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工程专业范文
时间:2023-04-04 03:14: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冶金工程专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实验教学独立设课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尤其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独立动手能力、正确思维方法及严谨工作作风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5-9]。将“冶金原理”和“钢铁冶金学”课程中的实验学时拿出来,设立48学时“冶金工程实验”课程,系统传授实验原理。打破传统以理论教学为主、以实验为辅的局面,改变了实验教学附属于理论课的地位,使理论学习和实验同时进行,实验教学目的更加明确,且单独考核,易于管
(二)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开设综合设计性、有创新意义的实验项目,学生4人一组,根据实验题目共同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实验设备、拟定实验程序、观察实验现象、做好实验记录。以“减重法测定铁矿石的还原度”实验为例,每个学生分工不同,有的负责高温还原炉的设计与选择,有的负责实验方法的确定,大家共同完成实验过程、分析处理实验数据、撰写实验报告等工作。在共同完成一个实验项目的过程中,不仅改变了传统实验中学生被动学习、缺乏独立思考的状态,而且培养了团队合作和创新精神。
二、多手段并用,改善实习效果
(一)多媒体辅助实习冶金工程属于高温高压行业,具有较高的危险性。同时,冶金企业受到企业效益和生存、发展的制约,接收学生实习的积极性不断下降,实习效果难以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为此,安排有现场经验的教师采用冶金工艺流程软件进行辅助实习。软件包括烧结、高炉炼铁、转炉炼钢、二次精炼、连铸、电炉炼钢等工序。例如,高炉炼铁部分包括高炉本体、冷却系统、煤气净化系统、喷煤系统、热风系统、上料系统、渣铁系统和高炉冶炼原理等部分,既能让学生宏观掌握高炉炼铁整个过程,又能把握高炉内微观反应细节,提高了认识和理解的深度,也克服了实习所受到的时间与空间限制。
(二)网络辅助炼钢实习“国际网络炼钢大赛”是由国际钢铁协会举办的钢铁行业世界性模拟生产技能竞赛。学校自2011年开始组队参加国际网络炼钢大赛。先进行校内选拔赛,优胜者再参加国际比赛。把这种模拟训练过程引入实践教学,通过对炼铁和炼钢过程进行全面模拟,理解原料和冶炼过程中工艺参数选取、产品指标优化等,深化了学生对钢铁生产的认识,树立了创新意识、成本意识和团队意识,弥补了生产现场不能动手操作的不足,使网络模拟成为培养冶金工程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辅助方式。
三、通过毕业论文提高科研创新能力
(一)毕业设计过程网络化管理毕业论文是本科教育中最后一个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毕业论文,可以使学生四年里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撰写科研论文归纳能力融合在一起。在完成毕业论文过程中,学生必须独立工作,主动学习,了解课题相关的学术前沿,接触先进科学仪器,从而培养科研创新能力[10]。学校自主开发“材冶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双选系统”,教师确定题目课题、学生选择题目、选择导师、教师选择学生、下达任务书、开题报告、中期检查报告、答辩申请等各个环节都在系统中进行,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开展毕业论文工作。指导教师对毕业论文的各个阶段进行有效监控与指导,保障高效率、高质量完成毕业论文。
(二)精心选择课题,保证一人一题,独立完成冶金工程专业教师都具有比较丰富的科研工作经验,涉及研究方向包括高炉炼铁、炼钢及连铸、有色冶金、冶金过程节能环保、冶金用耐火材料、冶金物理化学、冶金过程仿真计算等。教师从生产实际和科研内容出发,及早酝酿课题,在第七学期末提出毕业设计课题,保证一人一题,写出详细毕业论文任务书,要求三年内毕业论文题目不雷同。这就使得学生必须独立开展查阅文献、撰写开题报告、设计实验方案等工作,从根本上杜绝抄袭论文的可能。课题完成过程中,学生独立开展文献调研、实验方案制定、实验设备准备、实验过程及数据测量、实验数据分析处理及讨论和毕业论文撰写等工作,培养独立科研和撰写论文能力,注重对学生思维创造性的启发。
四、科研训练贯穿始终
(一)实行导师制开展“本科生导师制”,即本科生入校后就选定某一教师作为指导教师,帮助学生进行大学四年的学习规划,在学完基础课后跟随导师参与实验室工作,和研究生一起参与科研项目,直接和大四时的毕业论文环节衔接。由于参与课题的时间长,对课题理解加深,投入精力增多,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完成课题,争取本科阶段撰写专利、,促使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二)开展大学生创新项目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如组织学生参加全国、省部级等各级科技竞赛和科技创新项目研究;设置校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开展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每年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立项,其成果以或申请专利发明为主要验收指标,引导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及创新能力,学生在撰写科研项目申请报告、实验研究及结题报告等过程中,科研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五、结语
篇2
冶金工程专业英语英语教学一、引言
目前,各专业对专业英语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涌现出许多新兴的、多学科交叉的领域,对外交流频繁。为了能够了解、赶上世界先进技术的进步和国外专业发展动态,本科生应该能够熟练阅读并准确理解专业文献,并在专业领域具有基本的语言交流能力。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对大学生的要求不仅仅停留在简单的阅读,也应该能写科技文献,能够进行国际交流。我院曾邀请日本名古屋工业大学石泽伸夫教授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进行学术交流,学生对所讲的内容十分感兴趣,但由于专业词汇掌握的局限性无法进行深一层的交流,只能依靠翻译进行讲解,双方都觉得十分遗憾。另外,目前我校所承接的项目中亚洲区域合作专项资金项目、其他领域的合作项目等越来越多,项目所涉及的所有文件全部采用英文编写,因此,本科毕业生要想尽快的融入社会,英语显得就十分重要。随着我校2011级学分制改革的执行和实施,我院对工科专业英语教学的课时相对进行了扩展,但教学安排仍面临着学时短缺的困难。而目前,为适应社会的发展以及对社会输送人才的要求,高校对专业英语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故,必须对目前的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加以重视并提出应对措施。
二、目前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专业英语课程安排与专业课衔接不合理
专业英语课程一般安排在第六学期,而绝大多数专业课程安排在第七学期,因此学生没有专业知识基础,对专业英语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教师上课时,往往需要先用汉语对专业知识进行讲解,然后才能进行专业英语教学,浪费了大量时间,使本来课时量严重短缺的现象进一步加剧。
2.教学方法的局限性
专业英语的教学方法,一般延续公共英语的教学方法,即教师让学生轮流翻译一个句子或几个单词,教学手段采用黑板加粉笔,将本讲课中设计到的生词列到黑板上,这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已越来越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学习效率不高。
3.学生对专业英语的特点不熟悉
在专业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专业英语的翻译过程和专业英语文章格式的要求不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仅限于课堂上所讲内容,不注重对专业英语词汇的学习和累积,因此,在翻译专业英语文章的时,常采用在线翻译工具对英语文献进行翻译,结果导致了英语式的中文,甚至导致不看英语文章只看中文翻译时不知所云的现象。比如“Charge materials contain apart from iron oxides numerous impurities and most of them are reduced during ironmaking.”翻译成“炉料含有大量铁的氧化物和杂质,大部分在炼铁过程中降低。”
三、改革措施
1.专业教学计划改革
教学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规定不同课程类型相互结构的方式,也规定了不同课程在管理学习方式的要求及其所占比例,同时,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了学校应设置的学科、课程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教学计划设置的是否合理,是整个教学过程是否顺利实施的关键,是专业方向是否明确的关键,直接决定专业人才掌握的知识结构、技能的熟练程度、社会就业的适应能力及在人才市场中的竞争力。在冶金工程专业教学计划方面,应把专业英语课安排在第七学期,而绝大多数专业课程安排在第六学期,这样能使专业英语课与专业课很好的衔接在一起。
2.教学方法的改革
专业英语应强调专业方面语言的应用,力求达到以英语为工具获取和交流信息的教学目的。因此教学宜采用教师课堂讲授和学生课下训练相结合的方法,做到教师指导和学生研读相结合,语言学习和专业应用相结合、阅读文献和学术交流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下述的教学方法:
(1)将课堂变成学生畅所欲言的讨论场所。在每次讲授新课程之前,让学生自己收集与本课程内容相关的英文资料。英文资料的获取途径可以是利用图书馆纸质版英文期刊和从网上下载相关资料。学生收集资料后,用英文配备简单的解说词。鼓励学生利用现有设备将准备好的材料作成ppt,或利用投影仪在课堂上讲解,其他学生可根据其讲述的内容进行提问。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课堂表现给出平时成绩,这将极大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虽然准备资料要占用学生很多课余时间,但这种方法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口语、语言表达和反应能力。
(2)在每一节课之前,在多媒体课件中专门设计学生对前一次课所讲内容掌握程度的知识问答。包括单词、短语、英译汉等内容,并限制学生的回答时间。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温故知新,牢固掌握所学知识。
在目前设置的课时内讲授专业英语写作是不可能的。然而,专业英语写作的基础之一是熟悉科技英语,熟读专业英文期刊上的文章是一种很好的训练专业英语写作的方法。可以向学生推荐相关专业重要的英文期刊,如冶金工程专业的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 Powder Technology,Iron and Steel making等。通过阅读,学生可以熟悉科技英语的写作格式,对于将来的学习和工作大有益处。
四、结束语
以上是关于冶金工程专业英语教学的看法,科学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为了使本科生尽快的融入社会,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对专业英语进行改革。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教学法;专业英语;冶金工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8-0194-02
安徽工业大学冶金工程是安徽工业大学的传统优势专业,是按照“重基础、宽口径、复合型、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掌握现代冶金工程相关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从事冶金工程及相关领域的生产、管理及经营、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的工程技术型或科学技术型高级专门人才。这里所谓的基础理论,其中重要的一环就是物理化学。并且物理化学作为大学生入学后接触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掌握冶金工艺的理论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更进一步,作为省级教学改革的试点专业和国家级特色专业,我校冶金工程专业的学生目前均为一本招生。优秀的生源加上特色专业建设的内在要求,也使得物理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成为了必然。为了顺应这种趋势,近几年来,我们对物理化学课程进行了深入的教学改革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对此本文将进行系统的总结,以进一步推动冶金工程专业的特色化建设。
一、课程目的
物理化学是冶金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物理化学的教学内容包括化学热力学、溶液与相平衡、化学动力学、电化学、表面现象与分散系统等。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将牢固地掌握物理化学基本概念及计算方法,同时还会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这种训练和培养将贯穿在课程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掌握怎样由实验结果出发进行归纳和演绎,或由假设和模型上升为理论,并结合具体条件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通过以上培训,提高学生概括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素质,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理论和实验基础。
二、教学难点
1.安徽工业大学的冶金工程专业一直局限于钢铁冶金方向,随着学科建设的发展,2011年,冶金工程系开设了再生资源科学与技术专业,同时突破了单一的钢铁冶金,设置了有色冶金方向,实现了“多专业、大冶金”的建设目标。面对新专业(再生资源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冶金(钢铁冶金、有色冶金)办学的新形势,物理化学在教学内容上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有所侧重,实现模块化教学,以适应新专业建设的需要。
2.作为冶金工程专业的第一门基础课程,需要在教学方式上加大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积极将科研引入到教学中去,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力,避免枯燥情绪,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优化
针对以上教学难点,我们参考国内高校实践,[2-5]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了以下对策:
1.教学内容的优化。借鉴CBI教学法“主题模块模式”为导向和“内容多元化”准则,[6]编制教学内容及教学环节构成的模块框架,分为如下两个层次:一是与专业特点结合的课程总体设置:面对新专业(再生资源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冶金(钢铁冶金、有色冶金)办学的形势,设置课程教学模块,即构建物理化学的若干具有独立阶段功能的教学模块体系,在加强通用内容教学的基础上,突出学科的差异性和侧重点,从而在以后的教学中能根据学生的专业和方向进行有效组合,以灵活适应不同专业方向的培养要求。二是与教学环节结合的课程详细设置:强调教学内容构建的“标准与多元”的关系,除主体部分是按教学大纲必须完成的内容之外,加强辅助及延伸部分的教学,有目的地针对学生的基础和特点,精心组织教学内容,推进教学进度的有序开展。
2.教学手段的优化。“物理化学”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及计算方法,并得到科学方法和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从而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素质,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理论和实验基础。因此在教学手段上,我们实行三步法教学,即按照课堂教学、研究型学习和实践环节这三步来组织教学:(1)课堂教学。结合板书易于推导和多媒体展示直观的特点,根据内容选择适合的教学手段,手段多样,循序渐进,既在推导中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又利用多媒体生动展示了课程内容,将教学中的抽象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扩大直观范围,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果。(2)研究型学习。物理化学的基本理论与冶金工程的科研工作紧密结合,因此笔者将科研中的热力学、动力学现象,作为相应章节的应用实例理论,结合自身的科研项目,提出问题和展开问题,启发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不断强化物理化学理论与工程实际的精密联系,使课程教学内容不乏工程实例和应用背景,克服以概念解释概念的传统说教。而这也将很好地解决理论知识如何应用于工程实践、加深学生对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实践环节。加强教学中的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适当组织学生在合理安排时间的基础上参与科研活动。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教学方式的优化。冶金工程作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学生均为一本招生。面对优秀的生源和特色专业的内在要求,我们在物理化学中进行了差异化双语教学,即对部分英语较好的学生开设物理化学双语课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冶金专业英语的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近两年的教学质量学生评价平均分均在91分以上,实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4.教学电子资源的优化。目前“物理化学”的所有教学内容都已经实现了网络化,通过补充新专业(再生资源科学与技术专业)、新方向(有色冶金)的相关教学资料,优化了专业教学电子资源库,从而适应学生个体的差异性需求,扩展其专业眼界,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四、结束语
物理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是冶金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教学中的难点问题,笔者结合冶金专业特点采取了针对性的措施,通过两年的教学实践,形成了符合实际的教学模式,建立了满足学生差异化需求的教学内容体系,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些成果为工科专业基础课双语教学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魏光,曾人杰,马兆海,等.重新认识“物理化学”课程的战略地位[J].高等理科教育,2001,(1):21-24.
[2]胡芳,王险峰,马孟卫.物理化学课程的改革与建设[J].河南化工,2011,(28):61-63.
[3]傅献彩.对物理化学改革的看法[J].中国大学教育,1986,(4):4-6.
[4]范康年,陆靖.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教学体系的形成与改革实践[J].大学化学,2007,(22):8-10.
篇4
关键词 冶金工程专业 生产实践教学 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12.017
Abstract As one of the most practical engineering specialty,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teaching is one of the keys of the entire teaching for metallurgical engineering. For the metallurgical engineering in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ith years of efforts, the reform of practice teaching mode is deepening constantly, and the preliminary evaluation system of practice teaching has been established, for enhancing the effect of the practice teaching reform in further.
Key words metallurgical engineering; production practice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
冶金工程是最具实践特色的工科专业之一,学生就业面相对较窄,主要面向冶金企业和相关研究和设计单位,因此生产实践环节的学习是重中之重。①但近年来,冶金行业整体形势的下滑,给学生的实践学习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②因此,如何在现有条件下达到实践教学目的,同时构建对生产实践教学环节的评价体系成为冶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一大难点。华北理工大学冶金工程专业针对上述问题,对生产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了系统的改革,并对相应的评价体系进行了初步的构建,以期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
1当前存在的问题
目前,华北理工大学冶金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课程实验、校内实践、校外实践、创新实验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六大部分,而主要问题集中出现在校外实践,也就是生产实践环节。
1.1 客观条件的制约
(1)招生人数大幅增加。上世纪90年代末,随着钢铁行业的快速发展,开设冶金工程专业的高校及专业招收人数迅速攀升,以华北理工大学为例,2000年冶金工程专业应届毕业生仅为50余人,而2014年包括一本、三本和专科的应届毕业生达到700余人,涨幅超过10倍,专业实践压力略见一斑。(2)企业支持力度下降。近年来,随着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加强生产安全管理和技术保密,并通过整合企业资源进行减员增效。而学生到企业实习并不会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且学生毕业未必会到实习企业工作,特别是大批学生同时到企业进行轮岗式的生产实习,给实际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安全压力,而这导致企业在接受学生实习上积极性不高。
1.2 人员条件的制约
(1)年轻教师实践经验不足。在华北理工大学博士点立项建设和繁重的教学压力下,专业在近五年引进了多名具有博士学位的年轻教师,但所引进人才中仅一人有在企业工作过的经历,大多数年轻教师缺乏钢铁企业各生产环节的实践经验,甚至有部分教师非冶金工程专业出身,这就给实践教学带来更大的困难。(2)学生实践缺乏积极性。目前,钢铁行业处在产业调整阶段,毕业生大多走向偏远国企和民营企业,因此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变差,大部分学生开始选择考研来缓解就业矛盾。生产实习也开始变得尴尬,部分学生为挤出时间复习考研科目,忽略了生产实践这一学知识的宝贵机会。同时,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学生对未来的工作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部分学生在进入实习单位后对钢厂的环境产生恐惧,专业认同感的下降,大大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效果。
1.3 评价体系缺失
目前,华北理工大学冶金工程专业的实践成绩包括实习现场表现、网络炼钢成绩和实习报告成绩三个部分,这也是多年来遵循的固定模式。客观上讲,由于生产实践所占学分较多,成绩评定有较强的主观色彩,学生本身就对成绩存在较多的疑问;另外最终的成绩并不能反映出学生真实的实践收获,其结果无法起到应有的反馈效果。
上述原因直接导致实践教学改革缺乏实践主体(学生)的需求,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的评价体系建设,一方面完善对学生的评价考核,另一方面了解学生对实践教学的认识。
2实践教学改革
针对上述问题,华北理工大学冶金工程专业对生产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了一系列的深化,具体措施如下。
2.1 与企业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命脉,我校通过加强和唐钢、邯钢、国丰等各大钢铁企业在科研、生产、培训等方面的合作,通过各种科技攻关合作,全方位地开展互助互惠的校企战略合作机制。企业发展需要专业人才,需要专项技术,学校可以通过科技服务、人才培训、技术咨询等帮助企业排忧解难。通过与多家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为学生的实习和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2.2 制定青年教师企业培养计划
实践过程中,指导教师起主导作用,实践教学效果的好坏,与指导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有很大关系。针对当前青年教师实践经验缺失的现状,学院积极与唐钢、国丰等合作企业联系,建立教师定期挂职锻炼和顶岗工作的机制,联合设立挂职或顶岗工作岗位;同时在考核和各类评优中,对有企业工程实践经历的教师优先考虑,进一步提高了青年教师参与实践的积极性。
2.3 高水平企业专家的引进
近年来,专业引进了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退休老专家作为实践教师,在学生实践前后,为学生具体讲解企业的实际生产情况和应注意的问题。通过老专家的讲解,帮助学生明确实习的目的;同时学生将实习中遇到的问题与老专家进行交流,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实践效果。
2.4 开展专业认知教育提高学生的实习主动性
提高学生对实习教学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顺利完成实习任务的保障。提升学生的实习主动性,关键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如何做好考研复习的准备工作,二是如何调整学生浮躁的心态。
教师在课程教授阶段,多以一个考研成功者的身份向学生传授考研心得,这也从另一方面保障了学生的实习安全。与此同时,为提高学生的实习兴趣,在实习前,引导学生根据兴趣设计一些专题,要求学生在实习中进行调研。在实习结束时,学生对所选择的专题进行讨论分析,在查找文献的基础上撰写专题报告和总结。学生带着问题进入企业,学习更具有针对性,实习内容具有更具广度、深度;不仅强化了实习教学,还锻炼了学生的文献总结、专题研讨能力,使学生对冶金生产过程的认识上升到理论高度。
3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初步构建
冶金工程专业构建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包括两个环节,一个是对学生生产实践的考核评价,一个是学生对实践环节的整体评价。
3.1 对学生的考核评价
对学生生产实践环节的考核评价即学生生产实践的最终成绩。原有考核内容除网络炼钢成绩相对较为客观外,实习报告和实习过程表现均带有较强的指导教师主观色彩,学生往往对成绩带有一定的疑问,因此制定一个客观量化的学生成绩评定指标对指导教师和学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新的实践条件下,冶金工程专业的成绩考核包括四个部分。一是学生参加实践的出勤情况,包括课程讲座和生产实践环节,占总成绩的30%;二是课程讲座后的小测验,占总成绩的15%;三是学生参加网络炼钢模拟的成绩,占总成绩的15%;四是学生参加企业生产实践后实习报告的成绩,占总成绩的40%。
在新的生产实践大纲修订后,学生的实习成绩并不是简单依靠报告字数,而是对实习报告所涉及到的关键点以及对相关内容的阐述情况进行给分,这样最为最终成绩关键部分的实习报告就有了相应的量化指标,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对成绩的认可度。
3.2 学生对实践环节的整体评价
生产实践的效果是以学生最终的收获来衡量的。为了更好地改革实践环节,就必须建立以学生为评判主体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冶金工程专业通过结合兄弟院校和专业的经验,建立的评价体系包括两个层次。③④⑤第一层次包括四个方面:实践教学背景评价、实践教学投入评价、实践教学过程评价和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每部分所占比重不同。实践效果最为重要,比重0.35;实践过程其次,比重0.30;实践教学投入比重0.25;实践教学背景比重0.10。
实践教学背景评价第二层次包括教学观念、教学目的和教学计划三个方面。教学计划最为重要,比重为0.65,教学观念比重0.15,教学目的比重0.20。
实践教学投入评价的第二层次包括师资力量投入、实践基地建设和经费投入三个方面。师资力量投入最为重要,比重为0.55,实践基地建设投入比重0.25,经费比重0.20。
实践教学过程评价第二层次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监管及考核三个方面。教学方法最为重要,比重0.50,教学监管及考核比重0.35,教学内容比重0.15。
实践教学效果评价第二层次包括学生实践能力、改革与创新和社会认可度三个方面。学生实践能力最为重要,比重0.55,社会认可度比重0.30,改革与创新比重0.15。
通过评价体系的构建制定相应的调查问卷,然后在第七学期对学生进行匿名调查,以期更好地对实践教学进行改革。
4 结束语
冶金工程专业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其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针对当前条件的制约,在进一步深化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实践教学的评价体系,包括对学生生产实践的考核评价和学生对实践环节的整体评价两个部分,以期进一步提升实践教学的改革效果。
基金项目:华北理工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青专重点项目(编号:Qz1430-08)
注释
① 孙伟,王美,费兆奎.地方工科院校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模式的科学构建[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3.34(1):51-53.
② 魏国,刘承军,沈峰满,等.冶金工程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方式探讨[J].中国冶金教育,2012(6):69-71.
③ 陶立新.基于MVC模式的通用教学评价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湖南:中南大学,2008.
篇5
两年以上工作经验 |女| 25岁(1988年8月26日)
居住地:上海
电 话:139********(手机)
E-mail:
最近工作 [1年6个月]
公 司:XX金融有限公司
行 业:金融/投资/证券
职 位:业务主管
最高学历
学 历: 本科
专 业: 金融工程
学 校: 山西财经大学
自我评价
本人毕业于金融工程专业,拥有较强的金融理论知识,对国际和国内金融业的发展趋势和金融产品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和掌握,能够从多种角度分析问题。对股票行情、期货行情等金融市场分析有深刻和独到的见解,能为客户制定全面的投资理财方式。对工作一丝不苟、处理问题和分析事情有敏捷的思维。心理素质强,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有很强的业务推广能力。
求职意向
到岗时间: 一周之内
工作性质: 全职
希望行业: 银行
目标地点: 上海
期望月薪: 面议/月
目标职能: 理财经理
工作经验
2012/8—至今: XX金融有限公司 [ 1年6个月]
所属行业: 金融/投资/证券
业务部 业务主管
1、 负责公司投融资体系建设及运作的战略管理;
2、 负责投融资项目团队的组织和管理;
3、 负责建立、协调、维护公司与金融系统的业务关系;
4、 负责公司与金融机构联系,寻找投融资资本,全面规划投融资项目;
5、 负责各种投融资渠道,寻求不同的投融资组合,展公司资本运作范围;
6、 负责代表公司与有关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进行沟通协调。
2011/7—2012 /7: XX金融有限公司 [ 1年]
所属行业: 金融/投资/证券
业务部 业务专员
1、 负责开拓市场,拜访客户,建立信任,销售适合客户的金融产品;
2、 负责团队协作,为客户良好的金融体验出谋划策;
3、 负责为客户提供个人金融业务知识普及,热情专业的为客户资产保值增值而努力;
4、 负责在压力下合作完成行内的业绩指标。
教育经历
2006/9 --2011 /7 山西财经大学 金融工程 本科
证 书
2008/12 大学英语六级
2007/12 大学英语四级
篇6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1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基本理念
(1)以学生为中心,面向专业全体学生。即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和用人企业对学校或专业所提供服务的认可程度是能否通过认证的重要指标;(2)实行以结果为导向的教学设计,即以行业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依据毕业生的工程素质要求、核心竞争力,评价专业教育的有效性。(3)持续改进,建立健全全过程的有效评价体系,强调合格评价,将评价结果用于教学设计的改进和提高。针对上述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基本理念,关键是深化教学改革,对现有的教学体系和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探索,逐步实现从知识课堂向能力课堂、从句号课堂向问好课堂、从灌输式课堂向讨论互动式课堂的转变,这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达成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
2本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水电工程专业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与工程实际、现行规范紧密联系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弯、压、拉、扭等基本构件的设计计算方法。重点培养学生具有利用所学的工程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初步能力。该课程教学目标包含以下几点:(1)掌握钢筋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的力学性能,熟悉材料选择的基本要求。(2)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的基本原理,并对其在当今工程结构设计中的应用情况有清晰的了解,了解其发展趋势。(3)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构件的设计计算理论、适用条件及构造要求。熟练掌握弯、压、拉、扭四种基本构件的设计计算方法与步骤(包括承载能力计算、变形及裂缝开展宽度等验算)。能依据设计计算结果及规范要求,正确选择和配置构件中所需的各种钢筋并绘制相应的施工图。(4)具有从事混凝土结构工程设计的能力,熟悉结构选型、结构平面布置方案、构件截面形式和尺寸选择原则和方法,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5)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学习能力,具有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和查阅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我院于2015年12月正式启动水利水电专业工程教育认证工作,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中关于毕业要求有12条,《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毕业要求的支撑课程,对应其中的毕业要求1和毕业要求3.
3水利水电行业对人才的需求特点
3.1设计院、施工企业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专业综合素质按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我院针对水电行业领域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岗位的综合素质、专业能力要求的开展了调研,先后走访了近20家设计、施工单位。通过调研分析得出,设计、施工企业看重具有较强专业综合素质方面的人才。
3.2对工程实践能力的要求设计院、施工企业一直是水电工程专业学生就业的主要去向,用人单位在人才需求方面通常倾向于选择具有较强工程结构设计能力、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或具有一定工程施工经历和经验的人才。因此,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是学生顺利就业的关键。
3.3对计算机应用能力提出了新要求目前,工程结构设计大多是利用设计计算软件来完成。许多用人单位把对应聘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考察作为一项基本条件。一般要求掌握的设计软件有pkpm、Autocad等,要求学生能熟练运用这些设计软件进行水工建筑物的结构设计工作。
3.4具有团队协作精神任何一项优良的工程结构设计都是项目组全体成员齐心协力,通力合作的结果。很多用人单位重视员工的团队协作精神,在项目完成过程中要求项目组成员之间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因此,具有团队协作意识、执行力强的人才备受欢迎。
4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导向,进行课程教学改革
4.1改进课堂教学模式(1)注重该课程与相关课程联系该课程的先修课程主要有《概率论》、《水利工程制图》、《建筑材料》、《材料力学》以及《结构力学》等,因此在该课程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应具备相关课程知识。如在进行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原理一章学习时,重点讲授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设计规范采用的以可靠度为基础的实用设计表达式以及荷载和材料强度取值等,均以《概率论》课程的相关知识为基础;再如在讲授第一章混凝土结构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时,提前让学生们回顾《建筑材料》课程的相关知识,将教师课堂引导学习和课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2)预习引导、重点突破该课程的重点、难点内容很多,为了便于同学们理解掌握,在每一章、节学习之前预先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根据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前预习。授课过程中当讲述到学生不易掌握的重点、难点时有意识地放慢节奏、加重语气,并及时观察学生的反应,必要时重复讲述。我们在每章、节内容讲授完毕后,对重点、难点及带规律性问题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以便学生更好地学习掌握。每次上课前都针对上节课重点、难点进行回顾复习。(3)采用引导启发式教学一般说来,教师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当然越详细越好,但受教学时数(64学时)所限不可能做到如此。因此教师应采取引导启发式教学方式,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对结构设计基本原理、课程重点难点及相关的规范要求作详细讲授。课后学生可根据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合理安排自主学习时间,不断扩大知识面,增强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4.2重视实践性教学为加强学生工程素质、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保证学生踏上工作岗位后能够很快适应工作需要,首先必须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1)重视实验教学,实现从封闭课堂向开放课堂转变传授理论知识是课堂教学的重点,而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巩固必须借助于实践性教学。因此课堂教学环节设计除了观看试验录像、工程录像和计算机模拟动画外,还应重视现场实验教学,应充分利用结构实验室进行素混凝土梁、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斜截面承载力试验教学,让几个同学一组利用课余时间亲自动手制作试验梁,在实验室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试验,让学生认真观测试验过程中有关现象,并对试验数据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统计、归纳总结,从而使学生对课堂教学的理论知识有更直观、深刻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达到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科研兴趣目的。(2)重视课程设计教学环节,实现从知识课堂向能力课堂转变课程设计是继理论教学后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的环节。该课程理论教学完成后安排一周的课程设计,设计题目是钢筋混凝土现浇整体式肋形楼盖的设计,根据设计内容通过调整活荷载大小、主、次梁跨度设置若干个题目,做到单人单题。从材料选择、截面尺寸拟定、计算简图、荷载统计、内力计算及结构构件设计一直到最后绘出梁、板配筋图,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整个设计。在辅导课程设计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各门课程知识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如利用结构力学的知识计算出连续梁板的内力之后,再利用该课程第三章、第四章受弯构件正截面、斜截面承载力计算知识进行梁板的配筋计算,最后结合工程制图及相关的构造知识绘出施工图。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全面掌握混凝土结构工程的设计过程、设计内容及相关的基础设计知识,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设计相结合,使学生的知识结构系统化。(3)重视现场教学,实现从句号课堂向问号课堂转变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实习和生产实习机会,强化学生对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感性认识。通过参观学习已建成的或正在施工的水工混凝土结构工程,使学生对水利工程中常见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形式有所了解;另外,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到施工现场看一看,观察结构形式,量一量基本构件尺寸,分析一下梁、板、柱的受力和传力关系,以及实际工程中钢筋弯起、截断、搭接、锚固等构造要求,以此激发学生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的学习兴趣。(4)重视课堂笔记、例题、作业题为保证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课程教学内容,要求同学们认真做好课堂笔记,认真标注重点、难点。在每一章节内容讲授完毕后,安排一定数量的例题和作业题,通过讲解例题使学生熟悉一般解题的思路与方法,然后通过课后作业练习进一步巩固掌握。在第三章、第四章受弯构件正截面、斜截面承载力计算讲述完后布置一次大作业———钢筋混凝土悬臂梁的设计。对学生完成的作业都全批全改,指出错误的原因,并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讲评,促使同学们更好地掌握所学的内容,建立正确的工程设计理念。
4.3加强校企合作,聘请工程师进课堂进行案例教学在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计划中留出一定数量学时(预留8学时),聘请工程施工单位或设计院有丰富工程经验的工程师进课堂授课,依据他们从事的实际工程进行案例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他们的工程经验重点强调课程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紧密联系,拓展学生的工程视野,促进学生工程素质和工程能力的提升。
篇7
关键词:冶金专业英语;工作过程;课程设计
1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简介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最早是由德国人提出的,指的是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它必须通过具体的“学习情境”来实施,具有整体性、合作性和个性化的特点。工作过程导向是“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的基础。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方法一般有以下步骤:所从事的职业能力分析(含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罗列并确定职业行动领域确定学习领域学习情境设计和教学项目的制定(含教学方法的设计)。这一课程开发的基本路径可以简述为“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学习情境”,具体来说,就是从职业工作过程确定职业行动领域,再从职业行动领域确定基于工作过程的教育职业学习领域,包括能力目标描述、学习内容和参考学时,以此为基础制定基于工作过程、旨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思路、步骤和方法,并依据行动导向的原则实施教学活动,即针对与专业紧密相关的职业“行动领域”的工作过程,按照“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完整的工作模式来进行教学,从专业理论知识转向工作过程知识。
2 基于工作过程的冶金专业英语课程设计
2.1社会需求调查与分析
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为了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社会需求调查与分析是课程方案开发的出发点。根据高职教育应首先服务地方和区域经济的要求,应在高职院校所在区域选取有代表性的企业进行充分调研。分析这些企业中重点的工作任务为确定培养目标提供依据。以本院冶金专业英语课程为例,我们对太钢、长钢、中阳钢厂进行了英语人才知识结构需求的调查,拜访了行业资深专家和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就人才规格的需求、毕业生的工作岗位、工作任务、职业能力等方面进行了调研。
2.2分解岗位工作过程
工作过程是指完整的一个工作进程,即工作任务是怎样被完成的。职业的工作过程是完成企业一个具体工作任务的完整的劳动进程,因此,工作成果始终是其所要达到的目标。我们针对冶金技术专业人员主要完成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中具体岗位和岗位群进行分析,将其所要求的英语专业知识、基本的操作技能和工作规范——进行排列,编成一套描述从业人员履行其工作任务的工作职责目录,完成每一个工作任务所需要的岗位能力。以冶炼炼钢生铁这一工作任务为例,其核心工作任务包括:原燃料检查、设备检查、制定操作制度、外围协调(各岗位操作)协调管理、生产故障处理、炉况调节、失常炉况判断及处理、高炉生产工艺事故处理、排、休、复风操作、停、开炉操作。完成这一工作任务需要的岗位能力包括:会识别与分析原、燃料;会操作高炉生产设备;会判断和处理炉况;会排除一般生产故障;会编制工艺方案;懂得高炉炼铁的基本理论;具有未来创新的潜在能力;具有一定组织协调能力等社会能力;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开拓创新等方法能力。
2.3转化开发课程
对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和工作过程分解之后的工作是如何将岗位能力要求转换为课程方案,这项工作是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方案开发的关键,这里面包括两个方面的转换:①将工作过程的岗位能力要求归类提取转换为课程方案的学习领域。按照能力不冲突的原则,将完成工作过程所需的能力分类转化为教学目标的能力要求,并按照能力不重复的原则,将这些要求确定为若干个学习领域。②将学习领域转换为学习情境。针对学习领域具体的能力要求将完成这些能力的学习内容重构组合,将理论知识和技能要求穿插在一起,选择合适的载体将学习领域分为若干个学习情境。根据确定的学习领域和学习情境,按照认知规律和能力递增的原则合理安排学习领域和学习情境的顺序。各项工作任务,按“资讯(信息采集)、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的行动过程设计每一个环节的教学内容。
鉴于冶金专业英语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我们本着“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高职英语教学原则,设置了5个学习情境:炼铁、炼钢、有色金属冶炼、金属成型和热处理,每个学习情境又包括若干个子学习情境。以炼铁情境为例,子学习情境包括:炼铁原料、高炉、热风炉、炼铁技术的新发展。对不同的情境任务安排基本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综合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以及社会决策知识和职业能力训练。在炼铁情景中,知识与技能训练体现为:能够用英语表述炼铁原料的特点及识别方法、高炉、热风炉的构造及基本操作,了解高炉生产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以及炼铁技术的新发展,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和经验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模拟炼铁原料采购的实践活动)。
在教学实施阶段,我们按工作过程的实际工作顺序组织教学,运用6步教学法使学生获得完整性行动及所需知识,融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培养于学习过程之中,这种行动导向的教学活动设计有利于促进整体性学习过程的形成,体现创造能力(设计能力)的培养。这里以冶炼炼钢生铁情境下炼铁原料情境为例,说明教学过程的设计。
(1)资讯(0.5学时):布置任务,明确信息。主要活动:师生互动(教师带领学生回顾原料相关知识)和教师讲授(高炉生产技术经济指标)。
(2)决策(0.5学时):判断思考,表达决策。学生分组通过教学资源、网络等多种渠道进行下列内容分析,作出冶炼炼钢生铁使用哪些原料的决定。①分析原料的作用;②分析原料的外观特点;③分析他们对高炉冶炼的影响等。
(3)计划(0.5学时):制定方案,规划行为。列出收集原料实物的人员安排与时间计划。
(4)实施(1学时):落实计划,执行方案进行图片的收集、实物的收集(配合第二课堂进行),对原燃料进行归类。制作成样本。
(5)检查(0.5学时):比较判断,修订错误。学生互查、教师抽查学生对原料的认识程度。
(6)评价(0.5学时):分析成果,不断进步。随机抽查学生向全班同学进行汇报演讲,根据评价标准,打出分数。
2.4建立监控和评价体系
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案,可以尝试知识考核、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的方式。由于课程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展开教学,因此可以以工作任务为单元,逐项考核。即全程考核、全程评价的评价方式,在学生完成每项工作任务的理论知识学习和训练之后,教师要对学生在完成该项工作任务过程中知识掌握和能力的高低,给予评价和认定,本课程全部工作任务的学习完成后,将各项考核成绩累加。这种考核方式帮助学生及时监控管理学习过程,而且得到优秀的成绩会使他们产生成就感,激励其不断探索进步。这样就避免了学生平时不用功,“临时报佛脚”的弊端。此外,在对学生课程学习的考核内容方面,不能局限于对知识点和技能点的评价,还必须考核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质量、合作能力及个人素质等。
篇8
关键词:专业认证;学生;职业能力;改进
作者简介:靳遵龙(1973-),男,河南淮阳人,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副教授;王珂(1970-),男,河南郑州人,郑州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高级工程师。(河南 郑州 450002)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0047100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104400)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9-0003-02
近年来,工程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为了保障和提高我国的工程教育质量,强化行业需求对工程教育的引导作用;同时,为了配合国家工程师制度改革,实施注册工程师制度,尽快实现工程专业和工程师的国际互认,教育部于2006 年3月正式成立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及其秘书处和本科专业认证试点工作组。至此,我国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正式启动。首批试点专业包括化学工程与工艺、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每个试点专业选择两所试点高校。
2007年专业认证的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在试点专业的认证过程中,在结合我国工程教育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充分学习和借鉴了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成熟经验。同时,为了规范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工作,构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质量监控体系,教育部办公厅于2007年8月印发了《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办法》,强调在教育部领导下负责组织开展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工作。但是,鉴于认证本身的属性,并为了确保专业认证的客观性,专业认证应当由第三方认证机构执行。相关部门于2013年组建了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筹备委员会并设置秘书处,最终将成立独立法人社团组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筹备委员会的设立以及伴随着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规模的逐步扩大以及我国即将加入《华盛顿协议》,所有这些必将为我国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赋予新的内涵。
专业认证对于促进和保障高等工程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专业认证是优化与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的一个重要契机。通过专业认证可以重新审视办学理念、更新教育观念,达到以认证促建设的目的。以下就专业认证对于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工程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持续改进工程教育过程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以学生职业能力为考查核心的专业认证
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于2012年7月对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进行了重新修订。新标准以“学生”为首要内容,而不再是以“专业目标”为首要内容。新标准强调所设置的工程专业必须对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跟踪与评估,以保证学生毕业时达到毕业要求,毕业后具有社会适应能力与就业竞争力,进而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并通过记录进程式评价的过程和效果,证明学生能力的达成。强调认证专业毕业生在毕业后5年左右能够达到的职业和专业成就达成程度。
新标准以考查学生能力的达成度为基本核心,彰显“以人为本”。新标准要求认证专业毕业生具有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相关数学、自然科学以及经济和管理知识;掌握工程基础知识和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系统的工程实践学习经历;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能正确认识工程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对终身学习有正确认识,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新标准中的“持续改进”、“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支持条件”以及专业补充标准等因素均以达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核心,其总体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以学生能力为核心的专业认证体系
二、工程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专业认证既是过程,又是结论。[1]一方面,它促进学校更新教育理念、完善教学体系、提升教学质量。一方面,它对过去的教学质量进行总结并进行评判。专业认证特别强调持续改进机制,它是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的一个重要契机。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以及经济总量的进一步扩大,我国的工程教育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承担着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的重任。[2]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企业对学生工程能力的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如果大学工程教育不能随着企业需求而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必将日益突出。认真研究工程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以下提出工程教育过程中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以利于问题的解决。
1.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科研与教学之间的矛盾
毫无疑问,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其次才是开展科学研究和为社会服务功能。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多数高校更加注重科研的投入,在评价体系上体现研究职能的科研成果所占权重较高。多数高校在管理上与二级院系签订目标管理任务书,其中重要的一项便是科研经费到账。这种情况导致二级院系将有限的资源更多地倾注在科学研究上,而弱化了本科教学。从教师自身的角度来看,科研经费与科研成果更具有吸引力,而且在教师的职称评定标准中对科研成果的高要求导致高水平师资为本科生授课率降低。
教学与科研本可以相得益彰,相互促进。有些高校提出“以教学促进科研,用科研反哺教学”。然而,由于更多的师资力量从事科研工作,或者教师的更多精力倾注于科研工作,而无暇顾及本科教学。“用科研反哺教学”也便成了一句空话。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过去“象牙塔”式的大学转变为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
2.教学改革流于形式
传统的中国本科工程教育由于受前苏联的影响,逐渐形成了一种相对较为单一封闭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过弱的文化陶冶、过窄的专业教育、过重的功利导向、过强的共性制约。[3]该种培养模式以专业教育为核心,专业口径狭窄,培养过程和培养规格过于单调,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为了解决本科工程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上述问题,近几年来我国绝大多数高校对本科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改革。然而,所谓的教学改革成果较少付诸于教学实践,较多将“教学改革成果”装裱于墙上。教学改革的口号提了一大堆,挖空心思提出的改革模式名称鲜亮,唯恐被人称之为“落入俗套”。教学改革陷入抽象的、空洞的、口号式的自我标榜,学生很少从教学改革中受益。
近年来,我国大多数高校推行“学分制”。学分制旨在以学分代替学年,以弹性的教学计划和学制代替刚性的教学计划和学制,增加学生的选课自由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却远未实现这一主旨。培养方案的设计过于呆板,选修课程结构不够丰满,各种课程各自为政、缺乏有效对接。学制仍然是刚性学制。有些跨院系的课程不能相互认可,为学生们的选课带来障碍,不能够真正实现“选我所爱,爱我所选”、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潜能。所有这些都直接影响着本科生知识体系的自我构建。学分制仍然更多地停留在书面上、制度上。
三、持续改进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若干措施
1.引导大学重新合理定位,回寻大学精神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4]大学之大,在于对大学精神的坚守。大学精神是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的文明成果。它是学校发展的“根”。只有根植于肥沃的土壤,一所大学才能成长为参天大树。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引导学校回归大学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回归大学精神不仅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最终也是促进社会进步的需要。也只有在大学精神的指引下,本科教育才能突破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功利主义藩篱。着眼未来,将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放在学校的战略高地上,致力于开拓大学精神的丰富内涵。各个高校应在基于普遍意义的大学精神的基础上形成自己个性化的大学精神。
创造精神是大学精神的本质属性,也是科学研究的动力源泉。大学以人才培养为己任,而创造精神恰恰是学生能力的核心属性。从洪堡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来看,大学的教学与科学研究本可以相得益彰、相互促进。只是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两者的平衡被打破。当前的任务是制订相应的挽救措施,尽力保持两者的平衡,在大学精神的指引下使本科教学、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融为一体。
2.促进教学改革真正付诸于实践教学
为了解决本科工程教育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近年来我国绝大多数高校对本科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改革。然而,大多数教学改革举措流于形式,很少付诸于真正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学改革陷入抽象的、空洞的、口号式的自我标榜,学生很少从教学改革中受益。
教学改革相应的举措及教学改革的内容已经相当丰富,关键在于如何将好的教学改革思路真真正正地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实践?
近年来,我国大多数高校推行“学分制”。能否真实地以弹性的教学计划和学制代替刚性的教学计划和学制?在制订教学计划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增加时间弹性及选课弹性,以选课代替排课,允许学生们跨专业选课,将本、硕、博三个阶段的课程融为一体,成绩相互认可,可以让学生们先进行选课,然后根据学生们的选课情况进行排课,做到有的放矢,这样可以达到教学资源共享、充分调动最广大学生的积极性及学习自觉性,同时也调动了广大教师的授课积极性。
对于一直强调的本科生导师制度,可以聘请相关企业有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充实导师队伍,指导学生在入学过渡阶段的选课及学业规划、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阶段掌握知识的侧重点以及就业阶段如何择业等,具体过程如图2所示。
图2 导师制示意图
借助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夯实教学基础、健立健全规章制度、理顺各方面的关系。专业认证被认为是健全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提升专业教育质量的催化剂。[5]
(下转第6页)
(上接第4页)
需要认证的专业应当以专业认证为契机,对照认证普通标准及专业标准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从课程体系建设、人才培养方案、教师队伍情况、产学研结合、管理制度完善等方面进行重新理顺, 以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6]同时,应当以专业认证为契机,通过开展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摸底调查, 加强对与专业相关的产业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的研究, 结合相关产业和领域对专业人才的能力要求研究修订相应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王淑芳,余立新.以专业认证为契机,促进专业建设[J].化工高等教育,2009,(5):25-28.
[2]付景川,姚岚.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问题及改进策略[J].教育研究,2010,(6):77-81.
[3]陈向明.从北大元培计划看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3):71-85.
[4]李一冉.大学[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
篇9
出身于新疆这样一个制造业欠发达的地区,金风在决心自己制造风机时,采取了制造外包、只掌握核心技术和市场的哑铃型结构;当竞争对手一窝蜂地涌入风机制造领域,金风看到了市场的潜在需求,为新晋的风电场投资商提供咨询、建设、运维等系统解决方案;而国家扶持政策窗口关闭,竞争对手混战于价格战之时,金风抽身而出,开始布局未来的产业方向。
回顾金风这一路来的重大转型,哑铃型结构、全解决方案的商业模式、多元化的布局,这些商学院常说的名词,金风都做得可圈可点,为我们提供了教科书般的素材。然而,在我看来,这些“术”你永远学不会。竞争对手亦步亦趋,最后发现难以复制的是金风的基因。
基因一:生于忧患的危机意识和敢为天下先的魄力。
武钢是一个时刻对舒适保持警觉的人。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新疆水利水电学校,武钢是那里的第一位专业老师,“连校长都敬三分”的地位让武钢深感不安:“在一个没有人能够挑战你的地方,一定会有危机。”
后来做风电场场长,风电的高度自动化也让武钢“特别恐惧”:风电的自动化程度非常高,一年下来可以让一个很优秀的人才很快退化。当时正在考虑风机国产化,武钢便想出很多课题,让手下的年轻人去分析M口设备的特点,“每个人都有科研项目”。
你可以把这种危机感理解为不安分。日后在全世界并无成熟技术的背景下成为直驱永磁技术的坚定拥趸,大胆探索新的商业模式,以及对产业外高新技术的扶持,都源于武钢骨子里的不安分。
支持这种不安分的,是武钢从他的两位老领导身上传承来的敢为天下先的魄力。“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做不到的’。”在成立金风之前,武钢做过各种各样的创业探索,而且都并非浅尝辄止,很多技术创新在当时都是高校甚至国家的重点研究课题。
基因二:市场导向。
武钢和金风的敢为天下先,其中的勇气和自信是有根基的。
2004年,在市场最好的时候决定开发直驱永磁技术,放弃已拥有成熟供应商资源的双馈技术路线。这样的选择在旁人看来有些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意味,而武钢认为,这在逻辑上非常容易给出答案――“我们总是问自己,什么样的产品能给客户带来价值?”与很多后来跟进的风机制造商不同的是,武钢在金风成立之前,做了近8年的风电场场长,每天穿着工作服爬风机,对风机的脾气和哪里容易出故障都了如指掌。对直驱的选择就是从客户的角度做出的。
这种市场导向很多时候是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的。金风引以为豪的哑铃型结构,是受限于地理位置的无奈之举。后来从单纯的风机制造商变为制造、服务和投资三位一体,也是基于市场的需求。“这不是一种先知先觉,我们对市场和客户的需求,可以理解为一种适应――在那种情况下只能做那样的选择。”
基因三:善是最佳的商业模式。
对于武钢来说,行业的大善就是保证质量。视质量为生命,在金风成立之初就已写入了公司的基因。
“我们从一开始接受的是西方人关于产品理念的教育,我们在实践中也确实看到风电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武钢告诉我。在风电产业凡是走不下去的企业,细究其原因,要么是创新跟不上市场变化的节奏,要么就是质量不过关。
对于客户,金风有一个内部规定:5年质保期内风机出现质量问题,金风责无旁贷;质保期外,如果出现批量(售出机组的6%)质量问题,金风一定召回更换。这个承诺对金风的要求不仅在产品质量上,也需要财务上的自信。金风是行业内为数不多的预备了质量拨备的企业。金风的质量拨备长期维持在30亿元的水平,可以承担任何由产品本身或不可抗力带来的风险。
基因四:开放的文化。
武钢对“开放”二字保持着十二分的崇尚。据他分析,这样的倾向是童年家庭教育的结果:“从小家里管得严,我比较叛逆,对管控相当反感。”
不止小时候,在风电场做场长时,企业体制对人的创造性的伤害,武钢也深有体会。 “我当时就咬牙切齿,如果我将来当了大官,一定要善待我的下属,一定要尊重和激励他们的创造力。”
不过,企业做大了,规范化和标准化非常重要,武钢认同这一点,但是,在其他高管出现强管控倾向时,他会跳出来说服对方,抵制“为管理而管理的权威”。
篇10
关键词:金融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09)05-0068-03
一、金融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的重要意义
金融工程学是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发展起来的精确研究金融创新与金融管理领域现实问题的新兴学科,它融合了金融学、工程学、数学、管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的最新理论成果,利用财务会计、法律和网络通信技术等方法,逐渐发展成为对信息技术、产业技术、金融资产运作技术进行综合应用的学科。在20世纪90年代西方国家新一轮的“金融革命”中金融工程已展现出巨大的生命力和发展前景。
20世纪90年代中期,金融工程被引进到我国,教育部于2002年4月批准了中国人民大学等5所院校设立金融工程学科,2003年又批准了广东商学院等一些高校设置本科专业, 目前我国已有近40所高校设立了金融工程专业。金融工程专业的设立,是我国加强金融学科建设、调整学科结构、推进学科融合、积极培植新的学科生长点、 提高学科竞争力和整体实力的重要举措, 将有利于依托金融学学科的坚实基础,加快金融工程学科的发展,强化金融工程科学研究,全面提高金融工程人才培养质量。充分认识金融工程学作为现代金融科学的制高点对现代经济金融的巨大推动作用,以实现金融理论研究的定量化、工程化、应用化、产业化为目标,建立和发展金融工程学科是建立起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现代金融科学的必要途径。
培养高素质的金融工程人才, 除了要培养扎实的理论功底, 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近年来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成果可以看到,数理定量分析已成为经济学、金融学研究必不可少的工具, 所以学习金融工程必须要有数理基础。 训练学生在注重定性研究分析经济金融现象本质的同时,加强定量研究。金融工程的核心基础理论包括估价理论、资产选择理论、资产定价均衡理论、期权定价理论、套期保值理论、有效市场的均衡理论、汇率与利率理论等,这些理论的应用只有借助于数理方法和工程技术的支持, 才能转化为现实的操作工具。 一定要进行模拟实验才能将理论知识进行应用, 从而转化为动手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我国金融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的现状
金融工程学大量运用运筹学技术、 仿真模拟技术、 自动化技术等先进手段对市场风险进行预测和评估,使得金融新产品的定价更符合市场要求,使金融机构内部运行机制更趋完善,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促进了各种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高效配置, 从根本上改变了金融业传统的运作模式, 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金融工程学作为金融创新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同时又为更高层次的金融科学创新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然而目前我国金融学科水平尚处于由描述性阶段向定量分析阶段转变的时期,明显滞后于国际金融科学的发展水平。由于我国金融理论研究长期以来停留在传统内容和简单的政策研究上,忽视了数学科学、工程技术科学与金融实践的结合运用,使理论严重脱离实践,远远适应不了我国金融业发展对相关理论应用研究和人才培养的要求。
目前在开设金融工程专业的高校中, 相当一批高校的金融管理与金融工程实验室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对推进相关教学与科研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如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与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建立的“中信清华金融工程实验室”,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的金融管理与金融工程实验室,厦门大学金融学院与世华公司共建的“金融模拟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金融工程实验室, 武汉大学金融系的金融工程实验室等。 由于这些高校金融工程专业实验室在风险预测、建模、蒙特卡罗仿真分析及决策优化中应用了分析软件等工具, 使得该学科在金融工程教学和研究领域在全国一直保持领先的地位。
从目前国际国内的金融工程学科发展来看,理论教学必须与实验教学相结合,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并了解最新学科的前沿发展。 金融工程已逐渐作为一种创新和开放的思想方法,渗透到金融、经济乃至社会生活中。金融工程人才的培养应当认识金融工程学科的本质所在, 强调应用型教育, 为企业提供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人才。
三、加强我国金融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的对策
金融工程学是将现代金融学、 信息技术与工程方法相结合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 实验教学是金融工程专业学习的重要内容,在实验教学中应该坚持“两个结合”,对“三个模块”和“四个方向”组织教学。
(一)在实验教学中应该坚持“两个结合”
“两个结合”是指: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实验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1.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为了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走向主动学习,启发学生的创造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在建立实验课程体系时,要注意加强实验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联系,在注意实验平台层次性的同时,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和要求, 对实验项目进行分解和组合,强化对具体课程理论知识的巩固和深化。
2.实验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为了提高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和培养创新精神, 不仅需要大量模拟仿真实验,还需要增加综合交叉的、具有研究性、创业性特点的实验内容。 在实验教学内容的选择上, 尽量考虑与企业实际的结合, 用于实验教学的模拟软件尽可能多地来自于实际运用的软件, 这些软件可以是与学校共建实验室或实践基地的企业提供的, 在企业删除了某些数据后仍保留了基本的功能, 可以很好地适应实验教学的需要。
(二)在实验教学中,应使学生掌握“三个模块”的知识与技能
1. 金融基本理论知识模块。基础理论,包括西方经济学、金融学、投资学、会计学、财务管理、金融风险管理等。金融工程的具体内容包括:远期与期货、期权、互换等衍生金融工具的基本概念与定价原理,风险管理的方法与工具以及金融工程的新发展等。
2.数理方法模块。金融工程学注重于综合采用决策科学、系统理论、计算机信息处理和智能化技术等当代前沿的科学技术方法展开实证分析。 通过对基本的代数知识、微积分、线性代数到微分方程,运筹学和优化技术,乃至模糊数学、博弈论(包括微分对策)、概率论、随机过程和其他随机分析理论方法(包括倒向随机微分方程)的应用,建立仿真模型,对金融活动进行精确的定量研究。近年来,随着金融工程学的进一步发展和各学科的相互渗透, 各种自然科学的前沿理论、最新数理方法和工程技术,如混沌理论、小波理论、遗传算法、复杂系统理论、人工智能技术(包括知识工程、专家系统和人工神经网络等)、模拟退火方法、 面向对象方法等已经或正在成为金融工程学重要的技术基础与实践工具。
3. 相关软件模块。金融工程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相当程度的数理金融知识, 而且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因此,必须进行实验教学,针对金融工程领域20多个具有代表性的金融模型进行模拟实验教学,从最简单的Excel电子表格做起。学生应该至少熟悉一门编程语言如Matlab, 学会一种以上数据分析软件使用,如Eviews、Spss、SAS等。只有掌握了相关软件的使用, 学生才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金融工程专业知识完成模拟实验,进而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
(三)在实验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四个方向”的动手能力
1. 培养学生在金融衍生产品设计、 定价及运用中的动手能力。衍生金融产品是金融工程的构件,而衍生产品的设计、定价、应用是金融工程的重要内容。金融市场场内交易的衍生产品如期货、期权,以及场外一些非公开交易的衍生产品如远期利率协议(FRA)、奇异期权、信用衍生产品(Credit Directives)、互换、结构化产品等,结构越来越复杂,其定价和应用也越来越复杂, 但都可以分解成最基本的远期、期权和互换等进行分析。通过本方向的实验教学,学生能够熟悉具体金融衍生品的种类,掌握无套利原理、风险中性定价原理、积木分析法等在金融衍生产品设计、 定价中的运用以及如何运用金融衍生品来规避风险、创造利润和金融创新。
2. 培养学生在风险管理中的动手能力。 金融风险有市场风险(如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股票价格波动风险等)、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等。金融衍生产品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能够转移风险。 通过本方向的实验学习,学生能够熟悉各种金融手段的用法, 能够模拟和分析公司的各种风险以及不同风险回报的投资组合, 能够找到公司最优的风险管理方法和工具。
3. 培养学生的金融建模能力。 数学模型能够准确地模拟出一个投资或资产组合将来或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中的变化, 从而帮助决策层更准确更快地做出决策。金融模型方向的实验学习包括Linear Modeling、Operations Research、Stochastic Calculus、Dynamic Control、Monte Carlo simulation等建模方法, 因此学生在本科学习中对基础数学的掌握要扎实。
4. 培养学生对金融数据的分析能力。 金融数据分析方向的学习主要是以金融时间序列分析为主的金融统计和计量经济学的内容。 通过本方向的实验学习,学生能够应用现代金融数据分析方法,分析市场和定价的有效性,探求各种经济变量间的长期、短期关系,寻找套利机会,开展实证研究。
通过实验教学的学习, 金融工程专业的学生能够在知识结构和动手能力上满足社会对高级金融人才的需求, 金融工程专业的毕业生能够成为具备现代金融学、投资学和金融工程学基础知识,具备较高的外语、数学和计算机水平及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能适应我国金融市场快速发展要求, 能够参与国际金融市场运作的高级应用型复合人才。
参考文献:
[1]周立. 论中国金融工程的发展条件与障碍[J]. 金融理论与实践,2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