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范文

时间:2023-03-22 11:17: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供给侧改革,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供给侧改革

篇1

究竟何谓供给改革?需求侧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供给侧则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

总理在刚刚结束的第十二届人大第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当前发展中总量问题与结构性问题并存,结构性问题更加突出,要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突出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做减法,又做加法,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使供给和需求协同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所以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

07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逐年下滑,但需求刺激效果甚微。需求不足仅是表象,供需错配才是实质,因而需要从供给端着手改革。

20世纪70-80年代,美、英相继陷入滞胀,“里根经济学”和“撒切尔主义”分别采用减税和国企改革等措施帮助经济走出衰退的泥淖。而中国的“供给侧改革”不完全是西方讲的供给经济学概念,它更注重经济结构的优化,避免潜在增速的大幅下滑,所以叫称之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机构性改革的意义,在于面向整个社会需求有很大质的提升的时代所进行的结构性调整和变革。目前,中国社会基于小康水平之上的高品质需求正处于真正爆发的前夜,这个爆发需要供应侧能够提供拥有高品质的产品、服务和拥有良好美誉度的品牌。在新常态中,人们愿意用更多的钱来购买更好的产品和服务。这从加速增长的国人赴海外旅游和购物中可见一斑。前几天从一位日本同行那里了解到,今年春节期间,中国游客在日本采购数量最多排前三位的是手表、数码相机和电饭煲。

这就是众多优秀企业的重大战略机遇。面对机遇,企业转型需要思考如何在解决企业治理结构现代化的同时,积极应对下一轮发展的升级需求,用创新驱动的供给侧新结构应对新的需求升级。

当前,大多数企业所面对的“巨大的存量资产怎么转型升级”这样的挑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已经站稳脚跟的企业,如果不在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的开发创新上下功夫,不在更大范围内进行资源整合和管理创新能力的提升,尤其是直面“互联网”、“智能化”时代的来临;直面国际巨头的全球化运营和竞争能力,面临着很大挑战。但这这些挑战还不至于是生存危机,而是在进入从“配角”上升为“主角”的新阶段后怎么活得更好的“危机”。生存危机多出现于中小企业。目前最困难的是那些没有自主技术、自主产品、自主品牌的企业,它们现在还基于低成本劳动力的竞争力可能难以为继。我国的传统钟表制造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经历了多年的洗牌和磨练,“产能过剩”已不是主要矛盾,决定胜负的还是技术创新。在信息、电子、传感、通讯、新能源等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在“智能钟表”的挑战面前,传统钟表制造业还是首先要把自己“精密制造”的优势发扬光大,其次要围绕降本增效全面深化科学管理体系。乔布斯说过:互联网时代不要问消费者需要什么,因为谁也不知道你要创造一个超现实的东西。当一个苹果手机摆在你面前时,你才觉得:哇,还可以是这样啊!

篇2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科教节目;新媒体;科技馆;科普类报纸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76-0020-02

1 什么是科技传播的“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改革”一词自诞生之日起,已荣升为我国经济名词新宠儿。在2015年11月10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概念:“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

日前,“供给侧改革”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改革的重要举措。金融、文化、教育、工业等各个领域已经开始探索如何实施“供给侧改革”,如何针对自身领域里产能过剩的问题对症下药,如何能够通过改变经济结构的方式促进消费。科技鞑チ煊蛞彩且谎。

科技传播是公众理解和参与科学的重要途径,它以传播科技知识信息为基础,通过不同的传播方式使科技知识得到最大程度的扩展和延伸,从而激发大众对科技的热爱与探索。众所周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发展决定了国家的强大与民族的进步,因此,科技的传播尤为重要,我国近现代以来,通过广播、纸媒、电视等很多传播途径对科技进行了广泛的普及和宣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使大众的科学知识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然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科技传播的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纸媒受众骤减;广播、电视等对科技的传播逐渐变质;网络在快速传播科技的同时,也传播了很多虚假的科技信息等,科技传播也面临着一系列考验,从而使得传播方与受众方的供需不平衡,传播方传播的手段、途径以及传播结果均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使得受众方不买账,科技传播陷入了一个瓶颈,科技传播的“供给侧改革”呼之欲出。

所以,科技传播的“供给侧改革”,就是优化科技传播方式,从受众的需求出发,客观、真实地传播科技,提高科技传播的质量,使得科技传播在全社会中健康、有序、高效地为大众造福。

2 科技传播“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

2.1 当前科技传播的主要途径与存在的问题

2.1.1 电视传播部分逐渐偏离宗旨

虽然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但电视仍是目前我国影响力最大的媒体,其中的很多新闻节目和科教节目对于传播科学知识、提高国民科学素质、推动社会进步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然而近年来,部分科教节目渐渐偏离了科技传播的宗旨,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如节目选题上题材老套,猎奇现象严重;拍摄、制作过程中,科技含量太低;论证缺乏科学的方法;节目的科学精神严重缺失等。

2.1.2 新媒体传播对科技是把双刃剑

新媒体的崛起是近年来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产物。它以手机、电脑、无线电视等向大众提供着多元化的信息和服务。它以特有的优势不仅增强了科技传播效果,更成为当代科技信息最重要、最便捷的传播通道。不过这一深刻变革在促进科技传播事业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诸多的问题:如科技骗局和科技谣言层出不穷;网络制度尚未完善,公民隐私难以维护;政府监督困难,网络公信力有待提高等。

2.1.3 科技场馆的传播力度不够

科技馆是提升我国公民对科学技术知识认识程度的重要场馆,它以科普展教为主要形式,向公众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引导公众了解科学成果,关注科学漫长的发展历程,从而使他们热爱科学,提高科学素养。然而我国很多的科技场馆,却只是将宣传科学流于形式,没有将自己应有的优势和引导作用展现出来,设置的科学情境在内容上少有挑战性、探索性和时代感,观众也无法在已有的认知基础上激发起探索的欲望。

2.1.4 报纸期刊的传播影响力日益消减

自科普类报纸诞生以来,科普报刊就是科普宣传的中流砥柱。它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和科技事业发展成就,宣传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感人事迹和崇高品质,传播科学方法,普及科技知识,帮助公民提高科学素质,大大推进了我国的科普文化建设。可是近年来,报纸期刊等纸质媒体在新媒体的冲击下骤减了很多的发行量和受众,其科技传播的力量日渐消减,在传播内容,也渐渐迷失了方向,无所适从。

2.2 当前科技传播面临的挑战

科技传播因多种问题的弊端频频出现,传播科技的效果甚微,科技传播者也因一系列原因无法更好地推进科技传播,科技传播已然进入了一个瓶颈,实行科技传播“供给侧改革”迫在眉睫。

2016年5月,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明确地指出“加强科技供给,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科学研究既要追求知识和真理,也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好“三去一降一补”任务,必须在推动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上来一个根本性转变,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性发展。

3 科技传播如何进行“供给侧改革”

3.1 电视科教节目亟待改革

3.1.1 首先是要不断更新科教片的题材

如今的电视科教片选题老套、更新较慢,使公众对其兴趣较小,想要吸引公众,就必须选择好的题材、新的题材,让公众能够看到一个不一样的节目形式和内容,锁定这个电视频道也就容易的多了。

3.1.2 提高科教片的技术含量

科教片的技术含量却是一项硬指标,容不得一点敷衍。科教片应当熟练各种望远摄影、显微摄影、红外摄影、内窥摄影、水下摄影、高速摄影等,可以使得我们能够看到肉眼看不见东西,而三维动画特技、数字影像合成、虚拟电子手段也可以为我们创造出各种世间并不存在的画面,帮助我们理解抽象的科学。

3.1.3 采用双向互动的形式来与观众交流

在节目表现手法方面,可以聘请科技专家、学者等参与电视节目活动。将科教纪录片与专家讲解相结合,根据科教节目内容,适当增加外景互动,也可以挑选与之相融合的乐曲等,调动一切视听手段,使节目丰富多彩、好看有趣、错落有致、浑然一体。

3.1.4 体现人文精神和价值取向

在科教片拍摄过程中,体现人文精神和价值取向能够更好地表达节目的宗旨。在传播科技知识的同时,也可以拉近与观众的距离,让观众对节目的科学知识容易接受、理解,深入人心。

3.2 改进新媒体的科技传播

3.2.1 加强政府对新媒体的监管

面对日益蓬勃发展的新媒体,政府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积极建立适应新媒体环境的现代信息公开理念,建立网络发言人制度,建立预警和应急信息服务系统,针对网络上的科技诈骗和科技谣言进行监管和过滤,帮助民众认识真伪科学。

3.2.2 确保科技传播内容通俗易懂

传统媒体对于很多信息的传播都让受众不容易理解,特别是对于科技的传播,很多科技名词和用语难免晦涩难懂,新媒体在科技传播方面也有这种情况,因此新媒体应该在传播内容和手段方面加以改进,将一些受众难以理解的科技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话语加以阐述,努力遵守“三贴近”原则在传播内容上,以受众的偏好、受众的接受能力作为选择科技信息的标准;更好地服务大众。

3.2.3 丰富科技创新的形式

新媒体对于科技的传播不仅仅只是停留在互联网上,也可以适当地把网络的虚拟和现实相结合,一方面可以避免虚假信息的扩散,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好地传播科技。新媒体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将各种传播方式相互配合,实现真正的媒体跨界融合。

3.3 科技馆互动功能有待加强

3.3.1 因人而异设置场馆展区

科技馆面对的受众是多样的,年龄不一、经验不一、价值观也不同,在设置场馆的展区时要全面地考虑这些因素,分门别类地划分展区的位置、参观的路线、以及展品的设计等,工作人员也应该适时为不同观众解说展区的科学形态,以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

3.3.2 鼓励观众共同探讨学习科学知识

科技馆里观众除了组团参观以外,大部分观众都比较分散,参观者之间的沟通、学习机会甚少,科技馆可以充分鼓励参观者相互讨论、联合动手操作或实验,让大家对知识的理解趋于更丰富、更全面。人们在相互学习、相互讨论以至相互争论、斗争的过程中可以相互都有进益。

3.3.3 扩展科技馆的科普活动

科技馆大部分都建立在大城市,无法辐射到很多农村或是小城镇的受众,为更好地传播科技,科技馆可以在农村或是小城镇设立科技宣传点,定期向当地的民众宣传科技知识,或是带去一些浅显易懂的视频影片,经常开展科技活动。让他们也来感受科技的力量,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从而扩大科技馆的科普活动和民众的受益范围。

3.4 科普类报刊亟须改革创新

3.4.1 要加强科普类报刊与全媒体的融合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获得信息的途径多种多样,这必然使得科普类报刊后续乏力,发行创收受到很大影响。但科普类报刊以其独有的信息原创性等优势,地位依然无可取代,若能够与各媒体通力合作,发展才会越来越好。如建立报刊的电子网站;做好报刊的微信公众平台,及时为公众第一时间采访信息;制作挂图、科普视频、线下宣传等丰富报刊的内容等。

3.4.2 要有成功的新闻策划

成功的新闻策划,不仅能够合理开发出新闻资源并实现新闻资源的最佳配置,而且还能突出新闻主题,增强报纸在社会的反响效力。科普类报刊因报道领域的限制,新闻报道的效力和影响力往往逊色于时政类报刊。注重新闻策划,提高报道质量,提升影响力,应该成为科普类报刊追求的目标。

3.4.3 提高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职业素质

报刊的科技工作能否顺利推进、科技成果能否圆满完成、科技传播能否改革创新,都与科技工作者的素质息息相关。科技工作者要不断加强自己的职业修养,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坚持“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坚持“三贴近”原则,改进创新方式方法,更好地服务群众。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科技传播的“供给侧改革”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及时进行科技传播的“供给侧改革”,才能紧紧把握科技传播的节奏和脉搏;才能更好地改进科技传播中的弊端和面因素;才能让传播方和受众方积极互动;才能使科技传播得以进行最大效率的扩散与弘扬。

参考文献

[1]何苏六.科技与传播[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2]匡文波.网络媒体的经营管理[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3]王宏,陈小申.数字技术与新媒体传播[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篇3

改革动力来自人民,每一个“我”的命运都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每一个“我”都在时代大潮中逐浪前行;有难以割舍,有生机勃勃,有期待满满……

转身:从煤矿到袜厂

井口封着,屋顶墙缝里野草丛生。一群小鸟忽闻人声,从厂房前半人多高的枯草丛中成群飞起。一场暴雪即将落下,铅灰色的天空飘起冷冷冰雨。

“每天天不亮从这个人口进,通过矿灯房子、浴室,然后下井。晚上升井,原路返回,出来时太阳早就落山了。”站在这个曾经火热的煤矿前,刘志刚指着旧厂房感慨。

1991年,刘志刚从部队转业分配到泰信矿做井下工人。“爸妈都是矿务局员工,我们从小就是矿工子弟,曾经是很自豪的身份。”而到了刘志刚这一代,矿务局已经很困难了,“上班第一年,厂里工资一直欠发。这一年老娘心脏病去世,我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自己赚钱为她买过任何东西。”

后来,市里办起了辽源东北袜业纺织工业园,刘志刚离开辽源矿业集团,在袜业园里做物业。看到袜厂越来越多,很红火,刘志刚心里也开始活泛了。

生产线前,红色、白色、蓝色……织袜机上各色线棒不停旋转,仿佛人生也在不停地运转变化。如今,刘志刚的厂子已初见规模,虽然现在销售一般,但他觉得生活还过得去,将来肯定会更好。

每天700万双棉袜从袜业工业园流向世界各地,成为全国最大棉袜生产基地。

依煤而兴,也曾一煤独大,2008年,辽源成为全国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抓住国家政策机遇,推进产业结构D型,如今,曾占经济总量70%的煤炭工业占比还不到7%。而去产能后,煤矿工人们也面临着新的职业选择。

越来越多的工友告别矿井,像刘志刚一样选择了不同的路。“这不是衰败,这只是时代大潮中的一个转变。通过休养生息,终有一天会更好的。”

去年,市里共举办了5次工人与大企业对接活动。工人先培训后上岗,如果一家人都在矿务局上班,起码保证有一个人再就业。

不过,企业缺的大多是技术工人,而矿务局井下工人技术单一,如何化解人力资源的结构性矛盾,还要探索。

较量:起落间寻找平衡

离开会还有十几分钟,屋里已经密密麻麻坐满了人。

“担子不能全压在房地产商身上。”“工资保证金,能不能降一点?”“公积金贷款力度能不能提一提?速度也是”……发牢骚的、发问的,大多是房企老板。

大家围拢着会议召集人莫元春――重庆市房地产业协会会长。去库存是大家讨论的高频词,也是今天的主题。

几天后,重庆成为2016年第一个出台去库存措施的城市。1-3月,市商品房成交面积1354.8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2.3%。

“我身边的朋友,不少人家里都好几套房子了,还要去库存?是不是房子建得太多了?”一次,某银行高管问莫元春。

现在掌握的数据是,重庆居民有房率大概70%。市里有大量老社区和单体楼,许多居民有购买改善型住房的需求。

“这名高管的朋友大多是有钱人。”奠元春认为,一些人对去库存的误解源自明显的幸存者偏差。

上下班路上,莫元春发现一些新现象。路边,站了些举牌子的人,上面写着“零首付”或“一成首付”。看起来,这会让老百姓买房更容易。但是,购房杠杆上去了,房价可能就会疯涨。

反应很快,管理部门迅速约谈相关房企。

“要严防新增杠杆。”莫元春记得,为了保持房地产业健康有序,重庆还调高了基准地价,防止小散弱企业人市,禁止高债务企业拿地。

房企如果想通过大规模拿地炒房价,拼不过政府。10多年前,重庆市政府就储备了大量建设用地。2011年,重庆试点房地产税。虽然税额不高,但还是让一些买房者和炒房团有所顾忌。此外,公租房大量建设,低收入者也不担心自己元房可住了。

“上有天花板,下有地板”,房价没有大起大落。

去年前三季度,重庆市商品房销售面积为4122.19万平方米,商品房新开工面积低于销售面积。

10月,有数据显示,外来购房者比例从2015年底的12%上涨到30%。

不过,商业地产,去库存依然艰难。据测算,目前全市商业地产要售罄,还需30多个月。

双城:未来在别处

自从公司传出要搬离北京,竞争对手就不断给龚立超打电话,想要挖她。

女儿才4岁,龚立超有些犹豫。她提了离职,但威克多服装公司的老板将审批离职硬是延长了20天,希望她回心转意。

在北京,高企的地价限制了公司扩张,而且服装制造等一般性制造业也被列入新增产业禁限名录。因为生活成本走高,成熟劳动力也在不断流失。

搬去衡水,公司能更大胆地扩规模,龚立超也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可离开,一切就是未知和挑战。

周一二在北京总部对接业务,周三四五在衡水指挥生产发货,周六日回京。最终,龚立超选择了跟着公司走。可是,这个周末太忙,龚立超没能回家,很是遗憾。

和龚立超的双城生活不同,24岁缝纫女工祝文凤安顿在了衡水。在北京,每月开支千元以上,一年下来,也就攒个2万元。到了衡水,吃住在厂里,花钱也少,一年存下好几万。

目前,新生产基地所在的衡水工业新区有307亩,是老厂区的4倍,生产车间、库房、宿舍、食堂等一应俱全。过几年,祝文凤还打算在周围买上一套房。这一切,在北京难以想象。

身在劳动密集型行业,服装工人很难在北京扎根。一旦结婚生子,许多人就会返乡。尤其在2010年后,用工状况变化很大,员工流失率上升到15%、17%甚至超过20%。

在服装行业,最先进的电脑编程缝纫机也无法替代一个好裁缝。为了鼓励员工随厂搬迁,除了增发安家费,公司还补助6个月工资。

目前,衡水一员工中大半都是从北京跟来的。

缝纫车间里,100多台缝纫机不停运转,工人在流水线上缝制西装。仅“双11”一天,公司的订单就3000多万元,相当于一个月的产量!

威克多成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首个整体搬迁到河北的公司,今年7月-10月销售同比增长25%。

要利润增长,除了开源,也得节流。搬家让企业运营成本大幅下降,此外,龚立超还想到了一个办法裁剪车间作业全部实现机械自动化。

主控电脑屏幕上,一整块面料被密密麻麻分成100多块形状各异的小料,由电脑控制,一台裁床,一次就能剪裁100层面料,面料利用最大化。

迁出北京,原来的老厂房被定位成研发和众创空间。空置的厂房改造成新锐设计师孵化器。

在这里,设计师可以与威克多合作,纳入各品牌服装进行量产,也可以自己打造设计师品牌,组建队伍,寻找企业下单生产销售。

目前,一期签约人驻企业50多家,主要是科技公司、文化创意类公司、电商和“互联网+”公司。

下山:不在这里受穷了

车行颠簸,多处塌方,两小时后,路到头了。山岚缭绕,新潮村的民房三五抱团,孤零零地占据了几片山头。深冬,雨雪封山,出行很难。

虽名新潮,却看不出一丝新潮光景。全村448户,贫困户就有336户,350多户还是土坯房。

“过了年,我们就搬去城里,不用待这里受罪了。”70岁的蔡光兴指着自家一排4间土坯房说,1978年的房子已经到了“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的地步。

除了一台老电视和一只电饭煲,家里最值钱的就是堂前挂着的腊肉了。房前6亩多地是最稳定的收入来源,但今夏旱灾让一家人的期盼落空了。“只收了两担小麦、一担苞谷,还有些喂猪的红薯蛋。”蔡光兴说,山大鸟多,庄稼“让雀雀吃空了”。

这里,是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的叶大乡。

老蔡的儿子蔡建军,现年24岁,职高毕业后一直在外打工,打算挣够钱回村娶媳妇。

但2016年,他换了想法,在郧阳城区里选了套安置房,83平方米。政府补贴14万元,买房够了,自己只用找装修钱。

原来,像蔡建军这样有劳动力、符合易地扶贫搬迁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可以自愿进城安置。政府统筹低价房源,每人有3.5万元的购房补贴。

新潮村有勇气、有条件进城打拼的贫困户只有9户,更多人走不了那么远,继续留在农村,到镇上集中安置。

家住叶大乡的周延学,曾是村里第一批建砖瓦房的“富裕户”。他勤干苦做,一毛一分攒下了家业。

没想到,这些年家人连遭大病,家底耗干,成了特困户。老伴脑梗瘫痪,儿子查出肾病综合征,儿媳要照顾孙女,周延学61岁了,患了白内障,却还是唯一的当家劳力。

“我就盼着住到集镇去。这里太高,离大路相当远,我妻子瘫痪后两年多没出过门了。”去年底,一家人搬到乡政府旁的新集镇,那里有一个集中安置点。

“我们打算把新集镇打造成生态旅游服务站,为大家找到致富门路。”叶大乡党委书记卢贵昌说。

易地搬迁平均每户有20万元左右的配套资金,其中6万拿来发展产业。

“我别的没有啥发展途径,得照顾妻子。”周延学说,“还有两亩地,栽上果树,多少可以变点钱。”老两口和儿子有低保,加上残疾人补助和养老金,每月能领625元。

有余力的集中安置贫困户,办农家乐,去集贸市场开商铺,搞土特产电商,出路是有的。

篇4

[关键词]培训供给侧;培训体系;培训技术

1“培训供给侧改革”概念及内涵

11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改革,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指通过改革的方式推进结构调整,进一步整合供给资源,使供给资源能够更加有效率地配置,从而提升需求方的需要,提升整体的全要素生产率。

12培训供给侧改革

培训供给侧改革,主要是针对培训供给方面的资源重新配置的一个过程,通过资源的更好整合,实现培训项目的整体效果的提升。按照培训的要素来说,就是通过培训方法、培训资源体系、培训制度体系、培训教学模式、培训考核体系等的改革来提升培训者的培训目标或提升培训价值。

2培训供给侧改革研究综述

本次综述以中国知网(CNKI)为检索工具,检索主题为“供给侧改革”和“培训”,Cnki检索共计返回58条结果。从其年份来看,基本都是2016年发表的,说明目前培训供给侧改革研究方面的研究才刚刚开始。

21按月份研究分布情况

供给侧改革从提出到方案制订,时间主要在2016年1月以后,因此,所发表的研究论文也是按照这个时间段开展,从初期概念的研究,到成熟后的方法研究,呈现一个研究的基本线路。从分布图图1看,7月发表的研究论文最多,有17篇,4月、5月、8月、9月发表的研究论文次之,分别为:7篇、9篇、6篇、5篇。

22研究机构和作者情况分布

按照发文的机构和作者,对发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其数量见表,其分析情况见下表。

从机构及作者发文情况看,目前,培训供给侧改革刚开始研究,发文的研究机构、作者分布比较分散,没有一个机构或作者发文在5篇以上。结合研究层次看,目前,主要研究聚集在行业指导、政策研究方面,行业指导、政策研究方面的有32篇。占总发文量的5517%,基础研究有16篇,占2759%以上,高等教育、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方面的研究有9篇,占1552%.

23关键词检索

从研究论文的关键词方面,出现2次以上的关键词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8次)、“职业教育”(3次)、“人力资源”(2次)、“经济新常态”(2次)、“劳动就业培训”(2次)、“要素供给”(2次)、“经济增长”(2次)、“工匠精神”(2次),为更直观地反映出研究的关键词分布情况,采用了云图进行展示,关键词(按检索排序取前20)的频次云图图2。

3研究综述

第一,从培训角度展开提出“培训供给侧”的概念、使用范围、作用等展开研究,通过这些研究,阐述了培训对行业的结构性改革的作用,尤其是在人力Y源提升上的保障作用;对培训供给侧改革在一些领域的使用提出相应的见解研究;对培训供给侧改革的作用进行说明和总结,如邹智杰(2016)在“就”供给侧改革论教育培训行业升级”中提到供给侧改革如何促进培训行业升级换代;石克荣(2016)在《加大职业培训教育投入力度为供给侧改革提供高技能人才支撑》中之处职业培训对供给侧改革提供人才保障;吕景泉、马雁等(2016)在《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首次提到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在文中提到当前职业教育如何在满足社会职业要求的情况下开展结构性改革;吴慕林(2016)在《驾培服务的结构性改革刻不容缓》中提到服务行业在服务培训中如何进行服务培训方面的结构性改革。

第二,从培训的制度上谈培训供给侧改革,主要从制度建设、培训评估、风险评估等方面展开研究,如胡艳霞(2016)在《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人力资源劳动就业培训评估》中针对人力资源劳动就业层面开展的培训供给侧改革评估体系的研究;瞿晓理,刘轩(2016)在《地方政府开展流动劳动力教育培训的风险评估――基于劳动力供给侧结构〖LL〗优化的现实需求》主要从劳动力教育培训风险评估方面提出培训供给侧改革的风险评估的方法;苏彩玲,张普雷(2016)在《人民银行组织举办企业融资培训暨银企对接活动提升金融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对金融支持方面培训改革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行了探讨式的研究。

第三,培训供给侧改革的具体应用方面的研究,此方面的研究相比较来说比较多,如职业培训、函授、人力资源培训、劳动力培训、职工培训、专业技术培训的很多方面都有涉及。如赵瑞慈(2016)在《农函大培训实施供给侧改革的思考》提出农函大方面的培训改革;吕景泉(2016)在《论职业教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到子啊职业教育中开展教育培训的供给侧改革;张永飚在《深化技工教育供给侧改革,大力开展在职职工学历教育――如皋市技工学校在职职工弹性学制学历班招生工作纪实》中谈到在职职工学历教育方面的培训改革;熊颖在《劳务承揽:助推企业转型的人力资源服务创新实践》提到的企业人力资源服务实践中的培训改革等。

第四,关于培训供给侧改革中培训技术的创新模式、效果评价、培训体系构建等方面的研究,此方面的研究是结合以往培训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针对性不强、培训效果差、培训模式简单等问题展开的研究,是对于培训供给侧改革研究的深入。如王晓波《基于供给侧逻辑的移动学习平台建设与运营》中谈到的移动学习平台的建设就是对于目前教育技术及培训技术的深入广泛使用的研究;王帆、魏本亚(2016)在《大型定制式区域教师在线培训模式与实现》中从定制式区域教师培训方面,结合管理学中订单式管理的方法,阐述区域教师如何通过定制式培训获取针对性的培训服务;冯晓英(2016)在“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的创新实践中提出教师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升教师专业的创新能力。

4培训供给侧研究总结

从综述的情况看,目前关于培训供给侧的研究内容上还处在研究初期,很多研究结果尚停留在概念、定义阶段,深入研究的成果较少,鉴于提出的时间较短,未来一段时间内,大量的成果将进一步展现,尤其是培训改革方法、模式、制度、体系等方面的研究将会进一步深入。

参考文献:

[1]瞿晓理,刘轩地方政府开展流动劳动力教育培训的风险评估――基于劳动力供给侧结构优化的现实需求[J].地方财政研究,2016(7)

篇5

4月17日,中国农业品牌发展论坛在河南郑州举办。论坛由中国农村杂志社、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华社《中国名牌》杂志社、河南省农业厅联合主办,该论坛采用演讲、对话、访谈等方式,讲述中国农业品牌故事,探讨农业品牌发展路径。农业部副部长屈冬玉在论坛上指出,推动农业品牌引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事关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打造农业品牌强国的重要议题。要认真落实关于品牌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准确把握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体要求,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潮流下,坚定信心,凝心聚力,孜孜以求,久久为功,为农业品牌成为中国品牌的一道靓丽风景线作出应有的努力。屈冬玉强调,品牌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

依靠品牌 促进产业升级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正在发生重大阶段性变化,对优质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快速扩张,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品牌农产品消费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农业品牌化发展是提升农业供给质量的必由之路。

“通过标准化生产,我们的果子品质越来越高。”陕西延安洛川县石头镇吴家庄村村民张普明说。作为全国农产品区域百强公用品牌和中国驰名商标,洛川苹果2016年品牌估价达到65.9亿元。生产有基地、加工有企业、营销有组织、流通有市场、出口有渠道的产业格局在洛川已经成形,2016年苹果产值达到40亿元,全县农民收入的50%源于此。

“标准化、规模化已经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品牌的忠诚度、品牌的回头率、品牌的美誉度就决定了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的生命力。”屈冬玉认为,依靠品牌可以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带动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要立足精致发展,全产业链设计品牌战略,通过品牌建设倒逼农业产业链各个环节升级改造,实现农业生产体系、产业体系、经营体系革命性变革。

精管细作 保障产品品质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的消费理念开始由“吃得饱”向“吃得好”D变,多元化、个性化、时尚化的消费趋势不断显现。“有机”“绿色”“原生态”……带有这些标签的农产品品牌越来越受市场欢迎。无形中,这些标签成为消费者区别同类产品品牌的符号,或者说是一种品质象征。

塑造品牌的关键在于产品品质。屈冬玉强调,品牌要立足精管细作,建立绿色生产体系,把“精细出品牌”“绿色出品牌”理念贯穿农业生产全过程,大力推绿色生产技术,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纳入标准化生产和数字化管理轨道,把各类生产经营主体“拢指成拳”,按照品牌标准开展生产,严格把控覆盖“从农田到餐桌”的质量安全风险关键点。

作为区域强势品牌,河南花花牛2012年在郑州马寨产业集聚区兴建花花牛产业园,工厂采用纵向一体化管理,乳品的生产过程完全处于封闭状态。原奶是奶牛经过挤奶系统采集通过密封管道制冷后,进入全程监控的标准化鲜奶运输车,快速配送到加工厂。原奶进入工厂后,还要对照欧盟标准进行40多项指标检测,全部达标后才能进入生产环节。整个生产过程都是中央控制系统设定程序,由中控室工作人员电脑操控完成,每个生产环节均处于无菌密封环境中。高度自动化的生产过程几乎不需要工作人员,机器的嗡响和快速运转,完美地诠释了中国乳品制造的现代化步伐。在这里,每一包“花花牛”牛奶都要经过9道工序、130个监控点、92项指标检测的过程,只有全部合格才能最终上市。

经过60年风雨历程,正是由于坚持“精管细作”,当年活泼可爱的“小牛”如今已成长为健硕强壮的“大牛”。 “花花牛”成为我国奶业20强企业之一。

跨界融合 推动产业增值

屈冬玉提出,品牌建设要立足跨界融合,建立龙型产业体系,通过一二三产融合扩大品牌农产品组合,推动产业增值升级,使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发展成跨界整合品牌资源的“龙型经济”。

我们吃的西红柿、黄瓜,叫终端产品。但随着社会发展,终端产品离原料生产地越来越远,由此我们传统地理品牌向商品品牌、向企业品牌、向远离原产地的品牌发展。因此,品牌农业不是简单的原料生产。

在传统概念中,小麦属于第一产业。但在河南,小麦实现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郑麦、新麦、百农等系列小麦品种的推广,河南小麦逐步形成了不同生产类型、不同加工的配套小麦品种。这些优良品种的推广显著改善了河南小麦的品质,促进了小麦加工业的发展,为品牌的崛起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也推动了河南从“中国粮仓”向“国人厨仓”跨越。

提到獐子岛,首先想到的肯定是海参。其实不然,到目前为止,无论是捕捞、养殖、加工、种业、休闲渔业,獐子岛都经过了一一尝试。起步可追溯到1958年的獐子岛集团如今已经是以海珍品种业、海水增养殖、海洋食品为主业,集冷链物流、海洋休闲、渔业装备等相关多元产业于一体的海洋食品企业,于2006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獐子岛以丰富的文化底蕴、创新的经营模式、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卓越的产品品质,形成了独特内涵的“獐子岛”品牌。

借助互联网 建立高效营销体系

“互联网的核心是开放、共享、互动和融合,互联网为农产品定制提供了可能,所以一定要有互联网农业定制的概念。” 屈冬玉强调,品牌要立足于深耕市场,建立高效营销体系,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加快推动定制农业、现代营销体系和质量管理精准发展。其核心是科技创新。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农业部还积极推动电子商务发展,带动农业品牌建设。除了积极促成《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出台外,还在农交会上举办信息化高峰论坛农业电子商务分会场、在全国农业信息化示范基地评选中加入农业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和示范合作社等,引导地方在发展电子商务的过程中强化品牌意识、营销意识,使农业品牌建设搭上了“互联网+”的快车。

家喻户晓的好想你枣业成立之初,就实行品牌战略,围绕一个中心、一条主线。 一个中心是要打造中国红枣领导品牌为中心,一条主线是要打造中国红枣全产业链为主线。

好想你枣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石聚彬介绍,好想你最引以为豪的是改变了中国红枣的品质,从706种红枣里选择了最好的品种灰枣,并将灰枣枣苗嫁接到新疆,进行规范化种植。在品牌营销方面,好想你首先起了一个好名字,大家都知道红枣是吉祥喜庆的代表。“好想你”将真情、亲情、友情、爱情融为一体,而红枣也因得了“好想你”这个名字,在实践当中得到迅速传播。

此外,好想你改变了传统吃枣方法。原来吃枣都是靠煲汤熬粥,现在红枣是健康零食,让不吃枣的人开始吃枣,让感到吃枣麻烦的人感觉方便,让消费者了解枣和什么搭配更营养更健康。好想你把红枣带到了品牌时代,开辟了一个产业,引领了一个行业,倡导了一个理念,打造了一张靓丽的河南文化名片。现在一提起红枣,大家都知道“好想你”。

一个知名的农产品品牌,其背后除了有生态、科技的支撑,还必须要有故事,要有文化内涵。屈冬玉特别提到,要注重培育农业品牌文化,挖掘品牌背后的故事,提升品牌美誉度。我国一些地方结合各自产业特点,开创了不少独具特色的农业品牌建设工作方式。广东在已有的3000多个农业品牌中,认定一批承载岭南文化、体现广东特色的名特优新农产品,以“广东十大名牌系列农产品”为主题组织开展一系列展销推介。

随着经济发展,中国农业正从偏重规模和数量的“吃饭农业”向更加倚重质量和效益的“品牌农业”转变。发展品牌农业是提升农业供给质量的重要战略,τ诼足人民群众日益提升的消费需求,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篇6

关键词:苏州旅游业;供给侧改革;提升策略

1供给侧改革的理论背景及问题提出

1.1供给侧改革理论的提出及其内涵

“供给侧改革”的理论缘起于经济学的“供给学派”。2015年11月,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首提“供给侧改革”,即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供给侧改革”并非是对供给学派主张的简单复制。相对于“需求侧”的投资、消费、出口三要素而言,“供给侧”则主要是从供给和生产端入手,通过优化产业结构、解放生产力、提高资源效率,淘汰落后产能,将经济发展方向锁定在新兴领域、创新领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国民经济平稳发展。

1.2旅游业的供给侧改革

2016年1月国务院副总理在主持召开国务院旅游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时指出,当前,我国居民消费步入快速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旅游业正迎来黄金发展期;同时,旅游业也处于矛盾凸显期,旅游产品供给跟不上消费升级的需求,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跟不上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形势。要落实好国家支持旅游业改革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加快旅游供给侧改革,满足游客多样化、个性化的产品需求,迎接“大众旅游”时代。旅游业作为生活性极强的服务业,在其服务大众,促进消费,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旅游业目前存在的供需方面的问题主要是供需错配、有效需求不足和供给水平不高。因此,将供给侧改革引入旅游行业,通过对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和发展路径的革新来调整及增加有效供给,提高供给水平已刻不容缓。

1.3苏州旅游业供给侧改革的现实意义

苏州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业要素发展齐全,是国内著名、世界知名的旅游目的地之一。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旅游需求侧与旅游供给侧的运行矛盾,尤其是旅游需求侧日益增长且升级变化的旅游消费需求与旅游业“供给侧”有效供给不足、拉动消费不力之间的矛盾。因此,研究“供给侧改革”的理论及其内涵,分析“供给侧改革”背景下苏州旅游业发展的现实问题,探讨苏州旅游业推进“供给侧改革”的思路与对策成为一项具有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的任务。

2供给侧改革背景下苏州市旅游业发展的“供给”问题

伴随经济收入水平的提高,旅游需求的提档升级,游客出行方式的变化,苏州旅游业供给与需求的矛盾日益凸显。对比旅游业供给侧改革的理论要求与实践经验,苏州旅游业在传统优势旅游产品、旅游新业态产品、旅游配套设施和旅游综合服务质量等与“供给”有关的方面还有待优化、创新与提升。

2.1传统旅游产品优势突出,但需提档升级

苏州传统旅游资源底蕴深厚、小巧精致、等级较高。主要包括园林、古城、古镇、古街和江南水乡等。一方面,随着旅游者的日益成熟,其对产品的需求日益高质量、多元化和个性化;另一方面,苏州传统旅游产品经营模式单一、创新经营不足、效益难以持续提升。在旅游供给侧改革背景下,苏州传统优势旅游产品急需创新经营,提档升级、转型增效。

2.2旅游新业态不断涌现,但需注重品质

苏州紧靠上海,凭借独特的地理优势和发达的经济基础,近几年投资、建设了众多旅游新业态产品。如以太湖一号房车露营公园为代表的休闲户外项目、以花间堂为代表的集文化体验和住宿需求相结合的精品酒店、众多夜游旅游产品及各类“旅游+”项目等。但游客对苏州旅游新业态产品的期待值和感知值之间存在落差,整体满意度有待提升。在供给侧改革理论指导下,如何紧跟市场需求,高质量旅游新业态产品就显得至关重要。

2.3旅游产业要素齐全,但需凸显特色、充分利用

苏州旅游产业要素种类齐全,数目众多,且在同类型城市中处于领先地位,基本上能满足目前旅游客源市场的需求,但仍需凸显特色,充分利用。如旅游交通是连接游客和景点景区的纽带,其自身亦可以是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新区有轨电车沿线风景优美,但却由于周围景点经济效益不高,没有被相关旅游公司列入产品线路;苏州旅游配套设施相当齐全,多种外语翻译融入其中,是苏州特色旅游交通项目,但知名度及其使用率不是很高,其自身价值并没有得到最大力度的实现。

3供给侧改革背景下苏州旅游业的提升策略

3.1工匠精神,创新供给

传统旅游产品年轻游客个性鲜明,年长游客经验丰富,他们对旅游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传统优势旅游产品也不例外。将“工匠精神”贯彻于旅游产品的生产端和服务端,从产品开发、销售、售后服务等多个方面同时着手,全面提升传统旅游产品质量。针对苏州旅游业发展现状,必须创新提升传统旅游产品。通过“园林静好”“早安虎丘”“轧神仙”等私人订制和民俗融合的产品开发方式,扩大产品的目标市场范围和目标顾客人群,延伸产业链,延长产品寿命,提高供给水平;体验化构建社区旅游产品、街巷旅游产品、水上旅游产品、园林体验产品为一体的古城旅游产品体系,丰富游赏内容,提升产品的体验性、趣味性,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加快古街、古宅、博物馆、艺术馆等历史人文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鼓励开发以文旅融合为主线、突出古城品牌、强化互动体验的旅游产品,丰富苏州旅游国际化核心体验区的内涵等。

3.2拓展“旅游+”,高标准供给旅游新业态

随着旅游新业态的不断发展,生活和旅游已经高度融合,旅游资源开始打破边界限制,任何生活中的资源都可以有机整合。在“旅游+”的背景下,将旅游资源跨界整合,融合发展,共同推进,是旅游供给侧改革落实发展的新途径。旅游度假区、主题民宿、旅游风情小镇、主题农场等,通过将不同形式、不同类型的生活因素融入其中,将其建设成为能够满足游客多重需求的一站式旅游综合体。在全新的旅游发展模式下,将“旅游+”从标签迅速向落地方向发展,加快“旅游+”落地布局。将居民和健康服务、体育服务、养老服务、文化服务、餐饮住宿服务等模式和“旅游+”模式自主结合,从多个角度,实现生活和旅游高度结合的理想状态。将健身步道、有轨电车、城市微线路等新兴生活化的资源融入旅游产品建设中去。利用“高度整合”措施,将特色产品生活化,缓解旅游季节性问题,创新旅游格局,增加有效供给,提高供给水平,解决供需矛盾。

3.3与时俱进,精细化供给旅游综合服务

当下旅游行业已然开始从“产品时代”走向“服务时代”。旅游服务作为增值点,为旅游景点景区和旅游产品增加了更大的附加值。优质的旅游服务在提高产品供给水平,改善供给结构等方面也有开创性的作用。旅游服务体验的提升至关重要。从苏州目前现状来看,新业态产品由于产品属性,对员工往往实行临时化管理,以大批兼职人员作为其营业期间的主要服务人员。而传统优势旅游产品的服务员工虽然经验丰富,但日久倦怠,甚至懈怠,两者均拉低了旅游产品的服务质量。今后应从覆盖面、个性化、人性化等角度出发,做到因人服务、分人服务、有人服务、高水准服务的综合效果,全面提高游客旅游体验的满意度。如在旅游行业,可以借鉴参考酒店业“私人管家”模式,根据产品和服务类型引申出“休闲顾问”“度假助理”等服务专人,提供更具人性化的旅游服务。

参考文献

[1]王韧平.萨伊定律与供给侧改革的比较分析[J].现代商业,2016.

[2]胡孝平,苏州旅游产业供给侧改革研究[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6(03).

[3]廖淑凤,郭为.旅游有效供给与供给侧改革:原因与路径[J].旅游论坛,2016(06).

[4]程玉,王艳平.旅游供给侧改革:关于概念的一个思考[J].旅游研究,2016(05).

篇7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需错配;;政治经济学

所谓供给侧改革是指从供给侧入手,针对经济结构性问题的制度性矛盾而推行的改革。[1]2015年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要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2]其目标就是面对我国新常态下供需错配的复杂经济状况,推动产需匹配拉动经济增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是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指向标,引导着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而且也具有极大的理论意义,是对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实需求

1、解决供需错配问题的需要

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着中高速增长,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但是在物质生产和财富积累迅速增长的同时,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和困难。(1)产能过剩。市场经济在供求规律、竞争规律、价值规律的作用下调解市场供求。由于长期的利润和GDP驱动,中国政府主要通过拉动需求刺激生产,钢铁、煤炭企业不断增加产能扩大供给。但我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市场经济不完善,加上市场调节功能自身的弊端,导致供求不平衡。行业自律机制不健全,地方保护主义风行也加剧了产能过剩。另一方面有效需求不足:我国目前仍有大量贫困人口,支付能力有限,购买力不足。因而,我国应从供给和需求双面发力,双轮驱动推动经济增长,加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弥补市场缺陷,并在经济领域进行一次彻底的结构性改革,解决制度性矛盾。(2)有效供给不足。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科技含量高、具有自主产权、能够满足消费者高端需求的物质产品明显不足。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海外购买高档消费品成为消费常态。据统计,2015年中国游客海外消费约1.2万亿元,买走全球46%的奢侈品。同时,因为国内产品的品质安全问题,国外高质量、性价比较高的一般消费品也深受中国消费者喜爱。在我国居民消费水平提高的同时,产业结构却没有做出相应的调整,有效供给不能适应和满足需求结构变化后的市场需求,影响着消费结构升级。因此,一场针对经济结构的制度性改革势在必行。

2、新常态下经济结构转型的需要

自2008年经济危机以来,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2016年GDP比上年同期增长6.7%,而2011—2015年的同比增速分别为10%、7.6%、7.6%、7.5%、7%。可见,经济增长速度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也面临着优化升级的问题,经济发展驱动之前主要依靠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而创新能力不足。[3]这都预示着中国经济已步入新常态,过去一贯坚持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现状。借此机会,改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增强创新能力,通过深层次改革,实现经济的可续性发展,这是“十三五”甚至更长一段时期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

3、调整改革措施的需要

长期以来,凯恩斯需求管理理论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指导性地位。该理论认为需求拉动经济增长。比如2008年中央4万亿元的基础设施投资计划,短期内带动了经济增长,但随着国际经济不景气,跨国公司的投资主要转向国内,对传统产业再工业化,新兴经济体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出现,以及国内经济体暴露出来的弊端,需求侧改革效果逐渐弱化。[4]从现在的数据看来,需求侧改革的预期效果也未完全达成,例如城乡之间的差距仍然在加大,197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为2.9。1978—2001年,城乡收入差距之比处在“2”时代,但在2002—2013年这一比率进入“3”时代,2009年城乡居民的绝对差异达到12022元,这一年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无论从绝对值还是增幅都高于农民收入增长水平,都处于历史最高值。[5]各方面、各地区的发展极不平衡,需求管理的刺激模式已无法延续,必须转向供给侧管理。供给侧改革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进行的。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基于我国经济发展态势做出的长期安排和重要抉择,也是政治经济学理论在中国的具体运用与实践,是马克思理论成果在中国的又一次伟大尝试与探索。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统一原理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依据

不断调整并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匹配关系,释放生产活力,是“供给侧改革”的本质含义。供给侧改革的根本途径顾名思义在于改革,即变革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因而,供给侧改革必须遵循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统一的原理。生产力理论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揭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规律,也是正确指导我国改革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问题。生产力是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生产关系则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的全过程中,即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中所发生和结成的各种经济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时,就会拉动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时,就会成为经济发展的掣肘。[6]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尽快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富国强民,党和政府始终把经济建设放在第一位。根据国内生产总值GDP=C+I+G+(X-M)这一公式可以看出,居民消费水平C、企业投资I和出口总额X是衡量GDP增长的三大指标,一直以来我国也通过不断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引进外资,扩大出口等手段拉动经济增长。但伴随着我国经济进入“三期叠加”的新常态,结构性矛盾突出,国内“三驾马车”乏力,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增长速度的变化、结构的优化与方式的转化是当前经济改革必须考虑的因素。显然生产关系已经不适应生产力,必须在制度层面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因此,在中央财经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注重供给一方,引导企业顺应经济发展规律和注意需求结构的变化,提供有效供给,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铺平道路。

2、马克思社会生产总供求平衡理论是供给侧改革的方向盘

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就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而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需要解决生产与消费的矛盾问题。社会生产总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生产是起点,只有产品被生产出来才能有下面的环节,也即生产决定消费,但消费也对生产具有反作用。[6]社会生产总过程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只有当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一生产过程才算完结,再生产才能继续进行,这就要求生产出来的产品要满足消费的需求。生产与消费的矛盾一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为供给与需求的矛盾。马克思总供求平衡理论表明社会总产品的供给与需求之间不仅要在总量上保持一致,更需要在结构上保持一定的比例平衡关系。[2]因此,Ⅰ(v+m)=Ⅱc是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最基本的条件,简单再生产不能顺利进行,社会总产品也就难以实现,也就导致社会供给与需求相脱节。产能过剩与有效供给不足导致的供求错位问题反映出社会总产品的生产在结构上失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指明了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发展方向和着力点,注重从供给侧入手,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化解过剩产能,利用价值规律调节社会产品两大部类的生产,优化有效供给。

3、市场失灵理论是供给侧改革的发动机

马克思并没有直接提出市场失灵理论,而是从其经济危机理论中间接得出的。在市场经济中,无限制的获取剩余价值是生产的唯一目的,在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的作用下,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相分离,生产与消费脱节,导致市场“失灵”。需要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强力干预经济运行,建立新的供求平衡。因此,调整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激发市场的活力,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适时发挥政府在宏观调控、方向引导、弥补市场失灵方面的作用是实现经济平衡稳定发展的保证。供给侧改革不等于供给主义,不是不干预经济政策,而是通过调整生产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供给结构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更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达到供需平衡对接。供给侧不是和需求侧相对立的,而是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的:一方面,供给一方的生产要始终以需求方为着眼点,以达到供求平衡;另一方面,持续创造新的需求以拉动生产的发展。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效果透视

1、供给侧改革的五大任务取得一定成效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就是“三去一降一补”。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一去产能,以钢铁煤炭产业为重点,2016年比上年下降9.4%,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二去库存,11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增速同比放缓4.1个百分点,年底商品房待售面积比上年末减少2314万平方米;三去杠杆,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及成本均有所下降,11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6.1%,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四降成本,1—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占比85.76%,同比降低0.14%;五补短板,短板领域投资加快,办了一批既能解决当前需要又有长远规划的大事。[7]以上数据显示,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各方面达到了预期目标,对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趋势也有较大的影响。

2、经济增长有了稳中向好的趋势

2015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为68.9万亿元,增长速度在四个季度中分别为7%、7%、6.9%、6.8%,而之前一直保持在7%以上,可以看出中国经济发展速度逐步放缓,并有一定的下行趋势。在2015年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被提出并实施。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4.4万亿元,各个季度增长速度分别为6.7%,6.7%、6.7%,6.8%,[8]表明经济增长速度下滑势头有所控制,进入了探底区间。2017年第一季度增长速度为6.9%,GDP连续两个季度增速加快,经济呈现升温倾向,有了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的趋势。以上改革成果说明我国的改革方向整体来说是正确的,抓住了经济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基于我国经济的现实需求并结合深厚的理论基础而作出的重大抉择,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同中国当前实际相结合的重大理论创新,也是对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坚定不移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方针。

参考文献

[1]李佐军:供给侧改革理论渊源与实践依据[N].上海证券报,2016-03-19.

[2]刘向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岭南学刊,2016(2).

[3]韩艳红: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教学与研究,2016(10).

[4]李良燕:供给侧改革理论渊源与路径分析[J].中国财政,2016,11(712).

[5]张志明、蔡之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逻辑及路径选择[J].经济问题探索,2016(8).

[6]基本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篇8

要担当自己的责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本身就是政企双方合作协同的结果。政府提供包括制度、政策在内的激励约束环境,企业在这个环境内推进产业发展,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推进供需均衡,这是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本位责任,企业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落实主体。

当前供给侧结构性问题的产生,固然与政府长期以来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需求侧思维取向和政策取向有关,但与长期以来总需求扩张背景下一些企业缺乏长远谋划、不注重创新发展、不注重转型升级,最终陷入低水平扩张、低端发展模式有直接关系。因此,从供给侧结构性问题的生成看,企业也应该肩负起提升质效、改善供给、转型升级的历史责任。

要认识时代机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归根到底是一种宏观调控,结构性问题的解决,最终要靠企业作为。在市场经济中,企业既是供给者与需求者,又是供给与需求的协调者和平衡者。从供给侧来看,企业是供给主体,是转型升级主体。无论是实现“三去一降一补”、优化供给结构战术目标,还是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战略目标,无论是推进传统产业升级,还是发展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最终都要依靠企业落实。因此,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企业有巨大的作为空间。企业只有积极顺势有重大突破,才能在这一重要转型战略期蓄积新能力、谋求新发展。

要积极主动作为。需求侧改革主要立足周期性短期调控,只能给企业带来短期机遇。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则立足结构性中长期调控,能够为企业带来中长期战略机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向,标志着政府政策趋向于构建有利于结构升级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而不是倾向性支持特定产业或特定企业的政策。

此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根本上讲是企业凤凰涅、转型升级的重大契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只有研究、紧盯、把握市场需求,提供及时、优质的创新性供给,才能适应市场、赢得市场。

篇9

关键词:中国 供给侧结构 改革

自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就引起了很多人的讨论,大家的关注点也有很多不一样。有人认为这属于宏观调控的转变,有人认为这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动力转换。所以本篇文章从三个方面对供给侧结构改革进行分析。

一、中国供给侧结构改革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一)供给测的主要内容

在2015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就已经对供给侧给出了一个明确的定义,“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这简单点说就是通过加大改革的力度来提升供给的技术进步,体制创新,有效性,合理性以及灵活性。而这里所说的结构性改革,就是根据国家的经济状况,对经济,政治,社会进行结构性的改革。从另一方面来解释就是每个国家的经济增长都有三个方面,也称为“三驾马车”,分别是消费,投资,出口,这就是需求侧。而供给侧与这些恰恰相反,供给侧包含四个方面分别是创新,土地,资本,动力。“供给侧改革”就是对他们的产业结构,生产资料分配等一系列落后的方面进行改革。

(二)供给侧的意义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这个关键的时刻提出供给侧改革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中国传统的靠刺激需求来发展经济的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了,随着国人消费观念从满足于温饱到追求生活品质,资源环境的污染和短缺,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依靠扩大对产品的投资,把问题累积起来拖到最后的做法已经成为了一个恶性循环,不能再继续下去了,而供给侧结构正好可以解决这种问题,它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具有很重大的意义。第一是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好可以解决中国存在的问题。比如反应不快,水平不高,效率低下等问题。近几年,我国的生态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环境遭到了污染,资源也快枯竭,而一生产素质成本低的优势也在丧失。从劳动力成本来说,劳动的生产率一直跟不上工资收入的上涨水平,而国家的资源缺乏,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以及环境的污染都使投资扩张受到限制。第二个是供给侧结构正好解决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它可以为国人提供供给侧质量。在现在的时代,随着海淘和代购的迅速发展,甚至很多中国人跑去日本购买中国制造的马桶,这些因素都说明了中国产品竞争力很弱,但是换一个方面想的确是日本的药妆标准高,很好用;韩国的彩妆性价比高;德国的车各方面性能都很好等。出了国就会觉得国外的设施或者日用品和国内相比国内都差一大截。所以在现在提出供给侧结构改革是很有必要的。第三个是供给侧结构改革可以增强大家的产出意识,只有全面提高生产率,才能增加国家的竞争力,只有增强产出意识才能提高生产率。第四个是供给侧结构是一个改革,可以解决目前我国面临的一些经济却问题和生产要素问题,发挥市场资源有效配置的作用,消除影响供给侧发展的一些不利影响。所以,供给侧改革对目前中国经济发展很重要。

二、供给侧改革的艰难性和长久性

(一)改革的长久性

供给侧改革,众所周知,它发展的关键是改革,而在目前的中国发展中,我国的体制和市场经济发展以及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很不对称,所以发展的道路还很长久。表现在第一个国企、金融、价格、收入分配等关键领域的改革都不到位,以价格为例,当环境收到了污染,我们就可以通过价格手段来对企业的负外部进行定价,从而对企业形成约束。第二个是政府的决策机构不完善。有些政府的政策长运方向是很好的,但就是没有具体的条例去规划或者去实施,所以就会半途而废。还有的制度在实施前就要被迫修改或者是终止。第三个是政府职能出现了越位或者缺位的现象。市场上的假货还在继续售卖,一些领域的垄断还在存在,而政府部门却只知道互相推脱,出现了问责的空位,所以为了实现市场竞争的公平还有很多道路要走。

(二)改革的艰难性

在改革中,肯定会遇到阻扰,特别是会受到现有得利者的强烈阻扰,因为从根本上来说改革就是对现有利益进行改革。并且改革过去了30年,改革也进入了瓶颈区,所以改革的艰难性也是可想而知的。

三、发挥政府作用

在对侧结构性进行改革时,无疑政府对其的作用很大,但是也要注意政府干预存在的弊端。在我国,很多事情都是政府进行强制性的干预,定目标,然后一层层进行考核,这处理不好就会给侧结构性改革带来妨碍的作用。所以政府要与企业共同协调齐头并进。第一是要最大限度地利用价格手段或者市场规律对侧结构性进行改革,这个不能在政府的主导下进行,也不能靠行政的手段对其进行调控。第二个是政府在结构性改革中要简政放权,搞好基层设计,严格执法和立法,严厉打击侵犯权利的行为,保护知识产权。

四、结束语

在上面的阐述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质就是三中全会中指出的“全面深化改革”,希望政府可以发挥自己的作用,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作用发挥得最大,促进中国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查显友,丁守海.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能简单照搬西方理论[J].红旗文稿,2016,(8):4-6

[2]郑京平.对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几点认识[J].开放导报,2016,(2):42-45

篇10

供给侧改革到底是什么?各类高深的财经术语,时常会把问题弄得复杂。

不少产业界人士认为,供给侧改革不妨简化地理解为生产侧改革。比如说,“铁工基”是政府和国企通过粗放的资金支出,人为地创造需求,属于需求侧的刺激。相对而言,提高生产部门的技术水平,改善其结构,为市场提供更好的产品、服务,让国民不用“去日本买马桶盖”,便是供给侧改革。

中国最初的改革开放、以及后来的国企改革,其初衷都是希望通过生产侧改革,解决物质匮乏问题或提高企业效率。在这个意义上说,它们都是经典的供给侧改革经验。

在这些过往经验中,改革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对地方积极性的充分发挥,各地的积极试点,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地方经验”。

在新一轮供给侧改革中,“地方经验”的重要性再次显现。在内地,高层不断考察地方治理的“重庆经验”。而在东部沿海,深圳等明星城市产业的一枝独秀,以及对智能汽车等新兴产业的不断集聚,同样为供给侧改革树立了“深圳模式”。 产业热情

互联网热潮尚未退去,车联网热潮又方兴未艾。剖析供给侧改革,这是一个极好的切口。

春节前夕,深圳的资深投资人、前沿科技产业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王乐京显得并不轻松。他一直在忙碌着,北京、上海和深圳3地持续飞行,部委、专家、金融机构以及地方政府,都是他不断拜访的对象。他的目标是,要在深圳推动建立一个智能汽车的产业示范基地。

王乐京向《南风窗》记者描绘了他的蓝图。智能汽车到底有什么用?智能汽车未来会有3个方向,第一个是车智能力,另外两个分别是车与人的“交互”、车与环境的“交互”。

用大白话讲,所谓车智能力,可以理解为车的“智慧”。一辆轿车上百个传感器,形象地说,这套传感体系组成了汽车的“神经系统”。这套系统记录的数据,实际上也是车况的最权威记录。于是,这里就衍生出了不少重要的商机。举例而言,包括了汽车保险、二手车交易等。

长期以来,在中国的车险市场,道德风险问题一直困扰着不少保险公司。一些保险公司定损员会和车主联合骗保,让保险公司成本瞬间飙升。但另一方面,由于管理成本过高,保险公司对这种情况却难以有效控制。业内一种说法甚至是:做了某保险公司的定损员一年,就可以买一辆宝马。

“人会骗人,但机器和数据不会主动骗人。”如果对汽车传感系统记录的数据进行整合,形成一个数据库,那么汽车的损害情况就能客观记录,减少这种骗保的情况。王乐京透露,前沿产业基金的投资企业已在做这方面研发,一些保险公司非常感兴趣。

除了应用于车险市场之外,车智系统的另一大重要应用是二手车市场。

国内二手车市场之所以一直萎靡不振,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车况信息不对称”。车智能力可以改变这个问题,因为它积累的数据,足以对汽车的大多数主要部件进行使用情况记录和判断。“这将颠覆这个市场的旧有逻辑。”王乐京说。 “地方经验”

除了房地产之外,汽车一直是中国地方政府的另一个“支柱产业”。但不同在于,房地产每个城市都会有,但汽车不一定。

上个世纪90年代初,曾有国外知名汽车制造商希望在深圳“落户”。但提出的条件是,需要深圳提供一块土地。

但这个不算过分的要求却难住了深圳,因为深圳地方太小,拿不出来。因此,在深圳一些领导看来,错失汽车这样的“高端制造业”一直是个地方经济的遗憾。

随着深圳“二线关”的取消,深圳的土地瓶颈得到了缓解。这让深圳发展智能汽车产业集群有了更大的资源“空间”。王乐京和他的同道者们的努力终于有了进展。2016年1月17日,“2016产城融合深圳论坛”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观察报告会在深圳举办,北京大学国发院发起成立了“深投行”课题组。前沿科技产业有限公司是“深投行”的执行发起人。王乐京透露,“深投行”预计将投资100亿元作为产业基金,在深圳建立一个产业集群―智能汽车小镇,实现智能汽车创业的集聚效应。创业者的集聚,可以降低创业者信息成本,实现产业链的协同。

对地方政府而言,智能汽车并非创造好看的经济数据这么简单。与互联网的全国性特征不同,车联网更具有地方性的特征。互联网企业的盈利模式确定之后,很容易向全国推广,但车联网更多必须先在地方试点,探索“地方经验”。

以智能汽车之前的电动汽车为例,充电桩问题的解决、地方政府对单车的补贴,都是产业发展的关键推动力。目前,在上海、浙江等地,甚至内地的二线城市,各种智能汽车产业园已经如雨后春笋般崛起。 市场与政府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著名经济学家姚洋对《南风窗》记者表示,在中国经济增速下行的背景下,深圳产业发展在全国表现出色。深圳是 “特区”,在对智能交通体系建立、无人驾驶示范运行法规的设置方面,可能都会有一定政策空间。他看好智能汽车产业在深圳的发展。

智能汽车的蓝图,是中国供给侧改革最鲜活的截面之一。政府和市场,产业和政策都会在这个领域实现最为有效的互动。在各个领域的供给改革中,地方政府势必将扮演重要的角色,但这个角色也需要理性看待。

在前一段时间的金融改革中,由于金融要素的全国性流动特征,地方性的金改几乎没有成功的先例。“温州金改”低调谢幕,这是地方局限性的生动案例。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黄益平就表示,金融改革之中,即便是普惠金融这样相对“草根”金融形式的发展,地方的角色也不能过分强调。

目前,中国的银行业都属于中央直属的银监部门监管,唯有小贷公司和互联网金融属地方金融办监管。这种监管职能的设置,固然能调动地方的改革积极性,但对金融监管的效率而言,其实并不科学。

黄益平分析,互联网金融和小贷公司的根本性差别在于,前者是全国性的,而后者是地方性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不局限于某一个县或某一个镇,它的投资者和它的投资项目都是跨区域的。在这个意义上讲,地方监管的制度设计值得商榷。

目前,深圳、上海、重庆等地已陆续收紧或叫停P2P等互联网金融公司的新注册。但中西部一些地方却并未如此。黄益平认为,中国地方金融办的监管能力差别非常大,如果监管能力较强的地方叫停,而监管能力较弱的地方却任其发展,那么这种监管的“错配”可能会引发风险。

除了金融改革之外,一些需要集聚效应的制造业产业发展,同样应该辩证看待地方政府的作用。实际上,中国汽车产业的布局支离破碎,全国拥有轿车整车生产牌照的企业竟超过100家,这背后显然是“地方分割”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