰退的泥淖。而中国的“供给侧改革”不完全是西方讲的供给经济学概念,它更注重经济结构的优化,避免潜在增速的大幅下滑,所以叫称之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机构性改革的意义,在于面向整个社会需求有很大质的提升的时代所进行的结构性调整和变革。目前,中国社会基于小康水平之上的高品质需求正处于真正爆发的前夜,这个爆发需要供应侧能够提供拥有高品质的产品、服务和拥有良好美誉度的品牌。在新常态中,人们愿意用更多的钱来购买更好的产品和服务。这从加速增长的国人赴海外旅游和购物中可见一斑。前几天从一位日本同行那里了解到,今年春节期间,中国游客在日本采购数量最多排前三位的是手表、数码相机和电饭煲。

这就是众多优秀企业的重大战略机遇。面对机遇,企业转型需要思考如何在解决企业治理结构现代化的同时,积极应对下一轮发展的升级需求,用创新驱动的供给侧新结构应对新的需求升级。

当前,大多数企业所面对的“巨大的存量资产怎么转型升级”这样的挑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已经站稳脚跟的企业,如果不在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的开发创新上下功夫,不在更大范围内进行资源整合和管理创新能力的提升,尤其是直面“互联网”、“智能化”时代的来临;直面国际巨头的全球化运营和竞争能力,面临着很大挑战。但这这些挑战还不至于是生存危机,而是在进入从“配角”上升为“主角”的新阶段后怎么活得更好的“危机”。生存危机多出现于中小企业。目前最困难的是那些没有自主技术、自主产品、自主品牌的企业,它们现在还基于低成本劳动力的竞争力可能难以为继。我国的传统钟表制造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经历了多年的洗牌和磨练,“产能过剩”已不是主要矛盾,决定胜负的还是技术创新。在信息、电子、传感、通讯、新能源等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在“智能钟表”的挑战面前,传统钟表制造业还是首先要把自己“精密制造”的优势发扬光大,其次要围绕降本增效全面深化科学管理体系。乔布斯说过:互联网时代不要问消费者需要什么,因为谁也不知道你要创造一个超现实的东西。当一个苹果手机摆在你面前时,你才觉得:哇,还可以是这样啊!

篇2

首先是财政政策,就是减税费,要义就是通过减税增加劳动供给。减少个人所得税,他就愿意多工作;减少企业税负,企业利润就增加,它就可以增加使用劳动力、多投资,就增加产出,就可以解决通货膨胀。

但是,如果是通缩,消费不足,针对资本密集型企业的减税,那生产再多,收入也流不到劳动者手里变成消费需求,会造成过剩加剧。所以,减税对象一定得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和中小企业。这样的减税既能够增加产出,推动经济增长,也可以增加需求,增加劳动者工资,增加就业。

减税费要着眼于4个方面。

一是增值税能不能减。增值税很高,17%,税的60%多是增值税。增值税能不能减到15%或16%?因为现在营改增的减税效应已经没有了。

二是社保费率能不能降低。社保费率占工资的42%到45%,在全球都是高的。能不能降到30%?有人说,现在社保缺口这么大,再降低,缺口会更大,问题在于,这么重的税费,竭泽而渔,最后更收不上来。

三是提高商户税收起征点。我们的月营业起征点最早是2000元钱,像挤牙膏似的,起征点提到3万。但我觉得还是低,应提到8万到10万。就是每年经营100到120万的企业,就不征它税了,让它多增加就业。

四是清减收费。2014年,全国政府及行政性事业收费总规模是3.2万多亿。费的增长率比税的增长率要高,原因是很多地方税收不上来,就以费补税,费可能占到政府全部收入的近1/5。很多费进了养人的盘子,致机构人员不断膨胀。这些费是各部门在立法时,作为私货,有的立在法律里,有的立在部门条例里。都应该改,是违法的,中央应坚决清理。

其次,供给侧重要一点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篇3

“厂区这么大,放着近路不走,偏要绕远走个斑马线。”广汽丰田的新员工张小陆起初对这条规定显得有些不解。

实际上,在广汽丰田工厂,诸如“员工上下楼梯须全程右手紧握扶手”的类似规范还有多条,每位新员工在进入车间前都要进行3个星期的培训,合乎规范方能入职。

至于原因,广汽丰田总装一科汤焯坤系长把它归纳为对品质的苛求,“对汽车品质保障至关重要的规范操作意识,正是从一点一滴的日常行为中积累起来的,只有员工将规范意识融入血液,才能保证自己的出品品质。”

而对于品质的苛求也令广汽丰田收获颇丰。

2016年初,在丰田全球出货品质监查中,广汽丰田在全球50多家工厂中脱颖而出:所有生产线的整车品质均获得了“零缺陷率”评价,这在丰田全球工厂中还是第一例。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中国车企在此轮“大考”中各显其能,而广汽丰田则是中国车企积极谋变的一个缩影。

广汽丰田并非简单依靠“机器换人”,而是在强调“人”字旁的自“P”化的基础上交出了一份不一样的答卷。

寻找新的“湿毛巾”

汽车产业的发展最直观地反映在数字的变化上:

在产业政策和消费需求提振的双重利好下,中国汽车工业迎来黄金十年(2000~2010年),产销规模不断扩大,从200万台一跃突破1800万台。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均突破2400万辆,第7次蝉联全球产销量桂冠。

另一组数据同样不容忽视。

自2000年开始,中国汽车销量在经历了近10年的高速上涨后,增速开始放缓:2000~2010年增速约为24%,2010~2015年增速下降至6%左右。

2015年,尽管中国汽车产销规模创历史新高,但增速分别只有3.3%和4.7%,创近3年来新低。

对此,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瞿国春曾在媒体表示,汽车产业未来将面临更激烈的竞争,整个汽车行业的利润形势已大不如前,这种形势可能在后面相当长一段时间还会进一步加剧。

中国汽车产业正在步入转型“拐点”时刻。 广汽丰田的员工正在仔细检查流水线上的汽车产品

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认为,中国汽车市场增长速度由中高速转为低速的转折点应为总保有量4亿辆左右,现在还远没有到顶――目前中国民用汽车保有量约1.5亿辆,千人平均汽车保有量仅为105.83辆,这一数字不仅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水平,还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随着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升,消费需求升级,新车市场需求空间依然较大。

广汽丰田执行副总经理李晖告诉《t望东方周刊》,上述两组数据真实地反映了中国汽车行业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消费新生力量正在推动着汽车市场加速进入个性化消费和品质消费时代。”

中国汽车消费结构在升级,但产业结构的调整仍需要时间。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各大车企都在积极开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以广汽丰田为例,自2015年5月启动“构造改革”后,开始在生产、销售、研发等领域进行全方位体系强化和能力提升。

“就像把毛巾拧干后,再怎么拧也不会出水一样,要寻找新的湿毛巾。”在李晖看来,构造改革就是在寻找新的湿毛巾,“我们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强化基础,进一步发挥潜能,在原来的地方不断改善、将每一个环节发挥到极致。”

自“P”化缺不了“人”

汽车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目标是以较少的资源消耗、较高的效率提供优质有效的供给。广汽丰田在寻找“湿毛巾”的过程中,一直强调发挥人的价值。

在李晖看来,机器人可以做很多事情,但是永远替代不了人。

“在一辆汽车几万个零部件加工组装的每一个环节中,每一个员工要保证每个工序下都是高品质产品,防止不良品流向下一个工序。对广汽丰田来说,高品质的保证只能是人,这是机器无法替代的。”他说。

但是,在广汽丰田的生产线上,人可以发明机器(自动化装置)。

“我们提出,在生产线上只做有价值的作业。”汤焯坤告诉本刊记者,工人拧螺栓这个环节分为“拿螺栓和拧紧螺栓”,“拿螺栓”就属于没有附加价值的作业。

“我们的构造改革并非花很多钱购买设备,把人代替掉,而是从每一道工序寻找可以改善的点,让员工去挖掘,从而减少工时,以秒为单位来改善。”李晖表示。

李晖认为,应重视并鼓励员工在各自的工作中积极思考并实现自己的想法,“一个工序改善再改善、挖掘再挖掘,只要持之以恒,他们就可能成为这个工序的工匠。打造全员工匠,这也是构造改革的一个目的。”

正是通过每周例会提出的“创意改善提案”,一线员工发明了自动作业台车,从而削减了往返搬运箱子的8秒时间。随后,自动堆叠、自动分垛、自动分送与门形装置的改善与发明,为整条生产线削减了174秒。

“等于一下子节省出了3台车的节拍(每隔58秒就有一台车从总装生产线下线),相当于6个人工,直接节省成本100多万元。”汤焯坤说。

同样,广汽丰田赋予生产线上员工相当多的自:任何员工都要确保产品质量,遇到问题随时拉下安东拉绳。

篇4

“去年冬季以来,‘陈集山药’价格持续走低,每公斤价格只有5元钱左右。”陈集镇天中山药合作社理事长张海玉介绍,市场低迷,就像挥之不去的“雾霾”笼罩在社员们心头。为了不让社员丧失种植信心,天中合作社在山药价格低潮期进行了各种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盲从跟风,山药变“芋头”

“前些年陈集镇的山药种植户每亩地能挣近万元,很多人从山药上发了财。”张海玉告诉笔者,“一亩山药十亩田”的创富神话让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种植山药的大军之中,这种短期内种植数量的暴增实际上就为山药滞销埋下了隐患。

“抢手山药”变成了“烫手山芋”,让很多人想不明白。2010年以来,在山药能一夜暴富的诱惑下,加之山药种植机械化的普及,山药种植变得简单,让国内知名的几个山药产区的山药种植面积都有很大的增长。例如河南温县周边的山药种植区,种植面积增长了五六倍。

在山东省山药主要种植区,菏泽市定陶区陈集的山药种植面积增长幅度更是惊人,陈集山药从2010年的4000亩,到2014年的5万亩,再到2016年的9万亩,呈现逐年增加态势,市场趋于饱和状态,山药价格的下跌就不足为奇了。

“前年的这个时候,山药每公斤能卖到28元钱,而且有不少外地人来地头收购,销路一点也不发愁。”张海玉说,租地扩种,让山药变得越来越不值钱,不管是种植户还是对合作社而言都是一种伤害。

尝试改良种植品种和销售方式

“山药种植是社员们的主要收入来源,现在价格跌得厉害,合作社首先要想办法保证社员们的收入。”张海玉说,现在国家正在实行供给侧改革,逐步淘汰落后产能,山药也应该进行产业升级了。

张海玉说的产业升级实际上就是合作社里的“供给侧”,他认为,要保证社员们收入不降或者增加,就得在两方面下功夫,一方面改良种植品种,另外一方面还需要改进销售方式。

据了解,在陈集,山药主要有西施和鸡皮糙两个品种,2008年,“陈集山药”被国家质检总局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后,这两个品种的山药销售价格一路水涨船高。但在张海玉看来,不能再指望这两个品种赚钱,需要尝试新品种山药。

“去年,合作社引进种植紫山药获得成功,这种山药的营养价值更高,由于目前种植的面积小,价格也更高。”张海玉说,合作社实验种植了20余亩,每亩紫山药产量在1500公斤左右,每公斤价格在10元左右。

首次尝试改良种植品种就获得成功,让社员很是兴奋。社员田鸿达告诉笔者,紫山药营养价值丰富,价格高,理事长的“供给侧”效果很好。

在销售方式上,合作社紧跟“互联网+”,成立网店。“我们的网店可以一年四季销售,而且为了保证服务,合作社还在产品质量和包装上下了大功夫,让消费者吃得放心。”张海玉说,去年,合作社投入近2000万元,建设了4个恒温库,供种植户屯放山药,用来进行网销。

农超对接,延伸产业链条

M管历经“严寒”,但合作社的改革让社员们对“陈集山药”的前景还是充满信心。

为确保山药全部达到优质、营养、安全的绿色食品标准,合作社初步形成了从种子、生物农药、有机肥到种植、餐桌、冷链物流配送、物联网远程监控、电子交易平台、深加工为一体的高效经济产业链。

篇5

改革动力来自人民,每一个“我”的命运都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每一个“我”都在时代大潮中逐浪前行;有难以割舍,有生机勃勃,有期待满满……

转身:从煤矿到袜厂

井口封着,屋顶墙缝里野草丛生。一群小鸟忽闻人声,从厂房前半人多高的枯草丛中成群飞起。一场暴雪即将落下,铅灰色的天空飘起冷冷冰雨。

“每天天不亮从这个人口进,通过矿灯房子、浴室,然后下井。晚上升井,原路返回,出来时太阳早就落山了。”站在这个曾经火热的煤矿前,刘志刚指着旧厂房感慨。

1991年,刘志刚从部队转业分配到泰信矿做井下工人。“爸妈都是矿务局员工,我们从小就是矿工子弟,曾经是很自豪的身份。”而到了刘志刚这一代,矿务局已经很困难了,“上班第一年,厂里工资一直欠发。这一年老娘心脏病去世,我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自己赚钱为她买过任何东西。”

后来,市里办起了辽源东北袜业纺织工业园,刘志刚离开辽源矿业集团,在袜业园里做物业。看到袜厂越来越多,很红火,刘志刚心里也开始活泛了。

生产线前,红色、白色、蓝色……织袜机上各色线棒不停旋转,仿佛人生也在不停地运转变化。如今,刘志刚的厂子已初见规模,虽然现在销售一般,但他觉得生活还过得去,将来肯定会更好。

每天700万双棉袜从袜业工业园流向世界各地,成为全国最大棉袜生产基地。

依煤而兴,也曾一煤独大,2008年,辽源成为全国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抓住国家政策机遇,推进产业结构D型,如今,曾占经济总量70%的煤炭工业占比还不到7%。而去产能后,煤矿工人们也面临着新的职业选择。

越来越多的工友告别矿井,像刘志刚一样选择了不同的路。“这不是衰败,这只是时代大潮中的一个转变。通过休养生息,终有一天会更好的。”

去年,市里共举办了5次工人与大企业对接活动。工人先培训后上岗,如果一家人都在矿务局上班,起码保证有一个人再就业。

不过,企业缺的大多是技术工人,而矿务局井下工人技术单一,如何化解人力资源的结构性矛盾,还要探索。

较量:起落间寻找平衡

离开会还有十几分钟,屋里已经密密麻麻坐满了人。

“担子不能全压在房地产商身上。”“工资保证金,能不能降一点?”“公积金贷款力度能不能提一提?速度也是”……发牢骚的、发问的,大多是房企老板。

大家围拢着会议召集人莫元春――重庆市房地产业协会会长。去库存是大家讨论的高频词,也是今天的主题。

几天后,重庆成为2016年第一个出台去库存措施的城市。1-3月,市商品房成交面积1354.8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2.3%。

“我身边的朋友,不少人家里都好几套房子了,还要去库存?是不是房子建得太多了?”一次,某银行高管问莫元春。

现在掌握的数据是,重庆居民有房率大概70%。市里有大量老社区和单体楼,许多居民有购买改善型住房的需求。

“这名高管的朋友大多是有钱人。”奠元春认为,一些人对去库存的误解源自明显的幸存者偏差。

上下班路上,莫元春发现一些新现象。路边,站了些举牌子的人,上面写着“零首付”或“一成首付”。看起来,这会让老百姓买房更容易。但是,购房杠杆上去了,房价可能就会疯涨。

反应很快,管理部门迅速约谈相关房企。

“要严防新增杠杆。”莫元春记得,为了保持房地产业健康有序,重庆还调高了基准地价,防止小散弱企业人市,禁止高债务企业拿地。

房企如果想通过大规模拿地炒房价,拼不过政府。10多年前,重庆市政府就储备了大量建设用地。2011年,重庆试点房地产税。虽然税额不高,但还是让一些买房者和炒房团有所顾忌。此外,公租房大量建设,低收入者也不担心自己元房可住了。

“上有天花板,下有地板”,房价没有大起大落。

去年前三季度,重庆市商品房销售面积为4122.19万平方米,商品房新开工面积低于销售面积。

10月,有数据显示,外来购房者比例从2015年底的12%上涨到30%。

不过,商业地产,去库存依然艰难。据测算,目前全市商业地产要售罄,还需30多个月。

双城:未来在别处

自从公司传出要搬离北京,竞争对手就不断给龚立超打电话,想要挖她。

女儿才4岁,龚立超有些犹豫。她提了离职,但威克多服装公司的老板将审批离职硬是延长了20天,希望她回心转意。

在北京,高企的地价限制了公司扩张,而且服装制造等一般性制造业也被列入新增产业禁限名录。因为生活成本走高,成熟劳动力也在不断流失。

搬去衡水,公司能更大胆地扩规模,龚立超也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可离开,一切就是未知和挑战。

周一二在北京总部对接业务,周三四五在衡水指挥生产发货,周六日回京。最终,龚立超选择了跟着公司走。可是,这个周末太忙,龚立超没能回家,很是遗憾。

和龚立超的双城生活不同,24岁缝纫女工祝文凤安顿在了衡水。在北京,每月开支千元以上,一年下来,也就攒个2万元。到了衡水,吃住在厂里,花钱也少,一年存下好几万。

目前,新生产基地所在的衡水工业新区有307亩,是老厂区的4倍,生产车间、库房、宿舍、食堂等一应俱全。过几年,祝文凤还打算在周围买上一套房。这一切,在北京难以想象。

身在劳动密集型行业,服装工人很难在北京扎根。一旦结婚生子,许多人就会返乡。尤其在2010年后,用工状况变化很大,员工流失率上升到15%、17%甚至超过20%。

在服装行业,最先进的电脑编程缝纫机也无法替代一个好裁缝。为了鼓励员工随厂搬迁,除了增发安家费,公司还补助6个月工资。

目前,衡水一员工中大半都是从北京跟来的。

缝纫车间里,100多台缝纫机不停运转,工人在流水线上缝制西装。仅“双11”一天,公司的订单就3000多万元,相当于一个月的产量!

威克多成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首个整体搬迁到河北的公司,今年7月-10月销售同比增长25%。

要利润增长,除了开源,也得节流。搬家让企业运营成本大幅下降,此外,龚立超还想到了一个办法裁剪车间作业全部实现机械自动化。

主控电脑屏幕上,一整块面料被密密麻麻分成100多块形状各异的小料,由电脑控制,一台裁床,一次就能剪裁100层面料,面料利用最大化。

迁出北京,原来的老厂房被定位成研发和众创空间。空置的厂房改造成新锐设计师孵化器。

在这里,设计师可以与威克多合作,纳入各品牌服装进行量产,也可以自己打造设计师品牌,组建队伍,寻找企业下单生产销售。

目前,一期签约人驻企业50多家,主要是科技公司、文化创意类公司、电商和“互联网+”公司。

下山:不在这里受穷了

车行颠簸,多处塌方,两小时后,路到头了。山岚缭绕,新潮村的民房三五抱团,孤零零地占据了几片山头。深冬,雨雪封山,出行很难。

虽名新潮,却看不出一丝新潮光景。全村448户,贫困户就有336户,350多户还是土坯房。

“过了年,我们就搬去城里,不用待这里受罪了。”70岁的蔡光兴指着自家一排4间土坯房说,1978年的房子已经到了“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的地步。

除了一台老电视和一只电饭煲,家里最值钱的就是堂前挂着的腊肉了。房前6亩多地是最稳定的收入来源,但今夏旱灾让一家人的期盼落空了。“只收了两担小麦、一担苞谷,还有些喂猪的红薯蛋。”蔡光兴说,山大鸟多,庄稼“让雀雀吃空了”。

这里,是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的叶大乡。

老蔡的儿子蔡建军,现年24岁,职高毕业后一直在外打工,打算挣够钱回村娶媳妇。

但2016年,他换了想法,在郧阳城区里选了套安置房,83平方米。政府补贴14万元,买房够了,自己只用找装修钱。

原来,像蔡建军这样有劳动力、符合易地扶贫搬迁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可以自愿进城安置。政府统筹低价房源,每人有3.5万元的购房补贴。

新潮村有勇气、有条件进城打拼的贫困户只有9户,更多人走不了那么远,继续留在农村,到镇上集中安置。

家住叶大乡的周延学,曾是村里第一批建砖瓦房的“富裕户”。他勤干苦做,一毛一分攒下了家业。

没想到,这些年家人连遭大病,家底耗干,成了特困户。老伴脑梗瘫痪,儿子查出肾病综合征,儿媳要照顾孙女,周延学61岁了,患了白内障,却还是唯一的当家劳力。

“我就盼着住到集镇去。这里太高,离大路相当远,我妻子瘫痪后两年多没出过门了。”去年底,一家人搬到乡政府旁的新集镇,那里有一个集中安置点。

“我们打算把新集镇打造成生态旅游服务站,为大家找到致富门路。”叶大乡党委书记卢贵昌说。

易地搬迁平均每户有20万元左右的配套资金,其中6万拿来发展产业。

“我别的没有啥发展途径,得照顾妻子。”周延学说,“还有两亩地,栽上果树,多少可以变点钱。”老两口和儿子有低保,加上残疾人补助和养老金,每月能领625元。

有余力的集中安置贫困户,办农家乐,去集贸市场开商铺,搞土特产电商,出路是有的。

篇6

今年中国经济的情况不是太好,2016年一季度有很短暂的好转,但是这个短暂的好转是用很大的代价换来的。这个代价就是在中央已经提出要进入新常态的情况下,今年一季度又回归了旧常态。又依靠政府投资,来拉动经济的增长。

幸好在今年明,人民日报发表了一个“权威人士”的讲话,讲话以后,我看了而且觉得转型和改革的常识还在,因为一季度那样的做法会使中国经济以后更加困难。现在出来制止了一季度这种做法,这是今年以来在经济政策方面一个很重大的调整。

供给侧改革面对的三座大山

供给侧的含义是什么呢?供给侧的含义要清理三座大山,这三座大山就是过剩产能、过多的库存和银行坏账。这三座大山不清理,我们没有办法轻装前进。在清理了这三座大山之后,我们再来谈新的增长点在什么地方。

权威人士讲了以后,大家有所醒悟。知道我们还是在新常态,不是旧常态,还是要回到供给侧。回到供给侧是什么意思呢?社会上有非常多的不同的理解,莫衷一是。我个人理解,回到供给侧就是放弃用政府来拉动内需,来驱动经济增长的旧常态。而转向以企业为核心的,以提高效率为核心的经济增长模式。这就是供给侧,这就是新常态的含义,这也是权威人士讲话的主要精神所在。

现在我们各行各业都面临这样的问题,就是过剩产能。到全国的大多数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去看一看,它们拉动投资,上钢厂、上水泥厂、上建材、上工程机械,现在全面产能过剩,没有需求对应,怎么办?

钢铁行业过剩产能至少40%,水泥行业过剩产能至少50%。也就是50%的水泥窑现在闲置、不生产,因为生产出来的水泥没有投资项目,没有需求。煤炭过剩产能30%-40%,山西在关煤矿,鞍钢、武钢等钢铁企业也在裁员,为什么?没有需求。不是说完全没有需求,是供给太多了。供给为什么这么多?是因为过去投资拉动上产能上得太厉害了。

现在回到供给侧,供给太多了。提供给侧的第一个原因,就是要清理供给侧过剩。供给侧过剩很严重。河北省今年硬性指标下达任务要裁掉上亿吨的钢铁生产能力。要是今年减掉一亿吨,减谁呢?河北省民营钢铁企业现在都发愁,因为关钢铁厂很可能先关他们,现在我们的供给侧政策是对的,但是这个方法不对。你不能用政府行政的手段来淘汰过剩产能,淘汰过剩产能要用市场的手段,谁效率低,谁亏损,谁就关门。这是淘汰低效企业,不能说按照所有制来淘汰,先淘汰民营,后淘汰国有。

所以供给侧,首先要清理供给侧的过剩产能,如果你不清理这些过剩产能,这些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就卖不出去。卖不出去变成库存积压,银行贷款还不了,到后面会把银行拖垮。

但是过去十几年形成的这么多过剩产能,要清除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清完,你不把过去这些积累的无效产能清理掉,就不能够开始新一轮经济的健康成长。这个任务非常艰巨,大家都知道关厂不容易,把厂关掉以后,职工怎么办?所以我认为供给侧政策的含义,第一个含义是要把过去供给侧的无效产能淘汰,这需要很长时间。

不仅有工人要安置,而且这些企业一旦关门之后,他们欠银行的贷款怎么办?所以清理供给侧的过剩,产能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银行的贷款。银行的资产质量不断恶化,关一家厂就有几十亿、几百亿元的贷款会收不回。所以现在供给侧很困难,但是这一步不走,下一次经济的高速就无法到来。

我们看到基础设施,在全国进展很快,但是另一方面在这些基础设施背后,很可能收益不足以偿还银行利息的情况出现,有一些地方政府已经出现偿债困难。今年有一个神话被打破了,就是国有单位、国有企业或者地方政府的债务永远不会违约。地方政府的债务要违约,地方政府脸上过不去,很难看。

清理无效供给、增加有效供给

新的增长点在什么地方?新的增长的希望在企业,不在政府。因为政府现在手里的资源已经很有限了,让政府财政再拿出钱来做投资,已经没有这个能力。让银行再贷款,银行也无能为力,因为现有的资产质量发生了问题,必须把他手里这些坏账清理完了,才能够发新的贷款。这样的情况下,新的增长在哪里?这就是供给侧的第二个含义,就是需要增加有效供给。我们所说的产能过剩,那是无效的供给能力,就是没有市场需求对应。

而我们所讲的改革供给侧,是要增加供给的有效供给这一部分。什么叫有效供给?有效供给就是你有新产品,有新的服务,有新的技术。这些新的产品、新的技术和新的服务,在市场上立即就能找到需求。

所以现在我们一方面要清理无效供给,另一方面要增加有效供给。所谓有效供给就是能够找到市场,找不到市场,就去自己创造一个市场。这个新产品靠谁?靠企业创造,不是靠政府。

转向有效供给:创新与成本优势

这就要求企业去进行创新。满足市场需求的企业是二流企业,一流的企业是创造市场需求。一流的企业不是被动地去满足市场现有的需求,而是主动地去创造市场上还不存在的需求。这就要求你的产品、服务、技术充满想象力,是超前市场,是效率非常高,或者叫做陆价比非常高的产品。

所以我们判断一个供给是不是有效的,就是两个标准,一个标准叫做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第二个标准叫做可持续的低成本基础之上的低价格。这也叫有效供给。低成本、低价格,低到没钱可赚,是不可持续的,那不叫有效供给。现在我们山西卖煤是亏本卖煤,价格很低,但是不能持续。为什么?他没利润亏损,他在做赔本生意,因为他无法降低成本。

如果要想降低成本,要有什么办法?我要比市场上平均水平,要有更有效的生产方法,更有效的生产技术。不管是生产也罢,是销售也罢,都是需要比别人成本更低。

增强企业活力的三条建议

如何增加有效供给?这就要激发企业的活力。怎么激发企业活力?在新常态中,供给侧的政策侧重点上,经济增长的动力就已经从政府转向了企业。因为过去拉动需求是政府在拉,政府财政花钱,中央银行印钱,这都是政府在拉动需求。现在要增加有效供给,只能靠企业,不是靠政府。

但是这并不是说政府无所事事,政府可以无所作为。政府的作为是什么呢?政府的作为就是如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使企业可以增加有效供给,不断去做创新,不断去做研发,来增加有效供给。政府最应该做的是什么?首先要做强调法治、司法改革,包括更有效地保护私有产权。

现在国家经济困难、民间投资不振,需要企业家安下心来在国内投资,在国内好好做他们的企业,做研发,做创新。但是你要给他有制度保障,你的法律要保护他的人身安全,保护他的财产安全,他才能够在这里做下来。最好的保护是什么?最好的保护是法律,不是行政。需要增加执法的透明度和规范性。为什么人民币在贬值?原因之一,资本外逃。

供给侧要搞活,得想想、得接点地气,知道企业现在在考虑什么问题。所以供给侧激发企业活力,第一条就是强调法治、产权保护,重新建立信心。

第二是对内开放,减少管制。我们现在很多地方还是管制,管制非常严厉,电讯、石油、天然气全都是管制的。民营资本进不去。国有企业从国家拿了很多优惠政策,拿了很多优质的资源,但是市场空间总归是有限的。

篇7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国际经验 通货膨胀 【中图分类号】F202 【文献标识码】A

现阶段,我国大力实施供给侧改革战略,将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作为五大重点任务。但是我国政府将推动经济发展的焦点从之前的“三大需求”管理逐步转变为以生产要素为对象的供给侧管理,反映了我国生产端存在着同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使得我国供给侧改革的推进存在一定困难。国际上曾有一些发达国家都实施了供给侧改革战略,如美国、英国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供给侧改革做法都堪称典范,值得我国借鉴。

国际上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实践案例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期间,美国、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的经济都相继出现了滞胀,这同凯恩斯主义的需求侧观点发生偏离,因而这些国家都纷纷投向供给派,争取通过供给侧方面的改革来促进经济复苏。其中,美国里根政府的“里根主义”、英国撒切尔政府的“撒切尔主义”等,都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实践。

美国的供给侧改革经验――“里根主义”。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的经济便不断引发出滞胀问题,工资水平和物价水平等都呈现明显的螺旋式提升态势,通胀水平已无法简单通过市场和政府行为进行驾驭,直接导致了美国当时的市场活力明显下滑。1980年末,美国的通货膨胀率已达到13.5%,全社会失业率超过7%,但当时全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同比为负(-0.2%)。当时,美国的经济也存在一定的结构性问题,包括在铁路运输、公路运输、天然气、金融、有线电视等行业方面存在明显的进入壁垒和价格管制。在这样的环境下,原本凯恩斯主义的需求侧管理理念已难以有效应对,转向供给侧理念已势在必行。

为此,里根政府采取了三项措施,即降低税率、放开政府管制、适当采取紧缩型货币政策。通过“里根主义”供给侧改革,美国逐步走出了持续性滞胀的经济状态,美国的经济从20世纪80年代起得到明显复苏,之后连续出现了92个月的平均经济增速均高于4%的良好发展态势。在1989年里根总统卸任时,美国的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都比他上任之初明显降低,美国当时的经济已明显进入了繁荣发展期,为20世纪90年代后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英国的供给侧改革经验――“撒切尔主义”。在1979年之前,英国在工党的领导之下,工会的力量不断扩充壮大,全国的经济力量呈现了大面积的国有化,导致市场活力不足,经济运作效率明显下降,全国经济产生了全面的衰退。当时,虽然英国的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同比增长了25%以上,但全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同比大幅度下滑。当时英国的工会力量非常强大,所以失业率并没有因经济下滑而产生明显上升,失业率一直保持在5%左右。在1973-1975年期间,英国的年工资水平分别增长了15%、19%和23%,这也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的利润,当时出现了企业生产效率下降而工资、物价水平螺旋式上升的现象。

为此,撒切尔政府采取了三项政策,即采取紧缩型货币政策、加快推进国有企业的私有化进程、推进税制改革,减少公共支出。自此,英国的经济开始发生反弹式增长,滞胀困境得到有效解决。1986年全国的通货膨胀率仅为3.4%。20世纪80年代,英国通货膨胀率一直维持在5%左右,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国通货膨胀的最低水平。与此同时,英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也不断增长,在1982-1989年期间全国的经济增长率保持在2.8%左右。

我国供给侧改革的几大推进策略

我国的经济结构性问题与当年美国、英国的经济结构性问题存在较大的相似性,这些国家的供给侧改革经验都值得我国借鉴。

第一,减轻税收负担,是我国推进供给侧改革战略的有效抓手。在宏观经济下行的压力之下,降税可以直接减轻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从而有效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难题。通过降低个人所得税税率,能够明显刺激消费,从而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对我国政府来说,尽管在短期内保障税收有所降低,但是政府降税带来的供给效应能够获得更多的新税源和拓宽税基,因此,从长期来看还会增加政府税收。所以,我国实施供给侧改革战略就要进一步用好降税政策工具,保证供给侧改革战略的有效实施。

第二,简政放权,是我国推进供给侧改革战略的有效前提。产业结构优化,是要素不断流向高端行业或者产品相对稀缺的行业进行重新配置的过程,这个过程决定了供给结构发生改变。企业显然比政府更加洞悉市场供给情况,能够自我探索结构调整之路。而且市场机制拥有自行纠错功能,通过企业主体的“试错”并不会带来产能过剩,而且也不会影响政府指引作用。所以,要推进供给侧改革,就要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而政府就应该进一步简政放权,让市场调节机制更加稳定。

第三,消除垄断机制,是我国推进供给侧改革战略的内在需求。国有企业只有消除垄断机制,才能真正发挥出市场竞争的效力,市场资源配置的功能才能进一步高效化。要消除市场上的垄断机制,就要推动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革,强化混合所有制成分介入国有企业,不断放宽民营资本进入投资和运作领域的限制,允许或者鼓励民营资本直接涉通、医疗卫生、能源、金融、教育、电信等国有垄断型企业。对不会显著影响民生的国有企业,可考虑进行私有化改革,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准,从而提高市场效率。

第四,重构优化要素配置,是我国推进供给侧改革战略的内在动力。我国的新型城镇化还具有较大的潜力可挖,但是新型城镇化的重点不应放在大城市。在大城市之间的一些“孤岛”城市,可以加速网络化转型,推进城市之间的互联互通,重构、优化资源要素的配置。供给侧改革也要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一体化,要努力营造农民顺利进城和城镇资金顺利下乡的良好局面。因此,政府要打破城乡之间土地、资金、劳动力等要素的流动和交易瓶颈,打破各种行政壁垒。

第五,协调货币政策,是我国推进供给侧改革战略的重要保障。美国、英国在供给侧改革初期,由于通货膨胀严重而迫使政府重视货币政策并且积极有效跟进。虽然我国目前尚未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但在今后供给侧改革战略进一步实施的过程中,落后产能的风险也将不断提高。为了规避因风险提高而带来的连锁负面效应,就需要政府打好改革与货币供给组合拳,及时实施与供给侧改革阶段相适应的货币政策,引导资源要素根据配置自由流动,为供给侧改革创造更加有利的政策环境。

(作者为石嘴山市委党校副教授)

【参考文献】

篇8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从攻坚之年到深化之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在逐步向深水区推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仍是“三去一降一补”五大工作任务。围绕“三去一降一补”任务,两会代表委员提出了很多具有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去产能瞄准“僵尸企业”清理,去杠杆以债转股为主要方向,出台金融扶持政策补齐科技创新短板等。吉林省长春高新区长德新区管委会主任、长春长东北开放开发先导区管委会主任孔令智认为,长春新区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得益于吉林省在推M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坚持压缩过剩产能,以高科技产业补齐短板的产业结构调整。

一、去产能补短板,吉林省GDP同比增长6.9%。长春新区成立以来成绩斐然,截至目前固定资产投资完成一千亿,长春新区今年投资的目标是在去年基础上翻一番,达到2千亿。吉林省最大的问题是经济总量不够、结构不优,使产业布局相对滞后。长春新区不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综合施策化解过剩产能,用高技术、高成长、高附加值“三高”企业补齐产业短板,不断增强新区的发展实力。

二、产业区细化,构建错位发展体系。长春新区由一个国家级开发区和三个省级开发区组成,分别是长春高新区、北湖科技开发区、长德经济开发区和空港经济开发区。长春高新区是国家级开发区,重点是增强公共服务设施网络建设,增加轨道交通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文化和多元魅力空间的融入;北湖科技开发区是东北亚国际陆港和物流枢纽,东北亚科技创新与交流中心,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和生态旅游休闲区;空港经济开发区覆盖面积363平方公里,既有吉林省最大的航空港,同时拥有吉林省中部最优质的生态资源,是打造绿色生命网和建设特色近郊小镇的重要区域;长德经济开发区是以现代农业、先进装备制造业为支撑的产业集聚区,以发展养老产业和旅游产业为主。

四个开发区是长春新区战略发展的承载区,既有差异化、错位化发展,又有相互补充与联络。四区结合实际,实现区域转型升级,强化各自发展优势,构建具有发展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篇9

话说教授有一次去外地出差,听说当地有一家历史悠久的包子铺,那里的包子很受食客喜爱。第二天一大早,当地的朋友就带教授去那里吃包子。吃着吃着,教授就联想到现在人们讨论的供给与需求的关系。

当时的现实是:很多包子做出来了,但是卖不出去(通常说的内需不足或产能过剩)。此时,店家就从需求侧做文章,号召人们买包子,并促进包子外销。但从效果看,人们买包子还是不踊跃,而且外销也基本饱和了。这意味着在需求侧做文章的空间已经不大。

于是,目光转到了供给侧。一看供给侧,问题来了:原来包子做得有问题,好吃的包子很有限,无法下咽的包子做了一堆。这样,新的思路就有了。多做好吃的包子,少做或不做无法下咽的包子(即供给侧改革,发展新兴产业,提供适销对路产品,去库存,消灭过剩的产能)。

这个思路对不对呢?当然对。但谁也没想到的是,大量好吃的包子做出来了,结果销量还是没增加多少,很多人还是不买这包子,而是弄两个馒头夹点咸菜就完了。

一问,问题清楚了。你们为什么不买包子而选择吃馒头?因为我们买不起,包子10块钱一个,这一笼就100块(夸张点,为了好算账)。而馒头5毛钱一个,两个一块钱就搞定了。嗯,看起来还是需求的问题。但需求的问题在哪呢?哦,对了,价格,价格,10块钱一个包子实在是太贵了。

于是,找到了老板:“你的包子卖得这么贵,怎么行啊?降降价,销路不就上去了吗?”

但没想到,老板也是一肚子苦水:“我也知道这包子贵啊,我也知道10块钱一个包子人们买不起啊。可是有什么办法呢?这一个包子里,税就占了5块。原料面肉菜虽然不贵,可运费贵啊!每个包子物流的成本就合1块钱,房租1块钱,再加上人工还有其他七七八八的费用,你知道我一个包子才赚多少钱吗?两毛钱!我怎么降这个价啊!”

篇10

今年中央1号文件和湖北省委1号文件都明确提出,农业农村发展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必须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是农业农村的事情,相反,它将非农企业发展机遇拓展到农业农村,各类企业都可以从中拓展发展空间。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企业责任。东北农民宁愿花十倍钱买进口的德国犁,引发了“身为农耕第一国,中国为何造不好一把像样的犁”的追问。这一现象直接反映的是我国农机工业大而不强,产品缺乏竞争力。但是,我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涉农企业自身停在低端发展阶段,产品结构和质量难以适应农业需求端的变化。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涉农企业面临巨大的转型升级拉动力,适应和参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企业特别是涉农企业的责任。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拉动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追问,农耕第一国造不好一把像拥睦绲奈侍獗澈螅是城乡二元体制和格局下城乡产业发展的分隔,即城市产业体系与农村产业体系的二元分割、农业产业体系和非农产业体系的二元并立。一方面,实施以来,农业产业长期停留在小规模家庭经营,难以实现市场化、规模化、体系化。另一方面,非农产业没有将产业链价值链充分延伸至农业,止步于农业产业的供货商定位,结果是城乡产业之间“两张皮”,没有实现深度融合和一体化发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城乡产业实现融合发展,不仅农产品加工、农机、农药、种子、化肥等涉农企业要亲农,而且互联网、物流、研发、金融等现代服务业企业也需要向农业农村延伸。湖北农产品加工业成为第一大产业、阿里巴巴电商成功向农村延伸都证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成为拉动整体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动能。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企业发展的长久历史机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农业农村的一场深刻变革,日本等后发的现代化国家经验表明,城市化和工业化推进到一定阶段,农业转型升级必然进一步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带来整体产业转型升级。具体来讲,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推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的完善,推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村建设和农民消费升级。这一过程,仅靠农业和涉农企业是难以完成的,需要各类企业参与。同时,这一过程也给各类非农企业带来产业链延伸、业态创新的机遇,农业产业的规模化、品牌化和集群化,也将为各类企业深度融入农业产业创造良好条件。

国办近期了《关于创新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机制的指导意见》,提出建立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机制、鼓励农村电信设施建设向民间资本开放等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的实施将形成企业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平台。可见,在中国现代化进程进入城乡深度互动的历史时期,各类企业迎来新的发展空间。积极参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是企业发展的时代机遇,又是企业必须肩负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