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业资源范文
时间:2023-03-27 16:19: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矿业资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论文关键词:资源枯竭型矿业城市,文化景观,旅游开发,价值评估
1资源枯竭型矿业城市的危机与转机
建国以来,伴随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许多矿业城市凭着其资源禀赋优势逐渐兴起。这些城市在推动城市经济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与协调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矿产资源重要和显著的特点是不可再生性,然而在我国过去特殊的发展时期,矿产资源经历了一次过度、疯狂与无限制的开采,造成资源逐渐枯竭,致使矿业衰退,导致矿业城市成为资源枯竭型矿业城市。据调查研究表明,2007年,我国资源型城市约有178处,占全国城市总数的1/7;城市居住人口约有7000万,占全国城市人口总数的1/6;有47座资源城市进入资源枯竭期,约440座矿山进入资源枯竭期,处于将被关闭危险;约300万工人和1000万家属将陷入失业和生活无着落境地。
资源型城市的矿业资源不是无限的,在资源耗尽的情况下,城市产业如何实现产业转型,是许多资源型城市亟需面对的问题。实际上,世界各国的资源型城市都存在产业转型的问题,这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涉及到资源枯竭型矿业城市留下的许多矿厂旧址、附属设施、机器设备等工业遗存如何处理问题。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这些工业遗产见证了城市工业化的进程,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把那些历史悠久的文化遗存作为文化遗产加以保护,而对于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的保护则重视不够,特别是其中的矿业遗产更是很少得到认同与保护,其价值尚未得到人们的认可,很多矿业遗产正面临着毁坏、遗弃以及消失的严重威胁。保护这些矿业遗产的路径到底在哪里?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资源枯竭型矿业城市的转型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旅游消费者心理发生改变,求新、历史怀旧愿望与求知欲望开始与日俱增,并逐渐清楚地认识到那些往常被我们忽视,甚至废弃掉的矿山、矿坑、冶炼、加工等矿业遗址遗迹在新世纪所焕发出来的价值和重要意义。人类历史上的这些文明遗存—“矿业遗产”,已经成为了整个地区、整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所共同珍视的宝贵财富,资源枯竭型矿业城市中的矿业遗迹将成为拥有巨大吸引力的旅游资源。矿业遗迹是矿产地质遗迹和矿业生产过程中探、采、选、冶、加工等活动的遗迹、遗址和史迹。它是文化、自然和历史的有机结合,也是城市工业化进程中留下的宝贵遗产,从文化景观的角度来讨论矿业遗产旅游资源的价值,其对旅游的发展影响是深远的。文化是旅游的灵魂,矿业遗产彰显城市文化,文化景观是人文及自然环境互相影响的结果,地景呈现人文和自然之特质,是文化遗产的一种全新概念,表现为长时间累积下来的人为痕迹,代表人类活动对自然地景的影响,地景所影响的人类行为,使文化遗产的范畴由原来的单一场所,逐步纳入代表区域文化意涵的文化景观。矿业遗产旅游作为一个新兴领域正在受到旅游业界的热烈关注,许多学者对工业遗产旅游的发展、开发战略与开发模式进行了探讨,并指出发展矿业遗产旅游有利于促进资源枯竭型矿业城市的转型。
2矿业文化景观内涵
2.1.文化景观的定义
文化景观(culturallandscape)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25年CarlO.Sauer发表的《景观形态学》(TheMorphologyofLandscape)一书中所提及到的。国际上文化景观正式确定,始于1992年的《世界遗产公约》,且陆续有国家将文化景观纳入文化资产范畴中。本文采用了世界遗产委员会于1993年在Schorfheide提出的文化景观含义:
文化景观是透过空间与时间反映人类与其自然环境的互动。一个文化景观是有着有形与无形特性的复杂现象;无形的要素由影响在感知和形塑景观的信念和互动所产生,如神圣信念和景观紧紧关联且这种方式已被察觉一段时间。文化景观反映创造他们的文化。
由以上得知,文化景观中有形的特性与无形的元素是形构出文化景观复杂现象的要素。文化景观强调的是人与自然互动的结果,而无形元素是由人类感知延伸出的信念和自然环境产生的变化,因此文化景观能反映出此地区居民的文化与信念。故文化景观不单是由有形的特性构成,无形元素也是构成文化景观特色的关键因素。目前全世界已有830处地区被指定为文化遗产,其中又有55处同时列为文化景观。从文化的角度来评价矿业遗产的价值,既有利于资源枯竭型矿业城市的转型又有利于矿业遗址的保护。
2.2矿业文化景观的定义
矿业遗产亦属于工业遗产的范畴之内。2003年7月,国际工业遗产保存委员会(TICCIH)在《下塔吉尔》中把工业遗产定义为:工业遗产是由建筑物、构筑物和机器设备、车间、工厂、矿山、仓库和储藏室、能源生产、传送、使用和运输以及所有的地下构筑物及所在的场所组成,与工业相联系的社会活动场所也包含在工业遗产范畴之内。
矿业遗存空间如机器设施、建筑物、构造物、交通运输等都具有历史、文化、社会、科学、艺术或其它价值,亦是属于工业遗产其中一项类别。但但是从文化景观的角度看来,采矿与自然环境之地表、生态、河川等透过时间产生的改变是最为基本的,在这其中亦包含矿业所产生具有价值的工业资产。
矿业生产所对自然的改变,例如大型机具露天采矿对于地形的直接破坏、钻探时所开凿的痕迹、地势的转变、建造机具设备所修整的环境、因为污染而消失的植栽等都是说明矿业文化景观的良好实证。矿业活动和自然互动不像农业景观那样明显、美丽,但是与自然资源直接互动并且上演互动的演变,这些演变可以由早期时常起源于山区或乡村的简单的技术所挖掘的坑道或旧有的露天矿场,至后期机械化生产代替的转变来解释。人类透过时间、技术与生产方式的转变,对土地的改变也就不同,而随后因人类停止挖掘,经采矿破坏的生态与自然逐渐回复,说明了人对自然的改变与自然回应人类的互动。
2.3资源型枯竭型矿业城市矿业文化景观的必备要素
2.3.1自然条件
自然条件是首要的必备矿产资源,因为矿物的产生和地质形成息息相关。大自然受到地质运动作用孕育出具有经济上开采价值的矿产,蕴藏在地底下的矿产深受地质构造与活动控制,进而造就不同的矿产分布范围、深度、储量多寡等,而这些都会影响到采矿活动的范围与方式。
2.3.2人类活动
人类活动造成地表上的改变,主要可以就两方面进行探讨,第一,是直接与采矿生产有关的矿业活动,矿业景观中,构成景观最主要的活动为采矿,一般来说,开采矿产主要的流程可分为寻矿、探勘、开采规划、采矿四个阶段。
第二,是因人类生活需求所延伸出的社会活动。许多民生设施与相关附属设施用来满足居民居住需求,这些活动所产生的空间与设施亦是构成矿业景观重要元素的一部分。
2.3.3时间转变
矿业活动与矿脉、矿产的含量密不可分,当矿产酝藏不足或已无法负担开采成本时,采
矿的活动便会停止。矿业的兴衰可分为开发期、发展期、成熟期、衰退期四个时期。
2.3.4矿业文化景观构成的元素:坑道、露天矿场、选炼矿设施、矿渣废弃物、运输道路与机具、行政设施、居住空间、服务空间、信仰空间等。
3资源枯竭型矿业城市矿业文化景观的价值评价的原则
3.1完整性原则:矿业文化景观完整性中重要的前提是这些遗留的挖掘痕迹、废弃平台、构造物、遗址等景观元素必须能够清楚的显示出矿业主题。
完整性应用于评判文化遗产的质量水平,首先应当体现在现存的文化遗址或现象是否能够证明和反映出一段特定历史、传统、技术或美学的完整成就和综合信息,而不只在于这些信息的载体在结构或留存现状上是否表现得完整无缺。
矿业资产的完整性关键并非是建筑物完整程度的表现,而是在整体采矿系统维持原样与可见的程度。我们必须了解这些与矿业相关的景观元素,也许受到部份损害,但是其整体可以传达矿业文化景观的价值,比起部份的元素集合诉说矿业资产来的强大。完整性显示出文化景观的价值,一旦文化景观其完整性低弱或缺损,区域资产的价值强度便会有所降低。完整性的评估为文化景观管理维护的工作定下基础,必须谨慎的思考。
3.2真实性原则:矿业景观真实性的评估,景观中与矿业相连结的要素的改变必须没有显著的变动,能真实的反映过去的人类智慧和自然环境间的互动。文化景观是经过许多不同的历史阶段所形构出,必须确认目前存在的景观元素其整体架构何时产生,也许景观中大架构是由某历史时期构筑形成,但是却会随着时间而有所变动。
矿业文化景观是某个时期的景观,经过时间转变、气候变迁、社会经济、政治、居民价值观等的影响,原有的矿业元素受到破坏,成为遗构性的元素,这种遗构性的原物能真实反应其历史脉络。遗构性的元素对于文化景观虽然是非完整的原物,但是却能说明人类活动停止后,受到自然或人力的作用产生的毁坏,且能真实的与历史做出对应并证明历史过程,这比完整的非原物矿业景观更具真实性。
3.3旅游市场导向原则:旅游开发必须要以市场为指导,根据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开发出能迎合市场要求,竞争能力强,特色明显的旅游产品。以过去生态旅游发展为鉴,一定要防止矿业文化景观被泛化和滥化的做法。有人认为矿业遗产可能就是几块废弃地,是破旧的厂房等,但是有人却视矿业文化景观为珍宝。所以,如果要对矿业文化景观的旅游价值做出评估,首先明确旅游市场价值,从市场区位、市场需求大小、消费能力高低及消费结构的构成、交通便利情况等几个方面来研究。
4矿业文化景观的旅游价值评价体系
笔者遵循前面的评价原则,以资源枯竭型矿业城市的文化景观遗址为评价对象,制定了由5个大类指标和18个类型指标所构成的矿业文化景观旅游价值评价的相关指标,而且阐释了各指标的具体涵义,涉及内容如表一所示:
表一资源枯竭型矿业城市矿业文化景观旅游价值评价体系
指标大类指标类型指标涵义
旅游市场价值市场区位资源枯竭型矿业城市文化景观地与主要旅游客源地的空间关系,即文化景观的空间位置优势、客源市场所处地理位置及空间联系;
市场特征包括文化景观地的来访旅客数总数、旅游购买能力、旅游季节性影响、出游次数等;
交通便利快捷性资源枯竭型矿业城市与主要客源市场的交通运输方式及其便捷性;
资源互补性文化景观与资源枯竭型矿业城市的旅游资源在产品组合、优势互补等方面所表现的整体价值;
城市形象矿业文化景观与所依托城市形象的关系度;
历史价值人物与事件该城市是否发生重要的历史事件、时代、人物,且与矿业生产相关联;
时空代表性资源枯竭型矿业城市的文化景观是否标志在特定历史时段及特定区域范围内的矿业发展特征,即遗产的矿业开端性或开创性;
历史生活关联度矿业文化景观对城市经济发展、市民就业及生产生活等个方面的历史影响;
社会文化价值文化的塑造人口集中、聚落的形成,交通系统的开发都因采矿活动而起,使其塑造出独特的矿业社会文化;
文化认同感矿业文化景观与所具有的民族认同度和地域认同度;
社会信仰与仪式具有与矿业特有的信仰和特定的仪式;
科技价值工艺独特性矿业开采工程中构筑技术和结构的独创性;
技术先进性矿区在规划布局、建筑、设施设备等方面所表现出的科技合理性以及当代科学发展成果的运用程度;
科技影响矿业文化景观所采用的科学技术对近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旅游审美价值资源特色资源性枯竭城市的矿业文化景观在区域(国家或世界)的特殊性;
文化景观的完整性文化景观资源的保护情况、景观的完整性及工艺、档案、企业精神、口碑等非物质遗产的存留状况;
构筑物审美矿业遗产的采矿坑道、厂房等蕴涵过去的状况,具有一定建筑风格、设计品质及其艺术表现力;
周边环境资源枯竭型矿业城市和文化景观周围环境情况包括自然、社会环境的状况。
5资源枯竭型矿业城市矿业文化景观旅游开发对策
矿业文化景观旅游资源与其它的文化遗产不一样,矿业文化景观旅游开发是一项很复杂的系统工程。根据矿业文化景观的旅游价值评估系统,考虑我国旅游业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资源枯竭型矿业文化景观旅游的开发对策首先要瞄准市场,依据市场需要开发出具有强烈吸引力的矿业文化景观。重视矿业文化景观的旅游特点,采用整体开发和联合开发等方式,提升矿业文化景观旅游的竞争力。
5.1资金扶持,政策保障
资源枯竭型矿业城市过去为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国家对其帮扶不够。很多资源枯竭型矿业城市所采掘的矿业石,以及矿业经营的利润都被国家无条件的调拨,尤其是1994年实行分税制以后,资源型城市经济增长下降,地方财政亏空,部分资源枯竭城市是无财力进行矿业遗产旅游开发的。以矿业文化景观为资源的矿业遗产旅游是资源型城市特别是资源枯竭型矿业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的便利路径,但是需要巨大的开发费用支持。我国有关部门应当积极扶持与支持,尤其是从资金缺口进行补助。另外,政府引导旅游开发,采用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来发展旅游,必须解放思想,多方面筹措资金。在旅游开发的进程中,地方政府还要制定配套的旅游产业政策、法律法规、企业规章制度,加速建设改造交通、酒店、餐饮等旅游基础设施,营造良好的旅游外部环境。
5.2瞄准市场,突出特色
资源枯竭型矿业城市发展旅游并不是将“矿业文化景观”与“观光旅游”简单的结合,而是把过去具有历史文化记忆的矿业生产活动场所、建筑、景观等矿业遗产和旅游发展各个构成元素有机组合,游客的身心在旅游活动中得到放松。以矿业文化景观为旅游资源具有强烈吸引向性,并且不同的矿业文化景观它的吸引向性也不尽一样。例如,从旅游者的年龄结构来看,参加矿业文化景观为旅游资源旅游的人有具有怀旧情感的中老年人,有追求浪漫生活的青年人,也有为丰富文化知识的少年儿童。不相同的矿业遗产地所表现出来的旅游市场价值也不一样,旅游开发首先必须研究整个市场的旅游需求特点,在细分市场的前提下,对市场科学定位,开发出满足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运用促效的营销方法,增强市场的竞争能力。
5.3整合资源,联合开发
资源枯竭型矿业城市的矿业文化景观既是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又是工业遗产的重要内容,与此同时和城市其它的旅游资源有着较强的互补关系。单一的开发矿业遗产旅游项目难以达到规模优势和轰动效应,因此必须对城市现有旅游资源进行整合,联合开发。把旅游资源通过市场联合开发、资源互补和组合包装旅游线路,形成城市区域旅游的整体优势。具备条件的资源枯竭型矿业城市可以考虑矿业遗产景观带动旅游开发,也可以组合大区域文化遗产旅游项目,如东北“哈大铁路沿线工业遗产旅游带”等。各个遗产城市也必须依据区域联合、整体协调的思路,不断开发具有差异性的矿业文化景观,提升遗产旅游城市形象,资源型城市之间的联合开发,从差异中形成优势,在互补中得到发展。
枯竭型城市的矿业文化景观的旅游价值必需建立在自然与人类互动的完整系统上与资产的真实性上。这些价值体现在昔日采矿时所造成的景观中,透过诠释使其呈现出来,了解矿业文化景观的资源旅游价值,资源性枯竭城市的转型和矿业文化遗产旅游的开发。矿业文化景观为资源枯竭型矿业城市转型旅游开发提供了资源,发展旅游业不失为一条好的路径,通过旅游开发,不仅可以更好的保护现存的工业文化景观,而且还可以促进资源枯竭型矿业城市的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曹海东,榆林.中国科威特的成长烦恼[N].南方周末,2006(1150).
2 齐建珍.资源型城市转型学[M].人民出版社,2004:64.
3 国土资源部.关于申报国家矿山公园的通知[R].国上资发,2004(256):9.
4 Fowler,P.J.World Heritage Cultural Landscapes 1992-2002,World Heritage Papers6.Paris:UNESCO,2003.
篇2
华钰矿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公司”,601020.SH)主要从事有色金属采矿、选矿、地质勘查及贸易业务,主要产品包括锌精矿、铅锑精矿(含银)、铜精矿等。公司是自治区内的大型矿业企业,拥有的矿权包括:扎西康采矿权、拉屋采矿权、拉屋探矿权、柯月探矿权、查个勒探矿权和桑日则探矿权。
资源储备丰富
对于矿业公司来说,资源储备是取得长期发展和市场份额的重要砝码,华钰矿业在这方面得天独厚。
在自治区内,铜、铅、锌、镁、镍、钨、锡、钼、汞、锑等十余种有色金属矿产均有分布。总体说来,地质工作程度很低,大比例尺区域调查几乎空白,未来新探明矿产资源储量的前景及潜力巨大。
经过发展,华钰矿业已拥有扎西康矿山、拉屋矿山2座生产型矿山及4个探矿项目,目前控制铅、锌、铜、锑、白银资源储量分别达到83.04万金属吨、126.7万金属吨、2.80万金属吨、18.73万金属吨和2141.38金属吨,并已形成合计超过65万吨/年的矿山采矿能力和2800吨/日的选矿能力,成为自治区内生产规模较大和效益较好的矿山企业。
公司矿石中铅、锌、白银等金属的入选品位较高,具有资源禀赋优势,且公司所选出精矿产品中可以达到计价水平的元素品种较多,有利于公司相比同行业公司保持更高的毛利率水平。
自治区具备有色金属成矿条件优势,且勘探程度低,未来新探明矿产资源储量的前景及潜力巨大。山南扎西康铅锌矿整装勘查区已被国土资源部设立为第二批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整装勘查区,勘查区面积1807平方公里。
公司主力矿山扎西康矿山位于该整装勘查区域范围内。“北喜马拉雅成矿带扎西康探获超大型金属矿床”项目已被中国地质学会评选为国内“2012年度十大地质找矿成果”之一。公司在整装勘查范围内还拥有柯月探矿权、桑日则探矿权两张探矿权证。依托上述矿权,公司成为该整装勘查区内已探明资源量和生产能力最大的企业。
此外,在拉萨市,公司拥有拉屋采矿权和拉屋探矿权;在日喀则地区,公司拥有查个勒探矿权。
立足于自治区的有色金属资源优势,公司拥有乐观的资源增储前景,同时公司正在执行多个合作勘查项目,通过增加新建项目、改扩建项目的资金投入实现采选产能扩张的目标。
形成品牌效应
公司全部矿山采选项目、地质勘查项目均位于自治区内,公司经营团队积累了丰富的高海拔环境下的矿山采选技术和生产管理经验,是国内少有的在海拔3500米以上具备矿业开发能力的企业之一。
公司始终秉承资源先行的战略,通过加大投入,不断增加矿产资源保有储量,并优化资源结构。公司将加大对扎西康矿山和拉屋矿山的开发力度,继续开展深边部资源勘探,增加后备资源储量,扩大生产规模,积极获取优势矿产资源。
篇3
关键字:资源储量估算;估算技术;矿业权评估
中图分类号: P62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Abstract: as the ore resources are mostly in the ground, and thegeological factors are different, so people have been analyzed and research resources and reserves estimation technique.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will in resources and reserves estimationtechniqu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mining right evaluation of this problem a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Keywords: resources and reserves estimation; estimation technique of mining right evaluation;
1引言
在矿业权评估中对于资源储量的估算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参数指标,可以说对于资源储量的评估现在已经成为矿业权评估的根本所在。资源储量估算最常见的方法也有很多,以下笔者将就此问题进行阐述。
2关于资源储量估算的分类标准
根据我国国家地质技术标准委员会的要求,在资源储量估算行业制定了GB/T17766—1999《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对于各类矿业的资源储量按照该矿山的地质可靠程度以及盈利的多少等将资源储量估算分为储量、基础储量以及资源量这几种类型。
储量所指的是在矿业资源的基础储量中能够进行经济型开采的资源,主要包括的就是在有限技术条件下能够实现开采的部分,而且其中对于一些可能出现的损失已经抛出;基础储量所指的是已经探明的矿产资源,这部分矿产资源已经被人们探测所发现并且已经掌握了其准确的资源信息,在未除去矿业开采设计的损失之前所进行的数字表示;资源量所指的则是已经探明以及可能存在的一类矿产资源,虽然已经经过初步勘察但是并未对其可行性作出明确报告的一类矿产资源。
3资源储量在矿业权评估中的应用
根据我国的现行法律要求,对于矿业权评估主要保有资源储量以及评估利用可采储量和评估利用资源储量这三项评估指标,具体内容如下。
3.1保有资源储量
在评估基准日评估时所评估保有的资源储备量就是我们所说的保有资源储量。在需要继续申请采矿权的时候,根据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要求在采矿许可证使用期限时的矿产资源保有储量。如果所评估的对象具备相关的储量报告等资料的时候,对其资源储量的评估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3.1.1对于一些矿产资源正在勘测以及一些正在扩建、改建的采矿权的评估时,其具体资源储备没有经过开采,所以对于此类资源储量评估可以局域相关的资源储量评审报告为基准。
3.1.2对于一些正在进行采矿生产的矿山保有储量进行评估的时候,要综合分析其储量评审之后的资源储量具体数值在减去所开采的资源储量以及在勘察期间所消耗的资源储量。
通过公示表达如下为Rj=Rh-Rh-j+Rz-Rd,具体代表值如下:
其中Rj代表的为评估时矿产资源的包有储备量;Rh代表的为矿产资源核实的最终保有储备量Rh-j代表的为矿产资源核实之后所开采的矿产资源量;Rz代表的为勘测过程中所新发现的矿产资源储量;Rd代表的为从矿产资源储备量核实一直到评估时所减少的矿产资源量。
3.2评估的利用资源能够开采的储备量
在将各类资源损失从评估利用资源储量除去之后为评估的利用资源能够开采的储备量。在对矿产资源进行开采期间,各种各样的原因都会导致矿石损失不能够利用,例如在矿床进行开采的过程中一部门矿石不能够被开采出来或者一些已经开采出来的矿石不能够被运送到地表。矿石的损失情况主要包括设计不合理导致的损失以及开采过程不合理导致损失等多种原因。其中由于设计不合理而导致开采损失主要有地质条件的限制以及一些因为露天矿床的矿边等都会出现损失,而采矿损失则主要是由于开采过程中被遗留在采矿场中,还有一些矿石开采过程中很难进行,这就导致矿产资源在开采的过程中会出现损失。具体公式表示如下:
Re=Ru-Sd-Sm=(Ru-Sd)×h
其中Re代表的为评估利用的能够进行开采的煤矿资源储量;Ru代表的为所评估的煤矿资源储量;Sd代表的为由于设计而造成的煤矿资源损失量;Sm代表的为在进行煤矿资源开采的过程中所造成的矿石损失量;h则代表的是采矿的总回收率。
3.3评估利用资源储量
在对矿产资源的可开采储备量进行数据基础运算的过程中主要依据的就是评估利用资源储量,也就是矿床中所保有的资源储备量以及在对矿产资源的可信度系数进行折算之后所得出的资源总量之和。
3.3.1根据相关部门的地质勘察报告中所提供的基础储备量,能够直接的为矿产资源的现金折算提供必要的依据。其中主要包括矿体资源中所储备的矿产总量以及预期能够进行开采的矿产资源总量和探明的边际经济基础储量等总共9种类型。
3.3.2对于一些预测可能存在的资源储量,由于不能够对其实际的经济价值进行估算,所以对于此类大多不进行评估计算。除此之外,对于一些准备建设或者已经开工建设的矿产资源做采矿权评估的时候,对于矿区的经济基础的储备量也不能够计算在内,而对于一些处于次边际经济的一些资源按照理论来说也不应该参与计算,但是对于一些已经在使用的可信度高的边际经济资源则可以进行折算评估。
4结束语
对于资源储量的估算在矿产勘查的过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矿山的整体设计以及生产能力规划等方面都是重要的理论数据,我国在资源储量估算中过去所使用的传统估算方法已经不能够满足现状矿业权评估的需求。以上是笔者对于资源储量估算技术在矿业权评估中的应用所进行的探讨,希望能够对矿业权评估工作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陈国旭,田宜平,刘刚.资源储量估算、图表编制一体化与可视化系统研究.《金属矿山》.2009年4期
篇4
为加强*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监督管理,切实解决当前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根据省政府《关于贯彻国发28号文件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精神,结合*市实际,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工作目标
按照省政府统一部署,用两年时间,全面整顿和规范以煤、石料和砖瓦等为重点的矿产资源开发秩序,使无证勘查、无证开采、乱采滥挖、浪费破坏矿产资源、严重污染环境等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越界越层开采、非法转让探矿权采矿权等违法行为得到全面清理;矿山安全事故及破坏生态环境现象明显减少,违法案件得到及时、依法查处;矿山布局不合理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模化、集约化程度明显提高;基层监管到位,投资环境改善,基本实现依法办矿、依法管矿,保障生产安全,促进矿产资源、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二、集中开展专项整治,促进依法、科学和安全开发利用矿产资源
(一)深入开展无证勘查、无证开采专项整治。各级政府要组织国土资源、公安、安监、工商等部门对勘查、生产的矿山企业进行逐个排查。凡未取得勘查许可证擅自进行勘查工作或持过期失效勘查许可证违法勘查的,必须严肃查处;对取得勘查许可证后,不按期、不按勘查方案施工、不依法完成最低勘查投入的,国土资源部门要责令限期改正,并依法处罚,对拒不改正的,要依法吊销勘查许可证;对未取得采矿许可证或持过期失效采矿许可证采矿以及在被责令停产整改期间擅自采矿的,国土资源部门要依法严厉打击、从重处罚;对无证、吊销或注销探矿权、采矿权的,公安机关不供应火工器材,电力部门停止供电,其它有关部门要吊销或注销相关证照。拒不停止开采,情节严重,造成矿产资源破坏的,有关机关要依法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二)深入开展重点矿区和重点矿种的专项整治。*市重点矿区为章丘市、长清区和历城区的煤、石料厂等矿区,重点矿种为煤、耐火粘土、建筑石材等。要按照“统筹规划、规模开采、集约利用”的总体思路,加强规划调控,推进优势矿产的集约利用。提高勘查开采条件,关闭布局不合理、破坏浪费资源、安全隐患大、环境问题突出的矿山,引导保留矿山整改、联合、重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要对煤矿、石料厂、砖瓦厂等进行全面检查,对采富弃贫、破坏性开采、严重浪费资源和破坏地质环境的矿山企业,依法责令其限期整改或停产整顿,逾期整顿不合格的,坚决予以关闭,并依法吊销相关证照。
(三)深入开展对破坏环境、污染严重矿山的专项整治。环保部门要加大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环境保护的监管力度。对未进行环境影响评估、严重污染环境、达不到环境保护要求的矿山企业,要依法责令限期整改或停产整治,对拒不整改和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要依法予以关闭,并吊销、注销相关证照。
(四)深入开展矿山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矿山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力度,对未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安全设施不健全、安全制度不落实、安全隐患突出的矿山,要责令其停产整改;对拒不整改、整改不合格的,要依法予以关闭,相关部门要吊销证照。
(五)深入开展对矿山越界、越层勘查、开采的清理。对越界勘查,越界、越层采矿的,国土资源部门要依法查处,密封越界的井巷工程,没收越界、越层开采的矿产品和违法所得,责令退回到批准的矿区范围内。对屡查屡犯或拒不改正的,要依法吊销勘查许可证或采矿许可证。
(六)深入开展对非法转让探矿权、采矿权的清理。重点对承包开采、协议开采、招商引资和改制企业进行清理。凡未经审批机关批准转移探矿权、采矿权的,除依法对转让方进行处罚外,对受让方也要按无证勘查、开采予以处罚,情节严重的,吊销勘查许可证、采矿许可证及相关证照。
(七)深入组织开展矿产资源回采率专项检查。生产中凡达不到设计回采率标准的,要责令限期整改,逾期达不到标准的,要依法予以处罚,直至吊销采矿许可证。有关部门要强制淘汰落后的生产技术、工艺及设备,遏制浪费,全面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
三、严格矿权管理标准,进一步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
(一)严格探矿权、采矿权审批管理。各级要依照法律法规对探矿权、采矿权的审批权限、程序进行清理,凡发现有违法违规的,一律停止执行。越权、违规审批颁发的采矿许可证,必须坚决纠正。
(二)合理布局,引导规模办矿、科学办矿。各级要加强规划调控,严格规划管理,合理调整勘查、开采布局,按照统筹规划、规模开采、集约利用的原则,引导矿山企业向鼓励开采区聚集,在限制开采区收缩,从禁止开采区撤出,调整矿山企业布局。对大中型矿区内的小型矿山企业和资源枯竭的矿山企业不再办理延续登记及扩大矿区范围审批手续;对矿产开发集中区内的小矿要采取收购、合并、兼并、入股、关闭等方式进行资源整合,推进矿产资源的集约利用。
(三)健全完善矿业权市场。各级要进一步深化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完善采矿权有偿出让制度,按照《*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统一编制规划区探矿权、采矿权设置方案,全面实行探矿权、采矿权有偿取得制度;建立和完善探矿权、采矿权的处置方案,严格实行矿业权招标、拍卖和挂牌出让。逐步培育和规范矿业权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调节作用。
(四)健全完善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制度。全面实行资源储量动态监督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资源储量核查检测、报告监督体系,严格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加强矿产资源储量采损的监控,维护国家矿产资源的资产收益。
(五)建立矿山环境恢复补偿制度。本着“谁投资,谁受益;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落实矿山环境治理工作责任。对新建和生产矿山企业要制定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报经主管部门审批后实施。恢复对废弃矿山和老矿山的环境治理,加强矿山生态环境的保护。
(六)建立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监管责任机制。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重点矿区动态巡查制度、矿产资源违法案件查处制度,健全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等,对探矿权人、采矿权人勘查、开发、利用和治理生态环境等实行有效监管。要充分发挥矿产督察员队伍的作用,加强对地勘单位、设计单位和矿权评估机构的监管。
四、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任务的全面完成
*市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按照宣传发动、清理整顿、规范完善和检查验收工作步骤,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20*年全年,基本完成各专项治理整顿的主要任务,同时开展相关的规范工作;第二阶段是20*年全年,全面完成整顿和规范的工作任务。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整顿和规范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各县(市)、区政府是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责任主体,要将维护正常的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纳入到政府工作目标,并成立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协调行动,联合执法,统一组织实施本辖区内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逐步使*市矿业发展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利用率高、环境污染少、安全有保障、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路子。
篇5
【关键词】取水水源取水规模 水资源开发利用取用水合理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1 概述
1.1 企业概况
克什克腾旗通达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二八地铅锌矿1000t/d采选建设项目,矿区位于赤峰市克什克腾旗旗政府所在地经棚镇北东约60km处。建设项目隶属于克什克腾旗通达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于2010年11月取得国土资源厅对克什克腾旗通达矿业公司矿区划定范围的批复,通达矿业二八地铅锌多金属矿,矿区面积2.24km2,开采深度由1240m至825m标高。根据矿山资源条件、开采技术条件以及外部建设条件,本项目拟新建采矿、选矿生产规模为1000t/d,年工作300d,年处理矿石30×104t,选矿年入选矿石30×104t,完全由企业采矿厂提供。产品方案为铅精矿、锌精矿,银富集在铅、锌精矿粉中。
1.2 企业取用水
根据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该项目以自身30.0×104t/a采矿矿井疏干排水作为生产供水水源,以矿区东南部木希嘎河沟谷上游第四系全新统冲积、洪积孔隙潜水(Q4al-pl)作为工业场地综合生活取水水源;取水规模为960.0m3/d;生产取水地点为克什克腾旗通达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二八地1000t/d铅锌矿井底蓄水池;生活取水地点为矿区东南侧木石匣河谷水源地二八地渗渠断面处。
1.3 取退水影响范围
工程生产取水水源影响范围为公司的采矿区,面积2.24km2;生活取水水源影响范围为木石匣河上游二八地渗渠断面以下沟谷区。项目无退水,退水影响范围为建设项目工业场地区,面积90亩。
2 取水、用方案
业主提出的生产取水方案为采用克什克腾旗通达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二八地铅锌矿1000t/d矿井疏干排水作为生产供水水源;依据《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设项目生产消防高位水池、生活水箱总新水补水量866.0m3/d。
3 水资源现状分析
克什克腾旗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86183.42×104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69141×104m3,地下水资源量38760.55×104m3,地表水与地下水的重复计算量21718.13×104m3;水资源可利用总量37507.71×104m3,其中地表水可利用量31805×104m3,地下水可开采量14389.96×104m3,地表水与地下水的重复计算量8687.25×104m3。
4 项目取用水合理性分析
经水资源论证报告用水合理性分析和水平衡计算核定:建设项目生产、生活新水补水总量912m3/d(包括水的损失),其中生产新水【疏干水补水量724m3/d,沟谷第四系孔隙潜水补水(用于锅炉补水)量20m3/d】补水量744m3/d,生活新水【沟谷第四系孔隙潜水】补水量168m3/d。该项工程年均单位产品新水量0.912m3/t铅锌矿,低于《行业用水定额标准》(DB15/T385-2009)铅锌矿选矿“1.5m3/t原矿”的定额标准,且工程水资源利用效益为177.4元/m3,高于该地区现状年2009年流域水资源利用平均效益指标(约15元/m3)。
5 项目供水水量保证程度分析
建设项目核定生活取水量197.9m3/d,在木石匣河水源地二八地地段建渗渠+大口井供水工程,可取水量556.0m3/d,工程取水量有保证;供水水源地二八地渗渠断面以上控制流域区降水入渗补给量5285.2m3/d,洪水渗漏补给量454.5m3/d,总补给量为降水入渗和洪水渗漏补给量,总计为5739.7m3/d;水源地浅层地下水可开采余量3063.8m3/d;水源地二八地渗渠断面天然地下潜流侧向补给量486.5m3/d。本建设项目核定生活取水量197.9m3/d,工程所取水量其天然补给及可开采余量均有保证;按最不利因素考虑,即枯水期全年无补给期出于保守取值按150d计算,则可供渗渠开采的储存量2547.3m3/d。亦完全可以满足克什克腾旗通达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二八地铅锌矿1000t/d采选建设项目核定生活取水量197.9m3/d的取水需求。
6 水资源保护措施
6.1为了维持管网的正常运行,保证安全供水, 防止管网渗漏, 必须做好日常的管网养护管理工作。
6.2排水系统采取清、污分流,雨、污分流制,工程废污水必须实行清污分流,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污废水处理工艺,使其不定期达到相应生产环节用水要求,并重复利用。
6.3建议厂家对尾矿库加强防渗措施,并尽量减少尾矿的面积和时间。预防在采取综合利用及相应措施后,在降雨情况下临时矸石场对地表、地下水环境基本不产生影响。
6.4为保护水资源,须建立一套完善的水务管理制度,对建设项目工程的水务管理制定相应的职责和权限,设专人负责工程施工期、调试期和运行期的水务管理,并将水务管理纳入到正常的生产管理之中,确保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充分发挥该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篇6
关键词:人力资源研究 问题 对策 效果
中图分类号: C93 文献标识码: A
一、工程建设总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在紧锣密鼓的发展中,企业规模的迅速壮大,曾一度使该公司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遭遇了加快发展中的“人才瓶颈”。具体表现为:
(一)管技人员严重不足
在岗管技人员不足650人,根据生产和发展现实的需要,各专业成熟管技人员严重不足,总缺口大致在25%左右,其中以缺少矿建掘进队技术员、机电技术员、通风测量技术管理人员,土建施工技术员、土建预算员,大型机电安装技术人才、弱电及电子技术三大主业管理、生产型专业技术人才为甚。
(二)各类人才流失严重
各类人才积极响应集团公司到新区建功立业的号召,每年都有20多名中坚管技和技能人才被调往新区;建筑企业提拔与选拔干部以工作经验和业绩为主,未注重年轻干部的培养,又流失部分人才;专业技术人员经过几年的锻炼,学有所成后挡不住火爆的房地产市场诱惑而下海另创新业。现有人力资源队伍思想也不稳定,受工资待遇及沿海周边地区淘金潮等外界条件的影响,人心思走问题依然严重。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
近年来随着工程建设公司的不断壮大,矿建、土建、安装、钻探、煤巷综掘分专业公司的成立,原来的企业理念及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种种缺陷,逐渐暴露出来:旧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僵化,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建设的要求;人力资源管理观念落后,特别是对人才定义的狭隘性阻碍了人的发展,长久以来单一的重视分来的大中专毕业生,忽视了其他人才的开挖;对人力资源管理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缺乏必要的措施;不注重人才培养和人才储备,未形成一种科学规范的人才计划、引进、培养、选拔、输入及储备机制。
三、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在当前煤炭行业经济形势严峻的大环境中,要实现企业发展,必须更新人才观念,树立“人人成才”和“适者为才”的大人才观,为企业发展壮大汇聚更多更好的人才资源。针对目前公司出现的问题,建议实施以下对策。
(一)实施两项改革
1、革新用人观念。就是彻底摒弃唯学历,唯身份,唯资历,唯关系的陈旧思想,建立并落实全新的人才评价体系。树立“适合岗位者就是人才”、“人人都是人才,人人都能成才”等大人才观念。
2、革新成才机制。就是打破干部终身制,规范落实管技干部聘任制度,优化真正让“能者上、庸者下”的人才管理新环境。在选人上,以资历为次能力为主,以身份为次业绩为主,以小节为次大节为主,以文凭为次水平为主的任人唯贤原则。
(二)打造“五大工程”
1、教育提高工程。公司选拔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且优秀的职工外派到高等学府脱产深造,充分激发起广大职工学习热情。而另一次调查表明,学历教育只能帮助人具备10%的工作能力,而90%靠在职业培训和实践中获得,即所谓培训增值。通过培训,使各类人才更适合岗位,更具有才干。工程建设总公司通过举办各类管技干部培训班,使全员参加岗前培训和专业技术培训,人均接受培训不低于70学时,效果非常显著。。
2、赛“马”选才工程。在大人才观念的支配下,对全体员工进行“盘点”,按照新的人才评价标准,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挖掘蕴藏在普通员工中的精英。
(1)从各类劳动竞赛和技术比武中选拔。每一次群众性的劳动竞赛和技术比武都涌现出一批岗位能手和技术标兵。他们热爱岗位,肯与钻研,业务精通,在群众中有一定的岗位带头和标兵示范作用。把这样的人提拔到管技岗位上来,有利于在职工中形成爱岗敬业钻研业务技术的良好风气,带动员工整体业务进步和素质提高。
(2)从推荐竞赛中选拔。即动员公司员工或基层组织向公司公开推荐人才,对入围人员经组织培养、培训和考核后提拔任用。工程建设公司董事长张正新同志曾经在全公司中层干部会上公开表示:“什么是人才,能干好工作的都是人才”。公司应本着人人可以推荐、人人可以入围的用人方针,即可大大的调动了广大职工的工作热情,又拓宽了人才选拔途径。
(3)应从参加集团公司各类考试过关者和出席集团公司及工程建设公司及各类先进个人中选拔管理干部。这类人员一经选拔到管理岗位,他们虽然文凭不高,但热爱学习、业务精通、现场工作经验丰富、群众基础良好,在新的岗位上肯定能不负众望,业绩突出。将成为推动工程建设公司加快发展的适合人才。
3、“造”才工程。应通过多种途径启动“造”才工程,为实现长足发展储备人才资源。
(1)选拔优秀职工参加转专业培训和工人技能升级考试。通过培训及再教育,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在今后的工作中,结合日常的工作经验,能更好的发挥他们的一技之长。
(2)鼓励自学成才。鼓励员工特别是掘进、机电、通风、地测、工民建和安装工程等员工参加全国统一对口专业自学考试和成人高考,按政策在学费和车路费上予以补贴,既提高了自身素质,促进了岗位创效,又促进了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个人的创建。
(3)开展全员职工培训活动。培训作为人力资本增值最快和最大的方法之一,已被许多成功的大型企业所认同。公司应不拘形式积极开办各类培训班,使职工每年至少接受70个学时以上专业技术培训,在持续不断的培训中,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为各类人才的脱颖而出打基础。
(4)送训专业院校,培养后备人才。公司公开考试选拔各专业技术骨干脱产输送到相应大学接受再教育,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培养理论与实践双优的管理人才。
4、引才工程。目前现有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矿建、机电安装、工民建等生产一线专业技术人才短缺,影响了工程建设公司正常生产和壮大。公司应通过多种渠道千方百计引进急需人才,并为他们创造舒畅的工作环境,让他们安心工作。从每年的大中专毕业生中招聘品学兼优的可造之材,相信经过一定时间的锻炼以后,他(她)们一定会在各自的岗位上成长成才,成为促进工程建设公司持续发展的后起之秀。
5、留才工程。引进和培养人才重要,但留住人才更重要。公司要存深怀爱才之心、多谋富才之举、大办利才之事,启动关爱留才工程,从不断满足各类人才的需要,逐步留住人才。
(1)文化留人。构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尊重劳动的具有工程建设总公司特色的企业文化,以愿景留人,以制度留人。在集团公司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从人才的引进、培训、待遇、考核、使用、管理等方面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并形成制度,让各类人才对工程建设总公司了解有吸引、加入有实惠、工作有干劲、发展有目标、奉献有回报。
(2)待遇留人。公司应根据自身的经营情况,力所能及地提高各类人才的工资福利待遇,发挥经济杠杆的调节和物质激励作用。
(3)感情留人。从细微处入手关心各类人才的日常生活,制度性的到他们所在的工作单位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各类人才,多为之解决一个困难,多一句节假日的问候,多一场畅所欲言的交谈……,让周到细致的暖人心工作使各类人才倍感亲切,与企业与同事之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增强了他们的归属感,使他们每天在心情舒畅的氛围中,全神贯注地干工作,一心一意谋发展。
篇7
一、加快海外拓展步伐对我国矿产资源企业的重要意义
矿产资源型企业以自然资源的开发为主,辅以初加工和一些后续工序,尽可能利用区域内的自然条件来实现经济增长(王林清,2007)。这类企业对自然资源依赖性非常强,企业拥有矿产资源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企业的竞争能力。由于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重要战略资源,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西方国家一向高度重视对全球矿产资源的控制,近百年来,他们不断通过经济、外交甚至战争对资源丰富的国家和地区进行掠夺和占领。
就我国而言,在本世纪头20年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资源短缺是重大的瓶颈。我国矿产资源总量大但人均贫乏,探明铁、铜、铝、镍、铬、钾矿石基础储量居世界第4与第12位之间,人均拥有量分别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32%、13%、10%、9%、0.3%和4.5%。不仅如此,我国的资源禀赋普遍不佳,矿产资源大型和超大型矿床比重很小,富矿稀少,贫矿、难选矿和共生矿多,开发难度大、生产成本高(康义,2005)。同时,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居民消费结构将加速升级,对重要矿产资源的消费也持续大幅增加。近年来,我国一些重要矿产品短缺加剧,铁矿、铜矿、氧化铝和镍矿的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分别由1993年的22.3%、16%、34.8%和7.9%提高到2004年64%、72%、46%和47%,钾矿和铬矿对外依存度分别高达85%和90%(朱训,2005)。我们如果不突破资源瓶颈,要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到2020年人均GDP再翻两番的目标就有可能落空。我国矿产资源的基本情况客观上决定了我国矿产资源企业必须从全球资源配置中寻求保障资源供给的有效途径。因此,利用好境外重要矿产资源不单是提高我国矿产资源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更是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战略举措。
二、我国矿产资源企业在海外拓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1、行业政治敏感性高,面临的政治风险大
我国矿产资源企业在海外发展中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政治风险。政治风险是指由于东道国政府或社会政局的不稳定和政策的不连续性而导致的跨国公司国际投资和贸易活动受到影响,并致使其经营管理绩效和其他目标遭受不确定性(杨德新,2000)。当前的政治风险已由战争、征收、国有化等传统型风险向更为复杂而隐蔽的风险演变,主要表现为东道国政策的变化、区域保护、经济和政治报复、区域内部协调、第三国的干预、民族主义和宗教矛盾、各国内部的利益集团和非政府组织的政治参与等(童生、成金华,2006)。由于矿产资源企业投资对象都是战略性物资,与国家利益、民族主义、地缘政治等复杂因素紧密相连,因此受政治影响极大、面临的政治风险极高。我国资源企业在外投资就经常受到多方面的阻碍和干扰,使我国企业的海外拓展受到很大限制。
2、缺乏国际化人才,对国际规则不熟悉
在实际的对外经营过程中,我国矿产资源企业碰到的最棘手问题,主要是来自对矿业国际惯例和运行模式不甚了解或缺乏研究。由于信息不对称、不熟悉国际惯例,不了解国外政治经济和社会风俗、法律制度等,我国企业有过很多失败的教训。因此,他们开始认识到对外合作中涉外资源评估、商务信息、法律咨询、仲裁调解的重要性,必须在标准、规范、矿业权评估、资源评价、独立勘查、矿业经纪、劳务合同等领域与国际惯例接轨。目前,我国矿产资源企业缺乏了解国际社会经济环境、精通国际市场规则、熟悉国际法与投资地法律的综合型人才,以致在与外商的商谈过程中,会出现提出严重背离国际惯例和矿业运行模式的要求和条款的情况,这严重阻碍了我国矿产资源企业全球拓展的步伐。因此,培养和造就一批适应全球化发展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是我国矿产资源企业的当务之急。
3、企业规模小,国际综合竞争力弱
西方矿产资源企业一般都是规模巨大的跨国公司,而由于矿产资源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巨大影响,国家扶持力度日益加大,使得矿产资源企业的规模进一步扩张。根据瑞典RMG统计,目前参与世界矿业经营活动的公司约有8000家左右,但矿山产量的大部分仅由少数几家公司控制。在世界矿业公司排行榜上,32家矿业公司的矿产产值总额占全球矿产总产值份额的50.38%;最大的25家公司中,美、加、澳、英和南非的发达国家的矿业公司占19家,其控制产量占25家公司总产量的78%(周进生、鲍荣华,2004)。我国的矿业企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尽管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是和国际大型矿业集团相比依然有着巨大的差距。据2001年底的统计,我国有15万多个矿山企业,其中大型企业500个,中型企业1254个。大、中型矿山企业只占全国矿山企业的1.15%,而小型矿山企业却占98.85%(朱训,2003)。矿产行业的规模效应十分明显,大规模、长期合同式的交易始终处于市场的主导地位。规模偏小使我国矿产资源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明显劣势。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定价权,使得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容易受国际市场价格影响,抗风险能力差;二是造成企业银行资信低,融资能力低,难以快速扩张;三是市场开拓能力弱,难以突破国际市场壁垒;四是容易受外部政策环境的影响,承担不必要的发展成本。
三、我国矿产资源企业海外拓展的对策建议
1、充分利用国家外交优势,支持矿产资源企业在国际竞争中争取主动权
由于矿产资源的战略重要性和分布不均衡性,对其争夺已经突破了企业层面间的争夺,导致国家层面参与资源争夺。为了获得支持经济发展的有限资源,无论从企业利益还是国家利益来说,企业和政府间的结合也达到前所未有的紧密程度。西方发达国家一直把控制海外的矿产资源作为国家的根本利益所在,他们制定和实施全球矿产资源战略,综合运用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和科技优势,支持本国企业进行跨国资源开发,加紧实施全球资源战略,并控制了大部分优质资源。
尽管越来越多的矿产资源为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控制,但在发展中国家仍有大量的机遇存在。近年来中国矿产资源企业与亚非拉国家合作资源开发项目不断取得成功,这固然与这些国家资源丰富但缺乏开发能力有关系,更与我国在这些国家发展良好外交关系密不可分。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一直以来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周边国家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基础。同时,因为我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同属第三世界国家,有着共同的利益和长期友好的双边关系,所以我国企业在这些国家的发展具备了独特的战略优势。为此,我国的矿产资源企业应充分利用国家外交渠道积极拓展海外资源,获取资源开发的主动优先权。一些金属矿产资源丰富,但勘探程度低、基础设施落后,但与我国政治关系密切的新兴国家应成为我国企业拓展资源储备的重点目标。在资源扩张的进程中,我们应注意尊重当地的政治、宗教、文化习惯,少说多做,在争取资源的同时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为长期的合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矿产资源企业可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有针对性地拓展海外资源
在全球化发展的进程中,我国企业应紧紧围绕国内短缺的重要矿产品种,综合运用贸易、投资、对外援助等灵活多样的形式,积极开发利用海外资源。
通过国际资本市场参、控股境外企业是我国矿产资源企业全球化发展的重要方式。这种方式在获取国际矿产资源的同时还可以使他们在生产技术、营销渠道、品牌经营等多方面的优势资源为我所用,有助于我国企业学习国外公司先进的生产、管理经验,提升我国企业的全球化经营水平。这种方式风险小、效益高,适宜针对发达国家和国际矿产行业领先企业进行。在资源丰富、与我国关系友好的发展中国家,则应尽量争取独立投资或以我方为主建设及管理矿产资源开发项目。这些发展中国家受制于资金和技术限制,多希望国际企业能以直接投资方式参与到他们的矿产资源开发和生产上,并为之提供了各种优惠的政策。我们应充分利用自己在资本、技术、国家关系上的比较优势取得资源开发的主动权。这种方式投资大、风险高,需要国家政治、外交层面的配合。除直接投资外,我国企业还可通过长期合同买断海外矿山一定时期内的生产权或租赁经营海外矿山,这种方式节省投资、风险小但时效短,对于企业长期的资源保障作用有限。
3、扩大企业规模,打造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
当前,国外大公司为了应付世界资源开采市场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和挑战,普遍实行强强联合、机构重组,矿产资源企业并购风起云涌,产业链进一步完善,产业集中度得到提高。进入海外矿产资源市场面临多种风险,而我国矿产资源企业海外开拓市场更多的是在单打独斗,显得势单力薄。从目前世界各地资源开况看,跨国公司在资源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资源垄断。因此,我国矿产资源企业的强强联合,不仅可以凭借组合的实力减少企业海外投资的风险,还可以增强与国际跨国公司竞争的能力。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市场化的逐步完善,并购重组的经济环境也日益改善。我国矿产资源企业完全可以通过并购重组集合各企业优势的技术、人才、资金等生产要素,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作为海外拓展的主体。在生产要素的重组过程中尤其要重视进一步充分利用国内外的资本市场,实现企业规模快速扩张。随着我国国内资本市场本身的逐步完善、发展,矿产资源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债券获取大量的融资已成为可能。随着我国金融管制的逐步放宽,企业通过海外资本市场融资的的机会也越来越多,这些因素都是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实力大企业的有利条件。
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企业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篇8
关键词:资源税 采矿企业 收益分配
我国从2009年开始在部分省份实行了资源税从价计征的试点改革,并计划在2012年将这一改革推进到全国范围内。由于资源税费制度改革直接影响采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因此本文在分析我国资源税改革的动因及进一步改革方向的基础上,对采矿企业如何应对进行深入的探讨。
一、资源税改革的原因及进一步改革的方向
(一)资源税改革的原因
1、现行资源税制本身存在较多缺陷
首先,现行资源税的从量计征方法使采矿企业的利润与资源价格脱钩,造成国有资源的流失。其次,现行资源税未考虑开采效率等,造成可回采的矿产资源的回采率明显偏低,从量征收的方法也导致资源开采中采富弃贫、采肥丢瘦的现象频发。再次,资源税的征收范围仅包括矿产资源和盐,而其他自然资源如森林、水等资源并未被纳入到资源税的征收范围中。最后,我国的资源税制并未将环境成本计入其中,这导致了资源开发地区多出现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现象。
2、现行资源税不利于推动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
从量计征的资源税制给予了采矿企业较大的利润空间,从而吸引了大量的生产要素向采矿业的过度集中,对地区的其他产业造成挤出效应并损害了资源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对现行资源税制进行改革,在促进采矿企业提高生产技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的同时,还可以消除资源行业的超额利润,通过促进生产要素向地区内的其他产业流动实现资源型地区的产业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3、现行资源税使资源开发的收益分配不合理
由于我国的自然资源多集中于欠发达省份,过低的资源税负使资源产地在资源开采中获利较少,而资源输入地在使用相对廉价的资源产品的同时却不承担由于资源开发给资源产地带来的其他成本。这种利益分配的不合理使资源输出地区的贡献的不到充分认可,实际上造成了欠发达地区补贴发达地区的现象,资源税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护资源输出地区的利益。另外,资源税负水平过低,也使得资源开发的收益过度流向企业,而作为代表国家行使资源所有权的政府从中则获益相对较少。
(二)新一轮的资源税改革及进一步改革的方向
2010年开始,国家批准在新疆首先开始推行油气资源税试点改革。试点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将油气资源税征收方式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但是,从资源税改革的角度来看,这一轮的资源税改革的核心是改变计征方式和提高税负水平,并没有从计征依据、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角度对资源税制进行全面改革,资源税费制度依然具有很大的改革空间。未来我国资源税进一步改革的方向可能还包括扩大计征范围、全面实行从价计征、调整资源相关税费体系、增加污染成本以及更大力度的调节超额利润等几个方面。
二、资源税改革对采矿企业的影响
作为针对资源开发征收的税种,资源税改革必然会对采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直接影响,主要包括加大企业税负水平、降低企业盈利能力、削弱企业财务能力等三个方面。
(一)采矿企业税费负担加大
资源税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提高资源税负,维护国家对于矿产资源的所有权。以焦煤为例,虽然焦煤资源税的计征方式在此次资源税改革中仍然保持了从量计征,但是税率由之前的0.3-5元/吨提高到了8-20元/吨,如果未来煤炭资源税也改为从价计征的话,资源税负水平还要继续上升。此外,资源税的改革并没有辅之以整个资源税费制度的改革,采矿企业除了要面对增加的资源税税负外,还需要缴纳矿产资源补偿费、矿业权使用费等其他相关税费。同时,采矿企业的生产特点使其在计算增值税时基本没有可扣减项,增值税的应税金额较之其他企业要大得多。因此,在其他税费制度改革尚未配套的情况下,资源税改革使采矿企业面临了更加沉重地税费负担。
(二)降低采矿企业的盈利能力
资源税逐步推进从价计征后,采矿企业的税负水平将直接与矿产品价格及销售额挂钩,相对于从量征收的资源税,企业经营成本将会大大提高,相同销售量下的盈利空间也会被压缩。此外,对采矿企业的超额利润进行调节,也是资源税未来改革的重要方向,这也同样会降低采矿企业的盈利能力。特别是处于后危机时代的下游企业同样面临着不容乐观的经营环境,采矿企业也很难向下游转移税负。即使部分税负实现了转嫁,但是由于提高了最终产品的价格,使得需求减少,同样会使采矿企业的销售额下降,最终降低了采矿企业的盈利水平。
(三)削弱企业财务能力
资源税改革对采矿企业财务能力的削弱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资源税改革导致采矿企业的税负压力和生产成本增加,给企的经营现金流带来不利的影响,减少了企业的营运资金从而导致采矿企业扩大再生产能力减弱,降低企业的再投资水平;第二,资源税的提高降低了采矿企业的盈利能力,也使资源开采行业的投资回报率下降,因此资本会从资源开采行业流出转向投资回报率更高的行业,加之银监会近年来对资源开采行业的融资进行了一定的限制,所以采矿企业的融资能力也会大大的降低。
(四)企业内部博弈成本增加
改革增加的资源税负如果难以向下游企业转嫁,就必须实现企业的内部消化。内部消化主要包括提高采矿效率和压缩生产成本的方法。其中,压缩生产成本通常会使企业内部的博弈成本和压力增加。压缩生产成本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降低企业员工的薪酬福利水平,如何调整薪酬体系、降低薪酬水平都产生企业内部的博弈行为。此外,引入更加先进的企业管理方法也是压缩生产成本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先进管理方法的引入常常伴随着企业管理层的大幅度变动和人员工作效率的提高,进而导致一部分企业员工可能被迫离开企业,而企业人员调整的过程也使企业内部的博弈成本上升。
(五)更加严格的环境约束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采矿行为产生的负外部性必然会受到越来越严格的约束,这也是资源税进一步改革的方向之一。我国采矿企业的生产方式相对落后,尤其是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较大,造成资源产地空气、水体、土地等资源环境被严重污染,既影响了当地居民正常的生产生活,也损害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资源税改革加入环境内容后,采矿企业将会面临更加严格的环境约束,采矿行为污染成本将会大幅提高,进而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税负压力。
三、采矿企业的应对办法
资源税改革是一把双刃剑,在加强维护国家对自然资源所有权、提高资源开发效率、促进节能减排的同时,也势必会加重采矿企业的税费负担,恶化企业的经营环境。因此,采矿企业必须积极及时地做好应对措施,在发掘自身生产经营潜力的同时,共同促进行业发展环境的优化。
(一)提高开采效率,降低单位开采成本
由于资源税实行从价计征,原来粗放式的开采和“采富弃贫”等手段都会造成采矿企业税负水平的大幅度上升,因此对于采矿企业来说,应对资源税从价改革最直接的手段就是提高开采效率,在有限的开采区域内获得更大的产出。提高资源开采效率可以从多方面实现,包括提高技术水平,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控制资源的浪费行为。另外,开采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伴生矿的状况,对于伴生矿也应当适度采掘。对于固体矿产资源来说,提高回采率也是增加产出的有效手段,一方面可以节省勘探、开新矿的成本,另一方面可以降低相同产出水平下的资源税负。
(二)降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压缩企业的工资福利水平是降低经营成本最直接的手段,但是这也会造成优质人力资本的流失和企业内部博弈成本的增加,并不利于采矿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而我国的采矿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的管理水平普遍偏低,引入先进的管理经验,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能够更加有效的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同时,可以鼓励大型企业对一些中小企业进行兼并重组,利用大企业相对先进的管理经验和规模效应提高企业整体应对资源税改革带来的成本上升压力。
(三)加强环保意识,减少环境污染
资源税改革使采矿企业污染环境的成本增加,加强采矿企业的环境保护意识,减少采矿行为对环境的破坏也是应对资源税改革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采矿企业必须逐渐走出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向环境友好的发展模式迈进,一是要通过文化和制度创新将环境保护的意识和制度灌输到企业的自身文化和行为规范中;二是要依靠技术创新,鼓励企业内部进行低碳友好型采矿技术的研发和利用,逐步减少采矿行为造成的环境污染。
(四)实现多元化经营
新的资源税制度会降低采矿企业开采新矿的动力,同时由于采矿企业的固定资产折旧速度较慢,因此会产生较多的闲置资本。将部分闲置资本用以进行多元化经营既可以提高采矿企业资本的盈利能力,也可以起到分散经营、政策风险的作用。但是实施多元化经营的采矿企业应当是具有一定规模、管理水平较高、资本实力较为雄厚的企业,并且准备进入的新行业与企业的主营业务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如向下游矿产品加工业进行延伸等。
四、结束语
资源税改革事关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是近年来国家税费制度改革的重点之一。新一轮的资源税改革以及未来进一步的改革方向都将会影响到采矿企业的生产经营,因此企业必须做好相关的准备以迎接即将全面推开的资源税改革。
通过对我国采矿企业在资源税改革中所面临的问题的分析,本文提出采矿企业应当在提高开采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实现多元化经营。同时,国家也应启动相关的配套制度改革,为我国采矿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提供更加有利的制度环境。
参考文献:
[1]刘佳,庞博,宋惠.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资源税费制度改革的视角[J].西北大学学报,2012,(41):203-207
[2]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学院全球资源政策和管理研究院.全球矿业税收比较研究[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6
[3]谢美娥,谷树忠.我国资源税的功能缺陷研究及改革建议——以榆林市为例[J].宏观经济研究,2007,(03):22-48
篇9
一、加快海外拓展步伐对我国矿产资源企业的重要意义
矿产资源型企业以自然资源的开发为主,辅以初加工和一些后续工序,尽可能利用区域内的自然条件来实现经济增长(王林清,2007)。这类企业对自然资源依赖性非常强,企业拥有矿产资源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企业的竞争能力。由于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重要战略资源,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西方国家一向高度重视对全球矿产资源的控制,近百年来,他们不断通过经济、外交甚至战争对资源丰富的国家和地区进行掠夺和占领。
就我国而言,在本世纪头20年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资源短缺是重大的瓶颈。我国矿产资源总量大但人均贫乏,探明铁、铜、铝、镍、铬、钾矿石基础储量居世界第4与第12位之间,人均拥有量分别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32%、13%、10%、9%、0.3% 和 4.5%。不仅如此,我国的资源禀赋普遍不佳,矿产资源大型和超大型矿床比重很小,富矿稀少,贫矿、难选矿和共生矿多,开发难度大、生产成本高(康义,2005)。同时,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居民消费结构将加速升级,对重要矿产资源的消费也持续大幅增加。近年来,我国一些重要矿产品短缺加剧,铁矿、铜矿、氧化铝和镍矿的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分别由1993年的22.3%、16%、34.8%和7.9%提高到2004年64%、72%、46%和47%,钾矿和铬矿对外依存度分别高达85%和90%(朱训,2005)。我们如果不突破资源瓶颈,要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到2020年人均GDP再翻两番的目标就有可能落空。我国矿产资源的基本情况客观上决定了我国矿产资源企业必须从全球资源配置中寻求保障资源供给的有效途径。因此,利用好境外重要矿产资源不单是提高我国矿产资源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更是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战略举措。
二、我国矿产资源企业在海外拓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1、行业政治敏感性高,面临的政治风险大
我国矿产资源企业在海外发展中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政治风险。政治风险是指由于东道国政府或社会政局的不稳定和政策的不连续性而导致的跨国公司国际投资和贸易活动受到影响,并致使其经营管理绩效和其他目标遭受不确定性(杨德新,2000)。当前的政治风险已由战争、征收、国有化等传统型风险向更为复杂而隐蔽的风险演变,主要表现为东道国政策的变化、区域保护、经济和政治报复、区域内部协调、第三国的干预、民族主义和宗教矛盾、各国内部的利益集团和非政府组织的政治参与等(童生、成金华,2006)。由于矿产资源企业投资对象都是战略性物资,与国家利益、民族主义、地缘政治等复杂因素紧密相连,因此受政治影响极大、面临的政治风险极高。我国资源企业在外投资就经常受到多方面的阻碍和干扰,使我国企业的海外拓展受到很大限制。
2、缺乏国际化人才,对国际规则不熟悉
在实际的对外经营过程中,我国矿产资源企业碰到的最棘手问题,主要是来自对矿业国际惯例和运行模式不甚了解或缺乏研究。由于信息不对称、不熟悉国际惯例,不了解国外政治经济和社会风俗、法律制度等,我国企业有过很多失败的教训。因此,他们开始认识到对外合作中涉外资源评估、商务信息、法律咨询、仲裁调解的重要性,必须在标准、规范、矿业权评估、资源评价、独立勘查、矿业经纪、劳务合同等领域与国际惯例接轨。目前,我国矿产资源企业缺乏了解国际社会经济环境、精通国际市场规则、熟悉国际法与投资地法律的综合型人才,以致在与外商的商谈过程中,会出现提出严重背离国际惯例和矿业运行模式的要求和条款的情况,这严重阻碍了我国矿产资源企业全球拓展的步伐。因此,培养和造就一批适应全球化发展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是我国矿产资源企业的当务之急。
3、企业规模小,国际综合竞争力弱
西方矿产资源企业一般都是规模巨大的跨国公司,而由于矿产资源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巨大影响,国家扶持力度日益加大,使得矿产资源企业的规模进一步扩张。根据瑞典RMG统计,目前参与世界矿业经营活动的公司约有8000家左右,但矿山产量的大部分仅由少数几家公司控制。在世界矿业公司排行榜上,32家矿业公司的矿产产值总额占全球矿产总产值份额的50.38%;最大的25家公司中,美、加、澳、英和南非的发达国家的矿业公司占19家,其控制产量占25家公司总产量的78%(周进生、鲍荣华,2004)。我国的矿业企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尽管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是和国际大型矿业集团相比依然有着巨大的差距。据2001年底的统计,我国有15万多个矿山企业,其中大型企业500个,中型企业1254个。大、中型矿山企业只占全国矿山企业的1.15%,而小型矿山企业却占98.85%(朱训,2003)。矿产行业的规模效应十分明显,大规模、长期合同式的交易始终处于市场的主导地位。规模偏小使我国矿产资源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明显劣势。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定价权,使得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容易受国际市场价格影响,抗风险能力差;二是造成企业银行资信低,融资能力低,难以快速扩张;三是市场开拓能力弱,难以突破国际市场壁垒;四是容易受外部政策环境的影响,承担不必要的发展成本。
三、我国矿产资源企业海外拓展的对策建议
1、充分利用国家外交优势,支持矿产资源企业在国际竞争中争取主动权
由于矿产资源的战略重要性和分布不均衡性,对其争夺已经突破了企业层面间的争夺,导致国家层面参与资源争夺。为了获得支持经济发展的有限资源,无论从企业利益还是国家利益来说,企业和政府间的结合也达到前所未有的紧密程度。西方发达国家一直把控制海外的矿产资源作为国家的根本利益所在,他们制定和实施全球矿产资源战略,综合运用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和科技优势,支持本国企业进行跨国资源开发,加紧实施全球资源战略,并控制了大部分优质资源。
尽管越来越多的矿产资源为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控制,但在发展中国家仍有大量的机遇存在。近年来中国矿产资源企业与亚非拉国家合作资源开发项目不断取得成功,这固然与这些国家资源丰富但缺乏开发能力有关系,更与我国在这些国家发展良好外交关系密不可分。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一直以来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周边国家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基础。同时,因为我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同属第三世界国家,有着共同的利益和长期友好的双边关系,所以我国企业在这些国家的发展具备了独特的战略优势。为此,我国的矿产资源企业应充分利用国家外交渠道积极拓展海外资源,获取资源开发的主动优先权。一些金属矿产资源丰富,但勘探程度低、基础设施落后,但与我国政治关系密切的新兴国家应成为我国企业拓展资源储备的重点目标。在资源扩张的进程中,我们应注意尊重当地的政治、宗教、文化习惯,少说多做,在争取资源的同时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为长期的合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矿产资源企业可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有针对性地拓展海外资源
在全球化发展的进程中,我国企业应紧紧围绕国内短缺的重要矿产品种,综合运用贸易、投资、对外援助等灵活多样的形式,积极开发利用海外资源。
通过国际资本市场参、控股境外企业是我国矿产资源企业全球化发展的重要方式。这种方式在获取国际矿产资源的同时还可以使他们在生产技术、营销渠道、品牌经营等多方面的优势资源为我所用,有助于我国企业学习国外公司先进的生产、管理经验,提升我国企业的全球化经营水平。这种方式风险小、效益高,适宜针对发达国家和国际矿产行业领先企业进行。在资源丰富、与我国关系友好的发展中国家,则应尽量争取独立投资或以我方为主建设及管理矿产资源开发项目。这些发展中国家受制于资金和技术限制,多希望国际企业能以直接投资方式参与到他们的矿产资源开发和生产上,并为之提供了各种优惠的政策。我们应充分利用自己在资本、技术、国家关系上的比较优势取得资源开发的主动权。这种方式投资大、风险高,需要国家政治、外交层面的配合。除直接投资外,我国企业还可通过长期合同买断海外矿山一定时期内的生产权或租赁经营海外矿山,这种方式节省投资、风险小但时效短,对于企业长期的资源保障作用有限。
3、扩大企业规模,打造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
当前,国外大公司为了应付世界资源开采市场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和挑战,普遍实行强强联合、机构重组,矿产资源企业并购风起云涌,产业链进一步完善,产业集中度得到提高。进入海外矿产资源市场面临多种风险,而我国矿产资源企业海外开拓市场更多的是在单打独斗,显得势单力薄。从目前世界各地资源开况看,跨国公司在资源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资源垄断。因此,我国矿产资源企业的强强联合,不仅可以凭借组合的实力减少企业海外投资的风险,还可以增强与国际跨国公司竞争的能力。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市场化的逐步完善,并购重组的经济环境也日益改善。我国矿产资源企业完全可以通过并购重组集合各企业优势的技术、人才、资金等生产要素,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作为海外拓展的主体。在生产要素的重组过程中尤其要重视进一步充分利用国内外的资本市场,实现企业规模快速扩张。随着我国国内资本市场本身的逐步完善、发展,矿产资源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债券获取大量的融资已成为可能。随着我国金融管制的逐步放宽,企业通过海外资本市场融资的的机会也越来越多,这些因素都是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实力大企业的有利条件。
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企业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篇10
所谓“SCP”是“市场结构(Structure)、市场行为(Conduct)、市场绩效(Performance)”的简称。在这个范式中,市场结构决定市场行为,市场行为产生市场绩效。
一、市场结构分析
产业的市场结构是指市场经济活动中构成产业市场的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这种关系综合反映了市场的竞争和垄断关系,而影响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是市场集中度、产品(服务)的差异化程度以及市场进入壁垒。
(一)市场集中度分析。市场集中度描述了产业内各企业的大致市场占有率状况,从而可知该产业的市场格局状态。在我国的矿产资源评介产业中,实力雄厚、技术相对领先的几家公司主要有:北京经纬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中宇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中商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等公司,对其中前四家和前八家的产值及资产总额进行计算后,两者的CR430%,CR8<40%,由此判定我国的矿产资源评介产业为竞争型的市场结构。
(二)服务的差别化程度分析。所谓服务差别化是指同一产业内不同企业的同类服务,由于在质量、信息提供和消费者偏好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从而导致服务间替代的不完全性状况。随着矿产资源行业的发展,矿产资源评估产业提供的服务类型越来越丰富。(表1)
(三)产业的进入壁垒分析。进入壁垒是市场结构中与集中度和产品差别化并列的另一个主要因素。首先,矿产资源评估行业需要大量的具有一定矿产评估经验的高学历人才;其次,资源产业评估行业是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新兴行业,这一行业的特点决定了其必然是知识或者说是技术密集型的;第三,国家现在正在对矿产评估行业进行整顿,进入这个行业需要符合国家相关的制度规定。由此可见,企业进入该领域会遇到资金、技术、政策层面的壁垒,我国的矿产资源评介产业的进入壁垒较高。
经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矿产资源评介市场是一个企业数目多、竞争激烈的市场,在这个市场中,各个企业在提供服务中差别不大,由于行业的技术性和国家政策的要求,所以该行业的进入壁垒较高。
二、市场行为分析
市场行为主要是指厂商在市场上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和更高的市场占有率所采取的行动。下面主要从厂商的价格行为、广告策略和矿产评介企业发展状况来分析我国矿产资源评估行业的市场行为。
(一)价格行为。在市场结构中我们已经得出该市场是自由竞争的市场,市场中竞争激烈。经过分析我们发现,在此产业中,市场主体的价格行为主要是非合作的定价行为。在目前的矿产资源评介市场上主要是以前两种定价方法为主。当然,在此行业中,兼并成本太高,因此较大型的矿产资源评介企业有时可能会采用掠夺性定价的手段。
(二)广告策略。矿产评估企业采用广告策略的目的是提高自身服务的差异化、阻止潜在竞争者进入该市场。在多夫曼-斯泰纳模型中,厂商的最优广告费用支出占总收益的比率等于广告的需求弹性与价格需求弹性之比的绝对值。如果保持其他情况不变,广告支出占销售额的比例随着广告销售弹性的增加而增加,随着需求弹性的增加而减少。在达到市场均衡时,降低广告水平会增加社会福利,即市场提供了过多的广告,所以我们也要对企业广告策略予以适度关注。
(三)矿产评介企业发展状况。目前,该市场上现有的竞争者,主要是指市场评估企业、高校、社会科研单位、地质队等事业单位普查队等,它们的实力都很强。高校和社会科研单位拥有的是比较强的专业知识,地矿局、地质队拥有比较先进的大型设备和有经验的工作人员,他们的实力也很强大。但是,矿业权评估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诸如委托机制不规范、评估技术规范体系不健全、评估机构和从业人员责任风险意识不强、理论研究滞后于评估实践等问题逐渐暴露出来。
经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自由竞争的矿产资源评介市场中,企业采取了一定的价格行为和广告策略来提高服务的差别化,提高自己的市场占有率。
三、市场绩效分析
市场绩效是指市场的运行效率,它是指在一定的市场结构下,由一定的市场行为所形成的收入、成本、利润、产品质量以及在技术进步等方面的最终经济成果。市场绩效反映了在特定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条件下市场运行的效果,同时市场绩效的状况及变化反过来又影响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本文将主要采用资源配置效率和技术进步程度来衡量市场绩效。
(一)资源配置效率。资源配置效率是用来评价市场绩效的最基本指标。它主要包括了两个方面,即市场配置效率和内部管理效率。
1、市场配置效率。狭义的资源配置效率仅仅指企业或产业的资源是否得到充分利用,而广义的配置效率还应该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根据西方价格理论的观点,资源的最佳配置状况应是社会总效用或社会总剩余最大。矿产资源评介市场是一个自由竞争的市场,市场资源得到了较好的利用,因此市场的配置效率较高。
2、内部管理效率。内部管理效率,通常又称“X效率”,如果企业管理能使厂商在每一产出水平下都达到低成本,就实现了X效率。在高度集中和高度分散的产业,X效率均较低,即存在X非效率现象。我国的矿产评介行业就存在X效率低的情况,因为在该市场中的众多企业的机构设置小而全,单位产品管理费用高于大型企业;小而全、非专业化,企业之间缺乏专业化分工协作导致了管理费用上升;集中度较低,过度竞争现象突出,价格下跌,生产能力严重过剩;销售规模增长缓慢,但企业管理费用刚性,使管理费用居高不下等。
(二)技术进步程度。技术进步渗透于产业组织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的各个方面。技术进步反映的是一种动态的经济效率,所以也成为衡量经济绩效的一个重要指标。我国矿产资源评介企业技术创新的经费投入不足,科技创新人员的数量相对较少,技术扩散机制不健全等。
四、结论及建议
通过对我国矿产资源评介产业的SCP范式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矿产资源评介产业是一个高投入、高回报的产业,同时也是一个资金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其进入壁垒都很高。目前,该产业市场发展初具规模,探矿权市场也正在形成和建设中,市场供不应求。但我国评估市场发展时间短,管理经验不足,监督制度和评估理论、方法的不完善,自律意识薄弱等。针对上述分析,参照国外的发展经验,在促进矿产评介产业发展方面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行业法律法规建设。矿产资源评介行业是规范矿产资源开采的有力渠道。因此,加强对该行业的法律规范,能够使我国的矿产资源开发有序进行。
2、促进专业人才的培养。我国矿产资源评介产业的专业人才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为了促进我国矿产评估市场的发展,广大的地矿单位和高等学校应联合培养知识与能力并重的“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