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事报道范文
时间:2023-03-18 03:26: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赛事报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伦敦奥运会,东道主主播台BBC的全媒体阵容让业内印象深刻,“奥运电视网”NBC对在线节目的整合力度远胜以往。而作为伦敦奥运会中国大陆地区官方互联网/移动平台转播机构,CNTV的报道特点在于深化网台互动,以及“一云多屏”的立体交互传播格局。
9月11日,伦敦残奥会闭幕第二天,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即邀请各方人士就本届奥运会的新媒体传播效果进行研讨,会上,CSM媒介研究、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北京益派市场咨询有限公司联合了有关CNTV奥运传播效果调查的研究结果。
统一品牌“5+”
“新媒体、新品牌,全媒体、全覆盖”是CNTV在本届奥运会转播过程中的核心。
与过去各业务独立运作、体系分离不同,伦敦奥运会CNTV用“5+”这个统一品牌让“一云多屏”的布局更清晰。CNTV对“5+”的期望是借助本次奥运传播营销,让其成为中国体育新媒体品牌的NO.1。
伦敦奥运会,CNTV对“全媒体”的规划,已远不止于PC、手机、PAD、IPTV,还包括网络视频、智能电视、公交、飞机、户外大屏等等,“覆盖3寸-300平米的各种屏幕”。“全覆盖”则意味着多码流、多格式,整合图片、文字、视频,实现跨屏、跨界、互动。
针对用户云端个性化定制信息可多终端同步的特点,“5+”品牌推出了适用于各版本系统、各智能终端的体育客户端产品,每个用户都可以有自己个性化的首页,可以随时定制自己喜欢的赛事项目和电视栏目,能够一键直达各类赛事。
“体育赛事的忠实用户还希望有专业数据的实时加载、精彩瞬间的实时回放、独家资源的战术视角,所以我们研发了能够提供高清画质、多屏模式、事件标注、人性化交互式观赛体验的‘5+’VIP产品,满足受众随时看、随地看、随心看的VIP视频体验。”CNTV体育中心负责人表示。
CSM的统计数据显示,客户端的开发成为此次CNTV奥运新媒体传播的一大亮点,36.2%的CNTV奥运受众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收看奥运视频;近八成的受众使用了客户端播放器,适用于多平台、多终端的客户端有效提升了CNTV的用户黏性。
“一云多屏”
作为广电新媒体的重要代表,CNTV拥有开展各项新媒体业务的牌照,而各牌照都有规定的业务开展期限。
“这不是想做不想做的问题,而是必须要做。”CNTV总经理汪文斌说,CNTV这几年最核心的任务是完成平台建设,尽管过程艰难,投入巨大,有些业务效果不甚明显,但碎片化和交互性作为一种媒介趋势不容回避,这也是CNTV未来各渠道传播与营销的指导思想。
CNTV有关伦敦奥运会报道的各项筹备,早在北京奥运会后就已启动。四年中,CNTV一直在为“一云多屏”做着基础工作,其中包括:亚洲规模最大的网络视频数据库,全球网络视频分发体系以及多终端的集成播控平台。“一云多屏,数据在云端,内容同步分发”,为了做到这一点,CNTV以用户体验为出发点,细致研究用户的观赛习惯与需求,并结合移动终端传播的特点推出个性化的定制服务,包括赛事提醒、推送、预约等。
“互联网竞争是强者恒强,长尾化的,但一定有一些细分的领域可以去做,从这个角度说,CNTV‘一云多屏’的战略是正确的。”易观国际IT&新媒体行业中心总经理田峥分析。
不过,多屏只是全媒态的一个基础,艾瑞咨询集团联合总裁兼首席运营官阮京文就认为,CNTV这次的多屏“更多是对奥运内容的播出,屏与屏之间的联动不足”。“一云多屏的基础应该是一网多屏,一云多屏如果放在多网多屏上,会造成力量的分散和资源的损耗,最终不利于一云多屏战略的实现。”DCCI总裁胡延平说。
移动终端崛起
本届奥运会,国际奥委会第一次针对新媒体采用专门的视频流传输,这也是CNTV第一次独立传输大型国际赛事信号。
8月7日,田径110米栏预赛,CNTV直播瞬间并发量高达220万UV,如此大规模的流量并发,检验着CNTV自2008年以来积淀下来的技术能力。智能的自适应码流技术,保证了在各种网络带宽条件,以及在动态网速环境下均能流畅地观看比赛视频。
除了内容的丰富性、产品的多样性,传播的时效性同样不可或缺。
为了能在第一时间提供伦敦奥运会的点播视频,CNTV运用“低码直出”的创新技术,极大缩短了视频转码时间,赛事直播后十分钟内用户便可看到赛事点播。
DCCI今年上半年的《中国网络视频蓝皮书》显示,中国网络视频正发生着跨屏蜕变:视频用户不再主要依靠电视和电脑,视频终端逐步扩展到电脑、电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四块屏幕,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趋势是,电脑视频用户开始流失,向移动端分流,四屏格局形成。
伦敦奥运会期间,CNTV移动平台用户增量达200万。所有移动客户端奥运期间独立用户(UV)总计3520万,日均216万(开幕式至闭幕式),直播访问量(VV)总计2.12亿次,所有视频访问量(VV)总计3.04亿次,直播同时在线人数峰值达到19.74万(8月7日19:30出现),各项数据均创下历史最高值。
内容视频化、传播社会化、终端移动化,成为本届奥运会鲜明的传播特点,移动智能终端扮演起了更为重要的角色。
电视与网络共融
在前方伦敦,从最初的选题策划,到方案执行,CCTV、CNTV的奥运报道团队经常是一起行动,在统一策划下,或分别制作、互相配合,或联手制作、共同播出,一体化的运作模式打破了电视与网络的媒介界限。像张斌主持的不少节目既是电视的,也是网络的,网络不再是对传统电视的简单复制,电视+网络产生的新产品正逐渐被受众所接受。
在对本届奥运的传播报道中,CNTV特别策划了差异化的原创内容——在奥运会期间推出了以《“5+”北京奥运夜》为核心,辅以《“5+”奥运下午茶》《体育之星》等系列新媒体奥运原创活动。
其中8月8日晚8点,北京奥运会四周年纪念日,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水立方南广场举行的《“5+”北京奥运夜》新媒体奥运盛典,是最具差异化的原创内容。这场新媒体奥运盛典,设计了“文体1+1”的“文体混搭”样式,孙楠和李小双、齐秦和钱红、陈楚生和赵蕊蕊、李玉刚和谢杏芳、何洁和邢傲伟、胡夏和刘璇等文体明星同台献艺。
参与《5+北京奥运夜》盛典的演员、明星,以及CNTV明星奥运助威团成员,通过微视频、电话连线等方式与网民互动,并与现场观众一起“为奥运助威,为中国加油”;现场观众和通过各终端收看网络直播的网民,则通过微博、转发、评论等渠道参与到这一盛典中来。
更自由的选择
BBC奥运主管说,BBC报道伦敦奥运会最大的成功之处就是让所有人自由地收看、自由地选择。
“自由一定是新媒体带来的。”央视体育频道副总监、主持人张斌认为。这种自由有多重含义,其中之一是让每个人的内心和需求有相对自由的碰撞和自由的感知,新媒体对电视体育的传播有向新的自由世界过度的趋势,“不再受单一屏幕的限制,不再受单一时间点的约束,也不再受单一机构的约束。”
本届奥运会,中央电视台动用8个频道转播了近1800小时的内容,而CNTV则是全球惟一一家全程直播26个大项302个小项,共计5600小时完整赛事的新媒体,这是中国乃至全球奥运报道历史规模最大的一次赛事直播。
CNTV在平移转播CCTV赛事直播频道(1、5、7频道)之外,从另外的近4000小时内容中,每天再自主包装了3路直播内容,在电视频道初步精选的基础上再对网民广泛专注的更多赛事进行解说包装。17天的转播报道过程中,CNTV全程直播赛事3000场,制作点播视频1.5万条,图文资讯 15万条。
多样成就自由,自由吸引更多用户。伦敦奥运会,CNTV整体覆盖用户规模合计达到4.85亿人,其中CNTV网站独立用户达到4.28亿人(不含视频点播分销网站),覆盖用户达到了中国网民总数的80%(中国网民总数来源于CNNIC2012年7月的5.38亿人),网站日均独立用户较开赛前增长133%,全面超越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的访问规模(2008年奥运会时,中国网民总数仅为2.8亿)。
同时,IP电视覆盖超过1000万用户,iPhone、iPad客户端的下载量为984万,移动电视覆盖全国几十个城市,日均受众超5000万人次。本次奥运通过CNTV手机电视、移动客户端、IP电视等多终端视频播放次数达6.1亿次。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告系主任陈刚认为,全媒体时代的竞争主要体现为入口和终端的竞争,现在终端是开放性的,最终大家争夺的是入口。过去互联网的入口是门户,目前微博成为越来越多流量的入口,百度、360也是一个入口,内容和话题影响着受众的选择,CCTV最优质的战略资源就是新闻和体育,而体育又是可以充分挖掘的娱乐资源。
伦敦奥运会期间新浪网的视频排名也显示,网民对事件的关注大于对赛事本身的关注,“网民现在的兴趣是边看边评,刘翔那场比赛结束一小时,用户发出410万条相关微博。”新浪网总编辑陈彤说,“传统PC和笔记本看视频的流量已经下滑,媒体间相互渗透融合是主旋律,而社交网络、移动化、多终端将在未来扮演重要角色。”
CNTV伦敦奥运会传播效果研究摘要
本次调查由CSM媒介研究、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北京益派市场咨询有限公司联合进行,主要从网络流量、网络口碑、传播效果三方面展开,主要调查结果如下:
1、观众特征
CNTV奥运观众整体呈现出年轻化、高知化等特点。10-39岁年轻人群占79.9%,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占47.8%,专业技术人员(教师\医生\工程师等)、学生、公务员\普通职员\雇员三类职员人群占67.2%。网台互动传播,CNTV与CCTV奥运观众形成互补。
2、用户媒介触点路径
CNTV等奥运视频授权网站成关键触点,用户在授权网站之间大量跳转;百度连通各类网站成为信息集散中心,专业体育导航网站“直播8”为CNTV输送大量用户;人人网、新浪微博崭露头角,用户在社会化媒体与门户间直接跳转,帖子链接贡献巨大。
3、用户观看集中度
72.3%的CNTV奥运观众在CNTV上收看了赛事直播,因“可以收看电视上没有的独家奥运赛事”收看CNTV的比例达到43.1%;在CNTV上收看CCTV奥运栏目的观众比例较互联网整体水平高出15%;在CNTV上收看比例最高的奥运栏目是CCTV制作的《奥运午间报道》和《全景奥运》。
4、各终端使用率
电视、互联网是收看奥运赛事的主要渠道,CNTV奥运观众中,八成观众同时使用电视、互联网收看,移动终端的使用率为36.2%。手机电视使用率为16.1%,户外电视15.5%,车载移动电视11.4%,楼宇电视11.1%,IPTV6.5%。
5、客户端使用率
55.4%的CNTV奥运观众使用客户端收看CNTV奥运视频。按客户端使用率由高至低依次是:5+体育PC桌面版客户端41.5%,C-BOX桌面客户端33.8%,C-BOX家庭版(PC+TV)30.7%,5+体育Andriod版28.4%,5+体育iPad版21.8%,C-BOX CCTV 5+版20.5%,5+体育MAC版18.5%,C-BOX移动客户端18.4%。
6、直播与点播应用
CNTV奥运观众中,72.3%的收看过奥运赛事直播,66.6%的收看过奥运赛事点播,48.7%的既使用过直播,也使用过点播。
7、访问时长
奥运期间,CNTV奥运频道群的总访问时长累积达9917万小时,人均总访问时间超过49分钟,人均总访问频次6.1次;人均访问总时长及人均访问频次均超过其他4家视频合作网站。
8.奥运观众时间分配
20:00-22:00是在CNTV收看奥运视频节目的主要时段;白天收看点播的观众比例更高,晚间收看直播的观众比例更高;移动终端用户工作日午间段收看CNTV的比例明显较高。
9、移动终端收看空间
在家里87.9%,在工作单位63.3%,在学校16.7%,在路上或各种交通工具上51.4%,在餐厅、酒吧、公园、机场等公共场所45.7%。
10、奥运广告品牌传播效果
CNTV平台的奥运广告中,可口可乐、阿迪达斯和一汽大众的用户接触最广;可口可乐、肯德基广告令人“印象最深刻”;近六成奥运观众积极响应印象深刻的广告。
11、关注量分布
“CNTV奥运”50个主流网站的关注量110多万条,其中论坛92.4%,微博7.0%,新闻0.6%;中性情感倾向占70%,负面15.6%。
篇2
关键词:赛事现场报道 内涵 特征 传播效果
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或者说涉及的核心概念是赛事现场报道。在电视业务实践中,赛事现场报道与赛事转播常常被作为同一概念替换使用,实际上这是两个在内涵与外延上都有所不同的电视报道方式,因此,在展开本研究之前,有必要对这两者进行辨析。
所谓赛事转播就是指在体育赛事发生现场,利用多种电子制作设备,伴随赛事发展过程,完成对体育比赛全过程的记录、加工编辑,并通过卫星、微波或光纤等传输手段实现同步播出的一种电视报道形式。
体育赛事现场报道则是将体育比赛作为新闻事件,现场全程直播并有效整合与赛事相关的其他信息资源,使之形成以赛事直播为主体,融合多种节目形式与内容的一种综合性报道形式。
从以上两个概念的表述可以看到,赛事转播强调的是对体育赛事全过程的现场同步忠实记录,而赛事现场报道则强调全程记录基础上的相关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因此可以说,赛事转播是赛事现场报道的基础,赛事现场报道是对赛事转播节目的整体包装和升华。
体育赛事现场报道的内涵分析
体育赛事现场报道是电视节目中的一种特殊形态――运用电视技术手段同步记录、同时播放特定的事件。因此,时间的同一性、记录的同步性和传播的同时性构成了电视现场报道的特有属性。它的基本内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理解。
赛事转播是赛事现场报道的主体。体育赛事现场报道是一种典型的综合性报道,但其报道的主要内容毫无疑问是体育赛事。依托体育赛事这一主干,才有了其他信息资源存在的理由和附着的基础,它不仅可以使身处不同空间的电视观众在同一时间同步体验事件发展的全过程,还能最大限度地提供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新闻信息,最大程度地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体育赛事现场报道就其具体内容而言一般可以细分为三个部分,一是赛前事件性报道,二是比赛实况转播,三是赛后人物性报道,但是在这三部分内容中,比赛实况转播无论在时间长度还是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上,其所占比重都是最大的。离开体育比赛转播,其他相关信息资源就失去了依附主体,就无法进行有效整合;同时,比赛转播质量的高低优劣,也将直接影响赛事现场报道的整体效果。
赛事现场报道是对相关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体育赛事现场报道与赛事转播最主要的区别在于,赛事转播只关注赛事本身,强调对比赛过程的忠实记录;而赛事现场报道则将赛事信息链进行了纵向和横向延伸,将与赛事相关的信息纳入该信息链中,通过合理的包装策划,使之形成具有内在逻辑关系和外在时空秩序的、能够相互呼应、层层递进深入的统一整体。
赛事现场报道是一种综合性报道。体育赛事现场报道的综合性主要反映在报道形态的综合性、报道内容的综合性、报道手段的综合性上。首先,赛事现场报道在报道类型上涵盖了体育新闻、赛事转播、体育专题、记者现场报道、演播室访谈等多种报道类型;其次,赛事现场报道在报道内容上包括赛前、赛中、赛后三大板块;再次,赛事现场报道在报道手段上又包括插播、电话联线、卫星连线等多种技术手段,如此多层面、立体化、全方位的报道,充分体现出赛事现场报道的综合性。
体育赛事现场报道的特征分析
体育赛事现场报道作为一种综合性报道类型,有其自身特有的一些表象特征,无论其形式内容发生怎样的变化,这些特征仍能得以清晰体现,只有充分了解赛事现场报道的特征,才能更好地完成现场报道任务。
预知新闻要素的可策划性。任何体育比赛都是按照事先安排好的比赛时间、比赛地点(单点)、比赛赛程来进行的,因此具有极强的程序性特征,这就为赛事现场报道的前期案头准备提供了,充分条件,这些准备工作包括资料收集、垫片制作、宣传片制作、现场报道形式内容的整体策划包装等。例如,第十届全运会开幕式前,央视体育频道已经就开幕式电视转播制订了详尽的转播计划,其中包括提前在体育场内搭建摄像专用平台,架设102倍和70倍长焦镜头,以便清楚地反映主席台上的各位贵宾;主体育场最上一层放置的摇臂摄像机,展示体育场拱顶的动感全景画面:在体育场顶部架设高空马道,俯拍文艺表演时大型队列变化的艺术效果;在奥体中心对面的紫金中华广场楼顶架设远景机位,把奥体中心的恢弘外景纳入人们的视线。因为开幕式进行时不能航拍,央视还提前把空中鸟瞰南京的情景收入素材库。
报道过程的前后可延展性。体育赛事现场报道一般包括赛前报道、赛中报道、赛后报道三大主要板块,其中赛前报道一般都是在比赛开始前半个小时甚至一两个小时即开始进行,主要侧重于介绍该场比赛的相关背景资料。例如比赛双方的交锋历史,各自对比赛的赛前看法,比赛双方的技战术特点,运动员伤病情况,比赛地天气情况,比赛场地情况,对参赛者的赛前现场采访等,就时间顺序上来看基本属于过去时态;赛中报道既是赛事的实况转播,它与赛事的进程保持零时差同步,因此毫无疑问属于进行时态:赛后报道一般可延续至比赛结束后的任意时刻,主要侧重于对事件当事人(运动员、教练员)的赛后现场采访,对本场比赛的综合评论,颁奖仪式的转播,对接下来将要进行的比赛的预测性分析等,我们可以笼统地将其划分为将来时态。这三大板块可根据节目的整体需要随时调整时间长度和报道容量。
报道行为的非任意性。体育赛事尤其是大型体育赛事和职业赛事的现场报道,其报道行为必须得到赛事主办方某种形式的许可,才具有相应的合法性。这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购买赛事报道权的问题,其中包括购买赛事转播信号、购买赛事现场解说席位、购买现场记者注入点报道权、购买卫星转播时段等。2002年法国世界杯、2006年德国世界杯电视转播权售价均为2498万美元;美国国家广播公司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转播权的中标电视机构,投入8亿多美元取得北美地区的转播权;迪士尼旗下的ABC、ESPN及ESPN2获得2002年-2008年6年的NBA转播合同,根据合同,这些公司每年可播放100场以上的NBA比赛,包括由ABC转播的联盟决赛、由ESPN转播的分区决赛,为此ABC、ESPN及ESPN2将付出高达30亿美元的转播报道费用;在国内,上海文广集团投入1.5亿元方才拿下2004年-2006年3年中超转播权。
多系统、多工种配合的复杂性。体育赛事现场报道就其播出形式来看实现了完全意义上的现场报道,即节目全过程的现场直播。如果我们把赛事现场报道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加以分析,它就需要现场节
目制作系统、信号传输系统、信号接收系统等子系统紧密配合,而现场节目制作系统又包含赛事转播系统、现场记者报道系统、前方或后方演播室系统等多个次子系统,以上所有子系统、次子系统必须严谨有序地统一在现场报道这一总系统之下,才能完成一次有效的赛事现场报道。
体育赛事现场报道的传播优势
通过分析体育赛事现场报道的内涵与特征可以看到,赛事现场报道无论是作为一种报道形式还是一种节目形式,都具有其他报道类型所无法比拟的传播优势。体育赛事现场报道不仅将电视传播优势发挥到了极致,近年来它更成为专业电视体育频道赖以支撑的最主要节目类型。具体来说,赛事现场报道的传播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时效性强,覆盖面广。电视较之报纸广播具有时效性优势,而电视现场报道更是将这一优势发挥到了极致。如前文所述,赛事现场报道是以赛事直播为基础的一种综合性报道,所谓赛事直播就是指在体育赛事发生现场,利用多种电子制作设备,伴随赛事发展过程,完成对体育比赛全过程的记录、加工编辑,并通过卫星、微波或光纤等传输手段实现同步播出的一种电视报道形式。采用直播方式进行现场报道,无疑最大限度地缩短了信息传播时间,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受众第一时间对信息的需求。另外,电视信号覆盖面广。尤其是卫星信号,只要具备接收条件,全球观众都能同步异地观看同一场赛事转播,这使得电视观众人数大大增加。
真实性和现场感强。体育赛事现场报道同步记录播出比赛现场的全过程,电视观众仿佛身临其境可同步体验该过程,这种时空同步和过程体验,使其具有强烈的真实性和现场感。同时,赛事现场报道又不完全等同于现场观看的视觉效果。其一,电视转播是多角度画面切换,一场比赛少则两三个机位,多则十几甚至几十个机位,一个机位就是一个视角,十几个机位就是十几个视角,转播导演可以随时选择最清晰、最精彩、最能表现现场情况的机位画面提供给电视观众。其二,电视转播可以提供近景甚至特写镜头,电视观众可以近距离观赏到运动员细微的表情动作,也可以近距离观看到现场其他景物的细节。其三,电视转播可以提供慢镜头回放,电视观众可以通过慢镜头再次欣赏精彩的比赛瞬间,有机会看清楚之前没有看到或者没有看清楚的动作。因此,赛事现场报道的真实性和现场感较之于其他报道方式甚至现场观看都更为强烈。
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提供。体育赛事现场报道将报道信息链进行了纵向和横向的有效延伸,将赛前赛后相关信息、背景资料、其他媒介报道等信息有机整合。形成一种立体化的报道体系。与此同时,现场驻点记者的现场报道、现场采访还能有效传递除语言符号之外的大量非语言符号信息,进一步扩大和丰富了现场报道的有效信息含量。以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关于2005年第十届全运会开幕式的现场直播报道为例,开幕式为当晚8点开始,但从当晚6点央视5套即开始进入开幕式前的前期直播报道部分,在这部分报道中设置了演播室嘉宾访谈、现场记者从不同场地发回的现场情况介绍、南京当晚天气预报、历届全运会概况回顾、历届全运会开幕式回顾、本届全运会开幕式彩排情况专题片、本届全运会举办地南京城市介绍等内容和板块,较为全面地涵盖了大型运动会开幕式前受众感兴趣和想了解的信息。另外,在主体育场现场记者冬日娜的现场报道口播图像中,观众可以在记者身后的背景画面中看到高高矗立的火炬台、体育场上空悬挂的钢索、记者被大风吹起的长发等细节,通过这些细节同样可以传达较为丰富的非语言符号信息。从以上例证可以看到,赛事现场报道与单纯的赛事转播相比,其信息含量远远大于后者。
可视性、参与感强。由于赛事现场报道具有预知新闻要素的可策划性特征,因此其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可以充分调动和运用各种电视手段进行包装策划。例如在栏目设置上,除强调赛前赛中赛后三大板块之外,还可以合理运用消息、专题、评论、调查性报道、解释性报道等多种报道类型,可以穿插事件性报道、人物性报道、现场驻点记者的现场采访报道等多种报道内容,可以考虑以何种方式去串联整个节目,以上所有这些任务在现场直播报道前即可进行充分的酝酿和策划,并且可以提前着手进行资料收集以及各种消息、专题片、宣传片、片花的采集制作,这无疑大大提高了节目的可视性。
此外,由于赛事现场报道均采用现场直播方式进行播出,因此可以在节目进行过程中设置观众互动环节,如接听观众热线电话,公布网上观众留言,观众参与网上有奖投票活动等,电视观众的参与感得以增强。
参考文献:
1、欧阳宏生:《广播电视学导论》,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陈国强:《国外体育赛事电视转播带给我们的理念》,《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5(9)。
3、李凫荣:《新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篇3
“三花”菜品设计大赛自2009年9月1日开始网络和杂志报名以来,受到了餐饮界专业厨师的广泛关注。本次大赛的主题是“三花妙厨艺,我秀我才艺” ,旨在推荐使用雀巢“三花”植脂淡奶所制作的易于推广,创新实用的中餐热菜和中式面点。
大赛总决赛于12月16日下午在北京海航万豪大酒店隆重举行。总决赛由雀巢专业餐饮与中国烹饪协会联合举办。中国烹饪协会刘秀军副会长、雀巢专业餐饮大中华区商务总监吕杰龙先生(Jeroen Puijmers)、雀巢专业餐饮中国大陆地区经理黄行毅先生等嘉宾出席了本次比赛。为了确保比赛的评判合理与公平竞艺,大赛组委会特别邀请了郑秀生、杨林,王海东,郑邵武,谭金强、宋军,赵志森、侯德成等餐饮界重量级人物担任赛事评委。组委会更邀请了中国唯一亚洲大厨,中国烹饪大师屈浩先生担任大赛的嘉宾主持。
本次比赛分为中餐热菜组与中式面点组。来自全国各地的20位优秀选手同台竞技,呈现了雀巢三花植脂淡奶在汤菜制作,汁酱调配、咖喱调制,以及在面点调馅与面皮制作等一系列过程中的极致应用。通过激烈角逐,大赛最终每组评出特金奖各1名、金奖各2名,银奖各3名。此次大赛为来自全国多个地区的餐饮人提供了同台竞技、交流合作的良好机会,厨师们学习到了雀巢三花植脂淡奶的更多中餐用法,对自己未来菜品的设计与创新多了一份启迪和期待,同时也提高了“三花”品牌及雀巢三花植脂淡奶的知名度,为今后该产品在菜品创新中的应用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相信不久中餐餐饮界将会掀起一股“三花”菜品的热潮。
上海龙都美食俱乐部举行成立仪式
篇4
现场
《穿越火线》职业联盟电视联赛(简称CFPL)是由腾讯游戏主办、GTV游戏竞技频道承办的首届电视联赛。CFPL第一季度线下总决赛即将于2012年2月24日正式开启,4月8日结束。
GTV的CFPL演播室坐落在北京的东五环,交通情况称不上便捷,但据GTV制作总监蒋睿对本刊记者的介绍:500平米的演播室能容纳多达150名观众,每场比赛时都是爆满的场景。
后台
舞台前的灯光、音效和精彩的比赛是电视直播可以提给大家带来的直观感受,在舞台后方,正是有了如此专业的设备以及辛勤的工作人员,电视直播才可以给大家带来如此完美的比赛体验。在对滕林季的采访中,他提到的“千万投资”则大部分都用来购买这些机器上,而在日常消耗、维修、保养、折旧等费用上,每月的投入也非常巨大。
包装
从赛前化妆、登台,到赛后接受采访、感谢大家、与前来的粉丝合影留念……这些所谓“小”的细节也成为了电视联赛最重要的因素。蒋睿对本刊记者说:“韩国对于选手的包装走在我们的前列,但我们有信心赶超他们。”
起居
CFPL为选手提供的住宿在GTV所在地不远的―个公寓式酒店内,而每天的饮食则在GTV自己的员工食堂。在本刊记者抵达食堂时(食堂其实就在训练室的隔壁),发现选手们习惯将饭拿到训练室来吃,而白鲨则坐在电脑前没有去吃。
随后白鲨对本刊记者说,作为南方人的他们有些吃不惯北方的菜,所以他们只好每天叫肯德基来填饱肚子。但北方人的马哲倒是觉得GTV的饭菜很不错,非常实在的说道:“我感觉挺好吃的,我们一群兄弟感觉啥都行。”
汉宫Clan.Zz的队长李飞是所有队员中块头最大的,记者也特地采访了他对这届电视联赛的饮食、起居是否满意。“都挺好的”李飞习惯了这里的生活,“希望这种线下赛更多一些,大家一起线下训练、比赛,效率非常高。”
训练
在滕林季所强调的“比赛精彩度”中,选手全部来线下打比赛成为了非常重要的一条标准。而对于中国选手来说,来线下进行1个半月甚至2个月的集训、比赛也似乎有些吃不消,这其中,GTV为选手考虑的。
来自东珈精鹰的队长“白鲨”对本刊记者说:“1个月的训练,太闷了!”究其原因,与比赛期间队员不准随便出入训练场地有关。白鲨说:“我们的队员已经1个月没有出去走走了,每天只能面对电脑,真的很想赛事方为我们选手考虑考虑,可以在没有比赛时出去玩玩。”
而日照路虎的队长马哲也对本刊记者提到了同样的问题;“1个月没出去走动,确实有些闷,但我比较懒,不是很想运动,可是困扰我们最大的问题是训练室的网速非常卡,平时训练很有问题。”可见,GTV在第一次做线下大型电视联赛,要为选手们做到的细节还需要很多。
这两个队伍都进入了最终的决赛,看来,这届CFPL的电视联赛不但是两队实力的考验,也是两队意志力的一种较量。
PGL:有关电视联赛最美好的回忆
周奕
2006年PGL算是当年有关电竞最热门的话题,这种热门程度一直延续到他离开我们的视线。应该说这个比赛伴随着中国魔兽的兴起而兴起,而在比赛模式上,PGL团队几乎在照抄韩国星际争霸比赛的体制;一年分为若干赛季,每个赛季选手集中在一起在他们的演播室决出冠军。在当时他们给中国电竞制造了一个概念:场地并不重要,有没有现场观众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让人们通过直播看上精彩的比赛。所以明星+变态的直播场次成为了PGL的代名词。而为了更加贴近电视联赛,PGL还拥有自己的直播机构:Gamebank。可以说PGL是目前为止最像电视联赛的电竞比赛,只不过他并没有在电视上真正的出现过。
PGL给我们诠释了一个电视联赛的本质:天生就是为了转播,或者说其率质就是将比赛这一产品长期稳定的卖给那些客户,即观众。
PGL实践了将近4年,最终还是停止了前进的脚步。
篇5
Experimental study on apoptosis of ovarian cancer cells and reversal docetaxel drug resistance induced by Survivin antisense RNA
【Abstract】 AIM: To establish Survivin antisense RNA and explore its effect on the apoptosis of ovarian cancer cells and the sensitivity to docetaxel and its mechanism of reversing docetaxel drug resistance. METHODS: Survivin antisense eukaryotic vector (antipcDNA3svv) was transferred into Skov3 cells by electroporation and positive clone was screened out. Survivin protein was detected by Western blot; effect of apoptosis inducement was observed by flow cytometry; sensitivity to docetaxel was examined by MTT; expression of MDR1 mRNA was detected. RESULTS: Survivin protein of positively cloned cells were reduced obviously as compared with that of nontransfered cells. Terminal apoptotic change was observed by flow cytometry and the apoptosis rate was 19%; IC50 of experimental group to docetaxel was (13.3±2.25) ng/mL and control group was (53.2±2.45) ng/mL, so the statistical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
【Keywords】 survivin antisense RNA; ovarian neoplasms; apoptosis; docetaxel; MDR1
【摘要】 目的: 构建Survivin反义真核表达载体(antipcDNA3svv),探讨其对卵巢癌的凋亡诱导作用、对多西他赛的化疗增敏作用及逆转耐药的机制. 方法:采用Survivin反义核酸瞬时电转染法转染卵巢癌细胞系Skov3, 筛选出阳性细胞株. 以Western blot检测Survivin蛋白的表达,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对Skov3的凋亡诱导作用,采用MTT法检测其对多西他赛的化疗增敏作用,并检测实验组细胞(Skov3SVVanti)MDR1 mRNA的表达. 结果:稳定表达antipcDNA3svv的Skov3SVVanti其Survivin蛋白表达比未转染者明显降低,Skov3SVVanti组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其凋亡率为19%,对多西他赛的IC50值为(13.3±2.25)ng/mL,而对照组(Skov3)为(53.2±2.45) ng/mL,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Survivin反义核酸;卵巢肿瘤;凋亡;多西他赛;多药耐药基因
0引言
上皮性卵巢癌是常见的妇科肿瘤,具有易转移及复发的特性,因此手术后化疗是卵巢癌规范化治疗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多西他赛(docetaxel)又名泰索帝是治疗卵巢癌的新药,其联合铂类治疗卵巢癌临床缓解率远高于铂类联合其他化疗药. 但是对于一些复发和多处转移的患者,多西他赛也产生了耐药现象. Survivin是新近发现的IAP(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家族成员,能抑制caspase 活性而发挥抗凋亡作用. 已有研究证实[1],Survivin基因的高表达与化疗耐药有密切关系,抑制Survivin基因的表达能增加肿瘤组织对化疗的敏感性,对于维持正常细胞生物学特性具有重要作用[2]. 本研究旨在研究应用反义策略阻断Survivin表达,对诱导卵巢癌细胞凋亡及提高卵巢癌细胞多西他赛敏感性的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其逆转耐药的机制.
1材料和方法
1.1细胞株和细胞培养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由哈尔滨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惠赠. 用含有100 mL/L胎牛血清(Gibco公司)的RPMI 1640(Gibco公司)培养(37℃,50 mL/L CO2). 顺铂(F.H.Faulding & Co Ltd公司)及多西他赛(Aventis Pharma, Dagenham公司)溶解于DMSO(Gibco公司),4℃保存.
1.2Survivin反义真核表达载体(antipcDNA3svv)的构建Survivin基因通过RTPCR方法克隆获得. 应用Trizol(Takara公司)法从卵巢癌细胞株Skov3中抽提总RNA,正向引物为5′atattctagaccatgggtgccccgacgttgc3′,反向引物5′aatcgaattctcaat ccatggcagccagctg3′. PCR扩增条件为:94℃预变性2 min,94℃ 1 min,60℃ 1 min,72℃ 1 min,共30循环,72℃延伸10 min,扩增产物用琼脂糖回收试剂盒回收提纯后,扩增产物进行末端连接腺嘌呤(A)反应,与带有胸腺嘧啶末端(T)的载体pcDNA3.1(Invitrogen公司,DNA3.1/CTGFPTOPO)连接. 重组体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DH5α,筛选Amp阳性克隆者小量抽提质粒(质粒抽提试剂盒Takara公司),送去测序(上海生工公司). 经测序,选出其中反向连接者,命名为antipcDNA3svv.
1.3电转染Skov3细胞及阳性克隆的筛选收集6×106细胞于预冷的0.2 cm电转杯中,加入antipcDNA3svv 15 μL,终体积800 μL, 300 V电压电穿孔14.4 ms,48 h后传代培养,加入含有G418的培养基筛选阳性克隆,浓度由200 mg/L渐加至800 mg/L,共筛选42 d,可见有抗性细胞生长,命名为Skov3SVVanti. 上述同样条件空质粒pcDNA3.1转染Skov3,筛选出阳性克隆命名为Skov3neo. 分为3组:Skov3SVVanti组(实验组)、Skov3neo组(空质粒组)及Skov3组(空白对照组).
1.4转染细胞Survivin蛋白表达的检测将3组细胞培养48 h,PBS漂洗3次后加入4℃的50 μL裂解液,冰浴20 min,12 000 g/min离心后取上清液. Bradford法测定蛋白浓度. 取每种样品各40 μg,100 g/L SDS PAGE凝胶电泳分离,通过点转移法将蛋白质从SDS PAGE凝胶转移至硝酸纤维素膜后在含有50 g/L脱脂奶粉的TTBS中37℃封闭90 min,加入1∶1000羊抗人Survivin(上海中山公司),4℃过夜,TTBS充分漂洗后加入1∶4000兔抗羊lgG/HRP(上海中山公司),室温孵育1 h,TTBS充分漂洗,洗膜后加入LumiGLO化学发光试剂作用1 min. X线暗室曝光,常规显影定影. 同样实验条件重复4次. 图像以Bio Rad图像分析系统分析,用蛋白条带的平均光强度值表示Survivin表达的相对强度.
1.5流式细胞仪观察肿瘤细胞凋亡细胞传代培养48 h后,收集10×106个细胞,分成10个样本,每个样本1×106个细胞. 用700 mL/L的乙醇0℃固定,过夜,PBS洗涤并重悬细胞,加入PI染液1 mL(EB 10 μg,PI 50 μg, RNaseⅠ酶10 μg, 枸橼酸钠5 mg, TritonX100为0.4 μL,加生理盐水至1 mL),室温下孵育30 min,流式细胞仪检测. 观察亚二倍体峰的变化. 凋亡率采用上述样本的均值. 结果以lysisⅡ软件分析.
1.6Skov3SVVanti细胞对多西他赛敏感性分析(MTT)备96孔板,每孔加入100 μL的1×105的Skov3,Skov3neo,Skov3SVVanti细胞,每种细胞加7孔,其中1孔做调零用,每孔依次加入0,1,10,20,50,100 (μg/L)多西他赛, 37℃培养48 h后,每孔加入MTT(10 g/L) 10 μL,培养4 h,弃上清液,每孔加入150 μL二甲基亚枫(DMSO),振荡10 min,酶标仪测定490 nm处吸光度(A)值. 根据A值计算细胞存活率并计算细胞生长抑制50%的多西他赛浓度,即IC50值. 记录加多西他赛50 μg/L后0,24,48,72 h细胞生长曲线. 上述实验重复三次,取均值. 三组间IC50比较采用采用方差分析进行.
1.7反义Survivin核酸对MDR1 mRNA表达的影响上述3组细胞利用Trizol(Takara公司)法提取总RNA,RTPCR法扩增MDR1 mRNA,进行比较. MDR1的上、下游引物分别为为:5′CTACAATGAGCTGCGTGTGGC3′;5′CAGGTCCAGACGCAGGATGGC3′,扩增片段412 bp. 以βactin为内参照(上、下游引物分别为:5′CTACAATGAGCTGCGTGTGGC3′;5′CAGGTCCAGACGCAGGATGGC3′,扩增片段127 bp). 扩增产物用20 g/L琼脂糖电泳,根据条带亮度的不同进行分析. MDR指数:MDR值/βactin值. 三组间MDR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
2结果
2.1重组质粒的构建和鉴定利用RTPCR方法从Skov3细胞克隆出Survivin基因,全长451 bp,经电泳证实扩增片段与预先设计片段大小一致. 与载体pcDNA3.1以AT策略连接后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挑取阳性克隆酶切鉴定,再经上海生工公司测序与基因库中序列完全符合(图1),选取其中与pcDNA3.1反向连接者命名为antipcDNA3svv. 由此得到真核表达载体.
2.2转染后稳定表达反义Survivin细胞克隆的获取阴性转染细胞在G418 800 mg/L浓度时死亡,阳性转染细胞渐形成单细胞克隆Skov3SVVanti(图2). 采用胰酶定点消化的方法,将单细胞克隆洗脱到25 mL细胞培养瓶,进行传代培养,培养成含有antipcDNA3svv的细胞株.
2.3转染antipcDNA3svv对Skov3中Survivin蛋白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印迹法显示Skov3SVVanti组Survivin蛋白表达较Skov3neo组和Skov3组明显降低,应用计算机对条带净密度进行分析Skov3SVVanti组Survivin蛋白的表达仅为Skov3neo组的29.1%,为Skov3组23.7%.
2.4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转染antipcDNA3svv组Skov3细胞亚二倍体峰较转染空质粒组和未转染组都明显为高,10个样本平均凋亡率达到19%,而转染空质粒组及未转染组均为2%(图3).
2.5antipcDNA3svv增加Skov3对多西他赛敏感性的检测各组细胞随着多西他赛药物浓度的提高,细胞存活率都呈下降趋势,但antipcDNA3svv组下降更加明显(表1),其IC50值为(13.3±2.25) μg/L,而Skov3neo组和Skov3组分别为(48.7±1.12) μg/L和(53.2±2.45) μg/L,与Skov3neo组和Skov3组相比,Skov3SVVanti组的IC50值明显下降,差异具有显著性(P
2.6各组细胞MDR1 mRNA的表达分别从Skov3,Skov3neo,Skov3SVVanti细胞中提取MDR1 mRNA,发现转染antipcDNA3svv的Skov3SVVanti其MDR1 mRNA表达较其他两组明显降低,而不影响βactin的表达,转染空质粒组比对照组MDR1 mRNA表达亦有下降. 各组MDR指数分别为:0.196±0.013(Skov3SVVanti组),3.126±0.019(Skov3组),2.958±0.024(Skov3neo组). 经方差分析, Skov3SVVanti与Skov3neo,Skov3细胞的MDR1 mRNA表达量之间存在差异性(P
3讨论
Survivin是凋亡抑制蛋白(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s,IAP)家族的新成员,其表达产物具有独特的结构,能够保护特定的细胞抵抗一系列刺激原诱导,具有凋亡抑制、血管保护、调节细胞周期等多种生物学活性. Survivin特异性的表达于胚胎和发育的胎儿组织中,在成人终末分化组织无表达,而在各种肿瘤组织如肺小细胞肺癌、胃癌中则有广泛表达[3-4]. Survivin独特的组织分布使得抑制Survivin蛋白的表达不会对机体产生较大的影响,使其成为肿瘤反义治疗理想的靶基因.
细胞凋亡通路的异常在恶性肿瘤中很常见,凋亡异常使得细胞逃脱正常的监控机制,从而发生细胞分裂的异常以及对放疗、化疗的耐受. 生存素的高表达可能使得卵巢癌细胞更容易逃避G0/G1期和G2/M期的分子检查机制而不发生细胞凋亡. 本研究中成功构建了反义真核表达载体antipcDNA3svv,转染入Skov3细胞,并且筛选出稳定表达antipcDNA3svv的细胞株. 通过Western blot证实稳定表达antipcDNA3svv的实验组其生存蛋白表达明显下降. 在流式细胞仪的检测中实验组可见到一个明显的亚二倍体峰(凋亡峰),而在转染空质粒组则没有,实验组的细胞凋亡率是空质粒组的8.5倍,说明转染antipcDNA3svv的细胞株其凋亡率明显升高. 上述结果表明本实验所构建的antipcDNA3svv转染Skov3细胞后对Survivin蛋白的阻断及对肿瘤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是确切的.
在实性肿瘤中,生存素的过度表达与肿瘤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性有关[5]. 化疗耐药性的产生是影响疗效的关键因素,肿瘤细胞凋亡机制的缺陷是耐药性产生的关键因素之一,对细胞凋亡机制的修复可增加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克服耐药性的产生. 多西他赛又名泰索帝,是新发现的多西紫杉醇,药物作用机制与紫杉醇一致,在GTP不足的情况下,诱导β微管蛋白的广泛聚合,使微管积集成束,非常稳定,从而发挥其杀肿瘤作用. 本研究中发现实验组生存素蛋白表达明显下降,对多西他赛的敏感性明显上升,其IC50值为约13 μg/L,而空质粒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约为48 μg/L和52 μg/L,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在多西他赛药物浓度为50 μg/L,从药物作用6 h起,实验组就与对照组显示出明显的生存差异,实验组细胞生存率明显下降. Muenchen等[6]研究证实Survivin的表达阻断了PC3细胞中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3和Caspase7的活性,同时保护肿瘤细胞不受抗肿瘤药物如多西他赛的影响. 有研究显示稳定转染野生型Survivin的卵巢癌细胞对多西他赛的抗药性是对照组的6倍[7]. 本研究中稳定转染反义Survivin的卵巢癌细胞对多西他赛的敏感性是转染空质粒组3.7倍,是未转染组的4倍,实验结果表明抑制生存素的表达对增加卵巢癌对多西他赛的敏感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实验结果并提示实验组对多西他赛化疗敏感性的增加有可能与MDR基因表达的下降有关.
综上所述,我们在体外实验中证实了抑制生存素可以诱导卵巢癌细胞的凋亡,并且增加卵巢癌细胞对多西他赛的敏感性,通过抑制生存素的表达及联合化疗药物的应用可能会使卵巢癌在不久的将来得到更为有效的治疗,为反义生存素的临床应用提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Chandele A,Prasad V,Jagtap JC,et al. Upregulation of Survivin in G2/M cells and inhibition of caspase 9 activity enhances resistance in staurosporineinduced apoptosis[J]. Neoplasia, 2004,6(1):29-40.
[2]甄海宁,章翔,王西玲,等. Survivin在2株人脑胶质瘤细胞系中的表达[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5,26(1):57-58.
[3]Falleni M, Pellegrini C, Marchetti A,et al. Survivin gene expression in earlystage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 J Pathol, 2003,200(5):620-626.
[4]姚学权,刘福坤,祁晓萍,等. 胃腺癌组织Survivin基因的表达与细胞增殖及凋亡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外科杂志, 2004,42(3):145-148.
[5]Shah MA. Recent developments in the treatment of gastric carcinoma[J]. Curr Oncol Rep,2002, 4: 193-201.
[6]Muenchen HJ, Poncza PJ, Pienta KJ. Different docetaxelinduced apoptotic pathways are present in prostate cancer cell lines LNCaP andPC3[J]. Urology, 2001,57(2):366-370.
篇6
在这场大型体育赛事报道中,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深度融合,创新求变,以立体化的融合传播放大汉马影响力,将一场马拉松赛事推进为一场全民欢乐的嘉年华,报道效果显著。
一、传统媒体携手新媒体,精细化分工,构建强大主流舆论场
武汉马拉松是武汉近年来最大的一场赛事活动,虽然是第一次在市内举办马拉松,但武汉给自已定下了创办全国一流的目标。从筹备期间开始,省、市各大媒体就给予了高度关注,纷纷针对这一大型体育赛事报道进行了详细策划,主动设置议题,配合武汉市打造“汉马”运动名片的目标。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发挥各自优势,进行精细化分工,由电视、报纸、网站、客户端以及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共同组成融媒体矩阵,围绕武汉马拉松做了立体充分报道,形成强大的跨媒体主流舆论场。
4月10日,汉马开赛,全国媒体聚焦这场体育盛会,央视对赛事进行了全程直播,湖北广播电视台体育生活频道更是进行了长达4个半小时的电视赛事直播,除了关注全马的赛事外,还将镜头对准半马和健康跑等赛程。武汉纸媒则紧盯赛事议程,将新闻、创意、互动与视觉报道融为一体,推出了汉马专版及公益广告版的报道,发挥了媒体引导主渠道、主阵地、主力军的作用。马拉松对于武汉很多市民来说相对陌生,在赛事前五天,汉马持续霸占当地报纸头条,每天至少2个版面的造势,在其他城市也实属罕见,吊足了市民的胃口,也充分普及了马拉松文化以及赛事礼仪。
《长江日报》推出了手绘“跟着汉马玩转武汉”的联通版,集中展示武汉的景观,体现武汉人文之城、历史之城和现代之城的气魄;4月10日推出《汉马从我家门过・我为城市加一分》报道,集中展现汉马沿线市民如何精心准备,迎接汉马的到来,体现市民的积极参与;这些报道宣传展示了大武汉的新风貌,展示了一座“一城江水半城山”的大都市在激情交融中释放出来的独特魅力。
《武汉晚报》选取两个关键词:“大城”、“活力”,准确地表现了4月10日的武汉,从早晨7点一直疯狂到下午5点的全民热情!头版头条刊发重头稿件《2万选手奔跑在最美赛道,百万市民成粉丝激情助威,“汉马”燃爆一座大城的活力》有深度,有气势!
省、市各大传媒集团除了利用传统媒介,还通过门户网站、社交自媒体、移动客户端一整套的新媒体传播渠道,进行一个主题资源,多平台共享,精细化分工,无障碍流动,如湖北日报与旗下的荆楚网、动向客户端的打通合作;《长江日报》、《武汉晚报》与旗下的汉网全程互动都体现了这种分工与融合。长江云以省广电总台为依托,秉持着广电特色+互联网思维的战略思路,以“现场新闻”“全息直播”新形态报道马拉松赛事;看楚天APP与楚天都市报合作,提前制作“汉马”专题,推出“我在汉马互动H5”,推介本次汉马的路程和风景。楚天金报直接与生活类手机新媒体武汉ZAKER全方位打通,在赛前服务、赛中直播、赛后二次传播,将武汉马拉松的相关图、文、视频报道,传播到ZAKER全国1.6亿用户中。组委会在今日头条、澎湃新闻等手机新媒体中设置10几个地方特色号,每天推送,引发了大量手机读者的关注。
各媒体海量的报道全面地将马拉松盛况展现出来,传递了无穷的乐趣和满满正能量。据统计,赛事结束后,百度搜索关于汉马的相关新闻报道及正面舆论回应约达200万条,居有史以来国内马拉松赛事之首。
二、运用新媒介技术,各展所长,创新传播形态和内容
本届马拉松赛事报道各媒体都使出了浑身解数,无人机、VR全景地图、大数据的运用让本届马拉松传播形态和内容呈现出不同色彩。
电视直播刷新纪录。武汉马拉松比赛全程42.195公里,囊括了江汉关、晴川桥、长江大桥、黄鹤楼、以及美轮美奂的东湖等,武汉所有的核心景观资源,被誉为世界上最美的赛道。然而同样也因为地理环境特殊,湖泊多、桥梁多,武汉马拉松赛道路线复杂程度在中国首屈一指,对电视直播也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次湖北广播电视台体育生活频道4个半小时的汉马电视现场直播刷新了湖北电视直播新纪录,搭建了一个“全程无缝・融媒多点”的全高清直播系统,共有29个固定或移动摄像机位、4台高清转播车、3台高清卫星车、2台4G摩托车、一台直升机,4个单边信号注入点。航拍利器无人机这几年被频频引入马拉松体育赛事报道中,无人机的空中俯拍,尽显选手们穿越武汉关、长江大桥、东湖赛道时的壮观景象。
篇7
新闻与舆论是一对密不可分的名词,新闻报道在传达消息,满足受众对于新近发生事件的求知欲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进行着一种舆论导向作用,因此报道新闻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到公正、公平与客观。尽量让新闻报道符合事件本身的事实,尽量不要在报道中夹杂个人的观点以及看法。体育新闻也是如此,诸如黄健翔的解说门事件,在添加了大量的个人感彩于报道之中后,潜移默化地将个人观点强加于受众,引导着受众的思想趋于记者的思想,这是新闻报道中的大忌。只要记者个人的思想、观点出现偏颇,将会出现错误的舆论导向。
就如最近发生的中国国奥队集体斗殴事件,重庆晚报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在没有对事件进行深入挖掘的情况下,就以《热身赛再上演群殴大戏国奥变身拳击队英伦献丑》为标题对事件进行报道(事后证明国奥队被对手屡次侵犯才导致斗殴),完全误导了受众的思想。错误的引导了舆论,此后国奥队招来了国内外的一片骂声,由此可见舆论引导的重要作用。
正确的舆论导向需要有良好的大局观、整体观。根据“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基本规律,我们在看待问题,处理问题时要做到把握事物的整体性。而作为一个整体的事物,按照系统论的基本原理:“一切事物都以系统方式存在,因而都可以用系统观点来考察,用系统方法来描述;现实世界不存在没有任何内在相关性的事物群体”。那么对于体育新闻记者来说,报道体育新闻与正确引导舆论这二者之间也是具有联系的,也存在着一个系统,就是:采访体育赛事――播出、报道体育赛事新闻――受众接受新闻――引导舆论走向。本着这个原则,作为一名优秀的体育新闻记者,首先应该具有良好的记者职业道德和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其次要锻炼自己在报道新闻的时候尽量做到公正、公平、客观。具体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是遵循新闻规律,充分发挥新闻媒介的信息沟通功能。正确有效地引导社会舆论,是客观需要,也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优势和特点,是新闻机构的优良传统。其次是抓住苗头,及时正确引导舆论。体育新闻记者要具有一定的政治敏感与洞察力,紧紧抓住一些新事物新趋势新动向,加以报道,形成舆论力量。再次是设置议题,主动通过议题设置来巧妙地引导舆论。所谓议题设置,即是指大众媒介具有这样的能力,它选择并突出报道某些问题,使这些问题成为公众议论的焦点,并形成媒介所预期的舆论或社会情绪。例如国奥队斗殴事件就可以设置一个议题进行讨论,从而主动引导受众的思想。最后是树立典型,倡导正向舆论。做好这四点,才能在重大的体育赛事报道中减少失误,做到公平、公正、客观。
2.坚持真实性原则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体育记者要清醒地认识到,以牺牲新闻真实性为代价换取眼前利益是一种短视行为,无异于自毁根基,最终必定失去发展的基础。在新闻工作中,体育记者要坚持新闻真实原则,把抵制虚假新闻作为体育记者最基本的从业要求和坚定的职业信念。
体育记者在对于重大体育赛事的报道更要注意实事求是。尤其奥运会是一个世界性的赛事,受到全世界的关注。中国体育记者做到公平、公正与客观,不要附加个人感彩于其中。这里所谓的实事求是,是坚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对于消息的来源需要经过推敲与考证,不能空穴来风。而对于记者本身来说也应该放下功利心理,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具体来说,体育记者应该做到以下几点:其一,要认真学习新闻观。学习新闻学传播学基本原理。体育新闻报道同样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时效性、思想性、用事实说话等基本原则,并真正贯彻到新闻实践中去。其二,要保持良好的新闻记者职业操守,不能为了炒作而制造新闻,而是应该本着向受众传达消息为原则,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为目的,坚持所报道的新闻客观公正,经得起实践的推敲。其三,对于所接到的一些报料消息,要及时考证核实,坚持眼见为实的观点。在报道消息时,尽可能将消息来源一同写出,让受众在接受消息时不会产生疑惑或者曲解,从而正确引导舆论导向。其四,要认真贯彻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制定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体育新闻报道同样应注重社会效益,讲究社会责任。只有做到以上几点,才能使记者所报道的奥运新闻真实、准确、有效。
3.加强体育素养培养
在奥运报道中,每一位记者都将只报道一项体育赛事,但是在体育比赛中有许多体育项目都是共通的,类似的有乒乓球与网球之间,跳远与跳高之间都存在的一定的联系。在体育专业中有一个专门的术语把类似的比赛项目归纳在一起,叫做“项群”。因此熟知一项体育项目是不够的,体育记者还需要在相关范围内对一定关联的体育赛事都有所了解,至少要做到在报道上能够做到准确无误,避免因为无知而导致的差错。
而对于一些刚刚走上体育记者岗位的人来说,他们还需要对自己所要报道的体育赛事的历史、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向有一个熟悉的掌握。做到在报道时引用的背景、例子没有偏差,报道赛事时所运用的专业术语准确无误。
篇8
奥运报道全媒体计划顺利合龙
奥运视频直播和点播内容,终于如愿以偿地落户搜狐,搜狐在线奥运报道的全媒体计划也宣告出炉。搜狐一直对网民承诺的“看奥运,上搜狐”,也随着网络视频内容完整嵌入搜狐网站,那些选择搜狐网站作为享受奥运大餐的普通人得以在搜狐的网络空间里获得全方位、不掉线的内容服务。
在奥运报道方面,作为奥运会唯一互联网内容赞助商和奥运官网的独家承建者,搜狐为最大程度丰富报道手段、扩大报道范围以吸引更大的关注,已经制定了详细的奥运报道计划。在奥运期间,搜狐将有700人参与奥运整个赛事的报道,由搜狐联合多家媒体组成的奥运报道联盟,将全方位地展现赛场内外的精彩。可以说,从获得北京奥运会赞助商资格开始,搜狐就利用作为唯一媒体类赞助商的身份,将所有能够获得的权益进行了淋漓尽致地开发。100多张可支配的采访证件、300多张覆盖所有奥运场馆和奥运场所的工作证件,使得搜狐在奥运资源和奥运报道中的优势无可企及。搜狐获得的奥运会视频内容授权中,除去1500小时的官方内容之外,还有2300小时的内容为搜狐同央视独家制作,而其他获得这部分授权的网站得到的只是2300小时未经过任何制作的视频素材,搜狐保持着明显的内容质量优势。
搜狐取得这部分权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在体育视频上已尝到甜头的时候,比赛视频的获得无疑将大大提升奥运赛事报道的质量和水准,这从搜狐对NBA比赛视频的运营上体现得非常明显。在正式获得NBA网络直播权益之前,网民在网上看到的只能是比赛进程的文字描述,这远不能满足网民的需求。在获得NBA的授权播出比赛实况后,搜狐立刻吸引了大量NBA球迷,并培养了他们上搜狐看NBA的习惯,尤其是大量比赛都是电视不转播的场次,网络视频的独特价值更加明显。北京奥运会对于中国人的重要性已使搜狐将视频看做不可或缺的资源,有了这部分资源,就相当于有了盘活搜狐目前拥有的所有资源的“芯片”,文字、图片及相关视频与比赛现场视频连贯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网民在搜狐网站上既拥有赛事本身这一核心价值,又能获得其他载体形式提供的附加价值,只要网民上线,就能拥有全面、权威、迅速、及时、丰富、互动的奥运会内容,拥有赛事视频的搜狐为网民打造的在线奥运时空可谓完美,这不但创造了百年奥运的历史,而且将开启一个全新的奥运传播的新时代。
视频合作巩固搜狐领先地位
对于任何一个商业网站尤其是门户网站来说,奥运赛事视频的重要性再强调也不过分,对这一资源争夺的激烈程度可想而之。作为这一权益的授权方央视网之所以首选选择搜狐,是综合考虑的结果。搜狐近几年围绕奥运所做的大量工作尤其是奥运官网的建设,已经围绕搜狐网站建立起了网络传播奥运的高地,搜狐已经成为网民通过网络观看比赛和参与奥运相关活动的核心平台。拥有奥运赛事新媒体传播权益的央视网以奥运传播效果最大化为目标,搜狐无疑是最佳合作选择对象。而促成这次合作的更深层原因还在于双方在一年前就已经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明确双方要在重大的活动方面一起来做推广,在技术研发以及内容制作等各方面互相支持以实现优势互补。此次合作是双方在春节联欢晚会、十七大、两会、火炬传递等重大活动和事件视频传播方面深入合作后展开的又一次实质性的合作。而在互补方面,搜狐一直在P2P视频流媒体技术方面领先业界,奥运赛事视频传播注定会吸引大量的用户观看,安全、稳定、流畅的视频传播是央视网最看重的,尤其是搜狐拥有的为防止盗用相关信号所需的加密技术更是处于领先地位。所有这些,都是希望携央视在电视媒体领域中的领先优势,在新媒体领域要有所突破的央视网所需要的重要资源。因此,此次双方的合作都是以最强的资源所做的对接,是一次双赢的合作。
任何媒体的发展都需要借助重大事件提供的契机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像中央电视台体育电视的发展一样,尽管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已经参与了报道,但影响还很小。正是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中央电视台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向国内观众提供精彩的比赛节目,一举奠定了在体育报道方面的绝对优势地位。反观搜狐,也一直在寻找这样一条跨越之路。在2006年德国世界杯期间,搜狐依托自己的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播出精彩的足球比赛,大大拉动了网民的需求,并以此开启了网络视频发展的序幕,这一年也被称为网络视频元年。随后在NBA、中超、欧洲五大联赛等赛事方面积极介入,尤其是推出了专门播放体育比赛的频道――搜狐体育播报(s.省略)后,搜狐在体育视频上的积累越来越丰厚,按照搜狐的发展节奏,2008年是搜狐当仁不让的爆发期。搜狐需要这样的顶级视频资源并如愿获得,这对于搜狐在体育视频领域中奠定绝对领先地位是非常好的契机,大量冲着奥运赛事视频登录搜狐网站的网民必然要接触到相关的奥运资源和搜狐网站上其他内容和产品,这无疑会带来搜狐网民总体数量的激增。
视频营销的拓展空间
篇9
在新媒体风起云涌的今天,电视依然是奥运赛事传播的主要渠道,而央视作为中国大陆地区独家电视媒体和新媒体播出机构,也成为企业搭车事件营销和体育营销的主要平台。电视观众在伦敦奥运会期间的收视习惯和特点将会怎样?企业应该如何看待伦敦奥运的商业价值,并投入其中?
受众:回归常态超越常态
一线城市受众看待奥运冷静理性,媒体使用多元化且新媒体使用率高,互动参与意愿强烈;二三线城市受众高度关注奥运,电视等传统媒体优势突出。
四年前的北京奥运令央视体育频道总监江和平永生难忘。全程参与了北京奥运报道的江和平半开玩笑地表示:北京奥运报道我们做得“有点过”,当时央视投入了创纪录的9个频道进行转播,确实做到了史无前例。而伦敦奥运就是要回归到常态。
但江和平表示,虽然报道规模不能与北京奥运会相比,但是也可以做到“回归常态,超越常态”,央视本次拿出了CCTV-1、CCTV-5、CCTV-7作为报道的主力频道,加上高清频道和3D频道,报道规模依然超越了除北京奥运会之外的历届转播投入。
奥运期间,电视的收视率会出现一个明显的增长,这是历届奥运期间收视的一个明显的特点,据统计,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全国电视整体收视上涨30%,雅典奥运会期间也曾增长了17%。
根据多年奥运收视数据的研究,奥运期间,开闭幕式转播、重要赛事转播的收视率往往是最高的,例如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的收视率分别达到了20.78%和18.58%(正常收视率为1%左右),而中国夺金项目的转播收视率也都比较高,例如羽毛球、跳水、乒乓球、田径等项目。重点赛事将是伦敦奥运会最稳定的收视保证。
调查显示:一线城市受众看待奥运冷静理性,媒体使用多元化且新媒体使用率高,互动参与意愿强烈。而受众更认可国际化大品牌的实力和营销手段,对奥运营销方式的要求也最高,互动参与感是他们最喜欢的。在奥运媒体运用上,受众接触的类型最为广泛。其中网络、微博、户外媒体使用意愿最高。
二三线城市受众高度关注奥运,电视等传统媒体优势突出,强势的导向性营销追随效应明显。随着城市级别的下降,受众对奥运的热情和关注度更高,而且更为关注中国的传统优势项目。在对奥运赞助商的品牌认知上,李宁等国内实力品牌在二三线城市的地位非常稳固。对于体现企业实力的大手笔赞助和明星代言广告的反应最为积极。传统的中国优势项目更受欢迎。
广告主:把握赛事超越广告
如果企业预算相对充足,希望在奥运期间借助超高的收视率扩大品牌影响力,可以多选赛事套装广告,尤其选择那些中国优势项目和夺金希望大的赛事转播,收视率会有保障。
根据昌荣传播与英德知联恒所做的中国人的奥运心态调查,“跳水”“游泳”“乒乓球”是中国受众感兴趣程度最高的三项体育赛事,也是中国传统优势项目。另外,“体操”“羽毛球”“篮球”和“田径(110米栏和400米以内短跑)”等可能取得成绩突破及具有观赏性的项目也备受关注。
昌荣传播集团体育事业部总经理吴磊告诉《中国经营报(博客,微博)》记者,从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央视伦敦奥运报道将以赛事转播和体育新闻报道为主,专题报道为辅,企业传播的方式还是广告+冠名,结合软性植入这些手段。
“奥运期间,收视率高涨,受众的关注度很高,是企业进行事件营销的重要机会,但对企业来,也是一个考验,赛事资源比2008年少,再加上时差的问题,收视率并不好掌控。”吴磊表示。
对于企业而言,企业在开展奥运营销时,不应把目光仅仅锁定在16天的比赛,而应该结合奥运前、奥运中和奥运后,进行广告、公关、线下活动、产品创新等系统的规划和宣传。
传统的硬广,经过这么多年的提价,价格相对来说比较昂贵,对于预算有限的企业,可以考虑在硬广投放的同时,结合线下的活动,整合新媒体资源,开展灵活的软性合作,在外围参与策划奥运的事件营销。例如,2008年奥运会中国电信就与央视体育频道合作,开通了体育频道热线118114,尽管中国电信不是北京奥运会合作伙伴,但很多受众通过这个热线,加深了对中国电信参与奥运的认知。
实力媒体电视投资管理总监谭莉敏认为,如果企业预算相对充足,希望在奥运期间借助超高的收视率扩大品牌影响力,可以多选赛事套装广告,尤其选择那些中国优势项目和夺金希望大的赛事转播,收视率会有保障,但是赛事套装广告的投入也是比较高的,目前看,很多国际品牌客户对赛事套装广告比较有兴趣。如果企业预算相对有限,谭莉敏建议选择部分赛事和专题栏目相结合的方式,这样在奥运期间可以有个比较均衡的曝光机会。
营销:成熟商业模式下创意很难
经历了北京奥运会的疯狂和过度投入,伦敦奥运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将会冷静和理性很多,最明显的就是体育用品企业。
北京奥运会将中国受众对奥运的激情释放殆尽,很多人担心,到了伦敦奥运会会出现审美疲劳,奥运热情下降。
对此,吴磊觉得,伦敦奥运虽然无法企及北京奥运,但奥运作为全球最顶级的综合赛事,广告价值还是不可低估的,眼球效应巨大,还会形成收视热点,是企业进行事件营销的重要机会。根据中国人的奥运心态调查,仍然有81%的受众关注或非常关注伦敦奥运会。
但是吴磊表示,经历了北京奥运会的疯狂和过度投入,伦敦奥运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将会冷静和理性很多,最明显的就是体育用品企业,相对于北京奥运会,估计伦敦奥运这些企业的广告投放凶猛程度将有所下降;而与此同时,这几年正在快速崛起的电商企业却非常重视伦敦奥运这个机会,京东商城、苏宁易购、腾讯都将在伦敦奥运期间扎堆曝光;此外,高附加值的银行等金融企业以及快消品企业的参与度也仍然会比较高。
事实上,中国企业参与奥运的事件营销也由浅到深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对于奥运营销,央视广经中心副主任何海明认为,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营销目标来选择不同的参与方式。在第一阶段,企业看中的是奥运转播的收视率高,只要简单的投放,就可以带来很高的收视率,广告效果比较好。
在第二阶段,一些本土企业开始把自己的广告产品和奥运主题结合起来,比如请参与奥运的运动员当代言人,或者专门拍摄围绕奥运主题的电视广告。
在第三阶段,一些企业开始把营销活动和奥运元素结合起来,有线上线下活动的配合。
篇10
关键词:网络视频 直播 体育赛事 世界杯
美国微软公司的董事长比尔・盖茨2007年在瑞士达沃斯的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说,随着在线视频产品的日益发展以及个人电脑和电视的整合,互联网将在5年内给电视带来一场革命,这就是在线网络视频。在接下来的几年,网络视频将以其灵活性吸引越来越多的观众。由于网络视频的兴起,现代人花在电视上的时间已经在逐渐减少,尤其是在年轻的用户当中表现得更为明显。种种信息表明了目前网络视频等新媒体发展的强劲势头,网络视频对于我们目前信息传播的三方面(信源、信道、信宿)进行了新的扩展和革新,并因此影响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网络视频转播体育赛事的发展归因于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发展。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9年7月数据表明,网络用户规模4.2亿,普及率31.8%;宽带用户数量3.6亿,占网民总体98.1%;网络视频在各种网络应用中位于第五位。今后几年,中国的网络视频市场将形成以大型门户矩阵、专业视频网站和专业化的行业服务提供商为主体的竞争格局。预计到2013年,全球网络视频用户较2007年增长3倍,达到至少10亿人。网络视频直播体育赛事将在这种形势下发展起来。
网络视频直播体育赛事引领体育赛事观看方式演变
国人第一次通过电视观看的世界杯是1978年阿根廷世界杯。当时的中央电视台录播了阿根廷队参加的半决赛以及阿根廷和荷兰之间进行的决赛。4年后1982年的西班牙世界杯,中央电视台第一次直播了世界杯。到了1986年的墨西哥世界杯,央视第一次派遣报道组赴举办国现场报道。以后每届世界杯央视都对其进行转播。时光荏苒,世界杯比赛网络直播真正形成规模是在2006年德国世界杯上。2006年世界杯的转播中,国内一家网络电视公司引进了世界杯网络视频版权,仅仅在6月10日开赛当天,视频流量就突破4000万次点击,总点击量超过2.5亿,比赛直播时每分钟注册用户超过400人,流量之高出乎意料。当时中国的宽带用户已经达到9700万,尽管许多人还在用路由器多台电脑共享一条宽带,但网络电视的基础已经形成,中文互联网开始进入视频时代。
经国际足联(FIFA)和中央电视台授权,中国网络电视家享有在中国大陆地区对2010年南非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比赛(包括但不限于开幕式、闭幕式、比赛赛事以及由赛事衍生的各项活动)通过互联网、手机移动等新媒体平台进行转播(包括实时转播、延时转播和点播)的权利。本届世界杯是全球首次通过新媒体进行直播,是中国新媒体首次进行世界杯全程直播,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首次成为中国大陆地区世界杯独家新媒体转播机构。之后CNTV又开出1500万元网络转播权,腾讯、搜狐、优酷、土豆、酷6这几家网络公司购得,新媒体报道的同步性、专业权威性、互动性和竞争资源正在逐步增强。3G互联网时代到来,球迷们不但可以通过传统的电视机观看球赛,更可以通过无所不在的网络终端收看世界杯球赛。据统计,78.3%的网络视频用户减少了观看传统电视的时间。2010年的南非世界杯上,各大网站纷纷推出世界杯相关视频内容,其中,腾讯网联手CNTV推出世界杯视频直播,结合微博直播、互动评球的方式,让球迷网友告别单一通过电视机观看球赛的时代。网络视频直播是依托宽带网络资源,利用流媒体视频压缩技术手段,将拍摄、录制的音视频信号进行一系列的编码、压缩处理,在互联网上实时播放出去,只要登录网站或者客户端就可以看到现场直播的节目。球迷通过网上观看世界杯直播还可以和主持人、嘉宾以及其他球迷互动在线交流,球迷在网上通过文字提交问题,现场主持人和嘉宾通过视频画面解答球迷的提问,实现文字、语音、视频同步传输。同时还可以观看错过的精彩比赛点播,因此,广大球迷不仅可以在网上像看电视一样收看到实时的视频直播节目,还可以随时点播那些已播出的精彩视频片段,随时再现现场盛况,真正享受个性化、周到的宽带视频服务。
网络视频直播体育赛事的优势
进行网络直播的体育节目信号主要来源于电视媒体,很好地继承了电视媒体的视听全方位感受,体育节目的网络受众可以感受到激烈比赛所带来的感官冲击,比起图文直播而言,让观众能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最重要的是,网络视频直播可以克服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单向度和单线程的节目编排特点。在传统的电视直播中,由于电视信号资源的有限性,使得在同一时段不能传送不同的体育赛事节目,对于广大观众而言没有多少选择的自由,一切信号的发送都是在电视台的既定节目计划表里面“顺序的不可变和节目传送的单向都剥夺了观众的观看选择权”。2010网络视频直播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不同赛场、不同媒体的资源都可以通过网络整合到观众的选择列表里面,选择权在观众的手中,真正实现了以体育节目受众为中心,这既符合信息传播的发展大趋势,也是体育节目网络视频直播的魅力所在。
与电视台的转播相比,网络直播有四大优势:第一,网络视频直播可以选择电视台不会转播的比赛,和电视台争夺受众。第二,可以多场比赛同时直播。传统的电视直播只能提供一场比赛的图像信号,网络则可以多场同时进行,只要多打开几个窗口就能实现。据记者了解,随着网速的提高,球迷在一台电脑上同时观看几场比赛正在成为现实。第三,视频点播。电视台的转播虽然会有重播,但时间完全不受观众支配,网络方面的这一优势更是让电视望尘莫及。据搜狐员工介绍,每场比赛结束后,工作人员会将比赛制作成视频文件存成永久链接,放在相应专题中,网友可以直接点击观看。从某个方面说,网络视频已经成为球迷点播节目的第一选择。第四,实时互动也是目前两大媒介关注的一个重点。传统的电视和球迷的互动停留在短信层面,据记者了解,因为上了此前不少“短信陷阱”的当,不少球迷对向电视台发短信还心存顾虑。不过,网络上就不存在这一问题,球迷不花一分钱,在直播页面的相应入口就可以进入和球迷以及主持人的对话,实时在线交流,这也是未来网站视频直播获取和网友互动的最重要的途径。
网络视频直播体育赛事存在的不足
与传统电视对世界杯同步直播相比,网络视频的转播时间要比电视台推迟一段时间。也就是说各网站对世界杯的视频转播仅仅是“点播权”。由于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是国内唯一享有2010年南非世界杯在中国大陆转播权的新媒体,所以任何互联网公司欲播放世界杯节目都必须和CNTV合作。出于对自身权益的一种保护,CNTV仅仅开放了世界杯的点播权,即所有互联网合作伙伴在转播世界杯节目时都会延时3分钟。足球的魅力就在于它的不可欲知性和不断出现的悬念,如果要想通过网络视频来收看世界杯,就可能出现已先知结果再重看过程的情况。而这对一个球迷来说,观看比赛的兴致和激情就会大打折扣。
网上直播比赛,最重要的是版权问题。不过据记者了解,目前很多网站的视频都存在版权问题,打球的现象更是比比皆是。以搜狐为例,视频转播比赛得益于和国内专门做视频的网站有合作关系。搜狐支付一定费用,直接将比赛的信号切换到自己的直播页面,此前的片花制作和比赛集锦由搜狐自己完成。不过也有不少网站大打“球”,因为没有版权,这些网站将直播的链接放到博客里面,网友通过点击博客收看视频直播。更有甚者,直接将其他媒体的视频信号链接到页面上,造成对其他媒体的侵权。2006年末,国家相关部门又重申了网络电视的直播规范,将多家网络电视台查封。对于内容上和网络电视非常接近的视频直播而言,这些规定同样适用。
网络视频直播给体育迷提供了一个收看比赛的崭新的途径,但视频画面的流畅程度和清晰度是网络视频直播的一大短板。首先是转播的清晰度很差,整个画面模模糊糊,人物的表情根本看不出,球类要的精彩之处就在于球员很多动作的细节变化,而这点网络直播无法满足。其次是画面的流畅程度太低,比赛画面总是断断续续的,让人看着着急,享受比赛更是无从谈起了。
网络视频直播体育赛事的全新直播模式
直播,是体现赛事报道即时性的重要指标之一。2010年,腾讯网与CNTV联手,成为唯一的世界杯在线视频直播门户网站。由腾讯网独创的“视频+微博+实时数据”三合一“全直播”模式,在同一页面上呈现三种形态的直播资讯,调动用户的深层次参与,用户观看、参与讨论以及利用数据直播分析比赛形势,完成了从“吸引眼球”到“专业性参与”的升级,重新定义互联网在线直播,对未来的门户赛事报道影响深远。腾讯网从2008年奥运会利用腾讯QQ的弹窗消息推送创造了“秒杀”的报道速度,到2010年南非世界杯搭建了一个“门户+IM弹窗+微博”的“秒互动”的播报模式,从强调报道速度到注重用户在第一时间内对新闻事件的关注和内容贡献,通过关注和参与放大新闻的影响力,是一个质的飞跃。用户对这种快速直接的新闻报道体验与互动的追棒,势必让“秒互动”成为引领今后重大赛事报道的主流模式之一。世界杯报道首现“视频+微博”直播模式,既有文字又有视频,直播内容也不一样,感觉像有好多个主持人在评球,能够从更多的角度去看比赛。南非世界杯期间,腾讯网的前方记者团就分为场内和场外进行微博直播报道,同时国内和在场内的网友也可以参与到直播过程中来,与腾讯网世界杯记者团进行互动。创造用户亲临现场的体验,通过视频直观的感受加上前方记者团的场地报道,为用户打造了一个全新的直播模式,带来更强的现场感受。这种直播模式未来还将引用到其他报道项目中去,而且有可能成为未来网络直播的标杆。业内人士分析,微博直播实际上也是一种文字直播,但与此次世界杯许多网站的文字直播不同的是,微博直播并不遵循常规的解说方式,是由众多微博博主构成的直播,所以其角度更加多元,报道的内容也更为丰富,具有趣味性,是传统直播方式的有益补充。
用户对网络视频直播体育赛事的满意度分析
据清华大学媒介调查研究室的一份统计数据显示,在世界杯排行榜、数据分析等产业专业性和比赛前瞻、专题策划、评论等内容专业性方面,腾讯和网易优于新浪、搜狐。其中,视频节目数量、涉及领域、嘉宾分量、后期音效等用户体验方面,腾讯暂时领先,可以看出腾讯的视频无论在流畅度,还是在客户的体验端方面,均处于各大网站的领先地位。从相关媒体满意度的调查中发现,用户对网络电视和电视体育赛事报道的满意度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在非常满意方面,对电视的非常满意比例达到63.3%,网络电视为35.9%,比较满意和满意的比例分别为25.5%和29.5%。随着用户需求的提升和技术条件的成熟,用户希望欣赏到更清晰逼真的视频质量。然而,用户数激增后,网速变慢,视频播放不流畅,画面滞缓、卡机现象在所难免,从而造成转播的清晰度较差,整个画面模糊,比赛画面时断时续,带宽和服务器的瓶颈凸显。因此,带宽和传输技术问题仍然是当前制约视频网站发展的关键问题。网络视频这一新兴媒体的出现,对我们原来的转播体制、转播架构和转播模式都提出了挑战。我们要适应新技术的发展变化,加强网络高科技传媒的制作和创意,发展网络视频等新兴媒体,为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为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提供更好的平台。
参考文献:
1.关妮、张炜:《网络媒体大型体育赛事的报道探析》,《声屏世界》,2007(6)。
2.易剑东:《大型赛事报道与媒体运行》,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87页。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55~15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