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药物范文

时间:2023-03-28 17:39: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糖尿病药物,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糖尿病药物

篇1

葡萄糖动态平衡中出现的其他缺陷,如β-细胞功能紊乱[4]。早先认为先有胰岛素抵抗再有β-细胞功能紊乱,是胰岛素抵抗引起了Ⅱ型糖尿病。但现在的研究发现,β-细胞功能紊乱和胰岛素抵抗相似,在Ⅱ型糖尿病发病之前就存在了,且是前者造成了葡萄糖耐受的降低。所以现在认为这是个双重诱因的疾病[5]。当血浆葡萄糖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可能会和过量的脂肪酸(过度肥胖和胰岛素抵抗的一个典型特征)一起作用使得β-细胞功能进一步恶化,胰岛素敏感性也会降低,血糖同时逐步达到糖尿病的水平,最终发展成为糖尿病[1]。

2.治疗Ⅱ型糖尿病的药物。

Ⅱ型糖尿病是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分泌相对缺乏(或者相反)所致的高血糖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其治疗主要以给予口服降糖药为主。

2.1 胰岛素促泌剂:

2.1.1 磺酰脲类(SU):SU是临床应用较多的口服降糖药。第1代SU于50年代开始使用,主要有甲苯磺丁脲、氯磺丙脲等。70年入临床的第2代SU有格列苯脲(优降糖)、格列吡嗪(美吡达)、格列齐特(达美康)、格列喹酮(糖适平)等。第3代SU于80年代开始使用,以格列美脲(glimepiride,Amary1亚莫利,GMD普糖平)为代表,它通过与胰腺β细胞表面的SU受体结合,促K通道关闭,膜去极化,引起Ca2+通道开放,Ca2+内流而促使胰岛素的释放,且能抑制肝葡萄糖合成。格列美脲还可以通过非胰岛素依赖途径增加心脏及其他周围组织葡萄糖的摄取。本品用量小,见效快,作用时间长,且不会导致患者在运动期间和运动后发生低血糖。它是FDA批准的唯一可与INS合用治疗继发失效的Ⅱ型糖尿病的磺酰脲类降糖药。格列美脲生物利用度近100%,99%以上与血浆蛋白结合,代谢后60%经尿排泄,40%经胆汁排出,消除半衰期5~9h,本品于早餐或第一次正餐前即刻服用,1次/d,初始剂量为1mg,根据血糖监测结果,每1~2周按1mg、2mg、3mg、4mg、6mg递增,个别患者最大剂量可用至8mg。主要不良反应有眩晕、无力、头痛及恶心,心血管不良反应很少[6]。

2.2 胰岛素增敏剂(insulin sensitizer):胰岛素拮抗(insulinresistance,IR)是导致Ⅱ型糖尿病的主要原因,胰岛素增敏剂可降低机体IR。

2.2.1 双胍类(BG):BG主要通过抑制肝脏的糖异生,降低肝糖输出以及促进骨骼肌、脂肪等外周胰岛素靶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来改善机体的INS敏感性。主要品种有二甲双胍(Diformin,甲福明,降糖片)、苯乙双胍(降糖灵)和丁双胍。二甲双胍因较少引起乳酸酸中毒,故使用最为广泛。二甲双胍并不引起INS释放,即使大剂量用药也不引起低血糖[7],一般用作肥胖Ⅱ型糖尿病的首选药。二甲双胍的副作用主要是药物在肠道内聚集所致的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老年合并有心、肾功能障碍者还有发生乳酸酸中毒的危险。

2.2.2 其他胰岛素增敏剂:包括β3-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脂肪酸(FFA)释放抑制剂及胰岛素降解抑制剂等[8]。β3-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虽然在动物实验中效果良好,但人体生物利用度低,药效不佳,尚有待进一步研究[9]。

2.3 糖原异生抑制剂:这类药物主要是通过抑制长链脂肪酸的氧化,从而抑制糖原异生,增加葡萄糖的氧化作用,具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10]。

2.4 减少碳水化合物吸收的药物:

2.4.1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此类药物有阿卡波糖(拜糖平)、米格列醇、伏格列波糖等。此类药物适用于Ⅰ、Ⅱ型糖尿病,可作为Ⅱ型糖尿病的一线用药,尤其适用于空腹血糖正常而餐后血糖明显升高及伴有胰岛素抵抗的糖尿病患者。阿卡波糖对易发生夜间低血糖患者更为有益;合用磺酰脲类或双胍类降糖药物,疗效加强,作用持久稳定,且本身剂量还可减少。米格列醇对α葡萄糖苷酶有强效抑制作用,当其浓度为0.1~0.5mg/L时,对蔗糖酶和葡萄糖淀粉酶的抑制率最高,降低葡萄糖苷酶的活性,服用时不会引起体重增加或低血糖[11]。

2.4.2 淀粉不溶素(p ramlintide):amylin是由胰岛β细胞分泌的一种37氨基酸多肽。由Amylin公司开发的p ramlintide是该多肽的25,28,29位脯氨酸取代类似物。该药主要作用机制是减慢胃肠道排空及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也可能是减少食物诱发的胰高血糖素释放。

2.5 醛酸还原酶抑制剂:

醛糖还原酶(aldose reductase,AR)是聚醇代谢通路中的关键限速酶。AR抑制剂有托瑞司他和依帕司他[12],70年代开始,AR抑制剂成为糖尿病治疗研究领域的新热点。大量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AR抑制剂可以有效改善机体多元醇代谢通路异常,从而达到预防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目的。但这类药物的发展受到疗效和不良反应两方面因素的困扰。许多AR抑制剂在体外试验活性很好,应用在体内动物模型也表现有效作用,但在临床研究中往往缺乏活性,这固然与生物个体差异有关,但目前开发的AR抑制剂缺乏酶抑制专一性也是重要原因。

2.6 中药治疗:糖尿病在中医称为消渴病,分3期:一期名脾瘅(糖尿病前期),二期名消渴(糖尿病发病期),三期名消瘅(糖尿病并发症期)。中医历代医籍中,有大量治疗消渴病的中药,如泽泻、知母、西洋参、葛根、地黄、花粉等。目前治疗糖尿病的常用中成药有:消渴丸、降糖舒、玉泉丸、降糖甲片、甘露消渴胶囊、六味地黄丸、麦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石斛夜光丸、参芪降糖片、渴乐宁胶囊、消渴灵片、金芪降糖片、糖脉康颗粒等。近年来,有很多新药问世。纯中药制剂胰岛素对Ⅰ型、Ⅱ型糖尿病均有显效,120倍用量未出现毒副反应,现已投放市场。美国FDA对胰岛康将作为免检产品进入美国市场。珍芪降糖胶囊是国际上治疗糖尿病的最新型口服纯中药制剂,它是由人参、黄芪、黄精、珍珠等多种名贵中药精炼而成,无任何毒副反应,它能使高血糖恢复正常,主治各类型糖尿病并预防糖尿病并发症[13]。天然药用植物中的萜类、黄酮类、多糖类、多肽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生物碱、甾体和硫键化合物等成分均有一定的降糖作用。所以中药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疗效及安全性都很高,显示出相当的优越性。

3.结论。由于大量实验的开展,以及对Ⅱ型糖尿病病理和生理认识水平的提高,加深了人们对如何使用糖尿病药物的认识。如何使血糖达到和保持正常水平,同时避免因治疗而引起的低血糖一直是人们不懈奋斗的目标,只是实践起来还很困难。现在医务工作者手头可供选择的治疗药物是多了,但如何对它们的使用进行科学的掌控却增加了更多的变数。所以需要通过进一步的研究来阐明其中众多的不确定因素,只有这样Ⅱ型糖尿病的治疗才能真正的有强有力的依据指导。

参考文献

1 Jack L, Leahy. Pathogenesis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J]. Arch Med Res. 2005.36(3):197~209

2 Florez JC, Sjogren M. Association testing in 9, 000 peop le fails to confirm the association of the insulin recep tor substrate-1 G972R polymorphism with type 2 diabetes[J]. Diabetes, 2004,53:3313~8

3 Weiss R, Dziura J. Obesity and the metabolic syndrome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J]. N Engl J Med, 2004, 350:2362~74

4 Turner RC,McCarthy ST, Holman RR, et al. Beta2cell function improved by supp lementing basal insulin secretion in mild diabetes [J]. BrMed J, 1976.1: 1252~4

5 Weir GC. Non-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 interp lay between B-cell inadequacy and insulin resistance [J].AmJMed, 1982,73:461~4

6 邹大进.格列美脲[J].中国新药杂志.2001.10(7):547~549

7 Valeria Kecskemeti. New Trends in the Development of Oral Antidiabetic Drugs[J] . Current Medicinal chemistry , 2002 , 9 (1) : 53~71

8 李宝瑗.格列酮类口服胰岛素增敏剂的研究进展[J].天津药学.2002.14(1):2~5

9 Christopher J , De Souza , Bryan F Burkey. Beta3 Adrenoceptor Agonists as Anti - diabetic and Anti - obesity Drugs in Humans [J] . Current Pharmaceutial Design, 2001, 7: 1433~1449

10 郭连宇.治疗糖尿病的新进展[J].国外医学・内分泌分册. 1998.18(2):98

11 范鸣.抗糖尿病新药米格列醇[J].药学进展.1998.19(2):100

篇2

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单纯饮食控制只能使一部分病情较轻的患者达到血糖满意控制,对于大部分患者来说仅仅为药物治疗提供了一个基础。因此对那些单纯饮食控制不能达到治疗目标的糖尿病患者,必须加用适当的药物治疗。但用药后同样不能放松饮食控制,可以说饮食、运动和药物是有机统一的,从而构成了糖尿病治疗的“三驾马车”。一般来说,治疗剂量的降糖药副作用轻微,服用是安全的。再说,如果血糖不能满意控制,“高血糖毒性”对身体所造成的伤害远远超过降糖药的副作用,这样就得不偿失了。

误区二:药物价格高,降糖必定好

目前市场上口服降糖药物种类较多,其价格不一,不少糖尿病患者的头脑中似乎都有这样一个“共识”:价格越贵的药物降糖效果越明显,进口药一定比国产的好。其实,这种看法是片面的,药物的价格不能作为选择用药的依据,应该根据每位患者自身不同的疾病状态而定。

胰岛素分泌不足与身体对胰岛素抵抗是糖尿病发病的两大环节,因此口服降糖药主要解决的就是这两个问题。由于每个患者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因此,不同的患者需采用不同类型的降糖药物。除要对药物有一定的了解外,还要结合糖尿病的发病年龄、病程、身高、体重以及其他疾病的病史等因素综合考虑,不能简单地从价格上来选择。否则不仅血糖控制得不理想,还有可能损害身体的其他器官。所以,您一定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降糖药物。

误区三:药物频繁换,随意联合用

不少患者认为,服用一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不好,就再加用一种,两种若仍不能达标,就三种甚至四种口服降糖药物一起服用,以达到一个“累加效应”。这种想法也是不全面的,不弄清楚药物的具体种类及相互作用,就盲目地增加口服药,有可能不但达不到增加药效的作用,反而会使药物的“副作用”得到累加。

目前,临床上主张的药物联合应用原则一般是:同一类药的不同药物之间避免同时应用;不同类型的药物可以两种或三种联用;胰岛素可与任何一种口服降糖药物同用。不同类型药物的降糖机制不同,合用可起到药效互补的作用,从而通过不同途径发挥更大的降糖作用。例如磺脲类药物主要促进胰岛素分泌,而双胍类药物促进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如此“双管齐下”,可以达到较好的降糖效果。常用的口服降糖药物搭配有:磺脲类+双胍类、磺脲类+α-糖苷酶抑制剂、磺脲类+噻唑烷二酮类、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

此外,大多口服降糖药的降血糖作用不是立竿见影的,尤其α-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和双胍类药物,往往需要几天或几周才能较好发挥作用,所以用药后常常要观察一段时间。频繁换药,难以达到药物的最大降糖效果。对已得到较好控制的患者,降糖药更不要任意改动,否则会造成血糖波动,甚至可能加速口服降糖药的失效。

误区四:“打了会成瘾”,拒绝胰岛素

众所周知,胰岛素是降血糖最好的武器。然而,不少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存在诸多偏见,甚至认为胰岛素注射后会成瘾,拒绝胰岛素,丧失了治疗机会从而造成严重的并发症。由于以前医学界曾将2型糖尿病称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因此许多患者认为2型糖尿病不应该注射胰岛素。其实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除1型糖尿病外,2型糖尿病在下列情况需要应用胰岛素:(1)经足量口服降糖药治疗后,血糖仍未满意控制者;(2)合并急性并发症;(3)合并严重的慢性并发症;(4)合并有严重的疾病;(5)感染;(6)手术和应激;(7)妊娠等。以上这些情况使用胰岛素多数是暂时性的,将急性状态消除后仍可改用口服药。而对那些本来对口服降糖药失效的患者,使用胰岛素一段时期后,一方面消除了高葡萄糖毒性;另一方面可以让胰岛β细胞得到休息和恢复,可能重新唤起胰岛β细胞对口服降糖药的反应性,这时可考虑改用口服降糖药。当然,如果自身β细胞功能完全衰退,或者上述合并情况不能去除,就需要长期注射胰岛素。

误区五:血糖控制好,马上药停掉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目前国内外医学界对此病还没有根治的方法,良好的血糖控制和维持,需要长期坚持综合治疗,包括饮食、运动和药物。但许多患者往往看到自己的血糖达到正常后马上就放松了饮食控制,甚至停药。恢复血糖正常是医生和患者共同追求的理想目标,血糖达标后一般应维持原有的治疗。如果疑有低血糖反应,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减少服药剂量。但对老年患者,或者合并有明显的心、脑、肝、肾并发症的患者,血糖水平不宜控制得太低。每位患者都应向专科医师咨询,制定一个切合实际的血糖控制目标。

误区六:只要感觉好,医生不必找

篇3

1 西药治疗

1.1 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目前仍以胰岛素为主,现在已经开发出多种胰岛素类的药品。长效胰岛素类似物NN 304,静脉滴注后约45 min血糖降到最低点,降糖平缓,不引起夜间低血糖。能与短效或超短效胰岛素混合使用。HOE 901又称精氨酸—甘氨酸人胰岛素,其作用缓慢,可维持24 h,与餐前注射超短效胰岛素联合使用,可较好地模拟生理性的胰岛素血浓度水平。人胰岛素是基因重组技术生产的生物制剂,和人体分泌的胰岛素结构完全相同。其生物利用度高,免疫性小,过敏反应少。临床试用表明,餐前吸人雾化胰岛素具有良好的耐受,降糖效果与皮下注射胰岛素一样安全、有效。天冬氨酸胰岛素是一种新型短效人胰岛素类似物,其在健康人中观察皮下注射后吸收比人胰岛素快1倍,适宜于餐后高血糖的治疗。降糖、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效果更好[2-4]。

1.2 糖原异生抑制剂:糖原异生过多是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发现许多糖异生抑制剂具有降血糖的效果。糖异生所需的能量主要来源于长链脂肪酸氧化。当糖尿病控制不佳时,脂肪分解过程中长链脂肪酸氧化增多,致糖异生作用增强。主要有3种:①长链脂肪酰转移酶Ⅰ抑制剂;②脂酰内毒碱转换酶抑制剂;②丙酮酸羧化酶抑制剂。Etomoxir等长链脂肪酰转移酶Ⅰ抑制剂可特异性地抑制长链脂肪酸氧化,增加葡萄糖利用,抑制糖原异生。临床研究证实,对IDDM型和NIDDM型糖尿病疗效佳[5-7]。

1.3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是一类以延缓肠道碳水化合物吸收而达到治疗糖尿病的口服降糖药物。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是比较成熟的治疗糖尿病药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类药物具有延缓或减少肠道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与吸收,降低餐后血糖及环境餐后高胰岛素血症的作用,且被证明在降低餐后高血糖方面拥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该类药物主要包括:阿卡波糖、米格列醇、乙格列酯等。用于:①2型糖尿病;②通过饮食和运动治疗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③单用二甲双胍或磺脲类药物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④单用胰岛素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

1.4 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类药物通过抑制DPP-4,减少胰高血糖素样肽-I(GLP-1)的降解,增加GLP-1的血浆浓度,改善餐后血糖控制,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新途径。目前, 上市的DPP-4抑制剂有西他列汀和维格列汀。研究表明西他列汀和维格列汀作为DPP-4抑制剂,单独或与二甲双胍、毗格列酮、罗格列酮联合用于型糖尿病治疗是安全、有效的,用药不增加患者体重[8-10]。

2 中药治疗

近年来我国对于治疗2型糖尿病方面进行了许多中药的临床研究。中药复方制剂在糖尿病并发症方面的治疗有较好的效果,中药黄连中的小檗碱是其有效成分,用于2型糖尿病疗效佳。张明[6]给正常小鼠静脉注射四氧嘧啶,使血糖升高后再灌服小檗碱50 mg/(kg·d-1)。可以显着降低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小鼠的血糖。中药黄连解毒汤是清热解毒代表方,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的血糖、血脂代谢具有显着的影响[11]。薏苡仁分离提取薏苡仁多糖,它能降低正常小鼠、四氧嘧啶糖尿病模型小鼠和肾上腺素高血糖小鼠的血糖水平。桑叶的甲醇提取物和水提物对四氧嘧啶高血糖小鼠表现出明显的降血糖作用。中药方剂泻心汤具有类似磺脲类药物和双胍类药物的降糖作用。用益气健脾化痰法治疗2型糖尿病,以达到扶正祛邪、攻补兼施、益气健脾化痰之功效。将逍遥散加减与西药合用降低空腹血糖和24 h尿糖取得较好的疗效[12]。彭礅等运用四君子汤、补阳还五汤、六味地黄丸加减而成四五六饮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佳。四五六饮中以四君子汤健脾益气、补阳还五汤活血化瘀、六味地黄丸滋阴固肾,三方合用,标本兼治,切中病机[13-14]。对并发症的治疗,中药上采用复方丹参、川芎嗪等。糖微康胶囊对糖尿病肾病疗效好。参苓白术丸治疗糖尿病慢性腹泻,该药中人参、山药、莲子、白术、甘草具有促进胰岛素分泌,促进人体周围组织葡萄糖利用,提高胰岛素受体敏感性,拈抗胰岛素对抗激素,清除机体氧自由基,提高人体免疫力等多方面的作用[15]。现在可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越来越多,但是不能胡乱的使用药物,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的选择与服药。

参考文献

[1] 董红萍.噻唑烷二酮类糖尿病药物的研究进展[J].中国制药信息,2000,16(5):9.

[2] 李元敏.一种新的抗糖尿病药物farglitazar[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2,29(1):43.

[3] 梁文昌.二肽基肽酶IV抑制剂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内分泌分册,2004,24(1):58.

[4] 梁文昌.二肽基肽酶IV抑制剂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内分泌分册,2004,24(1):8.

[5] 张 明.黄连素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01,23(6):l6.

[6] 范征吟,叶信莉,陆小青.泻心清肝法治疗糖尿病120例临床研究[J].上海医药,2001,22(11):497.

[7] 林 兰.糖微康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20(11):8l1.

[8] 王莉珍,沈晓燕,胡 艳.降糖合剂为主治疗Ⅱ型糖尿临病床研究[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25(4):263,

[9] 祝 方,纪立农,韩学绕,等.短期胰岛素甍化治疗诱导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长期良好临来试验[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3,11(1):5.

[10] 车今智,傅德贤,欧阳藩.植物药治疗糖尿病的研究概况[J].中草药,2004,35(1):112.

[11] 李延兵,翁建平,许 雯,等.短期持续胰岛素输入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的影响[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3,11(1):10.

[12] 叶山东,朱禧星.临床糖尿病学[M].安徽: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243.

[13] 陈 亮.糖尿病口服药物进展及其临床应用[J].辽宁实用糖尿病杂志,2002,9(2):54.

篇4

一个新的时代开始

1936年,赫希斯特化学公司第一次生产出了结晶化了的胰岛素,它是如此纯净,使许多副作用消失。充当胰岛素供给者的,是牛和猪的胰腺,它们借助一种连锁冷却装置被直接供给生产厂家。

胰岛素分子的结构长期无法查明。教科书里说得简明扼要,说胰岛素是一种由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但是其分子的结构如何,氨基酸如何接连,分子量是多少,全世界的生物化学家都解不开这个谜。英国生物化学家约翰・波特・马丁和理查德・辛格的出现,这种情况才得以改变。他们在40年代初创造了可以在过滤纸上分离不同的氨基酸的纸色层分离法。他们因这一发现1952年获诺贝尔奖。

不久马丁设计出了一台气色层分离仪,这种仪器今天是世界上所有实验室的标准设备之一。

10年耐心工作

借助纸色层分离法分析蛋白分子的氨基酸排列顺序,最成功的是英国生物化学家弗雷德里克・桑格。

桑格是个典型的完全沉浸于自己工作的科学家,他有着强烈的哲学和道德倾向。他的父亲,一位剑桥医生,后来当传教士去了中国。父亲的影响使他拒服兵役。弗雷德里克・桑格不想拿起武器,他对蛋白质,对这一生命物质的基本组成部分特别感兴趣。最后他越来越专注于胰岛素,历时10年之久,桑格发现了胰岛素分子中的氨基酸是如何排列的,他为此获得了1958年诺贝尔奖。1984年他因为分解脱氧核糖核酸(DNA)和确定病毒的基因组成部分的次序,再次和哈佛大学的瓦尔特・吉尔贝特一起共获诺贝尔奖。

虽然驰名世界,他一直在剑桥分子生物学实验所的一间小小实验室里工作。他把成就归因于他成功地几乎完全避开了讲课与耗费时间和精力的行政事物。“一位科学家如果敢碰一项真正艰巨的任务,那么他就不可以心有旁骛。”这意味着完全放弃放松和休闲吗?不,实验室下面剑桥河畔的如画风景和园艺劳动就已经使他身心得到放松。他自1983年退休以来,就再也没有去过研究所。因为这位双重诺贝尔奖获得者并不认为自己是谁也替代不了的。

桑格的分子查明使人们大受鼓舞。人们知道,胰岛素由51种氨基酸组成,它们接合成两条链并由硫桥集合在一起。在美国、中国、英国和德国,研究小组都行动起来了。虽然这分子属于较小的蛋白质化合物,合成却是一项很艰巨的任务。

药片治糖尿病?

另一个成就是在50年代中取得的。用药片取代注射治疗糖尿病,这个观念本身并不新颖。胰岛素出现以后就有把这种药物制成药片的种种尝试,然而这样的努力全都徒劳无功。因为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分子,在发挥作用前就被消化道内的酶分解了。不久有人冒出了这样的问题:胰岛素是唯一能降血糖的物质吗?

检测了许多物质,然而几乎所有的物质都自动被淘汰:它们有太强烈的副作用。这是一种必须终身服用的药剂,副作用是无法容忍的。

化疗剂在青霉素发现以前常常被用来治疗细菌感染。法国奥古斯特・卢巴蒂埃在做动物试验时观察到:磺胺促使胰腺的岛细胞倒出胰岛素。在切除了胰腺的狗的身上,磺胺完全没有作用。

为了研制口服抗糖药,命运选择了一个特殊的切入点――柏林奥古斯特-维克托里亚医院的年轻医生克劳斯・J・福克斯。福克斯不知道法国人大约15年前所做的工作。这些磺胺也不是用来治疗糖尿病,而是用来防治特别顽固的感染的。这是在1954年,随即医院里就响起了警报:接受磺胺治疗的糖尿病人部分显现严重的神经病学的症状:中枢神经系统紊乱,专注力和记忆力衰退。

自身试验弄明白了问题

福克斯是个认真仔细的年轻医生。当这些奇怪的症状在病人身上频频出现时,他决心做自身试验。在服用过这些药后不久,他就开始打哆嗦,他突然紧张不安起来,他的字迹变的潦草了。福克斯很快便猜想,可能是一种低血糖症反应。这一猜测几乎得到了证实,因为这些症状在午饭后便消失不见――通过进食,减少了的血糖含量又升到通常值。

他们小心翼翼地对几个一直只是通过特殊饮食控制病情的糖尿病人试用这种化合物。后来将一直用低剂量胰岛素治疗的病人也纳入检验范围。福克斯向柏林格尔・曼海姆公司作了详细汇报,人们很快就认识到,这种被命名为化合物“BZ55”的物质为治疗糖尿病人提供了怎样的机会。临床试验立刻开始。

在法兰克福的赫希斯特化学公司,化学家们和医学家们也还没有放弃这一希望。合成了一种又一种化合物,最后人们找到了磺胺。狗第一次提供了证明。如果人们给它们每公斤10毫克这种“D860”――赫希斯特当时这样称呼它的磺化尿素――血糖就下降约40%。八九个小时后各种值才又上升到正常标准。

疗效在哪里?

这些治糖尿病的药是如何起作用的?从前公认的原理是:人得糖尿病,是因为胰腺胰岛中的B细胞“罢工”并不再生产胰岛素。这种说法合乎Ⅰ型糖尿病人的情况,然而糖尿病人中的大多数却患Ⅱ型糖尿病,并非患绝对胰岛素缺乏症。后来人们认识到:年纪较大的糖尿病人的B细胞完全有能力制造胰岛素,激素显然只是不能行动起来。但是这件事磺化尿素却办了。

赫希斯特公司和伯林格尔・曼海姆公司1955年将它们的口服抗糖尿病药交给医生。这样一种快速方法今天恐怕是不再可能;因为获得联邦卫生局的批准需经长久的等候时间,而且规模大得多的毒理学和临床的检验也不容许这样做。

赫希斯特把它的磺化尿素叫作“甲苯磺丁脲”,伯林格尔・曼海姆给它的药剂取名“氨磺丁脲”。这些新的药物受到全世界糖尿病学家的积极评价。Ⅰ型糖尿病人虽然必须继续注射他们的胰岛素,但是多数病人已经能够该用药片。

大约10年后,治疗Ⅱ型糖尿病又取得了一个进步。赫希斯特和伯林格尔研制出格列本脲,商品名“格列赫素”。它不仅使现存的胰岛素受体作好吸收准备,而且也提高了细胞上受体的数目,这就使得更多的胰岛素被化合,机体需用的激素少了。

小小的区别:一种氨基酸

几乎与格列本脲在医院里接受检验同时,合成胰岛素也成功了。一个以匹兹堡大学的P・G・卡佐耶尼斯为首的美国工作小组1963年报道了第一个局部合成。从实验室里合成到批量生产一般还要经一段必要时间和高额投资的漫长道路。所以当70年代从美国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时,生产胰岛素的各家大企业都在高度关注。

自弗雷德里克・桑格的胰岛素分子排列顺序列出来以来,人们就知道动物胰腺中的胰岛素和人的激素只有很小区别。就牛胰岛素而言,51种氨基酸中只有3种和人的有区别。就猪胰岛素而言,甚至只有一种氨基酸和人有区别。这种形成“小区别”的氨基酸是分子B链末端的一种丙氨酸。如果这种丙氨酸被酶去除并被氨基酸苏氨酸取代,那么这种胰岛素就不再和人的胰岛素有区别。只要胰岛素从动物胰腺中获得,就总会有经受不住牛胰岛素和猪胰岛素的糖尿病人。1985年获联邦卫生局批准的人胰岛素意味着一大进步。

一种新的药物:阿卡波糖

最重要的任务是避免血糖的较大波动。因为如果这一点做不到,有害的代谢产品便沉积在最细小的血管里。后果就是眼睛,肾和大腿的晚发损害。任何一种别的器官也可能会受损害。糖尿病人必须设法使葡萄糖浓度保持在80毫克/分升至160毫克/分升之间。上限值在饱餐后达到,然后它又迅速降至100毫升/分升以下。糖尿病专家们不仅推荐一种低糖的饮食,而且还建议定时分六七次进餐。

1990年秋,莱沃库森的拜耳股份有限公司推出了一种新的治糖尿病的药,它叫阿卡波糖,商品名“拜糖平”。它阻碍血液中葡萄糖的使用,按照糖尿病学家们的意见,阿卡波糖带来了一个重要的进步,因为许多糖尿病人尽管控制饮食并服用药物,却还是血糖太高或波动太强烈。

拜糖平延缓碳水化合物在小肠内的吸收,阻碍主管碳水化合物消化的酶。因此血糖含量升高就缓慢得多。“向下和向上的极端值被避免,当日血糖值波动被平息。”拜耳的糖尿病专家们断言。

一支钢笔

许多依赖胰岛素的Ⅰ型糖尿病人,一些时候以来一直使用自来水笔大小的注射器,所谓的胰岛素钢笔。它们含有专门的胰岛素制剂。这种“自来水笔”的贮存器含有300单位人胰岛素。一个贮存器够用二至三个星期。激素的剂量通过预先选择来规定,激素通过按按钮进行注射。

胰岛素注射器在一部分病人身上已经被证明是可靠的,它们能够很好地受到病人控制,通过一根导管精确地放出必需的胰岛素剂量。

通过移植得到拯救

不过在某些病人身上,药物不再导致根本的改善,尤其是如果已经发生晚期损害的话。37岁的埃尔克・B自10岁起就患糖尿病,27岁是她第一次被确诊有如下合并症:除了一种眼睛视网膜病以外,她的肾功能也受到损害。埃尔克・B的小腿上形成积水,后来积水蔓延至全身。除了这些沉重的病痛以外还添上了一种神经痛。

1985年她在一张报上读到,某些医院成功实施胰腺和肾组合移植治疗重症糖尿病。她和她的丈夫一起前往慕尼黑格罗斯哈德移植中心。12月,埃尔克・B第一次做透析,以便过滤掉血液中的有毒物质。现在她不仅依赖胰岛素注射,而且也依赖一只人造肾的帮助。1986年1月做了全部移植前的预先检查。

1987年7月28日,慕尼黑终于打来了救命电话,要她去医院。“刹那间我失去了勇气,” 埃尔克・B说,“我甚至害怕了。”手术次日后从麻醉状态苏醒过来时,医生们带来了一个好消息:肾脏正常运转,新胰腺的岛细胞也已经在生产一些胰岛素。

篇5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患者;药物经济学;对照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268-02

糖尿病作为严重影响老年人健康的基础性疾病,患者家庭承担着较大的经济负担。糖尿病患者多需终身治疗,治疗成本较高,经济负担较大,因此探讨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实现治疗效果、治疗安全性及治疗成本的有效结合有着重要作用[1]。笔者对我院收治的采用三种治疗方案的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我院门诊部门在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9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男50例,女40例,年龄60-75岁,平均年龄(67.32±1.14)岁,患者均符合2003年美国糖尿病学会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空腹血糖大于(包含)6.5mmol/L,餐后2h血糖大于(包含)11.1mmol/L,将患者随机分为甲组、乙组、丙组,各为30例,三组患者年龄、性别及血糖水平等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

甲组:二甲双胍(生产公司: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23370)治疗,起始剂量0.5g,每天2次,之后每两周增加0.85g,至每天2g停止;格列齐特(生产公司:广西昌弘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45021271)治疗,初始用量40-80mg,每天1-2次,之后根据患者血糖水平的变化调整至每天80-240mg,每天2-3次服用。

乙组:伏格列波糖(生产公司:天津武田药品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308),每天1片,每天3次,餐后服用;罗格列酮(生产公司:山东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0196)治疗,初始剂量1天1片,对于治疗效果不佳者追加至每天2片,分两次服用。

丙组:瑞格列奈(生产公司: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362)治疗,餐前服用,初始剂量为每天1片(0.5mg),之后逐渐追加,每天最大剂量不得超过8片。

1.3观察指标

对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变化进行观察,记录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并进行有效的处理,治疗结束后对三组患者的治疗成本进行统计比较。

1.4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三组患者治疗后血糖水平均出现明显下降(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血糖水平变化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体见表一:

2.2甲组治疗期间出现出现2例呕吐恶心等轻微肠道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乙组治疗期间出现1例腹痛、2例恶心呕吐等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丙组治疗期间出现2例呕吐恶心等轻微肠道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数据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甲组患者6个月治疗总费用为(108.25±36.11)元,乙组患者6个月治疗总费用为(2695.36±402.15)元,丙组患者6个月治疗总费用为(2058.13±391.26)元,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近年来在疾病治疗时,如何实现安全有效的治疗的基础上降低药物成本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成本-效果分析已经成为药物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话题之一,在治疗中,将某一特定的临床治疗效果作为衡量标准,并将药物治疗效果与费用进行分析[2]。本次治疗中三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甲组患者治疗6个月经济成本明显低于乙组、丙组(P

参考文献:

[1]徐武夷,姚合斌,刘月琴. 老年糖尿病药物治疗进展[J].人民军医,2010,53(12):955-957.

篇6

1993年7月~2008年5月收治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药物性低血糖115例,男81例,女34例;年龄54~89岁;病程0~35年。

临床表现:低血糖发生时间多为夜间、凌晨或空腹状态。其中100例表现心悸、出汗、颤抖、饥饿、无力;发生非感知性低血糖15例,表现为嗜睡或昏迷45例。最初误诊为脑血管意外26例、偏瘫12例、发作性精神障碍6例、癫痫5例。发作时血糖≤2.8mmol/L者103例,血糖>2.8mmol/L者8例。导致低血糖发作的因素:与格列本脲有关的低血糖84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16例,对肝、肾功能不良等特殊患者控制血糖过严14例;新近确诊为2型糖尿病,未经过严格的饮食及体育运动,即给予足量的降糖药物25例;应激状态下诊断糖尿病而应用降糖药物者16例;热量摄入不足或服药与进餐不匹配者10例;中药所致30例;胰岛素过量8例,胰岛素剂型用错者5例。

方法:低血糖发作时,立即饮糖水或进食含糖食物或饮料,严重者静脉注射50%葡萄糖50~100ml。

结 果

110例症状迅速缓解;5例低血糖反复发作,持续给予10%葡萄糖静脉滴注7天纠正。本组死亡8例,22例遗留不同程度的脑损害。

讨 论

引发药物性低血糖的相关因素分析:①不顾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和个体情况,首选格列本脲,尤其是含格列本脲的中药:可推荐瑞格列奈或那格列奈作为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药物。②血糖控制过严:DCCT及UKPDS研究结果均证明,糖尿病强化治疗虽然可降低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但容易引发低血糖,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可适当放宽标准,以4.4mmol/L<空腹血糖<7.0mmol/L,5.6mmol/L<餐后2小时血糖<9.0mmol/L为宜。③血糖检测不及时:老年患者发生非感知性低血糖的几率远大于发生急性低血糖反应的几率,大多数老年糖尿病患者无条件检测血糖或不检测血糖。④缺乏低血糖反应预警症状。⑤医生不能严格执行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⑥热量摄入不足或用药与进餐不匹配:患者常由于某些原因不能正常进食、进食明显减少或消耗过多,而未及时调整降糖药物用量而发生低血糖,且用药与进餐时间不匹配也会导致低血糖发生。⑦胰岛素过量:常因为患者或非专科医护人员不熟悉胰岛素制剂及各种剂型的作用特点而使用过量。⑧降糖药合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会引起低血糖[1]。⑨对于老年人而言,口服降糖药引起低血糖的“危险时间”在晚餐前;胰岛素治疗者发生在夜间、午餐前以及晚餐前。2型糖尿病患者夜间严重低血糖的几率小于型糖尿病患者。

对策:①树立血糖控制新理念:目前认为,血糖控制应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对血糖总体水平的控制;二是对血糖波动性的控制。不可片面强调对血糖的严格控制,而忽视对血糖平稳的要求[2]。②监测血糖波动:基层医院主要通过频繁采集静脉血或末梢血测定血糖来评价日间血糖的波动性。动态血糖监测系统,不仅可评价日常血糖波动性,还可及时发现导致血糖波动性增大的诱因。③确保血糖平稳:尽可能地降低空腹和餐后血糖的波动性。除进食要定时定量、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外,合理选择降糖药物及给药方式也非常重要。④降低空腹血糖的波动性。⑤降低餐后血糖的波动性: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和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等,根据其作用机理,对于降低餐后血糖的波动性效果较好。⑥改进胰岛素输注方式:胰岛素泵可以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在良好控制血糖的同时,显著降低血糖的波动。

参考文献

篇7

据WHO报道,糖尿病已成为全球第三位威胁人类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1],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其患病率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997年全球有糖尿病病人1.35亿,到2000年大约有1.75亿,2025年将剧增至3.00亿[2]初步估计,我国现有糖尿病病人约3 000万人,其中2型糖尿病约占90%~95%,糖尿病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3]。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提出的糖尿病综合治疗(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血糖监测、糖尿病教育)[4] ,其中非药物治疗占了4个部分。现对糖尿病的非药物治疗的研究概述如下。

1 糖尿病教育

1.1 糖尿病教育的对象糖尿病患者和家属,以及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广大医务工作者及普通人群。

1.2 糖尿病教育的形式由于教育对象年龄、职业、文化层次不同,对糖尿病知识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不同,因此糖尿病教育可采取多种形式如: ① 分发糖尿病知识手册及订阅有关书籍、报刊、杂志;②门诊咨询,对患者进行个别教育,随时回答患者提问;③开座谈会、病友会的形式相互探讨,交换治疗心得;④利用墙报、漫画、知识讲座等通俗易懂形式定期进行宣教。总之可以根据不同内容、不同层次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5]。

1.3 糖尿病教育的内容①糖尿病基础知识,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解释与疾病有关的症状、诱因等;②让患者正确认识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危害并掌握其正确的治疗方法,使患者积极地配合治疗;③使用药物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尤其是使用胰岛素治疗时使用方法、注射部位、剂量及药物的保存[6];④进行尿糖、血糖监测的重要性,了解低血糖、高血糖的症状及发生时相应的处理方法;⑤糖尿病病人的心理指导,使患者充分认识糖尿病不是不治之症,调整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

2 饮食治疗

糖尿病发病主要是胰岛素的绝对和相对分泌不足导致血糖升高引起的代谢紊乱的疾病。降低血糖,控制血糖的水平是糖尿病治疗的最终目的,而饮食治疗则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首先,向患者说明饮食治疗的重要性,使其主动遵守饮食计划,定时定量进餐。其次,指导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在三餐的饮食上应按照身高、标准体重、实际体重、工作强度、血糖水平等算出总热量,进行合理的分配。如表1所示。值得说明的是总热量的摄入以达到和维持理想体重为标准[7] 。糖尿病饮食三大营养素中碳水化合物的比例不宜过低,太低可引起体内脂肪的过度代谢,可导致酮症酸中毒,对糖尿病患者要小心选择含糖食物,尤其是含有天然糖分的水果容易被吸收,应选择含糖指数较低的食物如燕麦片、甘薯、豌豆、酸乳酪、花生米和柚子等。脂肪在糖尿病饮食中不可缺少也不能过量,应多吃含多链不饱和脂肪的食物如瘦肉、鸡蛋,尽量减少动物脂肪及含饱和脂肪的食物[8]。蛋白质摄入量过高易增加基础代谢同样会引起酸中毒,肾功能不全者,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应酌减。糖尿病并发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肾功能损害等,食盐严格控制在2 g/d左右为宜[9]。有些食物还有降糖作用,如苦荞麦、嫩南瓜、绿茶、人参蛋清汤和枸杞子等[10]。

3 运动治疗

3.1 运动的作用合理的运动不仅能降低血糖、改善肥胖和胰岛素抵抗性,对代谢综合征发挥治疗和预防作用,更重要的是运动能调节机体的整体机能,提高生活质量。

3.1.1 运动调节糖代谢,降低血糖Boule等[11]通过14项临床试验meta分析发现,在体重不减轻的情况下,50%~60%最大摄氧量的踏车练习使2型糖尿病病人的氧化血红蛋白水平下降0.66%。由此运动持续时,肝脏和肌肉内的储存糖原分解成葡萄糖,为运动提供能量,不断消耗,血糖逐渐下降,高血糖状态得以缓解。

表1 糖尿病患者饮食参照表(略)

3.1.2 运动降低血脂和控制肥胖Aiello等[12]实施60%最大摄氧量,3次/周、1 h/次,共6个月的运动使2型糖尿病人血脂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c水平上升,从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同时,长期而适当的运动能增强脂肪细胞中酶的活性,加强脂肪的分解,促进多余脂肪消耗,促使减肥[13]。

3.1.3 运动增强胰岛素敏感性2型糖尿病进行高强度的有氧运动3次/周,持续2个月,其胰岛素的敏感性提高46%。利用葡萄糖钳夹技术即使不伴体重下降,葡萄糖利用率、胰岛素与其受体结合率也会增加,胰岛素抵抗改善[14]。

3.1.4 运动改善心肺功能运动能增加血管壁的弹性,直接改善心肺功能。Maiorana A等[15]对2型糖尿病人进行8周的50%~60%最大摄氧量耐力运动,结果发现患者每膊输出量增加,血压下降,休息时心率下降,延缓和预防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3.1.5 运动提高机体适应性UKPDS“英国糖尿病前瞻性研究”资料显示,运动能使毛细血管与肌纤维比值增加而改善体力。从运动中获得心理功能的改善可增加对日常活动的信心,消除紧张应激状态,积极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3.2 运动疗法的适应证与禁忌证美国运动医学会以及我国的研究人员吴毅等[16]经过大量实践,认为运动疗法的适应证可分为绝对适应证和相对适应证。见表2。此外,也有学者提出稳定期的1型糖尿病,在病情得到较好控制后也可以进行运动锻炼。运动也有危险性,特别是已有糖尿病并发症的人,则可能使冠心病加重,运动中血压升高,视网膜出血,尿蛋白增加,神经病变进展,进行性关节病加重 ,以及发生低血糖等,所以需严格遵守禁忌证和限制运动指征。见表3。

表2 运动疗法的适应证(略)

表3 运动疗法的禁忌证和限制指征(略)

3.3 运动的实施运动疗法泛指把运动作为一种治疗手段,是人全身大肌肉群参加的周期性连续性有氧运动。病人只有根据自己的疾病情况来选择适当的运动项目、合适的运动强度,以及掌握好运动实施的时间和运动持续时间。见表4。才能获得明显而持久的收益,从而使糖尿病的控制变得易行、经济而且有效。

表4 运动单位交换表(略)

4 血糖监测

糖尿病患者由于体内胰岛素功能的丧失或缺乏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而血糖升高直接影响病情,造成各种急慢性并发症,故必须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监测,根据血糖结果来评估饮食、用药、运动情况以及是否需要调整。患者及家属应学会使用血糖仪监测血糖,最好保持空腹血糖<6.1~7.8 mmol/L,餐后血糖<8.0~10.0 mmol/L,并定期做尿液检查,查有无酮体,若血糖监测居高不下或尿酮体持续阳性者,应立即就医。

5 评估与展望

糖尿病非药物治疗是糖尿病综合治疗中不可少的重要部分。做好糖尿病非药物治疗,一方面可以减少糖尿病药物的过多使用,另一方面还可以延缓糖尿病各种并发症的产生和发展,减少糖尿病患者日益高涨的医疗费用,节约大量的社会资源,给糖尿病患者带来巨大的益处。在糖尿病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血糖监测、糖尿病教育方面还有许多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领域,也是当前糖尿病研究的热点之一。

参考文献

[1] WHO.Definition,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 and its complications, report of a WHO consultation[J].Geneva, 1999:1.

[2] 钱荣立.糖尿病的代价.1999世界糖尿病日口号[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1999,7(6):241.

[3] 胡传峰,李立明.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02,4(4):235.

[4] 宋 玲,王爱芹.健康教育在糖尿病防治中的地位和作用[J].中华临床医药杂志,2002,3(9):84.

[5] 李凤英,房 健,王 丽,等.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饮食指导[J].中国临床康复,2002,6(9):1362.

[6] 许曼音.享受健康人生-糖尿病细说与图解[M].上海:上海文献技术出版社,2002,36:118.

[7] 郭晓杰,殷继东,吴翠英.饮食疗法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M].中华实用医学,2002,4(16):61.

[8] 黄 莉,蔡筱彦.糖尿病的护理[M].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6,15(4):150.

[9] 王淑英,呼瑞英.糖尿病人的饮食控制及护理[J].护理研究,2002,16(1):32.

[10] 张笃香,吕海云,刘爱柱.糖尿病病因及饮食疗法[J].时珍国医国药,2001,12(5):455.

[11] Boule NG,Haddad E, Kenny GP, et al .Effects of exercise on glycemic control and body mass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a meta-analysis of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s[J].JAMA,2001,286:1218.

[12] Aiello LP, Wong J , Cavallerano JD, et al . Retinopathy. In: Ruderman N, Devlin JT ,Schneider S ,Kriska A ,ed .Handbook of Exercise in diabetes .2nd ed[J]. Alexandria,Va: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2002:401.

[13] Ross R , Dagnone D, Jones PJ ,et al . Reduction in obesity and related conmorbid condition after diet-induced weight loss exercise-induced weight loss in men:a randomized . controlled trial[J].Ann Intem Med,2000,133:92.

[14] 胡永善,冯光斌,吴毅,等.运动对糖尿病大鼠肝细胞胰岛素受体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1997,12(3):109.

篇8

[关键词] 糖尿病;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维格列汀

[中图分类号] R587.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04(c)-0009-02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是由小肠L细胞分泌的一种肽类激素,食物消化时可促进GLP-1分泌到血管,从而发挥其生理功能。研究显示[1],GLP-1具有多种生理功能:①诱导前胰岛素基因的转录,促进胰岛素的生物合成和分泌;②促进β细胞增殖分化,抑制β细胞凋亡;③抑制高血糖素的分泌;④延迟胃排空,控制食欲,减少食物摄取。由此可见,GLP-1用于治疗糖尿病有可能控制糖尿病的恶化,并能通过控制食欲降低体重增加的风险,从而弥补现有抗糖尿病药物的一些缺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此肽在体内会很快被二肽基肽酶(DPP-Ⅳ)水解而失活[2](半衰期仅2 min左右),DPP-Ⅳ抑制剂因而成为当前新型抗糖尿病药物的研究热点。

维格列汀是一个口服有效的DPP-Ⅳ抑制剂,可单独和二甲双胍、噻唑烷酮类联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目前,维格列汀尚未取得FDA批准在美国上市,但是已经于2008年2月获准在欧盟上市,本文综述其药动学、临床疗效以及用药安全性。

1 药动学

维格列汀与DPP-Ⅳ竞争性结合形成复活物抑制其活性,从而增加血浆中的游离GLP-1浓度,发挥降血糖作用。健康人体受试药动学研究表明[3],本品口服迅速吸收,给药后1~2 min血药浓度达到峰值,口服生物利用度约为85%,并且药动学参数不受食物影响。本品血浆半衰期约为90 min,给药后30 min,对DPP-Ⅳ达到最大抑制,且12 h内可抑制50%以上的DPP-Ⅳ活性[4]。

维格列汀在体内主要被肝代谢成无药理活性的LAY151,很少一部分母体药物被肝药酶P450体系代谢[5]。本品主要通过肾脏排泄,约20%的原形药通过尿液排出[3]。

2 临床研究

2.1 单独用药

Ristic等[6]考查了给予维格列汀12周后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餐后血糖浓度、以及β细胞功能。患者被随机分成五组,分别给予本品25 mg(qd)、25 mg(bid)、50 mg(qd)、100 mg(qd)以及安慰剂。结果表明,与安慰剂组相比,各剂量组的HbA1c水平均有所降低,其中50 mg(qd)和100 mg(qd)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0.43%(95%CI,-0.17%,-0.15%;P = 0.003)和0.40%(95%CI,-0.68%,-0.13%;P = 0.004);各剂量组餐后4 h血浆葡萄糖浓度均有所降低,其中50 mg(qd)剂量组最为明显[(-25±9.7)mg/L,P = 0.012]。此外,100 mg(qd)组β细胞功能(β细胞分泌功能指数,HOMA2B)显著提高,表明更高剂量的本品降血糖作用可能与β细胞功能的改善有关。Utzschneider等[7]一项研究也证实了该药对β细胞功能的改善作用。

另外一项长达两年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中,Scherbaum等[8]评估了本品的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显示,每天给予本品50 mg,112周后,给药组HbA1c水平显著降低(-0.5%,-0.2%,P = 0.008);患者空腹血糖水平降低,β细胞功能显著改善,并且给药两年后比给药1年改善的趋势更加明显。给药组和对照组相比,不良反应和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非常接近,且给药组未发现低血糖反应病例,对照组出现了2例低血糖患者。

一项随机对照实验证实,与安慰剂对照,维格列汀用药过程中能显著改善胰岛分泌功能,而停药12周后,用药组胰岛分泌功能与安慰剂组相当,提示维格列汀能改善胰岛功能,且维格列汀治疗过程中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9]。至少长达两年的治疗中,与格列美脲相比,维格列汀能更好地减少餐后血糖药时曲线下面积,降低HbA1c水平[10]。

2.2 联合用药

一项维格列汀与二甲双胍联合用药研究[11]中,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给予二甲双胍(1.5~3.0 g,qd)联合维格列汀(50 mg,qd),二甲双胍(1.5~3.0 g,qd)联合安慰剂,给药52周后,二甲双胍联合维格列汀组HbA1c水平和空腹血糖水平的改变均明显大于二甲双胍联合安慰剂组(两组的差值分别为(-1.0±0.2)%,P < 0.001;(-16.2±5.4)mg/L,P = 0.016),且二甲双胍联合维格列汀组中,23%的患者HbA1c降至6.5%以下,而二甲双胍联合安慰剂组无一例患者HbA1c降至6.5%以下。通过计算适应指数(评价β细胞功能敏感性的参数)评价β细胞功能,结果表明本品联合二甲双胍能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β细胞功能。

Serra等[12]研究了维格列汀与格列本脲和吡咯列酮联用的药效学和药动学,四组患者分别给予维格列汀(100 mg,qd),维格列汀(100 mg,bid),维格列汀(100 mg,qd)联合格列本脲(10 mg,qd),维格列汀(100 mg,qd)联合吡咯列酮(45 mg,qd)。结果显示,联合用药对三个药物的药动学均无显著性影响,维格列汀联合格列本脲组与应用格列本脲相比,葡萄糖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E)显著减少(AUE0~5 h减少12%,P = 0.005;AUE0~15 h减少13%,P = 0.003),而胰岛素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显著增加(AUE0~15 h增加12%,P = 0.041)。维格列汀联合吡咯列酮组葡萄糖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同样减少明显(AUE0.5~5.5 h减少11%,P = 0.029;AUE0~15.5 h减少10%,P = 0.019)一项长达32周的随机对照实验证实,维格列汀降低HbA1c、餐后血糖、餐后2 h血糖等指标的疗效与格列美脲相当,低血糖的发生率降低了10倍[13]。另外一项研究得出来类似结论,维格列汀和二甲双胍联合治疗2年与格列美脲和二甲双胍联合治疗2年的抗糖尿病疗效相当,但低血糖和体重增加的风险大大降低[14]。

3 不良反应以及药物相互作用

据文献[4-8,16]报道,维格列汀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头痛、鼻咽炎、咳嗽、便秘、眩晕和多汗。极少数用药患者出现了高血压症状,但与该药相关性不能肯定。几乎所有的研究结果证实,使用维格列汀低血糖发生率与使用安慰剂近似。

一项涉及2 627例患者的对照实验发现,与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相比,使用维格列汀患者头痛、皮疹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近,但因为不良反应终止治疗以及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都已维格列汀组为低[15]。

现有研究资料只能提供非常有限的维格列汀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数据:Barilla等[17]研究发现维格列汀(100 mg,bid)联合格列本脲(10 mg,qd)和维格列汀(100 mg,bid)联合吡咯列酮(45 mg,qd)分别给药4周,各个药物的血药浓度与单独给与同样剂量的药物时无显著性差异。Serra等[12]的研究得出了类似结果。

综上所述,维格列汀在临床研究中显示了良好的抗糖尿病作用,该药通过多种机制发挥其降血糖作用,克服了当前一些药物致低血糖的副作用,并且能改善胰岛功能,改变糖尿病患者病情不断恶化的状况,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余地。

[参考文献]

[1]Mclntosh CH,Demuth HU,Kim SJ,et al. Applications of dipeptidyl peptidase Ⅳ inhibitors in diabetes mellitus [J]. Int J Biochem Cell Biol,2006,38(5-6):860-872.

[2]Kiffer TJ,McIntosh CH,Pederson TA. Degradation of glucose-dependent insulinotropic polypeptide and truncated glucagon-like peptide 1 in vitro and in vivo by dipeptidyl Peptidase Ⅳ[J]. Endocrin,1995,136(8):3585-3596.

[3]Tran P,Yin H,Smith T,et al. Disposition of LAF237 in rats and humans [J]. Drug Metab Rev,2002,34(Suppl):147.

[4]Villhanuer EB,Brinkman JA,Naderi GB,et al. I-[[(3-hydroxy-l-adamantyI)amino] acetyI]-2-cyano-(S)-pyrrolidine;a potent,selective,and orally bioavailable dipeptidyl peptidase Ⅳ inhibitor with antihyper glycemic properties [J]. J Med Chem,2003,46(13):2774-2789.

[5]He YL,Sabo R,Wang G,et al. The hepatic impairment on the pharmacokinetics of vildagliptin [M]. Washington,DC:66th Scientific Session of the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2006:1176-1179.

[6]Ristic S,Byiers S,Foley J,et al. Improved glycemic control with dipeptidyl peptidase-4 inhibition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vildagliptin(LAF237)dose response [J]. Diabetes Obes Metab,2005,7(6):692-698.

[7]Utzschneider KM,Tong J,Montgomery B,et al. The dipeptidyl peptidase-4 inhibitor vildagliptin inproves beta-cell function and insulin sensitivity in sujects with impaired fasting glucose [J]. Diabetes Care,2008,31(1):108-113.

[8]Scherbaum A,SchweizerA,Mari P,et al. Efficacy and tolerability of vildagliptin in drug-na1ve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nd mild hyperglycaemia [J]. Diabetes Obes Metab,2008,10(8):675-682.

[9]Foley JE,Bunck MC,Mller-Goede DL,et al. Beta cell function following 1 year vildagliptin or placebo treatment and after 12 week washout in drug-naive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nd mild hyperglycaemia: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J]. Diabetologia,2011,54(8):1985-1991.

[10]Ahren B,Foley JE,Ferrannini E,et al. Changes in prandial glucagon levels after a 2-year treatment with vildagliptin or glimepiride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inadequately controlled with metformin monotherapy [J]. Diabetes Care,2010,33(4):730-732.

[11]Ahren B,Pacini G,Foley J,et al. Improved meal-related β-cell function and insulin sensitivity by the dipeptidyl peptidase Ⅳ inhibitor vildagliptin in metformin-treated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over 1 year [J]. Diabetes Care,2005,28(8):1936-1940.

[12]Serra D,He YL,Bullock J,et al. Evaluation of pharmacokinetic and pharmcodynamic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dipeptidyl peptidase Ⅳ inhibitor Vildagliptin,Glyburide and Pioglitazone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J]. Int J Clin Pharmacol Ther,2008,46(7):349-364.

[13]Jeon HJ. Comparison of vildagliptin-metformin and glimepiride-metformin treatments in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 [J]. Diabetes Metab J,2011,35(5):529-535.

[14]Matthews DR,Dejager S,Aren B,et al. Vildagliptin add-on to metformin produces similar efficacy and reduced hypoglycaemic risk compared with glimepiride,with no weight gain:results from a 2-year study [J]. Diabetes Obes Metab,2010,12(9):780-789.

[15]Banerji MA,Purkayastha D,Francis BH,et al. Safety and tolerability of vildagliptin vs. thiazolidinedione as add-on to metformin in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 with and without mild renal impairment: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GALIANT study [J]. Diabetes Res Clin Pract,2010,90(2):182-190.

篇9

1 胰岛素分泌促进剂

1.1 磺酰脲类

磺脲类药物是最早应用的口服降糖药之一,是不依赖血糖浓度的胰岛素促泌剂。其作用机制为刺激β细胞分泌胰岛素,代表药物为格列美脲。格列美脲的最大特点在于特异性地作用于胰岛细胞KATP通道而几乎不与心血管系统的KATe通道作用。但有20%~30%的2型糖尿病患者对磺酰脲类药物治疗的原发效应较差,在有效的患者中,每年有5%~10%转为继发性失效。

1.2 非磺酰脲类

这类药物和磺脲类药物结构虽然不同,但作用机制却有相同之处,均通过抑制ATP依赖性钾通道,造成K+外流,使胰岛β细胞去极化,从而使钙通道开放,使B细胞的Ca2+内流增加,诱发胰岛素分泌。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对B细胞的结合部位不同。于进餐时口服,使胰岛素快速释放,可有效降低餐后血糖。代表药物有瑞格列奈、那格列奈等。

1.3 肠促胰岛素

肠促胰岛素是一类能在摄食营养物后通过与一种位于B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从而刺激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和促使产生饱食感的肽激素。

1.3.1 胰高血糖样肽(GLP-1)等多肽类激素及其类似物

GLP-1的类似物主要通过对GLP-1结构进行改造以使其在体内可抵抗DPP-IV的降解作用,延长GLP-1的生物半衰期,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经皮下注射后,很快被一种特异性蛋白酶DDP-IV降解,很少引起低血糖,但缺点是必须注射给药。部分已经上市或正在进行临床试验,例如:艾塞那肽、利拉鲁肽和依西那肽等。

1.3.2 二肽酰肽酶-IV(DPP-IV)抑制剂

由于肽类药物的代谢稳定性和不便于口服等因素,促使人们寻找非肽类药物。DDP-IV抑制剂可以口服,通过抑制DDP-IV的活性来维持体内GLP-1水平。近年,国外批准上市治疗糖尿病的DDP-IV抑制类新药有磷酸西他利停(Sitagliptin phosphate)和维达利停(Vildagliptins)等。

1.3.3 胰高血糖素受体拮抗剂

胰高血糖素受体是属于肠促胰肽族。胰高血糖素受体拮抗剂可与胰高血糖素竞争该受体,从而阻断其作用。目前正在研究的一些作用较强的多肽类药物包括去组氨酸1-胰高血糖素酰胺和去组氨酸1[谷氨酸-9],去苯丙胺酸6[谷氨酸9]-胰高血糖素酰胺等。由于肽类药物的代谢稳定性和不便于口服等因素,促使人们寻找非肽类药物。

2 胰岛素增敏剂

2.1 噻唑烷二酮类(TZD)

TZD药物是近年来新开发的一种很有前途的胰岛素增敏剂,PPARγ激动剂是目前研究最多的激动剂,其中上市药物有3个:曲格列酮因其肝毒性等不良反应被撤销;罗格列酮、吡格列酮成为TZD类药物的主打品种。近年来,对PPARα/γ双激动剂的研究已成为糖尿病治疗领域的新热点。这类共激动剂避免了单纯使用PPARγ激动剂而引起的肥胖、心血管并发症等副作用。

2.2 双胍类口服降糖药

双胍类口服降糖药主要有二甲双胍、苯乙双胍和丁双胍。二甲双胍因较少引起乳酸中毒,故使用最为广泛,目前已占据美国糖尿病药物市场的28%。本品并不直接刺激胰岛素分泌,而主要是通过抑制肝脏的糖异生,促进外周胰岛素靶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来改善机体的胰岛素敏感性,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糖耐量和高胰岛素血症,降低血浆游离脂肪酸和甘油三酯水平。

2.3 脂肪酸代谢干扰剂

游离脂肪酸(FFA)可通过葡萄糖-脂肪酸循环抑制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使胰岛素抵抗进一步加剧。目前认为FFA是引起胰岛素抵抗的最主要非激素物质之一。依托莫司(Etomoxir)为肉碱脂酰转移酶I(CPT I)抑制剂,可特异性抑制长链脂肪酸氧化,增加葡萄糖利用,抑制糖元异生,能明显降低血糖,同时有一定程度的降血脂和抗酮血症作用。SDZ-FOX-988为肉碱脂酰转移酶Ⅱ(CPT Ⅱ)抑制剂,通过减少线粒体辅酶A的产生,间接抑制CPT Ⅱ活性,抑制糖异生,降低血糖。

3 减少碳水化合物吸收的药物

3.1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其作用机制是抑制小肠上段的α-糖苷酶,阻断碳水化合物分解成单个葡萄糖,未分解的碳水化合物到达小肠的中下段,并使得这些部位的α-糖苷酶活性增加,分解碳水化合物成单个的葡萄糖并吸收入血,因此可以使血糖平稳且缓慢地维持在一定水平。此类药物对1、2型糖尿病均适用。目前主要有3个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用于临床: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和米格列醇。

3.2 淀粉不溶素(Pramlintide)

该药主要作用机制是减慢胃肠道排空及对营养物质吸收,也可能是减少食物诱发的胰高血糖素释放,目前处于Ⅲ期临床研究中。在美国进行的两项Ⅲ临床试验阳性结果表明该药物对患者有长期的益处。

4 胰岛素类似物及其制剂

在众多糖尿病治疗方法中,胰岛素注射是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方法。已用于临床的胰岛素类似物及其制剂有各种基因工程的人胰岛素,如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以及各种基因工程的半合成人胰岛素,如门冬胰岛素、甘精胰岛素和地特胰岛素。

5 糖尿病相关的其他酶靶调节剂

目前,主要针对胰岛素抵抗的酶靶调节剂包括糖异生抑制剂、糖原合酶激酶抑制剂(GSK-3)、醛糖还原酶抑制剂、葡萄糖-6-磷酸酶抑制剂、肾素-血管紧张素(PAS)系统抑制剂(ACE I和ARB)、神经肽Y拮抗剂、β3-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和蛋白酪氨酸磷酸酶-IB抑制剂等;主要针对胰岛素绝对不足的治疗药物有环核苷酸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嘌呤能(P2Y)受体激动剂、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剂等。

5.1 葡萄糖激酶(GK)激活剂

胰腺β细胞和肝细胞都分泌GK,它促进了葡萄糖的磷酸化,是葡萄糖代谢途径中的一个关键限速酶。GK激活剂增加了GK对葡萄糖的亲和力和GK最大消除速率,增加了肝糖代谢、糖原生成和葡萄糖诱导的胰岛素分泌。

5.2 AMPK激动剂

AMP激酶的激活和随后乙酰辅酶A羧基酶失活将导致肝脏脂类合成的减少和脂肪氧化的增加。另外,AMP激酶的激活还能促进锻炼所介导的肌肉对葡萄糖的吸收。用一种腺苷类似物对AMP激酶进行变构激活,能够抑制肝葡萄糖的输出和增加肌肉对葡萄糖的吸收等。乙酰辅酶A羧基酶作为抗糖尿病药物的独立靶点也有很好的开发前景。

5.3 1型11β羟类固醇脱氢酶(11β HSD1)抑制剂

尽管大多数肥胖和T2DM患者的血浆皮质醇水平并不增高,但其肝脏和脂肪细胞内的1型11β- HSD呈高表达,并可将非活性的可的松转化为活性的皮质醇,从而激活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等限速酶的基因转录,增加肝糖输出。11β-HSDl选择性抑制剂(有效抑制1型11βHSD活性,但不抑制2型11βHSD 2活性)可成为研究方向。

篇10

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贵州贵阳 550004

[摘要]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采用拜糖平与二甲双胍治疗的疗效及药物副作用,以便为临床诊治提供借鉴。方法随机将88例2型糖尿病患者均分为A组与B组。A组采用拜糖平治疗,B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对比分析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 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相较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空腹胰岛素与餐后2 h胰岛素水平皆未发生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2型糖尿病采用拜糖平与二甲双胍治疗皆可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 2型糖尿病;拜糖平;二甲双胍;疗效;药物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 R58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8(a)-0105-03

[作者简介] 杨睿(1980.1-),女,贵州贵阳人,主治医师,硕士,研究方向:糖尿病。

[通讯作者] 张先明(1973.5-),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方向:糖尿病,邮箱:zxmyrun@163.com。

糖尿病属于临床常见疾病,指的是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而导致的体内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代谢障碍,已成为全球第3大慢性疾病[1-2],仅次于心血管疾病与肿瘤疾病,会对患者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影响。在糖尿病患者中,大约有90%的患者属于2型糖尿病,该类疾病的病理基础主要为β细胞功能缺陷而引发的胰岛素分泌不足,以及胰岛素抵抗[3-4]。针对2型糖尿病,临床治疗的首要目标是积极采取药物控制血糖,目前而言拜糖平与二甲双胍当属临床常用的控制血糖药物。为了进一步分析拜糖平与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选取该院2011年1月—2013年10月接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展开了相关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88例对象,皆为该院接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全部经常规、血尿常规等检查确诊,符合2010年WHO有关于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①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②空腹血糖(FBG)≥7.0 mmol/L(空腹指的是至少8 h内无热量摄入);③经口服糖耐量试验时2 h血糖(PBG)≥11.1 mmol/L;④伴有典型高血糖或高血糖危象症状的患者,其随机血糖含量≤11.1 mmol/L。其中若患者无明确高血糖时,则要重复检测来证实第1~3条诊断标准。该研究入选患者皆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该研究,同时排除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病变患者,以及内分泌疾病与代谢性酸中毒患者。随机将88例患者均分为A组与B组,各44例,其中A组男患26例、女患18例。B组男患24例、女患20例,见表1。

1.2 方法

该研究所有患者在入院后皆积极给予糖尿病相关知识宣传教育,住院期间合理安排饮食,并加强机体功能锻炼[5]。A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拜糖平(国药准字H19990205)治疗,每次服用该药物50 mg,3次/d,和前几口饭一起嚼服。B组患者则采用二甲双胍(国药准字H44024853)治疗,服用该药物0.25 g/d,3次/d。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大约2~3 d对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进行一次监测,然后根据监测结果合理调整药物的用量。其中以空腹血糖≤6.1 mmol/L、餐后2 h血糖≤8.0 mmol/L作为血糖控制满意的标准[6]。两组患者治疗疗程皆以连续治疗3个月计。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INS)及餐后2 h胰岛素(RPG)水平,同时记录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前述指标。

1.4 统计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行t检验。

2 结果

2.1 血糖与胰岛素水平变化情况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皆有明显下降,相较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A组餐后2 h血糖下降更明显,而B组患者空腹血糖下降更明显,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胰岛素与餐后2 h胰岛素水平皆未发生明显改变,组内及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药物不良反应情况

A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64%(6/44),包括5例腹胀与排气次数增多、1例腹泻,对照组则为11.36%(5/44),全部为腹泻与腹部不适,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4,P>0.05)。此外,所有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均能耐受,经治疗后症状明显减弱或者消失。

3 讨论

糖尿病属于临床常见疾病,其中2型糖尿病在所有糖尿病中约为90%,发病率高,需要长期坚持治疗才能取得一定的效果,应加强重视。研究显示,2型糖尿病病理基础主要是β细胞的功能缺陷与胰岛素抵抗所致,而糖尿病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则是引发本病患者残疾或死亡最为主要的原因[7-9],故而加强血糖控制及保护β细胞功能则成为治疗本病最为主要的目标。以往临床常采用胰岛素治疗,虽然可以恢复患者的胰岛素功能,改善胰岛素抵抗,但是该药物不良反应较多,甚至会引发患者低血糖与体重增加等[10-11]。目前,临床采用拜糖平和二甲双胍治疗该病取得了比较良好的效果。

该研究针对接诊的88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均分为A组与B组,其中A组采用拜糖平治疗,而B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从治疗效果来看,两种治疗方式下患者治疗后血糖与胰岛素水平都有明显改善,其中血糖相关指标相较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胰岛素相关指标相较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患者治疗中皆有药物不良反应情况,但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所得结果与同类研究相似,如唐焱、陈富民[12]针对初诊为Ⅱ型糖尿病的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自8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而观察组采取拜糖平治疗,通过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药物不良反应对比分析可知,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相较于治疗前皆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空腹血糖下降更明显,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餐后2 h血糖下降更明显,组间对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空腹胰岛素与餐后2 h胰岛素水平相较于治疗前皆无明显变化,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发生16例腹胀与2例腹泻,而对照组发生15例腹泻与腹部不适,但皆能耐受,治疗后大部分症状明显减轻或者消失,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这里可以看出,拜糖平与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相当,临床应用可合理选择。

拜糖平属于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可以竞争性抑制葡萄糖苷水解酶,同时通过可逆性与α-葡萄糖苷酶的结合,从而对低聚糖、多糖及霜糖分解产生抑制,进而达到延缓葡萄糖吸收的效果,从而抑制血糖的效果[13]。拜糖平仅有1%可能入血,对全身的不良反应较小,即便是会出现胃肠道反应,但是反应较轻,对症处理便可缓解或消失[14]。二甲双胍属于一线降糖药物,能通过肝细胞膜G蛋白恢复胰岛素对腺苷酸环化酶的抑制作用,从而对肝糖原异生产生抑制,使得肝脏葡萄糖输出减少,促进细胞葡萄糖无氧酵解,对肠壁细胞吸收葡萄糖则产生抑制,从而增强外周组织摄取与利用葡萄糖的能力,改善胰岛素抵抗与降低血糖[15]。此外,其还能有效降低餐前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但不会刺激胰岛素分泌,故而药物不良反应较轻。

综上所述,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拜糖平与二甲双胍治疗皆可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明显改善,同时药物不良反应较轻,可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仇维芝.拜糖平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26):2877-2879.

[2] 荣佐民.二甲双胍和拜糖平对2型糖尿病降糖作用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08,6(7):18-19.

[3] 陆咸吉.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32例疗效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9):2970-2971.

[4] 刘振华,闫赋琴,李彦,等.观察初诊2型糖尿病强化治疗[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09,25(3):267-269.

[5] 蒋俊祥.不同用药方案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经济学分析[J].吉林医学,2012,33(24):5202.

[6] 龚敏,王爱华,李梅霞,等.拜糖平联合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7):3287-3288.

[7] 杨小红.几种治疗2型糖尿病药物的疗效及用药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0):30-31.

[8] 梁超,周玲.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2,33(5):656-658.

[9] 陈晓媛,孟姝含,霍珊,等.艾塞那肽与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比较[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6):1374-1375.

[10] 马晓霞,杨翠珍,牟景敏,等.杏丁注射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4):205-206.

[11] 戴梦昭.维格列汀联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23):2714-2717.

[12] 唐焱,陈富民.拜糖平与二甲双胍治疗Ⅱ型糖尿病疗效及药物副作用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 ,2013,17(16):18-18,36.

[13] 孙传铎,杨峥维.胰岛素联合拜糖平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分析[J].河北医药,2013,35(7):1030-1031.