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有家真好范文
时间:2023-04-05 15:18: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作文有家真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常常被一片飘洒的落叶引起一种难以言喻的思绪,也常常被一股清茶的馨香诱出清新淡雅的情调。然而,在我记忆的长河中,我会更容易被一群鸟、一棵树所吸引,因为那是自己的家,一个充满温馨而甜蜜的家。
想起家,我就想起家里的一切。梧桐树挺着坚实的臂膀,迎接着我们的老朋友——麻雀。石砌的方墙,仍旧透露着一种气质、一种精神与不凡。墙角下,威武不屈的翠竹,印证了“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刚毅与典雅。眼前飘飞的花瓣,也诠释了“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默默与思恋”。在这时候,携一长凳于小院儿,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空云卷云舒,宠辱不惊,去留无意,尽享人生至高境界。于是,我总也忘不了家,忘不了家中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这让我深深地懂得:有家真好!
想起家,我就想起了家中的爸爸、妈妈和年迈的爷爷、奶奶。曾几时在我飞奔回家的那一刻,是妈妈一把抓过我身上的书包,嘘寒问暖,不求回报;曾几时在我受伤的刀口流血的时候,是爸爸连夜带我赶往医院治疗,我笑过、哭过、痛过……和常人一样我同样有过成功也有过失败,这其中有多少都包含着父母的深情与厚爱啊!这一切只有家才能让我拥有,才让我学会勇敢地去接受,进而转化为自己的爱,去无私地给予他人。我又一次坚定地相信:有家真好!
拥有了家,就拥有了幸福,拥有了种种感觉。就犹如久干不雨的大地被水浸透,犹如失足的绝望者,重新燃起希望的火种,也犹如破壳而出的雏鸡所感受到的浓浓暖意。它独特、雅致、卓越、韵味十足,犹如一壶醇香甘甜的美酒令人回味无穷。
朋友们,让我们高歌一曲,共同干杯,祝愿每一个家庭都平安幸福!
篇2
每当看到人家围着桌子吃着团圆饭,有说有笑,真的好羡慕呀。有时多幻想那是自己的一家人哪。
到了学校,我就怕同学讲他们的父母给自己做的好吃的,这太让人羡慕了。因为我好久没有吃到妈妈的手工面条了。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我的感觉是身在家乡倍思亲。每当过节,离开了学校的大家庭的温暖,我就更感觉到寂寞了。看着别人在妈妈的面前撒娇要东要西,我也想让妈妈回家,让我也受到妈妈的溺爱一回,让哥哥也感受一下家庭的温馨。可这事何时能发生?
篇3
我是养子。我七岁那年,父亲去世,母亲含辛茹苦地抚养着我们几个孩子。两年后,日子实在熬不下去了,不得已,才决定把我送人,当然,她也从养父手中获得了经济上的援助以渡过难关。
养父刚刚丧子不久,我的聪明活泼给了他些许的安慰。他对我很好,尽量满足我生活上的需求。但那时的我相当叛逆,经常做些出格的事,上了初中后,逃学、旷课、打游戏机都成了家常便饭,因此养父对我是又爱又恨,打骂也就不是什么稀奇事了。直到那一次,我与一个同伴偷了家里的几百元钱(这在当时不是小数目),决定从此浪迹天涯,不再接受家庭的管束。由于知识的不足,我们选择的出逃路线却出乎大人们的预料——往大山深处走。我们一直前行到了安溪的一个偏远乡镇——剑斗,横在我们面前的是茫茫的群山,以及黑黝黝的煤矿。我们决定在这里停下来找事干,可是年龄幼小的我们实在没有什么合适的活干。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口袋里的钱已花得差不多了,而露宿街头也让我们饱受了蚊虫叮咬之苦,这才感受到生活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样浪漫,思家的情绪在周身漫延,却不敢回家。而此时的我们并不知道,家里人正在进行着一场怎样大海捞针式的寻找。直到四十多天后,他们才找到了快要绝望的我们。
从那以后,我懂事了许多,养父把我调离了原来的那所学校。我与原来所有的朋友断绝了联系,开始安心地学习。后来我考上师范,毕业后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在教书育人中更加真切地明白了自己年幼时的荒唐无知,体会到养父母生活的艰辛和家的温暖,虽然学校离家比较远,但我每个双休日都回家与养父母团聚。因为经历了那件事以后,我才真切地感受到:有家的感觉——真好!
(安溪虎邱罗岩学校 吴星火)
篇4
初拿到这本书,《老人与海》,会是什么故事呢?难道是老人学航海,还是住在海边的老人……唉!应该是老人与海之间的一些小事吧,想必不会太有趣,可当我翻开它时,却被深深地震惊了。
一位平凡的老渔夫圣地亚哥,年近六旬,整整在海上八十四天未捕到鱼,可当他再一次在众人怀疑的目光下,独自一人出海,却钓到了一条巨大的马林鱼,这条马林鱼,比船还长了两英尺,它的力气也大的惊人,你瞧,大马林鱼仗着自己的强大,根本没把老人放在眼里,它开始快速地围着小渔船游动,将缆绳缠绕到了桅杆上,这时的我为老人捏了一把汗,心想,完了,面对这个庞然大物,平凡的老人肯定是凶多吉少了,可接下来的一幕却令我震撼了:老人没有一点儿惧色,右手高高地举起了钢叉,在大马林鱼跃出的一瞬间,竭尽全力地向它的心脏掷去,一声哀鸣结束了大鱼的生命,把它拴在了船头。
我也为老人松了一口气,心想老渔夫运气还不错,可是幸运却没有光顾老人,等待他的却是更大的考验。一群嗅着血腥味而来的大鲨鱼与已经皮开肉绽的老人展开了殊死搏斗,可要命的是老人的左手正好在抽筋,他只能使用右手,用木棍、捕到的剑鱼的嘴等一切可以攻击的武器进行自卫,并最终赶走了这群鲨鱼。但大马林鱼的肉几乎被吃光,这时的老人不光没有气馁,还幽默风趣地批评自己的左手“该工作的时候却在休息”。
合上海明威的这本书,我心里剧烈地翻腾了起来,是啊!如果说老人那种面对强大的困难永不放弃令我佩服,可他在困境中的这种乐观精神就更令我震撼了。想想生活中的我们,遇到一点儿困难首先想到的是退缩,是寻求帮助,有时作业中遇到一点儿难题,根本都不愿思考,就赶紧找资料,问父母,想想真惭愧,老人都有着执着、永不放弃的精神,何况我们这些青少年呢?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人生道路中,一定会有许多困难与阻碍,但我们一定要像圣地亚哥老人一样,即使面对的困难再强大,也要勇往直前,永不言弃,相信一定会带给自己与人们不一样的震撼。
篇5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笔者认为学生写作之难,并非难在技巧,而是难在缺乏生活积累。因此,要从根源上解决学生写作难的问题,让作文教学走出困境,最关键的是要引领学生走进生活,想办法让他们善于观察,长于感悟,勤于积累,为作文之炊备足下锅之米。当他们能巧妙地把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自如地将自己对生活的所感所悟抒写出来时,学生便真正地学会了写作。为此,我在作文教学中做了如下尝试。
一、教会学生善于观察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美是生活。”也就是说,生活中处处有美的闪光点,要善于观察、发现和捕捉,才能充实头脑,美化心灵,从而写出好文章。于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便鼓励学生去观察:对事物应远“观”近“察”;观察事物要从整体到部分;要发现事物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要事事留心,时时注意……在我的引导下,学生由会观察到善观察,最终养成了良好的观察习惯,孩子们的作文中终于有了他们自己眼中的生活。在学习了朱自清的《春》后,我让学生也来写一下自己眼中的春天。学生在作文中写道:“春天到了,春姑娘带着她的魔棒来了。她所到之处群山变绿了,柳条抽芽了,迎春花开了;马路旁,碧绿的小草钻出泥土;花园里,开满了各式各样的花,令人目不暇接,成群的蜜蜂飞来飞去,远处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在一次作文课上我表扬了这个同学。每当有学生因为抒写的是自己用心观察到的生活,文章读起来真实自然、有滋有味时,我都会及时给予表扬。孩子们品尝到观察带来的成功之后,更乐意留心生活,及时收集作文素材了。我想,这样坚持下去,何愁学生笔下没有真实的生活?
二、引导学生长于感悟
只会观察生活还远远不够,要想让学生写出有思想、有感情的好文章,还要让学生学会用心去品味感悟生活。生活是有味道的,我们要引领学生去嗅,去品,去感悟。
我曾经这样引导启发学生。
春天来了,我问学生:校园里的花草树木在悄悄地发生着怎样的变化?处在人生春天里的你们和它们是不是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啊?能不能试着写一写你的所见、所思、所想呢?
大课间,看到学生在津津有味地吃着营养餐,我有意引导:营养餐味道怎么样?我们品在口中的是美味,咽到腹中的是营养,那么,留在心里的又该是什么呢?谁能说一说你的感受?
学完玛丽・居里的《我的信念》一文后,我如此拓展:生活是甜的还是苦的?是先苦后甜?还是先甜后苦?同学们应该怎样经营自己的人生?请写写你的感悟。
常让孩子们对生活进行深入的思考感悟,他们的作文里自然就有了生活的真味。
如一名学生写《回家真好》时,他是这样写的:一走进大门,我就闻到一种“久违”的味道,感觉到一种“不寻常”的气息。放下自行车走进屋内,我看到了餐桌上自己最爱吃的土豆丝和三鲜馅水饺。我并没有急着吃,而是在细细地品味着:碗中,一丝丝温热,一缕缕葱香;心中,一阵阵感恩,一股股幸福。这是一种特殊的味道,这是一种与众不同的味道,这是家的味道。此时此刻,我想,哪怕是南极的雪,北极的冰,只要有家的气息飘过去,一定能融化它们……
看到孩子们的作文逐渐写出了生活和思想的深度,我倍感欣慰。
三、督促学生勤于积累
第一印象感触最深,我时常督促学生把看到的、想到的用笔记下来,或白描,或抒情,或议论……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时过境迁,翻出来看看,当时的情景会历历在目,当需要某种题材时,因自己曾经写过,文思就会泉涌而出。用笔记下来,日积月累,不知不觉中就会积累大量的活生生的写作素材,作文时还会愁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吗?
如一名学生《第一次给妈妈洗脚》的日记,我至今仍然记得:今天是感恩节,我想认认真真地给妈妈洗一次脚。于是我就接了一盆热水,还拿来了沐浴露,对妈妈说:“妈妈,我给你洗洗脚吧!”妈妈说:“还是给你爸爸洗吧!”我说:“我觉得妈妈最辛苦了,我还是想给妈妈洗!”妈妈说:“那好吧,你给我洗吧。”我先把妈妈的脚放进水里,再往妈妈脚上滴少许沐浴露,然后用双手轻轻搓洗妈妈的脚。我问妈妈:“舒服不?”妈妈说:“好舒服。”搓着搓着,忽然,一个东西掉进了盆里,我抬起头看到妈妈的眼圈红了,那是妈妈的泪水。我赶紧说:“妈妈,弄疼你了吗?”妈妈说:“没有,没有,是我太高兴了。”给妈妈洗完脚,妈妈捧着我的脸亲了一口,“宝贝,你真孝顺。”此时此刻我感觉好温暖,好幸福。
如今一个学期过去了,我与我的孩子们也一块经历了从当初的只言片语到现在的真情写作的过程。这个学期在学习了《爸爸的花落了》一文后,我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即兴写作《××,我想对你说》。
班里一名学生这样写道:
老师,您对我们有严厉的时候,也有温柔的时候。
语文课上,您时常表情严肃,对我们要求很严格,作业写不好要重写。但有时您也很温柔,哪个问题不懂,您就会耐心地给我们讲解,直到全班同学都学会了您才肯罢休。
下课后,望着您离去时疲惫的身影,我多么想对您说:“您辛苦了,谢谢您对我们的付出。”但我又不好意思。
在这里,我想对您说:“老师,我们真的很感谢您!”
篇6
冬至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古时候,漂在外地的人到了这时节都要回家过冬节,所谓“年终有所归宿”。下面是小编为你们整理的关于温馨的冬至的作文内容,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温馨的冬至的作文一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这天白天最短,夜晚最长。民间有“冬至大似年”的说法,在我国北方有吃饺子的习俗,在我国南方却流行着包菜包饺和吃麻团的习俗。
这个星期老师宣布,为了让我们感受冬天里的温暖,为了不忘传统习俗,更为了同学间的团队精神,在本周五班队课上,组织一次冬至包菜包饺活动。
我们按挎不住内心的激动,纷纷动员家长帮忙,提前做好活动的一切准备工作。
周五下午,老师把我们全班分成六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有组长带队。教室里我们七手八脚的把课桌拼成六个长方形,上面铺上从家里带来的桌面布,五颜六色的桌面布立刻把教室打扮一新,像六朵盛开的鲜花插在教室里,场面一下子变得热闹又喜庆,有一种过大年的气氛。
“同学们快去洗手,包菜包饺喽。”随着老师的一声吆喝,同学们有秩序的排队,以最快最节能的方法,洗完手立马跑回教室,开始包菜包饺的活动。
菜包饺的材料是白米粉团和青米粉团,馅是菜馅和豆沙馅。我们迫不及待的把从家里带来的材料通通搬到桌面上放好。
老师先耐心地教我们捏“碗”。她拿起一颗青粉团搓圆,两手把它压扁,变成了一个古代的“铜钱”。只见她一只手拿着这个“铜钱”,另一只手沿着“铜钱”的边缘慢慢捏,转一圈捏几下,“铜钱”变成了一只小巧的碗。老师在碗里盛进了一勺菜馅,然后把碗的对边捏在一起,再捏平一些,最后用大拇指在碗的边缘上,忽上忽下的捏着,几秒钟后,一条漂亮的花边出现了,一只挺着“将军肚”般威风凛凛的菜包饺,展现在我们面前。
“菜包饺就是这样包的呀,看上去好简单呀。”
“我也要学,我也要学,学会了以后就有的吃了,哈哈哈……”
“快!快!我们先捏碗,然后包饺,看谁做得最好。”
教室里一片沸腾,同学们摩拳擦掌,都想展示一下自己的身手。纷纷脱下棉衣,挽起袖子,像上战场一样,捏起了粉团,包起了菜包饺。
看着老师轻巧又简单的包饺过程,我信心满满的拿起了一个白粉团捏了起来,也想包一只老师那种有“将军肚”的菜包饺。我先捏好一只碗,盛进菜馅,两边对捏,可我捏了这边那边出现了口子,急忙补救那边,救了那边,“肚子”又破了,油腻腻的菜馅弄了我一手。手忙脚乱的我,最后捏成了一个四不像的半圆饼。我像泄了气的皮球,真是看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呀。
再看同学们,起先我们都是各自分工好的,可是包着包着,大家都不按照自己的分工干了。
包青粉团的同学来抢包白粉团的,包菜馅的同学来抢豆沙馅的,你不给我就抢,你一言我一句,虽然嘴上大家都不依不饶,可是手里一点也没有空闲下来。场景又热闹又有趣。不一会儿,我们的脸上,手上,身上,头发上都沾上了白白的米粉,个个像圣诞小老人。我们面面相视,然后互相取笑。
“一个两个三个……”有同学开始点数了。看着桌面上我们包出来的菜包饺,大的,小的,圆的,方的,三角形的,奇形怪状,有地上走的,水里游的,树上长的。看着各种四不像的菜包饺,老师无奈地摇摇头说:“只要不露馅的都放进碗里,放到电饭煲里煮熟了吃。”
不一会儿,一碗琬热气腾腾的菜包饺分到了我们手里。看着自己亲手包出来的菜包饺,心里别提多开心了。吃到嘴里又明白了,只要是自己的成果,无论怎样难看也是最好吃的。
这次冬至包菜包饺活动真好,不但让我们体会了冬至包菜包饺这个习俗,还品尝到了自己的劳动成果,更让我们从这个过程中感受到了团结的力量。
温馨的冬至的作文二小时候,每到冬天。午饭小妹噘嘴蹙眉时,母亲总会柔声细语地哄着:“乖,把饭吃了。冬至到了,咱们就包饺子。”我和哥哥没有小妹那么娇气,一边呼噜呼噜扒拉着夹杂有几片白菜叶子的糊涂面条,一边憧憬着啥时候才会到冬至呢?在小妹“打破砂锅问到底”地催问下,母亲说:“下雪时就到冬至了。”
第一场雪漫天飞舞,而冬至却没有如约而至。这下子,期待了许久的我和哥哥终于也绷不住了。母亲又说:“门前啥时候支锅杀猪,就冬至了。”于是,我们兄妹几个每天早起的第一件事便是跑到门口,眼巴巴地张望着对面的空地。
终于有一天,哥哥兴高采烈地告诉我们,门口空地上有人挖坑支锅了,估计是要杀猪,盼星星盼月亮,冬至到了!
门前的空地上赶集似的围拢了男女老少,只见深坑上架着一口乌黑发亮的大铁锅,坑里的柴火“哔哔剥剥”地燃烧着,锅里的水“汩汩”地冒着泡,人们都乐呵呵地注视着水雾缭绕的场景,孩子们更是在人群中钻来钻去,嬉戏玩闹着。尖叫着、叫嚷着,平日里性情火爆的大人们,此时此刻的脾气却出奇的好。只是偶尔呵斥一声“猴崽子!”
中午放学时,白白胖胖的猪肉就已挂在了杨树下。哥哥还在为错过了“杀猪”的精彩一幕而懊悔不已的时候。我和小妹却异常兴奋:寸步不离地跟着母亲。母亲在肉摊前左挑右选、捏捏这儿,按按那儿,终于选了一块肥肉,掌刀的一边割,母亲一边说:“哎哟!多了多了,别砍偏了,那块儿瘦的别砍了……”细细的一条儿肉,母亲小心翼翼地放在大瓷碗里,让我龙宫献宝般的捧回家,小妹迈着小腿跟在后面,一边瞅着,一边警告我:“不准偷吃哦!”
“叮铃铃……”放学的第一声铃声响起,书包早已背好。对于学生们经不起“回家吃冬至饺子”的诱惑,老师颇为无奈地苦笑着挥挥手,“哄”的一声饥肠辘辘的我们蜂拥而出,奔跑的声音散落在没有围墙的校园四周。每个人心里都在念叨着:“饺子啊,今天冬至,快到我的碗里来!”
头上袅袅绕绕着一层云雾般的跑回家,扔掉书包,扑向饭桌。
“香不香?”小妹自顾自地吃着,母亲赶紧捏起冷好了的饺子放进我和哥哥馋涎欲滴的嘴里。
“还不先洗手去!”母亲一边嗔怪着,一边把一个个圆鼓鼓的饺子下到锅里。接着便拿着蒲扇用力扇着炉火。看着一个个白白胖胖的饺子在锅里此起彼伏,真好!暖暖的冬阳里,吃着冬至饺,真香!
转眼又到冬至了,不禁又一次忆起了童年时的冬至饺……
温馨的冬至的作文三清晨,沾着新鲜雨水的几声鸟啼将我唤醒。我拿手揉开惺忪睡眼,却见浅蓝色窗帘缝隙间并无晨曦投入,慢慢启动大脑,这才算到如今已是冬至,夜长而昼短。
倚着栏杆,缓缓地挪下楼去,却见厨房已是一片温煦。母亲细碎的鬃发从耳后垂下,低头在细细切着什么,麻布的天青色围裙在身前随着节奏摇晃,母亲见我进来,满脸带笑又不失得意地说:“给你做了你爱吃的卷饼,你可别高兴地合不拢嘴。”我“嘻”地一笑:“哪就这么馋了。”冰凉的雨水在风中一斜,顺着玻璃缓缓地滑下来,屋内的暖气使得窗上泛起纱一般的薄雾。我倚在门框上,絮絮与母亲说话:“今儿是冬至了呢。”母亲歪着脑袋想了想:“可不是么。时间过得真快,我都忘了,可巧我刚煮了几个饺子。”她又低下头去,小心地将肉末和刚切好的细菜拌在一起做了馅儿,忽然笑着叹口气:“时间过得真快哩,又是一年过去了。”
我望着她操劳的背影,忽然也陷入了无限的对于时间飞逝的担忧中,我忽然就想到如今这样的平常情景有朝一日将会弥足珍贵。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会这样站在厨房门口,自责自己的久久不归,对这一室烟火泪流满面。我想起自己一位长期留学他国的朋友,平日里经常晒出自己的激动与喜悦,可他却告诉我,自己曾在一个春节的夜晚拨通跨洋电话,向手机那头的父母声嘶力竭地大喊:“你们知不知道我有多想家!”我几乎可以清晰地看到,在不久以后,我们这些同辈人也必将体验这样的伤痛与入骨的思念。数年光阴不过弹指一挥间,在时间激流的裹挟之下,我们不能回头,只得一路匆匆前行,离开家,离开故土,在其他城市的霓虹灯下,忽然情感爆发,独自一人拭去眼泪,接着毅然前行。
时间的脚步啊,从来不会等待任何人。
母亲见我沉默已久,诧异地回头,读出了我表情中的五味杂陈。她默默放下菜刀,洗好手,把水在围裙上吸干,又走过来温柔地把我拢在怀里,像拢住一个无助的小兽。她轻轻摩挲着我的头发,指了指窗外已打出骨朵儿的蜡梅:“你瞧,这一年一年地过去,又快到蜡梅盛开的时候了。从前你小的时候,你看到蜡梅,只能拍手称笑,如今一岁岁长大,有一日你可以对着一缕梅香吟诵曹植的《洛神赋》。你知道吗?妈妈也舍不得你长大,但看到你的成长,我心中只有说不出的喜悦。”她又笑着看着我:“这是你人生的必经之路,你好好地走下去吧。你要勇敢地踏向未来,怀惴着心中的爱。有了这份爱,你就有了倚靠,也能望见身后的归途。”
我抬头望着母亲的眼。那双眼忽然给了我许多前进的勇气,让我有了坦然接受未来的信心。谁不会经历成长呢?与其自扰于无法改变的现实,不如学会在成长中一层层打破自己的桎梏,振开羽翼渐丰的翅膀,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天空。没有父母会为一直呆在巢中的小鸟而自豪的。
活好当下,善待未来,才能在回味自己的初心与过往时,璨然而笑。
煤气灶上打起了喷气,催着母亲去完成那道菜肴。母亲松开环抱着我的手。两人相视而笑。
温馨的冬至的作文四“冬至是白昼最短,夜晚最漫长的一天。
人是群居动物,害怕黑夜和孤独,所以这一天的晚上是要和家人围坐在一块儿吃饺子的。
儿时的我还未随父母迁往广州上学。住在外婆家中,每逢冬至,外婆都会擀好薄而韧的饺皮,拌上家乡清香的小韭菜和猪肉作馅,披着大衣窝在安乐椅上抱着我一摇一晃的,掐着钟点等儿女们回家。这时,我总没心思听外婆慢悠悠地讲话,只对她手里白白软软的面团感兴趣,即便嘴上哼哼着答应认真学包饺子,最后的成品也不过是一只只趴在案板上瘪瘪的破皮饺子,惹得外婆拿我没办法也就算了,还偏偏要在大人们当珍宝似地炫耀,理直气壮地将它命名为“贝壳饺子”。
广州的盛世美景与年味儿颇重的冬天是无缘的,除了除夕前后大大小小的几次花市,余下的寒假时间几乎成了“空城”,冷冷清清而无几分烟火气的喧嚣。
我不由得停住了笔迹,抬眼瞥见桌角的台历,又望向窗外雾霭沉沉的天空,正想着今天的太阳是不是睡过了头,才惊觉又是一年冬至了。或许是来到广州,离家远的缘故,我甚少回外婆家。掰着手指算,不过春节和清明前后那么几天。不知道外婆一个人在家过得如何,猛然间我从心底生出些许久未见的心思,如同大雁滞留于北方的那种不安和焦虑,却难以言说。
晚餐时分,父母下班回来,我们一家三口照例围坐在桌旁吃饺子。只是地点是我们广州的家,饺子是超市的速冻水饺。当第一盘饺子氤氲着袅袅白汽端上桌,我便迫不及待地夹起一只送到嘴里,顾不得烫。口感是陌生的,我皱眉:“水饺皮不如外婆擀的劲道。”父母见状,随即试吃了几只,对我的话表示赞同,并且表示馅料也相差甚远。
一时间,满满一盘的水饺竟没有人再下筷子。我的鼻子有点酸,大脑中某个生锈的齿轮仿佛慢慢开始转动。我又想起家乡冬天冻得凝结的阳光,想起那张摇晃的吱呀吱呀响的安乐椅,想起外婆布满皱纹却神采奕奕的慈祥微笑。我知道,这种情感应该被称之为“思乡”。
“爸妈,我想外婆了,我想回家。”
也许正是我的一句话,撩动了全家人小心翼翼地不去触碰的弦,我们当天晚上就决定启程回家。透过车窗,我看见由无数车灯汇聚而成的长河,他们大概和我们一样,是漂泊在外的旅人,在这漫漫长夜里迫切地想回到阔别已久的故土,更想见到那个尤为想念的人。我又回想起外婆在冬至总爱和我念叨的话了,这回我总算是用心清清楚楚地听到了它。
温馨的冬至的作文五夜色朦胧,但一间屋子里散发出点点灯光伴着欢声笑语——今天是中国的传统佳节,冬至。
冬至佳节,虽只身在学校,没有家人的陪伴,但在学校里,却有另一番的风味与温馨。有老师的关怀,同学的寒暄,还有家长们送进学校里的饺子和糍粑。面前的饺子,阵阵香气扑鼻,缕缕白雾升起,不由地,它扰乱了我是的心思,心中飘起丝丝缥缈的温馨。
这是来初中后第一次的冬至,因为有些同学从家长那里听到了关于我们晚上有饺子吃的风声,于是我们从晚饭起就开始“馋涎”夜点的饺子,甚至有同学为了饺子特地的少吃了一些饭。我们在这个傍晚尤其的兴奋,教室里洋溢着节日的特殊气息,每个人都对饺子翘首以盼。晚上还有晚自习,可是我们早已听不进去老师到底在讲些什么了,脑子里飘荡着饺子两个字。
老师刚说下课,我们便像离弦的箭一样飞奔出教室,我们恨不得下一秒就到了餐厅。有些有“抑制力”的女生也迫不及待地和同伴谈论起饺子会是怎样。到餐厅门口,我们便远远的闻到了那饺子特有的香气,一下子勾起了我们的味蕾。我们赶紧抢着位置坐下,狼吞虎咽地吃起了碗中的饺子。
篇7
人就是这样,珍惜和后悔总是要到失去了之后。两年前,我提出用周末夫妻的方式处理我们俩的离婚,美其名曰是为了孩子,可现在想来,又好像是为了给自己留一条后路。可现在,他已经找到了自己的后路,而我却仍然看不清方向,该放手,还是把握,每天我不得不徘徊在这样的选择之中……
遇上俊,让我觉得前10多年都白活了
我和刘杰结婚的时候,我才22岁。从相亲、约会、父母见面、结婚,我们才花了两年时间,一切的过程都和他的性格一样,朴实而又简单。刘杰是个退伍军人,条件在同龄人中算是不错的。可是,5年之后、10年之后,当身边的人们都已经拿着高于当年10多倍的工资时,他仍是老实而又本分地继续着他的简单生活。
我是个挺要面子的人,看着当年小姐妹们的老公不是买了名牌轿车,就是月入五六位数,这让我羞于和她们提起刘杰,甚至每次和她们聚会都不好意思带着他一起去。刘杰不喜欢改变,虽然我经常劝他,加把劲,争取升职或者跳个槽之类,但安于现状的他总是嘴上答应,实际又没有行动,弄得我很恼火。
4年前,我遇上了俊,于是下定决心彻底改变。俊虽然只比刘杰大1岁,但是谈吐和气质都比刘杰要成熟很多,这可能和他私营企业老板的身份是相对称的。我们第一次吃饭的时候,就彼此看中了对方。两天之后,我接到了俊的电话,他说想问问当时正在读国际贸易夜大的我,有没有这方面的书可以推荐,可不可以陪他去买。我也知道这是个借口,以他这样的人际关系网,会要我这个三脚猫去指点迷津?不过,我还是答应了。
和俊在一起的3年里,我体验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一种十多年来从未经历的浪漫。他带我去从没去过的奢侈饭店吃饭,告诉我那些以前从不了解的事。虽然我们都清楚,我是个有刘杰有女儿的人,所以虽然我们并没有什么实际上的进展,可每次单独见面,我们都瞒掉了所有的熟人,而一切的过程也都战战兢兢、小心翼翼,却又充满了试探的惊喜。还记得那次,他带我去嘉年华,我说有什么好玩的,一群小孩子,我都一把年纪了还玩这个。但他硬是拽着我过去排队,在云霄飞车上,我体验到了从未感到的惊险刺激,而也在那时,他恰如其分地握住了我的手……
俊说,他找了许多年,只有我能给他幸福的感觉。但是,他并不想过早地迈出关键的那一步。他说会等我,把家里的事都安顿好了,收拾好心情和他一起过全新的生活。那时,刘杰也似乎觉察到了我的心不在焉,开始怀疑起我的行踪。我心底知道,不能再拖延下去了。
但考虑到女儿正值初二升初三的关键时候,所以一直没说。可也就在这时,有个杰的朋友在街上偶遇了我和俊,打电话告诉了刘杰。那天摊牌时,刘杰显得出奇的冷静,他说,既然如此,我不会挽留你,但是女儿怎么办?我说,要不我们缓个一两年,等女儿考上高中再说吧。最后我说,离婚证先暂时不领,但平时分开来住,等女儿读寄宿制学校每周回家时,我们就假装还是夫妻,刘杰也同意了。
做了两年尴尬的周末夫妻
可以说,两年前的选择是尴尬的,虽然在年幼的女儿看来,她的爸爸妈妈还是像以前那样和睦相处,但我和刘杰的心里更清楚,我们的相敬如宾中更多是陌生的客气。
俊让我去他那里住,我考虑了一下还是拒绝了,平时就住在娘家。毕竟,要以这样“周末夫妻”的形式和刘杰相处下去,我还说不上是完全放下了过去的人,要迎接一段崭新的未来,我希望自己是全身心投入的。
我父母是很传统的那种人,所以,当初告诉他们这个决定时,我也没敢说是自己在外面认识了俊,只是说我和刘杰性格不合。二老起初十分诧异,我妈妈还很生气:“你们孩子都那么大了,还好意思说什么合不来?10多年日子,还不是都安安稳稳地过下来了,怎么一下子就性格不合了?”他们甚至开始怀疑,是不是他在外面有了“花头”,我忙着跟他们否认,只是说,实在觉得两个人个性上有太多不同,我太要面子,他又太安于现状。
后来我妈妈才向我承认,她有天甚至单独打电话找过他,把他劈头盖脸地盘问了一通,一直到确定女婿的确没有出现婚外恋,才肯放过了他。而让我惊讶的是,虽然我妈妈在电话这头一股怒气,被冤枉了的刘杰却没有将我和俊的事情告诉我妈妈,只是一再地向老人家坦陈,自己并没有变心,帮我圆了这个谎。
记得两年前刚开始“周末夫妻”的生活时,我有时会觉得不习惯,因为我娘家在西区,原来的家在东区,每每下班出单位时,总还会习惯性地走到原本回家的路上,直到看表发现今天不是周末,才折回去走回娘家的路。而两年来,每个周末,为了让女儿更加“相信”我们并没有分居,我总会尽量早点下班,带着一些换洗的衣服到刘杰那里,顺便再为他打扫一下屋子,买点菜、往冰箱里添一点吃的。可能也算是对自己以前所做的一种补偿吧,反正尽量让女儿在的时候,不要觉得我们有什么问题就好。
刘杰毕竟是个大男人,我不住了以后,他的房间总是显得有些零乱,但像我的梳妆台,和书橱里我留下的一些书什么的,他似乎从来不会动。因为我胃不太好,以前每天都要喝牛奶,刘杰却从来不喜欢喝。可我每次回去都发现冰箱里面有一盒新买的牛奶。自从我们分居以后,原本有些内向的刘杰就更少跟我单独提起自己近来的生活什么的,可我总觉得,有时他看着我也会隐隐间有些欲言又止。
还记得有一天,女儿兴奋地拿着学校里考了高分的作文给我们看,题目是“――真好”,女儿的作文写的是“有家真好”。“我的家虽然不大,却温馨而和睦。爸爸是个勤劳朴实的人,妈妈是个聪明的贤妻良母……”孩子的作文虽然简单,但却让我一下子很感动,孩子写了她小时候爸爸怎样冒着大雨给她和妈妈送伞,平时又是怎样从生活的各个细节照料这个家,体贴和爱护她和妈妈。而这些细节,却恰恰是我有意无意间竟忽略掉的。孩子还写我是个“贤妻良母”,看着这样的称呼,我感到的愧疚和心酸甚至超过了欣慰。
两年来,跟俊的感情也渐渐从当初的激情过渡到了相对平淡的状态。俊的生意很忙,所以我们见面的次数很少,平时要和他打个电话,也总是不能耽搁太长时。起初我还觉得这有什么关系,可后来,我才越来越发现,被刘杰一直照顾的感觉没有了会变得那么失落。
我不禁拉住了他的手
又是一个周末,我在去刘杰那里的路上,突然身后有辆自行车过来,我急着躲开,人虽然没有被撞倒,但脚却崴了一下,疼得我差点倒在地上,只好一步一瘸地回到家。当时俊也去出差了,我又不太好意思麻烦刘杰,只能一个人在空荡荡的房间里等着他和女儿。过了一会儿,刘杰和女儿回来了,看到脚腕已经肿得发红的我,就忙问出了什么事。“你为什么不马上打电话给我呢?”刘杰一边帮我看了看脚伤,一边把女儿安顿好,就赶紧送我去了医院。
刘杰怕我骨头出什么事,不让我再动,背着我出了门,怕我脚一直持续一个姿势会发麻,他还帮我带了个小板凳,让我搁着脚。看着在医院里跑来跑去挂号,背着我去拍片,怕我发麻不舒服,一有空还帮我按摩按摩小腿,看着他满头大汗的样子,我心里一下子很感动。其实,过日子不就是这样平平淡淡地相守么?不就是在最需要的时候,出现在对方身边么?我以前为什么会对这样细心体贴的刘杰还挑三拣四呢?为什么不懂发现他身上其实还有那么多值得我珍惜的地方呢?
医院结果下来了,还好骨头没事,不过有点扭伤,所以晚上敷了药膏后,我还是跟刘杰回到了家。平时周末晚上,我们都是说好,关了房门后,他睡地上我睡床。那天,不知是不是我有点累,晚上我还有点小小的热度,他坐在床边照顾我吃东西,喝药一直到很晚。我恍恍惚惚地又拉住了他的手,好像和以前生病时一样。
我的脚伤在四天之后痊愈,那几天,我还是住在了刘杰那里,虽然女儿去上学了,但我们并没有突破那道界线,还是相敬如宾地度过了那四天。后来的那个周末,我还是像往常一样去刘杰那里帮他打扫,这时我才发现,原来从不知什么时候起,刘杰那里变得比以前整洁了,好像也有个女人帮他收拾过一样,虽然在他的冰箱里仍然有为我准备的牛奶,但在梳妆台上,我终于还是发现了一个不属于我的胸针。
篇8
秋天的主人是一个大方的魔术师。他拿起魔杖往空中一挥,一片片壮实的绿叶就变成了干巴巴的、皱皱的叶子,落了下来。而我们都在努力寻秋!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寻秋作文高一600字,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寻秋作文高一600字1今天,我漫步在荆楚理工学院,在无限的静谧中,我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
可能是国庆节放假的原因,校园里没有了往日的热闹,安静极了。
我顺着笔直宽阔的天桥走到金凤桥边,桥下的水并不深,我趴在栏杆上静静地看着水里那一簇簇一丛丛绿色的水草,它们随着微波轻轻摆动着。几条穿着黑衣的小鱼苗在水草下欢快地嬉戏着,一只大虾在小鱼旁摆动着它大大的钳子,耀武扬威地走来走去。
继续往前走,桥头的井盖吸引了我的目光。圆圆的井盖上画着几株金色的向日葵,大大的花瓣张开,热烈地看向天空,真是栩栩如生啊!这应该是某个大学生的创意吧?井盖不远处是一棵粗壮的桂花树,墨绿的树丛中长着星星点点的小桂花,金黄金黄的。我忍不住摘下几朵,小巧玲珑的花瓣半开半合,散发着浓郁的香气,不一会儿我的手都是香的了。
又往前走了几十步,一堵充满生机的绿墙浮现在眼前,走近一看,原来是一种植物像爬山虎那样慢慢地爬上了健身器材边的那些高围栏。这种植物的叶子与别的植物的叶子可不一样,别的都是中间宽头细尾巴细,而它的叶子却是细长细长的,它们细密的触须像爪子一样抓着围栏,想要扯开可要费些力气呢。密密匝匝的叶子中间点缀着零零星星的、长着五个红瓣儿的花,这花像五角星,真可爱,我就叫它们五星花吧!
不知不觉,我来到了图书馆前的小广场。小广场周围有好多个被修剪成圆球一样的灌木丛,小麻雀都三只五只的聚在一起,不知道在干什么。高大气派的图书馆呈弯弯的弧形,好像要拥抱每一个走向它的人。图书馆前的草地上坐着一个穿红裙子的大姐姐,手里捧着一本书。秋风吹过,这里是那样的安静,仿佛时光都静止了。
我继续向前边的石雕群像走去……
寻秋作文高一600字2秋天是个神出鬼没的季节,一会儿跑这儿,一会儿跑那,像个淘气的小孩,秋天到底在哪儿?没有人知道,那今天就让我们踏上旅程,去寻找秋天。
首先,我们去了全是花朵的花丛里,花的清香让我们变得精神饱满,更加有信心找到秋天,这里可真难找啊!我们一会儿找这儿,一会儿找那儿,忙得不可开交,不出一会儿工夫,我们就被秋天整得筋疲力尽了,秋天可真淘气。嘘!听听那是什么声音——“沙沙,沙沙”哦!那原来是秋正在笑我们啊!是从3点钟方向的草丛传来的,我们悄悄走了过去,看到了秋,秋马上发现了我们,就立刻躲了起来,因此,我们暂时认为,秋在草丛里面。
然后,我们又踏上了旅程去寻找秋天。在途中,一阵微风轻拂而来,十分清爽,正当我们在慢慢享受微风带来的凉爽时,又有一股强风吹了过来,虽然很凉快,但是它将沙子吹进了我的眼睛里,使我睁不开眼睛,等到我眼睛可以睁开时,知道秋就在附近,我们就立刻去寻找秋,找呀,找呀,总是找不出来,这时又来了一阵风,我想秋应该就在风里面吧,并且还想出了一个可以对付它的好办法,我从背包里拿出了一个扇子,对那阵风使劲儿地扇,最后,秋实在是招架不住了,就只能带着风逃跑了,现在,我们又暂时认为秋在风里面。
最后,我们又来到了乡下寻找秋天。一进入乡下,我们就被乡下的风景给吸引了,这里瓜果飘香,这里绿茵成林,这里空气新鲜。这么美得地方简直就是人间仙境,秋肯定回来的。秋来了,她并没有发现我们,然后她急匆匆地去了果园里,就像施了一道魔法似的让果子们都成熟,她又去了菜园里让蔬菜们健康成长,她又去了田地里,吹一阵秋风让稻谷们成熟,稻谷们都笑着鞠躬行礼,表示对秋的谢意,秋仿佛摇了摇头,说不用谢,这是她应该做的。哦!看到这一幕后,我们都惊呆了,原来我们以前误会她了,我们以前把她看作淘气的小孩,她居然没有在意,还去帮助别人。
通过讨论,我们已经知道了秋天在哪儿,其实她一直就在每个人的心里。
寻秋作文高一600字3虽说秋天已经来到,可是除了早晨及夜晚能捉到秋天的一点点影子之外,其他的时候,秋天就像个调皮的孩子在跟我们玩捉迷藏,所以今天我就要把它揪出来,告诉它捉迷藏的正确玩法。
来到了一棵桂花树旁,满树苍翠的树叶,零星的花骨朵儿,淡淡的香味完全不能跟金秋时的满树桂花十里飘香比。哎,它躲得可真好!
一阵凉风习过,枫叶似孟姜女的眼泪掉了下来,如泣如诉。我捡起一片树叶,这树叶青中带黄,鲜有完全金黄的。看着这些叶子,心中莫名地多了一丝惆怅,惆怅的原因是——开!学!了!我似乎发现了秋踪迹!
信步到了果疏市场。虽说只是初秋,但是果疏却着实不少。橘子,似一个豆大的包子,让人看着就直流口水。枣子、苹果红中带紫,果皮光鲜油亮,似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令人不忍开口。梨似一个迷你的葫芦,果皮上的小黑点似夜空一样明亮深邃。石榴更是骄傲无比,顶着它的小皇冠,神采突奕……原来秋天藏在这里啊,你可让我找得好辛苦啊!
天色渐晚,太阳学着秋天的样子,藏在了地平线之下,连晚霞也不义气地跑回家了,只留下一轮月牙及少得可怜的星星,交友不慎啊!一阵冷风从我身边吹过,我直打颤,这一定是秋天的报复,一定是!突然,我感觉头上一凉,用于一摸,原来是几滴水,借着路灯的光,你依依稀稀地看到几滴雨丝。我慢慢悠悠地走到旁边的车站里,看着雨丝直愣神。我在想:下雨了耶,要不要回家呢?但家离这还有好一段距离呢!虽然这雨很小,但也一定会被浸湿啊。
我向前一路小跑着……这雨中,参杂着淡淡的桂花香、浓郁的果香、清冽的泥土香,这种味道,在城市里飘然而起,令人心旷神怡!哈!它被我逮了个正着……
寻秋作文高一600字4一年四季轮回不断,各有自己的独特韵味,可我却近乎固执地热爱着秋天。然而,我又未曾真真切切地用秋的滤镜去窥探这座我熟稔不过的城市。于是就那么一念,我抛下那些嘈杂拥挤的“黄金周”旅游景点,转而开启了我的“寻秋记”。
刚出门,小区内的桂花便送来了一阵浓烈的馥郁气息,仿佛一位豪气大方的塞北女子在慷慨地给予你属于她的独特馈赠。待我上前一看——金黄色的小巧花瓣一簇簇地在绿叶中盛放,如众星缀落,似孔雀开屏,一朵花瓣,一场风尘,一怀香气,都是这般的素净清雅,分明是娇俏羞涩的江南姑娘啊!想着这桂花树并不强壮的躯干中竟然住着两位可人儿,我不禁笑了。既热烈又收敛,也只有桂花才能包容这样迥异的特性吧。
继续走,到了桥上。江南的水乡多桥,我倒也喜欢桥。那高高耸立于柔软水面上的弧度,总是能让我眺望至城市的尽头。微凉的秋风将碎发吹落,我却全然不顾,反倒尽情享受着这久违的清爽气息。天空是铅灰色的,阳光偶尔拨开云翳,洒下几缕光辉,已然没有了三伏天时令人想逃离的狂热。街旁的树木也并没有想人们描述秋天时惯用地“红似火”,绿意仍然稳稳地长在叶子上,只不过仿佛被蒙上了一层薄雾,不再透着浓得化不开的色调。我想这应当就是人们常将这个季节冠以“悲凉”“愁绪”等词语来定性的缘故吧,其实不过是世界在这个季节习惯性地给自己绘上了色调淡雅的水彩颜料而已。阳光依旧很暖,风儿依旧不冽,人们喜爱用一面性蒙蔽双眼。
天忽而落起了雨,我撑起伞,在路边缓缓前行。许多果贩在那儿架起小车搭起棚,卖起了水果,自然的各种色泽经过雨滴的折射,显得分外诱人,我不禁驻足,一饱眼福——枣儿红青相衬,好似印象派大师的画作;橘子青得多,却也有一股张扬的好看;香蕉有着最明亮的色彩,那样的金黄透出果肉的香甜软糯……春华秋实,丰收的季节总是喜悦的。有热情的卖家招呼我尝上一个,“吃一个,不甜就不买了!”说着抄起一个枣,放衣袖上擦擦就递给我。我连忙推就,怪不好意思地道谢,说不用了。
路灯逐渐点亮,暮色四合。我在归途上想,夏天是最贪婪的季节,从六月到九月,整个城市一直被困于滚滚热浪之中,没有喘息的机会。但幸好,我的这场“寻秋记”,已将秋天的美妙全部都纳入眼中深藏于心。
我望向远方的座座青黛,秋雨衍出的雾气缓缓升腾,有如轻纱绵延……
寻秋作文高一600字5生活的快节奏让我时常忘记停下脚步去寻找身边的美好。但今天,我却有机会放慢脚步,在校园里走走,去看那些每天都在那里的、但我们却很少在意过的美好。
地上铺满片片残黄,与青石板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路边的小草弯着发黄的身子,似乎在叹息已经度过了如梦的盛夏。郁郁葱葱的树经风的一吹,便摆动了树叶,阳光被剪成了碎片,洒在了地上……
不经意间,我闻到了一丝甜甜的清香,是桂花!我抬头望去,桂花树的叶子依旧葱绿、茂盛,而桂花则是一簇簇、一团团地分布在树上的每一个角落,像一群小孩子,爱玩捉迷藏,总爱藏在绿叶之后,叫人找不到它,可金黄的小花却露了马脚。我这才恍然大悟——啊!原来秋天已经走过一半了。
中秋,有暖暖的阳光,甜甜的风,金黄的花,成熟的果儿……叫我怎能不爱她?没有春天的生机勃勃;没有夏天的烈日炎炎;没有冬天的严寒刺骨,却让我感到了舒适与温暖,像亲人的双手那般温柔。一切都是如此的恰到好处!
站在秋的里面,我微眯着眼睛,感受时光。校园里的嬉笑声索绕耳旁。这一刻,我忘记了时间,陷入沉思……
也是在这样一个金秋,我们全家在一起吃团圆饭。那一天,我、妈妈、婶婶和奶奶在一块做月饼。我们揉好了面,制做了各色各味的馅儿,然后放进了模具里。拿出来时,月饼已经成型了,上面刻了两个字:团圆。当时我还小,但看到这个词时却异常欢喜。我想:团圆就是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度过圆满的每一天吧!那一天晚上,我们全家人一起吃了团圆饭,当然还有亲手做的月饼。家里回荡着欢声笑语,我感觉,在这样的秋天,有家人的陪伴是幸福的。
以后每一个中秋,全家都会聚在一起吃团圆饭。那温暖的氛围是格外美满的!
想到这儿,我缓缓睁开了眼,嘴角荡漾着笑容。马上又要迎来中秋了,我期待和家人的团聚。
篇9
关键词:小学生;自我管理;实施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4-025-1
轻松第一招,卫生新规则的制定。
四点钟课堂时间一到,学生兴奋地四处走散,一时间教室内外热闹非凡。但在声浪中,你可听见:“周焕竣,你的椅子”,“刘阳,地下有纸”,“许淑文,你的书收不收?”……这是谁发出的?三名班级“补救员”。他们干什么?他们在“上岗工作”。如果你驻足观望,你还会看到这样一幕:三个孩子不停地“观察”、“寻找”班级的“瑕疵”,哪里乱了整理哪里,哪些脏了扫哪里、擦哪里,该倒垃圾的倒,该擦的黑板擦……三人分工,快速完成,整体撤退。定睛教室,已基本整齐有序。你会疑惑:孩子怎么会在这个时间段、这么积极干活?妙招我来说明。其一,卫生工作适合多时间点整合,恰如减肥应“少食多餐”。学生难免不由自主弄歪座椅、不自觉地弄脏地面,如果只指望一天结束时刻大张旗鼓地“卫生清理”,在校的中间时段只能是“不尽人意、不堪入目”。分几个时间点工作,时间短了、任务轻了、学生乐意了,班主任自然就省心多了。其二,卫生工作分工过细是失策。之前我们常是谁扫地、谁拖地、谁擦黑板,给学生分配工作任务,可这样的分配有一个重要问题――小孩会“自扫门前雪”。扫地的学生不会记着关灯,关窗户的学生视地面的纸屑而不顾……所以,常出现这样一幕,面对学生的打扫仍不满意,追究也费口舌,无奈,老师来补救吧。长此以往,那可不是个累!高年级的孩子没有整体概念,放眼教室,他看不出哪脏,哪要整理吗?我反思,我调整。我现在认识到,孩子不但能统观教室,而且还能想出方法“高效干活”。比如男生荣一泽采取“语言管理”――下课就“盯梢”“督促”同学。又比如女生杭琦鸣采取“分工合作”――一人座椅、一人地面、一人教室四周……对于“三人补救”,还有一好处,就是“一人逃跑,两人告状”,想跑?不容易。就是这样,我班的卫生实现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自觉工作,方式各异,效果:班级整齐、老师省心。
轻松第二招,“收买”组长保作业。
在我眼里,收作业是件大事。我讨厌每天清晨教室里作业本乱飞,讲台凌乱,作业不知交没交全。我更讨厌学生之后的各种理由“我交了,怎么没了呢?”“哎呀,我忘了,在书包里。”“我作业丢到家里去了。”“昨天,我的本子没带。”……整天面对这些,老师还不崩溃?那良好的班风学风从哪里来?收作业遇到一个问题:收作业是件苦差,吃力不讨好,小组长不好当,有些“老黄牛”学生交作业给老师都左拖右磨,你个小组长更是爱搭不理。小组长这岗位是个带刺的玫瑰,扎人那!不是积极地、主动地、心悦诚服地上岗,会认真地干活吗?我思考这一问题,我要把“小组长”这个职位忽悠起来,成为人人争做的香饽饽!
怎么忽悠?我的做法是集章鼓励。集章换奖品这是很多老师都在用的激励方法,其中我班规定:小组长每天收齐作业即可得一章,收不齐作业但能清楚说明情况的同样可得一章。如此一来,“收作业”有回报啦!“收作业”不难啦!诱惑之下,人头涌现!这样收作业还有一好处,那些潜藏着的“疏忽作业者”无以遁形,老师可更好地通过作业反馈明确学生的学习状况,采取相应措施。我成了真正的“主任级别”!
每次换奖品,小组长个个喜笑颜开,他们劳动换来了大丰收。当然,作为班主任的我更是开心,是他们的认真换来了我的“轻松”、班级的浓厚学风。
轻松第三招,让日记漂流起来。
班主任的工作不仅是班级的卫生和学习,还有很多。如何更好的了解班级情况,了解学生,了解家长呢?不想被动的我积极思考着。办法还是让我想了出来,那就是漂流日记――日记每天都在漂流,日记的主人每天都在换。学生、老师和家长全部参与,每个人既是作者又是读者,既是观察别人的人也是被观察的人。
想到就坚持操作。意想不到的是,漂流日记大大促进班级工作。学生许润青写道:“看着同学们前面的漂流日记,我仿佛又过了一个学期似得,同学们的喜怒哀乐都深深地刻在这里。……老师能从这本子中看出同学们每天发生的事情、学习状态,开导某些同学的想法和破解一个个老师误解的事情,是个”好作业”。……我只想说:“这才是真正的五(2)班!”
狄心怡妈妈写道:“在枯燥的旅程中,读着孩子们的日记,感受着他们的快乐,分享着他们的思想,品味着他们的感悟,感觉真好!”而刘睿卿妈妈写道:“一学期很快就要结束了,本学期的这个‘漂流日记’非常有创意,既锻炼了同学们的作文水平,又增进了家长对孩子们的了解,堪比‘家校联系册’。谢谢张老师,希望下学期能继续漂流下去!”
这个漂流日记使我在班级管理中占尽了主动,它告知了学生的许多小秘密、真想法,我一句话的点拨省去了长篇大论的面谈交流。而更多的时候,学生自发地用文字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比如周子煜《思维训练考试》写出了对自己考试粗心的后悔,孙炀《毅力大考验》写出了自己在体育课上对毅力的体验。陈一漫《作业快速秘籍》介绍自己作业又快又正确的方法。……这样的文章在学生中传阅,形成了班级正确的舆论导向,比我的说教更管用。有些“顽固分子”不怕天不怕地,还就怕这。一日,班级的话唠郭冠华跑到我面前一阵讨好、一阵央求:“张老师,帮帮忙,你让同学们别写了,我改我改,还不行吗?”原来,他说话太多,惹来众人的反感,好几个孩子都不约而同地在漂流日记中详尽描写其说话之丑态、众人的无奈,又给他封了“话神”、“话王”、“话帝”、“话仙”等各种雅号。要知道,漂流日记的读者是很多的,不仅有老师,还有同学,更有家长。这后果很严重的!看着这名捣蛋鬼的忧虑,我的心里倒是快乐的,我有种如皇帝般运筹帷幄的感觉。
篇10
全家下放应该是在1968年,那时最小的弟弟刚出生不久,我不到五岁。之前我们全家和祖母生活在一起,我和两个弟弟都是由祖母带着的。关于下放,最初的记忆也是最早的画面,是全家挤在一辆大卡车上,卡车沿着盘山公路一圈一圈往下转,总也不到头。我第一次看见山里的一种植物,漫山遍岭的,翠绿笔直,不知道是什么。爸爸说那就是竹子,我们用的筷子、竹椅、竹床都是竹子做的。我弄不清卡车要把我们拉去哪里,还有婆婆呢,婆婆也是从那一天开始就从我们的生活里消失掉的。爸爸说这是“吊(调)动”。我记得当时听到这个“吊”字很害怕,因为之前爸爸单位的一个伯伯“上吊”了,那家的阿姨和孩子哭得很伤心。好像天塌下来,大人们也都陷入一片恐慌中。现在爸爸也要“吊(调)动”,他和妈妈的表情又那么消沉,五岁的我便隐隐感到一些不好的事已经发生了。
等到在乡下安下家来,我和小一岁的弟弟很快被广阔的田野吸引住,成天在外面疯玩,根本不着家。据说直到现在,村里都还有人记得,每天天黑后妈妈提着煤油灯在村口喊我们的声音,要传出去老远。那时山里大修水库,爸爸被抽去水库工地,妈妈一人带着我们。印象中爸爸总是难得回趟家,一回来就是吵架,家里的桌子、凳子全都缺胳膊少腿,都是爸爸、妈妈大动干戈时摔坏或劈断的。我和弟弟总是在傍晚玩累了回家时看到狼藉的“战场”,才知道爸爸回来了,他们又吵架了。听爸爸说我小时候特别能干,总是背上捆着个弟弟,手里牵着个弟弟,十里八村的。哪儿都敢去玩,害得担惊受怕的妈妈总把气撒在他身上。我那时带两个弟弟去邻村玩,走累了就会在盘山公路边上候着,等到生产队里的拖拉机一出现,一帮孩子便开始在暴土狼烟中追赶拖拉机。我的能干也在那个时候表现出来:先把一个弟弟扔上车,再把一个弟弟扔上车,最后自己一顿穷追猛跑,翻进车斗里去。那时候唯一的缺憾,就是家里没有牛可放,看见别的农家孩子都有一头大水牛牵着,有时还骑在水牛背上,真是羡慕。那时爸爸可能是怕我们吃脏东西得病,每次回家来都会诱导我们吃生蒜,吃一瓣好像是奖励一分钱。我和弟弟把吃生蒜赚来的钱换大水牛骑,给人家一分钱,过一过骑大水牛的瘾。这事一度成为乡间笑话流传。
爸爸、妈妈也闹过很多笑话。他们结婚前都是家里的老小。结婚后又有我祖母操持家务,因此下放前基本上不知怎么过日子。他们连烧饭点火这样的事都不会,全家到乡下后的第一顿饭是在铁匠炉上做的,还烤焦了。不久爸爸想种点菜吃,把大蒜尖儿朝下土里,浇上一桶百分百纯度的大粪,还天天盼着绿叶子长出来。乡下老表同情我们,以后每天早上路过都会在我家门口放几把菜,让我们吃现成的。
有时妈妈的“小姐脾气”上来,会把我们三个孩子全扔给爸爸,不管了。我和弟弟们在炮声震天动地的水库工地上,照样玩得忘乎所以。工地上有时会发生伤亡事件,虽然爸爸不会让我们看到血淋淋的场面,但我们听到死人的事竟然也会莫名其妙兴奋一天。记得有次点炮炸山前,一名民工突然想起自己的锄头还留在原处忘了拿,想也不想就去抢锄头,结果被炸死了。上面要爸爸写篇东西正面宣传这个民工,爸爸就写他为了抢救集体财产不顾个人安危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工地大喇叭不停地念爸爸的文章,那个民工成了大家都要向他学习的英雄。
除了写表扬稿,爸爸有时带上海知青组成的“思想文艺宣传小分队”,去水库工地演出,我们当然也跟着。文艺宣传队队员们抱着我们三个小萝卜头挤在拖拉机里,一路又是唱又是笑,很像我后来看到的印度电影《大篷车》里的场景。到晚上,爸爸也不会给我们洗,等我们玩累了,困了,就把我们放在大通铺上睡成一排。妈妈说等到我们回家后,她要用大棕刷子抹上肥皂刷好几天,才能把我们姐弟三个脚上、手上、身上的污垢彻底刷干净。
我的小学学历是一本糊涂账。小学一年级好像是在村子里上的,也是带着两个弟弟。学校好像只有一个老师,一个教室。要不就是只有一个年级。上课的学生都带着弟弟、妹妹,老师是个整天戴顶帽子、脸上总笑嘻嘻的男人。记得每次山区出现“东边日出西边雨”的天气时,我们会兴高采烈站在教室外拍手喊:“落雨出日头,雷公打Kai头(瘌痢头)!”这时老师的笑容便从脸上消失了。
离开农村后很多年我还经常在梦里梦见蛇,有时还是成堆成堆的蛇在梦里蠕动。上大学后啃弗洛伊德理论,他的解释让我很不以为然。我当然知道自己反复梦见蛇的原因,那是因为小时候在农村见到的蛇太多啦,挥之不去啊。那时妈妈带着我们三个孩子睡觉,半夜就能听见的声音。惊恐失措的妈妈总是强行把我这个老大弄醒,让我陪她在昏昏沉沉的光线下,眼睁睁等着一条蛇蜿蜒而去。有一回妈妈炒菜,一条蛇自梁上滑落,掉在锅里,妈妈和我们三个孩子四散奔逃。还有家门口的石板台阶底下,不知怎么永远藏着那么几条小蛇,一翻一个准。上中学后,搞农田基本建设,大冬天的,老师领着我们,不厌其烦把这片山坡挖了,再把土挑到那片山坡填了,就那么把半爿山地修成一格一格的,叫梯田。修梯田的日子,一天要碰上十几回冬眠的蛇。就在那半山坡上,男生挑着蛇玩,玩腻了就弄死它们;女生先抱头鼠窜,哇哇乱喊,然后会远远地看男生打蛇,眼里又是害怕又是敬畏。
那已经是1970年代的末期,当时我不知道,我们全家很快就要结束下放生活回城了。
两个葬礼
1976年秋天,去世,与同庚的外公精神上受到很大打击,身体迅速衰败。外公说:“是伟人,他都没有活过八十三,我不可能活得比他长。”第二年夏天,外公就去世了。
那时我们全家已离开生产队,爸爸被安置在当地的县剧团当编剧,妈妈在一家旅社当出纳。接到外公去世的消息,爸爸妈妈带着我们三个孩子去奔丧。那是下放后全家人第一次出大山。我只记得自己从未经历过那么漫长的旅程,一家人下了卡车上汽车,下了汽车又上火车,然后又是汽车,我和弟弟们永远在问“什么时候到啊”。我对爸爸说我真想把脖子砍下来端在手上啊。
外公的遗体放在地上的门板上,舅舅、姨妈们争先恐后跟爸爸妈妈讲外公去世前这一年里的事情,都说外公最信爸爸,爸爸要早个半年回家来,外公也不至于这么快就走了的。外公生前毛笔字写得非常好,他最喜欢读书人。听说爸爸妈妈结婚前妈妈家还有过一阵争议,因为爸爸“家庭出身不好”,有的舅舅、姨妈怕妈妈跟着吃苦,不同意妈妈嫁给爸爸,最后是外公拍板,一定要把妈妈嫁给爸爸,外公说爸爸有才。亲戚们告诉爸爸,去世后外公就开始茶饭不思,悲观消沉,整天都说自己怎么能跟比,说自己也快死了。活不长了。谁劝都没用。他们说,如果爸爸在家就好了,爸爸来劝外公,外公
肯定会听的。
我当时已经是初二的学生,认为大人们根本就是胡说八道,自欺欺人,一个人怎么可能自己说自己要死了就真的死了呢,他又没有对自己的身体采取什么极端行为,比如上吊或是割腕。外公只是太老了,老死了罢了。
小时候我没有和外公一起生活过,他留给我的印象就是一句话: “要钱没有,要命有一条!”
是这样的,我们那时在学校总要写家史搞忆苦思甜,每当这种时候,那可真是我的屈辱加愁云密布之日啊。爸爸出身剥削阶级,我只能拿妈妈家这边做文章。外公旧社会是个小摊贩,家里一大堆孩子,贫穷的生活令他养成节俭持家的习惯,他的吝啬后来也成为亲戚们的谈资。我听说妈妈的一个哥哥刚出生不久,晚上从床上掉到地上,外公舍不得划根火柴,摸黑把婴孩抱起来,听到他哭两声不哭了,便让他接着睡,结果第二天发现孩子因失血过多死了。我在忆苦思甜的作文里,把这段听来的往事写成恶霸上门逼债,外公大义凛然: “要钱没有要命有一条!”结果恶霸抓起刚出生不久的舅舅一把扔在地上摔死了。这段经典“家史”在被我自己用过无数次后,又传给后面的弟弟们接着用,用的次数多了,连我自己都几乎认为它是真的了。
第二个葬礼是祖母的。祖母去世是在1981年夏天,我当时大一,正在家过暑假。听说我小时候和祖母感情很深,两三岁就跟她说将来工作赚的钱要全部交给婆婆,还说过婆婆死了我会扒着棺材不让盖盖子。全家跟着爸爸下放前。祖母和我们住在一起,带我和两个弟弟。做家务。后来我们下放,按照规定她不能随我们走,便独自回老家临川去了。我们在县城生活时祖母来住过些日子,她总是念叨我小时候说过的“有良心的话”,我听了真烦,宁愿跑出去玩也不肯跟她呆在一起。爸爸说婆婆有些难过,说我不跟她亲了。没想到再去见她时,她已经永远地沉默了。
我们先到临川城里。那是我首次进入那个总出现在我笔下籍贯一栏中的古老小城,只记得爸爸一路走一路数叨,这儿曾经是他家的米店,那里又是他家的金银店。我完全体会不了爸爸的心情,讽刺他:“哎呀爸爸,还乡团回来了!”爸爸带我走进一幢我现在游山玩水时要掏钱买门票才进得去的古屋。这儿的一间小屋子,就是祖母最后生活的地方。古屋的大部分都住着别人家。现在回想,那幢老房子可真好,飞檐翘角,前有石板老街,后有抚河静静流淌。祖母去世后没几年落实政策,爸爸和他的哥哥们转手把老屋卖了,我还听见爸爸偷偷对妈妈说:“老婆啊,我们发财了,分到6000块!”
祖母的遗体当时并不在那幢老屋里,已经运去了乡下,一个叫马家大队的村子。听爸爸说这里也是他家,过去村上有一多半地都是他家的。我虽然已经上了一年大学,直到那次回老家才明白那跟了我十几年、令我屈辱不堪却不甚明了的“工商业兼地主”几个字的意思。不过我还是不明白,祖母的遗体放在村里,她的儿女们从全国各地赶过来,像客人一样被接待,而那些像主人一样里里外外张罗着的男男女女。居然都是过去的长工或佣人们的后代!这不像我知道的地主与贫雇农之间的关系啊,一开始我还以为那些人都是我们家在乡下的亲戚呢。
在村里,我又听到些传说,更加模糊了我固有的思维。村里人说,祖母生前也常从临川城里回村上住,她一回来,全村就像过节,因为她会坐在竹椅里给大家讲《红楼梦》,讲《三国演义》,还有《西游记》和《水浒》。爸爸感慨婆婆一个人过得太孤单了,需要回到乡下有人捧着她、围着她。我的脑海里,却冒出来白毛女指着黄世仁他妈咬牙切齿的镜头。村里人嘴上念得最多的是“洛公子”(我从未见过的祖父,刚解放时稀里糊涂死在监牢里),说他如何地乐善好施,还说有一年着大火,火势到了洛公子家屋前就自动灭了,一定是洛公子好事做多了,老天保佑。还说到了后山上就看得到,我家的祖坟四周围早被村里人的坟堆围得满满的,说我家祖坟选得好,各家都想靠近些沾点福气。
我不完全相信村里人的话,暗中在祖母住过的屋子里翻找我要的东西,终于被爸爸觉察到。他问我找什么。我说: “皮鞭呢?地主家总该有根皮鞭吧?”爸爸苦笑笑,说了句:“我的大学生女儿啊!”连爸爸都不知道,那短短的几天对我的冲击有多大。
1979年的乡间高考推手
1973年,还在乡野间领着弟弟们疯玩的我,糊里糊涂听说偷了三只鸡(三叉戟),摔死了,中国好像又出了什么大事情。之后不久,我们全家以及一些缺胳膊少腿的家具,就又被塞进一辆大卡车,送到了县城里。按年龄算,我那年该上小学三年级,于是糊里糊涂就被送进了三年级教室。到1979年。15岁,我高二了,准备考大学。
第一学期开学不久,高二的四个班开始分文、理科。担任理科尖子班班主任的卢老师,是我的语文老师,他找我谈话,说你还是留在理科尖子班吧,你语文这么好,理解能力强,我就不信你会学不好数理化。我回家问爸爸,吃够历次政治运动苦头的爸爸也说,老师留你在理科尖子班,当然好,在中国最好不要搞文科。这样,我便进了理科尖子班。
这位卢老师可能是有史以来最欣赏我写作能力的老师,高一教了我一年语文,几乎每次作文讲评都选我的。进入高二后,卢老师亲自用他的一手漂亮毛笔字誊写我的作文,张贴在黑板上逐字逐句讲评,之后又贴在布告栏里,让全校的人都来看。学校一位老师的爱人是县广播站的广播员,有时卢老师还把我的作文拿到广播站上去广播,走在街上就能听得到。卢老师还常常骄傲地把我的语文试卷贴在高二的走廊过道上,据说连文科尖子班的学生也望尘莫及。有这样一位老师“撑腰”,我像是打了鸡血似的,语文成绩居高不下,很有些所向无敌的意思。
可我毕竟是理科班的,第二天数理化一考试,我就垫了底。身为班主任的卢老师痛心疾首,把我叫到办公室跳起脚吼: “你猪脑壳啊!昨天数学卷子多简单,你给我考那么点分!你语文就没有不会做的题,怎么到了数理化这里就油盐不进,你脑壳怎么长的你!”
我也很苦恼,不知自己脑壳怎么长的。我上课认真听讲,瞪大眼睛,竖起耳朵,结果数理化几位老师各自的神情、姿态,说话的语音、语调,都像是从此住进了我的脑海里,闭上眼就能看得到、听得见。我记不得的偏是他们讲课的内容。
王老师最难忘。他教我们数学,上海人。他的太太也是上海人,也教数学,她偶尔代一次王老师的课,全班同学吓得大气不敢出。王老师夫妇是学校的数学教学主力,他们都有些傲慢的样子。王老师虽然是上海人,但十几年的下放生活让他学会了本地话,他上课总是把普通话和本地话掺杂在一起,尤其在重点部分一定要用本地话强调,有时还来上两句上海话。这位王老师总是夹着块大大的三角板走进教室,一声不语,上来先在黑板上画个图,或写上一道长长的方程式,这才非常严肃地开
讲。即便他改用本地话或是上海话,表情也一样严肃。
但王老师的严肃与傲慢只留在数学课堂上,他身体精壮,爱跟学生一起打篮球、乒乓球,踢足球。他还很爱劳动。劳动课时,王老师永远身体力行,戴顶草帽打双赤脚,不是挑着大粪,就是挥着锄头,干得汗流浃背乐此不疲。我的数学不好,更觉得体育活动和劳动时的王老师可亲可近,操场跑道,田间地头,最爱听他喊:“小伙子们,姑娘们,加油啊!冲啊!”有次北影厂来小县城拍电影《霹雳》,剧组要和学校老师打篮球友谊赛。小山沟里的人哪见过电影演员,包括体育老师在内的我方队员全都紧张得球也不敢抢了,惟有我们的王老师如人无人之境,连进好几个球,让我们敬佩得五体投地。
我心里对王老师很亲近,有不懂的数学问题也不怕问他。他总是伸出小手指在书本或试卷上轻轻比划。他的小手指上指甲长长的,永远干干净净。王老师全家以后也回了上海,他教的许多学生后来都考取大学出了小县城,大家都还记着他。我记得他和他太太的名字,80年代末在上海读研究生时,和中学同学聚在一起,我们总想找到他。听说王老师离开小县城时没有留上海的地址,只留下话叫大家谁也不要去上海找他。
物理老师更像一个传奇,在他被请来教我们之前,小县城早就传说有一个北方来的老,数理化特别厉害,经过他辅导的学生没有考不上大学的。他有70多岁吧,粉笔都像是握不住,板书时字迹潦草,手抖得厉害。他从不带课本,又没有讲义,也不像别的老师那样发给学生一堆资料,他手上只有一支粉笔,十分艰难地在黑板上写几个字,然后是一串小点点。所有的物理问题和题目都装在他的脑子里,他信马由缰,想到哪讲到哪,完全沉醉其中,滔滔不绝。讲课时他的嘴角两边会泛出一堆白沫,他有时从裤子口袋里哆哆嗦嗦掏出块手绢擦掉它们,但多数时候会忘记做这个动作。班里的男同学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我却总是操心他嘴边的白沫子该擦了。
化学老师像一场杂耍演出中的小丑,给我们紧张、繁重的高考复习带来轻松与喻悦。他是一个地道的本地人,满口方言,说起话来也偏于粗俗,所有的化学反应到他那里都被演变为不同情境下的男女关系,生动又形象,搞得男生情绪高涨,女生含羞忍俊,当然也有背地骂他流氓的。他还喜欢按分数的排列,提前把名牌大学一一安在学生头上,让有的同学十分地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