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血药物范文
时间:2023-04-11 08:28: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止血药物,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1533(2009)09-0394-03
出血性疾病是由于先天性或获得性止血机制(包括血管、血小板数量和质量、凝血因子)异常引起的自发性或创伤后出血不止的一类疾病。出血是许多疾病的临床表现。多数出血应先采用压迫、缝合、结扎或电凝等措施进行止血,无效时可考虑给予止血药。正常的止血机制有赖于血管壁、血小板、凝血系统、抗凝系统、纤维蛋白溶解(纤溶)系统和血液流变学等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以及它们之间的生理性调节和平衡。临床应用的止血药物,或是通过收缩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或增强血小板功能,或加速、加强血液凝固过程,或抑制血块溶解过程来达到止血的目的。止血异常是复杂的综合因素造成的,出血性疾病的发病机理在不同情况下有不同的因素,各种因素之间也有相互的影响。因此,必须根据不同的病因选择相应的止血药物方能奏效。滥用止血药或凝血药不仅是浪费,有时还会在原有疾病的基础上造成血栓形成或加重出血现象,引起不良反应。
《2009年止血药和血凝酶产品及市场研究咨询报告》显示,我国止血药市场,近十几年内临床应用最为普及的是以蛇毒为主要成份的生化类止血药,其中以“立芷雪”(rep-tilase)为代表的血凝酶类药物占有最大份额。国内常用的止血药约有20多种,按其作用机制可分为:1)促进凝血系统功能的止血药。常用的有蛇毒血凝酶、维生素K和止血敏等。2)凝血因子制剂。常用的有冻干人凝血因子Ⅷ、凝血酶原复合物、凝血酶和冻干人纤维蛋白原等。3)抑制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止血药(也称抗纤溶剂)。常用的有氨甲苯酸、氨甲环酸、抑肽酶和氨基己酸等。4)作用于血管的止血药。常用的有安络血和垂体后叶素等。5)局部止血药。如氧化纤维素、吸收性明胶海绵和醛基纤维素等,仅用于外伤或手术后渗血的局部止血。
1 促进凝血系统功能的止血药
能促进肝脏合成凝血酶原和其它凝血因子,或提高它们的活性,或能促进凝血因子从贮存部位释放,进而加速血液凝固,主要用于手术前、后的预防出血和止血。
1.1 蛇毒血凝酶
巴曲酶(batroxobin)是世界卫生组织对毒蛇bothrops(枪蝰、大具窍蝮蛇、矛头蛇)毒液中所含纤维蛋白原促凝蛋白酶所给予的命名。其中立芷雪是从大具窍蝮蛇的毒液中分离、精制得到的一种巴曲酶类止血药,含有类凝血酶和类凝血活酶这两种类酶。类凝血酶作用能促进出血部位的血小板聚集,释放一系列凝血因子,包括血小板因子-3(PF3),促进纤维蛋白原降解,生成纤维蛋白单体,进而耦联聚合成难溶性纤维蛋白,促进出血部位的血栓形成和止血;类凝血活酶作用由释放的PF3引起,凝血酶原被激活后,可加速凝血酶的生成,促进凝血过程。立芷雪可用于治疗和防治多种原因的出血,特别是应用传统止血药无效的出血患者。但是DIC导致的出血和有血栓或栓塞史的患者、妊娠初3个月妇女不应使用。缺乏血小板或凝血因子(如纤维蛋白原等)的出血患者宜在补充所缺成分的基础上应用。原发纤溶亢进的出血患者宜配合应用抗纤溶药物;新生儿的出血宜配合应用维生素K。
1.2 维生素K(vitamin K)
是参与肝脏内合成凝血酶原及凝血因子的重要物质,主要用于治疗因患有梗阻性黄疸、胆瘘、慢性腹泻或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致使肠道菌群失调、或口服抗凝药引起凝血因子活性显著降低、或新生儿肠道无菌等导致的维生素K缺乏而引发的出血倾向。维生素K包括VitK1、VitK2、VitK3和VitK4,其中VitK1,可肌肉或静脉注射;VitK2可口服或肌注;VitK3和VitK4只能口服。必须注意,VitK1迅速静注可出现面部潮红、出汗、胸闷等,甚至可致血压剧降而死亡。新生儿应用VitK1后可能出现高胆红素血症、黄疸和溶血性贫血。对红细胞中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特异质患者,VitK2、VitK3VitK4可诱发溶血性贫血。
1.3 酚磺乙胺(etamsvlatum)
又称止血敏、止血定,是一种止血迅速且作用持久的促进血液凝固药物,可通过促使血小板数目增加、增强血小板的功能而有效地缩短凝血时间,同时还可增强毛细血管的抵抗力、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主要用于预防手术前、后出血,以及治疗各种血管因素导致的出血症状,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鼻出血、眼底出血、脑出血及其它因血管脆弱而引发的出血。但要注意的是,有血栓形成史者慎用。此外,不要在使用前应用高分子量的血浆扩充剂,也不要与氨基己酸混合注射。
1.4 二乙酰氨乙酸乙二胺(ethylenediamine diaceturate)
又称新凝灵,能抑制纤溶酶原激活物,使纤溶酶原不能激活为纤溶酶,从而抑制纤维蛋白的溶解,也能促进血小板释放活性物质,增强血小板的聚集性和黏附性,缩短凝血时问,还能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从而产生止血作用。二乙酰氨乙酸乙二胺可用于预防和治疗各种原因出血,对手术渗血、外科出血、呼吸道出血、五官出血、妇科出血、痔疮出血、泌尿道出血、癌出血、消化道出血和颅脑出血等均有较好疗效。但如肝功能严重损害或血小板数量极低,则止血效果较差。
1.5 醋酸去氨加压素(desmopressin acetate)
又称弥凝,按0.3μg/kg方案静脉或皮下注射,可使血浆内凝血因子Ⅷ的活性增加2-4倍,也可增加血中血管性血友病抗原因子(vWF:Ag),同时释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t-PA),主要用于轻、中度甲型血友病、血管性血友病(ⅡB型除外)及其它出血性疾病。由于醋酸去氨加压素有抗利尿作用(也用于治疗中枢性尿崩症),因此可能发生体液潴留和低钠血症,治疗时应限制饮水,以免产生脑水肿。
2 凝血因子制剂
这些制剂含有各种凝血因子,常作为替代和补充疗法,防治因凝血因子不足所致的出血。
2.1 人凝血因子Ⅷ(humsn antihaemophillc globulin)
自健康人新鲜血浆分离、提纯后经冻干制成,主要成分为凝血因子Ⅷ,另含有少量的纤维蛋白原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人凝血因子Ⅷ主要用于预防和控制因凝血因子Ⅷ缺乏或因患获得性因子Ⅷ抑制物增多症而导致的出血,所需剂量按下列公式计算:所需因子Ⅷ单位(IU)=0.5×体重(kg)×所需增加的因子Ⅷ(正常的%)。人凝血因子Ⅷ对其它凝血因子缺乏疾病,如乙型血友病和血管性血
友病无效。
2.2 凝血酶原复合物(prothrombin complex)
含凝血因子Ⅱ、Ⅶ、Ⅸ和X,主要用于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的手术、急、慢性肝病及维生素K缺乏者。除肝病出血患者外,应在用药前确诊患者是缺乏凝血因子Ⅱ、Ⅶ、Ⅸ或X者方可对症施药。对甲型和丙型血友病(分别缺乏因子Ⅶ和因子Ⅺ)无效。
2.3 凝血酶(thrombin)
从牛血或猪血浆中提取凝血酶原,然后经激活、精制得到的凝血酶无菌冻干品,能使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外用于创口局部,也可口服或局部灌注用于消化道止血。止血作用快,局部止血时,1~2 min即可使出血停止。凝血酶主要用于结扎止血困难的小血管、毛细血管以及实质性脏器出血,包括脏器表面的渗血、上消化道出血、各种手术中的小血管出血。必须注意严禁注射,否则会导致血栓形成甚至因此危及生命。
2.4 人纤维蛋白原(cryodesiccant human fibrinozen)
又称纤维蛋白原或因子I,可增加纤维蛋白原浓度,在凝血酶作用下转变为不溶性纤维蛋白而止血,主要用于先天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先天性纤维蛋白原异常或功能不全、继发性纤维蛋白原缺乏以及大型手术、外伤或内脏出血、产后出血引起的纤维蛋白原缺乏和DIC继发性纤溶引起的出血。须注意的是,静脉或动脉血栓、血栓性静脉炎或无尿症者应慎用或禁用。此外,输注速度快或剂量大可发生血管内凝血。
2.5 重组因子Ⅶ激活物(recombinant activated factorⅦ)
又称诺其或rFⅦa,能直接作用于出血处,与局部组织因子(TF)结合形成rFⅦa-TF复合物,进一步激活凝血共同通路上的因子X和内源通路上的因子Ⅸ,增加局部凝血酶的产生,同时还能通过不同机制增加血小板功能。重组因子Ⅶ激活物主要用于止血困难、因子Ⅶ缺乏和手术出血过多患者。很少发生高凝和血栓事件,但价格昂贵。
3 抑制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止血药
这类药物抑制纤溶酶原各种激活因子,使纤溶酶原不能转变为纤溶酶,或直接抑制纤维蛋白溶解,达到止血作用,主要用于手术创伤、体外循环、肝脏疾病或肿瘤等引起的纤溶亢进或原发性纤溶活性过强所引起的出血。
3.1 氨甲苯酸(aminomethylbenzoic acid)
又称止血芳酸或PAMBA,具有抗纤维蛋白溶解作用。口服易吸收,静脉注射毒性低,不易形成血栓,主要用于纤溶过程亢进所致的出血。对一般慢性渗血效果较显著,但对癌症出血以及创伤出血无止血作用。必须注意,氨甲苯酸对有血栓形成倾向或有血栓栓塞病史者禁用或慎用。此外,用量过大也可促进血栓形成。
3.2 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
又称止血环酸或凝血酸,能与纤溶酶和纤溶酶原上的纤维蛋白亲和部位中的赖氨酸强烈吸附,阻止纤维蛋白溶解酶的形成,阻抑纤溶酶、纤溶酶原与纤维蛋白结合,从而强烈抑制纤维蛋白的分解,达到止血作用。氨甲环酸还可抑制引起血管渗透性增强、变态反应即炎症病变的激肽及其它活性肽的产生。氨甲环酸主要用于纤溶亢进所致的外科手术出血和妇产科手术出血。由于药物能透过胎盘及血脑屏障,并在关节液、滑膜及前列腺、肾组织中浓度较高,故适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出血。同样,由于有血栓形成趋向,禁用于尿道手术;肾功能不全者慎用。氨甲环酸对癌症出血以及大量创伤出血无止血作用。
3.3 抑肽酶(apmtinin)
又称抑胰肽酶,是一种广谱蛋白酶抑制剂,通过抑制纤溶酶活性、活化的凝血因子Ⅻ、Ⅺ、Ⅸ和Ⅶ活性以及抑制纤溶酶原和凝血酶原的激活,达到止血目的,是心脏搭桥手术常用的止血药。由于最新的研究显示,抑肽酶可诱发肾衰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脑卒中,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已建议减少使用。
3.4 氨基己酸(aminocaproic acid)
又称6-氨基己酸。在一般剂量时,通过与纤溶酶原与纤维蛋白的竞争结合,降低纤溶酶原的活化而达到抑制纤维蛋白溶解的目的,高浓度时还有直接抑制纤溶酶的作用。适用于各种疾病引起的原发性或继发性纤溶所致的出血,以及溶栓剂过量引起的出血。由于在人体内排泄较快,且止血效果弱、持续时间短,毒性反应又较多,故现临床上已较少使用。
4 作用于血管的止血药
这类药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增强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收缩力,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从而产生止血效果,主要用于毛细血管出血。
4.1 卡巴克络(carbazochrome)
又称安特诺新或安络血(adrenobazone),可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并缩短凝血时间,主要用于治疗小血管破裂出血、咯血、鼻出血和视网膜出血等。另外,对痔疮引起的出血、产后出血和女性经血量过多等也有很好的止血作用。
4.2 垂体后叶素(pjtuitrin)
又称垂体素、必妥生或催生针,是一种缩血管作用较强的止血药,可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收缩毛细血管、小动脉、小静脉,减少内脏血流量,促进血管破损处的血凝过程并形成凝块,从而起到止血作用。垂体后叶素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肺血管破裂所致的咯血、门静脉高压引起的消化道出血等急症,还可用于治疗产后出血、产后子宫复旧不全、不完全流产等引起的出血。由于具有较强的缩血管作用,慎用于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及癫痫患者。
5 止血药的合理应用
临床上需要用止血药进行治疗的患者主要集中在手术室及部分内科科室,而不合理使用止血药的情况并不鲜见。例如,VitK的过量使用、抗纤溶药物如氨甲环酸的误用和滥用、用纱布浸泡止血敏和氨甲苯酸后填塞压迫子宫来处理产后大出血以及作用于止血相同环节的药物重复使用等。VitK适用于维生素K缺乏引发的出血;抗纤溶药物对一般慢性渗血效果较好,对严重大出血、癌症出血及创伤出血效果较差,且不适用于非纤维蛋白溶解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如脑内动脉出血等。没有适应证或者过量使用抗纤溶药物,反而易造成不利结果,促成高凝状态而带来危险后果。值得注意的是,肾功能不全、泌尿科手术后出现血尿及有血栓形成倾向的患者应禁用或慎用此类药物。产后大出血有多种原因,包括子宫收缩乏力、胎盘滞留或剥离不全以及产道损伤等,应对症治疗,用纱布填塞官腔本身是一种止血方法,但止血敏和氨甲苯酸需通过注射给药发挥作用,用浸泡药物的纱布是否效果更好,尚无报道。
一些作者研究了围手术期患者的止凝血状态的变化,发现创伤后机体处于高凝状态,有发生血栓性疾病的可能’;从麻醉诱导到皮肤切开期间凝血功能开始增强,且在整个手术期间继续增强,脑膜切除术患者的这种变化比脊柱手术患者更加明显。妇科肿瘤患者术前即存在凝血功能亢进和纤溶系统功能紊乱,处于血栓前状态,术后凝血和纤溶系统指标持续维持在较高的水平,若发生局部浸润、淋巴结或远处脏器转移时,极易发生血栓形成。
篇2
资料与方法
对象:2004年8月~2006年8月间,在本院就诊的300例停经≤49天早孕健康妇女,经妇科检查,尿HCG试验阳性,B超证实宫内早孕,无药物流产手术禁已者, 随机分成观察、对照两组各150例。
药物来源:含珠停,每片含米非司酮25mg;米索前列醇,每片200μg,血宁胶囊,每片80mg;肾上腺色腙片每片2.5mg。
用法与用量:第1天早、晚8时各空腹口服含珠停50mg,第2天同一时间及方法服含珠停25mg,第3天来院服米索前醇600μg,留院观察,证实孕囊排出后,观察组即口服宫血宁胶囊2粒,每日3次,共7天。对照组口服肾上腺色腙片2片,每日3次,共7天。
疗效判断标准:治愈服药7天内血止,有效服药14天内血止,无效服药出血大于14天或清宫者。
结 果
结果见表。
观察组治愈率81.3%,总有效率94.6%,对照组治愈率65.3%,总有效率88.6%。经统计学处理P
讨 论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是一种安全、简便易行、成功率高的方法,但常因蜕膜排出不全、子宫复旧不良、米非司酮影响凝血功能而出现无痛性阴道出血,时间长,量不定,时多时少,淋漓不净。临近下次月经期间常发生出血过多,甚至大出血,用一般宫缩剂和止血药疗效不佳。部分患者宫内有残留物,反复阴道出血病程长易感染,造成子宫内膜炎甚至盆腔炎等。从本文疗效中可以看出,肾上腺色腙片治疗药物流产术后出血效果差,宫血宁治疗药物流产术后出血有明显效果。其主要作用机理:①通过兴奋子宫平滑肌,使子宫产生节律性收缩,关闭开放的血窦,同时促使宫内残留物排出,促进子宫复旧达到止血的作用。⑦通过缩短出血和凝血时间,促进ADP诱导血小板的聚集达到明显的止血效果。③通过抑制组织胺引起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减少渗出液及白细胞游走达到抗炎作用。因此在药物流产孕囊排出后使用宫血宁胶囊能明显的减少和缩短阴道出血。宫血宁胶囊是纯天然植物的中成药制剂,服用方便,无明显不良反应,作用快,疗程短,费用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在药物流产术后止血推广使用。
篇3
1.1专业知识
中药学人员首先应具备中药学、临床中药学、中药使用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还需掌握一定的中医基础理论等相关知识,并且具备与药学服务相关的药事管理与法规知识以及高尚的职业道德。
1.2专业技能
患者是中药学人员最主要的服务对象在具体的服务实践中,交流能力及投诉应对能力是维护正常药患关系、保障工作秩序必不可少的专业技能。(1)诚信沟通。要有“将心比心、以心换心”的服务情感,与患者面对面沟通交流,确保患者获得有关用药的细节指导,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及药害事故的发生,尤其对婴幼儿、孕妇、老年患者,更应做到“科学、专业、严谨、耐心、热情”解答,细心地、全方位地解决患者在药物治疗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树立药师的良好形象,提高公众认知度,体现药师价值。(2)积极应诉。常言道,人无完人。在具体服务过程中,出现错误在所难免,患者的投诉也是不可避免的。遇到投诉时,要积极应诉,在第一时间及时、正确、妥善处理,切不可“生、冷、硬碰”。
2定位中药学服务的具体内容
2.1审方中药师应
在调剂前对中药处方的格式、内容等逐一校对。根据医疗需要,进一步审核药品产地、炮制方法、调剂及煎煮方法等,还需根据中医药基础理论对用药的适宜性、合理性进行审核。例如,柴胡具有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的功效,常见的炮制方法有醋制、鳖血制,而不同的炮制方法有不同的疗效,如果医师在处方上只写柴胡就欠准确。这时中药师需要和医师及时沟通,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柴胡生品升散作用强,适于解表退热,如果强调疏肝解郁就写醋制柴胡,如果用于骨蒸劳热及疟疾就写鳖血柴胡。态度决定高度,细节决定成败,决定服务质量和治疗效果,切不可小视。
2.2调配中药师
应该严格按照中药饮片调剂规程及《处方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审方和调剂,掌握剂量、别名、药名及炮制品等,查看有无配伍、妊娠禁忌等不合理用药,对需要特殊处理的药物必须交代清楚。如先煎、后下、吞服、冲服、烊化等,按照医嘱单包,并注明煎服方法。调配含有毒性中药饮片的处方,每次处方不得超过二日剂量,对处方未注明生用的,应给付炮制品,调配完毕自查无误并签字,再交由复核药师复核,对外用药物在发药时要特别交代。
2.3中药不良反应
监测对药物误用、滥用和由此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行动态监控并寻找原因,可以及时发现药物研究时未能预测的、严重的、罕见的不良反应,提高用药安全性。通过不良反应监测报告,把分散的不良反应病例资料汇集起来,定期上报给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2.4中药学信息服务建立中药信息的计算机应用平台
信息内容包括饮片的性味、归经功能主治、用法用量、配伍禁忌、价格,完善中成药功能主治、用法用量、规格、价格、用药禁忌等,建立药品供应目录,以备医师、护士和患者随时查寻。建立药品不良反应档案,编写本院《药讯》,调查用药趋势及本医院或本地区用药情况等。
2.5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要求药师向临床推介新药,及时解答医护人员提出的有关药物治疗、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等问题,提供咨询服务,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
3开展用药咨询服务中药学人员应利用专业知识指导患者用药
最大程度提高药物治疗效果,保证用药安全、有效。中药房窗口应张贴咨询服务标志,设立咨询台,配备相关药学、医学参考资料和书籍以及引导患者合理用药的科普宣传单。宣传内容应涵盖药品名称、适应证、用药方法、用药剂量、药品不良反应、替代药物、药品鉴定辨识、贮存、有效期、价格及报销情况。对中药汤剂煎煮方法,如先煎、后下、冲服、烊化、另煎等按照医嘱单包,并耐心说明煎服方法,将咨询内容详细记录在案,以备查考。
4加强中药房质量管理中药房管理工作质量的高低
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着中药学服务工作质量。在具体工作中,要始终贯彻“公正、公开、透明”原则,切实做到责任到人、奖罚分明,充分发挥各级人员的积极性,促使中药房整体工作呈现团结、严谨、有条不紊、蓬勃向上的局面。笔者根据多年中药房管理工作经验以及中药学服务工作的形势变化,提出提高中药房工作质量的一些建议。
4.1理顺中药房工作机制
协调好临床各科室与药剂科、中医与中药、西药与中药之间的关系,转变“重医轻药、重西轻中”的观念,提高中药房在医院工作中的地位。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中药不再是中医的专利,其在医院的使用应该是全方位的。
4.2强化依法管药
在严格执行药品管理法规的基础上,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质量控制指标和管理制度,严格实行目标管理。(1)对药品质量实行合格验收制度。由一名主管中药师专门负责中药饮片的质量检验,杜绝假劣药品流入医院。(2)科学贮存中药饮片。严格按照中药饮片的养护规程正确养护中药饮片,不定期抽查,在霉雨季节加大抽查力度,确保药品质量。(3)每天对配方人员进行工作抽查,将其配好的3~5贴中药严格按照处方规定要求进行检查,对其总量和分量的差异各按照±5%的标准做好合格率登记,每月进行评比,并根据评比结果奖优罚劣。(4)中药煎药室所煎药汁浓度、药汁量、药渣煎透情况及包装卫生、室内外卫生等均纳入考核。
4.3重视中药学人才培养明确
各级中药学人员的工作职责,满足中药学人员的需求,做好做细“走出去参加培训,请进来举办讲座”工作,制度化地开展“师带徒”工作,是提高中药房工作质量的保证。
5医院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强化中药学服务工作
篇4
药学服务是一项技能型实践工作,其能力的培养则需以岗位的需求为标准,无论是学习理论知识或进行项目实践实训,还是考核评价都应符合岗位的要求,真实地反映学生对药学服务相关岗位的适应情况。
(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药学服务观念
药学服务人员是专业技术服务型人才,其服务的主要对象是患者,是大众。而传统的药学服务思想无论在医院药房还是社会药房都只是以“药物”为中心,医院药房主要表现为收方、审方、取药、核对与发药;而社会药房则表现为药物的推荐与销售,整个过程忽略了人的存在形式是“社会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层次的提升,人们的保健意识愈发强烈,他们不再满足于医师开什么药,就吃什么药,而是更加关心这些药物怎么用是安全的、是有效而经济的。由此,传统药学工作模式的打破必然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引导高职学生转变“发药供应”的传统认识,牢记以“患者为中心的”的药学服务观念,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和“全程化”的工作特点,树立“零距离”服务患者的意识,避免因自身过失对患者产生伤害。
(二)开发整合课程,改革教学方法
1.课程开发与整合
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高职药学专业教育一直不断进行改革,也有部分成功的经验可供参考。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高职药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基础性课程学科本位特征明显,特别是主要以化学课程为主,如《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等等,主要是为培养药物制剂、检验分析或药物合成人才服务的;而职业方向课程呈现简单化,缺乏对学生思维模式和模式的培养;还有考核方式不够完善,有些考核制度甚至和工作任务完全不搭边,已经脱节了。社会需求不断发生变化,它决定了高职办学特点,因此,高职药学现在面临向药学服务方向发展的机遇,在进行专业调研之后,我们要将课程体系进行重新设置与整合,删减部分侧重于药物基础研究的化学课程,正确处理药学与化学、临床和护理之间的关系,将这些内容进行有机的结合。其具体设置可分为几个模块,包括生物医学、药学科学、临床科学及社会科学等。在工作内容上进行根本性的变化,除基本的药品供应、调剂外,还需包括用药咨询、合理给药方案、普及用药知识等。其中《药学服务技术》是根据岗位需求新设置的一门专业课程,课程组通过到医院、社区医疗机构及社会药房进行课程调研,结合药学服务技术岗位,与相关岗位人员进行探讨而制定相关的课程标准;另外以前学生学习调剂与处方时,均是安排在药物制剂课程中学习,但该内容主要是针对药师工作而设置,其实践环节应该是在药店或医院药房完成,故造成教学内容与培养目标之间出现了矛盾,需要进行整合。其总体目标是为了缩短职业教育与岗位需求的距离。
2.改革教学方法
为了让学生掌握药学服务的要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改变传统一根粉笔一黑板字的教学方法,在多门课程的教学中采用灵活而实用的教学方法。如PBL、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法等,在药学服务能力提高中,角色扮演以药物咨询模拟和现场操作为中心任务,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并体验“准药师”的职业环境。通过综合训练,可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地位。
(三)培训沟通技巧,提高服务质量
药患之间信息交流的顺利进行是保证药学服务质量的根本。通过认真聆听,深入了解患者的病情及其心理情况,有利于帮助患者解决问题。因此,培训药学生的沟通技巧对于提高药学服务质量是非常有必要的,方法上主要采取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展示相结合,校内与校外交替等方式进行。
1.开设《人际沟通与礼仪》、《心理学》等课程
药学服务则是以患者为对象,即“社会人”,以药物治疗为核心。其包含的药学服务项目如:处方药推荐与销售、医师处方调配、用药指导、用药追踪/疗效管理、小区健康教育、规划药学服务方案等,这些项目要求药师具备的技能包括医学与药学知识、用药指导技巧、用药追踪流程与方法、咨询式沟通技巧、建立信任与关系技巧、简报与演讲技巧、规划/领导技巧等。即合格的药师,应该具有丰富的知识,熟练的技能和良好的素质。因此,为了达到培养目标,还需要邀请专业的心理学专家、医院及社会药房优秀药师、礼仪老师授课。具体内容主要包括谈话技巧、学会聆听、非语言沟通技巧的运用及投诉应付等。除此以外,学生还要掌握一定的社会学、心理学和伦理学等知识,以丰富自己的内涵。
2.设计情景剧,学生自编自演
我们结合工作岗位设计相应的药学服务情景,根据项目内容,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情景设计,编写用药咨询、药患沟通等剧本,由专业教师指导,并进行扮演排练演出。另外,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学院医药学社等社团活动走进社会药房,观摩药师工作程序,并进行合理用药知识宣传等。通过有目的地组织各类活动,顺利地完成课程教学目标,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了的综合素质发展,获取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四)校企合作,扩展服务领域
近年来,通过立足本地,走可持续发展路线,本专业与湖北心连心药房、武汉九州通、杭州天天好等企业进行紧密合作,建立实习与就业一体化的合作机制,利用企业和学校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资源,丰富教学内容,优化实践项目,如社会药房建立药历,即用药档案,对患者进行追踪服务,这是以前药学服务中所没有的项目,如今在很多社会药房都已经顺利实施,这种改变是服务领域扩展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校企合作,转变了学生的就业观念,扩展了药学服务的领域,增强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也对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职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影响学生药学服务能力的因素
(一)教师因素
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职业生涯的引领者。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进行有针对性的能力训练,积极探索有个性化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应对教学中的各种信息进行合适的调整,及时解决学生在用药咨询中关于药品应用和人际沟通的困惑。授课中要充分考虑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和鼓励为主,尤其是在实训环节,对学生的情景设计和“问病卖药”角色扮演尽量给予否定性的判断。当然,教师也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层面、交流能力和实践经验,要利用寒暑假走进医院药房或社会药店,多学习,多实践,才能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量。
(二)学生因素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药学生要主动汲取专业知识,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逐步渗透职业行为准则,培养接受他人、尊重他人并肯定他人的礼仪态度等,这些对自身能力的提高意义重大。同时,药学生要克服恐惧心理,大胆地走出教室,积极地进入实训、见习或实习场所,多参与实践性的训练项目,培养自己的知识迁移能力来逐步适应岗位要求,以防出现毕业后再花很长一段时间去适应工作的情况。
(三)环境因素
专业文化氛围、实践场所条件、信息技术支持等对学生药学服务能力的提高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构建药学服务的环境,需要不断完善实践场所条件。如设立模拟药房,模拟药房内设置处方区和非处方区。处方区还需要有咨询区和医药健康信息区,这样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时,扮演患者的学生一进入到模拟药房,就清楚明白处方区设置有咨询场所,就会想到找药师咨询;另外,扮演药师的学生必须要配戴胸牌,以区分于一般营业员,这样学生对自己的角色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另外根据新形势下药学服务工作发展的要求,药师需要借助网络平台,完成具有特色的药学服务,如收集、整理各类药品信息等,所以学校的信息技术支持与否也是影响学生能力提高的一个因素。
三、结束语
篇5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高血压前期约占整个人群的1/5~1/4,最常见的是在应激或运动时血压显著升高,如白大衣高血压,情绪激动时(生气、高兴、遭遇紧急情况)血压升高;基线血压偏高,超重或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以及饮酒过量、高甘油三酯血症、年龄偏大、出生时低体重等。其中基线血压偏高和体重增加是最强预测因子。
现已公认,早期干预是预防高血压前期病情发展的最重要手段。其中生活方式的改善包括低盐、低脂、优质蛋白、高钾饮食,减轻体重,适度运动,戒烟限酒、平衡心态,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但问题是,面对这样庞大的人群,究竟要不要进行药物干预?
近期的许多试验证实,对高血压前期进行适当的药物干预是有益的。如德国对1 008例50~85岁无症状高血压前期患者进行降压药物实验,结果表明,药物治疗组高血压发生率比对照组减少34.4%;2009年5月,《英国医学》杂志发表一项迄今最大规模的有关降压实验的荟萃分析,纳入1966~2007年147项随机临床试验, 958 000例60~69岁的高血压前期患者。结果表明,无论使用何种降压药,只要血压下降10/5毫米汞柱,即可减少1/4冠心病风险,1/3脑卒中风险,1/4心衰风险。进一步分析显示,无论是高血压还是高血压前期人群,同等幅度的血压降低,其获益没有大的差别。因此,该主持者认为,所有人到了一定年龄,都应该服用降压药;降压治疗后,若血压在110/70毫米汞柱以上,则无论降压治疗前血压水平如何,对降低冠心病和脑卒中事件的危险是相似的。
这一全新观点必将引起医学界广泛关注。实际上大多数医界人士已经认识到,高血压前期已成为当今心血管病防治的重点领域。
篇6
结合社会需求和高职院校的的特点,以就业和职业技能为导向,使教学内容能够更好的服务于社会职业岗位需要,做到课堂知识为实践服务。药物化学对于高职化学制药专业的学生的学习来说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对药物化学有一个基本的概念。从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实用性来讲,在教学内容上更应该强调各类重点药物的结构、命名和构效关系以及化学药物的临床应用分类,这也是社会对药学技术技能型人才毕业生最基本的要求。但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药物化学的教育中仍采用本科药物化学专业教育的模式,没突出高职院校的特点。比如上课及考试容易强调研发过程,具体的研究思路、作用机理等,而作者认为高职化学专业的药物化学应该与本科培养学术型人才区别开来,按照社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要求来教学,重点讲述药学化学中药物的药理性质,该类药物有那些典型药物,对典型药物的结构命名等,重点让学生掌握一些走到社会上能应用的知识。目前的部分教育及考试仍然是以科研为目的,把学生以后都当作学术型人才来培养,这无疑会限制了高职院校学生的能力的发挥,不符合高职培养技能化人才的初衷。
2根据教育目的明确教学重点
对于化学制药专业的学生来讲,作为药化专业学生来讲最重要的药物分子与机体细胞之间相互作用机制可以少讲,因为高职化学制药专业的学生应以化学药物的基础知识为重点,在作者与学生的交流中发现,分子生物学是让他们对药化学习感到吃力甚至反感的主要原因。而且作者通过学生的平时作业及考试成绩分析发现,学生有些能够将分子生物学及药物的作用机制等知识点记住,药物说明书上常见的化学结构都不知如何命名,也不能通过化学结构推断出其性质和用途,主要原因是没有根据化学制药专业学生将来服务社会的就业岗位来调整药物化学的教学重点,违背了化学制药专业开设药物化学课程教学的初衷。
3重视实训课的教学,培养学生规范操作的职业技能
高职院校药物化学的实训课中,部分老师给学生打分评价的时候只看最后的结果,强调按照实验课本上的标准程序去实验。事实上很多药物史上重大的发现和突破都是一些偶然的或者从副作用等其他的方面来展开的,而不是按照固定的程序产生的。之前在药物化学的实训课的考核中,老师一般根据学生做实验的结果来打分,而作者认为学生将来就业要胜任自己的岗位工作和有所创新,必须重视实验记录情况、操作的准确记录度以及实验结果的分析。因为只有重视实验过程的详细记录和操作的规范准确,才有利于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实验结果本身在于实验过程是否准确,至少能够说明在某种固定的条件下产生了一个真实的结果,但是如果实验条件记录不清楚,实验结果即使正确也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再次重复可能不会得出上次一样的结果,它可能只是一种偶然条件下产生的。而如果结果是错的将无法从实验记录中查出失败的具体原因,因为对其产生的过程以及实验条件都没有详细的记录。
4强调自学能力的培养
在这个知识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化学制药专业是一个新型发展起来的专业,药物化学与数理化这样大部分规律已经明确知道的学科不同。药物化学基础理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更新也很快,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强调学生文献检索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只有不断的自我更新专业知识,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不与社会脱节。在目前的信息社会,文献的检索利用及自学能力的强弱会对工作效率和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
5小结
篇7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B
生物技术是一门应用生物科学研究成果增加生物制品数量、提高质量,从而满足人类日益增长需求的技术。近年来,生物技术在农业、医药卫生等领域均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特别是在制药产业中的应用已成为最活跃、发展最快领域。这就要求药学专业学生要有生物技术制药相关的知识,而中医药院校药学专业有自身特点,如何提高生物技术制药课程的教学效果,培养具有生物技术理论和实践能力的药学人才是我们所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一些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 中医药院校药学专业特点对《生物技术制药》课程教学的要求
中医药院校药学专业在生物技术相关课程的设置上相对较为薄弱,如基因工程、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等。而生物技术制药课程涉及到这些相关的基础课程,着重讨论的是应用基因工程、抗体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等技术研制新药。所以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补充相关的生物技术的基本理论,同时还要突出“生物技术”和“药学”的结合,如生物技术药物制剂、质量控制的方法和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需要深入浅出的阐述生物技术相关原理,更需要强调药学的相关内容,重点是生物技术在药物研发和生产中的应用。
2 在教学内容方面的探索
2.1加强生物技术基本理论的内容:如何在较短课时限制下加深学生对生物技术基本理论的理解是教师面临的一个难题。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以生物技术制药的具体实例为线索,在其中穿插介绍涉及的相关基本理论。如在基因工程制药中以干扰素生产为例,介绍引物设计的方法、聚合酶链式反应原理、限制性内切酶以及和表达调控相关的操作子等相关理论。通过这种方法,加强了学生对整个基因工程药物生产过程的理解。
2.2加强和药学相关学科的联系Ⅲ:生物技术制药的目的是最终获得用于疾病治疗和预防的药物,这就需要药学相关学科的支持,如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分析、药物化学等。因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结合通过生物技术获得医药品的特点,引导学生复习相关学科知识,加深学生对本课程内容的理解,提高教学效率。如在讲解基因工程药物稳定性考察时,联系药剂学中药物常用的稳定性考察方法,通过对比基因工程药物和化学药物结构特点,引出基因工程药物稳定性需从其纯度、生物活性等多方面综合考察,而不能简单采用药剂学中介绍的Arrhenius动力学方程测定。
2.3结合中医药院校特点加强部分内容的讲解:结合本校药学专业特点,学生有中药学基础且对中药普遍感兴趣,而利用生物技术保护中药材以及大量获得中药中活性成分也是生物技术制药的一个研究方向。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加强植物细胞工程制药部分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利用植物细胞,组织培养物获得有用次级代谢产物原理及生产过程,学生反应良好。
3 教学方法的探索
3.1营造互动式教学环境: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给与学生预留与课程相关的题目,引导学生复习药学相关内容以及生物技术相关背景知识,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更多的机会参与教学过程,使课堂气氛活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此过程中及时掌握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及其薄弱点,在此基础上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效果良好。
3.2采用多媒体方式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生物技术制药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涉及多门基础学科。然而,在传统教学过程中,仅用传统的板书教学手段难以提供足够的信息量,同时讲解过程缺乏直观性和形象性。而多媒体教学可将图片、文字、影像等整合在一起,将原本抽象、枯燥的讲授变成生动有趣、图文并茂的讲授,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在备课过程中收集各种生物技术制药相关的素材,如图片、动画、影像资料。如在介绍RT-PCR法获得目的基因时,通过播放Flas,加深学生对此知识的理解。
3.3将实验教学融入理论教学中:生物技术制药的实验具有时间长、联系性强等特点,而目前完全开展相关实验有一定的难度。如在基因工程制药这一章,试验内容包括目的基因的获得、DNA重组、重组质粒的转化、目的蛋白的表达纯化。笔者尝试将实验教学融入理论教学,在课程中播放实验的多媒体录像,并在此过程中穿插对学生的提问,引导学生联系相关基本理论,使这些抽象的理论变得形象化,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篇8
第六节
药物排泄
一、A1
1、关于肾脏排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和蛋白质不能肾小球滤过
B、肾小球滤过以被动转运为主
C、肾小管重吸收存在主动和被动重吸收两种形式
D、水、钠、氯、钾等有用物质可被重吸收
E、肾排泄率=肾小球滤过率+肾小管分泌率+肾小管重吸收率
2、以下选项是指单位时间内从体内清除的含有药物的血浆体积的是
A、消除速率常数
B、清除率
C、半衰期
D、一级动力学消除
E、零级动力学消除
3、下列过程中哪一种过程一般不存在竞争性抑制
A、肾小球过滤
B、胆汁排泄
C、肾小管分泌
D、肾小管重吸收
E、血浆蛋白结合
4、药物排泄最主要的器官是
A、肝
B、皮肤
C、消化道
D、肾
E、肺
5、关于肠肝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A、肠肝循环是药物及其代谢物通过门静脉重新吸收入血的过程
B、肠肝循环发生在由胆汁排泄的药物中
C、肠肝循环的药物在体内停留时间缩短
D、肠肝循环的药物应适当减低剂量
E、地高辛、苯妥英钠等存在肠肝循环现象
6、胆汁排泄的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胆汁排泄的机制包括被动转运和主动分泌
B、肝脏中存在5个转运系统
C、药物胆汁排泄主要通过被动转运进行
D、主动分泌有饱和现象
E、主动分泌存在竞争效应
7、吸收进入体内的药物以原型或经代谢后的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是
A、吸收
B、分布
C、排泄
D、代谢
E、消除
二、B
1、A.首关效应
B.生物等效性
C.相对生物利用度
D.绝对生物利用度
E.肝肠循环
、一种药物的不同制剂在相同实验条件下,给以同剂量,其吸收速度和程度无明显差异
A、
B、
C、
D、
E、
、药物在进入体循环前部分被肝代谢,称为
A、
B、
C、
D、
E、
、药物随胆汁进入小肠后被小肠重吸收的现象为
A、
B、
C、
D、
E、
答案部分
一、A1
1、【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肾排泄率=肾小球滤过率+肾小管分泌率-肾小管重吸收率。
【该题针对“药物的排泄”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00099】
2、【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清除率的定义为:单位时间内从体内清除的含有药物的血浆体积(表观分布容积数)。
【该题针对“药物的排泄”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00098】
3、【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药物经肾小球滤过的方式称为被动转运,不需要载体和能量,因此不存在竞争性抑制。而肾小管分泌为主动转运,肾小管重吸收存在主动重吸收和被动重吸收两种形式,都可存在竞争性抑制。胆汁排泄具有主动分泌的特点,对有共同排泄机制的药物存在竞争效应;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是一种动态平衡,当有其他结合力更强的药物存在时即可竞争血浆蛋白从而抑制其结合。
【该题针对“药物的排泄”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00097】
4、【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肾是药物排泄最主要的器官。
【该题针对“药物的排泄”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00096】
5、【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肠肝循环是指从胆汁排泄出的药物或其代谢物在肠道中又重新被吸收,经门静脉返回肝脏的现象。药物在胆汁中排出量多时能使有药物在体内停留较长的时间,延长药物作用时间。存在肠肝循环现象的药物有强心苷类如地高辛和洋地黄毒苷、氯霉素、吗啡、苯妥英钠、卡马西平、己烯雌酚、螺内酯、美沙酮和吲哚美辛等。
【该题针对“药物的排泄”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00095】
6、【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药物分泌到胆汁中的另一种机制是被动转运,但在药物胆汁排泄中所占比例很小,如甘露醇、蔗糖、菊粉等的分泌。
【该题针对“药物的排泄”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00094】
7、【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体内药物以原形或代谢物的形式通过排泄器官排出体外的过程,称为药物的排泄。
【该题针对“药物的排泄”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00093】
二、B
1、、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药物的排泄”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00101】
、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经胃肠道吸收的药物,要到达,体循环,首先经肝门静脉进入肝,在首次通过肝的过程中,有一部分药物会被肝组织代谢或与肝组织结合,使进人体循环的原形药物量减少,称为首关效应。
【该题针对“药物的排泄”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00102】
、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肝肠循环是指从胆汁排泄出的药物或其代谢物,在肠道中又重新被吸收,经肝门静脉返回肝的现象。
篇9
关键词:用药咨询;药学服务;合理用药
药学服务模式包括对重点患者实施治疗药物检测、指导患者合理用药、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方案、提供用药咨询服务、建立药学信息系统等。其中,用药咨询作为最基本的药学服务方式,在门诊药房以及住院药房中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药学人员开展用药咨询服务,为患者提供最为直接和简便的咨询服务,以达到提高患者生命质量为最终目标。本文从实际案例入手,探讨药物咨询在 服务中的应用价值。
1.开展药物咨询,了解患者所需服务
自我院成立药物咨询服务以来,共接待咨询900余次,由专门人员负责,并将其咨询内容进行登记和归类,详细分类见表1。
2.开展药物咨询,丰富药师专业知识
由于每天面对患者各种问题和疑问,有时难度很大,有的患者甚至会拿着专业的药学杂志前来咨询,药师的专业知识难免会显得匮乏。为了不影响患者的用药,负责用药咨询的药师应不仅要熟悉药品的用法用量、商品的规格,还要了解每种药物与食物的相互作用,以及是否会对药物生物利用度造成影响。因此药师需要及时学习有关临床医学方面的知识,不断深入对医药专业知识的掌握,从而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3.开展药物咨询,提高患者用药质量
3.1 促使患者安全用药 随着医药产业的不断发展,药品的种类也日益增多,处方用药也变得日趋复杂,因此如何安全、有效的应用药物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门诊患者中,儿童和老年人比较多,由于他们的体质相对比较弱,因此合理用药便显得更为重要。药师在为患者提供药物咨询时,不仅要口头交代好药物的用法、用量以及药物禁忌之外,还要在药品的包装袋上标注用法和注意事项,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另外,不少药物在一起服用会发生物理或化学作用而降低疗效,因此这就更有必要向患者交代清楚,那几种药物不能同时服用,保证患者的合理安全用药。
3.2 增加患者对药物的依从性 随着人们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患者对药品的不良反应也有了进一步的重视与了解,但很多患者不能正确的看待这种不良反应,因此会出现一些不执行医嘱的患者随意的增加或减少药物的用量,甚至是自行停止用药,这种行为经常造成病情的延误或病情加重。药师针对患者服用的药物对患者进行讲解,增加药物用量会造成很大的副反应,不但对病情没有好处,也有可能会造成其他的疾病;降低药物的使用量会导致药物在人体内的浓度达不到所需的要求,对患者的康复起不到作用。患者在听从了药师的讲解之后会重视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而提高患者的用药质量。
3.3 宣传用药教育资料 在回答患者提出的疑问过程中,我们也会收集一些有用的反馈意见,并针对患者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编写有用的有关安全有效用药的教育资料,《如高血压病人用药须知》、《糖尿病患者用药须知》等,并以宣传册子的形式免费发放给患者,这不仅对指导患者安全有效的用药起到了很好的帮助作用,也在无形之中提高的患者安全合理用药的意识。
4.开展药物咨询,增强药学服务效率
在传统的药学服务中,患者在药品的划价以及取药的环节中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现代的门诊药房作为医院面向患者的重要枢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门诊药房中的药师可以通过自身的高效率服务来大大的缩短患者的等候时间,患者通过药物咨询的方式,可以直接了解到药品的信息、药物的安全使用等方方面面。因此开展药物咨询缩短了患者取药的时间,增强了药学的服务效率。
5.结果与讨论
通过对医生、药物咨询人员以及患者的综合情况进行分析,表明开展药物咨询工作可以了解患者所需服务、丰富药师专业知识、促使患者安全用药、增加患者对药物的依从性,可以降低药源性疾病的发生,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减少医院与患者之间的纠纷,对提高药学服务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美国医院药师协会对药学服务定义为,以患者为中心的全方位服务,以推进社会用药的合理性,以提高患者的健康水平。药师通过用药咨询走近医生和患者,主动走到患者身边,积极开展药物咨询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引导患者安全有效、合理的用药。同时,也让医生和患者认识到药师的重要性,对药师的药学服务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药物咨询服务是药学服务中一项基本并且重要的内容,良好的用药咨询服务不仅可以使药师的自身专业水平提高、医院的整体服务水平得到认可,并且可以使传统的药师间接服务方式转变为直接的服务方式,也是药师进入临床的有效途径。
综上所述,开展药物咨询是药学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不仅向患者提供直接的和负责任的咨询服务以达到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的目的,同时也是提高药师自身专业水平的重要途径和渠道。因此,药物咨询在帮助患者安全、合理用药过程中发挥重要的指导和监督作用,在药学服务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陈强.我院开展药学咨询工作的回顾与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9,6(2):501~502.
[2] 周新,李宏杰,刘瑞英等.处方点评实践中典型案例分析[J].药学实践杂志,2010,7(28):305~306.
[3] 李岭. 探讨药物咨询在促进合理用药中的作用[J]. 中国社区医师, 2011 , 13( 25) : 33~34 .
篇10
关键词:临床;药学服务;依从性;用药指导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增强,对医院药学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把患者作为核心,根据其需求为其提供全程且合理的药学服务,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命质量[1~2]。本组试验从在2013年3月~2015年8月到本院各科室实施治疗的患者中抽取了50例作为研究组,基于常规医嘱说明对患者实施了规范、合理的用药指导干预,从指导干预结果来看,笔者认为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将2013年3月~2015年8月到本院各科室实施治疗的100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知情同意下积极配合参与本次研究。入选标准:①纳入标准:无恶性病变患者;治愈标准或者好转标准均明确者;经临床检查诊断疾病确诊者;②排除标准:依从性较差者;不可坚持完成本次研究者;生存期低于5个月者;存在恶性病变者;伴有交流沟通障碍者。结合本次研究需求,根据用药指导干预情况将100例患者划分为两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30例男性,20例女性,年龄23~75岁,平均年龄(41.35±5.21)岁;研究组男性22例,女性28例,年龄22~73岁,平均年龄(41.37±5.19)岁。两组患者平均年龄、性别构成方面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有很好的可比性。
1.2方法:在处方开药前对两组患者实施常规医嘱说明,同时告诉患者饮食、情绪控制以及身体锻炼等措施。在此基础上,对研究组进行规范且合理的用药指导,包含有药物用量、规律性服用、药物用法以及服用时间等,强调合理用药的重要性,对患者用药情况实施随访、指导以及监督。
1.3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准:观察对比对照组和研究组治疗效果、用药依从性(按时服药和按要求剂量服药)。本次研究治疗效果评判标准:①显效:症状和体征均显著改善,辅助检查没有完全康复;②有效:症状与体征均好转,对正常生活依旧存在一定的影响;③无效:症状与体征未显著改变,或者加重[3]。治疗总有效率为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将本次研究全部数据输入统计学软件,即SPSS18.0,利用软件统计处理和分析数据,各组计量资料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且经t检验;各组计数资料用%表示,经X2对比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和研究组治疗效果比较见表1,两组用药依从情况如表2所示,利用统计学软件对表1和表2中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经比较检验可知,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同时患者按时服药依从性、按要求剂量服药依从性比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本次研究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3讨论
在临床治疗中药物作为一种重要手段,大部分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不良反应,再加上疾病的不同、年龄的不同、不同疾病对药物反应不同等,加强患者用药指导尤为重要[4]。所谓药学服务是指药师根据专业知识,给公众提供直接且全面的药物服务,以此提升用药经济性、有效性以及安全性[5]。实际工作中,药师提供的药学服务通常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日常药品鉴别、检测以及储存;第二部分为将公众看作服务对象施予用药指导,药师根据患者诊断结果,同时结合药物的药理作用、体内动态和用药知识,对患者施予准确且合理的用药指导,使患者能够了解药物治疗效果、使用方式、不良反应、禁忌症。除此之外,有些药物存在畏光或者畏湿等特点,针对这种特性药师在用药指导中还需指导准确地储存药物,从而保证用药安全。临床研究发现,患者用药依从性和其生活习惯、药物治疗效果认知、从事的职业、用药方案复杂性等有关,对此,在用药指导中药师还应反复强调按照医嘱准确、合理用药的重要性,嘱咐患者家属进行监督,确保用药安全[6]。比如糖尿病患者,由于该病属于慢性疾病,患者需长期用药或者终身用药,再加上患者疾病表现为进行性发展,短时间内用药疗效不明显,用药依从性低,针对这种情况药师需反复强调坚持用药必要性,并让患者家属监督。部分药物在使用时可引起不良反应,比如失眠、头晕或者头痛等,比如利醅酮或者氟哌噻酮吨美利曲辛片等,这些均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用药依从性,针对这种情况,药师应合理且及时将这些情况告诉患者。又如在用抗过敏药物时,将特非那定、阿司咪唑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以及咪唑类抗真菌药等联合应用时,容易引起严重心脏毒性,药师必须严格注意,指导患者合理用药。本次研究笔者就药学服务中用药指导的临床效果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施予规范用药指导的研究组治疗效果和患者用药依从性均比对照组高,二者差异显著,P均<0.05。综上所述,在药学服务中实施规范且合理的用药指导,可使患者按照医嘱用药,提高用药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陈丽 单位:广州市白云区人民医院药剂科
参考文献:
[1]孙洁,阮婷婷,林飞,等.药师主导的药学服务对社区高血压病人疗效的影响[J].药学服务与研究,2012,12(3):180-184.
[2]费思思,张国兵,章梅华,等.探讨基于患者理解能力的用药指导单的现状与意义[J].药品评价,2012,9(2):18-20.
[3]李叶青,郭艾,薛炜辉,等.药学服务与用药指导对血糖的影响[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4(8):3982.
[4]富朝凤.浅谈基层医院开展药学服务与用药指导的必要性[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7):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