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运动范文

时间:2023-04-07 09:49: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启蒙运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启蒙运动

篇1

启蒙运动,指发生在17至18世纪的一场资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是继文艺复兴后的又一次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其核心思想是理性崇拜。这次运动有力批判了封建专制主义,宗教愚昧及特权主义,宣传了自由,民主和平等的思想。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

这个时期的启蒙运动,覆盖了各个知识领域,如自然科学、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文学、教育学等等。启蒙运动同时为美国独立战争与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框架,并且导致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兴起。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阿嘎的迂回咖啡外交

1669年的11月,金碧辉煌的凡尔赛宫里。太阳王路易十四正襟危坐,王冠上那颗价值连城的67克拉的希望蓝钻石耀眼夺目,宫廷里列席的贵族大臣们也是披金戴银,他们在等候一位来自东方的奥斯曼帝国的大使――苏莱曼・阿嘎。

美男子阿嘎,一袭雪白的长袍搭配羊毛外套,飘飘然而过,让满朝的贵族们自惭形秽;呈递国书时,不向法王弯腰行礼,又让暴发户路易十四发怒。法国贵族们借此把阿嘎大使逐出凡尔赛宫,用马车送回巴黎。

大使此行的使命,显然不是给法国贵族们科普简约服饰的美学概念。此时的奥斯曼正在策划入侵神圣罗马帝国的心脏奥地利,而阿嘎大使的任务,是巩固已经存在了100多年的法国一奥斯曼同盟,以确保在将来的奥地利战争中,与奥地利同为天主教国家的法国保持中立。受挫于王宫的阿嘎大使,回到巴黎的第二天,就开始了他的迂回咖啡外交。

阿嘎大使举办的社交聚会,立刻成为巴黎上流社会趋之若鹜的地方。官邸里的家具和装饰,让人惊羡于奢华而雅致的伊斯坦布尔生活方式。而更美妙的,则是大使向大家介绍的一种“奇幻饮品”。坠着金穗的丝织小餐布,是大马士革的出产;银制的托盘上精美的小瓷杯,来自遥远的日本;穿着鲜艳土耳其服装的努比亚黑奴,容貌俊美,恭顺而体贴,跪着往客人瓷杯里倒出热气腾腾、芬芳飘逸的黑色的汤……此情此景,完全是贵妇们前所未有的美妙体验。

咖啡派对,完全征服了巴黎贵族。阿嘎大使很快得到了源自凡尔赛宫的消息:法兰西王国和奥斯曼帝国是友好的同盟,如果土耳其大军进攻维也纳,法国是不会做出有损法奥同盟的事情的。充满奇幻魅力的咖啡,为奥斯曼帝国铺平了进攻维也纳的道路。

维也纳的战利品

1683年,奥斯曼帝国苏丹四世宣布对神圣罗马帝国发动圣战。15万土耳其大军,携300余门重加农炮,踏上了对维也纳的征途。这是奥斯曼帝国的第二次尝试,早在1529年征服了匈牙利之后,奥斯曼帝国就曾经试图攻取维也纳,却最终因为补给物资耗尽,功亏一篑。此次。土耳其军的统帅,志在必得的大宰相卡拉・穆斯塔法・帕沙携带了充足的辎重补养。在补给品车队里,甚至载有巨量的咖啡豆。

7月14日,新月旗攻至城下,奥斯曼大军开始围城。困守在维也纳的,是1.1万多名奥地利军队,和5000余名自愿参战的维也纳平民。

教皇英诺森十一世发出敕令,呼召全欧洲各地忠贞的天主教骑士,为捍卫基督信仰拿起盾牌和阔剑,增援神圣罗马帝国首都维也纳。太阳王路易十四率先作出反应,只不过不是增援奥地利,而是与之相反,法军趁机攻打神圣罗马帝国的南德意志地区。

德意志各诸侯国的骑士们,火速驰援维也纳,在维也纳城北30公里处会合,点算兵力,援军由2.5万多骑士和7500的步兵组成。单凭这样的力量,是无力击退庞大而凶悍的土耳其军队的。他们在焦虑地遥望着北方的森林,在北方,有他们的希望,日后被土耳其人敬畏地称作欧洲雄狮的波兰国王约翰三世。

9月6日,期盼中的波兰大军出现了。约翰三世带来了1.6万多步兵和2万骑士,在其中,有3000国王精锐近卫军――波兰人至今还引以为豪的“翼骑士”。德意志骑士们抛下了条顿十字军团和波兰骑士的世代恩怨,公推约翰三世作为波德联军的统帅,指挥战斗。

而此时的维也纳城,已经岌岌可危,外城已被攻破,内城的弹药和食物也即将耗尽,望眼欲穿的援军还没出现。此时,勇敢的维也纳买卖人库尔基斯基,自告奋勇,愿意穿越土耳其包围圈,寻找救援。

库尔基斯基出生于一个乌克兰东正教贵族家庭,后改宗天主教,丰富的从商经历练就了他的多种语言能力。乔装打扮成土耳其人,库尔基斯基哼着土耳其小调,混出了包围圈,寻找到在城外的援军。库尔基斯基带来的情报,促使约翰三世改变计划,提前发动进攻。

12日凌晨4时许,波德联军的步兵发起首轮攻击。在漫长的一整个白天的缠斗之后,决战在傍晚才真正开始。4万余波德骑士,兵分四路,同时突入战场。据说这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欧洲骑士突阵。近3个小时的血战,波兰雄狮亲率麾下骑士,以寡凌众,来往砍杀,数百年来令欧洲人闻之色变的土耳其精锐穆斯林新军终于溃不成军。

1683年9月,约翰三世和他统领的波德骑士,用他们的十字剑,为行将衰亡的骑士制度,再一次赢得了尊严和荣誉。维也纳之战,标志着数百年来一直处于主动攻势地位的奥斯曼帝国试图征服欧洲的圣战努力的结束,从此,天平开始向着有利于欧洲的一面倾斜。

溃败的土耳其大军身后,留下堆积如山的辎重。论功行赏的时候,大批的咖啡豆却无人问津,没人知道那是什么。这时库尔基斯基提出,既然没人要,他愿意接受那些黑豆子作为奖赏。多年与土耳其人的贸易交往,让他知道那些咖啡的价值。这就是维也纳第一个咖啡厅“绿瓶子下的房子”的起源。

库尔基斯基把他的咖啡厅布置得充满土耳其情调,甚至里面的服务员都是穿着土耳其服装服务客人,他的咖啡厅获得了成功。不少奥地利人至今坚称,是库尔基斯基发明了卡布奇诺咖啡的喝法。所谓的卡布奇诺,其实就是浓缩咖啡,加蜜糖,加入发泡的奶沫而制成,因颜色和形状酷似当时天主教圣芳济会卡布奇教派的修士帽而得名。就这样,咖啡通过神圣罗马帝国的首都,逐步传向奥地利和德意志全境。

催生了法国启蒙运动

故事回到法国巴黎。

虽说阿嘎大使的咖啡外交,让巴黎上流社会领略见识了咖啡这个充满东方情调的神奇饮品,但是咖啡被法国社会所接受,仍然有很长一段历程。

问题首先出在,这是异教徒穆斯林的饮料,颇有科学头脑的虔诚天主教徒有理由怀疑,这是魔鬼撒旦的诡计,黑色的汤,将腐蚀堕落坚贞的基督徒的灵魂。

这在当时的欧洲,绝对是个大是大非的严肃问题。很快有人将问题上诉于当时的罗马教皇克莱门八世,要求教皇下令禁止这个“异教徒的饮料”在基督教世界里传播扩散。

本着神农尝草的勇敢情怀,教皇亲口尝试了这个疑似撒旦诡计的东方饮料。一试之下,克莱门八世立刻喜欢上了咖啡。为了消除信徒们的担忧,克莱门八世当即宣布以“圣父,圣子和圣灵”之名给咖啡“洗礼”,将其归入耶稣基督。作为当时欧洲信仰和科学的最高权威,教皇的首肯,为咖啡在欧洲的流传扫除了最大的障碍。

另一方面,巴黎贵妇之间,流传着一种耸人听闻的论调:咖啡,将降低男人们的雄性能力。对所谓的贵族妇女而言,与偷汉子搞破鞋的低雅情趣相比,研究探讨传播这种八卦流言,那是相当有社会责任感的高雅活动了。咖啡会降低欧洲男人生殖能力的说法,一时间群雌粥粥,言之凿凿,腾传众口。英国妇女界,甚至联合上书英王,要求立法禁止这种将会极大伤害英伦姐妹们和幸福的邪恶

饮料,史称“女界反咖啡之请愿运动”。

在这种时代背景之下,最初在巴黎出现的咖啡厅,一直在破产边缘勉力维持。咖啡的困境,要等到普罗蔻皮奥・库托的出现,才得以真正扭转。

地中海中的西西里岛,是个和穆斯林世界交往频繁的地区,在这里出生长大的库托,可谓深知咖啡的真味。库托不仅脑子好使,而且身体倍儿棒,先后3次的婚姻,为他带来13个孩子。库托用本人的勇猛实证,粉碎了咖啡会降低男性生殖能力的无稽之谈。

1686年,库托以自己名字的法文写法Proeeope为名,开始了他的咖啡厅事业,这便是日后成为法国启蒙运动标志性场所的咖啡厅――普罗蔻铺。为了进一步消除愚男愚妇对咖啡毒性的疑虑,法国人在咖啡里,添加了高科技的“解毒剂”――牛奶。这就是今天咖啡共奶制法的肇始。在法文中,称作“奥莱咖啡”,而在意大利文中,则称作“拿铁咖啡”。“奥莱”和“拿铁”,分别是法文和意大利文里“牛奶”的音译。

自助者,天助之。普罗蔻铺开张两年多之后,1689年,富丽堂皇的法兰西大剧院正式落成。而且和它仅是咫尺之遥。次第循香而来的作家学者们,一试之下,就像之前的阿拉伯和土耳其学者们一样。立即沉醉于咖啡这个振奋精神、激发灵感的奇妙饮品。越来越多的文友们慕名而来,原先流连于此的巴黎贵妇们渐渐淡出,普罗蔻铺逐步演变成为巴黎作家和思想家们思想争鸣的沙龙和思考写作的书房。

毫不夸张地说,是普罗蔻铺的咖啡,直接催生了法国启蒙运动的到来。今天稍微有点文化的地球人都耳熟能详的那些日后影响世界的法国文化名人,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巴尔扎克、乔治桑、雨果……都是此间常客。据说正是在这里,狄德罗编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大百科全书,也是在这个咖啡厅里。罗伯斯庇尔、马拉和丹东三巨头,密谋策划了日后掀起血雨腥风的法国大革命。其中就消费能力而言,排名第一的猛人,当属伏尔泰,据说此公每日与文友对喷兼奋笔疾书之余,要喝下40多杯咖啡。

篇3

关键词:启蒙运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行,历史课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同趋丰富。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我们要适当加以改造,使它更加适应时代的需求;对于新产生的方法,我们要大胆采用,深入研究,不断完善。在继承和创新中,联系实际,对各种方法取长补短,优化组合。

一、启蒙运动一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分析并说明启蒙运动兴起的原因和特点,列举启蒙运动中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2)学生通过回忆并复述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思想,比较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的异同,说明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作用。

(3)通过对启蒙运动兴起的历史条件和重大影响的探究,学生能说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等基本原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和教材内容有紧密联系的图片资料,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精心设计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发挥学生的积极性,真正理解重点和难点,从而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启蒙思想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精华积淀之所在,更是近代资产阶级为之奋斗的成果,这些成果不仅仅属于其个人和那个时代,更属于世界、属于全人类。通过学习,学生将培养人文意识,强化法制观念;关注社会进步,培养坚强的意志,树立科学精神,敢于怀疑,勇于创新,不断追求真理;领悟先进思想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积极汲取启蒙思想精华,为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提供借鉴。

二、教学方法的策略选择

1.经久不衰的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语言,通过描绘情景、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阐述规律等,系统地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和发展学生智力的一种方法。教师通过合乎逻辑的分析、论证,生动形象的描绘、陈述,启发诱导性的设疑,能够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系统的知识。它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有利于有计划、有目的、有意识地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本课在启蒙运动发生的原因、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理性”、启蒙思想家的主要思想、启蒙运动的深远影响等方面都需要运用讲授法。

2.师生互动的课堂讨论

优化的课堂讨论,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求知欲,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以及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是行之有效的。“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比较”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教师参与课堂讨论,如果学生讨论不出所以然的话,教师可以适时提醒学生从产生的背景、思想主张、发展历程、深远影响等方面比较其相同点和不同点。另外“启蒙运动的深远影响”同样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从对不同方面、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影响着手。课堂讨论的方式要优化,所选择的方式,要能与内容、时机挂上钩,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符合教材的结构特点,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讨论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获得最大的讨论效益。学生在讨论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应适当地补充和归纳,以便学生更加有系统有条理地掌握知识。

3.探究教学法

探究法是以引导历史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是强调把科学探究作为获取知识和认识世界的一种方法。历史探究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启发下,学生以个人或小组的组织形式,通过自主独立的研究完成一系列由易到难的题目,并在这个过程中经受意志品质的培养和磨炼的一种教学方法。

三、教学手段的策略选择

教学手段是指“为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而采用的劳动工具,主要是指教学的物质手段。”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手段是指学习活动中采用的工具或物质手段,具有物质性、多样性的特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成才的起点”,将多媒体引进课堂是目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而实用的手段之一。学生只有对本学科知识产生了兴趣,才能有探求这门学科的欲望,而这种兴趣的激起则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声、像、图、文并茂的教学情境,激起学生的注意,唤起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好奇心,使学生的注意力和求知欲与课堂教学融合在一起,来思考和探究历史知识的奥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教育条件的改善,高科技含量的现代辅助教学媒体必将在历史教学中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王生.历史课程生成性教学中应避免的几个误区:由教学案例“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引发的思考.历史教学,2010(2).

[2]张智.法国启蒙运动与旧制度后期的民族主义话语.浙江学刊,2010(3).

篇4

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和狄德罗。

启蒙运动的背景:

1)先进的思想家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高举理性大旗,批判封建专制和中世纪宗教神学,主张建立合乎理性的社会和国家;

2)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为人们的思考和判断提供了新的思想武器。

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的思想主张:

1)伏尔泰主张建立英国式的“开明君主制”,通过国王的改革就可以过渡到君主立宪制;

2)孟德斯鸠主张建立一个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相互牵制的政府;

篇5

1、树立目标、选材组队

少儿乒乓球的训练,不管是一般的基层小学乒乓球队,还是传统学校、业余体校、重点

体校或者是其它形式组建的训练队,都应该考虑通过一段实践的训练,将要达到什么目的?往哪个方向发展?无论出于什么目的,在训练前应通过观察法、访问法、测试法、测骨龄、看手纹和淘汰法等,做到科学的选材和认真的组队,这样才能选出有发展潜力的运动员进行训练,进而取得理想的比赛成绩。

另外,对于确实有前途而家长不太支持的运动员,作为教练员要想尽办法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必要的时候可以争取领导的支持和帮助,劝其参加训练。

2、加强教育、严格纪律

在少儿训练的时期一定要给予良好的思想教育,培养他们顽强的作风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为运动员今后的成长打下一个坚实的思想基础,是重要的教育环节。这样就要求教练员从训练的一开始就要严格要求,并且平时多关心运动员的生活、学习,经常同家长和文化课老师保持联系,共同教育。在训练的间歇时间或安排专门的休息日给运动员讲解优秀运动员的成长故事,激励他们的训练热情。采取多种多样的训练手段,提高运动员的训练兴趣。同时还要注意培养他们的集体观念和团结意识,制定一个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使整个球队成为一个坚强、团结、进取的有战斗力的小集体。

3、科学训练、基本原则

3.1 坚持系统训练。开始接触乒乓球参加训练就如同一张白纸,只有系统的、科学的进

行训练,打好思想、身体和技战术的基础,今后才能少走弯路,这样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运动员,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3.2 坚持循序渐进。少儿启蒙训练就怕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这样不但不会成功,反而会使原来不错的苗子被“废掉”。不管是身体训练,还是技术动作的学习,都应该遵守循序渐进的科学训练的原则,稳步、扎实地训练,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3.3 坚持基础训练。少年儿童的模仿能力和上进心都非常的强,应该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扎扎实实地加强基本技术的训练。按照正确、合理的技术规格和动作要求,严格系统地进行训练,使其掌握全面的技术,练好基本功。同时使他们明确各项技术的目的性和重要性,提高战术意识,为以后掌握和运用各种复杂多变的战术创造条件。

3.4 坚持长年训练。少年儿童的时期是“黄金”训练时期。因此,要珍惜这一时期,保证长年不间断的坚持训练,并充分利用寒暑假的集中训练,尽快的提高身体素质和乒乓球技战术水平。

4、启蒙阶段训练的基本手段

启蒙阶段训练的教学手段非常多,各个教练员都有不同的训练方法,认真的抓好身体训练和基本技术的训练,在基本功上多下工夫,使每一个运动员能够正确的掌握技术动作并合理的使用,为今后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我认为这一时期的训练最为关键的几点如下:

4.1 首先是练球感。必须重视手腕动作的训练,球的变化是靠手腕来调节的,手感好的运动员的“小球”技术肯定会好,发球也会很好,充分的利用好手腕的灵活性就可以创造出各种变化的球,这是启蒙训练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4.2 练好步法,学会制造弧线。我们的运动员刚开始学习打球多数是站在球台面前一动不动的练推挡、练攻球,脚下的移动基本上不注意也看不到,步法训练是非常的少,而且在近台对打的球都是击球的上升点或是高点,这样击球高于球网,从上到下,形成很单一的直线球,如果能够让他前后跑动击球这样一来在的球就需要制造出弧线(击球点比较低)通过摩擦制造出来的弧线不仅可以练好手感,而且脚步的移动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训练。

篇6

摘 要 优秀的体操运动员必须经过启蒙训练,一般女子是指在5-6岁开始参加体操训练后一年内的这个阶段。启蒙训练有四个必经过程:选材、培养兴趣爱好、加强体操意识、进行基础技术训练。通过以上四个过程从而达到改造运动员自身形态,适应教学内容及节奏,为今后从事体操专项技术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对于女子体操的启蒙训练,更要注重科学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在运动员身上完成力与美的完美结合。

关键词 女子体操 启蒙训练

一、选材

体操运动员的选材十分复杂,一个优秀的女子体操运动员必须具备优美的体态,强健的身体素质,稳定的心理素质及一定的基本体操技术。优美的体态是选材的重要条件,既要符合美学要求,又要兼备动作力学的特点,这就要求运动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先天遗传基因。其次,由于体操技术的发展和比赛规则的修改,对运动员的力量、柔韧性和协调性等身体素质方面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运动员必须刚柔并济,臂腿腰腹背脊相对力量大,平衡能力强,在器械上动作协调灵巧,有发展难度的空间。在心理素质方面,要选择性格活泼开朗,精力充沛,善于思考,意志坚定,记忆力好,自控能力强的运动员,才会在今后技术水平相差不大的比赛中,凭借良好的心理素质优势取胜。最后,在选材中,运动员的基本技术也相当重要,基础是否牢固将直接关系到运动员今后的成长与发展,对将来掌握高难度的技术动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事半功倍,大大提高训练效率。

二、培养兴趣爱好

女子体操启蒙阶段主要是进行基础技能的训练,训练内容枯燥乏味,且周期较长,技术难度高,接受困难,很难使运动员在周而复始的训练中培养兴趣,所以这个阶段很容易引起好苗子的流失。为避免这个问题,必须要加强兴趣爱好上的引导和培养,使运动员主动配合训练,这是能否完成启蒙阶段训练任务的关键。对于女运动员来说,爱美是天性,所以可以抓住这一点来进行诱导训练,其中独具特色的舞蹈训练是最能达到目的的训练方式,让队员在每次生动活泼的舞蹈训练中得到美的教育,激发队员感受美,创造美的欲望,从而提高她们的灵活性及协调性,并可以充分利用测验和小比赛,提高训练兴趣,也激励了她们的上进心,刺激她们继续努力训练。教练员以身作责与艺术性教学相结合,利用带有鼓动性、表扬鼓励为主的语言,恰到好处地做一些适合儿童心理特点的比喻,再结合形体语言调节运动员的情绪,这样不但活跃了训练气氛,提高了运动员的训练情绪,也拉近了与她们之间的距离。

三、加强体操意识

“体操意识”不同于一般概念中的“意识”,在这项独特性、艺术性兼备的项目上,除了要做出高难度的规范化动作外,还要求队员的自身气质和表现力要淋漓尽致的发挥在赛场上,达到动作的流畅和谐、舒展大方,这就需要队员在平时的训练中加强体操意识的训练。首先要针对每个运动员员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意识训练计划,并加强专业理论知识学习,提高理解力和想象力,通过知识深度广度的积累,促进运动员脑中的体操意识的渐渐形成与提高。其次要培养运动员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她们的主观能动性。女子本身的发育较男子早,所以这方面的工作必须在启蒙训练中抓起,让她们多观摩比赛,增长见闻,通过观摩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提高自我观察分析的能力。最后,要在平时的训练和生活中进行乐感的培养,加强舞蹈和艺术体操方面的训练,提高运动员的艺术素养以及身体柔韧性和关节灵活性,培养动作的美感、协调性,增强节奏感和韵律,同时建立正确的姿态和气质的概念。女子体操运动员体操意识的培养由于不像体操技术动作训练那样具体,因此难度也较大,在启蒙训练中,必须要将意识训练渗透到各个训练环节中,甚至日常生活中去。

四、进行基础技术训练

现今女子体操比赛日趋白热化,动作难度越来越高,而要想突破高新难度动作,必须有扎实的基础技术作为保证,女子体操启蒙训练阶段正是各项基本技术成型的主要时期。基础技术不好是后期造成队员伤病退役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为了能够延长运动员的运动寿命,保持运动生涯的最佳状态,坚持基本技术训练才是真正的捷径。基础技术训练的内容主要包括:第一,基本姿态训练。从站立姿态开始,训练运动员的头、躯干、臂、腿的基本姿态,为今后的高难度动态动作打好姿态基础。第二,舞蹈基本功训练。舞蹈是女子体操的重要组成部分,让运动员在平时的训练中,随着音乐的节奏,身体得到充分舒展,同时心灵得到陶冶。具备了舞蹈素养,体操动作的舞蹈元素就能体现得更好,为比赛赢得好成绩。第三,神态表情的基本训练。通过训练使运动员面部线条柔和恬静,眼神坚定有力,饱含温情,充满自信,从而达到一种内在的自然美。第四,个性美的基本训练。通过平时对运动员文化知识的教育,让她们增强自身文化修养,培养出属于自己的气质和个性特点。并在平时的训练中播放多元素音乐,让运动员用形体、姿态、眼神、面部肌肉动作来体现自己对各种音乐的理解和用动作表现自己内心的美感,在此基础上发现运动员的个人特色,建立属于自己的独特动作风格。第五,审美的基本训练。让运动员多听音乐,编排节目,观摩比赛,培养她们的审美能力,并不时让运动员融入大自然,发现自然美,充分挖掘运动员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这些能力渐渐体现在训练和生活中,并在今后的比赛中油然而生,自然的呈现出来。

参考文献:

[1] 酉杰峰.竞技体操美学研究[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7.3.

篇7

【关键词】少年运动员;自由式摔跤;启蒙训练

On the Initial Training of Freestyle Wrestling for Youths in Henan Province

BA Yan-chuan

(Henan Athletic Sports Administration Center, Zhengzhou 450000, Henan)

【Abstract】 The sport of wrestling has a developing tendency of high intensity and fierce rivalry and values active attack. In initial training, we should modify our selection of young talents, skill training and strength training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vent. The training guiding principles should be adjusted according to the law of body growth and the developing law of the sport. This article researches on the initial training of freestyle wrestling for youths in hope of arriving at more effective scientific ideas and ways of training to offer some reference for us.

【Keywords】 youths, freestyle wrestling, initial training

1前言

在摔跤训练中,少儿时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打基础阶段。少儿摔跤运动员的训练是以速度为中心,有氧耐力为基础,灵敏、协调、柔韧性为辅的多机能全面身体训练〔1〕。顾及少年儿童运动技能形成的年龄规律以及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多采用跑跳投以及其它项目的练习,用多种手段来发展运动员速度、耐力、力量等素质,使其内脏器官和各肌肉群联合做功能力全面提高,这是少儿运动员将来创造优异成绩必须具备的条件。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河南省业余体校摔跤队。所调查运动员均为16周岁以下,训练年限为0-3年。

2.2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进行研究。

3结果与分析

3.1少年运动员的特征

3.1.1少年运动员生理发展的特征

少年运动员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此时肌肉的发展落后于骨骼的发展,肌肉向长度的增长快;体内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含量少,无氧代谢能量储备不足;呼吸肌弱,呼吸表浅,频率快,呼吸调节机能差;骨骼肌含水分和有机物较多,含无机盐较少,富有弹性和韧性,坚固不足;关节面软骨组织相对较厚,关节囊韧带薄而松弛,伸展性好,活动范围大,柔软性好,坚固性差,易弯曲变形、脱臼和损伤〔2〕。

3.1.2少年运动员心理发展的特征

少年运动员的求知欲旺盛,兴奋和抑制转换较快,可塑性大,接受能力强;科学膳食、保健,营养状况提高,使身体发育成熟提前;参与众多的摔跤赛事能增加经验,锻炼心理承受能力,使心理发育成熟提前。

3.1.3少年身体素质发展的特征

少年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各项身体素质的发展不平衡,在某一阶段某项身体素质发展效果优于其他身体素质(少年身体素质的发展敏感期)。从自然增长速度看,随着身体的不断发育,其发展趋势是力量最大,耐力次之,速度最小,而素质增长的顺序正好相反,表现为速度最先,耐力次之,力量最后〔3〕。

3.2少年自由式摔跤运动员身体素质启蒙训练

3.2.1少年摔跤运动员的速度素质训练及应注意问题

3.2.1.1少年摔跤速度“敏感期”的训练特点

首先,决定跑速的主要因素是步频和步长,无论提高哪一方面,都可以提高速度。但步长和步频又是互相矛盾的,强调了一方面的因素就会影响到另一方面因素。少年运动员正处于发育期,兴奋和抑制转换较快,灵活性好,肌肉在骨骼上的附着点距离关节较近,韧带富有弹性。因此,这个阶段最适宜发展少儿运动员的速频。其次,由遗传所决定的影响速度素质的因素之一的反应速度也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的,在9-11岁增长最明显,12岁时达到第一次高峰。再次,少年运动员身体各个环节动作的最高频率是不一样的,腕关节的动作频率最高,踝关节的动作频率较低。而动作频率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不同的年龄阶段增长速度也不一样。训练的最佳年龄阶段是在少儿时期的9-12岁。在训练的最佳年龄阶段应加强系统训练,否则就不容易再提高。

3.2.1.2速度训练的手段和方法

在摔跤比赛中,运动员要想胜人一筹,就必须保持一种任何对手都难以跟随的跑速。为了获得这种非凡的有氧运动能力,运动员要进行各种方法的速度力量训练。我们可以采用重复跑训练,每组2-3次,速度等于或高于比赛速度,间歇时间要短;变速跑训练,快跑200─400m,5次左右(根据任务,快跑、慢跑的段落,队员的身体情况);加速跑训练,在匀速跑途中,突然加速跑,然后保持高速跑。选择的段落以短于专项距离为主。例如60m大幅度快跑;60m慢跑逐渐加速,最后10m时达到最高速度;60m高抬腿跑练习等。

3.2.1.3速度训练应注意的问题

在发展一般耐力的基础上以“速度为中心”;在发展速度的同时,要注意速度耐力的发展,二者应同步进行;在以提高频率为主的动作练习时,练习时间短,练习的强度宜大,并且练习的方法多样,使中枢神经系统始终处于较兴奋的状态;遵循身体素质自然增长规律,要抓住速度发展敏感期。

3.2.2少年摔跤运动员的耐力素质训练及应注意的问题

3.2.2.1少年摔跤耐力“敏感期”的训练特点

少年时期,要系统地、有所侧重地、形式多样地进行内脏器官的训练,以提高心脏机能。耐力素质训练要从有氧代谢入手,遵循以“增强心肺系统的功能为主,努力提高最大耗氧能力,达到耐力素质发展和提高”的指导思想。

3.2.2.2耐力训练的手段和方法

耐力素质是内脏功能以及速度、力量、灵敏等素质在跑动中的综合体现;是摔跤运动员最基本的身体素质,是改善和提高专项运动能力的主要训练内容。在训练中,无氧供能的训练,要在有氧供能的基础上进行。专项速度耐力的提高要建立在有氧耐力的基础上。只有提高少年运动员的有氧耐力,增大肺活量和最大吸氧量,才能增加每博输出量,才能推迟“极点”的出现,提高跑的能力。

3.2.2.3耐力训练应注意的问题

有氧代谢供能能力和无氧代谢供能能力要配合恰当。二者比例要因人、因项、因时势不同而定。一般耐力的练习从有氧代谢入手;依据少儿的心理特征,结合其它素质进行,巩固和提高训练的兴趣和爱好;摔跤项目是艰苦、单一、枯燥的,在训练中要有意识培养运动员的吃苦耐劳,不怕困难,勇于拼搏的意志品质和良好作风。

3.2.3少年摔跤运动员的力量素质训练及应注意的问题

3.2.3.1少年摔跤力量“敏感期”的训练特点

少年时期骨骼与肌肉增长较快,骨骼的成分胶质多于钙质,骨骼肌含水分和有机物较多,含无机盐较少,富有弹性和韧性,不易折断;关节软骨多,周围的肌肉细长,力量和坚固性差,易弯曲变形;肌肉的增长落后于骨骼,肌纤维细长,力量和耐力差。因此少儿时期应发展全身各部位的一般力量,以动力性练习为主,使肌肉组织紧张、放松交替进行,改善肌肉的内协调能力。

3.2.3.2力量训练的手段和方法

力量素质训练采用动力性练习为主,是符合少儿的生理特征的。少儿时期应尽可能减少最大力量(负重练习)的训练,应以大强度的各种跳跃为主,既提高肌肉的横断面,又提高肌肉的伸展性。而快速力量训练应结合技术特点抓好基础训练,训练方法一般采用短距离的冲刺跑、下坡跑、跳阶梯和轻重量、次数少的练习等。发展力量耐力的手段方法常见的是以能量代谢为依据的循环练习和各种不同的形式,如长距离跑的专门性练习、跳的练习。

3.2.3.3力量训练应注意的问题

根据少儿训练特点,多选用徒手克服自重方法,随着训练水平的提高可适当结合负轻器械练习,切忌用大力量负重方法。不忽视小肌肉群力量,注意大小肌肉力量发展的平衡性。把力量与速度的训练结合起来,避免“速度障碍”。充分考虑其它素质的均衡发展,避免一个练习方法重复过多,以使局部负担过重,产生过度疲劳。

3.3少年自由式摔跤运动员技术能力启蒙训练

3.3.1摔跤技术训练,首先应建立正确的技术动作表象及完整概念。充分利用形象化语言讲解,正确的师范及直观教学等手段,说明技术名称,规格、动作、结构、作用、使用时机和完成方法,以及要点、防守与反攻等,使少年运动员建立正确的摔跤基本技术动作概念;可以利用图片、录摄像放映等直观手段让其进一步观看技术动作,建立正确的技术动作形象。

3.3.2摔跤动作多而复杂,有以手臂为主的技术,有以腿为主的技术,有以手、腿结合为主的技术,有以腰为主的技术,既有站立摔的技术,又有跪撑角斗的技术,灵活运用分解和系统教学的方法,或者使二者结合的方法,使少年运动员掌握完整技术。

3.3.3对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动作要及时纠正,以免形成错误的动作定型。教练员最清楚这一点,少年运动员一旦出现错误的技术定型后,改起来很难,比从头学习还困难,所以出现错误动作及时纠正是非常必要的。

3.3.4摔跤的原则是为了破坏对手平衡,将对方摔倒,在这个阶段中从一开始就要注意提高少年运动员身体的控制能力和平衡能力,不断克服动作紧张和僵硬,这一阶段对技术不要求过严过细,只要摔的顺序和方向对了,外形即使不完美也无关紧要,但身法步法要严谨到位,必须严格。

3.4少年自由式摔跤运动员心理素质启蒙训练

3.4.1培养摔跤运动员的兴趣和爱好

训练就是学习。在学习中培养对本项目的兴趣和爱好,教练员要正确引导运动员对摔跤项目的特点、内容、任务进行了解,让他们明确参加摔跤训练的意义和责任,树立为祖国争光的人生观,启发调动运动员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动机,自觉地、积极地配合教练员把训练工作做好。

3.4.2启蒙训练期少年摔跤运动员的情绪引导

在训练中常常发现,运动员情绪饱满、精神抖擞,就能很快掌握所学的技术动作,教学训练的效果明显;反之,运动员情绪低落、无精打采,就会影响技术训练质量,甚至会干扰同伴的学习训练效果。如何掌握引导运动员的情绪、进行正常训练,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在训练中出现的单调、枯燥、刻板的训练方法和形式也会让运动员反感,会产生厌倦和消极情绪。教练员应了解运动员的心理特征,从而安排合理、多样化、新颖的训练计划和灵活多变的教学训练形式。

3.5影响少年自由式摔跤运动员启蒙训练的其他因素

3.5.1训练监控

启蒙训练期少年运动员训练的自觉性不高,教练员应当严格对训练过程进行监控,保证训练的质量与效果。摔跤技术训练,每一次训练课,每一种技术,每一次发力,每一次摔倒,都要符合技术规格要求,以及生物力学原理,在数量中求质量。摔跤身体训练要弄清训练目的、训练身体的哪一部位,是练速度还是力量、是练爆发力还是耐力、是主动还是被动、是对抗还是配合。

3.5.2营养补充

摔跤运动员的膳食营养对运动能力的影响已经引起了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的广泛重视,摔跤运动员良好的运动能力、充沛的体能,虽受健康、心理、体重、恢复等多种因素影响,合理的饮食营养更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尤其在少年阶段,由于自然生长发育的需要,加上训练的体力消耗,少年摔跤运动员每天都需要合理、充足的营养能量的补充,主要是来自食物的营养补充〔4〕。食物的品种和形式是非常多的,但其中的营养物质不外是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六大类。前三类是供给能量,后三种是调节生理机能。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1)少年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发展和专项能力的提高是相辅相成的。决不能因为项目特征对身体素质的要求不同,而忽视了全面身体素质训练。只有在少儿时期打好扎实的身体素质基础,才能够在成年时期创造优良的运动成绩,延长运动寿命。

(2)自由式摔跤运动员对身体素质,技术能力,心理素质各方面要求都非常高。一名摔跤运动员应具有举重运动员的力量,短跑运动员的速度,中长跑运动员的耐力,体操运动员的柔韧和协调,棋类运动员的思维和果断。

(3)兴趣培养对少年摔跤运动员是重要的,让运动员真正地喜欢这项运动,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到训练中来,才会有更好的效果。

4.2建议

(1)在摔跤运动员启蒙训练的过程中,注重选拔运动员,很好地培养运动员的兴趣和爱好,注意引导运动员情绪,进行“三从一大”的训练,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2)在启蒙训练中教练员应与运动员建立、培养积极的感情基础,取得小运动员的信任,证明教练员的能力与威信。

(3)坚持科学选材、科学训练、科学管理,利用现有条件培养更多的高水平摔跤运动的后备人才。

(4)对摔跤运动员启蒙训练的过程采用检查、评价、分析、总结的形式,检查运动员学习态度、意志品质、道德规范;评价运动员基本素质、基本功、基本技战术为目标;分析运动员目前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每一阶段的训练。总结成功经验,找出差距,为今后的启蒙训练打好基础,须建立一套摔跤运动员启蒙训练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

参考文献

〔1〕冯效直、茹海亭.儿童少年摔跤技术训练的步骤与方法〔J〕.山西省体育科技,2006,26(4):34-35.

〔2〕曹康育.浅谈青少年自由式摔跤运动员的理想体质〔J〕.山西省体育科技,2007,27(2):33-36.

篇8

〔关键词〕 英国启蒙运动,道德感,仁爱,同情,现代性

〔中图分类号〕B5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7)01-0049-06

学术界通常将启蒙运动理解为理性的启蒙,这是因为人们秉持一个先入为主且不言自明的观念,认为启蒙运动理所当然地意指法国启蒙运动。如果将启蒙运动的光环仅仅聚焦于法国,不免会遗漏那段历史留下的其他瑰宝。回顾18世纪的欧洲,不是法国,恰恰是英国在各国启蒙运动中的作用得以彰显。英国启蒙思想家用道德感而不是理性在英国悄无声息地掀起了一场直入人心的启蒙运动。与此同时,这场启蒙运动也成为英国走向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重要阶段。在启蒙运动的影响下,英国开启了自由贸易和重商主义的发展模式,使之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现代化国家,率先进入现代世界。因此,启蒙运动不仅是对道德的启蒙,而且也是现代性的启蒙。这种自由、重商的F代性发展模式与基于道德感的英国启蒙运动道德观是分不开的,它们之间具有一种内在的逻辑关系。与法国启蒙运动崇尚理性不同,英国启蒙运动更提倡道德感。英国启蒙运动思想家认为道德判断基于情感而不是理性。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建立在道德感的基础上,并将仁爱与同情作为道德的一般原则。这就是18世纪英国启蒙运动普遍的道德观。以道德感作为奠基的英国启蒙运动既没有“理性”的革命情怀,也没有实用主义的谨慎性情。因而它没能像法国那样发动一场文化战争,也没有废除英国国教和君主制度,而是将英国的现代性引向温和与改良。这与那个时代英国思想家的观念和态度密切相关,正是他们的道德主张才决定了英国现代性具有与众不同的精神气质及走向。

一、 道德感与社会秩序的构建

法国启蒙运动主张理性高于情感,基于实践理性的道德律是人的行为准则。这种理性主张可称为先验理性,它具有批判性、建构性的特征。这在法国现代性发展中,直接体现为激进性与革命性的鲜明特色。与法国启蒙运动之理性主张截然不同的是,英国启蒙运动不是关注理性,而是将视野投射进启蒙运动中“每一个所明示或蕴含的社会伦理” 〔1 〕3。换言之,英国启蒙运动将道德感作为其行动的道德依据,而非实践理性的道德律。它体现的是审慎、改良与温和的精神气质。由于道德与理性的区别,使得凸显革命属性的法国启蒙运动成为一场充满激情的、解放的政治运动;而彰显改良气质的英国启蒙运动成为一场围绕市民社会的文化构建。由此,英国与法国的现代性开始了迥异的发展走向。

(一)基于道德感的社会构建

英国启蒙运动思想家认为道德判断基于情感,因为“一个生物或善或恶,适当地说,只能源自其自然的性情” 〔2 〕152。“道德感”学派创始人沙夫茨伯里认为,如果一种行为不是因任何情感而驱动,那么这个行为既不能认为是善的,也不能认为是恶的。因此人只有通过情感才能被确证为是善或是恶、自然或非自然。弗朗西斯・哈奇森十分赞同沙夫茨伯里有关道德与自然情感的哲学观点。他从沙夫茨伯里那里拿来“道德感”一词,并且进一步断言:道德判断的基础不是理性而是感觉,只有具有道德美的行为才能给人带来愉悦。于是,哈奇森以道德善为原则,建构起其系统的社会理论。

哈奇森认为,人类拥有社会共同的标准。这些标准体现在正义法则之中。我们只有借助道德感,才能认识这些标准和法则。在哈奇森看来,道德感有三个特点:第一,它是一种感觉,使我们能够直接察觉到特殊的东西,并能给予赞成或不赞成的态度。第二,通过道德感,我们可以合理区分利己的自爱与利他的仁爱之权利要求,道德感有利于指导人们的行为。第三,道德感所感觉的事物,只有通过实施才能发现其感觉的特质。因为事物本身无所谓快乐和痛苦,只有对事物的感知,才会引起快乐和痛苦的感觉。正如哈奇森在《道德哲学体系》中所阐明的:“我们在凝视中感到愉快,因为我们凝视的物品是优秀的,因此,并不是因为那物体给我们快乐而判定它为优秀的。” 〔3 〕360

于是,在道德感的作用下,人们会对驱使行动的情感进行调整。通过调整的反思,人们会倾向于追求为保障幸福而设计的最佳生活方式。在哈奇森看来,这是一种以情感倾向为标志的生活方式,这些品性的实践则显示出这些美德。人们由于被赋予了道德感,因此不用担心自己的道德判断会受到理性论证的质疑。因为道德感只有通过自身更广泛的实践,才能够得到改进,而不是通过理性。哈奇森认为道德的改进类似于音乐鉴赏的提高。他指出:“我们自己沉浸于音乐,会遇到更优雅和更复杂的乐曲。在这里我们发现高级得多的快乐,而开始瞧不起那些从前给我们快乐的音乐。” 〔3 〕362道德感也如此,随着我们道德判断经验的不断积累,“我们会纠正这一道德权力中的任何明显失调” 〔3 〕362。

随后的英国启蒙思想家的社会理论基本上延续着哈奇森的路线。正如麦金太尔所言:他们要么保留哈奇森的道德认识论,在必要的地方加以修补,而摒弃其道德原理、自然法则、正义及对上帝的义务之观点;要么他们可以保留哈奇森的核心理论与神学立场而摒弃其认识论。〔3 〕371麦金太尔认为,大卫・休谟和亚当・斯密是前一种选择的代表,他们都对哈奇森的道德认识论表示认同。然而,在社会构建的路径选择上,他们表现出分殊。休谟基于“人为之德”的正义建构起规则社会,亚当・斯密则基于同情建构起商业社会。尽管休谟与亚当・斯密的社会构建相异,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都是将道德放置在社会理论建构的前端,主张以道德而不是合理性作为社会评价的标准。

(二)主张教育推动公共感的形成

在由道德感构建起来的社会中,现代性的危机也相伴而生。英国启蒙思想家对此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们主张通过教育来确保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于是,教育尤其是对穷人的教育成为英国启蒙运动的重要社会文化构成。

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初期,资本获得迅速积累,生产力得到大力发展,整个国民及社会的财富总量不断增加,这似乎预示着一个自由、文明、富裕社会的形成。与此同时,人们更加关注个人财富的增加和个人利益的实现,从而忽略了公共利益与共同善的追求。这将会导致社会道德滑坡以及公共责任感的缺失。被异化的劳动者沦为生产的工具,简单重复的劳作使得工人阶级智力衰退,愚昧无知。面对这一境况,亚当・斯密提出政府有职责要对大众,尤其是对穷人加强教育。1699年,基督徒知识促进会发起慈善学校运动,30年内有1400所慈善学校共招收了22000名学生。这些学校被爱迪生和斯蒂尔称作“时代的光荣”,是“时代所产生的公共精神的伟大实例” 〔1 〕81。这也可视作是沙夫茨伯里及其追随者的潜在影响的延伸。虽然曼德维尔批评这些学校“对穷人有害”,因为让穷人去上学,不工作,实际上是鼓励懒散,而懒散将有助于增长恶行。对此,亚当・斯密批驳曼德维尔的观点才是“彻头彻尾的有害”。弗里德里克・默顿・艾登爵士在《穷人的状况》中赞成亚当・斯密对穷人施加教育的观点,他提出:接受教育对社会各个阶层的人而言都是有利无害的,通过教育,穷人的孩子同样能成为国家栋梁。无论如何,教育穷人,不仅是为了让他们获得智识和谋生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培育他们的公共精神,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无疑是英国启蒙思想家所倡导的“公共感”的真体现。

二、 仁爱与自由主义的发展

从沙夫茨伯里开始,道德哲学的焦点从17世纪的唯理论转向了对激情的关注。同样,也是从沙夫茨伯里那里,英国启蒙思想家逐渐明白,人的本性是由利己和利他这两大互竞的原则所指导。在这两大原则的引导下,人的本性表征为自爱与仁爱。当英国启蒙思想家提倡以仁爱之心,投身社会慈善事业和改革运动之时,是如何化解自爱与仁爱的冲突呢?

(一)自爱与仁爱的张力关系

道德冲突,在英国启蒙思想家看来,都来源于利益。自爱与仁爱的冲突亦是如此。沙夫茨伯里引入“物种之利”的概念,成功地将美德与利益契合。沙夫茨伯里认为,每一个人都有“私有之善”和“自身利益”,它们自然地指向一个目标,利于达成这个目标的欲望或情感对他而言就是善的;反之则被视为恶的。这就是“物种之利”。此外,一个人使其自身成为善的同时,也对他人构成善,那么这种善,不仅使他成为一个对他人有用的人,同时对他自身而言也是一种善和利益。这样,美德与利益就有可能彼此契合。正是因为有了“物种之利”,当一个人趋向这种物种之利或共同本性的情感,就被认为是自然的、合宜的。由此可知,在沙夫茨伯里看来,自爱与仁爱是有可能趋于同一的。

沙夫茨伯里进一步将这种情感分为三类,即“指向公众利益的自然情感”和“指向个人利益的自利情感”,还有一类是“非自然的情感”。第三种非自然的情感在沙夫茨伯里看来是“全然缺陷的”“完全不正常的情感” 〔2 〕185。前两种情感依据情感强度的不同来判定是为善或为恶。一般而言,“指向公众利益的自然情感”太弱或“指向个人利益的自利情感”太强,这两种情感都不能称之为善;而“指向公众利益的自然情感”太高或“指向个人利益的自利情感”太低,虽然通常被视作一种德行,但严格说来也是一种不完善,甚或是恶。显然,德行与节制有关。“哪怕是最自然的一类仁慈与爱,假如没有节制而超越了一定的程度,它无疑也会是有缺陷的。” 〔2 〕153正如溺爱是母爱过分的表达,柔弱是过分怜爱的结果,吝啬与怯懦则是对自存的过度关注。按照沙夫茨伯里的理解,自爱与仁爱之间没有优劣之分,二者只有达至一种平衡关系,才是真正的善,否则都是不完善。

如何把握自爱与仁爱之间的张力关系呢?沙夫茨伯里运用了“系统”的眼光加以审视。沙夫茨伯里在讨论道德感时,几乎都是将个人融入社会整体中进行考察,在判断一个人的道德情感时,也没有脱离社会情感。在他看来,如果一种趋向自我利益的情感只有利于他的个别利益,但有悖于公共利益,这种情感就是有缺陷的情感。相反,如果这种趋向自我利益的情感,有助于增进公共利益,且让每个大众都能分享其利益,即使这种情感是非常自私的,它也不会被视为恶的。这种带有“公共感”的社会精神特质在18世纪的英国慈善事业和改革运动中得以彰显。18世纪,英国大约建立了一百多个民事社团和协会,它们的目的都是为了帮助那些不幸的人、被抛弃和被忽视的人。18世纪的英国甚至被福音派作家汉娜・莫尔描述为“仁爱的时代” 〔1 〕74。

在哈奇森的道德哲学中,仁爱是德行的基础。它是一种“本能”,它“先于理性而始于利益”,但又弱于自爱,它“驱使我们去发现自然之善和寻求他者的幸福” 〔4 〕137。可以看出,哈奇森将仁爱视为道德行为的动机。但是,仁爱是否能够成为道德行为的动机呢?对此霍布斯等曾提出,仁爱似乎更像是另一种微妙的、精明的自爱。对哈奇森而言,人们通常会不假思索地依据自身善来行动,这是毫无疑问的事实,所以,仁爱与自爱并不矛盾。同哈奇森一样,巴特勒主教在谈到仁爱和自爱的关系时,也认为它们之间并不存在矛盾,两者分别构成公共情感和私人情感,都是人之本性。

总而言之,仁爱不仅要符合个人利益,同时还要增进公共利益,只有这样才能被视作是善的;否则便是恶的。因而,只有拥有指向公共利益的仁爱,才能获得快乐,如果缺乏这些情感,则是不幸的。因此,德行是这样一种品质:它不仅给每一个个体带来幸福与快乐,与此同时还能增进社会和整个人类的福祉。正如沙夫茨伯里所言:“德行是所有卓越与美好情感中最主要和最令人愉悦的,它是人类事务的支柱与装饰,它支撑人类社会的存在,维持彼此之间的团结、友情与来往,家庭与国家都借助德行而发达和幸福,而缺乏德行的话,任何美好、出色、伟大和有价值的东西都会消失并走向毁灭。” 〔2 〕234这样,沙夫茨伯里向世人证明作为人之本性的“道德”是一种社会伦理。自爱与仁爱可以通过对公共利益的共同追求趋于同一,达至平衡。它们不是迥然有别的德行,而是共同增进人类福祉的品质。

(二)基于道德情感的功利主义推动自由主义发展

虽然身处“仁爱的时代”,但是英国启蒙思想家对个人自由的追求却从未放弃。18世纪的英国仍然是个充满自由主义思想的国度。

一方面,英国启蒙运动与法国启蒙运动的发展方式不同。法国启蒙运动与革命的政治运动密切相联,英国启蒙运动则基于自由主义的原则和基础确立政治方向。法国启蒙思想家将希望寄托于人类理性和对人性抱有美好幻想。与之相反,英国启蒙思想家,比如休谟与亚当・斯密继承哈奇森的仁爱思想,认为人是自私的动物,人依据自身善而行动。因此,在政治设计上,休谟主要基于人性自私的理念,更多地关注人的自爱。亚当・斯密则提出用“看不见的手”来协调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并使社会利益最大化。同时,休谟与亚当・斯密也都强调情感对道德的决定作用,而不是理性决定道德。

另一方面,18世纪英国自由主义在功利主义的推动下得到发展。哈奇森从“道德感即仁爱”的角度推导出“最好的国家就是给最大多数人带来最大幸福的国家,而最坏的国家就是给最大多数人带来痛苦的国家” 〔5 〕221,将满足社会需求视作人之本性,并且认为诸如勇气、节制、正义的道德品质要获得道德感的认同,必须用以推动公共福祉。因此,哈奇森通常被认为是“第一个提出功利主义原则的人” 〔6 〕298。边沁和爱尔维修则从效用的理性算计出发,提出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并将此原则作为功利主义的第一原则。边沁的政治改革目标和道德哲学目标也都建立在此原则上。在边沁看来,每个人的权利或利益都不容忽视,个人利益是社会利益的核心。从这一点上看,边沁在功利主义道路上走得比哈奇森更远。换言之,哈奇森的功利主义以社会整体利益为主导,而边沁则更尊重个人利益。在现代社会,自由主义思考的问题始终都是如何确保个体的自由。如果说哈奇森的功利主义仍然带有公共感的情怀,边沁则更坚定地走向了个人自由主义。另外,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也赋予了个人太多的自由。这些都为现代性的自由主义危机埋下了伏笔。毋庸置疑,这种基于道德情感的功利主义思想成为英国自由主义思想发展的助推力。

三、同情与情感主义的萌芽

18世纪的英国是感伤主义小说的鼎盛时期。“同情”思想主导了感伤主义的潮流。埃德蒙・伯克认为“社会情感激发的同情感觉,也适用于艺术”,因为“正是主要按照这种原则,诗歌、绘画和其他感人的艺术才从一个人的心灵渗透到另一个人的心灵,它们也经常能够给悲惨、不幸和死亡带来一种快乐。”因此,我们应该首先理解“我们如何被我们处于真实苦难境况中的同类生灵的感情打动” 〔1 〕79,才能真正理解文学上的悲剧。文学创作的感伤主义情怀,反映了现实社会中人们对同情的关注,而同情在道德理论上则包含了情感主义的因素。情感主义后来被麦金太视为现代性道德危机的根源。由此可以推断,同情的道德主张促使情感主义得以萌生,同时也间接地推动了18世纪英国的道德现代性启蒙。

(一)同情与“公正的旁观者”

情感主义作为一种独立的理论于20世纪开始盛行。它主要是对1903年以后英国道德语言的一种回应与说明。然而,情感主义的萌芽,可以追溯至18世纪英国启蒙运动,尤其是休谟和亚当・斯密有关同情的道德理论。

同情,作为一种自然情感,在休谟看来其本质是“一种与他人的同胞感”,它类似于文学作品中通常所说的移情现象,即“乐他人之乐,而忧他人之忧”。但休谟同时也指出,同情虽然出于人们对事物一种“身临其境”的共感想象 ,但是这种共感想象会因人们的亲疏远近而产生强弱不一的同情。因而,我们对自身的关怀要强于对他人的同情,对亲近的人的同情要强于对远离的人的同情。譬如,面对同样的空难、沉船和地震事件,人们对罹难的人群都会表现出同情,但如果不幸人员的名单中出现自己的同胞,甚或是亲人时,人们所表现的同情会有不同程度的激情区分。因此,休谟强调“我们在对于人们性格的平静的判断和讨论中必须忽略所有这些差异,使我们的情感变成更公共和更社会的” 〔7 〕9。情感如何才能更公共和更社会?这其实就是强调在感性的情感世界中,还需要理性的引导,只有站在感性和理性相融合的中立立场上,情感才有可能更公共和更社会。对此,亚当・斯密提出作一名“公正的旁观者”。

亚当・斯密认为人们出于“人道”的本性,会“乐他人之乐,而忧他人之忧”,旁观者会设身处地地想象自己处于对方的情境感受,并将产生同情的处境完善地描述出来。他接受老师哈奇森的观点,同意休谟将同情视作一种天然的感情,并认为这种情感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不同于休谟广而言之的同情,亚当・斯密的“旁观者的同情”增加了理性的色彩。他不仅仅只是设身处地地使自己身临其境,还会“用健全理智和判断力去思考,自己会是什么感觉”。这种同情“与其说是因为看到对方的激情而产生的,不如说是因为看到激发这种激情的境况而产生的。” 〔8 〕27-28因此,亚当・斯密的“公正的旁观者”的同情比休谟的同情更加理性,他不是一味地深陷对方的境遇不可自拔,而是在适当地感同身受后,会跳出对方的境遇,站在旁观者的角度,采取中立的态度去理性评判这种情感是否合宜。对情感的合宜判断正是亚当・斯密与休谟对待“同情”的区别所在,也是亚当・斯密对休谟“同情”思想的超越。于是,“同情”“公正的旁观者”“合宜”成为亚当・斯密道德哲学的基石。

(二)蕴含情感主义因素的同情

无论是休谟的同情,还是亚当・斯密的“公正的旁观者”,他们意图阐明的都是行为乃情感的表达和产物,以及情感本身没有恶。当人们判断行为的善恶时,是将行为当作某种情感的表达和产物来判断。换言之,在判断善恶的过程中,实际上表达的是人自身赞成与否的情感。这种对个人情感的强调,并凭个人情感进行道德判断的做法,恰恰是情感主义的主张。正如麦金太尔所言,“情感主义是这样一种学说:所有的评价性判断,尤其是所有的道德判断,就其具有道德的或评价性的特征而言,都无非是偏好的表达、态度或情感的表达。……它完全是由对持不同意见者的情感或态度造成某些不合乎理性的影响来保证的。我们使用道德判断,不仅表达我们自己的情感和态度,而且恰恰要对他人造成这样一种影响。” 〔9 〕12同情正是这样一种自然情感。它不仅表达着个体的态度与情感,而且还试图影响他人,使之形成与其相同的态度与情感。尽管它有时候是站在他人的立场,有时候又居于旁观者的角度。因此,同情的自然情感蕴含着情感主义最基本的元素。

包含情感主义因素的同情,在18世纪的英国文学社会掀起了感伤主义的风潮。而在政治社会,则表现为“公正的旁观者”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调节,是作为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另一只手出现,旨在建立一个具有德性的现代文明社会。这也是18世纪英国独有的社会秩序模式。然而,后来的情感主义发展成为启蒙运动失败的罪魁祸首,这是当时的英国启蒙思想家们始料未及的。

四、 英国启蒙运动道德观的隐忧与启示

英国启蒙运动的道德观在法国启蒙运动的理性遮蔽下一度被人们所忽视。然而,埃德蒙・伯克在1790年就曾诟病法国启蒙思想家过于追求理性,将自由抽象化,从而消弭了个体的道德意识和价值判断。反观英国启蒙运动,对道德的关注,使其更加贴合世俗世界,它不是构建道德乌托邦,而是实实在在地关切人们的内心世界,让人们遵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做出道德的行为。对道德的全面关注与对个体道德意识的尊重在当时的英国社会诚然可贵,然而,它对英国社会的现代性发展也暗含着深深的隐忧。

(一)英国启蒙运动道德观的现代忧

自马基雅维里提出“政治祛道德化”以来,在16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和17世纪个人主义思潮的推动下,现代性的社会范式转换在18世纪的英国启蒙运动中得到了定型。商业经济的兴起和市民社会的形成,使道德属性从“共同体道德”转向“个体道德”。“共同体道德”关注共同体的利益,对个人鲜有关怀。比如,英雄社会的血缘共同体,亚里士多德的城邦共同体,以及基督教修士的宗教共同体。18世纪的英国启蒙运动,开启了对德性的全面关注与论述,尤其关注个人的情感与道德的关系。“个体道德”替代“共同体道德”势在必行。

对“个体道德”的呼吁,符合商业社会中市场机制的需求。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个体都力求追逐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如何将个体的正当权益与社会的公共利益相协调是英国启蒙运动思想家的主要使命。与曼德维尔认为“私恶即公利”的反讽式论述语调不同,沙夫茨伯里与哈奇森等启蒙思想家致力于从人性的角度出发,提出自爱与仁爱的辩证关系,将仁爱的道德感指向公共利益。从而奠定了社会经济的伦理基础,建立了良好的社会秩序。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仁爱的道德感基于个人的自愿,着眼于个人的行为。因此,仁爱与自爱一样,最终都是个体道德的体现。由于对其不能施加强制性,因而,个人是否付诸仁爱的行动,只能凭依个人的道德自愿。如果社会道德话语式微,仁爱将只能成为一种美好的道德幻想。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麦金太尔认为英国启蒙运动思想家颠覆了亚里士多德主义,并且提倡“共同体道德”优越于“个体道德”。

同样是从现实人性的角度出发,在英国启蒙运动思想家看来,市民社会已经从“熟人社会”变成“陌生人社会”。虽然人类的幸福与繁荣起源于仁爱,但是,人类的幸福却建立在正义的德性基础上。因此,相比仁爱,正义才是社会存在的基础。因为,仁爱是出于个人自愿的个人行为,缺乏仁爱只会招致厌恶之情,而不会受到惩罚;相较之下,正义并不取决于自己的意愿,它关注的是社会整体,没有正义则会导致愤恨,受到伤害。简言之,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而言,仁爱是锦上添花,正义则是不可或缺的。基于这一认识,英国启蒙运动思想家提出“正义优先于善”。这一洞见成为现代自由主义者奉行的基本道德原则。基于此原则建立的社会,隐藏着现代性诸多的问题根源。尤其是Ω鋈俗岳与社会公利的区分强化,导致了社会的分殊化。如果社会走向分殊化的极端,很容易形成罗尔斯所谓的“私有社会”。以至于卢梭在《论科学与艺术》中抱怨道:“现代社会已经没有公民,有的只是各个领域的专家” 〔10 〕32。如何在分殊化的社会建立自由而和谐的良好秩序,或许是英国启蒙运动思想家没有关涉的问题,但也正是现代社会必须给予思考的问题。

(二)英国启蒙运动对中国的启示

比照英国启蒙运动的现代性启蒙,中国在现代性进程中表现出与其相类似的现代性问题。比如,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渗透到社会各行各业。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与此同时,人们的精神家园却逐渐失落,道德走向荒原。现实社会中,人们的公共责任意识淡薄,公德失范现象屡屡发生,大多数人以追逐个人的利益为人生目标,忽略了社会共同体的公共利益与共同善。对这些现代性问题的解决,本文认为可以借鉴英国启蒙运动――以道德为基石建立文明社会。如此看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中国应对现代性发展的重要道德主张,也是中国现代社会对如何建立自由、和谐的美好生活的思考成果。

一方面,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虽然,物质生产是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但是,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必须建设精神文明。这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基本矛盾解决的内在逻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彰显了国家道德旨归,也突显了个体道德规范。个体的正当权益与社会的公共利益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得到了协调。具体而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冲突日益尖锐,利益关系呈现多元化。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的公正,从权利公正、机会公正、规则公正等方面,有效地制衡利益双方,缓解利益冲突。努力营造公正的社会环境,并以公正为基点,造福全体人民,这是公正的道德实践要求。

另一方面,如果说公正是利益冲突的社会不可或缺的美德,那么友善便是和谐社会的伦理要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友善,既包含了人与人之间的同情,也蕴含着人对社会的仁爱之情。在面对公德失范现象时,友善可以提醒自己及他人,使人人具有公共感,提升公民的公共责任意识;在失落的精神家园中,友善可以帮助人们化解精神忧思,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在复杂的生态伦理困境中,友善可以还给人们一个美好的世界。总之,以友善面对自己,可以塑造更健全的人格;以友善面对他人,可以滋润更崇高的心灵;以友善面对社会,可以建构更和谐的世界。

参考文献:

〔1〕格特鲁德・希梅尔法布.现代性之路:英法美启蒙运动之比较〔M〕.齐安儒,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2〕沙夫茨伯里.人、风俗、意见与时代之特征――沙夫茨伯里选集〔M〕.李斯,译.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3〕阿拉斯戴尔・麦金太尔. 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M〕.万俊人,等译.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

〔4〕Alexander Broadie.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5〕阿拉斯戴尔・麦金太尔. 伦理学简史〔M〕.龚群,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6〕James N. Loughran. Francis Hutcheson: Benevolence as Moral Motivation〔J〕. History of Philosophy Quarterly,1986(3).

〔7〕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蒋自强,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8〕伏尔泰.哲学通信〔M〕.高达观,译. 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篇9

【关键词】以研促学 历史教学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5-0092-02

本文仅以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三)第二单元第七课《启蒙运动》为例进行探讨,以期领悟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的真谛。若有不妥之处,请各位专家、各位同仁批评指正。现行高中新课程历史教材均采用模块式编排,改变了传统教材以通史编排的体例,以全新的理念重新建构历史知识体系,分成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的三个必修模块和六个选修模块。这种编排注重与初中课程的衔接,遵循了高中历史教学规律,体现了基础性和时代性,更加关注现实和社会发展,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但失去了通史教材的连贯性,很多历史知识都被人为地割裂开来,零散的分置于不同的模块中,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历史的真实性。如何理清历史的来龙去脉,还原历史的真实,进一步落实新课标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要求,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提升模块教学的实效性,这是我们历史教育人不可回避的重大课题。我校在开展教学的同时对教材进行了新一轮的研讨,现从以下方面谈谈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的点滴思考。

一 优化模块知识结构,让教材活起来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模块编排本身包含了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教学的实效性的初衷。学生通过对模块的学习能够更加清晰、更加快捷地掌握历史知识,建构历史知识体系。但作为施教者,需要更进一步整合各个模块、各个子目,优化模块知识结构,在教材研究基础之上作精细化处理,让教材活起来,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

以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三)为例,我们在研究的基础上对原来的板块做了如下处理:把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第六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放在一起进行集中学习,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便于全面掌握古今中外的思想发展史;把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和第八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放在一起进行集中学习,便于全面掌握古今中外的科技文化史。在具体课例中实施微调,如在《启蒙运动》这一课中,为了更好地理解自然科学的发展推动了理性时代的到来,选择先学习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这样演绎的历史模块就显得更灵活,更具有可操作性,提高了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学生也能更好地理解教材:14~18世纪的欧洲,由于资本主义的萌芽,新航路的开辟,资本主义继续发展,资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要求摆脱中世纪封建神学的束缚,开启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人性得到张扬,思想得到解放,进而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兴起和发展,最终演变成一场在思想领域反封建专制和教权主义的斗争——启蒙运动,从而揭开了理性时代的到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引言和教材第一目第一二自然段教材内容及插图《观察天空》,认识启蒙运动的出现与当时欧洲的经济、政治、自然科学的发展是分不开的,从而自然得出历史结论: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实践证明,如果不整合教材,凭教师枯燥的说教,包括利用多媒体播放课件《17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费时费力不说,学生也无法理解其来龙去脉。大多数老师为了让学生理解深刻,花上一节课的时间谈背景,这显然就背离了课标的要求。

二 实践模块教法学法,让学生动起来

古人云:“善教者必有善学者,而后其教之益大,教者但能示以所进之之善,而进之之功,在人之自悟。”教学有法,学无定法。学习模块肯定需要一定的方法,不同的模块需要不同的学习方法。课标给我们展现了四种基本方法:一是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二是注重探究学习,积极解决问题的方法;三是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的方法;四是合作学习和交流的方法。我们在深入领会课标的基础上进行课题专项研究,在课堂教学中实践,综合运用,突出以生为本,真正让学生动起来。如把讲解讲授法、谈话法与问题情境教学法、史料分析法等综合运用到教学中去,开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努力营造师生互动的生本高效课堂,这既体现了教师的智慧和人格魅力,又承载了学生的个性特征,需要我们不断去追求!

以《启蒙运动》为例,这一课有三目:第一目“理性时代的到来”讲解启蒙运动的背景和启蒙运动的核心理性主义;第二目“法国启蒙思想家”讲解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的思想主张;第三目“启蒙运动的扩展”讲解德意志康德的思想主张和启蒙运动的影响。传统的教法就是依据教材的思路“填鸭式”的亦步亦趋,没有创新,缺乏活力,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历史课堂应有的生命力。我们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了重新优化整合,打破模块束缚,用问题替代了课题,使教材知识结构更趋合理,线索更明了,思路更清晰。学习课题的过程就是逐步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综合运用谈话法、讲解法、情境教学法、史料分析法探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本课我设计的探究问题是:课件播放必修一,有关、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相关场景,通过观看后提问:你认为这些历史事件都受到了什么思想的启发?(情境导入、激情益智、谈话过渡。)(1)你认为什么是启蒙思想?(释题置疑,推进新课。)

(2)这场运动是怎样发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背景。)(3)最先可能在哪个国家发生?法国为什么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分组讨论,引发思考,互动点评。)(4)启蒙运动的核心是什么?(比较理性主义和人文主义,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学生角色扮演生活场景,形成结论认知。)(5)教材讲到了哪几个思想家?你能理解他们的观点吗?(自主学习,用史料分析法得出历史结论。)(6)这场运动产生了什么影响?(比较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用资料图片示例法归纳总结。)(7)学习了这一课你领悟到了什么?(思维升华,结束新课。)实践证明,通过在问题情境设置、讲解示范、史料分析基础之上开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法在高中历史新课程学习中师生倍感受益,实效性不言而喻,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在历史课堂上得到了有机的结合,教与学变成了一件轻松快乐的事,为教为学乐此不疲,我想这就是历史模块教学的一点启示。

三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让老师闲下来。

斯宾塞曾说:“如果没有系统的知识的帮助,先天的才能是无力的。直观能解决很多事,但不是一切。天才和科学结合后才能得到最高的成功。”新课程理念旨在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利用多媒体开展教学,让学生全面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真正体现师生互动。传统的一支粉笔已远远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单凭历史老师的说教已无法实现新课标的培养目标。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整合优化各种教学资源,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尤显重要。课件设计好了,教师的角色由教到导,把主体还给学生,老师上课自然就轻松多了,实现了由原来忙于说教到现在可以闲下来思考的转变。

《启蒙运动》这一课,我们充分利用了教材本身的插图、人物图片和资料,补充了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和康德等思想家的生平简介和观点史料,增加了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拉美独立运动以及亚洲民族的独立解放运动相关联的场景图片等大量直观而鲜活的历史素材。这样的课堂才能贴近学生,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教材,领悟启蒙运动的背景、核心思想、观点主张以及他们不懈探究真理的人格魅力,更理性地认识启蒙运动影响和评价。这样的课堂也才能真正体现新课程理念,通过历史学习达到求真、溢情、启智的目的。

总之,高中历史新课程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巨大的舞台,如何演绎出一幕幕精彩的课堂花絮,需要我们大家一起用智慧的钥匙去开启这扇理想之门。让我们携起手来,以研促学,提升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编.旧人教版普通高中历史教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篇10

关键词:启蒙运动;理性主义;人性;批判

一、人性压抑及其问题

人性,即人的本性。基本上有两种解释,一种作为中性词,在中国文化中,有人性本善论的观点(以儒家孟子为代表)和人性本恶论的观点(以儒家荀子为代表);另一种作为人应有的高尚品质,比如慈爱、善良,类似于英文中的Humanity。人性就是评价一个人品及行为的衡量工具。

在欧洲启蒙运动之前,当时人性被压抑的问题是整个社会的最大问题。西欧的中世纪是神学至上的时代,基督教教会成了当时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还建立了一套森严的等级制度,把上帝当做绝对的权威,文学、艺术、哲学,一切都得按照基督教的经典之作《圣经》的教义,谁都不可违背,否则,宗教法庭就要对他制裁,甚至处以死刑。在当时封建思想的极度束缚之下,人性被最大限度的处于压抑之下,没有个人的思想表现,只能是按照宗教神学的约定俗成,宗教的威信是当时社会最主要的力量,整个社会的风气就是一种教会制度,所有的人都生活在一种循规蹈矩,充斥着神学意味的社会之下。

在教会的管制下,中世纪的文学艺术死气沉沉,科学技术也没有什么进展。黑死病在欧洲的蔓延,更加剧了人们心中的恐慌,也使大家开始怀疑宗教神学的绝对权威。这种人性压抑带来的不止是个人的问题,也是社会的问题。由于人们长期处于思想禁锢的状态之下,整个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底下,极度的迷恋宗教神学。整个社会没有生气,人们都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也没有自己的思想,病态的社会,没有了人文主义的气息,只有迎合,只有尊崇,只有封建禁锢。

二、理性及其对人性的敞开

理性时代的到来并非偶然,时势造英雄,所以启蒙运动的发生有其政治、经济、科技、文化背景等各方面的条件。17世纪开始,资本主义的发展中,以英国和荷兰最为突出,英国早在1688年就率先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这就从经济、政治上奠定了基础。到了17、18世纪,自然科学又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如笛卡尔认为认识世界和取得知识的唯一方法是数学推理,培根则提出了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归纳法。他们的观点打破了束缚人们头脑的中世纪经院哲学枷锁,提倡科学实验。牛顿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则是在这一风气影响下最伟大的发现。他发现了一个基本的、宇宙的法则,这个法则既支配了整个宇宙,也支配了最微小的物体。由此类推,支配人类社会的法则依靠人的理性也可以为人类所发现。到18世纪上半期,自然科学研究在物理学、植物学、地理学等领域内取得了更加显著的成就,使得很多人相信人类是可以征服自然,人类社会是不断前进的,这些都为启蒙运动的爆发提供了锐利武器。

长期压抑的状态使整个社会长期处于愚昧、荒诞、无知的状态,加上科学和文化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渐渐的一部分人开始意识到了人性的问题,为了能够使人性得到解放,呼唤理性的阳光,批判专制主义、教权主义和专制特权,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人们开始想到利用理性去实现这一目标,启蒙运动中的理性就是这样被萌芽出来的,这绝非偶然。正如黑格尔所说的,理性和认识是统一的,只有人理性地去发掘问题,去思考,人类历史才能不断进步。

三、敞开是否又成为了一种遮蔽

启蒙运动其实就是一场理性照亮人性的运动,可是到了最后却变成了一种工具式的理性。为什么说它提倡的理性是一种工具理性?要从两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作为工具理性,它高扬了人的主体性,启蒙总是把神人同形论当作神话的基础,即用主体来折射自然界。许多神话人物都具有一种共同特征即被还原为人类主体。这种对主体性的推崇,又直接导致人类去进一步征服自然,使得人类越来越能够成为自然的主宰,在这个过程中,人的主人意识牢固建立。其次,它把世界上的万事万物统统量化、数据化,一切都必须能够还原为数量关系,缺乏了一种生气。“各式各样的形式被简化状态和序列,历史被简化为事实,事物被简化为物质。”“数字成了启蒙的准则”“对于启蒙运动而言,任何不符合算计与实用规则的东西都是值得怀疑的。”而这种数字化的理性最终所导致的就是理性的异化,一切事物被程式化和组织化,最终还是走向了一条生搬硬套的体系之中。

启蒙运动高举着理性之光的大旗,反对封建专制和宗教神学,宣扬人的主体自由,试图将人们从蒙昧和黑暗中解脱出来,确立科学理性的主宰,引导人们走向幸福的道路,但它却使人们在社会中越来越失去一种独立性和自主性,逐渐陷入到了工具理性的桎梏中,却最终走向了自己反面。

四、敞开与遮蔽之间找寻自由

这种纯粹依靠理性的方法虽然没能达到预想的目的,但它唤起了人们对于人性被压抑的呐喊,人们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就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虽然在找寻方法的时候走上了理性工具的弯路,但是也可以通过这一教训认识到启蒙运动所需要的真正方法,它不仅需要人性,也需要理性,这种理性不是之前所提到的工具式的理性,它是一种人类思想成熟的标志,是一种逻辑的概念,需要在这两者之间找寻到所谓的真正自由,然后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理性照亮人性的光辉,即在敞开与遮蔽之间找寻真正的自由。

弗洛姆认为积极自由在逻辑上包含消极自由,但是消极自由在逻辑上不含有积极自由,因为积极自由本身应该包括不受外界的束缚,如果个人还处于束缚之中,还没有隔断与家族、部落或者社会的原始联系,那么也就无法达到独立的自我,也就不可能有积极的自由。事实上,个人无法从自然、家族、种族以及社会中独立出来,那么个人的自我实现也就无从谈起。

真正的自由是要在人性和理性之间找寻到一个平衡点,这才是问题最关键的地方。在不违背伦理道德的意识形态下,依照科学的方法去指导实践活动,而不是一味的模仿和尊崇,需要创新,需要思考,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在理性的控制之下,正常的释放人的本性特征,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去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在生活中我们要理性地选择,揭开在背后推动我们无意识的力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具有自由的能力,我们的选择能力才能随着我们的每一项选择而增强,最终真正自由地选择真正的生活——一种生存方式。

结语

启蒙运动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也是一场理性照亮人性的伟大变革,它不仅是资产阶级爆发的一场崇尚科学,摆脱封建愚昧,追求自由理性的革命,也是一场点亮整个欧洲大陆理性之光的明灯。虽然启蒙运动中把理性走向了反面,没有真正的能够实现其原有的目的,但是也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动力,我们要学习它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大胆的追求科学技术,追求真理的品质和素质,将人性和理性相结合的方法来实现人类的解放,实现人类为之奋斗的真正的自由。

参考文献

[1]王育琨,《真正自由的境界》,专栏.视野与价值,商业周刊,2008,20,[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